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1159B - 氨基嘧啶并吡唑/吡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氨基嘧啶并吡唑/吡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61159B CN112961159B CN202110242165.XA CN202110242165A CN112961159B CN 112961159 B CN112961159 B CN 112961159B CN 202110242165 A CN202110242165 A CN 202110242165A CN 112961159 B CN112961159 B CN 1129611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und
- stereoisomer
- enantiomer
-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 acceptable sa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6—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liver or gallbladder disorders, e.g.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cholagogues, litholytic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system of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53/00 or C07D455/00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氨基嘧啶并吡唑/吡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是一类具有内源性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细胞表面跨膜蛋白受体,通常由一个可以与特定配体相结合的细胞外结构域、一个跨膜区及一个可以选择性地与底物结合并将其磷酸化的细胞内激酶域组成。将配体与RTKs的细胞外结构区域结合,引起其结构改变从而产生酶催化活性。其对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存活、增殖、分化、迁移等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现已发现有50多种不同的RTKs家族成员,其中主要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R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s,EGFRs)、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 receptors,PDGFR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receptors,VEGFRs)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epatocyte growthfactorreceptors,HGFRs)。
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growthfactorreceptors,FGFRs)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酪氨酸激酶。FGF/FGFR信号通路在胃癌、乳腺癌、肺癌、胆管癌、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中出现异常活化。FGFR信号通路参与了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存活、胚胎发育、血管生成和器官形成的信号转导过程。FGFR信号通路在癌症中频繁出现改变,并且临床前模型证明FGFR信号通路异常具有促使癌症形成的潜力。FGFR处于细胞信号通路的上游,通过衔接蛋白活化下游信号通路或直接与转录因子结合传导信号。FGFR激活突变或过表达能使FGFR信号通路持续过度活化,与癌症进程密切相关。
近年研究表明FGFR与器官纤维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研究发现FGF在纤维化的肺组织、血清,肺泡灌注洗液中有高表达并与肺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FGF-2来源于肺泡的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可以促进胶原的合成及积聚。但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中检测到FGF-2水平升高,在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中FGFR-1表达增加,在间质细胞中FGFR-2表达增加,并有研究表明,FGF-2在糖尿病引起的肾病中明显过表达,并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促进肾小管细胞再生导致细胞纤维化。靶向FGFR的抑制剂药物可以抑制FGF/FGF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具有治疗以上疾病的潜力,FGFR抑制剂药物成为近年来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氨基嘧啶并吡唑/吡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R2为-H,或者R2同1-位氮原子形成酰胺;
X为CH或N。
进一步地,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5~10元芳基。
