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599556A - 磁性存储器 - Google Patents

磁性存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9556A
CN112599556A CN202010503717.3A CN202010503717A CN112599556A CN 112599556 A CN112599556 A CN 112599556A CN 202010503717 A CN202010503717 A CN 202010503717A CN 112599556 A CN112599556 A CN 112599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termina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magnetic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37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99556B (zh
Inventor
上田善宽
麦可·阿尔诺·坎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ox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iox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oxia Corp filed Critical Kioxi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99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9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99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9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11C11/165Auxiliary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0/00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H10N50/10Magnetoresis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11C11/165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1/1659Cell acces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11C11/16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details concerning the memory cell structure, e.g. the layers of the ferromagnetic memory cel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11C11/165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1/1673Reading or sensing circuits or metho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11C11/165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1/1675Writing or programming circuits or metho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9/00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 G11C19/02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9/08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thin films in plane structure
    • G11C19/0808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thin films in plane structure using magnetic domain propagation
    • G11C19/0841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thin films in plane structure using magnetic domain propagation using electric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61/00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61/00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 H10B61/10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comprising components having two electrodes, e.g. diodes or MIM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61/00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 H10B61/20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comprising components having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e.g. transistors
    • H10B61/22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comprising components having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e.g. transistors of th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FET] ty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0/00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H10N5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0/00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H10N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all/Mr Elements (AREA)
