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9269B - 一种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及透光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及透光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29269B CN112829269B CN202110006884.1A CN202110006884A CN112829269B CN 112829269 B CN112829269 B CN 112829269B CN 202110006884 A CN202110006884 A CN 202110006884A CN 112829269 B CN112829269 B CN 1128292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light
- flexible
- transmitting
- sourc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9000002313 adhesive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29920006255 plastic film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650 screen-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329 laser et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991 mold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10—Forming by pressure difference, e.g. vacuu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08—Inserting articles into the mou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基于第一预定温度对透光膜片进行加热,对加热后的透光膜片进行吸塑处理,得到预成型胶膜件,透光膜片、预成型胶膜件包括透明基材层和位于所述透明基材层之下的胶水层;将预成型胶膜件放入注塑设备的模具内,并基于第二预定温度对预成型胶膜件进行加热,以激活预成型胶膜件上的胶水层;将柔性光源体放入注塑设备的模具内,以使柔性光源体通过胶水层与预成型胶膜件粘结在一起;利用注塑设备对柔性光源体和预成型胶膜件进行一体注塑,以在柔性光源体的另一侧形成注塑层,得到透光部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透光部件。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工艺简单,制成的透光部件结构简约,装饰效果丰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光装饰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及透光部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汽车内饰的品质和个性化,如何打造更舒适、优美、智能的车内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方向。
现有技术中,汽车透光装饰件一般采用在装饰件背部加装由LED灯珠、导光板、扩散膜、遮光膜、反射膜组件组成的均匀发光光源体的结构,这种透光装饰件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并且,表面纹理和内饰氛围效果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内饰品质感官的需求。
为此,需要一种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利用该方法制作出透光部件,以解决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及透光部件,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基于第一预定温度对透光膜片进行加热,对加热后的透光膜片进行吸塑处理,得到预成型胶膜件,所述透光膜片、预成型胶膜件包括透明基材层和位于所述透明基材层之下的胶水层;将所述预成型胶膜件放入注塑设备的模具内,并基于第二预定温度对预成型胶膜件进行加热,以激活所述预成型胶膜件上的胶水层;将柔性光源体放入所述注塑设备的模具内,以使柔性光源体通过所述胶水层与所述预成型胶膜件粘结在一起;以及利用所述注塑设备对所述柔性光源体和预成型胶膜件进行一体注塑,以在所述柔性光源体相对于预成型胶膜件的另一侧形成注塑层,得到透光部件,其中,所述柔性光源体位于所述预成型胶膜件与注塑层之间。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柔性光源体的两端设有定位孔,在将柔性光源体放入注塑设备的模具内之后,还包括步骤:基于所述定位孔将所述柔性光源体固定在所述注塑模具内。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中,在将所述预成型胶膜件放入注塑模具内之前,包括步骤:对所述预成型胶膜件进行裁切处理,以切除所述预成型胶膜件的边缘部分。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中,对所述预成型胶膜件进行裁切处理包括:将所述预成型胶膜件放入裁切模具内进行冲切。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中,对加热后的透光膜片进行吸塑处理的步骤包括:将加热后的透光膜片放入吸塑模具内,利用吸塑模具对加热软化后的透光膜片进行吸塑处理,得到预定形状的预成型胶膜件。