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4543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94543A CN112294543A CN201910694466.9A CN201910694466A CN112294543A CN 112294543 A CN112294543 A CN 112294543A CN 201910694466 A CN201910694466 A CN 201910694466A CN 112294543 A CN112294543 A CN 1122945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 absorbent article
- skin surface
- hook member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4—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breast or abdome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2—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emale us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6—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ncircling the crotch region of the undergarment, e.g. with flap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of the pad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of the pad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6—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being formed of multiple lay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 A61F13/53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having discontinuous areas of compress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51—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61F13/62—Mechanical fastening means ; Fabric strip fastener elements, e.g. hook and loop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2013/451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lded in special shape during us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51—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 A61F13/5513—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packaging of feminine sanitary napkins
- A61F13/5515—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packaging of feminine sanitary napkins after use
- A61F2013/55155—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packaging of feminine sanitary napkins after use the disposal system being a bag or pocket integral with or attached to the sanitary napk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利用后处理用构件卷起来的状态清洁地废弃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1)具有:主体部(20),其具有表面片(21)、背面片(22)以及吸收芯(23);以及后处理用构件(30),其配置于主体部的非肌肤面侧。后处理用构件具有向非肌肤面侧突出的钩构件(31)。在50g/cm2的载荷时的按压状态下,表面片的厚度比钩构件的厚度薄。钩构件构成为,在以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肌肤面侧处于内侧的方式折叠起来的状态下能够与表面片接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在废弃时所使用的后处理用构件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有一种具备在废弃时所使用的后处理用构件的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那样的吸收性物品。专利文献1的后处理用构件是带构件,具有带基材和设于带基材上的主体粘合部。带基材具备:基部,其固着于背面片;以及伸长部,其与基部连续设置,可伸长。主体粘合部设于伸长部。在废弃该吸收性物品之际,使用者使带基材的伸长部伸长,利用主体粘合部将吸收性物品固定在卷起来的状态。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990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基材在使用前被折叠,在折叠起来的该带基材间配置有主体粘合部。主体粘合部设于在伸长后的状态下朝向背面片侧的面,在废弃时与背面片接合,将吸收性物品固定在卷起来的状态。
如专利文献1的吸收性物品那样,寻求能够在废弃时紧凑地卷起且维持卷起来的状态的吸收性物品。不过,具有废弃用的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尚未充分普及,有些使用者无法顺利地进行使带构件伸长的操作,或无法将带构件接合于期望的位置,针对操作性存在改善的余地。
因而,期望的是一种能够以利用后处理用构件卷起来的状态清洁地废弃的吸收性物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形态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其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主体部,其具有表面片、背面片以及吸收芯,该表面片具有纤维;以及后处理用构件,其配置于所述主体部的非肌肤面侧,具有向非肌肤面侧突出的钩构件,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在50g/cm2的载荷时的按压状态下,所述表面片的厚度比所述钩构件的厚度薄,所述钩构件构成为,在以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肌肤面侧处于内侧的方式折叠起来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表面片接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展开状态的从肌肤面侧观察到的平面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第1折叠状态的从肌肤面侧观察到的平面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展开状态的从非肌肤面侧观察到的平面图。
图4是沿着图1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包装状态的吸收性物品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废弃时吸收性物品被沿着前后方向卷起来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自然状态下的吸收性物品的图。
图9是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X、吸收性物品;20、主体部;21、表面片;21C、21CX、中心片;21S、侧片;22、背面片;23、吸收芯;30、后处理用构件;31、钩构件;311、轴部;312、伞部;L、前后方向;W、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的概要
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的事项。
