[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236686B - 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6686B
CN113236686B CN202110489987.8A CN202110489987A CN113236686B CN 113236686 B CN113236686 B CN 113236686B CN 202110489987 A CN202110489987 A CN 202110489987A CN 113236686 B CN113236686 B CN 113236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transmission
assembly
driving
slee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99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36686A (zh
Inventor
徐恭德
王帅
崔雷
骆凯
马法运
冯勇
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99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366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36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6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36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6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16D55/224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 F16D55/225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 F16D55/226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in which the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is moved axially, e.g. floating caliper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1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38Slack adjusters
    • F16D65/40Slack adjusters mechanical
    • F16D65/52Slack adjusters mechanical self-acting in one direction for adjusting excessive play
    • F16D65/56Slack adjusters mechanical self-acting in one direction for adjusting excessive play with screw-thread and nut
    • F16D65/567Slack adjusters mechanical self-acting in one direction for adjusting excessive play with screw-thread and nut for mounting on a disc bra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4Mechanic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5/00Components of actuators
    • F16D2125/18Mechanical mechanisms
    • F16D2125/20Mechanical mechanisms converting rotation to linear movement or vice versa
    • F16D2125/34Mechanical mechanisms converting rotation to linear movement or vice versa act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axis of rotation
    • F16D2125/40Screw-and-n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基础制动装置包括:支撑件内设置有容纳腔,动力组件设置于支撑件的一侧面上,传动组件设置于支撑件的另一侧面上,传动组件与动力组件相连接,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一驱动组件,两个驱动组件分别与传动组件相连接,夹紧件的数量为两个,制动件设置于两个夹紧件之间,两个夹紧件设置于容纳腔内,每一夹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驱动组件上。本发明优化了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有效减轻支撑件的受力情况和疲劳程度,提高了控制性能,消除了空走间隙和闸片误动作的风险,抑制了闸片的偏磨,延长了制动盘和闸片的使用寿命;且无蓄能弹簧,提升了制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轨道车辆制动过程中,基础制动装置作用是把充入制动缸的压力空气在活塞上产生的推动力增大若干倍以后均匀地传给各个闸片,使之压紧车轮而产生制动作用。
目前现有的基础制动装置有多种结构,例如液压制动或空气制动的基础制动装置、杠杆设计的基础制动装置和浮动式设计基础制动装置。
但现有的液压制动或空气制动的基础制动装置,需要在基础制动装置端部安装制动缸,增大了整个基础制动部分的体积和纵向长度,使的基础制动装置的设计安装受到局限,且基础制动装置的缓解过程由制动缸完成,制动过程由弹簧完成,因此弹簧只在制动过程的一半时间内发挥作用,另一半时间闲置,除此之外,弹簧的使用增加了转向架的簧下质量,不利于车辆的整体减重和乘坐体验,同时缓解过程需要克服弹簧的弹力做工,增加能耗,不利于将能减排。
杠杆设计的基础制动装置,缓解过程需要依靠车辆运行的自然特性才能获得制动间隙,制动盘的跳动容易对闸片造成冲击,存在因车辆振动导致闸片与制动盘误接触的风险,造成不必要的磨损或损耗,且杠杆没有与传动轴相对固定,处于浮动的状态,因此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杠杆可能会因为振动而撞击电机控制器的输出轴压板,产生噪音,同造成压板的损耗,甚至发出错误的压力信号。
