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8561B - 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88561B CN112888561B CN201980068012.9A CN201980068012A CN112888561B CN 112888561 B CN112888561 B CN 112888561B CN 201980068012 A CN201980068012 A CN 201980068012A CN 112888561 B CN112888561 B CN 1128885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group
- laminate
- laminate according
- adhesive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34—Esters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N-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52—Amides or imides
- C08F220/54—Amides, e.g. N,N-dimethylacrylamide or N-isopropylacrylamide
- C08F220/60—Amides, e.g. N,N-dimethylacrylamide or N-isopropylacrylamide containing nitro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namido nitroge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62—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 C09J133/066—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containing -OH group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2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mides or imid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4—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5/55—Liquid crysta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08—Dimensions, e.g. volume
- B32B2309/10—Dimensions, e.g. volume linear, e.g. length, distance, width
- B32B2309/105—Thickne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01/00—Presence of cellulose
- C09J2401/006—Presence of cellulose in the substrat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9/00—Presence of polyvinyl alcohol
- C09J2429/003—Presence of polyvinyl alcohol in the primer coat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C09J2433/003—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in the primer coat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67/00—Presence of polyester
- C09J2467/005—Presence of polyester in the release co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所述层叠体具有支撑体、取向层及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其中,容易仅剥离支撑体。本发明的层叠体依次具有支撑体、取向层、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粘合层,不包括支撑体、粘合层的从支撑体至粘合层之间的厚度为5μm以下,粘合层的厚度为5μm~50μm。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使用二色性物质而形成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进行了各种研究。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圆偏振片,其依次层叠液晶固化膜、粘接剂层、相位差膜及粘接剂层而成,其中,该液晶固化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在相对于基材面内沿水平方向取向的状态下固化而成的厚度为3μm以下的膜,并且为包含二色性色素的膜。”([权利要求16])。
另一方面,根据近年来对显示装置的进一步薄型化的要求,提出了将用于上述圆偏振片等的支撑体剥离以使其薄型化的方式。
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赋予薄型光学各向异性膜的光学各向异性片([0004])。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274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由于各种功能的表达而导致层结构变得复杂时,很难控制在转印时在哪个界面剥离。
尤其因起偏器等的薄型化等原因,各层为非常薄的层叠体的情况下,发现剥离界面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例如,即使试图从具有支撑体、取向层及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层叠体只剥离支撑体,有时也会导致在取向层与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界面发生剥离。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所述层叠体具有支撑体、取向层及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其中,只容易剥离支撑体。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了其他界面处的剥离性根据与其他部件粘合时的粘合层的性质而改变。
即,发现了能够提供一种层叠体,其依次具有支撑体、取向层、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及粘合层,并且不包括支撑体及粘合层的从支撑体至粘合层之间的厚度为5μm以下,其中,通过将粘合层的厚度设为特定的值,仅剥离支撑体变得容易。
即,发现了能够通过以下的结构来实现上述课题。
[1]一种层叠体,其依次具有支撑体、取向层、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及粘合层,其中,
不包括支撑体及粘合层的从支撑体至粘合层之间的厚度为5μm以下,
粘合层的厚度为5μm~50μm,
取向层为使用含有具有官能团的肉桂酰基化合物的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的光取向层,所述官能团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双键。
[2]根据[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粘合层的储能模量为100kPa~20MPa。
[3]根据[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粘合层的储能模量为100kPa~2MPa。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粘合层的厚度大于10μm且为50μm以下。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包含二色性物质和液晶性化合物。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包含二色性偶氮化合物。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厚度为0.1μm~3μm。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取向层的厚度为0.1μm~2μm。
[9]根据[8]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取向层的厚度大于0.5μm且为2μm以下。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肉桂酰基化合物为光取向性共聚物,所述光取向性共聚物具有由后述式(A)表示的包含光取向性基团的重复单元A及由后述式(B)表示的包含交联性基团的重复单元B。
[11]根据[10]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后述式(A)中的L1为由后述式(1)~(10)中的任一个表示的2价的连接基团。
[12]根据[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液晶性化合物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13]根据[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液晶性化合物为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
[14]根据[13]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光吸收各向异性层还包含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
[15]根据[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在光吸收各向异性层与粘合层之间还具有厚度100nm以下的固化层。
[16]根据[1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固化层包含液晶性化合物。
[17]根据[1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固化层为使包含多官能单体的组合物固化而成的层。
[18]根据[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在光吸收各向异性层与粘合层之间还具有厚度2μm以下的包含聚乙烯醇树脂的层。
[19]根据[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支撑体与取向层接触。
[20]根据[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取向层与光吸收各向异性层接触。
