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7048A - 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07048A CN113007048A CN202110279987.5A CN202110279987A CN113007048A CN 113007048 A CN113007048 A CN 113007048A CN 202110279987 A CN202110279987 A CN 202110279987A CN 113007048 A CN113007048 A CN 1130070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kle
- power generation
- input
- pulley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5/00—Devices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from muscle energy
- F03G5/06—Devices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from muscle energy other than of endless-walk type
- F03G5/08—Devices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from muscle energy other than of endless-walk type for combined actuation by different limbs, e.g. hand and le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H02K7/116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where at least two gears have non-parallel axes without having orbital motion
- H02K7/11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where at least two gears have non-parallel axes without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worm and worm-whee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属于人体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发电机构、膝绳、踝绳、大腿支架、小腿支架、小腿支架连杆、脚踝连杆;发电机构包括发电机、蜗轮蜗杆机构、第一输入机构、第二输入机构和过渡传动机构;过渡传动机构包括一对齿轮和过渡齿轮;过渡传动机构分别传动连接着第一输入机构和第二输入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轴连接着发电机的输入轴;发电机构通过小腿支架连杆连接着小腿支架;膝绳的一端连接着大腿支架,另一端绕设在第一输入机构的第一滑轮上;踝绳的一端绕设在第二滑轮上,另一端连接着脚踝连杆。本发明采集了人体行走时膝踝关节产生的负功、降低了新陈代谢消耗,实现了人在行走时随时获取电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体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体膝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外骨骼和假肢等迅速发展,而这些设备的电能持续供应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当用户需要长时间持续工作或进行户外工作时无法得到及时充电,对于执行户外任务的军人来说,持续的电能供应是其顺利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而为了不影响用户野外活动的灵活性,用户所携带电源的体积和重量都要尽可能的减小,但现有的电池能量密度低、充电时间长、寿命短,无法满足需要。
因此,研究人员为便携式设备探索着可持续的能量供应来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表明,人体脂肪内存储着丰富的能量,脂肪内的能量密度远远超过电池,一个中等身材的人在脂肪中储存的能量大约相当于一个1000kg的电池,故人体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基于从人体运动中获取能量的采集器逐渐用于为便携式设备供电。人体正常行走时膝关节大约产生67W的功率辅助行走,其中超过一半的功率执行负功,通过采集人体行走时产生的功率,产生的电能完全能够满足便携式设备的电能需求。
