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6216B - 正畸间接粘结设备 - Google Patents
正畸间接粘结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26216B CN113226216B CN201980086021.0A CN201980086021A CN113226216B CN 113226216 B CN113226216 B CN 113226216B CN 201980086021 A CN201980086021 A CN 201980086021A CN 113226216 B CN113226216 B CN 1132262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oth
- bracket
- bonding pad
- perimeter
- recepta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7
- 210000002455 dental arc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4283 inciso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CERQOIWHTDAKMF-UHFFFAOYSA-M Meth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O-])=O CERQOIWHTDAKMF-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02 le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MCMNRKCIXSYSNV-UHFFFAOYSA-N Zircon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Zr]=O MCMNRKCIXSYSN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10 comprom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15 deminer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28 deminera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98 dental enam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69 flow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06 plaque accu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465 Can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84 Cobalt-chrom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8487 Ni—C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AIPAZQMEIHHTJ-UHFFFAOYSA-N [Cr].[Co] Chemical compound [Cr].[Co] WAIPAZQMEIHHT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HZEWFHLRYVTOIW-UHFFFAOYSA-N [Ti].[Ni] Chemical compound [Ti].[Ni] HZEWFHLRYVTOI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78 acidif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763 bicuspi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27 by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5 chew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VNNRSPGTAMTISX-UHFFFAOYSA-N chromium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Cr].[Ni] VNNRSPGTAMTIS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2 cobalt-chro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05 composite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8 desig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195 gingiv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00 nickel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1 room-temperature vulcanizate silic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34 thermosetting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2—Brackets; Arch wir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C7/14—Brackets; Fixing brackets to teeth
- A61C7/146—Positioning or placement of brackets; Tools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002—Orthodontic computer assisted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70/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80/00—Products made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4—Computer-assisted sizing or machining of dental prosthe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包括一体式定制托槽粘结垫的正畸间接粘结设备及其制造方法。该间接粘结设备包括具有至少部分地环绕定制托槽粘结垫的周边的框架的接纳部,该接纳部利用注入口接合到托槽粘结垫并被构造成接纳牙齿。定制托槽粘结垫被构造成与牙齿表面的一部分的轮廓互补。该托槽粘结垫与接纳部一体形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广义地涉及可用于将正畸器具附连到患者的牙齿的正畸间接粘结设备。更具体地讲,本公开涉及包括一体式定制托槽粘结垫的正畸间接粘结设备。
背景技术
正畸治疗涉及将位置不正的牙齿移动到口腔中的期望位置。正畸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面部外观,尤其是在牙齿明显弯曲或颌部彼此不对准的情况下。正畸治疗还可通过在咀嚼期间提供更好的咬合来增强牙齿的功能。
一种普通类型的正畸治疗涉及使用被称作托槽的极小狭槽器具。该托槽固定到患者的牙齿,并且弓丝放置于每个托槽的狭槽中。弓丝形成轨道,以引导牙齿移动到期望位置。正畸弓丝的端部通常连接到被称作颊面管的小型器具,该颊面管继而固定到患者的臼齿。在许多示例中,针对患者的上牙弓和下牙弓中的每一者提供一组托槽、颊面管和弓丝。托槽、颊面管和弓丝常常被统称为“牙套”。
