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5794A - 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及其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及其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05794A CN112705794A CN202011625812.7A CN202011625812A CN112705794A CN 112705794 A CN112705794 A CN 112705794A CN 202011625812 A CN202011625812 A CN 202011625812A CN 112705794 A CN112705794 A CN 1127057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ol
- tooth
- workpiece
- angle
- cutting 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45845 chattering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1615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346 tooth eru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F—MAKING GEARS OR TOOTHED RACKS
- B23F5/00—Making straight gear teeth involving moving a tool relatively to a workpiece with a rolling-off or an enveloping mo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gear teeth to be mad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F—MAKING GEARS OR TOOTHED RACKS
- B23F21/00—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machines for manufacturing gear tee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及其设计方法,剐齿刀具包括刀具本体和沿所述刀具本体圆周均匀分布的多个刀齿,每一所述刀齿包括前刀面、后刀面和切削刃;所述前刀面为曲面;所述切削刃是待加工摆线轮齿面的共轭线,所述切削刃上任意一点处的工作前角均相等;所述后刀面是由多条所述切削刃组成的曲面。上述剐齿刀具切削刃各点在参与切削时前角一致,可有效改善齿面加工质量,减少机床震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RV减速器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越来越大。中国国内由于没有掌握RV减速器的量产工艺,导致市场基本被国外公司所垄断。
摆线轮是RV减速器中最关键的零件之一,其制造精度对于减速器的精度指标至关重要。目前,摆线轮齿面加工一般使用成形磨削工艺,该工艺采用间歇分度的方法,分度精度不易控制,需依赖于造价高昂的高精度设备。显然,该方法无法满足RV减速器的大批量生产要求。
剐齿加工方法具有连续分度的加工特点,而且效率高、节能环保,在摆线轮齿形加工方面更具优势。在剐齿工艺系统中,剐齿刀是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剐齿刀的前刀面基本采用球面或锥面形状,导致切削刃各点处工作前角不一致,部分刃段工作前角不合理。使用该类刀具进行剐齿加工时机床颤振明显,齿面加工质量不均匀。因此,为了促进剐齿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推动剐齿技术在RV减速器关键零件加工领域的应用,进行新的剐齿刀设计方法的开发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剐齿刀由于结构原因造成机床颤振明显,齿面加工质量不均匀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的设计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包括刀具本体和沿所述刀具本体圆周均匀分布的多个刀齿,每一所述刀齿包括前刀面、后刀面和切削刃;所述前刀面为曲面;所述切削刃是待加工摆线轮齿面的共轭线,所述切削刃上任意一点处的工作前角均相等;所述后刀面是由多条所述切削刃组成的曲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刀齿为斜齿,旋向为左旋或右旋,所述刀齿的螺旋角为15-2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前角为8-2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刀面的顶圆直径从剐齿刀具前端向后端逐渐减小,所述后刀面的设计后角为6-1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一种摆线轮加工用等前角剐齿刀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工件和刀具之间的位置关系与运动关系,建立三个坐标系,分别为工件坐标系S1、刀具坐标系S2和辅助坐标系Sp;
