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511717B - 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1717B
CN112511717B CN202011330608.2A CN202011330608A CN112511717B CN 112511717 B CN112511717 B CN 112511717B CN 202011330608 A CN202011330608 A CN 202011330608A CN 112511717 B CN112511717 B CN 1125117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ielab
data
rgb
predetermined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06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11717A (zh
Inventor
许向阳
王利婕
张旭亮
陈秀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20113306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11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11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1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11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1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58Reduction of colour to a range of reproducible colours, e.g. to ink- reproducible colour gam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方图;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和输出参数值,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基于所述CIELab数据映射关系,获取所述预定图像转换至输出图像的RGB数据映射关系。本公开实施例基于自动化映射框架以实现RGB图像数据转化印刷图像标准数据能够推动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其中,智能化体现在:1)一键式完成,系统自动提供推荐的结果,由用户选择中意的结果;2)向导式操作,系统提示引导操作者逐步完成预期印刷的效果预览,体现个性化调整;3)工序集成度高,输入RGB图像,输出满足预印刷条件要求的结果图。

Description

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图像转换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GB图像数据 的映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接口设备中,在图像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产品很多,譬如扫描 仪、数字相机、显示器、喷墨打印机、彩色激光打印机、数码印刷机等等, 不同的输出、输入设备涉及不同显色的运作原理,例如有些是RGB数据的 显示方式,有些是CMYK数据的显示方式。
以输入端采用扫描仪且输出端采用显示器为例,由于因为制造显示器 及扫描仪的灯管的厂家众多,品质、能力不一导致表现出来的色彩无法统 一,加上经过用户的自行调校后,更是没有一致的色彩标准;此外,印刷 油墨、彩色碳粉,墨水也是厂牌众多,以致于同样的档案,用不同的耗材, 就有不同的作品产生,即使用相同耗材,若在不同的设备上打印,也会有 所差异,为了减少色彩在不同设备、系统上所造成的差异,完善的色彩管理 是必需的。即使同一类型的电子设备例如彩色喷墨打印机,亦会因设计厂 商的不同而对色彩的描述定义产生差异。因此,当用户使用不同的设备进 行图像输入或输出时,便会呈现出失真现象或是产生误差。
以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获取的数码照片为原稿的印刷图像复制工作比 比皆是,相对以胶卷或者胶片为原稿的印刷图像复制工作而言,数码照片 仅表现为数据,不像照片或者其他实物原稿,客户和印刷技术人员可以根 据实物进行交流,从而调整图像复制工艺,并可以预判印刷效果并完成图 像的复制。数码照片仅能通过显示设备展现效果,由于无法或者很难再现 拍摄时的场景,对摄影者和印刷技术人员评判图像的再现效果失去了依据, 在印刷复制工艺上达成共识存在一定的困难。现有对于数码照片等图像的 复制工作,往往是由专业的技术人员使用专业的设备、软件,经过反复的 调整工艺才能与客户达成一致意见。
现有的基于RGB颜色模式的印刷图像复制工艺,以ICC色彩管理技术 为基础,通过在一台经过色彩校正的显示器上显示RGB图像,在标准的观 察环境中,由经验丰富的印刷技术人员,参照相关的印刷条件在专业图像 处理软件中对图像进行调整。现有技术中对RGB模式下的图像复制,主要 完成的工作包括:1)设定工作环境,符合ISO 3664的要求;2)使用专业 显示器,显示器软硬件满足ISO12646的要求,完成显示器的校准与特征化, 满足ISO 1486规定的软打样的要求;3)使用支持ICC色彩管理技术的图 像调整软件,显示图像;4)由熟练的印前技术人员调整图像的高光点和暗 调点、灰平衡、阶调和颜色等,以达到预期的印刷复制效果;5)进行软打 样或者数码打样,邀客户依据ISO 12647-8或者ISO12647-7的要求签样; 6)如与客户达成一致意见,交付印刷;7)如未与客户达成一致意见,重 复4)到6)的过程。现用基于RGB数字图像数据的印刷技术工作,由熟练 的印刷技术人员依据相应的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可以达成客户满意的效果复 制。该工艺技术是基于ICC色彩管理的经典的印刷复制技术,近年来各大 行业协会开发有配套有相应过程控制规范,如PSO、G7、C9等适应于平版 印刷达成ISO 12747-2要求的过程控制规范,此过程校正与控制等对操作 人员专业化的要求程度高,往往由行业专家完成,印前、印刷操作人员日 常工作是依据既定的条件完成图像复制工作。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变革,在图像输出至印刷或者打 印的自动化工作流程一直推动着印刷技术工作流程的变革,尤其是短版印 刷,要求以快捷、个性化设计等满足大众消费者的需要,现有技术还不存 在能够满足大众消费者立等可取的要求,通过“傻瓜式”平台或者系统使 得用户上传图像至系统或者平台,依据平台的自动提示,自助完成图像效 果的调整,达成印刷效果的预览,无需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立刻签样,交 付印刷的工作模式。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的问题,从而能够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GB 图像数据的映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存在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预定图像的RGB数据, 获取图像直方图;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和输出参数值,确定CIELab数据映 射关系;基于所述CIELab数据映射关系,获取所述预定图像转换至输出图 像的RGB数据映射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方图, 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预定图像;基于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CIELab 数据;基于所述CIELab数据,绘制图像直方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CIELab数 据是通过所述预定图像中嵌入的色彩特性文件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和输出参数值,确定CIELab 