一般来讲,通过以下两个过程中的任一个过程将适于以粘合方式结合到到患者的牙齿的正畸器具放置并连接到牙齿:直接粘结过程或间接粘结过程。在直接粘结过程中,通常用一对镊子或其它手持器械抓握器具,并且由医师将器具放置在牙齿表面上的其期望位置上,使用一定量的粘合剂将器具固定到牙齿。在间接粘结过程中,转移牙托被构造成具有壁部分,该壁部分具有与患者的牙弓的至少一部分的构型匹配的形状,并且器具诸如正畸托槽在某些预定位置处可释放地连接到牙托。在将粘合剂施加到每个器具的基部之后,将牙托放置在患者的牙齿上并保持在适当位置,直到粘合剂硬化。然后从牙齿以及从器具拆卸牙托,使得先前连接到牙托的器具在其预期的预定位置处粘结到相应的牙齿。
间接粘结技术提供优于直接粘结技术的若干优点。例如,可以利用间接粘结技术将多个器具同时粘结到患者的牙弓,从而不需要单独地粘结每个器具。此外,转移牙托有助于将器具定位在其适当的预期位置,使得避免在粘结之前在牙齿表面上调整每个器具。间接粘结过程通常为器具提供增大的放置精度,这有助于确保患者的牙齿在治疗结束时移动到其适当的预期位置。
本公开整体涉及包括一体式定制托槽粘结垫的正畸间接粘结设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间接粘结正畸器具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接纳部,该第一接纳部被构造成接纳第一牙齿,该第一牙齿具有外表面和齿龈缘;以及第一托槽粘结垫,该第一托槽粘结垫包括第一粘结表面和第一周边,该第一粘结表面被构造成与第一牙齿的第一外表面的一部分的轮廓互补,其中第一接纳部包括第一框架,该第一框架至少部分地环绕第一托槽粘结垫的第一周边,其中第一接纳部利用注入口接合到第一托槽粘结垫,该注入口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注入口的第一端部附接到第一框架,并且注入口的第二端部附接到第一托槽粘结垫的第一周边,并且其中第一托槽粘结垫与第一接纳部一体形成。
在考虑具体实施方式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时,将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间接粘结设备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斜视图,该间接粘结设备包括具有开放式框架的多个互连接纳部、定制托槽粘结垫以及易裂注入口。
图2是图1的设备的一部分的斜视图。
图3是图1的设备的一部分的斜视图,其中托槽粘结到定制托槽粘结垫。
图4是本公开的间接粘结牙托的第二实施方案的一部分,该间接粘结牙托包括具有开放式框架的接纳部、定制托槽粘结垫以及锥形易裂注入口。
图5是图4的间接粘结牙托的一部分的截面,示出了托槽粘结垫第二主表面。
图6示出了图4的间接粘结牙托的一部分,其中托槽粘结到定制托槽粘结垫,该间接粘结垫安置在牙弓上。
图7是本公开的间接粘结牙托的第三实施方案的一部分,该间接粘结牙托包括具有开放式框架的接纳部、定制托槽粘结垫以及位于牙弓上的连续易裂注入口。
图8示出了图7的间接粘结牙托的截面,其中托槽粘结到定制托槽粘结垫。
图9是图1的间接粘结牙托的斜视图,该间接粘结牙托包括托槽并且安置在牙弓上。
图10是图1的间接粘结牙托的斜视图,该间接粘结牙托包括结合托槽开孔的柔性不透明包覆成型件。
图11是图1的间接粘结牙托的斜视图,该间接粘结牙托包括结合托槽开孔并具有粘结到定制粘结垫的托槽的柔性透明包覆成型件。
图12是图1的间接粘粘结牙托的斜视图,该间接粘结牙托包括包封粘结到定制托槽粘结垫的托槽的柔性透明包覆成型件。
图13是在移除间接粘结牙托的未粘结到牙弓的部分之后的牙弓的一部分的斜视图,并且示出了托槽基部与由定制托槽粘结垫填充的牙齿之间的间隙。
图14是在移除间接粘结牙托的未粘结到牙弓的部分之后的颊面管(即,臼齿托槽)的远侧视图,示出了具有围绕其周边的圆角的定制托槽粘结垫。
图15是本公开的间接粘结牙托的第四实施方案的斜视图,该间接粘结牙托包括多个互连的开放式框架接纳部、定制托槽粘结垫以及易裂注入口,其中定制托槽粘结垫在其齿龈侧暴露,并且牙托安置在牙弓上。
图16是图15的间接粘结牙托的斜视图,该间接粘结牙托包括结合托槽开孔并具有粘结到定制粘结垫的托槽的柔性透明包覆成型件。
图17是本公开的间接粘结牙托的第五实施方案的斜视图,该间接粘结牙托包括互连接纳部的多个开放式框架、定制托槽粘结垫以及易裂注入口,其中托槽粘结到定制粘结垫,并且当牙托安置在牙弓上时舌侧牙齿表面暴露。
图18是图17的间接粘结牙托的斜视图,该间接粘结牙托包括包封间接粘结牙托、托槽和舌侧牙齿表面的柔性透明包覆成型件。
图19是本公开的间接粘结牙托的第六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斜视图,示出了具有闭合框架的单个接纳部、定制托槽粘结垫以及斜面易裂注入口。
图20是还包括划线的图19的单个接纳部的斜视图。
图21是本公开的间接粘结牙托的第七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斜视图,示出了单个开放式框架接纳部、具有定制粘结垫的定制托槽基部以及易裂注入口。
图22是图21的间接粘结牙托的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斜视图,示出了接合到定制托槽基部并安置在牙弓上的托槽主体。
图23是本公开的间接粘结牙托的第八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斜视图,示出了具有带划线的闭合框架的单个接纳部、具有定制粘结垫的定制舌侧托槽基部以及易裂注入口。
图24是图23的间接粘结牙托的一部分的斜视图,示出了接合到定制舌侧托槽基部并安置在牙弓上的托槽主体。
图25是图24的间接粘结牙托的一部分在移除间接粘结牙托的未粘结到牙弓的部分之后的斜视图。
图26是允许极端进/出尺寸的定制粘结垫的咬合面视图。
在说明书和附图中重复使用的参考符号旨在表示本公开的相同或类似的特征结构或元件。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设计出在本公开原理的范围和实质内的许多其它的修改形式和实施方案。附图可不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间接粘结设备,该间接粘结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定制托槽粘结垫,该托槽粘结垫被构造成填充患者的牙齿与具有标准化基部的托槽之间的间隙。定制托槽粘结垫可与相同材料的间接粘结设备的一部分一体形成,其中定制托槽粘结垫通过多个易裂注入口连接到间接粘结设备。易裂注入口可连接到定制托槽粘结垫的周边。在间接粘结之前可使用合适的低粘度粘合剂将托槽粘结到定制托槽粘结垫。间接粘结设备可任选地被设计成具有开放式框架,以利用弹性体材料诸如RTV硅橡胶实现机械柔性和包覆成型。包覆成型可有利地允许将托槽固定在与间接粘结设备相同的基体中,同时允许在从患者的牙齿移除间接粘结设备时将托槽撕裂,此时易裂注入口也破裂以允许从间接粘结设备的刚性框架分离定制托槽粘结垫。
大多数正畸托槽是批量生产的,并且在其粘结基部中使用的设计来源于针对牙弓中每种不同牙齿类型的“一种形状适合所有情况”原则。然而,牙齿解剖结构相对于统计规范的个体变化导致大多数牙齿和大多数患者的托槽贴合性受到影响。由于这种受到影响的贴合性,直接粘结技术过去涉及使用高度填充的粘合剂,诸如例如可得自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3M公司(3M Company,St.Paul,Minnesota,USA)的TRANSBOND LR或TRANSBOND XT光固化粘合剂。这些粘合剂是复合树脂,包含相对低粘度的可光致固化的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和高浓度的微观陶瓷颗粒。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和陶瓷颗粒一起形成高粘度糊剂,该糊剂在暴露于蓝光或紫外光时固化成固体凝固物。当用于直接粘结过程时,这些粘合剂将每个托槽的基部直接接合到其相应的牙齿。此类粘合剂也通常用于间接粘结过程中。
在间接粘结过程中,不是将每个托槽直接接合到牙齿,而是将患者的牙齿的模型用作中间体。间接粘结方法可能是有利的,原因包括例如它们可允许更好地可视化并更仔细地设计托槽在牙齿上的位置,并且模型可在每个托槽基部上预形成定制粘结垫时充当用于粘合剂的牙齿侧的模具,并且充当用于同时捕获牙齿解剖结构和托槽彼此间关系的间接粘结牙托的模具。
在直接粘结过程和间接粘结过程中,通常必须将过量的粘合剂施加到托槽基部,以便确保一旦托槽被按压到适当位置,基部与牙齿之间的间隙被完全填充,尽管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应当理解,粘结基部与牙齿之间的严密贴合是优选的,因为事实证明,过厚的粘结垫比薄的严密贴合的垫差。施加不足量的粘合剂的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固化后粘结立即失效、在治疗中稍后可能发生的粘结失效或白斑病变(即,在一些情况下,由于粘合剂中存在其中牙斑无法通过刷牙触及的空隙,环绕托槽的牙釉质脱矿)。因此,直接粘结临床医生和间接粘结技术人员均倾向于宁可使用过量的粘合剂来确保无空隙的粘结垫。