目前,国内关于实现人体发电的装置主要是双向采集关节的运动,同时采集了人体的正功和负功。一种膝关节发电装置,其采用滚珠丝杆结构,通过拉绳将膝关节的旋转运动转化丝杠螺母的直线运动,进而转化为滚珠丝杠的高速旋转运动,最终实现发电机发电的功能,一方面,该装置对人体膝关节处正功的大量采集会增加新陈代谢的消耗;另一方面,双向采集时发电机需要持续的正转和反转,发电机转子的惯性容易对人体产生冲击,影响正常行走时的步态。因此,需要研究新型的人体发电装置,可以在人体正常行走时仅采集人体产生的负功,且不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步态和增加人体新陈代谢的消耗。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采集人体行走时膝踝关节处产生的负功、辅助膝踝关节运动、降低人体行走时新陈代谢的消耗和高效发电等功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
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构3、膝绳1、踝绳2、大腿支架25、小腿支架26、小腿支架连杆27、脚踝连杆28;
所述发电机构3包括发电机23、蜗轮蜗杆机构、第一输入机构、第二输入机构和过渡传动机构;过渡传动机构包括一对齿轮和过渡齿轮16;过渡传动机构分别传动连接着第一输入机构和第二输入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轴通过联轴器22连接着发电机23的输入轴;
发电机构3通过小腿支架连杆27连接着小腿支架26;
所述膝绳1的一端固定连接着大腿支架25,膝绳1的另一端固定绕设在第一输入机构的第一滑轮7上;
所述踝绳2的一端固定绕设在第二输入机构的第二滑轮12上,踝绳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着脚踝连杆28;
使用时,大腿支架25固定在人体的大腿上,小腿支架26固定在人体的小腿上,脚踝连杆28固定在人脚的鞋跟上。
进一步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发电机构3的第一输入机构包括第一输入轴4、第一输入齿轮5、棘轮棘爪机构6、第一滑轮7和第一扭簧8;所述第一输入齿轮5、棘轮棘爪机构6的棘轮61、第一滑轮7和第一扭簧8依次套设在第一输入轴4上;
所述第二输入机构包括第二输入轴9、第二输入齿轮10、单向传动机构11、第二滑轮12、直线压缩弹簧14和第二扭簧13,所述单向传动机构11包括齿形圆盘111和齿槽圆盘112;所述第二输入齿轮10、单向传动机构11的齿形圆盘111和齿槽圆盘112、第二滑轮12、直线压缩弹簧14和第二扭簧13的内圈依次套设在第二输入轴9上。
所述过渡传动机构的一对齿轮为主动齿轮17和从动齿轮19;从动齿轮19和蜗轮20同轴固定设于第二传动轴18上,主动齿轮17和过渡齿轮16同轴固定设于第一传动轴15上;所述过渡齿轮16分别与第一输入齿轮5和第二输入齿轮10啮合。
所述棘轮棘爪机构6包括棘轮61、一对棘爪62、一对压缩扭簧63和壳体64;所述壳体64为带有翻边的环状壳体,壳体64的轴向侧面和相邻的第一滑轮7的轴向端面固定连接,一对棘爪62对称活动设于壳体64内,压缩扭簧63的一端固定连接着棘爪62,压缩扭簧6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着壳体64内壁。
所述第一扭簧8包括同心的内圈81和外圈82,内圈81和外圈82之间均布设有八个柔性体83。第一扭簧8轴向一侧面的外圈82上均布开设有外圈卡扣84,第一扭簧8轴向另一侧面的内圈81上均布开设有内圈卡扣85;第一扭簧8通过内圈卡扣85固定连接着发电机构3的外壳24、通过外圈卡扣84固定连接着相邻的第一滑轮7轴向端面。
每个柔性体83由一个以上的S弯依次连接构成。
所述齿槽圆盘112内嵌式固定连接在第二滑轮12一侧端面上;所述齿形圆盘111的一侧轴向端面上均布设有四个弧形齿,齿槽圆盘112包括外环圈、内环圈和若干齿状叶片,若干齿状叶片均布连接在外环圈和内环圈之间;齿形圆盘111的弧形齿和齿槽圆盘112的单个齿状叶片结构相同,齿形圆盘111和齿槽圆盘112啮合时,齿形圆盘111上的四个弧形齿恰好嵌入到齿槽圆盘112上对应的齿状叶片内,直线压缩弹簧14一端固定连接着发电机构3的外壳24,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滑轮12的另一端面;直线压缩弹簧14的弹力挤压第二滑轮12使齿槽圆盘112和齿形圆盘111保持啮合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本发明设计有两个输入机构,每个输入机构上均设计有单向传动机构,在人体正常行走时,该发电装置可有效的采集膝关节作伸展运动和踝关节作背屈运动时人体产生的负功,减小了人体新陈代谢能的损失,将人体的生物能转化为发电机电能,实现了人在正常行走时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电能。本发明在两个输入机构上均设计有扭簧,其分别用于储存从人体膝关节与踝关节中采集的负功和保持膝绳与踝绳的张紧,扭簧的弹性势能在支撑后期释放时可以为踝关节跖屈运动提供正功,同时,设计的扭簧可以实现在摆动后期辅助小腿摆动减速的效果,所以该发电装置可以通过回收的能量降低人体在行走时对人体正功的需求,从而减小了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缓解人的疲劳感。本发明设计有大腿支架、小腿支架和小腿支架连杆,穿戴方便,结构紧凑,不会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限制,节能环保,适用于士兵野外训练或长时间野外工作的用户,同时不会影响使用者的正常步态。
