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6470B - 一种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36470B CN112336470B CN202011194656.3A CN202011194656A CN112336470B CN 112336470 B CN112336470 B CN 112336470B CN 202011194656 A CN202011194656 A CN 202011194656A CN 112336470 B CN112336470 B CN 1123364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stinal
- positioning part
- intestinal tract
- positioning
- protect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968 intestin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2980 post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035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10000000436 anu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2700 urin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872 anastomo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876 he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936 intesti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815 abdomina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8980 Neopl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634 Rectal Neoplas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0047 Sep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1510 can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072 col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181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8038 rectal can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64 rect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1275 rectum can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3223 septice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784 stomac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8—Accessories or related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1/00—Measuring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a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mea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G01L7/00 or G01L9/00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包括中空的环状气囊,环状气囊由一体式成型且内部腔体相互独立的第一定位部、支撑部和第二定位部组成,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外环直径均大于支撑部的外环直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分别用于支撑在肠道的远端和近端并距肠道缝合段一设定距离,支撑部用于支撑在肠道缝合段内,环状气囊的内壁上设有一体式的充气管,充气管的端部暴露于人体外部,充气管通过独立的阀门与第一定位部、支撑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内部腔体连通,处于保护状态时第一定位部的内部腔体压力和第二定位部的内部腔体压力均大于支撑部的内部腔体压力。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对肠道缝合段进行保护,避免排泄物对肠道缝合段的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肠道进行切割缝合手术后(比如直肠癌吻合手术),为了避免排泄物污染吻合口而造成吻合口感染,避免诱发败血症或癌症复发的风险,一般都需要对吻合口进行保护,目前技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保护。一种方案是:在腹壁上做保护性的肠造口,将结肠截断后,将远端(即与胃部连通的一端) 拉至腹壁并固定住,形成临时的肠造口,待直肠吻合处愈合好后再实施二次手术将肠道还纳,由于这种方式会产生二次手术,会对病人造成二次损伤甚至有些病人不符合二次手术的指征;另一种方案是采用肠道内器固定装置进行保护,但是目前的肠道内器固定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并且使用效果较为一般。