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9459B - 收纳体以及带色带组 - Google Patents
收纳体以及带色带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09459B CN112109459B CN202010547345.4A CN202010547345A CN112109459B CN 112109459 B CN112109459 B CN 112109459B CN 202010547345 A CN202010547345 A CN 202010547345A CN 112109459 B CN112109459 B CN 1121094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pe
- ink ribbon
- cassette
- ribbon cassette
- part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32 storag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123 pa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32—Detachable carriers or holders f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mechanis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2—Web rolls or spindles; Attaching webs to cores or spind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4—Cassettes or cartridges containing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tape, for setting into print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2/00—Ink-ribbon cartridges
- B41J32/02—Ink-ribbon cartridges for endless ribb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2/00—Ink-ribbon cartridges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易的操作而将带以及色带盒安置在带印刷装置上的收纳体以及带色带组。该收纳体具备:供给体收纳部,其中收纳有带卷,所述带卷上卷绕有被送至带印刷装置的带;送出口去除部,其以能够去除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侧壁部上,且当被去除时,在第二侧壁部上形成有供从带卷上被放卷的带被送出的带送出口;盒收纳部,其中收纳有色带盒,所述色带盒具有油墨色带、且被安装在带印刷装置上,并且所述色带盒能够对从带卷上被放卷的带进行保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纳有卷绕了被送至带印刷装置的带的带卷的收纳体以及带色带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收纳有卷绕了被送至刻字带印刷机的附带剥离纸的带的附带剥离纸带卷的刻字带盒(Lettering tape cartridge)。
在现有的刻字带盒中,并未收纳有被安装于刻字带印刷机上的油墨色带盒。因此,需要分别针对刻字带印刷机而实施安装油墨色带盒的操作、和安置从刻字带盒上被放卷的附带剥离纸的带的操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0398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收纳体具备:带卷收纳部,其中收纳有带卷,所述带卷上卷绕有被送至带印刷装置的带;送出口去除部,其以能够去除的方式被设置在壁部上,且当被去除时,在壁部上形成有供从带卷上被放卷的带被送出的带送出口;盒收纳部,其中收纳有色带盒,所述色带盒具有油墨色带、且被安装在带印刷装置上,并且所述色带盒能够对从带卷上被放卷的带进行保持。
本发明的带色带组具备:带卷,其上卷绕有被送至带印刷装置的带;色带盒,其具有油墨色带、且被安装在带印刷装置上,并且所述色带盒能够对从带卷上被放卷的带进行保持;收纳体,其中收纳有带卷以及色带盒,收纳体具备:带卷收纳部,其中收纳有带卷;送出口去除部,其以能够去除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壁部上,且当被去除时,在第一壁部上形成有供从带卷上被放卷的带被送出的带送出口;盒收纳部,其中收纳有色带盒。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带印刷装置、载置台、和被载置于载置台上的收纳体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带印刷装置、载置台、和被载置于载置台上并收纳有带供给体以及色带盒的收纳体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安装有色带盒的带印刷装置、载置台、和被载置于载置台上并收纳有带供给体的收纳体的立体图。
图4为从+Z侧观察带印刷装置时的图。
图5为从+Z侧观察色带盒时的图。
图6为带供给体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载置台、和被载置于载置台上且收纳有带供给体的收纳体的剖视图。
图8为载置台的立体图。
图9为收纳体的立体图。
图10为从与图9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的收纳体的立体图。