  • Mram Or Spin Memory Techniques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具备:第1配线;第2配线;第1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1配线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第1磁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1开关元件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且沿着第1方向延伸;第3配线,设置在所述第1磁性部件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第1磁阻元件,设置在所述第3配线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以及第2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1磁阻元件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

Description

磁性存储器
相关申请案的引用
本申请案以2019年9月17日申请的先前的日本专利申请案第2019-168715号的优先权的利益为基础,且追求其利益,其内容整体通过引用包含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磁性存储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通过在磁性部件流通电流来使磁性部件的磁壁移动(移位)的磁性存储器。该磁性存储器具备在磁性部件的一端电连接着第1配线,且在另一端经由磁阻元件(例如,MTJ(Magnetic Tunnel Junction,磁性隧道结)元件及开关元件而连接着第2配线的构成,通过在第1配线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流通使磁性部件的磁壁移位的移位电流而磁壁移动。在该磁性存储器中,存在难以确保动作范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具备:第1配线;第2配线;第1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1配线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第1磁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1开关元件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且沿着第1方向延伸;第3配线,设置在所述第1磁性部件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第1磁阻元件,设置在所述第3配线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以及第2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1磁阻元件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的一具体例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的移位动作时的电压条件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的移位动作时的电压条件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的读出动作时的电压条件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的读出动作时的电压条件的示意图。
图7A是表示比较例的磁性存储器的示意图。
图7B是表示比较例的磁性存储器的电流分布的例的图。
图8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的示意图。
图8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的移位动作时的电流分布的图。
图8C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的读出动作时的电流分布的图。
图9至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具备:第1配线;第2配线;第1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1配线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第1磁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1开关元件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且沿着第1方向延伸;第3配线,设置在所述第1磁性部件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第1磁阻元件,设置在所述第3配线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以及第2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1磁阻元件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
(第1实施方式)
图1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第1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具备阵列状地配置的多个(在图1中为4个)存储器单元1011、1012、1021、1022、位线(第1配线)BL1、BL2、数据线(第2配线)DL1、DL2、源极线(第3配线)SL1、SL2、以及控制电路101、102、103。存储器单元10ij(i,j=1,2)分别具有第1至第3端子,第1端子11aij电连接于数据线DLi,第2端子11bij电连接于位线BLi,第3端子11cij电连接于源极线SLj。另外,数据线DL1、DL2电连接于控制电路101,源极线SL1、SL2电连接于控制电路102,位线BL1、BL2电连接于控制电路103。此外,在图1中,利用3个控制电路来控制数据线、源极线、位线,但也可以利用1个控制电路来控制。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A电连接于B”,是指A与B既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经由导电体而间接地连接。此外,在图1中,磁性存储器具备4个存储器单元,但在将m、n分别设为自然数的情况下也可以具备m×n的阵列状地配置的存储器单元。在该情况下,磁性存储器具备m个数据线DL1~DLm、m个位线BL1~BLm、及n个源极线SL1~SLn
各存储器单元10ij(i,j=1,2)具备磁性部件12ij、磁阻元件14ij、具有2端子的开关元件16ij、及具有2端子的开关元件18ij
磁性部件12ij(i,j=1,2)由沿着z方向(在图1中为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磁性材料构成。磁性部件12ij(i,j=1,2)为一端经由第3端子11cij而电连接于源极线SLj,另一端经由开关元件18ij的一端子而电连接于位线BLi。此外,优选为,磁性部件12ij(i,j=1,2)的一端以经由第3端子11cij而与源极线SLj相接的方式配置。数据线DL1、DL2及位线BL1、BL2分别沿着x方向(在图1中为左右方向)延伸,源极线SL1、SL2沿着分别与z方向及x方向正交的y方向延伸。
