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9595B - 一种屏蔽板及使用该屏蔽板的端子模块、母端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蔽板及使用该屏蔽板的端子模块、母端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09595B CN112909595B CN202110075271.3A CN202110075271A CN112909595B CN 112909595 B CN112909595 B CN 112909595B CN 202110075271 A CN202110075271 A CN 202110075271A CN 112909595 B CN112909595 B CN 1129095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male
- convex hull
- terminal
- grounding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8—Terminal board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板及使用该屏蔽板的端子模块、母端连接器,屏蔽板包括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前端设有凸包,所述凸包凸出布置于主体部分的朝向对应接地端子的一侧,所述凸包用于与对应接地端子前端的接地弹片配合而夹紧接地针;所述主体部分上设有窗口或切缝,并于窗口或切缝处一体冲压形成所述凸包。相比在完整屏蔽板上直接冲压形成全包围的凸包而言,本发明在加工时,先在主体部分上开设窗口或切缝,再一体冲压形成凸包,凸包为半凸包,加工难度较低,所需冲压力也较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板及使用该屏蔽板的端子模块、母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对于高速电信号传输,背板连接器的损耗及串扰性能对高速链路传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信号通道速率的不断提高,为了保证连接器信号具备良好的回流路径以及更小的串扰干扰,除了需要有“地”端外,往往会在接地端子的一侧增加屏蔽板,与“地”端子组成共同的回流路径,改善信号回流、增加电磁隔离效果。
具体地,母端连接器包括母端壳体和固定在母端壳体上的多个端子模块,端子模块包括接地端子,接地端子包括位于配合端的接地弹片,接地弹片的前端有倾斜部;端子模块还包括位于接地端子一侧的屏蔽板,屏蔽板后端与接地端子之间导电相连,前端与接地弹片间隔排布。在屏蔽板的朝向接地弹片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凸包,使用时,公端连接器的接地针插入到屏蔽板与接地弹片所形成的通道中,被屏蔽板中的凸包和接地弹片夹紧。
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凸包是在完整的屏蔽板上一体冲压出来的,加工难度较大,而且冲压成型的凸包壁厚较薄,长时间使用后易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凸包的加工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使用该屏蔽板的端子模块和母端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屏蔽板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屏蔽板,定义使用时朝向公端连接器的一端为前端,屏蔽板包括:
主体部分,前端设有凸包,所述凸包凸出布置于主体部分的朝向对应接地端子的一侧,所述凸包用于与对应接地端子前端的接地弹片配合而夹紧接地针;
所述主体部分上设有窗口或切缝,并于窗口或切缝处一体冲压形成所述凸包。
有益效果:相比在完整屏蔽板上直接冲压形成全包围的凸包而言,本发明在加工时,先在主体部分上开设窗口或切缝,再一体冲压形成凸包,凸包为半凸包,加工难度较低,所需冲压力也较小。另外,半凸包中至少一侧悬伸布置,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提高与接地弹片配合夹持接地针的作用力,使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接地导电更加可靠。而且,本发明的凸包中与窗口或切缝相邻侧在加工时不会被冲压,壁厚加大,所能承载的压力也更大。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凸包的前端设有引导坡面,引导坡面由前向后且朝向对应接地端子倾斜延伸布置,引导坡面用于承受接地针冲击并引导接地针进入凸包、接地弹片形成的通道中。
有益效果:凸包前端有引导坡面,使用时引导坡面承受接地针的冲击而将接地针引导至凸包与接地弹片之间的通道中。与现有技术中依靠接地弹片进行引导的方式相比,屏蔽板整体的宽度较大,其整体强度较大,凸包承受的前后方向上的力不易使屏蔽板整体发生歪斜,从而能够保证凸包、接地弹片配合夹持接地针,保证了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接地导通的可靠性。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引导坡面为倾斜延伸的倾斜平面或弧形面。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凸包一体成型于所述窗口或切缝前侧,以使得所述凸包的后端与所述主体部分之间间隔排布,且凸包的其余各端与所述主体部分之间均接合。
有益效果是:凸包后端在冲压成型时不需要进行拉伸,厚度较大,而此处在使用时主要用来与接地弹片配合而夹持接地针。凸包前端有引导坡面,能够引导接地针进入到通道中,前端与主体部分之间接合,避免凸包整体向后翻转,保证引导可靠性。
本发明端子模块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端子模块,定义使用时朝向公端连接器的一端为前端,端子模块包括:
接地端子,包括位于前端的接地弹片;
屏蔽板,位于接地端子的一侧;
屏蔽板包括:
主体部分,前端设有凸包,所述凸包凸出布置于主体部分的朝向对应接地端子的一侧,所述凸包用于与对应接地端子前端的接地弹片配合而夹紧接地针;
所述主体部分上设有窗口或切缝,并于窗口或切缝处一体冲压形成所述凸包。
