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7821A - 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87821A CN112087821A CN202010994247.5A CN202010994247A CN112087821A CN 112087821 A CN112087821 A CN 112087821A CN 202010994247 A CN202010994247 A CN 202010994247A CN 112087821 A CN112087821 A CN 1120878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mtc
- paging
- transmission
- sub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3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2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67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7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3146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101150096310 SIB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00465000 Mus musculus Prag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2447 hatc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50039363 SIB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0411 cell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6990 cholangiocarcin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9854 congenital contractural arachnodactyl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ZRBFEDMQRDRUDG-UHFFFAOYSA-N silicon hexaboride Chemical compound B12B3[Si]45B3B2B4B51 ZRBFEDMQRDRUD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3498 Non-syndromic pontocerebellar hypopla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754 hybrid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7262 paroxysmal cold hemoglobinur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4351 pontocerebellar hypopla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0649 small cell carcin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窄频带用终端装置利用比系统频带窄的频带进行无线通信。待机状态的窄频带用终端装置在步骤ST9001中对小区A进行保留呼叫,在步骤ST9002中,进行从小区发送的信号的非连续接收,并且在步骤ST9003中,判断信号的接收状态、例如能否接收信号。若判断为不能接收信号,则窄频带用终端装置继续进行非连续接收,并且在步骤ST9004中移动至小区的圈外。若在步骤ST9005中判断为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结束,则返回至步骤ST9002,进行非连续接收。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1月7日”、申请号为“201680005479.5”、题为“通信系统”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通信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团体即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中,研究了在无线区间方面被称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在包含核心网络以及无线接入网络(以下也统称为网络)的系统整体结构方面被称为系统架构演进(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SAE)的通信方式(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16)。该通信方式也被称为3.9G(3.9代)系统。
作为LTE的接入方式,下行方向采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上行方向采用SC-FDMA(Single Care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另外,LTE与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不同,不包含线路交换,仅为分组通信方式。
使用图1说明非专利文献1(第五章)所记载的、3GPP中与LTE系统的帧结构有关的决定事项。图1是表示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无线帧的结构的说明图。在图1中,一个无线帧(Radio frame)为10毫秒(ms)。无线帧被分割成十个大小相等的子帧(Subframe)。子帧被分割为两个大小相等的时隙(slot)。每个无线帧的第一个和第六个子帧包含下行链路同步信号(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同步信号包括第一同步信号(Prim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和第二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
非专利文献1(第五章)中记载了3GPP中的与LTE系统的信道结构相关的决定事项。设想在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封闭用户组)小区中也使用与non-CSG小区相同的信道结构。
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是从基站到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BCH传输块(transport block)被映射到40ms间隔中的四个子帧。不存在40ms定时的清楚的信令。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CFICH)是从基站到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CFICH从基站向移动终端通知关于用于PDCCHs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码元的数量。PCFICH以每个子帧进行发送。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是从基站到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DCCH对后述的传输信道之一即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的资源分配(allocation)信息、后述的传输信道之一即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PCH)的资源分配(allocation)信息、以及与DL-SCH有关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信息进行通知。PDCCH传送上行链路调度许可(Uplink Scheduling Grant)。PDCCH传送对上行链路发送的响应信号即ACK(Acknowledgement)/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PDCCH也称为L1/L2控制信号。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是从基站到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DSCH中映射有作为传输信道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以及作为传输信道的PCH。
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PMCH)为从基站到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MCH中映射有作为传输信道的多播信道(Multicast Channel:MCH)。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是从移动终端到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UCCH传送对下行链路发送的响应信号(responsesignal)即ACK/Nack。PUCCH传送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报告。CQI是表示接收到的数据的品质、或者通信线路品质的品质信息。PUCCH还传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是从移动终端到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USCH中映射有作为传输信道之一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
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是从基站到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HICH传送对上行链路发送的响应信号即Ack/Nack。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是从移动终端到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RACH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random access preamble)。
下行参照信号(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是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已知的码元。定义有以下五种下行参考信号。小区固有参照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Signals:CRS)、MBSFN参照信号(MBSFN reference signals)、UE固有参照信号(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即数据解调用参照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DM-RS)、定位参照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PRS)、信道信息参照信号(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CSI-RS)。移动终端的物理层的测定包括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测定。
说明非专利文献1(第5章)所记载的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下行链路传输信道中的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BCH)被广播到其基站(小区)的整个覆盖范围。BCH被映射到物理广播信道(PBCH)。
对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适用利用HARQ(HybridARQ,混合ARQ)进行的重发控制。DL-SCH能向基站(小区)的整个覆盖范围进行广播。DL-SCH支持动态或者准静态(Semi-static)的资源分配。准静态的资源分配也被称为持久调度(Persistent Scheduling)。DL-SCH为了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支持移动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DL-SCH被映射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
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PCH)为了能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支持移动终端的DRX。PCH要求对基站(小区)的整个覆盖范围进行广播。PCH被映射到能动态地用于话务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那样的物理资源。
多播信道(Multicast Channel:MCH)用于向基站(小区)的整个覆盖范围进行广播。MCH支持多小区发送中的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服务(MTCH和MCCH)的SFN合成。MCH支持准静态的资源分配。MCH被映射到PMCH。
上行链路传输信道中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适用利用了HARQ(Hybrid ARQ)所进行的重发控制。UL-SCH支持动态或者准静态(Semi-static)的资源分配。UL-SCH被映射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
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仅限于控制信息。RACH存在冲突的风险。RACH被映射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对HARQ进行说明。HARQ是利用自动重发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与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的组合来提高传送通路的通信品质的技术。HARQ具有的优点是,即使对于通信品质发生变化的传输线路,也能利用重发使纠错有效发挥作用。特别是在进行重新传输时,通过将首发的接收结果和重发的接收结果合成,也能进一步提高品质。
说明重发方法的一个示例。在接收侧无法对接收数据正确进行解码时,换言之,在产生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错误时(CRC=NG),从接收侧向发送侧发送“Nack”。接收到“Nack”的发送侧重发数据。在接收侧能够对接收数据正确进行解码时,换言之,在未产生CRC错误时(CRC=OK),从接收侧向发送侧发送“Ack”。接收到“Ack”的发送侧发送下一数据。
说明非专利文献1(第6章)所记载的逻辑信道(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CH)是用于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逻辑信道的BCCH被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广播信道(BCH)、或者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
寻呼控制信道(Paging Control Channel:PCCH)是用于发送寻呼信息(PagingInformation)以及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的变更的下行链路信道。PCCH用于以下场合:即,网络不知道移动终端的小区位置。逻辑信道的PCCH被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寻呼信道(PCH)。
共享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是用于移动终端与基站间的发送控制信息的信道。CCCH用于以下场合:即,移动终端与网络之间不具有RRC连接(connection)。在下行链路方向,CCCH被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在上行链路方向,CCCH被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
多播控制信道(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MCCH)为用于单点到多点的发送的下行信道。MCCH用于自网络向移动终端发送一个或若干个MTCH用的MBMS控制信息。MCCH仅被正在接收MBMS的移动终端所使用。MCCH被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多播信道(MCH)。
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DCCH)是用于以点对点方式发送移动终端与网络间的专用控制信息的信道。DCCH用于以下场合:即,移动终端处于RRC连接(connection)。DCCH在上行链路中被映射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在下行链路中被映射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
专用话务信道(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DTCH)为用于发送用户信息的、与个别移动终端进行点对点通信的信道。DTCH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都存在。DTCH在上行链路中被映射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在下行链路中被映射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
多播话务信道(Multicast Traffic channel:MTCH)是用于从网络向移动终端发送话务数据的下行链路信道。MTCH是仅被正在接收MBMS的移动终端所使用的信道。MTCH被映射到多播信道(MCH)。
CGI为小区全球标识(Cell Global Identification)。ECGI为E-UTRAN小区全球标识(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在LTE、后述的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以及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电信系统)中导入有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小区。
