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346322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6322A
CN112346322A CN202010586723.XA CN202010586723A CN112346322A CN 112346322 A CN112346322 A CN 112346322A CN 202010586723 A CN202010586723 A CN 202010586723A CN 112346322 A CN112346322 A CN 112346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body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rotates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67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46322B (zh
Inventor
高桥一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346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6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46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6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5Roller assembly, particular roller arrangement
    • B65H2404/152Arrangement of roller on a movable frame
    • B65H2404/1521Arrangement of roller on a movable frame rotating, pivoting or oscillating around an axis, e.g. parallel to the roller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6Details of driving
    • B65H2404/161Means for driving a roller parallely to its axis of rotation, e.g. during its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6Details of driving
    • B65H2404/166Details of driving reverse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367The feeding path segment where particular handling of the copy medium occurs, segments being adjacent and non-overlapping. Each segment is identified by the most downstream point in the segment, so that for instance the segment labelled "Fixing device" is referring to the path between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379Copy medium holder
    • G03G2215/00383Cassette
    • G03G2215/00388Cassette rotatab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679Conveying means details, e.g. roll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单元、第一旋转体、第二旋转体、驱动力传递机构以及位移机构。所述处理单元形成图像。所述第一旋转体能够在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绕轴旋转。所述第二旋转体与所述第一旋转体并排配置。所述第二旋转体拆装自如地连接于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一旋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时,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将所述第一旋转体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二旋转体传递而使所述第二旋转体绕轴旋转。在所述第一旋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时,所述位移机构通过使所述第二旋转体在轴向上位移而解除所述第二旋转体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连接。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形成图像的处理单元和向处理单元传递驱动力的连接机构。为了维护等,有时将处理单元从图像形成装置拆下。因此,上述连接机构构成为相对于处理单元拆装自如。
然而,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存在如下情况:上述连接机构的结构复杂,不容易实现小型化。
发明内容