有益效果:相比在完整屏蔽板上直接冲压形成全包围的凸包而言,本发明在加工时,先在主体部分上开设窗口或切缝,再一体冲压形成凸包,凸包为半凸包,加工难度较低,所需冲压力也较小。另外,半凸包中至少一侧悬伸布置,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提高与接地弹片配合夹持接地针的作用力,使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接地导电更加可靠。而且,本发明的凸包中与窗口或切缝相邻侧在加工时不会被冲压,壁厚加大,所能承载的压力也更大。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凸包的前端设有引导坡面,引导坡面由前向后且朝向对应接地端子倾斜延伸布置,引导坡面用于承受接地针冲击并引导接地针进入凸包、接地弹片形成的通道中。
有益效果:凸包前端有引导坡面,使用时引导坡面承受接地针的冲击而将接地针引导至凸包与接地弹片之间的通道中。与现有技术中依靠接地弹片进行引导的方式相比,屏蔽板整体的宽度较大,其整体强度较大,凸包承受的前后方向上的力不易使屏蔽板整体发生歪斜,从而能够保证凸包、接地弹片配合夹持接地针,保证了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接地导通的可靠性。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引导坡面为倾斜延伸的倾斜平面或弧形面。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凸包一体成型于所述窗口或切缝前侧,以使得所述凸包的后端与所述主体部分之间间隔排布,且凸包的其余各端与所述主体部分之间均接合。
有益效果是:凸包后端在冲压成型时不需要进行拉伸,厚度较大,而此处在使用时主要用来与接地弹片配合而夹持接地针。凸包前端有引导坡面,能够引导接地针进入到通道中,前端与主体部分之间接合,避免凸包整体向后翻转,保证引导可靠性。
本发明母端连接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母端连接器,定义使用时朝向公端连接器的一端为前端,母端连接器包括:
母端壳体;
端子模块,固设于母端壳体上,端子模块沿其厚度方向依次排布有至少两个;
端子模块包括:
接地端子,包括位于前端的接地弹片;
屏蔽板,位于接地端子的一侧;
屏蔽板包括:
主体部分,前端设有凸包,所述凸包凸出布置于主体部分的朝向对应接地端子的一侧,所述凸包用于与对应接地端子前端的接地弹片配合而夹紧接地针;
所述主体部分上设有窗口或切缝,并于窗口或切缝处一体冲压形成所述凸包。
有益效果:相比在完整屏蔽板上直接冲压形成全包围的凸包而言,本发明在加工时,先在主体部分上开设窗口或切缝,再一体冲压形成凸包,凸包为半凸包,加工难度较低,所需冲压力也较小。另外,半凸包中至少一侧悬伸布置,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提高与接地弹片配合夹持接地针的作用力,使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接地导电更加可靠。而且,本发明的凸包中与窗口或切缝相邻侧在加工时不会被冲压,壁厚加大,所能承载的压力也更大。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凸包的前端设有引导坡面,引导坡面由前向后且朝向对应接地端子倾斜延伸布置,引导坡面用于承受接地针冲击并引导接地针进入凸包、接地弹片形成的通道中。
有益效果:凸包前端有引导坡面,使用时引导坡面承受接地针的冲击而将接地针引导至凸包与接地弹片之间的通道中。与现有技术中依靠接地弹片进行引导的方式相比,屏蔽板整体的宽度较大,其整体强度较大,凸包承受的前后方向上的力不易使屏蔽板整体发生歪斜,从而能够保证凸包、接地弹片配合夹持接地针,保证了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接地导通的可靠性。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引导坡面为倾斜延伸的倾斜平面或弧形面。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凸包一体成型于所述窗口或切缝前侧,以使得所述凸包的后端与所述主体部分之间间隔排布,且凸包的其余各端与所述主体部分之间均接合。
有益效果是:凸包后端在冲压成型时不需要进行拉伸,厚度较大,而此处在使用时主要用来与接地弹片配合而夹持接地针。凸包前端有引导坡面,能够引导接地针进入到通道中,前端与主体部分之间接合,避免凸包整体向后翻转,保证引导可靠性。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母端壳体上设有母端壳体接地针插口和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母端壳体接地针插口供公端连接器的接地针插入,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供公端连接器的信号针插入;
所述母端壳体的后端凸出布置有差分对隔离壁及屏蔽板支撑凸起,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屏蔽板支撑凸起分置于差分对隔离壁的两侧;
差分对隔离壁与屏蔽板支撑凸起配合夹持所述屏蔽板;
所述屏蔽板支撑凸起与所述凸包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屏蔽板板面方向上错位布置。
有益效果是:通过差分对隔离壁和屏蔽板支撑凸起能够牢固地夹持屏蔽板,防止屏蔽板受力后发生晃动、窜动等,而且屏蔽板是位于差分对隔离壁与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之间的,能够有效防止信号针发生歪斜时接触屏蔽板。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设有两个,成对的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供公端连接器中同一信号差分对的信号针对应插入;
所述母端壳体的后端凸出设置有信号针隔离块,信号针隔离块位于同一信号差分对所对应的两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之间。
有益效果是:信号针隔离块将同一差分对的两个信号针隔开,防止其发生弹性变形歪斜时相互接触,保证信号正确传输。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母端壳体的后端凸出设置有信号接地隔离块,信号接地隔离块位于相邻的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与母端壳体接地针插口之间。