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可以有效的对肠道缝合段进行保护,避免排泄物对肠道缝合段的污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该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包括中空的环状气囊,所述环状气囊由一体式成型且内部腔体相互独立的第一定位部、支撑部和第二定位部组成,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外环直径均大于所述支撑部的外环直径,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支撑在肠道的远端并距肠道缝合段一设定距离,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支撑在肠道的近端并距肠道缝合段一设定距离,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在肠道缝合段内,所述环状气囊的内壁上设有一体式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端部暴露于人体外部,且充气管的端部设有端盖,所述充气管通过独立的阀门与第一定位部、支撑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内部腔体连通,在该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处于保护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内部腔体压力和第二定位部的内部腔体压力均大于所述支撑部的内部腔体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外侧壁圆周方向上设有后多个凹部,在该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处于保护状态时肠道填充在多个凹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气囊的内壁上可拆卸的设有与第一定位部的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一气阀,与支撑部的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二气阀,以及与第二定位部的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三气阀,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均与充气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的结构一致,均包括设于环状气囊内壁上的阀孔,可拆卸式的设于阀孔内的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气孔,所述阀体的下端设有与气孔配合的调节件,所述阀体的上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下端设有垫片,所述密封盖通过弹簧连接在气孔的上端,正常状态下所述密封盖处于开启状态,所述阀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密封盖上下动作的启闭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启闭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阀体的上端的固定架,设于所述固定架下端的电磁模块,以及设于所述密封盖的上端且与电磁模块对应的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为倒T形结构,与气孔的下端相配合的倒T形结构的调节件上端设有条状间隙,且倒T形结构的调节件下端与阀体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气体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内部腔体设有第一压力感应芯片,所述支撑部的内部腔体设有第二压力感应芯片,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内部腔体设有第三压力感应芯片,所述第一压力感应芯片、第二压力感应芯片和第三压力感应芯片均通过无线网络与外部的云平台连接,所述云平台内设有比较模块和标准气压模型模块,当上述第一压力感应芯片、第二压力感应芯片、第三压力感应芯片的任何一个感应到压力达到标准气压模型模块内的标准值时,比较模块发出控制信息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对应的启闭机构闭合。
进一步地,在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处于保护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头部设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的内侧壁为直径由肠道远端至近端逐渐变小的喇叭状结构,该导流机构用于将肠道远端内的粪便导入环状气囊的中空内再通过肛门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机构为一体式成型于第一定位部头部的的气囊结构且第一定位部的内部空间与导流机构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所述导流机构的包括外端部和倾斜部,所述外端部与肠道相适配,所述倾斜部连接在外端部的端部与环状气囊的内壁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端部通过弧形结构连接在第一定位部的外壁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环状气囊的两个定位部可以保证整个保护装置的位置不变,环状气囊的支撑部可以很好的对肠道缝合段起到支撑作用,等手术后肠道缝合段愈合后,排出环状气囊内的气体,通过充气管将环状气囊肛门排出即可,本发明使用效果好,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对肠道缝合段进行保护,避免排泄物对肠道缝合段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控制原理图。
环状气囊10、肠道20、肠道缝合段30、第一定位部110、支撑部120、第二定位部130、充气管140、凹部141、端盖142、导流机构143、外端部 144、倾斜部145、第一气阀1101、第一压力感应芯片1102、第二气阀1201、第二压力感应芯片1202、第三气阀1301、第三压力感应芯片1302、阀孔401、阀体402、气孔403、调节件404、密封盖405、垫片406、弹簧407、固定架408、磁铁409、电磁模块410、条状间隙4041、气体通道40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包括中空的环状气囊10,环状气囊10由一体式成型且内部腔体相互独立的第一定位部110、支撑部120和第二定位部130组成,第一定位部110 和第二定位部130的外环直径均大于支撑部120的外环直径,第一定位部110 用于支撑在肠道20的远端并距肠道缝合段30一设定距离(该距离可以根据实际吻合口的大小、愈合期来进行确定),第二定位部130用于支撑在肠道20的近端并距肠道缝合段30(即:吻合口)一设定距离(该距离也可以根据实际吻合口的大小、愈合期来进行确定),支撑部120用于支撑在肠道缝合段30内,环状气囊10的内壁上设有一体式的充气管140,充气管40的端部暴露于人体外部,且充气管40的端部设有端盖142,充气管140通过独立的阀门与第一定位部110、支撑部120和第二定位部130的内部腔体连通,在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处于保护状态时,第一定位部110的内部腔体压力和第二定位部130的内部腔体压力均大于支撑部120的内部腔体压力,可以使第一定位部110和第二定位部130处于绷紧状态,进而第一定位部110将肠道20 的远端顶起形成一个环状突起,第二定位部130将肠道20的近端顶起形成一个环状突起,可在肠道20的长度方向进行定位,避免环状气囊10在长度方向发生位移,而支撑部120处于非绷紧状态这样可以较好的保护吻合口,使支撑部120仅起到支撑作用。