本发明用于回收人体运动时摆动阶段膝关节伸展和站立阶段踝关节背屈时产生的负功,实现发电和辅助行走的功能。由生物力学分析知,膝关节和踝关节是产生负功最多的关节,仅膝关节可产生67W的功率,且负功占比高达90%,而肌肉将新陈代谢能转化为正功的峰值效率为25%,肌肉执行负功的峰值转化效率为120%,所以,仅采集膝踝关节处的负功可以显著降低新陈代谢消耗。
根据生物力学分析知,站立阶段踝关节背屈角度约为10°,而摆动阶段踝关节背屈角度仅3°左右,所以,可以通过调整踝绳的长度避免采集摆动阶段踝关节背屈时产生的正功。本发明的第一输入机构和第二输入机构上分别设计由棘轮棘爪机构和单向传动机构,其均只能实现单向传动,从而避免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时的相互影响,故不会给关节带来反作用扭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发电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过渡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输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输入机构结构剖视图。
图7是棘轮棘爪机构的剖视图。
图8a是第一扭簧的前视图。
图8b是第一扭簧的后视图。
图9是第二输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拆除了第二扭簧的第二输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二输入机构的剖视图。
图12是齿形圆盘、齿槽圆盘和第二滑轮装配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齿形圆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齿槽圆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齿槽圆盘和第二滑轮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小腿支架连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一个步态周期中发电机构工作过程示意图。
上图中序号:膝绳1、踝绳2、发电机构3、第一输入轴4、第一输入齿轮5、棘轮棘爪机构6、棘轮61、棘爪62、压缩扭簧63、壳体64、第一滑轮7、第一扭簧8、内圈81、外圈82、柔性体83、外圈卡扣84、内圈卡扣85、第二输入轴9、第二输入齿轮10、单向传动机构11、齿形圆盘111、齿槽圆盘112、第二滑轮12、第二扭簧13、直线压缩弹簧14、第一传动轴15、过渡齿轮16、主动齿轮17、第二传动轴18、从动齿轮19、涡轮20、蜗杆21、联轴器22、发电机23、外壳24、大腿支架25、小腿支架26、小腿支架连杆27、脚踝连杆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构3、膝绳1、踝绳2、大腿支架25、小腿支架26、小腿支架连杆27、脚踝连杆28。
参见图2和图3,发电机构3包括发电机23、蜗轮蜗杆机构、第一输入机构、第二输入机构和过渡传动机构。发电机23为无刷直流发电机,型号为Maxon EC32 Flat。过渡传动机构包括一对齿轮和过渡齿轮16。过渡传动机构分别传动连接着第一输入机构和第二输入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轴通过联轴器22连接着发电机23的输入轴。
参见图5和图6,第一输入机构包括第一输入轴4、第一输入齿轮5、棘轮棘爪机构6、第一滑轮7和第一扭簧8。第一输入齿轮5、棘轮棘爪机构6的棘轮61、第一滑轮7和第一扭簧8依次套装在第一输入轴4上。
第一扭簧8包括同心的内圈81和外圈82,内圈81和外圈82之间均布设有八个柔性体83。每个柔性体83由一个以上的S弯依次连接构成。参见图8a,第一扭簧8轴向一侧面的外圈82上均布开设有外圈卡扣84;参见图8b,第一扭簧8轴向另一侧面的内圈81上均布开设有内圈卡扣85。参见图6,第一扭簧8通过内圈卡扣85固定连接着发电机构3的外壳24,通过外圈卡扣84固定连接着相邻的第一滑轮7轴向端面。