磁阻元件14ij(i,j=1,2)是将写入至磁性部件12ij的信息(磁化方向)读出的元件,例如使用MTJ(Magnetic Tunnel Junction)元件。以下,将磁阻元件14ij(i,j=1,2)设为MTJ元件进行说明。MTJ元件14ij(i,j=1,2)为第1端子电连接于源极线SLj,第2端子电连接于开关元件16ij的一端子。
开关元件16ij(i,j=1,2)的另一端子经由第1端子11aij而电连接于数据线DLi,开关元件18ij(i,j=1,2)的另一端子经由第2端子11bij而电连接于位线BLi
接下来,参照图2对存储器单元10ij(i,j=1,2)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图2是沿着数据线DL1切断的磁性存储器的剖视图。
磁性部件12ij(i,j=1,2)具有沿着z方向延伸的例如筒状的形状,且具备第1端部12aij及第2端部12bij。磁性部件12ij(i,j=1,2)以x-y平面切断的截面例如具有圆环形状,但并不限定于该形状。另外,所述截面的外周形状也可以为圆、椭圆、或多边形。
磁性部件12ij(i,j=1,2)例如由包含钴、镍等的多层膜构成。作为磁性部件12ij(i,j=1,2)的材料,除了钴、镍以外,还可以使用包含从铁、钴、铂、钯、镁、及稀土类元素选择的元素的合金。
磁性部件12ij(i,j=1,2)具备沿着z方向排列的多个区域12cij,这些区域12cij由排列在磁性部件12ij的外表面的窄缩部12dij分离。另外,这些区域12cij(i,j=1,2)具有至少1个磁区。各磁性部件12ij(i,j=1,2)当对第1端部12aij与第2端部12bij之间供给驱动电流(移位电流)时,磁性部件12ij的磁壁沿着z方向移动,在不供给驱动电流的状态中磁壁停止在窄缩部12dij。磁性部件12ij(i,j=1,2)的第1端部12aij电连接于源极线SLij,优选为与源极线SLij相接。
MTJ元件14ij(i,j=1,2)具备磁化方向可变的自由层14aij、磁化方向固定的固定层14bij、及设置在自由层14aij与固定层14bij之间的非磁性绝缘层(隧道势垒层)14cij。该MTJ元件14ij(i,j=1,2)的自由层14aij电连接于磁性部件12ij的第1端部12aij,固定层14bij电连接于开关元件16ij的一端子。此外,优选为,MTJ元件14ij(i,j=1,2)的自由层14aij以与源极线SLj相接的方式配置。也就是说,优选为,MTJ元件14ij(i,j=1,2)的自由层14aij以与源极线SLj的一面(在图2中为下表面)相接的方式配置。开关元件16ij(i,j=1,2)的另一端子电连接于数据线DLi。另外,可以代替MTJ元件而使用将MTJ元件的非磁性绝缘层置换为非磁性金属层的磁阻元件。
另外,磁性部件12ij(i,j=1,2)的第2端部12bij经由以与第2端部12bij的内表面相接的方式配置的非磁性的导电体17ij而电连接于磁性部件19ij的一端。也就是说,磁性部件19ij(i,j=1,2)的一端以进入至磁性部件12ij的第2端部12bij的内侧的方式配置。磁性部件19ij的另一端电连接于开关元件18ij的一端子。磁性部件19ij(i,j=1,2)例如由软磁性材料构成。
开关元件18ij(i,j=1,2)的另一端子电连接于位线BLi。在磁性部件1911的x轴方向的一侧部(在图2中为左侧)配置场线(以下,也称为FL(Field Line))201,在另一侧部(右侧)配置场线202。另外,在磁性部件1912的x轴方向的一侧部(在图2中为左侧)配置场线202,在另一侧部(右侧)配置场线203。也就是说,场线202配置在磁性部件1911与磁性部件1912之间。场线201、202、203分别沿着y方向延伸。
磁性部件1911、1912像在下述写入方法中所说明的一样,利用在场线流通写入电流时产生的磁场写入信息(磁化方向),对所对应的磁性部件12ij(i=1,j=1,2)的第1端部12aij与第2端部12bij之间供给驱动电流(移位电流),由此,将写入的信息移动至磁性部件12ij的第1端部12aij。此时,通过利用MTJ元件14ij的自由层14aij侦测来自第1端部12aij(i=1,j=1,2)的漏磁场来进行信息的读出。
开关元件16ij(i,j=1,2)及开关元件18ij(i,j=1,2)例如也可以为2端子开关元件。在施加至2端子间的电压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开关元件16ij、18ij(i,j=1,2)为“高电阻”状态,例如电非导通。在施加至2端子间的电压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开关元件16ij,18ij(i,j=1,2)为“低电阻”状态,例如变为电导通状态。开关元件16ij,18ij(i,j=1,2)在接通状态中,在保持电流值以上的电流持续流通的情况下维持接通状态。开关元件16ij,18ij(i,j=1,2)无论电压为哪种极性均具有该功能。该开关元件16ij,18ij(i,j=1,2)包含选自由Te、Se及S所组成的群的至少1种以上的硫属元素。或者,也可以含有作为包含所述硫属元素的化合物的硫属化物。该开关元件除此以外,还可以包含选自由B、Al、Ga、In、C、Si、Ge、Sn、As、P、Sb所组成的群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
(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2至图6对第1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的动作进行说明。
(写入动作)
首先,对写入动作进行说明。取对存储器单元1011进行数据写入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场线201与202流通相互反向的电流,利用这些电流产生磁场,控制磁性部件1911的磁化。进而,利用磁性部件1911的磁化,经由导电体1711而控制最接近磁性部件1211的端部12b11的区域12c11的磁化,进行信息(磁化方向)的写入。此外,在场线201~203流通电流的控制既可以利用图1所示的控制电路101、102、103的任一者来进行,也可以利用未图示的其它控制电路来进行。
接下来,使用控制电路102、103,使开关元件1811为接通状态,在位线BL1与源极线SL1之间流通移位电流,使写入至区域12c11的信息依次向磁性部件1211的端部12a11侧移动。
此外,在移位动作时,将对源极线SL1施加接地电压Vss的情况下的电压条件示于图3,将对源极线SL1施加负电压Vnn的情况下的电压条件示于图4。此外,图3及图4表示磁壁向电流流通的方向移动的情况。在图3所示的情况下,利用控制电路103对位线BL1施加移位电压Vshift,利用控制电路102对源极线SL1施加接地电压Vss。此时,对未连接存储器单元1011的配线,例如位线BL2、源极线SL2、数据线DL1、DL2施加移位电压Vshift与接地电压Vss之间的中间电压Vmid。另外,在图4所示的情况下,利用控制电路103对位线BL1施加移位电压Vshift,利用控制电路102对源极线SL1施加负电压Vnn,对未连接存储器单元1011的配线,例如位线BL2、源极线SL2、数据线DL1、DL2利用控制电路101、102、103施加接地电压Vss。在任一情况下,移位电流均从位线BL1经由开关元件1811、磁性部件1911、导电体1711、磁性部件1211流通于源极线SL1,不在磁性部件1212、磁性部件1221、磁性部件1222、开关元件1812、1821、1822流通。另外,也不在MTJ元件1411、1412、1421、1422、开关元件1611、1612、1621、1622流通。
(读出动作)
