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848992B -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8992B
CN112848992B CN201911174469.6A CN201911174469A CN112848992B CN 112848992 B CN112848992 B CN 112848992B CN 201911174469 A CN201911174469 A CN 201911174469A CN 112848992 B CN112848992 B CN 1128489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surface
inner ring
rolling
retainer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44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8992A (zh
Inventor
卫仁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1744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89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8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8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8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8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 B60N2/767Angle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rota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 B60N2/14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rota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4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provided with a lock mechanism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ck-re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包括外圈,和外圈同轴设置的内圈,外圈与内圈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锁止组件,包括设于内圈两侧的两个保持架和至少一组滚动体,保持架设有与滚动体对应的装配槽,滚动体的一端设于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内,另一端设于保持架的装配槽中;滚动体容置空间包括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其中,保持架径向运动,带动至少一组滚动体进入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锁定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使其不能相对转动;相反,至少一组滚动体远离楔形区域的限制端,则解锁。本发明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通过滚动体在楔形区域内楔合作用实现锁止,锁止牢固,尺寸小,灵敏度高,易于控制,操作方便,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扶手角度调节,靠背角度调节,以及座椅底座的旋转调节。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高铁/飞机等座椅扶手安装在座椅的侧翼转轴上,座椅扶手位置调节有几种类型:销轴和滑槽配合来控制扶手转动;棘轮棘爪控制;齿轮棘爪控制,这些方案只能保证有几个固定的角度调节。从收起的位置从下而下的转动,可以放置1到4个位置。相对于座椅靠背,这些位置是固定在的几个角度,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舒适性要求,不能调节到一部分人要求的舒适角度。
另一方面,由棘轮或者齿轮机构来组成的调角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噪音,松脱,不能锁住的情形,不同的位置之间不能很顺畅,灵活的切换。
现有扶手竖直收起时,其位置的固定是依靠扶手与座椅靠背侧翼之间的摩擦力,这种对扶手的约束力不牢靠;扶手使用一段时间后,其竖直收起状态下,当汽车紧急刹车时,扶手容易从竖直位置松脱下来,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发生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
外圈(2),和所述外圈(2)同轴设置的内圈(1),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
锁止组件(40),包括保持架(4)和至少一组滚动体(5),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沿周向的相对转动;所述一组滚动体包括两个滚动体(5),所述保持架(4)设有与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对应的装配槽(41),所述内圈(1)两侧各设有一所述保持架(4);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的一端和其中一个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41)组装,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内圈(1)并和另一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41)组装;
所述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包括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每一个所述楔形区域沿周向方向延伸,每一个所述楔形区域包括限制端(31),所述限制端(31)沿径向方向的尺寸在某一区域小于所述滚动体(5)的尺寸,所述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沿周向远离所述限制端(31)的方向,其径向空间尺寸增大至超过所述滚动体(5)的径向尺寸;
驱动组件(60),与所述保持架(4)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