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中,还包括步骤:制成透光膜片,包括:在透明基材层之上形成装饰层;在所述装饰层之上形成第一保护层;在所述透明基材层之下形成胶水层。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中,形成装饰层的步骤包括:采用油墨在透明基材层之上进行丝印,以形成一层或多层油墨印刷层。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中,还包括步骤:制成柔性光源体,包括:在柔性导电膜之上形成发光层;在所述柔性导电膜之下进行电极材料印刷,形成导电层;在所述发光层之上、导电层之下分别形成第二保护层。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中,在所述发光层、下导电层上分别形成第二保护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发光层之上、导电层之下分别贴合光学胶,形成光学胶层;基于所述光学胶层将第二保护层分别粘贴固定在所述发光层之上和导电层之下。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中,形成发光层的步骤包括:在柔性导电膜上进行激光蚀刻处理,以形成发光层的图形轮廓;采用荧光材料在柔性导电膜上基于所述图形轮廓进行丝印,形成发光层。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中,所述透明基材层的材质为ABS。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中,所述保护层的材质包括PMMA、PET、PC、ABS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一预定温度为80~150℃;所述第二预定温度为150~180℃。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中,所述透光膜片的厚度为0.1~10mm;所述柔性光源体为片状结构,厚度为0.2~15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透光部件,包括:预成型胶膜件,所述预成型胶膜件是基于对透光膜片进行吸塑处理制成,所述透光膜片、预成型胶膜件包括透明基材层和位于所述透明基材层之下的胶水层;柔性光源体,适于通过所述胶水层与所述预成型胶膜件粘结在一起;注塑层,适于注塑形成在所述柔性光源体相对于预成型胶膜件的另一侧;其中,所述柔性光源体位于所述预成型胶膜件与注塑层之间。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中,所述透光膜片还包括:装饰层,位于所述透明基材层之上,所述装饰层包括丝印形成的一层或多层油墨印刷层;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装饰层之上。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中,所述柔性光源体包括:柔性导电膜;发光层,形成在所述柔性导电膜之上;导电层,通过电极材料印刷形成在所述柔性导电膜之下;第二保护层,形成在发光层之上和导电层之下。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中,所述柔性光源体还包括:光学胶层,贴合在发光层之上和导电层之下,所述第二保护层通过光学胶层粘贴固定在所述发光层之上和导电层之下。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透光部件中,所述柔性导电膜上适于经激光蚀刻处理形成发光层的图形轮廓;所述发光层适于采用荧光材料在所述柔性导电膜上基于所述图形轮廓进行丝印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可以预先制得透光膜片和柔性光源体。进而,对透光膜片进行吸塑处理制成预成型胶膜件,并对预成型胶膜件、柔性光源体进行一体注塑,制成透光部件。这样,不仅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制成的透光部件结构更简约、一体化,占用空间小,装饰效果也更丰富。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文结合下面的描述和附图来描述某些说明性方面,这些方面指示了可以实践本文所公开的原理的各种方式,并且所有方面及其等效方面旨在落入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内。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遍及本公开,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指代相同的部件或元素。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100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透光部件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透光膜片210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柔性光源体23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前文所述,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制成的透光装饰件零件较多、结构复杂,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更优化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100、以及基于方法100制成的透光部件200。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100工艺简单,并且,基于方法100制成的透光部件200简化了结构,装饰效果更丰富。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100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方法100包括步骤S110~S140。根据本发明的方法100,可以基于透光膜片和柔性光源体制成透光部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透光部件200的结构示意图,透光部件200可以基于本发明的方法100制成。
