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5783B - 一种用于新生儿的呼吸定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生儿的呼吸定位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45783B CN112545783B CN202011390999.7A CN202011390999A CN112545783B CN 112545783 B CN112545783 B CN 112545783B CN 202011390999 A CN202011390999 A CN 202011390999A CN 112545783 B CN112545783 B CN 1125457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pipe
- user
- module
-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ventilators; Tracheal tub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Nurs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科领域的一种用于新生儿的呼吸定位系统,该装置包括床体、密封箱、固定旋转模块、气体输送模块和定向送气模块,通过设置固定旋转模块,充气密封垫可以与使用者的保持紧密连接,使得呼吸室能保持相对密封的状态,且固定旋转模块可以与使用者进行同步旋转,使得使用者在充气连接的时候还能进行翻身调整姿势;通过设置定向送气模块,可以将吸入气体更准确地送给使用者吸入,通过设置转向监测摄像头可以对使用者的头部方向得到更准确的判断;气体传送模块设置为双通道形,且设置有加湿模块可以对气体进行加湿或者提交可吸入的药物给使用者进行吸收和治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生儿呼吸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生儿的呼吸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征状,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于生后4-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气三凹征,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体重越轻病死率越高。通过氧疗和辅助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团队对现已开发的多款呼吸设备进行使用与研究,也通过与使用者和医护人员的交流反馈中,挖掘出了呼吸机的发展的趋势和实际应用时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经过我们海量的检索,发现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呼吸机结构主要有如公开号为JP2017505176A、JP2006275240A、CN105617500B和CN102755685B所公开的呼吸机机构,其中公开号为CN105963836B所公开的新型医用呼吸机尤为具有代表性,该呼吸机通过设有吸气回路与呼气回路,从而使得供氧能够顺利循环,空气混合器对空气、氧气进行混合,从而提供患者所需要的空氧比例的气体,气源为空气与氧气气源,细菌过滤器能够将混合后的气体进行过滤,杀菌,设有的过压保护器避免为患者提供的呼吸气体气压过高,流量计方便监测供气流量,湿化器能够对气体进行湿润,从而使得患者更加舒适;细菌过滤器上设有的紫外线灯能够对细菌过滤器进行消毒杀菌,而运用紫外线对过滤器进行照射可能会产生一些臭氧,细菌过滤器的下游安装的臭氧分解器能够对产生的臭氧进行分解,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这种医用新型呼吸机还能够更加方便调节空气氧气的比例,并且确保至少会有氧气/空气给患者供养,但这类型的设备往往需要使用者佩戴呼吸面罩方便氧气定向地导进呼吸道中,但由于新生儿的头部尺寸比较小,带起来会容易发生松动,而且头骨还比较脆弱,带面罩可能会对骨头造成勒伤,而且带面罩的不适使得新生儿不会很配合,经常会将呼吸面罩会导管拨开,所以需要开发一种保证供氧治疗的同时能够提高治疗舒适度的呼吸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在呼吸装置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新生儿的呼吸定位系统。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新生儿的呼吸定位系统,包括:床体,用于供使用者趟着,所述床体包括支撑座和床板,所述床板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
密封箱,设置在所述床体上,所述密封箱箱内的区域为呼吸室,用于将使用者的头部放置在呼吸室内,同时除头部以外的部位放置在呼吸室外部;
固定旋转模块,设置在密封箱的人体出入口处,所述固定旋转模块设置有充气密封垫,当充气密封垫充气后与使用者的身体过盈配合,所述固定旋转模块用于当使用者进行翻身旋转时,与使用者同步旋转;
气体输送模块,与所述密封箱连接,用于提供可呼吸气体同时将废气从呼吸室排出;
定向送气模块,设置在所述密封箱上,且与所述气体输送模块连通,用于将所述可呼吸气体定向输送到使用者的口鼻中。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箱包括安装座和上盖组件,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板上,所述上盖组件为双层机构,包括设置在设置在外侧的外盖、设置在内侧的内盖和设置所述外盖与内盖之间的空腔,所述外盖的底部和内盖的底部均与所述安装座密封连接,所述安装座和上盖朝向床板尾部的一侧设置有人体出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旋转模块包括固定环、活动内环、滚动体和充气密封垫,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身体穿孔的内周,所述活动内环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环的内周,所述滚动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环上且与所述活动环抵接,所述充气密封垫套设在所述活动内环的内周,所述床板与所述固定旋转模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定向送气模块包括进气口、进气管道、出气口、进气控制阀和第一排气孔,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外盖上,所述出气口设置有多个,且环形排布设置在内盖上,所述进气管道设置在密封箱的空腔内,且所述进气管道将所述进气口与各个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孔贯穿所述内盖和外盖设置,所述进气控制阀设置在各个出气口,用于控制各个出气口的气体流通开闭。