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7257B - 打耳洞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打耳洞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37257B CN112137257B CN202010966715.8A CN202010966715A CN112137257B CN 112137257 B CN112137257 B CN 112137257B CN 202010966715 A CN202010966715 A CN 202010966715A CN 112137257 B CN112137257 B CN 1121372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
- push rod
- ear nail
- cavity
- pun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7/00—Ear-rings; Devices for piercing the ear-lobes
- A44C7/001—Devices for piercing the ear-lobe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打耳洞装置,包括:基座壳体,其上构造有沿着平行于耳钉穿刺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腔;一体成型的耳钉穿刺壳体,用于组装耳钉组件或者耳钉,其通过第三弹扣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耳钉穿刺壳体具有嵌入所述第一安装腔的推杆导向筒,穿刺组件至少部分地处于所述推杆导向筒内且所述耳钉穿刺壳体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腔底壁共同对所述穿刺组件形成夹持定位。根据本公开的一种打耳洞装置,可以先将穿刺组件与耳钉穿刺壳体快捷组装为一体后再与基座壳体之间实现卡扣连接,进而实现对穿刺壳体的可靠定位,简化了打耳洞装置的组装过程,提升了组装效率并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饰品辅助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耳洞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打耳洞装置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全抛弃型的手动压力推进的打耳洞装置,这一类装置由于属于全抛弃型,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更加卫生,但是需要用手指的力量将耳钉穿过耳垂,需要操作者具有更多的胆量以及更娴熟的手法;一类是可重复使用的弹簧驱动的打耳洞枪,其配合一次性的耳钉使用,其利用弹簧的力量将耳钉推过耳垂、操作简单速度快,但是打耳洞枪是重复使用的,存在交叉感染的隐患。
日本专利JP2006158669A具体公开了一种弹簧驱动的全抛弃型的打耳洞装置,但是其由多个零散的零件组装而成,且其各个零件之间的组装采用螺丝(螺钉)连接实现,这导致打耳洞装置组装效率极低,进而导致装置制造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打耳洞装置,可以先将穿刺组件与耳钉穿刺壳体快捷组装为一体后再与基座壳体之间实现卡扣连接,进而实现对穿刺壳体的可靠定位,简化了打耳洞装置的组装过程,提升了组装效率并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打耳洞装置,包括:
基座壳体,其上构造有沿着平行于耳钉穿刺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腔;
一体成型的耳钉穿刺壳体,用于组装耳钉组件或者耳钉,其通过第三弹扣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耳钉穿刺壳体具有嵌入所述第一安装腔的推杆导向筒,穿刺组件至少部分地处于所述推杆导向筒内且所述耳钉穿刺壳体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腔底壁共同对所述穿刺组件形成夹持定位。
可选地,
所述穿刺组件包括推杆以及能够对所述推杆施加朝向耳钉座的推力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推杆具有的止挡部抵触,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腔底壁抵触。
可选地,所述打耳洞装置还包括:
耳钉座移动体,用于安装所述耳钉座,所述耳钉座移动体具有朝向靠近所述基座壳体运动过程中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当所述耳钉座移动体运动至第一位置时,能够使所述推杆处于推杆锁定位置,当所述耳钉座移动体运动至第二位置时,能够触发所述推杆由所述推杆锁定位置切换为推杆穿刺位置;可选地,所述基座壳体和/或所述耳钉座移动体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
可选地,
所述推杆导向筒上具有沿其径向贯通其筒壁内外的滑槽,所述打耳洞装置还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锁止件与所述止挡部配合形成对所述推杆的定位。
可选地,
所述基座壳体上还构造有沿着平行于耳钉穿刺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腔,所述耳钉座移动体具有嵌入所述第二安装腔的滑动导向杆,所述滑动导向杆上具有第一凸块以及第二凸块,当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锁止件接触时,所述推杆处于所述推杆锁定位置,当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锁止件接触时,所述推杆能够由所述推杆锁定位置切换为所述推杆穿刺位置。
可选地,
所述锁止件上构造有通孔,所述滑动导向杆由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外侧向内侧滑动过程中,所述第二凸块能够插装于所述通孔内并迫使所述锁止件沿着脱离所述推杆的方向运动;而当所述滑动导向杆由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内侧向外侧滑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凸块能够抵触于所述锁止件远离所述推杆的一侧并迫使所述锁止件与所述推杆相抵触。
可选地,
所述耳钉穿刺壳体还具有处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外部的耳钉安装座,所述耳钉安装座具有对应于耳钉组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腔与所述推杆导向筒的筒腔贯通且具有与耳钉座位置相适应的出口,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构造有沿着平行于耳钉穿刺方向延伸的第一缝隙,和/或,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构造有沿着垂直于耳钉穿刺方向延伸的第二缝隙。
可选地,