浮动式设计基础制动装置,作动器位于基础制动装置的侧面,当施加制动时,作动器丝杠作用于基础制动的单侧杠杆,单侧杠杆位于远离作动器一端,因此单侧杠杆端的闸片在每次制动时首先接触制动盘。当制动缓解时,制动盘两侧的闸片因弹簧的弹力几乎同时分开,导致在每一次的施加制动过程中,总是单侧杠杆侧的闸片作用时间长,容易造成制动盘和闸片的偏磨,也致使每次制动的空走时间存在差异;同时在制动过程中,当杠杆侧压力施加到一定程度后,会带动整个制动系统(基础制动和作动器)进行横向位移,致使制动的部分能量用于作动器的位移,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整个制动器的能耗,降低制动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基础制动装置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优化了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有效减轻支撑件的受力情况和疲劳强度,减小了基础制动装置的纵向尺寸,提高了安装的适应性;提高了控制性能,避免了闸片卡滞或回位不良导致的制动拖滞,消除了空走间隙以及闸片与制动盘误接触的风险,抑制了闸片的偏磨,延长了闸片和制动盘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基础制动装置中由于浮动设计导致的空走间隙长、制动效率低、纵向尺寸长、控制性能弱及闸片与制动盘误接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包括:
支撑件,支撑件内设置有容纳腔;
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设置于支撑件的一侧面上,用于提供动力;
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设置于支撑件的另一侧面上,且传动组件与动力组件相连接,用于传递动力;
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一驱动组件,且两个驱动组件分别与传动组件相连接;
夹紧件,夹紧件的数量为两个,制动件设置于两个夹紧件之间,两个夹紧件设置于容纳腔内,且每一夹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驱动组件上,并可与驱动组件做旋进运动,在驱动组件的旋转驱动作用下,两个夹紧件横向位移从而夹紧或释放制动件。
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件及在支撑件上设置动力组件、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优化了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并且夹紧件夹紧制动件时对夹紧件的反作用力可通过驱动组件抵消,未作用于支撑件上,有效减轻支撑件的受力情况和疲劳程度;同时动力组件位于支撑件的侧面,减小了基础制动装置的纵向尺寸,提高了安装的适应性;动力组件提供动力,传动组件将动力传送至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夹紧件同时均匀地夹紧或释放制动件,提高了基础制动装置的控制性能,避免了闸片卡滞或回位不良导致的制动拖滞,消除了空走间隙以及闸片与制动盘误接触的风险,抑制了闸片的偏磨,提高了闸片和制动盘的使用寿命;且无蓄能弹簧,提升了制动效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一驱动组件包括:
旋转件,旋转件贯穿支撑件的一端的两侧面,旋转件上设置有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旋转部和第二旋转部,一夹紧件上设置有第一套设部,第一套设部与第一旋转部相配合,一夹紧件通过第一套设部套设于旋转件的第一旋转部上,另一夹紧件设置有第二套设部,第二套设部与第二旋转部相配合,另一夹紧件通过第二套设部套设于旋转件的第二旋转部上,制动件设置于第一旋转部和第二旋转部之间;
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支撑件的一端的一侧面内,第一驱动件套接于旋转件的输入端上;
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支撑件的一端的一侧面内,第二驱动件套接于旋转件的输入端上,且套接于第一驱动件上。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旋转件与传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将动力依次传递给第二驱动件和第一驱动件,驱动旋转件旋转,优化了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一驱动组件还包括:
旋转件套筒,旋转件套筒设置于支撑件的一端的另一侧面内,且旋转件套筒的一端与支撑件的一端的另一侧面相接触,旋转件套筒套接于旋转件上;
止位件,止位件依次贯穿旋转件套筒的另一端和旋转件。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旋转件套筒和止位件,实现了旋转件的防脱,并且方便旋转件的更换。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一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承载件,第一承载件设置于支撑件的一端的一侧面内,第一承载件套接于第二驱动件上;
第二承载件,第二承载件设置于支撑件的一端的另一侧面内,第二承载件套接于旋转件套筒上。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实现了旋转件轴向力的提供,并且限制旋转件套筒和第二驱动件的位移。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设置于支撑件的另一侧面上,且第一传动件的一端与动力组件相连接,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与一驱动组件相连接;