[21]一种层叠体,其具有[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和表面薄膜,并且粘合层与表面薄膜接触。
[22]根据[2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支撑体已被剥离。
[23]根据[22]所述的层叠体,其还具有相位差膜,并且相位差膜配置于取向层侧。
[24]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和图像显示元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所述层叠体具有支撑体、取向层及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其中,只容易剥离支撑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层叠体的实施方式的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层叠体的实施方式的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层叠体的实施方式的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是根据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而进行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而包含的范围。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平行、正交不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平行、正交,而是指从平行或正交±5°的范围。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各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一种对应于各成分的物质,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在此,关于各成分,当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物质时,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则关于该成分的含量是指同时使用的物质的合计含量。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为表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标记,“(甲基)丙烯酸”为表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标记,“(甲基)丙烯酰基”为表示“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标记。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液晶性组合物、液晶性化合物还概念性地包含通过固化等而已经不再显示液晶性的液晶性组合物、液晶性化合物。
[层叠体]
本发明的层叠体为依次具有支撑体、取向层、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及粘合层的层叠体。
并且,本发明的层叠体中,从不包含支撑体及粘合层的支撑体至粘合层之间的厚度为5μm以下,并且,粘合层的厚度为5μm~50μm。
此外,本发明的层叠体中,取向层为使用含有具有官能团的肉桂酰基化合物的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的光取向层,所述官能团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双键。
接着,利用图1~图3对本发明的层叠体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之后,对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1所示的层叠体10依次具有支撑体1、取向层2、光吸收各向异性层3及粘合层4。
并且,层叠体10中,不包括支撑体1及粘合层4的从支撑体1至粘合层4之间的厚度、即从支撑体1的取向层2侧的表面至粘合层4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3侧的表面为止的距离为5μm以下,优选为1μm~4μm。
并且,层叠体10中,粘合层4的厚度为5μm~50μm。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层叠体中,优选支撑体1与取向层2接触。
并且,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层叠体中,优选取向层2与光吸收各向异性层3接触。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层叠体优选在光吸收各向异性层3与粘合层4之间还具有厚度100nm以下的固化层5。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层叠体优选在光吸收各向异性层3与粘合层4之间还具有厚度2μm以下的包含聚乙烯醇树脂的层(以下,也简称为“PVA层”。)6。
本发明的层叠体同时包括固化层5及包含聚乙烯醇树脂的层6时,如图2所示,优选依次具有光吸收各向异性层3、固化层5、包含聚乙烯醇树脂的层6及粘合层4。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层叠体优选还具有表面薄膜7。此时,优选表面薄膜7与粘合层4接触、即表面薄膜7与其他层通过粘合层4贴合。
本发明的层叠体可以剥离图2所示的支撑体1,并且如图3所示在不具有支撑体1的状态下使用。
并且,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层叠体可以还具有相位差膜8,此时,相位差膜8优选配置于取向层2侧。
〔粘合层〕
关于用于本发明的粘合层,只要厚度为5μm~50μm,则作为所使用的原材料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原材料。
从更容易调节支撑体的剥离性的观点考虑,用于本发明的粘合层的储能模量优选为10kPa~20MPa,更优选为10kPa~2MPa。
《储能模量的测定方法》
在本发明中,储能模量是指使用IT Keisoku Seigyo Co.,Ltd.制的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DVA-200)在频率1Hz、25℃下测定而得的值。
用于本发明的粘合层的厚度为5μm~50μm,优选为大于10μm且50μm以下。
通过设为上述范围,更容易调整剥离性。
<用于粘合层的原材料>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粘合层中所包含的原材料,例如可以举出橡胶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硅酮类粘合剂、氨基甲酸酯类粘合剂、乙烯基烷基醚类粘合剂、聚乙烯醇类粘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粘合剂、聚丙烯酰胺类粘合剂及纤维素类粘合剂等。
在这些之中,从透明性、耐候性、耐热性等观点考虑,优选为丙烯酸类粘合剂(压敏粘合剂)。
作为丙烯酸类粘合剂,优选为酯部分的烷基为甲基、乙基或丁基等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具有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共聚物等丙烯酸类聚合物。
这种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粘合剂的粘合性优异,并且,将其贴合在其他部件后进行剥离时,在显示装置上也不会产生浆料残渣等,能够比较容易地剥离,因此优选。
并且,这种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0℃以下。
并且,这种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万以上。
〔支撑体〕
用于本发明的支撑体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支撑体。作为支撑体优选为能够剥离的支撑体。
作为构成用于本发明的支撑体的材料,例如可列举纤维素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环状聚烯烃类树脂、戊二酸酐类树脂、戊二酰亚胺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聚酯类树脂及选自这些的多种树脂的混合树脂,其中,优选为纤维素类树脂或聚酯类树脂。
从更容易调整剥离性的观点考虑,支撑体的厚度优选为10~200μm,进一步优选为50~200μm,更优选为100~200μm。
并且,通过根据粘合层的储能模量调整支撑体的弹性模量,能够更容易调整剥离性。
并且,通过根据取向层的组合物选择难以渗透的支撑体来降低支撑体/取向层的粘附力,由此能够更容易调整剥离性。
〔取向层〕
用于本发明的取向层为使用含有具有官能团的肉桂酰基化合物的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的光取向层,所述官能团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双键。
用于本发明的取向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2μm,更优选为大于0.5μm且2μm以下。
如上所述,用于本发明的光取向层为使用含有具有官能团(以下,在本段中简称为“聚合性基团”。)的肉桂酰基化合物的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的光取向层,所述官能团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双键,其中,作为肉桂酰基化合物更优选为使用后述的光取向性共聚物而形成的光取向层。通过与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组合物中所含的基团相同种类的聚合性基团(例如,甲基丙烯酰基或丙烯酰基)也包含于光取向层的组合物中,彼此的层进行化学键合而光取向层/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层间粘附力增加,从而有利于实现本发明的课题即容易仅剥离支撑体的层叠体。
<光取向性共聚物>
用于本发明的光取向性共聚物为具有由下述式(A)表示的包含光取向性基团的重复单元A及由下述式(B)表示的包含交联性基团的重复单元B的光取向性共聚物。
[化学式1]
上述式(A)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L1表示包含氮原子和环烷烃环的2价的连接基团,构成环烷烃环的碳原子的一部分可以被选自包括氮、氧及硫的组中的杂原子取代。R2、R3、R4、R5及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R2、R3、R4、R5及R6中,相邻的2个基团可以键合而形成环,
上述式(B)中,R7表示氢原子或甲基,L2表示2价的连接基团,X表示由下述式(X4)表示的交联性基团。
[化学式2]