如图2所示,透光部件200包括预成型胶膜件220、位于预成型胶膜件220下层的柔性光源体230。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先基于透光膜片制成预成型胶膜件220,进而基于预成型胶膜件220和柔性光源体230制成透光部件200。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透光膜片210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柔性光源体230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100,透光部件200可以一体注塑成型。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100,可以对预成型胶膜件220、柔性光源体230进行一体注塑,以制成透光部件200。
如图1所示,方法100适于步骤S110。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10之前,可以先制成透光膜片210和柔性光源体230。在制成透光膜片210和柔性光源体230之后,开始执行步骤S110。
在步骤S110中,基于第一预定温度对透光膜片210进行加热,对加热后的透光膜片210进行吸塑处理,得到预成型胶膜件220。具体地,通过将加热后的透光膜片210放入吸塑模具内,利用吸塑模具对加热软化后的透光膜片进行吸塑处理,得到预定形状的预成型胶膜件220。也就是说,本发明是采用吸塑工艺对加热软化后的透光膜片210进行处理,得到预定形状的预成型胶膜件220。应当指出,本发明对吸塑处理后得到的预成型胶膜件22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置预成型胶膜件220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定温度是能够使透光膜片210达到软化效果、而并不会使透光膜片210熔融的温度,以便软化后的透光膜片210经吸塑成型工艺得到预成型胶膜件220。这里,本发明对第一预定温度的数值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预定温度的取值范围为80~15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透光膜片210包括透明基材层213、位于透明基材层213之下的胶水层214。应当理解,采用吸塑成型工艺只会改变透光模块210的形状,而并不会改变透光模块210的构造,从而,通过对透光膜片210吸塑处理得到的预成型胶膜件220也包括透明基材层、位于透明基材层之下的胶水层。
随后,在步骤S120中,将上述吸塑成型的预成型胶膜件220放入注塑设备的模具内,并基于第二预定温度对模具内的预成型胶膜件220进行加热,以激活预成型胶膜件220上的胶水层。应当指出,第二预定温度即是可以激活预成型胶膜件220上的胶水层、使胶水层具有粘性以便用于粘贴的温度。这里,本发明对第二预定温度的数值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预定温度的取值范围为150~180℃。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采用吸塑成型工艺得到预成型胶膜件220之后、在执行步骤S120之前,还对预成型胶膜件220进行裁切处理,例如可以将预成型胶膜件220放入裁切模具内进行冲切,以便切除预成型胶膜件220上多余的边缘部分。
随后,在步骤S130中,将柔性光源体230放入注塑设备的模具内,这里,是将柔性光源体230布置在模具内贴近预成型胶膜件220的胶水层的一侧。这样,柔性光源体230会通过预成型胶膜件220上激活后的胶水层与预成型胶膜件220在模具内粘结在一起。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柔性光源体230为柔性片状结构。
根据一个实施例,柔性光源体230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孔。在将柔性光源体230放入模具内之后,可以基于定位孔对柔性光源体230进行定位、并将柔性光源体230固定在注塑模具内。这样,可以确保柔性光源体230相对于预成型胶膜件220的位置更精确,以便最终制得的透光部件200的结构更严谨、统一,有利于批量生产。
最后,在步骤S140中,利用注塑设备对粘结在一起的柔性光源体230和预成型胶膜件220进行一体注塑,具体地,通过闭合注塑设备的模具,并将塑料熔体注入模具内,以便对模具内的柔性光源体230和预成型胶膜件220进行一体注塑,从而形成注塑层240,得到透光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注塑层形成在柔性光源体230相对于预成型胶膜件220的另一侧上,如图2所示,注塑层位于柔性光源体230下方,预成型胶膜件220位于柔性光源体230上方。也就是说,在一体注塑后得到的透光部件200中,柔性光源体230位于预成型胶膜件220与注塑层240之间。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透光膜片210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110之前,制成如3所示的透光膜片210的具体方法如下:
获取一透明基材层213,在透明基材层213之上形成装饰层212。这里,透明基材层213的材质例如是ABS,即透明基材层为ABS基材。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油墨丝网印刷工艺在透明基材层之上印刷一层或多层来形成装饰层212,即,采用油墨在透明基材层之上丝印,以形成包括一层或多层油墨印刷层的装饰层。这里,每层油墨可以印刷为不同的图案,从而形成的装饰层包括一层或多层不同图案的油墨印刷层。应当指出,本发明对装饰层212所包括的油墨印刷层的层数以及每层的具体图案不做限制。基于透光膜片210上的多层不同图案的油墨印刷层,可以使最终制成的透光部件所能呈现的样式更加丰富,装饰性更强,提升装饰效果。
