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083606B - 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及浸塑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及浸塑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3606B
CN113083606B CN202110356982.8A CN202110356982A CN113083606B CN 113083606 B CN113083606 B CN 113083606B CN 202110356982 A CN202110356982 A CN 202110356982A CN 113083606 B CN113083606 B CN 1130836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er
clamping
hole
plastic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69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83606A (zh
Inventor
郑广会
赵培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olden Empire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olden Empire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olden Empire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olden Empire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69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836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83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3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83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3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3/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3/02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e work being immersed in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3/09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e work being immersed in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for treating separate articles
    • B05C3/10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e work being immersed in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for treating separate articles the articles being moved through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18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dipping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及浸塑工艺,保持器具有工艺孔,工艺孔设置于保持器的相邻兜孔之间,且工艺孔沿保持器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夹持装置包括夹持件、径向位移机构和轴向升降机构,夹持件用于插入工艺孔,仅和工艺孔的内侧壁相接触;径向位移机构包括同步驱动件和移动件,移动件至少设有三个,分别连接于同步驱动件,同步驱动件用于驱动移动件沿保持器的径向同步位移,移动件和夹持件相连,以带动夹持件沿进出其对应的工艺孔;轴向升降机构设置于径向位移机构的上方,与径向位移机构相连,以带动径向位移机构及夹持件沿保持器的轴向移动。本申请使得浸塑后的保持器的工作表面达到全塑层,表面不会出现夹持痕迹。

Description

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及浸塑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及浸塑工艺。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在工作时,特别是载荷复杂且高速旋转时,保持架要承受很大的离心力、冲击和振动,保持架和滚动体之间存在较大的滑动摩擦,并产生大量的热量。力和热共同作用的结果会导致保持架故障,严重时会造成保持架烧伤和断裂。因此,要求保持架材料导热性好、耐磨性好、摩擦系数小,有较小的密度,一定的强度和韧性的配合、较好的弹性和刚度,与滚动体相近的膨胀系数,以及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尤其在风电领域,风电产品需要使用到大型轴承保持架,对轴承保持架的功能要求更高,风电领域的轴承保持架目前主流采用金属主体外覆塑层结构,塑层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喷塑和浸塑两种,从产品性能来分析,浸塑保持架更佳,但目前浸塑保持架产品存在缺陷,在塑层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应保持架的金属主体进行夹持、移动操作,现有的夹持设备会在保持架的侧壁留下抓痕,使塑层存在缺陷,无法在金属主体的外表面实现全塑层覆盖,导致浸塑轴承保持架的性能存在缺陷,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将夹持件插入轴承保持架的工艺孔中,使夹持件仅与工艺孔的内侧壁接触配合,由此,轴承保持架在进行塑层的加工工序时,夹持件不会遮挡保持架的工作表面,塑层后的保持架的工作表面形成全塑层,不会出现夹持的痕迹,不会影响浸塑轴承保持架的工作性能。本申请还包括径向位移机构和轴向升降机构,以实现夹持和取放保持架。
