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808A - 防止漏水的帷幕墙 - Google Patents
防止漏水的帷幕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808A CN1124808A CN 94100794 CN94100794A CN1124808A CN 1124808 A CN1124808 A CN 1124808A CN 94100794 CN94100794 CN 94100794 CN 94100794 A CN94100794 A CN 94100794A CN 1124808 A CN1124808 A CN 11248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shielding
- wallboard
- edge strip
- crack
-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29920000297 Ray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group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4035 construc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279 drainage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OWZREIFADZCYQD-NSHGMRRFSA-N deltamethri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H](C=C(Br)Br)[C@H]1C(=O)O[C@H](C#N)C1=CC=CC(OC=2C=CC=CC=2)=C1 OWZREIFADZCYQD-NSHGMRRF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09 hydrophob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用在以多个墙板及玻璃窗组合的帷幕墙,旨在防止漏水现象。设计方式利用隐藏的导水系统在等压的墙隙内排水以避免外面的雨水渗入到墙隙的封闭线上,因为水到不了封闭线,故因工地施工不慎或封闭材料不耐久的问题所引起的不完善的封闭线也不会产生漏水现象,也就是说因施工或材料问题所引起的漏水现象可完全杜绝。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以多个墙板及玻璃窗组合的帷幕墙。每个墙板包括一个外表板和安装在表板后面的四支作为边缘的铝制冲压条(ALUMINUM EXTRUSION)。表板可用金属板,复合板(COMPOSITE PLATE),或石板。表板边缘的铝制冲压条间用结构及防水封闭材料在工厂接合,玻璃窗被安装在一个窗头条(WINDOW HEAD MEMBER)及一个窗台条(WINDOW SILLMEMBER)之间。在这种帷幕墙上有五种不同的墙隙(WALLJOINT)。第一种是墙板间横的墙隙;第二种是墙板间垂直的墙隙;第三种是墙板与窗头间横的窗头隙;第四种是墙板与窗台间横的窗台隙;第五种是玻璃间垂直的窗隙。这五种墙隙都有引起漏水现象的可能。本发明是针对杜绝这五种墙隙漏水的可能而发明的。
漏水现象的产生可用以下浅显的理论说明:第一阶段是外面的雨水渗入到墙隙的封闭线上。第二阶段是封闭线不完全,有细孔或裂缝产生,在风雨交加的情况下,外面的风压就压迫外面的雨水渗过细孔或裂缝流到室内而产生漏水现象。过去帷幕墙防水的设计都依赖在防止第二阶段漏水的产生。
第一种墙隙防水设计是用防水粘胶(CAULKING)将所有外表的墙隙密封,这种方式要仰赖封闭线的十全十美,施工上有以下要求:
(1)海绵状的靠条(CAULKING BACKER ROD)需要小心整齐的摆放以保持适当又一致的粘胶深度。
(2)上粘胶的表面需要清洁,不能潮湿或有油污,雨天就不能施工。
(3)上粘胶后又得小心涂平以保证没细缝及保持外表美观。
