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4769B - 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发射端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发射端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64769B CN112564769B CN202011383972.5A CN202011383972A CN112564769B CN 112564769 B CN112564769 B CN 112564769B CN 202011383972 A CN202011383972 A CN 202011383972A CN 112564769 B CN112564769 B CN 1125647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allel
- data
- transmitting
- receiving
- se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1 iri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KOZUEZYRPOHIO-UHFFFAOYSA-N iri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r] GKOZUEZYRPOHI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4 iterative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1580 syndromic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21—Systems of inter linked satellites, i.e. inter satellite servic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发射端及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方法包括:发射:A,据目标传输速率设置发射端时钟频率和发射处理器收发并口数量;B,按收发并口数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并行数据;C,对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交织、加扰后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串行数据,发送第一串行数据。据目标传输速率设置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使信号传输速率可调节,可实现万兆级比特率通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带信号处理与高速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发射端及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各地对卫星通信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多,卫星通信系统得以迅猛发展。其中,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具有通信链路短、时延短、路径损耗小和成本较低等优点,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现阶段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有Iridium系统、Globalstar系统和Starlink星座等。其中,Starlink已进行了12次发射,将713颗卫星送入了轨道并进行了组网,实现了上100Mbps和低延时的通信功能,未来可向全球各地提供高速、大容量和低延时的通信服务。
目前,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所常用的C、Ku频段资源已经趋于饱和,随着频率协调难度的日益增大和通信容量的暴增,卫星通信载荷在C、Ku频段的基础上,已经逐步向频率更高的Ka和Q/V频段发展。更高的频率和通信数据吞吐量无疑对星载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外针对星载高速通信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各种高速通信算法也日趋成熟,但大多数都采用固定通信速率,导致现阶段缺乏相关高速通信速率分级调节或者自适应调节的技术方法。
随着我国卫星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其中,高分辨率立体测绘、环境和气象监测、光学侦查、以及导航测距等卫星业务对卫星通信数据率的需求已从上百兆比特率增至上千兆比特率,并且未来还会持续增加至上万兆比特率。因此,未来我国对卫星组网的建设需求和多速率可调节的基带信息处理技术的研发需求越来越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发射端及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包括发射步骤和/或接收步骤;所述发射步骤包括:步骤A,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所述目标传输速率设置发射端时钟频率和发射处理器的收发并口数量;步骤B,按照所述收发并口数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并行数据;步骤C,对所述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交织处理、加扰处理后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串行数据,发送所述第一串行数据;所述接收步骤包括:步骤S1,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所述目标传输速率设置接收端时钟频率和接收处理器的收发并口数量;步骤S2,按照所述收发并口数量对接收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二并行数据;步骤S3,对所述第二并行数据进行解扰处理、解交织处理、译码处理后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二串行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法在发射端和接收端数据处理中采用并行处理方式,提高了基带处理器数据处理速度,并且自适应地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业务数据量的目标传输速率来设置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实现了信号传输速率可调节,最高可在万兆级比特率下实现基带信息的处理和收发功能;在执行业务数据收发任务的同时,能合理配置有限的硬件资源;在收发两端具备对基带信息进行编码/解码、交织/解交织、加扰/解扰的功能,能纠正信息随机差错和长突发差错,降低误码率,使信号频谱平滑,保证高速通信可靠稳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A/步骤S1中,依据公式v=f·n设置发射端/接收端时钟频率和发射处理器/接收处理器的收发并口数量,其中,v表示目标传输速率,f表示发射端/接收端的时钟频率,n表示发射处理器/接收处理器的收发并口数量。
上述技术方案:给出了一种准确设置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将传输速率设置为多个档位,每个档位对应至少一个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组合,根据目标传输速率所属档位对应的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组合设置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