数据映射关系,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 第一阶调范围;基于输出参数值获取输出图像的第二阶调范围;基于所述 第一阶调范围和所述第二阶调范围,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第一 阶调范围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从所述图像直方图中提取最亮和最暗的像素 点的CIELab值;遍历所述预定图像的数据,在所述图像直方图中标记出最 亮和最暗的像素点的所在区域;基于最亮和最暗的像素点的所在区域,分 别确定图像白场或者图像黑场,从而计算每个区域的平均亮度值;基于所 述平均亮度值,确定所述预定图像的第一阶调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基于输出图像与所述预定图像的色差,调 整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输出图像与所述预定图像的色差,调整所 述RGB数据映射关系,包括:基于所述预定图像和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 获取输出图像;基于所述输出参数值在预定色块中确定阶调样本点的样本 CIELAB值;基于所述样本CIELab值在所述输出图像中确定比较样本点; 基于所述样本CIELab值和所述比较样本点的比较CIELab值获取色差;基 于所述色差调整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装置,其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获取模块,其用于基于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方图; 确定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和输出参数值,确定CIELab数据映 射关系;第二获取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CIELab数据映射关系,获取所述 预定图像转换至输出图像的RGB数据映射关系。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 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 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的着力点放在“RGB数字图像数据映射为印刷标准参考 数据的转换”的转换阶段,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是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智能 化的映射系统,简化现有技术实现中三个难点:一者,现有技术中RGB数 字图像数据的调整需依赖于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专业化程度高的工具才能完 成;二者,该调整过程中与客户达成一致的耗费高;三者,现有技术工作 的模块零散,需要多人协同才能完成该工作。
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自动化映 射框架的用于RGB图像数据转化印刷图像标准数据的RGB图像数据的映射 方法,依据该映射框架,能够推动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 本公开实施例对用户操作的要求门槛低,操作流程简单,其中,智能化体 现在:1)一键式完成,系统自动提供推荐的结果,由用户选择中意的结果; 2)向导式操作,系统提示引导操作者逐步完成预期印刷的效果预览,体现个性化调整;3)工序集成度高,输入RGB图像,输出满足预印刷条件要求 的结果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RGB图像数据的映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RGB图像数据的映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 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 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 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 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 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本 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公开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 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 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 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 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 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 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 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 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 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涉及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方法,通过本公开 实施例的所述映射方法能够实现在输入具有RGB数据的预定图像的情况下, 输出符合预定条件或者标准的用于打印或者印刷的图像,以保证输出图像 的色差在预定范围内,如图1所示,所述映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基于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方图。
在本步骤中,基于输入的预定图像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基 于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方图。
这里的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是指所述预定图像中每个元素点的颜 色信息,所述颜色信息通过RGB数据的形式表示。这里的所述图像直方图 (Image Histogram)广泛运用于计算机的视觉处理中,一般通过标记显著 的边缘和颜色的统计变化获取颜色变化信息,简单来说,所述图像直方图 是用以表示数字图像中亮度分布的数据分布的统计图,统计图像中每个亮 度值的像素数,因此,这里的所述图像直方图就是对颜色数据进行统计的方式,将统计值赋予到一系列实现定义的bin当中,这里的bin在图像直 方图中被认为是“直条”或“组距”,其数值是从数据中计算出的特征 统计量,这些数据可以是诸如梯度、方向、色彩或任何其他特征。进一步 地,所述基于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方图,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预定图像。
在本步骤中,首先需要获取输入的预定图像,这里的所述预定图像是 通过用户输入需要进行打印、印刷等后续处理的预定图像,这里的所述预 定图像可以是通过移动终端、数码相机、扫描仪等电子设备获取并通过RGB 数据的形式进行存储和展示的图像。
S202,基于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CIELab数据;
