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116938A - 四联活菌制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四联活菌制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6938A
CN113116938A CN201911397500.2A CN201911397500A CN113116938A CN 113116938 A CN113116938 A CN 113116938A CN 201911397500 A CN201911397500 A CN 201911397500A CN 113116938 A CN113116938 A CN 113116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ve
lactobacillus
parts
tetranectio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975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天文
沈玉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rand Biologic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rand Biologic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rand Biologic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rand Biologic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975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69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6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69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61K35/741Probiotics
    • A61K35/744Lactic acid bacteria, e.g. enterococci, pediococci, lactococci, streptococci or leuconostocs
    • A61K35/747Lactobacilli, e.g. L. acidophilus or L. brev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61K35/741Probiotics
    • A61K35/744Lactic acid bacteria, e.g. enterococci, pediococci, lactococci, streptococci or leuconostocs
    • A61K35/745Bifidobacte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61P37/04Immunostimula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四联活菌制剂。该四联活菌制剂包括: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以及副干酪乳杆菌。其中,嗜酸乳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乳双歧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鼠李糖乳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副干酪乳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该四联活菌制剂在低剂量给药的前提下,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Description

四联活菌制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四联活菌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益生菌是指能够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因此,益生菌在工业、农业、医药、食品和饲料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中应用价值很高。近年来,国内外研制出多种益生菌活菌制剂,其基本指导思想就是用人或动物的正常生理菌群的菌株,经过筛选和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制成各种剂型的活菌制剂,然后再以投入方式使其回到原来环境,从而发挥其自然的生理作用。我国对益生菌用于保健食品和药品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将双歧杆菌用于各种保健食品中。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益生菌保健产品剂型大致分为三类,即胶囊剂,如美常安、聚克、整肠生、贝飞达、丽珠肠乐等;颗粒剂和散剂,如妈咪爱、培菲康、常乐康等;片剂,如促菌生、金双歧、思连康、乳酸菌素等。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将益生菌定义为当摄入足够量时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但并未明确指出所述的足够量的具体含量。目前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对活菌制剂中益生菌最低含量做出规定,如国际乳业联盟推荐活菌制剂中益生菌数量不得少于107cfu/g;阿根廷、捷克、巴西规定含双歧杆菌类活菌制剂中双歧杆菌含量不得低于106cfu/g;日本要求活菌制剂中益生菌含量应大于107cfu/g。
但目前尚无文件对活菌制剂中益生菌含量的上限做出规定,多数认为益生菌效果随摄入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大量现有技术报道,益生菌组合物的活菌含量都均超过了2×109,,研究报道需要摄入高剂量的益生菌才能达到有益效果。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益生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并能够参与到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般益生菌能够定植于肠道,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刺激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的发育,活化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疾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都与患病人群的免疫水平有紧密关联。目前我国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的绝对数量居世界首位,免疫系统是人体天然的屏障,当失去了它的保护,或保护作用降低时,人体感染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几率大大增加,同时,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人体“监视”细胞变异的能力随之下降,导致患癌风险增加。人们为了增强机体免疫力,除了改变原有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增加运动外,大部分人群选择服用保健品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专利CN108310344A中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其中包含黄芪、干姜、党参、杜仲等,其能通过协同增效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CN109662278A提供了一种微生物酵素产品,通过将拟青霉菌接种到水果或茶叶等食品中进行发酵培养,形成富含腺苷,具有保健功能的发酵产物,经常食用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CN109846046A公开了一种提高免疫力的甘露糖-氨基酸复合物,该发明将甘露糖、精氨酸和瓜氨酸的复合物组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协调提高免疫力。目前,国内用于免疫力的保健产品多为复方中药,益生菌产品较少,且国内活菌制剂,大多数都是通过单株、双株或者最多三株益生菌联用,例如整肠生为单一的地衣芽孢杆菌单一菌剂;妈咪爱为屎肠球菌和枯草杆菌二联菌制剂;培菲康为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菌制剂;很少有超过四种,产品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不能适应更广泛的人群的不同肠道特征,大大限制了益生菌的应用。另外,双歧杆菌和一些菌株都是专性厌氧菌,它们在肠道内定植需要一个缺氧环境,而人体肠道是一个微需氧环境,所以上述的一些杆菌在肠道内定植有困难,因此菌种在肠道内存活性不好,停留时间短,容易排出,使得制剂的疗效受到影响。