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支撑件的另一侧面上,且第二传动件的一端与动力组件相连接,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与另一驱动组件相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实现了动力的同时均匀传递和扭矩方向的改变,配合驱动组件的同时动作,减少或抑制了夹紧件出现偏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为一传动轴,第一传动件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第一啮合部,动力组件的输出端套接有第二啮合部,两个驱动组件的一端分别套接有第三啮合部,第一传动件的一端通过一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相啮合,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通过另一第一啮合部与一驱动组件的第三啮合部相啮合;
第二传动件为一传动轴,第二传动件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第四啮合部,第二传动件的一端通过一第四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相啮合,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通过另一第四啮合部与另一驱动组件的所述第三啮合部相啮合。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分别与动力组件和驱动组件相啮合,消除了空走行程及轨道车辆振动导致的夹紧件误动作,减小了磨耗,提高了制动力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为一传动带或传动链,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上依次套接有两个第一传动部,两个驱动组件的一端分别套接有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件的一端套接于一第一传动部上,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套接于一驱动组件的第二传动部上:
第二传动件为一传动带或传动链,第二传动件的一端套接于另一第一传动部上,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套接于另一驱动组件的第二传动部上。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护件,保护件罩于传动组件上,且与支撑件相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保护件,用于保护传动组件,防止进入杂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相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支撑件相连接;
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支撑件上,且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相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实现了基础制动装置和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的连接,实现了基础制动装置纵向和垂直地面方向的自由度的控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基础制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包括:支撑件、动力组件、传动组件、驱动组件和夹紧件,其中,支撑件内设置有容纳腔,动力组件设置于支撑件的一侧面上,传动组件设置于支撑件的另一侧面上,且传动组件与动力组件相连接,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一驱动组件,且两个驱动组件分别与传动组件相连接,夹紧件的数量为两个,制动件设置于两个夹紧件之间,两个夹紧件设置于容纳腔内,且每一夹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驱动组件上,并与驱动组件做旋进运动,在驱动组件的旋转驱动作用下,两个夹紧件横向位移从而夹紧或释放制动件。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通过设置支撑件及在支撑件上设置动力组件、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优化了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并且夹紧件夹紧制动件时对夹紧件的反作用力可通过驱动组件抵消,未作用于支撑件上,有效减轻支撑件的受力情况和疲劳程度;同时动力组件位于支撑件的侧面,减小了基础制动装置的纵向尺寸,提高了安装的适应性;动力组件提供动力,传动组件将动力传送至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夹紧件同时均匀地夹紧或释放制动件,提高了基础制动装置的控制性能,避免了闸片卡滞或回位不良导致的制动拖滞,消除了空走间隙以及闸片与制动盘误接触的风险,抑制了闸片的偏磨,延长了制动盘和的闸片使用寿命;且无蓄能弹簧,提升了制动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个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个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旋转件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第一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第二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夹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中:
1、支撑件;11、容纳腔;
2、动力组件;21、动力组件的输出端;211、第二啮合部;212、第一传动部;
3、传动组件;31、第一传动件;311、第一啮合部;32、第二传动件;321、第四啮合部;;
4、驱动组件;41、旋转件;411、第一旋转部;412、第二旋转部;413、旋转件的输入端;42、第一驱动件;421、第一键槽耳;422、圆柱面;43、第二驱动件;431、第二凸台;432、第一键槽;433、第二键槽;44、旋转件套筒;441、止位孔;442、第一凸台;45、止位件;46、第一承载件;47、第二承载件;48、第三啮合部;49、第二传动部;
5、夹紧件;51、第一夹紧件;511、第一套设部;52、第二夹紧件;521、第二套设部;
