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5097B - 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25097B CN113125097B CN202110253034.1A CN202110253034A CN113125097B CN 113125097 B CN113125097 B CN 113125097B CN 202110253034 A CN202110253034 A CN 202110253034A CN 113125097 B CN113125097 B CN 1131250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groups
- gear
- rod
- support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 G01M7/08—Shock-test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包括有支撑架、控制台、装箱系统、第一检测系统和第二检测系统;装箱系统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一检测系统与装箱系统相连接;第二检测系统与支撑架相连接。本发明达到了可以安全将碳化硅棍棒送入纸箱内部,避免造成纸箱破碎误判,模拟了纸箱在搬运时忽然下落、运输时受重物挤压和运输车辆急转弯或被横向撞击的情形,通过检测纸箱和碳化硅棍棒的破碎情况来计算纸箱对碳化硅棍棒的整体保护能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碳化硅棍棒由于整体较长,常常横向堆放,在运输时极易相互碰撞,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设计了一种内部设置圆柱开孔且其余部位为防撞材料的纸箱来减少碳化硅棍棒在运输时受到损伤,但由于在搬运和运输装有碳化硅棍棒的纸箱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突发事件,如纸箱忽然下落,发生车祸等,此时人们就无法确保纸箱依旧可以保护碳化硅棍棒,因此,急需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碳化硅棍棒由于整体较长,常常横向堆放,在运输时极易相互碰撞,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设计了一种内部设置圆柱开孔且其余部位为防撞材料的纸箱来减少碳化硅棍棒在运输时受到损伤,但由于在搬运和运输装有碳化硅棍棒的纸箱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突发事件,如纸箱忽然下落,发生车祸等,此时人们就无法确保纸箱依旧可以保护碳化硅棍棒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
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包括有:
支撑架,支撑架用于支撑装置;
控制台,控制台与支撑架相连接;
装箱系统,装箱系统与支撑架相连接;
第一检测系统,第一检测系统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一检测系统与装箱系统相连接;
第二检测系统,第二检测系统与支撑架相连接。
进一步说明,装箱系统包括有:
电机,电机与支撑架相连接;
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与电机输出轴进行固接;
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与第一检测系统相连接,第一转动杆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
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转动杆进行固接;
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
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与第二齿轮进行固接;
转动套,转动套与第二转动杆进行套接;
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转动套进行转动连接;
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与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连接板进行固接;
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转动套进行固接;
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
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一齿条进行固接;
承接板,承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轨两侧均与承接板进行固接;
第一电动滑块,第一电动滑块与第一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
第二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轨两侧均与承接板进行固接;
第二电动滑块,第二电动滑块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
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一侧与第一电动滑块进行螺栓连接,第三连接板另一侧与第二电动滑块进行螺栓连接;
转移柱,转移柱共设置有十组,十组转移柱依次与第三连接板进行螺栓连接,十组转移柱呈一字排开;
载物板,载物板下方四角与承接板进行固接;
开孔限位块,开孔限位块共设置有十组,十组开孔限位块依次与承接板进行固接,十组开孔限位块呈一字排开,并且十组开孔限位块依次与十组转移柱对应;
支撑伸缩柱,支撑伸缩柱共设置有四组,四组支撑伸缩柱依次与承接板下方四角进行固接。
进一步说明,第一检测系统包括有:
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与第一转动杆进行固接;
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三转动杆进行固接;
第五齿轮,第五齿轮与第三转动杆进行固接;
连接架,连接架与第三转动杆进行转动连接;
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通过连接板与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连接架进行固接;
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四齿轮相互啮合;
第三齿条,第三齿条与第五齿轮相互啮合;
U型板,U型板依次与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进行固接;
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与U型板进行铰接;
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与第一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
第四转动杆,第四转动杆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转动杆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
第三传动轮,第三传动轮与第四转动杆进行固接;
第四传动轮,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五转动杆,第五转动杆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转动杆与第四传动轮进行固接;
第六齿轮,第六齿轮与第五转动杆进行固接;
待检测纸箱内芯,待检测纸箱内芯位于U型板中部;
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三电动推杆均与支撑架进行固接;
第一C型板,第一C型板与U型板下方相互接触,第一C型板依次与两组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
第四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第四电动推杆均与支撑架进行固接;
第二C型板,第二C型板与U型板下方相互接触,第二C型板依次与两组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
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与支撑架进行固接;
第一导向滑块,第一导向滑块与第一伸缩杆进行固接;
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与支撑架进行固接;
第二导向滑块,第二导向滑块与第二伸缩杆进行固接;
直线滑轨,直线滑轨与U型板进行固接,直线滑轨依次与第一导向滑块和第二导向滑块进行滑动连接。
进一步说明,第二检测系统包括有:
第五电动推杆,第五电动推杆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五电动推杆均与支撑架进行固接;
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依次与两组第五电动推杆进行固接;
传动板,传动板共设置有两组,两组传动板均与第四连接板进行固接;
第五连接板,第五连接板依次与两组传动板进行铰接;
气缸,气缸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气缸均与第四连接板进行固接;
第六连接板,第六连接板依次与两组气缸进行铰接;
U型卡板,U型卡板依次与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进行螺栓连接。
进一步说明,第一转动杆为伸缩转动杆。
进一步说明,第二转动杆外表面远离第二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凸条。
进一步说明,载物板呈波浪状,共设置有十组圆弧下凹区。
进一步说明,第一伸缩杆、第一导向滑块、第二伸缩杆、第二导向滑块和直线滑轨共设置有两组,并且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说明,U型卡板下方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圆弧过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碳化硅棍棒由于整体较长,常常横向堆放,在运输时极易相互碰撞,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设计了一种内部设置圆柱开孔且其余部位为防撞材料的纸箱来减少碳化硅棍棒在运输时受到损伤,但由于在搬运和运输装有碳化硅棍棒的纸箱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突发事件,如纸箱忽然下落,发生车祸等,此时人们就无法确保纸箱依旧可以保护碳化硅棍棒的问题;
2、设计了装箱系统、第一检测系统和第二检测系统,在使用时,通过装箱系统将碳化硅棍棒平稳转移到纸箱内芯中,随后通过第一检测系统和第二检测系统对加入碳化硅棍棒后的纸箱内芯进行检测,以模拟在搬运和运输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极限情况,进行计算出纸箱对碳化硅棍棒的保护能力;