本发明的环状气囊10的两个定位部可以保证整个保护装置的位置不变,也可以防止装置发生旋转,环状气囊10的支撑部可以很好的对肠道缝合段起到支撑作用,等手术后肠道缝合段愈合后,排出环状气囊内的气体,通过充气管将环状气囊肛门排出即可。
上述的环状气囊10由对在人体内不发生异物反应、其不分解的材质构成,比如食品级塑料等。
上述第一定位部110和第二定位部130的外侧壁圆周方向上设有后多个凹部141,在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处于保护状态时肠道20填充在多个凹部141 内,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防止环状气囊10在定位产生圆周方向转动,可以保证环状气囊10的位置不发生改变。
上述环状气囊10的内壁上可拆卸的设有与第一定位部110的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一气阀1101,与支撑部120的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二气阀1201,以及与第二定位部130的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三气阀1301,第一气阀1101、第二气阀 1201和第三气阀1301均与充气管140连通,在使用时,打开端盖142,通过充气机向充气管140通过气源,气体通过第一气阀1101、第二气阀1201和第三气阀1301分别注入对应的气囊腔体内部。
如图3所示,上述的第一气阀1101、第二气阀1201和第三气阀1301的结构一致,均包括设于环状气囊10内壁上的阀孔401,可拆卸式的设于阀孔 401内的阀体402,阀体402与阀孔401优选采用螺纹连接,阀体402内设有气孔403,以作为气体通道,阀体402的下端设有与气孔403配合的调节件 404,调节件404可以控制单位时间内进入气孔403的气量,阀体402的上端设有密封盖405,密封盖405的下端设有垫片406,密封盖405通过弹簧407 连接在气孔403的上端,正常状态下密封盖405处于开启状态,阀体402上还设有用于控制密封盖405上下动作的启闭机构,在充气时,气源由气孔403 的下端进入,通过气孔403的上端对第一定位部110、第二定位部130和/或支撑部120的内部腔体进行充气,在内部气压达到设定值时,对应的启闭机构闭合,不再进行充气。
作为优选,在使用时,可将第二气阀1201(支撑部120对应的)的调节件404调整使其单位时间的进气量小于第一气阀1101(第一定位部110对应的)和第三气阀1301(第二定位部130对应的)单位时间的进气量,这样可以保证在同一充气时间进入支撑部120内的气体小于第一定位部110和第二定位部130,以实现第一定位部110的内部腔体压力和第二定位部130的内部腔体压力均大于支撑部120的内部腔体压力。
上述启闭机构包括设于阀体402的上端的固定架408,设于固定架408 下端的电磁模块410,以及设于密封盖405的上端且与电磁模块410对应的磁铁409,在电磁模块410通电(电压微小、不会人体造成损坏)时,电磁模块410产生与磁铁409的上端电极相反的电极,驱动磁铁409下压使密封盖405将气孔403的上端堵住,而当电磁模块410失电时,在弹簧407的作用下密封盖405上移,气孔403的上端打开。
作为优选,上述调节件404为倒T形结构(类似于螺钉结构),与气孔 403的下端相配合的倒T形结构的调节件404上端设有条状间隙4041(以作为气体流入/流出通道),且倒T形结构的调节件404下端与阀体402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气体通道4042,在充气时气体通过气体通道4042进入条状间隙 4041,再由气孔403进入,在放气时,气体依次通过气孔403、条状间隙4041 和气体通道4042排出。
如图5所示,上述第一定位部110的内部腔体设有第一压力感应芯片 1102,支撑部120的内部腔体设有第二压力感应芯片1202,第二定位部130 的内部腔体设有第三压力感应芯片1302,第一压力感应芯片1102、第二压力感应芯片1202和第三压力感应芯片1302均自带电源,第一压力感应芯片 1102、第二压力感应芯片1202和第三压力感应芯片1302均通过无线网络(可通过内置蓝牙或无线模块)与外部的云平台连接,云平台内设有比较模块40和标准气压模型模块50,当第一压力感应芯片1102、第二压力感应芯片1202 和第三压力感应芯片1302的任何一个感应到压力达到标准气压模型模块50 内的标准值时,比较模块40发出控制信息至控制模块60,控制模块60控制对应的启闭机构闭合,即控制对应的电磁模块410通电,电磁模块410可分为三个,即:第一电磁感应模块4011、第二电磁感应模块4012和第三电磁感应模块4013,分别与第一气阀1101、第二气阀1201和第三气阀1301对应。
为了在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处于保护状态时,体内排泄物能够顺利排出,避免在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处发生堆积,上述第一定位部110的头部设有导流机构143,该导流机构143的内侧壁为直径由肠道20远端至近端逐渐变小的喇叭状结构,导流机构143可以用于将肠道20远端内的粪便导入环状气囊 10的中空内再通过肛门排出。
具体上述的导流机构143为一体式成型于第一定位部110头部的的气囊结构且第一定位部110的内部空间与导流机构143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导流机构143的包括外端部144和倾斜部145,所述外端部144与肠道20相适配,所述倾斜部145连接在外端部144的端部与环状气囊10的内壁端部。
进一步地,上述外端部144通过弧形结构连接在第一定位部110的外壁一端,可以避免连接处损伤肠道20。