进一步地,所述芳基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的芳基为5~6元单环或9~10元稠环;
所述的芳基含有0~2个杂原子;
优选地,所述的杂原子为氮原子;
进一步地,所述取代的芳基含有至少一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优选地,所述取代的芳基含有至少一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未取代的C1~C6烷氧基、卤素、未取代的氨基、C1~C6烷基取代的氨基、未取代的C1~C6烷基。
优选地,所述取代的芳基含有至少一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OCH3、-Cl、-NH2。
优选地,R3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烯基。
优选地,R3选自未取代的C1~C3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4烯基。
优选地,所述取代的C2~C4烯基含有至少一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CN、C3~C6环烷基。
进一步地,所述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其结构如式Ⅰa或式Ⅰb所示:
优选地,所述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其结构如式Ⅰa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选自:
进一步地,所述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盐酸盐。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化合物1与化合物2或其对映异构体经过Mitsunobu反应,得到中间体1或其对映异构体:
其中,Ha为卤素,LG为离去基团;
优选地,Ha为-I;
优选地,LG为-Boc;
b、中间体1或其对映异构体与化合物3在钯催化剂作用下偶联,得到中间体2或其对映异构体:
其中,R5、R6独立地选自H或烷基,或者,R5与R6相连形成脂环;
c、中间体2或其对映异构体脱去离去基团,即得化合物4或其对映异构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备方法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步骤a中化合物1:化合物2或其对映异构体的摩尔比为1:(1.0~1.5);
步骤a的反应溶剂为四氢呋喃;
步骤a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了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和三苯基膦;
优选地,步骤a中化合物1: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的摩尔比为1:(2.0~3.0);
优选地,步骤a中化合物1:三苯基膦的摩尔比为1:(2.0~3.0);
步骤a在保护气氛下反应;
步骤a的反应温度为0~50℃;
步骤b中中间体1或其对映异构体:化合物3的摩尔比为1:(1.0~1.5);
步骤b的反应溶剂为1,4-二氧六环和水的混合溶剂,1,4-二氧六环:水的体积比为(4~8):1;
以中间体1或其对映异构体的摩尔量计,步骤b中钯催化剂的用量为3~10mmol%;
步骤b中所述的钯催化剂选自醋酸钯、[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三(二亚苄基茚丙酮)二钯中至少一种;
步骤b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了碱;
优选地,步骤b中中间体1或其对映异构体:碱的摩尔比为1:(2.0~3.0);
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的碱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磷酸钾、碳酸铯中至少一种;
步骤b在保护气氛下反应;
步骤b的反应温度为90~110℃。
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化合物4或其对映异构体与化合物5经过酰胺化反应,即得化合物6或其对映异构体:
其中,Halo为卤素;优选地,Halo为-Cl。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防治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优选地,所述的癌症为胃癌、乳腺癌、肺癌、胆管癌、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防治器官纤维化的药物中的用途。
优选地,所述的器官纤维化为肝纤维化或肺纤维化。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FGFR和/或VEGFR抑制剂类药物中的用途。
优选地,所述的FGFR抑制剂为FGFR1、FGFR2、FGFR3和/或FGFR4抑制剂。
优选地,所述的VEGFR抑制剂为Flt1、Flt4和/或KDR抑制剂。
本发明提供了药物组合物,它是以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优选地,所述的制剂为口服制剂。
术语定义:
本发明中提供的化合物和衍生物可以根据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或CAS(化学文摘服务社,Columbus,OH)命名系统命名。
术语“立体异构体”包括顺反异构体、旋光异构体。
术语“芳基”是指在芳族环系中包含或不包含杂原子的4n+2芳族环系的基团,其中,杂原子选自氮、氧和/或硫。
术语“酰胺”是指羧基上的羟基被氨基或取代氨基所取代而形成的结构。
