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0483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40483A CN112540483A CN202011429356.9A CN202011429356A CN112540483A CN 112540483 A CN112540483 A CN 112540483A CN 202011429356 A CN202011429356 A CN 202011429356A CN 112540483 A CN112540483 A CN 1125404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distance
- common electrode
- dark
- subst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4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一公共电极,第二基板上设有像素电极及第二公共电极;像素电极包括与第二公共电极重叠的重叠区电极,与边缘场效应产生暗纹区域对应的暗纹区电极,以及在重叠区电极及暗纹区电极以外并与第一公共电极正对设置的主透光区电极;重叠区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暗纹区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具有第二距离,主透光区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具有第三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且第二距离小于第三距离。本申请的显示面板,通过上述面板设计,使得偏转电场稳定性好,且可以减少暗纹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一般包括彩色滤光片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设于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通过分别在两个基板的相对内侧设置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并通过施加电压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从而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以产生画面。
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扭曲向列(TN)模式、电子控制双折射(ECB)模式、垂直配向(VA)模式等多种显示模式,其中,垂直配向(VA)模式属于非接触式配向制作工艺,可以避免由于接触摩擦配向引起的静电及离子污染等问题,但垂直配向(VA)技术在暗纹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暗纹方面有待改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像素电极及第二公共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重叠的重叠区电极,与边缘场效应产生暗纹区域对应的暗纹区电极,以及在重叠区电极及暗纹区电极以外并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正对设置的主透光区电极;
所述重叠区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暗纹区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主透光区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具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三距离。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将像素电极分成重叠区电极、暗纹区电极及主透光区电极,暗纹区电极为第二公共电极的边缘区域即边缘透光区,并通过将边缘透光区与第一公共电极之间的第二距离设置成小于重叠区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之间的第一距离,且小于主透光区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之间的第三距离,使得边缘透光区的电场强度强于重叠区电极及主透光区电极的电场强度,也即是边缘透光区的偏转电场大于边缘电场,偏转电场的稳定性得以提升,减少边缘电场的影响,减少第二公共电极边缘区域出现暗纹或亮度不均匀等问题的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相等,或者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三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正对所述暗纹区电极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的其他位置向所述暗纹区电极方向凸出设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暗纹区电极相对所述重叠区电极及所述主透光区电极向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方向凸出设置。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公共电极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上设有保护层,所述像素电极设于所述保护层上;所述保护层对应所述暗纹区电极的位置向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方向凸出设置。
在再二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对应所述主透光区电极的位置向所述第二基板方向下沉设置。
在再三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正对所述暗纹区电极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的其他位置向所述暗纹区电极方向凸出设置;所述第二公共电极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上设有保护层,所述像素电极设于所述保护层上;所述保护层对应所述暗纹区电极的位置向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方向凸出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正对所述暗纹区电极的厚度为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其他位置的厚度的10倍及以上。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上述显示面板的设计,使得该显示装置减少暗纹的出现,显示效果更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像素电极及第二公共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重叠的重叠区电极,与边缘场效应产生暗纹区域对应的暗纹区电极,以及在重叠区电极及暗纹区电极以外并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正对设置的主透光区电极;
所述重叠区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暗纹区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主透光区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具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三距离;
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相等;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正对所述暗纹区电极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的其他位置向所述暗纹区电极方向凸出设置;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正对所述暗纹区电极的厚度为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其他位置的厚度的10倍及以上。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第一距离与第三距离相等的设计,使得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简单;同时,通过暗纹区电极厚度的设计,使得偏转电场的强度远大于边缘电场的强度,从而提高了偏转电场的稳定性,且暗纹消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再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第一基板;20、第一公共电极;30、像素电极;31、重叠区电极;32、暗纹区电极;33、主透光区电极;40、保护层;50、栅极绝缘层;60、第二公共电极;70、第二基板;80、数据线;90、扫描线;100、薄膜晶体管;d1、第一距离;d2、第二距离;d3、第三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说明。该显示面板通过特殊的面板设计能够改善暗纹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2及图3,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70,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70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基板10具体为彩色滤光片基板,第二基板70具体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第一基板10上设有第一公共电极20,第二基板70上设有像素电极30及第二公共电极60,像素电极30与第二公共电极6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于第二基板70上,第一方向为第一基板10与第二基板70间隔分布的方向,也即是图1中的竖直方向。