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小区是由操作人员确定有使用权的加入者的小区(以下有时会称为“特定加入者用小区”)。特定的加入者被许可接入PLMN(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的一个以上的小区。将允许特定的加入者接入的一个以上的小区称为“CSG小区(CSG cell(s))”。但是,PLMN存在接入限制。
CSG小区对固有的CSG标识(CSG identity:CSG ID)进行广播,是利用CSG指示(CSGIndication)来广播“TRUE”的PLMN的一部分。预先进行了使用登录并被许可的加入者组的成员利用接入许可信息中的CSG ID来接入CSG小区。
CSG ID通过CSG小区或小区来广播。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存在多个CSG ID。并且,为了使与CSG关联的成员的接入较为容易,由移动终端(UE)来使用CSG ID。
移动终端的位置追踪以由一个以上的小区构成的区域为单位来进行。位置追踪是为了即使在待机状态下也能追踪移动终端的位置,与移动终端通话,换言之,是为了能呼叫移动终端而进行的。该移动终端的位置追踪用的区域称为跟踪区。
在3GPP中,研究了被称为Home-NodeB(Home-NB;HNB,家庭基站)、Home-eNodeB(Home-eNB;HeNB,家庭基站)的基站。UTRAN中的HNB、以及E-UTRAN中的HeNB例如是面向家庭、法人、商业用的接入服务的基站。非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对HeNB以及HNB进行接入的三个不同的模式。具体而言,公开了开放接入模式(Open access mode)、封闭接入模式(Closedaccess mode)、以及混合接入模式(Hybrid access mode)。
各个模式具有如下特征。开放接入模式中,HeNB以及HNB作为通常的操作人员的常规小区进行操作。在封闭接入模式中,HeNB以及HNB作为CSG小区进行操作。该CSG小区是仅CSG成员能够接入的CSG小区。在混合接入模式中,HeNB以及HNB作为非CSG成员也被同时允许的CSG小区进行操作。换言之,混合接入模式的小区(也称为混合小区)是支持开放接入模式和封闭接入模式双方的小区。
在3GPP中存在有所有的物理单元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物理小区标识)中、为了由CSG小区使用而通过网络预约的PCI范围(参照非专利文献1的110.5.1.1章)。有时将分割PCI范围称为PCI拆分。与PCI拆分有关的信息(也称为PCI拆分信息)通过系统信息从基站向其覆盖的移动终端进行广播。被基站覆盖意味着将该基站作为服务小区。
非专利文献4公开了使用了PCI拆分的移动终端的基本动作。不具有PCI拆分信息的移动终端需要使用所有PCI,例如使用所有504码来进行小区搜索。与此相对,具有PCI拆分信息的移动终端能利用该PCI拆分信息来进行小区搜索。
此外,在3GPP中,进行了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的标准制定来作为版本10(参照非专利文献5、非专利文献6)。LTE-A以LTE的无线区间通信方式为基本,并在其中附加了一些新技术来构成。
在LTE-A系统中,为了支持高达100MHz的更宽的频带宽度(transmissionbandwidths),研究了对两个以上的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进行汇集(也称为聚合(aggregation))的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
在构成CA的情况下,UE具有与网络(Network:NW)唯一的RRC连接(RRCconnection)。在RRC连接中,一个服务小区提供NAS移动性信息和安全性输入。该小区称为主服务小区(Primary Cell:PCell)。下行链路中,与PCell相对应的载波是下行链路主分量载波(Downlink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DL PCC)。上行链路中,与PCell相对应的载波是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Uplink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UL PCC)。
根据UE的能力(能力(capability)),构成辅服务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来形成PCell和服务小区的组。下行链路中,与SCell相对应的载波是下行链路辅分量载波(Downlink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DL SCC)。上行链路中,与SCell相对应的载波是上行链路辅分量载波(Uplink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UL SCC)。
对于一个UE,构成一个PCell、与由一个以上的SCell构成的服务小区的组。
作为LTE-A中的新技术,包括支持更宽频带的技术(Wider bandwidthextension)、以及多点协同收发(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andreception:CoMP)技术等。3GPP中为了LTE-A而研究的CoMP记载在非专利文献7中。
在3GPP中,为了应对将来庞大的话务量,对利用构成小蜂窝小区(small cell)的小蜂窝eNB进行了研究。例如探讨通过设置多个小蜂窝eNB,构成多个小蜂窝小区,从而提高频率利用效率,以力图增大通信容量的技术等。具体而言,存在有UE与两个eNB连接来进行通信的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等。
另外,对即使没有由人进行的UE操作也能进行通信的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的要求提高。MTC例如能用于感测、测量监控、以及包裹追踪监控等很多服务方式。
伴随着对MTC的要求的提高,推测要处理较大数量的MTC用终端(MTC UE)。由此,对于MTC用终端,要求低成本以及长寿命。3GPP中,对MTC用终端的低成本化技术进行了研究。
另外,作为对被认可的频谱即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补足的工具,对使用未被认可的频谱即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系统的要求提高。作为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例子,存在有用于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的ISM(Industrial,Scientific and Medical:工业、科学和医学)频带。3GPP中利用LTE,研究了利用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作为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补足的工具的LAA(Licensed-Assisted Access:授权辅助访问)。
移动网络的话务量有增加趋势,通信速度也不断高速化。若LTE及LTE-A正式开始应用,则可预计通信速度将进一步高速化,话务量进一步增加。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300 V12.2.0
非专利文献2:3GPP TS36.304 V12.1.0
非专利文献3:3GPP S1-083461
非专利文献4:3GPP R2-082899
非专利文献5:3GPP TR 36.814V9.0.0
非专利文献6:3GPP TR 36.912V10.0.0
非专利文献7:3GPP TR 36.819V11.2.0
非专利文献8:3GPP TS 36.141V12.4.0
非专利文献9:3GPP TR 36.888V12.0.0
非专利文献10:3GPP R1-144563
非专利文献11:3GPP R1-144662
非专利文献12:3GPP R1-145101
非专利文献13:3GPP R1-143992
非专利文献14:3GPP TS36.213 V12.1.0
非专利文献15:3GPP R1-145132
非专利文献16:3GPP R1-144236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作为对低成本的MTC(Low Cost MTC:LC-MTC)的要求事项,可列举有削减频带、覆盖范围扩展以及降低功耗。进行了削减频带的LC-MTC用UE中,会产生无法对在整个系统频带中所广播的系统信息进行接收的问题。
在进行了覆盖范围扩展的LC-MTC用UE中,由于在扩展后的区域中来自小区的接收品质劣化,因此考虑进行反复进行发送的重复(repetition)发送。然而,对于寻呼(Paging)以及系统信息等,由于以往不进行重复发送,因此产生没有重复收发方法的问题。
另外,在LTE中使用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情况下,需要与使用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其它系统公平共存的方法。由此,LAA中,要求具备在数据发送之前进行对话前监听(Listen-before-talk)(Clear channel assessment:空闲信道评估)的功能以及长时间连续地不进行数据通信的功能。另外,在没有从小区进行任何发送的情况下,为了使UE能与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进行同步或测定(measurement),提出了设置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同步用或测定(measurement)用的信号。
然而,在发送这样的信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与其它系统的冲突,也必须要保持与其它系统的公平性,要能够实现共存。存在以下问题,即:关于这样的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同步用或测定(measurement)用的信号的公平的共存方法尚不存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支持多种服务的情况下的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性能提高的通信系统。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具备通信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该基站装置构成能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小区,该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包含窄频带用终端装置,该窄频带用终端装置利用比所述小区中能使用的系统频带要窄的频带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窄频带用终端装置在所述小区的圈内处于待机状态时,实施非连续地进行接收从所述小区发送来的信号的接收动作的非连续接收,并且判断所述信号的接收状态,若所述信号的接收状态满足预先设定的移动条件,则继续所述非连续接收,并且移动至所述小区的圈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窄频带用终端装置在小区的圈内处于待机状态时,进行从小区发送来的信号的非连续接收,并且判断从小区发送来的信号的接收状态,若信号的接收状态满足移动条件,则继续非连续接收,并且移动至小区的圈外。由此,在没有小区再选择用的信息的情况下,能维持待机状态,因此可接收寻呼信号。另外,能削减窄频带用终端装置的功耗。另外,能使通信系统的结构变得简易,因此能降低作为通信系统的误动作。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通过以下详细的说明和附图会变得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无线帧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3GPP中探讨的LTE方式的通信系统700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移动终端即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71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基站即图2所示的基站72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MME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UE)所进行的从小区搜索到待机动作为止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混合存在有宏蜂窝eNB和小蜂窝eNB的情况下的小区的结构的概念的图。
图8是表示现有技术的UE的RRC_Idle状态下处理的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LC—MTC UE的RRC_Idle状态下处理的步骤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LC—MTC UE的RRC_Idle状态下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LC—MTC UE的RRC_Idle状态下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寻呼的重复发送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的寻呼的重复发送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2中,从去除MBSFN子帧后的子帧中决定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的子帧的流程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5是表示进行EPDCCH的首发的子帧、和进行重复发送的子帧相同的情况下的帧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寻呼消息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寻呼消息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1的包含有EPDCCH的首发和重复发送的子帧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1的包含有EPDCCH的首发和重复发送的子帧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的DS发送以及UE的测定状况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的DS发送以及UE的测定状况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1的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的DS发送以及UE的测定状况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1中利用了DS发送和UE的测定的情况下到数据通信为止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1中利用了DS发送和UE的测定的情况下到数据通信为止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2是表示3GPP中所探讨的LTE方式的通信系统700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对图2进行说明。将无线接入网称为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演进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络)70。作为通信终端装置的移动终端装置(以下称为“移动终端(User Equipment:UE)”)71能与基站装置(以下称为“基站(E-UTRAN NodeB:eNB)”)72进行无线通信,利用无线通信进行信号的收发。
若针对移动终端71的控制协议,例如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电资源控制))和用户层面、例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分集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电链路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接入控制)、PHY(Physical layer,物理层)在基站72终止,则E-UTRAN由一个或多个基站72构成。
移动终端71与基站72之间的控制协议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电资源控制)进行广播(Broadcast)、寻呼(paging)、RRC连接管理(RRC connection management)等。RRC中的基站72与移动终端71的状态有RRC_Idle和RRCConnected。_
在RRC_Idle中进行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选择、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SI)的广播、寻呼(paging)、小区重选(cell re-selection)、移动性等。在RRC_Connected中,移动终端具有RRC连接(connection),能与网络进行数据的收发。此外,在RRC_Connected中,进行切换(Handover:HO)、相邻小区(Neighbour cell)的测定(测量(measurement))等。
基站72被分类成eNB76、以及Home-eNB75。通信系统700具有包括多个eNB76的eNB组72-1以及包括多个Home-eNB75的Home-eNB组72-2。另外,由核心网络即EPC(EvolvedPacket Core)和无线接入网即E-UTRAN70构成的系统被称为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分组系统)。有时将核心网络即EPC和无线接入网即E-UTRAN70统称为“网络”。
eNB76通过S1接口与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者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或者包含MME和S-GW的MME/S-GW部(以下有时称为“MME部”)73相连接,在eNB76与MME部73之间进行控制信息的通信。可以使一个eNB76与多个MME部73相连接。eNB76之间通过X2接口相连接,在eNB76之间进行控制信息的通信。