术语“烷基”是直链或支链的饱和烃基的基团。C1~C6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C1)、乙基(C2)、正丙基(C3)、异丙基(C3)、正丁基(C4)、叔丁基(C4)、仲丁基(C4)、异丁基(C4)、正戊基(C5)、3-戊基(C5)、戊基(C5)、新戊基(C5)、3-甲基-2-丁基(C5)、叔戊基(C5)和正己基(C6)。
术语“烷氧基”是指基团-OR,其中R是上文所定义的烷基。C1~C6烷氧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叔丁氧基、仲丁氧基、正戊氧基、正己氧基和1,2-二甲基丁氧基。
术语“烯基”是指含有至少一个双键的直链或支链烃基。烯基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烯丙基、丁-1-烯基、丁-2-烯基、戊-1-烯基、戊-2-烯基、戊-3-烯基、己-1-烯基、己-2-烯基、己-3-烯基、己-4-烯基。
术语“环烷基”是指包含或不包含杂原子的饱和的环状烃基,其中,杂原子选自硫、氧、磷和/或氮。
术语“脂环”是指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环状烃基。
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某载体、运载物、稀释剂、辅料,和/或所形成的盐通常在化学上或物理上与构成某药物剂型的其它成分相兼容,并在生理上与受体相兼容。
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本发明化合物与无机和/或有机酸和碱形成的酸式和/或碱式盐,也包括两性离子盐(内盐),还包括季铵盐,例如烷基铵盐。这些盐可以是在化合物的最后分离和纯化中直接得到。也可以是通过将上述化合物与一定数量的酸或碱适当(例如等当量)进行混合而得到。这些盐可能在溶液中形成沉淀而以过滤方法收集,或在溶剂蒸发后回收而得到,或在水介质中反应后冷冻干燥制得。本发明中所述盐可以是化合物的盐酸盐、硫酸盐、枸橼酸盐、苯磺酸盐、氢溴酸盐、氢氟酸盐、磷酸盐、乙酸盐、丙酸盐、丁二酸盐、草酸盐、苹果酸盐、琥珀酸盐、富马酸盐、马来酸盐、酒石酸盐或三氟乙酸盐。
本发明化合物或药物组合物的施用方式没有特别限制,代表性的施用方式包括(但并不限于):口服、肠胃外(静脉内、肌肉内或皮下)、和局部给药。
用于口服给药的固体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丸剂、散剂和颗粒剂。在这些固体剂型中,活性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常规惰性赋形剂(或载体)混合,如柠檬酸钠或磷酸二钙,或与下述成分混合:(a)填料或增溶剂,例如,淀粉、乳糖、蔗糖、葡萄糖、甘露醇和硅酸;(b)粘合剂,例如,羟甲基纤维素、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蔗糖和阿拉伯胶;(c)保湿剂,例如,甘油;(d)崩解剂,例如,琼脂、碳酸钙、马铃薯淀粉或木薯淀粉、藻酸、某些复合硅酸盐、和碳酸钠;(e)缓溶剂,例如石蜡;(f)吸收加速剂,例如,季胺化合物;(g)润湿剂,例如鲸蜡醇和单硬脂酸甘油酯;(h)吸附剂,例如,高岭土;和(i)润滑剂,例如,滑石、硬脂酸钙、硬脂酸镁、固体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其混合物。胶囊剂、片剂和丸剂中,剂型也可包含缓冲剂。
固体剂型如片剂、糖丸、胶囊剂、丸剂和颗粒剂可采用包衣和壳材制备,如肠衣和其它本领域公知的材料。它们可包含不透明剂,并且,这种组合物中活性化合物或化合物的释放可以延迟的方式在消化道内的某一部分中释放。可采用的包埋组分的实例是聚合物质和蜡类物质。必要时,活性化合物也可与上述赋形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微胶囊形式。
用于口服给药的液体剂型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乳液、溶液、悬浮液、糖浆或酊剂。除了活性化合物外,液体剂型可包含本领域中常规采用的惰性稀释剂,如水或其它溶剂,增溶剂和乳化剂,例知,乙醇、异丙醇、碳酸乙酯、乙酸乙酯、丙二醇、1,3-丁二醇、二甲基甲酰胺以及油,特别是棉籽油、花生油、玉米胚油、橄榄油、蓖麻油和芝麻油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等。
除了这些惰性稀释剂外,组合物也可包含助剂,如润湿剂、乳化剂和悬浮剂、甜味剂、矫味剂和香料。
除了活性化合物外,悬浮液可包含悬浮剂,例如,乙氧基化异十八烷醇、聚氧乙烯山梨醇和脱水山梨醇酯、微晶纤维素、甲醇铝和琼脂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等。
用于肠胃外注射的组合物可包含生理上可接受的无菌含水或无水溶液、分散液、悬浮液或乳液,和用于重新溶解成无菌的可注射溶液或分散液的无菌粉末。适宜的含水和非水载体、稀释剂、溶剂或赋形剂包括水、乙醇、多元醇及其适宜的混合物。
用于局部给药的本发明化合物的剂型包括软膏剂、散剂、贴剂、喷射剂和吸入剂。活性成分在无菌条件下与生理上可接受的载体及任何防腐剂、缓冲剂,或必要时可能需要的推进剂一起混合。
本发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是指除活性成分以外包含在剂型中的物质。
本发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助性成分,它具有一定生理活性,但该成分的加入不会改变上述药物组合物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仅仅发挥辅助功效,这些辅助功效仅仅是对该成分已知活性的利用,是医药领域惯用的辅助治疗方式。若将上述辅助性成分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配合使用,仍然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结构新颖的氨基嘧啶并吡唑/吡咯类化合物,对FGFR、VEGFR等多种酪氨酸激酶具有抑制作用,是潜在的多靶点抗肿瘤药物。生物学实验证明,本发明化合物能够不仅可以显著抑制乳腺癌、肺癌、胃癌、胆管癌、尿路上皮癌等多种癌细胞的增殖,具有广谱的抗癌作用,对成纤维细胞和肝星状细胞的增殖也表现出抑制作用,而且能够在体内抑制肿瘤的生长,为抗肿瘤、抗纤维化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生物学实验中裸鼠体内肿瘤生长曲线图;