图11为从与图9以及图10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的收纳体的立体图。
图12为表示收纳体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3为从与图12不同的角度观察收纳体的变形例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收纳体以及带色带组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虽然在附图上所显示的XYZ正交坐标系只不过是为了便于说明的坐标系而已,并非对以下的实施方式进行任何限定,但+Z方向是指上方向,-Z方向是指下方向。此外,表示各部的个数等的数值均只不过是例示而已,并非对以下的实施方式进行任何限定。
带印刷系统
如图1至图3所示,带印刷系统Sy具备带印刷装置1和载置台101。带印刷装置1和载置台101以能够彼此分离的方式被连结在一起。带印刷装置1基于从省略图示的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等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接收到的印刷数据来实施印刷处理。在载置台101上,载置有收纳体301。在收纳体301中,收纳有带供给体401和色带盒201(参照图2)。带色带组501具备带供给体401、色带盒201、收纳了带供给体401以及色带盒201的收纳体301。在带印刷装置1中,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有从收纳体301中取出的色带盒201(参照图3)。此外,在带印刷装置1中,从被收纳于收纳体301中的带供给体401被供给有带411(参照图6)。
带印刷装置
如图4所示,带印刷装置1具备装置外壳3和安装部罩5。在装置外壳3的+X侧的面上设置有带导入口7,在装置外壳3的-X侧的面上设置有带排出口9。从带供给体401向带印刷装置1送出的带411从带导入口7被导入至装置外壳3内。从带导入口7被导入的带411从带排出口9向装置外壳3外排出。
安装部罩5以可转动的方式被安装在装置外壳3的+Y侧的端部上,从而对盒安装部11进行开闭。另外,在安装部罩5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对后述的衬纸切口部进行检测的光传感器13。盒安装部11被形成为+Z侧被开放的凹状。在盒安装部11的底面上,设置有印刷头15。印刷头15为具备发热元件的热敏头。此外,在盒安装部11的底面上,从-X侧起依次设置有压纸轴17、放卷轴19和收卷轴21。
色带盒
如图5所示,色带盒201具备压纸辊205、放卷芯207、收卷芯209、带保持部210、对这些部件进行收纳的盒外壳211。在放卷芯207上,卷绕有油墨色带217。从放卷芯207被放卷的油墨色带217被收卷在收卷芯209上。头插穿孔219以在Z方向上贯穿的方式被设置于盒外壳211上。当色带盒201被安装于盒安装部11上时,印刷头15、压纸轴17、放卷轴19以及收卷轴21分别被插入至头插穿孔219、压纸辊205、放卷芯207以及收卷芯209中。
盒外壳211在从+Z侧观察时被形成为大致“L”字状,将盒外壳211的+Y侧的端部中的、-X侧的大致一半部分称为盒凸部213。盒凸部213相对于成为对被卷绕在放卷芯207上的油墨色带217进行收纳的部分的+Y侧的第一外周侧壁215而向+Y侧突出。
此外,在盒外壳211上,设置有+Z侧被开放的槽状的带路径227。在带路径227的+X侧的端部上设置有路径导入口231,在带路径227的-X侧的端部上设置有路径排出口233。从带导入口7被导入至装置外壳3内的带411通过被安装于盒安装部11上的色带盒201的带路径227而被送向带排出口9。在色带盒201的+Z侧的壁部上,设置有指钩部229。用户通过将手指钩住指钩部229并上提色带盒201,从而能够很容易地从盒安装部11中取出色带盒201。此外,包含路径导入口231的第二外周侧壁216和第一外周侧壁215在从+Z侧进行观察时被形成为大致“L”字状。第一外周侧壁215以及第二外周侧壁216中的至少一方为“预定的外周侧壁”的一个示例。
带保持部210在色带盒201未被安装于盒安装部11上的状态下,通过在与带路径227的侧壁部之间夹持被预先导入至带路径227上的带411,从而对带411进行保持。由此,在用户从收纳体301中取出色带盒201并安装在盒安装部11上时等,抑制了被预先导入至带路径227上的带411从带路径227上脱落的情况。
在色带盒201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1上之后,当安装部罩5被关闭时,通过省略图示的头移动机构,从而使印刷头15朝向压纸轴17进行移动。由此,在印刷头15与压纸辊205之间夹持有带411以及油墨色带217。在该状态下,当压纸辊205进行旋转时,带411以及油墨色带217将被输送。此时,通过印刷头15发热,从而使基于带印刷装置1所接收到的印刷数据的印刷图像被印刷在带411上。另外,在色带盒201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1上的状态下,由于带保持部210解除了带411的保持,因此带411在带路径227上在未被带保持部210干涉的条件下,被流畅地输送。
带供给体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带供给体401具备带卷403、第一部件405和第二部件407。
带卷403为,带411被卷绕在卷芯409上而得到的部件。作为带411,例如能够使用剥离带以可剥离的方式被粘贴在被印刷有印刷图像的印刷带的粘合面上的带。此外,作为带411,也可以使用在衬纸上粘贴有多个标签的冲切带。在冲切带中,在衬纸的+Z侧的边缘部上,以与多个标签相对应的方式而设置有通过光传感器13而被检测出的多个衬纸切口部。
在第一部件405上,载置有带卷403。第一部件405具备轴部413、凸缘部415和芯嵌合部417。轴部413被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轴部413以贯穿卷芯409的方式从-Z侧被插入至卷芯409中。在收纳体301被载置于载置台101上时,后述的旋转支承部107从-Z侧被插入至轴部413中。