可得自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3M公司的粘合剂预涂布托槽诸如APC II或APCPLUS托槽也遵循该规则,并且用过量的粘合剂预涂布。当托槽被按压到适当位置时,过量的粘合剂不可避免地从粘结基部的周边溢出并且必须由医师移除,这可能是耗时的过程。本公开的间接粘结设备通过提供包括定制托槽粘结垫的间接粘结设备,来解决特别是填充具有独特解剖形状的患者的牙齿与具有标准化粘结基部的正畸托槽之间的间隙的问题。
在详细解释本公开的任何实施方案之前,应当理解,本文所用的措辞和术语是出于说明的目的,并且不应视为限制。如本文所用,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型形式涵盖其后所列条目和它们的等同形式以及附加条目。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数值范围包括它们的端值和端值之间的非整数值。
如本文所用,术语“咬合面”意指朝向患者的牙齿的外尖的方向。
如本文所用,术语“齿龈侧”意指朝向患者的牙龈或齿龈的方向。
如本文所用,术语“唇侧”意指朝向患者的嘴唇的方向。
如本文所用,术语“颊侧”意指朝向面颊的方向。
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间接粘结正畸器具的设备,并且用数字100广义地表示该设备。设备100包括具有开放式框架(例如网格状)构造的多个接纳部110。包括开放式框架构造的接纳部110可有利地允许设备100在放置在患者的牙弓上期间挠曲,然后在正畸器具的粘结完成之后在从患者的牙弓移除期间断裂,从而允许设备100作为移除装置被容易地断开。开放式框架可基于多种网格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正方形或矩形网格单元、六边形或蜂窝状单元、三角形单元、无规取向的相交线、穿孔以及它们的组合。
每个接纳部110被构造成接纳患者的牙弓中的特定牙齿。例如,第一接纳部110可被构造成接纳第一牙齿诸如例如中切牙,该第一牙齿具有外表面和齿龈缘,而第二接纳部110可被构造成接纳第二牙齿诸如例如侧切牙,该第二牙齿具有外表面和齿龈缘。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针对患者的牙弓中的每颗牙齿形成接纳部1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针对患者的牙弓中的少于每颗牙齿形成接纳部110。在附图中所示的示例性设备100中,接纳部110适于接纳患者的下牙弓的牙齿,但就这一点而言应当理解,另选地,接纳部110可被构造成接纳患者的上牙弓的牙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接纳部被构造成覆盖第一牙齿的外表面的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或至少80%。
参见图2和图3,每个接纳部110包括定制托槽粘结垫120,该粘结垫120具有周边122、第一主表面124以及与第一主表面124相对的第二主表面126。第一主表面124被构造成与正畸托槽60互补并提供用于附接该正畸托槽的粘结表面。虽然第一主表面124可以被制造为定制表面以容纳独特的托槽粘结基部,但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主表面124被制造成附接到具有标准化粘结基部的正畸托槽60。第二主表面126被构造成与独特的牙齿表面互补并提供用于将粘结垫120附接到该独特的牙齿表面的粘结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接纳部110可包括边界特征结构140。该边界特征结构140可为设备100提供附加稳定性,尤其是当多个接纳部110接合在一起时。如图1至图3所示,边界特征结构140沿着接纳部110的齿龈边缘形成连续结构,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并且如图9所示,当设备100放置在患者的牙弓20上时,该边界特征结构可沿循患者的牙齿的齿龈缘。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边界特征结构140可由与接纳部110的其它部分相同的材料形成。
接纳部110包括框架150,该框架环绕粘结垫的周边122并且用多个注入口130附接到周边122。注入口130在第一端部132处连接到框架150,并且在第二端部134处连接到周边122,从而在设备100与患者的牙弓接合时将粘结垫120悬挂在其与牙齿的外表面相邻的规定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并且如图2和图3所示,注入口130可具有平坦的矩形形状,并且可由与框架150和粘结垫120相同的材料形成。有利地,注入口130被构造成使得在粘结垫120附接到牙齿表面之前该注入口将粘结垫120连接到接纳部110,但在需要时(即,在粘结垫120附接到牙齿之后),可易于将注入口与粘结垫120分离。如图13所示,在粘结垫120和托槽60附连到牙齿表面40之后,可从患者的牙弓20脱离并移除接纳部110的除了粘结垫120及其相关联的托槽60之外的所有部分。
图4至图6中示出了可用于本公开的设备100的注入口230的第二实施方案。注入口230包括第一端部232和第二端部234,其中连接到框架150的第一端部232比连接到粘结垫的周边122的第二端部234厚,即,注入口230是楔形的。图7和图8中示出了可用于本公开的设备100的注入口330的第三实施方案。注入口330包括第一端部332和第二端部334,其中连接到框架150的第一端部332比连接到粘结垫的周边122的第二端部334厚,并且注入口330形成围绕粘结垫的周边122的连续表面。注入口230和330当包括在设备100中时可提供至少两个技术优势。首先,当托槽60粘结到粘结垫120的第一主表面124时,注入口230、330可为托槽60提供“斜坡”以将托槽60引导到其在设备100上的最佳位置。第二,注入口230、330可有利于从框架150断开前优先地将注入口230、330从粘结垫的周边122断开,从而在将粘结垫120附接到牙齿表面之后从患者的牙弓更干净地移除设备100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结垫的周边122可包括圆角164,如图14所示。圆角164可应用于上述设备100实施方案中的任一个实施方案,以增大牙齿处的粘结表面积并降低牙斑积聚在基部的周边周围的可能性。牙斑积聚可能是正畸治疗中的严重问题,尤其对于口腔卫生不佳的患者而言。结果可能是环绕托槽基部(由于长时间暴露于来自活细菌的酸性副产物牙釉质发生脱矿的区域)出现“白斑病变”。这些细菌也在牙齿上形成牙斑沉积物,并且躲避在托槽基部与牙齿之间的牙刷刷毛可能难以触及它们的角落中。在托槽基部与牙齿表面之间的间隙厚度较大的地方,牙斑积聚以及因此造成的白斑病变的风险可能更大,并且已知大间隙(诸如例如颊面管基部与臼齿之间的大至0.5mm的间隙)并不罕见。
可通过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已知并且如美国专利9,763,750(Kim等人)中所述的技术来制备本公开的设备100,该专利据此全文并入本文。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首先基于牙齿的咬合不正模型和根据治疗计划放置在牙齿上的一组规定正畸托槽,以数字化方式来设计设备100。可使用不需要技术人员或操作者使用设计输入进行干预的自动化方法来设计设备100的牙托,设计输入包括例如牙齿的数字模型、每个托槽基部(至少与牙齿接合的表面)的数字模型、限定每个托槽在其相应牙齿上的位置的转换基体以及限定各种牙托部件的尺寸的输入。设计过程的输出可为多边形网格文件,诸如例如STL或PLY文件。可随后使用可准确地重现数字设计的方法诸如3D打印或CNC机加工来制造设备10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设备100可使用生物相容的可3D打印的树脂形成,诸如例如采用EDEN 500V品牌3维打印系统的FULLCURE Tango Plus或FULLCURE 720打印树脂(以色列荷霍沃特的Objet Geometries公司(Objet Geometries,Ltd.,Rehovot,ISRAEL))。