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腔底壁上一体化成型有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弹性件还套装于所述第一凸柱上。
可选地,所述耳钉座移动体通过第二弹扣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且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腔底壁对复位组件形成夹持定位。
可选地,
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安装腔的腔底壁上一体化成型有第二凸柱,所述滑动导向杆的自由端处设有第三凸柱,所述第二弹性件同时套装于所述第二凸柱及第三凸柱上;和/或,所述滑动导向杆的外侧壁上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内侧壁上对应设有滑轨结构。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打耳洞装置,将所述耳钉穿刺壳体设计为一体成型结构,并在其上构造相应的推杆导向筒以使所述穿刺组件能够至少部分的处于其内,而所述耳钉穿刺壳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弹扣快捷的组装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在具体组装时,将所述穿刺组件放置于所述推杆导向筒内,也即使两者首先组合为一个整体,然后将这个组装后的整体插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在所述耳钉穿刺壳体靠近所述基座壳体的插装过程中,所述第三弹扣将与所述基座壳体实现卡接,进而在所述基座壳体与耳钉穿刺壳体两者的快捷组装的同时实现对穿刺组件的可靠定位,无需如现有技术中那样通过繁琐的零部件之间的螺栓连接组装为一体,从而简化了打耳洞装置的组装过程,提升了组装效率并能够有效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打耳洞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耳钉穿刺壳体与基座壳体之间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耳钉穿刺壳体、基座壳体内部结构意图,图中还示出了穿刺组件以及锁止件与耳钉穿刺壳体的装配关系;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打耳洞装置在组装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还示出了推杆处于推杆锁定位置的状态;
图5为图4的轴侧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打耳洞装置中推杆被触发由推杆锁定位置切换为推杆穿刺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打耳洞装置中推杆处于推杆穿刺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打耳洞装置完成打耳洞作业后其中的耳钉座移动体被第二弹性件复位后的状态示意图,同时图中也示出了推杆被回退至推杆锁定位置的状态。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基座壳体;11、第一安装腔;111、第一凸柱;112、第一扣点凹槽;113、第二扣点凹槽;12、第二安装腔;121、第二凸柱;122、止挡台阶;123、通槽;2、耳钉穿刺壳体;21、第一弹扣;22、推杆导向筒;221、滑槽;23、耳钉安装座;231、第一缝隙;232、第二缝隙;24、第三弹扣;3、耳钉座移动体;31、第二弹扣;32、滑动导向杆;321、第一凸块;322、第二凸块;323、第三凸柱;33、耳钉座安装座;4、穿刺组件;41、推杆;411、止挡部;42、第一弹性件;5、复位组件;6、锁止件;61、通孔;71、凸条;72、凹槽;200、耳钉组件;201、耳钉;202、耳钉夹持件;300、耳钉座;400、耳朵。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打耳洞装置,包括:基座壳体1,其上构造有沿着平行于耳钉穿刺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腔11、第二安装腔12;一体成型的耳钉穿刺壳体2,用于组装耳钉组件200或者耳钉201,其通过第三弹扣24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1内,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具有嵌入所述第一安装腔11的推杆导向筒22,穿刺组件4至少部分地处于所述推杆导向筒22内且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与所述第一安装腔11的腔底壁共同对所述穿刺组件4形成夹持定位。该技术方案中,将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设计为一体成型结构,并在其上构造相应的推杆导向筒22以使所述穿刺组件4能够至少部分的处于其内,而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弹扣24快捷的组装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1内,在具体组装时,将所述穿刺组件4放置于所述推杆导向筒22内,也即使两者首先组合为一个整体,然后将这个组装后的整体插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1内,在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靠近所述基座壳体1的插装过程中,所述第三弹扣24将与所述基座壳体1实现卡接,进而在所述基座壳体1与耳钉穿刺壳体2两者的快捷组装的同时实现对穿刺组件4的可靠定位,无需如现有技术中那样通过繁琐的零部件之间的螺栓连接组装为一体,从而简化了打耳洞装置的组装过程,提升了组装效率并能够有效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弹扣24一体成型于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上,对应的,所述基座壳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扣点凹槽113,两者相互匹配实现可靠卡扣连接。