凸缘部415从轴部413的-Z侧的端部起向径向外侧被设置为凸缘状。芯嵌合部417从凸缘部415的+Z侧的面起以大致圆筒状突出的方式被设置。芯嵌合部417从-Z侧被插入至卷芯409中,并与卷芯409嵌合。即,在凸缘部415的+Z侧的面中的、与芯嵌合部417相比靠径向外侧的区域内,载置有带卷403的-Z侧的端面。
第二部件407具备圆板部421、三个骑上抑制部423、三个连接部425和三个的带承接部427。
在圆板部421的中心部的-Z侧处,设置有轴插入部429。在轴插入部429上,设置有多个钩状的插入侧卡合部431。当轴插入部429从+Z侧被插入至轴部413中时,插入侧卡合部431与轴部413的+Z侧的端部进行卡合。由此,轴部413和轴插入部429以能够彼此旋转的方式被连结在一起。
骑上抑制部423相对于带卷403而被设置在与第一部件405相反的一侧、即带卷403的+Z侧处。骑上抑制部423从圆板部421的外缘部起向径向外侧延伸,并与带卷403的+Z侧的端面相对置。骑上抑制部423在带卷403的卷松弛时,对带411骑在带卷403的+Z侧的情况进行抑制。当带411骑在带卷403上时,骑上的部分存在发生弯折等从而发生变形的可能性,进而可能会成为印刷不良的主要因素。
连接部425被设置于带卷403的径向外侧,并对骑上抑制部423和带承接部427进行连接。连接部425在Z方向上延伸,并与带卷403的外周面相对置。
如图7所示,带承接部427相对于第一部件405而被设置于与带卷403相反一侧、即第一部件405的-Z侧处。带承接部427以从连接部425的-Y侧的端部起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方式而被设置。带承接部427在带卷403的卷松弛时,挡住从第一部件405上落下的带411,并抑制带411进一步从第一部件405上落下的情况。
载置台
如图7以及图8所示,载置台101具备载置部103、四个脚部105和旋转支承部107。载置部103被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并且其上载置有收纳体301。四个脚部105被设置于载置部103的四个角部的-Z侧,并对载置部103进行支承。
旋转支承部107从载置部103的靠-Y侧的地方起以呈大致阶梯圆柱状地向+Z侧突出的方式而被设置。旋转支承部107在收纳体301被载置在载置台101上时,被插入至第一部件405的轴部413中,并以可旋转的方式对第一部件405以及被载置于第一部件405上的带卷403进行支承。
收纳体
收纳体301对带供给体401以及色带盒201进行收纳。虽然收纳体301的材质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瓦楞纸板等的纸制,以便能够容易去除后述的送出口去除部317以及插入口去除部325。
如图9至图11所示,收纳体301具备收纳身部303和收纳盖部305。收纳身部303被形成为+Z侧被开放的大致长方体状,并且具备+X侧的第一侧壁部307、-X侧的第二侧壁部309、+Y侧的第三侧壁部311、-Y侧的第四侧壁部313和-Z侧的底壁部315。在带印刷系统Sy中,第二侧壁部309与带印刷装置1邻接,底壁部315与载置台101的载置部103接近或接触。
在第二侧壁部309中,在后述的供给体收纳部343的+Y侧的地方设置有送出口去除部317。送出口去除部317具备送出口第一去除部319和送出口第二去除部321。送出口第一去除部319被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并且构成第二侧壁部309。送出口第二去除部321以可转动的方式与送出口第一去除部319的+Z侧的端部相连,并且其顶端部成为被切口成大致半圆形形状的凹部。在送出口第一去除部319的轮廓上,以能够从第二侧壁部309上去除送出口第一去除部319的方式形成有穿孔。用户例如抓住送出口第二去除部321并进行牵拉,从而从第二侧壁部309中去除送出口第一去除部319。另外,第二侧壁部309为“第一壁部”的一个示例。
当从第二侧壁部309上去除送出口去除部317时,在第二侧壁部309上形成有带送出口323(参照图2以及图3)。从被收纳于收纳身部303中的带供给体401的带卷403上被放卷的带411从带送出口323朝向邻接的带印刷装置1的带导入口7被送出。带送出口323的宽度、即带送出口323的Y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不管伴随着带卷403的卷径的变化的带输送路径的变化如何,带送出口323的边缘部均不会与带411发生接触。
在底壁部315的靠-Y侧的地方设置有插入口去除部325。插入口去除部325具备插入口第一去除部327和插入口第二去除部329。插入口第一去除部327被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并且构成底壁部315。插入口第二去除部329与插入口第一去除部327的+Y侧的端部相连,且被形成为呈大致半圆形地突出的板状,并且构成底壁部315。在插入口第一去除部327以及插入口第二去除部329的轮廓处,以能够从底壁部315去除插入口第一去除部327以及插入口第二去除部329的方式形成有穿孔。用户例如通过将插入口第二去除部329折向+Z侧或者-Z侧并抓住被折的插入口第二去除部329并进行牵拉,从而从底壁部315去除插入口第一去除部327以及插入口第二去除部329。另外,底壁部315为“第二壁部”的一个示例。
当从底壁部315上去除插入口去除部325时,在底壁部315上形成有支承部插入口331(参照图7)。在收纳体301被载置于载置台101上时,旋转支承部107经由支承部插入口331而被插入至轴部413中。以此方式,由于通过去除插入口去除部325,从而在底壁部315上形成了支承部插入口331,因此能够在不将带供给体401从收纳体301中取出的条件下,在将带供给体401原样收纳在收纳体301中的状态下,使旋转支承部107以可旋转的方式对第一部件405以及带卷403进行支承。
此外,在收纳身部303内,设置有第一收纳材料333、第二收纳材料335和第三收纳材料337。