上述技术方案:给出了一种快速设置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快速传输速率档位切换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C中,在发送第一串行数据前,还需对第一串行数据进行加同步帧处理;在所述步骤S1中,在对接收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前还需对所述接收数据进行解同步帧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同步帧处理便于收发数据定位。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C中,对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交织处理、加扰处理的过程包括:采用RS编码算法并行地对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将编码处理后的数据以列存入并按照行数顺序以行读出形成第一串行数据,在以行读出数据的过程中,对每次读出的行数据进行异或运算生成扰码。
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发射端的高速基带信号编码和随机化处理功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送端,包括第一基带处理器、第一时钟模块、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一射频模块,第一基带处理器分别与第一时钟模块、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一射频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时钟模块输出的时钟信号频率可调节;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器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所述目标传输速率设置第一时钟模块输出时钟信号的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按照所述收发并口数量在所述第一存储模块中对待发送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并行数据;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器对所述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交织处理、加扰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在所述第一存储模块中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串行数据;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器将所述第一串行数据传输给第一射频模块发送。
上述技术方案:该发射端在数据处理中采用并行处理方式,提高了基带处理器数据处理速度,并且自适应地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业务数据量的目标传输速率来设置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实现了信号传输速率可调节,最高可在万兆级比特率下实现基带信息的处理和发射功能;在执行业务数据发射任务的同时,能合理配置有限的硬件资源;具备对基带信息进行编码、交织、加扰的功能,能纠正信息随机差错和长突发差错,降低误码率,使信号频谱平滑,保证高速通信可靠稳定。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收端,包括第二基带处理器、第二时钟模块、第二存储模块和第二射频模块,第二基带处理器分别与第二时钟模块、第二存储模块和第二射频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时钟模块输出的时钟信号频率可调节;第二基带处理器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所述目标传输速率设置第二时钟模块输出时钟信号的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按照所述收发并口数量在所述第二存储模块中对接收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二并行数据;第二基带处理器对所述第二并行数据进行解扰处理、解交织处理、译码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在第二存储模块中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二串行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接收端在数据处理中采用并行处理方式,提高了基带处理器数据处理速度,并且自适应地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业务数据量的目标传输速率来设置时钟频率和接收并口数量,实现了信号传输速率可调节,最高可在万兆级比特率下实现基带信息的处理和接收功能;在执行业务数据接收任务的同时,能合理配置有限的硬件资源;在接收端具备对基带信息进行解码、解交织、解扰的功能,能纠正信息随机差错和长突发差错,降低误码率,使信号频谱平滑,保证高速通信可靠稳定。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卫星,当任意两个卫星分别作为发射卫星和接收卫星建立通信链路时:发射卫星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所述目标传输速率设置发射卫星时钟模块输出时钟信号的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发射卫星按照所述收发并口数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并行数据;发射卫星对所述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交织处理、加扰处理后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串行数据;发射卫星向接收卫星发射所述第一串行数据;接收卫星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所述目标传输速率设置接收卫星时钟模块输出时钟信号的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发射卫星按照所述收发并口数量对接收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二并行数据;发射卫星对所述第二并行数据进行解扰处理、解交织处理、译码处理后进行串并转换为第二串行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本系统在发射卫星和接收卫星数据处理中采用并行处理方式,提高了基带处理器数据处理速度,并且自适应地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业务数据量的目标传输速率来设置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实现了信号传输速率可调节,最高可在万兆级比特率下实现基带信息的处理和收发功能;在执行业务数据收发任务的同时,能合理配置有限的硬件资源;在收发两端具备对基带信息进行编码/解码、交织/解交织、加扰/解扰的功能,能纠正信息随机差错和长突发差错,降低误码率,使信号频谱平滑,保证高速通信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高速通信方法中发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高速通信方法中接收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目标传输速率档位切换逻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通信速率档位切换仿真结果示意图,其中,图4(a)为目标传输速率从156.25MHz档位下降到39.0625MHz档位时的切换结果示意图,图4(b)为目标传输速率从10Gbps档位切换到2.5Gbps档位时的切换结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交织表达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解交织表达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包括发射步骤和/或接收步骤。