上述式(X4)中,*表示与上述式(B)中的L2的键合位置,S表示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双键的官能团。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具有由上述式(A)表示的包含光取向性基团的重复单元A和由上述式(B)表示的包含交联性基团的重复单元B的光取向性共聚物,所得到的光取向膜的耐溶剂性及液晶取向性变得良好。
其详细内容虽然不明确,但本发明人等推测如下。
即,认为由于上述式(A)中的L1所表示的2价的连接基团包含氮原子和环烷烃环而氢键性及分子刚性得到提高,由此分子运动得到抑制,其结果、耐溶剂性得到提高。
同样地,认为由于上述式(A)中的L1所表示的2价的连接基团包含氮原子和环烷烃环而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上升,由此所得到的光取向膜的经时稳定性得到提高,其结果,不依赖于形成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定时而液晶取向性变得良好。
接着,对上述式(A)中的L1所表示的包含氮原子和环烷烃环的2价的连接基团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构成环烷烃环的碳原子的一部分可以被选自包括氮、氧及硫的组中的杂原子取代。并且,当构成环烷烃环的碳原子的一部分已被氮原子取代时,可以不具有与环烷烃环独立的氮原子。
并且,上述式(A)中的L1所表示的2价的连接基团中所包含的环烷烃环优选为碳原子数6以上的环烷烃环,作为其具体例,可以举出环己烷环、环庚烷环、环辛烷环、环十二烷环、环二十二烷环等。
在本发明中,出于液晶取向性变得更良好的理由,优选上述式(A)中的L1为由下述式(1)~(10)中的任一个所表示的2价的连接基团。
[化学式3]
上述式(1)~(10)中,*1表示与构成上述式(A)中的主链的碳原子的键合位置,*2表示与构成上述式(A)中的羰基的碳原子的键合位置。
在由上述式(1)~(10)中的任一个所表示的2价的连接基团之中,出于对形成光取向膜时所使用的溶剂的溶解性与所得到的光取向膜的耐溶剂性的平衡变得良好的理由,优选为由上述式(2)、(3)、(7)及(8)中的任一个所表示的2价的连接基团。
另外,上述式(A)中的L1可以为上述的“包含氮原子和环烷烃环的2价的连接基团”以外的2价的连接基团。
作为这种2价的连接基团,出于光取向性基团容易与液晶性化合物相互作用,并且相邻的液晶层的液晶取向性变得更良好的理由,优选为将选自包括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8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亚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亚芳基、醚基(-O-)、羰基(-C(=O)-)及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氨基(-NH-)的组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基团组合而成的2价的连接基团。
接着,对上述式(A)中的R2、R3、R4、R5及R6的一方式所表示的取代基进行说明。另外,如上所述,上述式(A)中的R2、R3、R4、R5及R6可以是氢原子,而不是取代基。
出于光取向性基团容易与液晶性化合物相互作用而液晶取向性变得良好的理由,上述式(A)中的R2、R3、R4、R5及R6的一方式所表示的取代基优选分别独立地为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直链状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氰基、氨基或由下述式(11)所表示的基团。
[化学式4]
其中,上述式(11)中,*表示与上述式(A)中的苯环的键合位置,R9表示1价的有机基团。
作为卤原子,例如可以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其中,优选为氟原子、氯原子。
关于碳原子数1~20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作为直链状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等。
作为支链状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3~6的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异丙基、叔丁基等。
作为环状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3~6的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1~20的直链状的卤代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4的氟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三氟甲基、全氟乙基、全氟丙基、全氟丁基等,其中,优选三氟甲基。
作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更优选碳原子数6~18的烷氧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6~14的烷氧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优选举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丁氧基、甲氧基乙氧基、正己氧基、正辛氧基、正癸氧基、正十二烷氧基、正十四烷氧基等,其中,更优选正己氧基、正辛氧基、正癸氧基、正十二烷氧基、正十四烷氧基。
作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优选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苯基、α-甲基苯基、萘基等,其中,优选苯基。
作为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优选碳原子数6~12的芳氧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苯氧基、2-萘氧基等,其中,优选苯氧基。
作为氨基,例如可以举出伯氨基(-NH2);甲基氨基等仲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苄基氨基、将含氮杂环化合物(例如,吡咯烷、哌啶、哌嗪等)的氮原子作为连接键的基团等叔氨基。
关于由上述式(11)所表示的基团,作为上述式(11)中的R9所表示的1价的有机基团,例如可以举出碳原子数1~20的直链状或环状的烷基。
作为直链状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等,其中,优选甲基或乙基。
作为环状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3~6的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等,其中,优选环己基。
另外,作为上述式(11)中的R9所表示的1价的有机基团,可以为将上述直链状的烷基及环状的烷基直接或通过单键组合多个而成的基团。
在本发明中,出于光取向性基团容易与液晶性化合物相互作用而液晶取向性变得更良好的理由,在上述式(A)中的R2、R3、R4、R5及R6之中,优选至少R4表示上述取代基,另外,出于所得到的光取向性共聚物的线性得到提高且容易与液晶性化合物相互作用而液晶取向性进一步变得良好的理由,更优选R2、R3、R5及R6均表示氢原子。
在本发明中,出于向所得到的光取向膜进行光照射时反应效率得到提高的理由,优选上述式(A)中的R4为供电子性的取代基。
在此,供电子性的取代基(供电子性基团)是指哈米特值(Hammett取代基常数σp)为0以下的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上述取代基中的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等。
在这些之中,优选为烷氧基,出于液晶取向性变得更良好的理由,更优选为碳原子数6~16的烷氧基,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7~10的烷氧基。
接着,对上述式(B)中的L2所表示的2价的连接基团进行说明。
出于光取向性基团容易与液晶性化合物相互作用而液晶取向性变得更良好的理由,作为2价的连接基团,优选为将选自包括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8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亚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亚芳基、醚基(-O-)、羰基(-C(=O)-)及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氨基(-NH-)的组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基团组合而成的2价的连接基团。
在此,作为亚烷基、亚芳基及亚氨基可具有的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卤原子、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氰基、羧基、烷氧基羰基及羟基等。
作为卤原子,例如可以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其中,优选为氟原子、氯原子。
作为烷基,例如优选为碳原子数1~18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8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环己基等),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尤其优选为甲基或乙基。
作为烷氧基,例如优选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丁氧基、甲氧基乙氧基等),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尤其优选为甲氧基或乙氧基。
作为芳基,例如可以举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苯基、α-甲基苯基、萘基等,其中,优选苯基。
作为芳氧基,例如可以举出苯氧基、萘氧基、咪唑基氧基、苯并咪唑基氧基、吡啶-4-基氧基、嘧啶基氧基、喹唑啉基氧基、嘌呤基氧基、噻吩-3-基氧基等。
作为烷氧基羰基,例如可以举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等。
关于碳原子数1~18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亚烷基,作为直链状的亚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癸基、十一碳烯基、十二碳烯基、十三碳烯基、十四碳烯基、十五碳烯基、十六碳烯基、十七碳烯基、十八碳烯基等。
并且,作为支链状的亚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二甲基亚甲基、甲基亚乙基、2,2-二甲基亚丙基、2-乙基-2-甲基亚丙基等。