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输送模块包括机盒、吸气总成、呼气总成和第一控制机构,所述吸气总成包括均设置在机盒内且依次连接的气体混合机构、加湿机构和出气机构,所述出气机构与所述呼吸是连通,所述呼吸总成包括设置在集上排气管和将所述排气管与呼吸室连通的第二导气管。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固定旋转模块,充气密封垫可以与使用者的保持紧密连接,使得呼吸室能保持相对密封的状态,且固定旋转模块可以与使用者进行同步旋转,使得使用者在充气连接的时候还能进行翻身调整姿势;通过设置定向送气模块,可以将吸入气体更准确地送给使用者吸入,通过设置转向监测摄像头可以对使用者的头部方向得到更准确的判断;气体传送模块设置为双通道形,且设置有加湿模块可以对气体进行加湿或者提交可吸入的药物给使用者进行吸收和治疗;通过设置弯曲徘徊的进气管道和温控机构,使得进气管道在送气的同时可以进行热量的输送,同时通过设置排风机构可以将多余的热量排出。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为本发明的密封箱和固定旋转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气体输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送气管道与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送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送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床体1、支撑座11、床板12、密封箱2、安装座21、上盖组件22、外盖221、内盖222、空腔223、隔热层224、人体出入口23、固定旋转模块3、固定环31、活动内环32、内圆环座321、卡环322、连接环323、滚动体33、充气密封垫34、气体输送模块4、机盒41、吸气总成42、气体混合机构421、加湿机构422、出气机构423、呼气总成43、第一控制机构44、定向送气模块5、进气口51、进气管道52、出气口53、进气控制阀54、第一排气孔55、枕头6、排气风机71、呼吸阀硅胶片72、转向监测组件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新生儿的呼吸定位系统,包括:床体1,用于供使用者趟着;
密封箱2,设置在所述床体1上,所述密封箱2箱内的区域为呼吸室,用于将使用者的头部放置在呼吸室内,同时除头部以外的部位放置在呼吸室外部;
固定旋转模块3,设置在密封箱2的人体出入口23处,所述固定旋转模块3设置有充气密封垫34,当充气密封垫34充气后与使用者的身体过盈配合,所述固定旋转模块3用于当使用者进行翻身旋转时,与使用者同步旋转;
气体输送模块4,用于提供可呼吸气体同时将废气从呼吸室排出;
定向送气模块5,设置在所述密封箱2上,且与所述气体输送模块4连通,用于将所述可呼吸气体定向输送到使用者的口鼻中;
所述床体1包括支撑座11和床板12,所述床板12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1上;
密封箱2包括安装座21和上盖组件22,所述安装座21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板12上,所述上盖组件22为双层机构,包括设置在设置在外侧的外盖221、设置在内侧的内盖222和设置所述外盖221与内盖222之间的空腔223,所述外盖221的底部和内盖222的底部均与所述安装座21密封连接,所述安装座21和上盖朝向床板12尾部的一侧设置有人体出入口23;
所述固定旋转模块3包括固定环31、活动内环32、滚动体33和充气密封垫34,所述固定环31设置在所述身体穿孔的内周,所述活动内环32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环31的内周,所述滚动体33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环31上且与所述活动环抵接,所述充气密封垫34套设在所述活动内环32的内周,所述床板12与所述固定旋转模块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
所述定向送气模块5包括进气口51、进气管道52、出气口53、进气控制阀54和第一排气孔55,所述进气口51设置在外盖221上,所述出气口53设置有多个,且环形排布设置在所述内盖222上,所述进气管道52设置在所述空腔223内,且所述进气管道52将所述进气口51与各个出气口53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孔55贯穿所述内盖222和外盖221设置,所述进气控制阀54设置在各个出气口53,用于控制各个出气口53的气体流通开闭;
所述气体输送模块4包括机盒41、吸气总成42、呼气总成43和第一控制机构44,所述吸气总成42包括均设置在机盒41内且依次连接的气体混合机构421、加湿机构422和出气机构423,所述出气机构423与所述呼吸是连通,所述呼吸总成包括设置在集上排气管和将所述排气管与呼吸室连通的第二导气管。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本实施例包括前述全部技术特征并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一种用于新生儿的呼吸定位系统,包括:床体1,用于供使用者趟着;
密封箱2,设置在所述床体1上,所述密封箱2箱内的区域为呼吸室,用于将使用者的头部放置在呼吸室内,同时除头部以外的部位放置在呼吸室外部;
