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298096A -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8096A
CN112298096A CN202011228639.7A CN202011228639A CN112298096A CN 112298096 A CN112298096 A CN 112298096A CN 202011228639 A CN202011228639 A CN 202011228639A CN 112298096 A CN112298096 A CN 1122980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ractor
mounting structure
back plate
belt
safety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86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露瑶
廖勇
陈祖兴
陈方根
蓝景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286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80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8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80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4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side, door, or roof of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后背板、卷收器、带头和织带,所述卷收器安装在所述后背板的内侧下部,所述带头安装在所述后背板的内侧上部,所述织带的一端穿过所述带头与所述卷收器连接,所述织带的另一端设有锁舌。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能降低整车成本,克服后排空间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MPV(multi-Purpose Vehicles),多用途汽车,是从旅行轿车演变而来,它集旅行车宽大乘员空间、轿车的舒适性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一般为两厢式结构,可以坐7-8人。目前,多用途汽车后排中间的三点式安全带主要安装在顶盖横梁和座椅上。横梁钣金和座椅的骨架结构需要被强化,以满足安全带的安装要求,因此横梁钣金和后排座椅的重量会增加,使得整车成本增加。同时安全带安装在顶盖横梁和座椅上,会占用车内的空间,导致乘客的头部与车顶之间的空间不足,客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其能降低整车成本,克服后排空间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后背板、卷收器、带头和织带,所述卷收器安装在所述后背板的内侧下部,所述带头安装在所述后背板的内侧上部,所述织带的一端穿过所述带头与所述卷收器连接,所述织带的另一端设有锁舌。
可选地,将所述后背板的宽度定义为a,将所述卷收器与所述后背板侧边缘的最短距离定义为b,则b=1/4a~1/3a。
可选地,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第一端部螺接在所述后背板上,所述支架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卷收器螺接。
可选地,所述支架的第一端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设有供螺栓通过的限位孔;
所述支架的第二端部螺接在所述卷收器的上部,所述支架的第二端部开设有螺纹通孔。
可选地,所述卷收器上设有供所述织带穿出的第一开口,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织带穿过的第二开口。
可选地,还包括安装片,所述安装片的第一端部螺接在所述卷收器的外侧,所述安装片的第二端部焊接在所述后背板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片的第二端部的两侧均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朝向所述卷收器的一侧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后背板上设有盲窗;
所述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盲窗的上下两侧。
可选地,所述卷收器和所述带头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中心轴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后背板包括明窗和钣金件,所述明窗设置在所述钣金件的上部;
所述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上端位于所述明窗的底侧,且连接在所述钣金件上,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下端连接在所述钣金件的下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卷收器和带头均安装在后背板的内侧,织带分别穿过卷收器和带头,使得整个安全带安装在后背门上,改变了安全带的安装位置,增大了乘客头部与车顶之间的空间。利用后背门固定安全带,节省了车身内部可使用空间。安全带不再需要被固定在横梁钣金和座椅上,不会增加横梁钣金和座椅的自重,也无需加强横梁钣金和座椅的结构强度,能降低整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卷收器、带头、织带和后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卷收器、带头和织带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卷收器、支架和安装片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卷收器、支架和安装片的正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卷收器、支架和安装片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支架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安装片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后背板和第一加强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后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带头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后背板和第二加强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卷收器;2、带头;3、织带;4、后背板;41、明窗;42、钣金件;5、减重孔;6、加强筋;7、安装部;8、支架;81、第一连接部;82、第二连接部;83、第三连接部;9、限位部;10、限位孔;11、螺纹通孔;12、第二开口;13、安装片;14、翻边;15、盲窗;16、第一加强件;17、第二加强件;18、定位孔;19、锁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中心”、“横向”、“上”、“下”、“竖直”、“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中的“上”、“下”指的是以汽车为基准的方向,“内”和“外”词语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汽车的几何中心的方向。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后背板4、卷收器1、带头2和织带3,卷收器1安装在后背板4的内侧下部,带头2安装在后背板4的内侧上部,织带3的一端穿过带头2与卷收器1连接,如图3所示,织带3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锁扣相匹配的锁舌19。
