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6994A - 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56994A CN112656994A CN202011493271.7A CN202011493271A CN112656994A CN 112656994 A CN112656994 A CN 112656994A CN 202011493271 A CN202011493271 A CN 202011493271A CN 112656994 A CN112656994 A CN 1126569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gative pressure
- placing groove
- main body
- pressure wound
- box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包括箱体和合页,所述箱体的外部安装有把手,且把手的上方安装有卡扣,所述合页设置于箱体的上方,且合页的另一侧连接有翻盖,所述翻盖的外部固定有滑轨,且滑轨的外部安装有滑块,所述翻盖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放置槽,且第一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贴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设置有主体,主体较小,便于携带,同时束缚带通过限位块与卡槽之间的配合与主体构成可拆卸结构,通过束缚带可以将主体与患者的手臂或者腿部进行佩戴,使得装置具备了佩戴功能,患者在使用时也可以进行移动,不会因为装置较大而导致移动不便,大大加强了负压伤口治疗仪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压伤口治疗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
背景技术
负压伤口疗法为近年来越来越普及的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辅助性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的特点是通过给伤口表面施加负压,使伤口表面均匀接受负压而缩小以外,尚能起到引流体液的作用,还能充填伤口局部缺损,去除过多的渗出物,并为伤口闭合提供一个相对湿润而不是潮湿的环境,减轻伤口周围组织水肿,刺激肉芽组织增生。
在中国发明专利CN201821566130.1,一种负压伤口治疗仪,解决了现有负压伤口治疗仪不能够精准地侦测和控制压力的问题,但这样的装置不具备佩戴功能,且体积较大,患者在使用时不方便进行移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负压伤口治疗仪不具备佩戴功能,且体积较大,患者在使用时不方便进行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包括箱体和合页,所述箱体的外部安装有把手,且把手的上方安装有卡扣,所述合页设置于箱体的上方,且合页的另一侧连接有翻盖,所述翻盖的外部固定有滑轨,且滑轨的外部安装有滑块,所述翻盖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放置槽,且第一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贴膜,所述密封贴膜的外部设置有弹性限位带,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槽,且第二放置槽内部设置有负压海绵,所述负压海绵的外部贴合有透明贴膜,且透明贴膜的一侧贴合有贴纸,所述负压海绵的左侧安装有软管,且软管的另一端安装有接口,所述第二放置槽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放置槽,且第三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碘伏,所述第三放置槽的右侧设置有第四放置槽,且第四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胶带,所述第四放置槽的右侧设置有第五放置槽,且第五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吸气口,且吸气口的右侧设置有滑盖,所述滑盖的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池,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主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固定有束缚带。
可选的,所述翻盖通过合页与箱体之间构成翻转结构,且箱体与卡扣之间为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滑块与滑轨之间为滑动连接,且滑块与滑轨关于翻盖的中轴线对称。
可选的,所述翻盖通过滑轨、滑块与卡扣之间的配合与箱体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滑轨的外部表面与滑块的内部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可选的,所述密封贴膜通过弹性限位带与第一放置槽之间的配合与翻盖构成卡合结构,且弹性限位带与翻盖之间为缝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内部尺寸与负压海绵的外部尺寸相吻合,且负压海绵与透明贴膜之间为胶粘连接。
可选的,所述吸气口与主体之间为内嵌连接,且吸气口的外部尺寸与主体的内部尺寸相吻合。
可选的,所述滑盖通过卡块与主体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滑盖的外部尺寸与主体的内部尺寸相吻合。
可选的,所述束缚带通过限位块与卡槽之间的配合与主体构成可拆卸结构,且限位块的外部表面与卡槽的内部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设置有箱体,箱体内部放置有主体、负压海绵、碘伏与胶带等治疗时需要使用到的工具,当患者需要进行负压治疗时,医务人员只需要将箱体携带即可,就可以为患者进行负压治疗,大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负压伤口治疗仪的实用性。