固定旋转模块3,设置在密封箱2的人体出入口23处,所述固定旋转模块3设置有充气密封垫34,当充气密封垫34充气后与使用者的身体过盈配合,所述固定旋转模块3用于当使用者进行翻身旋转时,与使用者同步旋转以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
气体输送模块4,用于提供可呼吸气体同时将废气从呼吸室排出;
定向送气模块5,设置在所述密封箱2上,且与所述气体输送模块4连通,用于将所述可呼吸气体定向输送到使用者的口鼻中;
所述床体1包括支撑座11和床板12,所述床板12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1上;
密封箱2包括安装座21和上盖组件22,所述安装座21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板12上,所述上盖组件22为双层机构,包括设置在设置在外侧的外盖221、设置在内侧的内盖222和设置所述外盖221与内盖222之间的空腔223,所述外盖221的底部和内盖222的底部均与所述安装座21密封连接,所述安装座21和上盖朝向床板12尾部的一侧设置有人体出入口23;
所述固定旋转模块3包括固定环31、活动内环32、滚动体33和充气密封垫34,所述固定环31设置在所述身体穿孔的内周,所述活动内环32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环31的内周,所述滚动体33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环31上且与所述活动环抵接,所述充气密封垫34套设在所述活动内环32的内周,所述床板12与所述固定旋转模块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正常使用时,使用者躺在床板12时肩膀位置应该与人体出入口23的竖向位置对齐;
所述定向送气模块5包括进气口51、进气管道52、出气口53、进气控制阀54和第一排气孔55,所述进气口51设置在外盖221上,所述出气口53设置有多个,且环形排布设置在所述内盖222上,所述进气管道52设置在所述空腔223内,且所述进气管道52将所述进气口51与各个出气口53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孔55贯穿所述内盖222和外盖221设置,所述进气控制阀54设置在各个出气口53,用于控制各个出气口53的气体流通开闭;
所述气体输送模块4包括机盒41、吸气总成42、呼气总成43和第一控制机构44,所述吸气总成42包括均设置在机盒41内且依次连接的气体混合机构421、加湿机构422和出气机构423,所述出气机构423与所述呼吸是连通,所述呼吸总成包括设置在集上排气管和将所述排气管与呼吸室连通的第二导气管。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包括加热板、温度传感器和排风机构;
所述加热板设置在储水箱的底部,所述加热板用于将储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加热板与第一控制机构44电性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储水箱内,用于对储水箱内的水温进行监测,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控制机构44电性连接;
进一步结合图4、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道52设置为S形且环绕所述空腔223设置,用于在输送气体的同时将热量均匀地分布在呼吸室内;
所述外盖221的内侧面套设有隔热层224,所述隔热层224用于减少热量流失到外界环境;
进一步结合图6所示,所述排风机构包括呼吸阀硅胶片72和排气风机71,所述外盖221上设置有第二排气孔,所述排气风机71设置所述内盖222上,所述内腔还设置有将所述第二排气孔与所述所述呼吸阀连通的排气通道,所述呼吸阀硅胶片72设置在外盖221的第二排气孔上,所述排气风机71与所述第一控制机电性连接,所述排气风机71用于将呼吸室的气体和热量从第二排气孔中吹出同时将所述呼吸阀硅胶片72顶开。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本实施例包括前述全部技术特征并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进一步结合图3、图5所示,一种用于新生儿的呼吸定位系统,包括:床体1,用于供使用者趟着;
密封箱2,设置在所述床体1上,所述密封箱2箱内的区域为呼吸室,用于将使用者的头部放置在呼吸室内,同时除头部以外的部位放置在呼吸室外部;
固定旋转模块3,设置在密封箱2的人体出入口23处,所述固定旋转模块3设置有充气密封垫34,当充气密封垫34充气后与使用者的身体过盈配合,所述固定旋转模块3用于当使用者进行翻身旋转时,与使用者同步旋转以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
气体输送模块4,用于提供可呼吸气体同时将废气从呼吸室排出;
定向送气模块5,设置在所述密封箱2上,且与所述气体输送模块4连通,用于将所述可呼吸气体定向输送到使用者的口鼻中;
所述床体1包括支撑座11和床板12,所述床板12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1上;
密封箱2包括安装座21和上盖组件22,所述安装座21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板12上,所述上盖组件22为双层机构,包括设置在设置在外侧的外盖221、设置在内侧的内盖222和设置所述外盖221与内盖222之间的空腔223,所述外盖221的底部和内盖222的底部均与所述安装座21密封连接,所述安装座21和上盖朝向床板12尾部的一侧设置有人体出入口23;
所述固定旋转模块3包括固定环31、活动内环32、滚动体33和充气密封垫34,所述固定环31设置在所述身体穿孔的内周,所述活动内环32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环31的内周,所述滚动体33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环31上且与所述活动环抵接,所述充气密封垫34套设在所述活动内环32的内周,所述床板12上与所述固定旋转模块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
所述定向送气模块5包括进气口51、进气管道52、出气口53、进气控制阀54和第一排气孔55,所述进气口51设置在外盖221上,所述出气口53设置有多个,且环形排布设置在所述内盖222上,所述进气管道52设置在所述空腔223内,且所述进气管道52将所述进气口51与各个出气口53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孔55贯穿所述内盖222和外盖221设置,所述进气控制阀54设置在各个出气口53,用于控制各个出气口53的气体流通开闭;