6、制动件;7、保护件;8、连接组件;81、第一连接件;82、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虽然附图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以任何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第三”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解决现有基础制动装置中存在的空走间隙长、制动效率低、纵向尺寸长、控制性能弱及闸片与制动盘误接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通过设置支撑件及在支撑件上设置动力组件、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优化了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并且夹紧件夹紧制动件时对夹紧件的反作用力可通过驱动组件抵消,未作用于支撑件上,有效减轻支撑件的受力情况和疲劳程度;同时动力组件位于支撑件的侧面,减小了基础制动装置的纵向尺寸,提高了安装的适应性;动力组件提供动力,传动组件将动力传送至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夹紧件同时均匀地夹紧或释放制动件,提高了基础制动装置的控制性能,避免了闸片卡滞或回位不良导致的制动拖滞,消除了空走间隙以及闸片与制动盘误接触的风险,抑制了闸片的偏磨,延长了制动盘和闸片的使用寿命;且无蓄能弹簧,提升了制动效率。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包括:
支撑件1,支撑件内1设置有容纳腔11;
动力组件2,动力组件2设置于支撑件1的一侧面上,用于提供动力:
传动组件3,传动组件3设置于支撑件1的另一侧面上,且传动组件3与动力组件2相连接,用于传递动力;
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的数量为两个,支撑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驱动组件4,且两个驱动组件4分别与传动组件3相连接;
夹紧件5,夹紧件5的数量为两个,制动件6设置于两个夹紧件5之间,两个夹紧件5设置于容纳腔11内,且每一夹紧件5的两端分别套设接于两个驱动组件4上,并可与驱动组件4做旋进运动,在驱动组件4的旋转驱动作用下,两个夹紧件5横向位移从而夹紧或释放制动件6。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通过设置支撑件1 及在支撑件1上设置动力组件2、传动组件3和驱动组件4,优化了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并且夹紧件5夹紧制动件6时对夹紧件5的反作用力可通过驱动组件 4抵消,未作用于支撑件1上,有效减轻支撑件1的受力情况和疲劳程度;同时动力组件2位于支撑件1的侧面,减小了整个基础制动装置的纵向尺寸,提高安装的适应性;动力组件2提供动力,传动组件3将动力传送至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驱动夹紧件5夹紧或释放制动件6,提高了基础制动装置的控制性能,避免了闸片卡滞或回位不良导致的制动拖滞,消除了空走间隙以及闸片与制动盘误接触的风险,抑制了闸片的偏磨,提高了闸片和制动盘的使用寿命;且无蓄能弹簧,提升了制动效率。
参考图1~图4,具体地说,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包括:支撑件1、动力组件2、传动组件3、驱动组件4、夹紧件5、保护件 7及连接组件8,其中,动力组件2、传动组件3、驱动组件4、夹紧件5、保护件7及连接组件8均与支撑件1相连接,动力组件2还与传动组件3相连接,传动组件3还与驱动组件4相连接。
支撑件1用于支撑各个零部件。具体地说,参考图1~图4,支撑件1内设置有容纳腔11,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优化了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仅实现了支撑作用,并且夹紧件5夹紧制动件6时对夹紧件5的反作用力可通过驱动组件4 抵消,未作用于支撑件1上,无制动压力的传递,有效减轻支撑件1的受力情况和疲劳程度,延长了整个基础制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动力组件2用于提供动力。具体地说,参考图1,动力组件2设置于支撑件1的一侧面上,能够减小基础制动装置的纵向尺寸,适用性较好,动力组件2设置有动力组件2的输出端21。在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组件21的输出端21套接有第二啮合部211,动力组件21通过第二啮合部211与传动组件3相连接,将动力传递给传动组件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组件21的输出端21依次套接有两个第一传动部212,动力组件21通过两个第一传动部212与传动组件3相连接,将动力传递给传动组件3。其中,动力组件2为一作动器,动力组件2包括动力件、扭矩放大件及停放件,扭矩放大件的输出端套接有第二啮合部211,动力组件21通过第二啮合部211与传动组件3相连接,动力件可为一电动机,也可为一液压泵,具体动力件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工作过程中,动力件将电能或压力内能转化为旋转动能,扭矩放大件将动力件的扭矩按比例放大,停放件能够在动力源失电或失压时,锁存输出扭矩。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2位于支撑件1的侧面,减小了整个基础制动装置的纵向尺寸,提高安装的适应性。
