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11C - 汉字两次读音的简码输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汉字两次读音的简码输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911C CN1122911C CN 98102865 CN98102865A CN1122911C CN 1122911 C CN1122911 C CN 1122911C CN 98102865 CN98102865 CN 98102865 CN 98102865 A CN98102865 A CN 98102865A CN 1122911 C CN1122911 C CN 112291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d
- pronunciation
- character
- initial consonant
- latt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汉字两次读音的简码输入方法”是本专利持有者于1996年申请的专利“汉字两次读音输入方法”的简码体系,共分高频同音字简码、双读双拼简码、双读双字简码,以及双读填词简码四种。就平均输出每个汉字所用键数而言,高频同音字简码用1码,双读双拼简码用四码,双读双字简码用3码,而双读填词简码,最快可用0.125码,是世界上最快的输出方法。同时“汉字两次读音的简码输入方法”还以其特有的全新概念及简便方法,解决了困扰计算机的二千年问题。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汉字输入方法,特别是汉字两次读音的简码输入方法(简称“双读法简码”),用于汉字输入。
本发明的目地,是为发明者本人于1996年所申请的专利“汉字两次读音输入方法”(专利号96100095.3公开号CN 11.55114A),提供一种用于快速输入的简码。因为1996年所申请的专利“汉字两次读音输入方法”中,没有提出简码输入方法,需要加以改进。利用本专利所提出的简码,可以更加迅速地实现汉字的输入。“双读法简码”共涉及高频同音汉字简码、双拼简码(简称“双读双拼码”)、双字简码(又称“双读双字码”)和“双读填词码”,共四种。汉字两次读音输入方法(简称双读码)的特征在于:在向计算机输入汉字时,先输入某个汉字的读音,接着再输入该汉字部首的读音,共输入两次读音,就可输出这个汉字了。其取汉字部首的方法,是与现行汉字词典按部首查找汉字时,检取该汉字部首的方法相同。但是,1996年的“双读法”专利在输入汉字及其部首时,使用的都是全拼音输入。而“双读法简码”其特征在于:除一级简码是给键盘的26个英文字母,分别配上26个高频常用字以外,“双读双拼”码,使用的是双拼,而“双读双字码”和“双读填词码”,在输入汉字及其部首的读音时,输入的都是声母码。因此属于一种创新简码,不仅如此,这后两种简码更采取了新的简化输入方法。例如,“双读双字码”,是利用输入两字词组的方法来输出单个汉字,而“双读填词码”,则仿照中国古代文学的填词方法,来输出单个汉字或多字词组。这两种简码都是国内外所没有的,这就大大加快了汉字输出速度,同时也使重复率降到1%以下,甚至没有。就输出每个汉字所用的平均码数而言,“双读双拼码”,平均用4码,“双读双字码”平均用2码,而“双读填词”码,则最少可用0.125码,超过从理论上计算出来的输出每个汉字需用最少极限码数1.25码的1/10倍,达到每个汉字0.125码,因此是世界上最快的文字输入方法,故称为“超级快速码”。它是“双读双字码”的进一步发展,而“双读双字码”又是从“双读双拼码”发展而来的,这两种独创的输入方法,具有无比优越的实用性和新颖的先进性。
以下对这四种简码分别予以说明。
为“双读法”设立的简码称为“双读法简码”,它共分四种:(1)双读双拼码,使用双拼,(2)双读双字码,使用全拼声母输入,(3)高频同音字码,不用拼音。其中,双读双拼码和双读双字码分别对应一个功能转换键,例如F1和F2键。(4)双读填词码,使用全拼声母输入。双读双拼码是标准简码,双读双字码是快速简码,而双读填词码,是超级简码,也对应一个功能转换键,例如Fa。
(1)高频同音简码。它是把26个高频同音字(也包括若干个高频字),与26个字母键对应,按一键和一次空格,便能输入一字,不需再输入拼音。这就可以免去“双读法”的在输入同音字,例如输入同音字“在”与“再”时的麻烦,它属于一及简码。26个高频同音汉字与字母键对应如下:
Q W E R T Y U I O P
因 为 在 再 这 着 有 又 中 国
A S D F G H J K L
合 和 同 通 已 以 不 要 了
Z X C V B N M