如图1所示,发射步骤包括:步骤A,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目标传输速率设置发射端时钟频率和发射处理器的收发并口数量;步骤B,按照收发并口数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并行数据;步骤C,对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交织处理、加扰处理后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串行数据,发送第一串行数据。
如图2所示,接收步骤包括:步骤S1,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目标传输速率设置接收端时钟频率和接收处理器的收发并口数量;步骤S2,按照收发并口数量对接收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二并行数据;步骤S3,对第二并行数据进行解扰处理、解交织处理、译码处理后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二串行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目标传输速率可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业务数据量确定。优选的,在实际应用中设置了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后,初始化配置发射处理器/接收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优选的,收发并口为收发I/O并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射步骤中,如图1所示,输入高速串行数据,步骤B中将高速串行数据进行串并转换为第一并行数据,串并转换过程中,根据收发并口数量设置第一并行数据的列数据长度。在步骤C中,将第一并行数据转换为第一串行数据,为高速串行数据,通过射频模块发送出去。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收步骤中,如图2所示,对于接收的高速串行数据,步骤S2中将高速串行数据进行串并转换为第二并行数据,串并转换过程中,根据收发并口数量设置第二并行数据的列数据长度。在步骤S3中,将第二并行数据转换为第二串行数据,为高速串行数据,作为最终接收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的应用场景优选但不限于为星间链路、地面通信链路、地面和卫星通信链路。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A/步骤S1中,依据公式v=f·n设置发射端/接收端时钟频率和发射处理器/接收处理器的收发并口数量,其中,v表示目标传输速率,f表示发射端/接收端的时钟频率,n表示发射处理器/接收处理器的收发并口数量。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将传输速率设置为多个档位,每个档位对应至少一个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组合,根据目标传输速率所属档位对应的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组合设置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应用场景中,工作时钟频率最高可达到156.25MHz,I/O并口数量最多可设置64位,最高可实现10Gbps的数据吞吐量。如图3所示,将目标传输速率设置为1.25Gbps,2.5Gbps,5Gbps和10Gbps四档,如从图3中可以看出,10Gbps档位对应一个组合,即(156.25MHz,64位并口);2.5Gbps对应4个组合。在传输速率档位切换时,可以改变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中任一个完成档位切换,进而减小工作量和加快切换速度。如图3所示,在通信速率10Gbps切换到2.5Gbps的情况下,可采用工作时钟从156.25MHz降到39.0625MHz或者I/O并口数量从64位下降到16位等方案。
在本应用场景中,如图4所示为切换效果示意图,图4(a)为156.25MHz下降到39.0625MHz方案,可以看出当速率切换使能enable拉高后,再经过一个时钟周期所述方法完成工作时钟频率的切换,数据传输速率从10Gbps切换到2.5Gbps。图4(b)为I/O并口数量从64位下降到16位方案,可以看出当速率切换使能enable拉高后,再经过一个时钟周期所述方法完成并口数量从64位到16位的转换,数据传输速率从10Gbps切换到2.5Gbps。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C中,在发送第一串行数据前,还需对第一串行数据进行加同步帧处理;在步骤S1中,在对接收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前还需对接收数据进行解同步帧处理。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C中,对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交织处理、加扰处理的过程包括:采用RS编码算法并行地对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将编码处理后的数据以列存入并按照行数顺序以行读出形成第一串行数据,在以行读出数据的过程中,对每次读出的行数据进行异或运算生成扰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RS编码的过程为:发送端RS编码模块的最终信息矢量表达式如下:
m(x)=m238x238+m237x237+…+m1x+m0;
系统的码元矢量为:c(x)=x16m(x)+r(x);其中,r(x)为信息矢量对生成多项式的余式表达式,具体为:r(x)=x16m(x)modg(x)。
生成多项式g(x)为:
g(x)=x16+118x15+52x14+103x13+31x12+104x11+126x10+187x9+232x8
+17x7+56x6+183x5+49x4+100x3+81x2+44x+79。
对应的RS解码过程为:接收端RS解码模块接收到的码字多项式R(x)为C(x)和噪声E(x)的叠加,即:R(x)=C(x)+E(x)。若信道产生了t个错误,则:
接收端RS解码模块的伴随式定义为:S=(S1,S2,...,S2t)=R·HT。其中,R为接收码元矩阵,H为检验(监督)矩阵,且H·CT=0,其中C为编码矩阵。在接收端,R=C+E,其中,E为传输过程中信道噪声产生的差错矩阵,则有:
ST=H·RT=H·(C+E)T=H·ET=(s1,s2,...,s2t)T
通过相关计算得出:
错误位置多项式σ(x)表达式如下:
令错误值多项式为ω(x)=S(x)σ(x),称S(x)σ(x)=ω(x)(modx2t+1)为求σ(x)的关键方程。σ(x)可以用BM迭代算法将其求出,BM迭代过程如下:
S(x)σ(1)(x)≡ω(1)(x)(modx2)
S(x)σ(2)(x)≡ω(2)(x)(modx3)
S(x)σ(2t)(x)≡ω(2t)(x)(modx2t+1)。
接收端RS解码模块使用Chien搜索求错误位置,设R(x)=rn-1xn-1+rn-2xn-2+...+r1x+r0,为了检验rn-l,(l=1,2,...,n)是否有错,相当于译码器要确定σ-(n-l)是否为δ(x)的根,表达式如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送端交织模块按列写入数据、按行读出数据方式进行交织,交织表达式如图5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端解交织模块按行写入数据、按列读数据方式进行解交织,表达式如图6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发两端的加解扰模块根据并口数量配置移位寄存器,并对收发数据进行异或运算以生成扰码,扰码生成多项式如下:
接收端的解扰过程与发送端的加扰过程相似,采用相同多项式进行解码就能正确还原出加扰前的数据信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送端,包括第一基带处理器、第一时钟模块、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一射频模块,第一基带处理器分别与第一时钟模块、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一射频模块连接;第一时钟模块输出的时钟信号频率可调节;第一基带处理器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目标传输速率设置第一时钟模块输出时钟信号的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按照收发并口数量在第一存储模块中对待发送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并行数据;第一基带处理器对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交织处理、加扰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在第一存储模块中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串行数据;第一基带处理器将第一串行数据传输给第一射频模块发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存储模块优选但不限于为RAM或SRA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接收端,包括第二基带处理器、第二时钟模块、第二存储模块和第二射频模块,第二基带处理器分别与第二时钟模块、第二存储模块和第二射频模块连接;第二时钟模块输出的时钟信号频率可调节;第二基带处理器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目标传输速率设置第二时钟模块输出时钟信号的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按照收发并口数量在第二存储模块中对接收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二并行数据;第二基带处理器对第二并行数据进行解扰处理、解交织处理、译码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在第二存储模块中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二串行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存储模块优选但不限于为RAM或SRA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卫星,当任意两个卫星分别作为发射卫星和接收卫星建立通信链路时:
发射卫星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目标传输速率设置发射卫星时钟模块输出时钟信号的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发射卫星按照收发并口数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并行数据;发射卫星对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交织处理、加扰处理后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串行数据;发射卫星向接收卫星发射第一串行数据;接收卫星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目标传输速率设置接收卫星时钟模块输出时钟信号的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发射卫星按照收发并口数量对接收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二并行数据;发射卫星对第二并行数据进行解扰处理、解交织处理、译码处理后进行串并转换为第二串行数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步骤;
所述发射步骤包括:
步骤A,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所述目标传输速率设置发射端时钟频率和发射处理器的收发并口数量;
步骤B,按照所述收发并口数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并行数据;
步骤C,对所述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交织处理、加扰处理后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串行数据,发送所述第一串行数据;
对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交织处理、加扰处理的过程包括:
采用RS编码算法并行地对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将编码处理后的数据以列存入并按照行数顺序以行读出形成第一串行数据,在以行读出数据的过程中,对每次读出的行数据进行异或运算生成扰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依据公式v=f·n设置发射端时钟频率和发射处理器的收发并口数量,其中,v表示目标传输速率,f表示发射端的时钟频率,n表示发射处理器的收发并口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传输速率设置为多个档位,每个档位对应至少一个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组合,根据目标传输速率所属档位对应的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组合设置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在发送第一串行数据前,还需对第一串行数据进行加同步帧处理。
5.一种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发送端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行数据发送,所述发送端包括第一基带处理器、第一时钟模块、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一射频模块,第一基带处理器分别与第一时钟模块、第一存储模块和第一射频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时钟模块输出的时钟信号频率可调节;
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器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所述目标传输速率设置第一时钟模块输出时钟信号的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按照所述收发并口数量在所述第一存储模块中对待发送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并行数据;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器对所述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交织处理、加扰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在所述第一存储模块中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串行数据;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器将所述第一串行数据传输给第一射频模块发送。
6.一种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卫星,当任意两个卫星分别作为发射卫星和接收卫星建立通信链路时:
发射卫星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行数据发送,发射卫星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所述目标传输速率设置发射卫星时钟模块输出时钟信号的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发射卫星按照所述收发并口数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并行数据;发射卫星对所述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交织处理、加扰处理后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串行数据;发射卫星向接收卫星发射所述第一串行数据;