所述一体成型指的是采用注塑、机械加工等方式使相应的零部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减少零件之间的组合装配个数,例如无需采用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方式便能够实现多个原彼此独立的零部件形成一个整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耳洞装置还包括:耳钉座移动体3,用于安装所述耳钉座300,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具有朝向靠近所述基座壳体1运动过程中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当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运动至第一位置时,能够使所述推杆41处于推杆锁定位置,当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运动至第二位置时,能够触发所述推杆41由所述推杆锁定位置切换为推杆穿刺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皆处于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靠近所述基座壳体1的直线运动路径上,且在靠近所述基座壳体1的方向上,先达到前述的第一位置,后达到前述的第二位置。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穿刺组件4中的推杆41的位置与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的回缩过程相关联,而可以理解的,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的回缩过程也即是所述打耳洞装置的瞄准过程,也即在所述打耳洞装置的瞄准过程中便能够实现穿刺组件4的状态位置的切换也即穿刺动作的触发,使所述打耳洞装置的操作非常便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耳钉座移动体3也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形成,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通过第二弹扣31(其一体成型于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上)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腔12内,且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腔底壁对复位组件5形成夹持定位,所述复位组件5能够允许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被迫沿着靠近所述基座壳体1一侧运动(与所述耳钉穿刺方向相反)以及在卸除施加于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上的外力后迫使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沿着所述耳钉穿刺方向恢复至原始装配位置。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壳体1、耳钉穿刺壳体2以及耳钉座移动体3三者皆采用了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并且所述第三弹扣24、第二弹扣31分别在对应部件的一体成型过程中形成,并基于此实现了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耳钉座移动体3与所述基座壳体1之间的便捷快速的卡扣组装连接,无需如现有技术中那样通过繁琐的零部件之间的螺栓连接组装为一体,从而简化了打耳洞装置的组装过程,提升了组装效率并能够有效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而可以理解的是,与所述第三弹扣24、第二弹扣31对应的,所述基座壳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扣点凹槽112或者止挡台阶122。
所述第三弹扣24如图1所示,其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三弹扣24彼此对称的处于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的两侧,以保证其与所述基座壳体1之间的可靠固定连接;而所述第二弹扣31在具体设置上则被要求能够有效防止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从所述第二安装腔12中脱出且能够利于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朝向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腔底壁一侧滑动,此时如图4所示出,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开口处设有止挡台阶122,而所述第二弹扣31则被扣接于所述止挡台阶122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腔底壁之间的区域,此区域例如可以是一个凹槽或者为通槽123。
进一步地,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还通过第一弹扣21与所述基座壳体1形成固定连接,例如所述第一弹扣21也一体成型于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上,所述第三弹扣24与所述第一弹扣21分别沿着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使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与所述基座壳体1之间的卡扣连接更加可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具有嵌入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滑动导向杆32以及处于所述第二安装腔12外部的耳钉座安装座33,所述耳钉座300组装于所述耳钉座安装座33上,具体的,所述耳钉座安装座33可以为一个具有便于操作人员操作的具有开口的盛放腔,所述耳钉座300能够被方便的安放于所述盛放腔内。在外观形状上,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被设计为L形,以使所述耳钉座安装座33能够与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中的耳钉穿刺位置相适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导向杆32的外侧壁上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内侧壁上对应设有滑轨结构,所述滑轨结构对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形成在耳钉穿刺方向上的导向,具体的,所述滑轨结构包括凸条71(处于所述滑动导向杆32的外侧壁上)、凹槽72(处于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内侧壁上),所述凸条71设置于所述滑动导向杆32的外侧壁上,所述凹槽72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内侧壁上,所述滑轨结构的设计能够保证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的滑动顺畅性与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穿刺组件4包括推杆41以及能够对所述推杆41施加朝向所述耳钉座300的推力的第一弹性件42(例如螺旋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42的一端与所述推杆41具有的止挡部411抵触,所述第一弹性件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腔11的腔底壁抵触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42的设置能够使所述推杆41具有朝向于所述耳钉座300运行的穿刺速度,进而无需操作人员施力实现耳钉穿耳过程,而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推杆41的末端能够抵触至所述耳钉组件200中耳钉201。