第一收纳材料333以靠近收纳身部303的-X侧且+Y侧的角部的方式被设置。第一收纳材料333具备基座部339和分隔部341。在基座部339上,载置有色带盒201。分隔部341从基座部339的-Y侧的端部起向+Z侧弯曲并延伸。分隔部341从送出口去除部317的+Y侧的端部起向X方向延伸,并将收纳身部303内的空间分隔成-Y侧的供给体收纳部343和+Y侧的盒收纳部345。在供给体收纳部343中,收纳有带供给体401。在盒收纳部345中,色带盒201以路径导入口231成为+X侧且路径排出口233成为-X侧的朝向被收纳(参照图2)。通过该分隔部341,从而抑制了色带盒201与被收纳的带供给体401碰撞而使带411破损的情况。另外,供给体收纳部343为“带卷收纳部”的一个示例。
此外,在分隔部341与第一侧壁部307之间设置有带通过口346(参照图9),所述带通过口346供从被收纳于供给体收纳部343中的带供给体401朝向被收纳于盒收纳部345内的色带盒201而被放卷的带411通过。被从带供给体401上被放卷的带411朝向带通过口346而向+Y侧延伸,并进一步从路径导入口231被导入至带路径227上。
第二收纳材料335以靠近收纳身部303的-Y侧的端部的方式被设置。第二收纳材料335具备切口形成部347和两个支承部349(图11中,仅示出了一个)。切口形成部347位于被收纳在供给体收纳部343中的带供给体401的+Z侧,并且在切口形成部347的+Y侧的端部上形成有第一切口部351和两个第二切口部353。第一切口部351被设置于切口形成部347的X方向大致中央部,且被形成为大致半圆状。两个第二切口部353被设置于切口形成部347的X方向两端部,且被形成为在Y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状。第一切口部351与两个第二切口部353相比,被切口得较大。两个支承部349从切口形成部347的X方向两端部起向-Z侧弯曲延伸,并在从+Z侧进行观察时,位于第二切口部353的-Y侧。
带供给体401以三个连接部425中的两个连接部425进入到两个第二切口部353中的方式被收纳于供给体收纳部343中(参照图2以及图3)。即,支承部349位于进入到第二切口部353中的连接部425的-Y侧。因此,即使第二部件407欲进行旋转,由于两个连接部425中的任意一个会碰上支承部349,因此第二部件407也不能够进一步旋转。以此方式,支承部349作为阻止第二部件407进行旋转的“旋转阻止部”而发挥功能。另外,如上文所述那样,由于第一部件405的轴部413和第二部件407的轴插入部429以能够彼此旋转的方式被连结在一起,因此即使在第二部件407的旋转被支承部349阻止了的状态下,第一部件405也是能够旋转的。
当在带印刷装置1中压纸辊205进行旋转从而带411从带卷403上被放卷时,带卷403以及第一部件405一体地进行旋转。此时,如果为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第二部件407与带卷403以及第一部件405联动旋转的结构,则第二部件407的连接部425会卡挂在从带卷403被放卷的带411上。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带卷403以及第一部件405一体地进行旋转时,通过支承部349,从而阻止了第二部件407的旋转。因此,能够抑制第二部件407的连接部425卡挂于从带卷403放卷的带411上的情况。
第三收纳材料337被设置于第二收纳材料335的+Z侧处。在第三收纳材料337的-Y侧的端部上,设置有两个盖卡合开口355。盖卡合开口355被形成为在X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形状。
收纳盖部305对收纳身部303的+Z侧的开放部进行开闭。收纳盖部305例如在从收纳身部303中对色带盒201进行取放时被打开。与在带印刷装置1中安装部罩5以可转动的方式被安装于装置外壳3的+Y侧的情况相同,收纳盖部305以可转动的方式被安装于收纳身部303的+Y侧。因此,如图2以及图3所示那样,在带印刷装置1和载置台101相连结且收纳体301被载置于载置台101上的状态下,安装部罩5和收纳盖部305向相同的方向打开。由此,能够很容易地实施安装部罩5或者收纳盖部305的开闭操作,而且,能够实现带印刷装置1以及收纳体301的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
在收纳盖部305的-Y侧的端部上,设置有两个盖卡合片357。两个盖卡合片357在收纳盖部305被关闭时,被插入至设置于收纳身部303上的两个盖卡合开口355中。由此,收纳盖部305被保持为关闭状态。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收纳体301,由于色带盒201与带供给体401一起被收纳,因此能够在保持从带供给体401被放卷的带411的状态下,对色带盒201进行收纳。因此,用户通过实施从收纳体301取出对带411进行保持的色带盒201并将其安装在带印刷装置1上这样的简易的操作,从而能够将带411以及色带盒201安置在带印刷装置1上。
此外,由于通过去除送出口去除部317而在与带印刷装置1的带导入口7邻接的第二侧壁部309上形成有带送出口323,因此能够在不将带供给体401从收纳体301中取出的条件下,在将带供给体401原样收纳于收纳体301中的状态下,将带411从带供给体401送至带印刷装置1中。
收纳体的变形例
在收纳体301中,带通过口346并未被限定为被设置于第一侧壁部307与分隔部341之间的结构,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那样,也可以为被设置于第二侧壁部309与分隔部341之间的结构。在该结构中,色带盒201以被收纳于上述的收纳体301中的色带盒201旋转180°的朝向、也就是以路径导入口231成为-X侧且路径排出口233成为+X侧的朝向被收纳于盒收纳部345中。从带供给体401被放卷的带411朝向被设置于第二侧壁部309上的送出口去除部317而向-X侧延伸,进一步地,在带通过口346处向+X侧U形调转,并从路径导入口231被导入至带路径227上。
