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1160B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51160B CN112951160B CN202110194081.3A CN202110194081A CN112951160B CN 112951160 B CN112951160 B CN 112951160B CN 202110194081 A CN202110194081 A CN 202110194081A CN 112951160 B CN112951160 B CN 1129511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transistor
- light
- display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25 hole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09G3/324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being set using a data current provided by the data driver, e.g. by using a two-transistor current mirror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plays having non-planar surfaces, e.g. curved displays
- G09G3/03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plays having non-planar surfaces, e.g. curved displays for flexible display surfac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66—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7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9/00—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 G11C19/28—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using semiconductor elemen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1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used for counteracting undesired variations, e.g. feedback or autozeroing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09G2300/085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being a dynamic memory with more than one capacitor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16—Interleaved control phases for different scan lines in the same sub-field, e.g. initialization, addressing and sustaining in plasma displays that are not simultaneous for all scan lin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21—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with use of split matric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09G2310/0245—Clearing or presetting the whole screen independently of waveforms, e.g. on power-o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09G2310/0251—Precharge or discharge of pixel before applying new pixel voltag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78—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arranged to drive both scan and data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6—Details of a shift regis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09G2330/023—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using energy recovery or conservatio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向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截止信号端的信号;第一显示状态是指第一显示区不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的状态;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被配置为在第一显示状态下,根据截止信号端的信号,控制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提供截止电平的信号;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被配置为向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发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并控制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提供发光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件由于具有薄、轻、主动发光、成本低、易形成柔性结构、视角宽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些OLED显示面板(例如可折叠显示面板)可以具有多个显示区,在进行部分屏幕显示(例如,半屏显示)时,实际上会驱动所有显示区进行显示,会导致显示面板的功耗较高。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与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和第一驱动控制电路、以及与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信号端、截止信号端以及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一显示状态下,根据控制信号端提供的导通电平的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截止信号端的信号;第一显示状态是指第一显示区不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的状态;
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与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一显示状态下,根据所述截止信号端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提供截止电平的信号;
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与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向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提供发光信号。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周围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分别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上述的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在第一显示状态下,根据控制信号端提供的导通电平的控制信号,向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截止信号端的信号;第一显示状态是指第一显示区不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的状态;根据所述截止信号端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的发光控制端提供截止电平的信号;向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提供发光信号。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周围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分别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上述的驱动电路。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驱动电路,包括:与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和第一驱动控制电路、以及与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其中,第一驱动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信号端、截止信号端以及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在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时钟信号端的控制下,根据控制信号端提供的导通电平的控制信号,控制截止信号端向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信号;第一显示状态是指第一显示区不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的状态;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与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在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时钟信号端的控制下,根据截止信号端的信号,控制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提供截止电平的信号;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与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在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时钟信号端的控制下,向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并根据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控制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提供发光信号。如此,在部分屏显示的时候,受到截止信号端EM_OFF的信号的影响,可以实现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处于关闭状态;而且可以实现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处于正常状态。从而,可以在实现在部分屏显示时候降低显示面板功耗。
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而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图1A为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D为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5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移位寄存器的时序示意图;
图6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一种时序示意图;
图6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另一种时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注意,实施方式可以以多个不同形式来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个事实,就是方式和内容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及其范围的条件下被变换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因此,本公开不应该被解释为仅限定在下面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中。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中,有时为了明确起见,夸大表示了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层的厚度或区域。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式并不一定限定于该尺寸,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此外,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理想的例子,本公开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形状或数值等。