接收卫星获取目标传输速率,根据所述目标传输速率设置接收卫星时钟模块输出时钟信号的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发射卫星按照所述收发并口数量对接收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二并行数据;发射卫星对所述第二并行数据进行解扰处理、解交织处理、译码处理后进行串并转换为第二串行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83972.5A CN112564769B (zh) | 2020-11-30 | 2020-11-30 | 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发射端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83972.5A CN112564769B (zh) | 2020-11-30 | 2020-11-30 | 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发射端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64769A CN112564769A (zh) | 2021-03-26 |
CN112564769B true CN112564769B (zh) | 2022-08-26 |
Family
ID=75046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83972.5A Active CN112564769B (zh) | 2020-11-30 | 2020-11-30 | 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发射端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647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98381B (zh) * | 2022-03-09 | 2023-12-29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一种适用于低轨卫星的星间链路高速收发装置 |
CN116388844B (zh) * | 2023-03-31 | 2023-12-12 | 广州邦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卫星通信终端的通信控制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1080A (zh) * | 2012-08-08 | 2012-12-12 | 天津大学 | 1553b通信总线带宽扩展的接收方法 |
EP2369772A3 (en) * | 2010-01-08 | 2013-08-14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Transmit diversity using low code rate spatial multiplexing |
CN105721385A (zh) * | 2016-03-24 | 2016-06-29 | 清华大学 | 面向子载波数可变系统的编码调制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01171A (en) * | 1996-03-15 | 1999-05-04 | Sirf Technology, Inc. | Triple multiplexing spread spectrum receiver |
CN1455524A (zh) * | 2003-03-17 | 2003-11-12 | 西南交通大学 | 用于多发射多接收(mimo)天线阵列系统的空间并行交织方法 |
CN1665226A (zh) * | 2004-11-18 | 2005-09-07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 短波弱信号多码道Turbo迭代接收方法 |
CN101136811A (zh) * | 2007-09-28 | 2008-03-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Ofdm发射信号处理装置、方法及射频远端单元 |
JP5043702B2 (ja) * | 2008-02-05 | 2012-10-10 | 国立大学法人東京工業大学 |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CN201742430U (zh) * | 2009-06-16 | 2011-02-09 | 世纪晶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率并行的误码仪 |
CN101610122B (zh) * | 2009-07-03 | 2013-03-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并行帧同步的扰码装置及其解扰码装置 |
CN101783781B (zh) * | 2010-02-05 | 2012-05-23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降低ofdm系统信号峰均功率比的信息传输方法 |
CN101826877B (zh) * | 2010-05-14 | 2012-06-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位宽数据串行转换装置 |
CN101867451B (zh) * | 2010-06-02 | 2012-11-07 | 北京邮电大学 | 具有高速并行编译码结构的多用户网络编码通信的方法 |
CN101986621A (zh) * | 2010-11-08 | 2011-03-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映射方法及装置 |
CN102710316B (zh) * | 2012-01-15 | 2014-09-17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卫星信号模拟源设备 |
CN103632104B (zh) * | 2013-10-17 | 2016-09-14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大数据环境下动态数据的并行加解密方法 |
CN104008080B (zh) * | 2014-06-17 | 2017-06-27 |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串行数据解析方法和装置 |
CN109245857B (zh) * | 2016-09-14 | 2019-09-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的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
CN106844483A (zh) * | 2016-12-23 | 2017-06-13 | 航天星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日志数据流处理方法 |
CN107689827A (zh) * | 2017-07-12 | 2018-02-13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一种遥感卫星高速载荷数据光纤传输接口 |
CN109428674B (zh) * | 2017-08-30 | 2022-04-15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接收端及存储介质 |
CN108347278B (zh) * | 2017-12-23 | 2021-07-06 |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 适应可变速率的高速带宽调制方法及系统 |
CN108540139B (zh) * | 2018-04-17 | 2022-05-20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 一种通用的准循环ldpc码编码器的fpga实现方法及装置 |
US10361690B1 (en) * | 2018-06-14 | 2019-07-23 |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 Duty cycle and skew correction for output signals generated in source synchronous systems |