由上诸点可见这种需要十全十美的封闭线的做法需要仰赖工地工人施工时的精心,除了施工问题外,表板受气候及日曝影响,冷缩热涨引起对粘胶反复的拉压力,久而久之,粘胶总会因此破裂。粘胶除了以上耐久性的问题外,又有因化学成分释放而引起的渗污现象(STREAKING)及因静电因素而引起的招垢现象(DIRTCOLLECTION)。虽然第一种设计有如上种种缺点,但有一个好处,就是如需修补的话,可由外面动工,不用影响室内的装璜及操作。就为了这一好处,目前的摩登大楼的帷幕墙还是有用这第一种设计。
第二种墙隙防水设计是应用控制渗水(CONTROLLEDLEAKAGE)的观念。设计的第一要件是用凹凸关节相接的方法隐藏在表板后边的铝制冲压条里。关节内用软性的封压带(GASKET)以达成封闭的目的。设计关节时可保留一些空间以让表板自由伸缩(冷热的变动现象)。这种关节是藏在表板后而接近表板处,每片墙板上面是个凸关节,下面是个凹关节,左右则是一凸一凹,这种软性的封压带并不粘在关节里,因此封压线的本身就等于是个封闭线的细缝,在风压下,水还是可渗透过的。因此还要以下的第二设计要件,这第二设计要件是在上边凸关节的后面安排上一个横的排水槽以将渗入关节的雨水暂时控制积留在水槽中以避免雨水流入室内。这种水槽需有接近槽底的向外排水管道孔以便等风消雨止后将槽内积水排出墙外。由于控制水槽积水的需要,在垂直的墙隙处,要在安装时用一补板(SPLICE PLATE)将水槽左右连接贯通。这种设计在施工时有以下要求:
(1)水槽补板需用粘胶细心地涂在交接处以防漏水。
(2)横的封闭线与垂直的封闭线在横直交接处需用粘胶相接以保持封闭的连贯。
(3)在横直墙隙交接处所产生的空洞需由外用粘胶细心修补好。
由上列各点可知,这第二种设计也要仰赖工地施工的细心,而且所需胶粘处也可能因冷缩热涨而破裂,另外由于水槽的排水孔通到外边,在风压下,雨水会由排水孔反灌入水槽中,因此一有风雨,水槽积水就相当多,等风消雨止再排出水来,久而久之,排水孔下的表板就会产生难看的水渍沾染现象(WATER STAIN)。比起第一种设计,这第二种设计有以下优点:
(1)在工地需用粘胶的地方及数量减少很多,因此施工速度要快得多。
(2)只有少量粘胶曝露在外,因此不再有渗污及污染的问题,外表要美观得多。
(3)横或直的墙隙有一部分的凸关节曝露在外,这一部分可任意漆成与表板不同的颜色以作色彩的点缀,增加美观。
这第二种设计的缺点就是仍无法保证不漏水,一旦漏水,查漏及补修都很困难,费时费钱,而且常要影响室内装璜及操作。总而言之,目前帷幕墙的防水设计都要仰赖施工时的精心及封闭材料在冷缩热涨影响下的耐久性。很明显的事实是施工的精心及封闭材料的耐久性都是无法百分之百达到理想的。因此帷幕墙漏水的问题还是经常到处都有。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等压原理及装置,避免雨水渗入到封闭线上,因此不管封闭线是否有裂缝,都不会产生漏水现象。
为了达到免除雨水渗入到封闭线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帷幕墙,它由多个墙板及玻璃板组合而成并安装在间隔的直梁上,每个墙板有基本上是水平的上下缘及两个基本上是垂直的边缘,每个玻璃板用一个窗头条夹持在上面及一个窗台条夹持在下面,工地施工时在上下两个墙板间形成了一个水平的墙隙,而左右两个墙板间形成了一个垂直的墙隙,窗头条与上面的墙板间形成了一个水平的窗头隙,窗台条与下面的墙板间则形成了一个水平的窗台隙,
每个墙板包括一个基本上是平面的表板及四支在表板内的边缘条,一支在上缘,一支在下缘,两支在垂直边缘,这四支边缘条与表板间有结构及防水密封连接;
所说上缘条包括一个靠内的结构性凸关节并连带有封压带,一个靠外的挡水帘;凸关节与挡水帘之间形成一个排水槽,排水槽的两端用防水材料堵住,在排水槽与表板之间及挡水帘下安排了一个水平的排水隧道而排水槽底与排水管道隧道间安排上若干排水孔;
所说下缘条包括一个靠内的结构性凹关节可与下面墙板的上缘凸关节形成结构性连接,另与表板形成一个靠外的凹沟可以松松地盖住下面墙板的挡水帘的上部;
所说垂直边缘条有个内表与上缘条及下缘条同深度以便与直梁的表面形成垂直封闭线,另有一个凸出的枝节以便在工地与垂直的挡水帘扣合相接,这个枝节安排在水平挡水帘之后以便垂直挡水帘扣合上时会紧靠在水平挡水帘后;
所说窗头条包括一个靠内的凸关节可以与上面墙板的凹关节形成结构性连接,一个靠外的水平挡水帘,而凸关节与挡水帘间形成一个排水槽,另有两个向下延伸的脚可装上封压带以便夹持玻璃板在中间;
所说窗台条包括一个靠内的凹关节可以与下面墙板的凸关节形成结构性连接,一个靠外的凹沟可以盖住下面墙板的水平挡水帘的上部,另有两个向上延伸的脚可装上封压带以便夹持玻璃板在中间,在这两脚间有个平面用以支持玻璃板的重量并当排水槽用。
表板与边缘条间用可干固的矽质粘胶连合及封闭而用夹子与焊接螺钉的组合暂时接合以便粘胶干固前可固定边缘条的位置。