没 了 及 是 他 与 她
这26个高频同音字组成了三个句子:“因为在这有中国”和“合同不要了”以及“没了及是他与她”。可便于记忆,这是“双读法”的一级简码。
(2)为了减少“双读法”的输入键数,可以便用“双拼”。这就是“双读双拼码”。由于“双读双拼”要同时输入汉字及其部首的拼音。因此,每个汉字最多只允许四健的输入,一般只要四码就可以了。少数汉字用二、三键。
为了减少使用间隔健,在双读双拼法中,特规定,每两组汉语拼音(以两个韵母为结尾的自然分组)为一个字节单位,也就是由一个汉字和部首的双拼音共四键,构成一个字节单位。
(3)关于不完整部首简码情况,发明者本人在1996年所申请的专利“汉字两次读音输入方法”中已有详细说明。请查阅。由于26个字母键每个都代表若干个不完整部首,因此一共可代表53个不完整部首。当使用“双读法”需要输入不完整部首拼音时,只要按一个相应的字母键和一个间隔键,“,”就行了,而无需再输入它的拼音了。所以,凡有不完整部首的汉字,每字最多只允许四键,它属于二级简码。
53个不完整部首与26个字母键对应如下:
si su chao jiu hui hao
ti wai kui chan bing
fei kun zai li
Z
(镸,彡)
heng shu dian shui cao ren yi mo
一(乛,,ナ,亠)丨(刂,丿) 丶(灬,巛) 氵(冫) 艹(廾) 亻(彳) 衤(礻) 冂(ㄩ,ㄈ)
gai zou
以上三行,第一行为单义结构,第二行为变形结构,第三行为同义结构。
另外,还有13个不完整部首,可以看作与10个发音部首同形,因此也发同样的读音,它们分别是:
为了更好地区分独体字和含不完整部首的汉字。以及两字词的输出,特作如下规定(以下是指使用“双拼”的规定):
凡输入一个汉字双拼后,再按一次空格键,输出的都是单体字(包括部首和部首表中余类的字)。
凡输出一个汉字的声母和它的部首的声母后,并在它们之间加按一个“<”键,再输入第三字的声母的,输出的都是两字词。
(4)“双读双字码”。为了减少“双读双拼”输出所用的键,特规定借用应用“双读法”输出两字词的方法,来输出单个汉字,这是“双读双字码”。它规定,用三个声母来输出一个汉字。例如要输出“和”字,可应用双读法输入“hhp”,输出的就是“和”字。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声母分别是“和”字和它们部首的声母(称为首字),第3个声母是“平”字的声母(称为尾字)。如果输入的是“hhp=”则输出的是两字词“和平”。因此“双读双字码”输出一个汉字只用三键。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把所要输入的汉字,编为一个两字词的第一个字的方法,来输出单个汉字。注意,“双读双字码”使用的是“全拼”声母,因此以下各项规定也使用“全拼”。如果输入首字声母后,加按“※”键,再输入尾字读音声母及其所属部首声母,则输出尾字。
由于“双读双字”也可适用输出含不完整部首的汉字。作为特例,可借用两字词来输出这种汉字,但只限于在少数这类字和以这类字打头的两字词中使用。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这类字的重复率和减少健数,而且还可以配合“双读双拼码”使用,以达到输出全体汉字和两字词的目的。
为此规定,将所要输出的含不完整部首的汉字,编为一个两字词的第一个字,然后分别输入的本专利发明者在1996年所申请专利“汉字两次读音输入方法”中,对每个不完整部首所规定的读音声母,则输出这个字。这样,输出这类字只用三健。同时,这种方法可以和前述用“双读双拼码”输出这类字适当配合使用,要可大大减低重复率。
凡是连续输入二个声母再加上一个空格健,而这两个声母分别是由独体字输出的是都是独体字(包括部首和部首表中余类的字)。
凡是连续输入三个声母的,输出的都是这三个声母所代表的两字词的第一字。其中,前两个声母分别是第一个字和它的部首的声母,第三个声母是两字词第二字的声母。
凡是连续输入三个声母,并且第二个声母后再加按一个“<”健的,输出的都是由这三个声母所代表的两字词。其中,前两个声母分别是第一字和它的部首的声母,这是使用“全拼”的情况。
凡是连续输入四个声母,并且在第二个声母后加按一个“=”健,输出的都是3字词,其中前两个声母,分别是三字词第一字和它的部首的声母,其它两个声母,分别是第二、第三个字的声母。若以上规定中,遇到没有声母的,就补上零声母。
凡是连续输入四个或四个以上声母的,输出的都是四字或四字以上的词。
不仅如此,上述双读双字码,还可以和智能汉字软件配合起来使用,自编自选适合使用者本人使用的两字词,来扩充字库。
