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1251A - 镍氢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镍氢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31251A CN112531251A CN202011403233.8A CN202011403233A CN112531251A CN 112531251 A CN112531251 A CN 112531251A CN 202011403233 A CN202011403233 A CN 202011403233A CN 112531251 A CN112531251 A CN 1125312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ickel
- metal hydride
- hydride battery
- battery module
- bus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987 metal hyd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16261 weight lo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85 weight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24—Alkaline accumulators
- H01M10/30—Nickel accumula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镍氢电池模组,通过设置底壳、镍氢电池组及连接套件,当需要将各镍氢电池并联连接时,即需要引出镍氢电池模组的总正极和总负极时,将汇流排上的各锁紧柱一一对应穿设各通孔,并将各锁紧螺帽一一对应螺合于各锁紧柱的端部,即完成了各镍氢电池并联连接,引出镍氢电池模组的总正极和总负极,无需借助外界工具即可实现并联连接,并联连接操作简单便捷;此外,即使发生操作失误,把各锁紧螺帽一一对应旋出各锁紧柱的端部即可,方便拆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镍氢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镍氢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即可进行充电,使得其能够反复使用,而镍氢电池在充电及放电过程中,部分电能会转化成热能,正常充放电时电池发热属于正常现象。然而,许多使用者为了快速充电的目的,采用大电流充电器进行快速充电,导致镍氢电池异常升温,缩减镍氢电池的使用寿命,导致电池内压上升发生爆炸。
由若干个镍氢电池串联或者并联连接的电池模组被称为镍氢电池模组,以并联连接为例说明,在现有技术中,若要实现若干镍氢电池的并联连接,是利用汇流排分别与各镍氢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连接,进而引出镍氢电池模组的总正极和总负极,虽然上述方式能够完成各镍氢电池的并联连接,但还是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上述并联连接方式,是需要把汇流排分别与各镍氢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焊接,方可引出镍氢电池模组总正极和总负极,需要借助焊接工具方可完成上述操作;
第二,上述并联连接方式,若在焊接过程中其中一个镍氢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没有与汇流排焊接在一起,镍氢电池模组就无法引出总正极和总负极了,即上述方式需要保证每一个镍氢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都需要和汇流排焊接在一起方可引出总正极和总负极;
第三,上述并联连接方式,一旦操作人员在焊接过程中操作失误,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把汇流排和镍氢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分离方可执行下一步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需借助外界工具即可实现并联连接的,并联连接操作简单便捷的,方便拆卸的,容易修正操作失误的镍氢电池模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镍氢电池模组,包括:
底壳;
镍氢电池组,所述镍氢电池组包括若干镍氢电池,各所述镍氢电池均设置于所述底壳内,各所述镍氢电池上均设置有两个电极部,各所述电极部上均开设有通孔;及
连接套件,所述连接套件包括两个汇流排组,两个所述汇流排组均包括汇流排和若干锁紧螺帽,所述汇流排上设置有若干锁紧柱,各所述锁紧柱的端部位置处上设置有外螺纹,各所述锁紧螺帽内均设置有内螺纹,各所述锁紧柱一一对应穿设各所述通孔,各所述锁紧螺帽一一对应螺合于各所述锁紧柱的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汇流排上开设有若干减重槽体,相邻两个所述减重槽体均设置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汇流排上开设有6个~8个所述减重槽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汇流排上设置有把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上开设有挂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挂孔为圆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汇流排上远离所述把手的位置处上设置有倒角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电极部上均设置有弯折部。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镍氢电池模组,通过设置底壳、镍氢电池组及连接套件,当需要将各镍氢电池并联连接时,即需要引出镍氢电池模组的总正极和总负极时,将汇流排上的各锁紧柱一一对应穿设各通孔,并将各锁紧螺帽一一对应螺合于各锁紧柱的端部,即完成了各镍氢电池并联连接,引出镍氢电池模组的总正极和总负极,无需借助外界工具即可实现并联连接,并联连接操作简单便捷;此外,即使发生操作失误,把各锁紧螺帽一一对应旋出各锁紧柱的端部即可,方便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镍氢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汇流排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底壳和镍氢电池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在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一种镍氢电池模组10包括底壳11、镍氢电池组200及连接套件300。