图2为生物学实验中肿瘤测量情况图;
图3为生物学实验中肿瘤重量统计结果图;
图4为生物学实验中裸鼠体重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
将原料化合物1(1.08g,8mmol)溶于DMF(20mL)中,加入N-碘代丁二酰亚胺(4.5g,20mmol),80℃下反应5h后TLC监测。反应完毕后用保险粉的饱和水溶液淬灭反应,将反应液倒入水中,有黄色固体析出,将固体过滤后干燥,得中间体2(白色固体,98%),MS m/z(ESI):261.9[M+H]+。
将中间体2(2.09g,8mmol)溶于四氢呋喃150mL中,加入化合物3(1.8g,9.6mmol)、三苯基膦(4.2g,16mmol),N2保护,于0℃搅拌,再滴加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3.1mL,16mmol),滴加完毕,半小时后转至室温反应3h后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水洗3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浓缩,柱层析得中间体4(浅黄色固体,70%),MS m/z(ESI):431.1[M+H]+。
将化合物5(2.67g,8mmol)、乙烯基硼酸频哪醇酯化合物6(1.6mL,9.6mmol)、DIEA(2.4mL,14.4mmol)加入干燥甲苯(80mL)中,再加入Pd2(dba)3(1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1mmol%),氮气保护下升温至95℃反应8h,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溶剂,剩余物用乙酸乙酯溶解后经硅藻土过滤,滤液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浓缩,柱层析(PE:EA=4:1)得中间体7(浅黄色油状,53%),MS m/z(ESI):344.1[M+H]+。
将中间体4(431mg,1mmol)、中间体7(431mg,1.2mmol)、Pd(dppf)Cl2(5mmol%),碳酸钾(278mg,2mmol),加入1,4-二氧六环与水(4:1)的混合溶剂25mL中,N2置换后于100℃下反应10h,TLC监测反应。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减压浓缩,剩余物用乙酸乙酯溶解,经硅藻土过滤,滤液浓缩后,经柱层析(PE:EA=2:1)得到化合物8(浅黄色固体,70%)。MS m/z(ESI):544.1[M+H]+。
将化合物8(544mg,1mmol)溶于甲醇中,加入盐酸,室温搅拌6h,有沉淀析出,浓缩得固体,加入超干二氯甲烷,三乙胺(694μL,5mmol),冰浴条件下滴加丙烯酰氯(152μL,2mmol),滴加完毕后转至室温反应30min,TLC监测反应。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用二氯甲烷稀释,水洗3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浓缩,薄层色谱层析得产物化合物9-1(白色固体,50%),MS m/z(ESI):489.1[M+H]+。
按照类似的方法可以制备得到如下化合物:
表1本发明部分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数据
以下通过生物学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实验仪器及材料
超净工作台BHC-1000IIA/B3:苏净安泰生物技术公司;恒温水浴箱PolyScience9505:PolyScience公司;灭菌锅MLS-3780:SANYO公司;烘箱:Binder公司;超纯水仪Milli-QIntegral 10:Millipore公司;酶标仪Multiscan MK3、细胞培养箱、低速离心机SorvallST1:Thermofisher公司;Centrifuge 5415C超速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NUAIRE NU-425-600E生物安全柜:美国Nuaire公司;BCD-215YD型普通冰箱:中国Haier公司;SANYO(-80℃)超低温冰箱:日本三洋电器集团;Rocker 51702摇床:美国Cole Parmer公司;96孔细胞培养板:Costa Corning公司;普通光学显微镜:Olympus公司;移液枪:Thermo公司;PH计:Coring公司;高压灭菌锅:SANYO公司。
实验中采用的细胞系购自美国ATCC公司。培养细胞所用各种必需品购自GibcoBRL公司,包括DMEM培养基、RPMI 1640培养基、胎牛血清(FBS)和胰酶。四甲基偶氮唑蓝(MTT)、二甲基亚砜(DMSO)购自美国Sigma公司。
二、实验方法
1、激酶测试
用DMSO将本发明化合物稀释至反应中最终所需最高抑制剂浓度的50倍。将100μL化合物稀释液转移到96孔板中。在同一96孔板的两个空白孔中加入100μL DMSO。该96孔板作为源板。将10μL化合物从源板转移到的96孔板中,作为中间板。向中间板的每个孔中加入90μLl1x激酶缓冲液。在振荡器上将中间板中的化合物混合10分钟。将96孔中间板的每孔取5μL转移至384孔板,设置副孔。在1x激酶碱缓冲液中加入激酶。在1x激酶碱缓冲液中加入FAM标记的肽和ATP。测定板中已含有5μL化合物10%DMSO溶液。向384孔测定板的每个孔中加入10μL l2.5x酶溶液。在室温下孵育10分钟。向384孔测定板的每个孔中加入10μL的2.5x肽溶液。在28℃下孵育特定时间后,加入25μL终止缓冲液以停止反应。在Caliper上收集数据,将数据进一步换算为IC50。
2、细胞培养
从液氮中取出冻存保种的肿瘤细胞,迅速置于37℃恒温水浴复温融化,在无菌条件下用培养基洗涤1次。然后用完全培养基接种于培养瓶内,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第二天置换新鲜细胞培养液。悬浮生长细胞的传代:细胞培养2~3天后,从培养箱中取出培养瓶,收集细胞悬液于离心管中,1500rpm/min,离心3min,倒去上清液,细胞沉淀用完全培养基重悬并吹打均匀,然后分至3~5瓶培养。一般3~4天传代1次;贴壁生长细胞的传代:细胞贴壁长满至瓶底的80%左右,从培养箱中取出培养瓶,吸去培养基,用0.25%胰酶洗涤1次,然后加入0.25%的胰酶消化液消化,观察细胞收缩变圆后,加入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并吹打使细胞分散脱落,收集细胞悬液,1500rpm/min,离心3min,倒去上清液,细胞沉淀用完全培养基重悬并吹打均匀,然后分至3~5瓶瓶培养。一般3~4天传代1次。