本说明书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是为了避免构成要素的混同而设置,而不是为了在数量方面上进行限定的。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中部”、“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句以参照附图说明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根据描述各构成要素的方向适当地改变。因此,不局限于在说明书中说明的词句,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更换。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件间接相连,或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中,晶体管是指至少包括栅电极(栅极或控制极)、漏电极以及源电极这三个端子的元件。晶体管在漏电极(漏电极端子、漏区域或漏电极)与源电极(源电极端子、源区域或源电极)之间具有沟道区域,并且电流能够流过漏电极、沟道区域以及源电极。注意,在本说明书中,沟道区域是指电流主要流过的区域。
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极可以为漏电极、第二极可以为源电极,或者第一极可以为源电极、第二极可以为漏电极。在使用极性相反的晶体管的情况或电路工作中的电流方向变化的情况等下,“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功能有时互相调换。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源电极”和“漏电极”可以互相调换。
在本说明书中,“电连接”包括构成要素通过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只要可以进行连接的构成要素间的电信号的授受,就对其没有特别的限制。“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的例子不仅包括电极和布线,而且还包括晶体管等开关元件、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其它具有各种功能的元件等。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开关晶体管、发光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驱动控制晶体管均可以为薄膜晶体管或场效应管或其它特性相同的器件。例如,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薄膜晶体管可以是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例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开关晶体管、发光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可以采用P型晶体管。其中,P型晶体管在栅极为低电平时导通,在栅极为高电平时截止。然而,本公开对此并不限定,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开关晶体管、发光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亦可以为N型晶体管。其中,N型晶体管在栅极为高电平时导通,在栅极为低电平时截止。
一些具有多个显示区的OLED显示面板(如可折叠显示面板),可以实现息屏显示(Always On Display,AOD)模式,即可以实现部分屏幕显示(例如,半屏显示)。本公开发明人最初研究发现:在进行部分屏幕显示(例如,半屏显示)时,还是会采用多个驱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驱动所有显示区中的像素进行显示,只不过给多个显示区中的不进行显示的显示区显示黑色图像而已,这样,由于多个显示区中的不进行显示的显示区所对应的驱动IC仍然会工作,导致在息屏显示模式下显示面板的功耗较高。由此,本公开发明人提出:在进行部分屏幕显示(例如,半屏显示)时,控制多个显示区中的不进行显示的显示区所对应的驱动IC处于停止工作状态,不驱动对应的发光信号驱动器进行输出,即不进行显示的显示区所对应的发光信号驱动器不向该不进行显示的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提供发光信号。然而,本公开发明人又研究发现:以如图1A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为例,在部分屏幕显示状态下,当不进行显示的显示区所对应的发光信号驱动器不向该不进行显示的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提供发光信号时,发光控制端EM会处于浮空(floating)状态。但是,由于第一电源线VDD和第二电源线VSS是整面连接,第一电源线VDD和第二电源线VSS仍然会给像素驱动电路提供电压,这就导致此时发光控制端EM会处于零电压(零电势),从而,会导致发光晶体管(即图1A中的第十六晶体管T16和第十七晶体管T17)并不是处于完全的关闭状态,进而,会导致漏流发光,使得显示面板功耗较大的问题仍然存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如图1B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像素阵列,其中,该像素阵列可以划分为N个显示区,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该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与N个显示区分别对应的N个时序控制器、N个数据信号驱动器、N个扫描信号驱动器和N个发光信号驱动器。该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与N个显示区分别对应的N组扫描信号线、N组数据信号线和N组发光信号线。这里,图1B中以该显示面板的1个显示区为例进行示意。
其中,每组扫描信号线可以包括:多个扫描信号线,每组数据信号线可以包括:多个数据信号线,每组发光信号线可以包括:多个发光信号线。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显示区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Pxij,其中,每个子像素Pxij可以连接到对应的数据信号线、对应的扫描信号线和对应的发光信号线,i和j可以是自然数。像素Pxij可以指其中晶体管连接到第i扫描信号线且连接到第j数据信号线的像素。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序控制器可以将适合于数据信号驱动器的规格的灰度值和控制信号提供到数据信号驱动器,可以将适合于扫描信号驱动器的规格的时钟信号、扫描起始信号等提供到扫描信号驱动器,可以将适合于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规格的时钟信号、发光停止信号等提供到发光信号驱动器。数据信号驱动器可以利用从时序控制器接收的灰度值和控制信号来产生将提供到数据信号线D1、D2、D3、……和Dn的数据电压。例如,数据信号驱动器可以利用时钟信号对灰度值进行采样,并且以像素行为单位将与灰度值对应的数据电压施加到数据信号线D1至Dn,n可以是自然数。扫描信号驱动器可以通过从时序控制器接收时钟信号、扫描起始信号等来产生将提供到扫描信号线S1、S2、S3、……和Sm的扫描信号。例如,扫描信号驱动器可以将具有导通电平脉冲的扫描信号顺序地提供到扫描信号线S1至Sm。例如,扫描信号驱动器可以被构造为移位寄存器的形式,并且可以以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顺序地将以导通电平脉冲形式提供的扫描起始信号传输到下一级电路的方式产生扫描信号,m可以是自然数。发光信号驱动器可以通过从时序控制器接收时钟信号、发光停止信号等来产生将提供到发光信号线E1、E2、E3、……和Eo的发光信号。例如,发光信号驱动器可以将具有截止电平脉冲的发光信号顺序地提供到发光信号线E1至Eo。例如,发光信号驱动器可以被构造为移位寄存器的形式,并且可以以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顺序地将以截止电平脉冲形式提供的发光停止信号传输到下一级电路的方式产生发光信号,o可以是自然数。
图1C为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C所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可以包括以矩阵方式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P,多个像素单元P的至少一个包括出射第一颜色光线的第一发光单元(子像素)P1、出射第二颜色光线的第二发光单元P2和出射第三颜色光线的第三发光单元P3,第一发光单元P1、第二发光单元P2和第三发光单元P3均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第一发光单元P1、第二发光单元P2和第三发光单元P3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分别与扫描信号线、数据信号线和发光信号线连接,像素驱动电路被配置为在扫描信号线和发光信号线的控制下,接收数据信号线传输的数据电压,向发光器件输出相应的电流。第一发光单元P1、第二发光单元P2和第三发光单元P3中的发光器件分别与所在发光单元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发光器件被配置为响应所在发光单元的像素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发出相应亮度的光。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单元P中可以包括红色(R)发光单元、绿色(G)发光单元和蓝色(B)发光单元,或者可以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蓝色发光单元和白色发光单元,本公开在此不做限定。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单元中发光单元的形状可以是矩形状、菱形、五边形或六边形。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发光单元时,三个发光单元可以采用水平并列、竖直并列或品字方式排列,像素单元包括四个发光单元时,四个发光单元可以采用水平并列、竖直并列或正方形(Square)方式排列,本公开在此不做限定。
图1D为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示意了OLED显示面板三个子像素的结构。如图1D所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平面上,显示面板可以包括设置在基底101上的驱动电路层102、设置在驱动电路层102远离基底101一侧的发光器件103以及设置在发光器件103远离基底101一侧的封装层104。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底101可以是柔性基底,或者可以是刚性基底。每个子像素的驱动电路层102可以包括构成像素驱动电路的多个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图1D中以每个子像素中包括的一个晶体管210和一个存储电容211为例进行示意。发光器件103可以包括阳极301、像素定义层302、有机发光层303和阴极304,阳极301通过过孔与驱动晶体管210的漏电极连接,有机发光层303与阳极301连接,阴极304与有机发光层303连接,有机发光层303在阳极301和阴极304驱动下出射相应颜色的光线。封装层104可以包括叠设的第一封装层401、第二封装层402和第三封装层403,第一封装层401和第三封装层403可以采用无机材料,第二封装层402可以采用有机材料,第二封装层402设置在第一封装层401和第三封装层403之间,可以保证外界水汽无法进入发光器件103。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D所示,有机发光层303可以包括:叠设的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ion Layer,HIL)、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HTL)3031、电子阻挡层(Electron Block Layer,EBL)3032、发光层(Emitting Layer,EML)3033、空穴阻挡层(Hole Block Layer,HBL)3034、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3035和电子注入层(Electron Injection Layer,EIL)。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有子像素的空穴注入层和电子注入层可以是连接在一起的共通层,所有子像素的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可以是连接在一起的共通层,所有子像素的空穴阻挡层可以是连接在一起的共通层,相邻子像素的发光层和电子阻挡层可以有少量的交叠,或者可以是隔离的。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阴极的材料可以采用透明的导电氧化物,如铟锌氧化物(IZO)等。