在本变形例中,与带通过口346被设置于第一侧壁部307与分隔部341之间的结构相比,带通过口346被设置于送出口去除部317的附近。因此,在色带盒201被收纳于收纳体301中的状态下,用户从收纳体301取出色带盒201并将其安装在带印刷装置1中所需的长度的带411或者与该长度相近的长度的带411成为被预先放卷的状态。由此,在用户从收纳体301取出色带盒201并将其安装在带印刷装置1上时,能够缩短从带供给体401拉出的带411的长度。因此,能够将色带盒201流畅地安装在带印刷装置1上。特别是,在带411为冲切带的情况下,由于随着带411的拉出而使衬纸切口部容易卡挂在连接部425上,因此本变形例是有用的。
变形例所涉及的被设置在收纳体301上的分隔部341具备分隔主体359和分隔凸部361。分隔主体359从第一侧壁部307起朝向送出口去除部317的+Y侧的端部而在X方向上延伸。分隔凸部361从分隔主体359的-X侧的大致一半部分起朝向+Y侧、也就是朝向盒收纳部345而突出。分隔凸部361与色带盒201的第一外周侧壁215以及第二外周侧壁216卡合。换而言之,在分隔凸部361与第一侧壁部307之间插入有盒凸部213。由此,能够在不用设置独立于分隔部341的部件的条件下,对色带盒201进行保持。因此,能够抑制在收纳体301的输送中,色带盒201在收纳体301内晃荡不稳的情况。另外,虽然优选为,分隔凸部361与第一外周侧壁215以及第二外周侧壁216这双方卡合,但也可以为与第一外周侧壁215以及第二外周侧壁216中的任意一方卡合的结构。
在分隔主体359的+Z侧的边缘部上,以位于与分隔凸部361相比靠+X侧的方式、也就是以对应于盒凸部213的方式,而设置有大致半圆状的分隔切口363。用户能够很容易地经由分隔切口363而掐住被收纳于盒收纳部345中的色带盒201。另外,分隔切口363既可以被设置有多个,也可以被设置在分隔凸部361上。
分隔主体359和分隔凸部361通过将由例如瓦楞纸板构成的板状的第一收纳材料333弯折多次,从而被一体形成。分隔凸部361具备第一凸壁部365、第二凸壁部367和第三凸壁部369。第一凸壁部365从分隔主体359的-X侧的端部起连至+Y侧。第二凸壁部367从第一凸壁部365的+Y侧的端部起连至+X侧。第三凸壁部369从第二凸壁部367的+X侧的端部起连至-Y侧。在分隔主体359的X方向大致中间部上,设置有被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形状的固定开口371。在固定开口371中,固定有第三凸壁部369的顶端部。此外,从带供给体401上被放卷的带411成为被第二凸壁部367和第一外周侧壁215夹持的情况。由于在分隔凸部361的第二凸壁部367与第一外周侧壁215之间,带411从所对置的两个方向被面所按压,因此即使色带盒201在收纳体301内晃荡不稳,也能够抑制带411发生损伤的情况。
第二凸壁部367与分隔主体359相比被形成得较低,在被设置于分隔主体359与第二凸壁部367之间的第一凸壁部365以及第三凸壁部369上,设置有收纳引导斜面373。收纳引导斜面373以分隔主体359侧成为+Z侧且第二凸壁部367侧成为-Z侧的角度倾斜。收纳引导斜面373在色带盒201向盒收纳部345中被收纳时,将色带盒201向盒收纳部345中进行引导。
其他的变形例
不言而喻,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采用各种结构。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能够变更为如下的方式。
“旋转阻止部”并未被限定为像支承部349那样通过与连接部425进行卡合从而阻止第二部件407的旋转的结构。例如,“旋转阻止部”也可以为,与骑上抑制部423卡合从而阻止第二部件407的旋转的结构。此外,“旋转阻止部”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具有与被设置于轴插入部429上的非圆形的孔互补的截面形状,并通过插入至该孔中,从而阻止第二部件407的旋转的结构。
收纳体301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在未被载置于载置台101上的条件下,以直接载置于桌子的上表面等的设置有带印刷装置1的面上的状态,将带411从进行收纳的带供给体401送至带印刷装置1的结构。此外,收纳体301也可以为被载置于以不能分离的方式与带印刷装置1一体化的载置台101上的结构。
附记
以下,对收纳体以及带色带组进行附记。
收纳体具备:带卷收纳部,其中收纳有带卷,所述带卷上卷绕有被送至带印刷装置的带;送出口去除部,其以能够去除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壁部上,且当被去除时,在第一壁部上形成有供从带卷上被放卷的带被送出的带送出口;盒收纳部,其中收纳有色带盒,所述色带盒具有油墨色带、且被安装在带印刷装置上,并且所述色带盒能够对从带卷上被放卷的带进行保持。
根据该结构,由于色带盒与带卷一起被收纳,因此能够在对从带卷上被放卷的带进行保持的状态下,收纳色带盒。因此,用户通过实施从收纳体中取出对带进行保持的色带盒并将其安装在带印刷装置上这一简易的操作,从而能够将带以及色带盒安置在带印刷装置上。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具备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对带卷收纳部和盒收纳部进行分隔。
根据该结构,可抑制在用户挪动收纳体时,色带盒碰撞被收纳的带卷从而使带发生破损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在带卷收纳部中收纳有带供给体,所述带供给体具备带卷、载置了带卷的一个端面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二部件具有:骑上抑制部,其相对于带卷而被设置在与第一部件相反一侧处,并对带骑上带卷的情况进行抑制;带承接部,其相对于第一部件而被设置于与带卷相反一侧处,并承接从第一部件上落下的带;连接部,其被设置于带卷的径向外侧处,并对骑上抑制部和带承接部进行连接,在带卷收纳部中设置有旋转阻止部,所述旋转阻止部在带被从带卷上被放卷、且带卷和第一部件一体地旋转时,阻止第二部件的旋转。