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底壳11起到封装的作用;镍氢电池组200为镍氢电池模组10的核心部件,起到电能存储和电能输出的作用;连接套件300用于引出镍氢电池模组10的总正极和总负极。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镍氢电池组200包括若干镍氢电池210,各镍氢电池210均设置于底壳11内,各镍氢电池210上均设置有两个电极部211,各电极部211上均开设有通孔211a。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各镍氢电池210均起到电能存储和电能输出的作用;各镍氢电池210均设置有两个电极部211,一个电极部211对应的是镍氢电池210的正极,另一个电极部211对应的是镍氢电池210的负极。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连接套件300包括两个汇流排组310,两个汇流排组310均包括汇流排311和若干锁紧螺帽312,汇流排311上设置有若干锁紧柱311a,各锁紧柱311a的端部位置处上设置有外螺纹,各锁紧螺帽312内均设置有内螺纹,各锁紧柱311a一一对应穿设各通孔211a,各锁紧螺帽312一一对应螺合于各锁紧柱311a的端部。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将各镍氢电池200并联连接时,即需要引出镍氢电池模组10的总正极和总负极时,将汇流排311上的各锁紧柱311a一一对应穿设各通孔211a,并将各锁紧螺帽312一一对应螺合于各锁紧柱311a的端部,即完成了各镍氢电池200联连接,引出镍氢电池模组10的总正极和总负极,无需借助外界工具即可实现并联连接,并联连接操作简单便捷;此外,即使发生操作失误,把各锁紧螺帽312一一对应旋出各锁紧柱311a的端部即可,方便拆卸。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汇流排311上开设有若干减重槽体311b,相邻两个减重槽体311b均设置有间隔。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若干减重槽体311b的开设,能够适当降低汇流排311的整体重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汇流排311的组装效率。具体地,汇流排311上开设有6个~8个减重槽体311b。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汇流排311上设置有把手311c。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把手311c的设置,能够方便操作人员抓取汇流排311。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3,在一实施方式中,把手311c上开设有挂孔311c-1。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挂孔311c-1的开设,能够便于对汇流排311进行保存,例如,可以利用挂钩穿设挂孔311c-1,这样子就可以实现对汇流排311的保存。具体地,挂孔311c-1为圆孔。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汇流排311上远离把手311c的位置处上设置有倒角部311d。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倒角部311d的设置,能够缩小汇流排311的整体体积,让汇流排311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两个电极部211上均设置有弯折部211b。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弯折部211b的设置,能够让电极部211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灵活增加或者减少镍氢电池模组10里面的镍氢电池210的数量,以便组装成多种不同规格的镍氢电池模组10,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1包括多个衔接框400,所述衔接框400包括两个脚座410及隔热板420,两个所述脚座410间隔设置,所述隔热板420设置于两个所述脚座410之间,且将两个所述脚座410之间的空间分割成两个相等的半封闭腔体;
多个所述衔接框400首尾相连,相邻的所述衔接框400上的所述半封闭腔体围成一个电池收容腔,每一所述电池收容腔用于容置一个镍氢电池210;
为了便于使多个衔接框400首尾相连,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所述外壳11还包括多个卡扣500,所述卡扣500包括连杆510及设置于所述连杆510两端上的倒钩520,所述脚座410的顶部及其底部均开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定位槽411,相邻两个所述脚座410的顶部及其底部上的所述第一定位槽411共同围成两个限位腔体,且每一所述限位腔体用于容置一个所述卡扣500;
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定位槽411内均设置有第一基台21及第一阻挡凸起22,所述第一阻挡凸起22位于所述第一基台21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阻挡凸起22朝向所述第一定位槽411的内壁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槽411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基台21共同围成与所述连杆510匹配的第一避位腔6a,所述第一定位槽411的内壁与所述第一阻挡凸起22的外壁共同围成与所述倒钩520匹配的第一仿形腔7a,且所述第一避位腔6a与所述第一仿形腔7a连通;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7,所述外壳11还包括两个端盖600,两个所述端盖600分别与所述外壳11两端位置处的所述衔接框400连接,所述端盖600呈“C”字形结构,所述端盖600用于封闭所述半封闭腔体;
每一所述端盖600的顶部及其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定位槽610,所述第二定位槽610与所述第一定位槽411共同围成定位腔体,所述定位腔体用于容置一个所述卡扣500;