一形态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其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主体部,其具有表面片、背面片以及吸收芯,该表面片具有纤维;以及后处理用构件,其配置于所述主体部的非肌肤面侧,具有向非肌肤面侧突出的钩构件,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在50g/cm2的载荷时的按压状态下,所述表面片的厚度比所述钩构件的厚度薄,所述钩构件构成为,在以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肌肤面侧处于内侧的方式折叠起来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表面片接合。
若在废弃时要卷起吸收性物品,则一般是以附着有排泄物的肌肤面侧处于内侧的方式卷起。在以主体部的肌肤面侧处于内侧的方式折叠起来的状态下,表面片以覆盖主体部的非肌肤面的方式配置,在将吸收性物品卷起的操作过程中位于主体部的非肌肤面侧的钩构件与表面片接合,能够维持主体部卷起来的状态。在将吸收性物品卷起的过程中,使用者对主体部施加力而进行卷起的操作。申请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在将吸收性物品卷起的操作过程中施加于吸收性物品的力成为至少50g/cm2。即,在将吸收性物品卷起的操作过程中,主体部和后处理用构件成为在厚度方向上施加有该50g/cm2的载荷的按压状态。在按压状态下,表面片的厚度比钩构件的厚度薄,钩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易于贯穿表面片。通过钩构件贯穿表面片,一旦钩挂到表面片的纤维的钩构件会难以拔出。因而,一旦钩构件与表面片接合,则易于维持其接合状态,能够以利用后处理用构件卷起来的状态清洁地废弃吸收性物品。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也可以是,所述主体部具有辅助片,该辅助片配置于所述表面片与所述吸收芯之间,且具有纤维,所述辅助片的纤维长度比所述表面片的纤维长度长。
根据本形态,辅助片的纤维的纤维长度较长,在卷缩到片内的状态下,被更多卷起来,钩构件易于缠络。因而,在钩构件贯穿表面片而到达了辅助片之际,易于维持辅助片的纤维与钩构件的卡合状态。另外,与肌肤接触的表面片的纤维长度较短,因此,能够使肌肤触感提高。
也可以是,另一形态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其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主体部,其具有表面片、背面片以及吸收芯;以及后处理用构件,其配置于所述主体部的非肌肤面侧,具有向非肌肤面侧突出的钩构件,在该吸收性物品中,所述表面片具有:保水性纤维;以及热塑性树脂纤维,其纤维长度比所述保水性纤维的纤维长度长,所述钩构件构成为,在以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肌肤面侧处于内侧的方式折叠起来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表面片接合。
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纤维长度较长,以卷缩到片内的状态配置。另外,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纤维长度比较长,因此,在卷缩了的状态下,被更多卷起来,钩构件易于缠络。钩构件易于钩挂于该热塑性树脂纤维,更易于维持钩构件与表面片接合起来的状态。另外,潮湿状态的保水性纤维与潮湿前相比较,易于松开,表面片变得柔软,在卷起吸收性物品之际易于变形。因而,在吸收性物品卷起来之际,在废弃时易于维持吸收性物品卷起来的状态。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也可以是,所述表面片具有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热粘接部。
根据本形态,钩构件易于钩挂于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热粘接部,易于维持表面片与背面片抵接了的状态,在废弃时易于维持吸收性物品卷起来的状态。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也可以是,所述表面片具有:第1层,其具有至少所述保水性纤维;以及第2层,其配置于比所述第1层靠非肌肤面侧的位置,具有至少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在50g/cm2的载荷时的按压状态下,所述第1层的厚度比所述钩构件的厚度薄。
在按压状态下,第1层的厚度比钩构件的厚度薄,钩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贯穿第1层,并与第2层卡合。钩挂到第2层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钩构件难以拔出,一旦钩构件与表面片接合,则易于维持其接合状态。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也可以是,所述主体部具有沿着所述前后方向伸缩的伸缩部,所述伸缩部配置为比所述后处理用构件的前端缘靠前侧且比所述后处理用构件的后端缘靠后侧。
若在废弃时卷起吸收性物品,则后处理用构件与表面片接合。此时,若所述伸缩部的比所述后处理用构件的前端缘靠前侧的部分和比所述后处理用构件的后端缘靠后侧的部分沿着前后方向收缩,则卡合到表面片内的钩构件在表面片内沿着平面方向移动,钩构件钩挂于表面片的纤维。因而,能够维持钩构件与表面片接合起来的状态,在使用后清洁地废弃吸收性物品。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也可以是,在所述表面片形成有沿着厚度方向贯通的孔部。
根据本形态,通过钩构件插入表面片的孔部,钩构件更易于进入到非肌肤面侧,钩构件易于钩挂于表面片。另外,于在废弃时吸收性物品卷起来的状态下,钩构件有时不与表面片垂直地插入,而是被倾斜地插入。在如此吸收性物品卷起来的状态下,通过钩构件插入表面片的孔部,钩构件钩挂于孔部,更易于维持钩构件与表面片接合起来的状态。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也可以是,将至少所述表面片沿着厚度方向压缩而成的片压缩部形成有多个,所述片压缩部彼此的间隔比所述钩构件的节距长。
片压缩部与片压缩部之间的区域与形成有片压缩部的区域相比较,在表面片的纤维间存在空隙,钩构件易于钩挂于表面片。该钩构件易于钩挂于表面片的区域比钩构件的节距长,易于在没意识到固定钩构件的位置的情况下将钩构件与表面片接合。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也可以是,所述片压缩部形成于所述表面片的非肌肤面,从非肌肤面侧朝向肌肤面侧凹陷。
形成有片压缩部的区域的纤维被压缩,纤维间的空隙变小,钩构件有时难以钩挂。在处于片压缩部从非肌肤面侧朝向肌肤面侧凹陷的形态的情况下,纤维间的空隙较小的部分形成于表面片的非肌肤面。通过将形成有纤维间的空隙较小的部分的面配置于非肌肤面侧,易于实现从表面片的肌肤面侧插入的钩构件与表面片的接合状态。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也可以是,所述钩构件具有:轴部,其向所述非肌肤面侧延伸;以及伞部,其在所述轴部的顶端沿着平面方向延伸,在所述按压状态下,所述轴部的厚度比所述表面片的厚度厚。
在按压状态下,表面片的厚度比轴部的厚度薄,钩构件的轴部的至少一部分贯穿表面片,伞部贯穿表面片。由于钩构件的伞部贯穿表面片,一旦钩挂到表面片的纤维的伞部会难以拔出,一旦钩构件与表面片接合,则易于维持其接合状态。
(2)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吸收性物品是生理用卫生巾、卫生护垫、母乳垫、大人用失禁垫、一次性尿布、粪便垫或吸汗片那样的吸收性物品为佳。尤其是,吸收性物品是被安装于使用者的内衣那样的穿着物品的内侧而被使用的物品为佳。
此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不过,附图是示意性的,应该留意存在各尺寸的比率等与现实的各尺寸的比率等不同的情况。因而,具体的尺寸等应该参考以下的说明而判断。另外,存在如下情况:在附图相互间也包括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
图1和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从肌肤面侧观察到的平面图。图1是未折叠后述的护翼的展开状态,图2是折叠护翼后的第1折叠状态。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展开状态的从非肌肤面侧观察到的平面图。
图4是沿着图1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在此,“肌肤面侧”相当于在使用中面对穿着者的肌肤的一侧。“非肌肤面侧”相当于在使用中朝向与穿着者的肌肤相反的方向的一侧。
吸收性物品1具有前后方向L和宽度方向W。前后方向L是从穿着者的前侧(腹侧)向后侧(背侧)延伸的方向,或是从穿着者的后侧向前侧延伸的方向。宽度方向W是与前后方向L正交的方向。