并且,作为环状的亚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亚环丙基、亚环丁基、亚环戊基、亚环己基、亚环辛基、亚环癸基、金刚烷-二基、降冰片烷-二基、外-四氢二环戊二烯-二基等,其中,优选亚环己基。
作为碳原子数6~12的亚芳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亚苯基、亚二甲苯基、亚联苯基、亚萘基、2,2’-亚甲基双苯基等,其中,优选亚苯基。
接着,对上述式(B)中的X所表示的交联性基团进行说明。
上述式(B)中的X(交联性基团)为由下述式(X1)~(X4)表示的交联性基团中由下述式(X4)表示的交联性基团。
[化学式5]
上述式(X1)~(X4)中,*表示与上述式(B)中的L2的键合位置,R8表示氢原子、甲基及乙基中的任一个,上述式(X4)中,S表示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双键的官能团。
在此,作为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双键的官能团,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乙烯基、烯丙基、苯乙烯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优选为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
在本发明中,出于后述的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强度变高、使用后述的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形成其他层时的处理性变得良好的理由,优选重复单元B包含上述式(B)中的X为由上述式(X1)~(X3)中的任一个所表示的交联性基团的重复单元(以下,也简称为“重复单元B1”。)和上述式(B)中的X为由上述式(X4)所表示的交联性基团的重复单元(以下,也简称为“重复单元B2”。)。
作为由上述式(A)所表示的包含光取向性基团的重复单元A,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以下所示的重复单元A-1~A-44。另外,下述式中,Me表示甲基,Et表示乙基。另外,在以下具体例中,重复单元A-1~A-10的2价的连接基团中所包含的“1,4-环己基”可以为顺式体及反式体中的任一种,但优选为反式体。
[化学式6]
[化学式7]
另一方面,作为由上述式(B)所表示的包含交联性基团的重复单元B(重复单元B1),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以下所示的重复单元B-1~B-17。
[化学式8]
并且,作为由上述式(B)所表示的包含交联性基团的重复单元B(重复单元B2),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以下所示的重复单元B-18~B-47。
[化学式9]
用于本发明的光取向性共聚物的上述重复单元A的含量a与上述重复单元B的含量b以质量比优选满足下述式(12),更优选满足下述式(13),进一步优选满足下述式(14),尤其优选满足下述式(15)。
0.03≤a/(a+b)≤0.5……(12)
0.03≤a/(a+b)≤0.3……(13)
0.03≤a/(a+b)≤0.2……(14)
0.05≤a/(a+b)≤0.2……(15)
并且,当用于本发明的光取向性共聚物具有上述重复单元B1并且具有上述重复单元B2时,出于维持良好的液晶取向性、密合性,同时进一步提高包含光取向膜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强度的理由,上述重复单元A的含量a、上述重复单元B1的含量b1、上述重复单元B2的含量b2以质量比优选满足下述式(16),更优选满足下述式(17)。
0.05≤b2/(a+b1+b2)≤0.7……(16)
0.10≤b2/(a+b1+b2)≤0.5……(17)
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则用于本发明的上述光取向性共聚物除了上述的重复单元A及重复单元B以外还可以具有其他重复单元。
作为形成这种其他重复单元的单体(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丙烯酰胺化合物、丙烯腈、马来酸酐、苯乙烯化合物、乙烯基化合物等。
用于本发明的光取向性共聚物的合成法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通过混合形成上述重复单元A的单体、形成上述重复单元B的单体及形成任意的其他重复单元的单体并在有机溶剂中使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进行聚合来合成。
出于液晶取向性进一步得到提高的理由,用于本发明的光取向性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10000~500000,更优选30000~300000。
在此,本发明中的重均分子量及数均分子量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法在以下所示的条件下测定出的值。
·溶剂(洗脱液):THF(四氢呋喃)
·装置名称:TOSOH HLC-8320GPC
·柱:将3根TOSOH TSKgel Super HZM-H(4.6mm×15cm)连接使用
·柱温度:40℃
·试样浓度:0.1质量%
·流速:1.0ml/min
·校准曲线:使用由TOSOH制造的TSK标准聚苯乙烯Mw=2800000~1050(Mw/Mn=1.03~1.06)的7个样品得到的校准曲线
〔光吸收各向异性层〕
用于本发明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为根据方向而光吸收的程度不同的层,通常具有吸收轴和偏振轴(透射轴)。
用于本发明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3μm,更优选为0.1μm~2μm。
用于本发明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优选包含二色性物质。
并且,用于本发明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优选包含二色性物质的同时还包含液晶性化合物。
并且,用于本发明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优选包含二色性偶氮化合物。
<二色性物质>
用于本发明的二色性物质并不受特别限定,可以举出可见光吸收物质(二色性色素、二色性偶氮化合物)、发光物质(荧光物质、磷光物质)、紫外线吸收物质、红外线吸收物质、非线性光学物质、碳纳米管、无机物质(例如量子杆)等,能够使用以往公知的二色性物质(二色性色素)。并且,还优选具有液晶性的二色性物质。
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13-228706号公报的[0067]~[0071]段、日本特开2013-227532号公报的[0008]~[0026]段、日本特开2013-209367号公报的[0008]~[0015]段、日本特开2013-014883号公报的[0045]~[0058]段、日本特开2013-109090号公报的[0012]~[0029]段、日本特开2013-101328号公报的[0009]~[0017]段、日本特开2013-037353号公报的[0051]~[0065]段、日本特开2012-063387号公报的[0049]~[0073]段、日本特开平11-305036号公报的[0016]~[0018]段、日本特开2001-133630号公报的[0009]~[0011]段、日本特开2011-215337号公报的[0030]~[0169]、日本特开2010-106242号公报的[0021]~
[0075]段、日本特开2010-215846号公报的[0011]~[0025]段、日本特开2011-048311号公报的[0017]~[0069]段、日本特开2011-213610号公报的[0013]~
[0133]段、日本特开2011-237513号公报的[0074]~[0246]段、日本特开2016-006502号公报的[0005]~[0051]段、国际公开第2016/060173号的[0005]~[0041]段、国际公开第2016/136561号的[0008]~[0062]段、国际公开第2017/154835号的[0014]~[0033]段、国际公开第2017/154695号的[0014]~[0033]段、国际公开第2017/195833号的[0013]~[0037]段等中所记载的二色性物质。
在本发明中,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二色性物质,例如从使起偏器接近黑色的观点考虑,优选同时使用在波长370~550nm的范围内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至少一种二色性物质和在波长500~700nm的范围内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至少一种二色性物质。
上述二色性物质可以具有交联性基团。
作为上述交联性基团,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酰基、环氧基、氧杂环丁基、苯乙烯基等,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酰基。
相对于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固体成分,上述二色性物质优选为1~50质量%,更优选为3~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30质量%。
<液晶性化合物>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液晶性化合物,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及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均可以使用。
在此,“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是指在化学结构中不具有重复单元的液晶性化合物。
并且,“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是指在化学结构中具有重复单元的液晶性化合物。
作为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2013-228706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液晶性化合物。
作为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11-237513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热致液晶性高分子。
并且,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可以在末端具有交联性基团(例如,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酰基)。
用于本发明的液晶性化合物优选为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液晶性化合物(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在此,作为聚合性基团,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苯乙烯基及烯丙基等。其中,优选为(甲基)丙烯酰基。