步骤2:根据工件参数获取摆线轮齿面在工件坐标系内的数学模型;
步骤3:为刀具齿数、轴交角、工件转速和进给量分别进行赋值,然后根据运动学原理获取摆线轮齿面上任意一点相对于其共轭面的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曲面共轭原理,获取共轭面在刀具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
步骤4:在步骤3所得共轭面上选定摆线轮端面齿廓的共轭线为切削刃,并获取切削刃上任意一点相对于摆线轮齿面的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
步骤5:根据步骤4获取的切削刃上任意一点相对于摆线轮齿面的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建立刀具角度参考系,确定基面、切削平面和主剖面;然后根据工作前角的定义及工作前角给定值构造前刀面的型值点,通过插值这些型值点构造出三次B样条曲面,该三次B样条曲面即为前刀面;
步骤6:根据设定的每次重磨之后切削刃齿顶点位置的变化量以及刀具的设计后角计算每次重磨之后轴心距的变化量,然后结合步骤3计算的工件与刀具之间的初始轴心距获得重磨之后的轴心距,进而按照步骤3和步骤4的方法获取重磨后的切削刃;
依次类推,获取若干个重磨后的切削刃,并在每条切削刃上离散出若干型值点,通过插值所有求得的切削刃上的型值点构造出三次B样条曲面,该三次B样条曲面即为后刀面;
步骤7:根据步骤4获取的切削刃的数学模型、步骤5获取的前刀面的数学模型和步骤6获取的后刀面的数学模型,建立等前角剐齿刀的三维模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工件坐标系的z1轴与工件轴线重合,x1o1y1平面与工件的下端面重合,随工件转动;
所述刀具坐标系的z2轴与刀具轴线重合,x2o2y2平面与刀具的上端面重合,随刀具转动;
所述辅助坐标系为空间固定坐标系,对应工件坐标系和刀具坐标系的初始位置,xp轴与x轴重合,zp轴与z轴之间的夹角为轴交角,zp轴与z轴之间的距离为工件与刀具的轴心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工件参数包括滚圆与基圆之间的偏心距、针轮齿数、摆线轮齿数、针轮分布圆半径、移距修形量、针轮半径、等距修形量和转角修形量;
摆线轮齿面在工件坐标系内的数学模型为:
A为形成摆线齿面所需的滚圆与基圆之间的偏心距;
rp为针轮分布圆半径,Δrp为移距修形量;
rrp为针轮半径,Δrrp为等距修形量;
δ为转角修形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摆线轮齿面上任意一点相对于其共轭面的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为:
v12=vxi+vyj+vzk (3)
ω1、ω2分别为工件和刀具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角速度大小;
(x1,y1,z1)为共轭接触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
a为工件与刀具之间的轴心距,这里,a=a0;
其中,rba为摆线轮的齿顶圆半径;rbf为摆线轮的齿根圆半径;Zd为刀具齿数,Zc为摆线轮齿数;
v为进给速度,单位mm/s,
f为进给量,由工艺人员依据加工经验在满足加工精度和切削效率要求下给定;
L为摆线轮齿面上任意一点共轭接触时工件沿自身轴线相对于初始位置进给的距离
Nb·v12=0 (4)
求解获得,Nb为步骤2所得摆线轮齿面在各点处的法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共轭面在刀具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为
(x1,y1,z1)为共轭接触点在坐标系中的坐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切削刃上任意一点相对于摆线轮齿面的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为步骤3中摆线轮齿面上任意一点相对于其共轭面的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的相反向量,即ve=-v1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5中,构造前刀面的型值点的方法为,在主剖面内,构造直线使其与基面/主剖面交线的夹角等于工作前角给定值,将构造的该直线作为前刀面的构造线;
按照上述方法,在步骤4所得切削刃上的若干个点处构造若干条上述构造线,并在每一条构造线上确定若干个离散点,所有离散点作为前刀面的型值点;
前刀面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μ和ω为该参数方程的两个参变量;Ni,3(u)、Nj,3(w)为三次B样条基函数;