吸收性物品1具有中央区域S2、前侧区域S1以及后侧区域S3。中央区域S2是与穿着者的排泄口,例如阴道口相对配置的区域。中央区域S2是在吸收性物品1被安装固定于穿着物品时配置于穿着物品的下裆部且配置于穿着者的两腿之间的区域。前侧区域S1位于比中央区域S2靠前侧的位置。前侧区域S1的前端缘限定吸收性物品1的前端缘。后侧区域S3位于比中央区域S2靠后方的位置。后侧区域S3的后端缘限定吸收性物品1的后端缘。
在中央区域S2设有护翼25为佳。护翼25比吸收芯23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延伸,在使用时被折叠于穿着物品的非肌肤面侧T2。护翼具有表面片21和背面片22为佳。护翼25的前端缘由护翼25的根部限定,相当于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凹陷而成的两个部分中的位于前侧的部分。护翼25的前端缘也可以限定中央区域S2与前侧区域S1之间的边界。护翼25的后端缘由护翼25的根部限定,相当于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凹陷而成的两个部分中的位于后侧的部分。护翼25的后端缘也可以限定中央区域S2与后侧区域S3之间的边界。另外,护翼25的内侧缘是护翼的根部,成为将护翼25的前端缘和护翼25的后端缘相连的假想线。另外,关于中央区域S2,在不具有护翼25的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可以是,在主体部20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最长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主体部20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的主体宽度中心20CW)处将主体部20沿着前后方向L三等分而成的区域分别构成前侧区域S1、中央区域S2以及后侧区域S3,在吸收芯23具有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可以是,具有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区域构成中央区域S2。
吸收性物品1具有主体部20和后处理用构件30为佳。主体部20包括:表面片21,其面对穿着者的肌肤;背面片22,其朝向与穿着者的肌肤相反的一侧;以及表面片21与背面片22之间的吸收芯23。表面片21在使用中朝向穿着者的肌肤那一侧配置。表面片21由具有纤维的无纺布或织布构成为佳。表面片21构成为可与后述的后处理用构件30的钩构件31接合即可。表面片21既可以由具有纤维的织布或无纺布构成,构成为该纤维和钩构件31钩挂,也可以是,在表面片21的肌肤面形成有凹凸,构成为利用该凹凸使钩构件31的顶端更易于钩挂。背面片22在使用中朝向与穿着者的肌肤相反的一侧。表面片21由透液性片构成为佳。背面片22包括不透液性片为佳。
如图1和图4所示,表面片21具有覆盖吸收芯23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的中心片21C和与中心片21C的外侧部重叠的侧片21S为佳。中心片21C配置于比侧片21S靠肌肤面侧T1的位置为佳。侧片21S的内侧缘被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折回,在侧片21S间配置有弹性构件28为佳。在侧片21S的内侧部设有利用该弹性构件28沿着前后方向L收缩的伸缩部26。伸缩部26构成可从中心片21C立起的防漏罗口为佳。侧片21S的伸缩部26构成本发明的伸缩部。此外,在其他形态中,在处于背面片由可沿着前后方向L伸缩的伸缩片构成的形态的情况下,该背面片构成本发明的伸缩部为佳。伸缩部可沿着至少前后方向L伸缩即可,也可以能够沿着前后方向L伸缩且能够沿着宽度方向W伸缩。
主体部20具有配置于表面片21与吸收芯23之间的辅助片24为佳。辅助片24位于比表面片21靠非肌肤面侧T2的位置且比吸收芯23靠肌肤面侧T1的位置。辅助片24具有纤维,将体液从表面片21侧引入,并朝向吸收芯23引导。辅助片24配置于与至少吸收芯23重叠的区域为佳。辅助片24由热风无纺布构成为佳。
吸收芯23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前后方向L延伸。吸收芯23具有可吸收水分的吸收材料。吸收芯23由未图示的芯包层覆盖为佳。此外,通过由无纺布构成芯包层,芯包层也可以兼用作辅助片。芯包层能够由例如棉纸构成。在主体部20形成有至少吸收芯23被沿着厚度方向压缩而成的芯压缩部231为佳。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沿着前后方向L”这样的用语是指,相对于前后方向L具有小于45°的角度的方向,“沿着宽度方向W”这样的用语是指,相对于宽度方向W具有小于45°的角度的方向。
在主体部20的非肌肤面侧T2(背面片22的非肌肤面)设有粘合部50为佳。粘合部50是设有用于将主体部20与穿着物品接合的粘合剂的区域。粘合部50具有配置于与吸收芯23重叠的区域的主体粘合部51和设于护翼25的护翼粘合部52为佳。主体粘合部51沿着前后方向L延伸,且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粘合部50在使用前由后述的包覆片40覆盖为佳。主体粘合部51分别配置于后处理用构件30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为佳。此外,主体粘合部51也可以沿着宽度方向W延伸,且在前后方向L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粘合部50具有在使用时将主体部20与穿着物品接合的功能,并且还具有在废弃时辅助性地与表面片21接合的功能为佳。
吸收性物品1构成为,能够以将吸收性物品1卷起来的状态废弃,更详细而言,构成为,通过将后处理用构件30与主体部20接合,能够将吸收性物品1以沿着前后方向L或宽度方向W卷起来的状态废弃。将吸收性物1卷起的方向是长度由于卷起而变短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前后方向L。后处理用构件30设于主体部20的非肌肤面侧T2。本实施方式中的主体部20的非肌肤面由背面片22构成,在背面片22的非肌肤面配置有后处理用构件30。后处理用构件30配置于与吸收芯23重叠的区域为佳。后处理用构件30既可以如图3所示那样在俯视时呈矩形形状,也可以是椭圆等圆形状,也可以是点状且设有多个,也可以是线状且设有多个。在处于椭圆形等后处理用构件30的角部呈曲线状的形态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后处理用构件30碰到使用者之际的不适感。
后处理用构件30的弯曲刚度比将表面片21、背面片22以及吸收芯23重叠起来的区域的弯曲刚度低为佳。在使用吸收性物品1时,在主体部20的非肌肤面侧T2配置有后处理用构件30,后处理用构件30间接地碰到肌肤。此时,后处理用构件30的弯曲刚度较低,因此,能够抑制给穿着者带来的不适感。
此外,后处理用构件30的弯曲刚度、背面片22、吸收芯23、将表面片21、背面片22以及吸收芯23重叠而成的部分的弯曲刚度通过由标准规格JISP-8125规定的泰伯法测定。例如,首先,从应该成为测定对象的构件(片)采集宽度25mm、长度38mm的试验片。接着,利用厚度计(例如,PEACOCK制φ44mm 3g/m2)对试验片的厚度进行计量。接着,将试验片设置于安田精机制的泰伯硬度计。接着,将试验片放入泰伯硬度计的辊之间,使夹具间隔与试验片的厚度相应地夹持。此外,使试验片的上端与夹具上表面对准。将辊与试验片之间的间隔调整成约0.5mm,以使辊不压紧试验片。使泰伯硬度计的试验片弯曲装置旋转,在试验片弯曲装置的表示15度的刻线与载荷摆杆的指针一致的点处使弯曲装置的旋转停止,读取此时摆杆的指针所指示的载荷刻度。使载荷摆杆立即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同样地读取载荷刻度,求出左右两方向的载荷刻度的平均值。此外,任意地选定辅助砝码(日文:おもり),以使指示载荷刻度处于最大刻度的15%~85%的范围内。然后,通过“硬挺度(g·cm)=载荷刻度的平均值×10×砝码的数值”的式算出试验片的弯曲刚度(硬挺度(g·cm))。此外,在样品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小于25mm的情况下,将以样品的最大宽度测定的数据换算成N/25mm。另外,在样品的长度小于38mm的情况下,以最大长度测定。另外,测定10次弯曲刚度,求出其平均值。
图5是图4的B部分的剖视图。后处理用构件30具有朝向非肌肤面侧T2突出的钩构件31。钩构件31构成为,在废弃吸收性物品时等,在以主体部20的肌肤面侧T1处于内侧的方式弯折吸收性物品1的状态下可与表面片21接合。钩构件31既可以由背面片22的一部分向非肌肤面侧T2突出而成的部分构成,也可以由与背面片22分体的构件构成。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钩构件31由与背面片22分体的构件构成,从与背面片22的非肌肤面接合起来的基材片35朝向非肌肤面侧T2突出。基材片35和钩构件31一体化为佳。钩构件31具有向非肌肤面侧T2延伸的轴部311和在轴部311的顶端比轴部311向平面方向的外侧延伸的伞部312为佳。钩构件31既可以在前后方向L和宽度方向W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也可以是仅1个。基材片35与主体部20的非肌肤面接合。本实施方式的基材片35在接合区域中与背面片22接合。接合区域设于后处理用构件30的整体为佳。
