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1340A - 双温制冷系统及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温制冷系统及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91340A CN113091340A CN202110336406.7A CN202110336406A CN113091340A CN 113091340 A CN113091340 A CN 113091340A CN 202110336406 A CN202110336406 A CN 202110336406A CN 113091340 A CN113091340 A CN 1130913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vaporator
- valve
- suction port
- refrigeration system
- compression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20 food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parall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温制冷系统及应用了该系统的制冷装置,双温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的压缩机、冷凝器、并联连接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第一蒸发器连接在第一吸气口与冷凝器之间,第二蒸发器连接在第二吸气口与蒸发器之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温制冷系统,采用双蒸发器并联的循环回路,形成独立的双蒸发温度循环,从而能够实现双蒸发温度独立控制,温度控制精准,波动小,可以随时根据两个蒸发器的蒸发温度控制各自的制冷循环开始与停止,有利于食物存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温制冷系统及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冷冻冷藏柜的制冷系统中,压缩机通常是单缸压缩机,制冷系统中两个蒸发器通常串联连接,系统只有一个蒸发温度,冷藏和冷冻间室无法单独控制,导致两个间室的温度波动较大,不利于食物保鲜和节能。为满足冷冻冷藏柜不同间室温度控制的精准性,相关技术中提出了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双蒸发器不能独立控制各自的制冷循环,无法有效控制两个蒸发温度之间较大的温度波动;或是采用两个完全并联的蒸发器回路以实现两个蒸发制冷循环的独立控制,但是结构复杂,且节流膨胀损失相对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双温制冷系统及制冷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双温制冷系统,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与所述第一压缩腔连通的第一吸气口和与所述第二压缩腔连通的第二吸气口;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一端连接于所述排气口;
并联连接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连接在所述第一吸气口与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第二蒸发器连接在所述第二吸气口与所述蒸发器之间;
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蒸发器之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温制冷系统,采用双蒸发器并联的循环回路,形成独立的双蒸发温度循环,从而能够实现双蒸发温度独立控制,温度控制精准,波动小,可以随时根据两个蒸发器的蒸发温度控制各自的制冷循环开始与停止,有利于食物存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中的至少一个为可卸载压缩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缩腔为可卸载压缩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通断阀和中间通断阀,所述第一通断阀设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一吸气口之间,所述中间通断阀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通断阀和所述第一吸气口之间,所述中间通断阀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通断阀和中间通断阀,所述第二通断阀设在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所述中间通断阀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通断阀和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所述中间通断阀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一吸气口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通断阀、第二通断阀和中间通断阀,所述第一通断阀设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一吸气口之间,所述第二通断阀设在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所述中间通断阀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通断阀和所述第一吸气口之间,所述中间通断阀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通断阀和所述第一吸气口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或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为毛细管、单向阀、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当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为往复式压缩机或旋转式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装置,其应用了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当中的双温制冷系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冷藏区域和冷冻区域,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分别用于控制所述冷藏区域和所述冷冻区域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双温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双温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双温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压缩机;12、第一压缩腔;13、第二压缩腔;14、第一吸气口;15、第二吸气口;21、冷凝器;22、第一蒸发器;23、第二蒸发器;31、第一节流装置;32、第二节流装置;41、第一通断阀;42、第二通断阀;43、中间通断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双温制冷系统。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双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1、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