3、达到了可以安全将碳化硅棍棒送入纸箱内部,避免造成纸箱破碎误判,模拟了纸箱在搬运时忽然下落、运输时受重物挤压和运输车辆急转弯或被横向撞击的情形,通过检测纸箱和碳化硅棍棒的破碎情况来计算纸箱对碳化硅棍棒的整体保护能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箱系统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箱系统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检测系统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检测系统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检测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支撑架,2:控制台,3:装箱系统,4:第一检测系统,5:第二检测系统,301:电机,302:第一传动轮,303:第二传动轮,304:第一转动杆,305:第一齿轮,306:第二齿轮,307:第二转动杆,308:转动套,309:第一连接板,310:第一电动推杆,311:第三齿轮,312:第一齿条,313:第二连接板,314:承接板,315:第一电动滑轨,316:第一电动滑块,317:第二电动滑轨,318:第二电动滑块,319:第三连接板,320:转移柱,321:载物板,322:开孔限位块,323:支撑伸缩柱,401:第三转动杆,402:第四齿轮,403:第五齿轮,404:连接架,405:第二电动推杆,406:第二齿条,407:第三齿条,408:U型板,409:第一传动杆,410:第二传动杆,411:第四转动杆,412:第三传动轮,413:第四传动轮,414:第五转动杆,415:第六齿轮,416:待检测纸箱内芯,417:第三电动推杆,418:第一C型板,419:第四电动推杆,420:第二C型板,421:第一伸缩杆,422:第一导向滑块,423:第二伸缩杆,424:第二导向滑块,425:直线滑轨,501:第五电动推杆,502:第四连接板,503:传动板,504:第五连接板,505:气缸,506:第六连接板,507:U型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实施例1
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支撑架1、控制台2、装箱系统3、第一检测系统4和第二检测系统5;支撑架1用于支撑装置;控制台2与支撑架1相连接;装箱系统3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检测系统4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检测系统4与装箱系统3相连接;第二检测系统5与支撑架1相连接。
在使用本装置时,先将装置水平安装在要使用的地方,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台2控制装置的运行,将事先准备好的同比例纸箱内芯放置在装置附近,然后将碳化硅棍棒依次放入装置中,首先,通过装箱系统3将碳化硅棍棒平稳转移到纸箱内芯中,随后通过第一检测系统4和第二检测系统5对加入碳化硅棍棒后的纸箱内芯进行检测,以模拟在搬运和运输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极限情况,进行计算出纸箱对碳化硅棍棒的保护能力,达到了可以安全将碳化硅棍棒送入纸箱内部,避免造成纸箱破碎误判,模拟了纸箱在搬运时忽然下落、运输时受重物挤压和运输车辆急转弯或被横向撞击的情形,通过检测纸箱和碳化硅棍棒的破碎情况来计算纸箱对碳化硅棍棒的整体保护能力的效果。
装箱系统3包括有电机301、第一传动轮302、第二传动轮303、第一转动杆304、第一齿轮305、第二齿轮306、第二转动杆307、转动套308、第一连接板309、第一电动推杆310、第三齿轮311、第一齿条312、第二连接板313、承接板314、第一电动滑轨315、第一电动滑块316、第二电动滑轨317、第二电动滑块318、第三连接板319、转移柱320、载物板321、开孔限位块322和支撑伸缩柱323;电机301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传动轮302与电机301输出轴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3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3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转动杆304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304与第一检测系统4相连接,第一转动杆304与第二传动轮303进行固接;第一齿轮305与第一转动杆304进行固接;第二齿轮306与第一齿轮305相互啮合;第二转动杆307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307与第二齿轮306进行固接;转动套308与第二转动杆307进行套接;第一连接板309与转动套3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310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310与第一连接板309进行固接;第三齿轮311与转动套308进行固接;第一齿条312与第三齿轮311相互啮合;第二连接板313与第一齿条312进行固接;承接板314与第二连接板313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电动滑轨315两侧均与承接板314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块316与第一电动滑轨315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317两侧均与承接板314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块318与第二电动滑轨317进行滑动连接;第三连接板319一侧与第一电动滑块316进行螺栓连接,第三连接板319另一侧与第二电动滑块318进行螺栓连接;转移柱320共设置有十组,十组转移柱320依次与第三连接板319进行螺栓连接,十组转移柱320呈一字排开;载物板321下方四角与承接板314进行固接;开孔限位块322共设置有十组,十组开孔限位块322依次与承接板314进行固接,十组开孔限位块322呈一字排开,并且十组开孔限位块322依次与十组转移柱320对应;支撑伸缩柱323共设置有四组,四组支撑伸缩柱323依次与承接板314下方四角进行固接。