后处理用构件30由片状的基材片35和从该基材片的表面(背面)立起的许多钩构件31构成,能够使用具有例如锚形、钩形的钩构件31的后处理用构件等。作为后处理用构件30,也能够使用公知的机械的面状搭扣的公构件,例如能够使用“MAGICTAPE(注册商标)”(Kuraray公司制)、“QUICKLON(注册商标)”(YKK公司制)、“MAGICLOTH(日文:マジクロス)(注册商标)”(Kanebo bell touch(日文:カネボウベルタッチ)公司制)等的公构件等。
在变形例中,后处理用构件30具有将钩构件31和表面片21辅助性地接合的后处理粘合部为佳。后处理粘合部设于后处理用构件30的非肌肤面侧的面为佳。后处理粘合部至少配置于后处理用构件30的非肌肤面即可,设于轴部的表面等后处理用构件30的除了非肌肤面以外的面为佳。后处理粘合部也可以设于钩构件31,设于基材片35为佳。由于具有后处理粘合部,能够更加确保在废弃时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接合之际的接合力。另外,即使是水刺无纺布等短纤维(纤维长度大致是10mm以下)的无纺布和难以确保纤维交织的强度的无纺布,也利用后处理粘合部确保相对于表面片21的接合力,利用后处理用构件30更易于维持将吸收性物品1卷起来的状态。此外,构成后处理粘合部的粘合剂既可以与粘合部50相同,也可以与粘合部50不同。
吸收性物品1的非肌肤面在使用前由包覆片40覆盖为佳。包覆片40是单独包装吸收性物品1的单独包装片41和覆盖粘合部50的剥离片42中的至少任一者为佳。优选的是,包覆片40配置于后处理用构件30的非肌肤面侧T2且覆盖钩构件31为佳。包覆片40在使用前覆盖吸收性物品1,在使用时与吸收性物品1分离。通过利用包覆片40覆盖钩构件31,能够在使用吸收性物品1之前抑制钩构件31向外侧暴露,保护钩构件31。因而,能够抑制在使用前钩构件31意外损伤,或钩构件31意外碰到肌肤的不良情况。本实施方式的包覆片40由单独包装片41和剥离片42这两者构成。如图4所示,在后处理用构件30的钩构件31的非肌肤面侧T2配置剥离片42,在剥离片42的非肌肤面侧T2配置单独包装片41为佳。在钩构件31与单独包装片41之间配置有剥离片42,因此,能够抑制单独包装片41因钩构件31而意外破裂的不良情况。
主体部20在使用前以多个折痕为基点被折叠为佳。图6是表示吸收性物品1以折痕为基点被折叠,主体部20被单独包装片41单独包装起来的包装状态的图。图6的(a)是包装状态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图6的(b)是沿着图6的(a)所示的C-C线的剖视图。此外,多个折痕是至少仅将主体部20折叠的折痕为佳,也可以是将主体部20、后处理用构件30以及包覆片40一起折叠的折痕。多个折痕具有沿着前后方向L延伸的一对前后折痕FL和沿着宽度方向W延伸的一对宽度折痕FW为佳。
一对前后折痕FL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佳,配置于隔着主体宽度中心20CW的两侧为佳。一对前后折痕FL具有第1前后折痕FL1和第2前后折痕FL2为佳。一对前后折痕FL是用于将护翼25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折叠的折痕为佳。图2表示将护翼25以前后折痕FL为基点折叠后的第1折叠状态。第1实施方式的一对前后折痕FL位于比吸收芯23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是不折叠吸收芯的折痕。不过,在变形例中,一对前后折痕FL构成为设于与吸收芯23重叠的区域且在第1折叠状态下吸收芯23被折叠为佳。
一对宽度折痕FW在前后方向L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佳。宽度折痕FW具有第1宽度折痕FW1和第2宽度折痕FW2为佳。第1宽度折痕FW1是多个折痕中的最靠近吸收芯23的后端缘23R的折痕,第2宽度折痕FW2是多个折痕中的最靠近吸收芯23的前端缘23F的折痕。此外,在变形例中,也可以在第1宽度折痕FW1与第2宽度折痕FW2之间配置有沿着宽度方向W延伸的其他折痕。第1宽度折痕FW1和第2宽度折痕FW2是在包装吸收性物品时(使用前)以主体部20的肌肤面侧T1处于内侧的方式将吸收性物品1折叠的线。折痕能够由习惯性弯折的位置确定,在处于主体部20的习惯性弯折难以确定的形态的情况下,以包覆片40的习惯性弯折为基准确定折痕的位置为佳。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在使用前的单独包装时以在单独包装片41和剥离片42上配置有吸收性物品1的状态一起被折叠。作为折叠形态的一个例子,在将吸收性物品1配置于单独包装片41和剥离片42上的展开状态下,将护翼25以前后折痕FL为基点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折叠,设为第1折叠状态(参照图2)。在第1折叠状态下,仅主体部20被折叠,包覆片40和后处理用构件30未被折叠。
接下来,以第1宽度折痕FW1为基点将吸收性物品1的后端缘向前后方向L的内侧折叠。接下来,以第2宽度折痕FW2为基点将吸收性物品1的前端缘侧向前后方向L的内侧折叠。利用带构件45将以第2宽度折痕FW2为基点折叠后的区域的顶端(具体而言,单独包装片41的前端缘)接合于以第1宽度折痕FW1为基点折叠后的单独包装片41之上。通过如此被折叠,吸收性物品1被单独包装片41单独包装。此外,在变形例中,也可以不具有带构件45。
优选的是,在吸收性物品1在使用前被折叠起来的状态下,表面片21和后处理用构件30未接触。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在使用前被折叠起来的状态下,表面片21未以覆盖后处理用构件30的非肌肤面侧T2的方式配置,于在使用前被折叠起来的状态下,后处理用构件30与表面片21未抵接,钩构件31不会意外与表面片21接合。此外,在处于宽度折痕是3条以上的形态和后处理用构件30沿着前后方向L跨宽度折痕地配置的形态的情况下,于在使用前被折叠起来的状态下,表面片21有时以覆盖后处理用构件30的非肌肤面侧T2的方式配置。在处于这样的形态的情况下,优选在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之间配置有构成吸收性物品1的构成构件。该构成构件是例如包覆片40为佳。在被折叠起来的状态下,由于在表面片21与钩构件31之间配置有构成构件,表面片21与钩构件31未抵接。因而,能够抑制在使用前钩构件31意外与表面片21接合的不良情况。
接下来,基于图7对使用了后处理用构件30的吸收性物品1的废弃形态进行说明。图7示意性地表示吸收性物品1的废弃形态的一个例子。此外,对于废弃形态,可以根据使用者而不同,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说明的废弃形态。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废弃时,将吸收性物品1沿着至少前后方向L卷起。
在废弃时的表面片21附着有排泄物,因此,使用者在将吸收性物品1废弃之际有时以主体部20的肌肤面侧T1为内侧的方式卷起而废弃。此时,如图7的(a)和图7的(b)所示,将主体部20和后处理用构件30从主体部20的前端缘或后端缘起沿着前后方向L卷起。主体部20的卷起始端的部分的非肌肤面侧T2与表面片21抵接,同时吸收性物品1被沿着前后方向L卷起。在主体部20的非肌肤面侧T2设有向非肌肤面侧T2突出的钩构件31。若主体部20和后处理用构件30从图7的(b)所示的状态沿着前后方向L进一步卷起,则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抵接。钩构件31的伞部312钩挂于表面片21的纤维,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接合,能够维持吸收性物品1被卷起来的状态。因而,能够利用后处理用构件30以使附着有排泄物的面处于内侧的清洁的状态废弃吸收性物品1。钩构件31钩挂于表面片21的纤维间而能够实现接合状态,因此,即使是在表面片21由于经血等体液的附着而潮湿,难以获得粘合部50与表面片21的接合力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后处理用构件30和表面片21接合。特别是在粘合部与内衣等粘合了之后,不仅接合力降低,表面片21也处于潮湿的状况,因此,处于表面片21和粘合部50难以接合的状况,因此,能够利用后处理用构件30使它们接合。另外,能够在将吸收性物品1卷起的过程中进行将后处理用构件30的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接合的操作,无需拉拽后处理用构件30而接合等另外的操作。因此,即使是在使用者没有特别意识地废弃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后处理用构件30维持吸收性物品1被卷起来的状态。
在吸收性物品1被卷起来的状态下,主体粘合部51也与表面片21抵接。主体粘合部51具有在使用时将主体部20与穿着物品接合的功能,在从穿着物品拆掉主体部20之后,即使微弱,也具有粘合力。主体粘合部51也辅助性地与表面片21接合。因而,能够将后处理用构件30与表面片21接合,并且,主体粘合部51也能够与表面片21接合。
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构成为,钩构件31易于与表面片卡合。具体而言,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在50g/cm2的载荷时的按压状态下,表面片21的厚度21T(参照图5)比钩构件31的厚度(参照图5)薄。对于表面片21的厚度,在仅配置有中心片21C的区域中,是中心片21C的厚度,在仅配置有侧片21S的区域中,是侧片21S的厚度,在层叠有中心片21C和侧片21S的区域中,是层叠状态的中心片21C和侧片21S的厚度。