数据线80沿竖直方向延伸,扫描线90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与数据线80绝缘交错设置,薄膜晶体管100分别与数据线80、扫描线90及像素电极30连接,第一公共电极20与第二公共电极60相连,无电压差,第一公共电极20与像素电极30形成液晶电容,第二公共电极60与像素电极30形成存储电容。由于第二公共电极60不透光,因此第二公共电极60与像素电极30的重叠部分也不透光。此外,像素电极30与第一公共电极20之间以及像素电极30与第二公共电极60之间均形成有边缘电场,边缘电场会影响到第二公共电极60边缘区域部分的亮暗均匀性,这种现象称为边缘场效应。此外,边缘场效应会影响到像素电极30与第一公共电极20之间的电场稳定性,电场出现波动,使得部分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波动,从而出现暗纹、亮暗不均匀及亮暗边界不清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2及图3,本申请的像素电极30包括重叠区电极31、暗纹区电极32及主透光区电极33。重叠区电极31为像素电极30与第二公共电极60重叠的区域,暗纹区电极32为像素电极30与因为边缘场效应而产生暗纹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也即是第二公共电极60的边缘区域即边缘透光区,主透光区电极33为像素电极30在重叠区电极31及暗纹区电极32以外并与第一公共电极20正对设置的区域。其中,因为边缘场效应而产生暗纹的区域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多次试验测得。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像素所需的存储电容,重叠区电极31的范围在1um~3um之间,而试验测得因边缘场效应而产生暗纹的区域的宽度一般在1um~5um之间,相应的暗纹区电极32的宽度可以对应设置在1um~5um之间。
重叠区电极31与第一公共电极20之间具有第一距离d1,暗纹区电极32与第一公共电极20之间具有第二距离d2,主透光区电极33与第一公共电极20之间具有第三距离d3,第二距离d2小于第一距离d1,且第二距离d2小于第三距离d3。根据电场公式E=U/d可得,暗纹区电极32的电场强度大于重叠区电极31的电场强度,且暗纹区电极32的电场强度大于主透光区电极33的电场强度,也即是第二公共电极60的边缘透光区的偏转电场强度大于边缘电场强度,在主透光区电极33该偏转电场的强度相对增强,偏转电场稳定性得以提升,减少边缘电场的影响,减少第二公共电极60边缘区域出现暗纹或亮度不均匀等问题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通过将像素电极30分成重叠区电极31、暗纹区电极32及主透光区电极33,暗纹区电极32为第二公共电极60的边缘区域即边缘透光区,并通过将边缘透光区与第一公共电极20之间的第二距离d2设置成小于重叠区电极31与第一公共电极20之间的第一距离d1,且小于主透光区电极33与第一公共电极20之间的第三距离d3,使得边缘透光区的电场强度强于重叠区电极31及主透光区电极33的电场强度,也即是边缘透光区的偏转电场大于边缘电场,偏转电场的稳定性得以提升,减少边缘电场的影响,减少第二公共电极60边缘区域出现暗纹或亮度不均匀等问题的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3,第一距离d1与第三距离d3相等,即只要减小第二距离d2即可,第一距离d1与第三距离d3可以不用改动,其不仅能够达到消除暗纹的效果,而且使得显示面板的加工工艺简单。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距离d1设计成小于第三距离d3,也即是在减小第二距离d2的同时也增大第三距离d3,在本申请中由于重叠区电极31的下方是第二公共电极60,因此很难做到增大第一距离d1,但是如果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能够增大第一距离d1也可,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3,第一公共电极20正对暗纹区电极32的位置相对第一公共电极20的其他位置向暗纹区电极32方向凸出设置,也即是使得第二距离d2相对第一距离d1、第三距离d3减小,从而使得暗纹区电极32对应的偏转电场大于边缘电场。在该实施例中,只需要在制作的过程中,将第一公共电极20正对暗纹区电极32的位置的厚度增大即可,也即是将第一公共电极20正对暗纹区电极32的位置向暗纹区电极32方案凸起,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
请参阅图2及图3,第一公共电极20正对暗纹区电极32的厚度为第一公共电极20其他位置的厚度的10倍及以上,如此,使得暗纹区电极32的偏转电场强度远大于边缘电场的强度,从而使得偏转电场的稳定性更好,且更能减少第二公共电极60边缘区域出现暗纹或亮度不均匀等问题的发生。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暗纹区电极32相对重叠区电极31及主透光区电极33向第一公共电极20方向凸出设置,也即是将暗纹区电极32的厚度增大,其同样能够使得第二距离d2小于第一距离d1及第三距离d3,从而使得暗纹区电极32的偏转电场大于边缘电场。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暗纹区电极32的厚度增大至重叠区电极31及主透光区电极33厚度的10倍及以上,进而增强偏转电场的稳定性,且消除暗纹的效果更好。
在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第二公共电极60设于第二基板70上,第二公共电极60上设有保护层40,像素电极30设于保护层40上;保护层40对应暗纹区电极32的位置向第一公共电极20方向凸出设置,从而使得第二距离d2相对第一距离d1及第三距离d3减小,从而使得暗纹区电极32的偏转电场大于边缘电场。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将保护层40对应重叠区电极31及主透光区电极33的位置平齐设置,然后将保护层40对应暗纹区电极32的位置向第一公共电极20方向增加厚度即可。
在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保护层40对应主透光区电极33的位置向第二基板70方向下沉设置,这样设计,使得第三距离d3大于第一距离d1,且第一距离d1大于第二距离d2。具体的,请参阅图5,第二基板70上还设有栅极绝缘层50,栅极绝缘层50呈几字形并包覆在第二公共电极60上,保护层40设于栅极保护层40上,且保护层40形状与栅极绝缘层50相适配,这样使得保护层40的厚度对应重叠区电极31及主透光区电极33相同,便于保护层40的形成工艺。
在本申请的再两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第一公共电极20正对暗纹区电极32的位置相对第一公共电极20的其他位置向暗纹区电极32方向凸出设置,也即是使得第二距离d2相对第一距离d1、第三距离d3减小;且第二公共电极60设于第二基板70上,第二公共电极60上设有保护层40,像素电极30设于保护层40上;保护层40对应暗纹区电极32的位置向第一公共电极20方向凸出设置。也即是,在该实施例中,不仅将第一公共电极20的厚度进行改变,同时也将保护层40的厚度进行改变,从而使得第二距离d2远小于第一距离d1及第三距离d3,进而使得暗纹区电极32的偏转电场的强度更大,稳定性更好,且暗纹消除的效果更好。同样的,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暗纹区电极32的厚度增大至重叠区电极31及主透光区电极33厚度的10倍及以上。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申请的显示装置通过上述显示面板的设计,使得该显示装置的暗纹消除效果好,则显示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像素电极及第二公共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重叠的重叠区电极,与边缘场效应产生暗纹区域对应的暗纹区电极,以及在重叠区电极及暗纹区电极以外并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正对设置的主透光区电极;
所述重叠区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暗纹区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主透光区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具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三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相等,或者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三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正对所述暗纹区电极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的其他位置向所述暗纹区电极方向凸出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暗纹区电极相对所述重叠区电极及所述主透光区电极向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方向凸出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上设有保护层,所述像素电极设于所述保护层上;所述保护层对应所述暗纹区电极的位置向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方向凸出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对应所述主透光区电极的位置向所述第二基板方向下沉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正对所述暗纹区电极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的其他位置向所述暗纹区电极方向凸出设置;所述第二公共电极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上设有保护层,所述像素电极设于所述保护层上;所述保护层对应所述暗纹区电极的位置向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方向凸出设置。
