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9915B - 髓内针 - Google Patents
髓内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29915B CN113229915B CN202110429587.8A CN202110429587A CN113229915B CN 113229915 B CN113229915 B CN 113229915B CN 202110429587 A CN202110429587 A CN 202110429587A CN 113229915 B CN113229915 B CN 1132299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rod
- needle
- rotation screw
- section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6735 Periost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758 humeru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43 imp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99 orthope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60 perioste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20 radiu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03 tibi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23 uln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or setting implements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2—Intramedullary devices, e.g. pins or nai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or setting implements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2—Intramedullary devices, e.g. pins or nails
- A61B17/7233—Intramedullary devices, e.g. pins or nails with special means of locking the nail to the bo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髓内针,包括:主针,所述主针包括针杆,所述针杆上设有贯穿其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卡柱,所述固定孔具有进口和出口;动力棒,所述动力棒包括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插入端和固定端,所述动力棒的一部分的外壁面上的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卡槽,所述卡槽的邻近所述插入端的端部敞开以便形成敞开端,所述卡槽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和防旋螺钉,所述防旋螺钉穿过主针,所述防旋螺钉的轴线与所述动力棒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髓内针具有便于动力棒限位和安装,以及防止髓内针(特别是动力棒)旋转从而防止髓内针伤害人体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植入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髓内针。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髓内针内固定多用于长管骨(如股、肱、尺、胫、桡骨等)骨干骨折。髓内针本身比较坚实牢靠,术后可以少用或不用外固定,有利于伤肢的早期活动锻炼;皮肤切口较小,骨膜剥离范围有限,损伤较小;髓内针长而有不同形状棱角,嵌入髓腔,可以达到牢靠的内固定,能够避免旋转、侧移及成角移位的发生。但髓内针安装较为繁琐,操作较为复杂,尤其在对主针固定时难度较高,若是出现零部件松动的情况,会损害人体,需要再次手术,具有二次伤害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髓内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
主针,所述主针包括针杆,所述针杆上设有贯穿其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卡柱,所述固定孔具有进口和出口;
动力棒,所述动力棒包括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插入端和固定端,所述动力棒的一部分的外壁面上的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卡槽,所述卡槽的邻近所述插入端的端部敞开以便形成敞开端,所述卡槽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动力棒的所述插入端从所述固定孔的所述进口穿过并伸出所述针杆,其中所述卡槽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卡柱卡入所述卡槽,所述卡柱与所述卡槽的侧壁面挡止配合以便对所述动力棒进行止转限位,所述卡柱与所述卡槽的封闭端挡止配合以便防止所述动力棒整体穿出所述固定孔,所述动力棒上设有的贯穿其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沿所述动力棒的长度方向延伸;和
