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2464A - 以波束为中心的小区中的先听后说 - Google Patents
以波束为中心的小区中的先听后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52464A CN112352464A CN201980043064.0A CN201980043064A CN112352464A CN 112352464 A CN112352464 A CN 112352464A CN 201980043064 A CN201980043064 A CN 201980043064A CN 112352464 A CN112352464 A CN 1123524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bt
- beams
- channel access
- gnb
- mc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以波束为中心的电信小区中的用户装备(UE)可以使用各种先听后说(LBT)过程,并且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混合信道接入过程在不同的波束上并且以连续或非连续模式进行配置或调度。UE行为可以基于跨不同波束的LBT结果。gNB可以向UE指示LBT时机。在gNB的最大信道占用时间(MCOT)快要结束时,可以不使用LBT来调整UL数体系。在下行链路传输之前,gNB可以跨不同波束使用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等来使用LBT过程。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4月26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62/662,968和2018年6月21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62/688,024的优先权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使用多个波束的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用户装备(UE)可以在共享的未许可频谱上的以波束为中心(beam-centric)的无线通信小区中执行先听后听(LBT)过程,例如,以减轻对于隐藏或暴露的节点的问题。在上行链路(UL)传输在不同的波束上并且在时间上以连续或非连续模式配置或调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
UE可以使用多个过程进行信道接入,并且它们可以被用于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以解决信道感测以及感测可靠性与时延之间的折衷。混合信道接入过程可以被用于连续或非连续的波束传输,以增强LBT的波束利用率。UE行为可以基于跨不同波束的LBT结果,例如,对于如何处理失败的LBT。配置和信令方法可以被用于支持所提出的基于波束的LBT。
诸如gNB之类的基站可以例如在跨不同波束的具有数据、控制和/或参考信号等的下行链路(DL)传输之前进行LBT过程。LBT过程可以包括例如针对不同场景(诸如针对LBT波束之间的相同或不同的最大信道占用时间(MCOT)值)采用提议的信道接入的过程。gNB LBT过程还可以包括处理不同波束处的LBT失败的方式,以及向UE指示LBT时机以避免不必要的监视和/或盲解码尝试以节省UE功耗的方法。
在接近gNB的MCOT结束时,可以在没有LBT的情况下调整上行链路传输数体系(uplink transmission numerology)。
提供本发明内容从而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一些概念,这些概念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内容既不旨在识别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在本公开的任何部分中指出的任何或所有缺点的限制。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通过示例给出的描述中,可以获得更详细的理解。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A-1D示出了四个示例LAA部署场景的系统图。
图2是与每个LBT波束一起连续使用的示例类型C1全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3是用于处理LBT故障的示例过程的时序图。
图4是用于覆盖360度的LBT波束的示例类型C1全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5是连续用于每个LBT波束的示例类型C2混合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6是连续用于所有LBT波束的具有随机选择的示例类型C3混合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7是利用分组波束的示例类型C4全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8是利用较宽和较窄LBT波束的示例类型C5混合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9是利用随机选择的组LBT波束的示例类型C6混合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10是用于多面板UE的示例类型C7 LBT全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11是用于窄LBT波束的示例类型D1 LBT交错全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12是示例类型D2 LBT交错混合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13是利用分组LBT波束的示例类型D3 LBT交错混合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14是在每个时隙的开始执行的示例全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15是在gNB的MCOT的开始用于所有波束的示例全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16是示例混合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17是示例全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其周期性等于最大波束MCOT。
图18是其周期性等于最大波束MCOT的示例全信道接入过程和两个连续LBT时机之间的快速信道接入过程的时序图。
图19是允许跨最大波束MCOT持续时间进行传输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20是基于宽波束和窄波束的LBT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21是在当前Tx机会结束之前的新Tx时机的LBT间隙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22是使上行链路(UL)数体系改变适合其在CCA中的突发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23图示了示例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可以实施本文描述和要求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图24是根据本文示出的实施例的被配置用于无线通信的示例装置或设备的框图。
图25是根据实施例的RAN和核心网络的系统图。
图26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RAN和核心网络的系统图。
图27是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RAN和核心网络的系统图。
图28是示例计算系统的框图,其中可以实施图23、25、26和27中所示的通信网络的一个或多个装置。
图29A-29D示出了在UE和/或gNB处的LBT波束与发射波束之间的各种关联场景。
具体实施方式
附录的表1中描述了本文使用的许多缩写。
在本文中,术语“方法”和“过程”可互换使用,以描述设备可以被操作以用来实现某些结果的方式。该术语既不意味着暗指操作的严格次序,也不意味着排除本文描述的许多技术的互操作。将认识到的是,本文描述的操作可以以各种组合和顺序来执行。
LTE中的非许可频谱
如在3GPP TS 36.213,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中针对版本13和版本14中所指定的,许可辅助接入(LAA)以载波聚合(CA)操作为目标,其中一个或多个低功率辅助小区(SCell)在6GHz以下的非许可频谱中操作。LAA部署场景涵盖具有和不具有宏覆盖的场景、室外和室内小小区部署,以及许可和非许可载波之间的共定位和非共定位(具有理想的回程),如图1A-1D所示。
在图1A的场景1中,描绘了许可的宏小区(F1)和非许可的小小区(F3)之间的载波聚合。图1B的场景2描述了没有宏小区覆盖的情况下许可的小小区(F2)和非许可的小小区(F3)之间的载波聚合。图1C的场景3描绘了许可的宏小区和小小区(F1),在许可的小小区(F1)和非许可的小小区(F3)之间具有载波聚合。
图1D的场景4描绘了许可的宏小区(F1)、许可的小小区(F2)和非许可的小小区(F3)。场景4包括许可的小小区(F2)和非许可的小小区(F3)之间的载波聚合。如果宏小区和小小区之间存在理想的回程,那么宏小区(F1)、许可的小小区(F2)和非许可的小小区(F3)之间可以存在载波聚合。如果启用了双重连接性,那么宏小区和小小区之间可以存在双重连接性。
由于可以通过由不同标准指定的不同部署来利用非许可频带,因此提出了若干监管要求,以确保所有在用(incumbent)用户之间的公平共存。例如,这些法规要求包括对传输功率掩码、传输带宽、对天气雷达的干扰等方面的限制。
另一个主要要求是信道接入过程。LBT过程被定义为一种机制,通过该机制,装备可以在使用信道之前应用畅通信道评估(CCA)检查。CCA至少利用能量检测来确定信道上是否存在其它信号,以便分别确定信道是被占用还是畅通。欧洲和日本法规授权在非许可频带中使用LBT。除了法规要求之外,经由LBT进行载波感测是公平共享非许可频谱的一种方式,因此,它被认为是在单个全球解决方案框架中在非许可频谱中进行公平友好操作的重要功能。
在版本14中,引入了几种信道接入过程,分别由eNB和UE针对下行链路(DL)和UL传输来执行。TS 36.213版本14的第15节描述了主要的信道接入过程。
NR中的非许可频谱
在mmWave中,非许可频谱的范围宽,其与在6GHz以下或以上频带中操作时相比,可以被进一步用于获得更高的数据速率。在6GHz以上的最高52.6GHz或甚至在52.6GHz频带以上的传输和接收中,都部署了窄波束。增强NR-U与在非许可的条件下操作的其它技术(例如,Wi-Fi设备、基于LTE的LAA设备、其它NR-U设备等)之间的共存并满足法规要求的过程对于在非许可频谱上操作的NR系统是必要的。
常规技术的示例挑战
为了克服mmWave中的高路径损耗,用高度定向天线进行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因此,gNB和UE都必须构造窄波束,以在以波束为中心的小区中进行传输和接收。
由于对进一步支持高数据速率应用的兴趣日益浓厚,通过支持在6GHz以下和以上频带的未许可频带上的传输/接收,未许可的新无线电(NR-U)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候选当中。在任一频带中(即,6GHz以下或以上),都强加了一些法规要求,以允许与在用非许可系统(诸如IEEE 802.11ad/ay)友好共存。LBT在组织媒体访问的那些要求当中。
由于在高频带急剧衰减而造成在6GHz以上频谱中的覆盖范围有限,基于全向或准全向天线的常规LBT无法有效操作。使用基于全向天线的LBT导致隐藏/暴露的问题变得更加明显,这不利于影响使用非许可频带的其他用户之间的公平共存。在本文中,对于由于使用窄波束在mmWave中执行而引起的挑战,提出了基于波束的LBT。
在以波束为中心的小区中执行LBT
可以在或者UE侧或者gNB侧或两者上执行特定于波束的LBT。例如,可以通过允许无干扰传输共存来利用UE或gNB构造窄波束的能力以增强空间复用增益。
UE侧的LBT过程
UE可以被调度或配置为在不同情况下在波束集C上进行传输。例如,UE执行用于UL波束管理的波束扫掠,其可以被用于使得能够在不同的UE Tx波束上进行TRP测量,以支持UE Tx波束和(一个或多个)TRP Rx波束的选择;UE可以在多个UL波束上重复传输的数据以提高稳健性;或者UE使用具有不同UL授权的多个波束来传输数据。UE需要在一个或多个UL波束上传输之前进行LBT。本文描述的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被用于在UE侧执行基于波束的LBT,以进行多个UL波束传输。
用于连续波束传输的LBT:
可以将波束集C配置为在连续OFDM码元或时隙中传输,然后UE可以如下跨不同波束执行LBT。
类型C1 LBT:全信道接入过程
UE连续执行一系列全信道接入过程,其中部署了广泛的信道感测过程以增强与使用相同频谱的其它技术的友好共存,例如,它们可以在所有波束ci∈C上包括但不限于几个确定性信道感测时机或随机感测持续时间或两者,例如如图2中所示。这个过程由几个LBT间隙组成,以对LBT波束执行全信道接入过程,例如,对于波束0为b0,对于波束1为b1,对于波束2为b2,并且对于波束3为b3,如图2这所示。在每个LBT波束间隙中,UE可以用LBT波束执行信道感测,并决定对于这个LBT波束,信道是否空闲。每个LBT波束间隙可以具有等于的持续时间,其中是其中应用全信道接入过程的特定于LBT波束的LBT间隙。它可以取决于几个因素,诸如网络负载状态、固定感测持续时间或时隙的数量、随机感测持续时间或时隙的数量、那个波束的时延和质量要求等。例如,全信道接入过程可以是类别(CAT)3或CAT4LBT,其中在CAT3 LBT中使用固定数量的感测持续时间/时隙,而在CAT4 LBT中使用随机数量的感测持续时间/时隙来感测信道可用性。如果全信道接入过程在用于任何波束ci的预配置或指示的间隙内都成功完成,那么可以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并且该信道可以被声明为空闲,因此LBT波束空闲。否则,可以将该波束声明为非空闲,并且UE不能在与这个LBT波束相关联的UL波束上进行传输。而且,如图2中所示,每个波束的专用间隙可以不同。
例如,可以以与如图2所示传输波束相同的次序来应用全信道接入过程。但是,与传输次序相比,可以采用其它波束感测次序,例如,随机或反向次序。