Home-eNB75通过S1接口与MME部73相连接,在Home-eNB75与MME部73之间进行控制信息的通信。可以使一个MME部73与多个Home-eNB75相连接。或者,Home-eNB75经由HeNBGW(Home-eNB GateWay,Home-eNB网关)74与MME部73相连接。Home-eNB75与HeNBGW74通过S1接口相连接,HeNBGW74与MME部73经由S1接口相连接。
一个或多个Home-eNB75与一个HeNBGW74相连接,通过S1接口进行信息的通信。HeNBGW74与一个或多个MME部73相连接,通过S1接口进行信息的通信。
MME部73以及HeNBGW74为上位装置,具体而言是上位节点,对基站即eNB76以及Home-eNB75与移动终端(UE)71的连接进行控制。MME部73构成核心网络即EPC。基站72和HeNBGW74构成E-UTRAN70。
另外,在3GPP中研究了下述结构。Home-eNB75之间的X2接口被支持。即,Home-eNB75之间通过X2接口相连接,在Home-eNB75之间进行控制信息的通信。从MME部73来看,可以将HeNBGW74视为Home-eNB75。从Home-eNB75来看,可以将HeNBGW74视为MME部73。
无论是Home-eNB75经由HeNBGW74与MME部73相连接的情况、还是直接与MME部73相连接的情况,Home-eNB75与MME部73之间的接口均同样为S1接口。
基站装置72可以构成一个小区,也可以构成多个小区。各小区具有预先决定的范围以作为可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范围即覆盖范围,在覆盖范围内能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在一个基站装置构成多个小区的情况下,各个小区都构成为可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移动终端即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71的结构的框图。对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71的发送处理进行说明。首先,来自协议处理部801的控制数据、以及来自应用部802的用户数据被保存到发送数据缓冲部803。发送数据缓冲部803中保存的数据被传送给编码器部804,进行纠错等编码处理。也可以存在不实施编码处理而直接从发送数据缓冲部803向调制部805输出的数据。由编码器部804编码处理后的数据在调制部805进行调制处理。经调制的数据被转换为基带信号后,输出至频率转换部806,被转换为无线发送频率。之后,从天线807向基站72发送发送信号。
另外,移动终端71的接收处理以如下方式执行。由天线807接收来自基站72的无线信号。接收信号通过频率转换部806从无线接收频率转换为基带信号,在解调部808中进行解调处理。解调后的数据被传送到解码器部809,进行纠错等解码处理。经解码的数据中,控制数据传送到协议处理部801,用户数据传送到应用部802。移动终端71的一系列处理由控制部810控制。因此,虽然在图3中进行了省略,但控制部810与各部801~809连接。
图4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基站即图2所示的基站72的结构的框图。对图4所示的基站72的发送处理进行说明。EPC通信部901进行基站72与EPC(MME部73等)、HeNBGW74等之间的数据收发。其它基站通信部902与其它基站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EPC通信部901、以及其它基站通信部902分别与协议处理部903进行信息的交换。来自协议处理部903的控制数据、还有来自EPC通信部901以及其它基站通信部902的用户数据及控制数据被保存到发送数据缓冲部904。
发送数据缓冲部904中保存的数据被传送给编码器部905,进行纠错等编码处理。也可以存在不实施编码处理而直接从发送数据缓冲部904向调制部906输出的数据。编码后的数据在调制部906中进行调制处理。经调制的数据被转换为基带信号后,输出至频率转换部907,被转换为无线发送频率。之后,利用天线908对一个或者多个移动终端71发送发送信号。
另外,基站72的接收处理以如下方式执行。通过天线908来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71的无线信号。接收信号通过频率转换部907从无线接收频率转换为基带信号,在解调部909中进行解调处理。经解调的数据被传送到解码器部910,进行纠错等解码处理。经解码的数据中,控制数据传送到协议处理部903或者EPC通信部901、其它基站通信部902,用户数据传送到EPC通信部901、其它基站通信部902。基站72的一系列处理由控制部911控制。因此,虽然在图4中进行了省略,但控制部911与各部901~910连接。
图5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MME的结构的框图。图5中示出上述图2所示的MME部73所包含的MME73a的结构。PDN GW通信部1001进行MME73a与PDN GW之间的数据收发。基站通信部1002进行MME73a与基站72之间的经由S1接口的数据收发。在从PDN GW接收到的数据是用户数据时,用户数据从PDN GW通信部1001经由用户层面通信部1003传送到基站通信部1002,并被发送至一个或者多个基站72。在从基站72接收的数据是用户数据时,用户数据从基站通信部1002经由用户层面通信部1003传送到PDN GW通信部1001,并被发送至PDN GW。
在从PDN GW接收到的数据是控制数据时,控制数据从PDN GW通信部1001传送到控制层面控制部1005。在从基站72接收到的数据是控制数据时,控制数据从基站通信部1002传送到控制层面控制部1005。
HeNBGW通信部1004设置在存在HeNBGW74的情况下,根据信息类别来进行MME73a与HeNBGW74之间的经由接口(IF)的数据收发。从HeNBGW通信部1004接收到的控制数据从HeNBGW通信部1004传送到控制层面控制部1005。控制层面控制部1005中的处理结果经由PDN GW通信部1001被发送到PDN GW。此外,利用控制层面控制部1005处理后的结果经由基站通信部1002并通过S1接口被发送给一个或多个基站72,还经由HeNBGW通信部1004被发送给一个或多个HeNBGW74。
控制层面控制部1005中包含NAS安全部1005-1、SAE承载(bearer)控制部1005-2、空闲状态(Idle State)移动性管理部1005-3等,进行对控制层面的整体处理。NAS安全部1005-1负责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消息的安全等。SAE承载控制部1005-2进行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系统构架演进)的承载的管理等。空闲状态移动性管理部1005-3进行待机状态(也称为空闲状态(Idle State);LTE-IDLE状态、或简称为空闲)的移动性管理、待机状态时的寻呼信号的生成及控制、所覆盖的一个或者多个移动终端71的跟踪区域的添加、删除、更新、检索、跟踪区域列表管理等。
MME73a向一个或者多个基站72进行寻呼信号的分配。另外,MME73a进行待机状态(Idle State,闲置状态)的移动性控制(Mobility control)。MME73a在移动终端处于待机状态时、以及处于激活状态(Active State)时进行跟踪区域(Tracking Area)列表的管理。MME73a通过向属于注册(registered)有UE的追踪区域(跟踪区域,Tracking Area)的小区发送寻呼消息,从而起动寻呼协议。与MME73a相连接的Home-eNB75的CSG的管理、CSG ID的管理、以及白名单管理可以由空闲状态移动性管理部1005-3来进行。
接着,示出了通信系统中小区搜索方法的一个示例。图6是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UE)所进行的从小区搜索到待机动作为止的概要的流程图。移动终端在开始小区搜索后,在步骤ST1中利用从周边的基站发送的第一同步信号(P-SS)、以及第二同步信号(S-SS)来获得时隙定时、帧定时的同步。
P-SS与S-SS统称为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同步信号(SS)中分配有与分配给每个小区的PCI一一对应的同步码。PCI的数量设为504个。利用该504个PCI来取得同步,并对取得同步的小区的PCI进行检测(确定)。
接着在步骤ST2中,对取得同步的小区检测从基站发送给每个小区的参照信号(参考信号:RS)即小区固有参照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并对RS的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进行测定。参照信号(RS)使用与PCI一一对应的编码。该编码取得相关性从而与其它小区分离。通过从步骤ST1中确定的PCI中导出该小区的RS用编码,从而能检测RS,测定RS的接收功率。
接着在步骤ST3中,从到步骤ST2为止检测到的一个以上的小区中选择RS的接收品质最好的小区、例如RS的接收功率最高的小区、即最佳小区。
接着,在步骤ST4中,接收最佳小区的PBCH,从而获得广播信息即BCCH。PBCH上的BCCH中映射有包含小区结构信息的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主信息块)。因此,通过接收PBCH并获得BCCH,从而能获得MIB。作为MIB的信息,例如有DL(下行链路)系统带宽(也称为发送带宽设定(transmission bandwidth configuration:dl-bandwidth))、发送天线数、SFN(System Frame Number,系统帧号)等。
接着在步骤ST5中,在MIB的小区结构信息的基础上接收该小区的DL-SCH,并获取广播信息BCCH中的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1。SIB1中包含与接入该小区有关的信息、与小区选择有关信息、其它SIB(SIBk;k≥2的整数)的调度信息。此外,SIB1中包含追踪区域码(Tracking Area Code:TAC)。
接着,在步骤ST6中,移动终端对步骤ST5中接收到的SIB1的TAC与移动终端已经保存的追踪区域列表内的跟踪区域标识(Tracking Area Identity:TAI)的TAC部分进行比较。跟踪区域列表也称为TAI列表(TAI list)。TAI为用于识别追踪区域的标识信息,由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国家码)、MNC(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网络码)、以及TAC(Tracking Area Code)构成。MCC为国家码。MNC为网络码。TAC为追踪区域的码编号。
若步骤ST6中比较的结果为步骤ST5中接收到的TAC与追踪区域列表内所包含的TAC相同,则移动终端在该小区进入待机动作。若比较结果为步骤ST5中接收到的TAC未包含在追踪区域列表内,则移动终端通过该小区向包含有MME等的核心网络(Core Network,EPC)请求变更追踪区域,以进行TAU(Tracking Area Update,跟踪区域更新)。
构成核心网络的装置(以下有时称为“核心网络侧装置”)基于与TAU请求信号一起从移动终端发送过来的该移动终端的识别编号(UE-ID等)来进行跟踪区域列表的更新。核心网络侧装置将更新后的跟踪区域列表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基于接收到的跟踪区域列表来重写(更新)移动终端所保存的TAC列表。此后,移动终端在该小区进入待机动作。
随着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终端的普及,导致利用蜂窝类无线通信进行的话务量爆发式增长,使人担心世界上无线资源的不足。与此对应地,为了提高频率利用效率,开始探讨小蜂窝小区化,进行空间分离。
在现有的小区结构中,由eNB构成的小区具有较宽范围的覆盖范围。以往,利用由多个eNB构成的多个小区的较宽范围的覆盖范围,来构成小区,以覆盖某个区域。
在小蜂窝小区化的情况下,由eNB构成的小区具有比由现有的eNB构成的小区的覆盖范围要窄的覆盖范围。因而,与现有技术相同,为了覆盖某个区域,相比现有的eNB,需要大量的小蜂窝小区化后的eNB。
在以下的说明中,像由以往的eNB构成的小区那样,将构成较宽范围的覆盖范围的小区、即覆盖范围区域较宽的小区称为“宏蜂窝小区”,将构成宏蜂窝小区的eNB称为“宏蜂窝eNB”。此外,像小蜂窝小区化后的小区那样,将构成较窄范围的覆盖范围的小区、即覆盖范围区域较窄的小区称为“小蜂窝小区”,将构成小蜂窝小区的eNB称为“小蜂窝eNB”。
宏蜂窝eNB例如可以是非专利文献8中所记载的“广域基站(Wide Area BaseStation)”。
小蜂窝eNB例如可以是低功率节点、局部区域节点、及热点等。另外,小蜂窝eNB可以是构成微微小区的微微eNB、构成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eNB、HeNB、RRH(Remote RadioHead:射频拉远头)、RRU(Remote Radio Unit:射频拉远单元)、RRE(Remote RadioEquipment:射频拉远设备)、或者RN(Relay Node:中继节点)。小蜂窝eNB可以是非专利文献8中记载的“局域基站(Local Area Base Station)”或“家庭基站(Home Base Station)”。
图7是表示混合存在有宏蜂窝eNB和小蜂窝eNB的情况下的小区的结构的概念的图。由宏蜂窝eNB构成的宏蜂窝小区具有范围比较宽的覆盖范围1301。由小蜂窝eNB构成的小蜂窝小区具有与宏蜂窝eNB(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1相比范围较窄的覆盖范围1302。
在混合存在有多个eNB的情况下,存在由某个eNB构成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包含在由其它eNB构成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内的情况。在图7所示的小区的结构中,如参照标号“1304”或“1305”所示,存在由小蜂窝eNB构成的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2包含在由宏蜂窝eNB构成的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1内的情况。
如参照标号“1305”所示,还存在多个例如2个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2包含在1个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1内的情况。移动终端(UE)1303例如包含在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2内,经由小蜂窝小区进行通信。
在图7所示的小区的结构中,如参照标号“1306”所示,出现由宏蜂窝eNB构成的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1与由小蜂窝eNB构成的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2复杂地重复的情况。
此外,如参照标号“1307”所示,还出现由宏蜂窝eNB构成的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1与由小蜂窝eNB构成的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2不重复的情况。
而且,如参照标号“1308”所示,还出现由多个小蜂窝eNB构成的多个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2在由一个宏蜂窝eNB构成的一个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1301内构成的情况。
另外,对即使没有由人进行的UE操作也能进行通信的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的要求提高。MTC例如能用于感测、测量监控、以及包裹追踪监控等很多服务方式。
伴随着对MTC的要求的提高,推测要处理较大数量的MTC用终端(MTC UE)。由此,对于MTC用终端,要求低成本以及长寿命。
3GPP中,进行了MTC用终端的低成本化技术的研究(参照非专利文献9)。作为对低成本的MTC(Low Cost MTC:LC-MTC)的要求事项,列举有如下(1)~(3)三个事项。
(1)频带削减(reduced bandwidth)
(2)覆盖范围扩展(coverage enhancement)
(3)降低功耗(power consumption reduction)
在3GPP中探讨了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事项的解决方案。关于作为低成本的MTC用终端装置的LC-MTC用UE(以下有时称为“LC-MTC UE”),在下文进行说明。
以往,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SI)利用PDCCH以及PDSCH在整个系统频带中被广播。然而,要求削减支持的频带的LC-MTC UE无法接收在整个系统频带中被广播的SI。由此,探讨针对LC-MTC UE的SI的新的通知方法。这里,由于要求削减支持的频带的LC-MTC UE利用比小区中能使用的系统频带要窄的频带进行无线通信,因此相当于窄频带用终端装置。
SI必须反复进行广播,因此要求削减向LC-MTC UE进行通知的SI。作为削减的SI,列举了用于初始接入的SIB的SIB1、SIB2以及SIB14以外的参数(参照非专利文献10)。由此,在削减的参数中,还加入了SIB3、SIB4、SIB5以及SIB6的小区再选择用的系统信息。
然而,RRC_Idle状态的UE必须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参照非专利文献2)。另外,若RRC_Idle状态的UE在相同的跟踪区域中,则不进行RRC连接,维持RRC_Idle状态不变,进行小区间的移动。
图8是表示现有技术的UE的RRC_Idle状态下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步骤ST8001中,RRC_Idle状态的UE对小区A进行保留呼叫(camp on)。
步骤ST8002中,对小区A进行保留呼叫的RRC_Idle状态的UE进行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
步骤ST8003中,UE进行小区再选择(cell reselection)处理。具体而言,UE接收小区A广播的与小区再选择处理相关的系统信息(以下有时称为“小区再选择用系统信息”),利用小区再选择用系统信息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
步骤ST8004中,UE检测小区X作为小区再选择处理的结果。
步骤ST8005中,UE接收检测到的小区X的广播信息,基于接收到的广播信息,判断检测到的小区X的SIB1的TAC是否与小区再选择处理之前从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A接收到的TAC相同。在检测到的小区X的SIB1的TAC与从小区A接收到的TAC不同的情况下,移动至步骤ST8006。在检测到的小区X的SIB1的TAC与从小区A接收到的TAC相同的情况下,UE维持RRC_Idle状态不变,移动至步骤ST8007。
步骤ST8006中,UE经由检测到的小区X,进行TAU(Tracking Area Update:跟踪区域更新)。进行了TAU的处理之后,UE返回至RRC_Idle状态,移动至步骤ST8007。
步骤ST8007中,UE对检测到的小区X进行保留呼叫。若UE对检测到的小区X进行保留呼叫,则返回步骤ST8002,依据检测到的小区X的非连续接收周期,再次进行上文所述的步骤ST8002~步骤ST8007的处理。
在向LC-MTC UE进行通知的SI被实施了削减,LC-MTC UE无法获取小区再选择用的系统信息的情况下,产生该UE无法在RRC_Idle状态时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的问题。
若无法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则在进行保留呼叫的服务小区的接收品质下降的情况下,产生UE移动至圈外的问题。
