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3406B - 一种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93406B CN113193406B CN202110466273.5A CN202110466273A CN113193406B CN 113193406 B CN113193406 B CN 113193406B CN 202110466273 A CN202110466273 A CN 202110466273A CN 113193406 B CN113193406 B CN 11319340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insulating block
- signal transmission
- connector
- termina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UQMRAFJOBWOFNS-UHFFFAOYSA-N butyl 2-(2,4-dichlorophenoxy)acet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OC(=O)COC1=CC=C(Cl)C=C1Cl UQMRAFJOBWOFN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82 po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两个信号传输组件,两个信号传输组件前后并排设置,且相连接,信号传输组件包括:第一绝缘块;端子组件,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部分嵌于第一绝缘块内,导电端子向第一绝缘块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伸出有接触部和连接部;导线,其信号线连接于连接部,且前方的信号传输组件的导线位于后方的信号传输组件的第二侧。两个信号传输组件前后并排设置,且相连接,可以使两个信传输组件的结构相同,使用同一种模具进行加工,降低了连接器的生产成本;两个信号传输组件前后并排设置,而不是上下层叠设置,可以减小连接器的高度,在空间高度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安装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高速连接器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较强的连接器产品,其应用于各行各业。
现有的一种mini高速连接器其包括两个模块组件,两个模块组件的导电端子前后并排设置,两个模块组件上下层叠且错位设置。虽然其能够满足一定条件的信号传输要求。但是在安装空间高度有限,传输性能要求不变的情况下,其上下层叠设置,致使无法安装使用。
再者,两个模块组件上下层叠且错位设置,致使至少导电端子的结构不同,在连接器加工过程中需要两组模具,加工模具多,生产成本高。
因此,亟需一种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可以在满足信号传输需求的前提下,减小连接器的高度,在空间高度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安装使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两个信号传输组件,两个所述信号传输组件前后并排设置,且相连接,所述信号传输组件包括:
第一绝缘块;
端子组件,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部分嵌于所述第一绝缘块内,所述导电端子向所述第一绝缘块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伸出有接触部和连接部;
导线,其信号线连接于所述导电端子的连接部,且前方所述信号传输组件的导线位于后方的所述信号传输组件的第二侧。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信号传输组件还包括屏蔽件,其包括屏蔽壳和自所述屏蔽壳延伸的多个屏蔽端子,所述屏蔽壳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块、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线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一端的外侧,所述屏蔽端子和所述接触部并排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屏蔽端子之间设置有一个或两个所述接触部。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绝缘块的前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屏蔽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柱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二基座设置在后方的所述第一绝缘块的后侧。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绝缘块的后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基座上的前后两侧和所述第二基座的至少前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孔,前方所述第一绝缘块的所述第二连接柱和后方所述第一绝缘块的所述第一连接柱分别插于所述第一基座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后方的所述第一绝缘块的所述第二连接柱插于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外壳,所述信号传输组件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接触部、所述屏蔽端子、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侧外露于所述外壳设置。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凹槽相配合的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伸入于所述连接凹槽内;
所述第二基座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槽。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二基座和所述屏蔽件的第一侧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绝缘块,所述导线部分嵌于所述第二绝缘块内。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线为差分信号线,相邻两个所述屏蔽端子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导电端子;
相邻两个所述屏蔽端子之间的两个所述导电端子对应一个所述差分信号线,所述差分信号线的两个信号线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导电端子的连接部,所述差分信号线的接地线连接于所述屏蔽壳。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绝缘块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屏蔽端子对应设置,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块的第一侧,所述支撑块贴合于所述屏蔽壳的内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两个信号传输组件前后并排设置,且相连接,可以使两个信传输组件的结构相同,使用同一种模具进行加工,降低了连接器的生产成本;两个信号传输组件前后并排设置,而不是上下层叠设置,可以减小连接器的高度,在空间高度有限的情况下,该连接器可以安装使用,以满足信号传输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信号传输组件和第一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信号传输组件和第二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信号传输组件和第一基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屏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绝缘块和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绝缘块和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信号传输组件;101、第一绝缘块;1011、第一连接柱;1012、第二连接柱;1013、支撑块;