UE可以被指示或配置为对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RS)(诸如同步信号块(SSB)中的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具有空间关系和/或链路关联的波束执行LBT。
基于全信道接入过程的结果,UE可以仅在与空闲LBT波束相关联的UL波束上进行传输,即,该信道是畅通的,以用于接入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UL波束。而且,当至少一个LBT波束空闲时,UE可以在UL上进行传输,并且UE不能在与非空闲LBT波束相关联的UL波束上进行传输。
对于那些波束失败的LBT,UE可以等待下一个LBT时机,如图3中所示。例如,在第一个LBT时机,UE执行类型C1 LBT,这导致b0和b2在LBT成功的情况下处于空闲状态,而b1和b3由于LBT的失败而不处于空闲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中所示,UE可以继续在波束b0和b2上传输已调度或配置的数据突发,而UE可以在与失败的LBT波束对应的波束b1和b3上保持静默,直到下一个LBT时机为止。如果UE仍然有数据要在b0和b2上传输,那么它将再次对所有波束执行类型C1 LBT,如图3中所示。但是,在不需要在波束b0和b2上进行传输的情况下,UE可以仅对b1和b3执行类型C1 LBT。
波束集C可以根据UL调度或配置而改变。因此,与波束集C相关联的LBT波束可以从一个LBT时机到另一个LBT时机改变。
图4示出了配置或用信号通知UE在多个方向上执行LBT的情况,这些方向可以覆盖图2中所示的空间方向,直至360°。所讨论的相同概念仍然适用于这种情况。即使UE没有UL传输,也可以指示UE进行这种信道感测,以辅助gNB感测UE周围的信道并避免隐藏节点用于DL传输。
类型C2:混合通道接入过程
为了进一步增强信道接入可靠性,使用类型C1中所述的全信道接入过程和可以在比全信道接入过程更短的持续时间内完成的快速信道接入过程两者可以是有利的。全与快速信道接入过程之间的关键区别之一可以是快速信道接入过程没有随机感测持续时间以减少总体信道接入过程持续时间。例如,快速信道接入过程可以是CAT 2LBT,其中在25μs的固定持续时间内感测信道。图5中示出了具有全和快速信道接入过程的混合方法。对于波束覆盖小区的部分或扇区的情况,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首先应用全信道接入过程,然后是快速信道接入过程。专用于对每个波束执行快速信道接入过程的LBT间隙可以是特定于波束的,其持续时间对于第ci个波束用表示,或者可以独立于波束。
在不同情况下,波束ci可以被声明为空闲。在场景1中,如果基于全和快速信道接入过程它是空闲的,那么可以将其声明为空闲。在场景2中,只有基于快速信道接入过程它是空闲的时,才可以将其声明为空闲。
仅与空闲LBT波束相关联的UL波束才可以用于UL传输,即,那个空间方向上的信道是畅通的。UE可以如图3中所示类似地处理具有失败的LBT的波束,例如,一直等到下一个LBT时机。
类型C3 LBT:具有随机选择的混合信道接入过程。
作为结合全和快速信道接入过程的另一个实施例,UE可以从波束集C中随机选择一个波束并使用全信道接入过程来感测信道。如果信道对于那个波束是空闲的,那么UE可以用集合C的LBT波束进行快速信道接入过程,如图6中所示。这种解决方案可以容易地扩展到波束部分地覆盖小区的情况,例如,在需要基于多个波束的LBT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仅基于快速信道接入过程将波束ci声明为空闲。
类型C4 LBT:利用分组LBT波束的全信道接入过程
UE可以不对所有LBT波束单独执行全信道接入过程,而是可以将窄的LBT波束分组为多个波束组,即,基于空间关系形成与多个窄LBT波束组合的较宽LBT波束,并应用利用分组LBT波束的全信道接入过程,如图7中所示。而且,由所有窄波束形成的宽LBT波束可以被具有相似空间覆盖的单个宽波束代替。在对于宽波束的LBT失败的情况下,UE可以对被分组以形成宽波束的窄波束执行全或快速信道接入过程。
类型C5 LBT:利用宽和窄LBT波束的混合信道接入过程
而且,如图8中所证明的,可以部署全和快速信道接入过程两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窄波束所属的波束组(bg)基于全接入过程是空闲的并且基于其快速接入过程是空闲的,那么该窄波束可以被声明为空闲。而且,如果窄波束属于基于全信道感测不是空闲的而基于随后的快速接入过程是空闲的组,那么也可以将该窄波束声明为空闲。
类型C6 LBT:利用随机分组的LBT波束的混合信道接入过程
UE还可以随机地选择一个或多个波束组以执行全信道接入过程,然后执行窄波束快速信道接入过程,例如如图9中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任何窄波束,如果其基于快速信道接入过程的信道感测至少是空闲的,那么被声明为空闲。
可以基于诸如波束的空间方向、其信道特点、QoS要求之类的几个因素来构造波束组。
类型C7 LBT:用于多面板UE的全信道接入过程
对于有能力的UE,例如,配备有能够使用空间正交性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跨不同波束进行传输的多个天线阵列面板,UE可以执行利用多个LBT波束的类型C1、C2、C3、C4、C5、或C6 UL信道接入过程。相关联的UL波束可以携带相同或不同的数据。例如,对于如图10中所示的在连续模式下的不同UL波束上的相同频率资源上的UL传输,由于共定位的面板之间的自干扰,UE不可能在特定的UL波束上执行LBT而同时在其它UL波束上进行传输。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提出了在LBT不中断传输突发的情况下在UL传输波束之间连续切换的方法。
对于与成功LBT波束相关联的UL波束,如果在LBT间隙之后不立即被占用,那么UE可以传输保留数据,该数据可以是序列或特殊模式,或者甚至是有效载荷中的随机数据,以维持在这个波束上的UL信道接入,并防止在非许可频带中操作的其它设备访问与那个波束相关联的介质,如图10中所示。序列或特殊模式对于其它用于UE类型指示的设备(例如,特定服务提供商的网络下的蜂窝设备)可以是已知的。
对于与不成功LBT波束相关联的UL波束,UE保持静默并且可以不在其上传输任何数据。
用于非连续波束传输的LBT
波束集C可以被配置为在具有交错间隙的非连续的OFDM码元或时隙中被传输,并且UE可以如下跨不同波束执行基于波束的LBT。
类型D1 LBT:交错的全信道接入过程
间隙间隔可以足够宽以允许UE使用全信道接入过程来感测信道,例如如图11中所示。在每次波束传输之前的LBT间隙持续时间可以特定于波束,并且等于或独立于由η表示的波束。在间隙期间,应用全信道接入过程,该过程可以取决于几个因素,诸如网络负载状态、固定感测持续时间或时隙的数量、随机感测持续时间或时隙的数量、对那个波束的延迟和质量要求。如果针对任何波束ci的全信道接入过程尚未在其专用LBT间隙中成功完成,那么与非空闲LBT波束相关联的波束将不会被UE用于UL传输。
类型D2 LBT:交错混合信道接入过程
跨不同波束传输的数据突发之间的间隙可能不够大,以至于无法允许以高概率成功执行全信道接入过程。因此,如图12中所示,可以采用基于交错混合信道接入过程以及全和快速信道接入过程的混合的类型D2 LBT。在这个示例中,在波束1传输之前的LBT间隙无法容纳全信道接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快速信道接入过程。仅与空闲LBT波束相关联的波束可以用于UL传输。与非空闲LBT波束相关联的UL波束不能用于UL传输,并且UE可以丢弃UL数据或者保持数据直到在相关联的波束上的下一次成功的LBT时机为止。
类型D3 LBT:利用分组LBT波束的交错混合信道接入过程
在这个实施例中,提出了基于空间关系用可以包含多个窄LBT波束的较宽LBT波束执行全信道接入过程,随后在每次UL波束传输之前的LBT间隙中用窄LBT波束进行快速信道接入过程,如图13中所示。还有可能取决于持续时间或者甚至全和快速信道接入过程之间的混合在每个单独的窄波束之前执行全信道接入过程。如果成功执行了UL传输之前的最新信道感测,那么即使宽波束的全信道接入过程不成功,该波束也被认为是空闲的。
类型D4 LBT:组合的连续和非连续信道接入过程
在一些情况下,UL传输突发可以是连续和非连续波束的组合。对于这种情况,也可以取决于LBT波束的哪个子集用于信道感测来采用任何上面提到的过程。
用于LBT波束的配置和信令
在mmWave频带中,UL传输基于窄定向波束以补偿严重的路径损耗。当在非许可载波中操作时,UE必须执行LBT来评估信道介质可用性,并避免干扰其它并发传输。为了减少UE功耗并增强与非许可载波的其它在用系统的共存,提出了由gNB辅助的基于波束的LBT的实施例。具体而言,辅助级别可以是来自UE将要以LBT类型执行LBT的gNB的波束的完全指示,或者是其中gNB为UE提供帮助UE自主识别LBT波束和LBT类型的一些配置或隐式指示的部分辅助。接下来描述基于完全和部分辅助的波束的LBT的细节。
对于基于完全辅助的波束的LBT,gNB明确指示基于用于UL传输的调度类型在其上执行LBT的波束。例如,gNB可以基于与在UL上为SRS传输配置或用信号通知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的关联或者基于与DL RS(诸如同步信号块(SSB)的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或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关联来指示(一个或多个)LBT波束。在以下情况下,与DL-RS或SRS的关联可以用于确定LBT波束:
当存在针对UE的DL Tx/Rx波束关联时,DL-RS被用于指示LBT波束,即,UE能够基于DL-RS(例如,DL-RS ID或者由gNB配置或发信号通知的DL-RS波束指示)确定LBT波束。
SRS被隐式地用于指示LBT波束,即,UE基于SRS资源配置来确定其LBT波束。在这种情况下,gNB可以通过使用配置的或用信号通知的SRS资源隐式指示(一个或多个)LBT波束。
取决于UL调度类型,可以通过以下信令模式之一来执行这种机制。
为了指示用于执行LBT的单个波束,可以采用附录的表2中的选项之一。可以在成功进行LBT的任何DL数据突发中在载波聚合(CA)部署中的Pcell上或在双连接性(DC)部署中的PScell上传输这种信号。
如果UE被配置有诸如LBT-SpatialRelationInfo之类的更高层参数(例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配置),例如,被设置为SSB、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P-CSI-RS)、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SP-CSI-RS)或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AP-CSI-RS),那么UE应该用用于接收SSB、P-CSI-RS、SP-CSI-RS或AP-CSI-RS的相同空间域接收滤波器对波束执行LBT。换句话说,UE应该用用于接收SSB、P-CSI-RS、SP-CSI-RS或AP-CSI-RS的Rx波束执行LBT。
如果UE被配置有诸如LBT-SpatialRelationInfo之类的更高层参数(例如,RRC配置),例如,设置为P-SRS SP-SRS或AP-SRS,那么UE应该用用于传输P-SRS SP-SRS或AP-SRS的相同空间域接收滤波器对波束执行LBT。换句话说,UE应该用用于传输P-SRS SP-SRS或AP-SRS的那些Tx波束的相同空间方向对Rx波束执行LBT。
而且,对于gNB基于辅助波束的LBT,gNB可以为连续和非连续波束传输配置或发信号通知以下参数以用于基于波束的LBT。
LBT间隙
UE需要取决于要执行的LBT类型来进行LBT的LBT间隙。这些LBT间隙可以由RRC消息配置,或者由定义LBT持续时间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例如,LBT_gap)用信号通知。对于所有波束来说可以都相同。取决于LBT波束,它可以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诸如具有LBT波束ID或LBT波束指示的LBT_gap_list之类的参数。LBT间隙位置可以基于服务要求从UL授权的开始基于特定规则来确定。例如,在为所有LBT波束配置单个LBT间隙的情况下,可以将LBT_gap设置为x个OFDM码元/时隙,这意味着UE在UL授权之前x个OFDM码元/时隙开始信道接入过程。如果为每个LBT波束设置的LBT间隙持续时间不同,那么LBT_gap_list可以用于指示{x,LBT波束ID}。
而且,可以通过引入1位以在UL授权将用于UL数据传输还是用于执行LBT之间进行区分,向DCI发信号通知LBT间隙。可以使用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经由特定于UE的搜索空间来指示LBT间隙。可替代地,可以在公共搜索空间上发送LBT间隙,其中可以使用先听后说间隙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LBT_gap_RNTI)将LBT间隙发信号通知给指派有LBT_gap_RNTI的多个UE。
LBT类型
LBT类型可以由诸如LBT-ULType(例如,RRC配置)之类的更高层参数来配置,例如,LBT-ULType可以被设置为类型C1、C2、C3、C4、C5、C6、C7、D1、D2、D3或D4 LBT UL信道接入过程。它可以作为公共RRC消息被传输,或者可以是专用于特定UE的特定RRC消息。
LBT类型可以由UL授权DCI用信号通知,例如,DCI格式0_1作为示例,用于调度PUSCH/PUCCH传输。为此,作为示例,可以使用4位的新字段来选择在本文针对UE侧的LBT描述的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信道接入过程。可以通过RRC参数来配置所有基于波束的LBT类型的表,并且其子集可以由MAC CE指示,例如,仅选择两种类型的LBT类型。在这种情况下,DCI中的一位足以将LBT类型动态地发信号通知给UE。
保留数据
可以以多种方式如下配置或用信号通知用于UE在成功的LBT之后保留UL信道接入的保留数据。UE可以由诸如LBT_ResData_enable(例如,RRC配置)之类的更高层参数来配置,该参数指示UE可以在与空闲LBT波束相关联的UL波束上在被配置或调度用于UL传输的资源上传输保留数据。对于时间资源,UE可以从其LBT间隙的结束到UL传输的开始传输保留数据。
可替代地,可以在配置的或调度的UL传输之前向UE发信号通知以传输保留数据。因此,提出在UL授权DCI中引入1位的新字段,以指示是否将在授予的UL资源之前传输保留数据。
如果启用了保留数据,例如,如果LBT_ResData_enable为“1”,那么UE可以传送其自己的保留数据(如由其更高层配置的),或者可以传送由gNB经由RRC配置或经由DCI指示的已知保留数据。其它设备可以使用已知的保留数据在共享的非许可频谱上识别某个服务提供商下的设备类型。