另外,在UE从RRC_Idle状态移动至圈外的情况下,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等的设定被重置,从而产生该UE无法接收寻呼消息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中公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在非连续接收周期用计时器(以下有时称为“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结束时,LC-MTC UE与服务小区同步,进行寻呼消息的检测动作。LC-MTC UE即使移动至圈外,也将非连续接收计时器设为激活(active)。换言之,维持非连续接收计时器。也可以将在圈外维持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的状态作为新的状态。或者,也能够作为RRC_Idle状态中的一个状态。
LC-MTC UE也可以不从小区接收小区再选择用系统信息。小区也可以不向LC-MTCUE通知小区再选择用系统信息。LC-MTC UE也可以在RRC_Idle状态时不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
由此,LC-MTC UE即使没有小区再选择用系统信息,也能进行非连续接收,能接收寻呼消息。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LC—MTC UE的RRC_Idle状态下处理的步骤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步骤ST9001中,RRC_Idle状态的LC-MTC UE例如对小区A进行保留呼叫。
步骤ST9002中,对小区A进行保留呼叫的RRC_Idle状态的LC-MTC UE进行非连续接收。LC-MTC UE不从小区A接收小区再选择用系统信息,不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
步骤ST9003中,LC-MTC UE判断从保留呼叫的小区A发送来的信号的接收状态。具体而言,LC-MTC UE判断小区的接收品质是否未劣化而可进行接收。判断为可接收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T9002,继续非连续接收处理。判断为并非可接收、即无法接收的情况下,判断为满足预先确定的移动条件,移动至步骤ST9004。
步骤ST9004中,LC-MTC UE移动至圈外。作为移动至圈外的判断,例如可以设为在服务小区的接收品质变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移动至圈外。
预先确定的阈值可以预先根据标准等静态决定,也可以新设置作为LC-MTC UE用的SI的参数由小区进行广播,也可以单独利用RRC信令由小区向LC-MTC UE进行通知。预先设定的阈值也可以根据LC-MTC UE的终端能力来决定。
LC-MTC UE在圈外状态下也维持非连续接收计时器(DRX计时器)。即使在圈外状态下,也至少能维持非连续接收计时器,从而使LC-MTC UE能确定非连续接收定时。
步骤ST9005中,LC-MTC UE判断非连续接收计时器是否结束。若判断为非连续接收计时器没有结束,即未结束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T9005的处理直到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结束。判断为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结束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T9002,与移动至圈外之前已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A取得同步,进行非连续接收。
LC-MTC UE可以对用于与移动至圈外之前已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取得同步的信息、以及从小区接收到的系统信息进行保持。作为用于取得同步的信息的示例,有小区标识等。
图9所示的流程图中,在判断为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结束的情况下,与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取得同步,进行非连续接收。由此,也可以将为了取得同步所需的时间等、到进行非连续接收为止所需的时间也考虑在内来设定非连续接收计时器。例如,可以设定为比经过非连续接收周期的一个周期的时刻要早的时刻,或者设定为比非连续接收周期要短的时间。
本实施方式中,LC-MTC UE不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因此在服务小区的接收品质、例如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等小区的参考信号(RS)的接收品质劣化的情况下,移动至圈外。
以往,在UE移动至圈外的情况下,从RRC_Idle状态脱离,并重置用于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的设定。由此,非连续接收计时器也被重置。
然而,本实施方式中,即使移动至圈外,非连续接收计时器也得以维持。由此,即使暂时移动至圈外,也能利用非连续接收计时器,再次对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进行非连续接收。小区在具有寻呼消息的情况下,在非连续接收周期中向LC-MTC UE通知寻呼消息,因此LC-MTC UE能接收从小区通知来的寻呼消息。
通过利用本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方法,LC-MTC UE即使没有小区再选择用的信息,也能维持RRC_Idle状态。由此,能接收寻呼消息。由此,LC-MTC UE例如能接收从MTC运营商或MTC服务器等通知来的指令以及数据。
另外,小区不需要对LC-MTC UE广播小区再选择用的信息,因此能削减广播的SI的信息量。另外,LC-MTC UE不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以及小区选择处理,因此能实现LC-MTC UE的低功耗化。另外,由于能降低处理数量,因此结构变得简单,能减少作为系统的误动作。
虽然公开了设置在圈外维持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的状态,即RRC_Idle状态中的一个状态,但在该情况下无法进行以往的向圈外移动的处理。
可以重新设置以往的向圈外移动的处理。LC-MTC UE中,在非连续接收失败了预先确定的次数的情况下,向以往的圈外移动。在非连续接收定时中,在无法与小区取得同步的情况下,以及在无法接收控制信号或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可以设为非连续接收失败。作为非连续接收的失败,在图9的步骤ST9003中,也可以设为因接收品质的劣化而导致无法接收的情况。
作为失败了预先确定的次数的情况下,可以是连续地失败了预先确定的次数的情况,也可以是在预先确定的期间中失败了预先确定的次数的情况。预先确定的次数、预先确定的期间等用于使LC-MTC UE移动至以往的圈外而所必须的信息,可以预先由标准等来决定,也可以作为LC-MTC UE用的SI进行广播。或者,也可以在初始接入时的RRC连接时从小区被通知。
由此,LC-MTC UE不会永久地持续处于维持非连续接收计时器,反复进行非连续接收的状态。由此,能降低LC-MTC UE的功耗。
实施方式1变形例1
在本变形例中,公开了解决实施方式1中所示问题的其它方法。LC-MTC UE在移动至圈外时,进行小区选择处理。作为启动小区选择处理的触发的示例,可以设为移动至圈外时,也可以设为在移动至圈外之后、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结束时。
LC-MTC UE也可以不从小区接收小区再选择用系统信息。小区也可以不向LC-MTC通知小区再选择用系统信息。LC-MTC UE也可以在RRC_Idle时不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
由此,LC-MTC UE即使没有小区再选择用的信息,也能进行非连续接收,能接收寻呼消息。
在将启动小区选择处理的触发设为移动至圈外时的情况下,能迅速地进行小区选择处理,因此根据电波传输环境的变化,能迅速地检测良好的小区,能迅速地移动至与良好的小区进行通信。
在将启动小区选择处理的触发设为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结束时的情况下,小区的检测与非连续接收周期匹配进行,因此无法迅速地检测小区,可能产生延迟。然而,在小区选择处理中,在选择了移动至圈外之前已进行保留呼叫的小区的情况下,由于没有进行无用的接收,因此能降低LC-MTC UE的功耗。
在将启动小区选择处理的触发设为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结束时的情况下,LC-MTCUE在移动至圈外时可以维持非连续接收计时器。也可以将在圈外维持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的状态作为新的状态。或者,也能够作为RRC_Idle状态中的一个状态。
LC-MTC UE在小区选择处理中选择了小区的情况下,也可设为未必一定要进行RRC连接确立(RRC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处理。
选择了小区之后,在选择出的小区与选择前的小区属于相同追踪区域(TA)的情况下,不进行RRC连接确立处理,而依据选择出的小区的广播信息,移动至RRC_Idle状态。
选择了小区之后,在选择出的小区与选择前的小区不属于相同追踪区域(TA)的情况下,进行RRC连接确立处理,进行TAU。
从而,能根据需要省去选择了小区后的RRC连接确立处理,因此能降低LC-MTC UE的功耗。
虽然公开了LC-MTC UE在小区选择处理中选择了小区的情况下,可以设为未必一定要进行RRC连接确立(RRC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处理,但也可进行周期性TAU。也可以进行用于周期性TAU的RRC连接确立(RRC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处理。由此,能在核心网络侧进行LC-MTC UE的移动管理。
LC-MTC UE在无法通过小区选择处理来选择小区的情况下,移动至以往的圈外。
也可以适用实施方式1所公开的以往的移动至圈外的处理。在LC-MTC UE中,在进行小区选择处理来代替非连续接收,且小区选择处理失败了预先确定的次数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移动至以往的圈外。由此,在存在暂时的电波传输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可选择小区。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LC—MTC UE的RRC_Idle时的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个示例。图10所示的流程图与前述图9所示的流程图类似,因此对相同的步骤标注相同的步骤编号,并省略共通的说明。
图10中,示出了将启动小区选择处理的触发设为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结束时的情况下的例子。LC-MTC UE在移动至圈外的情况下也维持非连续接收计时器。
进行了步骤ST9001~步骤ST9004的处理之后,在步骤ST9005中,LC-MTC UE判断非连续接收计时器是否结束。在非连续接收计时器未结束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T9005的处理直到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结束。在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结束的情况下,移动至步骤ST1001。
步骤ST1001中,LC-MTC UE启动小区选择处理。
步骤ST1002中,LC-MTC UE通过小区选择处理选择小区X。
步骤ST1003中,判断选择出的小区X是否是在圈外移动前已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步骤ST1003中,在判断为选择出的小区X是在圈外移动前已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T9002,进行非连续接收。由于在圈外移动前已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中将非连续接收计时器设为激活,因此在判断为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结束之后,能立即对该小区进行非连续接收。
在选择出的小区X是在圈外移动前已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方式,能省略LC-MTC UE选择了小区后的处理、即从步骤ST1004到步骤ST1006的处理。由此,能力图实现LC-MTC UE的低功耗化。
步骤ST1003中,在判断为选择出的小区X不是在圈外移动前已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的情况下,移动至步骤ST1004。
步骤ST1004中,UE接收选择出的小区X的广播信息,基于接收到的广播信息,判断选择出的小区X的SIB1的TAC是否与从圈外移动前已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A接收到的TAC相同。在选择出的小区X的SIB1的TAC与从小区A接收到的TAC不同的情况下,移动至步骤ST1005,在选择出的小区X的SIB1的TAC与从小区A接收到的TAC相同的情况下,UE维持RRC_Idle状态不变,移动至步骤ST1006。
步骤ST1005中,UE经由选择出的小区X,进行TAU。进行了TAU的处理之后,UE返回至RRC_Idle状态,移动至步骤ST1006。
步骤ST1006中,UE对选择出的小区X进行保留呼叫。若UE对小区X进行保留呼叫,则依据选择出的小区X的非连续接收周期,返回步骤ST9002,再次进行上文所述的步骤ST9002~步骤ST1006的处理。
步骤ST1002中,在无法通过小区选择处理来选择小区的情况下,移动至以往的圈外。
步骤ST1002中,在通过小区选择处理,选择了在移动至圈外之前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移动至步骤ST9002的非连续接收处理,而移动至步骤ST1004。也可省略步骤ST1003的判断处理。
在选择了移动至圈外之前已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的情况下,变得无法立即进行非连续接收,但由于能省略步骤ST1003的处理,因此能使控制简单。
LC-MTC UE可以将用于与移动至圈外之前已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取得同步的信息、以及从小区接收到的系统信息进行保持。作为用于取得同步的信息的示例,有小区标识等。
在将启动小区选择处理的触发设为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结束时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小区选择处理所需的时间等、到进行非连续接收为止所需的时间也考虑在内来设定非连续接收计时器。例如,可以设定为比经过非连续接收周期的一个周期的时刻要早的时刻,或者设定为比非连续接收周期要短的时间。
通过本变形例公开的方法,能获得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另外,由于不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因此能实现LC-MTC UE的低功耗化。另外,由于能降低处理数量,因此结构变得简单,能减少作为系统的误动作。
在前述实施方式1公开的方法中,在初始接入时暂时选择了小区的情况下,之后不改变服务小区。与此相对,本变形例中,在LC-MTC UE移动至圈外的情况下,由于小区选择处理被启动,因此能变更服务小区。
由此,即使在与圈外移动前已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间的电波传输环境发生了劣化的情况下,也能选择新的小区,因此能构建稳定的通信系统。
作为非连续接收计时器,也可设置新的非连续接收计时器。设为在圈外维持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的状态下有效的非连续接收周期计时器。
新的非连续接收计时器可以在系统中共用,也可以在MTC或LC-MTC UE中共用,也可以设为对每个小区单独使用。或者,新的非连续接收计时器可以设为在预先设定的小组中共用。或者,新的非连续接收计时器也可以设为对每个LC-MTC UE单独使用。
作为LC-MTC UE识别新的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的方法的具体例,公开以下(1)~(5)五种。
(1)预先根据标准等静态决定。有效适用于在系统中共用的情况、在LC-MTC UE中共用的情况。能削减小区通知给LC-MTC UE的信息量。
(2)利用MIB通知。有效适用于对每个小区单独使用的情况。由于MIB由系统频带中央的六个资源块(6RBs)来通知,因此即使是频带被削减后的LC-MTC UE也能进行接收。
(3)利用LC-MTC UE用的SI通知。有效适用于对每个小区单独使用的情况、或对每个LC-MTC UE单独使用的情况。能不受LC-MTC UE的RRC状态(RRC_Idle、RRC_Connected)影响,进行接收。
(4)利用RRC信令通知。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初始接入(Initial access)时进行通知。可以适用于对每个小区单独使用的情况、或对每个LC-MTC UE单独使用的情况。与利用MIB、SI进行通知的情况相比,能通知更大量的参数。反之,能削减利用MIB、SI进行通知的信息量。
(5)预先根据标准等静态决定多个计时器值,预先设置与各计时器值对应的指示(indication)。可以在MIB或LC-MTC UE用的SI中包含指示,对LC-MTC UE进行通知。有效适用于对每个小区单独使用的情况、或对每个LC-MTC UE单独使用的情况。能削减MIB或SI的信息量。
实施方式1变形例2
在本变形例中,公开了解决实施方式1中所示的问题的其它方法。LC-MTC UE在RRC_Idle时进行小区选择处理。可以将小区选择处理设为在移动至圈外之前进行。也可以进行小区选择处理,来代替以往的小区再选择处理。
LC-MTC UE也可以不从小区接收小区再选择用系统信息。小区也可以不向LC-MTC通知小区再选择用系统信息。LC-MTC UE也可以在RRC_Idle时不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
由此,LC-MTC UE即使没有小区再选择用的信息,也能进行非连续接收,能接收寻呼消息。
在RRC_Idle时,由于没有小区选择处理的基准(criteria),因此本变形例中设有小区选择处理的基准。尤其设有在RRC_Idle时启动小区选择处理的基准。具体而言,设有启动小区选择处理的基准用的参数。小区将基准用的参数通知给LC-MTC UE。作为基准用的参数,例如为服务小区的接收品质的测定期间、测定滤波器系数、阈值等。
作为基准用的参数,也可以仅设置接收品质的阈值。接收品质的测定期间、测定滤波器系数也可以依照以往的小区选择处理。通过仅设置接收品质的阈值,从而能降低小区通知给LC-MTC UE的信息量。在设定了小区选择处理用的阈值的情况下,LC-MTC UE可以在服务小区的接收品质低于小区选择处理用的阈值时,启动小区选择。
由此,LC-MTC UE能在RRC_Idle时启动小区选择处理。