在本发明中,液晶性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含有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更优选同时使用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与使用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
相对于二色性物质的含量100质量份,液晶性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25~2000质量份,更优选为33~100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50~500质量份。通过液晶性化合物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起偏器的取向度进一步得到提高。
〔固化层〕
用于本发明的任意的固化层优选为厚度100nm以下的固化层。
作为固化层,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固化层。例如,可以举出包含液晶性化合物的层或使包含多官能单体的组合物固化而成的层。优选具有能够与光吸收各向异性层进行折射率匹配的折射率。
〔包含聚乙烯醇树脂的层〕
用于本发明的包含任意的聚乙烯醇树脂的层(PVA层)优选为厚度2μm以下的包含聚乙烯醇树脂的层。
〔表面薄膜〕
用于本发明的任意的表面薄膜通常优选配置于所获得的光学层叠体中的最外侧。
作为表面薄膜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表面薄膜。例如,可举出表面薄膜具有硬涂层及基材的方式。
作为构成表面薄膜的材料,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环状聚烯烃类树脂、戊二酸酐类树脂、戊二酰亚胺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及选自这些的多种树脂的混合树脂,其中,优选为环状聚烯烃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或聚酯类树脂。并且,从柔性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聚酰亚胺类树脂。
表面薄膜可以包含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例如除了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以外,还可列举在主链上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即具有内酯环的聚合物、具有琥珀酸酐环的马来酸酐类聚合物、具有戊二酸酐环的聚合物、含有戊二酰亚胺环的聚合物等。
硬涂层为用于对层叠体赋予硬度或耐划伤性的层。
硬涂层例如能够通过将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基材上并使其固化而形成。
并且,为了赋予其他功能,可以在硬涂层上层叠其他功能层。
并且,通过向硬涂层添加填料或添加剂,能够对硬涂层本身赋予机械、电气或光学物理性能或防水或防油性等化学性能。
硬涂层优选耐擦傷性优异。具体而言,当实施成为耐擦傷性的指标的铅笔硬度试验时,优选达到3H以上。
硬涂层的厚度优选为0.1~6μm,更优选为3~6μm。
硬涂层优选通过使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而形成。
固化性组合物优选制备为液状涂布组合物。
固化性组合物的一例包含基质形成粘合剂用单体、低聚物或聚合物及有机溶剂。
在本发明中,表面薄膜并不限定于具有基材和硬涂层的方式,例如可以仅为基材,也可以仅为硬涂层。
〔相位差膜〕
用于本发明的任意的相位差膜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膜。相位差膜的面内延迟值并无特别限定,相位差膜可以为λ/4板或λ/2板。并且,可以为由多个层构成的相位差膜。
在本说明书中,“λ/4板”是指具有λ/4功能的板,具体而言,为具有将某一特定波长的直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或将圆偏振光转换为直线偏振光)的功能的板。
例如,作为λ/4板为单层结构的方式,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在拉伸聚合物薄膜或在支撑体上设置有具有λ/4功能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相位差膜等,并且,作为λ/4板为多层结构的方式,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将λ/4板与λ/2板层叠而成的宽频带λ/4板。
构成相位差膜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可举出各种聚合物薄膜、包含各种液晶性化合物的层等。
[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层叠体和图像显示元件。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图像显示元件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液晶单元、有机电致发光(以下,简称为“EL”。)显示面板及等离子显示面板等。
在这些之中,优选为液晶单元或有机EL显示面板,更优选为液晶单元。即,作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优选为使用液晶单元作为图像显示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使用有机EL显示面板作为显示元件的有机EL显示装置,更优选为有机EL显示装置。
〔液晶单元〕
液晶显示装置中所利用的液晶单元优选为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取向)模式、OCB(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光学补偿弯曲)模式、IPS(In-Plane-Switching:面内切换)模式或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模式,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TN模式的液晶单元中,在未施加电压时棒状液晶性分子实质上水平取向,进而以60~120゜扭曲取向。TN模式的液晶单元最经常用作彩色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并在许多文献中有记载。
在VA模式的液晶单元中,在未施加电压时棒状液晶性分子实质上垂直取向。在VA模式的液晶单元中,除了(1)使棒状液晶性分子在未施加电压时实质上垂直取向,且在施加电压时实质上水平取向的狭义的VA模式的液晶单元(记载于日本特开平2-176625号公报)以外,还包括(2)为了扩大视场角而将VA模式多畴化的(MVA模式的)液晶单元(记载于SID97、Digest of tech.Papers(论文集)28(1997)845)、(3)使棒状液晶性分子在未施加电压时实质上垂直取向,且在施加电压时扭曲多畴化取向的模式(n-ASM模式)的液晶单元(记载于日本液晶讨论会的论文集58~59(1998))及(4)SURVIVAL模式的液晶单元(在LCD国际98发表)。并且,可以为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图案化垂直取向)型、光取向型(Optical Alignment:光学取向)及PSA(Polymer-Sustained Alignment:聚合物稳定取向)中的任一种。关于这些模式的详细内容,在日本特开2006-215326号公报及日本特表2008-538819号公报中有详细记载。
在IPS模式的液晶单元中,棒状液晶性分子相对于基板实质上平行取向,通过施加与基板面平行的电场,液晶分子平面响应。IPS模式在未施加电场的状态下变为黑显示,上下一对偏振片的吸收轴正交。在日本特开平10-05498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20232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29252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13340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30521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307291号公报等中公开有使用光学补偿片减少倾斜方向上的黑显示时的漏光来改善视场角的方法。
(有机EL显示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例如可以优选举出从视觉辨认侧起依次具有上述本发明的层叠体及有机EL显示面板的方式。
更优选为从视觉辨认侧起依次具有包括λ/4板的上述本发明的层叠体、有机EL显示面板的方式。在此情况下,层叠体从视觉辨认侧起根据需要以表面薄膜、粘合层、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取向层、相位差膜的顺序配置。
并且,有机EL显示面板为使用在电极之间(阴极与阳极之间)夹持有机发光层(有机电致发光层)而成的有机EL元件而构成的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的结构并不受特别限制,可以采用公知的结构。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处理步骤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则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例进行限定性的解释。
[实施例1]
<光取向层PA1的形成>
作为支撑体,使用了TAC(三乙酰纤维素)薄膜(TJ40UL、厚度40μm、FUJIFILMCorporation制)。
接着,用线棒将后述的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PA1连续涂布于支撑体上。通过用140℃的暖风将形成有涂膜的支撑体干燥120秒钟,接着,对涂膜进行偏振光紫外线照射(10mJ/cm2,使用超高压汞灯)来形成光取向层PA1,从而得到了带有光取向层的TAC薄膜。
另外,光取向层PA1的膜厚为1.0μm。
聚合物PA-1
[化学式10]
产酸剂PAG-1
[化学式11]
产酸剂CPI-110F
[化学式12]
<光吸收各向异性层P1的形成>
在所获得的光取向层PA1上用线棒连续涂布下述组成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P1,从而形成了涂布层P1。
接着,在140℃下将涂布层P1加热90秒钟,并将涂布层P1冷却至变为室温(23℃)。
接着,在80℃下加热60秒钟,并再次冷却至变为室温。
然后,使用高压汞灯在照度28mW/cm2的照射条件下照射60秒钟,由此在光取向层PA1上形成了光吸收各向异性层P1。
另外,光吸收各向异性层P1的膜厚为0.4μm。
偶氮色素Y-1
[化学式13]
偶氮色素M-1
[化学式14]
偶氮色素C-1
[化学式15]
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1
[化学式16]
液晶性化合物L-1
[化学式17]
表面改良剂F-1
[化学式18]
<固化层L1的形成>