通过在上述步骤S201获取的预定图像,所述预定图像中的RGB数据可 以基于所述预定图像解析获取,在本步骤中可以基于所述预定图像的RGB 数据,获取CIELab数据。需要说明的是,CIELab是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的一个颜色系统,属于表色体系,Lab模式或者Lab颜色空间是由国际照 明委员会于1976年公布的一种色彩模式,是国际照明委员会确定的理论上 包括人眼可见的所有色彩的色彩模式,Lab模式弥补了RGB与CMYK两种彩 色模式的不足。Lab模式是由三个通道组成,第一个通道是明度,即“L”, 此外,a通道的颜色是从红色到深绿,b通道则是从蓝色到黄色。在现有的 色彩模式中,在表达色彩范围上,最全的是Lab模式,其次是RGB模式, 最窄的是CMYK模式。也就是说Lab模式所定义的色彩最多,Lab模式用作 传递中介,以保持所有颜色的外观一致,并且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颜色时, 颜色不会更改且与光线及设备无关,并且处理速度与RGB模式同样快,比 CMYK模式快数倍。
在本步骤中,因为不同印刷前电子设备的制造商,对于RGB或CMYK色 彩的定义不同,使得相同的RGB或CMYK图像数据,在不同的系统、电子设 备上呈现不一样的色彩,因此,使用ICC文件,作为不同设备之间色彩转 换的依据、标准,使得色彩能一致地表现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上。在一个实 施方式中,在将所述预定图像从RGB数据转换为CIELab数据的过程中,例 如可以通过色彩特性文件ICC实现,色彩特性ICC文件将所有与设备有关 的颜色数据(例如RGB和CMYK数据)映射到与设备无关的Lab色彩模式中。
具体地,考虑到一般电子设备都会预先安装色彩特性ICC文件,通过 读取输入的所述预定图像的数据,可以通过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头文件信 息以判断所述预定图像是否嵌入色彩特性ICC文件;如果所述预定图像的 头文件信息中嵌入色彩特性ICC文件,则可以执行色彩特性ICC文件中“RGB -CIELAB”的转换以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所述RGB数据在Lab模式下的数据 即CIELab数据;如果所述预定图像的头文件信息中没有嵌入ICC文件,则可以在通过安装色彩特性ICC文件的形式实现转换。
S203,基于所述CIELAB数据,绘制图像直方图
在通过上述步骤S202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CIELab数据后,在本步骤 中,通过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和通过上述步骤S202获取的CIELAB数 据,绘制图像直方图。这里,基于Lab模式下的CIELab数据绘制图像直方 图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任意方式,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S102,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和输出参数值,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
通过上述步骤S101基于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方图后, 在本步骤中,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和输出参数值,确定CIELab数值的映射 关系。在本步骤中,所述图像直方图代表输入图像即预定图像的CIELAB数 据的情况,通过输出参数值代表输出图像的CIELab值,基于这两个CIELab 值确定输入图像和输出图像之间的CIELab数值的映射关系。所述基于所述 图像直方图和输出参数值,确定CIELAB映射关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第一阶调范围。
基于上述步骤S101获取所述图像直方图后,在本步骤中,从所述图像 直方图中提取所述图像直方图中最亮和最暗的像素点的CIELab值,同时存 储最亮的像素点的RGB数值和对应的CIELAB值。
进一步地,依据最亮和最暗的像素点的RGB数据和CIELab值,遍历所 述预定图像的数据,在所述图像直方图中标记出最亮和最暗的像素点的所 在区域,通过智能识别图像黑白场的方式,例如将3×3或者5×5的连续 区域分别确定为图像白场或者图像黑场,从而计算每个区域的平均亮度值, 这里的亮度值以CIELab值的格式记录,从而确定所述预定图像的第一阶调 范围,阶调范围中的阶调是在图像信息还原中,一个亮度均匀的面积的光学表现,阶调值是阶调的量度,在印刷技术中通常用光的透射或反射的程 度来表示。
S302,基于输出参数值,获取输出图像的第二阶调范围。
在通过上述步骤S301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第一阶调范围,在本步骤中, 还需要基于确定和设置用于打印或者印刷的图像数据的输出参数值以获取 输出图像的第二阶调范围,这里的输出参数值可以基于用户对于输出图像 的目的确定,例如:用于办公打印/用于印刷/用于网络传输等,通过输出 目的确定和设置输出参数值,这里的输出参数值例如记录在色彩特性ICC 文件中。基于例如色彩特性ICC文件的输出参数值,提取并获取输出图像的第二阶调范围,以CIELab值的格式记录。
S303,基于所述第一阶调范围和所述第二阶调范围,确定CIELab数据 映射关系。
通过上述步骤S301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第一阶调范围以及通过步骤 S302所述输出图像的第二阶调范围后,在本步骤中,基于所述第一阶调范 围和所述第二阶调范围确定从所述预定图像到输出图像的阶调压缩比,基 于所述阶调压缩比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
S103,基于所述CIELAB数据映射关系,获取所述预定图像转换至输出 图像的RGB数据映射关系。
通过上述步骤S102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后,在本步骤中,基于 所述CIELAB数据映射关系,获取所述预定图像转换至输出图像的RGB数据 映射关系,例如可以通过色彩特性文件ICC实现,调用嵌入到所述预定图 像中的色彩特性ICC文件中CIELab至RGB的图像数据逆运算,完成所述 CIELab数据映射关系到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的映射。
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推动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本公 开实施例对用户操作的要求门槛低,操作流程简单,智能化体现在:1)一 键式完成,系统自动提供推荐的结果,由用户选择中意的结果;2)向导式 操作,系统提示引导操作者逐步完成预期印刷的效果预览,体现个性化调 整;3)工序集成度高,输入RGB图像,输出满足预印刷条件要求的结果图。
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方法,其包括上述 第一实施例中的上述步骤S101-S103,具体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4,基于输出图像与所述预定图像的色差,调整所述RGB数据映射 关系。
在所述预定图像的基础上,通过上述步骤S103确定的所述RGB数据 映射关系能够获取输出图像,在本步骤中,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图像和所 述输出图像之间进行比较以相应地调整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以使得所 述输出图像满足预定的输出参数值的要求以及色差等条件的要求。具体地, 所述基于输出图像与所述预定图像的色差,调整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包 括以下步骤:
S401,基于所述预定图像和所述RGB映射关系获取输出图像。
在本步骤中,首先基于所述预定图像和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获取 所述输出图像,所述输出图像是符合输出参数值的图像;优选地,在获取 输出图像之后,可以在系统用户界面中并列显示输入图像以及所属输入图 像的映射结果即输出图像,以便于用户比较,同时输出图像转换后的阶调 压缩比。
S402,基于输出参数值在预定色块中确定阶调样本点的样本CIELAB值。
在通过上述步骤S301获取输出图像后,在本步骤中,基于输出参数值 在预定色块中确定阶调样本点的样本CIELAB值,具体地,