有益效果是:通过信号接地隔离块能够将信号针和接地针隔离开,防止信号针与接地针误接触而导致接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1中所在连接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端子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中未显示屏蔽板前端的第二弹臂);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端子部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信号弹片、接地弹片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母端信号端子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屏蔽板的正面示意图(图中未显示屏蔽板前端的第二弹臂);
图8为图7中凸包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2中屏蔽板的反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凸包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1中母端壳体的第一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母端壳体的第二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屏蔽网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1中屏蔽板与屏蔽网配合的第一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1中屏蔽板与屏蔽网配合的第二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1中公端连接器的第一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1中公端连接器的第二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1中公端连接器的第三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1中公端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1中去掉信号针、接地针后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1中公端连接器中公端壳体、屏蔽片组的配合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1中公端连接器中屏蔽片组的第一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1中公端连接器中屏蔽片组的第二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第一屏蔽片地针接触部处的放大图;
图25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1中公端连接器中屏蔽片组、信号针、接地针配合的第一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1中公端连接器中屏蔽片组、信号针、接地针配合的第二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1中端子模块、屏蔽网、屏蔽片组、信号针、接地针配合的示意图;
图28为图27中端子模块与接地针配合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9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2中屏蔽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30为图29中凸包处的放大图;
图31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2中屏蔽板的反面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母端连接器实施例2中端子模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母端连接器;101、母端壳体;1011、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1012、差分对隔离壁;1013、信号针隔离块;1014、母端壳体接地针插口;1015、屏蔽板支撑凸起;1016、凸包对应区;1017、信号接地隔离块;102、端子模块;1021、支撑架;1022、端子部件;10221、母端信号端子;102211、信号弹片;1022111、信号弹片延长部;1022112、信号弹片转向部;1022113、信号弹片倾斜部;10222、母端接地端子;10222a、中间接地端子;10222b、边侧接地端子;102221、接地弹片;1022211、接地弹片延长部;1022212、接地弹片转向部;1022213、接地弹片倾斜部;102222、第一弹臂;1023、屏蔽板;10231、主体部分;10232、凸包;10233、凸起部;10234、接触弹片;102341、第二弹臂;10235、铆钉穿孔;10236、倾斜平面;10237、窗口;10238、弧形面;1024、铆钉;103、安装端;104、配合端;105、尾板;106、卡固片;107、屏蔽网;1071、信号针穿孔;1072、接地针穿孔;1073、屏蔽板支撑凸起穿孔;200、公端连接器;201、公端壳体;2011、公端壳体基底;2012、公端壳体侧壁;2013、第一凸起;2014、第二凸起;2015、公端壳体信号针插口;2016、公端壳体接地针插口;2017、屏蔽片插槽;20171、屏蔽片第一插槽;20172、屏蔽片第二插槽;20173、缺口;202、信号针;2021、信号针插接端;2022、信号针安装端;203、接地针;2031、接地针插接端;2032、接地针安装端;204、屏蔽片组;2041、第一屏蔽片;20411、第一屏蔽片地针接触部;20412、折边;20413、弧形接触面;2042、第二屏蔽片;20421、第二屏蔽片地针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提供的母端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首先介绍母端连接器所在的连接器组件的结构,连接器组件包括相互对插的母端连接器100和公端连接器200,此处,无论是母端连接器100还是公端连接器200,均以用来插装的一端为前端。母端连接器100包括母端壳体101以及布置在母端壳体101上的多个端子模块102,其中端子模块102有安装端103和配合端104,安装端103用来固定安装在印制板上,配合端104用来与公端连接器200进行对插。端子模块102整体上为方形的板体,各端子模块102沿端子模块102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