2、本发明设置有主体,主体较小,便于携带,同时束缚带通过限位块与卡槽之间的配合与主体构成可拆卸结构,通过束缚带可以将主体与患者的手臂或者腿部进行佩戴,使得装置具备了佩戴功能,患者在使用时也可以进行移动,不会因为装置较大而导致移动不便,大大加强了负压伤口治疗仪的实用性。
3、本发明设置有电池,主体通过五号电池进行供电,不需要使用电源线与主体进行连接,便于使用者佩戴移动,同时电池通过滑盖与主体进行卡合,滑盖通过卡块与主体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便于取下滑盖对内部电池进行更换,大大提高了负压伤口治疗仪的实用性。
4、本发明设置有负压海绵,负压海绵的右侧设置有软管,软管的一端设置有接口,接口可以与别的软管进行连接加长,若长度足够,则与吸气口进行连接,撕下贴纸,将负压海绵与伤口接触,透明贴膜与皮肤进行粘合,之后使用密封贴膜在透明贴膜四周进行贴合,使得伤口密封起来,可以防止外面的细菌跑到伤口里面造成伤口的交叉感染。
5、本发明设置有滑块,翻盖通过滑轨、滑块与卡扣之间的配合与箱体之间构成卡合结构,该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将箱体与翻盖进行固定,避免在携带时翻盖打开,使得内部的主体、负压海绵、碘伏与胶带等治疗时需要使用到的工具等掉落,有效的对主体进行了保护,具备了一定的防摔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的箱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的箱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的主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的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的负压海绵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把手;3、卡扣;4、合页;5、翻盖;6、滑轨;7、滑块;8、第一放置槽;9、密封贴膜;10、弹性限位带;11、第二放置槽;12、负压海绵;13、透明贴膜;14、贴纸;15、软管;16、接口;17、第三放置槽;18、碘伏;19、第四放置槽;20、胶带;21、第五放置槽;22、主体;23、吸气口;24、滑盖;25、卡块;26、电池;27、控制模块;28、卡槽;29、限位块;30、束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包括箱体1和合页4,箱体1的外部安装有把手2,且把手2的上方安装有卡扣3,合页4设置于箱体1的上方,且合页4的另一侧连接有翻盖5,翻盖5通过合页4与箱体1之间构成翻转结构,且箱体1与卡扣3之间为固定连接,使得翻盖5与箱体1之间可以进行翻转,使得箱体1与翻盖5中医疗工具不会掉落,使得箱体1内部不会进入灰尘,翻盖5的外部固定有滑轨6,且滑轨6的外部安装有滑块7,滑块7与滑轨6之间为滑动连接,且滑块7与滑轨6关于翻盖5的中轴线对称,翻盖5通过滑轨6、滑块7与卡扣3之间的配合与箱体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滑轨6的外部表面与滑块7的内部表面之间紧密贴合,该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将箱体1与翻盖5进行固定,避免在携带时翻盖5打开,使得内部的主体22、负压海绵12、碘伏18与胶带20等治疗时需要使用到的工具等掉落,有效的对主体22进行了保护,具备了一定的防摔功能,翻盖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放置槽8,且第一放置槽8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贴膜9,密封贴膜9的外部设置有弹性限位带10,密封贴膜9通过弹性限位带10与第一放置槽8之间的配合与翻盖5构成卡合结构,且弹性限位带10与翻盖5之间为缝合连接,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槽11,且第二放置槽11内部设置有负压海绵12,负压海绵12的外部贴合有透明贴膜13,且透明贴膜13的一侧贴合有贴纸14,第二放置槽11的内部尺寸与负压海绵12的外部尺寸相吻合,且负压海绵12与透明贴膜13之间为胶粘连接,使得负压海绵12可以稳定的放置在第二放置槽11中,且透明贴膜13可以有效的将负压海绵12与伤口处进行固定,便于医务人员进行使用,负压海绵12的左侧安装有软管15,且软管15的另一端安装有接口16,第二放置槽11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放置槽17,且第三放置槽17的内部设置有碘伏18,第三放置槽17的右侧设置有第四放置槽19,且第四放置槽19的内部设置有胶带20,第四放置槽19的右侧设置有第五放置槽21,且第五放置槽21的内部设置有主体22,主体22的上方设置有吸气口23,且吸气口23的右侧设置有滑盖24,吸气口23与主体22之间为内嵌连接,且吸气口23的外部尺寸与主体22的内部尺寸相吻合,接口16与吸气口23进行连接,结构稳定,使用时更加的安全,滑盖24的一端设置有卡块25,滑盖24通过卡块25与主体22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滑盖24的外部尺寸与主体22的内部尺寸相吻合,主体22通过五号电池26进行供电,不需要使用电源线与主体22进行连接,便于使用者佩戴移动,同时电池26通过滑盖24与主体22进行卡合,便于取下滑盖24对内部电池26进行更换,大大提高了负压伤口治疗仪的实用性,主体22的内部安装有电池26,主体2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模块27,主体22的另一侧安装有卡槽28,且卡槽28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29,限位块29的一侧固定有束缚带30,束缚带30通过限位块29与卡槽28之间的配合与主体22构成可拆卸结构,且限位块29的外部表面与卡槽28的内部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主体22较小,便于携带,同时通过束缚带30可以将主体22与患者的手臂或者腿部进行佩戴,使得装置具备了佩戴功能,患者在使用时也可以进行移动,不会因为装置较大而导致移动不便,大大加强了负压伤口治疗仪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该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使用流程为,在使用本产品时请寻找合适位置进行安装确保不会再后续的工作中出现因为地面不平等问题导致的安全问题,通过移动滑块7将翻盖5与箱体1的固定