此外,显示面板除了可以包括上述的基底、发光器件、像素驱动电路以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必要的组成和结构,例如,隔垫柱等,本公开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该显示面板的种类进行相应地设计和补充,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11和第二显示区12;该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可以包括:与第一显示区11对应的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与第一显示区11对应的第一驱动控制电路14、以及与第二显示区12对应的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其中,第一驱动控制电路14,分别与控制信号端EM_SW、截止信号端EM_OFF、和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起始节点N0连接;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与第一显示区11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连接;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与第二显示区12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连接。这里,在图2中,以第一显示区的数量为一个,第二显示区的数量为一个,驱动电路包括:与一个第一显示区11对应的一个第一驱动控制电路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可以为多个,如两个或三个等。对应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和第一驱动控制电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可以为多个,如两个或三个等。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可以为多个,如两个或三个等。对应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和第二驱动控制电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可以为多个,如两个或三个等。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给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对应的驱动控制电路。例如,可以仅给第一显示区设置对应的驱动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可以仅给第一显示区设置对应的第一驱动控制电路,而第二显示区不对应设置驱动控制电路。再例如,可以给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均对应设置驱动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第一显示区可以对应设置第一驱动控制电路,第二显示区可以对应设置第二驱动控制电路。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图2和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为例,第一显示状态可以是指第一显示区11不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12进行显示的状态;第二显示状态可以是指第一显示区11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12进行显示的状态;第三显示状态可以是指第一显示区11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12不进行显示的状态;第四显示状态可以是指第一显示区11不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12不进行显示的状态。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第一驱动控制电路14,被配置为根据控制信号端EM_SW提供的导通电平的控制信号,控制截止信号端EM_OFF向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起始节点N0提供信号;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被配置为:在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时钟信号端的控制下,根据截止信号端EM_OFF的信号,控制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一显示区11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提供截止电平的信号;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被配置为:向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起始节点N0提供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的信号,并在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时钟信号端的控制下,根据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的信号,控制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向第二显示区12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提供发光信号。如此,在部分屏显示的时候,受到截止信号端EM_OFF的信号的影响,第一显示区11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处于关闭状态;而且可以实现第二显示区12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处于正常状态,并未受到截止信号端EM_OFF的信号的影响。如此,可以在实现在部分屏显示时候降低显示面板功耗。
举例来说,以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为如图1A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为例,并以图1A中所有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那么,截止电平的信号可以为截止电平的信号,此时,发光控制端EM的电压为截止电压,那么,由于第一显示区11中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相应晶体管(即图1A中的第十六晶体管T16和第十七晶体管T17)的控制极与发光控制端EM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在发光控制端EM控制下,第一显示区11中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十六晶体管T16和第十七晶体管T17截止,也就是说,第五晶体管T5和第六晶体管T6在第一显示区11处于非显示状态时是处于完全的关闭状态,如此,就可以避免漏流发光,降低显示面板功耗。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第二显示状态下,第一驱动控制电路14,被配置为根据控制信号端EM_SW提供的截止电平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向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起始节点N0提供信号;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被配置为在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时钟信号端的控制下,根据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的信号,控制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向第一显示区11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提供发光信号;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被配置为:向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起始节点N0提供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的信号,并在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时钟信号端的控制下,根据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的信号,控制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向第二显示区12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提供发光信号。如此,可以实现在正常全屏显示的时候,第一显示区11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和第二显示区12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均处于正常状态,并未受到截止信号端EM_OFF的信号的影响。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基础上,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与第二显示区12对应的第二驱动控制电路16。其中,如图3所示,第二驱动控制电路16,可以分别与控制信号端EM_SW、截止信号端EM_OFF、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起始节点N0和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时钟信号端CLK_L连接。这里,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中的其它电路结构(例如,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第一驱动控制电路14、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等)与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基本相同,在此重复之处不再赘述。这里,在图3中,以驱动电路包括:与2个显示区一一对应的驱动控制电路(即与第一显示区11对应的第一驱动控制电路14以及与第二显示区12对应的第二驱动控制电路16)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第三显示状态或第四显示状态下(即第二显示区不进行显示的状态),第二驱动控制电路16,被配置为:根据控制信号端EM_SW提供的导通电平的控制信号,控制截止信号端EM_OFF向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起始节点N0提供信号;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还被配置为:在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时钟信号端的控制下,根据截止信号端EM_OFF的信号,控制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向第二显示区12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提供截止电平的信号。如此,在部分屏显示的时候,受到截止信号端EM_OFF的信号的影响,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可以在实现在部分屏显示时候降低显示面板功耗。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第一显示状态或第二显示状态下(即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的状态),第二驱动控制电路16,还被配置为根据控制信号端EM_SW提供的截止电平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向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起始节点N0提供信号。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时钟信号端向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时钟信号端提供信号。如此,能够保证当第一显示区11不进行显示,第二显示区12进行显示时,第一驱动控制电路13能够接收到时钟信号而正常工作,实现控制第一显示区11中像素驱动电路处于完全的关闭状态(例如,控制第一显示区中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相应晶体管截止),避免产生漏流发光,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第三显示状态下,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时钟信号端向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时钟信号端提供信号。如此,能够保证当第二显示区12不进行显示,第一显示区11进行显示时,第二驱动控制电路15能够接收到时钟信号而正常工作,实现控制第二显示区11中像素驱动电路处于完全的关闭状态(例如,控制第二显示区中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相应晶体管截止),避免产生漏流发光,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