端子模块102的结构如图2至图10所示,端子模块102包括沿其厚度方向依次排布的支撑架1021、端子部件1022和屏蔽板1023,其中支撑架1021和端子部件1022在装配时注塑在一起,形成一次注塑件。实际上,支撑架1021也可以不是单独存在的部件,通过在端子部件1022的外部浇注绝缘材料,从而能够形成支撑架1021。
端子部件1022包括依次交替排布的母端信号差分对和母端接地端子10222,母端信号差分对包括两个母端信号端子10221,母端信号端子10221与母端信号端子10221、母端接地端子10222之间均间隔布置。加工时,端子部件1022采用一体冲压的方式形成,相邻端子(包括母端信号端子10221、母端接地端子10222)之间均有残料进行相连,注塑完成后将残料去除。母端信号端子10221和母端接地端子10222均为弯式端子,从而使得母端连接器100形成弯母。
其中,母端信号端子10221的结构如图6所示,母端信号端子10221于端子模块102的配合端104有信号弹片102211,信号弹片102211自身有一定的弯折而可以弹性摆动,使用时,信号针插接端2021插至信号弹片102211的一侧,并顶压信号弹片102211,从而使信号弹片102211和信号针插接端2021之间能够良好接触,实现信号导通。母端信号端子10221于端子模块102的安装端103有安装端子,此处的安装端子为鱼眼,其他实施例中,安装端子可以为与印制板进行焊接的针形或柱形的端子等。
母端接地端子10222的结构如图4和图15所示,母端接地端子10222于端子模块102的配合端104有接地弹片102221,接地弹片102221自身有一定的弯折而可以弹性摆动,使用时,接地针插接端2031插至接地弹片102221与凸包10232形成的通道中,而被接地弹片102221与凸包10232夹紧,实现接地导通,形成对信号的屏蔽。如图4所示,此处的母端接地端子10222分为两种,一种是中间接地端子10222a,另一种是边侧接地端子10222b,边侧接地端子10222b的前端未设置接地弹片102221。实际使用时,边侧接地端子10222b可以仅有一侧设置,或者两侧均有,或者可以不设置边侧接地端子10222b。信号弹片102211和接地弹片102221的结构如图5所示,信号弹片102211包括向前延伸的信号弹片延长部1022111,还包括位于前端的信号弹片转向部1022112、信号弹片倾斜部1022113,信号弹片倾斜部1022113倾斜延伸。接地弹片102221包括向前延伸的接地弹片延长部1022211,还包括位于前端的接地弹片转向部1022212、接地弹片倾斜部1022213,接地弹片倾斜部1022213倾斜延伸。
由图4可以看出,接地弹片102221为分叉结构。母端接地端子10222于端子模块102的安装端103有安装端子,此处的安装端子为鱼眼。
屏蔽板1023的结构如图2、图7、图8、图9、图10所述,屏蔽板1023包括主体部分10231,主体部分10231为完整的板体,主体部分10231的前端(使用时朝向公端连接器200的一端)上有凸包10232,凸包10232的数量与同一端子模块102中接地弹片102221的数量一致且沿端子模块102的厚度方向一一对应。凸包10232朝向接地弹片102221所在的方向凸出于主体部分10231布置,凸包10232用来与接地弹片102221配合,形成供接地针插接端2031插入的通道。如图8的放大图可以看出,凸包10232的前端为为引导坡面,此处的引导坡面为倾斜平面10236,倾斜平面10236自前向后且朝向接地弹片102221所在的方向倾斜延伸。此处的倾斜平面10236的倾斜角度优选为45°,其他实施例中,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
此处设置倾斜平面10236的原因是:现有技术中,凸包10232的前端为平面状,接地针插接端2031之所以能够进入到凸包10232与接地弹片102221之间的通道中,是依靠接地弹片102221前端的斜面引导,但是由于接地弹片102221为宽度较小的片状结构,整体强度较低,接地针插接端2031长时间顶压接地弹片102221后,会导致接地弹片102221发生歪斜,导致接地弹片102221无法与凸包10232配合夹紧接地针插接端2031,接地屏蔽效果较差。而本实施例中,将凸包10232的前端设计为倾斜平面10236,使用时依靠倾斜平面10236与接地针插接端2031配合而引导接地针插接端2031进入通道中。而凸包10232是位于屏蔽板1023上的,整体宽度较大,屏蔽板1023受力后不易发生摆动变形。
而由图8的局部放大图可以看出,凸包10232的后端与主体部分10231之间并不相连,凸包10232实际上为半凸包。凸包10232的具体成型方式如下:先在主体部分10231上开窗口10237,在窗口10237的下方采用冲压的方式形成凸包10232,凸包10232与主体部分10231之间不相连的优点在于方便加工,而且,凸包10232的后端在冲压时不需要进行拉伸,厚度较大,而此处在使用时主要承受接地针插接端2031的冲击,相比全凸包的形式而言,能够防止凸包10232后端与主体部分10231相连处断裂破坏。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屏蔽板1023的前端设置有接触弹片10234,接触弹片10234与凸包10232之间是错开布置的。接触弹片10234包括两个第二弹臂102341,两个第二弹臂102341相对布置,第二弹臂102341可以发生一定的变形。此处在屏蔽板1023的前端设置第二弹臂102341后,如图14所示,在屏蔽板1023与屏蔽网107接触进行导电连通时,依靠第二弹臂102341的弹性变形保证两者紧密接触,提高接触的可靠性,增强屏蔽效果。而且,本实施例中,第二弹臂102341位于屏蔽板1023的前端端部,第二弹臂102341承受的应力在前后方向上传导,由于屏蔽板1023前后方向的料厚要比厚度方向大的多,所以屏蔽板1023在前后方向承力能力要大于厚度方向的承力能力,受力后屏蔽板1023在前后方向上不易发生变形。实际使用时,可以选择尺寸更大、弹力更大的第二弹臂102341,使屏蔽板1023与屏蔽网107的接触更加牢靠。
本实施例中,为将屏蔽板1023固定在端子部件1022和支撑架1021上,并保证端子部件1022中的母端接地端子10222与屏蔽板1023可靠接触,实现同一端子模块102中各母端接地端子10222的共地,并通过屏蔽网107实现母端连接器100中各母端接地端子10222的共地,提高接地屏蔽效果。如图2和图7、图9所示,在母端接地端子10222上开设有贯通的铆钉穿孔10235,在支撑架1021和端子部件1022也开设有铆钉穿孔,组装时,用铆钉1024同时穿过支撑架1021、母端接地端子10222和屏蔽板1023,将三者固定在一起。此处的铆钉1024为绝缘体。
为保证屏蔽板1023能够与母端接地端子10222之间良好接触,同时在屏蔽板1023与母端信号端子10221之间有一定的间隔,防止将母端信号端子10221接地,如图2、图7、图9所示,在屏蔽板1023中主体部分10231的朝向端子部件1022的一侧有凸起部10233,凸起部10233凸出于主体部分10231布置。其中,凸起部10233与母端接地端子10222对应,并顺着母端接地端子10222的走向延伸。如图2和图3所示,在母端接地端子10222上设置有第一弹臂102222,第一弹臂102222朝向凸起部10233凸出布置,通过第一弹臂102222的弹性变形与凸起部10233紧密接触,实现导电连通。