因此,包含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四联或四联以上的益生菌仍需要进一步开发,以满足更广泛的人群不同肠道的适应,取得更好的疗效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益生菌制剂,所述复合益生菌制剂能够用于治疗免疫力低下患者,提高患者免疫力。该复合益生菌由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以及副干酪乳杆菌组成。该复合益生菌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发明设计不同剂量组证明了益生菌并非服用越多效果越明显。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四联活菌制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四联活菌制剂包括: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以及副干酪乳杆菌。其中,嗜酸乳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乳双歧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鼠李糖乳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副干酪乳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四联活菌制剂在低剂量给药的前提下,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四联活菌制剂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活菌占所述四联活菌制剂的质量分数为13%~2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四联活菌制剂包括:嗜酸乳杆菌2~4重量份、乳双歧杆菌1~3重量份、鼠李糖乳杆菌0.2~0.4重量份以及副干酪乳杆菌0.5~2.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四联活菌制剂进一步包括:益生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益生元包括选自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蓝莓果粉、麦芽糊精的至少之一。
所述低聚果糖是一种天然“双歧因子”,能够特异性增殖机体肠道中的双歧杆菌,从而使肠道环境改变为酸性,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促进肠道蠕动。此外低聚果糖能够预防肠道感染,促进矿物元素吸收,改善脂质代谢等;低聚半乳糖是益生元的一种,在母乳中含量比较丰富,具有改善腹泻、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矿物质吸收、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能;麦芽糊精是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法工艺控制水解转化而成;蓝莓果粉能改善保健食品的感官性质,完好地保留有效成分的活性,更好地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35~45重量份、低聚半乳糖35~45重量份、蓝莓果粉5~15重量份、麦芽糊精95~110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四联活菌制剂包括:嗜酸乳杆菌3重量份、乳双歧杆菌2.1重量份、鼠李糖乳杆菌0.3重量份以及副干酪乳杆菌1.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40重量份、低聚半乳糖40重量份、蓝莓果粉10重量份、麦芽糊精103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活菌制剂的给药剂量为0.2~0.5g/kg.bw,优选0.3g/kg.bw。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活菌制剂的给药剂量在0.2~0.5g/kg.bw范围内,相比于高剂量的给药剂量,如0.67g/kg.bw或1.00g/kg.bw,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四联活菌制剂,所述四联活菌制剂为单剂型,包括嗜酸乳杆菌0.02~0.04g、乳双歧杆菌0.01~0.03g、鼠李糖乳杆菌0.002~0.004g以及副干酪乳杆菌0.005~0.025g。其中,嗜酸乳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乳双歧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鼠李糖乳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副干酪乳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四联活菌制剂,活菌量不低于4×109CFU/g。通过单剂量给药,即每日一次,一次给药包含上述量的活菌的上述四联活菌制剂,相比于更高剂量的给药,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四联活菌制剂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四联活菌制剂包括嗜酸乳杆菌0.03g、乳双歧杆菌0.02g、鼠李糖乳杆菌0.003g以及副干酪乳杆菌0.01g。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1.7~2.2g的益生元,例如包括1.931g益生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0.35~0.45g,低聚半乳糖0.35~0.45g,蓝莓果粉0.05~0.15g以及麦芽糊精0.95~1.1g。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0.4g,低聚半乳糖0.4g,蓝莓果粉0.1g以及麦芽糊精1.031g。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益生菌,其在治疗免疫力低下疾病的应用。该复合益生菌由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以及副干酪乳杆菌组成。药效试验表明,该益生菌制剂相比于中剂量(0.67g/kg.bw)和高剂量(1.00g/kg.bw),低剂量(0.33g/kg.bw)的四联益生菌组合物能更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药物制剂中,菌株、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蓝莓果粉及麦芽糊精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均可由市场购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材料与市法
1.1样品
四联益生菌粉(包括0.03g嗜酸乳杆菌、0.021g乳双歧杆菌、0.003g鼠李糖乳杆菌、0.015g副干酪乳杆菌、0.4g低聚果糖、0.4g低聚半乳糖、0.1g蓝莓果粉以及1.031g麦芽糊精),样品性状为浅粉色粉末。实验前取内容物用纯水配制至所需浓度。
1.2试验动物及饲养
SPF级雄性Balb/c小鼠,体重18g~22g.动物由成都达硕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川)2015-030号。饲养在屏障级动物房,许可证号:四川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SYXK(川)2018-011。饲料由成都达硕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饮水为纯水,整个实验期间动物自由摄食和饮水,动物房温度20℃-26℃,相对湿度40%-70%。
1.3主要仪器与试剂
1.3.1主要仪器
BSA223S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股份公司;
数显游标卡尺:上海塞拓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全波长多功能酶标仪:Thermo公司;