由上,本申请可以完成保持架塑层的加工工序,使保持架的工作表面得到完整的塑层,有效地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阐述的技术问题。
工艺孔的设置不仅可以方便夹持,还可以平衡保持架的整体强度,使得滚动轴承转动时,保持架受到的离心力、惯性力平衡地分布于整体结构,避免保持架在受到较大的离心力、冲击和震动后因强度不平衡的问题导致保持架、轴承滚动体和轴承内外圈之间出现结构性磨损的现象,进而避免了塑层开裂导致的保持架耐磨性出现失衡,保持架寿命和工作效果锐减,甚至保持架出现断裂的不良现象。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用于和所述保持器的工艺孔相接触建立夹持关系,所述工艺孔设置于所述保持器的相邻兜孔之间,且所述工艺孔沿所述保持器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插入所述工艺孔,仅和所述工艺孔的内侧壁相接触;
径向位移机构,其包括同步驱动件和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至少设有三个,分别连接于所述同步驱动件,所述同步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移动件沿所述保持器的径向同步位移,所述移动件和所述夹持件相连,以带动所述夹持件沿进出其对应的所述工艺孔;
轴向升降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径向位移机构的上方,与所述径向位移机构相连,以带动所述径向位移机构及夹持件沿所述保持器的轴向移动。
由此,夹持件插入工艺孔,仅与工艺孔的内侧壁配合,不与保持架的其他面接触,塑层后,保持架的表面不会出现夹持的痕迹,保证了浸塑面的完整,有效地保证了保持架的浸塑效果,进一步的保障了保持架的导热性、耐磨性等,避免保持架因塑层不完整,在轴承长期运转时,不完整的塑层出现磨损和断裂,造成保持架与轴承内其他零件发生结构性磨损,导致震动、噪音和发热的现象。
径向位移机构用于使夹持件沿保持架的径向移动,使夹持件能够进出工艺孔,实现夹持动作。
轴向升降机构用于使夹持件具有沿保持架的轴向方向移动的动作,使夹持件能够被运输,以完成放入塑粉池和从塑粉池中取出的动作。
由上,本方案可实现夹持和取放保持架,完成了保持架塑层的加工工序,使保持架得到完整的塑层,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实现夹持件与工艺孔对准的方式有多种,如人工辅助进行定位,增加配套的保持架转动盘或传感器套件实现自动定位等,但如何实现夹持件与工艺孔的定位不是本申请要突出保护的发明点,并不会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造成技术限制。
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包括角度微调机构,其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夹持件相连,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保持器的中轴线,使所述夹持件对准所述工艺孔。由此设置,夹持件能够转动,方便了夹持件的角度调整,使得夹持件能够准确对准工艺孔,节省人力。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端面形状和所述工艺孔的形状相对应设置;所述夹持杆的其中一端径向尺寸>所述工艺孔的径向尺寸,设为第一端;所述夹持杆的另一端径向尺寸≤所述工艺孔的径向尺寸,设为第二端;使所述夹持杆能够和所述工艺孔过盈配合。
由此设置,使得夹持杆在伸入工艺孔的过程中逐渐与工艺孔内侧面挤压,夹持杆卡紧工艺孔,形成过盈配合,从而使得夹持杆与轴承保持架具有紧密牢固的连接,并且通过设置夹持杆两端的尺寸,使夹持杆能够适应多种尺寸大小的工艺孔,使本夹持装置能够适应多种型号保持架,适应性和通用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杆和所述移动件经连接杆可拆卸相连。由此设置,方便对连接杆进行更换,夹持杆可根据工艺孔的不同做出适应的更换,减小维修、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杆和固定螺杆,所述夹持杆的第二端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杆和所述螺纹孔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固定螺杆相连。螺纹的加工工艺发展成熟,由此设置,采用螺纹连接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方便了加工且不失连接性,减少制造成本,夹持杆能够具体方便地拆卸,能够对应不同的工艺孔进行更换,或者进行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驱动件包括壳体、转动盘和第一电机,所述壳体内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中轴线沿所述保持器的轴向设置,所述壳体的底面设有和所述移动件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移动件和所述转动盘的配合面设为平面矩形螺纹,使所述转动盘转动同步驱动所述移动架沿滑槽移动。