其中,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并带动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分别进入所述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时,所述内圈(1)与所述外圈(2)锁定,两者不能相对转动;
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并带动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分别远离所述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时,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解除锁定,两者能够相对转动。
至少一组滚动体(5)分别进入相对设置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时,分别锁止了所述外圈(2)、所述内圈(1)的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方向的转动。
所述滚动体设为柱状滚动体,柱状滚动体具有一定长度,如果由一个保持架单边驱动具有一定长度的柱状滚动体,柱状滚动体一端受力,不能很好的驱动柱状滚动体运动,因此由两个保持架双边驱动所述柱状滚动体,能保证锁定和解锁的迅速、顺畅和稳定。
优选的,所述外圈(2)设为圆环状,所述内圈(1)的外圆周包括至少一个线型平面,每个所述线型平面与所述外圈(2)的内圆周之间形成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沿周向的两端形成所述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所述锁止组件(40)包括一组滚动体(5),分设于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的两端。
具体的,所述内圈(1)的线型平面还可以设为弧形边,所述内圈(1)的弧形边与所述外圈(2)的内圆周形成所述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此处不做限制。
优选的,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功能面(45)与第二功能面(46),所述一组滚动体中的其中一个滚动体组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面(45)与所述第二功能面(46)之间的空间内;以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功能面(47)与第四功能面(48),所述一组滚动体中的另一滚动体组装于所述第三功能面(47)与所述第四功能面(48)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三功能面(47)、所述第四功能面(48)均与径向方向成角度设置,所述角度不包括直角和平角。
所述保持架(4)靠近轴心运动时,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三功能面(47)分别作用于两个滚动体(5),并且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三功能面(47)具有一定弧度;所述保持架(4)远离轴心运动时,所述第二功能面(46)以及所述第四功能面(48)分别作用于两个滚动体(5),所述第二功能面(46)以及所述第四功能面(48)具有一定弧度。
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三功能面(47)、所述第四功能面(48)与径向方向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做限制。
优选的,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弧形槽(41),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弧形槽(41),所述弧形槽(41)包括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三功能面(47)以及所述第四功能面(48)。
优选的,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装配槽(49)和第二装配槽(490),所述一组滚动体中的两个滚动体分别组装于所述第一装配槽(49)和所述第二装配槽(490);所述第一装配槽(49)包括远离轴心的第一功能面(45)与靠近轴心的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二装配槽(490)包括远离轴心的第三功能面(47)与靠近轴心的第四功能面(48)。
优选的,所述一组锁止组件(40)中其中一个所述保持架(4)于靠近所述内圈(1)的一侧面设有固定销(42),对应的,另一所述保持架(4)设有与所述固定销(42)配合的销孔(421),所述内圈(1)沿径向设有条形槽(12);所述固定销(42)穿过所述条形槽(12)与另一所述保持架(4)的销孔(421)贯通连接。
所述条形槽限定所述保持架只能沿径向方向运动,限制其发生偏移,影响滚动体的运动方向,影响解锁或锁定的稳定性。同时保持架通过固定销与销孔(421)的贯通连接,保证了两个保持架运动的一致性。
优选的,所述一组锁止组件(40)中的所述两个所述保持架(4)之间还通过连接销(43)连接,进一步保证了两个保持架运动的一致性。
优选的,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至少设置有2个,均匀设于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之间,所述锁止组件(40)以与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相适配的方式进行设置。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所述锁止组件(40)设置的数量越多,锁止牢固、稳定。
优选的,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所述锁止组件(40)的数量设为3-15个。在小扭矩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所述锁止组件(40)可以设置为一组、两组;大扭矩的负载时,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所述锁止组件设置为三组、四组、五组、六组或更多。
优选的,还包括轴向定位件,穿设于所述内圈(1)和所述驱动组件(60),并在所述驱动组件(60)一侧紧固,用于对所述机构角度调节装置进行轴向定位,避免所述外圈、内圈产生轴向的移动量。同时所述轴向定位件(8)的另一作用为,将内圈(1)固定在座椅靠背侧翼上,使其与座椅固定连接,不能转动,从而使外圈(2)可以进行周向转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60)包括驱动盘(6),设于所述保持架(4)远离所述内圈(1)的一侧面;
所述保持架(4)与所述驱动盘(6)邻接的侧面设有销轴(44),对应的,所述驱动盘(6)的盘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销轴(44)的导向槽(61),所述导向槽(61)与径向方向成角度设置;