在所获得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P1上用线棒连续涂布下述组成的固化层形成用组合物L1,从而形成了组合物层L1。
接着,在室温下干燥组合物层L1,接着,使用高压汞灯在照度28mW/cm2的照射条件下照射10秒钟,由此在光吸收各向异性层P1上形成了固化层L1。
另外,固化层L1的膜厚为30nm。
棒状液晶性化合物的混合物L-2(下述式中的数值表示质量%,R表示通过氧原子键合的基团。)
[化学式19]
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化学式20]
下述光聚合引发剂I-1
[化学式21]
<PVA层B1的形成>
在固化层L1上用线棒连续涂布了下述组成的聚乙烯醇(PVA)层形成用涂布液B1。
然后,通过在100℃的暖风下干燥2分钟,在固化层L1上形成了厚度1.0μm的PVA层。
改性聚乙烯醇
[化学式22]
<层叠体1的制作>
在上述PVA层B1上压合以下制作的粘合片N1的粘合层N1侧,以完成了实施例1的层叠体1。另外,粘合层的厚度为20μm。
(粘合片N1的制作)
在具备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却器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导入氮气,将该反应装置内的空气置换为氮气。
然后,向该反应装置中添加了丙烯酸丁酯70质量份、丙烯酸甲酯30质量份、丙烯酸4质量份、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2质量份、偶氮二异丁腈0.1质量份及乙酸乙酯120质量份。
一边对此进行搅拌,一边使其在氮气气流中,在60℃下反应8小时,从而获得了重均分子量150万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溶液。进而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而获得了固体成分15%的共聚物溶液1。
接着,制备了相对于共聚物溶液1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混合了聚异氰酸酯(Coronate-L、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制)3质量份、三乙酰丙酮铝(铝螯合物A、Kawaken Fine Chemicals Co.,Ltd.制)0.2质量份及γ-巯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BM-803、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0.1质量份而成的溶液(粘合剂组合物N1)。
接着,将制备的粘合剂组合物N1涂布于涂布有硅树脂的PET薄膜(以下,也简称为“剥离薄膜”。)上,通过在90℃下进行干燥而去除了溶剂,从而制作了具有厚度20μm的粘合层N1的粘合片N1。粘合层N1的储能模量为0.3MPa。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形成中,除了将支撑体变更为PET(厚度40μm)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获得了实施例2的层叠体。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形成中,除了将支撑体变更为酰化纤维素薄膜TJ100UL(厚度100μm、FUJIFILM Corporation制)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了实施例3的层叠体。
[实施例4~7]
在实施例1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形成中,分别如下述表2那样变更了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及光取向层的厚度,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获得了实施例4~7的层叠体。
另外,下述表2中,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P2及P3的详细内容如下。
偶氮色素C-2
[化学式23]
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P-2
[化学式24]
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P3
偶氮色素Y-2
[化学式25]
偶氮色素M-2
[化学式26]
偶氮色素C-3
[化学式27]
[实施例8]
<光吸收各向异性层P4的形成>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形成光取向层PA1,获得了带光取向层的TAC薄膜。
在所获得的光取向层PA1上用线棒连续涂布以下制备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P4,从而形成了涂布层P4。
接着,在120℃下将涂布层P4加热60秒钟,并将涂布层P4冷却至变为室温(23℃)。
然后,使用高压汞灯在照度28mW/cm2的照射条件下照射60秒钟,由此在光取向层PA1上形成了光吸收各向异性层P4。
另外,光吸收各向异性层P4的膜厚为1.7μm。
以下述组成制备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P4,一边搅拌一边在50℃下加热溶解3小时,并用0.45μm过滤器进行了过滤。
偶氮色素M-3
[化学式28]
偶氮色素Y-3
[化学式29]
偶氮色素C-4
[化学式30]
液晶化合物P-3(以下述化合物A/下述化合物B=75/25混合)
化合物A
[化学式31]
化合物B
[化学式32]
<层叠体8的制作>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在上述光吸收各向异性层P4上形成PVA层B1、粘合层,从而完成了实施例8的层叠体8。
(实施例9~16)
在实施例1的粘合层的形成中,在上述粘合片N1及后述粘合片N2~N6中的粘合层中使用下述表2所示的粘合层,将其变更为下述表2所示的厚度,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获得了实施例9~16的层叠体。
<粘合片N2的制作>
以与粘合片N1相同的方式,通过溶液聚合法聚合丙烯酸丁酯95质量份及丙烯酸5质量份,获得了平均分子量200万、分子量分布(Mw/Mn)3.0的丙烯酸类共聚物2。
接着,制备了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2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混合了多官能丙烯酸酯类单体(ARONIX M-315、TOAGOSEI CO.,LTD.制)10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500、BASF公司制)1质量份、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Coronate-L、Nippon PolyurethaneIndustry Co.,Ltd.制)1质量份及硅烷偶联剂(KBM-403、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0.2质量份而得的溶液(粘合剂组合物N2)。
接着,将制备的粘合剂组合物N2涂布于涂布有硅树脂的PET薄膜(剥离薄膜)上,通过在90℃下进行干燥而去除了溶剂,并在下述条件下照射紫外线(UV),从而制作了具有厚度20μm的粘合层N2的粘合片N2。粘合层N2的储能模量为0.6MPa。
(UV照射条件)
·Fusion Co.,Ltd.无极灯H灯泡
·照度:600mW/cm2
·光量:150mJ/cm2
另外,UV照度及光量使用EYE GRAPHICS CO.,LTD.制“UVPF-36”来测定。
<粘合片N3~N5的制作>
首先,根据以下步骤制备了丙烯酸类聚合物。
在具备冷却管、氮气导入管、温度计及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通过溶液聚合法聚合丙烯酸2-乙基己酯70质量份、丙烯酸乙酯2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质量份及丙烯酸4质量份,获得了平均分子量3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A1。
接着,使用所获得的丙烯酸类聚合物A1,根据以下步骤制作了粘合片N3~N5。
具体而言,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A1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添加了下述表1所示的质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Coronate-L、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Co.,Ltd.制),从而制备了粘合剂组合物。
接着,使用模涂布机将制备的粘合剂组合物涂布于涂布有硅树脂的PET薄膜(剥离薄膜),在150℃下干燥3小时,从而制作了具有所期望的厚度的粘合层N3~5的粘合片N3~5。粘合层N3~N5的储能模量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粘合片N6的制作>
以与粘合片N2相同的方式获得了丙烯酸类共聚物2。
接着,制备了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2的固体成分100份混合了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Coronate-L、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制)1质量份及硅烷偶联剂(KBM-403、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0.2质量份而得的溶液(粘合剂组合物N6)。
接着,将制备的粘合剂组合物N6涂布于涂布有硅树脂的PET薄膜(剥离薄膜)上,通过在90℃下进行干燥而去除了溶剂,从而制作了具有厚度25μm的粘合层N6的粘合片N6。粘合层N6的储能模量为0.1MPa。
[实施例17]
作为支撑体,代替TJ40UL使用了TJ100UL(厚度100μm、FUJIFILM Corporation制),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法获得了实施例17的层叠体。
[比较例1]
除了将粘合层的厚度变更为下述表2所示的值以外,以与实施例10相同的方法获得了比较例1的层叠体。
[比较例2]
除了将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PA1变更为下述组成的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PA2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获得了比较例2的层叠体。
聚合物PA-2
[化学式33]
[评价]
《剥离评价》
将所获得的层叠体切割成25mm×150mm的大小,将剥离薄膜剥离之后,将粘合层侧压合在玻璃基板(Corning Inc.Eagle XG)上。
然后,在层叠体的支撑体上贴合胶带并剥离。
观察已剥离的支撑体的剥离面,根据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将结果示于下述表2。
AA:剥离面无粗糙