上下缘条及垂直边缘条都有一个相同的里表以便四角可以剪接密合。
所述表板是铝板,复合板和石板中的任何一种。
四支边缘条是铝制冲压条。
窗头条由一个铝制的内条及一个可与内条扣合连接的铝制外条组合而成。
窗台条由一个铝制的内条及一个可与内条扣合连接的铝制外条组合而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应用了以下所列设计要点:
(1)墙隙的封闭线设计在接近边缘冲压条的内表。
(2)墙板相接的墙隙处设计横的和直的挡水帘(RAINSCREEN),并安排在接近外表板的里面,而不用封闭材料以使挡水帘后的墙隙空间与墙外的气压相等。在这种设计下,在风雨交加中,大部分的雨水由挡水帘挡住,而挡水帘后的墙隙形成等压隙。
(3)在挡水帘后设计一个导水槽,导水槽的两端(也就是墙板的边缘)用防水物堵住,这种水槽是在等压隙里,可以叫做外压水槽。
(4)水槽隔壁与外表板之间另外设计一个导水隧道,这个导水隧道隐藏在横的挡水帘之下直通到垂直的开放的墙隙,所以也是个等压隙,水槽底端用排水孔与导水隧道相接。
(5)导水隧道的两端设计其连接在垂直的挡水帘前隐藏的垂直凹沟,这垂直凹沟有疏水下放的功能。
(6)垂直的挡水帘在工地分别装上,它是设计在横的挡水帘之贴后而支持在垂直凹沟的沟壁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大部的雨水由横的和直的挡水帘阻碍在外。
(2)小部渗过垂直挡水帘的雨水会顺着垂直挡水帘向下流。
(3)小部溢过横的挡水帘的雨水会导入外压水槽而由排水孔流入导水隧道再流到两端的垂直凹沟而沿沟下向排流,因为排水槽及导水隧道都属等压隙,因此不会有积水现象,排水过程是随入随出,也就是说这种帷幕墙不用担扰会因疏工或封闭材料耐久性而引起漏水现象。
由以下的图示说明就会很快了解到本发明的真谛:
图1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帷幕墙,包括一个窗口带夹在墙板之间;
图2是横的墙隙的剖视图,这个剖视图是沿图1中的2—2线剖切所得的;
图3是垂直的墙隙的剖视图,这个剖视图是沿图1中的3—3线剖切所得的;
图4是窗头隙的剖视图,这个剖视图是沿图1中的4—4线剖切所得的;
图5是窗台隙的剖视图,这个剖视图是沿图1中的5—5线剖切所得的;
图6是垂直窗隙的剖视图,这个剖视图是沿图1中的6—6线剖切所得的。
图1是代表性地表示这个发明的帷幕墙10包括了分开安装的直梁14,多个墙板11和多个玻璃窗板15。这种组合造成了五种不同的墙隙。第一种是横的墙隙12,第二种是直的墙隙13,第三种是窗头隙16,第四种是窗台隙17,第五种是直的窗隙18。
图2是代表性的横的墙隙12的剖视图。每块墙板11有一块基本上是平面的外表板19,一支通常是铝制的上缘支条20,和一支通常是铝制的下缘支条21。上缘支条20通过接勾22安装在直梁14的表面。接勾有两个螺丝孔23以便让螺丝(没画出)穿入。上缘支条20的成形设计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一个横的用以结构上传力的凸关节(MALE JOINT)25附有在工厂内安装好的软性封压带28。
(2)一个外压水槽26。
(3)和外表板19构成一个导水隧道27。
一个横的挡水帘24可用扣合方式与上缘支条20接合。挡水帘24与外表板19间用粘胶封闭。挡水帘24最好有个向外的顶勾32以增加挡水功能。
下缘支条21的成形设计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离开墙隙向里的表面形状与上缘支条20的相同以便边角剪接合(MITER—MATCH)。
(2)一个靠内的凹关节33可容纳下面墙板11的凸关节25而产生结构性接合。
(3)一个向下延伸的枝节34与外表板19形成一个外凹沟35以容纳下面墙板的挡水帘24的上部。
上缘支条20和下缘支条21都有相同的内端缘29以便用粘胶30将支条及外表板19间接合并封闭。墙板组合时,用间隔分布的夹子36及焊接螺钉37以固定边缘支条的位置。排水孔38要在墙板组合前先钻好,外压水槽26的两端在工厂内用防水材料39堵住,导水隧道27在垂直墙隙处与外界相通。由如此的构造看,很容易看得出大部分的雨水会被挡水帘24阻止在外,而溢进的水会由枝节34导流进外压水槽26中。因为外压水槽26及导水隧道27都在等压隙中,水由外压水槽26经由排水孔38到导水隧道27是即时的过程,而外压水槽26不会有积水现象。很明显,外面的雨水是到不了用软性封压带28封闭的墙隙,因此就不至于有漏水现象了。