解除,打开翻盖5,取出箱体1内部的主体22、负压海绵12、碘伏18与胶带20等治疗时需要使用到的工具,使用碘伏18将患者伤口处进行消毒,撕下贴纸14,将负压海绵12与伤口接触,透明贴膜13与皮肤进行粘合,之后使用密封贴膜9在透明贴膜13四周进行贴合,使得伤口密封起来,可以防止外面的细菌跑到伤口里面造成伤口的交叉感染,软管15的一端设置有接口16,接口16可以与别的软管15进行连接加长,若长度足够,则与吸气口23进行连接,主体22通过五号电池26进行供电,不需要使用电源线与主体22进行连接,便于使用者佩戴移动,同时电池26通过滑盖24与主体22进行卡合,便于取下滑盖24对内部电池26进行更换,大大提高了负压伤口治疗仪的实用性,按下控制模块27,主体22开始工作,使得负压海绵12处的密封空间形成负压,通过给伤口表面施加负压,使伤口表面均匀接受负压而缩小以外,尚能起到引流体液的作用,还能充填伤口局部缺损,去除过多的渗出物,并为伤口闭合提供一个相对湿润而不是潮湿的环境,减轻伤口周围组织水肿,刺激肉芽组织增生,这就是该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的使用流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包括箱体(1)和合页(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部安装有把手(2),且把手(2)的上方安装有卡扣(3),所述合页(4)设置于箱体(1)的上方,且合页(4)的另一侧连接有翻盖(5),所述翻盖(5)的外部固定有滑轨(6),且滑轨(6)的外部安装有滑块(7),所述翻盖(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放置槽(8),且第一放置槽(8)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贴膜(9),所述密封贴膜(9)的外部设置有弹性限位带(10),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槽(11),且第二放置槽(11)内部设置有负压海绵(12),所述负压海绵(12)的外部贴合有透明贴膜(13),且透明贴膜(13)的一侧贴合有贴纸(14),所述负压海绵(12)的左侧安装有软管(15),且软管(15)的另一端安装有接口(16),所述第二放置槽(11)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放置槽(17),且第三放置槽(17)的内部设置有碘伏(18),所述第三放置槽(17)的右侧设置有第四放置槽(19),且第四放置槽(19)的内部设置有胶带(20),所述第四放置槽(19)的右侧设置有第五放置槽(21),且第五放置槽(21)的内部设置有主体(22),所述主体(22)的上方设置有吸气口(23),且吸气口(23)的右侧设置有滑盖(24),所述滑盖(24)的一端设置有卡块(25),所述主体(22)的内部安装有电池(26),所述主体(2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模块(27),所述主体(22)的另一侧安装有卡槽(28),且卡槽(28)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29),所述限位块(29)的一侧固定有束缚带(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5)通过合页(4)与箱体(1)之间构成翻转结构,且箱体(1)与卡扣(3)之间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与滑轨(6)之间为滑动连接,且滑块(7)与滑轨(6)关于翻盖(5)的中轴线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5)通过滑轨(6)、滑块(7)与卡扣(3)之间的配合与箱体(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滑轨(6)的外部表面与滑块(7)的内部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贴膜(9)通过弹性限位带(10)与第一放置槽(8)之间的配合与翻盖(5)构成卡合结构,且弹性限位带(10)与翻盖(5)之间为缝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置槽(11)的内部尺寸与负压海绵(12)的外部尺寸相吻合,且负压海绵(12)与透明贴膜(13)之间为胶粘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口(23)与主体(22)之间为内嵌连接,且吸气口(23)的外部尺寸与主体(22)的内部尺寸相吻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24)通过卡块(25)与主体(22)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滑盖(24)的外部尺寸与主体(22)的内部尺寸相吻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带(30)通过限位块(29)与卡槽(28)之间的配合与主体(22)构成可拆卸结构,且限位块(29)的外部表面与卡槽(28)的内部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93271.7A CN112656994A (zh) | 2020-12-16 | 2020-12-16 | 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93271.7A CN112656994A (zh) | 2020-12-16 | 2020-12-16 | 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56994A true CN112656994A (zh) | 2021-04-16 |
Family
ID=75404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93271.7A Pending CN112656994A (zh) | 2020-12-16 | 2020-12-16 | 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56994A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6688A (zh) * | 2006-09-28 | 2008-05-14 | 泰科保健集团有限合伙公司 | 便携式伤口治疗系统 |
