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513967A -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3967A
CN112513967A CN202080003289.6A CN202080003289A CN112513967A CN 112513967 A CN112513967 A CN 112513967A CN 202080003289 A CN202080003289 A CN 202080003289A CN 112513967 A CN112513967 A CN 112513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point
backlight
brightness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32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13967B (zh
Inventor
方力
邵寅亮
曾少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ish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aish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aish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aishida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13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3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13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39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G09G3/342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the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being distributed in two dimensions, e.g. matrix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显示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显示器主控电路,用于接收图像视频信号,并根据图像视频信号确定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初始透过率以及初始亮度;第一调整电路,用于针对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根据该背光区对应的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调整该背光区的光强;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每一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确定所述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第二调整电路,用于针对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对应的亮度确定该像素点的透过率,使得所述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和透过率的乘积,与该像素点的所述初始亮度和所述初始透过率的乘积相等。

Description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背光显示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背光显示器通常包括背光板和液晶显示面板(LCD)。液晶显示面板由具有红、绿、蓝滤色器图案的滤色器基板和液晶层构成。背光板由发光二极管(LED)或荧光光源组成。液晶显示面板自身不具备发光性能。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背光板的照射并通过滤色器选择性的过滤部分颜色,从而达到显示不同颜色图像的目的。众所周知,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线并非平行光线,其存在辐射角度。对于直下式背光板,其上分布有大量的发光二极管,每一发光二极管辐射出的光均会影响液晶显示面板上的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即是说,针对液晶显示面板上的任一像素点,该像素点的亮度受到背光板上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光强影响。
相关技术中,针对直下式背光显示器,为达到提高对比度和节能的目的,需根据视频图像的场景动态调整显示器背光板的光强。但是背光板光强的变化会导致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像素点的亮度发生变化,从而使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的视频图像效果极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以根据动态调整后的背光板光强,确定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的亮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部分,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包括:
显示器主控电路,用于接收图像视频信号,并根据所述图像视频信号确定所述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初始透过率以及初始亮度;
第一调整电路,用于针对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根据该背光区对应的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调整该背光区的光强;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每一所述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确定所述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
第二调整电路,用于针对所述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对应的亮度确定该像素点的透过率,使得所述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和透过率的乘积,与该像素点的所述初始亮度和所述初始透过率的乘积相等。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根据每一所述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以及每一所述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分别对应到该像素点位置的衰减系数,确定每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并
针对该像素点,根据每一所述背光区的叠加系数以及每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确定所有所述背光区同时点亮时该像素点的亮度。
可选地,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任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任一所述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Luma(x,y)、(m,n)=Coef(x,y)、(m,n)×Luma(m,n)
其中,Coef(x,y)、(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对应到坐标为(x,y)的像素点位置的衰减系数,Luma(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的光强,Luma(x,y)、(m,n)表征在坐标为(m,n)的背光区单独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可选地,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所有背光区同时点亮时任一所述像素点的亮度:
Figure BDA0002832363580000031
其中,Luma(x,y)表征所有背光区同时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亮度,A(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的所述叠加系数,Luma(x,y)、(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单独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部分,提供一种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中的处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根据所述显示器的每一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以及每一所述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分别对应到该像素点位置的衰减系数,确定每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并