可在集中制造设施、牙科实验室或患者接受护理的诊所位置进行制造。可随后使用低粘度粘合剂诸如例如可购自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3M公司的TRANSBOND SupremeLV低粘度光固化粘合剂将一组托槽(优选地具有标准粘结基部的托槽)粘结到定制托槽粘结垫。可随后使用诸如均购自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3M公司的TRANSBOND Plus自酸蚀处理剂、TRANSBOND XT处理剂或TRANSBOND MIP水分不敏感处理剂的产品来为患者的牙齿做准备以用于粘结。可随后根据所用粘合剂的类型将粘合剂施加到患者的牙齿上的粘结部位、定制托槽粘结垫的粘结表面或这两者。合适的粘合剂示例包括:TRANSBOND SupremeLV、TRANSBOND IDB预混合化学固化粘合剂和SONDHI Rapid-Set间接粘合剂,均可购自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3M公司。需注意,由于粘结表面与本公开的设备100中的定制垫严密适形,因此填充的粘合剂的使用不是关键性的;可使用未填充的或稍微填充的(例如,小于10重量%的填料)。然后将设备100放置在患者的牙齿上,并且允许粘合剂固化。如果使用光固化粘合剂,则使用适当的固化光来照射粘结部位。在一些情况下,对于待支撑的光固化粘合剂,优选的是使用透光材料或透射固化该粘合剂所需的光的波长的材料来制造设备100。然后从患者的牙弓移除设备100,使得牙托与定制垫之间的注入口破裂,从而仅将托槽和定制垫留在牙齿上。任选地,设备100可断裂成多个部分以易于移除;弱线或穿孔可存在于设备中以助于多件式移除工作。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并且如图10至图12、图16和图18所示,设备100可包括包覆成型件160。包覆成型件160可包含柔性材料以支撑和容纳设备100的易裂网格结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尤其是结合了环绕每个定制托槽粘结垫的连续环的那些实施方案(参见图7),网格结构被设计成易裂的,并且其优选地由在经受由手动弯曲、剪切或扭转引起的高机械应力时断裂的脆性材料制成。然而,对于一些此类材料,设备100的有意过应力可导致小片破碎的设备100材料不受控地逸出到患者的口中。为了防止这种逸出,当刚性设备100材料在托槽粘结垫附接到患者的牙弓之后破裂时,柔性包覆成型件160可用于保持对这些小片的控制。包覆成型件160优选地包含具有比设备100的材料更低的弹性模量和更大的断裂伸长率的材料。包覆成型件160材料优选地是柔性的,诸如例如硅胶RTV、弹性体聚氨酯或弹性体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这允许更刚性的设备100材料在设备100从患者的牙弓移除期间被有意地变形至其断裂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覆成型件160的材料可以是不透明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覆成型件160的材料可以是透明的。
可通过例如将可流动热固性树脂或熔融热塑性塑料注入由牙弓模型和从牙弓模型偏移一定量的硬外壳形成的两件式模具中来制备包覆成型件160。优选地,使用材料来形成包覆成型件160,该包覆成型件将附着到用于形成设备100的网格结构的材料,以防止网格结构的碎片逸出到患者的口中。如果粘附性不是所选材料的界面特性中所固有的,则可首先用粘附到网格材料和柔性材料两者的界面材料来涂覆网格材料,从而将两种结构材料保持在一起。另选地,网格可结合底切或其它几何设计特征结构,这些特征结构在固化成不可流动的橡胶之后导致网格结构与包覆成型件160的柔性材料之间形成机械性互锁。可例如通过使用打印机诸如Stratasys Ltd.的Connex3将设备100直接3D打印到两种或更多种结合的材料中来制备包覆成型件160,其中打印机使用PolyJet技术来实现这一点。
在图10、图11和图16所示的实施方案中,通过柔性包覆成型件160材料中的开孔162暴露定制托槽粘结垫120,从而允许在形成设备100和包覆成型件160之后将托槽60插入并粘结到定制托槽粘结垫120。相同的开孔162允许从牙弓移除设备100的网格结构,同时使托槽60和定制托槽粘结垫120粘结到牙齿。
在图12和图18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设备100和相关联的托槽两者被包封在包覆成型件160的材料中。包覆成型件160的材料用于在粘结期间将托槽牢固地保持在其规定位置,而不过早地破坏原本将它们保持在适当位置的易裂注入口,同时还用于密封每个托槽的粘结部位的水分,直到临床上施加的粘合剂固化。在该实施方案中,可能期望使用与上述实施方案中使用的材料不同的柔性材料,因为在将托槽牢固地粘结到牙齿之后,该实施方案中的托槽旨在在移除设备100时从柔性材料撕裂。为了实现这一点,从牙托撕裂每个托槽所需的力必须小于从定制托槽粘结垫120剥离托槽以及从牙齿剥离定制托槽粘结垫120所需的力。可适用于该实施方案的柔性材料的一个示例为MEMOSIL 2,其为得自贺利氏古莎公司(Heraeus Kulzer)的透明A-硅胶。
图15中示出了设备1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参见图15,定制托槽粘结垫120的齿龈侧不被框架250环绕,这可允许在托槽粘结之后更容易地移除牙托,因为托槽不必穿过设备100中的开孔。相反,除了达到易裂注入口需要破裂以允许移除设备100的程度之外,可主要在咬合-齿龈方向上移除设备100而不引起托槽与设备100之间的干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框架250环绕托槽垫120的周边的25%至95%、25%至85%或25%至75%(例如,5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框架250环绕托槽垫120的周边的至少25%、至少50%、至少75%、至少85%或至少9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框架250环绕托槽垫120的周边的少于95%、少于85%或少于75%。如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具有环绕小于100%的定制托槽粘结垫120的框架250的设备100也可与包覆成型件160组合。
图17中示出了设备1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参见图17,在该实施方案中,舌侧牙齿表面40的至少一部分在设备100安置在牙弓20上之后暴露。这可通过允许设备100主要在垂直于牙齿表面的唇侧方向或颊侧方向上撤回而有利于在粘结之后移除设备100。如图18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17所示的设备100也可与包覆成型件160组合。
图19和图20中示出了设备1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参见图19,设备100的该实施方案采用具有连续表面的接纳部210,而不是如上述设备100的实施方案中那样具有开放式框架(例如,网格状)构造的接纳部110。在该实施方案中,为了便于戴上和取下设备100,设备100的材料可具有比开放式框架实施方案中使用的材料更低的刚度或弹性模量,从而允许设备100随着其经过变化的牙齿表面而挠曲且不断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并且如图20所示,接纳部2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划线212,以沿着预定线集中应力并因此在从患者的牙弓移除设备100时控制破裂。
图21和图22中示出了设备1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参见图21和图22,在设备100的该实施方案中,托槽基部/粘结垫128不仅是标准托槽基部与牙齿40之间的间隙填充界面,还是用于唇侧托槽主体80的整个定制基部。托槽基部/粘结垫128结合了标准化特征结构和定制特征结构两者。托槽基部/粘结垫128的与牙齿40交接的侧面经过定制,以在根据数字治疗计划放置在规定位置和取向时精确地适形于牙齿40表面。托槽基部/粘结垫128的外表面结合了标准化界面,在该实施方案中,标准化界面是被构造成与标准化批量生产的托槽主体80配合的托槽主体床125。可使用常规的低成本制造方法来制造托槽主体80,诸如例如机加工、金属注塑(“MIM”)或陶瓷模制和烧结。托槽主体80的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金属(诸如不锈钢、钛、镍-钛、钴-铬、镍-铬、金以及它们的组合)和陶瓷(诸如氧化铝或氧化锆)。在该实施方案中,托槽主体80不需要被设计成与统计学上正常的牙齿表面配合的基部。这可通过消除原本填充基部与牙齿之间的间隙的材料来减少托槽基部中的体积量。结果可以是更薄型、更舒适的托槽。