首先需要确定预定色块,例如可以依据ISO 16760,可从嵌入所述预 定图像的色彩特性文件ICC中提取由0/255、52/255、94/255、143/255、 197/255、255/255所有组合的RGB色块作为预定色块。进一步地,例如可 以依据色彩特性文件ICC在所述输出图像中提取高光样本点、中间调样本 点以及亮暗点样本点的CIELab值,这里的高光样本点可以是CMYK值为(5%, 3%,3%,0)的样本点,中间调样本点可以是CMYK值为(50%,41%, 39%,0)的样本点,亮暗调样本点可以是CMYK值为(65%,53%,51%, 95%)的样本点。
S403,基于所述样本CIELab值在所述输出图像中确定比较样本点。
在通过上述步骤确定阶调样本点的样本CIELab值后,在本步骤中,以 上述阶调样本点的样本CIELab值为目标值,提取所述输出图像的中性灰曲 线,并标记所述中性灰曲线上与上述三个目标值最接近的点作为比较样本 点。
S404,基于所述样本CIELab值和所述比较样本点的比较CIELab值获 取色差。
在本步骤中,在获取所述样本CIELab值和所述比较样本点后,基于所 述样本CIELab值和所述比较样本点的比较CIELab值计算色差,以判断所 述输出图像的灰平衡调整的效果。在这里,所谓的色差以最大色差或平均 色差等作为评价指标,以评价图像转换前后的效果。
S405,基于所述色差调整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
在步骤S304获取色差后,在本步骤中通过判断和评价色差以判断所述 RGB数据映射关系是否合适,例如当平均色差满足ΔE00≤4或者最大色差 满足ΔEab≤6的情况下,可认为达到满意的效果,则确定不需要调整所述 RGB数据映射关系,当然,当平均色差或者最大色差不满足上述情况下, 则确定需要调整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
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推动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本公 开实施例对用户操作的要求门槛低,操作流程简单,智能化体现在:1)一 键式完成,系统自动提供推荐的结果,由用户选择中意的结果;2)向导式 操作,系统提示引导操作者逐步完成预期印刷的效果预览,体现个性化调 整;3)工序集成度高,输入RGB图像,输出满足预印刷条件要求的结果图。
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装置,通过本公开 实施例的所述映射装置能够实现在输入具有RGB数据的预定图像的情况下, 输出符合预定条件或者标准的用于打印或者印刷的图像,以保证输出图像 的色差在预定范围内,如图2所示,所述映射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 确定模块20以及第二获取模块30,上述模块之间相互耦合,具体地: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其用于基于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 方图。
通过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基于输入的预定图像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 RGB数据,基于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方图。
这里的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是指所述预定图像中每个元素点的颜 色信息,所述颜色信息通过RGB数据的形式表示。这里的所述图像直方图 (Image Histogram)广泛运用于计算机的视觉处理中,一般通过标记显著 的边缘和颜色的统计变化获取颜色变化信息,简单来说,所述图像直方图 是用以表示数字图像中亮度分布的数据分布的统计图,统计图像中每个亮 度值的像素数,因此,这里的所述图像直方图就是对颜色数据进行统计的方式,将统计值赋予到一系列实现定义的bin当中,这里的bin在图像直 方图中被认为是“直条”或“组距”,其数值是从数据中计算出的特征 统计量,这些数据可以是诸如梯度、方向、色彩或任何其他特征。进一步 地,所述基于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方图,所述第一获取模块 10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预定图像。
通过所述第一获取单元,首先需要获取输入的预定图像,这里的所述 预定图像是通过用户输入需要进行打印、印刷等后续处理的预定图像,这 里的所述预定图像可以是通过移动终端、数码相机、扫描仪等电子设备获 取并通过RGB数据的形式进行存储和展示的图像。
第二获取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CIELab数 据;
通过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预定图像,所述预定图像中的RGB数据 可以基于所述预定图像解析获取,通过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可以基于所述预 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CIELab数据。需要说明的是,CIELab是国际照 明委员会(CIE)的一个颜色系统,属于表色体系,Lab模式或者Lab颜色 空间是由国际照明委员会于1976年公布的一种色彩模式,是国际照明委员 会确定的理论上包括人眼可见的所有色彩的色彩模式,Lab模式弥补了RGB 与CMYK两种彩色模式的不足。Lab模式是由三个通道组成,第一个通道是 明度,即“L”,此外,a通道的颜色是从红色到深绿,b通道则是从蓝色 到黄色。在现有的色彩模式中,在表达色彩范围上,最全的是Lab模式, 其次是RGB模式,最窄的是CMYK模式。也就是说Lab模式所定义的色彩最 多,Lab模式用作传递中介,以保持所有颜色的外观一致,并且在不同设 备之间传输颜色时,颜色不会更改且与光线及设备无关,并且处理速度与 RGB模式同样快,比CMYK模式快数倍。
通过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因为不同印刷前电子设备的制造商,对于RGB 或CMYK色彩的定义不同,使得相同的RGB或CMYK图像数据,在不同的系 统、电子设备上呈现不一样的色彩,因此,使用ICC文件,作为不同设备 之间色彩转换的依据、标准,使得色彩能一致地表现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将所述预定图像从RGB数据转换为CIELab数据的过 程中,例如可以通过色彩特性文件ICC实现,色彩特性ICC文件将所有与 设备有关的颜色数据(例如RGB和CMYK数据)映射到与设备无关的Lab色 彩模式中。
具体地,考虑到一般电子设备都会预先安装色彩特性ICC文件,通过 读取输入的所述预定图像的数据,可以通过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头文件信 息以判断所述预定图像是否嵌入色彩特性ICC文件;如果所述预定图像的 头文件信息中嵌入色彩特性ICC文件,则可以执行色彩特性ICC文件中“RGB -CIELAB”的转换以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所述RGB数据在Lab模式下的数据 即CIELab数据;如果所述预定图像的头文件信息中没有嵌入ICC文件,则可以在通过安装色彩特性ICC文件的形式实现转换。
绘制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CIELAB数据,绘制图像直方图
在通过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CIELab数据后,通过所 述绘制单元,通过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和通过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 的CIELAB数据,绘制图像直方图。这里,基于Lab模式下的CIELab数据 绘制图像直方图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任意方式,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确定模块20,其用于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和输出参数值,确定CIELab 数据映射关系。