本实施例中的后背板4包括后背门内板和后背门外板,卷收器1和带头2均连接在后背门内板的内侧。后背门内板用钣金件制成,钣金件上设有若干条加强筋6。卷收器1安装在加强筋6之间的区域,通过螺栓与后背门内板的钣金件固定连接。卷收器1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卷轮,织带3环绕在卷轮上。壳体上设有供织带3穿出的第一开口(图中未示出),织带3从第一开口穿过。工作人员向上拉动织带3,使得织带3被固定在带头2上。带头2设置在座椅背后的后背板4的边框上,通过螺栓与钣金件42固定连接。如图12所示,带头2上设有供螺栓通过的安装部7。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卷收器1安装在后背板4的内侧下部,将带头2安装在后背板4的内侧上部,具体为门框上,织带3缠绕在卷收器1和带头2上,使得汽车安全带被安装在后背门上,改变了安全带的安装位置,座椅骨架和横梁钣金的结构强度不再需要被强化,不再考虑强化座椅骨架和卷收器1的布置问题,降低了座椅和横梁的重量,缩短了座椅的设计开发周期,降低了整车成本。同时带头2安装在后背板4上,不需要占用乘客头部上方的空间,解决了后排空间不足的问题,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考虑到后排乘客可能被安全带勒到脖子的问题,卷收器1设置在后背板4的中部。如图1所示,将后背板4的宽度定义为a,将卷收器1与后背板4侧边缘的最短距离定义为b,则b=1/4a~1/3a。带头2和卷收器1不在同一竖直线上,织带3设置在后背门的侧边上部。使用时,乘客将织带3前拉出,织带3能自然落在后排乘客的肩部位置,取用方便。收起时,织带3回扣在后背门边框上,整洁美观。若b<1/4a,则扣上安全带后,织带3容易挡在乘客面部位置,造成不适。若b大于1/3a,则卷收器1与织带3的横向距离过大,安全带难以起到保护作用。
具体地,多条加强筋6之间形成减重孔5,钣金件上设有若干个减重孔5,为节省车内的空间,卷收器1安装在减重孔5中。如图2所示,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还包括支架8,支架8的第一端部螺接在后背板4上的加强筋6上,支架8的第二端部与卷收器1螺接。卷收器1通过支架8安装在后背板4的减重孔5中。如图5、图7和图8所示,支架8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部81、第二连接部82和第三连接部83,第一连接部81和第二连接部82相互垂直,第二连接部82和第三连接部83相互垂直,第一连接部81和第二连接部82平行设置。支架8的第一端部位于第一连接部81远离第二连接部82的一端,支架8的第二端部位于第三连接部83远离第二连接部82的一端。第二连接部82和第三连接部83之间形成用于避让卷收器1的空间。支架8的第一端部设有限位部9,限位部9上设有供螺栓通过的限位孔10,工作人员通过将螺栓插入限位孔10中,实现将支架8螺接在后背门上。限位部9的形状为圆柱状。支架8的第二端部螺接在卷收器1的上部,支架8的第二端部开设有螺纹通孔11。螺纹通孔11的数量为两个,均设置在第三连接部83上。通过螺栓插入螺纹通孔11中,实现将支架8的下部螺接在卷收器1上。如前文所述,卷收器1上设有供织带3穿出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设置在壳体上。支架8与第一开口对应的位置,也就是第二连接部82上设有供织带3穿过的第二开口12。织带3的一端缠绕卷轮后,依次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12伸出,并穿设在带头2上。通过支架8将卷收器1的上部固定在后背板4上,为保证卷收器1与后背板4的连接紧固。
更具体地,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还包括安装片13,通过安装片13固定将卷收器1的下部固定在后背板4的加强筋6上。如图9所示,安装片13的第一端部设有定位孔18,通过螺栓穿过定位孔18螺接在卷收器1的外侧。安装片13为阶梯状,以避让卷收器1的下部。安装片13的第二端部靠近后背门的一侧端面为焊接面,安装片13焊接在后背板4上。安装片13的第二端部的两侧均设有翻边14,翻边14朝向卷收器1的一侧方向延伸,能够加强安装片13的结构强度。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后背板4上设有盲窗15。在汽车安全带使用过程中,后背板4会承受较大的作用力。为加强后背板4的结构强度,如图10所示,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件16。第一加强件16作为加强结构,设置在后背板4的内侧。由于后背板4上设置的是盲窗15,不需要考虑美观度,第一加强件1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盲窗15的上下两侧。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加强件16为管状结构,其制造成本较低。卷收器1和带头2之间的连线与第一加强件16的中心轴线重合,使得第一加强件16的轴线与后背板4的受力方向平行,能够进一步增强后背板4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加强件16和带头2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13所示,后背板4包括明窗41和钣金件42,明窗41设置在钣金件42的上部。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不包括第一加强件16,但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加强件17。第二加强件17为冲压件,其上设有肋条和筋条,用于加强第二加强件17本身的结构强度。第二加强件17焊接在后背板4的内侧。由于后背板4上设有明窗41,为提高整车美观度,同时不妨碍乘客或司机的视线,第二加强件17的上端位于明窗41的底侧,且连接在钣金件42上,第二加强件17的下端连接在钣金件42的下侧。第二加强件17设置在距离后背板4边缘的1/3处,尽量靠近卷收器1,设置在后背板4的受力点附近,尽可能地提高后背板4的结构强度。
除上述区别外,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与实施例一中的一致,相应的效果及原理也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卷收器1设置在后背板4的加强筋6之间的区域,通过螺栓与后背门内板上的钣金件42固定连接。卷收器1内部设有卷轮,卷轮缠绕有织带3,织带3连接在带头2上。带头2设置在后背门边框上,通过螺栓与后背门内板上的钣金件42固定连接。织带3略高于座椅,使用时,向前拉出织带3,织带3落在后排乘客肩部位置,取用方便。收起时,织带3上的锁舌19在后背门边框上,整洁美观。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其卷收器和带头均安装在后背板的内侧,织带分别穿过卷收器和带头,使得整个安全带安装在后背门上,改变了安全带的安装位置,增大了乘客头部与车顶之间的空间。利用后背门固定安全带,节省了车身内部可使用空间。安全带不再需要被固定在横梁钣金和座椅上,不会增加横梁钣金和座椅的自重,也无需加强横梁钣金和座椅的结构强度,能降低整车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背板、卷收器、带头和织带,所述卷收器安装在所述后背板的内侧下部,所述带头安装在所述后背板的内侧上部,所述织带的一端穿过所述带头与所述卷收器连接,所述织带的另一端设有锁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后背板的宽度定义为a,将所述卷收器与所述后背板侧边缘的最短距离定义为b,则b=1/4a~1/3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第一端部螺接在所述后背板上,所述支架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卷收器螺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第一端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设有供螺栓通过的限位孔;
所述支架的第二端部螺接在所述卷收器的上部,所述支架的第二端部开设有螺纹通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收器上设有供所述织带穿出的第一开口,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织带穿过的第二开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片,所述安装片的第一端部螺接在所述卷收器的外侧,所述安装片的第二端部焊接在所述后背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的第二端部的两侧均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朝向所述卷收器的一侧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板上设有盲窗;