由此设置,壳体用于承载,转动盘与移动件的配合面上具有平面矩形螺纹,移动件安装并卡接在壳体底面的滑槽中,当转动盘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转动,移动件在转动盘的带动下沿滑槽移动,进行沿保持架径向方向的位移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盘设为锥形大齿轮,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和所述锥形大齿轮相啮合的锥形小齿轮,所述锥形小齿轮预留转动部,所述壳体侧壁设有和所述转动部对应的手动操作孔。由此,当转动盘出现故障或者夹持件需要小位移时,可以通过手动操作孔转动锥形小齿轮的转动部,从而实现对转动盘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轴向升降机构设为电葫芦或升降气缸或升降油缸。电葫芦与升降气缸或者升降油缸的具体结构是公知常识,具体原理和具体设备结构也是市售产品,减少设计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座和所述移动件相连,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夹持件相连。由此,转动件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可以带动夹持件转动,实现夹持件自动转向对准。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座和所述移动件相连,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主动齿轮相连,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同轴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由此,保持架的重力不会通过第二电机的电机输出轴直接由第二电机承载,而是作用于移动件,最后由壳体承载,此举可以防止拉坏第二电机。
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轨道和行走件,轨道设置于所述轴向升降机构的上方,所述行走件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轴向升降机构和所述行走件相连。由此,能够实现对保持架的全方位移动,方便对保持架的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用于轴承保持器的浸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所述保持器表面加工出兜孔,并在相邻兜孔之间加工出所述工艺孔;
S2:所述轴向升降机构带动所述夹持件移动至所述工艺孔平行高度,所述夹持件分别对准所述工艺孔;
S3:所述径向位移机构动作,使所述同步驱动件带动所述夹持件同步位移,插入所述工艺孔,建立夹持连接关系;
S4: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轴向升降机构相互配合,将所述保持器移动至加热炉加热至浸塑温度;
S5: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轴向升降机构再次相互配合,将达到浸塑温度的所述保持器移动至塑粉池中进行浸塑,所述夹持件和所述保持器的接触面仅为所述工艺孔的内侧壁,使所述保持器的外表面和塑粉全不接触,形成全塑层。
S6: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轴向升降机构再次相互配合,将浸塑后的保持架移动至冷却工位进行冷却降温,成型。
由此,可实现夹持和取放保持架,有效地完成了保持架塑层的加工工序,使轴承保持架得到完整的塑层,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的同步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1.保持架;11.工艺孔;12.兜孔;
2.夹持件;21.夹持杆;211.第一端;212.第二端;22.连接杆;23.固定螺杆;
3.径向位移机构;31.同步驱动件;311.壳体;313.第一电机;314.转动部;32.移动件;
4.轴向升降机构;
5.转动件;51.第二电机;52.主动齿轮;53.从动齿轮;
6.行走机构;61.轨道;62.行走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将夹持件2插入轴承保持架1的工艺孔11中,使夹持件2仅与工艺孔11的内侧壁接触配合,由此,轴承保持架1在进行塑层的加工工序时,夹持件2不会遮挡保持架1的工作表面,塑层后的保持架1的工作表面形成全塑层,不会出现夹持的痕迹,不会影响浸塑轴承保持架1的工作性能。本申请还包括径向位移机构3和轴向升降机构4,以实现夹持和取放保持架1。由此,本申请可以完成保持架1塑层的加工工序,使保持架1的工作表面得到完整的塑层。
工艺孔11的设置不仅可以方便夹持,还可以平衡保持架1的整体强度,使得滚动轴承转动时,保持架1受到的离心力、惯性力平衡地分布于整体结构,避免保持架1在受到较大的离心力、冲击和震动后因强度不平衡的问题导致保持架1、轴承滚动体和轴承内外圈之间出现结构性磨损的现象,进而避免了塑层开裂导致的保持架1耐磨性出现失衡,保持架1寿命和工作效果锐减,甚至保持架1出现断裂的不良现象。
具体方案如下:
参照图1,图1为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用于和保持架1的工艺孔11相接触建立夹持关系,工艺孔11设置于保持架1的相邻兜孔12之间,且工艺孔11沿保持架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夹持装置包括:
夹持件2,夹持件2用于插入工艺孔11,仅和工艺孔11的内侧壁相接触;
径向位移机构3,其包括同步驱动件31和移动件32,移动件32至少设有三个,分别连接于同步驱动件31,同步驱动件31用于驱动移动件32沿保持架1的径向同步位移,移动件32和夹持件2相连,以带动夹持件2沿进出其对应的工艺孔11;