图3是垂直墙隙13的剖视图,墙板直缘支条40内面形状与上下缘支条一样以便边角剪接密合。封闭材料41安放在直梁14外表的空隙以造成垂直的封闭线,这个封闭材料41可在工厂或工地安放。垂直的挡水帘42是用扣合方式在工地安装而不中断地经过横的墙隙12。每个墙板11用接勾22及螺丝44与直梁14构成结构连合。靠外的垂直凹沟45用以导水下放用。挡水帘42后面的空隙46和横的外压水槽26相通,因此空隙46也是等压隙。由于空隙46是等压隙,很明显外面的雨水都被挡在外而顺着垂直凹沟45或挡水帘42往下排泄。因此外面的雨水到不了直的封闭材料41,也就是说不会有漏水现象。
图4是代表性的窗头隙的剖视图,窗头条47包括一个里条48和一个外条49,它们可用扣合方式接上。内条48有一个靠内的凸关节50,它与墙板的凸关节相似,以便与窗头上面墙板的凹关节33结构性接合。墙板11与窗头条47之间所形成的空隙52和内条48与外条49之间的空隙53都是等压隙。附在外条49上的挡水帘51可以如图示或分开装上的。内条装上一个封压带54和一个挤压带55以便支持玻璃窗板15并封闭窗隙。窗头条47中的空隙56与图6中的空隙57及图5中的窗台空隙58连贯一起而通到墙板的外压水槽26,从而全部形成等压隙。内条48有排水孔59以便将溢入空隙52的水导入空隙53而经由外条49的排水孔60排出。内条48平行相接处用补板61及防水粘胶相接。外条49平行相接处用补板62但不用粘胶相接。内条48通过接勾63安装在直梁14上。由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雨水一旦进入空隙52会很快经由排水孔59进入空隙53再由排水孔60排出。因为排水过程全在等压隙中,排水快又不积水。
图5是代表性的窗台隙的剖视图,窗台条64是由一个内条65与一个外条66用扣合方式组合而成。内条65通过接勾63安装在直梁14上,它有个靠内的与墙板相似的凹关节,以便与下面墙板11的凸关节25构成结构性的相接。玻璃板15落座在软性的塑胶块67上。窗下的槽中有排水孔68以便将渗入窗隙的雨水往下排到墙板的外压水槽26中,从而接续先前说明过的排水过程。外条66平行相接处用补板69及70补接而不用胶粘。由上组合,可明显看出一旦有渗入窗台空隙58的雨水,会很快由排水孔68排出而无积水现象,这种快速排水的功能全是因等压隙设计的关系。
图6是代表性的窗板垂直相接处的剖视图。这种方式叫做压条式(PRESSURE-BAR-SYSTEM),包括一个靠内的承力条71,一个靠外的压条72和一个用扣合方式安上的外盖条73。靠内的承力条71有两个向内突出的脚74以便与直梁14外表的沟槽形成滑动啮合。直梁14表面的沟槽75有两种功用,第一种功用是连接承力条71而不用螺丝;第二种功用是用以在工厂里先安装进海绵质的封压带(图3中的41),以便不用在工地上再加上垂直的封闭材料。承力条71可先在工厂内装好封压带76,压条72也可先在工厂内装好封压带77。工地安装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将承力条71由直梁14的末端滑进沟槽75直到安装处;(2)装上有弹性的防震块80;(3)放置玻璃板15;(4)用螺丝79安上外压条72;(5)用扣合方式装上外盖条73。由螺丝79产生的压力可将玻璃板15封闭。
总而言之,在本发明中,大部分的雨水被挡水帘挡止,小部分溢入墙隙的雨水在等压隙里用隐藏的导水、排水系统很快排出,而雨水永远流不到靠内的封闭线上,因此不管封闭线是否因工地疏忽或材料的耐久性而引起的不完整,总是不会漏水的。以上用几个图说明本发明的代表性细节,所要了解的是本发明还有很多可能的变化,它们包括在以下的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帷幕墙,由多个墙板及玻璃板组合而成并安装在间隔的直梁上,每个墙板有水平的上下缘及两个垂直的边缘,每个玻璃板用一个窗头条夹持在上面及一个窗台条夹持在下面,工地施工时在上下两个墙板间形成了一个水平的墙隙,而左右两个墙板间形成了一个垂直的墙隙,窗头条与上面的墙板间形成了一个水平的窗头隙,窗台条与下面的墙板间则形成了一个水平的窗台隙,
每个墙板包括一个平面的表板及四支在表板内的边缘条,一支在上缘,一支在下缘,两支在垂直边缘,这四支边缘条与表板间有结构及防水密封连接;
所说上缘条包括一个靠内的结构性凸关节并连带有封压带,一个靠外的挡水帘;凸关节与挡水帘之间形成一个排水槽,排水槽的两端用防水材料堵住,在排水槽与表板之间及挡水帘下安排了一个水平的排水隧道而排水槽底与排水管道隧道间安排上若干排水孔;