3、细胞增殖抑制实验(MTT法)
收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以每孔2.5×103~1×104个的数量接种于96孔板中,在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过夜24小时,采用DMEM培养基稀释待测药物并加入到96孔板中,每种药物8个梯度,每个梯度含3个复孔。加药组中,按梯度(终浓度分别为1000、333、127、42.3、14.1、4.7、1.56、0.53nM)每孔加入100μL化合物的培养基溶液,每个浓度设3个复孔;阴性对照组每孔中加入含1‰DMSO的空白培养基100μL,共6个复孔;空白对照组每孔中只加入100μL培养基。将板置于37℃、5%CO2细胞培养孵箱内培养72小时。药物处理组、隐形对照组和空白组每孔加入20μL MTT溶液(5mg/mL),继续培养2-4小时,待甲瓒形成后,终止培养,倾去上清液后每孔加150μL DMSO(对于悬浮细胞则直接加入50μL 20%SDS溶液),在摇床上摇15~20分钟。用酶标仪在570nm波长下检测每孔细胞吸光度(OD 570),取其平均值记录结果。细胞增殖抑制率=(对照组OD570-实验组OD570)/(对照组OD 570-空白OD570)×100%。最后,使用Graphpad Prism软件拟合半数抑制浓度。
4、动物体内实验
取对数生长期良好的SNU16细胞,以5×105cells/100μl/只的量接种于Balb/C裸鼠皮下,大约接种后10天,肿瘤长到250cm2左右,开始进行随机分组,每组7只。
1)给药途径:口服给药,溶剂为DMSO 5%,PEG400 45%生理盐水50%。
2)分组:溶剂组,AZD4547组(15mg/kg),化合物9-15低剂量组(15mg/kg),化合物9-15高剂量组(30mg/kg)
3)给药时间:肿瘤约为250cm2分组后进行口服给药,连续给药10天。
4)评价指标:在给药10天后,考察裸鼠体重变化,肿瘤的生长曲线,肿瘤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三、实验结果
1、下表列举了本发明合成的部分化合物对FGFR1激酶的抑制率。
表2本发明合成的部分化合物对FGFR1激酶的抑制率
从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氨基嘧啶并吡唑/吡咯骨架的化合物,对FGFR1激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此基础上,挑选在低浓度条件下(0.1μM)对FGFR1抑制率大于80%的优选化合物,即9-1和9-15,进一步测试其抑制FGFR1的IC50值,以及对FGFR2-4和其它酪氨酸激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如下:
表3优选化合物抑制FGFR1的IC50值
表4优选化合物对其它酪氨酸激酶的抑制作用(IC50,nM)
从表3、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化合物对FGFR和VEGFR(包括Flt1、Flt4、KDR亚型)等多种酪氨酸激酶具有抑制作用,这些激酶在肿瘤细胞存活、增殖、分化、迁移和肿瘤血管生成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表明本发明化合物是潜在的多靶点抗肿瘤药物。
2、下表列举了本发明部分化合物对胃癌细胞株SNU16增殖的抑制情况。
表5本发明部分化合物抑制胃癌细胞株增殖的IC50值或抑制率
注:AZD4547是已知有效的FGFR抑制剂。
3、下表列举了本发明部分化合物对4T1鼠源乳腺癌细胞,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结果表示为IC50值,μM;或化合物浓度为10μM时的抑制率)。
表6本发明部分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
化合物编号 | 4T1 | A549 |
9-1 | <3.3 | <3.3 |
9-3 | 8.2 | 53% |
9-7 | 40% | 45% |
9-15 | <3.3 | <3.3 |
4、下表列举了本发明部分化合物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和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的抑制情况。
表7本发明部分化合物抑制纤维化细胞增殖的IC50值或抑制率
5、体内动物实验结果
肿瘤生长曲线见图1,肿瘤测量情况见图2,肿瘤重量统计结果见图3,裸鼠体重变化曲线见图4。可以看出,本发明化合物9-15低剂量和高剂量均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甚至使肿瘤消除。而且,在同等剂量下(15mg/kg),化合物9-15抑制肿瘤的生长的效果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物AZD4547。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以及不同实施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Claims (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是:结构如式Ⅰa所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是:所述的盐为盐酸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步骤a中化合物1:化合物2或其对映异构体的摩尔比为1:(1.0~1.5);
步骤a的反应溶剂为四氢呋喃;