参见图9和图10,第二输入机构包括第二输入轴9、第二输入齿轮10、单向传动机构11、第二滑轮12、直线压缩弹簧14和第二扭簧13。参见图11,单向传动机构11包括齿形圆盘111和齿槽圆盘112。第二输入齿轮10、单向传动机构11的齿形圆盘111和齿槽圆盘112、第二滑轮12、直线压缩弹簧14和第二扭簧13依次套装在第二输入轴9上。
参见图11和图15,齿槽圆盘112内嵌式固定连接在第二滑轮12一侧端面上。参见图13,齿形圆盘111的一侧轴向端面上均布设有四个弧形齿;参见图14,齿槽圆盘112包括外环圈、内环圈和若干齿状叶片,若干齿状叶片均布连接在外环圈和内环圈之间;齿形圆盘111的弧形齿和齿槽圆盘112的单个齿状叶片结构相同;齿形圆盘111和齿槽圆盘112啮合时,齿形圆盘111上的四个弧形齿恰好嵌入到齿槽圆盘112上对应的齿状叶片内,见图12。参见图11,直线压缩弹簧14一端固定连接着发电机构3的外壳24,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滑轮12的另一端面;直线压缩弹簧14的弹力挤压第二滑轮12使齿槽圆盘112和齿形圆盘111保持啮合状态。
实现单向传动:当齿槽圆盘112随第二滑轮12逆时针转动时,齿槽圆盘112的齿状叶片推动齿形圆盘111逆时针旋转,当齿槽圆盘112随第二滑轮12顺时针旋转时,齿槽圆盘112挤压齿形圆盘111,使直线压缩弹簧14被压缩,齿槽圆盘112相对齿形圆盘111产生滑动,故不会带动齿形圆盘111顺时针旋转。
参见图4,过渡传动机构的一对齿轮为主动齿轮17和从动齿轮19。从动齿轮19和蜗轮20同轴固定安装于第二传动轴18上,主动齿轮17和过渡齿轮16同轴固定安装于第一传动轴15上。过渡齿轮16分别与第一输入齿轮5和第二输入齿轮10啮合,见图2。
参见图7,棘轮棘爪机构6包括棘轮61、一对棘爪62、一对压缩扭簧63和壳体64。壳体64为带有翻边的环状壳体,压缩扭簧63的一端固定连接着棘爪62,压缩扭簧6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着壳体64内壁。
发电机构3通过小腿支架连杆27连接着小腿支架26,见图16。
参见图1、图2和图3,膝绳1的一端固定连接着大腿支架25,膝绳1的另一端固定绕设在第一输入机构的第一滑轮7上。
参见图2和图3,踝绳2的一端固定绕设在第二输入机构的第二滑轮12上,踝绳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着脚踝连杆28,见图1。
使用时,大腿支架25固定在人体的大腿上,小腿支架26固定在人体的小腿上,脚踝连杆28固定在人脚的鞋跟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详细说明如下:
(1)在使用者穿戴本发明的发电装置正常行走时,基于步态分析,在一个完整的步态周期中,脚跟刚着地时为步态周期的开始记为0%,脚趾离地时记为60%,100%对应于下一个步态周期的开始。
如图17中的(a)所示,在脚跟着地时,膝关节处于伸展阶段,此时第一扭簧8处于扭转状态,储存有弹性势能,故膝绳1上存在张力;第二扭簧13和踝绳2处于自由状态。在步态周期的0%至10%中,膝关节产生轻微的屈曲运动,膝绳1被松弛,第一扭簧8内的部分弹性势能被释放,带动第一滑轮7旋转,在此旋转方向上棘轮棘爪机构6处于分离状态,故不会将旋转运动传递给过渡传动机构和第二输入机构,发电机23不发电;同时,踝关节做跖屈运动,踝绳2被进一步放松,发电机23也不产生电能。在如图17中的(b)所示,在步态周期的10%至50%中,膝关节处于完全伸展状态,膝绳1被拉伸达到最大伸长量,膝绳1通过第一滑轮7带动第一扭簧8的外圈82旋转,使第一扭簧8的旋转角度达到最大,此时储存的弹性势能达到最大,在此旋转方向上,棘轮棘爪机构6处于锁合状态,所以,膝绳1经第一输入机构、过渡传动机构和涡轮蜗杆机构带动发电机23发电;同时,踝关节产生背屈运动,在步态周期的30%时,松弛的踝绳2被逐渐拉紧,在步态周期的30%-50%中,踝关节继续产生背屈运动通过拉伸踝绳2带动第二滑轮12旋转,第二滑轮12带动第二扭簧13的外圈旋转储存弹性势能,在此旋转方向上,单向传动机构11处于锁合状态,故踝绳2经第二输入机构、过渡传动机构和涡轮蜗杆机构带动发电机23旋转实现发电;在此过程中,第一输入机构和第二输入机构向过渡传动机构输入的转动方向一致,即向发电机23输入的旋转方向一致,所以,发电机23能够实现单向发电的功能。当第一输入齿轮5和第二输入齿轮10分别为第一输入机构和第二输入机构的原动件时,棘轮棘爪机构6和单向传动机构11均处于分离状态,不会将旋转运动通过第一滑轮7和第二滑轮12分别作用到膝绳1和踝绳2上,所以,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运动不会相互干涉。