轴向升降机构4,其设置于径向位移机构3的上方,与径向位移机构3相连,以带动径向位移机构3及夹持件2沿保持架1的轴向移动。
由此,夹持件2插入工艺孔11,仅与工艺孔11的内侧壁配合,不与保持架1的其他面接触,塑层后,保持架1的表面不会出现夹持的痕迹,保证了浸塑面的完整,有效地保证了保持架1的浸塑效果,进一步的保障了保持架1的导热性、耐磨性等,避免保持架1因塑层不完整,在轴承长期运转时,不完整的塑层出现磨损和断裂,造成保持架1与轴承内其他零件发生结构性磨损,导致震动、噪音和发热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塑层破损造成轴承内出现异物,异物卡死在轴承内的零件之间,影响轴承运转,造成更多塑层被破坏,出现严重的恶性循环的情况。
径向位移机构3用于使夹持件2沿保持架1的径向移动,使夹持件2能够进出工艺孔11,实现夹持动作。
轴向升降机构4用于使夹持件2具有沿保持架1的轴向方向移动的动作,使夹持件2能够被运输,以完成放入塑粉池和从塑粉池中取出的动作。
由上,本申请可实现夹持和取放保持架1,完成了保持架1塑层的加工工序,使保持架1得到完整的塑层。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实现夹持件2与工艺孔11对准的方式有多种,如人工辅助进行定位,增加配套的保持架1转动盘或传感器套件实现自动定位等等,但如何实现夹持件2与工艺孔11的定位不是本申请要突出保护的发明点,并不会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造成技术限制。
参照图2,本申请还包括角度微调机构,其包括转动件5,转动件5和夹持件2相连,转动件5的转动轴线平行于保持架1的中轴线,使夹持件2对准工艺孔11。由此设置,夹持件2能够转动,方便了夹持件2的角度调整,使得夹持件2能够准确对准工艺孔11,节省人力。
参照图3,夹持件2包括夹持杆21,夹持杆21的端面形状和工艺孔11的形状相对应设置;夹持杆21的其中一端径向尺寸>工艺孔11的径向尺寸,设为第一端211;夹持杆21的另一端径向尺寸≤工艺孔11的径向尺寸,设为第二端212;使夹持杆21能够和工艺孔11过盈配合。
由此设置,使得夹持杆21在伸入工艺孔11的过程中逐渐与工艺孔11内侧面挤压,夹持杆21卡紧工艺孔11,形成过盈配合,从而使得夹持杆21与轴承保持架1具有紧密牢固的连接。本申请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夹持杆21第一端211的径向尺寸可以设置为大于同类产品的工艺孔11的最大径向,第二端212的径向尺寸可以设置为等于同类产品的工艺孔11的最小径向,提高夹持杆21的适用性,避免因工艺孔11型号不同而经常性的更换夹持杆21,节省工序且避免对夹持杆21造成磨损。
作为对夹持杆21和移动件32的连接配合的进一步优化,夹持杆21和移动件32经连接杆22可拆卸相连。由此设置,方便对连接杆22进行更换,夹持杆21可根据工艺孔11的不同做出适应的更换,减小维修、生产成本。
参照图3,夹持件2包括夹持杆21和固定螺杆,夹持杆21的第二端212设有螺纹孔,固定螺杆和螺纹孔可拆卸连接,且连接杆22和固定螺杆相连。螺纹的加工工艺发展成熟,由此设置,采用螺纹连接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方便了加工且不失连接性,减少制造成本,夹持杆21能够具体方便地拆卸,能够对应不同的工艺孔11进行更换,或者进行维修。
参照图4,同步驱动件31包括壳体311、转动盘和第一电机313,壳体311内设有转动盘,转动盘的中轴线沿保持架1的轴向设置,壳体311的底面设有和移动件32相配合的滑槽,移动件32和转动盘的配合面设为平面矩形螺纹,使转动盘转动同步驱动移动架沿滑槽移动。由此设置,壳体311用于承载,转动盘与移动件32的配合面上具有平面矩形螺纹,移动件32安装并卡接在壳体311底面的滑槽中,当转动盘在第一电机313的驱动下转动,移动件32在转动盘的带动下沿滑槽移动,进行沿保持架1径向方向的位移动作。
平面矩形螺纹相比于三角形螺纹和梯形螺纹好加工,没有精度要求,且承受能力强。需要说明的是,移动件32与壳体311底面的滑槽相配合,也就是说,当夹持件2夹持保持架1时,保持架1的重力沿夹持件2通过移动件32传递给壳体311,由壳体311承载,由此,第一电机313并不会承载轴向的载荷,此举可以防止拉坏第一电机313。
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此处第一电机313可配有减速机以降低功耗,稳定输出驱动力,使得移动件32的移动速度均匀可控。
参照图4,转动盘设为锥形大齿轮,壳体311内还设有和锥形大齿轮相啮合的锥形小齿轮,锥形小齿轮预留转动部314,壳体311侧壁设有和转动部314对应的手动操作孔。由此,当转动盘出现故障或者夹持件2需要小位移时,可以通过手动操作孔转动锥形小齿轮的转动部314,从而实现对转动盘的调节。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当转动盘为锥形大齿轮,锥形大齿轮原理与连接件的配合面的一端可以设置减重孔以实现轻量化。
参照图1,轴向升降机构4设为电葫芦或升降气缸或升降油缸。电葫芦与升降气缸或者升降油缸的具体结构是公知常识,具体原理和具体设备结构也是市售产品,减少设计成本。
参照图2,转动件5包括第二电机51,第二电机51的底座和移动件32相连,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和夹持件2相连。由此,转动件5在第二电机51的驱动下可以带动夹持件2转动,实现夹持件2自动转向对准。
参照图2,转动件5包括第二电机51,第二电机51的底座和移动件32相连,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和主动齿轮52相连,主动齿轮52和从动齿轮53相啮合,从动齿轮53同轴连接于连接杆22。由此,保持架1的重力不会通过第二电机51的电机输出轴直接由第二电机51承载,而是作用于移动件32,最后由壳体311承载,此举可以防止拉坏第二电机51。
参照图1,本申请还包括行走机构6,行走机构6包括轨道61和行走件62,轨道61设置于轴向升降机构4的上方,行走件62沿轨道61移动,轴向升降机构4和行走件62相连。由此,能够实现对保持架1的全方位移动,方便对保持架1的运输。
夹持装置用于轴承保持器的浸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保持架1表面加工出兜孔12,并在相邻兜孔12之间加工出工艺孔11;