本发明采用的环状气囊10由于是中空结构,可以很好的保证粪便的排出,即粪便依次由肠道、环状气囊10的中空位置、肠道、肛门排出,环状气囊10的第一定位部110和第二定位部130可以保证环状气囊10的位置不变,既包括沿着肠道20长度方向的位置,也包括沿肠道20圆周方向的位置,环状气囊10的支撑部120可以很好的对肠道缝合段起到支撑作用,使得肠道缝合段处于更好的愈合环境下(既能避免重力影响愈合,又能防止排泄物对缝合段污染),等手术后肠道缝合段愈合后(大约术后3天),排出环状气囊 10内的气体,通过充气管140将环状气囊10从肛门排出即可,此时充气管 140可作为牵引件,即通过充气管140排出环状气囊10内的气体,再通过充气管140作为牵引件来拽出即可,并且环状气囊10的外侧均为光滑结构,可以避免对肠道造成拉伤,其使用效果好,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对肠道缝合段进行保护,避免排泄物对肠道缝合段的污染。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包括中空的环状气囊,所述环状气囊由一体式成型且内部腔体相互独立的第一定位部、支撑部和第二定位部组成,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外环直径均大于所述支撑部的外环直径,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支撑在肠道的远端并距肠道缝合段一设定距离,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支撑在肠道的近端并距肠道缝合段一设定距离,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在肠道缝合段内,所述环状气囊的内壁上设有一体式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端部暴露于人体外部,且充气管的端部设有端盖,所述充气管通过独立的阀门与第一定位部、支撑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内部腔体连通,在该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处于保护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内部腔体压力和第二定位部的内部腔体压力均大于所述支撑部的内部腔体压力;
所述环状气囊的内壁上可拆卸的设有与第一定位部的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一气阀,与支撑部的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二气阀,以及与第二定位部的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三气阀,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均与充气管连通;
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的结构一致,均包括设于环状气囊内壁上的阀孔,可拆卸式的设于阀孔内的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气孔,所述阀体的下端设有与气孔配合的调节件,所述阀体的上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下端设有垫片,所述密封盖通过弹簧连接在气孔的上端,正常状态下所述密封盖处于开启状态,所述阀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密封盖上下动作的启闭机构;
所述启闭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阀体的上端的固定架,设于所述固定架下端的电磁模块,以及设于所述密封盖的上端且与电磁模块对应的磁铁;
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内部腔体设有第一压力感应芯片,所述支撑部的内部腔体设有第二压力感应芯片,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内部腔体设有第三压力感应芯片,所述第一压力感应芯片、第二压力感应芯片和第三压力感应芯片均通过无线网络与外部的云平台连接,所述云平台内设有比较模块和标准气压模型模块,当上述第一压力感应芯片、第二压力感应芯片、第三压力感应芯片的任何一个感应到压力达到标准气压模型模块内的标准值时,比较模块发出控制信息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对应的启闭机构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外侧壁圆周方向上设有后多个凹部,在该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处于保护状态时肠道填充在多个凹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倒T形结构,与气孔的下端相配合的倒T形结构的调节件上端设有条状间隙,且倒T形结构的调节件下端与阀体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气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处于保护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头部设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的内侧壁为直径由肠道远端至近端逐渐变小的喇叭状结构,该导流机构用于将肠道远端内的粪便导入环状气囊的中空内再通过肛门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为一体式成型于第一定位部头部的的气囊结构且第一定位部的内部空间与导流机构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所述导流机构的包括外端部和倾斜部,所述外端部与肠道相适配,所述倾斜部连接在外端部的端部与环状气囊的内壁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部通过弧形结构连接在第一定位部的外壁一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94656.3A CN112336470B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94656.3A CN112336470B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36470A CN112336470A (zh) | 2021-02-09 |
CN112336470B true CN112336470B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4356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194656.3A Active CN112336470B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364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71185A (zh) * | 2021-04-26 | 2021-07-27 | 吉林大学 | 一种磁力引导的肠道病变标记物微创探测追踪及位置锁定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180054A (ja) * | 2012-03-01 | 2013-09-12 | Terumo Corp | 消化管用デバイス |