CN202933372U (zh) * | 2012-08-17 | 2013-05-15 | 广州市番禺金鑫宝电子有限公司 | 微型一次性负压引流护创材料 |
CN103920198A (zh) * | 2013-01-15 | 2014-07-16 | 稳健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 负压引流包、负压引流装置和负压引流方法 |
CN204469044U (zh) * | 2015-01-27 | 2015-07-15 | 郭兴兵 | 家庭应急箱 |
CN204501563U (zh) * | 2015-02-11 | 2015-07-29 | 杭州富阳新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内科治疗仪 |
CN106267392A (zh) * | 2016-09-29 | 2017-01-04 | 李明华 |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
CN209225644U (zh) * | 2018-12-10 | 2019-08-09 |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医学学生用的医药箱 |
CN210866265U (zh) * | 2019-08-12 | 2020-06-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门锁滑盖电池盒和智能门锁 |
CN211068493U (zh) * | 2019-03-15 | 2020-07-24 | 冉龙国 | 一种儿科输液治疗用翻转式防护手板 |
CN211301349U (zh) * | 2019-05-20 | 2020-08-21 | 倪美琴 | 一种便携式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化负压治疗仪 |
-
2020
- 2020-12-16 CN CN202011493271.7A patent/CN11265699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6688A (zh) * | 2006-09-28 | 2008-05-14 | 泰科保健集团有限合伙公司 | 便携式伤口治疗系统 |
CN202933372U (zh) * | 2012-08-17 | 2013-05-15 | 广州市番禺金鑫宝电子有限公司 | 微型一次性负压引流护创材料 |
CN103920198A (zh) * | 2013-01-15 | 2014-07-16 | 稳健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 负压引流包、负压引流装置和负压引流方法 |
CN204469044U (zh) * | 2015-01-27 | 2015-07-15 | 郭兴兵 | 家庭应急箱 |
CN204501563U (zh) * | 2015-02-11 | 2015-07-29 | 杭州富阳新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内科治疗仪 |
CN106267392A (zh) * | 2016-09-29 | 2017-01-04 | 李明华 |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
CN209225644U (zh) * | 2018-12-10 | 2019-08-09 |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医学学生用的医药箱 |
CN211068493U (zh) * | 2019-03-15 | 2020-07-24 | 冉龙国 | 一种儿科输液治疗用翻转式防护手板 |
CN211301349U (zh) * | 2019-05-20 | 2020-08-21 | 倪美琴 | 一种便携式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化负压治疗仪 |
CN210866265U (zh) * | 2019-08-12 | 2020-06-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门锁滑盖电池盒和智能门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TE526918T1 (de) | Externer katheterzugang zu einem vakuumverband | |
CN112656994A (zh) | 一种医用佩戴式微型负压伤口治疗仪 | |
CN209004892U (zh) | 一种留置针固定带 | |
CN212118421U (zh) | 一种用于耳外科换药固定的耳套 | |
CN209422686U (zh) | 一种用于鼻导管的固定装置 | |
CN208243671U (zh) | 一种充气式夹板 | |
CN213666065U (zh) |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接尿装置 | |
CN215274807U (zh) | 一种多功能胸腔引流瓶用能移动式存放装置 | |
CN221672317U (zh) | 一种穴位贴敷腰腹固定带 | |
CN208958532U (zh) | 一种易分割胶布的医用腕带装置 | |
CN205598399U (zh) | 一种picc体外固定弹力套 | |
CN221998403U (zh) | 防压力性损伤鼻贴 | |
CN215307394U (zh) | 一种三通导管固定装置 | |
CN221731251U (zh) | 一种眼科术后纱布 | |
CN211751623U (zh) | 便捷固定式吸氧装置 | |
CN215349990U (zh) | 一种应用于防腹水渗漏充气式可调压的腹带 | |
CN214969819U (zh) | 一种用于急救病人的吸痰管固定装置 | |
CN213606655U (zh) | 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 | |
CN213963923U (zh) | 一种烫伤创面护理用可更换式护理绷带 | |
CN213552817U (zh) | 一种便捷式高效益瞳明眸贴 | |
CN222092274U (zh) | 一种应对于高原反应的吸氧机 | |
CN221655315U (zh) | 一种便携式持续负压引流装置 | |
CN219629936U (zh) | 一种术后创口保护贴 | |
CN218980015U (zh) | 一种留置针防护装置 | |
CN209048699U (zh) | 一种小分子肽面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