总之,由于输入高频字只用1码,输入独体首字用2码,使用“双读双字”用3码,输入两字词平均只用1.5码,所以,用“双读法简码”输出一个汉字平均只用两码,并且“双读双字”与“双读双拼”适当配合起来使用,可使汉字重复率降低1%以下,因此,“双读法”是重复率最低、用码最少、记忆量最小,最简单易行的一种第三代的先进编码。
附表
(一)不完整部首表
(17)一(heng) (18)丨(shu) (19)丶(dian) (20)氵(shui)
(21)艹(cao) (22)亻(ren) (23)衤(yi) (24)(mo)
(25)冖(gai) (26)辶(zou)
关于“双读双拼”和“双读双字”的还为了方便使用,特作以下规定:
(1)在“双读双字”中为了减少声母的输入,特规定由A、J、U、V分别代表声母zh、ch、sh和、u。
(2)在“双读双拼”中规定,输入一个两字词的方法应与“双读双字”相同。
(5)在按完转换键,转入“双读填词码”输入法后,即可按“双读填词码”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双读填词码”,就是在用“双读双字”码输出汉字时,将所输入的两字词的两个声母及其二个所属部首(每字一个)的声母所在位置格,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特别固定下来,作为声母输入的一种限定方法,简称“格”,而所有字库中的固定词组的每一个字,也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都有固定的格,并被配以计算机识别码,以确定格所在的位置。例如,两字词的四个声母:“声声声声”中的第一格与第二格,只能被两字词的第一个字(称为首字)的声母及其部首的声母所占据,而第三格和第四格,就只能被第二个字(称为尾字)的声母及其部首的声母所占据了。这就叫“四声格”。如果输入时,没有在其中某一格输入声母,则需在其所在位置健入间隔健“/”。因它类似于中国古典文学按词的曲调填词,所以称为“双读填词”。它以四码为一个输出两字词或单个汉字的字节,节与节之间不加空格。例如,在输入两字词“奔驰”时,如果只输入了“奔”的声母和“驰”的部首声母,则其“四声格”为b//m。其中,b为“奔”的声母,m为驰的部首“马”的声母。这样,计算机就可输出这个两字词的第一个字“奔”了。显然,在“四声格”中输入的声母越多,则计算机显示的重复词组的数量也就越少。此时,每当输入一个“四声格”的声母,即某一个两字词时,计算机屏幕下的提示行,就会显示出与之同音的(也许没有同音词组)多个两字词组,并且每个词组的上方,还同时显示出这个两字词组的每个字的声母及其部首的声母,以帮助操作者记忆每个字及其部首的声母发音。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四声格”输出两字词的第一字和第二字的方法是不同的。有关的原则规定是:要输出哪个字就必须输入那个字的声母。与此同时,如果也输入了这同一个字部首的声母,那么,就不能再同时输入另一个字的声母及其部首的声母,或只在另一字声母(不是部首的声母)位置格键入“/”键。如果同时输入了,则“四声格”中的四个格的声母就完全了,这时,计算机会自动输出首字。因此,另一个字,或者只输入它的声母,或者只输入它的部首的声母,二者必择其一。如果所选汉字只输入了它的本身读音的声母,那么,另一字则只能输入其部首的声母,而绝不能输入其本身读音的声母,例如,要输两字词“奔驰”的首字,就应输入b//m,而要输出尾字,则需输入b/um。如果所输入的两字词组不存在,则系统自动转向多字词汇方式。如果是三字格、四字格……则就要在前面标上数码3或4……其余多字格以此类推。为此,如果要输入数字或“年月日”,就有必要另按转换键进行转换。因为在“四声格”中已用了数字码了,所以,当输入的两字词发生同音重复,需要在提示行多个词组中,选择所需的两字词时,只要接着在所选两字词上方提示声母中,挑选一个能区别另一个两字词的声母再次健入后,就能输出两字词中所输出的汉字来。为了更清楚四声格输出首字与尾字的方法,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几句话:“输入声母一边多,输出首字;哪个字输入的声母多,就输出哪个字;只输入汉字声母的,多于只输入部首声母的”。以上是说按“四声格”输出一个汉字的方法。如果要输出整个两字词,则还要在第五格加按一个“=”键,即为声声声声-,例如,输出“奔驰”词组的显示方法为,b//m-。为了和四字词的输出“声声声声”相区别,特规定,四字词在输出“声声声声”前,加按一个“4”键,为4声声声声,而输出四字成语加按“>”键,即声声声声>。需要说明的是,三字以上词组的,每个格都代表一个字,这是与两字词的格既能代表一个字的声母,又能代表它的部首声母是完全不同的。三字以上的词组的位置格叫“多字格”,例如,三字词叫“三字格”,四字词叫“四字格”,等等,以此类推。主要的方法是声母输入,即输入每个字的声母,并且可以输入不连续的单字的声母,来实现多字格的“双读填词码”。