在不存在基于完全辅助波束的LBT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基于部分辅助波束的LBT。在这种方法中,可以使用默认配置(例如,预配置或RRC配置)的集合来辅助UE识别LBT波束。这些默认配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与LBT波束关联的默认RS、默认LBT类型和默认LBT间隙持续时间。
gNB侧的LBT
在gNB处执行特定于波束的LBT的过程
由于可以在gNB侧被支持的大量波束,在具有共定位的TRP的gNB处执行基于波束的LBT更具挑战性。对于gNB,由于不可避免的自干扰,在特定波束上监听具体时频资源,同时在相同时频资源上在所有其它波束上传输,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此,本文提出了几个过程来在gNB处执行基于波束的LBT以及必要的信令以在功耗方面对UE具有最小影响的情况下支持这种操作。
如果gNB在波束集C上传输由SSB、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或参考信号(RS)(诸如CSI-RS)组成的下行链路突发,那么提出使用以下选项之一或其组合在gNB侧执行LBT。为了简化说明,使用一个示例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120kHz的子载波间距的SSB突发,因为它由于受限的定时、周期性等而比DL数据、控制和RS更具挑战性。但是,这些解决方案也适用于由多个波束上的传输组成的任何传输的突发。
选项1:在每个时隙的开始执行的全信道接入过程
为了保留少量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码元、LBT间隙,DL全信道接入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例如在时隙开始之前的数个确定性信道感测时机、随机感测持续时间或两者。在LBT间隙中,gNB同时在时隙内用LBT波束感测信道。因此,不管在时隙内使用的波束的数量如何,都保留LBT间隙持续时间其中Cslot是在时隙内使用的波束的集合,并且是在其中应用全信道接入过程的特定于波束的LBT间隙。它可以取决于几个因素,诸如网络负载状态、固定感测持续时间或时隙的数量、随机感测持续时间或时隙的数量、对那个波束的时延和质量要求。如果在这个专用LBT间隙中未成功完成针对任何波束ci的DL全信道接入过程,那么将这个波束声明为非空闲。
图14图示了其中与SSB对应的两个波束仅在每个时隙中使用的示例,如图14中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保留每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即,OS 13作为示例),以对在下一个时隙中使用的波束执行DL全信道接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个OFDM码元中不传输DL数据或RS。
选项2:在MCOT开始对所有波束的全信道接入过程
为了减少由于LBT间隙引起的浪费的资源,gNB可以对可以用于确定gNB MCOT的所有波束执行DL全信道接入过程。取决于gNB能力,gNB可以使用DL全信道接入过程同时感测信道。例如,在图15中,gNB可以在其传输开始之前用其MCOT内的所有LBT波束(例如,16个波束)执行信道感测。为了避免帧边界同步问题,gNB MCOT的开始可以在时隙或子帧边界处。如图15中所示,作为示例,gNB MCOT可以仅在子帧的边界处开始,并且其LBT间隙在前一子帧中的最后几个OFDM码元中执行。取决于信道感测算法以及所使用的数体系,也可以应用时隙或甚至OFDM码元中的更细粒度。
在这个实施例中,为gNB定义了MCOT,并由MCOTgNB表示。但是,每个波束可以具有不同的波束其中ci表示波束i。这意味着gNB可以不在MCOTgNB的持续时间内占用所有波束,该持续时间可以等于的最大值。在这种情况下,gNB不能在其小于MCOTgNB的波束上用LBT感测信道,直到在具有最大的波束上的传输结束,其中N是集合C中的波束数量。例如,如果gNB对要在子帧0中传输的所有波束执行了成功的DL全信道接入过程。为简单起见,假设波束0具有1个时隙的最短波束而所有其它波束具有相等的(i≠0),例如,8个时隙的持续时间减去时隙7的最后两个OFDM码元,如图15中所示。一旦波束0的到期,gNB就不能将波束0用于或者DL传输或者LBT信道感测,直到所有波束的所有MCOT都到期为止。
选项3:具有全和快速过程的混合信道接入过程
为了增强资源利用率并完全利用波束MCOT从一个LBT波束到另一个LBT波束有所不同,在本文可以应用组合的DL全和快速信道接入过程。快速信道接入过程可以在比全信道接入过程短的持续时间内完成。具体而言,gNB可以对LBT波束执行DL全信道接入过程。在所有LBT波束当中的最大MCOT内,在DL全信道接入过程失败的情况下,gNB可以对LBT波束执行DL快速信道接入过程。
为了实现这一点,gNB可以在最大波束MCOT持续时间结束时停止在所有波束上的传输。
另外,gNB可以使用间隙用成功的DL快速信道接入过程继续在波束上进行传输,以允许在最大波束MCOT结束时执行DL全信道接入过程。
例如,如图16中所示,在子帧0之前的OFDM码元12和13中执行DL全信道接入过程,其结果是,除LBT波束14和15外,所有LBT波束的信道感测都是空闲的。而且,在本文中作为示例,子帧0的时隙6中的OFDM码元14被配置用于波束14和15的DL快速信道接入过程。如果信道空闲,那么gNB可以进行传输,直到所有波束当中最大波束MCOT的结束。
为了进一步说明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基本概念,例示了gNB具有三个LBT波束B0、B1和B2,其中B0具有最大波束MCOT。以等于所有波束当中最大MCOT(例如,B0的波束MCOT)的持续时间的周期性执行全信道接入过程。图17示出了在波束B0和B1上成功执行全信道接入过程的情况。而且,例示了B1的波束MCOT比B0的波束MCOT短,在这种情况下gNB必须停止在B1上的传输。在这种场景中,gNB要等到下一个LBT时机才能在B1或B2上执行另一个信道感测。
图18示出了其中快速信道接入过程被配置为在两个连续的全信道时机的中间检测信道的情况。具体而言,在配置的实例中,所有活动波束(例如,B0)将被静默,并且将对非活动波束(例如,B1和B2)执行快速信道感测。但是,gNB可能需要在下一个LBT时机之前停止在所有波束上传输。
在图19中,例示了跨LBT时机的传输。在这个示例中,不必在下一个LBT时机之前停止B2上的传输。它将被静默,以允许gNB在B0和B1处执行LBT,然后在那之后恢复。
可替代地,在上述实施例中,MCOTgNB可以等于的最小值,其中是第i个发射波束的MCOT或该发射波束的MCOT的任何其它函数。在这种情况下,gNB可以在与具有成功LTB结果的LBT波束相关联的波束上进行传输。LBT时机的周期性是基于MCOTgNB确定的。具有比MCOTgNB更长的MCOT的那些波束上的传输可以在MCOTgNB结束时终止。
直到下一个LBT时机,在MCOTgNB期间不能使用与不可用的LBT波束相关联的波束。可替代地,gNB可以使用上述过程在其发起的COT期间尝试接入那些波束。
为了减少与对多个波束执行LBT相关联的开销,gNB可以将窄波束分组为宽波束,并可以使用它们来执行DL全或快速信道接入过程。而且,gNB可以根据介质感测的结果在全和快速信道接入过程之间切换。例如,如果在宽波束上的LBT失败,那么gNB可以切换到对分组的宽波束的窄波束执行LBT。例如,图20示出了窄波束的集合(B1、B2、B3、B4和B5),它们被分组在被gNB用来执行LBT的宽波束B0中。在LBT信道接入过程失败后,gNB可以对组成宽LBT波束B0的所有窄LBT波束的全部或子集执行相同或不同的(即,全或快速)信道接入过程。在图20中,图示了gNB对窄LBT波束使用相同的信道接入过程类型。而且,图20示出gNB在窄LBT波束上顺序执行LBT。但是,有能力的gNB可以能够同时在多个窄LBT波束上执行LBT,这可以进一步减少开销和时延。由于在特定LBT波束上执行LBT而同时在其它波束上进行传输由于自干扰而非常有挑战性,因此gNB必须在开始在任何相关联的UL波束上进行传输之前跨所有LBT波束完成LBT。
虽然描述了用于跨多个波束的连续传输的所有上述方法,但是它们也可以用于非连续情况,因为可以将其视为单个波束上的连续传输突发的特殊情况。
例如,gNB可以在不同波束上传输包括非连续DL传输突发的一些信号,例如发现参考信号(DRS)。这样的DL传输突发在具有或不具有它们的相关联的RMSI的不同波束上可以是不同的SSB。其它信号和信道可以在DRS中在用于SSB的波束上被传输。为了感测信道,gNB可以进行以下过程之一或其组合。
在第一个过程中,gNB可以在构造DL传输突发的所有波束上感测信道,并且使用保留数据来填充不同波束之间的时间间隙。保留数据可以是未指派以由任何UE接收的随机信号。或者分配用于UE或一组UE的信号/信道(诸如用于测量的CSI-RS、和/或控制信道,和/或携带数据的共享信道)。
在第二个过程中,gNB可以在构造DL传输突发的所有或一些波束上感测信道。然后,gNB可以利用任何波束上进行DL突发传输之前的时间间隙来感测信道,然后再在那个波束上进行传输。信道感测可以包括全或快速信道接入过程。
下行链路LBT持续时间指示
对于在DL突发传输之前/之内的LBT间隙,如果UE被配置为监视任何信号(诸如DCICORSET或其它RS),那么必须向UE指示用于LBT的那些码元。其原因是,在LBT间隙期间,具有共定位的TRP的gNB不能传输任何信号,即,不能同时以相同的时频传输和接收信号。因此,将这些OFDM码元通知给UE以防止UE进行任何盲解码尝试或接收UE被配置为接收的任何信号是有益的。
可以通过以下信令方法向UE指示LBT间隙。
静态LBT间隙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诸如LBT_gap之类的RRC参数将LBT间隙发信号通知给UE。如果任何其它信号被配置为与LBT间隙重叠,那么不预期UE监视它们。如果gNB使用全和快速信道接入过程两者,那么可以使用新的RRC参数LBT_gap_list来指示为两个信道接入过程保留的间隙的持续时间。而且,RRC参数LBT_start_list可以被用于指示LBT间隙的起始位置。它可以是就从子帧的开头开始的OFDM码元的数量而言。
半静态LBT间隙
取决于网络状态,可以半静态地配置LBT间隙。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RRC或MACCE重新配置LBT间隙、持续时间和起始位置,这允许UE正确监视任何周期性和SP信号。
动态LBT间隙
对于高度动态的网络,可以动态地调整LBT间隙。DCI可以被用于发信号通知LBT间隙。例如,LBT间隙可以使用UE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诸如C-RNTI)在特定于UE的搜索空间中传输,其中具有grant_LBT_switch 1位字段来指示DL指示的授权是用于一些数据传输还是gNB将使用它执行LBT。例如,如果这一位等于一,那么预期UE在所指示的DL授权上接收DL数据/RS。如果它等于零,那么隐式地通知UE预期不执行任何操作,因为gNB在这个授权期间正在执行LBT。
可替代地,提出了用于具有对应PDSCH的公共搜索空间的先听后说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LBT_RNTI),以指示为执行LBT而保留的OFDM码元或具有LBT_RNTI的组公共PDCCH。UE在这些OFDM码元期间不应当执行任何解码/接收试验。
用于LBT处理的RNTI(诸如先听后说时隙帧指示符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LBT_SFI_RNTI))可以与在公共搜索空间中传输的LBT_SFI_PDCCH一起使用,例如,以指示为执行LBT而保留的OFDM码元。LBT_SFI_PDCCH可以在公共或特定于UE的搜索空间上传输。如果在特定于UE的搜索空间中,那么LBT_SFI_RNTI可以与C-RNTI相同。如果在公共搜索空间中,那么预期配置有LBT_SFI_RNTI的UE解码LBT_SFI_PDCCH以知道为LBT处理保留的OFDM码元。
传输RRC、MAC CE或DCI
可以在CA部署中的Pcell上用信号通知分别用于静态、半静态或动态LBT间隙的RRC、MAC CE或DCI。但是,由于DC部署中缺少理想的回程,因此必须以多种方式在非许可载波上传输LBT间隙信令。一旦在PScell中建立了连接,就可以用信号通知RRC消息。如图21中所示,在应用新LBT间隙之前,可以在最后一个信道接入时机通知MAC CE和DCI。
在本文中,LBT波束可以被定义为具有特定配置的指向特定空间方向的接收波束,如果成功进行了LBT,那么UE和/或gNB可以使用该配置在其相关联的波束上进行UL和/或DL传输之前经由快速或全信道接入过程来感测信道。可以使用以下过程将LBT波束与Tx波束相关联。
例如,LBT波束可以由UE和/或gNB构造,使得它与其相关联的传输波束具有相同的覆盖区域/空间。例如,LBT波束的主瓣与Tx波束的主天线瓣相同,例如,相同的最大辐射方向、半功率波束宽度(HPBW)等,如图29A中所示。UE和/或gNB可以调整LBT波束的接收增益,使得它与所配置的/指示的Tx功率具有Tx波束的相同覆盖区域。
可替代地,LBT波束可以由UE和/或gNB构造,使得其覆盖区域/空间包含其相关联的Tx波束的覆盖区域。例如,图29B示出了Tx和LBT波束的主瓣都具有相同的最大辐射方向,但是Tx波束的HPBW小于LBT波束的HPBW。而且,UE和/或gNB可以调整LBT波束的接收增益,使得它比具有配置的/指示的Tx功率的Tx波束具有更大的覆盖区域。此外,例如,如图29C中所示,Tx波束的最大辐射方向可以不同于LBT的最大辐射方向。但是,Tx波束的覆盖区域/空间仍包含在其相关联的LBT波束的覆盖区域/空间中。
例如,如图29D中所示,Tx波束的覆盖区域/空间可以与其相关联的LBT波束的覆盖区域/空间部分重叠。Tx波束可以具有与LBT波束相同或不同的最大辐射角/HPBW。而且,Tx波束的覆盖区域可以超出LBT波束的覆盖区域。这样的场景可以对从UE和/或gNB的传输转到不同区域感兴趣。在那些区域之一中,可以假设没有其它设备使用非许可频带,因此无需在这个区域中感测信道。在第二区域中,非许可频带可以与其它设备共享,因此UE和/或gNB必须在进行传输之前在这个区域中感测信道。
LBT波束可以足够宽,使得它可以与多个Tx波束相关联。例如,如果LBT波束可用,那么可以使用所有相关联的传输波束。而且,LBT波束可以宽。例如,在使用定向传输波束时,可以使用全向LBT波束。
具有不同数体系传输的LBT
在新无线电非许可(NR-U)系统中,如果在DL接收之后不久进行这样的UL传输,那么gNB可以向UE发信号以放弃执行LBT。例如,在接收到gNB传输之后,只要其传输突发持续时间小于CCA持续时间,UE就可以直接接入该信道。