弹性复位件(7),用于所述驱动盘(6)的复位,设于所述驱动盘(6)上远离所述保持架(4)的一侧面,所述弹性复位件(7)一端连接于所述轴向定位件(8),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盘(6)。
驱动盘转动时,保持架的销轴在驱动盘的导向槽内滑动,从而沿径向靠近轴心或远离轴心;驱动盘停止转动时,由所述弹性复位件带动其复位。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61)可以设为斜槽或弧形槽。
一种包含如上任一项所述机构角度调节装置的离合器。所述内圈(1)与输入轴连接,所述外圈(2)与输出轴连接,当输入轴的输入的扭力大于设定扭力值时,通过本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可以轻松快速解锁,使输入轴和输出轴快速的断开连接,起到保护输出轴下端的设备的作用。
一种包含如上任一项所述机构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优选的,所述座椅包括,座椅靠背侧翼(100),所述内圈(1)固定连接于所述座椅靠背侧翼(100);座椅扶手(101),所述外圈(2)固定连接于所述座椅扶手(101);解锁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60)连接。解锁后,座椅扶手可以在任意位置悬停,锁定牢固,不会松动;解决了现有扶手只能在有限的档位调节的问题,且取代了现有棘轮或齿轮啮合锁定,通过滚动体与楔形区域的配合锁定,减小了噪音,并且灵敏度高,解锁时更省力。
优选的,所述座椅包括,坐垫边板,所述外圈(2)固定连接于所述坐垫边板;座椅靠背侧翼(100),所述内圈(1)固定连接于所述座椅靠背侧翼(100);解锁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60)连接。通过所述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可以实现对座椅靠背的角度调节,正常使用时,座椅靠背锁定在一固定角度,操纵解锁模块解锁后,座椅靠背可以任意调节角度,解锁模块复位后,即可重新锁定座椅靠背。
优选的,所述座椅包括,包括座椅本体(700)、固接件(800);所述内圈(1)与所述座椅本体(700)固定连接,所述外圈(2)与所述固接件(800)固定连接;还包括解锁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60)连接。解锁后的座椅本体可以绕固接件360度旋转,以满足更多的客户需求。
优选的,所述固接件可以设置在与汽车固接的滑轨上,这样的结构,汽车座椅不仅可以自由旋转,还可以在汽车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解锁模块包括与所述座椅固接的滑动限位件(102)、按钮本体(108),所述按钮本体(108)设有限位件容置槽(107),所述按钮(108)本体通过所述限位件容置槽(107)与所述滑动限位件(10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限位件(102)通过拉索(103)与所述驱动组件(60)连接;所述限位件容置槽(107)沿滑动方向的两个端部设有复位弹簧。这样的结构,使得所述按钮本体(108)在沿滑动限位件(102)滑动时,可以沿滑动限位件(102)的两个端部方向滑动,均能够驱动所述驱动组件的转动,从而实现解锁。
具体的,所述解锁模块还可设为操纵手柄或旋钮,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驱动所述驱动组件转动,此处不做限制。
一种包含以上任一所述座椅的汽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本发明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外圈与内圈之间的锁止由滚动体和保持架实现,取代了传统的棘轮、棘爪或齿轮啮合锁定的方式,传统的锁定方式,由于啮合锁定原理的限制,机构角度调节装置本身的尺寸更大;采用滚动体的楔形锁定原理,由一组锁止组件、两组、三组或四组,即可实现对外圈与内圈周向运动的锁止,因此机构角度调节装置的尺寸可以做的更小,更美观、易于控制、节省空间。
第二,本发明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通过滚动体在楔形空间内的楔合作用实现锁止,所述外圈或内圈中的一者固定,使得所述外圈、所述内圈不能相对转动;相对设置的楔形区域,使所述外圈、所述内圈任意方向均不能发生转动,锁止牢固;锁止后,滚动体的微小位移,脱离楔形区域的限制端,即可实现解锁,灵敏度很高;相对于传统的调角器,不需要使用太大力气,解锁按钮的微小移动量,便可实现解锁,操作方便,省力;扶手调节到位后,可在任意角度锁止,任意悬停,不受档位限制。
第三,本发明的解锁模块,滑动限位件固定在座椅上,按钮本体滑动方向的两个端部均设有弹簧,按钮本体的解锁方向可以从上而下的解锁,也可以从下而上的解锁,易于扶手操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外圈、内圈、滚动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外圈、内圈、锁止组件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外圈、内圈、锁止组件另一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的又一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机构角度调节装置的再一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另一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座椅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3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座椅扶手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3按钮与机构角度调节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另一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座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内圈1,外圈2,滚动体容置空间3,保持架4,锁止组件40,滚动体5,弧形槽41,限制端31,驱动组件60,线型平面11,第一功能面411,第二功能面412,固定销42,条形槽12,连接销43,驱动盘6,销轴44,导向槽61,轴向定位件8,弹性复位件7,卡销81,中心孔13,卡槽82;第一连接端71,复位件固位销62,卡钩72,轴帽9,卡孔91,第一装配槽49,第二装配槽490,座椅靠背侧翼100,座椅扶手101,滑动限位件102,按钮本体108,限位件容置槽107,拉索103,第一复位弹簧105,第二复位弹簧106,第一卡接销63,轴套111,第二卡接销109,凸爪104,拉索承载支柱110,座椅本体700,固接件800,滑轨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参见图1-9,包括:外圈2,和所述外圈2同轴设置的内圈1,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锁止组件40,包括保持架4和至少一组滚动体,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沿周向的相对转动;所述一组滚动体包括两个滚动体5,所述保持架4设有与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对应的装配槽,所述内圈1两侧各设有一所述保持架4;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的一端和其中一个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组装,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内圈1并和另一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组装;