Pi,j表示三次B样条曲面的控制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后刀面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m和n为该参数方程的参变量;Ni,3(m)、Nj,3(n)为三次B样条基函数;
Qi,j表示控制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6和步骤7之间还包括验证步骤,利用步骤5建立的刀具角度参考系,计算工作后角,验证设计后角的可行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设计方法设计出的剐齿刀,其切削刃各点在参与切削时工作前角一致,可有效改善齿面加工质量,减少机床震颤。
2.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设计方法设计出的剐齿刀,在摆线轮加工过程中,无需使用高精度设备,与其他摆线轮加工方法相比,该方法效率高、成本低。
3.本发明提供的设计方法,加入了验证步骤,利用建立的刀具角度参考系,计算工作后角,验证设计后角的可行性,进一步增加刀具设计的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摆线轮剐齿加工示意;
图2为刀具设计计算坐标系;
图3为刀具角度坐标系和前刀面构造示意;
图4为设计后角和后刀面构造示意;
图5为工作后角计算示意;
图6为实施例初始切削刃上50个点处的工作后角;
图7为实施例所设计刀具的三维模型;
图8为剐齿刀结构示意;
图9为等前角摆线轮剐齿刀设计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摆线轮齿面与切削刃共轭关系示意图;
其中,a为侧视图,b为俯视图。
其中,1-刀具本体,2-刀齿,21-前刀面,22-后刀面,23-切削刃,3-待加工摆线轮,4-摆线轮齿面,5-共轭接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包括刀具本体1和沿所述刀具本体1圆周均匀分布的多个刀齿2,每一所述刀齿2包括前刀面21、后刀面22和切削刃23;所述前刀面21为曲面;所述切削刃23是待加工摆线轮3齿面的共轭线,所述切削刃23上任意一点处的工作前角均相等;所述后刀面22是由多条所述切削刃组成的曲面。每两个相邻的刀齿2的后刀面之间圆滑过渡。所述刀齿2为斜齿,旋向为左旋,所述刀齿2的螺旋角为20°。所述工作前角为15°。所述后刀面22的顶圆直径从剐齿刀具前端向后端逐渐减小,所述后刀面的设计后角为10°。
实际应用时,可根据不同的工件尺寸和机床性能要求,改变工作前角为8-20°,或改变后刀面的设计后角为6-15°,或改变所述刀齿右旋且螺旋角为15-25°,不影响剐齿刀具的整体性能。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设计方法所用到的坐标系
剐齿加工过程中,待加工的工件(即摆线轮)与刀具(即待设计的剐齿刀)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运动关系如图1所示,工件轴线与刀具轴线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刀具和工件同步高速旋转,工件沿工件轴线进给,完成整个工件齿面的加工。
根据图1所示的工件与刀具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运动关系建立三个坐标系,如图2所示,分别为工件坐标系S1、刀具坐标系S2和辅助坐标系Sp。其中工件坐标系S1的z1轴与工件轴线重合,x1o1y1平面与工件的下端面重合,随工件转动。刀具坐标系S2的z2轴与刀具轴线重合,x2o2y2平面与刀具的上端面重合,随刀具转动。辅助坐标系Sp为空间固定坐标系,对应工件坐标系S1和刀具坐标系S2的初始位置,xp轴与x轴重合,zp轴与z轴之间的夹角为轴交角γ,zp轴与z轴之间的距离为工件与刀具的轴心距a。
步骤2:应用MATLAB软件建立摆线轮齿面在工件坐标系S1内的数学模型
待加工的工件参数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提供的参数,摆线轮齿面在工件坐标系S1内的数学模型如下:
A为滚圆与基圆之间的偏心距;
rp为针轮分布圆半径,Δrp为移距修形量;
rrp为针轮半径,Δrrp为等距修形量;
δ为转角修形量;
步骤3:获取共轭面在刀具坐标系S2中的数学模型
首先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工件与刀具之间的初始轴心距,
其中,rba为摆线轮的齿顶圆半径,即为摆线轮齿面上的点到摆线轮轴线的最大距离;rbf为摆线轮的齿根圆半径,即为摆线轮齿面上的点到摆线轮轴线的最小距离;Zd为刀具齿数,Zc为摆线轮齿数。
然后在上述参数的基础上,根据步骤2所得的摆线轮齿面上任意一点(用M1表示)与其共轭点(用M2表示)之间的位置和运动关系,推导获取M1在共轭接触时相对于其共轭点M2的运动速度v12的数学模型:
v12=vxi+vyj+vzk (3)
ω1、ω2分别为工件和刀具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角速度大小;
(x1,y1,z1)为共轭接触点在工件坐标系S1中的坐标;
a为工件与刀具之间的轴心距,这里,a=a0;
L为M1点共轭接触时工件沿自身轴线相对于初始位置进给的距离,存在以下关系:
根据曲面共轭原理,摆线轮齿面的法矢和相对运动速度满足以下关系:
Nb·v12=0 (4)