通过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基于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方 图后,通过确定模块20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和输出参数值,确定CIELab 数值的映射关系。通过确定模块20,所述图像直方图代表输入图像即预定 图像的CIELAB数据的情况,通过输出参数值代表输出图像的CIELab值, 基于这两个CIELab值确定输入图像和输出图像之间的CIELab数值的映射 关系。所述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和输出参数值,确定CIELAB映射关系,所 述确定模块20具体包括以下部分:
第三获取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第一 阶调范围。
基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获取所述图像直方图后,通过第三获取单元, 从所述图像直方图中提取所述图像直方图中最亮和最暗的像素点的CIELab 值,同时存储最亮的像素点的RGB数值和对应的CIELAB值。
进一步地,依据最亮和最暗的像素点的RGB数据和CIELab值,遍历所 述预定图像的数据,在所述图像直方图中标记出最亮和最暗的像素点的所 在区域,通过智能识别图像黑白场的方式,例如将3×3或者5×5的连续 区域分别确定为图像白场或者图像黑场,从而计算每个区域的平均亮度值, 这里的亮度值以CIELab值的格式记录,从而确定所述预定图像的第一阶调 范围,阶调范围中的阶调是在图像信息还原中,一个亮度均匀的面积的光学表现,阶调值是阶调的量度,在印刷技术中通常用光的透射或反射的程 度来表示。
第四获取单元,其用于基于输出参数值,获取输出图像的第二阶调范 围。
在通过所述第三获取单元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第一阶调范围,通过所 述第四获取单元还需要基于确定和设置用于打印或者印刷的图像数据的输 出参数值以获取输出图像的第二阶调范围,这里的输出参数值可以基于用 户对于输出图像的目的确定,例如:用于办公打印/用于印刷/用于网络传 输等,通过输出目的确定和设置输出参数值,这里的输出参数值例如记录 在色彩特性ICC文件中。基于例如色彩特性ICC文件的输出参数值,提取并获取输出图像的第二阶调范围,以CIELab值的格式记录。
第一确定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阶调范围和所述第二阶调范围, 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
通过所述第三获取单元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第一阶调范围以及通过所 述第四获取单元获取所述输出图像的第二阶调范围后,通过第一确定单元 基于所述第一阶调范围和所述第二阶调范围确定从所述预定图像到输出图 像的阶调压缩比,基于所述阶调压缩比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
第二获取模块30,其用于基于所述CIELAB数据映射关系,获取所述 预定图像转换至输出图像的RGB数据映射关系。
通过所述确定模块20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后,通过第二获取模 块30基于所述CIELAB数据映射关系,获取所述预定图像转换至输出图像 的RGB数据映射关系,例如可以通过色彩特性文件ICC实现,调用嵌入到 所述预定图像中的色彩特性ICC文件中CIELab至RGB的图像数据逆运算, 完成所述CIELab数据映射关系到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的映射。
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推动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本公 开实施例对用户操作的要求门槛低,操作流程简单,智能化体现在:1)一 键式完成,系统自动提供推荐的结果,由用户选择中意的结果;2)向导式 操作,系统提示引导操作者逐步完成预期印刷的效果预览,体现个性化调 整;3)工序集成度高,输入RGB图像,输出满足预印刷条件要求的结果图。
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装置,其包括上述 第三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确定模块20以及第二获取模块30, 具体地,还包括以下部分:
调整模块,其用于基于输出图像与所述预定图像的色差,调整所述RGB 数据映射关系。
在所述预定图像的基础上,通过所述第二获取模块30获取的所述RGB 数据映射关系能够获取输出图像,通过调整模块可以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 图像和所述输出图像之间进行比较以相应地调整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 以使得所述输出图像满足预定的输出参数值的要求以及色差等条件的要 求。具体地,所述基于输出图像与所述预定图像的色差,所述调整模块包 括以下部分:
第五获取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预定图像和所述RGB映射关系获取输 出图像。
通过所述第五获取单元首先基于所述预定图像和所述RGB数据映射关 系,获取所述输出图像,所述输出图像是符合输出参数值的图像;优选地, 在获取输出图像之后,可以在系统用户界面中并列显示输入图像以及所属 输入图像的映射结果即输出图像,以便于用户比较,同时输出图像转换后 的阶调压缩比。
第二确定单元,其用于基于输出参数值在预定色块中确定阶调样本点 的样本CIELAB值。
在通过所述第五获取单元获取输出图像后,通过第二确定单元基于输 出参数值在预定色块中确定阶调样本点的样本CIELAB值,具体地,
首先需要确定预定色块,例如可以依据ISO 16760,可从嵌入所述预 定图像的色彩特性文件ICC中提取由0/255、52/255、94/255、143/255、 197/255、255/255所有组合的RGB色块作为预定色块。进一步地,例如可 以依据色彩特性文件ICC在所述输出图像中提取高光样本点、中间调样本 点以及亮暗点样本点的CIELab值,这里的高光样本点可以是CMYK值为(5%, 3%,3%,0)的样本点,中间调样本点可以是CMYK值为(50%,41%, 39%,0)的样本点,亮暗调样本点可以是CMYK值为(65%,53%,51%, 95%)的样本点。
第三确定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样本CIELab值在所述输出图像中确定 比较样本点。
在通过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阶调样本点的样本CIELab值后,通过第 三确定单元,以上述阶调样本点的样本CIELab值为目标值,提取所述输出 图像的中性灰曲线,并标记所述中性灰曲线上与上述三个目标值最接近的 点作为比较样本点。
第六获取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样本CIELab值和所述比较样本点的比 较CIELab值获取色差。
通过第六获取单元,在获取所述样本CIELab值和所述比较样本点后, 基于所述样本CIELab值和所述比较样本点的比较CIELab值计算色差,以 判断所述输出图像的灰平衡调整的效果。在这里,所谓的色差以最大色差 或平均色差等作为评价指标,以评价图像转换前后的效果。
调整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色差调整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
在通过所述第六获取单元获取色差后,通过调整单元通过判断和评价 色差以判断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是否合适,例如当平均色差满足ΔE00 ≤4或者最大色差满足ΔEab≤6的情况下,可认为达到满意的效果,则确 定不需要调整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当然,当平均色差或者最大色差不 满足上述情况下,则确定需要调整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
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推动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本公 开实施例对用户操作的要求门槛低,操作流程简单,智能化体现在:1)一 键式完成,系统自动提供推荐的结果,由用户选择中意的结果;2)向导式 操作,系统提示引导操作者逐步完成预期印刷的效果预览,体现个性化调 整;3)工序集成度高,输入RGB图像,输出满足预印刷条件要求的结果图。