S2:轴向升降机构4带动夹持件2移动至工艺孔11平行高度,夹持件2分别对准工艺孔11;
S3:径向位移机构3动作,使同步驱动件31带动夹持件2同步位移,插入工艺孔11,建立夹持连接关系;
S4:行走机构6和轴向升降机构4相互配合,将保持架1移动至加热炉加热至浸塑温度;
S5:行走机构6和轴向升降机构4再次相互配合,将达到浸塑温度的保持架1移动至塑粉池中进行浸塑,夹持件2和保持架1的接触面仅为工艺孔11的内侧壁,使保持架1的外表面和塑粉全不接触,形成全塑层。
S6:行走机构6和轴向升降机构4再次相互配合,将浸塑后的保持架1移动至冷却工位进行冷却降温,成型。
由此,可实现夹持和取放保持架1,有效地完成了保持架1塑层的加工工序,使轴承保持架1得到完整的塑层。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用于和所述保持器的工艺孔相接触建立夹持关系,所述工艺孔设置于所述保持器的相邻兜孔之间,且所述工艺孔沿所述保持器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插入所述工艺孔,仅和所述工艺孔的内侧壁相接触;
径向位移机构,其包括同步驱动件和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至少设有三个,分别连接于所述同步驱动件,所述同步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移动件沿所述保持器的径向同步位移,所述移动件和所述夹持件相连,以带动所述夹持件进出其对应的所述工艺孔;
轴向升降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径向位移机构的上方,与所述径向位移机构相连,以带动所述径向位移机构及夹持件沿所述保持器的轴向移动;
所述同步驱动件包括壳体、转动盘和第一电机,所述壳体内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中轴线沿所述保持器的轴向设置,所述壳体的底面设有和所述移动件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移动件和所述转动盘的配合面设为平面矩形螺纹,使所述转动盘转动同步驱动所述移动件沿滑槽移动;
所述转动盘设为锥形大齿轮,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和所述锥形大齿轮相啮合的锥形小齿轮,所述锥形小齿轮预留转动部,所述壳体侧壁设有和所述转动部对应的手动操作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角度微调机构,其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夹持件相连,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保持器的中轴线,使所述夹持件对准所述工艺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端面形状和所述工艺孔的形状相对应设置;所述夹持杆的其中一端径向尺寸>所述工艺孔的径向尺寸,设为第一端;所述夹持杆的另一端径向尺寸≤所述工艺孔的径向尺寸,设为第二端;使所述夹持杆能够和所述工艺孔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和所述移动件经连接杆可拆卸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杆和固定螺杆,所述夹持杆的第二端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杆和所述螺纹孔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固定螺杆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升降机构设为电葫芦或升降气缸或升降油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座和所述移动件相连,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夹持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座和所述移动件相连,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主动齿轮相连,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同轴连接于所述连接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轨道和行走件,轨道设置于所述轴向升降机构的上方,所述行走件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轴向升降机构和所述行走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夹持装置用于轴承保持器的浸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所述保持器表面加工出兜孔,并在相邻兜孔之间加工出所述工艺孔;
S2:所述轴向升降机构带动所述夹持件移动至所述工艺孔平行高度,所述夹持件分别对准所述工艺孔;
S3:所述径向位移机构动作,使所述同步驱动件带动所述夹持件同步位移,插入所述工艺孔,建立夹持连接关系;
S4: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轴向升降机构相互配合,将所述保持器移动至加热炉加热至浸塑温度;
S5: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轴向升降机构再次相互配合,将达到浸塑温度的所述保持器移动至塑粉池中进行浸塑,所述夹持件和所述保持器的接触面仅为所述工艺孔的内侧壁,使所述保持器的外表面和塑粉全不接触,形成全塑层;
S6: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轴向升降机构再次相互配合,将浸塑后的保持器移动至冷却工位进行冷却降温,成型。
