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722084A - 一种汽车前舱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舱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22084A
CN112722084A CN202110114278.1A CN202110114278A CN112722084A CN 112722084 A CN112722084 A CN 112722084A CN 202110114278 A CN202110114278 A CN 202110114278A CN 112722084 A CN112722084 A CN 112722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late
front wall
connecting portion
reinforcing
das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42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22084B (zh
Inventor
石登仁
李云
林伟雄
陈钊
支希凡
欧阳晨晖
廖礼平
潘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142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220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22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2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22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2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5Front-end mod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前舱结构及车辆,包括前围板总成及两纵梁,前围板总成包括前围板及设于前围板前侧的前围板加强件,前围板加强件包括加强件本体及自加强件本体外周向后弯折设置的延伸部,延伸部远离加强件本体的一端与前围板连接,以在前围板前侧与前围板加强件之间形成空腔;两纵梁在横向上呈间隔分布,各纵梁的后端分别连接加强件本体前侧。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前舱结构及车辆避免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发动机侵入乘员舱,提高乘员舱的完整性,保证车内乘员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前舱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舱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已经越来越多进入了我们的家庭,但是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的发生量也极速增加。交通事故中,轻则造成车辆损伤,重则导致人员伤亡。虽然,汽车上都必须配置安全带,且大多数的汽车上还配置有安全气囊,通过安全带的束缚和安全气囊的缓冲来尽可能地保证汽车人员的安全,但是汽车猛烈撞击的情况下,即使有了上述的安全保护措施,仍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仍需加强车辆的安全性能,尽可能地保证车上人员的人身安全。
汽车碰撞安全是汽车最重要的性能之一,而大部分汽车事故和伤亡都是因为正面碰撞引起。在正面碰撞时,汽车发动机会受到挤压而变形,然后向后运动,碰撞到前围板后侵入乘员舱,严重威胁车内乘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舱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车辆在正面碰撞时,发动机会受到挤压而变形,然后向后运动,碰撞到前围板后侵入乘员舱,严重威胁车内乘员的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前舱结构,包括:
前围板总成,包括前围板及设于所述前围板前侧的前围板加强件,所述前围板加强件包括加强件本体及自所述加强件本体外周向后弯折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加强件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前围板连接,以在所述前围板前侧与所述前围板加强件之间形成空腔;以及,
两纵梁,在横向上呈间隔分布,各所述纵梁的后端分别连接所述加强件本体前侧。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加强件本体的一端向所述空腔外侧延伸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前围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汽车前舱结构还包括中央通道总成,所述中央通道总成设于所述前围板后侧,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前围板;
所述前围板加强件沿横向延伸设置,各所述纵梁的后端分别连接所述前围板加强件在横向上的两端,所述前围板加强件的中部与所述中央通道总成在前后向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中央通道总成包括沿前后向延伸设置的中央通道本体,所述连接部、所述前围板及所述中央通道本体的前端在前后向依次叠设。
可选地,所述中央通道总成还包括中央通道加强板,所述中央通道加强板设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上侧,且所述中央通道加强板后端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连接,所述中央通道加强板前端设有向上弯折设置的第一翻边,所述连接部、所述前围板及所述第一翻边在前后向依次叠设。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位于所述加强件本体上侧的上连接部及位于所述加强件本体下侧的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所述前围板及所述第一翻边在前后向依次叠设,所述下连接部、所述前围板及所述中央通道本体的前端在前后向依次叠设。
可选地,所述中央通道本体的前端向上弯折设置,且弯折方向与前后向的夹角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
可选地,所述汽车前舱结构还包括前地板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包括前地板及横向设置于所述前地板的座椅横梁,所述前地板设于所述前围板后侧,且所述前地板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围板。