在这种场景中,UE可以能够以不同的数体系进行操作。例如,在专用于具有特定数体系μ的UE的传输突发之后,可能需要切换到更高的数体系2nμ以发送所需的报告或数据突发,如图22中所示。对于有能力的UE,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这样的信号。例如,对于周期性调度,可以针对这种具体情况在RRC中配置上行链路数体系。对于半持久调度,可以使用MACCE来命令数体系改变。由于gNB知道授权尺寸和UE能力,因此它可以通过DCI命令向UE发信号通知新的UL数体系,以激活它。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开发用于蜂窝电信网络技术的技术标准,包括无线电接入、核心传输网络以及服务能力——包括对编解码器、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工作。最近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标准包括WCDMA(通常称为3G)、LTE(通常称为4G)和LTE-Advanced标准。3GPP已经开始致力于下一代蜂窝技术的标准化,该技术被称为新无线电(NR),也被称为“5G”。3GPP NR标准的开发预计将包括下一代无线电接入技术(新RAT)的定义,预计将包括提供低于6GHz的新灵活无线电接入,以及提供6GHz以上的新超移动宽带无线电接入。灵活的无线电接入预计包括6GHz以下新频谱中的新的、非向后兼容的无线电接入,并且预计包括可以在相同频谱中多路复用在一起的不同操作模式,以解决具有不同要求的广泛的3GPPNR用例集合。预计超移动宽带将包括厘米波(cmWave)和毫米波(mmWave)频谱,其将为用于例如室内应用和热点的超移动宽带接入提供机会。特别地,超移动宽带预计将与6GHz以下的灵活无线电接入共享共同的设计框架,具有特定于cmWave和mmWave的设计优化。
3GPP已经识别出NR预计支持的各种用例,从而导致对数据速率、时延和移动性的各种用户体验要求。用例包括以下一般类别:增强型移动宽带(例如,密集区域的宽带接入、室内超高宽带接入、人群中的宽带接入、无处不在的50+Mbps、超低成本宽带接入、车载移动宽带)、关键通信、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网络操作(例如,网络切片、路由、迁移和互通、节能),以及增强的车辆到一切(eV2X)通信。这些类别中的具体服务和应用包括例如监视和传感器网络、设备远程控制、双向远程控制、个人云计算、视频流传输、基于无线云的办公室、第一响应者连接性、汽车电子呼叫(ecall)、灾难警报、实时游戏、多人视频呼叫、自主驾驶、增强现实、触感互联网以及虚拟现实等等。本文预期全部这些用例以及其它用例。
图23图示了示例通信系统100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可以实施本文描述和要求保护的方法和装置。如图所示,示例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无线传输/接收单元(WTRU)102a、102b、102c和/或102d(一般或共同地可以称为WTRU 102)、无线电接入网络(RAN)103/104/105/103b/104b/105b、核心网络106/107/109、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108、互联网110、以及其它网络112,但是应认识到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考虑了任意数量的WTRU、基站、网络和/或网络元件。WTRU 102a、102b、102c、102d、102e中的每一个可以是被配置为在无线环境中操作和/或通信的任何类型的装置或设备。虽然每个WTRU 102a、102b、102c、102d、102e在图23-图27中被描绘为手持无线通信装置,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对于5G无线通信考虑的各种用例,每个WTRU可以包括被配置为传输和/或接收无线信号的任何类型的装置或设备或者被实施在其中,仅作为示例,所述装置或设备包括用户装备(UE)、移动站、固定或移动订户单元、寻呼机、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电话、膝上型电脑、平板电脑、上网本、笔记本计算机、个人计算机、无线传感器、消费者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诸如智能手表或智能服装)、医疗或电子健康设备、机器人、工业装备、无人机、运载工具(诸如小汽车、卡车、火车或飞机等)。
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基站114a和基站114b。基站114a可以是被配置为与WTRU102a、102b和102c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无线接口的任何类型的设备,以促进接入一个或多个通信网络(诸如核心网络106/107/109、互联网110和/或其它网络112)。基站114b可以是被配置为与RRH(远程无线电头端)118a、118b和/或TRP(传输和接收点)119a、119b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有线和/或无线接口的任何类型的设备,以促进接入一个或多个通信网络(诸如核心网络106/107/109、互联网110和/或其它网络112)。RRH 118a、118b可以是被配置为与WTRU 102c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无线接口的任何类型的设备,以促进接入一个或多个通信网络(诸如核心网络106/107/109、互联网110和/或其它网络112)。TRP 119a、119b可以是被配置为与WTRU 102d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无线接口的任何类型的设备,以促进接入一个或多个通信网络(诸如核心网络106/107/109、互联网110和/或其它网络112)。举例来说,基站114a、114b可以是基站收发信台(BTS)、节点B(Node-B)、eNode B、归属节点B、归属eNode B、站点控制器、接入点(AP)、无线路由器等。虽然基站114a、114b每个均都被描绘为单个元件,但是应认识到的是,基站114a、114b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互连基站和/或网络元件。
基站114a可以是RAN 103/104/105的一部分,RAN 103/104/105还可以包括其它基站和/或网络元件(未示出),诸如基站控制器(BS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中继节点等。基站114b可以是RAN 103b/104b/105b的一部分,RAN 103b/104b/105b还可以包括其它基站和/或网络元件(未示出),诸如基站控制器(BS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中继节点等。基站114a可以被配置为在特定地理区域内传输和/或接收无线信号,所述地理区域可以被称为小区(未示出)。基站114b可以被配置为在特定地理区域内传输和/或接收有线和/或无线信号,所述特定地理区域可以被称为小区(未示出)。可以将小区进一步划分为小区扇区。例如,与基站114a相关联的小区可以被划分为三个扇区。因此,在实施例中,基站114a可以包括三个收发器,例如,小区的每个扇区一个收发器。在实施例中,基站114a可以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因此可以为小区的每个扇区使用多个收发器。
基站114a可以通过空中接口115/116/117与WTRU 102a、102b、102c中的一个或多个通信,空中接口115/116/117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无线通信链路(例如,射频(RF)、微波、红外(IR)、紫外(UV)、可见光、cmWave、mmWave等)。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来建立空中接口115/116/117。
基站114b可以通过有线或空中接口115b/116b/117b与RRH 118a、118b和/或TRP119a、119b中的一个或多个通信,空中接口115b/116b/117b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有线(例如,电缆、光纤等)或无线通信链路(例如,射频(RF)、微波、红外(IR)、紫外(UV)、可见光、cmWave、mmWave等)。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来建立空中接口115b/116b/117b。
RRH 118a、118b和/或TRP 119a、119b可以通过空中接口115c/116c/117c与WTRU102c、102d中的一个或多个通信,空中接口115c/116c/117c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无线通信链路(例如,射频(RF)、微波、红外(IR)、紫外(UV)、可见光、cmWave、mmWave等)。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来建立空中接口115c/116c/117c。
更具体而言,如上所述,通信系统100可以是多址接入系统,并且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信道接入方案,诸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等。例如,RAN 103/104/105中的基站114a与WTRU 102a、102b、102c或者RAN 103b/104b/105b中的RRH 118a、118b和TRP119a、119b与WTRU 102c、102d可以实现无线电技术,诸如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其可以使用宽带CDMA(WCDMA)分别建立空中接口115/116/117或115c/116c/117c。WCDMA可以包括诸如高速分组接入(HSPA)和/或演进HSPA(HSPA+)之类的通信协议。HSPA可以包括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和/或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
在实施例中,基站114a与WTRU 102a、102b、102c或者RAN 103b/104b/105b中的RRH118a、118b和TRP 119a、119b与WTRU 102c、102d可以实现无线电技术,诸如演进的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E-UTRA),其可以使用长期演进(LTE)和/或LTE-Advanced(LTE-A)分别建立空中接口115/116/117或115c/116c/117c。将来,空中接口115/116/117可以实现3GPP NR技术。
在实施例中,RAN 103/104/105中的基站114a与WTRU 102a、102b、102c或者RAN103b/104b/105b中的RRH 118a、118b和TRP 119a、119b与WTRU 102c、102d可以实现无线电技术,诸如IEEE 802.16(例如,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CDMA2000、CDMA20001X、CDMA2000 EV-DO、临时标准2000(IS-2000)、临时标准95(IS-95)、临时标准856(IS-856)、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用于GSM演进的增强数据速率(EDGE)、GSM EDGE(GERAN)等。
图23中的基站114c可以是例如无线路由器、归属节点B、归属eNode B或接入点,并且可以利用任何合适的RAT来促进局部区域(诸如商业地点、家、运载工具、校园等)中的无线连接性。在实施例中,基站114c和WTRU 102e可以实现诸如IEEE 802.11之类的无线电技术以建立无线局域网(WLAN)。在实施例中,基站114c和WTRU 102d可以实现诸如IEEE802.15之类的无线电技术以建立无线个域网(WPAN)。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基站114c和WTRU102e可以利用基于蜂窝的RAT(例如,WCDMA、CDMA2000、GSM、LTE、LTE-A等)来建立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如图23中所示,基站114b可以具有到互联网110的直接连接。因此,可以不要求基站114c经由核心网络106/107/109访问互联网110。
RAN 103/104/105和/或RAN 103b/104b/105b可以与核心网络106/107/109通信,核心网络106/107/109可以是被配置为向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一个或多个提供语音、数据、应用和/或互联网协议语音(VoIP)服务的任何类型的网络。例如,核心网络106/107/109可以提供呼叫控制、计费服务、基于移动位置的服务、预付费呼叫、互联网连接性、视频分发等,和/或执行高级安全功能(诸如用户认证)。
虽然未在图23中示出,但是应认识到的是,RAN 103/104/105和/或RAN 103b/104b/105b和/或核心网络106/107/109可以与采用与RAN 103/104/105和/或RAN 103b/104b/105b相同的RAT或不同RAT的其它RAN直接或间接通信。例如,除了连接到可以利用E-UTRA无线电技术的RAN 103/104/105和/或RAN 103b/104b/105b之外,核心网络106/107/109还可以与采用GSM无线电技术的另一个RAN(未示出)通信。
核心网络106/107/109还可以用作WTRU 102a、102b、102c、102d、102e接入PSTN108、互联网110和/或其它网络112的网关。PSTN 108可以包括提供普通老式电话服务(POTS)的电路交换电话网络。互联网110可以包括使用常见通信协议的互连的计算机网络和设备的全球系统,所述通信协议诸如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网际协议套件中的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互联网协议(IP)。网络112可以包括由其它服务提供商拥有和/或操作的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例如,网络112可以包括连接到一个或多个RAN的另一个核心网络,这一个或多个RAN可以采用与RAN 103/104/105和/或RAN103b/104b/105b相同的RAT或不同的RAT。
通信系统100中的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包括多模能力,例如,WTRU 102a、102b、102c、102d和102e可以包括用于通过不同无线链路与不同无线网络通信的多个收发器。例如,图23中所示的WTRU 102e可以被配置为与可以采用基于蜂窝的无线电技术的基站114a通信,并且与可以采用IEEE 802无线电技术的基站114c通信。