当然,也得在这个多字格前填上这个多字格所代表的多字词字数的数码,但最好输入两个连续的格的声母。它们所代表的两字词应有一定的语汇意义。同时,输出多字词组也都和输出两字词组一样,必须在前面加按一个数码键,比如,五字词组输出为5声声声声声。不仅如此,对于多字格的输入,也与“四声格”一样,可以不必把所有字的声母都填上,而只需选择其中最关键字所占的格填上就行了。这个关键格,也叫“词眼”。这时只要键入很少的字,就能将整个词组唯一地输出到计算机屏幕上。例如,要输出一个40字词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局成套机电设备进出口综合管理科”,则只需输入“河北”这两个字所在格的声母,并在后面填写所在格数码(最好是两个连续数码)即输入40 h9b10。这时,计算机就会唯一地输出这个词组。这是因为,在计算机字库里,只贮存了两个这种40字词组。另一个则是由河南省类似机构名称所构成的类似词组。但因已输入“河北”两字,就可与属于河南省的词组相区别了。由此可见,“双读填词码”是世界上最快的超级快速词组输入法了。因为它是一个汉字输入最少码数的理论极限1.25码的1/10倍,平均只用0.125码,而且没有重码。这就是“双读填词”的无比优越性。为了方便用全拼法来填词声母,特规定用V、i、u、键来代替zh、ch、sh。需要说明的是,在四声格和六声格中,其奇数格代表汉字声母格,而偶数格则代表该字部首声母格。
为了方便三字格的输入,特规定三字格也仿照“四声格”的方式输出,即每个字分别占两格,一个格输入汉字的声母,另一格则输入这个汉字的部首的声母。因为三个字共占六个格,所以叫“六声格”。而其它多字格都是一个字占一格。同时,三字以上词组只输出整个词,不输出单字。也可按一字一格法输入。这需要在输入代表这个多字词组的数码后,紧跟着再输入它们在多字词组中的位置格数码,比如8 h5K6,(h代表第5字声母,8代表8字词组)。如果是满格输入则为6///h/g。需要说明的是,这也包括由这个两字词组所构成的“的字词组(包括“得”字词组或“地”字词组)这种三字词组,它们也可用六声格法。但是,其中,“的、地、得”可分别用0(零)、0和0、/0来代表。代表“的“的“O”占第5格,而代表“地”和“得”的/O和OO分别占第5、第6格。“的”字词组前,可不加数码“3”键。为了简便,三字格也可以仅用三个声母输入,其中每个声母均代表每个字读音的声母。为了与“六声格”相区别,只要取消间隔键※,而只用数码键3就行了,为了更好地使用“双读法简码,特作几下规定:
(1)规定输出具有零声母单字时,用“$”键来代替零声母。这一规定既适用于“双读双拼码”,也适用于“双读双字码”。
(2)“双读码”可采用汉字注音字母,如ㄌ、ㄠ,为方便不会汉语拼音字母的操作者使用。同时,还可应用同音汉字注示编码。
(3)为了方便,特规定:除了在每个汉字输入时加按“,”键时表示使用双拼码外,当加按其它符号键时,都表示用全拼码。
(4)单字母字需要用双写表示,例如:“喔”字用“0、0”表示。以i、u、u开头的字,应用“y”表示。韵母ü一般总用v表示。四个字以上的词都用声母输入。另外,其中有关成语输入的,可挂接自然码V5.6以上版本的成语词库,而五个字以上输入,就可纯用声母输入法输入,不必再加按任何附加健了。
(12)可输入自选词的方法来用于“双读码”的自造词,即使用“双读双拼”或“双读双字”来输入自造词。如遇到同音词,则强制输入。
(6)“双读码”要挂接在汉字系统下使用,挂接步骤为:先进入汉字系统;然后再挂接“双读码”系统,
(7)用“双读填词码”还可以解决电脑2000年问题。办法是:对硬盘上BIOS以前版本上所用于表示时间的8个格(其中包括两个间隔格“\”或“:”),可按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的顺序,分别指令为具有8个特殊功能的时间格,并配以相应的计算机识别码,其中第1、2两格只能代表日期,称为“日期码”,可允填0~31以内的数字,而第3、4两格只能代表月份格,称为“月份码”,也只能允填0~12以内的数字;重要的是,第5、6格只能代表世纪格,称为“世纪码”。“它可以表示十九世纪、二十世纪或二十一世纪,可以充填0~99以内的数字,而第7、8格则代表年代格,称为“年代码”,可以表示50年代或是60年代,等等,也只充许填0~99以内的数字。这样,对2000年,则可按指令填写2000,为此,特别命令计算机只能按上述8个功能格各自时间码所表示的时间含义,来判断当前的时间,这样,时间格就能区分1900年与2000年了。
Claims (6)
1,一种汉字两次读音简码输入方法,其特征为:共分高频同音简码、双读双拼码、双读双字码和双读填词码等四种简码构成,以实现汉字的两次读音的快速输入,其中,双读双字码是从双读双拼码发展而来,而双读填词码又从双读双字码发展而来。其输入特征包括以下步骤:(一)编码码元