步骤a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了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和三苯基膦;步骤a中化合物1: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的摩尔比为1:(2.0~3.0);步骤a中化合物1:三苯基膦的摩尔比为1:(2.0~3.0);
步骤a在保护气氛下反应;
步骤a的反应温度为0~50℃;
步骤b中中间体1或其对映异构体:化合物3的摩尔比为1:(1.0~1.5);
步骤b的反应溶剂为1,4-二氧六环和水的混合溶剂,1,4-二氧六环:水的体积比为(4~8):1;
以中间体1或其对映异构体的摩尔量计,步骤b中钯催化剂的用量为3~10mmol%;
步骤b中所述的钯催化剂选自醋酸钯、[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三(二亚苄基茚丙酮)二钯中至少一种;
步骤b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了碱;步骤b中中间体1或其对映异构体:碱的摩尔比为1:(2.0~3.0);步骤b中所述的碱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磷酸钾、碳酸铯中至少一种;
步骤b在保护气氛下反应;
步骤b的反应温度为90~110℃。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Ha为-I;LG为-Boc。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Halo为-Cl。
14.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防治器官纤维化的药物中的用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器官纤维化为肝纤维化或肺纤维化。
16.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FGFR和/或VEGFR抑制剂类药物中的用途。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FGFR抑制剂为FGFR1、FGFR2、FGFR3和/或FGFR4抑制剂。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VEGFR抑制剂为Flt1、Flt4和/或KDR抑制剂。
19.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它是以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剂为口服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47369 | 2020-03-05 | ||
CN2020101473690 | 2020-03-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61159A CN112961159A (zh) | 2021-06-15 |
CN112961159B true CN112961159B (zh) | 2022-07-01 |
Family
ID=76276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42165.XA Active CN112961159B (zh) | 2020-03-05 | 2021-03-04 | 氨基嘧啶并吡唑/吡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61159B (zh) |
WO (1) | WO202117531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30167009A (ko) * | 2020-10-05 | 2023-12-07 | 다나-파버 캔서 인스티튜트 인크. | Her2에 대한 강력하고 선택적인 억제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10085824A (ko) * | 1998-09-18 | 2001-09-07 | 스타르크, 카르크 | 단백질 키나아제 억제제로서의 피롤로피리미딘 |
FR2868422B1 (fr) * | 2004-03-31 | 2006-07-14 | Aventis Pharma Sa | Nouveaux derives pyrrolo(2,3-b) pyridine, leur preparation et leur utilisation pharmaceutique comme inhibiteurs de kinases |
US8426428B2 (en) * | 2008-12-05 | 2013-04-23 | Principia Biopharma, Inc. | EGFR kinase knockdown via electrophilically enhanced inhibitors |
JP2012526810A (ja) * | 2009-05-13 | 2012-11-01 | イントラ−セルラー・セラピ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有機化合物 |
US8377946B1 (en) * | 2011-12-30 | 2013-02-19 | Pharmacyclics, Inc. | Pyrazolo[3,4-d]pyrimidine and pyrrolo[2,3-d]pyrimidine compounds as kinase inhibitors |
CN103183674B (zh) * | 2011-12-31 | 2017-09-12 | 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 一类稠杂环衍生物及其应用 |
TW201336847A (zh) * | 2012-02-07 | 2013-09-16 | Taiho Pharmaceutical Co Ltd | 喹啉基吡咯并嘧啶化合物或其鹽 |
EP3052486A1 (en) * | 2013-09-30 | 2016-08-10 | Pharmacyclics LLC | Inhibitors of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