CN110365450B (zh) * | 2019-08-14 | 2021-12-07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星载高速可调速率数据传输接口及传输方法 |
CN110737612A (zh) * | 2019-09-18 | 2020-01-31 | 复旦大学 | 一种含有存储内计算的处理器 |
CN110673797A (zh) * | 2019-09-20 | 2020-01-10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块存储服务中的逻辑卷拷贝方法 |
CN111404851B (zh) * | 2020-04-13 | 2022-12-16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 一种高速并行基带信号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1510110B (zh) * | 2020-04-30 | 2023-10-20 | 上海大学 | 一种并行处理的插值匹配滤波方法及滤波器 |
-
2020
- 2020-11-30 CN CN202011383972.5A patent/CN1125647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69772A3 (en) * | 2010-01-08 | 2013-08-14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Transmit diversity using low code rate spatial multiplexing |
CN102821080A (zh) * | 2012-08-08 | 2012-12-12 | 天津大学 | 1553b通信总线带宽扩展的接收方法 |
CN105721385A (zh) * | 2016-03-24 | 2016-06-29 | 清华大学 | 面向子载波数可变系统的编码调制方法和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Effects of Varying Message Precision in Digit-Online LDPC Decoders;Philip A. Marshall;《2012 IEEE Workshop on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20130214;第7-12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64769A (zh) | 2021-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92793B2 (en) | Cod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mprovements for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hannels | |
US6202189B1 (en) | Punctured serial concatenated convolutional cod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earth-orbit satellite data communication | |
CN102714504B (zh) | 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EP2346197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error correcting codes | |
CN107026709A (zh) | 一种数据包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 |
CN112564769B (zh) | 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发射端及系统 | |
CN103873071A (zh) | 一种前向纠错编码、译码方法和装置、通信设备及系统 | |
AU6332699A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unctured or repeated data | |
CN103125090A (zh) | 用于在多入多出信道中进行传输和接收以在多个映射矩阵之间分配码字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 |
US6279132B1 (en) | Concatenated error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processing satellite uplink | |
EP3480960B1 (en) | Error correction decoding device,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device | |
JP2002100996A (ja) | 通信信号の連鎖状符号化/復号化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CN113783597A (zh) | 近地遥感卫星可变编码调制数据传输组帧系统及组帧方法 | |
CN101277118A (zh) | 基于ldpc码的级联码的编码方法 | |
EP1091517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punctured or repeated data | |
CN109660265A (zh) | 一种基于DVB-RCS标准的自适应双二元Turbo码编译码方法 | |
CN112583526A (zh) | 低轨卫星星间自适应交解织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系统 | |
EP1790083B1 (en) | Cod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mprovements for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hannels | |
CN113965244B (zh) | 卫星通信可变编码调制分数帧处理方法 | |
JPH04233840A (ja) |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信号処理方法及び移動体無線電話トランシーバ | |
CN111600612B (zh) | 一种用于leo卫星vcm数传系统的fec编码ip核 | |
EP2802079A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s for broadb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
JP2001237791A (ja) | 反復復号による積符号を用いたバーストおよびパケット・ワイヤレス送信システム | |
WO2024243938A1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protograph-bas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ing | |
Zolotarev et al. | Algorithm of multithreshold decoding for Gaussian channel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401123 39-1, Building 1, No. 64, Middle Huangshan Avenue,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Star Network Appl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618 Liangjiang Avenue, Longxing Town,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Dongfanghong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