8.如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正对所述暗纹区电极的厚度为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其他位置的厚度的10倍及以上。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0.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像素电极及第二公共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重叠的重叠区电极,与边缘场效应产生暗纹区域对应的暗纹区电极,以及在重叠区电极及暗纹区电极以外并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正对设置的主透光区电极;
所述重叠区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暗纹区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主透光区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之间具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三距离;
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相等;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正对所述暗纹区电极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的其他位置向所述暗纹区电极方向凸出设置;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正对所述暗纹区电极的厚度为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其他位置的厚度的10倍及以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29356.9A CN112540483A (zh) | 2020-12-09 | 2020-12-0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29356.9A CN112540483A (zh) | 2020-12-09 | 2020-12-0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40483A true CN112540483A (zh) | 2021-03-23 |
Family
ID=75019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29356.9A Pending CN112540483A (zh) | 2020-12-09 | 2020-12-0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4048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64300A (zh) * | 2021-03-26 | 2021-07-02 |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彩膜基板、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11530A (zh) * | 2005-01-27 | 2006-08-02 | 京东方显示器科技公司 | 多单元间隙边缘场开关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
KR20150077314A (ko) * | 2013-12-27 | 2015-07-07 | 이노럭스 코포레이션 |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
CN104898332A (zh) * | 2015-06-16 | 2015-09-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206975367U (zh) * | 2017-08-03 | 2018-02-06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407422A (zh) * | 2018-11-14 | 2019-03-01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制程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09656065A (zh) * | 2019-01-15 | 2019-04-19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209215825U (zh) * | 2018-12-25 | 2019-08-06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2020
- 2020-12-09 CN CN202011429356.9A patent/CN11254048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11530A (zh) * | 2005-01-27 | 2006-08-02 | 京东方显示器科技公司 | 多单元间隙边缘场开关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
KR20150077314A (ko) * | 2013-12-27 | 2015-07-07 | 이노럭스 코포레이션 |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
CN104898332A (zh) * | 2015-06-16 | 2015-09-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206975367U (zh) * | 2017-08-03 | 2018-02-06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407422A (zh) * | 2018-11-14 | 2019-03-01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制程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209215825U (zh) * | 2018-12-25 | 2019-08-06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656065A (zh) * | 2019-01-15 | 2019-04-19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64300A (zh) * | 2021-03-26 | 2021-07-02 |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彩膜基板、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494702B1 (ko) | 프린지 필드 스위칭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01236340B (zh) | 边缘场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
US9176339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5301251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8427617B2 (en) | Transverse electric field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apable of preventing bright regions of the circumferences of slit-shaped openings of an upper electrode | |
JP5348521B2 (ja)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
US20020093614A1 (en) | Substrate for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
US9423659B2 (en) |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21212620A1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0527891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first and second pixel electrodes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source lines | |
CN102073169A (zh) | 液晶显示面板 | |
JP5586753B2 (ja)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
US8368866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heat generating electrode | |
CN109407422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制程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10121675A (zh) | 弯曲显示面板 | |
US8780302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2017090502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112540483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150248043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9250486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13741108A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160216565A1 (en) | Pixel unit,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pixel driving method | |
CN114815387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101010782B1 (ko) | 에프에프에스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8333838A (zh)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