压缩机1用于压缩制冷剂,压缩机1至少具备第一压缩腔12和第二压缩腔13,压缩机1具有排气口,第一压缩腔12上设置有第一吸气口14,第二压缩腔13上设置有第二吸气口15。压缩机1上排气口的数量可以为一个,第一压缩腔12和第二压缩腔13共用同一个排气口,压缩机1上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第一压缩腔12和第二压缩腔13分别对应不同的排气口。
冷凝器21用于凝结制冷剂,冷凝器21连接在排气口与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之间,从压缩机1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经冷凝器21凝结后排入第一蒸发器22或第二蒸发器23。
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用于蒸发制冷剂,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设置在冷凝器21和压缩机1之间,且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并联连接,即冷凝器21当中的制冷剂从冷凝器21流出后分为两路,一路流经第一蒸发器22和第一压缩腔12,另一路流经第二蒸发器23和第二压缩腔1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温制冷系统,采用双蒸发器并联的循环回路,形成独立的双蒸发温度循环,从而能够实现双蒸发温度独立控制,温度控制精准,波动小,可以随时根据两个蒸发器的蒸发温度控制各自的制冷循环开始与停止,有利于食物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缩腔12和第二压缩腔13中的至少一个为可变容压缩腔。通过第一压缩腔12或第二压缩腔13的变容实现压缩机1的全负荷运行和卸荷,从而实现双蒸发循环回路运行和停止的独立控制,可以随时根据两个蒸发器的蒸发温度控制各自的制冷循环开始与停止,温度控制精准,波动小,有利于食物保鲜和节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温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通断阀41和中间通断阀43,第一通断阀41设在第一蒸发器22和第一吸气口14之间,中间通断阀4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通断阀41和第一吸气口14之间,中间通断阀4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蒸发器23和第二吸气口15之间。通过控制第一通断阀41和中间通断阀43的开闭,能够实现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的独立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温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二通断阀42和中间通断阀43,第二通断阀42设在第二蒸发器23和第二吸气口15之间,中间通断阀43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通断阀42和第二吸气口15之间,中间通断阀4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蒸发器22和第一吸气口14之间。通过控制第二通断阀42和中间通断阀43的开闭,能够实现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的独立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温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通断阀41、第二通断阀42和中间通断阀43,第一通断阀41设在第一蒸发器22和第一吸气口14之间,第二通断阀42设在第二蒸发器23和第二吸气口15之间,中间通断阀4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通断阀41和第一吸气口14之间,中间通断阀4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通断阀41和第一吸气口14之间。通过控制第一通断阀41、第二通断阀42和中间通断阀43的开闭,能够实现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的独立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流装置31或第二节流装置32为毛细管、单向阀、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当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为往复式压缩机或旋转式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装置,其应用了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当中的双温制冷系统,通过双温制冷系统实现制冷装置的制冷功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当中,制冷装置包括冷藏区域和冷冻区域,如普通家用冰箱当中的冷冻室和冷藏室,双温制冷系统当中的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分别用于冷藏区域和冷冻区域的制冷作业。利用了双温制冷系统的制冷装置,能够实现冷藏区域和冷冻区域的独立温度控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温制冷系统。可以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双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1、第一蒸发器22、第二蒸发器23、第一节流装置31和第二节流装置32。
压缩机1用于压缩制冷剂,压缩机1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压缩腔12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压缩腔13,第一压缩腔12和第二压缩腔13均为可变容压缩腔。压缩机1顶部设置有一个排气口,第一压缩腔12上设置有第一吸气口14,第二压缩腔13上设置有第二吸气口15。
冷凝器21一端连接于压缩机1排气口,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并联连接。第一蒸发器22和冷凝器21之间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31,第二蒸发器23和冷凝器21之间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32。第一蒸发器22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吸气口14,第二蒸发器23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吸气口15。
本实施例中,双温制冷系统具有三种工作模式:
第一、当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均需要制冷时,双缸变容压缩机1的第一压缩腔12和第二压缩腔13全负荷运行,制冷剂经冷凝器21流出后分成两路,使制冷剂在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中不断进行制冷循环,并维持一定的蒸发温度。
第二、当第一蒸发器22不需要进行制冷循环,而第二蒸发器23需要保持制冷循环时,压缩机1的第一压缩腔12卸荷,第二压缩腔13仍正常运行。