防旋螺钉,所述防旋螺钉穿过主针,所述防旋螺钉的轴线与所述动力棒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髓内针具有便于动力棒限位和安装,以及防止髓内针(特别是动力棒)旋转从而防止髓内针伤害人体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旋螺钉包括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防旋螺钉的第一端部从所述固定孔的所述进口穿过并伸出所述针杆,所述防旋螺钉的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动力棒位于所述固定孔内的部分可拆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棒上设有贯穿其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动力棒的轴线相交,所述安装孔的壁面形成有螺纹,所述防旋螺钉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棒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动力棒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安装槽的壁面形成有与所述防旋螺钉配合的螺纹,所述防旋螺钉与所述安装槽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旋螺钉沿邻近所述第一端部的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段、螺纹段和插入段,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插入段上,所述限位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段的直径,所述螺纹段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旋螺钉还包括变径段,所述变径段位于所述螺纹段和所述插入段之间,所述螺纹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变径段的直径,所述变径段的一部分直径沿邻近所述插入段的方向减小,所述变径段的所述一部分相对所述变径段的其余部分邻近所述插入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的所述出口大于所述固定孔的所述进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槽有多个,多个卡槽沿动力棒的周向均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卡槽相对于安装孔的出口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槽的所述封闭端设有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所述卡槽的所述敞开端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斜面与所述卡槽的所述侧壁面和所述卡槽的底面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髓内针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棒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棒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棒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旋螺钉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针进口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针出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髓内针1000。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髓内针1000包括主针100、动力棒200和防旋螺钉300。
主针100包括针杆101,针杆101上设有贯穿其的固定孔102,固定孔102内设有卡柱103,固定孔102具有进口和出口。例如,固定孔102可以按照已知的方式贯穿针杆101,即固定孔102可以是已知的。
动力棒200包括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插入端201和固定端202,动力棒200的一部分的外壁面上的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卡槽203,卡槽203的邻近插入端201的端部敞开以便形成敞开端,卡槽203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动力棒200的插入端201从固定孔102的进口穿过并伸出针杆101,即动力棒200的插入端201从固定孔102的进口穿过固定孔102。其中,卡槽203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在固定孔102内,卡柱103卡入卡槽203,卡柱10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卡槽203内。卡柱103与卡槽203的封闭端侧壁面挡止配合以便对动力棒200进行止转限位,卡柱103与卡槽203的封闭端挡止配合以便防止动力棒200整体穿出所述固定孔。动力棒200上设有的贯穿其的引导孔,引导孔沿动力棒200的长度方向延伸,引导孔用于引导动力棒200进入人体内。
防旋螺钉300穿过主针100,防旋螺钉300的轴线与动力棒200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髓内针1000通过在固定孔102内设有卡柱103、在动力棒200的一部分的外壁面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卡槽203,且卡槽203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在固定孔102内,卡柱103卡入卡槽203,卡柱10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卡槽203内。因此,动力棒200的插入端201从固定孔102的进口穿过针杆101时,卡槽203可以与卡柱103配合,卡柱103与卡槽203的封闭端侧壁面挡止配合以便对动力棒200进行止转限位,即卡柱103可以对动力棒200进行止挡,完成对动力棒200的限位,便于动力棒200的安装。从而使得动力棒200的固定端202无法穿过固定孔102的出口,使得动力棒200位于合适的固定位置。卡柱103与卡槽203的侧壁面配合,使得动力棒200也无法在固定孔102内转动,避免因动力棒200在人体内转动从而对人体造成损伤。
防旋螺钉300的轴线与动力棒200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即防旋螺钉300的轴线不平行与动力棒200的轴线,例如,在同一平面内,防旋螺钉300的轴线与动力棒200的轴线相交。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髓内针1000具有便于动力棒200限位和安装,以及防止髓内针1000(特别是动力棒200)旋转从而防止髓内针1000伤害人体的优点。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旋螺钉300包括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301和第二端部302。其中,防旋螺钉300的第一端部301从固定孔102的进口穿过并伸出针杆101,以便防旋螺钉300的第一端部301伸出固定孔102,从而使得防旋螺钉300的至少一部分与固定孔102相接触。防旋螺钉300穿过针杆101,也就是说,防旋螺钉300的轴线与主针100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孔102所在的针杆101部分)轴线相交。即主针100的至少一部分的轴线、动力棒200的轴线和防旋螺钉300的轴线相交(不平行)。