针对该像素点,根据每一所述背光区的叠加系数以及每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确定所有所述背光区同时点亮时该像素点的亮度。
可选地,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任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任一所述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Luma(x,y)、(m,n)=Coef(x,y)、(m,n)×Luma(m,n)
其中,Coef(x,y)、(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对应到坐标为(x,y)的像素点位置的衰减系数,Luma(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的光强,Luma(x,y)、(m,n)表征在坐标为(m,n)的背光区单独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可选地,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所有背光区同时点亮时任一所述像素点的亮度:
Figure BDA0002832363580000041
其中,Luma(x,y)表征所有背光区同时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亮度,A(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的所述叠加系数,Luma(x,y)、(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单独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部分,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部分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在显示器显示视频图像之前,显示器主控电路,接收图像视频信号,并根据图像视频信号确定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初始透过率以及初始亮度;第一调整电路,针对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根据该背光区对应的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调整该背光区的光强;处理单元,根据每一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确定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第二调整电路,针对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对应的亮度确定该像素点的透过率,使得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和透过率的乘积,与该像素点的初始亮度和初始透过率的乘积相等。如此,可以在根据视频图像的场景动态调整显示器背光板的每一背光区的光强时,根据动态调整后的每一背光区的光强,确定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的亮度,从而可以实现根据每一像素点的亮度重新确定每一像素点的透过率,使得在显示器上显示视频图像时显示效果较好。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灯珠的光辐射示意图。
图3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光强叠加示意图。
图4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背光板分区示意图。
图5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背光显示器通常包括背光板和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由具有红、绿、蓝滤色器图案的滤色器基板和液晶层构成。背光板由发光二极管或荧光光源组成。液晶显示面板自身不具备发光性能。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背光板的照射并通过滤色器选择性的过滤部分颜色,从而达到显示不同颜色图像的目的。众所周知,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线并非平行光线,其存在辐射角度。对于直下式背光板,其上分布有大量的发光二极管,每一发光二极管辐射出的光均会影响液晶显示面板上的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即是说,针对液晶显示面板上的任一像素点,该像素点的亮度受到背光板上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光强影响。
相关技术中,针对直下式背光显示器,为达到提高对比度和节能的目的,需根据视频图像的场景动态调整显示器背光板的光强。但是背光板光强的变化会导致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像素点的亮度发生变化,从而使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的视频图像效果极差。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以根据动态调整后的背光板光强,确定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的亮度,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本公开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应用于具有直下式背光板的显示器。还需说明的是,本公开后续实施例中的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默认表征显示器的显示面板上每一像素点。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控制装置100包括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包括:
显示器主控电路101,用于接收图像视频信号,并根据所述图像视频信号确定所述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初始透过率以及初始亮度;第一调整电路102,用于针对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根据该背光区对应的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调整该背光区的光强;处理单元103,用于根据每一所述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确定所述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第二调整电路104,用于针对所述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对应的亮度确定该像素点的透过率,使得所述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和透过率的乘积,与该像素点的所述初始亮度和所述初始透过率的乘积相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显示器显示视频图像之前,显示器主控电路101接收待显示的图像视频信号,并根据该图像视频信号确定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时该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的初始透过率,以及每一像素点在背光板的初始光强下对应的初始亮度。从而在显示器上显示视频图像时,根据显示器的每一像素点对应的透过率控制显示器进行呈像。
由于针对直下式背光板显示器,可以通过将背光板划分为多个背光区,以实现对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的光强分别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提高显示器上显示图像的对比度以及降低显示器能耗的目的。一种可实现的背光板划分实施方式,可以将背光板划分为相同大小的多个背光区,每一背光区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或荧光光源。而不难理解的是,在对背光板进行分区之后,背光板的每一背光区分别对应显示器上的一个像素区域。而在显示器上显示视频图像的每一帧图像时,该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区域对应显示每一帧图像中的一个图像区域。也就是说,背光板的每一背光区对应待显示图像中的一个图像区域。因此,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调整电路102可以针对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根据该背光区对应的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调整该背光区的光强。