第三、当第二蒸发器23不需要进行制冷循环,而第一蒸发器22需要保持制冷循环时,压缩机1的第二压缩腔13卸荷,第一压缩腔12仍正常运行。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温制冷系统与实施例一中的双温制冷系统区别在于,双温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通断阀41和中间通断阀43,第一通断阀41设在第一蒸发器22和第一吸气口14之间,中间通断阀4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通断阀41和第一吸气口14之间,中间通断阀4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蒸发器23和第二吸气口15之间。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中的双温制冷系统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双温制冷系统具有两种工作模式:
第一、当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均需要制冷时,第一通断阀41打开,中间通断阀43关闭,双缸变容压缩机1的第一压缩腔12全负荷运行,使制冷剂在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中不断进行制冷循环,并维持一定的蒸发温度。
第二、当第一蒸发器22不需要制冷,而第二蒸发器23需要制冷时,第一通断阀41关闭,中间通断阀43打开。此时,第一蒸发器22中无制冷剂循环流动,停止制冷工作,第二蒸发器23流出的制冷剂同时流入第一压缩腔12和第二压缩腔13。
第三、当第一蒸发器22需要制冷,而第二蒸发器23不需要制冷时,第一通断阀41打开,第二通断阀42关闭,同时第二压缩腔13卸载,不进行吸气和排气。此时,第一蒸发器22当中制冷剂循环流动,正常工作;而第二蒸发器23中无制冷剂循环流动,停止制冷工作。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温制冷系统与实施例一中的双温制冷系统区别在于,双温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二通断阀42和中间通断阀43,第二通断阀42设在第二蒸发器23和第二吸气口15之间,中间通断阀43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通断阀42和第二吸气口15之间,中间通断阀4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蒸发器22和第一吸气口14之间。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中的双温制冷系统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双温制冷系统具有两种工作模式:
第一、当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均需要制冷时,第二通断阀42打开,中间通断阀43关闭,双缸变容压缩机1的第一压缩腔12全负荷运行,使制冷剂在第一蒸发器22和第二蒸发器23中不断进行制冷循环,并维持一定的蒸发温度。
第二、当第一蒸发器22不需要制冷,而第二蒸发器23需要制冷时,第二通断阀42打开,中间通断阀43关闭,同时第一压缩腔12卸载,不进行吸气和排气。此时,第二蒸发器23当中制冷剂循环流动,正常工作;而第一蒸发器22中无制冷剂循环流动,停止制冷工作。
第三、当第一蒸发器22需要制冷,而第二蒸发器23不需要制冷时,第二通断阀42关闭,中间通断阀43打开,第一压缩腔12全负荷运行。此时,第一蒸发器22当中制冷剂循环流动,正常工作;而第二蒸发器23中无制冷剂循环流动,停止制冷工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双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与所述第一压缩腔连通的第一吸气口和与所述第二压缩腔连通的第二吸气口;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一端连接于所述排气口;
并联连接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连接在所述第一吸气口与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第二蒸发器连接在所述第二吸气口与所述蒸发器之间;
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蒸发器之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中的至少一个为可卸载压缩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腔为可卸载压缩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通断阀和中间通断阀,所述第一通断阀设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一吸气口之间,所述中间通断阀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通断阀和所述第一吸气口之间,所述中间通断阀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通断阀和中间通断阀,所述第二通断阀设在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所述中间通断阀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通断阀和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所述中间通断阀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一吸气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通断阀、第二通断阀和中间通断阀,所述第一通断阀设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一吸气口之间,所述第二通断阀设在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吸气口之间,所述中间通断阀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通断阀和所述第一吸气口之间,所述中间通断阀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通断阀和所述第一吸气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或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为毛细管、单向阀、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当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往复式压缩机或旋转式压缩机。
9.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里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温制冷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冷藏区域和冷冻区域,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分别用于控制所述冷藏区域和所述冷冻区域的温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36406.7A CN113091340A (zh) | 2021-03-29 | 2021-03-29 | 双温制冷系统及制冷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36406.7A CN113091340A (zh) | 2021-03-29 | 2021-03-29 | 双温制冷系统及制冷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91340A true CN113091340A (zh) | 2021-07-09 |