在使用时,首先将十组碳化硅棍棒依次放在载物板321上方,通过第二电动滑轨317带动第二电动滑块318朝开孔限位块322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电动滑轨315带动第一电动滑块316同步朝开孔限位块322的方向移动,进而第一电动滑块316和第二电动滑块318相互配合带动第三连接板319朝开孔限位块322的方向移动,随后第三连接板319通过十组转移柱320带动十组碳化硅棍棒朝开孔限位块322的方向移动,进而将十组碳化硅棍棒插入十组开孔限位块322中,防止十组碳化硅棍棒的偏移,进一步地,在碳化硅棍棒移动时,十组开孔限位块322恰好插入待检测纸箱内芯416同一高度的十组圆柱开孔中,在需要将碳化硅棍棒转移到待检测纸箱内芯416上一层的圆柱开孔中时,电机301输出轴带动第一传动轮302转动,第一传动轮302外环面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传动轮303转动,进而第二传动轮303带动第一转动杆304转动,第一转动杆304带动第一齿轮305转动,然后第一齿轮305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306转动,第二齿轮306则通过第二转动杆307带动转动套308转动,转动套308通过第三齿轮311带动第一齿条312向上移动,随后第一齿条312通过第二连接板313带动承接板314向上移动,进而实现载物板321整体上移动,此时四组支撑伸缩柱323被拉伸且维持高度不变,进一步地,在第一齿条312不需要移动时,第一电动推杆310通过第一连接板309带动转动套308移动,进而转动套308带动第三齿轮311与第一齿条312取消啮合,此系统实现了可以将碳化硅棍棒平稳转移到待检测纸箱内芯416中,防止碳化硅棍棒一侧向下倾斜将待检测纸箱内芯416内部戳破。
第一检测系统4包括有第三转动杆401、第四齿轮402、第五齿轮403、连接架404、第二电动推杆405、第二齿条406、第三齿条407、U型板408、第一传动杆409、第二传动杆410、第四转动杆411、第三传动轮412、第四传动轮413、第五转动杆414、第六齿轮415、待检测纸箱内芯416、第三电动推杆417、第一C型板418、第四电动推杆419、第二C型板420、第一伸缩杆421、第一导向滑块422、第二伸缩杆423、第二导向滑块424和直线滑轨425;第三转动杆401与第一转动杆304进行固接;第四齿轮402与第三转动杆401进行固接;第五齿轮403与第三转动杆401进行固接;连接架404与第三转动杆40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电动推杆405通过连接板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405与连接架404进行固接;第二齿条406与第四齿轮402相互啮合;第三齿条407与第五齿轮403相互啮合;U型板408依次与第二齿条406和第三齿条407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409与U型板408进行铰接;第二传动杆410与第一传动杆409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转动杆411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转动杆411与第二传动杆410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412与第四转动杆411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41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412进行传动连接;第五转动杆414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转动杆414与第四传动轮413进行固接;第六齿轮415与第五转动杆414进行固接;待检测纸箱内芯416位于U型板408中部;第三电动推杆417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三电动推杆417均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一C型板418与U型板408下方相互接触,第一C型板418依次与两组第三电动推杆417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419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第四电动推杆419均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二C型板420与U型板408下方相互接触,第二C型板420依次与两组第四电动推杆419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421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一导向滑块422与第一伸缩杆421进行固接;第二伸缩杆423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二导向滑块424与第二伸缩杆423进行固接;直线滑轨425与U型板408进行固接,直线滑轨425依次与第一导向滑块422和第二导向滑块424进行滑动连接。
在使用时,首先将待检测纸箱内芯416放入U型板408中部,然后通过第二检测系统5摆正待检测纸箱内芯416的位置,随后在将五十根碳化硅棍棒插入后,第一检测系统4开始对待检测纸箱内芯416进行检测,在模拟纸箱运输过程中车辆急转弯或被横向撞击时,第一转动杆304带动第三转动杆401转动,进而第三转动杆401同时带动第四齿轮402和第五齿轮403转动,在此之前,第二电动推杆405带动连接架404移动,连接架404则通过第三转动杆401带动第四齿轮402与第六齿轮415啮合,此时第一转动杆304被压缩,同时第四齿轮402和第二齿条406取消啮合,第五齿轮403与第三齿条407取消啮合,随后第四齿轮402带动此刻与其啮合的第六齿轮415转动,第六齿轮415则通过第五转动杆414带动第四传动轮413转动,进而第四传动轮413外环面通过皮带带动第三传动轮412转动,第三传动轮412则通过第四转动杆411带动第二传动杆410转动,进而第二传动杆410带动第一传动杆409传动,在两组第一伸缩杆421和第二伸缩杆423的作用下,实现第一传动杆409带动U型板408往复移动,在此过程中,两组第一伸缩杆421和第二伸缩杆423不断伸缩,与此同时,第二检测