如图17中的(c)所示,在步态周期的的50%-60%中,踝关节开始做跖屈运动,踝绳2逐渐松弛,储存在第二扭簧13中的弹性势能被释放,第二扭簧13的外圈带动第二滑轮12旋转保持踝绳2处于张紧状态,从而踝绳2向踝关节施加扭矩辅助踝关节加速,降低了人体的新陈代谢消耗。在第二滑轮12收缩踝绳2的旋转方向上,齿槽圆盘112和齿形圆盘111处于分离状态,故不会将旋转运动传递到过渡传动机构和第一输入机构。在步态周期的60%-80%中,踝关节发生背屈运动,由于此时踝关节做的功为正功,需将其过滤掉而不采集;由生物力学分析知,摆动阶段踝关节背屈仅能达到3°左右,远小于站立阶段踝关节的背屈角度,故可以预先调整踝绳2的长度使摆动阶段踝关节背屈角度达到最大时踝绳2仍处于松弛状态而将其过滤掉,从而避免了因采集踝关节正功而增加的人体新陈代谢消耗。在步态周期的50%-80中,膝关节做屈曲运动,膝绳1逐渐松弛,储存在第一扭簧8中的弹性势能被释放,第一扭簧8的外圈82带动第一滑轮7旋转保持膝绳1处于张紧状态,从而膝绳1向膝关节施加扭矩辅助膝关节加速,降低了人体的新陈代谢消耗。在第一滑轮7收缩膝绳1的旋转方向上,棘轮棘爪机构6处于分离状态,故不会将旋转运动传递到过渡传动机构和第二输入机构。所以,在步态周期的50%-80%中,储存在第一扭簧8和第二扭簧13中的弹性势能均被用于辅助人体行走,从而同时实现发电和辅助行走的功能。
如图17中的(d)所示,在步态周期的80%-100%中,膝关节由最大屈曲角度做伸展运动,膝绳1被拉伸带动第一滑轮7旋转,第一滑轮7带动第一扭簧8的外圈82旋转,将采集的膝关节负功转化为弹性势能储存在第一扭簧8中。在拉伸膝绳1的方向上,棘轮棘爪机构6处于锁合状态,旋转运动经过渡传动机构和涡轮蜗杆机构带动发电机23发电。在此过程中,过渡齿轮16带动第二输入齿轮10旋转,此时,第二输入齿轮10为第二输入机构的原动件,故第二输入机构的单向传动机构11处于分离状态,不会将旋转运动通过第二滑轮12作用在踝绳2上,踝关节处于自由活动状态。如图17中的(e),一个步态周期完成,开始进入下一个步态周期。
在下面每一个步态周期中,继续循环上面的实现过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构(3)、膝绳(1)、踝绳(2)、大腿支架(25)、小腿支架(26)、小腿支架连杆(27)、脚踝连杆(28);
所述发电机构(3)包括发电机(23)、蜗轮蜗杆机构、第一输入机构、第二输入机构和过渡传动机构;过渡传动机构包括一对齿轮和过渡齿轮(16),过渡传动机构分别传动连接着第一输入机构和第二输入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轴通过联轴器(22)连接着发电机(23)的输入轴;
发电机构(3)通过小腿支架连杆(27)连接着小腿支架(26);
所述膝绳(1)的一端固定连接着大腿支架(25),膝绳(1)的另一端固定绕设在第一输入机构的第一滑轮(7)上;
所述踝绳(2)的一端固定绕设在第二输入机构的第二滑轮(12)上,踝绳(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着脚踝连杆(28);
使用时,大腿支架(25)固定在人体的大腿上,小腿支架(26)固定在人体的小腿上,脚踝连杆(28)固定在人脚的鞋跟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3)的第一输入机构包括第一输入轴(4)、第一输入齿轮(5)、棘轮棘爪机构(6)、第一滑轮(7)和第一扭簧(8);所述第一输入齿轮(5)、棘轮棘爪机构(6)的棘轮(61)、第一滑轮(7)和第一扭簧(8)依次套设在第一输入轴(4)上;
所述第二输入机构包括第二输入轴(9)、第二输入齿轮(10)、单向传动机构(11)、第二滑轮(12)、直线压缩弹簧14和第二扭簧(13),所述单向传动机构(11)包括齿形圆盘(111)和齿槽圆盘(112);所述第二输入齿轮(10)、单向传动机构(11)的齿形圆盘(111)和齿槽圆盘(112)、第二滑轮(12)、直线压缩弹簧14和第二扭簧(13)的内圈依次套设在第二输入轴(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传动机构的一对齿轮为主动齿轮(17)和从动齿轮(19);从动齿轮(19)和蜗轮(20)同轴固定设于第二传动轴(18)上,主动齿轮(17)和过渡齿轮(16)同轴固定设于第一传动轴(15)上;所述过渡齿轮(16)分别与第一输入齿轮(5)和第二输入齿轮(10)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棘爪机构(6)包括棘轮(61)、一对棘爪(62)、一对压缩扭簧(63)和壳体(64);所述壳体(64)为带有翻边的环状壳体,壳体(64)的轴向侧面和相邻的第一滑轮(7)的轴向端面固定连接,一对棘爪(62)对称活动设于壳体(64)内,压缩扭簧(63)的一端固定连接着棘爪(62),压缩扭簧(6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着壳体(64)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簧(8)包括同心的内圈(81)和外圈(82),内圈(81)和外圈(82)之间均布设有八个柔性体(83);第一扭簧(8)轴向一侧面的外圈(82)上均布开设有外圈卡扣(84),第一扭簧(8)轴向另一侧面的内圈(81)上均布开设有内圈卡扣(85);第一扭簧(8)通过内圈卡扣(85)固定连接着发电机构(3)的外壳(24)、通过外圈卡扣(84)固定连接着相邻的第一滑轮(7)轴向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柔性体(83)由一个以上的S弯依次连接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