Family
ID=76670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36406.7A Pending CN113091340A (zh) | 2021-03-29 | 2021-03-29 | 双温制冷系统及制冷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91340A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07027A (ja) * | 2000-09-29 | 2002-04-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冷凍冷蔵庫、冷凍冷蔵庫の運転方法 |
JP2003035481A (ja) * | 2001-07-23 | 2003-02-07 | Hitachi Ltd | 冷蔵庫 |
JP2005188784A (ja) * | 2003-12-24 | 2005-07-14 | Toshiba Corp | 冷蔵庫 |
JP2006010278A (ja) * | 2004-06-29 | 2006-01-12 | Toshiba Corp | 冷蔵庫 |
KR20060096466A (ko) * | 2003-11-28 | 2006-09-11 |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 냉장고 |
CN206299563U (zh) * | 2016-12-06 | 2017-07-04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该旋转压缩机的制冷系统 |
CN208871898U (zh) * | 2018-08-28 | 2019-05-17 |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剂循环系统 |
CN109855351A (zh) * | 2018-12-27 | 2019-06-07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296565A (zh) * | 2019-07-19 | 2019-10-01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211084492U (zh) * | 2019-10-11 | 2020-07-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器系统 |
CN113091339A (zh) * | 2021-03-29 | 2021-07-09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双温制冷系统 |
CN113405303A (zh) * | 2021-07-20 | 2021-09-17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冰箱制冷系统及包括其的冰箱 |
-
2021
- 2021-03-29 CN CN202110336406.7A patent/CN11309134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07027A (ja) * | 2000-09-29 | 2002-04-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冷凍冷蔵庫、冷凍冷蔵庫の運転方法 |
JP2003035481A (ja) * | 2001-07-23 | 2003-02-07 | Hitachi Ltd | 冷蔵庫 |
KR20060096466A (ko) * | 2003-11-28 | 2006-09-11 |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 냉장고 |
JP2005188784A (ja) * | 2003-12-24 | 2005-07-14 | Toshiba Corp | 冷蔵庫 |
JP2006010278A (ja) * | 2004-06-29 | 2006-01-12 | Toshiba Corp | 冷蔵庫 |
CN206299563U (zh) * | 2016-12-06 | 2017-07-04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压缩机及具有该旋转压缩机的制冷系统 |
CN208871898U (zh) * | 2018-08-28 | 2019-05-17 |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剂循环系统 |
CN109855351A (zh) * | 2018-12-27 | 2019-06-07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296565A (zh) * | 2019-07-19 | 2019-10-01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211084492U (zh) * | 2019-10-11 | 2020-07-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器系统 |
CN113091339A (zh) * | 2021-03-29 | 2021-07-09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双温制冷系统 |
CN113405303A (zh) * | 2021-07-20 | 2021-09-17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冰箱制冷系统及包括其的冰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57472B (en) | Refrigerator | |
CN1289033B (zh) | 冰箱 | |
CN111121361A (zh) | 一种冷柜以及控制方法 | |
KR20070007771A (ko) | 냉동장치 | |
JP3847499B2 (ja) | 二段圧縮冷凍冷蔵装置 | |
CN113091341A (zh) | 双温制冷系统及制冷装置 | |
CN113091340A (zh) | 双温制冷系统及制冷装置 | |
CN216897887U (zh) | 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 |
CN113091339A (zh) | 双温制冷系统 | |
CN113983733B (zh) | 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 |
CN115164477A (zh) |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04317069A (ja) | 冷蔵庫 | |
CN218065446U (zh) | 冰箱 | |
JP2005134080A (ja) | 冷蔵庫 | |
BRPI1001359A2 (pt) | sistema de refrigeração de um refrigerador e processo de operação do sistema | |
CN113432365A (zh) |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及冷藏冷冻装置 | |
KR102494567B1 (ko) |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 |
JP2005188784A (ja) | 冷蔵庫 | |
CN217465080U (zh) | 具有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制冷设备 | |
KR100461657B1 (ko) | 다수개의 증발기를 구비한 냉동사이클 | |
CN212778131U (zh) | 冰箱 | |
CN221055341U (zh) | 一种风冷式冰箱 | |
CN204177010U (zh) | 冰箱 | |
CN218480808U (zh) | 一种三间室冰箱控制系统 | |
CN219624276U (zh) | 换热组件和制冷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