托槽基部/粘结垫128和托槽主体80的配合表面不需要如图21和图22所示进行设计。托槽主体床125可包括在托槽主体80上,并且互补的突出部可包括在托槽基部/粘结垫128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平坦配合表面可用于两个部件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了减小接头处的应力,托槽主体80可结合凸缘(未示出)以增大接头处的表面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采用卡扣配合机构(未示出)来代替在接头处粘结两个部件。
托槽主体可选自具有扭矩、角度、进/出尺寸、钩、系翼、管等的不同组合的库。然而,考虑到基部是定制部件,可通过将托槽方案中的至少一些托槽方案结合到基部中来减少托槽主体库中的变型量。因此,可实现扭矩、角度和进/出尺寸的连续范围,从而允许在托槽主体自身中体现的离散值之间的任何位置的方案值。类似地,也可通过可将相同托槽主体施加到牙弓中的若干不同牙齿来减少所需的托槽变型的数量。可通过移除作为增加托槽设计中所需的排列数量的变量的基部来实现这一点。
图23和图24中示出了设备1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参见图23和图24,设备100的该实施方案类似于图21和图22的实施方案,不同的是其包括用于舌侧托槽80的托槽基部/粘结垫128,并且设备100结合了具有连续表面的接纳部210和沿着切牙边缘的划线212。通过沿切牙边缘(或犬齿、双尖牙和臼齿上的边缘脊)放置划线212,接纳部210可以可控制地断裂成单独的唇侧半块和舌侧半块,使得更容易从牙齿40撤回设备100的舌侧部分。图25示出了设备100的部分被移除之后的图24的牙弓20。可以设想,本发明所公开的特征结构可以多种组合应用,诸如例如使用具有舌侧托槽的开放式框架接纳部,或使用结合具有唇侧托槽的切牙划线的多个连续表面接纳部。
图26中所示的条件展示了可如何将定制托槽粘结垫120设计成显著地增大托槽60的进/出尺寸。在这种情况下,定制托槽粘结垫120用于将托槽60的狭槽定位成更靠近弓丝的标称路径,从而允许弓丝接合托槽而不使用回接。通常,正畸医生将必须围绕弓丝使薄的不锈钢结扎丝形成环,并且通过围绕系翼形成环并扭转闭合的丝的端部来回接到托槽60,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正畸医生将选择根本不接合托槽60,希望通过使用周围牙齿上的牙套产生足够的空间,而这并不是有效的实践。利用上述设备100,一旦托槽狭槽在弓丝的接触范围内,将在治疗中稍后粘结具有较短定制托槽粘结垫120的托槽60。
以上获得专利证书的申请中所有引用的参考文献、专利和专利申请以一致的方式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在并入的参考文献部分与本申请之间存在不一致或矛盾的情况下,应以前述说明中的信息为准。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受权利要求书保护的本公开而给出的前述说明不应理解为是对本公开范围的限制,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所有等同形式限定。
Claims (37)
1.一种用于间接粘结正畸器具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接纳部,所述第一接纳部被构造成接纳第一牙齿,所述第一牙齿具有外表面和齿龈缘;和
第一托槽粘结垫,所述第一托槽粘结垫包括第一粘结表面和第一周边,所述第一粘结表面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牙齿的第一外表面的一部分的轮廓互补,
其中所述第一接纳部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至少部分地环绕所述第一托槽粘结垫的第一周边,其中所述第一接纳部利用注入口接合到所述第一托槽粘结垫,所述注入口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注入口的第一端部附接到所述第一框架,并且所述注入口的第二端部附接到所述第一托槽粘结垫的第一周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托槽粘结垫与所述第一接纳部一体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纳部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一牙齿的外表面的至少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纳部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一牙齿的外表面的至少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纳部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一牙齿的外表面的至少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纳部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一牙齿的外表面的至少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纳部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一牙齿的外表面的至少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纳部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一牙齿的外表面的至少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纳部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一牙齿的外表面的至少8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纳部还包括边界特征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边界特征结构被构造成沿循所述第一牙齿的齿龈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纳部包括开放式框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开放式框架包括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包括单元,所述单元具有选自规则多边形、不规则多边形、椭圆形以及它们的组合的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环绕所述第一托槽粘结垫的第一周边的至少2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环绕所述第一托槽粘结垫的第一周边的至少50%。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环绕所述第一托槽粘结垫的第一周边的至少75%。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环绕所述第一托槽粘结垫的第一周边的至少85%。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环绕所述第一托槽粘结垫的第一周边的至少95%。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环绕所述第一托槽粘结垫的第一周边的至少100%。