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可以让左边第二显示区12对应的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时钟信号端(如,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第一时钟信号端ECK_R或第二时钟信号ECB_R)通过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信号走线提供到右边的第一显示区11对应的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时钟信号端(如,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第一时钟信号端ECK_L或第二时钟信号ECB_L)。或者,在第三显示状态下,可以让右边的第一显示区11对应的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时钟信号端(如,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第一时钟信号端ECK_L或第二时钟信号ECB_L)通过FPC信号走线提供到左边第二显示区12对应的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时钟信号端(如,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第一时钟信号端ECK_R或第二时钟信号ECB_R)。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该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与第一显示区11对应的第一时序控制器17和与第二显示区12对应的第二时序控制器18。其中,第一时序控制器17与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时钟信号端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一显示状态或第四显示状态下,停止向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时钟信号端提供信号;或者,在第二显示状态或第三显示状态下,向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13的时钟信号端提供信号。第二时序控制器18与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时钟信号端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三显示状态或第四显示状态下,停止向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时钟信号端提供信号;或者,在第一显示状态或第二显示状态下,向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15的时钟信号端提供信号。
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显示区11对应的第一时序控制器17可以将适合于第一显示区11对应的数据信号驱动器的规格的灰度值和控制信号提供到第一显示区11对应的数据信号驱动器,可以将适合于第一显示区11对应的扫描信号驱动器的规格的时钟信号、扫描起始信号等提供到第一显示区11对应的扫描信号驱动器,可以将适合于第一显示区11对应的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规格的时钟信号、发光停止信号等提供到第一显示区11对应的发光信号驱动器,或者,第二显示区12对应的第二时序控制器18可以将适合于第二显示区12对应的数据信号驱动器的规格的灰度值和控制信号提供到第二显示区12对应的数据信号驱动器,可以将适合于第二显示区12对应的扫描信号驱动器的规格的时钟信号、扫描起始信号等提供到第二显示区12对应的扫描信号驱动器,可以将适合于第二显示区12对应的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规格的时钟信号、发光停止信号等提供到第二显示区12对应的发光信号驱动器。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控制电路和第二驱动控制电路可以分别实现为场效应管和薄膜晶体管中的任意一种。例如,场效应管可以为单栅场效应管或多栅场效应管(如,双栅场效应管)。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控制电路与第一驱动控制电路的实现方式可以相同。例如,第一驱动控制电路和第二驱动控制电路可以为驱动控制晶体管。再例如,第一驱动控制电路和第二驱动控制电路可以为双栅场效应管,其中,双栅场效应管中的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连接,再与控制信号端连接。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控制电路,可以包括:驱动控制晶体管,驱动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控制信号端连接,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截止信号端连接,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连接。类似地,第二驱动控制电路可以由驱动控制晶体管来实现,而连接方式与第一驱动控制电路不同,如,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连接。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和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可以分别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
图5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示意图。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移位寄存器,可以包括:输入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输出单元和稳压单元。
如图5A所示,输入单元可以包括:第七晶体管T7、第八晶体管T8和第九晶体管T9。其中,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ECK连接,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与起始节点N0连接,起始节点N0与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连接,第七晶体管T7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N1连接。第八晶体管T8的控制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ECK连接,第八晶体管T8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端VGL连接,第八晶体管T8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N2连接。第九晶体管T9的控制极与第一节点N1连接,第九晶体管T9的第一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ECK连接,第九晶体管T9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N2连接。
如图5A所示,第一控制单元可以包括: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其中,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极与第二节点N2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端ECB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N3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极与第二节点N2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N3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端ECB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与第三节点N3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与第四节点N4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源端VGH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极与第四节点N4连接。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极与第一节点N1连接,第四晶体管T4的第二极与第二电源端VGH连接,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极与第四节点N4连接。
如图5A所示,第二控制单元可以包括:第五晶体管T5和第六晶体管T6。其中,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极与第二节点N2连接,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源端VGH连接,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极与第六节点N6连接。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端ECB连接,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极第一极与第六节点N6连接,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极第二极与第一节点N1连接。
如图5A所示,输出单元可以包括:第十晶体管T10和第十一晶体管T11。其中,第十晶体管10的控制极与第五节点N5连接,第十晶体管10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端VGL连接,第十晶体管10的第二极与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连接。第十一晶体管T11的控制极与第四节点N4连接,第十一晶体管T11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源端VGH连接,第十一晶体管T11的第二极与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连接。
如图5A所示,稳压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T1和第一电容C1。其中,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与第一电源端VGL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第一节点N1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第五节点N5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极与第一节点N1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极与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连接。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端VGL与第二电源线VSS连接,第二电源端VGH与第一电源线VDD连接。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若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由移位寄存器来实现,那么,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时钟信号端对应于移位寄存器中的第一时钟信号端ECK,或者,第二时钟信号端ECB。类似地,若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由移位寄存器来实现,那么,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时钟信号端对应于移位寄存器中的第一时钟信号端ECK,或者,第二时钟信号端ECB。
图5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的时序示意图。下面结合时序图,对本公开如图5A所示的移位寄存器的工作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其中,以图5A中所有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
这里,第一电源端VGL持续输出低电平,第二电源端VGH持续输出高电平。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以该移位寄存器实现发光信号驱动器,并以驱动控制晶体管T0来实现驱动控制电路为例,驱动控制晶体管T0(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二极与移位寄存器(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N0连接,驱动控制晶体管T0(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一极与截止信号端EM_OFF连接,驱动控制晶体管T0(驱动控制电路)的控制极与控制信号端EM_SW连接,那么,在第一显示区处于不进行显示的状态时,截止信号端EM_OFF向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N0提供信号;在第一显示区处于进行显示的状态时,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向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N0提供信号。这里,在图5A中以驱动控制电路包括单栅的驱动控制晶体管T0为例进行示意,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控制晶体管T0可以为双栅晶体管,其中,双栅晶体管中的两个栅极连接,再与控制信号端EM_SW连接。