根据该结构,在带卷以及第一部件一体旋转时,通过旋转阻止部而阻止了第二部件的旋转。因此,能够抑制第二部件的连接部卡挂在从带卷上被放卷的带上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旋转阻止部通过与连接部卡合,从而阻止第二部件的旋转。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连接部来阻止第二部件的旋转。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在第一壁部与分隔部之间设置有带通过口,所述带通过口供从带卷朝向色带盒被放卷的带通过。
根据该结构,由于带通过口被设置于送出口去除部的附近处,因此在用户从收纳体中取出色带盒并将其安装在带印刷装置上时,能够缩短从带卷拉出的带的长度。因此,能够流畅地将色带盒安装在带印刷装置上。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分隔部具备分隔主体和分隔凸部,所述分隔凸部从分隔主体朝向盒收纳部突出,在色带盒被收纳于盒收纳部中时,分隔凸部与被设置于色带盒上的预定的外周侧壁卡合。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不设置独立于分隔部的部件的条件下,对色带盒进行保持。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分隔主体和分隔凸部通过对板状的部件进行弯折从而被一体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简易地构成分隔主体和分隔凸部。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具备插入口去除部,所述插入口去除部以能够去除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壁部上,当插入口去除部被去除时,在第二壁部上形成有支承部插入口,所述支承部插入口中被插入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对带卷进行支承的旋转支承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通过将插入口去除部去除,从而在第二壁部上形成有支承部插入口,因此能够在不从收纳体中取出带卷的条件下,在将带卷原样收纳于收纳体中的状态下,使旋转支承部以可旋转的方式对带卷进行支承。
带色带组具备:带卷,其上卷绕有被送至带印刷装置的带;色带盒,其具有油墨色带、且被安装在带印刷装置上,并且所述色带盒能够对从带卷上被放卷的带进行保持;收纳体,其中收纳有带卷以及色带盒,收纳体具备:带卷收纳部,其中收纳有带卷;送出口去除部,其以能够去除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壁部上,且当被去除时,在第一壁部上形成有供从带卷上被放卷的带被送出的带送出口;盒收纳部,其中收纳有色带盒。
根据该结构,由于色带盒与带卷一起被收纳,因此能够在对从带卷上被放卷的带进行保持的状态下,收纳色带盒。因此,用户能够通过实施从收纳体中取出对带进行保持的色带盒并将其安装在带印刷装置上这一简易的操作,从而将带以及色带盒安置在带印刷装置上。
符号说明
1…带印刷装置;107…旋转支承部;201…色带盒;215…第一外周侧壁;216…第二外周侧壁;217…油墨色带;301…收纳体;309…第二侧壁部;315…底壁部;317…送出口去除部;323…带送出口;325…插入口去除部;331…支承部插入口;341…分隔部;343…供给体收纳部;345…盒收纳部;346…带通过口;349…支承部;359…分隔主体;361…分隔凸部;401…带供给体;403…带卷;405…第一部件;407…第二部件;411…带;423…骑上抑制部;425…连接部;427…带承接部;501…带色带组。
Claims (9)
1.一种收纳体,被载置于具备带印刷装置和载置台在内的带印刷系统的所述载置台上,其特征在于,具备:
带卷收纳部,其中收纳有带卷,所述带卷上卷绕有被送至带印刷装置的带;
送出口去除部,其以能够去除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壁部上,且当被去除时,在所述第一壁部上形成有供从所述带卷上被放卷的所述带被从所述收纳体中送出的带送出口;
盒收纳部,其中收纳有色带盒,所述色带盒具有油墨色带和带保持部,且在具有所述油墨色带的所述色带盒从所述收纳体中被取出时、具有所述油墨色带的所述色带盒以可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带印刷装置上,并且在所述色带盒未被安装于所述带印刷装置上的状态下所述色带盒的所述带保持部能够对从所述带卷上被放卷的所述带进行保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体还具备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对所述带卷收纳部和所述盒收纳部进行分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卷收纳部中收纳有带供给体,所述带供给体具备所述带卷、载置了所述带卷的一个端面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所述第二部件具有:
骑上抑制部,其相对于所述带卷而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部件相反一侧处,并对所述带骑上所述带卷的情况进行抑制;
带承接部,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而被设置在与所述带卷相反一侧处,并承接从所述第一部件上落下的所述带;
连接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带卷的径向外侧处,并对所述骑上抑制部和所述带承接部进行连接,
在所述带卷收纳部中设置有旋转阻止部,所述旋转阻止部在所述带从所述带卷上被放卷、且所述带卷和所述第一部件一体地旋转时,阻止所述第二部件的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阻止部通过与所述连接部卡合,从而阻止所述第二部件的旋转。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分隔部之间设置有带通过口,所述带通过口供从所述带卷朝向所述色带盒被放卷的所述带通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具备分隔主体和分隔凸部,所述分隔凸部从所述分隔主体朝向所述盒收纳部突出,