所述气体输送模块4包括机盒41、吸气总成42、呼气总成43和第一控制机构44,所述吸气总成42包括气体混合机构421、加湿机构422和出气机构423,所述气体混合模块包括氧气输入管道、空气输入管道和三头管,所述氧气输入管道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机盒41上,另一端与所述三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空气输入管道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机盒41上,另一端与所述三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氧气输入管道和空气输入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加湿机构422包括储水箱和氧气传感器,所述三头管的第三端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氧气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储水箱上用于检测储水箱内的氧气浓度,所述出气机构423包括出气管、第三控制阀和第一导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安装在所述出气管上,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口51连通;
所述呼气总成43包括排气管、第四控制阀和第二导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机盒41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机盒41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第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孔55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机构44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氧气传感器电性连接;
所述活动内环32的竖向截面形状设置为“工”形,所述活动内环32包括设置在内周的内圆环座321、设置在外周的卡环322和将所述卡环322与内圆环座321连接的连接环323,所述充气密封垫34也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充气密封垫34与所述内圆环座321的内侧面密封连接,所述内圆环座321上设置有充气阀,所述充气阀与所述充气密封垫34的内腔连通,通过将充气阀与充气泵连接可往充气密封垫34的内部进行充气;
所述固定环31设置为水平截面形状为半圆环形状,所述固定环31的内侧面设置有卡口,所述活动内环32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固定环31内,所述滚动体33设置有多个,所述滚动体33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环31的内部且分别设置活动内环32的上下两侧,所述固定环31的小面侧设置有供活动内环32和连接环323穿过的T形孔,所述活动内环32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开孔内;
所述上盖通过铰链与所述安装座21连接;
所述安装座21上还滑动设置有枕头6,所述安装座21的内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枕头6的朝向所述滑轨的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还包括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包括加热板、温度传感器和排风机构;
所述加热板设置在储水箱的底部,所述加热板用于将储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加热板与第一控制机构44电性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储水箱内,用于对储水箱内的水温进行监测,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控制机构44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道52设置为S形且环绕所述空腔223设置,用于在输送气体的同时将热量均匀地分布在呼吸室内;
所述外盖221的内侧面套设有隔热层224,所述隔热层224用于减少热量流失到外界环境;
所述排风机构包括呼吸阀硅胶片72和排气风机71,所述外盖221上设置有第二排气孔,所述排气风机71设置所述内盖222上,所述内腔还设置有将所述第二排气孔与所述所述呼吸阀连通的排气通道,所述呼吸阀硅胶片72设置在外盖221的第二排气孔上,所述排气风机71与所述第一控制机电性连接,所述排气风机71用于将呼吸室的气体和热量从第二排气孔中吹出同时将所述呼吸阀硅胶片72顶开;
所述定向送气模块5还包括第二控制机构和转向监测组件8,所述角度检测组件为红外摄像头,红外摄像头在无灯光的情况下也不影响监测,所述红外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内盖222上且摄像头朝向枕头6设置,用于对患者的头部方位进行监察,所述第二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1内,所述红外摄像头、进气控制阀54与所述第二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包括实现的示例性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配置例如,已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而没有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配置。该描述仅提供示例配置,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前面对配置的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技术的使能描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综上,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用于新生儿的呼吸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用于供使用者躺着,所述床体包括支撑座和床板,所述床板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