本实施例中,铆钉1024依次穿过屏蔽板1023、母端接地端子10222而铆接在支撑架1021上,制造工艺简单。
母端壳体101的结构如图11和图12所示,母端壳体101整体为U形,母端壳体101的两个侧壁上开有卡槽,供端子模块102适配卡入。母端壳体101的基底上布置有多行插口,各行插口沿图11的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行的插口错位排布。每行插口均包括依次交替布置的母端壳体接地针插口1014和公端差分对插口,其中,公端差分对插口包括两个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1011。母端壳体接地针插口1014供接地针203插入,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1011供信号针202插入。组装时,信号弹片102211位于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1011的一侧,或者可以部分覆盖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1011;接地弹片102221位于母端壳体接地针插口1014的一侧,或者可以部分覆盖母端壳体接地针插口1014。
为隔离开同一信号差分对的两信号针202,防止两信号针202接触,在母端壳体101上固定有信号针隔离块1013;为防止信号针202与相邻的接地针203接触,在母端壳体101上固定有信号接地隔离块1017。无论是信号针隔离块1013还是信号接地隔离块1017,其均凸出地布置在母端壳体101的内部。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母端壳体101的内部还凸出设置有差分对隔离壁1012,差分对隔离壁1012位于同一差分对所对应的两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1011的一侧,母端壳体101上还凸出设置有屏蔽板支撑凸起1015,屏蔽板支撑凸起1015与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1011分置在差分对隔离壁1012的两侧。屏蔽板支撑凸起1015、差分对隔离壁1012共同形成卡槽,供屏蔽板1023能够适配地卡入,用来夹住屏蔽板1023,防止屏蔽板1023在图11的上下方向上偏移。
如图11所示,在母端壳体接地针插口1014的一侧不设置屏蔽板支撑凸起1015,此处为凸包对应区1016,凸包对应区1016用来与凸包10232对应。
屏蔽网107的结构如图13所示,屏蔽网107为板状的结构,屏蔽网107用来与各屏蔽板1023进行接触,实现共同接地,实现更好的接地屏蔽效果。屏蔽网107上有三类通孔,分别为信号针穿孔1071、接地针穿孔1072和屏蔽板支撑凸起穿孔1073,信号针穿孔1071适配地套装在差分对隔离壁1012、信号接地隔离块1017的外部,信号针穿孔1071与同一差分对的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1011对应。接地针穿孔1072与母端壳体接地针插口1014对应。屏蔽板支撑凸起穿孔1073与屏蔽板支撑凸起1015对应,屏蔽板支撑凸起穿孔1073能够适配套装在屏蔽板支撑凸起1015的外部。本发明中,屏蔽网107通过卡装的方式固定在母端壳体101上,定位更加准确,安装也更加牢固。
本发明中母端连接器100在安装时,先将屏蔽网107安装在母端壳体101上,将各端子模块102依次插装在母端壳体101中,端子模块102与母端壳体101之间通过端子模块102上的卡块、母端壳体101上的卡槽相配合的方式进行装配。如图14所示,端子模块102装入母端壳体101之后,各端子模块102上的第二弹臂102341顶压在屏蔽网107上,实现各端子模块102的共同接地。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屏蔽板1023上设置了凸包10232,且凸包10232的前端有倾斜平面10236,凸包10232可以与屏蔽网107上的接地针穿孔1072正对布置或者尽可能地靠近布置,使得接地针203由接地针穿孔1072中穿出之后能够顶到倾斜平面10236上,避免接地针203顶压在接地弹片102221上。
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端子模块102发生歪斜、窜动,母端连接器100还配备有卡固片106,具体地,在端子模块102的后端开设有卡槽,卡固片106插入各端子模块102的卡槽中;在端子模块102的一侧也开设有卡槽,卡固片106弯折段插入卡槽中。同时,为对端子模块102的安装端103进行固定,母端连接器100还配备有尾板105,尾板105可覆盖所有端子模块102的安装端103,尾板105供安装端103上的鱼眼插入。
公端连接器200的结构如图16至图28所示,公端连接器200包括公端壳体201,公端壳体201为U形结构,开口朝向母端连接器100,公端壳体201包括公端壳体基底2011和位于两侧的公端壳体侧壁2012。公端壳体侧壁2012的内侧有卡槽,供母端壳体101外侧的卡块适配卡入,实现定位和固定。
如图19所示,在公端壳体基底2011上开设有多行插口,每一行插口分别包括依次交替排布的公端壳体接地针插口2016和公端差分对插口,相邻两行的插口错位布置。公端差分对插口包括两个公端壳体信号针插口2015。公端壳体接地针插口2016中固定插装有接地针203,接地针203包括前端的接地针插接端2031和后端的接地针安装端2032,接地针插接端2031用来插入到凸包10232和接地弹片102221形成的通道中,接地针安装端2032用来安装在印制板上,此处的接地针安装端2032为鱼眼。公端壳体信号针插口2015中固定插装有信号针202,信号针202包括前端的信号针插接端2021和后端的信号针安装端2022,信号针插接端2021用来与信号弹片102211接触实现信号导通,信号针安装端2022用来安装在印制板上,此处的信号针安装端2022为鱼眼。无论是信号针202还是接地针203均为直线延伸的接触件。
如图18所示,在公端壳体201的后端有第一凸起2013和第二凸起2014,第一凸起2013与两个信号针202的鱼眼对应,第二凸起2014与两个接地针203的鱼眼对应,第一凸起2013、第二凸起2014能够与鱼眼处进行加强。
本发明中,为将各接地针203接通,实现共同接地,如图16至图25所示,公端连接器200还包括屏蔽片组204,屏蔽片组204连接各接地针203。屏蔽片组204的结构如图22和图23所示,屏蔽片组204包括沿X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屏蔽片2041,第一屏蔽片2041沿Y方向延伸布置,X方向和Y方向相互垂直,应当说明的是,此处的X、Y仅是相对概念,意在表示相互垂直,并不对具体的结构进行限定。每个第一屏蔽片2041对应于每一行的接地针203。第一屏蔽片2041为片状的结构,厚度方向为X方向,在第一屏蔽片2041上对应一行中每一个接地针203均有第一屏蔽片地针接触部20411,第一屏蔽片地针接触部20411为弹臂,通过弹性变形实现与接地针203的牢固接触,如图24所示,第一屏蔽片地针接触部20411的端部有弧形接触面20413,弧形接触面20413与接地针203接触,防止划伤接地针203。而第一屏蔽片2041的Y方向的两端分别有折边20412,而第二屏蔽片2042与第一屏蔽片2041的折边20412相连,接通各第一屏蔽片2041。具体地,第二屏蔽片2042上设置有第二屏蔽片地针接触部20421,第二屏蔽片地针接触部20421为弹臂,通过弹性变形实现与第一屏蔽片2041的牢固接触,第二屏蔽片地针接触部20421也有弧形接触面。