根据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单元,形成图像;第一旋转体,能够在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绕轴旋转;第二旋转体,与所述第一旋转体并排配置,并拆装自如地连接于所述处理单元;驱动力传递机构,在所述第一旋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时将所述第一旋转体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二旋转体传递而使所述第二旋转体绕轴旋转;以及位移机构,在所述第一旋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时通过使所述第二旋转体在轴向上位移而解除所述第二旋转体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机构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旋转体以及卡合部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流程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1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1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14是卡合部的变形例的结构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机构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图1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图1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单元、第一旋转体、第二旋转体、驱动力传递机构以及位移机构。所述处理单元形成图像。所述第一旋转体能够在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绕轴旋转。所述第二旋转体与所述第一旋转体并排配置。所述第二旋转体拆装自如地连接于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一旋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时,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将所述第一旋转体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二旋转体传递而使所述第二旋转体绕轴旋转。在所述第一旋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时,所述位移机构通过使所述第二旋转体在轴向上位移而解除所述第二旋转体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连接。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各图中,为了便于观察,有时夸张或者简略化各部件的尺寸以及形状。
(第一实施方式)
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作为图像形成部的打印机部11。打印机部11具备四组处理单元20。四组处理单元20是分别使用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的色调剂的处理单元20Y、20M、20C、20K。处理单元20Y、20M、20C、20K沿中间转印带18并排配置。
处理单元20具备感光鼓(感光体)22、带电充电器(带电装置)23、曝光扫描头(光学装置)24、显影装置26以及感光体清洁器27。
感光鼓22在导电性的圆筒状的支承体的表面涂覆有感光层。带电充电器23对感光鼓22付与电荷而使感光鼓22的表面带电。曝光扫描头24向感光鼓22照射光,而形成曝光潜像。各处理单元20Y、20M、20C、20K的显影装置26分别具备由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的色调剂和载体组成的双成分显影剂。显影装置26通过上述显影剂对上述曝光潜像进行显影。感光体清洁器27去除残留在感光鼓22的色调剂。
打印机部11具备支承辊18a、从动辊18b、张力辊(省略图示)、中间转印带18、多个一次转印辊28以及二次转印辊30。支承辊18a、从动辊18b以及张力辊(省略图示)支承中间转印带18。中间转印带18在箭头m方向上旋转。一次转印辊28分别设置于经由中间转印带18而与感光鼓22对置的位置。二次转印辊30设置于经由中间转印带18而与支承辊18a对置的位置。
在打印机部11的下方设置有供给片材的供纸部(省略图示)。打印机部11具备对位辊31a、定影装置32以及排纸辊对33。对位辊31a、二次转印辊30、定影装置32以及排纸辊对33设置于输送上述片材的输送路径。
一次转印辊28将形成于感光鼓22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8。各处理单元20Y、20M、20C、20K的一次转印辊28在中间转印带18上依次重叠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的色调剂图像而形成彩色色调剂图像。
二次转印辊30从动旋转于中间转印带18。二次转印辊30将中间转印带18上的彩色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被供给的片材。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连接机构100。连接机构100具备第一旋转体41、第二旋转体42、驱动力传递机构43、位移机构44、基体45、第一轴部46、第二轴部47、止动件48以及弹簧49(施力部件)。
第一轴部46从基体45的主面45a相对于主面45a垂直地突出。第一轴部46插通于第一旋转体41。第二轴部47从基体45的主面45a相对于主面45a垂直地突出。第二轴部47插通于第二旋转体42。第二轴部47在径向上与第一轴部46分开地形成。第二轴部47与第一轴部46平行地形成。
以下,将第一轴部46以及第二轴部47的突出方向暂定为“前方F”。将与“前方”相反的方向暂定为“后方R”。
第一旋转体41具备第一筒部51。第一筒部51具有圆筒状的主部52和圆筒状的小径部53(参照图3)。小径部53的外径比主部52的外径小。小径部53从主部52的后端向后方延伸。第一旋转体41装配于第一轴部46。第一旋转体41能够以第一轴部46为中心轴绕轴旋转。详细而言,第一旋转体41能够在作为绕轴方向的第一方向R1和作为与第一方向R1相反的绕轴方向的第二方向R2上旋转。
也可以在小径部53的外周面形成弹性片67的抵接突起68(后述)所抵接的平坦部(省略图示)。例如,平坦部是小径部5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并是与小径部53的径向垂直的平坦面。