所述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盲窗的上下两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收器和所述带头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中心轴线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板包括明窗和钣金件,所述明窗设置在所述钣金件的上部;
所述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上端位于所述明窗的底侧,且连接在所述钣金件上,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下端连接在所述钣金件的下侧。
CN202011228639.7A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 Pending CN1122980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8639.7A CN112298096A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8639.7A CN112298096A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8096A true CN112298096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325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8639.7A Pending CN112298096A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809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32378A1 (fr) * 1991-09-13 1993-03-17 Automobiles Peugeot Dispositif de retenue pour un passager occupant la place centrale arrière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DE19651009A1 (de) * 1996-12-02 1998-06-04 Stephan Koch Sicherheitseinrichtung
CN201633689U (zh) * 2010-04-22 2010-11-1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带卷收器安装结构
CN203228738U (zh) * 2013-05-03 2013-10-09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汽车用后排中间座椅三点式安全带系统
CN108502020A (zh) * 2017-02-24 2018-09-0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
WO2019115461A1 (fr) * 2017-12-11 2019-06-20 Renault S.A.S Cloison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CN209208699U (zh) * 2018-11-22 2019-08-0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结构
CN209409989U (zh) * 2018-12-27 2019-09-20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尾门举升机和安全带的共用支架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32378A1 (fr) * 1991-09-13 1993-03-17 Automobiles Peugeot Dispositif de retenue pour un passager occupant la place centrale arrière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DE19651009A1 (de) * 1996-12-02 1998-06-04 Stephan Koch Sicherheitseinrichtung
CN201633689U (zh) * 2010-04-22 2010-11-1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带卷收器安装结构
CN203228738U (zh) * 2013-05-03 2013-10-09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汽车用后排中间座椅三点式安全带系统
CN108502020A (zh) * 2017-02-24 2018-09-0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
WO2019115461A1 (fr) * 2017-12-11 2019-06-20 Renault S.A.S Cloison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CN111465534A (zh) * 2017-12-11 2020-07-28 雷诺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隔板
CN209208699U (zh) * 2018-11-22 2019-08-0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结构
CN209409989U (zh) * 2018-12-27 2019-09-20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尾门举升机和安全带的共用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15809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01138864A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08238885A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US8262153B2 (en) Vehicle pillar with opening having angled flange
CN110341806A (zh) 车身后部构造
US6302442B1 (en) Attachment structure of a seat belt system
US7131669B2 (en) Guide device for automobile seatbelt
CN106515634B (zh) 汽车用后保险杠面板固定结构
JP5487753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12298096A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安装结构
JP431499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19064416A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20130146697A1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seat belt retractor for vehicle
CN207128836U (zh) 后支柱盒状安装结构及其在汽车上的连接结构
JP5571527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370506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
CN211335891U (zh) 一种安全带卷收器的安装装置
CN211001163U (zh) 一种车载显示屏支架结构、组装结构及汽车
JP2006282122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ベルトのリトラクタ取付構造
EP1800938B9 (en) Mounting for a seat belt retractor unit
CN217917872U (zh) 皮卡车型后排座椅的安全带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2667321U (zh) 一种安全带装置和安全带组件
CN214138311U (zh) 儿童座椅上拉带的固定组件
CN217396645U (zh) 立柱组件及车辆
JP3911818B2 (ja)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