102、导电端子;1021、连接部;1022、固定部;1023、接触部;
103、导线;1031、差分信号线;1032、接地线;
104、屏蔽件;1041、屏蔽壳;10411、导入槽;10412、容纳槽;10413、防脱孔;10414、固定孔;1042、屏蔽端子;
105、绝缘隔离块;1051、固定柱;
20、第一基座;201、限位凸块;202、连接凸起;203、避让槽;204、第二连接孔;
30、第二基座;
40、外壳;401、定位柱;
50、第二绝缘块;
60、止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两个信号传输组件10,两个信号传输组件10前后并排设置,且相连接。
其中,信号传输组件10包括第一绝缘块101、端子组件、导线103和屏蔽件104,端子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电端子102,导电端子102部分嵌于第一绝缘块101内,导电端子102向第一绝缘块10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伸出有接触部1023和连接部1021。导线103的信号线连接于导电端子102的连接部1021,且前方信号传输组件10的导线103位于后方的信号传输组件10的第二侧。屏蔽件104包括屏蔽壳1041和自屏蔽壳1041延伸的多个屏蔽端子1042,屏蔽壳1041位于第一绝缘块101、连接部1021和导线103与连接部1021相连的一端的外侧,屏蔽端子1042和接触部1023并排设置,相邻两个屏蔽端子1042之间设置有一个或两个接触部1023。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屏蔽端子1042之间设置有两个接触部1023,即相邻两个屏蔽端子1042之间设置有两个导电端子102。
具体地,导电端子102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1021、固定部1022和接触部1023,其中连接部1021和固定部1022呈夹角设置,固定部1022和接触部1023呈夹角设置。导线103为差分信号线1031,其包括两个信号线和一个接地线1032。相邻两个屏蔽端子1042之间设置有两个导电端子102,这两个导电端子102对应一个差分信号线1031,差分信号线1031的两个信号线分别连接于两个导电端子102的连接部1021,差分信号线1031的接地线1032连接于屏蔽壳1041。信号线经过压扁之后再与连接部1021进行焊接,可以增加信号线与连接部1021的接触面积,增加焊接可靠性。
第一绝缘块10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块1013,支撑块1013与屏蔽端子1042对应设置,位于第一绝缘块101的第一侧,支撑块1013贴合于屏蔽壳1041的内表面。支撑块1013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避免屏蔽件104塌陷,而且还可以保证屏蔽件104和导电端子102之间的间距,避免二者短路。
优选地,信号传输组件10还包括绝缘隔离块105,其设置在屏蔽壳1041和连接部1021之间。本实施例中,绝缘隔离块105固定在屏蔽件104的内侧,具体地,屏蔽件104上设置有固定孔10414,绝缘隔离块105上设置有固定柱1051,固定柱1051插于固定孔10414内。固定孔10414靠近屏蔽件104外侧的一端的外径大于靠近绝缘隔离块105一端的外径,可以避免绝缘隔离块105从屏蔽件104上脱落。绝缘隔离块105通过注塑的方式成型在屏蔽件104上,随屏蔽件104一起进行装配。在其它实施例中,绝缘隔离块105还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屏蔽壳1041上。绝缘隔离块105隔离屏蔽壳1041和导电端子102的连接部1021,可以避免屏蔽壳1041或连接部1021塌陷致使二者短路。
本实施例中,屏蔽壳1041的后端开设有V型的导入槽10411,屏蔽壳1041上设置有容纳槽10412,其与导入槽10411一一对应设置,且相连通,容纳槽10412靠近导入槽1041的一端设置有防脱孔10413。接地线1032导入V型的导入槽1041的槽底,弯折后焊接于屏蔽件104上,具体地,接地线1032经导入槽1041导入至防脱孔10413内,然后进行弯折,放置在容纳槽10412内,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屏蔽壳1041上,以实现接地线1032和屏蔽壳1041的机械和电连接。
在其它实施例中,屏蔽壳1041上设置有定位孔,接地线1032穿设于定位孔,然后焊接于屏蔽壳1041上,以实现接地线1032和屏蔽壳1041的机械和电连接。
第一绝缘块10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011,屏蔽件104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柱1011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在第一连接柱1011的根部设置有容削槽,可以避免挂掉塑料堆积影响配合平整度。在第一连接柱1011插于第一连接孔后通过热铆的方式实现二者的固定。其中第一连接柱1011和第一连接孔均为多个,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三个,可以避免第一绝缘块101和屏蔽件104的相对位置发生错动。
优选地,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基座20和第二基座30,第一基座20连接两个第一绝缘块101,第二基座30设置在后方的第一绝缘块101的后侧。
第一绝缘块101的后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柱1012,第一基座20上的前后两侧和第二基座30的至少前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04。前方第一绝缘块101的第二连接柱1012和后方第一绝缘块101的第一连接柱1011分别插于第一基座20前后两侧的第二连接孔204内,后方的第一绝缘块101的第二连接柱1012插于第二基座30的第二连接孔204内。第一基座20起到连接两个信号传输组件10的作用。
第一基座20和第二基座30的第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避让槽203,避让槽203与导电端子102一一对应设置,避让槽203可以容纳接触部1023远离固定部1022的一端。避让槽203的开口处呈喇叭状设置,增大其倒角,便于接触部1023顺利地进入到避让槽203内。
优选地,连接器还包括外壳40和止挡块60,部分信号传输组件10、第一基座20和第二基座30均设置在外壳40内,接触部1023、屏蔽端子1042、第一基座20和第二基座30的第二侧均外露于外壳40设置。外壳40的前端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三连接孔,前方的信号传输组件10的第一绝缘块101前侧的第一连接柱1011插于外壳40的第三连接孔内。外壳40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连接凹槽,第一绝缘块101、第一基座20和第二基座3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连接凹槽相配合的连接凸起202,连接凸起202伸入于连接凹槽内。第二基座30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凸起,外壳40上设置有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槽。在第二基座30插入于外壳40内之后,限位凸起配合限位槽进行限位,避免信号传输组件10、第一基座20和第二基座30从外壳40内脱落。在第二基座30的后方设置有止挡块60,止挡块60固定在外壳40上,起到止挡的作用。
外壳40的第一侧设置有两个定位柱401,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定位柱401在该连接器安装时,用于定位。