为将第一屏蔽片2041和第二屏蔽片2042固定安装在公端壳体201上,如图20和图21所示,在公端壳体201的公端壳体基底2011的内部开设有屏蔽片插槽2017,供屏蔽片(包括第一屏蔽片2041和第二屏蔽片2042)适配卡入,屏蔽片插槽2017包括屏蔽片第一插槽20171和屏蔽片第二插槽20172,屏蔽片第一插槽20171供第一屏蔽片2041适配地卡入,屏蔽片第二插槽20172供第二屏蔽片2042适配地卡入。为了满足第一屏蔽片地针接触部20411与接地针203接触、第二屏蔽片地针接触部20421与第一屏蔽片2041接触,在公端壳体基底2011上开设有连通屏蔽片第一插槽20171与公端壳体接地针插口2016、连通屏蔽片第一插槽20171与屏蔽片第二插槽20172的缺口20173。
本发明在使用时,如图26、27和28所示,信号针202、接地针203在使用时穿过屏蔽网107后插入端子模块102中,其中信号针202与信号弹片102211接触实现信号导通,接地针203顶在凸包10232上并被引导进入凸包10232与接地弹片102221之间的通道中,被凸包10232和接地弹片102221夹持固定。
本发明母端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2:
如图29至图32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引导坡面为倾斜平面。本实施例中,屏蔽板1023中引导坡面为弧形面10238,而凸包10232与主体部分10231之间的窗口10237,屏蔽板1023通过铆钉1024与接地端子10222连接的方式不变。
本发明母端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3: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凸包均是一体冲压成型的,而且凸包后端与主体部分之间有间隙。本实施例中,凸包前端或者左右两端与主体部分之间有间隙,也就是说,至少一端有间隙。
本发明母端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4:
实施例1中,在屏蔽板上加工凸包时,先开设窗口,后进行冲压。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窗口更换为切缝,即先在屏蔽板上开设切缝,在切缝处进行冲压,从而形成凸包。
本发明母端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5:
实施例1中,在凸包的前端设置有引导坡面。本实施例中,将引导坡面取消,凸包前端为平面。
本发明母端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6:
实施例1中,同一差分对所对应的两个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之间有信号针隔离块,母端壳体信号插口与母端壳体接地插口之间有信号接地隔离块。本实施例中,在保证接地针、信号针强度的前提下,可以将信号针隔离块、信号接地隔离块中的至少一个取消。
本发明母端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7:
实施例1中,在母端壳体上设置有差分对隔离壁和屏蔽板支撑凸起,对屏蔽板进行夹持,保证屏蔽板受到冲击后发生晃动、窜动。本实施例中,在屏蔽板前端的强度较高的前提下,可以将差分对隔离壁和屏蔽板支撑凸起取消。
本发明端子模块的具体实施例:
端子模块的结构与上述母端连接器各实施例中的端子模块的结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屏蔽板的具体实施例:
屏蔽板的结构与上述母端连接器各实施例中屏蔽板的结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屏蔽板(1023),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板布置在母端连接器的母端壳体上,定义使用时所述屏蔽板朝向公端连接器(200)的一端为前端,屏蔽板(1023)包括:
主体部分(10231),前端设有凸包(10232),所述凸包(10232)凸出布置于主体部分(10231)的朝向对应接地端子(10222)的一侧,所述凸包(10232)用于与对应接地端子(10222)前端的接地弹片(102221)配合而夹紧公端连接器的接地针(203);
所述主体部分(10231)上设有窗口(10237)或切缝,并于窗口(10237)或切缝处一体冲压形成所述凸包(102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板(1023),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10232)的前端设有引导坡面,引导坡面由前向后且朝向对应接地端子(10222)倾斜延伸布置,引导坡面用于承受公端连接器的接地针(203)冲击并引导公端连接器的接地针(203)进入凸包(10232)、接地弹片(102221)形成的通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板(1023),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坡面为倾斜延伸的倾斜平面(10236)或弧形面(10238)。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屏蔽板(1023),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10232)一体成型于所述窗口(10237)或切缝前侧,以使得所述凸包(10232)的后端与所述主体部分(10231)之间间隔排布,且凸包(10232)的其余各端与所述主体部分(10231)之间均接合。
5.一种端子模块(102),所述端子模块布置在母端连接器的母端壳体上,定义使用时所述端子模块朝向公端连接器(200)的一端为前端,端子模块(102)包括:
接地端子(10222),包括位于前端的接地弹片(102221);
屏蔽板(1023),位于接地端子(10222)的一侧;
其特征在于:屏蔽板(1023)包括:
主体部分(10231),前端设有凸包(10232),所述凸包(10232)凸出布置于主体部分(10231)的朝向对应接地端子(10222)的一侧,所述凸包(10232)用于与对应接地端子(10222)前端的接地弹片(102221)配合而夹紧公端连接器的接地针(203);