A:剥离面粗糙
B:观察到因取向层引起的剥离残渣,剥离残渣的面积相对于剥离面的面积小于5%
C:观察到因取向层引起的剥离残渣,剥离残渣的面积相对于剥离面的面积为5%以上
[表2]
由表2所示的结果可知,不包括支撑体及粘合层的厚度的从支撑体到粘合层之间的厚度为5μm以下时,若粘合层的厚度小于5μm,则难以仅剥离支撑体(比较例1)。
并且,可知用于形成取向层的肉桂酰基化合物不具有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双键的官能团时,难以仅剥离支撑体(比较例2)。
相对于此,不包括支撑体及粘合层的厚度的从支撑体到粘合层之间的厚度为5μm以下时,若粘合层的厚度为5~50μm,并且取向层为使用含有具有官能团的肉桂酰基化合物的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的光取向层,且所述官能团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双键,则容易剥离支撑体(实施例1~17)。
符号说明
1-支撑体,2-取向层,3-光吸收各向异性层,4-粘合层,5-固化层,6-包含聚乙烯醇树脂的层,7-表面薄膜,8-相位差膜,10-层叠体。
Claims (23)
1.一种层叠体,其依次具有支撑体、取向层、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及粘合层,其中,
所述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包含二色性物质和液晶性化合物,
不包括所述支撑体及所述粘合层的从所述支撑体至所述粘合层之间的厚度为5μm以下,
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5μm~50μm,
所述取向层为使用含有具有官能团的肉桂酰基化合物的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的光取向层,所述官能团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双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液晶性化合物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液晶性化合物为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光吸收各向异性层还包含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
5.一种层叠体,其依次具有支撑体、取向层、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及粘合层,其中,
所述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包含二色性偶氮化合物,
不包括所述支撑体及所述粘合层的从所述支撑体至所述粘合层之间的厚度为5μm以下,
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5μm~50μm,
所述取向层为使用含有具有官能团的肉桂酰基化合物的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的光取向层,所述官能团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双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粘合层的储能模量为100kPa~20MP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粘合层的储能模量为100kPa~2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粘合层的厚度大于10μm且为50μ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厚度为0.1μm~3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取向层的厚度为0.1μm~2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取向层的厚度大于0.5μm且为2μm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肉桂酰基化合物为光取向性共聚物,所述光取向性共聚物具有由下述式(A)表示的包含光取向性基团的重复单元A及由下述式(B)表示的包含交联性基团的重复单元B,
所述式(A)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L1表示包含氮原子和环烷烃环的2价的连接基团,构成所述环烷烃环的碳原子的一部分可以被选自由氮、氧及硫组成的组中的杂原子取代,R2、R3、R4、R5及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R2、R3、R4、R5及R6中,相邻的2个基团可以键合而形成环,
所述式(B)中,R7表示氢原子或甲基,L2表示2价的连接基团,X表示由下述式(X4)表示的交联性基团,
所述式(X4)中,*表示与所述式(B)中的L2的键合位置,S表示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双键的官能团。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所述光吸收各向异性层与所述粘合层之间还具有厚度100nm以下的固化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固化层包含液晶性化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固化层为使包含多官能单体的组合物固化而成的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所述光吸收各向异性层与所述粘合层之间还具有厚度2μm以下的包含聚乙烯醇树脂的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取向层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取向层与所述光吸收各向异性层接触。
20.一种层叠体,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和表面薄膜,并且所述粘合层与所述表面薄膜接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支撑体已被剥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还具有相位差膜,并且所述相位差膜配置于所述取向层侧。
23.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和图像显示元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715786.4A CN116751522A (zh) | 2018-10-18 | 2019-10-15 | 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96920 | 2018-10-18 | ||
JP2018196920 | 2018-10-18 | ||
PCT/JP2019/040495 WO2020080359A1 (ja) | 2018-10-18 | 2019-10-15 | 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715786.4A Division CN116751522A (zh) | 2018-10-18 | 2019-10-15 | 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88561A CN112888561A (zh) | 2021-06-01 |
CN112888561B true CN112888561B (zh) | 2023-06-20 |
Family
ID=702838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68012.9A Active CN112888561B (zh) | 2018-10-18 | 2019-10-15 | 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202310715786.4A Pending CN116751522A (zh) | 2018-10-18 | 2019-10-15 | 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715786.4A Pending CN116751522A (zh) | 2018-10-18 | 2019-10-15 | 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3) | JP7086210B2 (zh) |
KR (2) | KR102505692B1 (zh) |
CN (2) | CN112888561B (zh) |
WO (1) | WO202008035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41743B2 (ja) * | 2018-12-12 | 2020-08-19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液晶組成物、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CN113227850B (zh) * | 2018-12-14 | 2023-04-04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吸光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
WO2022071054A1 (ja) * | 2020-09-30 | 2022-04-0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CN116615332A (zh) * | 2020-11-27 | 2023-08-18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各向异性层叠体及光学元件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7401A (zh) * | 2001-01-23 | 2002-09-04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用广视场角偏光薄膜及该广视场角偏光粘接薄膜 |
JP2016099389A (ja) * | 2014-11-18 | 2016-05-30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転写用積層体、光学素子、および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
CN106371164A (zh) * | 2015-07-24 | 2017-02-01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层叠体、包含层叠体的圆偏振板及具备层叠体的显示装置 |