第一基座20和第二基座30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凸块201,限位凸块201位于第一基座20和第二基座30的第一侧,限位凸块201与屏蔽端子1042的数量和位置相匹配设置,限位凸块201贴合于屏蔽壳1041的内表面,导线103位于相邻两个限位凸块201形成的限位凹槽内。
优选地,连接器还包括第二绝缘块50,第一基座20、第二基座30和屏蔽件104的第一侧与外壳40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块50,导线103部分嵌于第二绝缘块50内。第二绝缘块50在信号传输组件10、第一基座20和第二基座30安装在外壳40内之后,然后进行灌胶注塑,形成第二绝缘块50。由于限位凸块201的存在可以避免灌胶过程中胶液进入至屏蔽件104和导电端子102之间,保证导电端子102的信号传输性能。
该连接器的加工组装过程如下:
1、加工导电端子102;
2、注塑成型第一绝缘块101,使导电端子102部分预埋于第一绝缘块101内;
3、焊接导线103,使差分信号线1031与导电端子102焊接连接;
4、组装屏蔽件104,使屏蔽件104组装在第一绝缘块101上,并将接地线1032焊接在屏蔽件104上;
5、组装第一基座20和第二基座30;
6、将两个信号传输组件10、第一基座20和第二基座30组装至外壳40内;
7、灌胶成型第二绝缘块50;
8、灌胶注塑成型止挡块60。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信号传输组件(10),两个所述信号传输组件(10)前后并排设置,且相连接,所述信号传输组件(10)包括:
第一绝缘块(101);
端子组件,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电端子(102),所述导电端子(102)部分嵌于所述第一绝缘块(101)内,所述导电端子(102)向所述第一绝缘块(10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伸出有接触部(1023)和连接部(1021);
导线(103),其信号线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021),且前方的所述信号传输组件(10)的导线(103)位于后方的所述信号传输组件(10)的第二侧;
所述信号传输组件(10)还包括屏蔽件(104),其包括屏蔽壳(1041)和自所述屏蔽壳(1041)延伸的多个屏蔽端子(1042),所述屏蔽壳(1041)的后端开设有V型的导入槽(10411),所述屏蔽壳(1041)上设置有容纳槽(10412),其与所述导入槽(10411)一一对应设置,且相连通,所述容纳槽(10412)靠近所述导入槽(10411)的一端设置有防脱孔(10413),所述导线(103)的接地线(1032)导入V型的导入槽(10411)的槽底,经导入槽(10411)导入至所述防脱孔(10413)内进行弯折后放置在所述容纳槽(104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1041)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块(101)、所述连接部(1021)和所述导线(103)与所述连接部(1021)相连的一端的外侧,所述屏蔽端子(1042)和所述接触部(1023)并排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屏蔽端子(1042)之间设置有一个或两个所述接触部(10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块(10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011),所述屏蔽件(104)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柱(1011)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基座(20)和第二基座(30),所述第一基座(20)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绝缘块(101),所述第二基座(30)设置在后方的所述第一绝缘块(101)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块(101)的后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柱(1012),所述第一基座(20)上的前后两侧和所述第二基座(30)的至少前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04),前方所述第一绝缘块(101)的所述第二连接柱(1012)和后方所述第一绝缘块(101)的所述第一连接柱(1011)分别插于所述第一基座(20)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孔(204)内,后方的所述第一绝缘块(101)的所述第二连接柱(1012)插于所述第二基座(30)的所述第二连接孔(204)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40),所述信号传输组件(10)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40)内,所述接触部(1023)、所述屏蔽端子(1042)、所述第一基座(20)和所述第二基座(30)的第二侧外露于所述外壳(40)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0)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块(101)、所述第一基座(20)和所述第二基座(3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凹槽相配合的连接凸起(202),所述连接凸起(202)伸入于所述连接凹槽内;
所述第二基座(30)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外壳(40)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绝缘块(50),所述第一基座(20)、所述第二基座(30)和所述屏蔽件(104)的第一侧与所述外壳(40)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绝缘块(50),所述导线(103)部分嵌于所述第二绝缘块(50)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103)为差分信号线(1031),相邻两个所述屏蔽端子(1042)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导电端子(102);
相邻两个所述屏蔽端子(1042)之间的两个所述导电端子(102)对应一个所述差分信号线(1031),所述差分信号线(1031)的两个信号线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导电端子(102)的连接部(1021),所述差分信号线(1031)的接地线(1032)连接于所述屏蔽壳(104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块(10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块(1013),所述支撑块(1013)与所述屏蔽端子(1042)对应设置,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块(101)的第一侧,所述支撑块(1013)贴合于所述屏蔽壳(1041)的内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66273.5A CN113193406B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一种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66273.5A CN113193406B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一种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93406A CN113193406A (zh) | 2021-07-30 |
CN113193406B true CN113193406B (zh) | 2023-03-21 |
Family