圆盘(112)内嵌式固定连接在第二滑轮(12)一侧端面上;所述齿形圆盘(111)的一侧轴向端面上均布四个弧形齿,齿槽圆盘(112)包括外环圈、内环圈和若干齿状叶片,若干齿状叶片均布连接在外环圈和内环圈之间;齿形圆盘(111)上的弧形齿和齿槽圆盘(112)的单个齿状叶片结构相同;齿形圆盘(111)和齿槽圆盘(112)啮合时,齿形圆盘(111)上的四个弧形齿恰好嵌入到齿槽圆盘(112)上对应的齿状叶片内;直线压缩弹簧(14)一端固定连接着发电机构(3)的外壳(24),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滑轮(12)的另一端面;直线压缩弹簧(14)的弹力挤压第二滑轮(12)使齿槽圆盘(112)和齿形圆盘(111)保持啮合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79987.5A CN113007048B (zh) | 2021-03-16 | 2021-03-16 | 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79987.5A CN113007048B (zh) | 2021-03-16 | 2021-03-16 | 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07048A true CN113007048A (zh) | 2021-06-22 |
CN113007048B CN113007048B (zh) | 2022-05-17 |
Family
ID=76408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79987.5A Active CN113007048B (zh) | 2021-03-16 | 2021-03-16 | 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0704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25762A (zh) * | 2022-04-14 | 2022-07-29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负功回收来发电的膝关节外骨骼及其发电方法 |
CN118721170A (zh) * | 2024-09-02 | 2024-10-01 | 杭州全进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外骨骼的紧急充能结构以及电动外骨骼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27712Y (zh) * | 2003-06-09 | 2004-07-21 | 郑久成 | 手动充电装置 |
CN101510626A (zh) * | 2008-02-14 | 2009-08-19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带发电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CN106034853A (zh) * | 2016-05-20 | 2016-10-26 | 北京云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大棚放风口的单向传动装置 |
CN106568991A (zh) * | 2016-11-10 | 2017-04-19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 一种继电保护测试线 |
CN107126348A (zh) * | 2017-03-31 | 2017-09-05 | 清华大学 | 一种准被动膝踝关节耦合下肢外骨骼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521613A (zh) * | 2017-09-30 | 2017-12-29 | 重庆铜山天询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动力装置 |
-
2021
- 2021-03-16 CN CN202110279987.5A patent/CN1130070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27712Y (zh) * | 2003-06-09 | 2004-07-21 | 郑久成 | 手动充电装置 |
CN101510626A (zh) * | 2008-02-14 | 2009-08-19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带发电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CN106034853A (zh) * | 2016-05-20 | 2016-10-26 | 北京云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大棚放风口的单向传动装置 |