系统5没有固定住待检测纸箱内芯416,进而实现待检测纸箱内芯416在U型板408内部来回碰撞,以模拟在车辆急转弯或被横向撞击时,纸箱在车辆内部碰撞的情形,随后可取出待检测纸箱内芯416查看纸箱内芯和碳化硅棍棒的破损情况,进一步地,在模拟纸箱搬运过程中,纸箱忽然下落的情形时,首先第四齿轮402与第二齿条406取消啮合,第五齿轮403与第三齿条407取消啮合,两组第三电动推杆417带动第一C型板418朝远离第二C型板420的方向移动,同时两组第四电动推杆419带动第二C型板420朝远离第一C型板418的方向移动,进而U型板408失去维持高度的支撑力,然后U型板408自由下落并重重撞击在支撑架1上,待检测纸箱内芯416则重重撞击在U型板408上,从而模拟了在搬运纸箱时,纸箱忽然下落的情形,随后可取出待检测纸箱内芯416查看纸箱内芯和碳化硅棍棒的破损情况,随后让第四齿轮402与第二齿条406啮合,第五齿轮403与第三齿条407啮合,并且第三转动杆401再次转动,进而第四齿轮402带动第二齿条406向上移动,第五齿轮403带动第三齿条407同步向上移动,使得第二齿条406和第三齿条407带动U型板408整体向上移动并回到初始位置,进一步地,在U型板408上下移动时,第一传动杆409和第二传动杆410依旧处于活动范围内,并且两组第一导向滑块422和第二导向滑块424分别在两组直线滑轨425中滑动,此系统模拟了在车辆急转弯或被横向撞击时,纸箱受到碰撞的情形,同时也模拟了纸箱在搬运时忽然下落的情形。
第二检测系统5包括有第五电动推杆501、第四连接板502、传动板503、第五连接板504、气缸505、第六连接板506和U型卡板507;第五电动推杆501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五电动推杆501均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四连接板502依次与两组第五电动推杆501进行固接;传动板503共设置有两组,两组传动板503均与第四连接板502进行固接;第五连接板504依次与两组传动板503进行铰接;气缸505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气缸505均与第四连接板502进行固接;第六连接板506依次与两组气缸505进行铰接;U型卡板507依次与第五连接板504和第六连接板506进行螺栓连接。
在使用时,首先两组第五电动推杆501带动第四连接板50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U型卡板507向下移动并卡住待检测纸箱内芯416,使得装箱系统3能够将碳化硅棍棒插入待检测纸箱内芯416中,随后U型卡板507松开待检测纸箱内芯416,进一步地,在模拟纸箱受到重物挤压的情形时,通过U型卡板507向下移动并挤压待检测纸箱内芯416实现,并且通过可以通过两组气缸505伸缩用以调节U型卡板507的倾斜角度,以模拟纸箱边缘单独受到重物挤压的情形,随后可取出待检测纸箱内芯416查看纸箱内芯和碳化硅棍棒的破损情况,此系统实现了可以模拟纸箱受到重物挤压的情形。
第一转动杆304为伸缩转动杆。
使得在第三转动杆401移动时,第一转动杆304始终给第三转动杆401提供动力。
第二转动杆307外表面远离第二齿轮306的一侧设置有凸条。
使得第二转动杆307可以带动转动套308转动,同时转动套308也可以在第二转动杆307上滑动。
载物板321呈波浪状,共设置有十组圆弧下凹区。
将十组碳化硅棍棒放置在十组圆弧下凹区,可以给碳化硅棍棒提供支撑力。
第一伸缩杆421、第一导向滑块422、第二伸缩杆423、第二导向滑块424和直线滑轨425共设置有两组,并且呈对称分布。
相互配合工作,让U型板408整体平稳移动。
U型卡板507下方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圆弧过渡。
有利于U型卡板507向下移动卡住待检测纸箱内芯41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包括有:
支撑架(1),支撑架(1)用于支撑装置;
控制台(2),控制台(2)与支撑架(1)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装箱系统(3),装箱系统(3)与支撑架(1)相连接;
第一检测系统(4),第一检测系统(4)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检测系统(4)与装箱系统(3)相连接;
第二检测系统(5),第二检测系统(5)与支撑架(1)相连接;
装箱系统(3)包括有:
电机(301),电机(301)与支撑架(1)相连接;
第一传动轮(302),第一传动轮(302)与电机(301)输出轴进行固接;
第二传动轮(303),第二传动轮(3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302)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转动杆(304),第一转动杆(304)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304)与第一检测系统(4)相连接,第一转动杆(304)与第二传动轮(303)进行固接;
第一齿轮(305),第一齿轮(305)与第一转动杆(304)进行固接;
第二齿轮(306),第二齿轮(306)与第一齿轮(305)相互啮合;
第二转动杆(307),第二转动杆(307)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307)与第二齿轮(306)进行固接;
转动套(308),转动套(308)与第二转动杆(307)进行套接;
第一连接板(309),第一连接板(309)与转动套(308)进行转动连接;
第一电动推杆(310),第一电动推杆(310)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310)与第一连接板(309)进行固接;
第三齿轮(311),第三齿轮(311)与转动套(308)进行固接;
第一齿条(312),第一齿条(312)与第三齿轮(311)相互啮合;
第二连接板(313),第二连接板(313)与第一齿条(312)进行固接;
承接板(314),承接板(314)与第二连接板(313)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电动滑轨(315),第一电动滑轨(315)两侧均与承接板(314)进行固接;