下面以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向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信号为例,如图5A和图5B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移位寄存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包括如下阶段:
在第一阶段S1:第一时钟信号端ECK为低电平,第七晶体管T7导通,起始节点N0向第一节点N1提供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的信号,第一晶体管T1导通,第一节点N1的信号通过第一晶体管T1传输至第五节点N5,第一节点N1和第五节点N5均为高电平,第九晶体管T9、第四晶体管T4和第十晶体管T10均截止,第一电源端VGL的信号无法提供到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第八晶体管T8导通,向第二节点N2提供第一电源端VGL的信号,第二节点N2为低电平。第五晶体管T5导通,向第六节点N6提供第二电源端VGH的信号,第六节点N6为高电平。第二时钟信号端ECB为高电平,第六晶体管T6截止。第二晶体管T2导通,向第三节点N3提供第二时钟信号端ECB的信号,第三节点N3为高电平,第二电容C2充电。第三晶体管T3截止,第四节点N4浮空,保持之前的高电平,控制第十一晶体管T11截止。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保持之前的低电平输出。
在第二阶段S2:第一时钟信号端ECK为高电平,第七晶体管T7和第八晶体管T8均截止。第二节点N2处于浮空(floating)状态保持之前的低电平,第二晶体管T2导通,使得第三节点N3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由于第二电容C2的自举效应,因此,第二节点N2的电平被从低电平进一步拉低,增强了第五晶体管T5的输出能力。第六晶体管T6导通,第二电源端VGH的信号通过第五晶体管T5、第六节点N6和第六晶体管T6提供到第一节点N1,第一节点N1保持高电平。第一节点N1的信号通过第一晶体管传输至第五节点N5,第一节点N1和第五节点N5均为高电平。第九晶体管T9截止、第四晶体管T4截止,第十晶体管T10截止,第一电源端VGL的信号无法提供给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三节点N3的低电平通过第三晶体管T3传输至第四节点N4,第四节点N4为低电平,第十一晶体管T11导通,向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提供第二电源端VGH的信号,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输出高电平。
在第三阶段S3:第一时钟信号端ECK为低电平,第七晶体管T7导通,向第一节点N1提供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的信号。第一晶体管T1导通,第一节点N1的信号通过第一晶体管T1传输至第五节点N5,第一节点N1和第五节点N5均为高电平,第九晶体管T9、第四晶体管T4和第十晶体管T10均截止,第一电源端VGL的信号无法提供到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第八晶体管T8导通,向第二节点N2提供第一电源端VGL的信号,第二节点N2保持低电平。第五晶体管T5导通,向第六节点N6提供第二电源端VGH的信号,第六节点N6为高电平。第二时钟信号端ECB为高电平,第六晶体管T6截止。第二晶体管T2导通,向第三节点N3提供第二时钟信号端ECB的信号,第三节点N3为高电平,第二电容C2充电。第三晶体管T3截止,第四节点N4处于浮空(floating)状态,保持第二阶段状态(即低电平),第十一晶体管导通,向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提供第二电源端VGH的信号,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输出高电平。
在第四阶段S4:第一时钟信号端ECK为高电平,第七晶体管T7和第八晶体管T8均截止。第二节点N2处于浮空(floating)状态保持之前的低电平,第二晶体管T2导通,使得第三节点N3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由于第二电容C2的自举效应,因此,第二节点N2的电平被从低电平进一步拉低,第二节点N2的低电平能让第五晶体管T5导通。第六晶体管T6导通,第二电源端VGH的信号通过第五晶体管T5、第六节点N6和第六晶体管T6提供到第一节点N1,第一节点N1保持高电平。第一晶体管T1导通,第一节点N1的信号通过第一晶体管T1传输至第五节点N5,第五节点N5保持高电平。第九晶体管T9截止、第四晶体管T4截止,第十晶体管T10截止,第一电源端VGL的信号无法提供给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三节点N3的低电平通过第三晶体管T3传输至第四节点N4,第四节点N4为低电平,第十一晶体管T11导通,向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提供第二电源端VGH的信号,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输出高电平。
在第五阶段S5:在第五阶段S5,第一时钟信号端ECK为低电平,第八晶体管T8导通、第九晶体管T9导通,第一电源端VGL的信号和第一时钟信号端ECK的信号均提供给第二节点N2,保持第二节点N2的低电平。第五晶体管T5在第二节点N2的控制下导通,向第六节点N6提供第二电源端VGH的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端ECB为高电平,第六晶体管T6截止。第二晶体管T2导通,向第三节点N3提供第二时钟信号端ECB的信号,第三节点N3变为高电平,第二电容C2充电。第二时钟信号端ECB为高电平,第三晶体管T3截止。第七晶体管T7导通,向第一节点N1提供信号输入端ESTV的信号。第一节点N1为低电平。在第一节点N1低电平的控制下,第四晶体管T4导通,向第四节点N4提供第二电源端VGH的信号,第四节点N4为高电平,使得第十一晶体管T11截止,第二电源端VGH的信号无法提供到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第一晶体管T1导通,第一节点N1的低电平信号通过第一晶体管T1传输至第五节点N5,第五节点N5均为低电平,第十晶体管T10均导通,第一电源端VGL的信号通过第十晶体管T10提供给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输出低电平。第二时钟信号端ECB的电平可稍早于第一时钟信号端ECK的电平变化,即第二时钟信号端ECB的电平向变高后第一时钟信号端ECK的电平再变低。由此,可保证第三晶体管T3截止而使得第四节点N4处于浮空(floating)状态以保证可以向第四节点N4提供第二电源端VGH的高电平信号。
在第六阶段S6: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持续为低电平,第一时钟信号端ECK和第二时钟信号端ECB分别在高低电平间不断切换,即本阶段是时间较长的保持阶段,直至下一个第一阶段S1到来。第六阶段S6包括过渡阶段S6’。在过渡阶段S6’,第一时钟信号端ECK和第二时钟信号端ECB均为高电平,控制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和第八晶体管T8均截止,第一节点N1处于浮空(floating)状态,保持低电平。第一节点N1控制第九晶体管T9导通,向第二节点N2提供第一时钟信号端ECK的高电平信号,使得第二节点N2变为高电平,控制第二晶体管T2截止。第三晶体管T3截止。第四晶体管T4在第一节点N1低电平的控制下导通,向第四节点N4提供第二电源端VGH的信号,第四节点N4为高电平,控制第十一晶体管T11截止,第二电源端VGH的高电平信号无法输出到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第一节点N1的低电平传输至第五节点N5,控制第十晶体管T10导通,向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提供第一电源端VGL的信号,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持续输出低电平。在过渡阶段之外的时间,当第一时钟信号端ECK为低电平,第二时钟信号端ECB为高电平时,电路状态与第五阶段相同,移位寄存器输出低电平。
当第一时钟信号端ECK为高电平,第二时钟信号端ECB为低电平时,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均处于浮空(floating)状态。虽然第六晶体管在第二时钟信号端ECB的控制下开启,但第一电容C1可以使得第一节点N1维持低电平,使得第十晶体管T10保持开启,向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提供第一电源端VGL的信号,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持续输出低电平。第一节点N1维持低电平,可以控制第九晶体管T9开启,向第二节点N2提供第一时钟信号端ECK的信号,使得第二节点N2为高电平,控制第二晶体管T2截止。第一节点N1的低电平控制第四晶体管T4持续导通,持续向第四节点N4提供第二电源端VGH的信号,第四节点N4维持高电平,第十一晶体管T11截止。因此,在第六阶段S6(即第五阶段S5之后至下一个第一阶段S1到来之前),持续向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提供第一电源端VGL的信号,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持续输出低电平。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对应于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如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周围的非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分别包括:像素驱动电路,非显示区包括: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驱动电路。
该驱动方法可以包括:
在第一显示状态下,根据控制信号端提供的导通电平的控制信号,控制截止信号端向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信号;第一显示状态是指第一显示区不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的状态;
根据截止信号端的信号,控制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的发光控制端提供截止电平的信号;
向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
根据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控制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提供发光信号。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是3T1C、4T1C、5T1C、5T2C、6T1C或7T1C结构等。例如,如图1A所示,该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包括:7个开关晶体管(第十二晶体管T12到第十八晶体管T18)、1个存储电容Cst和7个信号线(数据信号线DATA、第一扫描信号线S1(扫描信号线)、第二扫描信号线S2(复位控制信号线)、发光信号线EM、初始信号线INIT、第一电源线VDD和第二电源线VSS)。其中:存储电容Cst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线VDD连接,存储电容Cst的第二端与第二节点N2连接,即存储电容Cst的第二端与第十四晶体管T14的控制极连接。第十二晶体管T12的控制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S2连接,第十二晶体管T12的第一极与初始信号线INIT连接,第十二晶体管T12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N2连接。当导通电平扫描信号施加到第二扫描信号线S2时,第十二晶体管T12将初始化电压传输到第十四晶体管T14的控制极,以使第十四晶体管T14的控制极的电荷量初始化。第十三晶体管T13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S1连接,第十三晶体管T13的第一极与第二节点N2连接,第十三晶体管T13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N3连接。当导通电平扫描信号施加到第一扫描信号线S1时,第十三晶体管T13使第十四晶体管T14的控制极与第二极连接。第十四晶体管T14的控制极与第二节点N2连接,即第十四晶体管T14的控制极与存储电容Cst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四晶体管T14的第一极与第一节点N1连接,第十四晶体管T14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N3连接。第十四晶体管T14可以称为驱动晶体管,第十四晶体管T14根据其控制极与第一极之间的电位差来确定在第一电源线VDD与第二电源线VSS之间流动的驱动电流的量。第十五晶体管T15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S1连接,第十五晶体管T15的第一极与数据信号线DATA连接,第十五晶体管T15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N1连接。第十五晶体管T15可以称为开关晶体管、扫描晶体管等,当导通电平扫描信号施加到第一扫描信号线S1时,第十五晶体管T15使数据信号线DATA的数据电压输入到像素驱动电路。第十六晶体管T16的控制极与发光信号线EM连接,第十六晶体管T16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线VDD连接,第十六晶体管T16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N1连接。第十七晶体管T17的控制极与发光信号线EM连接,第十七晶体管T17的第一极与第三节点N3连接,第十七晶体管T17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的第一极连接。第十六晶体管T16和第十七晶体管T17可以称为发光晶体管。当导通电平发光信号施加到发光信号线EM时,第十六晶体管T16和第十七晶体管T17通过在第一电源线VDD与第二电源线VSS之间形成驱动电流路径而使发光器件发光。