图24是根据本文所示的实施例的被配置用于无线通信的示例装置或设备(诸如,例如WTRU 102)的框图。如图24中所示,示例WTRU 102可以包括处理器118、收发器120、传输/接收元件122、扬声器/麦克风124、小键盘126、显示器/触摸板/指示器128、不可移动存储器130、可移动存储器132、电源134、全球定位系统(GPS)芯片组136、以及其它外围设备138。应认识到的是,WTRU 102可以包括前述元件的任何子组合,同时保持与实施例一致。而且,实施例考虑了基站114a和114b和/或基站114a和114b可以表示的节点(诸如但不限于收发器站(BTS)、节点B、站点控制器、接入点(AP)、归属节点B、演进的归属节点B(eNodeB)、归属演进节点B(HeNB)、归属演进节点B网关和代理节点等),可以包括图24中描绘并在本文描述的元件中的一些或全部。
处理器118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常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电路、任何其它类型的集成电路(IC)、状态机等。处理器118可以执行信号编码、数据处理、功率控制、输入/输出处理和/或使WTRU 102能够在无线环境中操作的任何其它功能。处理器118可以耦合到收发器120,收发器120可以耦合到传输/接收元件122。虽然图24将处理器118和收发器120描绘为分开的部件,但应认识到的是,处理器118和收发器120可以在电子封装或芯片中集成在一起。
传输/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为通过空中接口115/116/117向基站(例如,基站114a)传输信号或从基站(例如,基站114a)接收信号。例如,在实施例中,传输/接收元件122可以是被配置为传输和/或接收RF信号的天线。在实施例中,传输/接收元件122可以是发射器/检测器,其被配置为例如传输和/或接收IR、UV或可见光信号。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传输/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为传输和接收RF和光信号两者。应该认识到的是,传输/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为传输和/或接收无线信号的任意组合。
此外,虽然传输/接收元件122在图24中被描绘为单个元件,但是WTRU 102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传输/接收元件122。更具体而言,WTRU 102可以采用MIMO技术。因此,在实施例中,WTRU 102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传输/接收元件122(例如,多个天线),用于通过空中接口115/116/117传输和接收无线信号。
收发器120可以被配置为调制将由传输/接收元件122传输的信号并且解调由传输/接收元件122接收的信号。如上所述,WTRU 102可以具有多模能力。因此,例如,收发器120可以包括多个收发器,用于使WTRU 102能够经由多个RAT(诸如,UTRA和IEEE 802.11)通信。
WTRU 102的处理器118可以耦合到扬声器/麦克风124、小键盘126和/或显示器/触摸板/指示器128(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显示单元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单元),并且可以从其接收用户输入数据。处理器118还可以将用户数据输出到扬声器/麦克风124、小键盘126和/或显示器/触摸板/指示器128。此外,处理器118可以从任何类型的合适存储器(诸如不可移动存储器130和/或可移动存储器132)访问信息并在其中存储数据。不可移动存储器130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硬盘或任何其它类型的存储器存储设备。可移动存储器132可以包括订户身份模块(SIM)卡、记忆棒、安全数字(SD)存储卡等。在实施例中,处理器118可以从不是物理地位于WTRU 102上(诸如在服务器或家用计算机(未示出)上)的存储器中访问信息,并将数据存储在其中。
处理器118可以从电源134接收电力,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向WTRU 102中的其它部件分发和/或控制电力。电源134可以是用于为WTRU 102供电的任何合适的设备。例如,电源13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干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处理器118还可以耦合到GPS芯片组136,该GPS芯片组136可以被配置为提供关于WTRU 102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例如,经度和纬度)。除了或代替来自GPS芯片组136的信息,WTRU 102可以通过空中接口115/116/117从基站(例如,基站114a、114b)接收位置信息和/或基于从附近的两个或更多个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定时确定其位置。应认识到的是,WTRU102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位置确定方法获取位置信息,同时保持与实施例一致。
处理器118还可以耦合到其它外围设备138,外围设备138可以包括提供附加特征、功能和/或有线或无线连接性的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模块。例如,外围设备138可以包括各种传感器,诸如加速度计、生物识别(例如,指纹)传感器、电子罗盘、卫星收发器、数码相机(用于照片或视频)、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或其它互连接口、振动设备、电视收发器、免提耳机、模块、调频(FM)无线电单元、数字音乐播放器、媒体播放器、视频游戏播放器模块、互联网浏览器等。
WTRU 102可以在其它装置或设备中实施,该其它装置或设备诸如传感器、消费者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诸如智能手表或智能服装)、医疗或电子健康设备、机器人、工业装备、无人机、运载工具(诸如小汽车、卡车、火车或飞机等)。WTRU 102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互连接口(诸如可以包括外围设备138之一的互连接口)连接到这种装置或设备的其它部件、模块或系统。
图25是根据实施例的RAN 103和核心网络106的系统图。如上所述,RAN 103可以采用UTRA无线电技术通过空中接口115与WTRU 102a、102b和102c通信。RAN 103还可以与核心网络106通信。如图25中所示,RAN 103可以包括节点B140a、140b、140c,节点可以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收发器,用于通过空中接口115与WTRU 102a、102b和102c通信。节点B140a、140b、140c可以各自与RAN 103内的特定小区(未示出)相关联。RAN 103还可以包括RNC142a、142b。应认识到的是,RAN 103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节点B和RNC,同时保持与实施例一致。
如图25所示,节点B140a、140b可以与RNC 142a通信。此外,节点B140c可以与RNC142b通信。节点B140a、140b、140c可以经由Iub接口与相应的RNC 142a、142b通信。RNC142a、142b可以经由Iur接口彼此通信。RNC 142a、142b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配置为控制与其连接的相应节点B140a、140b、140c。此外,RNC 142a、142b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或支持其它功能,诸如外环功率控制、负载控制、准入控制、分组调度、移交控制、宏分集、安全功能、数据加密等。
图25中所示的核心网络106可以包括媒体网关(MGW)144、移动交换中心(MSC)146、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148和/或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150。虽然前述元件中的每一个被描绘为核心网络106的一部分,但是应认识到的是,这些元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被除核心网络运营商之外的实体拥有和/或运营。
RAN 103中的RNC 142a可以经由IuCS接口连接到核心网络106中的MSC 146。MSC146可以连接到MGW 144。MSC 146和MGW 144可以向WTRU 102a、102b和102c提供对电路交换网络(诸如PSTN 108)的接入,以促进WTRU 102a、102b和102c与传统的陆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
RAN 103中的RNC 142a还可以经由IuPS接口连接到核心网络106中的SGSN 148。SGSN 148可以连接到GGSN 150。SGSN 148和GGSN 150可以向WTRU 102a、102b、102c提供对分组交换网络(诸如互联网110)的接入,以促进WTRU 102a、102b、102c与启用IP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如上所述,核心网络106还可以连接到网络112,网络112可以包括由其它服务提供商拥有和/或运营的其它有线或无线网。
图26是根据实施例的RAN 104和核心网络107的系统图。如上所述,RAN 104可以采用E-UTRA无线电技术通过空中接口116与WTRU 102a、102b和102c通信。RAN 104还可以与核心网络107通信。
RAN 104可以包括eNode-B 160a、160b、160c,但是应认识到的是,RAN 104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eNode-B,同时保持与实施例一致。eNode-B 160a、160b、160c可以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收发器,用于通过空中接口116与WTRU 102a、102b、102c通信。在实施例中,eNode-B 160a、160b、160c可以实现MIMO技术。因此,eNode-B 160a例如可以使用多个天线来向WTRU 102a传输无线信号并从WTRU 102a接收无线信号。
eNode-B 160a、160b和160c中的每一个可以与特定小区(未示出)相关联,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处理无线电资源管理决定、移交决定、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中用户的调度等。如图26中所示,eNode-B 160a、160b、160c可以通过X2接口彼此通信。
图26中所示的核心网络107可以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关(MME)162、服务网关164和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166。虽然前述元件中的每一个都被描绘为核心网络107的一部分,但是应认识到的是,这些元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被除核心网络运营商之外的实体拥有和/或运营。
MME 162可以经由S1接口连接到RAN 104中的eNode-B 160a、160b和160c中的每一个,并且可以用作控制节点。例如,MME 162可以负责认证WTRU 102a、102b、102c的用户、承载激活/停用,在WTRU 102a、102b、102c的初始附着期间选择特定的服务网关等。MME 162还可以提供用于在RAN 104与采用其它无线电技术(诸如GSM或WCDMA)的其它RAN(未示出)之间进行切换的控制面功能。
服务网关164可以经由S1接口连接到RAN 104中的eNode-B 160a、160b和160c中的每一个。服务网关164一般可以向/从WTRU 102a、102b、102c路由和转发用户数据分组。服务网关164还可以执行其它功能,诸如在eNode B间切换期间锚定用户面,当下行链路数据可用于WTRU 102a、102b、102c时触发寻呼,管理和存储WTRU 102a、102b、102c的上下文等等。
服务网关164还可以连接到PDN网关166,PDN网关166可以向WTRU 102a、102b、102c提供对分组交换网络(诸如互联网110)的接入,以促进WTRU 102a、102b和102c与启用IP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核心网络107可以促进与其它网络的通信。例如,核心网络107可以向WTRU 102a、102b、102c提供对电路交换网络(诸如PSTN 108)的接入,以促进WTRU 102a、102b和102c与传统陆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核心网络107可以包括用作核心网络107和PSTN 108之间的接口的IP网关(例如,IP多媒体子系统(IMS)服务器)或者可以与其通信。此外,核心网络107可以向WTRU 102a、102b、102c提供对网络112的接入,网络112可以包括被其它服务提供商拥有和/或运营的其它有线或无线网络。
图27是根据实施例的RAN 105和核心网络109的系统图。RAN 105可以是接入服务网络(ASN),其采用IEEE 802.16无线电技术通过空中接口117与WTRU 102a、102b和102c通信。如下面进一步讨论的,WTRU 102a、102b、102c、RAN 105和核心网络109的不同功能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可以被定义为参考点。
如图27中所示,RAN 105可以包括基站180a、180b、180c和ASN网关182,但是应认识到的是,RAN 105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基站和ASN网关,同时保持与实施例一致。基站180a、180b、180c可以各自与RAN 105中的特定小区相关联,并且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收发器,用于通过空中接口117与WTRU 102a、102b、102c通信。在实施例中,基站180a、180b、180c可以实现MIMO技术。因此,基站180a例如可以使用多个天线来向WTRU 102a传输无线信号,并从WTRU 102a接收无线信号。基站180a、180b、180c还可以提供移动性管理功能,诸如切换(handoff)触发、隧道建立、无线电资源管理、流量分类、服务质量(QoS)策略实施等。ASN网关182可以用作流量聚合点,并且可以负责寻呼、订户简档的高速缓存、到核心网络109的路由等。