传动组件3用于传递动力。具体地说,参考图1~图3,传动组件3设置于支撑件1的另一侧面上,且传动组件3与动力组件2相连接。传动组件3包括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其中,第一传动件31设置于支撑件1的另一侧面上,具体地说,第一传动件31与支撑件1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一传动件 31的一端与动力组件2相连接,第一传动件31的另一端与一驱动组件4相连接,第二传动件32设置于支撑件1的另一侧面上,具体地说,第二传动件32与支撑件1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二传动件32的一端与动力组件2相连接,第二动力组件32的另一端与另一驱动组件4相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实现了动力的同时均匀传递和扭矩方向的改变,配合驱动组件4的同时动作,抑制了夹紧件5的偏磨。更具体地说,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一传动件31可为一传动轴,第一传动件31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第一啮合部311,第一传动件31的一端通过一第一啮合部311与第二啮合部211相啮合,第一传动件31的另一端通过另一第一啮合部311与一驱动组件4相连接,第二传动件32也为一传动轴,第二传动件32与第一传动件31对称设置,第二传动件32的两端套接有第四啮合部321,第二传动件32的一端通过一第四啮合部321与第二啮合部211相啮合,第二传动件32的另一端通过另一第四啮合部321与另一驱动组件4相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 32分别与动力组件2和驱动组件4相啮合,消除了空走行程及轨道车辆振动导致的夹紧件5误动作,减小了磨耗,提高了制动力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更具体地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第一传动件31可为一传动带或传动链,动力组件2的输出端21上依次套接两个第一传动部212,第一传动件31的一端套接于一第一传动部212上,第一传动件31的另一端套接于一驱动组件4上,第二传动件32也可为一传动带或传动链,第二传动件32的一端套接于另一第一传动部212上,第二传动件32的另一端套接于另一驱动组件4上。
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夹紧件5旋进。具体地说,驱动组件4的数量为两个,支撑件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一驱动组件4,且两个驱动组件4分别与传动组件3 相连接,每一夹紧件5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驱动组件4上,并与驱动组件4 做旋进运动,更具体地说,两个驱动组件4均包括:旋转件41、第一驱动件42 和第二驱动件43,参考图6,其中,旋转件41贯穿支撑件1的一端的两侧面,具体地说,每一旋转件41贯穿支撑件1的每一端的两侧面,旋转件41上设置有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旋转部411和第二旋转部412,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部411 和第二旋转部412为旋转螺纹,夹紧件5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第一旋转部411 上和分别套设于两个第二旋转部412上,制动件6设置于第一旋转部411和第二旋转部412之间。参考图7,第一驱动件42设置于支撑件1的一端的一侧面内,具体地说,每一第一驱动件42设置于支撑件1的每一端的一侧面内,第一驱动件42套接于旋转件41的输入端413上,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42内部为方孔,旋转件41的输入端413位于方孔内,且与方孔相配合,第一驱动件42外部为圆柱面422,其尺寸与第二驱动件43内部尺寸一致,第一驱动件42一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第一键槽耳421。参考图8,第二驱动件43设置于支撑件1的一端的一侧面内,具体地说,每一第二驱动件43设置于支撑件1的每一端的一侧面内,第二驱动件43套接于套接于第一驱动件42上,具体地说,第二驱动件43 套接于第一驱动件42的圆柱面422上,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43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台431,第二凸台43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键槽432,第一驱动件42 的第一键槽耳421与第一键槽432相配合,第二驱动件43另一端设置有两对第二键槽433。更具体地说,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当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为一传动轴时,两个驱动组件4的一端分别套接有第三啮合部48,即,第三啮合部48套接于第二驱动件43的另一端上,具体地说,第三啮合部48一端上设置有两对第二键槽耳(图中未标示),第二键槽耳与第二键槽433相配合,其中,第一传动件31的一端通过一第一啮合部311与第二啮合部211相啮合,第一传动件31的另一端通过另一第一啮合部311与一第三啮合部48相啮合,第二传动件32的一端通过一第四啮合部321与第二啮合部211相啮合,第二传动件32的另一端通过另一第四啮合部321与另一第三啮合部48相啮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啮合部311、第二啮合部211、第三啮合部48及第四啮合部321均为锥齿轮,通过设置旋转件41与传动组件3相连接,第二啮合部211通过第一啮合部311和第四啮合部321分别与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相配合,将扭矩的方向转变为垂直于动力组件2的输出端21的方向,通过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和第三啮合部48的相配合,又将转矩方向转化为平行于动力组件2 的输出端21的方向,第三啮合部48将转动传递给第二驱动件43进而传递给第一驱动件42,最终传递给旋转件41,使得动力组件2带动旋转件41旋转,减少了基础制动装置的安装空间,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并提高了基础制动装置的使用寿命。更具体地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当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为一传动带或传动链时,两个驱动组件4的一端分别套接有第二传动部49,具体地说,第二传动部49一端上设置有两对第三键槽耳(图中未示出),第三键槽耳与第二键槽433相配合,第一传动件31的一端套接于一第一传动部 212上,第一传动件31的另一端套接于一第二传动部49上,第二传动件32的一端套接于另一第一传动部212上,第二传动件32的另一端套接于另一第二传动部49上,本实施例中,当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为一传动带时,第一传动部212和第二传动部49均为传动轮,当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 为一传动链时,第一传动部212和第二传动部49均为传动链轮,两个第一传动部212与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相配合,将扭矩的方向转变为垂直于动力组件2的输出端21的方向,通过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和第二传动部49的相配合,又将转矩方向转化为平行于动力组件2的输出端21的方向,第二传动部49将转动传递给第二驱动件43进而传递给第一驱动件42,最终传递给旋转件41,使得动力组件2带动旋转件41旋转。