第二旋转体42具备圆筒状的第二筒部54。第二旋转体42装配于第二轴部47。第二旋转体42能够以第二轴部47为中心轴绕轴旋转。第二旋转体42能够在轴向(第二旋转体42的中心轴方向)上移动。
在第二旋转体42的前端形成有与处理单元20的联轴器29的嵌合凹部29a(嵌合接受部)嵌合的嵌合突起42a(嵌合部)。嵌合突起42a在第二旋转体42的前端面向前方突出地形成。嵌合突起42a沿第二旋转体42的径向而形成。嵌合突起42a在与嵌合凹部29a嵌合时能够将第二旋转体42的旋转驱动力向联轴器29传递。
另外,处理单元与第二旋转体连接的结构(连接结构)并不特别限定于图2所示的结构。例如,上述连接结构也可以是如下构成。处理单元的联轴器具有嵌合突起(嵌合接受部)。第二旋转体具有嵌合凹部(嵌合部)。处理单元的嵌合突起能够与第二旋转体的嵌合凹部嵌合。处理单元与第二旋转体通过上述嵌合突起与上述嵌合凹部嵌合而被连接。
驱动力传递机构43具备第一齿轮56和第二齿轮57。第一齿轮56形成于第一旋转体41的主部52的外周面。第一齿轮56与第一筒部51一体地形成。
第二齿轮57形成于第二筒部54的外周面。第二齿轮57与第二筒部54一体地形成。第一齿轮56和第二齿轮57在彼此相互啮合的状态下,能够将第一旋转体41的驱动力向第二旋转体42传递而使第二旋转体42绕轴旋转。
位移机构44具备倾斜部61和卡合部62。
倾斜部61形成于第二旋转体42的第二筒部54的外周面。倾斜部61是形成为绕第二旋转体42的中心轴的螺旋状的凸部。倾斜部61从第二筒部54的外周面向第二筒部54的径向外方突出。倾斜部61在相对于第二旋转体42的轴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如图3所示,卡合部62具备基部63、臂部64以及卡合突起65。基部63形成为圆筒状。在基部63的插通孔63a插通第一筒部51的小径部53。插通孔63a的内径与小径部53的外径大致相等或比小径部53的外径大。
在基部63形成有U字状的切口66。在基部63通过切口66形成有舌片状的弹性片67。弹性片67沿基部63的周向延伸。在弹性片67的内周面形成有抵接突起68。抵接突起68从弹性片67的内周面向基部63的径向的内方突出。例如,将抵接突起68设为圆柱状。圆柱状的抵接突起68的中心轴方向与基部63的径向平行。抵接突起68形成于靠近弹性片67的延伸方向的前端的位置。抵接突起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柱状。可以使卡合突起的形状为长方体状、半球状、多棱锥状等。
抵接突起68通过弹性片67的弯曲弹性力而以推压状态抵接于第一旋转体41的外周面。当抵接突起68抵接于第一旋转体41的外周面时,通过抵接突起68与第一旋转体41之间的摩擦力而卡合部62变得易于与第一旋转体41一体地旋转。当抵接突起68抵接于小径部53的外周面的平坦部(省略图示)时,卡合部62相对于第一旋转体41的相对的旋转方向的位移变得不易发生。
臂部64以基部63为起点向基部63的外方延伸。臂部64沿圆筒状的基部63的切线方向延伸。将臂部64设为矩形状的板状。将臂部64设为与基部63的中心轴方向平行的板状。
卡合突起65形成于臂部64的一个面64a。卡合突起65是从臂部64的面64a相对于面64a垂直地突出的凸部。例如,卡合突起65形成为长方体状。
另外,卡合突起的形状并不限定于长方体状。可以使卡合突起的形状为圆柱状、半球状、多棱锥状等。
如图4所示,例如,弹簧49是螺旋弹簧。弹簧49在基体45的主面45a获取反作用力而朝向处理单元20对第二旋转体42施力。
接下来,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通常运行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所示的联轴器29内置于处理单元20。联轴器29的嵌合凹部29a在连接面21(参照图8)露出。
如图4所示,第一旋转体41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源而在第一方向R1上旋转。此时,卡合部62能够与第一旋转体41一起在第一方向R1上旋转。卡合部62在臂部64抵接于止动件48的时刻被限制第一方向R1的旋转。
使第一旋转体41的第一方向R1的驱动力通过驱动力传递机构43(第一齿轮56以及第二齿轮57)向第二旋转体42传递。因此,第二旋转体42从动于第一旋转体41而在箭头方向上旋转。
在第二旋转体42的嵌合突起42a与联轴器29的嵌合凹部29a嵌合的情况下(省略图示),第二旋转体42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联轴器29。将与联轴器29连接的第二旋转体42的位置称为“连接位置”。
接着,对为了维护等而拆下处理单元20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控制面板(省略图示)中,依次按下主开关、设定开关、维护开关、PU(处理单元)更换开关。
由此,如图6所示,第一旋转体41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源而在第二方向R2上旋转。即,第一旋转体41在与通常运行时反向的方向上旋转。卡合部62与第一旋转体41一起在第二方向R2上旋转。由此,臂部64靠近第二旋转体42。卡合突起65变得能够与倾斜部61卡合。
使第一旋转体41的第二方向R2的驱动力通过第一齿轮56以及第二齿轮57向第二旋转体42传递。因此,第二旋转体42从动于第一旋转体41而在箭头方向上旋转。
在卡合突起65与倾斜部61卡合的状态下,当第二旋转体42在规定时间(参照图5)在箭头方向上旋转时,如图7所示,第二旋转体42随着倾斜部61的倾斜而在与处理单元20(参照图2)分开的方向(后方)上沿第二旋转体42的轴向位移。由此,第二旋转体42从联轴器29脱离。当第二齿轮57从第一齿轮56脱离时,第二旋转体42失去驱动力而停止。
将从联轴器29脱离开的第二旋转体42的位置称为“连接解除位置”。
在第二旋转体42从联轴器29脱离开之后,使第一旋转体41的旋转停止。在控制面板(省略图示)显示变为能够更换PU(处理单元)的状态(参照图5)。
由于第二旋转体42从联轴器29脱离,因此能够将处理单元20从图像形成装置10拆下,以供维护。
接着,对在维护结束之后将处理单元20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在处理单元20的连接面21形成有倾斜部21a。