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接纳部,所述第二接纳部被构造成接纳第二牙齿,所述第二牙齿具有外表面和齿龈缘;以及第二托槽粘结垫,所述第二托槽粘结垫包括第二粘结表面和第二周边,所述第二粘结表面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牙齿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轮廓互补,其中所述第二接纳部包括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至少部分地环绕所述第二托槽粘结垫的第二周边,其中所述第二接纳部利用第二注入口接合到所述第二托槽粘结垫,所述第二注入口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二注入口的第一端部附接到所述第二框架,并且所述第二注入口的第二端部附接到所述第二托槽粘结垫的第二周边,其中所述第二托槽粘结垫与所述第二接纳部一体形成,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接纳部接合到所述第二接纳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接纳部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二牙齿的外表面的至少20%。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接纳部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二牙齿的外表面的至少30%。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接纳部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二牙齿的外表面的至少40%。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接纳部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二牙齿的外表面的至少50%。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接纳部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二牙齿的外表面的至少60%。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接纳部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二牙齿的外表面的至少70%。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接纳部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二牙齿的外表面的至少80%。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接纳部还包括边界特征结构。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边界特征结构被构造成沿循所述第二牙齿的齿龈缘,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接纳部的边界特征结构接合到所述第一接纳部的边界特征结构。
2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接纳部包括开放式框架。
3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框架环绕所述第二托槽粘结垫的第二周边的至少25%。
3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框架环绕所述第二托槽粘结垫的第二周边的至少50%。
3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框架环绕所述第二托槽粘结垫的第二周边的至少75%。
3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框架环绕所述第二托槽粘结垫的第二周边的至少85%。
3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框架环绕所述第二托槽粘结垫的第二周边的至少95%。
3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框架环绕所述第二托槽粘结垫的第二周边的至少100%。
36.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含生物相容的可3D打印的树脂。
37.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使用3D打印、计算机数控机加工以及它们的组合来制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862787126P | 2018-12-31 | 2018-12-31 | |
US62/787,126 | 2018-12-31 | ||
PCT/IB2019/061446 WO2020141442A1 (en) | 2018-12-31 | 2019-12-30 | Orthodontic indirect bonding apparatu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26216A CN113226216A (zh) | 2021-08-06 |
CN113226216B true CN113226216B (zh) | 2023-04-04 |
Family
ID=71407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86021.0A Active CN113226216B (zh) | 2018-12-31 | 2019-12-30 | 正畸间接粘结设备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386523A1 (zh) |
EP (1) | EP3905986A4 (zh) |
JP (1) | JP2022516489A (zh) |
KR (1) | KR20210109542A (zh) |
CN (1) | CN113226216B (zh) |
WO (1) | WO202014144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847995A1 (en) | 2012-10-30 | 2021-07-14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Orthodontic appliance with snap fitted, non-sliding archwire |
EP3576667B1 (en) | 2017-01-31 | 2023-12-06 | Swift Health Systems Inc. | Hybrid orthodontic archwires |
EP4282376A3 (en) | 2017-04-21 | 2024-01-24 | Swift Health Systems Inc. | Indirect bonding tray having several handles |
CN113710191A (zh) | 2019-03-01 | 2021-11-26 | 斯威夫特健康系统有限公司 | 具有咬合附件和正畸辅助物集成的间接粘接托盘 |
EP4034029A4 (en) | 2019-10-31 | 2023-09-06 | Swift Health Systems Inc. | INDIRECT ORTHODONTIC BOND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US20210259809A1 (en) * | 2020-02-24 | 2021-08-26 | Align Technology, Inc. | Flexible 3d printed orthodontic device |
WO2021214613A1 (en) * | 2020-04-24 | 2021-10-28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An indirect bonding tray for bonding orthodontic applian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WO2021252675A1 (en) | 2020-06-11 | 2021-12-16 | Swift Health Systems Inc. | Orthodontic appliance with non-sliding archform |