在将吸收性物品1卷起的过程中,使用者对吸收性物品1施加力而进行卷起的操作。申请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在将吸收性物品1卷起的操作过程中施加于吸收性物品1的力成为至少50g/cm2。即,在将吸收性物品1卷起的操作过程中,主体部20和后处理用构件30成为在厚度方向T上施加有该50g/cm2的载荷的按压状态,主体部20和后处理用构件30在抵接的区域中相互按压。在按压状态下,表面片21的厚度比钩构件31的厚度薄,钩构件31的至少一部分贯穿表面片21。由于钩构件31贯穿表面片21,一旦钩挂到表面片21的纤维的钩构件31会难以拔出,一旦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接合,则易于维持其接合状态。
施加有50g/cm2的载荷的按压状态的表面片的厚度的测定能够通过以下的方法测定。首先,以70mm×70mm的尺寸切断包括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的部分。此外,在难以采集70mm×70mm的尺寸的情况下,以最大尺寸切断。接下来,使用甲苯去除粘接剂,分解成仅表面片。将分解出的表面片自然干燥24小时,使甲苯散发。使用施加50g/cm2的载荷的厚度计((例如,株式会社大荣科学精器制作所制FS-60DS,测定面44mm(直径),将测定压3g/cm2的测定压改良成为50g/cm2),在标准状态(温度23±2℃,相对湿度50±5%))下,测定加压3秒后的厚度,将5个测定值的平均值设为表面片的厚度。此外,在表面片和辅助片无法分解的情况下,在以表面片和辅助片层叠起来的状态测定了之后,使用显微镜等,根据表面片与辅助片的比率换算厚度。
另外,对于施加有50g/cm2的载荷的按压状态的钩构件的厚度的测定,从主体部拆卸后处理用构件,仅取出后处理用构件。使用施加50g/cm2的载荷的厚度计((例如,株式会社大荣科学精器制作所制FS-60DS,测定面44mm(直径),将测定压3g/cm2的测定压改良成为50g/cm2),在标准状态(温度23±2℃,相对湿度50±5%))下,测定加压3秒后的厚度,将5个测定值的平均值设为后处理用构件的厚度。此外,在钩构件和基材片无法分解的情况下,在测定了后处理用构件的厚度之后,使用显微镜等,根据基材片与钩构件的比率换算厚度。
在按压状态下,轴部311的厚度(厚度方向的长度)比表面片21的厚度厚为佳。在按压状态下,表面片21的厚度比轴部的厚度薄,钩构件31的轴部311的至少一部分贯穿表面片21,伞部312贯穿表面片21。由于钩构件31的伞部312贯穿表面片21,一旦钩挂到表面片21的纤维的伞部312会难以拔出,一旦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接合,则易于维持其接合状态。
辅助片24的纤维长度比表面片21的纤维长度长为佳。辅助片24的纤维的纤维长度较长,在卷缩到辅助片内的状态下,被更多卷起来,钩构件31易于缠络。因而,在钩构件31贯穿表面片21而到达了辅助片24之际,易于维持辅助片24的纤维与钩构件31的卡合状态。另外,与肌肤接触的表面片21的纤维长度较短,因此,能够使肌肤触感提高。该纤维长度是构成片的纤维的平均为佳,辅助片24的纤维长度的平均比表面片21的平均的纤维长度长为佳。另外,在处于表面片21具有多层的结构的情况下,辅助片的纤维长度比表面片21的任一层的纤维长度长即可。辅助片24的纤维长度能够例示30mm以上且80mm以下,优选是50mm以下为佳。在辅助片24的纤维长度是50mm以下的情况下,能够担保优选的液扩散性。另外,表面片21的纤维长度能够例示10mm以上且50mm以下,优选是30mm以下为佳。在表面片21的纤维长度比10mm短的情况下,纤维彼此难以交织,未获得充分的强度,有可能难以成为作为吸收性物品的规格。另外,在表面片21的纤维长度是50mm以上的情况下,由于纤维每根都过粗,有可能在肌肤触感方面产生不适感。在表面片21的纤维长度是30mm以下的情况下,易于担保肌肤触感。根据该结构,能够更有效地获得肌肤触感和钩构件的卡合力这两者。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片21的纤维长度是28mm,辅助片24的纤维长度是44mm。
此外,片的纤维的纤维长度和平均纤维长度按照JIS L 1015:2010的附录A的“A7.1纤维长度的测定”的“A7.1.1A法(标准法)在带刻度的玻璃板上测定各纤维的长度的方法”测定。此外,上述方法是相当于在1981年发行的ISO 6989的试验方法。本发明中的片的纤维长度是通过上述方法测定的平均纤维长度为佳。
如图5所示,在表面片21形成有沿着厚度方向T贯通的孔部21A为佳。通过钩构件31插入表面片21的孔部21A,钩构件31更易于进入到非肌肤面侧T2,钩构件31易于钩挂于表面片21。另外,于在废弃时吸收性物品1卷起来的状态下,钩构件31不与表面片21垂直地插入,有时倾斜地插入。在吸收性物品1如此卷起来的状态下,通过钩构件31插入表面片21的孔部,钩构件31钩挂于孔部21A,更易于维持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接合起来的状态。
表面片21的孔部21A在厚度方向T上贯通表面片21即可,也可以是通过冲孔加工等切断加工而形成的孔部。孔部的直径未受限制,优选的是,比钩构件31的伞部312的直径大为佳。
在主体部20形成有将至少表面片21沿着厚度方向压缩而成的片压缩部211为佳。片压缩部211具有多个设于比吸收芯靠前后方向的外侧的位置的端缘压缩部27为佳。端缘压缩部27是将表面片21和背面片22沿着厚度方向T压缩而形成的为佳。此外,吸收芯23和表面片21一起被压缩而成的压缩部构成芯压缩部231,并且,构成片压缩部211。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吸收芯重叠的区域中的片压缩部211被与吸收芯23一起压缩,与芯压缩部231重叠。芯压缩部231或片压缩部211与未形成芯压缩部231或片压缩部211的区域相比较,刚度较高,且厚度较薄。
片压缩部211彼此的间隔D211(参照图1)比钩构件31的节距P31(参照图5)长为佳。片压缩部211与片压缩部211之间的区域与形成有片压缩部211的区域相比较,在表面片21的纤维间存在空隙,钩构件31易于钩挂于表面片21。该钩构件31易于钩挂于表面片21的区域比钩构件31的节距长,易于在没意识到固定钩构件31的位置的情况下将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接合。此外,片压缩部彼此的间隔D211是片压缩部211的俯视时的距离。钩构件31的节距P31是相邻的钩构件31的中心间的距离,在具有伞部312的钩构件31的情况下,钩构件31的节距P31是相邻的伞部312的中心间的距离。
端缘压缩部27配置于比吸收芯23靠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位置。在吸收性物品1的前后方向的端缘附近设置由端缘压缩部27构成的弯曲基点,能够缩小卷起始端的主体部的直径,易于将吸收性物品1更紧凑地卷起。另外,端缘压缩部彼此的间隔D27比钩构件31的节距P31长为佳。端缘压缩部与端缘压缩部之间的区域与形成有端缘压缩部的区域比较,在表面片21的纤维间存在空隙,钩构件31易于钩挂于表面片21。该钩构件31易于钩挂于表面片21的区域比钩构件31的节距长,易于在没意识到固定钩构件31的位置的情况下将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接合。此外,端缘压缩部彼此的间隔D27是端缘压缩部27彼此的俯视时的距离。
表面片21具有沿着厚度方向凹陷的多个凹部,凹部在前后方向L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为佳。凹部由在表面片21形成的开口部、在表面片21形成的垄槽部分的槽部、构成表面片21的纤维热粘接而成的热粘接部、表面片21被压缩而成的片压缩部211构成为佳。本实施方式的凹部由片压缩部211构成。表面片21的凹部与凹部的间隔比钩构件31的节距长为佳。凹部与凹部之间的区域与形成有凹部的区域相比较,在表面片21的纤维间存在空隙,钩构件31易于钩挂于表面片21。该钩构件31易于钩挂于表面片21的区域比钩构件31的节距长,易于在没意识到固定钩构件31的位置的情况下将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接合。
如图6的(b)所示,作为片压缩部211的端缘压缩部27形成于表面片21的非肌肤面,从非肌肤面侧T2朝向肌肤面侧T1凹陷为佳。形成有片压缩部的区域的纤维被压缩,纤维间的空隙变小,钩构件31有时难以钩挂。在处于片压缩部211从非肌肤面侧朝向肌肤面侧凹陷的形态的情况下,纤维间的空隙较小的部分形成于表面片21的非肌肤面。通过将形成有纤维间的空隙较小的部分的面配置于非肌肤面侧,易于实现从表面片21的肌肤面侧T1插入的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的接合状态。
伸缩部26配置为比后处理用构件30的前端缘30F靠前侧且比后处理用构件30的后端缘30R靠后侧为佳。即,伸缩部26的前端缘26F位于比后处理用构件30的前端缘30F靠前侧的位置,伸缩部26的后端缘26R位于比后处理用构件30的后端缘30R靠后侧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伸缩部26设于由侧片21S和弹性构件28构成的防漏罗口。伸缩部26跨主体部20的前后方向的中心,沿着前后方向L延伸。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自然状态下的吸收性物品1的图。此外,自然状态是指如下状态:在收纳于包装的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从包装取出吸收性物品,在20℃±2℃、相对湿度60%±5%RH的气氛下放置了24小时而成的状态。