所说下缘条包括一个靠内的结构性凹关节可与下面墙板的上缘凸关节形成结构性连接,另与表板形成一个靠外的凹沟可以松松地盖住下面墙板的挡水帘的上部;
所说垂直边缘条有个内表与上缘条及下缘条同深度以便与直梁的表面形成垂直封闭线,另有一个凸出的枝节以便在工地与垂直的挡水帘扣合相接,这个枝节安排在水平挡水帘之后,以便垂直挡水帘扣合上时会紧靠在水平挡水帘后;
所说窗头条包括一个靠内的凸关节可以与上面墙板的凹关节形成结构性连接,一个靠外的水平挡水帘,而凸关节与挡水帘间形成一个排水槽,另有两个向下延伸的脚可装上封压带以便夹持玻璃板在中间;
所说窗台条包括一个靠内的凹关节可以与下面墙板的凸关节形成结构性连接,一个靠外的凹沟可以盖住下面墙板的水平挡水帘的上部,另有两个向上延伸的脚可装上封压带以例夹持玻璃板在中间,在这两脚间有个平面用以支持玻璃板的重量并当排水槽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帷幕墙,其特征在于,表板与边缘条间用可干固的矽质粘胶SILICONE CAULKING连合及封闭而用夹子与焊接螺钉的组合暂时接合以便粘胶干固前可固定边缘条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帷幕墙,其特征在于,上下缘条及垂直边缘条都有一个相同的里表以便四角可以剪接密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帷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板是铝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帷幕墙,其特征在于,表板是复合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帷幕墙,其特征在于,表板是石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帷幕墙,其特征在于,四支边缘条是铝制冲压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帷幕墙,其特征在于,窗头条由一个铝制的内条及一个可与内条扣合连接的铝制外条组合而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帷幕墙,其特征在于,窗台条由一个铝制的内条及一个可与内条扣合连接的铝制外条组合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4100794 CN1124808A (zh) | 1994-02-04 | 1994-02-04 | 防止漏水的帷幕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4100794 CN1124808A (zh) | 1994-02-04 | 1994-02-04 | 防止漏水的帷幕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808A true CN1124808A (zh) | 1996-06-19 |
Family
ID=502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4100794 Pending CN1124808A (zh) | 1994-02-04 | 1994-02-04 | 防止漏水的帷幕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808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6128C (zh) * | 2004-06-17 | 2007-05-16 | 杜军桦 | 玻璃幕墙的玻璃支撑方法及结构 |
CN1676857B (zh) * | 2004-03-29 | 2010-10-13 | Ykkap株式会社 | 窗 |
CN102121288A (zh) * | 2011-01-28 | 2011-07-13 | 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排结合的幕墙 |
CN109505371A (zh) * | 2018-11-28 | 2019-03-22 | 佛山市南海益通铝业有限公司 | 一种防水幕墙 |