所述主体部分(10231)上设有窗口(10237)或切缝,并于窗口(10237)或切缝处一体冲压形成所述凸包(102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模块(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10232)的前端设有引导坡面,引导坡面由前向后且朝向对应接地端子(10222)倾斜延伸布置,引导坡面用于承受公端连接器的接地针(203)冲击并引导公端连接器的接地针(203)进入凸包(10232)、接地弹片(102221)形成的通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模块(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坡面为倾斜延伸的倾斜平面(10236)或弧形面(10238)。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端子模块(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10232)一体成型于所述窗口(10237)或切缝前侧,以使得所述凸包(10232)的后端与所述主体部分(10231)之间间隔排布,且凸包(10232)的其余各端与所述主体部分(10231)之间均接合。
9.一种母端连接器(100),定义使用时所述母端连接器朝向公端连接器(200)的一端为前端,母端连接器(100)包括:
母端壳体(101);
端子模块(102),固设于母端壳体(101)上,端子模块(102)沿其厚度方向依次排布有至少两个;
端子模块(102)包括:
接地端子(10222),包括位于前端的接地弹片(102221);
屏蔽板(1023),位于接地端子(10222)的一侧;
其特征在于:屏蔽板(1023)包括:
主体部分(10231),前端设有凸包(10232),所述凸包(10232)凸出布置于主体部分(10231)的朝向对应接地端子(10222)的一侧,所述凸包(10232)用于与对应接地端子(10222)前端的接地弹片(102221)配合而夹紧公端连接器的接地针(203);
所述主体部分(10231)上设有窗口(10237)或切缝,并于窗口(10237)或切缝处一体冲压形成所述凸包(1023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母端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10232)的前端设有引导坡面,引导坡面由前向后且朝向对应接地端子(10222)倾斜延伸布置,引导坡面用于承受公端连接器的接地针(203)冲击并引导公端连接器的接地针(203)进入凸包(10232)、接地弹片(102221)形成的通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母端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坡面为倾斜延伸的倾斜平面(10236)或弧形面(10238)。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10232)一体成型于所述窗口(10237)或切缝前侧,以使得所述凸包(10232)的后端与所述主体部分(10231)之间间隔排布,且凸包(10232)的其余各端与所述主体部分(10231)之间均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或1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壳体(101)上设有母端壳体接地针插口(1014)和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1011),母端壳体接地针插口(1014)供公端连接器(200)的接地针(203)插入,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1011)供公端连接器(200)的信号针(202)插入;
所述母端壳体(101)的后端凸出布置有差分对隔离壁(1012)及屏蔽板支撑凸起(1015),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1011)、屏蔽板支撑凸起(1015)分置于差分对隔离壁(1012)的两侧;
差分对隔离壁(1012)与屏蔽板支撑凸起(1015)配合夹持所述屏蔽板(1023);
所述屏蔽板支撑凸起(1015)与所述凸包(10232)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屏蔽板(1023)板面方向上错位布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母端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1011)设有两个,成对的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1011)供公端连接器(200)中同一信号差分对的信号针(202)对应插入;
所述母端壳体(101)的后端凸出设置有信号针隔离块(1013),信号针隔离块(1013)位于同一信号差分对所对应的两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1011)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母端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壳体(101)的后端凸出设置有信号接地隔离块(1017),信号接地隔离块(1017)位于相邻的母端壳体信号针插口(1011)与母端壳体接地针插口(1014)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75271.3A CN112909595B (zh) | 2021-01-20 | 2021-01-20 | 一种屏蔽板及使用该屏蔽板的端子模块、母端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75271.3A CN112909595B (zh) | 2021-01-20 | 2021-01-20 | 一种屏蔽板及使用该屏蔽板的端子模块、母端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09595A CN112909595A (zh) | 2021-06-04 |
CN112909595B true CN112909595B (zh) | 2022-05-13 |
Family