如图8所示,伸缩部26收缩,自然状态的吸收性物品1在侧视时变形成弯曲状。尤其是,防漏罗口的伸缩部26位于比吸收芯23靠肌肤面侧T1的位置,因此,主体部20呈弯曲状变形成肌肤面侧T1靠近。比后处理用构件30的前端缘30F靠前侧且比后处理用构件30的后端缘30R靠后侧的区域难以受到后处理用构件30的刚度的影响,易于收缩。在主体部被沿着前后方向L卷起,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卡合了的状态下,若比后处理用构件30的前端缘30F靠前侧的区域和比后处理用构件30的后端缘30R靠后侧的区域沿着前后方向L收缩,则卡合到表面片21内的钩构件31在表面片21内沿着平面方向移动,钩构件31钩挂于表面片21的纤维。因而,能够维持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接合起来的状态,在使用后清洁地废弃吸收性物品1。
在处于吸收芯23具有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比周围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高的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形态的情况下,后处理用构件3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在俯视时与中高单位面积重量部重叠的区域为佳。在卷起吸收性物品1的状态下,如图7的(c)所示,吸收芯23叠置成多层。此时,配置有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部分的厚度比周围的厚度厚,易于按压沿着厚度方向叠置的其他层。因而,在与高单位面积重量部重叠的区域中,能够将后处理用构件30向表面片21侧按压,更易于实现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的接合状态。
护翼25在使用前被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折叠成覆盖主体部20的肌肤面侧T1为佳。根据该结构,利用护翼25的习惯性弯折,在废弃时将护翼25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折叠,能够在利用护翼25覆盖着表面片21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下卷起吸收性物品1(参照图7的(a))。通过在废弃时利用护翼25覆盖表面片21,在废弃操作中体液难以附着于使用者的手指等。因而,能够抑制体液的附着,同时卷起吸收性物品1。此外,护翼既可以利用前后折痕FL折叠,也可以利用与前后折痕FL独立的折痕折叠。另外,在其他废弃形态中,也可以在不将护翼25向主体部20的肌肤面侧T1折回的情况下卷起吸收性物品1。
在将护翼25折叠到主体部20的肌肤面侧T1的状态下,后处理用构件30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时与被一对护翼25夹着的区域重叠为佳。将护翼25折叠到主体部20的肌肤面侧T1的状态是在护翼的根部处进行了折叠的状态为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将一对护翼25以前后折痕FL为基点折叠了的状态下,后处理用构件30配置于不与一对护翼25重叠的区域。在废弃时,在以将护翼25折叠到主体部20的肌肤面侧T1的状态将吸收性物品1卷起时,即使后处理用构件30与表面片21的被护翼25覆盖着的部分抵接,钩构件31也不与表面片21接合。不过,通过于在俯视被一对护翼25夹着的区域配置有钩构件31的至少一部分,表面片21在被折叠起来的护翼25间的区域中暴露,后处理用构件在该区域中与表面片21接合。
此外,在处于具有一对臀部翼片的形态的情况下,在将臀部翼片折叠到主体部20的肌肤面侧T1的状态下,后处理用构件30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时与被一对臀部翼片夹着的区域重叠为佳。将臀部翼片折叠到主体部20的肌肤面侧T1的状态是从臀部翼片的前侧的根部沿着在前后方向L上延伸的线折叠后的状态为佳。或,在将一对臀部翼片以前后折痕FL为基点折叠了的状态下,后处理用构件30配置于不与一对臀部翼片重叠的区域为佳。根据该结构,表面片21在被折叠起来的臀部翼片间的区域中暴露,后处理用构件30在该区域中与表面片21接合。
在从后处理用构件30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区域设有主体粘合部51为佳。在使用时将吸收性物品与穿着物品接合起来的主体粘合部51也在使用后辅助性地与表面片21接合。后处理用构件30能够与表面片21接合,且主体粘合部51也能够与表面片21接合。即使存在由后处理用构件的刚度带来的回弹力,也能够在废弃时维持将吸收性物品卷起来的状态,利用后处理用构件清洁地废弃吸收性物品。
主体粘合部51和后处理用构件30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佳。主体粘合部51和后处理用构件30难以干涉,能够抑制在废弃前主体粘合部51与后处理用构件30意外接合等不良情况。此外,在变形例中,主体粘合部51和后处理用构件30也可以在宽度方向W上相邻。在该变形例中,优选主体粘合部51和钩构件31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后处理用构件30以为了抑制穿戴时的不适感且确保相对于表面片21的接合力所需要的尺寸设置即可。后处理用构件30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比吸收芯23的厚度长且比吸收芯23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短为佳,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用构件30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是80mm。由于后处理用构件30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比吸收芯23的厚度长,在将吸收性物品1卷起来之际,能够抑制后处理用构件30与表面片21以点接触,确保后处理用构件30与表面片21的接触面积。另外,由于后处理用构件30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比吸收芯23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短,能够抑制后处理用构件30的刚度向主体部20的肌肤面传递,减少不适感。后处理用构件30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是1mm以上且是吸收芯23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以下为佳。由于后处理用构件30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是1mm以上,易于确保相对于表面片21的接合强度。另外,后处理用构件30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小于吸收芯23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因此,能够将主体粘合部51配置于宽度区域,能够将主体部20与穿着物品稳定地接合。更优选的是,后处理用构件30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是5mm以上且35mm以下,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用构件30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是15mm。能够使后处理用构件30稳定地生产,并且,也易于使主体粘合部51配置于芯配置区域内,能够将主体部20与穿着物品稳定地接合。后处理用构件30的面积相对于主体部20整体的面积小于20%为佳。具有钩构件31的后处理用构件30的面积比主体部20整体的面积小,因此,能够抑制吸收性物品1的刚度因后处理用构件30而变高,抑制穿着时的不适感。
后处理用构件30以跨主体宽度中心20CW的方式配置为佳。能够利用后处理用构件30在主体宽度中心20CW处接合。一般而言,在主体宽度中心20CW处,主体部20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最长。通过利用钩构件31接合主体部20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最长的部分,能够将主体部20的前后方向L的整个区域维持在卷起来的状态。另外,一般而言,于在废弃时将吸收性物品1卷起之际,以主体宽度中心20CW为基点卷起。此时,在成为基点的部位存在后处理用构件30,因此,能够在将吸收性物品1卷起的操作过程中无意识地将后处理用构件30和表面片21向相互面对的方向按压,能够将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接合。