具体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每一背光区对应的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首先,根据接收到的图像视频信号,计算图像中每一像素点的红、绿、蓝通道值,并将红、绿、蓝通道值中的最大值作为该像素点的灰度值;接着,针对每一图像区域,将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灰度值中的最大灰度值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或者,将该图像区域内各像素点的灰度值的均值扩大N倍后作为该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针对每一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进行平滑处理,从而根据平滑处理后的目标灰度值确定每一背光区的光强。其中,应当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显示器的背光板光强与显示器的待显示图像的灰度相关。
在第一调整电路102针对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根据该背光区对应的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调整该背光区的光强之后,处理单元103,根据背光板的每一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确定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进一步地,第二调整电路104,针对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对应的亮度重新确定该像素点的透过率,使得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和透过率的乘积,与该像素点的初始亮度和初始透过率的乘积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显示器显示视频图像之前,显示器主控电路101,接收图像视频信号,并根据图像视频信号确定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初始透过率以及初始亮度;第一调整电路102,针对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根据该背光区对应的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调整该背光区的光强;处理单元103,根据每一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确定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第二调整电路104,针对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对应的亮度确定该像素点的透过率,使得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和透过率的乘积,与该像素点的初始亮度和初始透过率的乘积相等。如此,可以在根据视频图像的场景动态调整显示器背光板的每一背光区的光强时,根据动态调整后的每一背光区的光强,确定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的亮度,从而可以实现根据每一像素点的亮度重新确定每一像素点的透过率,使得在显示器上显示视频图像时显示效果较好。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03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针对所述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根据每一所述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以及每一所述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分别对应到该像素点位置的衰减系数,确定每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并针对该像素点,根据每一所述背光区的叠加系数以及每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确定所有所述背光区同时点亮时该像素点的亮度。
其中,背光区的光强对应到像素点的衰减系数是指该背光区的光强分布中对应到该像素点的影响系数。
应当理解的是,针对显示器上的任一像素点,根据任一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以及该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对应到该像素点位置的衰减系数,可以确定该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进一步地,由于背光板的每一背光区内的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线并非平行光线,其存在辐射角度。如图2所示。因此背光板的每一背光区对该像素点的亮度均有影响。
一般地,在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光波原理,一个像素点的亮度为所有背光区点亮时,每一背光区对应到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之和,如图3所示。
但是经过实验发现,针对显示器上的任一像素点,在所有背光区均点亮时,该像素点的亮度不等于每一背光区对应到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之和。
因此,经过实验发现,针对显示器的每一像素点,需根据每一背光区的叠加系数以及每一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才能准确的确定所有背光区同时点亮时该像素点的亮度。
可选地,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任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任一所述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Luma(x,y)、(m,n)=Coef(x,y)、(m,n)×Luma(m,n)
其中,Coef(x,y)、(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对应到坐标为(x,y)的像素点位置的衰减系数,Luma(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的光强,Luma(x,y)、(m,n)表征在坐标为(m,n)的背光区单独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值得说明的是,在背光板上的每一灯珠(LED)经过一致性校正之后,每一背光区的光强分布相同。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可以将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的光强分布配置为二位查找表。示例地,如图4所示,因为针对任一背光区,每一像素位置点偏移该背光区的光心距离不同,因此,每一像素点的亮度对应该背光区存在一个衰减系数。图4中P0像素点位置处的亮度受到5*5邻域范围内各个背光区的光强影响。通过遍历全幅图像,计算5*5邻域内的各背光区与P0处像素的距离,并查找每一背光区的光强在P0处的衰减系数,从而可以计算出每一背光区单独点亮时,P0处的第一亮度。其中需说明的是,00分区、01分区对P0处的光强影响分别等同于22分区对44分区、43分区的相对位置处的影响,计算时可以互换。
可选地,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所有背光区同时点亮时任一所述像素点的亮度:
Figure BDA0002832363580000101
其中,Luma(x,y)表征所有背光区同时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亮度,A(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的所述叠加系数,Luma(x,y)、(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单独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其中,应当说明的是,每一背光区的叠加系数通过如下方式确定:
使用成像亮色度计测量多个背光区同时点亮时,光辐射至某一像素位置处的亮度,以及依次测量该多个背光区单独点亮时,光辐射至该像素点位置处的亮度。根据测量数据可以确定每一背光区的叠加系数。从而得到上述计算公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种显示控制装置中的处理单元,参见图5,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1、针对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根据所述显示器的每一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以及每一所述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分别对应到该像素点位置的衰减系数,确定每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并