ID=76116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075271.3A Active CN112909595B (zh) | 2021-01-20 | 2021-01-20 | 一种屏蔽板及使用该屏蔽板的端子模块、母端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0959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65236B (zh) * | 2021-12-10 | 2023-03-17 |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具有其的显示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1916A (zh) * | 2007-03-22 | 2007-11-14 | 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插座连接器 |
CN110011095A (zh) * | 2019-04-09 | 2019-07-12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屏蔽板、模块结构及电连接器 |
CN211530274U (zh) * | 2020-03-26 | 2020-09-18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母端高速连接器及其信号模块 |
CN111682366A (zh) * | 2020-06-19 | 2020-09-18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背板连接器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28903B2 (en) * | 2015-04-30 | 2017-08-08 | Molex, Llc | Wafe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
-
2021
- 2021-01-20 CN CN202110075271.3A patent/CN1129095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1916A (zh) * | 2007-03-22 | 2007-11-14 | 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插座连接器 |
CN110011095A (zh) * | 2019-04-09 | 2019-07-12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屏蔽板、模块结构及电连接器 |
CN211530274U (zh) * | 2020-03-26 | 2020-09-18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母端高速连接器及其信号模块 |
CN111682366A (zh) * | 2020-06-19 | 2020-09-18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背板连接器组件 |
CN111864478A (zh) * | 2020-06-19 | 2020-10-30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背板连接器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09595A (zh) | 2021-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90920B2 (en) | Card edge connector | |
CN110391550B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13437595B (zh) | 子连接器及其晶片 | |
US7086901B2 (en) |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12636092B (zh) | 一种高速背板连接器 | |
JPH04286886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7766664B2 (en) | Power connector and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ntact protection mechanism | |
CN215184602U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113131244A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
CN112909660B (zh) | 一种连接器组件 | |
CN110190432B (zh) | 第一端子组、第一端子模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 |
CN112909663B (zh) | 屏蔽板及使用该屏蔽板的端子模块、连接器 | |
CN112909661B (zh) | 一种端子模块及使用该端子模块的连接器 | |
CN112909662B (zh) | 一种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 |
CN112909595B (zh) | 一种屏蔽板及使用该屏蔽板的端子模块、母端连接器 | |
CN218677857U (zh) | 背板连接器 | |
CN114976782A (zh) | 背板连接器 | |
US10096924B2 (en) | Header contact for header connector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3937568B (zh) | 一种信号连接器 | |
CN213151080U (zh) | 电连接器组件以及电连接器组合件 | |
CN115966960A (zh) | 一种连接器的端子模块及连接器、连接器组件 | |
CN219498220U (zh) |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 |
CN219643144U (zh) |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 |
CN217691951U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110459894B (zh) | 一种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