WTRU 102a、102b、102c与RAN 105之间的空中接口117可以被定义为实现IEEE802.16规范的R1参考点。此外,WTRU 102a、102b和102c中的每一个可以与核心网络109建立逻辑接口(未示出)。WTRU 102a、102b、102c与核心网络109之间的逻辑接口可以被定义为R2参考点,其可以被用于认证、授权、IP主机配置管理和/或移动性管理。
基站180a、180b和180c中的每一个之间的通信链路可以被定义为R8参考点,其包括用于促进基站之间的WTRU移交和数据传送的协议。基站180a、180b、180c和ASN网关182之间的通信链路可以被定义为R6参考点。R6参考点可以包括用于基于与WTRU 102a、102b、102c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移动性事件来促进移动性管理的协议。
如图27中所示,RAN 105可以连接到核心网络109。RAN 105和核心网络109之间的通信链路可以被定义为R3参考点,R3参考点包括用于例如促进数据传送和移动性管理能力的协议。核心网络109可以包括移动IP归属代理(MIP-HA)184、认证、授权、计费(AAA)服务器186和网关188。虽然前述元件中的每一个被描绘为核心网络109的一部分,但是应认识到的是,这些元件中的任何一个可以被除核心网络运营商之外的实体拥有和/或运营。
MIP-HA可以负责IP地址管理,并且可以使WTRU 102a、102b和102c能够在不同ASN和/或不同核心网络之间漫游。MIP-HA 184可以向WTRU 102a、102b、102c提供对分组交换网络(诸如互联网110)的接入,以促进WTRU 102a、102b和102c与启用IP的设备之间的通信。AAA服务器186可以负责用户认证和支持用户服务。网关188可以促进与其它网络的互通。例如,网关188可以向WTRU 102a、102b、102c提供对电路交换网络(诸如PSTN 108)的接入,以促进WTRU 102a、102b和102c与传统陆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此外,网关188可以向WTRU102a、102b、102c提供对网络112的接入,网络112可以包括由其它服务提供商拥有和/或操作的其它有线或无线网络。
虽然未在图27中示出,但是应认识到的是,RAN 105可以连接到其它ASN,并且核心网络109可以连接到其它核心网络。RAN 105与其它ASN之间的通信链路可以被定义为R4参考点,R4参考点可以包括用于协调RAN 105与其它ASN之间的WTRU 102a、102b、102c的移动性的协议。核心网络109和其它核心网络之间的通信链路可以被定义为R5参考,R5参考可以包括用于促进归属核心网络和被访问核心网络之间的互通的协议。
本文描述的并在图23、25、26和27中示出的核心网络实体通过在某些现有3GPP规范中给予那些实体的名称来识别,但是应认识到的是,在将来,那些实体和功能可以通过其它名称来识别,并且某些实体或功能可以在3GPP发布的未来规范(包括未来的3GPP NR规范)中被组合。因此,图23、24、25、26和27中描述和示出的特定网络实体和功能仅作为示例提供,并且应理解的是,本文公开并要求保护的主题可以在任何类似的通信系统中实施或实现,无论是目前定义的还是将来定义的通信系统。
图28是示例性计算系统90的框图,其中可以实施图23、25、26和27中所示的通信网络的一个或多个装置,诸如RAN 103/104/105、核心网络106/107/109、PSTN 108、互联网110或其它网络112中的某些节点或功能实体。计算系统90可以包括计算机或服务器,并且可以主要由计算机可读指令控制,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是软件的形式,无论在哪里,或无论以任何方式存储或访问此类软件。这种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在处理器91内执行,以使计算系统90工作。处理器9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常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电路、任何其它类型的集成电路(IC)、状态机等。处理器91可以执行信号编码、数据处理、功率控制、输入/输出处理、和/或使计算系统90能够在通信网络中操作的任何其它功能。协处理器81是与主处理器91不同的可选处理器,其可以执行附加功能或辅助处理器91。处理器91和/或协处理器81可以接收、生成和处理与本文公开的方法和装置相关的数据。
在操作中,处理器91获取、解码并执行指令,并经由计算系统的主数据传送路径,系统总线80,向其它资源传送信息和从其它资源传送信息。这种系统总线连接计算系统90中的部件并定义用于数据交换的介质。系统总线80通常包括用于发送数据的数据线、用于发送地址的地址线、以及用于发送中断和用于操作系统总线的控制线。这种系统总线80的示例是PCI(外围部件互连)总线。
耦合到系统总线80的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82和只读存储器(ROM)93。这种存储器包括允许存储和检索信息的电路系统。ROM 93一般包含不容易被修改的存储数据。存储在RAM 82中的数据可以由处理器91或其它硬件设备读取或改变。对RAM 82和/或ROM 93的存取可以由存储器控制器92控制。存储器控制器92可以提供地址翻译功能,该地址翻译功能在执行指令时将虚拟地址翻译成物理地址。存储器控制器92还可以提供存储器保护功能,该功能隔离系统内的进程并将系统进程与用户进程隔离。因此,以第一模式运行的程序只能访问由其自己的进程虚拟地址空间映射的存储器;除非已设置进程之间的存储器共享,否则它无法访问另一个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内的存储器。
此外,计算系统90可以包含外围设备控制器83,外围设备控制器83负责将来自处理器91的指令传送到外围设备,诸如打印机94、键盘84、鼠标95和盘驱动器85。
由显示器控制器96控制的显示器86被用于显示由计算系统90生成的视觉输出。这种视觉输出可以包括文本、图形、动画图形和视频。可以以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形式提供视觉输出。显示器86可以用基于CRT的视频显示器、基于LCD的平板显示器、基于气体等离子的平板显示器或触摸板来实现。显示器控制器96包括生成被发送到显示器86的视频信号所需的电子部件。
另外,计算系统90可以包含通信电路系统,诸如例如网络适配器97,其可以被用于将计算系统90连接到外部通信网络(诸如图23、24、25、26和27的RAN 103/104/105、核心网络106/107/109、PSTN 108、互联网110或其它网络112),以使计算系统90能够与那些网络的其它节点或功能实体通信。通信电路系统可以单独地或者与处理器91组合地被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某些装置、节点或功能实体的传输和接收步骤。
应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装置、系统、方法和处理中的任何或全部可以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程序代码)的形式实施,该指令在由处理器(诸如处理器118或91)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和/或实现本文描述的系统、方法和处理。具体而言,本文描述的任何步骤、操作或功能可以以在被配置用于无线和/或有线网络通信的装置或计算系统的处理器上执行的这种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形式实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信息的任何非暂态(例如,有形或物理)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但是这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信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它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通用盘(DVD)或其它光盘存储装置、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装置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信息并且可以由计算系统访问的任何其它有形或物理介质。
表1缩略语
表2P-、SP-和动态调度的PUSCH/PUCCH的空间关系
Claims (17)
1.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电路系统,所述装置经由其通信电路系统连接到网络,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在所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所述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装置执行包括以下的操作:
选择一组空间方向用于先听后说(LBT)处理,其中每个空间方向与一组LBT波束中的LBT波束对应;
选择一个或多个LBT时机;
选择一个或多个LBT机制;
使用选择的LBT机制在选择的LBT时机期间对所述一组LBT波束执行LBT处理;
使用LBT处理的结果来选择一个或多个发射波束;以及
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选择的发射波束发送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
获得信道接入以在与针对信道占用时间(COT)的LBT波束的LBT处理的成功结果相关联的空间方向上进行传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COT等于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持续时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COT等于一个或多个OFDM码元的持续时间。
5.如权利要求2、3或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获得信道接入以在多个空间方向上进行传输,其中所述多个空间方向中的每个空间方向与单独的COT相关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组LBT波束由单个全向LBT波束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装置是用户装备;
所述一个或多个选择的发射波束包括上行链路传输;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指示来选择所述空间方向中的一个或多个空间方向,其中以时间表或经由先前的配置来接收所述指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时间表是经由下行链路(DL)控制信令接收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先前的配置是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配置。
10.如权利要求8和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LBT时机是通过DL控制信令或RRC配置指示的。
11.如权利要求8和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LBT机制是通过DL控制信令或RRC配置指示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装置是无线网络接入点;以及
所述一组LBT波束包括下行链路传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
如果对于所述一组LBT波束中的每个LBT波束,LBT处理成功,那么获取用于最大信道占用时间(MCOT)的信道,所述装置在所述MCOT期间可以进行传输;以及
在所述MCOT期间在选择的发射波束中的一个或多个发射波束上进行传输。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操作还包括:
确定与选择的发射波束对应的最大信道占用时间(MCOT);以及
在所述MCOT期间在选择的发射波束中的一个或多个发射波束上进行传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
在所述MCOT期间,对一个或多个未选择的发射波束执行LBT处理,所述未选择的发射波束选自所述一组LBT波束并且不与任何选择的发射波束对应;
基于对所述一个或多个未选择的发射波束的成功LBT处理,识别一个或多个替代发射波束;以及
在所述MCOT的其余部分期间,在替代发射波束中的一个或多个发射波束上进行传输。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通过DL控制信令或RRC配置向用户装备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LBT时机的指示。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通过DL控制信令或RRC配置向用户装备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LBT机制的指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862662968P | 2018-04-26 | 2018-04-26 | |
US62/662,968 | 2018-04-26 | ||
US201862688024P | 2018-06-21 | 2018-06-21 | |
US62/688,024 | 2018-06-21 | ||
PCT/US2019/029372 WO2019210185A1 (en) | 2018-04-26 | 2019-04-26 | Listen-before-talk in beam centric cells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52464A true CN112352464A (zh) | 2021-02-09 |
Family