(3)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
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X进行说明。图9是以图1所示的A-A截面为基准的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X的剖视图。以下,在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表面片21X具有保水性纤维和比保水性纤维的纤维长度长的纤维长度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保水性纤维能够例示例如棉纤维、人造丝纤维。保水性纤维的纤维长度是10mm~50mm为佳。热塑性树脂纤维能够例示例如聚乙烯(PE)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合成纤维。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纤维长度是30mm~60mm为佳。
热塑性树脂纤维热粘接,以卷缩到片内的状态配置。另外,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纤维长度比较长,因此,在卷缩了状态下,被更多卷起来,钩构件31易于缠络。钩构件31易于钩挂于该热塑性树脂纤维,更易于维持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接合起来的状态。
表面片21具有保水性纤维,在吸收了体液之后易于成为潮湿状态。潮湿状态的保水性纤维与潮湿前比较易于松开,表面片21变得柔软,在卷起吸收性物品1之际易于变形。因而,在吸收性物品1X卷起来之际,在废弃时易于维持吸收性物品1X卷起来的状态。另外,潮湿状态的表面片21的表面成为平坦的状态,以吸收性物品的肌肤面侧T1处于内侧的方式被弯折,在表面片21与背面片22抵接了之际,能够确保表面片21与背面片22的抵接面积。易于维持表面片21与背面片22抵接了的状态,在废弃时易于维持吸收性物品1X卷起来的状态。
表面片21X具有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热粘接部29为佳。钩构件31易于钩挂于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热粘接部29,易于维持表面片21与背面片22抵接了的状态,在废弃时易于维持吸收性物品1X卷起来的状态。
表面片21具有第1层和第2层为佳,该第1层具有至少保水性纤维,该第2层配置于比第1层靠非肌肤面侧的位置,具有至少热塑性树脂纤维。第2实施方式的中心片21CX由棉纤维100%的第1层21C1与棉纤维80%和热粘接性纤维20%的第2层21C2的层叠片构成。第1层21C1通过保水性纤维的水流交织形成。此外,在变形例中,也可以是,表面片21X由1层构成,该1层的表面片21具有保水性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这两者。另外,表面片21X的侧片21S也可以具备第1层和第2层。
在50g/cm2的载荷时的按压状态下,第1层21C1的厚度比钩构件31的厚度薄为佳。在按压状态下,第1层21C1的厚度比钩构件31的厚度薄,钩构件31的至少一部分贯穿第1层21C1,并与第2层21C2卡合。钩挂到第2层21C2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钩构件31难以拔出,一旦钩构件31与表面片21X接合,则易于维持其接合状态。
说明这样的中心片21CX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首先,利用第1梳理机形成与第2层21C2相对应的第2纤维网状物。第1梳理机是使用了在纤维网状物的形成中普遍使用的单梳理机(日文:シングルカード)或双梳理机(日文:ダブルカード)的干式的罗拉梳理机。第2纤维网状物含有保水性纤维和疏水性纤维。接下来,利用第2梳理机形成与第1层21C1相对应的第1纤维网状物。第2梳理机也是与第1梳理机同样的干式的罗拉梳理机。第1纤维网状物含有保水性纤维。第1纤维网状物被输送装置层叠于输送中的第2纤维网状物上。由此,形成第1纤维网状物和第2纤维网状物层叠而成的双层构造的复合纤维网状物。此外,各纤维网状物中的各纤维的比率能以向各梳理机供给的原料纤维的比率控制。接着,具有双层构造的复合纤维网状物利用水力喷射处理机实施水力喷射处理,纤维彼此被交织。由此,形成第1连续片(水刺无纺布)。在此,水力喷射处理是如下处理:将复合纤维网状物载置于连续移动的网带上,使高压喷射水流从复合纤维网状物的上表面侧喷射而使纤维彼此交织。之后,通过了水力喷射处理机的第1连续片被干燥机干燥。干燥后的第1连续片被输送装置向输送方向输送而成为构成中心片21CX的连续体。在如此构成的中心片21CX中,第1层21C1中的保水性纤维的比例比第2层21C2中的保水性纤维的比例高,第1层21C1中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比例比第2层21C2中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比例低。
以上,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而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确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实施为修正形态和变更形态。因而,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并不对本发明有任何限制的意思。
Claims (10)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
前后方向;
宽度方向,其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
主体部,其具有表面片、背面片以及吸收芯,该表面片具有纤维;以及
后处理用构件,其配置于所述主体部的非肌肤面侧,具有向非肌肤面侧突出的钩构件,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
在50g/cm2的载荷时的按压状态下,所述表面片的厚度比所述钩构件的厚度薄,
所述钩构件构成为,在以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肌肤面侧处于内侧的方式折叠起来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表面片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主体部具有辅助片,该辅助片配置于所述表面片与所述吸收芯之间,且具有纤维,
所述辅助片的纤维长度比所述表面片的纤维长度长。
3.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
前后方向;
宽度方向,其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
主体部,其具有表面片、背面片以及吸收芯;以及
后处理用构件,其配置于所述主体部的非肌肤面侧,具有向非肌肤面侧突出的钩构件,
在该吸收性物品中,
所述表面片具有:保水性纤维;以及热塑性树脂纤维,其纤维长度比所述保水性纤维的纤维长度长,
所述钩构件构成为,在以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肌肤面侧处于内侧的方式折叠起来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表面片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表面片具有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热粘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表面片具有:第1层,其具有至少所述保水性纤维;以及第2层,其配置于比所述第1层靠非肌肤面侧的位置,具有至少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
在50g/cm2的载荷时的按压状态下,所述第1层的厚度比所述钩构件的厚度薄。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主体部具有沿着所述前后方向伸缩的伸缩部,
所述伸缩部至少配置为比所述后处理用构件的前端缘靠前侧且比所述后处理用构件的后端缘靠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所述表面片形成有沿着厚度方向贯通的孔部。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将至少所述表面片沿着厚度方向压缩而成的片压缩部形成有多个,
所述片压缩部彼此的间隔比所述钩构件的节距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片压缩部形成于所述表面片的非肌肤面,从非肌肤面侧朝向肌肤面侧凹陷。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钩构件具有:轴部,其向所述非肌肤面侧延伸;以及伞部,其在所述轴部的顶端沿着平面方向延伸,