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包括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每一所述楔形区域沿周向方向延伸,包括限制端31,所述限制端沿径向方向的尺寸在某一区域小于所述滚动体5的尺寸,所述楔形区域沿周向远离所述限制端31的方向,其径向空间尺寸增大至超过所述滚动体5的径向尺寸;
驱动组件60,与所述保持架4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
其中,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带动所述一组滚动体5进入所述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从而锁定所述内圈1与所述外圈2,使其不能相对转动;对应的,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带动所述一组滚动体5远离所述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从而解除锁定,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可以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滚动体5设为具有一定长度的柱状滚动体;所述一组锁止组件40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内圈1两侧的保持架4,所述滚动体5穿设于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以及两个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内。两个保持架4分别从柱状滚动体5的两端驱动所述滚动体5滚动,使所述滚动体5的运动一致、容易控制,从而使滚动体5能够顺畅的实现锁止与解锁。
具体的,所述外圈2设为圆环状,所述内圈1包括至少一个线型平面11,所述至少一个线型平面11与所述外圈2的内圆周之间形成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的两端形成所述楔形区域;所述一组滚动体5相互背离并进入所述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从而锁定所述内圈1与所述外圈2;所述一组滚动体5相互靠近并远离所述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从而解除锁定,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可以相对转动。在其他替换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圈1的线型平面也可以设为弧形边,所述内圈1的弧形边与所述外圈2形成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此处不做限制。
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功能面(45)与第二功能面(46),所述一组滚动体中的其中一个滚动体组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面(45)与所述第二功能面(46)之间的空间内;以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功能面(47)与第四功能面(48),所述一组滚动体中的另一滚动体组装于所述第三功能面(47)与所述第四功能面(48)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三功能面(47)、所述第四功能面(48)均与径向方向成角度设置,所述角度不包括直角和平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设为弧形槽41,参见图4,弧形槽41包括远离轴心的第一功能面45和第四功能面47,以及包括靠近轴心的第二功能面46和第三功能面48。弧形槽41的四个功能面设为具有一定弧度,使得功能面对滚动体5的沿垂直于径向方向的分力更大。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三功能面(47)、所述第四功能面(48)与径向方向的角度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架4远离轴心运动,所述第二功能面46、第四功能面48分别作用于所述滚动体5,推动所述一组滚动体5在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内相互背离,并进入所述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锁定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所述保持架4靠近轴心运动,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三功能面47分别作用于所述滚动体5,压迫所述一组滚动体5在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内相互靠近,并远离所述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解除对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的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一组锁止组件40中一个所述保持架4于靠近所述内圈1的一侧面设有固定销42,对应的,另一个所述保持架4设有与所述固定销42配合的销孔421,所述固定销42与销孔421的配合,使两个保持架贯通连接,保持两个保持架4运动的一致性。
进一步的,所述内圈1沿径向设有与所述固定销42配合的条形槽12,限制所述保持架4靠近轴向或远离轴向运动时,不会产生偏移,只能沿径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一组锁止组件40中的一个保持架4设有连接销43,对应的,另一所述保持架4设有连接孔,所述两个所述保持架4之间通过连接销43连接,进一步确保两个保持架4运动的一致性。