可选地,所述前地板总成还包括两个纵梁加强板,各所述纵梁加强板的后端设有向上弯折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座椅横梁连接,且所述前地板的前端、各所述纵梁加强板的前端及各所述纵梁的后端在上下向依次叠设。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汽车前舱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前舱结构包括前围板总成及两纵梁,所述前围板总成包括前围板及设于所述前围板前侧的前围板加强件,所述前围板加强件包括加强件本体及自所述加强件本体外周向后弯折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加强件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前围板连接,以在所述前围板前侧与所述前围板加强件之间形成空腔;两个所述纵梁在横向上呈间隔分布,各所述纵梁的后端分别连接所述加强件本体前侧。本方案中,车辆在发生正面撞击时,发动机受到挤压变形向后运动而撞击所述前围板加强件,由于所述前围板前侧与所述前围板加强件之间形成有空腔,从而可对撞击产生缓冲作用;同时,所述前围板加强件本身的设置也相当于加强筋,可提高所述前围板的刚度及强度;此外,正面撞击时的一部分载荷也可通过各所述纵梁向车身后方传递,以减弱发动机向后撞击力,从而避免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发动机侵入乘员舱,达到提高乘员舱的完整性的效果,保证车内乘员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汽车前舱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汽车前舱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中央通道本体与中央通道加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汽车前舱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汽车前舱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919023610000031
Figure BDA000291902361000004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汽车碰撞安全是汽车最重要的性能之一,而大部分汽车事故和伤亡都是因为正面碰撞引起。在正面碰撞时,汽车发动机会受到挤压而变形,然后向后运动碰撞到前围板后侵入乘员舱,严重威胁车内乘员的安全。在汽车受到正面碰撞时,乘员舱的完整性对乘员的保护尤为重要。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前舱结构及车辆,以解决现有车辆在正面碰撞时,汽车发动机会受到挤压而变形,然后向后运动碰撞到前围板后侵入乘员舱,严重威胁车内乘员的安全的问题。图1至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前舱结构及车辆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舱结构100包括前围板总成1及两纵梁2,所述前围板总成1包括前围板11及设于所述前围板11前侧的前围板加强件12,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包括加强件本体121及自所述加强件本体121外周向后弯折设置的延伸部122,所述延伸部122远离所述加强件本体121的一端与所述前围板11连接,以在所述前围板11前侧与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之间形成空腔;以及,两个所述纵梁2在横向上呈间隔分布,各所述纵梁2的后端分别连接所述加强件本体121前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加强件本体121与所述延伸部122的连接形式不做限制,可以是所述延伸部122焊接于所述加强件本体121,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本体121与所述延伸部122一体成型,以提高强度。本方案中,车辆在发生正面撞击时,发动机受到挤压变形向后运动而撞击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由于所述前围板11前侧与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之间形成有空腔,从而可对发动机撞击产生缓冲作用;同时,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本身的设置也相当于加强筋,可提高所述前围板11的刚度及强度;此外,正面撞击时的一部分载荷也可通过各所述纵梁2向车身后方传递,以减弱发动机向后撞击力,从而避免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发动机侵入乘员舱,达到提高乘员舱的完整性的效果,保证车内乘员安全。需要说明的是,前后向指的是车辆在道路上正常行驶状态下,各部件的相对前后方向,横向指的是在水平面内垂直于前后向的方向,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与图3,为提高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与所述前围板11的连接强度,所述延伸部122远离所述加强件本体121的一端向所述空腔外侧延伸设有连接部123,所述连接部123与所述前围板11连接。所述连接部123的形式不做限制,只要能够与所述前围板11连接以提高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与所述前围板11的连接强度即可,可以是所述延伸部122远离所述加强件本体12的一端局部向所述腔体外侧弯折形成的翻边,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23设为所述延伸部122远离所述加强件本体121的一端整体向所述腔体外侧弯折形成的翻边,以提高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与所述前围板11的接触面积,达到分散载荷的效果。此外,所述翻边与所述延伸部122的连接形式也不做限制,可以是通过点焊连接,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翻边与所述延伸部122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的设置方向不做限制,可以沿上下向延伸设置,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与图4,所述汽车前舱结构100还包括中央通道总成3,所述中央通道总成3设于所述前围板11后侧,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前围板11;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沿横向延伸设置,各所述纵梁2的后端分别连接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在横向上的两端,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的中部与所述中央通道总成3在前后向对应设置。如此设置,当发生撞击时,发动机向后运动撞击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由于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沿横向延伸设置,增大与发动机接触面积,提高缓冲性能,同时由于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的中部与所述中央通道总成3在前后向对应设置,所述中央通道总成3对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起支撑作用,提高抗撞击能力。此外,各所述纵梁2的后端分别连接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在横向上的两端,以利用所述空腔结构减弱通过各所述纵梁2向车身后方传递的载荷。
具体地,为提高所述中央通道总成3对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的支撑能力,所述中央通道总成3包括沿前后向延伸设置的中央通道本体31,所述连接部123、所述前围板11及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的前端在前后向依次叠设。一方面,通过所述连接部123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在前后向对应设置,增大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与所述中央通道总成3的在载荷传递时的对应面积,便于分散载荷,另一方面,通过所述连接部123、所述前围板11及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的前端在前后向依次叠设,形成三层薄板结构,提高强度及刚度。