S52、针对该像素点,根据每一所述背光区的叠加系数以及每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确定所有所述背光区同时点亮时该像素点的亮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根据视频图像的场景动态调整显示器背光板的每一背光区的光强时,针对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根据显示器的每一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以及每一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分别对应到该像素点位置的衰减系数,确定每一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进一步地,针对显示器的每一像素点,根据每一背光区的叠加系数以及每一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确定所有背光区同时点亮时该像素点的亮度。如此,实现了根据动态调整后的每一背光区的光强,确定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的亮度,进而可以根据每一像素点的亮度重新确定每一像素点的透过率,使得在显示器上显示视频图像时显示效果较好。
可选地,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任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任一所述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Luma(x,y)、(m,n)=Coef(x,y)、(m,n)×Luma(m,n)
其中,Coef(x,y)、(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对应到坐标为(x,y)的像素点位置的衰减系数,Luma(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的光强,Luma(x,y)、(m,n)表征在坐标为(m,n)的背光区单独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可选地,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所有背光区同时点亮时任一所述像素点的亮度:
Figure BDA0002832363580000121
其中,Luma(x,y)表征所有背光区同时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亮度,A(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的所述叠加系数,Luma(x,y)、(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单独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其中各个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显示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93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1900的处理器1922执行以完成上述的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的代码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包括:
显示器主控电路,用于接收图像视频信号,并根据所述图像视频信号确定所述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初始透过率以及初始亮度;
第一调整电路,用于针对背光板上的每一背光区,根据该背光区对应的图像区域的目标灰度值调整该背光区的光强;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每一所述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确定所述显示器上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
第二调整电路,用于针对所述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对应的亮度确定该像素点的透过率,使得所述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和透过率的乘积,与该像素点的所述初始亮度和所述初始透过率的乘积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根据每一所述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以及每一所述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分别对应到该像素点位置的衰减系数,确定每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并
针对该像素点,根据每一所述背光区的叠加系数以及每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确定所有所述背光区同时点亮时该像素点的亮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任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任一所述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Luma(x,y)、(m,n)=Coef(x,y)、(m,n)×Luma(m,n)
其中,Coef(x,y)、(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对应到坐标为(x,y)的像素点位置的衰减系数,Luma(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的光强,Luma(x,y)、(m,n)表征在坐标为(m,n)的背光区单独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所有背光区同时点亮时任一所述像素点的亮度:
Figure FDA0002832363570000021
其中,Luma(x,y)表征所有背光区同时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亮度,A(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的所述叠加系数,Luma(x,y)、(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单独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5.一种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中的处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点,根据所述显示器的每一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以及每一所述背光区调整后的光强分别对应到该像素点位置的衰减系数,确定每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并
针对该像素点,根据每一所述背光区的叠加系数以及每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该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确定所有所述背光区同时点亮时该像素点的亮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任一所述背光区单独点亮时,任一所述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Luma(x,y)、(m,n)=Coef(x,y)、(m,n)×Luma(m,n)
其中,Coef(x,y)、(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对应到坐标为(x,y)的像素点位置的衰减系数,Luma(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的光强,Luma(x,y)、(m,n)表征在坐标为(m,n)的背光区单独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所有背光区同时点亮时任一所述像素点的亮度:
Figure FDA0002832363570000031
其中,Luma(x,y)表征所有背光区同时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亮度,A(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的所述叠加系数,Luma(x,y)、(m,n)表征坐标为(m,n)的背光区单独点亮时,坐标为(x,y)的像素点的所述第一亮度。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80003289.6A 2020-07-07 2020-07-07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 Active CN1125139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00708 WO2022006754A1 (zh) 2020-07-07 2020-07-07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3967A true CN112513967A (zh) 2021-03-16
CN112513967B CN112513967B (zh) 2021-08-10

Family

ID=74953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3289.6A Active CN112513967B (zh) 2020-07-07 2020-07-07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13967B (zh)