CN202110356982.8A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及浸塑工艺 Active CN1130836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6982.8A CN113083606B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及浸塑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6982.8A CN113083606B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及浸塑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3606A CN113083606A (zh) 2021-07-09
CN113083606B true CN113083606B (zh) 2022-03-29

Family

ID=76672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6982.8A Active CN113083606B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及浸塑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836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8696A (zh) * 2021-08-10 2021-11-02 山东金帝精密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振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5615B2 (ja) * 2005-06-29 2012-05-09 株式会社大気社 搬送設備
CN103122424A (zh) * 2011-11-19 2013-05-29 大连得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球轴承保持架生产工艺
DE102012101649A1 (de) * 2012-02-29 2013-08-29 Thyssenkrupp Rothe Erde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Wälzlagerkäfigs, insbesondere für Großwälzlager sowie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205361873U (zh) * 2015-12-30 2016-07-06 安徽力普拉斯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铁箱浸塑处理的夹持装置
CN211865645U (zh) * 2020-03-09 2020-11-06 南通融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哑铃浸塑设备
CN211964788U (zh) * 2020-03-09 2020-11-20 南通融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哑铃浸塑装置
CN112387549A (zh) * 2020-11-25 2021-02-23 东莞市夯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零配件加工用可节省油液的浸油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3606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397384A1 (en) Variable-diameter bearing clamp
CN113083606B (zh) 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及浸塑工艺
CN203830744U (zh) 一种直驱零传动数控花键轴铣床工件主轴装置
CN107309502B (zh) 数控内齿珩齿机电传动珩轮架
CN207077049U (zh) 数控内齿珩齿机珩轮架
CN104454586A (zh) 用于笔记本电脑的磁悬浮风扇
CN113027935B (zh) 翼形冷挤自润滑轴承的万向节及其加工方法
CN113386036B (zh) 一种自去渣型轴承研磨工艺及其研磨装置
CN101804471B (zh) 纺纱锭子弹性管结合件双支撑孔的镗削专用机床及方法
CN215101590U (zh) 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装置
CN212455222U (zh) 一种主轴内部轴承保护装置
CN102332788B (zh) 一种电机生产工艺
CN2936499Y (zh) 离心铸造带凸台的辊套模具
CN211247607U (zh) 铜套快速镶嵌机构
CN212899653U (zh) 一种静压旋转工作台
CN111002012B (zh) 铜套快速镶嵌机构
CN113090664B (zh) 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
CN106077586A (zh) 大型轴承的离心铸造设备
CN113102164B (zh) 一种浸塑轴承保持器的夹持振动装置
CN203822854U (zh) 一种防震动轴套
CN220660447U (zh) 一种全自动辊磨床用顶尖夹紧机构
CN220161311U (zh) 一种机床的油气润滑电主轴
CN218800567U (zh)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超精机床定心装置
CN221517268U (zh) 一种钢球冷镦模具研磨台
CN221539300U (zh) 一种立车改装磨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