防旋螺钉300的第二端部302与动力棒200位于固定孔102内的部分可拆连接,也就是说,在髓内针1000在人体安装完成时,防旋螺钉300的第二端部302与动力棒200位于固定孔102内的部分连接在一起。即防旋螺钉300、动力棒200和主针100这三者之间相互连接,使得主针100、动力棒200和防旋螺钉300在配合时可以保持稳定,防止三者中的任意一者旋转。从而防止主针100、动力棒200和防旋螺钉300中的任意一者因旋转而伤害人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棒200上设有贯穿其的安装孔204,安装孔204的轴线与动力棒200的轴线相交。从而使得安装在安装孔204内的防旋螺钉300的轴线与动力棒200的轴线相交,以便使得髓内针1000更加稳定,不伤害人体。
安装孔204的壁面形成有螺纹,防旋螺钉300与安装孔204螺纹连接,以便防旋螺钉300与动力棒200可拆卸地相连。具体地,防旋螺钉300的第二端部302与动力棒200的安装孔204螺纹连接。
可选地,安装孔204从动力棒200的固定端202的端面上贯穿动力棒200,也就是说,安装孔204的一端开设在固定端202的端面上。
防旋螺钉300的第一端部301从固定孔102的进口穿过针杆101,且防旋螺钉300的第一端部301从固定端202的端面上的安装孔204穿过动力棒200。防旋螺钉300的轴线与动力棒200的轴线相交,因此,当防旋螺钉300与动力棒200螺纹连接并处于配合位置时,旋螺钉300与动力棒200可构成一个可卡合在固定孔102内的卡件。防旋螺钉300与动力棒200构成的卡件在远离固定孔102的出口的方向的距离逐渐增大以便形成扩大部,因此旋螺钉300与动力棒200构成的卡件无法向邻近固定孔102的进口的方向移动,同时卡柱103与卡槽203配合使得动力棒200无法向远离固定孔102的进口的方向移动。即螺钉300与动力棒200配合时无法在主针100上移动,卡柱103与卡槽203配合使得螺钉300与动力棒200配合时无法在主针100上转动。从而使得主针100、动力棒200和防旋螺钉300相互固定,也就是说,髓内针1000中的各个部件无法移动,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棒200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与动力棒200的延伸方向相交。从而使得安装在安装槽内的防旋螺钉300的轴线与动力棒200的轴线相交,以便使得髓内针1000更加稳定,不伤害人体。
安装槽的壁面形成有与防旋螺钉300配合的螺纹,例如,安装槽的截面为弧形。防旋螺钉300与安装槽螺纹连接,以便防旋螺钉300与动力棒200可拆卸地相连。具体地,防旋螺钉300的第二端部302与动力棒200的安装槽螺纹连接。防旋螺钉300与安装槽螺纹连接并处于配合位置时,旋螺钉300与动力棒200可构成一个可卡合在固定孔102内的卡件。从而使得主针100、动力棒200和防旋螺钉300相互固定。从而使得髓内针1000中的各个部件无法移动,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旋螺钉300沿邻近第一端部301的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段310、螺纹段320和插入段340。
第一端部301位于插入段340上,螺纹段320与安装孔204螺纹连接,即螺纹段320的直径与安装孔204的孔径相适配。限位段310的直径大于螺纹段320的直径,因此限位段310无法进入安装孔204内具有螺纹的壁面处,从而对防旋螺钉300进行限位,使得防旋螺钉300处于合适的装配位置。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旋螺钉300还包括变径段330,变径段330位于螺纹段320和插入段340之间。
螺纹段320的直径大于变径段330的直径,变径段330的直径较小,减小了防旋螺钉300与固定孔102的出口配合处的直径,使得防旋螺钉300具有一定的弯曲弹性,从而使得变径段330与固定孔102的出口配合时提供一定的弹性压紧力。
变径段330的一部分直径沿邻近插入段340的方向减小,变径段330的该一部分相对变径段330的其余部分邻近插入段340。变径段330的该一部分的直径减小可以吸收尺寸误差,从而便于变径段330从安装孔204穿出,并便于变径段330与插入段340形成台阶并与固定孔102的出口贴合(卡合),降低装配难度。
此外,防旋螺钉300(变径段330)变形后,产生的径向变形力可以反过来作用于防旋螺钉300与动力棒200的螺纹连接处,给螺纹连接处提供压紧力,使防旋螺钉与动力棒200连接更加紧密,这样,无需操作人员费力拧紧,就可以保证连接的稳固,也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
下面以固定孔102的出口位于固定孔102的右端,插入端201位于动力棒200的右端,第一端部301位于防旋螺钉300的右端为例,简要说明髓内针1000的安装过程。
动力棒200的插入端201从固定孔102的进口(左侧)向右移动插入固定孔102内,并使得动力棒200的卡槽203与固定孔102的卡柱103配合。卡柱103与卡槽203的侧壁面贴合,从而使得动力棒200无法转动。卡柱103对卡槽203的封闭端进行止挡,从而对动力棒200进行限位,阻止动力棒200向右移动,使得动力棒200处于装配位置。
防旋螺钉300从安装孔204的进口(左侧)向右移动插入安装孔204内,当螺纹段320接近安装孔204的螺纹壁面时,利用工具转动防旋螺钉300使得螺纹段320与安装孔204螺纹连接。在限位段310接近安装孔204内具有螺纹的壁面时,完成防旋螺钉300的安装。在上述安装过程中,插入段340首先穿过安装孔204的出口后继续向右移动,最后穿过固定孔102的出口,即防旋螺钉300到达配合位置。从而使得主针100、动力棒200和防旋螺钉300可以保持稳定,动力棒200和防旋螺钉300无法左右移动,同时防止三者中的任意一者旋转。从而使得髓内针1000中的各个部件无法移动,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段310与螺纹段320通过第一收颈槽311连接,第一收颈槽311的槽底位于螺纹段320内侧,螺纹段320与变径段330通过第二收颈槽321连接,第二收颈槽321的槽底位于变径段330内侧。第一收颈槽311和第二收颈槽321便于螺纹段320进出安装孔204,降低防旋螺钉300的装配难度。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入段340上设有插入螺纹341,插入螺纹341设在第一端部301。插入螺纹341便于插入段340旋转进入人体骨质内。