第十八晶体管T18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S1连接,第十八晶体管T18的第一极与初始信号线INIT连接,第十八晶体管T18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的第一极连接。当导通电平扫描信号施加到第一扫描信号线S1时,第十八晶体管T18将初始化电压传输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以使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中累积的电荷量初始化或释放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中累积的电荷量。发光器件的第二极与第二电源线VSS连接。第一扫描信号线S1为本显示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扫描信号线,第二扫描信号线S2为上一显示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扫描信号线,即对于第n显示行,第一扫描信号线S1为S(n),第二扫描信号线S2为S(n-1),本显示行的第二扫描信号线S2与上一显示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扫描信号线S1为同一信号线,可以减少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十二晶体管T12到第十八晶体管T18可以是P型晶体管,或者,可以是N型晶体管。像素驱动电路中采用相同类型的晶体管可以简化工艺流程,减少显示面板的工艺难度,提高产品的良率。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十二晶体管T12到第十八晶体管T18可以包括P型晶体管和N型晶体管。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线VDD可以持续提供高电平信号。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电源线VSS可以持续提供低电平信号。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扫描信号线S1、第二扫描信号线S2、发光信号线EM和初始信号线INIT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电源线VSS、第一电源线VDD和数据信号线DATA沿竖直方向延伸。
图6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一种信号时序图,图6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另一种信号时序图。其中,在图6A中示出了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状态(第一显示区不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的状态)下时的信号时序图,在图6B中示出了显示面板在第二显示状态(即第一显示区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的状态)下时的信号时序图。这里,图6中所示的信号时序图的电位的高低仅是示意性的,不代表真实电位值或相对比例,对应于本公开的实施例,低电平信号对应于P型晶体管的导通信号,而高电平信号对应于P型晶体管的截止信号。
下面结合图6A所示的信号时序图和图1A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以图1A示例的像素驱动电路中7个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图6A和图6B所示的信号时序图,以第一显示区像素驱动电路为图1A示例的7T1C结构,并通过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说明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
在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状态,即第一显示区不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的状态时,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可以包括如下:
第一部分、在第一显示区处于不进行显示的状态时,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_R处于浮空(floating)状态,控制信号端EM_SW向第一驱动控制电路的控制极提供低电平信号VGL,第一驱动控制电路导通,使得截止信号端EM_OFF向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N0提供高电平信号VGH;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根据起始节点N0的高电平信号(截止信号端EM_OFF的信号),控制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向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提供高电平信号,即向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十六晶体管T16和第十七晶体管T17的控制极提供高电平信号,使得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十六晶体管T16和第十七晶体管T17,如此,就可以实现了关断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避免漏流发光,降低显示面板功耗。
第二部分、在第二显示区处于进行显示的状态时,向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N0提供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_L的信号。再根据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_L的信号,控制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向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提供对应的发光信号,如此,就可以实现第二显示区的正常显示。
举例来说,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A1,称为复位阶段,以第二扫描信号线S2的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和第一扫描信号线S1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并以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向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提供的对应的发光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为例,由于第二扫描信号线S2的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使得第十一晶体管T11导通,初始信号线INIT的信号提供至第二节点N2,对存储电容Cst进行初始化,清除存储电容中原有数据电压。由于第一扫描信号线S1和发光控制端EM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使得第十三晶体管T13、第十五晶体管T15、第十六晶体管T16、第十七晶体管T17和第十八晶体管T18断开(截止),因此,此阶段OLED不发光。
第二阶段A2,称为数据写入阶段或者阈值补偿阶段,以第一扫描信号线S1的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二扫描信号线S2为高电平信号为例,并以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向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提供的对应的发光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为例,数据信号线DATA输出数据电压。此阶段由于存储电容Cst的第二端为低电平,因此第十四晶体管T14导通。第一扫描信号线S1的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使第十三晶体管T13、第四晶体管T4和第七晶体管T7导通。第十三晶体管T13和第十五晶体管T15导通使得数据信号线DATA输出的数据电压经过第一节点N1、导通的第十四晶体管T14、第三节点N3、导通的第十三晶体管T13提供至第二节点N2,并将数据信号线DATA输出的数据电压与第十四晶体管T14的阈值电压之差充入存储电容Cst,存储电容Cst的第二端(第二节点N2)的电压为Vd-|Vth|,Vd为数据信号线DATA输出的数据电压,Vth为第十四晶体管T14的阈值电压。第十八晶体管T18导通使得初始信号线INIT的初始电压提供至OLED的第一极,对OLED的第一极进行初始化(复位),清空其内部的预存电压,完成初始化,确保OLED不发光。第二扫描信号线S2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使第十二晶体管T12断开。由于发光控制端EM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使得第十六晶体管T16和第十七晶体管T17断开。
第三阶段A3,称为发光阶段,以第一扫描信号线S1和第二扫描信号线S2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并以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向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提供的对应的发光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为例,在此阶段中,由于发光控制端EM的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使得第十六晶体管T16和第十七晶体管T17导通,第一电源线VDD输出的电源电压通过导通的第十六晶体管T16、第十四晶体管T14和第十七晶体管T17向OLED的第一极提供驱动电压,驱动OLED发光。
第三部分、在第一显示区处于进行显示的状态时,向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N0提供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_R的信号。再根据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_R的信号,控制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向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提供对应的发光信号,如此,就可以实现第一显示区的正常显示。
这里,第一显示区处于进行显示的状态时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与上述第二部分中第二显示区处于进行显示的状态时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是类似的,可参照上面的描述而理解,此处,就不再过多赘述。
另外,对于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来说,当第二显示区处于不进行显示的状态时,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还可以包括: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ESTV_L处于浮空(floating)状态,控制信号端EM_SW向第二驱动控制电路的控制极提供低电平信号VGL,第二驱动控制电路导通,使得截止信号端EM_OFF向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N0提供高电平信号VGH;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根据起始节点N0的高电平信号(截止信号端EM_OFF的信号),控制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EOUT向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EM提供高电平信号,即向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十六晶体管T16和第十七晶体管T17的控制极提供高电平信号,使得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十六晶体管T16和第十七晶体管T17,如此,就可以实现了关断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避免漏流发光,降低显示面板功耗。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周围的非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分别包括:像素驱动电路,非显示区包括: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
这里,非显示区可以是指除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形成的整个显示区之外的可用于设置电路的区域。如图4所示,非显示区位于第一显示区11和第二显示区12的下侧。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为可折叠显示面板。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以显示面板为可折叠显示面板为例,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包括折叠区,折叠区可弯曲,使得第一显示区弯折到第二显示区的非显示侧,当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的状态从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时,所述显示面板切换为第一显示状态或第三显示状态。这里,第一显示状态是指第一显示区不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的状态,第三显示状态是指第一显示区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不进行显示的状态。