为实现旋转件41的防脱,并且方便旋转件41的更换,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每一驱动组件4还包括:旋转件套筒44和止位件45,其中,旋转件套筒44 设置于支撑件1的一端的另一侧面内,且旋转件套筒44的一端与支撑件1的一端的另一侧面相接触,旋转件套筒44套接于旋转件41上,止位件45依次贯穿旋转件套筒44的另一端和旋转件41。本实施例中,止位件45可为止位销,旋转件41一端上设置有止位孔441,旋转件套筒44一端设置有呈90°贯穿的两个止位孔441,其尺寸与旋转件41上的止位孔441一致,旋转件套筒44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台442,其与第二驱动件43的第二凸台431特征尺寸一致。
为实现旋转件41的轴向力提供,并且限制旋转件套筒44和第二驱动件43 的位移,本实施例中,每一驱动组件4还包括:第一承载件46和第二承载件47,其中,第一承载件46设置于支撑件1的一端的一侧面内,第一承载件46套接于第二驱动件43上,第一承载件46可为一轴承,第二承载件47设置于支撑件1 的一端的另一侧面内,第二承载件47套接于旋转件套筒44上,第二承载件47 可为一轴承。
夹紧件5用于夹紧或者释放制动件6。具体地说,参考图1~图3及图9,夹紧件5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一夹紧件51和第二夹紧件52,制动件6设置于第一夹紧件51和第二夹紧件52之间,第一夹紧件51和第二夹紧件52设置于容纳腔11内,每一夹紧件5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驱动组件4上,并与驱动组件4 做旋转运动。第一夹紧件51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套设部511,两个第一套设部511分别与两个第一旋转部411相配合,第一夹紧件51通过第一套设部511 套设于旋转件41的第一旋转部411上,第一套设部511为螺纹,第二夹紧件52 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套设部521,两个第二套设部521分别与两个第二旋转部412相配合,第二夹紧件52通过第二套设部521套设于旋转件41的第二旋转部412上,第二套设部521为螺纹,第一套设部511和第二套设部521的螺纹旋向相反,本实施例中,制动件6为制动盘。
保护件7用于保护传动组件3。具体地说,参考图1,保护件7罩于传动组件3上,且保护件7与支撑件1相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保护件7,用于保护传动组件3,防止进入杂质。
连接组件8用于连接基础制动装置和车辆转向架。具体地说,参考图1,连接组件8包括第一连接件81和第二连接件82,第一连接件81的一端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相连接,第一连接件82的另一端与支撑件1相连接,第二连接件82 设置于支撑件1上,且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相连接。在轨道车辆制动时,第一连接件81和第二连接件82提供支点抵消制动件6对夹紧件5的反作用力,确保基础制动装置与转向架相对位置的固定。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81和第二连接件82,实现了基础制动装置和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的连接,实现了基础制动装置纵向和垂直地面方向的自由度的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其制动和缓解过程如下:当动力组件2带动旋转件41旋转时,旋转件41的旋转将带动第一夹紧件 51和第二夹紧件52做横向位移,使得第一夹紧件51和第二夹紧件52相向运动,第一夹紧件51和第二夹紧件52的距离缩短,最终夹紧制动件6实现车辆制动。当动力组件2反转带动旋转件41旋转时,使得第一夹紧件51和第二夹紧件52 相背运动,制动件6被释放实现车辆缓解。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其闸片更换过程如下:当需进行夹紧件5更换时,动力组件2控制夹紧件5按照夹紧制动件6方向运动固定位置后断电,拆下止位件45,将旋转件41向止位件45所在侧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拆下第一驱动件42,夹紧旋转件41,沿着套接于第二旋转部412的夹紧件5缓解的方向旋转,最终将套接于第二旋转部412的夹紧件5拆下,然后沿着套接于第一旋转部411的夹紧件5的方向旋转,最终将套接于第一旋转部 411的夹紧件5拆下,夹紧件5拆下后将新的夹紧件5按照拆卸的反顺序进行安装,完成夹紧件5的更换。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优化了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有效减轻支撑件1的受力情况和疲劳程度;同时动力组件2位于支撑件1的侧面,减小了整个基础制动装置的纵向尺寸,提高安装的适应性;动力组件2直接传递动力,提高了基础制动装置的控制性能,避免了闸片卡滞或回位不良导致的制动拖滞,消除了空走间隙以及闸片与制动盘误接触的风险,抑制了闸片的偏磨,延长了闸片和制动盘的使用寿命;且无蓄能弹簧,提升了制动效率。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内设置有容纳腔;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一侧面上,用于提供动力;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另一侧面上,且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动力组件相连接,用于传递所述动力;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一所述驱动组件,且两个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