进而,在装饰层212之上形成第一保护层211。这里,第一保护层211的材质可以包括PMMA、PET、PC、ABS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保护层211起到对装饰层的保护作用。应当指出,本发明对第一保护层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
最后,在透明基材层213之下形成胶水层214。
这样,便制成了步骤S110中的透光膜片210。这里,透光膜片210的厚度可以为0.1~10mm。但,应当理解,本发明对做制得的透光膜片的厚度不做具体限定。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柔性光源体230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110之前,制成图4所示的柔性光源体230的具体方法如下:
获取一柔性导电膜233,对柔性导电膜233进行清洗后,在柔性导电膜233上进行激光蚀刻处理,例如紫外激光蚀刻处理,以便在柔性导电膜233上蚀刻出发光层的图形轮廓。
随后,在激光蚀刻处理后的柔性导电膜233之上形成发光层232。这里,可以采用荧光材料丝印工艺形成发光层232,即采用荧光材料在激光蚀刻后的柔性导电膜上基于蚀刻的图形轮廓进行丝网印刷,从而在柔性导电膜之上形成发光层232。
随后,在柔性导电膜233之下进行电极材料印刷,形成导电层234。
最后,在发光层232之上、导电层234之下分别形成第二保护层231。这里,第二保护层231的材质可以包括PMMA、PET、PC、ABS中的一种或多种。应当指出,本发明对第二保护层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首先在发光层232之上和导电层234之下分别贴合光学胶,形成光学胶层。这样,可以利用光学胶层来粘贴第二保护层231,使第二保护层通过光学胶层粘贴固定在发光层232之上和导电层234之下,也就是在光学胶层上形成了第二保护层231。
这样,便制成了步骤S130中的柔性光源体230。这里,片状的柔性光源体230的厚度为0.2~15mm。但,应当理解,本发明对所制得的柔性光源体的厚度不做具体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100,可以基于上述实施例中制得的透光膜片210、柔性光源体230进一步制成透光部件200。具体地,通过对透光膜片210进行吸塑处理制成预成型胶膜件220,对预成型胶膜件220、柔性光源体230进行一体注塑,制成透光部件200。这样,不仅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制成的透光部件200结构更简约、一体化,占用空间小,装饰效果也更丰富。
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透光膜片210和柔性光源体230所制成的透光部件200,当柔性光源体提供不同颜色的光时,透光膜片210可以呈现不同的图案纹理效果。例如,当柔性光源体未点亮时,透光膜片210所呈现的是第一层油墨印刷层的图案效果;当柔性光源体提供的是红光时,透光膜片210所呈现的是第二层油墨印刷层的图案效果;当柔性光源体提供的是绿光时,透光膜片210所呈现的是第三层油墨印刷层的图案效果等。另外,柔性光源体还可以同时显示多种颜色的光,例如一半显示为红光,另一半显示为绿光,这样,结合多层不同图案的油墨印刷层可以呈现更加个性化的图案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基于本发明的方法100制成的透光部件200包括预成型胶膜件220、位于预成型胶膜件220下层的柔性光源体230、位于柔性光源体230下层的注塑层240。预成型胶膜件220是基于对加热后的透光膜片210进行吸塑处理制成,换言之,采用吸塑工艺对加热软化后的透光膜片210进行处理,得到预定形状的预成型胶膜件220。这里,透光膜片210包括透明基材层213、位于透明基材层213之下的胶水层214,故,通过对透光膜片210吸塑处理得到的预成型胶膜件220也包括透明基材层、位于透明基材层之下的胶水层。应当指出,本发明对吸塑处理后得到的预成型胶膜件22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置预成型胶膜件220的形状。
柔性光源体230是通过预成型胶膜件220上的胶水层与预成型胶膜件220粘结在一起。注塑层240是通过注塑形成在柔性光源体230相对于预成型胶膜件220的另一侧。这样,柔性光源体230位于预成型胶膜件220与注塑层240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透光膜片210还包括形成在透明基材层213之上的装饰层212。装饰层212包括丝网印刷形成的一层或多层油墨印刷层。这里,每层油墨印刷层可以印刷为不同的图案,即装饰层可以包括一层或多层不同图案的油墨印刷层。应当指出,本发明对装饰层所包括的油墨印刷层的层数以及每层的具体图案不做限制。基于透光膜片210上的多层不同图案的油墨印刷层,使透光部件呈现的样式更加丰富,装饰性更强,提升装饰效果。
透光膜片210还包括形成在装饰层212之上的第一保护层211。这里,第一保护层的材质可以包括PMMA、PET、PC、ABS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保护层起到对装饰层的保护作用。应当指出,本发明对第一保护层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
根据一个实施例,透光膜片210的厚度可以为0.1~10mm。但,应当理解,本发明对透光膜片的厚度不做具体限定。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柔性光源体230包括柔性导电膜233、形成在柔性导电膜233之上的发光层232、形成在柔性导电膜233之下的导电层234、分别形成在发光层232之上和导电层234之下的第二保护层231。