接下来,取从存储器单元1011读出数据的情况为例对读出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利用控制电路101与控制电路102使开关元件1611为接通状态。将利用控制电路101对源极线SL1施加接地电压Vss的情况下的电压条件示于图5,将对源极线SL1施加负电压Vnn的情况下的电压条件示于图6。在图5所示的情况下,利用控制电路101对数据线DL1施加读出电压Vread,利用控制电路102对源极线SL1施加接地电压Vss。此时,对未连接MTJ元件1411的配线,例如位线BL1、BL2、源极线SL2、数据线DL2利用控制电路101、102、103施加读出电压Vread与接地电压Vss之间的中间电压Vmid。另外,在图6所示的情况下,利用控制电路101对数据线DL1施加读出电压Vread,利用控制电路102对源极线SL1施加负电压Vnn,对未连接存储器单元1011的配线,例如位线BL1、BL2、源极线SL2、数据线DL2利用控制电路101、102、103施加接地电压Vss。在任一情况下,读出电流均从数据线DL1经由开关元件1611、MTJ元件1411流通于源极线SL1,不于MTJ元件1412、1421、1422、开关元件1612、1621、1622流通。另外,也不于磁性部件1211、1212、1221、1222、开关元件1811、1812、1821、1822流通。此外,MTJ元件1411的自由层响应于来自最接近MTJ元件1411的磁性部件1211的区域12c11的漏磁场,具有与该漏磁场对应的磁化方向。因此,所读出的信息对应于储存在最接近MTJ元件1411的磁性部件1211的区域12c11的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磁壁向电流流通的方向移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磁壁向与电流流通的方向相反方向移动的情况。磁壁的移动方向能够通过磁性部件的材料、积层在磁性部件的导电部件的材料或位置、制造条件来控制。当在磁性部件积层导电部件的情况下,作为导电部件的材料,例如可使用Pt、W、Ta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能够利用基于导电部件的材料的SOT(Spin Orbit Torque,自旋轨道矩)效果来控制磁壁的移动。
像以上所说明的一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中,由于磁壁移动的移位电流的路径与读出的电流路径分离,所以能够避免由读出电流所致的误移位,也就是说能够避免读出干扰。由此,能够扩大基于电流不均分布的动作范围。关于该动作范围的扩展参照以下的比较例进行说明。
(比较例)
接下来,将表示比较例的磁性存储器的构成的示意图示于图7A,将该比较例的磁性存储器的电流分布示于图7B。该比较例的磁性存储器如图7A所示,具备在2个端子11a、11b之间设置着磁性部件12、MTJ元件14、及开关元件16的存储器单元10。MTJ元件14具有以下构成:配置在磁性部件12与开关元件16之间,在开关元件16电连接着端子11a,在磁性部件12电连接着端子11b。
在该比较例的磁性存储器中,读出动作及磁壁的移位动作通过在端子11a与端子11b之间流通读出电流Iread及移位电流Ishift来进行。
这样构成的磁性存储器具有图7B所示的电流分布。设定为开关元件16的保持电流Ihold,也就是说开关元件16维持接通状态的电流小于磁性存储器的读出电流Iread,用来使磁性部件12的磁壁移位的阈值电流Ic大于读出电流Iread,使磁壁移位的移位电流Ishift大于阈值电流Ic,小于MTJ元件14的隧道势垒破坏的电流Ibd。也就是说,在比较例的磁性存储器中,需要在开关元件16的保持电流Ihold与MTJ元件的破坏电流Ibd之间配置读出电流Iread及移位电流Ishift的电流分布。
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具有图8A所示的具备3端子的构成。也就是说,具备在端子11a与端子11b之间设置着开关元件16、MTJ元件14、磁性部件12、及开关元件18,进而在MTJ元件14与磁性部件12之间设置着端子11c的存储器单元10。在该图8A所示的磁性存储器中,读出动作通过在端子11a与端子11c之间流通读出电流Iread来进行,移位动作通过在端子11b与端子11c之间流通移位电流Ishift来进行。
图8A所示的磁性存储器由于移位电流的路径与读出电流的路径分离,所以移位电流Ishift只要具有图8B所示的电流分布即可,读出电流Iread只要具有图8C所示的电流分布即可。也就是说,移位电流Ishift只要大于开关元件18的保持电流Ihold及移位阈值电流Ic即可,读出电流Iread只要大于开关元件16的保持电流Ihold且小于MTJ元件14的破坏电流Ibd即可。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与比较例的磁性存储器相比,能够扩大动作范围。
像以上所说明的一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移位电流的路径与读出电流的路径分离,所以能够扩大动作范围。另外,能够抑制产生由读出电流所致的误移位(readdisturb)。由于移位电流不流通于MTJ元件,所以能够消除MTJ元件的电阻变化(MR)对移位电流的脉冲形状的影响。另外,由于移位电流不在MTJ元件中流通,所以MTJ元件的电压应力消失,能够提高耐久性。由于MTJ元件与磁性部件不直接连接,所以能够使MTJ元件的实效的MR变大。由于能够扩大动作范围,所以能够使读出电流变大,从而容易维持开关元件的接通状态。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2实施方式为第1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的制造方法,将其制造工序示于图9至图17。
首先,在硅基板200上形成包括例如氧化铝的金属层300,或在硅基板200贴合包括铝的基板300(图9)。继而,对金属层300施加阳极氧化处理。该阳极氧化处理通过将所述金属层300或硅基板200设为阳极,在电解质溶液(例如,硫酸、草酸、磷酸的任一者或这些的混合物)中通电来进行。此时,金属层(铝)被氧化而成为金属离子从而溶解。该金属离子与液体中的氧键结而成为金属氧化物(氧化铝),残留在金属层300的表面而生长。此时,通过溶解与生长同时进行,在金属层300的铝表面制作由氧化铝包围的微细的孔302。在该孔302的制作时,周期性地施加与孔制作中所施加的第1电压不同的第2电压。在施加该第2电压的期间,形成图2所示的x方向、y方向上的尺寸(直径)较小的部分302a。此外,形成着孔302的区域附近从铝变化为氧化铝300A(图10)。
继而,如图11所示,以覆盖孔302的内表面的方式形成磁性层304。该磁性层304成为图2所示的磁性部件1211、1212。然后,如图12所示,以残留孔302的上部而埋入于孔302的方式形成非磁性的绝缘膜(例如氧化硅膜)306。
接下来,如图13所示,以覆盖孔302的侧面的方式形成非磁性的导电体层308。该导电体层308成为图2所示的导电体层1711、1712。继而,以埋入于孔302并且覆盖氧化铝300A的上表面的方式形成非磁性的绝缘膜(例如氧化硅膜)310。使用光刻技术在绝缘膜310形成使绝缘膜306的上表面及导电体层308的内侧面露出的开口,利用磁性部件(例如软磁性部件)319埋入于该开口。该磁性部件319成为图2所示的磁性部件1911、1912的一部分。然后,在绝缘膜310上,形成配线3201、3202、3023。这些配线3201、3202、3023分别成为图2所示的场线201、202、203(图14)。
接下来,以覆盖配线3201、3202、3023的方式形成非磁性的绝缘膜(例如氧化硅膜)322(图15)。使用光刻技术在绝缘膜322形成使磁性部件319的上表面露出的开口,利用磁性部件(例如软磁性部件)324埋入于该开口。磁性部件324成为图2所示的磁性部件1911、1912的剩余的一部分。继而,以覆盖磁性部件324的方式在绝缘膜322上形成非磁性的绝缘膜(例如氧化硅膜)332。使用光刻技术在绝缘膜332形成使磁性部件324的上表面露出的开口。以埋入于该开口的方式形成开关元件3301、3302。这些开关元件3301、3302成为图2所示的开关元件1811、1812。然后,在绝缘膜332上形成电连接于开关元件3301、3302的配线340(图15)。该配线340成为图2所示的位线BL1。继而,以覆盖配线340的方式形成未图示的非磁性的绝缘膜(例如氧化硅膜),将该绝缘膜使用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化学机械抛光)平坦化,使配线340的表面露出。