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 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 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至S13:
S11,基于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方图;
S12,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和输出参数值,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
S13,基于所述CIELab数据映射关系,获取所述预定图像转换至输出 图像的RGB数据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实施例和第 三实施例提供的其他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推动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本公 开实施例对用户操作的要求门槛低,操作流程简单,智能化体现在:1)一 键式完成,系统自动提供推荐的结果,由用户选择中意的结果;2)向导式 操作,系统提示引导操作者逐步完成预期印刷的效果预览,体现个性化调 整;3)工序集成度高,输入RGB图像,输出满足预印刷条件要求的结果图。
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可以如图3所示,至少包括存储器901和处理器902,存储器901上存储 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902在执行存储器901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公 开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示例性的,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步骤如下S21 至S23:
S21,基于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方图;
S22,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和输出参数值,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
S23,基于所述CIELab数据映射关系,获取所述预定图像转换至输出 图像的RGB数据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处理器902还执行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计算 机程序
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推动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本公 开实施例对用户操作的要求门槛低,操作流程简单,智能化体现在:1)一 键式完成,系统自动提供推荐的结果,由用户选择中意的结果;2)向导式 操作,系统提示引导操作者逐步完成预期印刷的效果预览,体现个性化调 整;3)工序集成度高,输入RGB图像,输出满足预印刷条件要求的结果图。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 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 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向节 点评价设备发送包括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其中,节点 评价设备从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并返回;接收节 点评价设备返回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所获取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 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或者,上述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 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接收包括至少两个网际协议 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从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 返回选取出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接收到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 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 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 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 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乘客计算机上 执行、部分地在乘客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 乘客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 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乘客计算机,或者,可以 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 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 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 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 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 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 (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 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 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 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 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存储 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 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 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 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 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 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 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 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 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 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 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 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 