进一步的,所述内圈1均匀设有多个线型平面11,所述多个线型平面11与所述外圈2的内圆周面形成多个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均匀设于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之间,所述锁止组件40以与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相适配的方式进行设置。考虑到对称,以及力量的均匀分布,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所述锁止组件40沿周向均匀分布。在小扭矩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所述锁止组件40可以设置为一组、两组;大扭矩的负载时,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所述锁止组件40设置为三组、四组、五组、六组或更多。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所述锁止组件40的数量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扭矩的需要进行设置。
请继续参见图5-图8,所述驱动组件60包括驱动盘6,设于所述保持架4远离所述内圈1的一侧面;所述保持架4与所述驱动盘6邻接的侧面设有销轴44,对应的,所述驱动盘6的盘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销轴44的导向槽61,所述导向槽61与径向方向成角度设置,所述导向槽61倾斜的角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转动所述驱动盘6,所述保持架4的销轴44在所述导向槽61内滑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构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轴向定位件8,穿设于所述内圈1和所述驱动盘6,并在所述驱动盘6的一侧面紧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60还包括弹性复位件7,用于所述驱动盘6的复位,设于所述驱动盘6远离所述保持架4的一侧面,所述弹性复位件7一端连接于所述轴向定位件8,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盘6。
具体的,请继续参见图8、9,所述轴向定位件8的周向设有凸出的卡销81,所述内圈1设有与所述轴向定位件8以及所述卡销81适配的中心孔13,所述轴向定位件8通过卡销81与所述中心孔13卡接,从而固定所述内圈1。所述轴向定位件8的端部侧面朝向轴心方向设有卡槽82;所述弹性复位件7设为卷簧,所述卷簧的一端向轴心弯折形成第一连接端71,卡设于所述轴向定位件8的卡槽82内;所述驱动盘6远离所述保持架4的一侧面设有复位件固位销62,所述弹性复位件7的另一端设有卡钩72,与所述复位件固位销62连接。还包括轴帽9,所述轴帽9周向设有与所述弹性复位件7的第一连接端71适配的卡孔91,所述轴帽9套设于所述轴向定位件8的端部,卡孔91固定所述弹性复位件7的第一连接端71,由螺钉将所述轴帽9固定于所述轴向定位件8,从而实现对所述弹性复位件7的固定,以及对所述驱动盘6的轴向定位。
本实施例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内圈1通过轴向定位件8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内圈1固定不动。驱动盘6转动时,保持架4的销轴44沿所述导向槽61滑向轴心,所述一组滚动体5在所述保持架4的第一功能面411的压迫下相互靠近,并远离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解锁所述外圈2,所述外圈2能够转动。弹性复位件7带动所述驱动盘6复位时,保持架4的销轴44沿所述导向槽61远离轴心,所述一组滚动体5在所述保持架4的第二功能面412的推动下相互背离,并进入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所述楔形区域以及所述保持架4锁定所述滚动体5,所述外圈2被所述滚动体5锁定,不能转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本实施例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保持架4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装配槽49和第二装配槽490,所述一组滚动体中的两个滚动体分别组装于所述第一装配槽49和所述第二装配槽490;所述第一装配槽49包括远离轴心的第一功能面45与靠近轴心的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二装配槽490包括远离轴心的第三功能面47与靠近轴心的第四功能面48。
当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的两端的楔形区域沿周向对称设置时,所述第一装配槽49、所述第二装配槽490沿径向对称设置。
请参见图10,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一种保持架4,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二功能面46与径向方向成角度设置,所述第三功能面47、所述第四功能面48与径向方向成角度设置,所述第一装配槽49、所述第二装配槽490沿径向靠近轴心的方向,所述第一装配槽49、所述第二装配槽49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此时,所述保持架4远离轴心运动,所述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四功能面48分别推动所述一组滚动体5在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内相互背离,并进入所述楔形区域,锁定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所述保持架4靠近轴心运动,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三功能面47分别压迫所述一组滚动体5在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内相互靠近,并远离所述楔形区域,解除对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的锁定。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1,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二功能面46与径向方向成角度设置,所述第三功能面47、所述第四功能面48与径向方向成角度设置,所述第一装配槽49、所述第二装配槽490沿径向靠近轴心的方向,所述第一装配槽49、所述第二装配槽490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此时,所述保持架4远离轴心运动,所述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四功能面48分别推动所述一组滚动体5在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内相互靠近,并远离所述楔形区域,解除对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的锁定;所述保持架4靠近轴心运动,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三功能面47分别压迫所述一组滚动体5在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内相互背离,并进入所述楔形区域,从而锁定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1所述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在汽车座椅上的应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靠背侧翼100和座椅扶手101,请参见图12-16,所述外圈2固接于所述座椅扶手101,所述内圈1通过所述轴向定位件8固接于所述座椅靠背侧翼100,固接可以是焊接。