所述止挡部411作为所述第一弹性件42的一端止位及施力部位可以被设计为多种形式,例如朝向某一定方向的片体结构,或者如图1中的环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还具有处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1外部的耳钉安装座23,所述推杆导向筒22上具有沿其径向贯通其筒壁内外的滑槽221,所述打耳洞装置还包括锁止件6,所述锁止件6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221内,且具有与所述止挡部411背离所述第一安装腔11的腔底壁的一侧抵触的推杆锁定位置以及与所述止挡部411背离所述第一安装腔11的腔底壁的一侧脱离抵触的推杆穿刺位置,该技术方案中,所述锁止件6在客观上形成所述推杆41的位置切换的触发部件。
可选地,所述滑动导向杆32上具有第一凸块321以及第二凸块322,当所述第一凸块321与所述锁止件6接触时,所述推杆41处于所述推杆锁定位置,当所述第二凸块322与所述锁止件6接触时,所述推杆41由所述推杆锁定位置切换为所述推杆穿刺位置。该技术方案中,将所述锁止件6对所述推杆41的位置切换触发与所述滑动导向杆32的滑动过程相互关联,具体的,所述滑动导向杆32滑动位置的不同决定了与所述锁止件6直接接触的是第一凸块321还是第二凸块322,进而实现对位置切换的触发。
可选地,所述锁止件6上构造有通孔61,所述滑动导向杆32由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外侧向内侧滑动过程中,所述第二凸块322能够插装于所述通孔61内并迫使所述锁止件6沿着脱离所述推杆41的方向运动;而当所述滑动导向杆32由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内侧向外侧滑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凸块321能够抵触于所述锁止件6远离所述推杆41的一侧并迫使所述锁止件6与所述推杆41相抵触。所述第一凸块321以及所述第二凸块322可以被设计为能够对抵触过程以及脱离抵触过程中形成导向的楔形,以使触发过程更加顺畅。
具体参见图4、图6及图7、图8,其中图4示出了所述第一凸块321抵触于所述锁止件6的底部(图示方位,也即所述锁止件6远离所述推杆41的一侧),此时的推杆41被所述锁止件6锁止处于推杆锁定位置,此时的耳钉座移动体3处于原始位置(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的耳钉座安装座33距离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腔底壁较远),所述耳钉座安装座33与所述基座壳体1之间形成间隙被用来放置待打耳洞的耳朵400。当需要打耳洞时,操作人员用手(外力)推动所述耳钉座安装座33的侧面并迫使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靠近所述基座壳体1运动(此过程为收拢瞄准过程),所述第一凸块321逐渐脱离与所述锁止件6的抵触,之后过程中,所述第二凸块322则逐步靠近所述锁止件6并最终插入所述通孔61中,而由于所述第二凸块322的外廓具有楔形,因此伴随着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靠近所述基座壳体1的滑动,所述第二凸块322逐步下压所述锁止件6并在这一作用下,所述锁止件6最终下移至与所述止挡部411脱离抵触的位置,所述推杆41在所述第一弹性件42的预压力的作用下迫使所述推杆41沿着穿刺方向高速运动并最终迫使所述耳钉组件200中的耳钉201靠近人耳最终穿刺完毕并插装于处于穿刺路径上的耳钉座300中(此过程即为激发穿刺过程),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打耳洞操作过程。打耳洞操作过程结束后,所述耳钉201以及耳钉座300跟随人耳与所述打耳洞装置实现自然脱离,此时操作人员接触在所述耳钉座安装座33处的施力,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在所述复位组件5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可施力于所述推杆41的自由端(靠近所述耳钉座300的一端)使之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42并最终实现所述推杆41由所述推杆穿刺位置切换为推杆锁定位置,此时整个打耳洞装置恢复到原始状态,如图4所示出。另外可以明确的是,在平行于所述穿刺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块321与所述第二凸块322相比较,所述第一凸块321的位置更加靠近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腔底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腔11的腔底壁上一体化成型有第一凸柱111,所述第一弹性件42还套装于所述第一凸柱111上,如此能够对所述第一弹性件42的施力过程进行引导,使穿刺过程更为顺畅、稳定。同样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组件5包括第二弹性件(例如螺旋弹簧),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腔底壁上一体化成型有第二凸柱121,所述滑动导向杆32的自由端处设有第三凸柱323,所述第二弹性件同时套装于所述第二凸柱121及第三凸柱32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钉安装座23具有对应于耳钉组件200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腔与所述推杆导向筒22的筒腔贯通且具有与所述耳钉座300位置相适应的出口(朝向于所述耳钉座300一侧),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构造有沿着平行于耳钉穿刺方向延伸的第一缝隙231,和/或,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构造有沿着垂直于耳钉穿刺方向延伸的第二缝隙232,所述第一缝隙231以及所述第二缝隙232的构造能够使所述容纳腔的尺寸被适当调整,从而利于所述耳钉安装座23能够适用于更多不同规格的耳钉组件200。所述耳钉组件200包括耳钉201以及耳钉夹持件202,所述耳钉夹持件202为分体式结构,所述耳钉夹持件202的外形与所述容纳腔的内腔廓形相匹配。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打耳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壳体(1),其上构造有沿着平行于耳钉穿刺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腔(11);