首先,对通常的处理单元安装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使处理单元20在安装方向(参照箭头)上行进。通常,第二旋转体42处于连接解除位置(后退的位置)。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当联轴器29到达与第二旋转体42对应的位置时,通过弹簧49的施加力而使第二旋转体42前进,并且嵌合突起42a与嵌合凹部29a嵌合(参照图10)。
接着,对第二旋转体在前进的情况下的处理单元安装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在第二旋转体42处于前进后的位置时,连接机构100以如下方式进行动作。使处理单元20在安装方向(参照箭头)上行进。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第二旋转体42的前端抵接于处理单元20的倾斜部21a,并随着倾斜部21a的倾斜而后退。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当联轴器29到达与第二旋转体42对应的位置时,通过弹簧49的施加力而使第二旋转体42前进,嵌合突起42a与嵌合凹部29a嵌合(参照图10)。
如图6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具有位移机构44的连接机构100。在第一旋转体41在第二方向R2(与通常运行时反向的方向)上旋转时,位移机构44以使第二旋转体42与处理单元20分开的方式在轴向上位移。由此,解除第二旋转体42与处理单元20的连接。由于能够通过简略的构成的连接机构100将第二旋转体42与处理单元20的连接解除,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0能够实现小型化。
位移机构44通过使第一旋转体41在第二方向R2上旋转,从而能够使第二旋转体42随着倾斜部61的倾斜而在与处理单元20分开的方向上位移。由于位移机构44利用倾斜部61使第二旋转体42位移,因此能够使连结机构100的结构简略。
由于倾斜部61在绕第二旋转体42的轴的螺旋方向上形成,因此能够使第二旋转体42在旋转方向上的较宽的范围内在与处理单元20分开的方向上位移。
卡合部62具备基部63、臂部64和卡合突起65。卡合部62在第一旋转体41在第一方向R1上旋转时不与第二旋转体42卡合,而在第一旋转体41在第二方向R2上旋转时与第二旋转体42的倾斜部61卡合。因此,尽管是简略的结构,但是仅在第一旋转体41在第二方向R2上旋转时能够使第二旋转体42在与处理单元20分开的方向上位移。
当第一旋转体41在第二方向R2上旋转时,卡合部62与第一旋转体41一起在卡合突起65靠近第二旋转体42的方向上旋转。因此,尽管是简略的结构,但是仅在第一旋转体41在第二方向R2上旋转时能够使第二旋转体42在与处理单元20分开的方向上位移。
卡合部62具有与第一旋转体41的外周面抵接的弹性片67。因此,卡合部62通过与第一旋转体41之间的摩擦而变得易于与第一旋转体41一体地旋转。因此,能够可靠地使卡合部62进行动作。
由于连接机构100具备弹簧49,因此能够朝向处理单元20推压第二旋转体42而与联轴器29连接。
对作为图3所示的卡合部62的变形例的卡合部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变形例的卡合部162具备基部163、臂部64、卡合突起65、抵接体168以及施力体169。在具备抵接体168和施力体169的点上,卡合部162与图3所示的卡合部62不同。
将施力体169的施加力设为“F”。“Fx”是施加力F的径向成分且是抵接体168对第一旋转体41进行制动的力。“Fy”是施加力F的切线方向(抵接体168与第一旋转体41接触的点的切线方向)的成分。将抵接体168与第一旋转体41接触的点称为“抵接体168的接点”。
在基部163的插通孔163a的内周面形成有收纳抵接体168以及施力体169的收纳孔170。在从与插通孔163a的轴向平行的方向观察(参照图14),收纳孔170相对于插通孔163a的径向倾斜地形成。Fy为与抵接体168的接点处的第一方向R1的切线方向成分相同的方向。收纳孔170的形成方向(深度方向)是相对于插通孔163a的径向而向第一方向R1的上游侧倾斜的方向。
抵接体168是球体。例如,抵接体168为不锈钢等金属制。抵接体168通过施力体169的施加力而以推压状态抵接于第一旋转体41的外周面。当抵接体168抵接于第一旋转体41的外周面时,通过抵接体168与第一旋转体41之间的摩擦而卡合部162变得易于与第一旋转体41一体地旋转。
抵接体168以能够自转的状态保持于施力体169与第一旋转体41之间。
例如,施力体169是螺旋弹簧。施力体169收纳于收纳孔170。施力体169在收纳孔170的底部获取反作用力而朝向第一旋转体41对抵接体168施力。施力体169的施加力的方向与收纳孔170的形成方向平行。
第一旋转体41在第二方向R2上旋转时的、卡合部162相对于第一旋转体41的接触阻力大于第一旋转体41在第一方向R1上旋转时的、卡合部162相对于第一旋转体41的接触阻力。因此,在通常运行时,接触阻力比较小。在第一旋转体41在与通常运行时反向的方向(第二方向R2)上旋转时,与通常运行时相比,接触阻力变大。因此,根据变形例的卡合部162,能够抑制在通常运行时卡合部162的磨损。根据卡合部162,在与通常运行时反向的方向(第二方向R2)的旋转时,能够使卡合部162可靠地进行旋转动作。
在第一旋转体41旋转时,抵接体168与第一旋转体41的外周面抵接,并随着第一旋转体41的旋转而自转。
由于卡合部162使用作为能够自转的球体的抵接体168,因此在第一旋转体41的旋转时能够抑制抵接体168的磨损。当抵接体168为金属制时,能够抑制由与第一旋转体41的接触引起的磨损。
(第二实施方式)
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共同构成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5所示,在代替位移机构44而具备位移机构244的点上,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210的连接机构200与图2所示的连接机构100不同。
位移机构244具备外筒体260、单向轴承263(单向离合器)和卡合部262。
单向轴承263形成为圆筒状。单向轴承263具有仅向一个方向传递旋转力的结构。作为单向轴承263,能够采用众所周知的结构。第二旋转体242的第二筒部254插通于单向轴承263。
外筒体260形成为圆筒状。第二旋转体242的第二筒部254以及单向轴承263插通于外筒体260。在外筒体260的外周面形成有倾斜部261。倾斜部261是形成为绕第二旋转体242的中心轴的螺旋状的凸部。
由于插通有单向轴承263,因此外筒体260以如下方式进行动作。在第二旋转体242从动于第一旋转体41的第一方向R1的旋转而进行旋转时,外筒体260不旋转。在第二旋转体242从动于第一旋转体41的第二方向R2的旋转而进行旋转时,外筒体260与第二旋转体242一起旋转。