具体地,为进一步的提高所述中央通道总成3对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的支撑能力,请参阅图4,所述中央通道总成3还包括中央通道加强板32,所述中央通道加强板32设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上侧,且所述中央通道加强板32后端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连接,所述中央通道加强板32前端设有向上弯折设置的第一翻边321,所述连接部123、所述前围板11及所述第一翻边321在前后向依次叠设。如此设置,发生正面碰撞时,发动机撞击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的一部分载荷可通过所述中央通道加强板32向车身后方传递,减轻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前端的撞击力;同时,由于所述连接部123、所述前围板11及所述第一翻边321在前后向依次叠设,也形成三层薄板结构,提高所述汽车前舱结构100的强度及刚度。
具体地,请参阅图3,所述连接部123包括位于所述加强件本体121上侧的上连接部123a及位于所述加强件本体121下侧的下连接部123b,所述上连接部123a、所述前围板11及所述第一翻边321在前后向依次叠设,所述下连接部123b、所述前围板11及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的前端在前后向依次叠设。从而一方面使得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通过所述上连接部123a及所述下连接部123b分别与所述第一翻边321、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的前端对应设置,进一步提高所述中央通道总成3对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的支撑能力;另一方面使得所述所述中央通道加强板32的前端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的前端在上下向呈间隔分布,从而使得所述中央通道加强板32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之间离空,形成三角结构,达到增加强度及刚度的效果。
进一步地,通常为避开发动机后端的排气管,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的前端一般向上弯折设置,而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的前端向上弯折的方向与前后向的夹角过大时,对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1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夹角过小时,又不能够很好的避开发动机后端的排气管。而当弯折方向与前后向的夹角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时,所述中央通道本体31的前端既能够很好的对所述前围板加强件12起到支撑作用,又便于避开发动机后端的排气管,本实施例中上述夹角为40度。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前舱结构100还包括前地板总成4,所述前地板总成4包括前地板41及横向设置于所述前地板41的座椅横梁42,所述前地板41设于所述前围板11后侧,且所述前地板41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围板11。发生撞击时,一部分载荷可直接通过所述前围板11经由所述前地板41向车身后方传递;此外,所述座椅横梁42也可起到加强所述前地板强度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座椅横梁42的个数不做限制,可以是一个所述座椅横梁42沿横向延伸设于所述前地板41,且所述座椅横梁4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地板41在横向上的两端,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座椅横梁42在横向上设有两个。
具体地,请参阅图5与图6,所述前地板总成4还包括两个纵梁加强板43,各所述纵梁加强板43的后端设有向上弯折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座椅横梁42连接,且所述前地板41的前端、各所述纵梁加强板12的前端及各所述纵梁2的后端在上下向依次叠设。各所述纵梁2分别通过所述纵梁加强板43与所述座椅横梁42连接,以达到通过所述纵梁加强板43向所述座椅横梁42传递载荷的效果,同时所述纵梁加强板43也加强了所述前地板41的强度;而所述前地板41的前端、各所述纵梁加强板43的前端及各所述纵梁2的后端在上下向依次叠设,形成三层薄板结构,提高连接强度及刚度。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围板总成,包括前围板及设于所述前围板前侧的前围板加强件,所述前围板加强件包括加强件本体及自所述加强件本体外周向后弯折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加强件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前围板连接,以在所述前围板前侧与所述前围板加强件之间形成空腔;以及,
两纵梁,在横向上呈间隔分布,各所述纵梁的后端分别连接所述加强件本体前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加强件本体的一端向所述空腔外侧延伸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前围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舱结构还包括中央通道总成,所述中央通道总成设于所述前围板后侧,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前围板;
所述前围板加强件沿横向延伸设置,各所述纵梁的后端分别连接所述前围板加强件在横向上的两端,所述前围板加强件的中部与所述中央通道总成在前后向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道总成包括沿前后向延伸设置的中央通道本体,所述连接部、所述前围板及所述中央通道本体的前端在前后向依次叠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道总成还包括中央通道加强板,所述中央通道加强板设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上侧,且所述中央通道加强板后端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连接,所述中央通道加强板前端设有向上弯折设置的第一翻边,所述连接部、所述前围板及所述第一翻边在前后向依次叠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位于所述加强件本体上侧的上连接部及位于所述加强件本体下侧的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所述前围板及所述第一翻边在前后向依次叠设,所述下连接部、所述前围板及所述中央通道本体的前端在前后向依次叠设。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的前端向上弯折设置,且弯折方向与前后向的夹角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舱结构还包括前地板总成,所述前地板总成包括前地板及横向设置于所述前地板的座椅横梁,所述前地板设于所述前围板后侧,且所述前地板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围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总成还包括两个纵梁加强板,各所述纵梁加强板的后端设有向上弯折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座椅横梁连接,且所述前地板的前端、各所述纵梁加强板的前端及各所述纵梁的后端在上下向依次叠设。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前舱结构。