具体地,柔性光源体230预先经过清洗和紫外激光蚀刻处理。具体地,在清洗后的柔性光源体230上进行紫外激光蚀刻处理,以便在柔性导电膜233上蚀刻出发光层的图形轮廓。发光层232可以采用荧光材料丝印工艺形成在柔性导电膜233之上,即采用荧光材料在激光蚀刻后的柔性导电膜233上基于蚀刻出的图形轮廓进行丝网印刷,从而在柔性导电膜之上形成发光层232。导电层234是通过在柔性导电膜233之下进行电极材料印刷形成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柔性光源体230还包括光学胶层235。具体地,通过在发光层232之上和导电层234之下分别贴合光学胶,形成光学胶层235。这样,第二保护层231可以通过光学胶层235粘贴固定在发光层232之上和导电层234之下。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保护层的材质可以包括PMMA、PET、PC、ABS中的一种或多种。应当指出,本发明对第二保护层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制成的透光部件结构更简约、一体化,占用空间小,装饰效果也更丰富。
A10、如A8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发光层的步骤包括:在柔性导电膜上进行激光蚀刻处理,以形成发光层的图形轮廓;采用荧光材料在柔性导电膜上基于所述图形轮廓进行丝印,形成发光层。
A11、如A1-A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透明基材层的材质为ABS。
A12、如A6或A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保护层的材质包括PMMA、PET、PC、ABS中的一种或多种。
A13、如A1-A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温度为80~150℃;所述第二预定温度为150~180℃。
A14、如A1-A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透光膜片的厚度为0.1~10mm;所述柔性光源体为片状结构,厚度为0.2~15mm。
B16、如B15所述的透光部件,其中,所述透光膜片还包括:装饰层,位于所述透明基材层之上,所述装饰层包括丝印形成的一层或多层油墨印刷层;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装饰层之上。
B17、如B15或B16所述的透光部件,其中,所述柔性光源体包括:柔性导电膜;发光层,形成在所述柔性导电膜之上;导电层,通过电极材料印刷形成在所述柔性导电膜之下;第二保护层,形成在发光层之上和导电层之下。
B18、如B17所述的透光部件,其中,所述柔性光源体还包括:光学胶层,贴合在发光层之上和导电层之下,所述第二保护层通过光学胶层粘贴固定在所述发光层之上和导电层之下。
B19、如B17所述的透光部件,其中,所述柔性导电膜上适于经激光蚀刻处理形成发光层的图形轮廓;所述发光层适于采用荧光材料在所述柔性导电膜上基于所述图形轮廓进行丝印形成。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此外,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Claims (15)
1.一种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透明基材层之上形成装饰层,其中包括:采用油墨在透明基材层之上进行丝印,以形成多层不同图案的油墨印刷层,其中包括第一层油墨印刷层、第二层油墨印刷层和第三层油墨印刷层;
在所述装饰层之上形成第一保护层,在所述透明基材层之下形成胶水层,以制成透光膜片;
基于第一预定温度对透光膜片进行加热,对加热后的透光膜片进行吸塑处理,得到预成型胶膜件,所述透光膜片、预成型胶膜件包括透明基材层和位于所述透明基材层之下的胶水层;
将所述预成型胶膜件放入注塑设备的模具内,并基于第二预定温度对预成型胶膜件进行加热,以激活所述预成型胶膜件上的胶水层;
将柔性光源体放入所述注塑设备的模具内,并基于所述柔性光源体两端设置的定位孔将所述柔性光源体固定在注塑模具内,以使柔性光源体通过激活后的胶水层与所述预成型胶膜件粘结在一起;以及
利用所述注塑设备对所述柔性光源体和预成型胶膜件进行一体注塑,以在所述柔性光源体相对于预成型胶膜件的另一侧形成注塑层,得到透光部件,其中,所述柔性光源体位于所述预成型胶膜件与注塑层之间,当所述柔性光源体未点亮时,透光膜片适于呈现第一层油墨印刷层的图案效果;当所述柔性光源体提供的是红光时,透光膜片适于呈现第二层油墨印刷层的图案效果;当所述柔性光源体提供的是绿光时,透光膜片适于呈现第三层油墨印刷层的图案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将所述预成型胶膜件放入注塑模具内之前,包括步骤:对所述预成型胶膜件进行裁切处理,以切除所述预成型胶膜件的边缘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预成型胶膜件进行裁切处理包括:
将所述预成型胶膜件放入裁切模具内进行冲切。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加热后的透光膜片进行吸塑处理的步骤包括:
将加热后的透光膜片放入吸塑模具内,利用吸塑模具对加热软化后的透光膜片进行吸塑处理,得到预定形状的预成型胶膜件。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步骤:制成柔性光源体,包括:
在柔性导电膜之上形成发光层;
在所述柔性导电膜之下进行电极材料印刷,形成导电层;
在所述发光层之上、导电层之下分别形成第二保护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发光层、下导电层上分别形成第二保护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发光层之上、导电层之下分别贴合光学胶,形成光学胶层;
基于所述光学胶层将第二保护层分别粘贴固定在所述发光层之上和导电层之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发光层的步骤包括:
在柔性导电膜上进行激光蚀刻处理,以形成发光层的图形轮廓;