密封箱,设置在所述床体上,所述密封箱箱内的区域为呼吸室,用于将使用者的头部放置在呼吸室内,同时除头部以外的部位放置在呼吸室外部;
固定旋转模块,设置在密封箱的人体出入口处,所述固定旋转模块设置有充气密封垫,当充气密封垫充气后与使用者的身体过盈配合,所述固定旋转模块用于当使用者进行翻身旋转时,与使用者同步旋转;
气体输送模块,与所述密封箱连接,用于提供可呼吸气体同时将废气从呼吸室排出;
定向送气模块,设置在所述密封箱上,且与所述气体输送模块连通,用于将所述可呼吸气体定向输送到使用者的口鼻中;
所述密封箱包括安装座和上盖组件,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板上,所述上盖组件为双层机构,包括设置在外侧的外盖、设置在内侧的内盖和设置所述外盖与内盖之间的空腔,所述外盖的底部和内盖的底部均与所述安装座密封连接,所述安装座和上盖朝向床板尾部的一侧设置有人体出入口;
所述固定旋转模块包括固定环、活动内环、滚动体和充气密封垫,所述固定环设置在身体穿孔的内周,所述活动内环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环的内周,所述滚动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环上且与所述活动内环抵接,所述充气密封垫套设在所述活动内环的内周,所述床板与所述固定旋转模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
所述定向送气模块包括进气口、进气管道、出气口、进气控制阀和第一排气孔,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外盖上,所述出气口设置有多个,且环形排布设置在所述内盖上,所述进气管道设置在密封箱的空腔内,且所述进气管道将所述进气口与各个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孔贯穿所述内盖和外盖设置,所述进气控制阀设置在各个出气口,用于控制各个出气口的气体流通开闭;
所述气体输送模块包括机盒、吸气总成、呼气总成和第一控制机构,所述吸气总成包括均设置在机盒内且依次连接的气体混合机构、加湿机构和出气机构,所述气体混合机构包括氧气输入管道、空气输入管道和三头管,所述氧气输入管道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机盒上,另一端与所述三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空气输入管道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机盒上,另一端与所述三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氧气输入管道和空气输入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加湿机构包括储水箱和氧气传感器,所述三头管的第三端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氧气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储水箱上用于检测储水箱内的氧气浓度,所述出气机构包括出气管、第三控制阀和第一导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安装在所述出气管上,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所述呼气总成包括排气管、第四控制阀和第二导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机盒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机盒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第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孔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氧气传感器电性连接;
所述系统还包括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包括加热板、温度传感器和排风机构;所述加热板设置在储水箱的底部,所述加热板用于将储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加热板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储水箱内,用于对储水箱内的水温进行监测,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90999.7A CN112545783B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一种用于新生儿的呼吸定位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90999.7A CN112545783B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一种用于新生儿的呼吸定位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45783A CN112545783A (zh) | 2021-03-26 |
CN112545783B true CN112545783B (zh) | 2022-03-29 |
Family