依据摆线轮齿面上的某一点在共轭接触时与共轭面上的对应点重合这一条件,可获得共轭面在刀具坐标系S2中的数学模型:
(x1,y1,z1)为共轭接触点在坐标系S1中的坐标。
步骤4:获取切削刃和切削刃上任意一点相对于摆线轮齿面的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
从摆线轮齿廓为一条完整曲线这一特点考虑,在步骤3所得共轭面上选定摆线轮端面齿廓的共轭线为切削刃,即将步骤2公式(1)中的变量h设定为一常数,获得切削刃,记为(xr,yr,zr)。
由步骤3中所得的摆线轮齿面上任意一点M1在共轭接触时相对于其共轭点M2的运动速度v12的数学模型,获得切削刃上任意一点相对于摆线轮齿面的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即公式(3)所示向量的相反向量,ve=-v12。
步骤5:获取前刀面的数学模型
根据步骤4所得的切削刃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矢以及切削刃上任意一点相对于摆线轮齿面的运动速度,建立刀具角度参考系。如图3所示,垂直于相对运动方向的平面为基面Pr,由切削刃的切矢和相对运动速度确定的平面为切削平面Ps,与基面Pr和切削平面Ps两两垂直的平面为主剖面Po。根据金属切削理论,工作前角定义为主剖面Po内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这两条直线分别是基面Pr与主剖面Po的交线以及主剖面Po与前刀面交线的切线。如图3所示,基面Pr与主剖面Po的交线为N1,设定前角为8°,在主剖面Po内,构造直线tr使其与直线N1的夹角等于8°,将直线tr作为前刀面的构造线。考虑曲面构造精度要求,在切削刃上的100个点处构造上述直线tr,并在每一直线tr上5mm范围内确定20个离散点,共得到2000个点的坐标数据,这些点即为型值点。进而构造三次B样条曲面使其插值通过这些型值点,所构造出的曲面即为前刀面,其数学模型如下:
其中,μ和ω为该参数方程的两个参变量;Ni,3(u)、Nj,3(w)为三次B样条基函数;
Pi,j表示前刀面的控制点,其由前刀面型值点按照三次B样条插值构造原理反求而得(参考文献:朱心雄,自由曲线曲面造型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ISBN9787030074409))。
步骤6:获取后刀面的数学模型
为了保证刀具重磨之后加工精度的保持性,后刀面由重磨后的切削刃构造而成。为了构造出刀具后角,应使重磨后的切削刃的齿顶圆半径减小,相应的加工时工件与刀具之间的轴心距减小。以步骤4所得切削刃为初始切削刃r1,其齿顶点作为考察点,并在该点处沿初始共轭面c1的齿向建立设计后角参考面Pα。如图4所示,在该参考面内,根据给定的设计后角αd确定重磨后轴心距变化量Δa和齿顶点磨削量Δg之间的关系:
其中,αd为刀具的设计后角;
Δa为每次重磨之后轴心距的变化量;
Δg为每次重磨之后切削刃齿顶点位置的变化量。
依据刀具使用寿命要求确定刀具可重磨次数为10,每次重磨切削刃齿顶点位置的变化量为0.6mm,初步设定设计后角为6°,根据公式(7)计算每次重磨之后轴心距的变化量Δa,结合步骤3计算的工件与刀具之间的初始轴心距α0获得重磨之后的轴心距a=a0-Δa,重复步骤3后续步骤得到重磨后的共轭面c2,然后按照步骤4的方法根据Δg在重磨后的共轭面c2上确定曲线r2作为重磨后的切削刃r2。依次类推,确定若干次重磨后的共轭面c3,c4……,以及重磨后的切削刃r2,r3,r4……。在每条切削刃(包括初始切削刃以及重磨后的切削刃)上均匀离散出100个型值点,则共获得1100个点的坐标数据,这些点即为后刀面的型值点。进而构造三次B样条曲面使其插值通过所有型值点,所构造出的曲面即为后刀面,其数学模型为:
其中,m和n为该参数方程的参变量;Ni,3(m)、Nj,3(n)为三次B样条基函数;
Qi,j表示后刀面的控制点,其由后刀面型值点按照三次B样条插值构造原理反求而得。
步骤7:验证设计后角的可行性
本发明中,前刀面的设计能够保证切削刃各点处的工作前角都与设定值一致。但是后刀面的设计以设计后角为参数,不能保证切削刃各点处的工作后角一致。为此,需要利用步骤5建立的刀具角度参考系,计算工作后角,验证设计后角的可行性。
如图5所示,工作后角为主剖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这两条直线分别为切削平面Ps与主剖面Po的交线以及后刀面与主剖面的交线的切线,其单位方向矢量分别表示为N2,tα,其中,
N2=N1×No (9)
其中,N1为主剖面Po和基面Pr的交线的单位方向矢量;
No为切削平面和基面的交线的单位方向矢量。
由公式(8)求得初始切削刃各点处后刀面的单位法矢Nh,则Nh⊥tα,同时No⊥tα,可得:
tα=Nh×No (10)
切削刃各点处的工作后角由下式计算: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获得初始切削刃上50个点处的工作后角,如附图6所示。从计算结果看,工作后角最小值为4.1°,最大值为6°,表明该刀具具有明显的工作后角,从而有效避免干涉,因此,确定设计后角为6°可行。
步骤8:获取等前角剐齿刀的三维模型