卡合部262具备一对臂部264、264和卡合突起265。臂部264从基体45的主面45a相对于主面45a垂直地突出。臂部264接近第二轴部47而形成。一对臂部264、264隔着第二轴部47形成于相向的位置。
卡合突起265形成于臂部264的一个面264a。面264a是与第二轴部47对置的面。卡合突起265是相对于臂部264的面264a垂直地突出的凸部。卡合突起265形成于能够与倾斜部261卡合的位置。卡合突起265形成于臂部264的延伸方向的前端。
接下来,对图像形成装置21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210的通常运行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6所示,第一旋转体41在第一方向R1上旋转。第二旋转体242从动于第一旋转体41而在箭头方向上旋转。使第二旋转体242的驱动力经由联轴器29向处理单元20传递(参照图15)。
如上所述,外筒体260由于单向轴承263的功能而不会进行旋转。由于位移机构244不发挥功能,因此第二旋转体242维持与处理单元20连接的状态。
接着,对为了维护等而拆下处理单元20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7所示,第一旋转体41在第二方向R2上旋转。第二旋转体242从动于第一旋转体41而在箭头方向上旋转。
如上所述,外筒体260由于单向轴承263的功能而与第二旋转体242一起旋转。
在卡合突起265与倾斜部261卡合的状态下,当第二旋转体242在箭头方向(参照图17)上旋转时,如图18所示,第二旋转体242随着倾斜部261的倾斜而在与处理单元20(参照图15)分开的方向(后方)上沿第二旋转体242的轴向位移。由此,第二旋转体242从联轴器29脱离。当第二齿轮57从第一齿轮56脱离时,第二旋转体242失去驱动力而停止。
在第二旋转体242从联轴器29脱离开之后,使第一旋转体41的旋转停止。
由于第二旋转体242从联轴器29脱离,因此能够将处理单元20从图像形成装置210拆下,以供维护。
图像形成装置210具备具有外筒体260的位移机构244。在第二旋转体242从动于第一旋转体41的第一方向R1的旋转而进行旋转时,外筒体260不旋转。在第二旋转体242从动于第一旋转体41的第二方向R2的旋转而进行旋转时,外筒体260与第二旋转体242一起旋转。因此,不需要使用使卡合部262相对于第二旋转体242进行拆装动作的结构。由于能够通过简略的构成的连接机构200将第二旋转体242与处理单元20的连接解除,因此图像形成装置210能够实现小型化。
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嵌合突起42a是凸部,嵌合凹部29a是凹部,但只要嵌合接受部和嵌合部的结构能够进行旋转驱动力的传递,则并不限定于图示出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嵌合接受部为凹部,而嵌合部为凸部。
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单色图像形成装置。处理单元的数量并不被限定。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具备多个打印机部。
根据以上所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第一旋转体在第二方向(与通常运行时反向的方向)上旋转时,位移机构以使第二旋转体与处理单元分开的方式在轴向上位移。由此,解除第二旋转体与处理单元的连接。由于能够通过简略的构成的连接机构将第二旋转体与处理单元的连接解除,因此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实现小型化。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处理单元,形成图像;
第一旋转体,能够在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绕轴旋转;
第二旋转体,与所述第一旋转体并排配置,并拆装自如地连接于所述处理单元;
驱动力传递机构,在所述第一旋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时将所述第一旋转体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二旋转体传递而使所述第二旋转体绕轴旋转;以及
位移机构,在所述第一旋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时通过使所述第二旋转体在轴向上位移而解除所述第二旋转体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位移机构具备:
倾斜部,以在相对于轴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体;以及
卡合部,拆装自如地与所述倾斜部卡合,
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倾斜部卡合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第一旋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从而所述第二旋转体通过由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所传递的驱动力而旋转,并且随着所述倾斜部的倾斜而在远离所述处理单元的方向上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倾斜部在绕所述第二旋转体的轴的螺旋方向上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卡合部具备基部、臂部以及卡合突起,所述基部安装于所述第一旋转体,所述臂部从所述基部延伸,所述卡合突起设置于所述臂部并拆装自如地卡合于所述倾斜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通过所述第一旋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从而所述卡合部的所述卡合突起在靠近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方向上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基部形成有以推压状态抵接于所述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面的弹性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卡合部还具备抵接体和施力体,所述抵接体以推压状态抵接于所述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面,所述施力体朝向所述第一旋转体对所述抵接体施力,