可以将启动小区选择处理的阈值设为高于移动至以往的圈外的接收品质的值。或者,将其设为比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公开的用于移动至圈外的接收品质或用于移动至圈外的阈值要高的值。由此,LC-MTC UE能在移动至圈外之前启动小区选择处理。
以往,利用小区再选择处理用系统信息来启动小区再选择处理。然而,无法获取小区再选择处理用系统信息的LC-MTC UE无法执行小区再选择处理。于是,可以使LC-MTC UE进行小区选择处理。
然而,以往,小区选择处理通过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被启动。该情况下,在RRC_Idle时需要进行NAS的判断,因此处理变得复杂。于是,LC-MTC UE可以在RRC_Idle时,不需要NAS指示而进行小区选择处理。LC-MTC UE也可以在RRC_Idle时根据AS(Access Stratum:接入层)的判断来进行小区选择处理。
在RRC_Idle时启动小区选择处理的基准用的参数可以在系统中共用,也可以在MTC或LC-MTC UE中共用,也可以作为对每个小区单独使用。或者,所述基准用的参数可以设为在预先设定的小组中共用。或者,条件用的参数也可以对每个LC-MTC UE单独使用。另外,所述基准用的参数也可以是前文所述的组合。
作为LC-MTC UE识别基准用的参数的方法的具体例,公开以下(1)~(5)五种。
(1)预先根据标准等静态决定。有效适用于设为在系统中共用、或在LC-MTC UE中共用的参数的情况。能削减小区通知给LC-MTC UE的信息量。
(2)利用MIB通知。有效适用于设为针对每个小区的参数的情况。由于MIB由系统频带中央的六个资源块来通知,因此即使是频带被削减后的LC-MTC UE也能进行接收。
(3)利用LC-MTC UE用的SI通知。有效适用于设为针对每个小区、或每个LC-MTC UE的参数的情况。能不受LC-MTC UE的RRC状态(RRC_Idle、RRC_Connected)影响,进行接收。
(4)利用RRC信令通知。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初始接入(Initial access)时进行通知。也可以适用于设为针对每个小区、或每个LC-MTC UE的参数的情况。与利用MIB、SI进行通知的情况相比,能通知更大量的参数。反之,能削减利用MIB、SI进行通知的信息量。
(5)预先根据标准等静态决定多个参数的小组,预先设置与各参数组对应的指示(indication)。可以在MIB或LC-MTC UE用的SI中包含所述指示,向LC-MTC UE进行通知。有效适用于设为针对每个小区、或每个LC-MTC UE的参数的情况。能削减MIB或SI的信息量。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LC—MTC UE的RRC_Idle时的处理的流程图的一个示例。图11所示的流程图与前述图10所示的流程图类似,因此对相同的步骤标注相同的步骤编号,并省略共通的说明。
步骤ST1101中,LC-MTC UE从小区A接收用于启动小区选择处理的阈值(以下有时称为“小区选择启动用阈值”)。
步骤ST9001中,RRC_Idle状态的LC-MTC UE对小区A进行保留呼叫。图11所示的例子中,小区A将其作为LC-MTC UE用的系统信息向LC-MTC UE进行通知。
步骤ST9002中,对小区A进行保留呼叫的LC-MTC UE进行非连续接收。
步骤ST1102中,LC-MTC UE利用从小区A接收到的小区选择启动用阈值,判断服务小区的接收品质是否低于小区选择启动用阈值。在判断为服务小区的接收品质低于小区选择启动用阈值的情况下,移动至步骤ST1001,在判断为服务小区的接收品质不低于小区选择启动用阈值的情况下,返回ST9002,进行非连续接收动作。
步骤ST1001中,启动小区选择处理。步骤ST1002中,LC-MTC UE通过小区选择处理选择小区X。
步骤ST1103中,UE接收从选择出的小区X通知的系统信息。该系统信息中包含用于启动小区X的小区选择处理的小区选择启动用阈值。即,UE通过从选择出的小区X接收系统信息,来接收小区选择启动用阈值。
在步骤ST1103中接收了小区X的小区选择启动用阈值的LC-MTC UE在步骤ST1004中,判断选择出的小区X的SIB1的TAC是否与之前刚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A、即在圈外移动前已进行了保留呼叫的小区A接收到的TAC相同。在选择出的小区X的SIB1的TAC与从小区A接收到的TAC不同的情况下,移动至步骤ST1005,在选择出的小区X的SIB1的TAC与从小区A接收到的TAC相同的情况下,UE维持RRC_Idle状态不变,移动至步骤ST1006。
步骤ST1005中,UE经由选择出的小区X,进行TAU。进行了TAU的处理之后,UE返回至RRC_Idle状态,移动至步骤ST1006。
步骤ST1006中,UE对选择出的小区X进行保留呼叫。若UE对小区X进行保留呼叫,则依据选择出的小区X的非连续接收周期,返回步骤ST9002,再次进行上文所述的步骤ST9002~步骤ST1006的处理。
通过上述方式,在RRC_Idle时LC-MTC UE能进行小区选择处理。通过进行小区选择处理,能选择接收品质良好的小区。RRC_Idle状态的LC-MTC UE通过执行小区选择处理,能尽可能消除移动至圈外的状况。
由此,即使在由于电波传输环境的变化使服务小区的接收品质的恶化状态持续的情况下,也能选择其他的小区,能利用其它小区进行通信。由此,能构建稳定的通信系统。
LC-MTC UE在小区选择时维持RRC_Idle状态。维持RRC_Idle时的设定。LC-MTCUE在小区选择处理中选择了小区的情况下,可以设为未必一定要进行RRC连接确立处理。
选择了小区之后,在选择出的小区与选择前的小区属于相同TA的情况下,不进行RRC连接确立处理,而依据该小区的广播信息维持RRC_Idle状态。
选择了小区之后,在选择出的小区与选择前的小区不属于相同TA的情况下,进行RRC连接确立处理,进行TAU。
从而,能够根据需要省去选择了小区后的RRC连接确立处理,因此能力图实现LC-MTC UE的低功耗化。
LC-MTC UE在无法通过小区选择处理来选择小区的情况下,移动至以往的圈外。也可以适用实施方式1所公开的以往的移动至圈外的处理。在LC-MTC UE中,作为代替非连续接收的小区选择处理,可以设为在小区选择处理失败了预先确定的次数的情况下,移动至以往的圈外。由此,在存在暂时的电波传输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可进行小区选择。
作为启动小区选择处理的触发的其它方法,也可以设为预先确定的定时或周期。LC-MTC UE以预先确定的周期、或预先确定的定时进行小区选择处理。预先确定的周期可以与非连续接收周期不同步,也可以为非连续接收周期的整数倍或整数分之一。从而,能独立于非连续接收周期设定小区选择处理的启动。从而,能根据LC-MTC UE的设置环境、运用环境,灵活地启动小区选择处理。
关于预先确定的定时或预先确定的周期的设定方法,采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公开的、关于新的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的方法即可。作为启动小区选择处理的触发,也可以组合预先确定的定时或预先确定的周期、与阈值来使用。从而,能根据LC-MTC UE的设置环境、运用环境以及电波传输环境,更加灵活地启动小区选择处理。
实施方式1变形例3
在本变形例中,公开了解决实施方式1中所示的问题的其它方法。LC-MTC UE在RRC_Idle时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此处,LC-MTC UE如何识别小区再选择处理所必须的参数(以下有时称为“小区再选择处理用参数”)成为了问题。针对LC-MTC UE的小区再选择处理用参数的设定方法、以及LC-MTC UE识别小区再选择处理用参数的方法进行公开。
LC-MTC UE的小区再选择处理参数可以在系统中共用,也可以在MTC或LC-MTC UE中共用,也可以对每个小区单独使用。也可以设为在预先确定的小组中共用。或者,也可以设为对每个LC-MTC UE单独使用。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情况的组合。
作为LC-MTC UE识别小区再选择处理用参数的方法的具体例,公开以下(1)~(5)五种。
(1)预先根据标准等静态决定。有效适用于在系统中共用的情况,在LC-MTC UE中共用的情况。从而,能削减小区通知给LC-MTC UE的信息量。
(2)利用MIB通知。有效适用于对每个小区单独使用的情况。由于MIB由系统频带中央的六个资源块来通知,因此即使是频带被削减后的LC-MTC UE也能进行接收。
(3)利用LC-MTC UE用的SI通知。有效适用于对每个小区单独使用的情况、或对每个LC-MTC UE单独使用的情况。能不受LC-MTC UE的RRC状态(RRC_Idle、RRC_Connected)影响,进行接收。
(4)利用RRC信令通知。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初始接入(Initial access)时进行通知。可以适用于对每个小区单独使用的情况、或对每个LC-MTC UE单独使用的情况。与利用MIB、SI进行通知的情况相比,能通知更大量的参数。能削减利用MIB、SI进行通知的信息量。
(5)预先根据标准等静态决定多个小区再选择处理用参数小组,预先设置与该小组对应的指示(indication)。可以在MIB或LC-MTC UE用的SI中包含该指示,向LC-MTC UE进行通知。有效适用于对每个小区单独使用的情况、或对每个LC-MTC UE单独使用的情况。从而,能削减MIB或SI的信息量。
对于每个参数或每个参数小组,也可以适用上文所述的方法。LC-MTC UE的小区再选择处理用参数也可以设为在TA内小区中共用。或者,LC-MTC UE的小区再选择处理用参数也可以设为在MTC或LC-MTC UE的预先确定的小组中共用。
从而,在利用所述具体例(4)的RRC信令进行通知的情况下,LC-MTC UE在RRC_Idle时进行小区再选择,在选择了相同的TA内的小区的情况下,也能继续使用该小区再选择处理用参数。在选择了相同的TA内的小区的情况下,对该小区也可不进行RRC连接。
从而,LC-MTC UE能继续执行小区再选择处理。另外,通过利用所述具体例(4)的RRC信令进行通知,从而能削减由MIB、SI进行通知的信息量。
作为其它方法,在LC-MTC UE进行了小区的变更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其必定进行RRC连接。可以适用利用所述具体例(4)的RRC信令进行通知的方法。从而,LC-MTC UE在RRC_Idle时进行小区再选择,即使在选择了相同的TA内的小区的情况下,也能进行RRC连接,利用RRC信令获取该小区的小区再选择用参数。
在不仅需要小区再选择参数,而且需要利用RRC信令向LC-MTC UE通知系统信息的情况下,LC-MTC UE可以设为在进行了小区变更的情况下进行RRC连接。LC-MTC UE可以在RRC连接期间通知系统信息。
实施方式1变形例4
实施方式1中,公开了要求削减向LC-MTC UE通知的SI的情况、作为削减的SI列举有用于初始接入的SIB即SIB1、SIB2、SIB14以外的参数的情况。
本变形例中,公开了削减SI的其它方法。以往的SI中,削减了小区再选择处理用SI的一部分。削减以往的小区再选择处理用SI的一部分作为LC-MTC UE的小区再选择处理用SI。小区向LC-MTC UE通知LC-MTC UE的小区再选择处理用SI。
以往的小区再选择用参数中、作为削减的参数的示例公开了以下的(1)~(7)。
(1)与速度相关的参数。例如“speedStateReselectionPars:速度状态重选参数”、以及其中的参数等。对于在预先设定的小区内移动的LC-MTC UE、以及不移动的LC-MTC UE不需要与速度相关的参数。由此,即使减少与速度相关的参数,在该LC-MTC UE中也能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
(2)与异频(inter-frequency)相关的参数。例如“cellReselectionServingFreqInfo:小区重选服务频率信息”、以及其中的参数、SIB5以及其中的参数等。对于在预先确定的载波频率下进行动作的LC-MTC UE,不需要与异频(inter-frequency)相关的参数。由此,即使削减与异频(inter-frequency)相关的参数,在该LC-MTC UE中也能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
(3)与异无线接入技术(inter-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相关的参数。例如“cellReselectionServingFreqInfo:小区重选服务频率信息”、以及其中的参数、SIB6以及其中的参数等。对于在预先确定的RAT下进行动作的LC-MTC UE,不需要与异无线接入技术(inter-RAT)相关的参数。由此,即使削减与异无线接入技术(inter-RAT)相关的参数,在该LC-MTC UE中也能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
(4)与优先级相关的参数。例如“cellReselectionPriority:小区重选优先级”等。对于在预先确定的载波频率下进行动作的LC-MTC UE,不需要与优先级相关的参数。由此,即使削减与优先级相关的参数,在该LC-MTC UE中也能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
(5)与测定频带相关的参数。例如“q-QualMinWB”等。对于在被削减后的频带中进行动作的LC-MTC UE,也可以将测定频带预先确定为被削减后的频带。该情况下,不需要与测定频带相关的参数。由此,即使削减与测定频带相关的参数,在该LC-MTC UE中也能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
(6)与RSRQ相关的参数。例如“s-IntraSearchQ”、“q-QualMinWB”等。LC-MTC UE可以预先决定将接收品质作为RSRP。该情况下,不需要与RSRQ相关的参数。由此,即使削减与RSRQ相关的参数,在该LC-MTC UE中也能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
(7)可以是所述(1)~(6)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全部。
以往的小区再选择用参数中、作为不削减的参数的示例公开了以下的(1)~(6)。
(1)与小区再选择处理的启动相关的参数。例如“s-IntraSearchP”、“s-IntraSearchQ”等。与小区再选择处理的启动相关的参数是为了启动小区再选择处理而所必须的参数。通过保留与小区再选择处理的启动相关的参数,从而能使LC-MTC UE启动小区再选择处理。
(2)与小区再选择处理的小区的测定相关的参数。例如“t-ReselectionEUTRA”等。与小区再选择处理的小区的测定相关的参数是在小区再选择处理中为了测定小区的接收品质而所必须的参数。通过保留与小区再选择处理的小区的测定相关的参数,从而能使LC-MTC UE识别出如何进行小区的测定较好。
(3)与小区再选择处理的小区的选择相关的参数。例如“q-Hyst”等。与小区再选择处理的小区的选择相关的参数是为了执行小区再选择的基准而所必须的参数。通过保留与小区再选择处理的小区的选择相关的参数,从而能使LC-MTC UE识别出如何进行小区的选择较好。
(4)与频内(intra-frequency)相关的参数。例如SIB3以及其中的参数等。与频内(intra-frequency)相关的参数是对于在预先确定的载波频率下进行动作的LC-MTC UE所必须的参数。通过保留与频内(intra-frequency)相关的参数,从而能使LC-MTC UE进行频内(intra-frequency)的小区的再选择处理。
(5)与特定的小区列表相关的参数。例如“intraFreqNeighCellList”、“ntraFreqBlackCellList”、“csg-PhysCellIdRange”等。与特定的小区列表相关的参数是表示针对预先确定的小区能否进行小区再选择的参数。并且,与特定的小区列表相关的参数是对于在预先确定的小区中进行动作的LC-MTC UE所必须的参数。通过保留与特定的小区列表相关的参数,从而能使LC-MTC UE对预先确定的小区进行再选择处理。
(6)可以是所述(1)~(5)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全部。
在削减以往的小区再选择处理用SI的一部分作为LC-MTC UE的小区再选择处理用SI的情况下,变得无法获取小区再选择处理的基准所必须的全部参数。该情况下,可以重新设置不使用削减后的参数的小区再选择处理的基准。最简单的,可以设为省略了削减后的参数的基准。
例如,作为LC-MTC UE的小区再选择处理用SI,公开了仅设为与小区再选择处理的启动相关的参数的情况。小区将参数“s-IntraSearchP”作为SI向LC-MTC UE进行通知。LC-MTC UE测定服务小区的接收品质,此处为RSRP,在该测定值在参数“s-IntraSearchP”以下的情况下,启动小区再选择处理。作为小区再选择处理的基准,设为如下内容。
Rs=Qmeas,s、Rn=Qmeas,n
从Rs和Rn中选择接收品质最高的小区。这里,Qmeas,s是服务小区的接收品质的测定值,Qmeas,n是相邻小区的接收品质的测定值。
LC-MTC UE识别削减了以往的小区再选择处理用SI的一部分后得到的LC-MTC UE的小区再选择处理用SI的方法可以采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所公开的方法。
从而,即使削减以往的小区再选择处理用SI的一部分作为LC-MTC UE的小区再选择处理用SI,也能执行小区再选择处理。能根据LC-MTC UE的设置环境、运用环境以及电波传输环境,更加灵活地启动小区再选择。RRC_Idle状态的LC-MTC UE通过执行小区选择处理,能尽可能消除移动至圈外的状况。此外,由于能够削减SI的一部分,从而即使在反复通知SI的情况下,也能降低作为必须的资源。
实施方式2
LC-MTC UE在小区选择处理中,根据电波环境的不同,有可能会选择远处的小区。如实施方式1所述,在为了满足LC-MTC UE的SI的削减要求而削减了小区再选择用的SI的情况下,如果什么都不做,则无法进行LC-MTC UE的小区再选择处理。
该情况下,需要对暂时选择的远处的小区持续进行保留呼叫,直到进行下一次小区选择处理为止。该情况下,LC-MTC UE的接收品质劣化,移动至圈外的可能性提高。在LC-MTC UE移动至圈外的情况下,根据NAS的指示,进行新的小区选择处理,进行RRC连接的确立、附加处理或TAU处理。由此,产生LC-MTC UE的功耗增大的问题。
小区选择处理中,具有储存信息小区选择(Stored Information CellSelection)功能(参照非专利文献2)。然而,即使具有这种功能,在一开始选择了远处的小区,不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的情况下,仅储存最初的远处的小区的信息,即使在下次之后的小区选择处理中也选择远处的小区。从而,即使具有储存信息小区选择功能,也产生UE的功耗增大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小区选择处理中设定优先顺序。
作为设定优先顺序的信息例,公开了以下(1)~(3)三种。
(1)载波频率信息。可以表示为ARFCN(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绝对射频信道号)。
(2)小区信息。可以设为小区标识。可以作为PCI。
(3)上述(1)、(2)的组合。
可以与优先顺序一并设定所述信息。能识别作为优先选择小区的载波信息、或作为优先选择小区的小区信息。优先顺序可以在系统中共用,也可以在MTC或LC-MTC UE中共用,也可以作为对每个小区单独使用。也可以在预先确定的小组中共用。或者,也可以对每个LC-MTC UE单独使用。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情况的组合。
LC-MTC UE识别优先顺序的方法可以适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所公开的LC-MTCUE识别新的非连续接收计时器的方法。作为其它方法,也可以将其预先存储于SIM。也可以对每个登录的运营商单独储存。也可以与UE能力(UE capability)建立对应关系来储存。从而,LC-MTC UE能识别小区选择处理中的优先顺序。可以对优选顺序的设定数设置最大值。从而,能减少向LC-MTC UE通知的信息量。