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沿纸面方向从右向左折叠,使得折叠区呈弯曲状,以使第一显示区弯折到第二显示区的非显示侧,即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的状态变为折叠状态,此时,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切换为第一显示状态或第三显示状态。或者,可以沿纸面方向从左向右折叠,使得折叠区呈弯曲状,以使第二显示区弯折到第一显示区的非显示侧,此时,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切换为第一显示状态或第三显示状态。这里,在图4中示出了显示面板的展开状态,未示出显示面板的折叠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公开实施例对显示装置的类型不做限定。
虽然本公开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上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公开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本公开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公开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与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和第一驱动控制电路、以及与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信号端、截止信号端以及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一显示状态下,根据控制信号端提供的导通电平的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截止信号端的信号;第一显示状态是指第一显示区不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的状态;
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与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一显示状态下,根据所述截止信号端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提供截止电平的信号;
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与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向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提供发光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控制电路,还被配置为在第二显示状态下,根据控制信号端提供的截止电平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向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信号;第二显示状态是指第一显示区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的状态;
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提供发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驱动控制电路,其中,
所述第二驱动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信号端、截止信号端以及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三显示状态或第四显示状态下,根据控制信号端提供的导通电平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截止信号端向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信号;第三显示状态是指第一显示区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不进行显示的状态,第四显示状态是指第一显示区不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不进行显示的状态;
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三显示状态下或第四显示状态下,根据所述截止信号端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提供截止电平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控制电路,还被配置为在第一显示状态或第二显示状态下,根据控制信号端提供的截止电平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向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时钟信号端向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时钟信号端提供信号;或者,在第三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时钟信号端向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时钟信号端提供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与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时序控制器和与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时序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时序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时钟信号端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一显示状态或第四显示状态下,停止向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时钟信号端提供信号;或者,在第二显示状态或第三显示状态下,向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时钟信号端提供信号;
所述第二时序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时钟信号端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三显示状态或第四显示状态下,停止向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时钟信号端提供信号;或者,在第一显示状态或第二显示状态下,向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时钟信号端提供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驱动控制晶体管,驱动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控制信号端连接,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截止信号端连接,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和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包括:移位寄存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输入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输出单元和稳压单元;其中,
所述输入单元包括:第七晶体管、第八晶体管和第九晶体管;第七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连接,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起始节点连接,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连接;第八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连接,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端连接,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连接;第九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节点连接,第九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连接,第九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节点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端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一极与第二节点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连接;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端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三节点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四节点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极与第四节点连接;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节点连接,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四节点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节点连接,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六节点连接;第六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端连接,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六节点连接,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连接;
所述输出单元包括:第十晶体管和第十一晶体管;第十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五节点连接,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端连接,第二极与发光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十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四节点连接,第一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第二极与发光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五节点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极与第一节点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极与发光信号输出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十二晶体管、第十三晶体管、第十四晶体管、第十五晶体管、第十六晶体管、第十七晶体管、第十八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其中,
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线连接,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节点连接;
第十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连接,第十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初始信号线连接,第十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连接;
第十三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连接,第十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节点连接,第十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连接;
第十四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节点连接,第十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节点连接,第十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连接;
第十五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连接,第十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数据信号线连接,第十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连接;