ID=66429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43064.0A Pending CN112352464A (zh) | 2018-04-26 | 2019-04-26 | 以波束为中心的小区中的先听后说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207303B2 (zh) |
EP (2) | EP3785483A1 (zh) |
CN (1) | CN112352464A (zh) |
WO (1) | WO2019210185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00351056A1 (en) * | 2019-05-02 | 2020-11-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22188097A1 (en) * | 2021-03-11 | 2022-09-15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764024B2 (en) | 2018-01-11 | 2020-09-01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ulti-beam listen before talk |
KR20210007972A (ko) * | 2018-05-09 | 2021-01-20 | 콘비다 와이어리스, 엘엘씨 | 새로운 무선 비허가 서빙 셀의 채널 액세스 |
JP7105132B2 (ja) * | 2018-08-06 | 2022-07-22 | Kddi株式会社 | レガシーシステムとの共存を実行するための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20210345314A1 (en) * | 2018-10-24 | 2021-11-04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detection on unlicensed frequency spectrum, and storage medium |
US10887890B2 (en) * | 2019-02-15 | 2021-01-05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Fast multi-beam listen before talk |
US11470649B2 (en) * | 2019-02-22 | 2022-10-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gap configuration for random access messages |
US12075466B2 (en) * | 2019-03-28 | 2024-08-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ndication of downlink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failures |
US11395154B2 (en) * | 2019-04-18 | 2022-07-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etermining sensing beam for an LBT procure |
US12185119B2 (en) * | 2019-06-04 | 2024-12-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ransmitting a communication on a first channel or a second channel |
US11864234B2 (en) * | 2019-08-08 | 2024-01-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eam-based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s |
WO2021148319A1 (en) * | 2020-01-23 | 2021-07-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Beam selection in unlicensed operation |
US11863997B2 (en) * | 2020-02-11 | 2024-01-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rame based channel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15211218A (zh) * | 2020-02-12 | 2022-10-18 | Idac控股公司 | 未许可频谱中的信道接入 |
US11737140B2 (en) * | 2020-02-13 | 2023-08-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ong term sensing for exception to medium access restriction |
CN113260057A (zh) * | 2020-02-13 | 2021-08-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
US20230164835A1 (en) * | 2020-04-22 | 2023-05-25 |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 Updating a contention window size |
US20230209597A1 (en) * | 2020-05-14 | 2023-06-29 |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Co., Ltd. | Directional channel access sensing |
CN111669240B (zh) * | 2020-05-15 | 2022-07-19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支持方向性先听后发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
EP4156758A4 (en) * | 2020-05-22 | 2024-02-28 | Ntt Docomo, Inc. | SEND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METHOD FOR SENDING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A CHANNEL |
WO2021248456A1 (zh) * | 2020-06-12 | 2021-12-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US11864231B2 (en) * | 2020-08-20 | 2024-01-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isten-before-talk (LBT) aware autonomous sensing for sidelink |
WO2022041027A1 (en) * | 2020-08-27 | 2022-03-03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direction-based listen before talk |
US20230361894A1 (en) * | 2020-09-14 | 2023-11-09 |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 Channel-sensing measurement and channel access report |
US20240032093A1 (en) * | 2020-10-15 | 2024-01-25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of lbt adaptation and beam operation with interference handling for supporting nr above 52.6 ghz |
EP4231760A4 (en) * | 2020-10-15 | 2024-11-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A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AND ASSOCIATED DEVICE |
WO2022080736A1 (ko) * | 2020-10-15 | 2022-04-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채널 접속 절차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WO2022079663A1 (en) * | 2020-10-16 | 2022-04-21 |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 Performing channel occupancy time sensing |
EP4260485A1 (en) * | 2021-01-12 | 2023-10-18 |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 Associating transmit beams and sensing beams |
WO2022154405A1 (ko) | 2021-01-15 | 2022-07-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채널 접속 절차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2250718B2 (en) | 2021-01-15 | 2025-03-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performing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US12250721B2 (en) * | 2021-04-02 | 2025-03-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tarting a channel occupancy time after a directional listen-before-talk |
US20240155681A1 (en) * | 2021-04-12 | 2024-05-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ceiver-assisted listen-before-talk procedures with explicit beam indication |
WO2022235798A1 (en) * | 2021-05-04 | 2022-11-10 | Ofinno, Llc | Beam-based multiplexing on uplink transmissions |
US11974144B2 (en) | 2021-05-13 | 2024-04-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figuring beam management based on skipped transmissions of signals associated with beam management |
CN115943657B (zh) * | 2021-08-05 | 2025-04-0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未授权带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US20250097977A1 (en) * | 2022-01-07 | 2025-03-2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signal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KR102647031B1 (ko) * | 2022-01-07 | 2024-03-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비면허 대역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WO2024177367A1 (ko) * | 2023-02-21 | 2024-08-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Lbt와 관련된 무선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353467A1 (en) * | 2015-05-28 | 2016-12-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beam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WO2017026937A1 (en) * | 2015-08-13 | 2017-02-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ntention window adaptation in multi-carrier listen-before-talk protocols |
US20170202022A1 (en) * | 2016-01-12 | 2017-07-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isten-before-talk technique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
US20170238334A1 (en) * | 2016-02-16 | 2017-08-17 | Mediatek Inc. | Listen before Talk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for Uplink LAA |