WO2018180003A1 (ja) * | 2017-03-31 | 2018-10-04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積層体、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91737A (ja) | 1999-09-27 | 2001-04-06 | Nippon Mitsubishi Oil Corp | 紫外線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照射装置 |
JP4404581B2 (ja) * | 2003-07-30 | 2010-01-2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偏光板 |
JP2005104149A (ja) * | 2003-09-11 | 2005-04-21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の溶液製膜方法並びにフィルム製品 |
JP4531380B2 (ja) | 2003-12-15 | 2010-08-25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ガスバリア性シート |
WO2010110090A1 (ja) * | 2009-03-24 | 2010-09-30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WO2011010551A1 (ja) * | 2009-07-22 | 2011-01-27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光学異方性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5300776B2 (ja) * | 2010-03-31 | 2013-09-25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偏光フィルム、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2213938A (ja) | 2011-03-31 | 2012-11-08 |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 ガスバリア性フィルム |
JP6102331B2 (ja) * | 2013-02-22 | 2017-03-29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粘着層付き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部材 |
TWI645962B (zh) | 2013-08-09 | 2019-01-01 | 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異向性薄片 |
WO2016125802A1 (ja) | 2015-02-04 | 2016-08-11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6360821B2 (ja) | 2015-07-22 | 2018-07-18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6638401B2 (ja) | 2016-01-06 | 2020-01-29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ガスバリアフィルム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WO2018124198A1 (ja) | 2016-12-28 | 2018-07-05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液晶性組成物、高分子液晶化合物、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2019
- 2019-10-15 JP JP2020553200A patent/JP7086210B2/ja active Active
- 2019-10-15 KR KR1020217010505A patent/KR102505692B1/ko active Active
- 2019-10-15 CN CN201980068012.9A patent/CN112888561B/zh active Active
- 2019-10-15 KR KR1020237006930A patent/KR102674432B1/ko active Active
- 2019-10-15 WO PCT/JP2019/040495 patent/WO202008035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10-15 CN CN202310715786.4A patent/CN116751522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6-03 JP JP2022090768A patent/JP7514270B2/ja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6-25 JP JP2024101747A patent/JP2024120938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7401A (zh) * | 2001-01-23 | 2002-09-04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用广视场角偏光薄膜及该广视场角偏光粘接薄膜 |
JP2016099389A (ja) * | 2014-11-18 | 2016-05-30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転写用積層体、光学素子、および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
CN106371164A (zh) * | 2015-07-24 | 2017-02-01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层叠体、包含层叠体的圆偏振板及具备层叠体的显示装置 |
WO2018180003A1 (ja) * | 2017-03-31 | 2018-10-04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積層体、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10058884A (ko) | 2021-05-24 |
CN116751522A (zh) | 2023-09-15 |
WO2020080359A1 (ja) | 2020-04-23 |
JP7086210B2 (ja) | 2022-06-17 |
JP7514270B2 (ja) | 2024-07-10 |
KR102674432B1 (ko) | 2024-06-13 |
CN112888561A (zh) | 2021-06-01 |
JP2024120938A (ja) | 2024-09-05 |
KR102505692B1 (ko) | 2023-03-03 |
KR20230035441A (ko) | 2023-03-13 |
JPWO2020080359A1 (ja) | 2021-10-14 |
JP2022133275A (ja) | 2022-09-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888561B (zh) | 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 |
KR101057627B1 (ko) | 액정 배향막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배향막의 제조방법,및 액정 배향막을 포함하는 광학 필름 | |
US8817222B2 (en) | Optical element | |
CN102909903B (zh) | 光学薄膜用粘合片、其制造方法、粘合型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 |
JP5531419B2 (ja) | 化合物および該化合物を含む光学フィルム | |
JP6896890B2 (ja) | 光吸収異方性膜、光学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US10302828B2 (en) | Optical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150115199A1 (en) |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und,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optically anisotropic body | |
JP6987883B2 (ja) | 光配向性共重合体、光配向膜および光学積層体 | |
US20200004087A1 (en) | Photo-alignment copolymer, photo-alignment film, and optical laminate | |
US20120171442A1 (en) | Process for producing laminate, and laminate | |
CN108139532A (zh) | 光取向膜用组合物、光取向膜、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 |
KR20120008425A (ko) | 광학 필름,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 |
US20170023715A1 (en) | Optical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3227850B (zh) | 吸光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 |
US20230062801A1 (en) | Composition, polarizer layer, laminate, and image displaying device | |
CN107209314B (zh) | 光学薄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 |
WO2019220970A1 (ja) | 光配向性共重合体、光配向膜および光学積層体 | |
WO2022202268A1 (ja) | 視角制御システム、画像表示装置、光学異方性層、積層体 | |
WO2022224875A1 (ja) | 積層体、粘着層付き積層体、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WO2021166694A1 (ja) |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表示装置 | |
WO2024176900A1 (ja) | 液晶組成物、液晶硬化層、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共重合体 | |
KR20230038790A (ko) | 원편광판, 유기 일렉트로 루미네선스 표시 장치, 표시 장치 | |
JP2024018945A (ja) | 光学積層体 | |
KR20150018422A (ko) | 광학 이방성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