ID=75047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9099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545783B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一种用于新生儿的呼吸定位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45783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195654A (ja) * | 2008-02-19 | 2009-09-03 | Ichiro Matsuura | 上半身被覆器 |
CN202314830U (zh) * | 2011-11-10 | 2012-07-11 | 闫丽范 | 高压氧舱内的吸氧头罩 |
CN204501980U (zh) * | 2015-02-12 | 2015-07-29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移动呼吸机治疗车 |
CN105078693A (zh) * | 2015-09-11 | 2015-11-25 | 张庆荣 | 重症抢救监护集成床 |
CN204972615U (zh) * | 2015-07-23 | 2016-01-20 | 苏海更 | 一种用于新生儿临床特护的供氧头罩 |
CN105963836A (zh) * | 2016-05-31 | 2016-09-28 | 成都德善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医用新型呼吸机 |
CN210811875U (zh) * | 2019-07-26 | 2020-06-23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 一种血管瘤患者防抓挠护理装置 |
CN211068551U (zh) * | 2019-11-05 | 2020-07-24 | 彭粤铭 | 一种新生儿呼吸器 |
-
2020
- 2020-12-02 CN CN202011390999.7A patent/CN11254578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195654A (ja) * | 2008-02-19 | 2009-09-03 | Ichiro Matsuura | 上半身被覆器 |
CN202314830U (zh) * | 2011-11-10 | 2012-07-11 | 闫丽范 | 高压氧舱内的吸氧头罩 |
CN204501980U (zh) * | 2015-02-12 | 2015-07-29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移动呼吸机治疗车 |
CN204972615U (zh) * | 2015-07-23 | 2016-01-20 | 苏海更 | 一种用于新生儿临床特护的供氧头罩 |
CN105078693A (zh) * | 2015-09-11 | 2015-11-25 | 张庆荣 | 重症抢救监护集成床 |
CN105963836A (zh) * | 2016-05-31 | 2016-09-28 | 成都德善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医用新型呼吸机 |
CN210811875U (zh) * | 2019-07-26 | 2020-06-23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 一种血管瘤患者防抓挠护理装置 |
CN211068551U (zh) * | 2019-11-05 | 2020-07-24 | 彭粤铭 | 一种新生儿呼吸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45783A (zh) | 2021-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29870B2 (en) |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ressurized gas delivered to a patient | |
JP7063959B2 (ja) | 呼吸圧治療装置 | |
US9155857B2 (en) | CPAP system with heat moisture exchange (HME) and multiple channel hose | |
EP4151258B1 (en) | Gas therapy system | |
AU2010310736B2 (en) | Integrated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apparatus | |
EP1275412B1 (en) | Exhalation valve for a nasal breathing mask | |
CN101360528B (zh) | 适于和双肢回路或单肢回路一起使用的呼吸器 | |
US12263308B2 (en) | Respiratory pressure therapy system with nebulising humidifier | |
US9486602B2 (en) | Ventilation mask with integrated piloted exhalation valve and method of ventilating a patient using the same | |
CN102438571A (zh) | 全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设备 | |
CN209734715U (zh) | 呼吸面罩的弯管、呼吸面罩以及通气治疗设备 | |
CN110740774A (zh) | 鼻患者接口装置、呼吸设备以及用于操作呼吸设备的方法 | |
CN116831842A (zh) | 一种高压氧舱供氧系统和高压氧舱监测系统 | |
CN112545783B (zh) | 一种用于新生儿的呼吸定位系统 | |
CN210583294U (zh) | 一种皮球辅助供压的自控式雾化治疗装置 | |
CN209108334U (zh) | 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 | |
CN219423513U (zh) | 一种辅助呼吸装置 | |
CN111228623A (zh) | 呼吸面罩 | |
CN210933254U (zh) | 一种新生儿辅助呼吸装置以及辅助呼吸设备 | |
CN119055900A (zh) | 一种重度呼吸道疾病患者可穿戴呼吸机 | |
CN116850407A (zh) | 一种新生儿用cpap呼吸机呼吸管固定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