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 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 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 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 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 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 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 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 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 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 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 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 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 合适组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 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 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 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 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 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 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 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 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 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 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 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 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 求书的示例形式。
以上对本公开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具体 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 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方图;其中,基于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CIELab数据;
基于所述CIELab数据,以绘制图像直方图;
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和输出参数值,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其中,
所述输出参数值具体为输出图像的CIELab值;
所述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具体为确定预定图像和输出图像之间的CIELab值的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CIELab数据映射关系,获取所述预定图像转换至输出图像的RGB数据映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方图,还包括获取预定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CIELab数据是通过所述预定图像中嵌入的色彩特性文件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和输出参数值,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第一阶调范围;
基于输出参数值获取输出图像的第二阶调范围;
基于所述第一阶调范围和所述第二阶调范围,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获取所述预定图像的第一阶调范围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从所述图像直方图中提取最亮和最暗的像素点的CIELab值;
遍历所述预定图像的数据,在所述图像直方图中标记出最亮和最暗的像素点的所在区域;
基于最亮和最暗的像素点的所在区域,分别确定图像白场或者图像黑场,从而计算每个区域的平均亮度值;
基于所述平均亮度值,确定所述预定图像的第一阶调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输出图像与所述预定图像的色差,调整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输出图像与所述预定图像的色差,调整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包括:
基于所述预定图像和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获取输出图像;
基于所述输出参数值在预定色块中确定阶调样本点的样本CIELab值;
基于所述样本CIELab值在所述输出图像中确定比较样本点;
基于所述样本CIELab值和所述比较样本点的比较CIELab值获取色差;
基于所述色差调整所述RGB数据映射关系。
8.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获取模块,其用于基于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图像直方图;其中,基于所述预定图像的RGB数据,获取CIELab数据;
基于所述CIELab数据,以绘制图像直方图;
确定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图像直方图和输出参数值,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其中,
所述输出参数值具体为输出图像的CIELab值;
所述确定CIELab数据映射关系具体为确定预定图像和输出图像之间的CIELab值的映射关系;
第二获取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CIELab数据映射关系,获取所述预定图像转换至输出图像的RGB数据映射关系。
9.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330608.2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511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0608.2A CN112511717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0608.2A CN112511717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1717A CN112511717A (zh) 2021-03-16
CN112511717B true CN112511717B (zh) 2023-03-28

Family

ID=7495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0608.2A Active CN112511717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1171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1635A (ja) * 2003-01-09 2004-08-05 Seiko Epson Corp 色変換装置、色変換方法、色変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制御装置