接下来,将包含图1所示的控制电路101、102、103等的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路形成在另一基板400,将形成着该CMOS电路的基板400翻转,如图16所示贴合在形成着磁性层304、磁性部件324、开关元件3301、3302、及配线340等的基板。也就是说,以基板400的形成着CMOS电路等的面与形成着配线340的面对向的方式贴合。此外,图16所示的配线340、3201、3202、3203电连接于CMOS电路。
接下来,使用例如CMP,对硅基板200从背面侧研磨而使氧化铝300A的面露出。此时,磁性层304的端部也露出。继而,在氧化铝露出的面上,形成电连接于磁性层304的配线5001、5002。这些配线5001、5002成为图2所示的源极线SL1、SL2。然后,以覆盖配线5001、5002的方式,形成非磁性的绝缘膜(例如氧化硅膜)502。例如,使用CMP将绝缘膜502平坦化,使配线5001、5002的表面露出。形成分别电连接于表面露出的配线5001、5002的MTJ元件5161、5162。MTJ元件516i(i=1,2)具备磁化方向固定的固定层514、形成在固定层514与配线500i之间且磁化方向可变的自由层510、以及形成在固定层514与自由层510之间的非磁性绝缘层(隧道势垒层)512。
接下来,如图17所示,以覆盖MTJ元件5161、5162的方式形成非磁性的绝缘膜(例如氧化硅膜)520。继而,使用光刻技术在绝缘膜520形成使MTJ元件5161、5162的各自的固定层514的上表面露出的开口,在这些开口形成分别电连接于固定层514的开关元件5241、5242。这些开关元件5241、5242成为图2所示的开关元件1611、1612。然后,形成电连接于这些开关元件5241、5242的配线530。该配线530成为图2所示的数据线DL1。继而,以覆盖配线530的方式形成未图示的非磁性的绝缘膜(例如氧化硅膜),将该绝缘膜使用CMP平坦化。此外,MTJ元件5161、5162及配线530、配线5001、配线5002等与形成在基板400的CMOS电路,经由埋入在形成于氧化铝300A的微细的孔(例如图10所示的孔302)中的通孔而电连接。埋入有该通孔的孔是在图11所示的工序中未形成磁性层304的孔。此外,也可以在该孔形成磁性层。该磁性层成为虚设磁性层。
像以上所说明的一样,制造第1实施方式的磁性存储器。
利用该第2实施方式制造出的磁性存储器的存储器单元像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一样,由于使磁壁移动的移位电流的路径与读出的电流路径分离,所以能够避免由读出电流所致的误移位,也就是说能够避免读出干扰。由此,能够扩大基于电流不均分布的动作范围。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不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化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中,同样地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发明与其均等的范围中。

Claims (18)

1.一种磁性存储器,具备:
第1配线;
第2配线;
第1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1配线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
第1磁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1开关元件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且沿着第1方向延伸;
第3配线,设置在所述第1磁性部件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
第1磁阻元件,设置在所述第3配线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以及
第2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1磁阻元件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中所述第1开关元件具有第1端子及第2端子,所述第1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1配线,
所述第1磁性部件具有第1端部及第2端部,所述第1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2端子,所述第2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3配线,
所述第1磁阻元件具有第3端子及第4端子,所述第3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3配线,
所述第2开关元件具有第5端子及第6端子,所述第5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4端子,所述第6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2配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中所述第2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3配线的对向的2个面的一面,所述第3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3配线的另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中所述第1磁性部件具有第1端部及第2端部,所述第1端部经由所述第1开关元件而电连接于所述第1配线,所述第2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3配线的对向的2个面的一面,
所述第1磁阻元件的一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3配线的另一面,另一端子经由所述第2开关元件而电连接于所述第2配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中所述第1配线及所述第2配线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所述第3配线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中所述第1磁性部件具有筒状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中所述第1磁性部件是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面中的截面的外周形状为圆、椭圆、或多边形的任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还具备:
第2磁性部件,具有第3端部及第4端部,所述第3端部经由所述第1开关元件而电连接于所述第1配线,所述第4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1磁性部件的内表面;以及
第4配线,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从所述第2磁性部件离开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中所述第1磁阻元件具备电连接于所述第3配线的第1磁性层、电连接于所述5端子的第2磁性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1磁性层与所述第2磁性层之间的非磁性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还具备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第1配线与所述第3配线之间供给使所述第1磁性部件的磁壁移位的电流,且对所述第2配线与所述第3配线之间供给读出电流。