MCO-15AC CO2孵箱:三洋电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UV 8100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1.3.2主要试剂
绵羊红细胞(SRBC):成都达硕实验动物有限公司;鸡红细胞(CRBC):采自健康公鸡心脏血;YAC-1细胞: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氧化型辅酶1:Sigma公司产品;一得阁墨汁:北京一得阁工贸公司;ConA:Sigma公司产品;MTT:Sigma公司产品;补体:10只健康豚鼠的混合血清;小牛血清:浙江天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P-40;Biosharp公司产品;乳酸程: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PMS:Biosharp公司产品;RPMIl640培养液、双抗:Hyclone公司产品。
1.4药效研究
1.4.1剂量选择及动物分组
Balb/c小鼠(雄)根据体重按分层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四组。试验设一个对照组(纯水)及0.33g/kg.bw组、0.67g/kg.bw组和1.00g/kg.bw组。各剂量组分别取受试物0.67g、1.33g、2.00g加纯水至40mL。充分混匀后作为各组灌胃液,现配现用。灌胃量均为20mL/kg.bw,每天一次,连续灌胃30天,每周称一次体重。
实验动物共分为4个指标测定组,每个指标测定组均分别包括对照组和受试物三个剂量组,每组11只动物。第一组用于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与血清溶血素实验,在连续灌胃的第25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2%SRBC 0.2mL免疫,继续灌胃4天后,测量左后足跖厚度,测量3次取平均值;然后在测量部位皮下注射20%(v/v)SRBC,每只20μL。注射后24小时测量左后足跖厚度,测量3次取平均值;之后取眼球血用于血清溶血素实验,最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继续其他指标测定。第二组连续灌胃30天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用于NK细胞活性测定与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第三组连续灌胃30天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20%鸡红细胞悬液ImL,30分钟后,颈椎脱臼处死,用于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第四组连续灌胃30天后从小鼠尾静脉注入4倍稀释的墨汁用于碳廓清实验。
1.4.2脏器/体重比值测定
连续灌胃30天后,称取动物体重,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取出第一组动物的脾脏、胸腺,分别称出脾脏、胸腺重量,计算脏器/体重比值(以mg/10g表示)。
1.4.3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1.4.3.1迟发型变态反应(足跖增厚法):计算攻击前后足距厚度的差值,以差值表示小鼠足蹈增厚的程度。受试样品组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值,判断为阳性结果。
1.4.3.2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CMTT法):颈椎脱臼处死动物,无菌取出脾脏,撕碎,过200目筛网后,用Hank's液洗3次,用完全1640培养液配成3x l06个/mL细胞悬液。将每份脾细胞悬液加入24孔培养板中,1mL/孔,2孔/份样品,一孔加75μL ConA液(相当于7.5μg/Ml),一孔作为对照,置CO2培养箱培养68h后,取出培养板,每孔轻轻吸取0.7mL上清液,加入0.7mL不含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及50μLMTT液(5mg/mL),继续培养4h。取出培养板,每孔加入1mL酸性异丙醇,吹打使紫色结晶完全溶解。将洛解液移入2mL比色杯中,在570nm波长处测定OD值,以加ConA孔OD值减去未加ConA孔OD值代表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受试样品组的光密度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光密度差值,判为该项实验结果阳性。
1.4.4体液免疫功能测定
1.4.4.1血清溶血素测定(血凝法):摘除眼球取血于离心管内,放置l小时,剥离,2000r/min离心10分钟,收集血清,用生理盐水将血清作倍比稀释,每份稀释12孔,将不同稀释度的血清置于血凝板中,每孔100μL,再加入0.5%SRBC悬液100μL,混匀,置湿盒37℃3小时后观察结果,记录每孔的凝集程度。按下式计算抗体积数。受试样品组的抗体积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抗体积数判为阳性结果。
抗体水平=(S1+2S2+3S3….nSn)
式中1,2,3….n代表对倍稀释的指数,S代表凝集程度的级别。
1.4.4.2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rne改良玻片法):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出脾脏,撕碎,过200目筛网后,用Hank's液洗3次,用RPMI1640完全培养液配成5xl06个/mL细胞悬液备用。在含有O.5mL(45℃-50℃)表层培养基的小试管中加入50μL 10%SRBC及20μL己配好的脾细胞悬液,迅速混匀,加于挂膜玻片上,凝固后,将玻片扣放在片架上,置CO2培养箱培养I.5h,在玻片架凹槽内加入用SA缓冲液稀释的补体,继续培养1.5h后,计数溶血抗体生成细胞数,以空斑数/106脾细胞表示,受试样品组的空斑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空斑数判为阳性结果。
1.4.5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
1.4.5.1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半体内法):每只小鼠腹腔注射20%鸡红细胞悬液1mL,30分钟后,颈椎脱臼处死,将其固定在鼠板上,正中剪开腹壁皮肤,经腹腔注入生理盐水2ml,转动鼠板1分钟,吸出腹腔洗液1mL,平均滴于2张载玻片上,置湿盒3 7℃30分钟,取出在生理盐水中漂洗、晾干、固定,4%Giemsa PBS染色3分钟,蒸馏水漂洗晾干,镜检。按下式计算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受试样品组的吞噬百分率或吞噬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可判为阳性结果。
吞噬百分率(%)=吞噬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计数的巨噬细胞数*100%
吞噬指数=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总数/计数的巨噬细胞总数
1.4.5.2小鼠碳廓清实验:从小鼠尾静脉注入4倍稀释的墨汁,立即计时,分别于2min、10min从小鼠内眦静脉丛取血20μL,加到含2mL0.1%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混匀,用UV8100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600nm波长处测定OD值(用0.1%Na2CO3溶液作空白对照)。将小鼠处死后,取出肝脏和脾脏,用滤纸吸干脏器表面血污后分别称重,按下式计数吞噬指数a。受试样品组的吞噬指数a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吞噬指数a判为阳性结果。
K=(logOD1-logOD2)/(t2-t1)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61
1.4.6NK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测定法)
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取出脾脏,撕碎,过200目筛网后,用Hank's液洗3次,用完全1640培养液配成2xl07个/mL细胞悬液。将各只小鼠的细胞悬液取300μL分置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100μL,每孔加靶细胞(YAC-I细胞,4*105个/mL)100μL,同时做靶细胞自然释放孔(靶细胞100μL+培养液100μL)及最大释放孔(靶细胞100μL+1%NP-40 100μL)各3孔,37℃5%CO2培养4小时,取出1500r/min离心5分钟。将各孔上清液100μL置于另一培养板中,每孔再加入100μL基质液,10分钟后加1mol/L HCl30μL终止反应,在490nm处测定OD值,按下式计算NK细胞活性率。受试样品组的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NK细胞活性,判为阳性结果。