CN112814235A (zh) * | 2021-01-08 | 2021-05-18 | 北京住总第二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分层导流开放式石材幕墙施工方法 |
-
1994
- 1994-02-04 CN CN 94100794 patent/CN112480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76857B (zh) * | 2004-03-29 | 2010-10-13 | Ykkap株式会社 | 窗 |
CN1316128C (zh) * | 2004-06-17 | 2007-05-16 | 杜军桦 | 玻璃幕墙的玻璃支撑方法及结构 |
CN102121288A (zh) * | 2011-01-28 | 2011-07-13 | 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排结合的幕墙 |
CN102121288B (zh) * | 2011-01-28 | 2013-03-20 | 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排结合的幕墙 |
CN109505371A (zh) * | 2018-11-28 | 2019-03-22 | 佛山市南海益通铝业有限公司 | 一种防水幕墙 |
CN112814235A (zh) * | 2021-01-08 | 2021-05-18 | 北京住总第二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分层导流开放式石材幕墙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636C (zh) | 外部排水墙缝的一种设计的改进 | |
CN109577495B (zh) | 引流式防水系统 | |
CN1671941A (zh) | 改进型外视面板系统 | |
CN212641850U (zh) | 具有防水功能的石材幕墙 | |
CN103967226A (zh) | 导流或引流式自排水防水系统 | |
CN1124809A (zh) | 框装墙板组合的帷幕墙 | |
CN1851185A (zh) | 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 | |
CN104453011A (zh) | 一种轻质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4808A (zh) | 防止漏水的帷幕墙 | |
CN212896995U (zh) | 装配式临卫生间轻质隔墙防水节点 | |
CN200971695Y (zh) | 防渗漏窗户 | |
CN101424161B (zh) | 一种用于建筑窗户防水的方法 | |
CN213174491U (zh) | 一种房屋建设用屋顶防水结构 | |
CN209244167U (zh) | 一种装配式多功能防水淋浴地台 | |
CN217205011U (zh) | 一种装配式卫生间墙面调平防水结构 | |
CN221972695U (zh) | 一种房屋外墙防水结构 | |
CN220336138U (zh) | 一种防水打底隔墙板防水防渗的接缝结构 | |
CN216475975U (zh) | 一种便于检修的装配式建筑屋面防水工程结构 | |
CN218149054U (zh) | 一种防水墙体结构 | |
CN220318819U (zh) | 一种预制结构外填充墙接缝防水连接构造 | |
CN220377734U (zh) | 一种混凝土风帽结构 | |
CN221031015U (zh) | 一种陶瓦屋面与玻璃百叶采光顶节点结构 | |
CN205206153U (zh) | 彩钢瓦屋面防水结构 | |
CN213329543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板防水结构 | |
CN219753728U (zh) |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防漏采光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1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