ID=7697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66273.5A Active CN113193406B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一种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93406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50351A (zh) * | 2000-10-23 | 2002-05-22 | 阿尔斯托姆公司 | 使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器不受电磁干扰的保护装置 |
CN107394442A (zh) * | 2017-07-14 | 2017-11-24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9038115A (zh) * | 2018-08-28 | 2018-12-18 |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件模组 |
CN110890662A (zh) * | 2019-11-21 | 2020-03-17 |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电连接器 |
CN111162399A (zh) * | 2020-01-17 | 2020-05-15 |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板对板插头 |
CN111478086A (zh) * | 2020-04-14 | 2020-07-31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连接器 |
CN111490410A (zh) * | 2019-01-25 | 2020-08-04 | 美国莫列斯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件 |
CN111628320A (zh) * | 2020-06-24 | 2020-09-04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端子结构、端子结构的制造方法和电连接器 |
CN211700677U (zh) * | 2020-04-21 | 2020-10-16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 |
CN112072409A (zh) * | 2020-08-31 | 2020-12-11 |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件模组 |
-
2021
- 2021-04-28 CN CN202110466273.5A patent/CN1131934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50351A (zh) * | 2000-10-23 | 2002-05-22 | 阿尔斯托姆公司 | 使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器不受电磁干扰的保护装置 |
CN107394442A (zh) * | 2017-07-14 | 2017-11-24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9038115A (zh) * | 2018-08-28 | 2018-12-18 |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件模组 |
CN111490410A (zh) * | 2019-01-25 | 2020-08-04 | 美国莫列斯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件 |
CN110890662A (zh) * | 2019-11-21 | 2020-03-17 |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电连接器 |
CN111162399A (zh) * | 2020-01-17 | 2020-05-15 |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板对板插头 |
CN111478086A (zh) * | 2020-04-14 | 2020-07-31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连接器 |
CN211700677U (zh) * | 2020-04-21 | 2020-10-16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 |
CN111628320A (zh) * | 2020-06-24 | 2020-09-04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端子结构、端子结构的制造方法和电连接器 |
CN112072409A (zh) * | 2020-08-31 | 2020-12-11 |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件模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93406A (zh) | 2021-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85961C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US6283769B1 (en) | Electric connecting box | |
CN202888439U (zh) | 微分信号连接器以及引线框 | |
US5634821A (en) | High-density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 |
US6540529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US7819703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figured by wafer having coupling lead-fram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 |
US20040067687A1 (en) | Mini din connector having a reduced height above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CN101911391A (zh) | 连接器 | |
CN211605466U (zh) | 插塞连接器 | |
KR102494410B1 (ko) | 소켓 커넥터 | |
CN109830854B (zh) | 用于高速连接器的屏蔽组件、模块结构及高速连接器 | |
CN113241538B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113193406B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215377865U (zh) | 一种连接器 | |
WO2022057422A1 (zh) | 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215377864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113193439B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215377863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113193440B (zh) | 一种连接器组件 | |
CN2891329Y (zh) | 堆叠式模组连接器 | |
US1221208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891330Y (zh) | 模组连接器 | |
CN119362048B (zh) | 一种矮尺寸连接器线缆组件及其装配方法 | |
CN220672897U (zh) | 连接器 | |
CN219067270U (zh) | 一种接插件导线限位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