NK细胞活性率(%)=(各反应孔OD-自然释放孔OD)/(最大释放孔OD-自然释放孔OD)*100%
1.5实验数据统计
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数比较使用方差分析,若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所用软件为PEMS3.1((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统计学》统计软件包(第二版)。
2结果
2.1脏器/体重测定结果
2.1.1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体重的影响:在四个指标测定组中,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初始体重、中期体重、末期体重及体重增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4。
表1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体重的影响(第一指标测定组)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71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72
表2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体重的影响(第二指标测定组)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73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74
表3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体重的影响(第三指标测定组)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81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82
表4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体重的影响(第四指标测定组)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83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84
2.1.2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脏器/体重比值的影响: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脾脏/体重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85
其胸腺/体重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5。
表5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脏器/体重比值的影响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86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87
注:*代表与对照组相比,P<0.05,以下同。
2.2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结果
2.2.1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的影响:抗原攻击24小时后,1.00g/kg.bw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足跖肿胀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0.33g/kg.bw和0.67g/kg.bw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足跖肿胀度显著增高(P<0.05),见表6。
2.2.2四联益生菌粉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光密度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7。
表6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的影响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88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89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91
表7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92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光密度差值
对照组 11 0.36±0.11
0.33 11 0.36±0.12
0.67 11 0.40±0.08
1.00 11 0.42±0.11
2.3体液免疫功能测定结果
2.3.1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血清溶血素产生的影响:1.00g/kg.bw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抗体积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0.33g/kg.bw和0.67g/kg.bw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抗体积数显著增高(P<0.05),见表8。
2.3.2四联益生菌粉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rne改良玻片法):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抗体生成细胞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9。
表8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的影响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93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抗体积数
对照组 11 170.64±14.69
0.33 11 187.64±13.06*
0.67 11 188.45±14.25*
1.00 11 174.27±12.92
表9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的影响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094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抗体生成细胞数/10<sup>6</sup>(脾细胞)
对照组 11 324.55±84.72
0.33 11 377.73±87.82
0.67 11 365.45±76.37
1.00 11 396.82±102.77
2.4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结果
2.4.1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的影响: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0。
2.4.2四联益生菌粉小鼠碳廓清实验:0.67g/kg.bw和1.00g/kg.bw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碳廓清吞噬指数a无显著性差异(P>0.05);0.33g/kg.bw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碳廓清吞噬指数a显著增高(P<0.05),见表11。
表10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的影响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101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吞噬百分率(%) 吞噬指数
对照组 11 21.00±2.62 0.22±0.03
0.33 11 20.95±3.52 0.21±0.04
0.67 11 21.27±2.74 0.22±0.03
1.00 11 20.32±2.47 0.21±0.03
表11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碳廓清的影响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102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吞噬指数a