第十六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发光控制端连接,第十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线连接,第十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连接;
第十七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发光控制端连接,第十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三节点连接,第十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的第一极连接;
第十八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连接,第十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初始信号线连接,第十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的第一极连接。
1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周围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分别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第一显示状态下,根据控制信号端提供的导通电平的控制信号,向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截止信号端的信号;第一显示状态是指第一显示区不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的状态;
根据所述截止信号端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的发光控制端提供截止电平的信号;
向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起始节点提供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二发光信号驱动器的发光信号输出端向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端提供发光信号。
12.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周围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分别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可折叠显示面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状态从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时,所述显示面板切换为第一显示状态或第三显示状态,第一显示状态是指第一显示区不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的状态,第三显示状态是指第一显示区进行显示且第二显示区不进行显示的状态。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94081.3A CN112951160B (zh) | 2021-02-20 | 2021-02-20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7/512,635 US12027086B2 (en) | 2021-02-20 | 2021-10-27 |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94081.3A CN112951160B (zh) | 2021-02-20 | 2021-02-20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51160A CN112951160A (zh) | 2021-06-11 |
CN112951160B true CN112951160B (zh) | 2022-10-04 |
Family
ID=76244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94081.3A Active CN112951160B (zh) | 2021-02-20 | 2021-02-20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27086B2 (zh) |
CN (1) | CN11295116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53290B (zh) * | 2021-03-10 | 2022-12-0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691399B (zh) * | 2021-07-30 | 2024-04-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6034417A (zh) * | 2021-08-24 | 2023-04-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3760169A (zh) * | 2021-09-08 | 2021-12-0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CN114495821B (zh) * | 2021-11-19 | 2023-08-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WO2024221178A1 (zh) * | 2023-04-24 | 2024-10-3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83113A (zh) * | 2009-01-15 | 2010-07-21 |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 数据驱动器和使用该数据驱动器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CN105976759A (zh) * | 2016-07-29 | 2016-09-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电路、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及驱动方法 |
CN108287407A (zh) * | 2017-01-10 | 2018-07-17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0827759A (zh) * | 2019-11-19 | 2020-02-21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83707B1 (ko) * | 2001-10-18 | 2007-12-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유기 전계발광 패널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와 이의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
TWI373030B (en) * | 2007-10-19 | 2012-09-21 | Au Optronics Corp | Shift register, gate driving circuit with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function, and lcd with double frame rate |
KR102290559B1 (ko) * | 2015-02-02 | 2021-08-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
KR102390271B1 (ko) * | 2015-06-24 | 2022-04-2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
KR102400628B1 (ko) * | 2017-08-17 | 2022-05-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누설 전류를 감소시키기 위한 디스플레이 및 전자 장치 |
KR20200124402A (ko) * | 2019-04-24 | 2020-11-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
-
2021
- 2021-02-20 CN CN202110194081.3A patent/CN112951160B/zh active Active
- 2021-10-27 US US17/512,635 patent/US1202708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83113A (zh) * | 2009-01-15 | 2010-07-21 |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 数据驱动器和使用该数据驱动器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CN105976759A (zh) * | 2016-07-29 | 2016-09-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电路、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及驱动方法 |
CN108287407A (zh) * | 2017-01-10 | 2018-07-17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0827759A (zh) * | 2019-11-19 | 2020-02-21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2027086B2 (en) | 2024-07-02 |
CN112951160A (zh) | 2021-06-11 |
US20220270530A1 (en) | 2022-08-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951160B (zh)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9859678B (zh) | 选通驱动电路以及包括其的发光显示设备 | |
CN110268465B (zh) |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 | |
CN105976759B (zh) | 驱动电路、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及驱动方法 | |
CN110796981B (zh) | 栅极驱动器和使用栅极驱动器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
EP3739567A1 (en) | Pixel circuit,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panel | |
US20040004591A1 (en) |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3474025A (zh) | 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器 | |
US9035936B2 (en) | Level shifter circuit, scanning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
CN203480810U (zh) | 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器 | |
CN108766377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3474026A (zh) | 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器 | |
CN103474027A (zh) | 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器 | |
WO2024088027A1 (zh) |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1354315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像素驱动方法 | |
CN203480807U (zh) | 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器 | |
CN116129808A (zh) | 显示基板及其工作方法、显示装置 | |
KR20220060089A (ko) | 구동 회로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
CN203480809U (zh) | 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器 | |
CN116844486A (zh)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US12236889B2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2223900B2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12175937B2 (en) | Pixel, display device reducing static power consumption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220359684U (zh)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240321197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