在所述色带盒被收纳于所述盒收纳部中时,所述分隔凸部与被设置于所述色带盒上的预定的外周侧壁卡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主体和所述分隔凸部通过对板状的部件进行弯折从而被一体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体还具备插入口去除部,所述插入口去除部以能够去除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壁部上,
当所述插入口去除部被去除时,在所述第二壁部上形成有支承部插入口,所述支承部插入口中被插入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对所述带卷进行支承的旋转支承部。
9.一种带色带组,其特征在于,具备:
带卷,其上卷绕有被送至带印刷装置的带;
色带盒,其具有油墨色带和带保持部,且在具有所述油墨色带的所述色带盒从收纳体中被取出时、具有所述油墨色带的所述色带盒以可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带印刷装置上,并且在所述色带盒未被安装于所述带印刷装置上的状态下所述色带盒的所述带保持部能够对从所述带卷上被放卷的所述带进行保持;
所述收纳体,其中收纳有所述带卷以及所述色带盒,
所述收纳体具备:
带卷收纳部,其中收纳有所述带卷;
送出口去除部,其以能够去除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壁部上,且当被去除时,在所述第一壁部上形成有供从所述带卷上被放卷的所述带被从所述收纳体中送出的带送出口;
盒收纳部,其中收纳有所述色带盒,
所述收纳体被载置于具备所述带印刷装置和载置台在内的带印刷系统的所述载置台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13539 | 2019-06-19 | ||
JP2019-113539 | 2019-06-19 | ||
JP2019-147217 | 2019-08-09 | ||
JP2019147217A JP2021000814A (ja) | 2019-06-19 | 2019-08-09 | 収容体およびテープリボンセッ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09459A CN112109459A (zh) | 2020-12-22 |
CN112109459B true CN112109459B (zh) | 2022-07-05 |
Family
ID=71108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47345.4A Active CN112109459B (zh) | 2019-06-19 | 2020-06-16 | 收纳体以及带色带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41896B2 (zh) |
EP (1) | EP3756899B1 (zh) |
CN (1) | CN112109459B (zh) |
TW (1) | TWI74165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30132704A (ko) * | 2022-03-09 | 2023-09-18 |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카트리지 |
JP2023131726A (ja) * | 2022-03-09 | 2023-09-2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51723A (en) * | 1962-02-05 | 1964-10-06 | Royal Mcbee Corp | Inked ribbon package |
US3948455A (en) | 1974-11-13 | 1976-04-06 |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 Dispenser package |
US4360278A (en) * | 1979-12-17 | 1982-11-23 | Kroy Inc. | Printing apparatus having interchangeable large character type fonts and tape-ribbon cartridge therefor |
US4367963A (en) * | 1980-07-21 | 1983-01-11 | Wordex | Refillable typewriter ribbon cartridge |
JPH06328821A (ja) * | 1993-05-19 | 1994-11-29 | Brother Ind Ltd | テープカセット |
EP0678864A3 (en) * | 1994-04-20 | 1999-08-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Magnetic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JP3111445B2 (ja) * | 1995-03-29 | 2000-11-2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テープ状ラベル作成装置 |
JP2867886B2 (ja) | 1994-07-28 | 1999-03-10 |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 レタリング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