对照组 11 5.43±0.74
0.33 11 6.61±0.84*
0.67 11 5.60±1.00
1.00 11 5.57±1.10
2.5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
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NK细胞活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2。
表12四联益生菌粉对小鼠NK细胞活性率的影响
Figure BDA0002346701120000103
剂量(g/kg.bw) 动物数(只) NK细胞活性率(%)
对照组 11 17.22±4.77
0.33 11 18.72±3.62
0.67 11 17.13±3.44
1.00 11 17.45±4.63
3小结
分别经口给予小鼠(Ba1 b/c)0.33g/kg.bw、0.67g/kg.bw和1.00g/kg.bw剂量的四联益生菌粉30天后,未见本检品对小鼠体重和增重有不良影响。在小鼠脏器/体重比值测定中,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脾脏及胸腺脏器/体重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中,抗原攻击24小时后,1.00g/kg.bw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足跖肿胀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0.3 3g/kg.bw和0.67g/kg.bw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足跖肿胀度显著增高(P<0.05)。在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中(MTT法),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光密度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小鼠血清溶血素实验中,1.00g/kg.bw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抗体积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0.33g/kg.bw和0.67g/kg.bw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抗体积数均显著增高(P<0.05)。在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实验中,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抗体生成细胞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中,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小鼠碳廓清实验中,0.67g/kg.bw和1.00g/kg.bw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碳廓清吞噬指数a无显著性差异(P>0.05);0.33g/kg.bw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碳廓清吞噬指数a显著增高(P<0.05)。在小鼠NK细胞活性测定实验中,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NK细胞活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通常认为,在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活性四个方面任两方面结果呈阳性(显著增强),即可判定受试样品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在本发明中,四联益生菌组合物能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及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实验结果呈阳性(显著增强),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四联益生菌组合物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此外,本发明还证明益生菌并非摄入越多结果越有效,这为日后益生菌的使用提供了指导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增强免疫力的四联活菌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以及副干酪乳杆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联活菌制剂,其特征在于,嗜酸乳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乳双歧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鼠李糖乳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副干酪乳杆菌的活菌量不低于1×109CFU/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联活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活菌占所述四联活菌制剂的质量分数为13%~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联活菌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嗜酸乳杆菌2~4重量份、乳双歧杆菌1~3重量份、鼠李糖乳杆菌0.2~0.4重量份以及副干酪乳杆菌0.5~2.5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联活菌制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益生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联活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元包括选自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蓝莓果粉、麦芽糊精的至少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联活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35~45重量份、低聚半乳糖35~45重量份、蓝莓果粉5~15重量份、麦芽糊精95~110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联活菌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嗜酸乳杆菌3重量份、乳双歧杆菌2.1重量份、鼠李糖乳杆菌0.3重量份以及副干酪乳杆菌1.5重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联活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40重量份、低聚半乳糖40重量份、蓝莓果粉10重量份、麦芽糊精103重量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活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菌制剂的给药剂量为0.2~0.5g/kg.bw,优选0.3g/kg.bw。
11.一种四联活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联活菌制剂为单剂型,包括嗜酸乳杆菌0.02~0.04g、乳双歧杆菌0.01~0.03g、鼠李糖乳杆菌0.002~0.004g以及副干酪乳杆菌0.005~0.025g。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四联活菌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嗜酸乳杆菌0.03g、乳双歧杆菌0.02g、鼠李糖乳杆菌0.003g以及副干酪乳杆菌0.01g。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四联活菌制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1.7~2.2g的益生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四联活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0.35~0.45g,低聚半乳糖0.35~0.45g,蓝莓果粉0.05~0.15g以及麦芽糊精0.95~1.1g。