11.一种磁性存储器,具备:
第1配线;
第2配线;
第1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1配线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
第1磁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1开关元件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
第3配线,设置在所述第1磁性部件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
第1磁阻元件,设置在所述第3配线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
第2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1磁阻元件与所述第2配线之间;以及
控制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1配线、所述第2配线、及所述第3配线,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第1配线施加第1电压,对所述第3配线施加与所述第1电压不同的第2电压,对所述第2配线施加所述第1电压与所述第2电压之间的第3电压,使所述第1磁性部件的磁壁移位,对所述第2配线施加第4电压,对所述第3配线施加与所述第4电压不同的第5电压,对所述第1配线施加所述第4电压与所述第5电压之间的第6电压,从所述第1磁阻元件读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还具备:
第4配线,与所述第1配线在第1方向相邻;
第5配线,与所述第2配线在所述第1方向相邻;
第3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4配线与所述第5配线之间;
第2磁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3开关元件与所述第5配线之间;
第2磁阻元件,设置在所述第2磁性部件与所述第5配线之间;以及
第4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2磁阻元件与所述第5配线之间;
在所述第2磁性部件与所述第2磁阻元件之间设置着所述第3配线,
所述控制电路在使所述第1磁性部件的所述磁壁移位时对所述第4配线及所述第5配线施加所述第3电压,在从所述第1磁阻元件读出所述信息时对所述第4配线及所述第5配线施加所述第6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中所述第1开关元件具有第1端子及第2端子,所述第1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1配线,
所述第1磁性部件具有第1端部及第2端部,所述第1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2端子,所述第2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3配线,
所述第1磁阻元件具有第3端子及第4端子,所述第3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3配线,
所述第2开关元件具有第5端子及第6端子,所述第5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4端子,所述第6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2配线,
所述第3开关元件具有第7端子及第8端子,所述第7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4配线,
所述第2磁性部件具有第3端部及第4端部,所述第3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8端子,所述第4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3配线,
所述第2磁阻元件具有第9端子及第10端子,所述第9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3配线,
所述第4开关元件具有第11端子及第12端子,所述第11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10端子,所述第12端子电连接于所述第5配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中所述第1磁性部件及所述第2磁性部件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中所述第1磁性部件及所述第2磁性部件具有筒状的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中所述第1配线、所述第2配线、所述第4配线、及所述第5配线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延伸,所述第3配线沿着与所述第2方向及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中所述第1磁性部件及所述第2磁性部件是与所述第2方向正交的面中的截面的外周形状为圆、椭圆、或多边形的任一者。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性存储器,其还具备:
第3磁性部件,具有第5端部及第6端部,所述第5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2端子,所述第6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1端部的内表面;
第6配线,在与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方向从所述第3磁性部件离开而设置;
第4磁性部件,具有第7端部及第8端部,所述第7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8端子,所述第8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3端部的内表面;以及
第7配线,在与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方向从所述第4磁性部件离开而设置。
CN202010503717.3A 2019-09-17 2020-06-05 磁性存储器 Active CN1125995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8715 2019-09-17
JP2019168715A JP2021048190A (ja) 2019-09-17 2019-09-17 磁気メモ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9556A true CN112599556A (zh) 2021-04-02
CN112599556B CN112599556B (zh) 2023-12-19

Family

ID=74869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3717.3A Active CN112599556B (zh) 2019-09-17 2020-06-05 磁性存储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0858B2 (zh)