US12053345B2 (en) | 2021-09-03 | 2024-08-06 | Swift Health Systems Inc. | Method of administering adhesive to bond orthodontic brackets |
WO2023033869A1 (en) | 2021-09-03 | 2023-03-09 | Swift Health Systems Inc. | Orthodontic appliance with non-sliding archform |
USD1043994S1 (en) | 2022-01-06 | 2024-09-24 | Swift Health Systems Inc. | Archwire |
CN115252185A (zh) * | 2022-07-27 | 2022-11-01 | 深圳市菲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托槽粘结导板及其制造方法 |
ES2993949A1 (es) * | 2023-07-05 | 2025-01-14 | Microdental 2006 S L | Dispositivo para rotar uno o varios dientes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707834A1 (en) * | 1994-10-14 | 1996-04-24 |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 Aesthetic plastic orthodontic bracket with load bearing framework |
JPH09173356A (ja) * | 1995-12-19 | 1997-07-08 | Minnesota Mining & Mfg Co <3M> | 歯科矯正ブラケットおよび硬化光アセンブリー |
CN101288906A (zh) * | 2008-02-27 | 2008-10-22 | 华南理工大学 | 定制化舌侧正畸托槽的选区激光熔化直接制造方法 |
CN105496575A (zh) * | 2015-12-31 | 2016-04-20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托槽定位架和托槽定位架的制造方法 |
CN107427351A (zh) * | 2015-03-10 | 2017-12-01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具有成角度支撑结构的封装正畸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87976A (en) * | 1972-05-30 | 1974-01-29 | H Cohen | Calibrated bracket securing means |
US4117596A (en) * | 1977-07-06 | 1978-10-03 | Melvin Wallshei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orthodontic appliances to teeth |
US4494931A (en) * | 1982-10-15 | 1985-01-22 | Wildman Alexander J | Method and pad with index tabs for applying orthodontic brackets |
US10052177B2 (en) * | 2002-05-28 | 2018-08-21 | Ormco Corporation | Custom orthodontic bracket placement jig and jig ma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7188421B2 (en) * | 2003-05-02 | 2007-03-13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rthodontic appliances having a contoured bonding surface |
US7137812B2 (en) * | 2003-10-03 | 2006-11-21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Apparatus for indirect bonding of orthodontic applianc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US8439671B2 (en) * | 2007-03-22 | 2013-05-14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onding orthodontic appliances using photocurable adhesive material |
EP3649981B1 (en) * | 2008-06-26 | 2023-09-06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Rapid prototyped transfer tray for orthodontic appliances |
FR2959929B1 (fr) * | 2010-05-17 | 2012-07-20 | H 32 | Gabarit individualise pour appareillage orthodontique, ensemble forme par ce gabarit, une base et une attache, et ses procedes de conception. |
CN101991465B (zh) * | 2010-09-10 | 2012-09-26 | 广州瑞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定位托盘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该定位托盘的带定位钩托槽 |
JP5051561B1 (ja) * | 2012-02-20 | 2012-10-17 | 和之 岡▲崎▼ | 歯列矯正装置設置具 |
US20150064641A1 (en) * | 2013-08-29 | 2015-03-05 | Steven N. Gardner | Indirect bonding tray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US20180161126A1 (en) * | 2013-12-16 | 2018-06-14 | American Orthodontics Corporation | Orthodontic Bonding Guide |
US20150305832A1 (en) * | 2014-04-28 | 2015-10-29 | Ruchir Patel | System for moving and aligning teeth |
EP2952153A1 (en) * | 2014-06-06 | 2015-12-09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A method of preparing an orthodontic bracket |
US10383706B2 (en) * | 2014-12-15 | 2019-08-20 | Richard Portalupi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thodontic attachment fabrication and placement |
US11452578B2 (en) * | 2015-05-14 | 2022-09-27 | Cosmo Haralambidis | Orthodontic retention components, kit and system |
WO2016183457A1 (en) * | 2015-05-14 | 2016-11-17 | Haralambidis Cosmo | Orthodontic retention components, kit and system |
US10028804B2 (en) * | 2015-06-01 | 2018-07-24 | Orthodontec Inc. | System for producing a one-piece orthodontic jig and attachments |