CN201911397500.2A 2019-12-30 2019-12-30 四联活菌制剂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31169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7500.2A CN113116938A (zh) 2019-12-30 2019-12-30 四联活菌制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7500.2A CN113116938A (zh) 2019-12-30 2019-12-30 四联活菌制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6938A true CN113116938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67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7500.2A Pending CN113116938A (zh) 2019-12-30 2019-12-30 四联活菌制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69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51080A (zh) * 2023-10-12 2023-11-14 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一种微生态活菌制品丁酸代谢通路激活剂的筛选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2657A (zh) * 2016-06-08 2016-11-09 天津隆顺榕发展制药有限公司 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36678A (zh) * 2018-08-08 2018-12-07 深圳极醇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9419A (zh) * 2018-08-28 2019-02-15 吉林标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维持肠道健康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性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70148A (zh) * 2019-03-12 2019-05-21 上海昊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即食型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1796A (zh) * 2019-05-09 2019-08-23 中科宜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形成易瘦体质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2657A (zh) * 2016-06-08 2016-11-09 天津隆顺榕发展制药有限公司 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36678A (zh) * 2018-08-08 2018-12-07 深圳极醇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9419A (zh) * 2018-08-28 2019-02-15 吉林标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维持肠道健康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性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70148A (zh) * 2019-03-12 2019-05-21 上海昊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即食型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1796A (zh) * 2019-05-09 2019-08-23 中科宜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形成易瘦体质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主办: "《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微生态学术会议》",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出版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51080A (zh) * 2023-10-12 2023-11-14 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一种微生态活菌制品丁酸代谢通路激活剂的筛选方法和应用
CN117051080B (zh) * 2023-10-12 2024-01-23 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一种微生态活菌制品丁酸代谢通路激活剂的筛选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29302A1 (en) Breast milk oligosaccharides for improving resistance of organism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
CN110496140B (zh) 脆弱拟杆菌或阿克曼粘细菌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4740138A (zh) 包含芦荟、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WO2020063553A1 (zh) 一种乳双歧杆菌bl-99及其应用
CN1480528A (zh) 双歧杆菌和含有它们的制品
CN102670663B (zh) 梭菌制剂及其应用
CN104415060A (zh) 可食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23284848A1 (zh) 一种高蔗果三糖含量低聚果糖及其应用
JP6793380B2 (ja) スクロース摂取による血糖値上昇を抑制する物質の評価方法、スクリーニング方法及び製造方法
CN104415061A (zh) 可食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5498698B2 (ja) シロキクラゲ雑多糖またはその抽出物の新用途
CN103622952A (zh) 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抗感染免疫药物中的应用
CN103169737B (zh) 樟芝子实体与破壁灵芝孢子粉的组合物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应用
CN115414390B (zh) 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性能和增强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效果的益生菌复合制剂及应用
CN108403970B (zh) 一种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nde et al. Prospectus of probiotics in modern age diseases
CN113116938A (zh) 四联活菌制剂及其应用
CN115161348A (zh) 一种具有多功效的后生元组合物
CN116121136B (zh) 一种缓解便秘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WO2023098541A1 (zh) 可提升生物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抵御能力的益生元与益生菌组合物
CN105343132B (zh) 治疗结肠炎的组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81131A (zh) 一种用于免疫治疗的新药配方及其片剂结构
CN106344784A (zh) 一种具有减肥和增强免疫力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205506A1 (zh) 一种缓解内毒素感染的卵形拟杆菌及其应用
CN116287008A (zh) 一种肽素、肽素胶囊及在治疗结肠炎药物方面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