采用荧光材料在柔性导电膜上基于所述图形轮廓进行丝印,形成发光层。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透明基材层的材质为ABS。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保护层的材质包括PMMA、PET、PC、ABS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预定温度为80~150℃;
所述第二预定温度为150~180℃。
11.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透光膜片的厚度为0.1~10mm;
所述柔性光源体为片状结构,厚度为0.2~15mm。
12.一种透光部件,包括:
预成型胶膜件,所述预成型胶膜件是基于对透光膜片进行吸塑处理制成,所述透光膜片、预成型胶膜件包括透明基材层和位于所述透明基材层之下的胶水层,其中,所述透光膜片还包括位于透明基材层之上的装饰层、位于所述装饰层之上的第一保护层,所述装饰层包括采用油墨在透明基材层之上进行丝印形成的多层不同图案的油墨印刷层,其中包括第一层油墨印刷层、第二层油墨印刷层和第三层油墨印刷层;
柔性光源体,所述柔性光源体两端设有定位孔,以便基于定位孔将所述柔性光源体固定在注塑模具内,所述柔性光源体适于通过激活后的胶水层与所述预成型胶膜件粘结在一起,其中,基于第二预定温度对预成型胶膜件进行加热可激活所述预成型胶膜件上的胶水层;
注塑层,适于注塑形成在所述柔性光源体相对于预成型胶膜件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柔性光源体位于所述预成型胶膜件与注塑层之间,当所述柔性光源体未点亮时,透光膜片适于呈现第一层油墨印刷层的图案效果;当所述柔性光源体提供的是红光时,透光膜片适于呈现第二层油墨印刷层的图案效果;当所述柔性光源体提供的是绿光时,透光膜片适于呈现第三层油墨印刷层的图案效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光部件,其中,所述柔性光源体包括:
柔性导电膜;
发光层,形成在所述柔性导电膜之上;
导电层,通过电极材料印刷形成在所述柔性导电膜之下;
第二保护层,形成在发光层之上和导电层之下。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光部件,其中,所述柔性光源体还包括:
光学胶层,贴合在发光层之上和导电层之下,所述第二保护层通过光学胶层粘贴固定在所述发光层之上和导电层之下。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光部件,其中,所述柔性导电膜上适于经激光蚀刻处理形成发光层的图形轮廓;
所述发光层适于采用荧光材料在所述柔性导电膜上基于所述图形轮廓进行丝印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06884.1A CN112829269B (zh) | 2021-01-05 | 2021-01-05 | 一种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及透光部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06884.1A CN112829269B (zh) | 2021-01-05 | 2021-01-05 | 一种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及透光部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29269A CN112829269A (zh) | 2021-05-25 |
CN112829269B true CN112829269B (zh) | 2022-05-20 |
Family
ID=75927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006884.1A Active CN112829269B (zh) | 2021-01-05 | 2021-01-05 | 一种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及透光部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292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03382A (zh) * | 2022-10-12 | 2022-12-23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装饰件的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50195Y (zh) * | 2005-01-24 | 2006-12-20 | 徐楠楠 | 大型电致发光片 |
JP4986503B2 (ja) * | 2005-11-08 | 2012-07-25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熱可塑性樹脂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2065653B (zh) * | 2009-11-13 | 2013-02-06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具无油墨图案的塑料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
CN103152891B (zh) * | 2013-02-16 | 2015-10-28 | 上海科润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机粉末电致发光柔性矩阵显示器 |
CN204859600U (zh) * | 2015-06-19 | 2015-12-09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一种电致发光板 |
CN209600382U (zh) * | 2019-02-22 | 2019-11-0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光式柔性氛围装饰件及汽车 |