夹紧件,所述夹紧件的数量为两个,制动件设置于两个所述夹紧件之间,两个所述夹紧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每一所述夹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驱动组件上,并可与所述驱动组件做旋进运动,在所述驱动组件的旋转驱动作用下,两个所述夹紧件横向位移从而夹紧或释放所述制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旋转件,所述旋转件贯穿所述支撑件的一端的两侧面,所述旋转件上设置有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旋转部和第二旋转部,一所述夹紧件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套设部,所述第一套设部与所述第一旋转部相配合,一所述夹紧件通过所述第一套设部套设于所述旋转件的所述第一旋转部上,另一所述夹紧件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套设部,所述第二套设部与所述第二旋转部相配合,另一所述夹紧件通过所述第二套设部套设于所述旋转件的所述第二旋转部上,所述制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所述第二旋转部之间;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一端的一侧面内,所述第一驱动件套接于所述旋转件的输入端上;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一端的一侧面内,所述第二驱动件套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旋转件套筒,所述旋转件套筒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一端的另一侧面内,且所述旋转件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的一端的另一侧面相接触,所述旋转件套筒套接于所述旋转件上;
止位件,所述止位件依次贯穿所述旋转件套筒的另一端和所述旋转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一端的一侧面内,所述第一承载件套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上;
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一端的另一侧面内,所述第二承载件套接于所述旋转件套筒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另一侧面上,且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动力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与一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接;
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另一侧面上,且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动力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件为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第一啮合部,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套接有第二啮合部,两个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分别套接有第三啮合部,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通过一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所述第一啮合部与一所述驱动组件的所述第三啮合部相啮合;
所述第二传动件为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第四啮合部,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通过一所述第四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所述第四啮合部与另一所述驱动组件的所述第三啮合部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件为一传动带或传动链,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上依次套接有两个第一传动部,两个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分别套接有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套接于一所述第一传动部上,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套接于一所述驱动组件的所述第二传动部上:
所述第二传动件为一传动带或传动链,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套接于另一所述第一传动部上,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套接于另一所述驱动组件的所述第二传动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护件,所述保护件罩于所述传动组件上,且与所述支撑件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相连接;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且与所述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相连接。
10.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
CN202110489987.8A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及轨道车辆 Active CN1132366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9987.8A CN113236686B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9987.8A CN113236686B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6686A CN113236686A (zh) 2021-08-10