US10314673B2 (en) * | 2015-06-01 | 2019-06-11 | Orthodontec Inc. | System for producing a one-piece orthodontic jig and brackets |
US11103330B2 (en) * | 2015-12-09 | 2021-08-31 | Align Technology, Inc. | Dental attachment placement structure |
GB201608059D0 (en) * | 2016-05-09 | 2016-06-22 | Dickenson Gar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dental bracket element |
JP6595512B2 (ja) * | 2016-08-09 | 2019-10-23 | ディオ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デジタルライブラリーを用いた歯牙矯正用デジタルブラケ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20180071057A1 (en) * | 2017-09-12 | 2018-03-15 | Robert T Rudman | Programmable orthodontic indexing guide and bracket pin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
US11937991B2 (en) * | 2018-03-27 | 2024-03-26 | Align Technology, Inc. | Dental attachment placement structure |
EP3581144A1 (en) * | 2018-06-12 | 2019-12-18 | 3C |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rthodontic system |
US20200345455A1 (en) * | 2019-05-02 | 2020-11-05 | Brius Technologies, Inc. | Dental applian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
US20210259809A1 (en) * | 2020-02-24 | 2021-08-26 | Align Technology, Inc. | Flexible 3d printed orthodontic device |
-
2019
- 2019-12-30 KR KR1020217020129A patent/KR20210109542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19-12-30 WO PCT/IB2019/061446 patent/WO2020141442A1/en unknown
- 2019-12-30 US US17/417,847 patent/US2021038652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9-12-30 JP JP2021537959A patent/JP2022516489A/ja active Pending
- 2019-12-30 EP EP19907530.0A patent/EP3905986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9-12-30 CN CN201980086021.0A patent/CN11322621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707834A1 (en) * | 1994-10-14 | 1996-04-24 |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 Aesthetic plastic orthodontic bracket with load bearing framework |
JPH09173356A (ja) * | 1995-12-19 | 1997-07-08 | Minnesota Mining & Mfg Co <3M> | 歯科矯正ブラケットおよび硬化光アセンブリー |
CN101288906A (zh) * | 2008-02-27 | 2008-10-22 | 华南理工大学 | 定制化舌侧正畸托槽的选区激光熔化直接制造方法 |
CN107427351A (zh) * | 2015-03-10 | 2017-12-01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具有成角度支撑结构的封装正畸组件 |
CN105496575A (zh) * | 2015-12-31 | 2016-04-20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托槽定位架和托槽定位架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905986A1 (en) | 2021-11-10 |
CN113226216A (zh) | 2021-08-06 |
KR20210109542A (ko) | 2021-09-06 |
JP2022516489A (ja) | 2022-02-28 |
EP3905986A4 (en) | 2022-09-07 |
WO2020141442A1 (en) | 2020-07-09 |
US20210386523A1 (en) | 2021-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26216B (zh) | 正畸间接粘结设备 | |
US7762815B2 (en) | Method of making an indirect bonding tray for orthodontic treatment | |
JP4870677B2 (ja) | 患者の歯に組成物を適用するための歯科矯正方法および装置 | |
US20240008959A1 (en) | Indirect bond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 |
EP2224872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dental sealant to an orthodontic patient s teeth | |
JP5883078B2 (ja) | ラピッドプロトタイピングを用いて歯列矯正ボンディングトレー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アセンブリ | |
EP1673027B1 (en) | Apparatus for indirect bonding of orthodontic appliances | |
US20080160476A1 (en) | Orthodontic indirect bonding tray with moisture control | |
JP7373666B2 (ja) | 歯科矯正装具を接着するためのカスタム器具、及びカスタム器具を設計し使用する方法 | |
JP7373665B2 (ja) | 歯科矯正装具を接着するためのカスタム器具及び歯科矯正装具の接着方法 | |
KR20240056533A (ko) | 치과용 브릿지와 그 제조 및 설치 방법 | |
Patel et al. | First aid for orthodontic retainers | |
Chirivella et al. | Lingual orthodontic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8 Address after: U.S.A. Patentee after: Shuwanuo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U.S.A.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Minnesota Patentee befor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U.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