所述抵接体是能够自转的球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抵接体为金属制。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倾斜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旋转体插通的外筒体的外周面,
在所述第二旋转体从动于所述第一旋转体的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而进行旋转时,所述外筒体不旋转,在所述第二旋转体从动于所述第一旋转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而进行旋转时,所述外筒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一起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朝向所述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二旋转体施力。
CN202010586723.XA 2019-08-09 2020-06-24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23463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536,495 2019-08-09
US16/536,495 US11040843B2 (en) 2019-08-09 2019-08-09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6322A true CN112346322A (zh) 2021-02-09
CN112346322B CN112346322B (zh) 2025-01-21

Family

ID=74357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6723.XA Active CN112346322B (zh) 2019-08-09 2020-06-24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0843B2 (zh)
CN (1) CN1123463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17413B2 (ja) * 2019-12-19 2024-01-1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原稿読取装置
US11835918B2 (en) * 2021-07-13 2023-12-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1863A (ja) * 1999-02-04 2000-08-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356602A (zh) * 2000-10-20 2002-07-03 佳能株式会社 驱动力传递机构、图像形成设备和该设备的处理单元
JP2005164718A (ja) * 2003-11-28 2005-06-2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677282A (zh) * 2004-03-31 2005-10-05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US20080304865A1 (en) * 2007-06-08 2008-12-11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Drive joint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385285A (zh) * 2010-08-31 2012-03-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盖和盒
CN205644027U (zh) * 2016-04-19 2016-10-12 珠海艾派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盒
KR101739382B1 (ko) * 2017-04-13 2017-05-24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현상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CN109313409A (zh) * 2016-06-14 2019-02-05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
CN109683455A (zh) * 2019-01-17 2019-04-26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显影盒、复位方法及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85822B2 (ja) * 1995-10-17 2003-03-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の回転制御装置