第一电动滑块(316),第一电动滑块(316)与第一电动滑轨(315)进行滑动连接;
第二电动滑轨(317),第二电动滑轨(317)两侧均与承接板(314)进行固接;
第二电动滑块(318),第二电动滑块(318)与第二电动滑轨(317)进行滑动连接;
第三连接板(319),第三连接板(319)一侧与第一电动滑块(316)进行螺栓连接,第三连接板(319)另一侧与第二电动滑块(318)进行螺栓连接;
转移柱(320),转移柱(320)共设置有十组,十组转移柱(320)依次与第三连接板(319)进行螺栓连接,十组转移柱(320)呈一字排开;
载物板(321),载物板(321)下方四角与承接板(314)进行固接;
开孔限位块(322),开孔限位块(322)共设置有十组,十组开孔限位块(322)依次与承接板(314)进行固接,十组开孔限位块(322)呈一字排开,并且十组开孔限位块(322)依次与十组转移柱(320)对应;
支撑伸缩柱(323),支撑伸缩柱(323)共设置有四组,四组支撑伸缩柱(323)依次与承接板(314)下方四角进行固接;
第一检测系统(4)包括有:
第三转动杆(401),第三转动杆(401)与第一转动杆(304)进行固接;
第四齿轮(402),第四齿轮(402)与第三转动杆(401)进行固接;
第五齿轮(403),第五齿轮(403)与第三转动杆(401)进行固接;
连接架(404),连接架(404)与第三转动杆(401)进行转动连接;
第二电动推杆(405),第二电动推杆(405)通过连接板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405)与连接架(404)进行固接;
第二齿条(406),第二齿条(406)与第四齿轮(402)相互啮合;
第三齿条(407),第三齿条(407)与第五齿轮(403)相互啮合;
U型板(408),U型板(408)依次与第二齿条(406)和第三齿条(407)进行固接;
第一传动杆(409),第一传动杆(409)与U型板(408)进行铰接;
第二传动杆(410),第二传动杆(410)与第一传动杆(409)进行传动连接;
第四转动杆(411),第四转动杆(411)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转动杆(411)与第二传动杆(410)进行固接;
第三传动轮(412),第三传动轮(412)与第四转动杆(411)进行固接;
第四传动轮(413),第四传动轮(41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412)进行传动连接;
第五转动杆(414),第五转动杆(414)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转动杆(414)与第四传动轮(413)进行固接;
第六齿轮(415),第六齿轮(415)与第五转动杆(414)进行固接;
待检测纸箱内芯(416),待检测纸箱内芯(416)位于U型板(408)中部;
第三电动推杆(417),第三电动推杆(417)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三电动推杆(417)均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
第一C型板(418),第一C型板(418)与U型板(408)下方相互接触,第一C型板(418)依次与两组第三电动推杆(417)进行固接;
第四电动推杆(419),第四电动推杆(419)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第四电动推杆(419)均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
第二C型板(420),第二C型板(420)与U型板(408)下方相互接触,第二C型板(420)依次与两组第四电动推杆(419)进行固接;
第一伸缩杆(421),第一伸缩杆(421)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
第一导向滑块(422),第一导向滑块(422)与第一伸缩杆(421)进行固接;
第二伸缩杆(423),第二伸缩杆(423)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
第二导向滑块(424),第二导向滑块(424)与第二伸缩杆(423)进行固接;
直线滑轨(425),直线滑轨(425)与U型板(408)进行固接,直线滑轨(425)依次与第一导向滑块(422)和第二导向滑块(424)进行滑动连接;
第二检测系统(5)包括有:
第五电动推杆(501),第五电动推杆(501)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五电动推杆(501)均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
第四连接板(502),第四连接板(502)依次与两组第五电动推杆(501)进行固接;
传动板(503),传动板(503)共设置有两组,两组传动板(503)均与第四连接板(502)进行固接;
第五连接板(504),第五连接板(504)依次与两组传动板(503)进行铰接;
气缸(505),气缸(505)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气缸(505)均与第四连接板(502)进行固接;
第六连接板(506),第六连接板(506)依次与两组气缸(505)进行铰接;
U型卡板(507),U型卡板(507)依次与第五连接板(504)和第六连接板(506)进行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杆(304)为伸缩转动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转动杆(307)外表面远离第二齿轮(306)的一侧设置有凸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载物板(321)呈波浪状,共设置有十组圆弧下凹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伸缩杆(421)、第一导向滑块(422)、第二伸缩杆(423)、第二导向滑块(424)和直线滑轨(425)共设置有两组,并且呈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U型卡板(507)下方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圆弧过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53034.1A CN113125097B (zh) | 2021-03-09 | 2021-03-09 | 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53034.1A CN113125097B (zh) | 2021-03-09 | 2021-03-09 | 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25097A CN113125097A (zh) | 2021-07-16 |