作为设定优先顺序的主体例,公开了以下(1)~(3)三种。
(1)eNB(小区)。
(2)MME。该情况下,MME向eNB通知优先顺序。也可以利用SI接口进行通知。
(3)运营商。该情况下,运营商向eNB通知优先顺序。也可以经由MME进行通知。运营商也可以写入LC-MTC UE的SIM中。
以下公开了优先顺序的导出方法的一例。根据LC-MTC UE的设置场所来决定。eNB可以利用定位系统(Location System)来获取LC-MTC UE的设置场所。或者,eNB也可以利用MDT(minimization of drive tests:最小化路测)用的功能来获取LC-MTC UE的设置场所。或者,也可以由运营商获取LC-MTC UE的设置场所的信息。
作为其它方法,根据LC-MTC UE的测定报告结果来决定。例如,接收到LC-MTC UE的服务小区或周边小区的测定报告的eNB对预先设定的期间、测定结果进行平均或滤波。根据该平均或滤波后的结果,可以导出具有最良好接收品质的载波频率或小区,并作为最高优先顺序进行设定。也可以按接收品质良好的顺序从高到低地设定优先顺序。
通过利用本实施方式公开的方法,从而能以优先顺序的顺序进行小区的选择,而不进行以往的小区选择处理时具有最好的接收品质的小区的选择。从而,LC-MTC UE中,即使在不进行小区再选择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实现LC-MTC UE的功耗降低。在进行小区选择处理的情况下,能选择优先顺序较高的小区,因此能实现LC-MTC UE的功耗降低。
实施方式2变形例1
在本变形例中,公开了解决实施方式2中所示的问题的其它方法。设置小区选择用的候选。设置一个或多个小区选择用候选。对于设置小区选择用候选的信息例、LC-MTC UE识别小区选择用候选的方法、决定小区选择用候选的主体,可以适用实施方式2公开的方法。小区选择用候选可以设为按优先顺序从高到低的顺序预先决定的数量。
公开了从小区选择用候选中导出小区选择的小区的导出方法。LC-MTC UE在小区选择中检测候选内的小区。对于检测到的小区,不仅只储存载波频率信息或小区信息,还储存接收品质、具体而言为RSRP以及RSRQ的至少一方的RS接收品质。LC-MTC UE按该接收品质从高较低的顺序标注优先顺序,从优先顺序较高的开始进行小区选择。
从而,从小区选择用候选中每次更新优先顺序。由此,能灵活应对电波传输环境的变化,能实现LC-MTC UE的功耗降低。
实施方式3
在要求覆盖范围扩展的LC-MTC中,对寻呼(Paging)的重复(repetition)进行了研究。通过进行反复发送,使扩展后的覆盖范围中的LC-MTC UE的接收品质得以提高。
以往,由于不进行寻呼的重复,因此在3GPP中探讨了新的寻呼的重复方法。非专利文献11中,作为寻呼的重复方法,公开了在多个子帧中反复进行寻呼发送的方法。
然而,对于发送寻呼的多个子帧的详细结构未做任何公开。因此,不清楚LC-MTCUE接收哪个子帧较好,从而无法接收包含重复的寻呼。
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寻呼重复的详细的方法。在多个无线帧中进行包含重复的寻呼发送。可以在连续的无线帧中进行发送。寻呼的首发可以设为依据以往的PF(PagingFrame:寻呼帧)以及PO(Paging Occasion:寻呼时段)的导出方法导出的无线帧以及子帧(参照非专利文献2)。
PF以及PO利用由上层信令所通知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等的非连续接收用参数、以及UE标识(UE-ID)来导出。PO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中被限定为子帧号为0、4、5、9的子帧,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中被限定为子帧号为0、1、5、9的子帧。
对寻呼进行重复发送时的无线帧从首发的无线帧起连续进行发送。对寻呼进行重复发送时的子帧设为与在首发时导出的子帧号相同。LC-MTC UE可以在像这样导出的无线帧以及子帧中,接收首发以及重发发送的寻呼。
从而,LC-MTC UE能接收包含重复的寻呼。从而,存在于扩展后的覆盖范围的LC-MTC UE也能接收寻呼。
LC-MTC UE也可以不接收全部的首发以及重复发送,可以在确保了所期望的接收品质的时刻结束重复发送的接收。从而,能减少LC-MTC UE的接收动作,因此能降低功耗。另外,由于使寻呼接收提前结束,从而能提前开始寻呼接收后的动作,因此能缩短延迟时间。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寻呼的重复发送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概念图。图12中,用参照标号“121”表示进行寻呼的首发的无线帧RF即寻呼帧(PF)。另外,用参照标号“122”表示无线帧RF内的子帧SF的结构。
无线帧RF由子帧号为0到9的10个子帧SF构成。用斜线填充的子帧SF是进行寻呼首发的子帧SF即寻呼时段(PO)。这里,将进行寻呼的首发的子帧SF即PO的子帧号设为“9”。
图12中,用参照标号“123”表示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的无线帧RF。对于重复发送的寻呼,从进行寻呼首发的无线帧RF即PF开始连续发送重复次数的该重复发送的寻呼。这里,重复次数设为“2”。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的无线帧RF内的子帧SF的结构与进行寻呼首发的无线帧RF即PF内的子帧SF的结构相同。
由此,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的子帧的子帧号为9。进行寻呼的首发的PF/PO以及进行重复发送的无线帧RF以及子帧SF在非连续接收周期T中被重复发送。
寻呼的重复次数可以设为针对每个小区,也可以设为针对每个LC-MTC UE。重复次数可以由小区决定。小区可以利用LC-MTC UE的接收品质、CQI或CSI等来决定。此外,小区可以获取LC-MTC UE的能力,利用该能力来决定。作为LC-MTC UE识别寻呼的重复次数的方法的具体例,公开以下(1)~(2)两种。
(1)利用LC-MTC UE用的SI进行通知。有效适用于对每个小区单独使用的情况、或对每个LC-MTC UE单独使用的情况。从而,能不受LC-MTC UE的RRC状态(RRC_Idle、RRC_Connected)影响,接收寻呼的重复次数。
(2)利用RRC信令通知。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初始接入(Initial access)时进行通知。可以适用于对每个小区单独使用的情况、或对每个LC-MTC UE单独使用的情况。从而,与利用MIB、SI进行通知的情况相比,能通知更大量的参数。能削减利用MIB、SI进行通知的信息量。
从而,LC-MTC UE能接收寻呼的首发以及重复发送。
作为寻呼的重复发送的方法,记载了利用从首发开始的连续的无线帧进行发送的方法,但还公开了其它方法。寻呼的重复发送也可以从首发开始以预先确定的无线帧间隔进行发送。
例如,在寻呼的重复次数为2,预先确定的无线帧间隔为3,进行寻呼的首发的无线帧的无线帧号为25的情况下,第一重复由无线帧号为28的无线帧发送,第二重复由无线帧号为31的无线帧发送。在预先确定的无线帧间隔为1的情况下,可以设为连续的无线帧。
从而,在对寻呼进行重复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灵活的资源调度。
预先确定的无线帧间隔也可以预先根据标准等静态决定。此外,可以设为针对每个小区,也可以设为针对每个LC-MTC UE。作为LC-MTC UE识别预先确定的无线帧间隔的方法,可以适用识别寻呼的重复次数的方法。从而,LC-MTC UE能识别预先确定的无线帧间隔,能接收寻呼的首发以及重复发送。
可以将根据重复次数和发送寻呼的无线帧间隔导出的期间设定得比非连续接收周期T要小。从而,在同一个非连续接收周期内,仅发送相同的寻呼,LC-MTC UE在同一个非连续接收周期内不接收多个寻呼。从而,能使LC-MTC UE的寻呼处理变得简单。
通过利用本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方法,LC-MTC UE能接收寻呼的重复发送,因此能满足覆盖范围扩展的要求,并且接收寻呼。由此,能构建稳定的通信系统。
通过以连续的无线帧或预先确定的无线帧间隔来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从而能将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的子帧设为以往发送寻呼的子帧。从而,能在不对MBSFN子帧的设定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
图12中,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的子帧与进行寻呼的首发的子帧相同,但也公开了其它子帧的情况。进行寻呼重复的子帧也可以利用重复次数来导出。例如,FDD中,重复次数为2的情况下,第一重复发送由子帧号为0的子帧进行,第二重复发送由子帧号为4的子帧进行。
作为其它例子,进行第n次(n为自然数)重复发送的子帧也可以为由“n mod4”求出的值所对应的子帧号的子帧。
例如在FDD的情况下,由“n mod 4”求出的值为0时,可以设为子帧号为0的子帧,由“n mod 4”求出的值为1时,可以设为子帧号为4的子帧,由“n mod 4”求出的值为2时,可以设为子帧号为5的子帧,由“n mod 4”求出的值为3时,可以设为子帧号为9的子帧。
这里,“n mod 4”是指“n”除以进行寻呼重复的子帧号即“4”之后的余数。进行寻呼重复的子帧号也可以不为4,最小设为1,最大设为10。
像这样,通过将进行寻呼重复发送的子帧设为由“n mod 4”求出的值所对应的子帧号的子帧,从而能使进行重复发送的子帧分散为多个子帧,能进行更加灵活的调度。这些导出方法也可以预先根据标准等静态决定。
由“n mod 4”求出的值所对应的子帧号也可以为以往的能寻呼发送的子帧号。从而,由于能将进行寻呼重复发送的子帧设为以往的发送寻呼的子帧,因此能在不对MBSFN子帧的设定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
实施方式3变形例1
在实施方式3公开的方法的情况下,依据寻呼的重复次数,在多个无线帧中对寻呼进行重复发送。由此,到LC-MTC UE接收到寻呼为止的延迟量增大。由此,寻呼中所包含的来电信息、SI变更(SI modification)、ETWS(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地震海啸警报系统)指示(ETWS indication)、CMAS(Commercial Mobile Alert System:商业移动预警系统)指示(CMAS indication)等的接收产生延迟,从而产生控制延迟。
本变形例中,公开降低该控制延迟的方法。寻呼的重复发送通过从发送寻呼首发的子帧开始的连续的子帧来进行。寻呼的首发可以与实施方式3公开的方法同样地,设为依据以往的PF以及PO的导出方法导出的无线帧以及子帧。
从而,LC-MTC UE能以较小的延迟量接收包含重复的寻呼。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的寻呼的重复发送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概念图。图13中,用参照标号“131”表示进行寻呼的首发的无线帧RF即PF。另外,用参照标号“132”表示进行寻呼的首发的无线帧RF即PF内的子帧SF的结构。用斜线填充的最初的子帧SF是进行寻呼首发的子帧SF即PO。这里,将进行寻呼的首发的子帧SF即PO的子帧号设为“9”。
图13中,用参照标号“133”表示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的无线帧RF。用参照标号“134”表示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的子帧SF。对于重复发送的寻呼,从进行寻呼首发的子帧SF即PO开始连续发送重复次数(repetition number;简称:RPN)的该重复发送的寻呼。这里,重复次数(RPN)设为“2”。
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的子帧SF可以遍布多个无线帧RF。这里,利用进行寻呼的首发的无线帧RF131的下一个无线帧RF的子帧SF中的子帧号为0和1的子帧SF,来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进行寻呼的首发的PF/PO以及进行重复发送的无线帧RF以及子帧SF在非连续接收周期T中被反复发送。
上文所述的方法中,寻呼的重复发送设为通过从首发开始的连续的子帧进行发送,但作为其它方法,寻呼的重复发送也可以从首发开始以预先确定的子帧间隔进行发送。
例如,在寻呼的重复次数为2,预先确定的子帧间隔为3、进行寻呼首发的无线帧的无线帧号为25、子帧的子帧号为9的情况下,第一重复由无线帧号为26的无线帧中子帧号为2的子帧来发送。第二重复由无线帧号为26的无线帧中的子帧号为5的子帧来发送。在预先确定的子帧间隔为1的情况下,可以设为连续的子帧。
从而,在对寻呼进行重复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灵活的资源调度。
预先确定的无线帧间隔也可以预先根据标准等静态决定。此外,可以设为针对每个小区,也可以设为针对每个LC-MTC UE。LC-MTC UE识别预先确定的无线帧间隔的方法可以适用实施方式3中公开的识别寻呼的重复次数的方法。从而,LC-MTC UE能识别预先确定的无线帧间隔,能接收寻呼的首发以及重复发送。
作为其它方法,也可以将发送寻呼的重复的子帧限定为以往发送寻呼的子帧。例如FDD中,有子帧号为0、4、5、9的子帧。
例如,在寻呼的重复次数为2,预先确定的子帧间隔为1、进行寻呼首发的无线帧的无线帧号为25、子帧的子帧号为9的情况下,第一重复由无线帧号为26的无线帧中的子帧号为0的子帧来发送。第二重复由无线帧号为26的无线帧中的子帧号为4的子帧来发送。
从而,在对寻呼进行重复的情况下,能将进行寻呼重复发送的子帧设为以往的发送寻呼的子帧,因此能在不对MBSFN子帧的设定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
通过利用本变形例中公开的方法,LC-MTC UE能接收寻呼的重复发送,因此能满足覆盖范围扩展的要求,并且接收寻呼。由此,能构建稳定的通信系统。
另外,LC-MTC UE能以与实施方式3公开的方法相比较小的延迟量接收包含重复的寻呼。从而,能使得用于寻呼通知的控制延迟减小。尤其,对具有紧急性的ETWS指示(ETWSindication)的通知是有效的。
实施方式3变形例2
在小区中构成MBSFN子帧的情况下,产生了新的问题。在MBSFN子帧中,不能进行寻呼的收发,因此,以往发送寻呼的子帧即PO被限定为不能构成MBSFN子帧的子帧。
在能够构成PO的子帧这样被限制的状况下,在进行了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所公开的寻呼的重复的情况下,有时进行重复发送的子帧和MBSFN子帧会产生冲突。在进行重复发送的子帧和MBSFN子帧发生了冲突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利用MBSFN子帧发送寻呼,因此产生LC-MTC UE无法接收寻呼的问题。
本变形例中,公开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能使MBSFN子帧发送寻呼。为了能进行寻呼发送,利用MBSFN子帧进行寻呼用的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发送。
寻呼用的控制信息被映射至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或PDCCH。映射有寻呼用的控制信息的EPDCCH或PDCCH通过MBSFN子帧发送。通过与发送寻呼用的控制信息的子帧相同的子帧,映射有寻呼的PDSCH被发送。
作为其它方法,也可以将映射了映射有寻呼的PDSCH的子帧信息包含在寻呼用的控制信息内。从而,映射有寻呼的PDSCH和寻呼用的控制信息能通过不同的子帧发送。
寻呼用的控制信息被PI-RNTI(Paging Indication-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寻呼指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屏蔽(mask),LC-MTC UE通过检测PI-RNTI,从而能识别寻呼的存在,能接收寻呼用的控制信息。LC-MTC UE通过接收寻呼用的控制信息,从而能接收映射有寻呼的PDSCH的调度信息。LC-MTC UE依据映射有寻呼的PDSCH的调度信息接收该PDSCH,接收寻呼。
在MBSFH子帧不仅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还可发送寻呼的首发。该情况下,也可将发送寻呼的子帧(PO)的设定设为以往的子帧号以外的子帧号。从而,能设定PO的子帧增大,因此,能应对庞大数量的MTC,对于增大MTC UE的个数Ns的情况也能应对。
作为其它方法,MBSFN子帧中,也可以不进行寻呼用的控制信息的发送,而发送映射有寻呼的PDSCH。MBSFN子帧中,仅进行重复发送,寻呼的重复用的控制信息可以设为与首发的控制信息相同。映射有首发和重复发送的PDSCH的调度信息可以设为相同。LC-MTC UE获取映射有首发的PDSCH的调度信息,从而能接收映射有重复发送的PDSCH。
或者,也可在寻呼的首发用的控制信息中包含寻呼的重复用的控制信息。除了映射有首发的PDSCH的调度信息之外,还包含映射有重复发送的PDSCH的调度信息。从而,LC-MTC UE通过接收寻呼首发用的控制信息,从而能获取映射有重复发送的PDSCH的调度信息,可接收该PDSCH。
或者,也可在寻呼的首发用的控制信息中包含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的子帧信息。作为子帧信息,有表示子帧号的信息、表示无线帧号的信息等。映射有寻呼的首发和重复发送的PDSCH的调度信息可以设为相同。
从而,LC-MTC UE通过获取映射有首发的PDSCH的调度信息,从而能识别进行重复发送的子帧,通过该子帧能接收映射有重复发送的PDSCH。
可以将发送寻呼的MBSFN子帧限定为未发送PMCH的子帧。从而,MBSFN子帧中,即使在存在映射有MBMS用的物理信道即PMCH的子帧的情况下,也能发送寻呼。该情况下,例如可以利用由eNB对进行前述的重复发送的子帧进行指定的方法。可以在MBSFN子帧内将未映射PMCH的子帧指定为重复发送用。
通过利用本变形例公开的方法,能通过MBSFN子帧进行寻呼的发送,因此能够消除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的子帧和MBSFN子帧冲突,LC-MTC UE无法接收寻呼这样的问题。从而,LC-MTC UE能接收寻呼的重复发送,因此能满足覆盖范围扩展的要求,并且接收寻呼。由此,能构建稳定的通信系统。
另外,LC-MTC UE能以与实施方式3公开的方法相比较小的延迟量接收包含重复的寻呼。从而,能使得用于寻呼通知的控制延迟减小。尤其,对具有紧急性的ETWS指示(ETWSindication)的通知是有效的。
本变形例公开的方法也可以适用于下文所述的实施方式5公开的系统信息(SI)的发送用子帧。用系统信息代替寻呼即可。可以用SI-RNTI(System Information-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屏蔽SI用的DCI。从而,能通过MBSFN子帧进行SI的发送。LC-MTC UE能接收SI。能得到与上文所述的同样的效果。
此外,本变形例公开的方法也可以适用于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Response:RAR)发送用子帧。用RAR代替寻呼即可。可以用RA-RNTI(Random Access-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屏蔽RAR用的DCI。从而,能通过MBSFN子帧进行RAR的发送。LC-MTC UE能接收RAR。能得到与上文所述的同样的效果。
设想到LC-MTC UE的数量庞大。从而,也可使发送寻呼的子帧的数量增大。如上文所述,以往有4个子帧,但可以增大至5个以上。另外,该情况下,也可在多个无线帧中设置产生PO的子帧。可以适用后文所述中公开的方法。