解锁时,所述座椅扶手101可以绕所述轴向定位件8自由转动;锁定时,固定所述座椅扶手101。本实施例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可将座椅扶手101固定在任意角度,且固定牢固,座椅扶手101在任意角度悬停,不松动。
具体的,所述座椅扶手101还包括解锁模块,所述解锁模块包括按钮本体108和固接于所述座椅扶手101的滑动限位件102,所述按钮本体108设有限位件容置槽107,所述按钮通过所述限位件容置槽107与所述滑动限位件102滑动连接,所述按钮本体108通过拉索103与所述驱动盘6连接。所述限位件容置槽107内沿滑动方向的两个端部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05和第二复位弹簧106。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盘6的外侧面设有第一卡接销63,所述拉索103的一端设有所述按钮本体108的外侧面设有轴套111,所述拉索103通过轴套111与所述驱动盘6连接。所述拉索10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接销109,所诉按钮的外侧面设有两个相对的凸爪104,所述两个凸爪104将第二卡接销109固定于所述按钮本体108上。
进一步的,座椅扶手101还设有拉索承载支柱110,设于按钮本体108与机构角度调节装置之间,使拉索103产生垂直于按钮103滑动方向的移动量。本实施例的按钮本体108按下,按钮本体108拉动拉索103向靠近按钮本体108的方向运动,驱动所述驱动盘6转动,弹性复位件7产生弹性形变。
所述驱动盘6驱动所述保持架4径向运动,所述保持架4驱动所述锁止组件40的一组滚动体5远离所述楔形区域,所述外圈2可以相对于所述内圈1转动,所述座椅扶手101可以调高或调低至任意的角度。
松开所述按钮本体108,所述滑动限位件102使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05、第二复位弹簧106恢复形变,弹性复位件7带动所述驱动盘6复位时,同时拉索103向所述机构角度调节装置方向运动。驱动盘6驱动所述保持架4复位,所述锁止组件40的一组滚动体5进入所述楔形区域,所述外圈2在所述滚动体5的作用下被所述楔形区域的楔形面锁死,从而锁定所述座椅扶手101,使所述座椅扶手101锁定在任意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靠背侧翼100与所述座椅扶手101之间还设有侧盖板,用于减小所述座椅扶手101与所述座椅靠背侧翼100之间的摩擦,同时可以遮挡所述轴向定位件8,使座椅、座椅扶手整体更美观。
本实施例的按钮本体108,可以向下按动完成解锁,还可以向上拉出按钮本体108,同样能完成解锁,解锁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按钮,更加多样化。
本实施例的座椅,通过操作按钮解锁,也可以设置为操纵手柄或旋钮等现有方式进行解锁,此处不做限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实施例1所述机构角度调节装置还可应用于汽车座椅的扶手处,具体的,所述外圈2固定连接于座椅边板,所述内圈1通过所述轴向定位件8固定连接于汽车座椅靠背侧翼,驱动盘7连接操纵手柄,通过操纵手柄驱动所述驱动盘,即可实现解锁或锁定。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例1所述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在汽车座椅中的另一应用场景。
具体的,参见图17,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700,机构角度调节装置的内圈1通过所述轴向定位件8固接于所述座椅本体700;固接件800固接于汽车内,所述机构角度调节装置的外圈2固接于所述固接件800。解锁模块与实施例3的解锁模块类似,不同的是滑动限位件102固定在座椅本体700上,所述滑动限位件102和按钮本体108固定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座椅本体700周围的环境,设置在方便操纵的位置,此处不做限制。
本发明的座椅本体700,解锁模块解锁后,座椅本体700可以360度旋转,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内设置滑轨900,所述固接件800通过所述滑轨900与所述汽车滑动连接,所述座椅本体700可沿所述滑轨900滑动。
实施例3、4仅以汽车座椅为例,说明了实施例1、实施例2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在座椅上的应用。应当说明的是,实施例1、实施例2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同样适用于生活领域的座椅以及火车、高铁、飞机等座椅靠背、扶手或座椅本体的角度调节,此处不一一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例1所述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在轴向连接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能够同时实现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的锁止。所述内圈1与输入轴连接,所述外圈2与输出轴连接,所述一组滚动体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驱动组件与外部解锁模块连接。
当输入轴的输入的扭力大于设定扭力值时,通过实施例1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可以轻松快速解锁,使输入轴和输出轴快速的断开连接,起到保护输出轴下端的设备的作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优选实施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本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圈(2),和所述外圈(2)同轴设置的内圈(1),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