CN113236686B true CN113236686B (zh) 2022-06-21

Family

ID=77132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9987.8A Active CN113236686B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及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3668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8292A (zh) * 2009-05-19 2012-04-25 Ve维也纳工程研究和发展有限公司 摩擦制动器
CN104648347A (zh) * 2013-11-20 2015-05-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致动器
EP3287337A1 (en) * 2016-08-25 2018-02-28 Dellner Brakes AB A lever type braking device
CN111071289A (zh) * 2020-01-02 2020-04-28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停放缸、停放制动单元、制动夹钳单元、制动系统及车辆
CN111750009A (zh) * 2019-03-26 2020-10-09 曙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扭矩分配组件的制动系统
CN211975725U (zh) * 2020-04-29 2020-11-20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传动机构及电机械制动装置
CN212616019U (zh) * 2020-07-16 2021-02-26 青州紫东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装载机驻车制动卡钳
CN112539235A (zh) * 2019-09-20 2021-03-23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停车制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8292A (zh) * 2009-05-19 2012-04-25 Ve维也纳工程研究和发展有限公司 摩擦制动器
CN104648347A (zh) * 2013-11-20 2015-05-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致动器
EP3287337A1 (en) * 2016-08-25 2018-02-28 Dellner Brakes AB A lever type braking device
CN111750009A (zh) * 2019-03-26 2020-10-09 曙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扭矩分配组件的制动系统
CN112539235A (zh) * 2019-09-20 2021-03-23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停车制动装置
CN111071289A (zh) * 2020-01-02 2020-04-28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停放缸、停放制动单元、制动夹钳单元、制动系统及车辆
CN211975725U (zh) * 2020-04-29 2020-11-20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传动机构及电机械制动装置
CN212616019U (zh) * 2020-07-16 2021-02-26 青州紫东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装载机驻车制动卡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6686A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39014B1 (en) Impact mechanism for electric tool
CN116905958B (zh) 定向钻机动力头
CN113236686B (zh) 一种基于电机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及轨道车辆
CN103628818B (zh) 一种钻井顶驱下套管工具驱动头
CN208778549U (zh) 一种电子机械式制动器
CN112762110A (zh) 一种径向钳齿式制动器
CN220469778U (zh) 一种具有旋转角度控制及制动功能的定向钻机动力头
CN104631031A (zh) 一种新型洗衣机减速离合器
CN215805885U (zh) 一种用于机械传动的惯性节能装置
CN217762033U (zh) 一种轮边电驱动液压驻车结构
CN217056248U (zh) 一种带有自锁型液压离合器的空压机分动箱
KR102578286B1 (ko) 예압 조절 기능을 갖춘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리어 액슬 디커플러
CN201982542U (zh) 一种用于大型机械的制动器
CN201599347U (zh) 取力器制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消防车
CN103088855A (zh) 小型装载机电动控制装置
CN202402512U (zh) 一种砖机离合器的结构
CN216951559U (zh) 一种弹片式传动器和电液混合助力转向器
CN114838067A (zh) 电磁液压系统碟刹式制动器
CN210106444U (zh) 一种离合器
CN103174775B (zh) 离合式联轴器
CN211852577U (zh) 一种电机车上的湿式制动器
CN102535555B (zh) 一种装载机电控操控方法
CN101900169A (zh) 摩擦片式极限力矩联轴节
CN201027830Y (zh) 柔性抗重载联轴器
CN222351231U (zh) 一种制动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