根据步骤4获取的切削刃的数学模型、步骤5获取的前刀面的数学模型和步骤6获取的后刀面的数学模型,建立等前角剐齿刀的三维模型,如图7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具本体和沿所述刀具本体圆周均匀分布的多个刀齿,每一所述刀齿包括前刀面、后刀面和切削刃;所述前刀面为曲面;所述切削刃是待加工摆线轮齿面的共轭线,所述切削刃上任意一点处的工作前角均相等;所述后刀面是由多条所述切削刃组成的曲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为斜齿,旋向为左旋或右旋,所述刀齿的螺旋角为15-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前角为8-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刀面的顶圆直径从剐齿刀具前端向后端逐渐减小,所述后刀面的设计后角为6-15°。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剐齿刀具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工件和刀具之间的位置关系与运动关系,建立三个坐标系,分别为工件坐标系S1、刀具坐标系S2和辅助坐标系Sp;
所述工件坐标系S1的z1轴与工件轴线重合,x1o1y1平面与工件的下端面重合,随工件转动;所述刀具坐标系S2的z2轴与刀具轴线重合,x2o2y2平面与刀具的上端面重合,随刀具转动;所述辅助坐标系Sp为空间固定坐标系,对应工件坐标系和刀具坐标系的初始位置,xp轴与x轴重合,zp轴与z轴之间的夹角为轴交角,zp轴与z轴之间的距离为工件与刀具的轴心距;
步骤2:根据工件参数获取摆线轮齿面在工件坐标系内的数学模型;
步骤3:为刀具齿数、轴交角、工件转速和进给量分别进行赋值,然后根据运动学原理获取摆线轮齿面上任意一点相对于其共轭面的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曲面共轭原理,获取共轭面在刀具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
步骤4:在步骤3所得共轭面上选定摆线轮端面齿廓的共轭线为切削刃,并获取切削刃上任意一点相对于摆线轮齿面的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切削刃上任意一点相对于摆线轮齿面的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为步骤3中摆线轮齿面上任意一点相对于其共轭面的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的相反向量,即ve=-v12;
步骤5:根据步骤4获取的切削刃上任意一点相对于摆线轮齿面的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建立刀具角度参考系,确定基面、切削平面和主剖面;然后根据工作前角的定义及工作前角给定值构造前刀面的型值点,通过插值这些型值点构造出三次B样条曲面,该三次B样条曲面即为前刀面;
步骤6:根据设定的每次重磨之后切削刃齿顶点位置的变化量以及刀具的设计后角计算每次重磨之后轴心距的变化量,然后结合步骤3计算的工件与刀具之间的初始轴心距获得重磨之后的轴心距,进而按照步骤3和步骤4的方法获取重磨后的切削刃;
依次类推,获取若干个重磨后的切削刃,并在每条切削刃上离散出若干型值点,通过插值所有求得的切削刃上的型值点构造出三次B样条曲面,该三次B样条曲面即为后刀面;
步骤7:利用步骤5建立的刀具角度参考系,计算工作后角,验证设计后角的可行性;
步骤8:根据步骤4获取的切削刃的数学模型、步骤5获取的前刀面的数学模型和步骤6获取的后刀面的数学模型,建立等前角剐齿刀的三维模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摆线轮齿面上任意一点相对于其共轭面的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为:
v12=vxi+vyj+vzk (3)
ω1、ω2分别为工件和刀具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角速度大小;
(x1,y1,z1)为共轭接触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
a为工件与刀具之间的轴心距,这里,a=a0;
其中,rba为摆线轮的齿顶圆半径;rbf为摆线轮的齿根圆半径;Zd为刀具齿数,Zc为摆线轮齿数;
v为进给速度,单位mm/s,
f为进给量;
L为摆线轮齿面上任意一点共轭接触时工件沿自身轴线相对于初始位置进给的距离
Nb·v12=0 (4)
求解获得,Nb为步骤2所得摆线轮齿面在各点处的法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25812.7A CN112705794B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及其设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25812.7A CN112705794B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及其设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05794A true CN112705794A (zh) | 2021-04-27 |
CN112705794B CN112705794B (zh) | 2025-02-18 |
Family