本发明依据汉字的声母作为编码码元(其中包括汉语拼音的字母和与它相对应的汉语注音字母),26个高频常用字,以及所有的汉字部首来共同作为编码码元:
ㄅ玻 攵坡 ㄇ摸 ㄈ佛 ㄉ得 ㄊ特 ㄋ讷 ㄌ勒
g k h J q x
ㄍ哥 ㄎ科 ㄏ喝 ㄐ基 ㄑ欺 ㄒ希
zh ch sh r z c s
ㄓ知 ㄔ蚩 ㄕ诗 ㄖ日 ㄗ资 ㄘ雄 ㄥ思
③26个高频常用字:因为在再这着有又中国合和同通已以不要了没了及是他与她
(二)指定步骤
①、编码码元中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皆已映射在现今通用的计算机键盘的字母键上,
②、26个高频常用字与键盘字母对应如下:
(三)输入步骤
①单个汉字(包括独体字)的双读填词码。码式:(1)首字的读音字母+(2)首字的部首的读音声母+(3)尾字的读音声母+*键。
②两字词的双读填词码:
码式:(1)首字的读音声母+(2)首字的部首的读音声母+(3)尾字的读音声母+(4)尾字的部首的读音声母。
③三字词和三字以上词组
码式:(1)第一字的声母+(2)第二字的声母+(3)第三字的声母。
三字以上词组依次类推、分别输入每个字的声母。
上述码式中的数码(1)、(2)、(3)、(4)分别代表每个汉字及其部首在输入码式中所占的“位置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两次读音简码输入方法,其中所采用的高频同音简码,其特征为:将26个高频同音汉字(也包括若干高频汉字)与26个键盘字母对应,实现按一键和一个空格,便能输入一字,不用再输入拼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两次读音简码输入方法,其中所采用的双读双拼码,其特征为:当应用“汉字两字读音输入方法”时(简称“双读法”),对于汉字的读音和它所属部首的读音,使用“双拼”输入,共四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两次读音简码输入方法,其中所采用的双读双字码,其特征为:应用输入两字词的方法来输入一个汉字。它规定用三个声母则来输出一个汉字,其中,第一和第二个声母是两字词第一个汉字(称为“首字”)的读音及其所属部首读音的声母,第三个声母是两字词第二个汉字(称为“尾字”)读音的声母。此时输出首字。如果当输入首字读音声母后加按“*”键,再输入尾字读音声母,及其所属部首声母,则输出尾字。采用双读双字码,应使用全拼音声母输入,从而实现了全声母输入。其中,零声用“$”键代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两次读音简码输入方法,其中所采用的双读填词码,其特征为:在应用双读双字码输出汉字时,将所输入的两字词首字的两个声母和尾字的两个声母所在位置格所代表的意义,从左向右依次特别固定下来,作为声母输入的一种“位置格”(简称“格”),由计算机分别配以识别码。同时,将所有字库中的常用多字词组的每个字的位置所占的格,也依从左向右的顺序由计算机配以识别码,以确定其每个字所应占位置。两字词因用四个声母表示,故称“四声格”,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声母,只能分别表示两字词首字读音声母及其部首读音字母,而第三、第四个声母,则只能表示尾字读音声母和它的部首读音声母,不能随便更改。这类似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填词,故称“双读填词法”。而多字词组的每个格只代表词组中的一个字,在第几个格,就代表它在多字词组中排位是第几个字。其中3字词组叫“三字格”,四个字词组叫“四字格”,其余多字词组名称以此类推。由于三字词组每个字如果按“双读双音码”的方式输入,应占两格,共用六个格,所以叫“六声格”(包括“的”字词组,但“的”字词组最后的“的”字用数码0(零)表示)。“双读填词码”对于两字词的首字和尾字,只输入该字读音及其部首的声母,而对多字词组的每个字,就只输入该字读音的声母。在“双读填词码”中,不管是“四声格”或是“六声格”,其中所有的奇数格,表示的都是汉字的读音,而偶然格则表示的都是该字所属部首的读音。同时,对于“四声格”和“六声格”在表示部首的偶数格的位置中,也可填上作为该字偏旁的不完整部首的声母(包括13个同形部首的声母),这些声母称为“特种声母”。这只限于在两字词的四声格,(包括“的”字词组)和三字词的“六声格”中使用。无论对于“四声格”或多字格来说,都允许只输入几个关键格的声母,其余空格用“/”键占满后,即可让计算机调出该字或词组。如果多字格字数太多,所输入的关键格的声母的后边,应标上它在多字词组中属于第几个字的数字码。这就大大减少了输入多字格词组所需键入码数,故称为“超级快码”。超级快码除两字词不用加间隔键外,其他所有多字词输完后,必须加按一空格键。同时,也应在每个多字词(两字词和“的”字词组除外)配上表明词组字数的数码。