锁止组件(40),包括保持架(4)和至少一组滚动体(5),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沿周向的相对转动;所述一组滚动体包括两个滚动体(5),所述保持架(4)设有与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对应的装配槽,所述内圈(1)两侧各设有一所述保持架(4);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的一端和其中一个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组装,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并和另一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组装;
所述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包括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每一个所述楔形区域沿周向方向延伸,每一个所述楔形区域包括限制端(31),所述限制端(31)沿径向方向的尺寸在某一区域小于所述滚动体(5)的尺寸,所述至少一个滚动体容置空间(3)沿周向远离所述限制端(31)的方向,其径向空间尺寸增大至超过所述滚动体(5)的径向尺寸;
驱动组件(60),与所述保持架(4)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
其中,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并带动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分别进入所述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时,所述内圈(1)与所述外圈(2)锁定,两者不能相对转动;
所述保持架(4)沿径向运动,并带动所述至少一组滚动体(5)分别远离所述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的限制端(31)时,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解除锁定,两者能够相对转动;
所述外圈(2)设为圆环状,所述内圈(1)的外圆周包括至少一个线型平面或至少一个弧形面,每个所述线型平面或所述弧形面与所述外圈(2)的内圆周之间形成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每个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沿周向的两端形成所述两个相对的楔形区域;所述锁止组件(40)包括一组滚动体(5),分设于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的两端;
还包括轴向定位件(8),穿设于所述内圈(1)和所述驱动组件(60),并在所述驱动组件(60)一侧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功能面(45)与第二功能面(46),所述一组滚动体中的其中一个滚动体组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面(45)与所述第二功能面(46)之间的空间内;
以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功能面(47)与第四功能面(48),所述一组滚动体中的另一滚动体组装于所述第三功能面(47)与所述第四功能面(48)之间的空间内;
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三功能面(47)、所述第四功能面(48)均与径向方向成角度设置,所述角度不包括直角和平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弧形槽(41),所述弧形槽(41)包括所述第一功能面(45)、所述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三功能面(47)以及所述第四功能面(4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4)的装配槽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装配槽(49)和第二装配槽(490),所述一组滚动体中的两个滚动体分别组装于所述第一装配槽(49)和所述第二装配槽(490);
所述第一装配槽(49)包括远离轴心的第一功能面(45)与靠近轴心的第二功能面(46),所述第二装配槽(490)包括远离轴心的第三功能面(47)与靠近轴心的第四功能面(4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锁止组件(40)中其中一个所述保持架(4)于靠近所述内圈(1)的一侧面设有固定销(42),对应的,另一所述保持架(4)设有与所述固定销(42)配合的销孔(421),所述内圈(1)沿径向设有条形槽(12);所述固定销(42)穿过所述条形槽(12)与另一所述保持架(4)的销孔(421)贯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锁止组件(40)中的所述两个所述保持架(4)之间还通过连接销(4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所述锁止组件(40)的数量设为2-15个,均匀设于所述外圈(2)与所述内圈(1)之间,所述锁止组件(40)以与所述滚动体容置空间(3)相适配的方式进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0)包括驱动盘(6),设于所述保持架(4)远离所述内圈(1)的一侧面;
所述保持架(4)与所述驱动盘(6)邻接的侧面设有销轴(44),对应的,所述驱动盘(6)的盘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销轴(44)的导向槽(61),所述导向槽(61)与径向方向成角度设置;
弹性复位件(7),用于所述驱动盘(6)的复位,设于所述驱动盘(6)上远离所述保持架(4)的一侧面,所述弹性复位件(7)一端连接于所述轴向定位件(8),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盘(6)。
9.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机构角度调节装置的离合器。
10.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机构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靠背侧翼(100),所述内圈(1)固定连接于所述座椅靠背侧翼(100);
座椅扶手(101),所述外圈(2)固定连接于所述座椅扶手(101);
解锁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60)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垫边板,所述外圈(2)固定连接于所述坐垫边板;
座椅靠背侧翼(100),所述内圈(1)固定连接于所述座椅靠背侧翼(100);