WO (1) WO2022006754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74370A1 (en) * 2006-09-21 2008-03-27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1673520A (zh) * 2009-08-18 2010-03-17 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图像信号处理方法
CN101840668A (zh) * 2007-06-26 2010-09-22 苹果公司 用于调整视频图像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097066A (zh) * 2009-12-11 2011-06-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的局部调光的驱动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102243852A (zh) * 2011-07-04 2011-11-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和装置
CN103413536A (zh) * 2013-08-22 2013-11-27 四川长虹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显示器节能控制方法
CN104584113A (zh) * 2012-08-15 2015-04-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5741792A (zh) * 2014-12-10 2016-07-0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灰阶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3d显示设备
CN110930955A (zh) * 2019-12-26 2020-03-27 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 显示器及其亮度调整方法
CN111341272A (zh) * 2018-12-29 2020-06-2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12838A (en) * 2007-07-04 2009-03-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n exercise goal
US8766902B2 (en) * 2007-12-21 2014-07-01 Apple Inc.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video playback
US8791932B2 (en) * 2009-06-18 2014-07-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US10013921B2 (en) * 2013-05-22 2018-07-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control circuit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74370A1 (en) * 2006-09-21 2008-03-27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1840668A (zh) * 2007-06-26 2010-09-22 苹果公司 用于调整视频图像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673520A (zh) * 2009-08-18 2010-03-17 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图像信号处理方法
CN102097066A (zh) * 2009-12-11 2011-06-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的局部调光的驱动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102243852A (zh) * 2011-07-04 2011-11-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和装置
CN104584113A (zh) * 2012-08-15 2015-04-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3413536A (zh) * 2013-08-22 2013-11-27 四川长虹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显示器节能控制方法
CN105741792A (zh) * 2014-12-10 2016-07-0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灰阶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3d显示设备
CN111341272A (zh) * 2018-12-29 2020-06-2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30955A (zh) * 2019-12-26 2020-03-27 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 显示器及其亮度调整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白王静: "LED背光源区域动态调光技术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罗福根: "LCD显示器色彩还原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3967B (zh) 2021-08-10
WO2022006754A1 (zh) 2022-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5285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display brightness level to display image with an improved homogenization effect
ES2738001T3 (es) Dispositivo de visualización que comprende una fuente de luz ajustable
US826444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backlight with multiple light sources of a display unit
CN101520988B (zh) 显示装置
KR101161522B1 (ko) 영상 표시 장치
TWI414859B (zh) 應用於顯示器之控制裝置及控制方法
CN106157869A (zh) 一种显示图像的色偏修正方法、修正装置及显示装置
US20120105509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control device for sam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20080191979A1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971663A (zh) 用于增大对比度和分辨率的使用无滤波器的lcd的高动态范围显示器
TW201725578A (zh) 可依據不同環境執行最佳化調整的影像調整方法及其顯示器
US12094432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ixel luminance compensation for display devices with backlight light source array
CN117475933A (zh) 显示设备的背光控制
CN112513967B (zh)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像素点亮度的方法
CN119229820A (zh) 使用用于背光照明的光源阵列的面板显示设备的颜色补偿
US9129565B2 (en) Adjusting a brightness level of a side emitting backlight display device using light spreading profiles
CN112543968B (zh)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背光区光强的方法
CN110534063B (zh) 区域调光的背光源调整方法与显示装置
JP4200742B2 (ja) 画像検出装置、画像検出方法、画像検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672978B (zh) 區域調光的背光源調整方法與顯示裝置
US842192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lor adjustment method for display device
Seetzen et al. Self-calibrating wide color gamut high-dynamic-range display
CN112543967B (zh)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获取背光板光强分布的方法
CN102610197B (zh) 调整侧向发光式背光源显示装置的亮度级
CN114255711A (zh) 显示装置、显示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