其中,每一所述第二定位槽610内均设置有第二基台620及第二阻挡凸起630,所述第二阻挡凸起630位于所述第二基台620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二阻挡凸起630朝向所述第二定位槽610的内壁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槽610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基台620共同围成与所述连杆510匹配的第二避位腔6b,所述第二定位槽610的内壁与所述第二阻挡凸起630的外壁共同围成与所述倒钩520匹配的第二仿形腔7b,且所述第二避位腔6b与所述第二仿形腔7b连通。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外壳11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外壳11的构思。
请再次参阅图4,所述外壳11包括多个衔接框400,所述衔接框400包括两个脚座410及隔热板420,两个所述脚座410间隔设置,所述隔热板420设置于两个所述脚座410之间,隔热板420与两个脚座410组成“工”字形支撑结构,且将两个所述脚座410之间的空间分割成两个相等的半封闭腔体;
多个所述衔接框400首尾相连,相邻的所述衔接框400上的所述半封闭腔体围成一个电池收容腔,每一所述电池收容腔用于容置一个镍氢电池210。
为了便于使多个衔接框400首尾相连,请参阅图5,所述外壳11还包括多个卡扣500,所述卡扣500包括连杆510及设置于所述连杆510两端上的倒钩520,连杆510与两个倒钩520组成“C”字形结构,所述脚座410的顶部及其底部均开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定位槽411,相邻两个所述脚座410的顶部及其底部上的所述第一定位槽411共同围成两个限位腔体,且每一所述限位腔体用于容置一个所述卡扣500;
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定位槽411内均设置有第一基台21及第一阻挡凸起22,所述第一阻挡凸起22位于所述第一基台21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阻挡凸起22朝向所述第一定位槽411的内壁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槽411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基台21共同围成与所述连杆510匹配的第一避位腔6a,所述第一定位槽411的内壁与所述第一阻挡凸起22的外壁共同围成与所述倒钩520匹配的第一仿形腔7a,且所述第一避位腔6a与所述第一仿形腔7a连通,两个第一定位槽411连通时,两个第一定位槽411内的两个第一避位腔6a连通,形成具有“C”字形截面的腔体结构,即限位腔体的截面呈“C”字形。
所述外壳11还包括两个端盖600,两个所述端盖600分别与所述外壳11两端位置处的所述衔接框400连接,所述端盖600呈“C”字形结构,所述端盖600用于封闭所述半封闭腔体;
请参阅图4和图7,每一所述端盖600的顶部及其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定位槽610,所述第二定位槽610与所述第一定位槽411共同围成定位腔体,所述定位腔体用于容置一个所述卡扣500;
其中,每一所述第二定位槽610内均设置有第二基台620及第二阻挡凸起630,所述第二阻挡凸起630位于所述第二基台620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二阻挡凸起630朝向所述第二定位槽610的内壁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槽610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基台620共同围成与所述连杆510匹配的第二避位腔6b,所述第二定位槽610的内壁与所述第二阻挡凸起630的外壁共同围成与所述倒钩520匹配的第二仿形腔7b,且所述第二避位腔6b与所述第二仿形腔7连通。两个第二定位槽610连通时,两个第二定位槽610内的两个第二避位腔6b连通,形成具有“C”字形截面的腔体结构,即定位腔体的截面呈“C”字形。
本发明的镍氢电池模组,通过设置底壳、镍氢电池组及连接套件,当需要将各镍氢电池并联连接时,即需要引出镍氢电池模组的总正极和总负极时,将汇流排上的各锁紧柱一一对应穿设各通孔,并将各锁紧螺帽一一对应螺合于各锁紧柱的端部,即完成了各镍氢电池并联连接,引出镍氢电池模组的总正极和总负极,无需借助外界工具即可实现并联连接,并联连接操作简单便捷;此外,即使发生操作失误,把各锁紧螺帽一一对应旋出各锁紧柱的端部即可,方便拆卸。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镍氢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
镍氢电池组,所述镍氢电池组包括若干镍氢电池,各所述镍氢电池均设置于所述底壳内,各所述镍氢电池上均设置有两个电极部,各所述电极部上均开设有通孔;及
连接套件,所述连接套件包括两个汇流排组,两个所述汇流排组均包括汇流排和若干锁紧螺帽,所述汇流排上设置有若干锁紧柱,各所述锁紧柱的端部位置处上设置有外螺纹,各所述锁紧螺帽内均设置有内螺纹,各所述锁紧柱一一对应穿设各所述通孔,各所述锁紧螺帽一一对应螺合于各所述锁紧柱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氢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上开设有若干减重槽体,相邻两个所述减重槽体均设置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镍氢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上开设有6个~8个所述减重槽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氢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上设置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镍氢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开设有挂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镍氢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孔为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镍氢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上远离所述把手的位置处上设置有倒角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氢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极部上均设置有弯折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03233.8A CN112531251A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镍氢电池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03233.8A CN112531251A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镍氢电池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31251A true CN112531251A (zh) | 2021-03-19 |