一体成型的耳钉穿刺壳体(2),用于组装耳钉组件(200)或耳钉(201),其通过第三弹扣(24)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1)内,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具有嵌入所述第一安装腔(11)的推杆导向筒(22),穿刺组件(4)至少部分地处于所述推杆导向筒(22)内且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与所述第一安装腔(11)的腔底壁共同对所述穿刺组件(4)形成夹持定位;
所述穿刺组件(4)包括推杆(41)以及能够对所述推杆(41)施加朝向耳钉座(300)的推力的第一弹性件(42),所述第一弹性件(42)的一端与所述推杆(41)具有的止挡部(411)抵触,所述第一弹性件(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腔(11)的腔底壁抵触;
还包括:
耳钉座移动体(3),用于安装所述耳钉座(300),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具有朝向靠近所述基座壳体(1)运动过程中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当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运动至第一位置时,能够使所述推杆(41)处于推杆锁定位置,当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运动至第二位置时,能够触发所述推杆(41)由所述推杆锁定位置切换为推杆穿刺位置;
所述推杆导向筒(22)上具有沿其径向贯通其筒壁内外的滑槽(221),所述打耳洞装置还包括锁止件(6),所述锁止件(6)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221)内,所述锁止件(6)与所述止挡部(411)配合形成对所述推杆(41)的定位;
所述基座壳体(1)上还构造有沿着平行于耳钉穿刺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腔(12),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具有嵌入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滑动导向杆(32),所述滑动导向杆(32)上具有第一凸块(321)以及第二凸块(322),当所述第一凸块(321)与所述锁止件(6)接触时,所述推杆(41)处于所述推杆锁定位置,当所述第二凸块(322)与所述锁止件(6)接触时,所述推杆(41)能够由所述推杆锁定位置切换为所述推杆穿刺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耳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壳体(1)和/或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耳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件(6)上构造有通孔(61),所述滑动导向杆(32)由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外侧向内侧滑动过程中,所述第二凸块(322)能够插装于所述通孔(61)内并迫使所述锁止件(6)沿着脱离所述推杆(41)的方向运动;而当所述滑动导向杆(32)由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内侧向外侧滑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凸块(321)能够抵触于所述锁止件(6)远离所述推杆(41)的一侧并迫使所述锁止件(6)与所述推杆(41)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耳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钉穿刺壳体(2)还具有处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1)外部的耳钉安装座(23),所述耳钉安装座(23)具有对应于耳钉组件(200)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腔与所述推杆导向筒(22)的筒腔贯通且具有与耳钉座(300)位置相适应的出口,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构造有沿着平行于耳钉穿刺方向延伸的第一缝隙(231),和/或,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构造有沿着垂直于耳钉穿刺方向延伸的第二缝隙(2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耳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腔(11)的腔底壁上一体化成型有第一凸柱(111),所述第一弹性件(42)还套装于所述第一凸柱(1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打耳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钉座移动体(3)通过第二弹扣(31)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二安装腔(12)内,且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腔底壁对复位组件(5)形成夹持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耳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组件(5)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腔底壁上一体化成型有第二凸柱(121),滑动导向杆(32)的自由端处设有第三凸柱(323),所述第二弹性件同时套装于所述第二凸柱(121)及第三凸柱(323)上;和/或,滑动导向杆(32)的外侧壁上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2)的内侧壁上对应设有滑轨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66715.8A CN112137257B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打耳洞装置 |
PCT/CN2020/124803 WO2022057020A1 (zh) | 2020-09-15 | 2020-10-29 | 打耳洞装置 |
US18/006,779 US20230276911A1 (en) | 2020-09-15 | 2020-10-29 | Ear piercing instrument |
EP20953877.6A EP4159081B1 (en) | 2020-09-15 | 2020-10-29 | Ear piercing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66715.8A CN112137257B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打耳洞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37257A CN112137257A (zh) | 2020-12-29 |