CN1928805A (zh) * 2005-09-06 2007-03-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所显示的图像的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093439A (zh) * 2006-06-21 2007-12-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调整打印数据的色彩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52635A (zh) * 2007-02-22 2008-08-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3353982A (zh) * 2013-05-15 2013-10-16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色调映射方法
CN107395919A (zh) * 2017-07-06 2017-11-2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通过修改特性文件实现数字印刷颜色校正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1635A (ja) * 2003-01-09 2004-08-05 Seiko Epson Corp 色変換装置、色変換方法、色変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制御装置
CN1928805A (zh) * 2005-09-06 2007-03-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所显示的图像的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093439A (zh) * 2006-06-21 2007-12-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调整打印数据的色彩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52635A (zh) * 2007-02-22 2008-08-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3353982A (zh) * 2013-05-15 2013-10-16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色调映射方法
CN107395919A (zh) * 2017-07-06 2017-11-2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通过修改特性文件实现数字印刷颜色校正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印刷色彩管理的色域映射技术;王海文等;《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0315(第01期);全文 *
彩色图像复制中的阶调调整;周海燕;《印刷工业》;20080925(第06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1717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7167B2 (en) Color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238689B2 (en) Development server, development client, development system, and development method
EP2227898B1 (en) Image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cene illuminant estimation
US20070216776A1 (en) Color image reproduction
JP2018007123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US20030184812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8271556A (ja) 画像修正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25060610A1 (zh) 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Giorgianni et al. Color management for digital imaging systems
JP4677699B2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撮影装置評価方法、画像情報保存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US6507667B1 (en) Color digital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a rule-based hue-shift processor
JP2005354372A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H09107484A (ja) 色補正装置、色管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EP1394741A2 (en) Transformation of an imag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depending on a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characteristic
JP2014515574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又は画像出力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色歪みの補正方法及び装置
JP5962169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色変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655059B2 (en) Method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for copy path billing
CN112511717B (zh) 一种rgb图像数据的映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KR100886339B1 (ko) 영상의 속성에 기초한 영상 분류 방법 및 장치
CN1980400A (zh) 图像捕获设备和方法、存储执行该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US10038825B2 (en) Image process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a document based on correction parameter of another document and computer program therefor
JP2015005835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2005203865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US20020060798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enabling high-precision color conversion
JP3912196B2 (ja) 色変換表作成装置、色変換表作成方法、色変換表作成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および、上記装置または方法によって作成された色変換表に基づいてプロファイルを作成するプロファイル作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