CN103896953A (zh) * | 2014-04-10 | 2014-07-02 | 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2,4-二羟基吡咯[2,3-d]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AU2015296215A1 (en) * | 2014-08-01 | 2017-03-23 | Pharmacyclics Llc | Inhibitors of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
CN106928231B (zh) * | 2015-12-31 | 2021-06-01 | 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类新型的egfr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激酶抑制剂 |
CN107513068A (zh) * | 2016-06-16 | 2017-12-26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一种具有fgfr抑制活性的新型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
CN109970740A (zh) * | 2017-12-27 | 2019-07-05 | 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4-氨基-嘧啶并氮杂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2021
- 2021-03-04 CN CN202110242165.XA patent/CN112961159B/zh active Active
- 2021-03-05 WO PCT/CN2021/079338 patent/WO202117531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175316A1 (zh) | 2021-09-10 |
CN112961159A (zh) | 2021-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586854B1 (ko) | 치환된 다환성 피리돈 유도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의 결정 | |
JP5938400B2 (ja) | ピロリル置換ジヒドロインドール−2−オン誘導体、調製方法及びそれらの用途 | |
CN111646995B (zh) | 4-氨基-嘧啶并氮杂环-苯基脲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JP6431593B6 (ja) | ピリジニルアミノピリミジン誘導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用途 | |
JP6963598B2 (ja) | チエノピリミジン系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医薬組成物およびその応用 | |
WO2021004421A1 (zh) | 炔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2961159B (zh) | 氨基嘧啶并吡唑/吡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WO2019174601A1 (en) | Heteroaryl compounds as kinase inhibitor | |
EP1918277B1 (en) | Azulene compounds | |
CN114181208B (zh) | 三并环类AhR抑制剂及其用途 | |
KR20170124089A (ko) | 퀴나졸린 유도체 또는 이의 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약학 조성물 | |
CN112961158B (zh) | 氨基嘧啶并吡唑/吡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1205227A (zh) | 3-乙烯基吲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2694474B (zh) | 吲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WO2023061434A1 (zh) | 一种三环化合物的用途 | |
CN112794820B (zh) | 吲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3354630B (zh) | 一种5,6-二氢苯并[h]喹唑啉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 |
WO2021232367A1 (zh) | 3-乙烯基吲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0028439B (zh) | 邻苯二甲酰亚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4773345A (zh) | 一种哌嗪二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7677614A (zh) | 具有akt激酶抑制活性的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16514817A (zh) | 具有akt激酶抑制活性的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 |
CN119019423A (zh) | 吡唑并吡啶类衍生物及其应用 | |
CN110981803A (zh) | 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