CN112137257B true CN112137257B (zh) | 2021-08-17 |
Family
ID=73893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66715.8A Active CN112137257B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打耳洞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276911A1 (zh) |
EP (1) | EP4159081B1 (zh) |
CN (1) | CN112137257B (zh) |
WO (1) | WO202205702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90665B (zh) * | 2022-01-04 | 2022-10-25 | 程波 | 手动打耳洞枪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46032A (en) * | 1977-05-27 | 1979-03-27 | Rubenstein Roger H | Ear piercing device |
US5496343A (en) * | 1994-08-18 | 1996-03-05 | Reil; Vladimir | Hand held disposable ear piercer |
US6036712A (en) * | 1998-01-26 | 2000-03-14 | Blomdahl Medical | Ear piercing apparatus |
JP3666817B1 (ja) | 2004-12-07 | 2005-06-29 | 株式会社共伸 | ピアス用穿孔器 |
DE202007016589U1 (de) * | 2007-11-28 | 2008-02-14 | Birkenstock & Co. Gmbh | Ohrloch-Stechsystem |
WO2014091620A1 (ja) * | 2012-12-14 | 2014-06-19 | 株式会社ヒーロー | ピアス孔穿孔器 |
KR101785088B1 (ko) * | 2015-12-03 | 2017-10-12 | 주식회사 노바메디 | 피어싱 장치 |
CN205250565U (zh) * | 2015-12-24 | 2016-05-25 | 程波 | 耳钉夹头及与耳钉夹头配套使用的穿耳装置 |
US10548376B2 (en) * | 2016-08-23 | 2020-02-04 | Goran Reil | Disposable hand operated cartridge body piercing instrument |
CN208610027U (zh) * | 2018-07-09 | 2019-03-19 | 程波 | 一种穿耳装置 |
-
2020
- 2020-09-15 CN CN202010966715.8A patent/CN112137257B/zh active Active
- 2020-10-29 US US18/006,779 patent/US20230276911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10-29 WO PCT/CN2020/124803 patent/WO2022057020A1/zh unknown
- 2020-10-29 EP EP20953877.6A patent/EP4159081B1/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37257A (zh) | 2020-12-29 |
WO2022057020A1 (zh) | 2022-03-24 |
EP4159081A1 (en) | 2023-04-05 |
EP4159081B1 (en) | 2025-03-05 |
EP4159081C0 (en) | 2025-03-05 |
US20230276911A1 (en) | 2023-09-07 |
EP4159081A4 (en) | 2024-0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771427B1 (en) | Insertion module and insertion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TWI693349B (zh) | 扣件結構及扣件結構之組裝方法 | |
CN102543587A (zh) | 电磁开关的活动触头组件 | |
CN112137257B (zh) | 打耳洞装置 | |
US6929490B2 (en) | Card connector having an eject lever with a swingable locking member mounted thereto | |
CN109414846B (zh) | 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 | |
WO2006119537A1 (en) | A single use syringe with improved needle retraction mechanism | |
TWM572940U (zh) | Fastener structure | |
US20040203273A1 (en) | Electrical device connecting a line to an electrode | |
US7140082B2 (en) | Side release buckle allowing locking from an angular position | |
US20090275969A1 (en) | Lancet Assembly | |
US8578573B2 (en) | Pin fastener | |
EP2353427A1 (en) | Switch-equipped buckle device | |
US6634058B1 (en) | Door closer with a reliable arresting effect | |
JP3455428B2 (ja) | バックル用スイッチ及びバックル | |
US20040250387A1 (en) | Seat belt web stop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7086882B2 (en) | Card connector having a retarding mechanism for retarding an ejecting operation of a card | |
CN218467993U (zh) | 战术装备双保险快扣 | |
CN115040125B (zh) | 一种采用工艺弹片锁定的尾部按压式采血器 | |
US10993340B2 (en) | Waterproof card holder and metal casing | |
CN109546586B (zh) | 一种线束卡扣 | |
CN222265261U (zh) | 植入工具的退针机构及植入工具 | |
CN208371106U (zh) | 一种蝴蝶扣耳钉座安装结构及穿耳装置 | |
KR102418238B1 (ko) | 안전 카테터 조립체 | |
JP3600140B2 (ja) | ピアス穿孔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