CN202110114278.1A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汽车前舱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1127220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4278.1A CN112722084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汽车前舱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4278.1A CN112722084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汽车前舱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2084A true CN112722084A (zh) 2021-04-30
CN112722084B CN112722084B (zh) 2022-04-29

Family

ID=75594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4278.1A Active CN112722084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汽车前舱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2208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55942A (ko) * 1999-12-13 2001-07-04 류정열 자동차의 대시 패널 강성 보강 구조
KR20040026410A (ko) * 2002-09-24 2004-03-3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대쉬 크로스 멤버와 프론트 사이드 멤버의 결합구조
CN204415518U (zh) * 2015-01-05 2015-06-2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前舱纵梁后段结构与汽车
CN108454705A (zh) * 2018-03-26 2018-08-28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围板总成
CN109204502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62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和车辆
US10486745B1 (en) * 2018-07-27 2019-11-26 Hyundai Motor Company Integral type front-end module
CN209795613U (zh) * 2019-03-30 2019-12-1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下车体前部结构
CN111391926A (zh) * 2019-01-02 2020-07-10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一种汽车前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55942A (ko) * 1999-12-13 2001-07-04 류정열 자동차의 대시 패널 강성 보강 구조
KR20040026410A (ko) * 2002-09-24 2004-03-3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대쉬 크로스 멤버와 프론트 사이드 멤버의 결합구조
CN204415518U (zh) * 2015-01-05 2015-06-2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前舱纵梁后段结构与汽车
CN109204502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62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8454705A (zh) * 2018-03-26 2018-08-28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围板总成
US10486745B1 (en) * 2018-07-27 2019-11-26 Hyundai Motor Company Integral type front-end module
CN111391926A (zh) * 2019-01-02 2020-07-10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一种汽车前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09795613U (zh) * 2019-03-30 2019-12-1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下车体前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2084B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2837B (zh) 车身结构
CN111954618B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
US6604781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9649498B (zh) 前车身加强结构
US10676135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reinforcing structure
CN112660244B (zh) 一种偏置碰防撞车体结构
CN106809286B (zh) 汽车前地板结构
CN114633612A (zh) 电池安装结构
CN114852186B (zh) 一种汽车乘员舱壳体结构及汽车
CN216916042U (zh) 车辆的前围板总成以及车辆
CN112722084B (zh) 一种汽车前舱结构及车辆
CN211617879U (zh) 车身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4823632U (zh) 一种偏置碰撞a柱增强结构和汽车
JP2002240747A (ja) 自動車用サイドステップ
CN210310566U (zh) 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
JP3432992B2 (ja) 自動車用車体構造
CN217804642U (zh) 一种车身以及汽车
JP2022030127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12896331A (zh) 一种后地板总成及汽车
CN109204495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20298606U (zh) 一种汽车地板结构及汽车
CN215622293U (zh) 一种汽车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22538898U (zh) 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5043119U (zh) 一种车身传力结构和汽车
CN214165142U (zh) 一种汽车前围加强件、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