解锁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60)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700)、固接件(800);所述内圈(1)与所述座椅本体(700)固定连接,所述外圈(2)与所述固接件(800)固定连接;还包括解锁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60)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接件(800)滑动连接于一滑轨(900),所述滑轨(900)固定连接于外部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模块包括与所述座椅固接的滑动限位件(102)、按钮(108)本体;
所述按钮(108)本体设有限位件容置槽(107),所述按钮(108)本体通过所述限位件容置槽(107)与所述滑动限位件(10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限位件(102)通过拉索(103)与所述驱动组件(60)连接;所述限位件容置槽(107)沿滑动方向的两个端部设有复位弹簧。
16.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座椅的汽车。
CN201911174469.6A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 Active CN1128489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4469.6A CN112848992B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4469.6A CN112848992B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8992A CN112848992A (zh) 2021-05-28
CN112848992B true CN112848992B (zh) 2025-01-21

Family

ID=75984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4469.6A Active CN112848992B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89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08028B (zh) * 2022-07-28 2024-09-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姿态调节组件、车载显示终端和车辆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519339U (zh) * 2019-11-26 2020-09-18 卫仁妹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包含其的离合器、座椅、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34507A (ja) * 1997-02-25 1998-09-08 Nhk Spring Co Ltd シートバックの傾動規制装置
JPH11101273A (ja) * 1997-09-29 1999-04-13 Ntn Corp 2ウェイクラッチおよびシート背もたれ傾き調整装置
FR2856350B1 (fr) * 2003-06-18 2006-06-16 Cera Systeme de reglage de la position relative de deux composants en continu
JP5030488B2 (ja) * 2006-06-30 2012-09-19 Ntn株式会社 一方向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519339U (zh) * 2019-11-26 2020-09-18 卫仁妹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包含其的离合器、座椅、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8992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90116B2 (en) Actuator and hardware system for a vehicle seat
US9527410B2 (en) Hinge mechanism and vehicle seat comprising such a mechanism
US9102409B2 (en) Device for retractable tablet and seat
US20150321585A1 (en) Recliner Mechanism
US20080073961A1 (en) Reclining mechanism for vehicle seats
US20200262561A1 (en) Aircraft seat for cabin crew
CN105050453A (zh) 具有渐缩的销凸轮表面的盘式斜倚器
JPH07223594A (ja) 乗物、特に航空機用の複数の隣接する座席を具備する構造
WO2002016162A1 (en) Compact disc recliner
US9010852B1 (en) In-arm monitor seat
US10065549B2 (en) Device for locking a folding element in position for a vehicle seat
JP2007136172A (ja) 車両座席用取り付け具
CN112848992B (zh)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
RU2658202C1 (ru) Подголовник сиденья автомобиля
DE102014009743A1 (de) Lehneneinsteller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einem Keil
KR102428155B1 (ko) 전개 가능한 테이블 조립체
US20180001796A1 (en) Reclining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CN111806697A (zh) 用于转动部件控制的锁定机构
EP1659021A2 (en) Lockable turntable for a seat
US7311360B2 (en) Device for lock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equipment such as a vehicle seat
CN211519339U (zh)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包含其的离合器、座椅、汽车
CN211765109U (zh)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包含其的离合器、座椅、汽车
EP3056429B1 (en) Decoupled aircraft seat actuator
CN106043047A (zh) 中间扶手锁
CN112848993B (zh) 一种机构角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