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孔102的出口大于固定孔102的进口。从而增加动力棒200和防旋螺钉300在固定孔102内的稳定性,防止动力棒200和防旋螺钉300在配合时从固定孔102的进口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槽203设有多个,多个卡槽203沿动力棒200的周向均布。便于多个方位的卡柱103与卡槽203配合,从而使得动力棒受力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槽203设有两个,两个卡槽203相对于安装孔204的出口对称设置。从而使得卡槽203结构更加平衡,便于卡柱103对动力棒200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旋螺钉300的轴线与动力棒200的轴线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为7.5°。第一夹角的角度较小,从而可以减少防旋螺钉300和动力棒200所占据的区域,便于防旋螺钉300和动力棒200的安装。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槽203的封闭端设有斜面,斜面朝向卡槽203的敞开端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斜面卡槽203的侧壁面和卡槽203的底面连接。因此,在卡柱103对动力棒200进行限位时,卡柱103的底端便于顶在卡槽203的封闭端的斜面上,从而便于卡柱103卡紧卡槽203,完成对动力棒200的限位。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髓内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针,所述主针包括针杆,所述针杆上设有贯穿其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卡柱,所述固定孔具有进口和出口;
动力棒,所述动力棒包括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插入端和固定端,所述动力棒的一部分的外壁面上的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卡槽,所述卡槽的邻近所述插入端的端部敞开以便形成敞开端,所述卡槽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动力棒的所述插入端从所述固定孔的所述进口穿过并伸出所述针杆,其中所述卡槽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卡柱卡入所述卡槽,所述卡柱与所述卡槽的侧壁面挡止配合以便对所述动力棒进行止转限位,所述卡柱与所述卡槽的封闭端挡止配合以便防止所述动力棒整体穿出所述固定孔,所述动力棒上设有的贯穿其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沿所述动力棒的长度方向延伸;和
防旋螺钉,所述防旋螺钉穿过主针,所述动力棒上设有贯穿其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动力棒的轴线相交,所述安装孔的壁面形成有螺纹,所述防旋螺钉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
所述防旋螺钉包括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防旋螺钉的第一端部从所述固定孔的所述进口穿过并伸出所述针杆,所述防旋螺钉的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动力棒位于所述固定孔内的部分螺纹连接;
所述固定孔的所述出口大于所述固定孔的所述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螺钉沿邻近所述第一端部的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段、螺纹段和插入段,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插入段上,所述限位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段的直径,所述螺纹段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螺钉还包括变径段,所述变径段位于所述螺纹段和所述插入段之间,所述螺纹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变径段的直径,所述变径段的一部分直径沿邻近所述插入段的方向减小,所述变径段的所述一部分相对所述变径段的其余部分邻近所述插入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有多个,多个卡槽沿动力棒的周向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卡槽相对于安装孔的出口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所述封闭端设有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所述卡槽的所述敞开端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斜面与所述卡槽的所述侧壁面和所述卡槽的底面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29587.8A CN113229915B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髓内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29587.8A CN113229915B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髓内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29915A CN113229915A (zh) | 2021-08-10 |
CN113229915B true CN113229915B (zh) | 2022-12-13 |
Family
ID=77128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29587.8A Active CN113229915B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髓内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299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69706A (zh) * | 2023-03-27 | 2023-06-23 | 郭宏君 | 用于骨折的髓内钉组件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88261A1 (ja) * | 2016-04-25 | 2017-11-02 | 山田 郁史 | 骨折内固定具 |
CN209529307U (zh) * | 2018-04-23 | 2019-10-25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装置 |
CN209966532U (zh) * | 2018-06-22 | 2020-01-21 | 杨涛 | 可使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加压内固定器 |