JP (1) JP2021048190A (zh)
CN (1) CN112599556B (zh)
TW (1) TWI7549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44064A (ja) * 2021-03-18 2022-10-03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磁気メモリ
JP2023081627A (ja) 2021-12-01 2023-06-13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有機分子メモリ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7121A (zh) * 2000-09-22 2002-05-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高速且稳定地进行数据读出工作的薄膜磁性体存储器
CN1353421A (zh) * 2000-11-14 2002-06-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具备高集成化的存储器阵列的薄膜磁性体存储器
CN1402254A (zh) * 2001-08-02 2003-03-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具有含磁隧道结的存储器单元的薄膜磁存储装置
CN1430292A (zh) * 2001-12-27 2003-07-16 株式会社东芝 磁开关元件和磁存储器
CN1442860A (zh) * 2001-11-30 2003-09-17 株式会社东芝 磁存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534679A (zh) * 2002-12-27 2004-10-06 ��ʽ���綫֥ 利用磁阻效应存储信息的磁随机存取存储器
CN1610001A (zh) * 2003-08-14 2005-04-27 株式会社东芝 具有磁阻元件的半导体存储器件及其数据写入方法
US20100054026A1 (en) * 2008-08-26 2010-03-04 Seagate Technology Llc Memory with separate read and write paths
CN102856489A (zh) * 2011-06-30 2013-01-02 株式会社东芝 磁阻元件和磁存储器
CN102870161A (zh) * 2010-04-07 2013-01-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磁性位单元元件的不对称写入方案
JP2013102067A (ja) * 2011-11-09 2013-05-2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不揮発性メモリ
CN103489474A (zh) * 2012-06-12 2014-01-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源极线电压产生器的磁阻存储器设备
US20160056205A1 (en) * 2014-08-25 2016-02-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memory, magnetic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agnetic memory
CN106158000A (zh) * 2015-04-07 2016-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旋转移扭矩磁存储器单元和存储器
CN106875969A (zh) * 2015-12-14 2017-06-20 株式会社东芝 磁存储器
CN107004440A (zh) * 2014-07-17 2017-08-01 康奈尔大学 基于用于有效自旋转移矩的增强自旋霍尔效应的电路和装置
CN107689416A (zh) * 2016-08-04 2018-02-13 株式会社东芝 磁存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89078A (ko) * 2002-05-16 2003-11-21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자기터널접합소자를 갖는 자기메모리셀
US7539047B2 (en) * 2007-05-08 2009-05-2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RAM cell with multiple storage elements
US9368716B2 (en) * 2009-02-02 2016-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MTJ) storage element and spin transfer torque 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STT-MRAM) cells having an MTJ
JP6271350B2 (ja) 2014-06-25 2018-01-31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磁気メモリ、シフトレジスタメモリ、および磁気メモリの製造方法
JP6397773B2 (ja) 2015-01-30 2018-09-26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磁気記憶装置及び磁気記憶方法
US9817088B2 (en) * 2015-03-19 2017-11-14 Globalfoundries Singapore Pte. Ltd. Voltage-tunable magnetic devices for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JP2017054936A (ja) 2015-09-09 2017-03-16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メモリ素子および磁気メモリ
JP2017143175A (ja) 2016-02-10 2017-08-17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記憶装置
JP2019054191A (ja) 2017-09-19 2019-04-04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磁気記憶装置
JP2019164848A (ja) 2018-03-19 2019-09-26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磁気記憶装置
JP2020042879A (ja) 2018-09-12 2020-03-19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磁気記憶装置
JP2020042882A (ja) 2018-09-12 2020-03-19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磁気メモリ
JP2020042880A (ja) 2018-09-12 2020-03-19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磁気記憶装置
JP2020047728A (ja) 2018-09-18 2020-03-26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磁気メモリ