公开了解决本变形例中公开的上文所述的问题的其它方法。从去除了MBSFN子帧的子帧中决定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的子帧。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2中、从去除MBSFN子帧的子帧中决定进行寻呼的重复发送的子帧的流程的一个示例的图。
步骤ST1401中,MCE向eNB通知MBSFN子帧结构信息。
步骤ST1402中,eNB决定MBSFN子帧结构。这时,eNB也可以一并考虑作为每个小区的MBMS之外的用途而必须的MBSFN子帧,来决定MBSFN子帧结构。这样,决定小区的MBSFN子帧结构。
步骤ST1403中,LC-MTC UE向eNB通知UE能力(UE capability)信息。UE能力信息利用单独的RRC信令进行通知。接收了UE能力信息的eNB识别该UE为LC-MTC UE。
步骤ST1404中,eNB根据来自LC-MTC UE的下行链路接收品质报告、以及LC-MTC UE的上行链路接收品质,判断是否需要重复。可以设置预先确定的阈值,利用该阈值判断是否需要重复。在判断为需要重复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T1405,在判断为不需要重复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T1407。
步骤ST1405中,eNB决定重复次数。该情况下,可以设置与重复次数对应的阈值,利用该阈值决定重复次数。步骤ST1404的处理、步骤ST1405的处理也可以合并进行。
步骤ST1406中,eNB决定重复用子帧结构。可以从去除了作为MBSFN子帧构成的子帧后的子帧中选择与重复次数相对应的个数的子帧。
步骤ST1407中,eNB向LC-MTC UE通知重复次数、以及重复用子帧结构的信息。
接收到重复次数、重复用子帧结构的信息的LC-MTC UE在步骤ST1408中进行非连续接收。该情况下,进行重复次数的寻呼接收。LC-MTC UE判断为由PF/PO进行寻呼的首发,并判断为重复由在步骤ST1407中所通知的与重复次数相对应个数的重复用子帧进行。
可以预先根据标准等来决定利用重复用子帧的哪一处来进行寻呼的重复。例如,可以决定为从寻呼的首发的子帧(PO)开始以重复用子帧内的子帧号上升的顺序进行重复发送。或者,eNB可以将重复编号和该编号的重复用子帧进行关联,在步骤ST1407中向UE进行通知。在重复用子帧数较少、不足重复次数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下一个无线帧的重复用子帧。
从而,UE能接收寻呼的重复。另外,能防止寻呼的重复发送和MBSFN子帧的冲突。能将实际没有被用作为MBSFN子帧的子帧用于重复发送用。从而,能在早期进行寻呼发送,UE能在早期进行寻呼接收,能实现寻呼处理延迟的降低。
在决定了重复子帧结构之后,变更MBSFN子帧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再次重新决定重复子帧结构。可以向LC-MTC UE通知重新决定后的重复子帧结构。从而,能够实现利用MBMS以及其它MBSFN子帧的用途的灵活运用。
eNB在非MBMS的其它用途中对每个小区进行MBSFN子帧设定的情况下,可以将对LC-MTC UE所必须的重复次数考虑在内来进行该用途的每个小区的MBSFN子帧的设定。可以对LC-MTC UE确保必须的重复次数的部分,将这之外的子帧设为MBSFN子帧。从而,能优先对LC-MTC UE进行重复发送,因此能进一步实现寻呼处理延迟的降低。
实施方式3变形例3
以往,寻呼的接收如下文所述那样来进行。接收利用UE的标识导出的无线帧(PF)内的子帧(PO)的PDCCH,通过检测被用于寻呼的控制信息(以下有时称为“寻呼用控制信息”)所屏蔽的PI-RNTI,从而接收寻呼用控制信息。LC-MTC UE依据接收到的寻呼用控制信息,接收映射有寻呼的PDSCH。
对于支持覆盖范围扩展的LC-MTC UE,不仅需要进行寻呼的重复,还需要进行映射有寻呼用控制信息的PDCCH的重复发送。通过进行反复发送,从而提高扩展后的覆盖范围内的LC-MTC UE的PDCCH的接收品质,使LC-MTC UE能接收寻呼用控制信息。
作为映射有寻呼用控制信息的PDCCH的重复发送方法、以及LC-MTC UE的PDCCH接收方法,可以适用从实施方式3到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2公开的方法。
作为映射有寻呼用控制信息的PDCCH的重复发送方法和寻呼的重复发送方法的关系的例子,公开了以下的(1)、(2)两种。
(1)PDCCH的首发以及重复发送结束后,进行寻呼的首发以及重复发送。通过与PDCCH最后的重复发送相同的子帧或k(k为1以上的整数)子帧后的子帧,来进行寻呼的首发。
(2)PDCCH的首发和寻呼的首发通过同一个子帧进行,通过各个相同的子帧进行PDCCH的各重复发送和寻呼的各重复发送。
所述的(1)的方法中,LC-MTC UE包含重复,在接收了映射有寻呼用控制信息的PDCCH之后,能开始寻呼的接收。从而,LC-MTC UE根据包含重复的PDCCH的接收,能获取寻呼用的控制信息、例如映射有寻呼的资源的调度信息等。LC-MTC UE利用获取到的信息,能接收映射有寻呼的PDSCH。
在所述的(1)的方法的情况下,与所述(2)的方法相比,不需要储存进行PDCCH的首发以及重复的子帧的信息。从而,不需要设置用于储存的存储器、缓存等,能使LC-MTC UE的结构简略化。
在所述的(2)的方法中,通过同一个子帧发送映射有寻呼用控制信息的PDCCH和寻呼。该情况下,LC-MTC UE可以储存首发和最大重复次数相加后的数量的子帧的接收信息。在LC-MTC UE接收到映射有寻呼用控制信息的PDCCH的情况下,利用该寻呼用的控制信息,也能接收通过相同的子帧发送的寻呼。可以在LC-MTC UE设置用于储存的存储器以及缓存等。该情况下,与所述(1)的方法相比,LC-MTC UE能早期接收寻呼,因此能缩短控制延迟时间。
支持频带削减的LC-MTC UE无法接收整个系统频带发送的以往的PDCCH。从而,在以往的寻呼收发方法中,LC-MTC UE无法接收寻呼。
本变形例中,公开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使LC-MTC UE的寻呼映射至PDSCH。使LC-MTC UE的寻呼用控制信息、例如映射有寻呼的PDSCH的调度信息等映射至EPDCCH。EPDCCH被映射至1个子帧内的PDSCH区域的预先确定数量的资源块(RB)。从而,能将映射有寻呼用控制信息的资源设为窄频带,因此能使支持频带削减的LC-MTC UE接收寻呼。
对EPDCCH上的寻呼用控制信息进行屏蔽的RNTI也可以利用PI-RNTI。或者也可以重新设为LC-MTC UE用。例如,也可以设为MTC-PI-RNTI。通过重新设置LC-MTC UE用的RNTI,能与以往的UE进行区分。通过在检测控制信息时利用MTC-PI-RNTI,从而能确认该控制信息为LC-MTC UE用,能减少误动作。
可以设为利用PDCCH发送针对以往的UE(传统UE(legacy UE))的寻呼用控制信息,利用EPDCCH发送针对LC-MTC UE的寻呼用控制信息。该情况下,可以利用MTC-PI-RNTI对映射到EPDCCH的寻呼用控制信息进行屏蔽。LC-MTC UE接收导出作为寻呼用的PF/PO的子帧上的EPDCCH,在检测到被MTC-PI-RNTI屏蔽后的寻呼用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依据该控制信息接收PDSCH,接收寻呼。
在如上文所述那样在寻呼用控制信息的发送中利用EPDCCH的情况下,又产生了问题。由于EPDCCH通过预先确定的资源块(RB)来发送,因此LC-MTC UE在导出作为寻呼用的PF/PO的子帧中,不清楚该由哪个资源发送该EPDCCH。从而,LC-MTC UE无法接收该EPDCCH。
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在非专利文献12中被公开。具体而言,非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寻呼用的EPDCCH的调度方法。是将包含SIB、寻呼、RAR的共通消息用的EPDCCH映射至载波中心的六个资源块的方法,或者将表示该EPDCCH的资源块是位于预先确定的位置、还是执行频率跳变(hopping)的信息包含在MIB中的方法。
然而,若将映射有寻呼用的EPDCCH的资源固定于载波中心的六个资源块,则容易受到频率衰减(fading)的影响,产生接收品质劣化的问题。另外,在执行了频率跳变的情况下,该频率跳变图案的通知方法成为问题。在包含于MIB进行通知的情况下,MIB的信息量增大。另外,由于MIB被反复通知,因此其需要的资源量变得非常大。从而,产生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
本变形例中,公开用于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预先根据标准等决定发送映射有寻呼用的控制信息的EPDCCH的资源。
作为发送该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的例子,公开了以下(1)~(7)七种。
(1)资源块(RB)数。
(2)RB的分配。也可以为最初的RB号。
(3)RS(Reference Signal:参考信号)的结构。也可以是RS的序列,或者序列编号。
(4)重复次数。
(5)频率跳变模式。
(6)频率跳变图案。
(7)上述(1)~(6)的组合。
发送该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只要是使LC-MTC UE能够确定映射有EPDCCH的资源的信息即可。也可以是EPDCCH的调度信息。这样,通过预先根据标准等来决定,从而不会使MIB的信息量增大,能防止资源的使用效率的降低。
映射有寻呼用的控制信息的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可以有多个。所述的发送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的小组也可以有多个。通过将映射有寻呼用的控制信息的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或所述的发送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的小组设为多个,从而小区能根据电波传输状况,变更发送映射有寻呼用的控制信息的EPDCCH的资源。
从而,能构建应对电波传输状况的变化能力较强的通信系统。此外,在对映射有寻呼用控制信号的EPDCCH进行重复接收的情况下,能降低其次数,因此能实现LC-MTC UE的低功耗化。
然而,只是简单设置多个小组,LC-MTC UE无法识别利用了哪个小组。该情况下,可以根据全部的小组信息,接收发送了全部小组的EPDCCH的资源,通过MTC-PI-RNTI来检测。然而,接收全部小组的EPDCCH使LC-MTC UE的动作变得复杂,导致功耗增大。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设置与各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相关联的指示。可以设置与发送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的各小组相关联的指示。预先根据标准等将指示和各小组的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作为表格来决定。LC-MTC UE预先储存该表格。
小区为了将哪个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是有效的这一内容向LC-MTC UE进行通知,可以利用所述的指示。小区将所述指示向LC-MTC UE进行通知。
作为通知指示的方法的具体例,公开以下(1)~(3)三种。
(1)在MIB中包含该指示进行广播。
(2)在包含有LC-MTC UE用SI的SIB中包含该指示进行通知。
LC-MTC UE接收MIB或LC-MTC UE用SIB来获取该指示,从而能识别映射有有效的寻呼用控制信息的EPDCCH被分配至哪个资源。包含于MIB或LC-MTC UE用SIB的信息可以仅有指示,能以较少的信息量进行通知。从而,能够极力抑制资源的使用效率的降低,能构建应对电波传输状况的变化能力较强的通信系统。
(3)利用RRC信令通知。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初始接入时进行通知。可以适用于对每个小区单独使用的情况、或对每个LC-MTC UE单独使用的情况。与利用MIB、SI进行通知的情况相比,能通知更大量的参数。能削减利用MIB、SI进行通知的信息量。该情况下,该指示可以预先根据标准等决定为在同一TAC内相同。
公开了为了解决前文所述的问题的其它方法。预先确定发送了映射有寻呼用控制信息的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的导出方法。预先根据标准等决定该导出方法。可以设置导出用函数。可以将导出用函数设为将PF、PO以及UE标识(UE-ID)的至少任一方用作输入参数的函数。作为输出参数,可以设为与所述的发送EPDCCH的资源相关的信息。或者,也可以设为前文所述的指示。指示和发送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可以作为表格预先根据标准等来决定。LC-MTC UE储存该表格。
从而,在MIB或LC-MTC UE用SIB中,由于不需要包含所述指示,因此能防止资源的使用效率的降低。另外,通过将导出用函数的输入参数设为PF以及PO的至少任一方,从而使不同的PF以及PO的至少任一方成为不同的资源。从而,能防止向特定资源集中。另外,通过将导出用函数的输入参数设为UE-ID,从而针对每个UE成为不同的资源,因此能防止向特定的资源集中。
假设在集中于特定的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任一个寻呼用控制信息不映射至EPDCCH。可以使其映射至下一个PF/PO的EPDCCH。然而,在该情况下,产生在寻呼的通知中出现延迟的问题。作为所述方法,通过防止向特定的资源集中,能解决该问题。
通过利用本变形例的方法,LC-MTC UE能接收映射有寻呼用的控制信息的EPDCCH,能检测寻呼的有无。在具有寻呼的情况下,能接收寻呼。
虽然公开了将LC-MTC UE的寻呼用控制信息映射至EPDCCH的情况,但不限于EPDCCH,只要是利用了窄频带的资源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即可。只要是在支持频带削减的LC-MTC UE能接收的频带内构成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即可。
作为映射有寻呼用控制信息的EPDCCH的重复发送方法和寻呼的重复发送方法的关系,可以适用映射有所述的寻呼用控制信息的PDCCH的重复发送方法和寻呼的重复发送方法的关系。使还支持覆盖范围扩展的LC-MTC UE能接收寻呼用控制信息,能利用该控制信息接收寻呼。
实施方式4
进行寻呼的首发的子帧和进行重复发送的子帧有时相同。
图15是进行寻呼的首发的子帧和进行重复发送的子帧相同的情况的概念图。例如,如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所公开的那样,示出了使用了通过连续的无线帧的相同子帧来进行重复发送的方法的情况。
LC-MTC UE A进行寻呼的首发的无线帧的SFN为25(SFN=25),设子帧的子帧号为9。设重复次数为2。该情况下,例如由SFN为25的无线帧(RF)151进行首发(IN(A))。重复发送由从进行首发的无线帧151开始起连续的两个无线帧152、153的、子帧号与首发相同的、具体而言子帧号为9的子帧(SF9)来发送(RP#1(A),RP#2(A))。
发送寻呼的PF/PO根据LC-MTC UE的标识来决定。从而,存在不同的UE中成为不同的PF/PO的情况。LC-MTC UE B进行寻呼的首发的无线帧的SFN为26(SFN=26),设子帧的子帧号为9。设重复次数为2。
该情况下,例如由SFN为26的无线帧(RF)152进行首发(IN(B))。重复发送由从进行首发的无线帧152开始起连续的两个无线帧153、154的、子帧号与首发相同的、具体而言子帧号为9的子帧(SF9)来发送(RP#1(B),RP#2(B))。
该情况下,以无线帧152的SFN为26,子帧号为9来进行LC-MTC UE B的首发和LC-MTC UE A的重复发送。该情况下,不清楚如何对LC-MTC UE A的重复发送的寻呼与LC-MTCUE B的首发的寻呼进行复用(multiplex)。
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生成在相同寻呼消息(Paging message)内复用首发用的寻呼和重复发送用的寻呼后的寻呼消息(Paging message),可以将该寻呼消息映射至PDSCH。可以对每个寻呼编号进行映射。
LC-MTC UE利用PI-RNTI或MTC-PI-RNTI检测映射有寻呼用DCI的EPDCCH来接收寻呼用DCI。依据接收到的寻呼用DCI,接收PDSCH,取得首发用的寻呼和重复发送用的寻呼经过复用后的寻呼消息。
利用该子帧发送首发用的寻呼的LC-MTC UE接收寻呼消息中的首发用的寻呼。利用该子帧发送重复发送用的寻呼的LC-MTC UE接收寻呼消息中的重复编号所对应的重复用的寻呼。
图1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寻呼消息的一个示例的图。在寻呼消息内,包含来电呼叫用寻呼记录列表信息(pagingRecordList)、SI校正信息(systemInfoModification)、ETWS信息(etws-Indication:etws指示)、CMAS信息(cmas-Indication:cmas指示)、以及EAB参数校正信息(eab-ParamModification)。
在来电呼叫用寻呼记录列表信息(pagingRecordList)内包含一个或多个寻呼记录信息(PagingRecord)。在寻呼记录信息内包含通过来电进行呼叫的UE的UE标识。也可包含核心网络域(Core Network domain:CN域)信息。作为UE标识,存在有s-TMSI(Serving-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服务临时用户移动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用户移动识别码)等。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寻呼消息的一个示例的图。在寻呼消息内包含首发用的寻呼和重复发送用的寻呼。图17中,被虚线的四边形所包围的部分是重复发送用的寻呼。是重复编号为第一个的寻呼。作为重复发送用的寻呼,也可以仅设为来电呼叫用寻呼记录列表信息(pagingRecordList_repetition#1)。
在重复发送用的来电呼叫用寻呼记录列表信息内,包含进行重复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寻呼记录信息。在寻呼记录信息内包含通过来电进行呼叫的UE的UE标识。也可以包含CN域信息。作为UE标识,存在有s-TMSI、IMSI等。
在重复发送用的寻呼中,也可以不包含并非按LC-MTC UE单独发送的信息。例如,是SI校正信息、ETWS信息、CMAS信息。EAB参数校正信息也可以不适用每个UE而适用于全部的LC-MTC UE,该情况下也可以不含有该信息。针对每个UE的情况中也可以包含该信息。
从而,在发送首发用寻呼的子帧、和发送重复发送用寻呼的子帧相同的情况下,小区也能发送首发和重复发送双方,LC-MTC UE能适当接收首发或重复发送中的任一种。
从而,能使首发用寻呼发送用DCI和重复发送用的寻呼发送用DCI相同。从而,也可以使映射有首发用DCI的EPDCCH的资源和映射有重复发送用DCI的EPDCCH的资源相同。
LC-MTC UE依据映射到EPDCCH的寻呼发送用DCI来接收寻呼用PDSCH,从而能接收寻呼,因此能适当获取首发或重复发送中的任一种。
上文所述中,在寻呼消息内对首发用的寻呼和重复发送用的寻呼进行了复用。重复发送用的寻呼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也可以在寻呼消息内复用重复发送用的寻呼。可以对每个重复编号设置寻呼。从而,对于多个重复次数能进行对应。
作为其它方法,也可以进行利用传输信道的复用。小区可以对首发用的PCH和重复发送用的PCH进行复用,并映射至相同的PDSCH进行通知。也可以将首发用的PCH和重复用的PCH一起编码,并映射至PDSCH。LC-MTC UE能够通过接收该PDSCH的复用后的PCH,来获取首发或重复发送中的任一种。