JP4636968B2 (ja) * 2005-08-08 2011-02-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CN205656430U (zh) 2016-04-19 2016-10-19 株式会社东芝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7151332B2 (ja) * 2018-09-28 2022-10-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歯車伝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1863A (ja) * 1999-02-04 2000-08-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356602A (zh) * 2000-10-20 2002-07-03 佳能株式会社 驱动力传递机构、图像形成设备和该设备的处理单元
JP2005164718A (ja) * 2003-11-28 2005-06-2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677282A (zh) * 2004-03-31 2005-10-05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US20080304865A1 (en) * 2007-06-08 2008-12-11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Drive joint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385285A (zh) * 2010-08-31 2012-03-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盖和盒
CN205644027U (zh) * 2016-04-19 2016-10-12 珠海艾派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109313409A (zh) * 2016-06-14 2019-02-05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
KR101739382B1 (ko) * 2017-04-13 2017-05-24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현상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CN109683455A (zh) * 2019-01-17 2019-04-26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显影盒、复位方法及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39902A1 (en) 2021-02-11
US11040843B2 (en) 2021-06-22
CN112346322B (zh) 2025-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6617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having a coupling member and a rotatable lever with a contact portion capable of moving the coupling member
US9405260B2 (en)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dopting the same
US10436256B2 (en)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JP51460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04136B2 (ja) カップ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カップリング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11747763B2 (en) Driv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drive device
CN11234632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885054A (zh) 显影盒
US11106160B2 (en)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JP2007139084A (ja) カップリ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59197B2 (ja)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794413B2 (en) Driv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194919B2 (ja) 駆動力伝達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920691B (zh) 显影装置的动力传递装置和具有动力传递装置的成像设备
JP4939865B2 (ja) カップ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カップリング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10466621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same
JP20141155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ップリング機構
JP518175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駆動力伝達装置
JP6519731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11281147B2 (en) Driv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610000B2 (en) Developing device driver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13205423A (ja) 定着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