CN113125097B true CN113125097B (zh) | 2022-12-09 |
Family
ID=76772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53034.1A Active CN113125097B (zh) | 2021-03-09 | 2021-03-09 | 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250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90240B (zh) * | 2024-03-14 | 2024-06-04 | 王的数字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 一种纸箱生产用检测系统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90903A (ja) * | 1998-12-25 | 2000-07-11 | O M Ltd | 物品の箱詰方法 |
JP2001072158A (ja) * | 1999-08-31 | 2001-03-21 | Honshu International Packaging Co Ltd | 棒状又は竿状製品の梱包ケース |
CN102390564A (zh) * | 2011-07-08 | 2012-03-28 | 武汉人天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 适用于圆卷状物体的装箱设备 |
CN203163957U (zh) * | 2013-03-28 | 2013-08-28 | 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多功能跌落试验机 |
CN205506336U (zh) * | 2016-01-13 | 2016-08-24 | 东莞市海达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零跌落试验机 |
CN106679965A (zh) * | 2017-03-16 | 2017-05-17 | 安徽中创食品检测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输送食品包装箱的抗压测试系统 |
CN107934056A (zh) * | 2017-12-19 | 2018-04-20 | 广东恒信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铅笔自动装盒设备 |
CN108820299A (zh) * | 2018-07-07 | 2018-11-16 | 吉林东扬药品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pet药瓶的自动装箱装置 |
CN109367963A (zh) * | 2018-11-30 | 2019-02-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包装箱、损伤检测方法、装置、检测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09795738A (zh) * | 2017-11-16 | 2019-05-24 | 温岭市永青气纺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实现蛋酥装盒的设备 |
CN212110946U (zh) * | 2020-06-05 | 2020-12-08 | 惠州市环兴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装纸箱的承压检测机构 |
CN112319884A (zh) * | 2020-12-11 | 2021-02-05 | 山田研磨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碳化硅产品的新型装箱工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14416B2 (ja) * | 2018-09-10 | 2022-08-08 |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 箱詰め装置 |
CN109682683B (zh) * | 2018-12-24 | 2021-07-06 | 六安市星星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纸箱测试设备 |
CN209589690U (zh) * | 2019-01-28 | 2019-11-05 | 成都中航华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装箱抗挤压试验设备的箱体定位装置 |
-
2021
- 2021-03-09 CN CN202110253034.1A patent/CN1131250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90903A (ja) * | 1998-12-25 | 2000-07-11 | O M Ltd | 物品の箱詰方法 |
JP2001072158A (ja) * | 1999-08-31 | 2001-03-21 | Honshu International Packaging Co Ltd | 棒状又は竿状製品の梱包ケース |