CN209756995U (zh) * | 2019-03-29 | 2019-12-10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光装饰件和汽车 |
CN111791812A (zh) * | 2019-04-07 | 2020-10-20 | 江苏新泉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用内饰表面ime结构以及工艺 |
CN210083102U (zh) * | 2019-06-13 | 2020-02-18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可透光装饰件 |
CN111113783A (zh) * | 2019-12-30 | 2020-05-08 | 东莞广华汽车饰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透光胶膜式汽车装饰件的制造工艺 |
CN111113859A (zh) * | 2019-12-30 | 2020-05-08 | 东莞广华汽车饰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凹凸式汽车饰件制造工艺 |
CN111334765A (zh) * | 2020-03-20 | 2020-06-26 | 东莞广华汽车饰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溅镀式透光饰件的制造方法 |
CN112092422A (zh) * | 2020-09-11 | 2020-12-18 | 东莞广华汽车饰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板汽车发光饰件的制造方法 |
-
2021
- 2021-01-05 CN CN202110006884.1A patent/CN11282926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29269A (zh) | 2021-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01102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rface panel | |
RU2299808C2 (ru) |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пластикового оконного стекла с электропроводящей структурой и пластикового оконного стекла с заделанными проволоками | |
ATE439976T1 (de)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erbundelementen | |
CN106378880A (zh) | 车载中控一体化塑胶曲面面板模内装饰成型的制造方法 | |
CN112829269B (zh) | 一种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及透光部件 | |
CN102871333A (zh) | 具有三维饰品的人造指甲的制造方法 | |
CN101276698B (zh) | 薄形按键面板的制作方法 | |
CN103793096A (zh) |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7771067A (zh) | 利用三维打印工艺及真空吸附工艺的人工眼球制造方法 | |
US20210162720A1 (en) | Wooden decorative board, molded article having wooden decorative boar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olded article | |
CN100541561C (zh) | 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模内标签成型制品 | |
CN214522544U (zh) | 复合膜片及成型件 | |
JP2007283704A (ja) | 樹脂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528198B2 (ja) | 射出成形方法 | |
TWI711956B (zh) | 感測器薄膜、觸控感測器及該感測器的製造方法 | |
TW200903852A (en) | Fabricating method for lens of LED device and apparatus thereof | |
CN217891948U (zh) | 一种用于彩色轮胎胶膜的硫化定位装置 | |
CN219044201U (zh) | 一种具有挡光结构的汽车智能饰件 | |
CN114905828B (zh) | 复合膜片、成型件及iml成型工艺 | |
CN218703059U (zh) | 车用内饰件和驾驶设备 | |
JPH0295826A (ja) | 回路付き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 |
CN109968889A (zh) | 对位治具及使用其的模外装饰方法 | |
JP4965313B2 (ja) | 押釦スイッチ部材、プランジャー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 |
CN114071907B (zh) | 装饰膜、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作方法和模具、电子设备 | |
KR20130065967A (ko) | 3차원 무늬가 형성된 휴대용 통신기기 케이스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휴대용 통신기기 케이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