ID=75547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625812.7A Active CN112705794B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及其设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05794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33869A (zh) * | 2021-04-30 | 2021-09-03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渐开螺旋面内啮合线接触共轭面解析方法及曲面剐齿刀具 |
CN113468690A (zh) * | 2021-07-08 | 2021-10-01 | 天津商业大学 | 剐齿加工热力耦合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5026354A (zh) * | 2022-06-27 | 2022-09-09 | 江苏大学 | 一种复杂齿形的车齿刀具逆向包络设计方法 |
CN118123138A (zh) * | 2024-02-01 | 2024-06-04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齿轮端面齿廓倒棱刀具切削刃的设计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47101A (en) * | 1956-02-09 | 1960-09-07 | Jaroslav Krupala | A method for shaping gear teeth |
GB865710A (en) * | 1956-05-07 | 1961-04-19 | Meinhart Harbeck | Methods of continuously cutting bevel wheels |
CN101491847A (zh) * | 2003-10-15 | 2009-07-29 | Tdy工业公司 | 用于高速进给端面铣削的切削刀片和铣削切削刀具 |
CN105689807A (zh) * | 2014-12-16 | 2016-06-22 | 克林格伦贝格股份公司 | 具有多个切削策略的强力刮削加工方法 |
CN107552893A (zh) * | 2016-07-01 | 2018-01-09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齿轮切削刀具、齿轮加工装置和齿轮加工方法 |
JP2018024062A (ja) * | 2016-08-10 | 2018-02-15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歯切り工具および歯車加工方法 |
CN108380985A (zh) * | 2018-03-27 | 2018-08-10 | 天津大学 | 内圆弧齿剐齿刀具 |
CN111889811A (zh) * | 2020-07-11 | 2020-11-06 | 天津大学 | 一种等切削前角插齿刀及其构造方法 |
CN111914385A (zh) * | 2020-02-26 | 2020-11-10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等前角圆弧剐齿刀剐削过程热-力耦合建模与分析 |
CN214212484U (zh) * | 2020-12-31 | 2021-09-17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11625812.7A patent/CN11270579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47101A (en) * | 1956-02-09 | 1960-09-07 | Jaroslav Krupala | A method for shaping gear teeth |
GB865710A (en) * | 1956-05-07 | 1961-04-19 | Meinhart Harbeck | Methods of continuously cutting bevel wheels |
CN101491847A (zh) * | 2003-10-15 | 2009-07-29 | Tdy工业公司 | 用于高速进给端面铣削的切削刀片和铣削切削刀具 |
CN105689807A (zh) * | 2014-12-16 | 2016-06-22 | 克林格伦贝格股份公司 | 具有多个切削策略的强力刮削加工方法 |
CN107552893A (zh) * | 2016-07-01 | 2018-01-09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齿轮切削刀具、齿轮加工装置和齿轮加工方法 |
JP2018024062A (ja) * | 2016-08-10 | 2018-02-15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歯切り工具および歯車加工方法 |
CN108380985A (zh) * | 2018-03-27 | 2018-08-10 | 天津大学 | 内圆弧齿剐齿刀具 |
CN111914385A (zh) * | 2020-02-26 | 2020-11-10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等前角圆弧剐齿刀剐削过程热-力耦合建模与分析 |