CN102390564A (zh) * | 2011-07-08 | 2012-03-28 | 武汉人天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 适用于圆卷状物体的装箱设备 |
CN203163957U (zh) * | 2013-03-28 | 2013-08-28 | 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多功能跌落试验机 |
CN205506336U (zh) * | 2016-01-13 | 2016-08-24 | 东莞市海达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零跌落试验机 |
CN106679965A (zh) * | 2017-03-16 | 2017-05-17 | 安徽中创食品检测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输送食品包装箱的抗压测试系统 |
CN109795738A (zh) * | 2017-11-16 | 2019-05-24 | 温岭市永青气纺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实现蛋酥装盒的设备 |
CN107934056A (zh) * | 2017-12-19 | 2018-04-20 | 广东恒信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铅笔自动装盒设备 |
CN108820299A (zh) * | 2018-07-07 | 2018-11-16 | 吉林东扬药品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pet药瓶的自动装箱装置 |
CN109367963A (zh) * | 2018-11-30 | 2019-02-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包装箱、损伤检测方法、装置、检测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212110946U (zh) * | 2020-06-05 | 2020-12-08 | 惠州市环兴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装纸箱的承压检测机构 |
CN112319884A (zh) * | 2020-12-11 | 2021-02-05 | 山田研磨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碳化硅产品的新型装箱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25097A (zh) | 2021-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87419B (zh) | 一种板材叠放装置以及板材码垛装备 | |
CN105544429B (zh) | 交通路锥自动收放装置 | |
CN202054475U (zh) | 自动传送堆垛机 | |
CN113125097B (zh) | 一种碳化硅棍棒用纸箱受损检测装置 | |
ES2246283T3 (es) | Dispositivo de recepcion y de eyeccion de elementos planos en una maquina que los trabaja. | |
CN113800272A (zh) | 港口散改集装卸工艺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6812551B (zh) | 一种公路波形护栏板码卸垛系统 | |
CN210133690U (zh) | 一种板材叠放装置以及板材码垛装备 | |
CN214240934U (zh) | 供电设备运输系统及其供电设备运输装置 | |
CN212580734U (zh) |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装配准备滑台 | |
US6581647B1 (en) | Mobile drum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113581968A (zh) | 一种房建施工电梯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 | |
CN213415632U (zh) | 一种集装箱卸货平台 | |
CN207645375U (zh) | 一种新型拆码垛装置 | |
CN111573123A (zh) | 一种纵向传送机构及自动装框装置 | |
CN220195600U (zh) | 一种具有分拣功能的自动化输送带 | |
CN206088182U (zh) | 适用于狭小空间的物料输送机构 | |
CN214083181U (zh) | 一种缓冲纸垫成型机 | |
CN216155000U (zh) | 港口散改集装卸工艺系统 | |
CN210504220U (zh) | 一种利用斜坡落差的传送轨道装置 | |
CN214326578U (zh) | 一种自动装车码垛一体机 | |
CN210503251U (zh) | 一种便于成品运输的吨袋包装机 | |
CN114713511A (zh) | 一种基于纸箱检测设备的分拣装置 | |
CN216468784U (zh) | 一种分发装置及配书机 | |
CN119059242A (zh) | 一种周转传送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7 Address after: 065000 zhongxiangkou village, wharf Town, anci District, Langfang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angfang Qianrui Packaging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6, block a, incubation building, 191 Chaoqu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130000 Applicant before: Han Yanchao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