US20170359808A1 (en) * | 2016-06-11 | 2017-12-14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Listen before talk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CN107534991A (zh) * | 2015-04-20 | 2018-01-0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链路会话前监听操作 |
US20180042048A1 (en) * | 2016-08-03 | 2018-02-08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Signaling of listen-before-talk type for unlicensed spectrum oper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26657A (zh) * | 2015-09-25 | 2022-12-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lbt模式的方法、装置和实现lbt模式切换的方法 |
US20180294859A1 (en) * | 2015-10-07 | 2018-10-11 | Intel IP Corporation | Dynamically beamformed control channel for beamformed cells |
US11388750B2 (en) * | 2016-01-29 | 2022-07-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adjusting downlink LBT paramet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nlicensed band,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
US11375499B2 (en) * | 2016-04-01 | 2022-06-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anaging or handling of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mploying a listen-before-talk procedure |
KR102340908B1 (ko) * | 2016-05-12 | 2021-12-1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비면허 대역을 사용하는 셀룰러 네트워크에서의 상향링크 자원할당 방법 및 그 장치 |
US10687330B2 (en) * | 2016-07-21 | 2020-06-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on an uplink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
CN107734711A (zh) * | 2016-08-11 | 2018-02-23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指示和确定对话前监听参数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US10805140B2 (en) * | 2016-09-29 | 2020-10-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
CN107888256B (zh) * | 2016-09-30 | 2022-12-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接收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
EP3504926A4 (en) * | 2016-09-30 | 2019-07-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
US10257860B2 (en) * | 2016-10-21 | 2019-04-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hannel access framework for multi-beam operation on the unlicensed spectrum |
US10356671B2 (en) * | 2016-12-20 | 2019-07-16 | Ofinno, Llc | LAA cell configur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s |
US10368301B2 (en) * | 2017-02-21 | 2019-07-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beam and single-beam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s for shared spectrum |
CN108574953B (zh) * | 2017-03-09 | 2020-06-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9309961B (zh) * | 2017-07-28 | 2023-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
EP3669483A1 (en) * | 2017-08-17 | 2020-06-2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New radio (nr) unlicense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with interlaced structure |
CN111699748B (zh) * | 2018-02-14 | 2024-04-30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非授权频带中的新型无线电(nr)操作的技术 |
CN112154706B (zh) * | 2018-04-03 | 2024-04-16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信道接入管理的方法 |
-
2019
- 2019-04-26 EP EP19722454.6A patent/EP3785483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9-04-26 WO PCT/US2019/029372 patent/WO201921018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4-26 US US17/050,047 patent/US12207303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4-26 EP EP23167512.5A patent/EP4221434A1/en active Pending
- 2019-04-26 CN CN201980043064.0A patent/CN11235246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34991A (zh) * | 2015-04-20 | 2018-01-0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链路会话前监听操作 |
US20160353467A1 (en) * | 2015-05-28 | 2016-12-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beam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WO2017026937A1 (en) * | 2015-08-13 | 2017-02-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ntention window adaptation in multi-carrier listen-before-talk protocols |
US20170202022A1 (en) * | 2016-01-12 | 2017-07-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isten-before-talk technique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
US20170238334A1 (en) * | 2016-02-16 | 2017-08-17 | Mediatek Inc. | Listen before Talk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for Uplink LAA |
US20170359808A1 (en) * | 2016-06-11 | 2017-12-14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Listen before talk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US20180042048A1 (en) * | 2016-08-03 | 2018-02-08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Signaling of listen-before-talk type for unlicensed spectrum operat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R1-1804885 On LBT for Beam-Based Transmission for NR-U"", 3GPP TSG_RAN\\WG1_RL1, 7 April 2018 (2018-04-07), pages 1 - 2 * |
""R1-1804885 On LBT for Beam-Based Transmission for NR-U"", 3GPP TSG_RAN\\WG1_RL1, pages 1 - 2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00351056A1 (en) * | 2019-05-02 | 2020-11-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616623B2 (en) * | 2019-05-02 | 2023-03-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876750B2 (en) | 2019-05-02 | 2024-01-1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22188097A1 (en) * | 2021-03-11 | 2022-09-15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210185A1 (en) | 2019-10-31 |
US20210392683A1 (en) | 2021-12-16 |
EP4221434A1 (en) | 2023-08-02 |
US12207303B2 (en) | 2025-01-21 |
EP3785483A1 (en) | 2021-03-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207303B2 (en) | Listen-before-talk in beam centric cells | |
CN112088569B (zh) | 利用新的无线电未授权服务小区进行信道接入 | |
JP7358392B2 (ja) | Nr-uにおけるssb送信のメカニズム | |
US20210234601A1 (en) |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new radio unlicensed spectrum | |
CN112771950B (zh) | 寻呼未经许可的新无线电 | |
CN111201830B (zh) | 用于nr的利用动态带宽的多个trp和面板传输 | |
KR102650032B1 (ko) | Nr에서의 효율적인 액세스 및 전송을 위한 메커니즘들 | |
EP4250658A2 (en) | Superframe structure and paging operations in new radio | |
EP3991471B1 (en) | Apparatus,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performing beam failure recovery | |
US20220377790A1 (en) | Frame based equipment and load based equipment modes switching in unregulated new radio | |
KR20200017474A (ko) | 빔 기반 다운링크 제어 시그널링 | |
US20230327723A1 (en) |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scheme and acquisition | |
CN116547914A (zh) | 用于更高频率中的无线通信的方法 | |
EP4169299A1 (en) | Si acquisition and paging for reduced capability nr devices | |
US20240015741A1 (en) | Beam management and multi-beam operation for nr from 52.6 ghz and above | |
US20250126647A1 (en) | Listen-before-talk in beam centric cell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9 Address after: Wilmington, Delaware, USA Applicant after: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Address before: Delaware USA Applicant before: CONVIDA WIRELESS, LL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