EP3636186A1 (en) * | 2017-06-08 | 2020-04-15 |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Kobe University | Spinal fusion implan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25771A1 (en) * | 2000-08-23 | 2006-02-02 | Jackson Roger P | Helical reverse angle guide and advancement structure with break-off extensions |
CA2503943C (en) * | 2002-10-29 | 2010-12-14 | Mathys Medizinaltechnik Ag |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fractures of the femur |
WO2004089232A1 (de) * | 2003-04-09 | 2004-10-21 | Synthes Gmbh | Marknagel zur fixation von femur-frakturen |
JP5254210B2 (ja) * | 2006-04-21 | 2013-08-07 | ジンテス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 股関節部の螺旋状移植片 |
KR101694970B1 (ko) * | 2008-11-06 | 2017-01-10 | 신세스 게엠바하 | 골수강내 전자간 고정 임플란트용 한 방향 슬라이딩 장치 |
EP2712562B1 (en) * | 2012-10-01 | 2015-07-29 | Stryker Trauma GmbH | Intramedullary nail and implant system comprising the nail |
ES2737225T3 (es) * | 2015-05-22 | 2020-01-10 | Stryker European Holdings I Llc | Sistema de implante para fijación de hueso |
CN108361262B (zh) * | 2018-02-27 | 2019-11-08 | 安徽长江紧固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螺栓防松及防脱结构 |
WO2020049709A1 (ja) * | 2018-09-07 | 2020-03-12 | 株式会社オーミック | 大腿骨固定器具 |
CN209884292U (zh) * | 2019-04-29 | 2020-01-03 | 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髓内钉 |
CN212177624U (zh) * | 2020-05-13 | 2020-12-18 | 苏州法思特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型防盗螺丝钉 |
CN111759439A (zh) * | 2020-07-23 | 2020-10-13 | 宁德市闽东医院 | 一种股骨内髁逆行锁定髓内针 |
-
2021
- 2021-04-21 CN CN202110429587.8A patent/CN1132299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88261A1 (ja) * | 2016-04-25 | 2017-11-02 | 山田 郁史 | 骨折内固定具 |
EP3636186A1 (en) * | 2017-06-08 | 2020-04-15 |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Kobe University | Spinal fusion implant |
CN209529307U (zh) * | 2018-04-23 | 2019-10-25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装置 |
CN209966532U (zh) * | 2018-06-22 | 2020-01-21 | 杨涛 | 可使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加压内固定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29915A (zh) | 2021-08-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95691B2 (en) | Alignment guide apparatus, methods and systems | |
US20210378711A1 (en) | Anatomic external fixation device | |
US9247971B2 (en) | Endosteal nail plate for fixing bone segments | |
US7001386B2 (en) | Intramedullary nail for long bone fractures | |
US8216238B2 (en) | Method of using an intramedullary implant for fracture fixation | |
US9814501B2 (en) | Cannulated telescopic femoral neck screw device and related fixation method | |
EP1847228A1 (en) | Fixation plate with multifunctional holes | |
US9730711B2 (en) | Aiming device for targeted drilling of bone | |
JP2007507285A (ja) | 骨折固定のための髄内インプラント | |
CN113229915B (zh) | 髓内针 | |
US20060058801A1 (en) | Locking screw | |
US11202663B2 (en) | Proximal humeral stabil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 |
EP4031039B1 (en) | Tibial plateau leveling osteotomy plate with offset | |
KR20160096660A (ko) | 골의 표적화된 드릴링을 위한 조준 장치 | |
CN214907929U (zh) | 髓内针 | |
US11213329B2 (en) | Bone fracture fixation clamp | |
US10610274B2 (en) | Instrument for fracture alignment and plate compression | |
EP3808293A1 (en) | Proximal humeral stabil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 |
US20230338072A1 (en) | Orthopedic plate system | |
EP4306067A1 (en) | Bone plat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