JP2976823B2 (ja) * | 1994-09-28 | 1999-11-1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字テープ作成用のカセットケース及びテープケース |
JPH09216444A (ja) | 1997-03-13 | 1997-08-19 | Seiko Epson Corp |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
EP0919393B1 (en) * | 1997-11-27 | 2004-02-11 | Esselte N.V. | Refillable tape cassette |
JP4312871B2 (ja) * | 1999-03-01 | 2009-08-12 | 株式会社イシダ | ラベルプリンタ |
JP3414377B2 (ja) * | 2000-10-02 | 2003-06-09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印字用カセット |
JPWO2002032680A1 (ja) | 2000-10-19 | 2004-02-2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テープカセット及びテープユニット |
JP3713467B2 (ja) | 2001-03-15 | 2005-11-09 | 株式会社ニトムズ | 折り畳み式テープディスペンサー |
US8529050B2 (en) * | 2002-12-24 | 2013-09-10 | Dymo | Printing device and cassette |
JP2009083168A (ja) * | 2007-09-28 | 2009-04-23 | Casio Comput Co Ltd | テープカセット |
EP2974874B1 (en) * | 2009-04-28 | 2019-09-04 | Dymo | Cassette for use in a label printer |
CN203780077U (zh) * | 2014-01-26 | 2014-08-20 | 广州市宝比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打印机 |
JP6281320B2 (ja) | 2014-02-28 | 2018-02-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梱包材 |
JP6561750B2 (ja) * | 2015-09-15 | 2019-08-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
EP3502794B1 (fr) | 2017-12-22 | 2020-10-21 | Montres Breguet S.A. | Répétition à chaîne enroulée sur une came |
JP2019147217A (ja) | 2018-02-27 | 2019-09-05 |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ドリ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20
- 2020-05-26 US US16/883,197 patent/US11241896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6-16 TW TW109120176A patent/TWI741651B/zh active
- 2020-06-16 CN CN202010547345.4A patent/CN112109459B/zh active Active
- 2020-06-18 EP EP20180675.9A patent/EP3756899B1/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00423A (zh) | 2021-01-01 |
US11241896B2 (en) | 2022-02-08 |
EP3756899B1 (en) | 2023-05-03 |
TWI741651B (zh) | 2021-10-01 |
EP3756899A1 (en) | 2020-12-30 |
US20200398595A1 (en) | 2020-12-24 |
CN112109459A (zh) | 2020-1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31684C (zh) | 带有色带防松弛机构的色带盒 | |
CN112109459B (zh) | 收纳体以及带色带组 | |
TWI831006B (zh) | 色帶卡匣 | |
JP2022168225A (ja) | リボンカートリッジ | |
CN111902292A (zh) | 印刷盒、带引导件以及印刷装置 | |
CN111918775A (zh) | 色带盒 | |
CN111902293B (zh) | 色带盒 | |
CN112109461B (zh) | 收纳体以及带印刷系统 | |
JP2022125260A (ja) | リボンカートリッジ | |
KR102429616B1 (ko) | 수용체 및 테이프 리본 세트 | |
CN112109460B (zh) | 带供给体以及带供给体组件 | |
CN112109458A (zh) | 载置台以及带印刷系统 | |
CN116728979A (zh) | 盒 | |
CN116728980A (zh) | 盒 | |
CN113165401A (zh) | 墨盒 | |
JP2004067358A (ja) | ロール状記録媒体及びその巻回方法 | |
JP2014065580A (ja) | 用紙カセット、及び印刷装置 | |
JP2004059282A (ja) | 記録媒体のホルダ及び記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