CN104490473A (zh) * | 2014-12-03 | 2015-04-08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 结肠腔系列隔离膜 |
CN105852917A (zh) * | 2016-04-19 | 2016-08-17 | 杭州铭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肠造瘘手术的旁口器 |
CN209818866U (zh) * | 2018-09-26 | 2019-12-20 | 上海舒井汽车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磁铁型气阀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087263A1 (en) * | 2009-10-13 | 2011-04-14 | Patrick Thomas Arber | External Pneumatic Compression Device |
CN204169927U (zh) * | 2014-09-19 | 2015-02-25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 结肠腔系列的隔离膜 |
CN205814442U (zh) * | 2016-06-03 | 2016-12-21 | 丰帆 | 一种治疗胃癌及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支架装置 |
CN208989282U (zh) * | 2018-07-02 | 2019-06-18 | 廖国庆 | 消化道隔离保护套 |
CN108619586A (zh) * | 2018-07-20 | 2018-10-09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肠瘘支架套件 |
CN209154851U (zh) * | 2018-09-20 | 2019-07-26 | 广州高志恒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 |
CN211145520U (zh) * | 2019-09-27 | 2020-07-31 | 上海舒井汽车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系统阀单元 |
-
2020
- 2020-10-30 CN CN202011194656.3A patent/CN1123364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180054A (ja) * | 2012-03-01 | 2013-09-12 | Terumo Corp | 消化管用デバイス |
CN104490473A (zh) * | 2014-12-03 | 2015-04-08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 结肠腔系列隔离膜 |
CN105852917A (zh) * | 2016-04-19 | 2016-08-17 | 杭州铭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肠造瘘手术的旁口器 |
CN209818866U (zh) * | 2018-09-26 | 2019-12-20 | 上海舒井汽车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磁铁型气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36470A (zh) | 2021-0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39952B2 (en) | Seal for a rectal or ostomy appliance | |
EP2165728A3 (en) | Laryngeal Mask Airway Device with Position Controlling Tab | |
PL377437A1 (pl) | Maska laryngologiczna | |
ATE382388T1 (de) | Laryngomaske zum anschluss an die atemwege | |
MY138519A (en) | Artificial airway device | |
WO2001045487A3 (en) | Anal incontinence treatment apparatus with wireless energy supply | |
CN112336470B (zh) | 一种用于肠道术后的肠道智能保护装置 | |
EP1680165B1 (en) | A combination artficial airway device and esophageal obturator | |
CN107157619A (zh) | 密封壳保护型肛门括约肌假体 | |
CN216934349U (zh) | 一种自动控制气压的喉罩系统 | |
CN208911236U (zh) | 一种改良型可留置肛管 | |
CN215916161U (zh) | 一种肛门导入型结直肠吻合口保护装置 | |
CN217793949U (zh) | 一种新型的一次性临床医用肠造口灌洗管 | |
CN209611966U (zh) | 用于前庭大腺脓肿造口引流术的微型双腔引流管 | |
CN212631450U (zh) | 一种多功能可植入式胃肠刺激系统 | |
CN215915865U (zh) | 一种新型保护直肠吻合口的肛门减压装置 | |
CN213641506U (zh) | 一种方便临床护理安装的肠造口控制装置 | |
CN2174967Y (zh) | 人工假肛气囊栓 | |
CN216394891U (zh) | 一种三腔直肠导管 | |
CN113101500B (zh) | 一种可控的直肠癌术后泄压管 | |
GB2225955A (en) | Pharyngeal airway | |
CN219558225U (zh) | 一种直肠癌术后粪便转流装置用密封结构 | |
AU2021104344A4 (en) | Colonoscope auxiliary bag | |
CN215230823U (zh) | 一种具有提示充气放气功能的气囊肛管 | |
CN219071458U (zh) | 一种免缝合自固定引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Cui Chunhui Inventor after: Ye Lili Inventor before: Cui Chunhui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