6,如权利要求1所的汉字两次读音简码输入方法,其中还采用汉语注音输入方法,其特征为:将26个键盘字母与汉语注音字母相对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8102865 CN1122911C (zh) | 1998-07-16 | 1998-07-16 | 汉字两次读音的简码输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8102865 CN1122911C (zh) | 1998-07-16 | 1998-07-16 | 汉字两次读音的简码输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42537A CN1242537A (zh) | 2000-01-26 |
CN1122911C true CN1122911C (zh) | 2003-10-01 |
Family
ID=5217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810286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2911C (zh) | 1998-07-16 | 1998-07-16 | 汉字两次读音的简码输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2911C (zh) |
-
1998
- 1998-07-16 CN CN 98102865 patent/CN112291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42537A (zh) | 2000-0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44989A (zh) | 用于字母字符输入的小键盘布局 | |
CN1122911C (zh) | 汉字两次读音的简码输入方法 | |
CN1097766C (zh) | 汉字五键输入法 | |
CN1018205B (zh) | 计算机中文声数编码输入技术 | |
CN108304083A (zh) | 用简式拼音输入两款汉字的方法和键盘 | |
CN100392640C (zh) | 读音符号自动标注的方法 | |
CN1257444C (zh) | 计算机汉语全音输入法 | |
CN1033476C (zh) | 多种文字数字编码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 |
CN1079550C (zh) | 一种声韵意调编码的汉字输入方法 | |
CN85100094A (zh) | 汉字拼音联想编码及双拼键盘 | |
CN1017662B (zh) | 无理序号数字编码法及其键盘 | |
CN103576891A (zh) | 一键快打字 | |
CN1069420C (zh) | 文字式音形汉字输入方法 | |
Hussain et al. | Developing lexicographic sorting: An example for Urdu | |
CN1116336A (zh) | 替调式汉语拼音汉字、词输入编码法及键盘 | |
CN1107593A (zh) | 音形经纬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54222C (zh) | 汉字检索码-三码字形输入法及键盘 | |
CN1062667C (zh) | 全拼形导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388430A (zh) | 现代汉语音文输入法 | |
CN86103506A (zh) | “一键双值”键盘及中外文字高速输入方法 | |
CN85104831A (zh) | 头腹尾数码和声韵母码组合式简便汉字编码法和多功能汉字输入中型键盘 | |
CN1114065A (zh) | 超级多文种编码输入系统 | |
CN1049418A (zh) | 统一码计算机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 |
CN1079059A (zh) | “中日韩”多国汉字声数编码输入技术方法 | |
CN1095502A (zh) | 字元谱汉字编码法(炎黄码)及其键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