US10971681B2 (en) * 2018-12-05 2021-04-06 Spin Memory,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data recording system utilizing heterogeneous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types in a single chip
US11094359B2 (en) * 2019-01-24 2021-08-17 Spin Memory, Inc. High retention multi-level-series magnetic random-access memory
JP2020155178A (ja) 2019-03-20 2020-09-24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磁気記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7121A (zh) * 2000-09-22 2002-05-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高速且稳定地进行数据读出工作的薄膜磁性体存储器
CN1353421A (zh) * 2000-11-14 2002-06-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具备高集成化的存储器阵列的薄膜磁性体存储器
CN1402254A (zh) * 2001-08-02 2003-03-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具有含磁隧道结的存储器单元的薄膜磁存储装置
CN1442860A (zh) * 2001-11-30 2003-09-17 株式会社东芝 磁存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430292A (zh) * 2001-12-27 2003-07-16 株式会社东芝 磁开关元件和磁存储器
CN1534679A (zh) * 2002-12-27 2004-10-06 ��ʽ���綫֥ 利用磁阻效应存储信息的磁随机存取存储器
CN1610001A (zh) * 2003-08-14 2005-04-27 株式会社东芝 具有磁阻元件的半导体存储器件及其数据写入方法
US20100054026A1 (en) * 2008-08-26 2010-03-04 Seagate Technology Llc Memory with separate read and write paths
CN102870161A (zh) * 2010-04-07 2013-01-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磁性位单元元件的不对称写入方案
CN102856489A (zh) * 2011-06-30 2013-01-02 株式会社东芝 磁阻元件和磁存储器
JP2013102067A (ja) * 2011-11-09 2013-05-2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不揮発性メモリ
CN103489474A (zh) * 2012-06-12 2014-01-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源极线电压产生器的磁阻存储器设备
CN107004440A (zh) * 2014-07-17 2017-08-01 康奈尔大学 基于用于有效自旋转移矩的增强自旋霍尔效应的电路和装置
US20160056205A1 (en) * 2014-08-25 2016-02-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memory, magnetic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agnetic memory
CN106158000A (zh) * 2015-04-07 2016-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旋转移扭矩磁存储器单元和存储器
CN106875969A (zh) * 2015-12-14 2017-06-20 株式会社东芝 磁存储器
CN107689416A (zh) * 2016-08-04 2018-02-13 株式会社东芝 磁存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20858B2 (en) 2021-09-14
JP2021048190A (ja) 2021-03-25
TW202113832A (zh) 2021-04-01
US20210082484A1 (en) 2021-03-18
TWI754949B (zh) 2022-02-11
CN112599556B (zh)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16747B1 (ko) 클래드형 판독 도전체를 포함하는 터널 접합
KR100606166B1 (ko) 엠램 메모리
US20050073879A1 (en) MRAM array having a segmented bit line
KR100954507B1 (ko) 자기저항 효과 소자 및 자기 메모리 장치
EP1321943A2 (en) Magnetic memory
JPWO2018189964A1 (ja) 磁壁利用型アナログメモリ素子、磁壁利用型アナログメモリ、不揮発性ロジック回路及び磁気ニューロ素子
JP5477371B2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363461B2 (en)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method of initializing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ethod of writing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US9831423B2 (en) Magnetic memo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14203931A (ja) 磁気メモリ、スピン素子およびスピンmosトランジスタ
JP2007317895A (ja) 磁気抵抗メモリ装置
CN112599556A (zh) 磁性存储器
US10170689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KR101154468B1 (ko) 고체 메모리 장치와 고체 메모리 셀의 배열 방법
CN111724845A (zh) 磁存储装置
KR101906708B1 (ko) 비대칭 자기 소자
TWI310553B (en) A magnetic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 magnetic momory device
CN100448015C (zh) 包括有二字线晶体管的磁性存储元件及其读取和编程方法
JP2020047728A (ja) 磁気メモリ
TWI811638B (zh) 磁性記憶體
JP2008251796A (ja) 磁気記録装置
JP7186115B2 (ja) 磁気メモリ
JP2022044399A (ja) 磁気メモリ
JP2012043887A (ja) 不揮発性メモリ装置及び不揮発性メモリを備えたスイッチ装置
EP1632951B1 (en) Magnetic memo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