CN106568991A (zh) * | 2016-11-10 | 2017-04-19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 一种继电保护测试线 |
CN107126348A (zh) * | 2017-03-31 | 2017-09-05 | 清华大学 | 一种准被动膝踝关节耦合下肢外骨骼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521613A (zh) * | 2017-09-30 | 2017-12-29 | 重庆铜山天询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动力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25762A (zh) * | 2022-04-14 | 2022-07-29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负功回收来发电的膝关节外骨骼及其发电方法 |
CN114825762B (zh) * | 2022-04-14 | 2024-04-19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负功回收来发电的膝关节外骨骼及其发电方法 |
CN118721170A (zh) * | 2024-09-02 | 2024-10-01 | 杭州全进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外骨骼的紧急充能结构以及电动外骨骼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07048B (zh) | 2022-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62869B (zh) | 一种穿戴式柔性下肢助力机器人 | |
CN108095980B (zh) | 一种基于能量分时调控的髋关节被动外骨骼装置 | |
Wiggin et al. | An exoskeleton using controlled energy storage and release to aid ankle propulsion | |
CN107126348A (zh) | 一种准被动膝踝关节耦合下肢外骨骼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040594B (zh) | 一种准被动式踝关节运动助力装置 | |
CN110292507A (zh) | 一种踝关节助力外骨骼 | |
CN113007048B (zh) | 基于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驱动的发电装置 | |
CN110368154B (zh) | 踝关节假肢 | |
CN105686929A (zh) | 一种柔顺驱动膝关节康复辅助装置 | |
CN209827446U (zh) | 一种穿戴式单侧下肢康复助力装置 | |
CN110559162B (zh) | 下肢外骨骼驱动器 | |
CN206577092U (zh) | 一种踝关节康复辅助装置 | |
CN113601488B (zh) | 一种棘轮-锥齿轮传动膝关节负功捕捉下肢外骨骼 | |
CN110063877A (zh) | 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 |
CN112796966A (zh) | 易穿戴柔顺关节运动发电机 | |
CN112975914A (zh) | 一种足底控制式下肢储能助力机构 | |
CN114932539B (zh) | 一种膝关节助力与俘能装置 | |
Xiong et al. | Multi-articular passive exoskeleton for reducing the metabolic cost during human walking | |
Chen et al. | Development of knee exoskeleton for capturing energy from human knee motion | |
CN110812132A (zh) | 踝关节外骨骼 | |
CN113374660A (zh) | 一种关节发电装置 | |
CN217861244U (zh) | 一种下肢膝关节运动能量回收助力外骨骼 | |
Chen et al.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knee-ankle exoskeleton for energy harvesting and walking assistance | |
CN218151274U (zh) | 一种膝关节驱动的高效双向传动发电装置 | |
CN107625565A (zh) | 基于变胞机构的可穿戴式主动型仿生假肢踝关节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