在50g/cm2的载荷时的按压状态下,所述轴部的厚度比所述表面片的厚度厚。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94466.9A CN112294543A (zh) | 2019-07-30 | 2019-07-30 | 吸收性物品 |
CN202080054573.6A CN114173729A (zh) | 2019-07-30 | 2020-07-30 | 吸收性物品和吸收性物品用的表面片 |
PCT/JP2020/029368 WO2021020544A1 (ja) | 2019-07-30 | 2020-07-30 |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用の表面シート |
KR1020227003388A KR20220042362A (ko) | 2019-07-30 | 2020-07-30 | 흡수성 물품 및 흡수성 물품용의 표면 시트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94466.9A CN112294543A (zh) | 2019-07-30 | 2019-07-30 | 吸收性物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94543A true CN112294543A (zh) | 2021-02-02 |
Family
ID=742283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94466.9A Pending CN112294543A (zh) | 2019-07-30 | 2019-07-30 | 吸收性物品 |
CN202080054573.6A Pending CN114173729A (zh) | 2019-07-30 | 2020-07-30 | 吸收性物品和吸收性物品用的表面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54573.6A Pending CN114173729A (zh) | 2019-07-30 | 2020-07-30 | 吸收性物品和吸收性物品用的表面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20220042362A (zh) |
CN (2) | CN112294543A (zh) |
WO (1) | WO202102054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59979A1 (en) * | 2019-01-28 | 2020-08-06 | Attends Healthcare Products, Inc. | Absorbent articles having absorbent laminates and high-bulk, low shear topsheet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R9206023A (pt) * | 1991-05-20 | 1994-11-15 | Procter & Gamble | Componente fêmea multicamadas para um dispositivo de sujeição refixável, dispositivo de sujeição, artigo absorbente descartável e processo para produzir o componente fêmea multicamadas. |
JP3007564B2 (ja) | 1995-03-17 | 2000-02-07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3464587B2 (ja) * | 1997-02-28 | 2003-11-10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体液吸収性物品 |
JP2000000107A (ja) * | 1998-06-16 | 2000-01-07 | Kao Corp | 締結具 |
JP2006281545A (ja) * | 2005-03-31 | 2006-10-19 | Asahi Kasei Fibers Corp | 係止材用積層不織布 |
JP2008237231A (ja) * | 2007-03-23 | 2008-10-09 | Kao Corp | 尿取りパッド |
JP6093001B1 (ja) * | 2015-12-28 | 2017-03-08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の液透過性シート用の不織布、並びに当該不織布を液透過性シートとして含む吸収性物品 |
JP6138903B1 (ja) * | 2015-12-29 | 2017-05-31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JP6762142B2 (ja) * | 2016-06-03 | 2020-09-30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2019041987A (ja) * | 2017-08-31 | 2019-03-22 |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 フック部材、及び吸収性物品 |
-
2019
- 2019-07-30 CN CN201910694466.9A patent/CN112294543A/zh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7-30 CN CN202080054573.6A patent/CN114173729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7-30 KR KR1020227003388A patent/KR20220042362A/ko active Pending
- 2020-07-30 WO PCT/JP2020/029368 patent/WO202102054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73729A (zh) | 2022-03-11 |
KR20220042362A (ko) | 2022-04-05 |
WO2021020544A1 (ja) | 2021-0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15547B1 (ko) | 흡수성 물품 | |
US8758319B2 (en) | Absorbent product | |
US9144523B2 (en) | Absorbent produc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product | |
KR101836190B1 (ko) | 팬티형 흡수성 물품 | |
JP4934610B2 (ja) | 使い捨ておむつ | |
CN108289765B (zh) | 吸收性物品 | |
MX2014012218A (es) | Articulo absorbente. | |
JP5785781B2 (ja) | 使い捨ておむつ | |
CN106794080B (zh) | 吸收性物品 | |
JP5237229B2 (ja) |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包装体 | |
CN112294543A (zh) | 吸收性物品 | |
JP2009055996A (ja) | 伸縮性止着テープを備えたテープ型おむつ | |
RU2638513C2 (ru) | Подгузник с пелёнкой-оболочкой и впитывающей прокладкой | |
JP5407341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CN112294542B (zh) | 吸收性物品 | |
JP3446808B2 (ja) | 使い捨ておむつ | |
JP5237084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CN112294544A (zh) | 吸收性物品和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 |
CN111526851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6794081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14007562A (zh) | 伸缩性片、具有该伸缩性片的吸收性物品和该伸缩性片的制造方法 | |
JP7261820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EP4427717A1 (en) | Disposable insert with fastener for re-usable shell | |
CN111345944A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14305877A (zh) | 吸收性物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