Family
ID=74998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03233.8A Pending CN112531251A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镍氢电池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31251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94294A (zh) * | 2004-05-04 | 2005-11-09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蓄电池组件 |
US20100081048A1 (en) * | 2008-09-29 | 2010-04-0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Prismatic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thereof |
CN108695482A (zh) * | 2018-05-17 | 2018-10-23 | 四川众联航泰科技有限公司 | 适用于大电流软包电池组的封装结构 |
CN208225976U (zh) * | 2018-05-17 | 2018-12-11 | 四川众联航泰科技有限公司 | 低接触电阻的软包单体电池成组并联结构 |
CN111162222A (zh) * | 2020-01-22 | 2020-05-15 | 珠海科创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电池pack模组 |
TW202042424A (zh) * | 2019-01-21 | 2020-11-16 | 美商3M新設資產公司 | 電池組模組之熱管理 |
CN214411358U (zh) * | 2020-12-04 | 2021-10-15 | 惠州市伟江实业有限公司 | 镍氢电池模组 |
-
2020
- 2020-12-04 CN CN202011403233.8A patent/CN11253125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94294A (zh) * | 2004-05-04 | 2005-11-09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蓄电池组件 |
CN100382374C (zh) * | 2004-05-04 | 2008-04-16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蓄电池组件 |
US20100081048A1 (en) * | 2008-09-29 | 2010-04-0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Prismatic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thereof |
CN108695482A (zh) * | 2018-05-17 | 2018-10-23 | 四川众联航泰科技有限公司 | 适用于大电流软包电池组的封装结构 |
CN208225976U (zh) * | 2018-05-17 | 2018-12-11 | 四川众联航泰科技有限公司 | 低接触电阻的软包单体电池成组并联结构 |
TW202042424A (zh) * | 2019-01-21 | 2020-11-16 | 美商3M新設資產公司 | 電池組模組之熱管理 |
CN111162222A (zh) * | 2020-01-22 | 2020-05-15 | 珠海科创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电池pack模组 |
CN214411358U (zh) * | 2020-12-04 | 2021-10-15 | 惠州市伟江实业有限公司 | 镍氢电池模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120055451A (ko) | 콤팩트한 구조의 전지팩 | |
KR20120096886A (ko) | 배터리 모듈 | |
JP2007234369A (ja) | 組電池 | |
KR20210111967A (ko) | 일체형 스프링 전극단자를 구비한 리튬전지 배터리 팩 구조 | |
CN106384794B (zh) | 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 | |
CN116581445A (zh) |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 |
CN116544627B (zh) | 端盖单元、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118970347A (zh) | 储能电源 | |
CN111192986A (zh) | 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 | |
CN214411358U (zh) | 镍氢电池模组 | |
CN112531251A (zh) | 镍氢电池模组 | |
CN211295218U (zh) | 电池pack模组 | |
KR20180080811A (ko) | 직렬 연결 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의 조립 방법 | |
CN215731994U (zh) | 一种方形电芯模组装配定位结构 | |
CN114566722B (zh) | 一种长寿命铅酸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130034771A1 (en) | Multi-cell battery | |
KR20080056443A (ko) | 모듈 전지 | |
CN212434740U (zh) | 电池装置 | |
KR100702157B1 (ko) | 산업용 축전지 | |
CN210040272U (zh) | 一种电池组 | |
CN219759897U (zh) | 极柱结构、顶盖、电池单体及电池 | |
KR101335183B1 (ko) | 푸쉬너트를 이용한 전지 극주 조립체 | |
CN220731705U (zh) | 电池模组 | |
CN221304883U (zh) | 一种家庭用高压叠加式储能锂电池组 | |
KR100590044B1 (ko) | 이차 전지 모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