CN111889811A (zh) * | 2020-07-11 | 2020-11-06 | 天津大学 | 一种等切削前角插齿刀及其构造方法 |
CN214212484U (zh) * | 2020-12-31 | 2021-09-17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佳;杨唐军;王鹏;郑淑贤;: "等前角剐齿刀设计计算方法", 机械科学与技术, no. 12, 15 December 2017 (2017-12-15), pages 1877 - 1884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33869A (zh) * | 2021-04-30 | 2021-09-03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渐开螺旋面内啮合线接触共轭面解析方法及曲面剐齿刀具 |
CN113333869B (zh) * | 2021-04-30 | 2023-05-12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渐开螺旋面内啮合线接触共轭面解析方法及曲面剐齿刀具 |
CN113468690A (zh) * | 2021-07-08 | 2021-10-01 | 天津商业大学 | 剐齿加工热力耦合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5026354A (zh) * | 2022-06-27 | 2022-09-09 | 江苏大学 | 一种复杂齿形的车齿刀具逆向包络设计方法 |
CN115026354B (zh) * | 2022-06-27 | 2023-09-19 | 江苏大学 | 一种复杂齿形的车齿刀具逆向包络设计方法 |
CN118123138A (zh) * | 2024-02-01 | 2024-06-04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齿轮端面齿廓倒棱刀具切削刃的设计方法 |
CN118123138B (zh) * | 2024-02-01 | 2024-09-10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齿轮端面齿廓倒棱刀具切削刃的设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05794B (zh) | 2025-0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05794A (zh) | 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及其设计方法 | |
CN110399681B (zh) | 一种圆弧头立铣刀刀刃曲线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 |
CN109482983B (zh) | 一种展成法摆线齿锥齿轮的磨齿方法 | |
CN109663991B (zh) | 一种考虑齿面精度特性的渐开线圆柱齿轮包络铣削加工方法 | |
CN103551672B (zh) | 一种通用拓扑结构的圆柱齿轮剐齿刀具及其构建方法 | |
CN106774167A (zh) | 一种少齿数齿轮数控加工方法 | |
CN109482984B (zh) | 一种成型法摆线齿锥齿轮的磨齿方法 | |
CN105373664B (zh) | 一种特种传动曲面五轴铣削力建模方法 | |
CN107273612B (zh) | 螺旋锥齿轮凹模齿面设计方法及螺旋锥齿轮加工方法 | |
CN112989517B (zh) | 一种采用平行砂轮磨削球头后刀面的轨迹求解方法 | |
CN111715947A (zh) | 一种线接触渐缩齿弧齿锥齿轮副成形方法 | |
CN103438184B (zh) | 一种局部线接触曲线齿锥齿轮及用该方法制造的齿轮 | |
Wang et al. | A study on the design of slicing cutter for cycloid gear based on conjugate theory | |
CN108747602A (zh) | 利用圆弧阵列砂轮磨削高次曲线截面柱面阵列结构的方法 | |
CN114769737A (zh) | 一种少齿数齿轮成型磨削加工方法 | |
CN109740269B (zh) | 一种渐开线蜗杆车削加工齿面三维建模方法 | |
CN112123038B (zh) | 一种插齿刀后刀面双参数单面成形磨削方法 | |
CN214212484U (zh) | 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 | |
CN111889811B (zh) | 一种等切削前角插齿刀及其构造方法 | |
CN113145943B (zh) | 一种摆线轮加工用等前角剐齿刀的设计方法 | |
CN116956601A (zh) | 一种基于端面刃形的小模数斜齿车齿刀具设计方法 | |
CN115026354B (zh) | 一种复杂齿形的车齿刀具逆向包络设计方法 | |
CN115034021B (zh) | 一种基于产形轮的齿轮加工机床设计方法、装置及介质 | |
CN116442012A (zh) | 一种分区型圆弧头旋转锉磨削轨迹计算方法 | |
CN114673764A (zh) | 一种非正交椭圆环面蜗杆齿轮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