实施方式4变形例1
在本变形例中,公开了解决实施方式4中所公开的问题的其它方法。在利用了实施方式4中公开的方法的情况下,会产生问题。例如,依据上述的例子,针对SFN为26、子帧号为9时进行首发和重复发送的情况进行叙述。
该情况下,设为在SFN为26、子帧号为9时,实际上不进行首发,仅进行重复发送。存在进行首发的可能性的LC-MTC UE B也根据MTC-PI-RNTI进行检测来接收EPDCCH。并且,依据EPDCCH的寻呼用DCI,接收寻呼所映射的PDSCH。然而,实际上不进行首发,因此被映射至该PDSCH的寻呼是LC-MTC UE A的重复发送用。
从而,存在进行首发的可能性的LC-MTC UE B必须接收PDSCH来获取寻呼,而与实际上不进行首发无关。与实际上不进行首发无关,进行该接收动作是无用的。即,产生使LC-MTC UE的功耗增大的问题。
本变形例中,公开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使得用于重复发送用的EPDCCH的RNTI与用于首发用的EPDCCH的RNTI不同。利用不同的RNTI屏蔽重复发送用的DCI和首发用的DCI。
例如,在寻呼的情况下,可以将首发用设为MTC-PI-F-RNTI,将重复发送用设为MTC-PI-R-RNTI。LC-MTC UE在为首发用的子帧的情况下利用MTC-PI-F-RNTI检索EPDCCH,在为重复发送用的子帧的情况下利用MTC-PI-R-RNTI检索EPDCCH,接收寻呼用DCI即可。
从而,LC-MTC UE无需接收映射有面向其它UE的寻呼的PDSCH来获取寻呼,而与实际不进行发送无关。从而,能防止LC-MTC UE的功耗的增大。这里,作为其它的UE,是除了本UE和利用相同的PF/PO发送寻呼的UE(以下有时称为“寻呼小组内UE”)之外的UE。
可以设置与重复次数所对应数量的RNTI。例如在重复次数为4的情况下,可以将首发设为MTC-PI-F-RNTI、将第一次重复发送用设为MTC-PI-R1-RNTI、将第二次重复发送用设为MTC-PI-R2-RNTI、将第三次重复发送用设为MTC-PI-R3-RNTI、将第四次重复发送用设为MTC-PI-R4-RNTI。可以对重复次数设置上限值,根据上限值的数量决定RNTI。这些RNTI的值可以预先根据标准等静态地决定。
EPDCCH的资源在首发用和重复用中有时不同,有时相同。即使在EPDCCH的资源为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使得用于重复发送用的EPDCCH的RNTI、和用于首发用的EPDCCH的RNTI不同,通过利用不同的RNTI对重复发送用的DCI和首发用的DCI进行屏蔽。
由此,LC-MTC UE在存在面向本UE的寻呼用DCI的情况下,能接收该DCI。从而,能接收映射有面向本UE的寻呼的PDSCH,不需要接收映射有面向其它UE的寻呼的PDSCH,因此能防止LC-MTC UE的功耗的增大。
图18以及图19是包含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1的EPDCCH的首发和重复发送的子帧的概念图。依据图15所示的例子,是SFN为26,子帧号为9的子帧。图18以及图19中,纵轴表示频率,横轴表示时间。用斜线表示EPDCCH的资源。图18表示首发用的EPDCCH的资源和重复用的EPDCCH的资源相同的情况。图19表示首发用的EPDCCH的资源和重复用的EPDCCH的资源不同的情况。
图18的情况下,在一个EPDCCH的资源(以下有时称为“寻呼用EPDCCH”)181中,映射有寻呼首发用DCI(IN(B))和寻呼重复用DCI(RP#1(A))双方。首发用DCI和重复DCI被各个不同的RNTI所屏蔽。首发用DCI被MTC-PI-F-RNTI所屏蔽。重复编号为1,因此重复用DCI被MTC-PI-R1-RNTI所屏蔽。
LC-MTC UE A识别SFN为26、子帧号为9的发送是重复编号为1的情况。从而,LC-MTCUE A利用MTC-PI-R1-RNTI检测该子帧的EPDCCH的资源,在存在重复用DCI的情况下,能接收该DCI。
依据接收到的DCI,接收映射有面向本UE的寻呼的PDSCH。从而,LC-MTC UE A不需要接收映射有其它UE、例如LC-MTC UE B的寻呼的PDSCH。从而,能防止LC-MTC UE的功耗的增大。
LC-MTC UE B识别SFN为26、子帧号为9的发送是首发的情况。从而,LC-MTC UE B利用MTC-PI-F-RNTI检测该子帧的EPDCCH的资源,在存在重复用DCI的情况下,能接收该DCI。
依据接收到的DCI,接收映射有面向本UE的寻呼的PDSCH。从而,LC-MTC UE B不需要接收映射有其它UE、例如LC-MTC UE A的寻呼的PDSCH。从而,能防止LC-MTC UE的功耗的增大。
图19的情况下,首发用的EPDCCH的资源(以下有时称为“寻呼首发用EPDCCH”)182、与重复用的EPDCCH的资源(以下有时称为“寻呼重复发送用EPDCCH”)183不同。在该情况下,可以利用各个不同的RNTI对首发用DCI(IN(B))、和重复用DCI(RP#1(A))进行屏蔽。首发用DCI被MTC-PI-F-RNTI所屏蔽。重复编号为1,因此重复用DCI被MTC-PI-R1-RNTI所屏蔽。
从而,LC-MTC UE A利用MTC-PI-R1-RNTI检测该子帧的本UE的重复编号1发送用的EPDCCH的资源,在存在重复用DCI的情况下,能接收该DCI。依据接收到的DCI,接收映射有面向本UE的寻呼的PDSCH。从而,LC-MTC UE A不需要再接收映射有其它UE、例如LC-MTC UE B的寻呼的PDSCH。从而,能防止LC-MTC UE的功耗的增大。
从而,LC-MTC UE B利用MTC-PI-F-RNTI检测该子帧的本UE的首发用的EPDCCH的资源,在存在重复用DCI的情况下,能接收该DCI。依据接收到的DCI,接收映射有面向本UE的寻呼的PDSCH。从而,LC-MTC UE B不需要再接收映射有其它UE、例如LC-MTC UE A的寻呼的PDSCH。从而,能防止LC-MTC UE的功耗的增大。
通过利用本变形例所公开的方法,仅在进行寻呼的首发的子帧、和进行重复发送的子帧相同的情况、进行面向本UE的发送的情况下,接收映射有本UE的寻呼的PDSCH。从而,能防止LC-MTC UE的功耗的增大。
在首发以及每个重复编号的EPDCCH所映射的资源在子帧内明确不同的情况下,RNTI可以为一个。具体而言,可以设为MTC-PI-RNTI。LC-MTC UE可以在首发的情况下,利用MTC-PI-RNTI检测首发的预先确定的资源的EPDCCH,利用MTC-PI-RNTI检测针对每个重复编号预先确定的资源的EPDCCH。
EPDCCH所映射的资源在首发以及每个重复编号不同,因此LC-MTC UE能够根据是接收首发还是接收重复发送来接收EPDCCH。从而,能够仅在进行面向本UE的发送的情况下,接收映射有本UE的寻呼的PDSCH。从而,能防止LC-MTC UE的功耗的增大。
实施方式4以及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1所公开的方法可以适用于进行重复,在LC-MTC UE中使用共通的RNTI的情况。例如,可以适用于SI、RAR等的通知。该情况下,也能获得与实施方式4以及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1相同的效果。
公开了为了解决前文所述的问题的其它方法。前文所述的方法中,公开了设有与首发以及重复次数对应数量的RNTI,作为其它方法,也可以设置LC-MTC UE单独的RNTI。首发用DCI和重复发送用DCI均可以由该LC-MTC UE单独的RNTI所屏蔽。LC-MTC UE中,使映射有首发用DCI的EPDCCH以及映射有重复发送用DCI的EPDCCH均由本UE的RNTI检索,接收DCI即可。从而,依据接收到的该DCI,能接收PDSCH,获取面向本UE的寻呼。
在寻呼的情况下,有时存在多个成为与本UE相同的PF/PO的UE。是上文所述的寻呼小组内UE。从而,也可以不针对每个LC-MTC UE,而针对每个寻呼小组设置RNTI。通过该RNTI屏蔽针对具有同一个PF/PO的寻呼小组的寻呼用DCI即可。
作为LC-MTC UE识别单独的UE或每个寻呼小组的RNTI的方法,公开了以下的(1)、(2)两种。
(1)利用RRC信令通知。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初始接入时或TAU时进行通知。可以使LC-MTC UE单独的RNTI或每个寻呼小组的RNTI在TA内小区中共用。
从而,LC-MTC UE变更在RRC_Idle时保留呼叫的小区,在选择了相同的TA内的小区的情况下,也能继续使用该RNTI。选择了不同的TA内的小区的情况下,在该小区内进行初始接入或TAU处理,因此能重新在该TA内获取有效的RNTI。
(2)预先决定导出UE单独的或每个寻呼小组的RNTI的方法。预先根据标准等决定该导出方法。具体而言,可以设置导出用函数。导出用函数可以设为将PF以及PO中至少任一方用作输入参数的函数。例如,可以是将UE-ID、IMSI、s-TMSI等UE标识用作为输入参数的函数。
从而,LC-MTC UE能识别UE单独的或每个寻呼小组的RNTI。从而,LC-MTC UE中,使映射有首发用DCI的EPDCCH以及映射有重复发送用DCI的EPDCCH均由本UE的RNTI检索,接收DCI即可。从而,依据该接收到的该DCI,能接收PDSCH,获取面向本UE的寻呼。
实施方式5
实施方式1中,叙述了针对支持频带削减的LC-MTC UE探讨了新的SI通知方法。作为LC-MTC UE用的SI发送方法,提出了设置LC-MTC UE用的SIB即MTC-SIB(参照非专利文献13)。作为MTC-SIB的发送方法,提出将用于MTC-SIB的发送的资源决定为系统频带中心的六个资源块(参照非专利文献10、13)。
然而,若利用特定的资源发送LC-MTC UE用的SI,则容易受到频率衰减的影响,产生接收品质劣化这样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LC-MTC UE用的SI发送方法公开了其它的方法。
设置包含了LC-MTC UE用的SI的SIB。这里,设为SIB-MTC。将SIB-MTC映射至PDSCH。将映射有SIB-MTC的PDSCH用的控制信息(以下有时称为“SIB-MTC用DCI”)映射至EPDCCH。SIB-MTC用DCI例如是映射有SIB-MTC的PDSCH的调度信息等。
对EPDCCH上的映射有SIB-MTC的PDSCH用的控制信息进行屏蔽的RNTI可以使用SI-RNTI。或者也可以重新设为LC-MTC UE用。例如,也可以设为MTC-SI-RNTI。通过重新设置LC-MTC UE用的RNTI,例如MTC-SI-RNTI,能与以往的UE进行区分。通过在检测控制信息时利用MTC-SI-RNTI,从而能确认该控制信息为LC-MTC UE用,能减少误动作。
也可以对于针对以往的UE(传统UE(legacy UE))的SIB用DCI,利用PDCCH进行发送,对于针对LC-MTC UE的SIB-MTC用DCI,利用EPDCCH进行发送。该情况下,也可以利用MTC-PI-RNTI对映射至EPDCCH的SIB-MTC用DCI进行屏蔽。
在SIB-MTC用DCI的发送中利用了EPDCCH的情况下,不清楚由哪个无线帧发送、由哪个子帧发送、或由该子帧的哪个资源发送该EPDCCH。从而,LC-MTC UE无法接收该EPDCCH。
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在非专利文献12中被公开。具体而言,公开了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的调度方法。是将包含SIB、寻呼、RAR的共通的消息用的EPDCCH映射至载波中心的六个资源块的方法,或者将该EPDCCH的资源块是位于预先确定的位置、还是执行频率跳变的信息包含在MIB中的方法。
然而,若将映射有SIB-MTC用的EPDCCH的资源固定于载波中心的六个资源块,则容易受到频率衰减的影响,产生接收品质劣化的问题。另外,在执行了频率跳变的情况下,该频率跳变模式的通知方法成为问题。
在包含于MIB进行通知的情况下,MIB的信息量增大。另外,由于MIB被反复通知,因此其所需的资源量变得非常大。从而,产生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公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预先根据标准等决定发送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的资源。
作为与发送该EPDCCH的资源相关的信息的例子,公开了以下(1)~(9)九种。
(1)周期。可以设为无线帧单位、或子帧单位。
(2)偏移。偏移可以设为从无线帧号为0的子帧号0起的偏移。可以设为无线帧单位、子帧单位以及码元单位中的至少一种。
(3)资源块(RB)数。
(4)RB的分配。也可以为最初的RB编号。
(5)RS(Reference Signal:参考信号)的结构。也可以是RS的序列、或者序列编号。
(6)重复次数。
(7)频率跳变模式。
(8)频率跳变图案。
(9)上述(1)~(8)的组合。
与发送该EPDCCH的资源相关的信息只要是使得LC-MTC UE能确定映射有EPDCCH的资源的信息即可。也可以是EPDCCH的调度信息。这样,通过预先根据标准等来决定,从而使得MIB的信息量不会增大,能防止资源的使用效率的降低。
与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的资源相关的信息可以有多个。前述的发送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的小组也可以有多个。通过将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或前述发送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的小组设为多个,从而小区能根据电波传输状况,变更发送了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的资源。
从而,能构建应对电波传输状况的变化能力较强的通信系统。此外,在对于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进行重复接收的情况下,能减少其次数,因此能实现LC-MTC UE的低功耗化。
然而,只是简单地设置多个小组,LC-MTC UE无法识别利用了哪个小组。该情况下,可以根据全部的小组信息,接收发送了全部的小组的EPDCCH的资源,通过MTC-PI-RNTI来检测。然而,接收全部小组的EPDCCH使LC-MTC UE的动作变得复杂,功耗增大。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设置与各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相关联的指示。可以设置与发送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的各小组相关联的指示。预先根据标准等决定指示和各小组的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作为表格。LC-MTC UE储存该表格。
小区将哪个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有效这一内容通知至LC-MTC UE的方法可以采用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3所公开的方法。从而,能获得与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3相同的效果。
另外,作为其它方法,可以预先确定发送了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的资源的相关信息的导出方法。该方法可以采用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3所公开的方法。从而,能获得与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3相同的效果。
公开了LC-MTC UE获取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的调度的相关信息的其它方法。对该EPDCCH的调度的相关信息中的与时间方向的调度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其它的调度相关的信息分别进行处理。
与时间方向的调度相关的信息预先根据标准等静态决定。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或者,小区也可以通过MIB通知与时间方向的调度相关的信息。在多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利用了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3所公开的指示的方法。
与其它的调度相关的信息可以设为多种,通过MIB进行通知。可以采用利用了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3所公开的指示的方法。或者,可以采用预先决定导出方法的方法。作为导出用函数的输入参数,也可以利用LC-MTC UE的UE标识(UE-ID)进行导出。作为与时间方向的调度相关的信息,存在有前述的周期、偏移等。
从而,能获得与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3相同的效果。
通过利用本实施方式,LC-MTC UE能接收映射有SIB-MTC用DIC的EPDCCH。另外,能检测SIB-MTC用DCI的有无。在有SIB-MTC用DCI的情况下,能接收SIB-MTC用DCI。
虽然公开了将LC-MTC UE的SIB-MTC用DCI映射至EPDCCH的情况,但不限于EPDCCH,只要是利用了窄频带的资源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即可。只要是在支持频带削减的LC-MTC UE能接收的频带内构成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即可。
在支持覆盖范围扩展的LC-MTC的情况下,作为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的重复发送方法、SIB-MTC的重复发送方法、以及它们的关系,可以适用上述的映射有寻呼用控制信息的PDCCH的重复发送方法、寻呼的重复发送方法、以及它们的关系。
从而,还支持覆盖范围扩展的LC-MTC UE能接收SIB-MTC用控制信息,利用该控制信息能接收SIB-MTC。
实施方式5变形例1
可以将映射有寻呼用DCI的EPDCCH的时间资源设为与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的时间资源相同。例如,作为表示时间资源的方法,为无线帧号和子帧号。将映射有寻呼用DCI的EPDCCH的无线帧号以及子帧号设为与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的无线帧号以及子帧号相同。
也可以将映射有寻呼用DCI的EPDCCH的重复次数与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的重复次数设为相同。在支持覆盖范围扩展的LC-MTC UE的情况下,根据其位置以及电波传输环境,决定重复次数。
从而,通过使小区利用相同的子帧发送EPDCCH,即使重复次数相同,LC-MTC UE也能接收映射有双方的DCI的EPDCCH,而不会产生接收品质的劣化。
LC-MTC UE在RRC_Idle状态的情况下,接收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因此,与之相应地能接收映射有寻呼用DCI的EPDCCH。从而,LC-MTC UE能缩短进行接收动作的期间,能实现低功耗化。
也可以将映射有寻呼用DCI的EPDCCH的周期设为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的周期的整数分之一、或整数倍。从而,与双方的EPDCCH发送定时没有相关性的情况相比,能减少LC-MTC UE进行接收动作的次数,从而能缩短接收期间,能实现低功耗化。
尤其在将映射有寻呼用DCI的EPDCCH的周期设为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的周期的整数倍的情况下,能进一步实现LC-MTC UE的低功耗化。接收到一次SIB-MTC的LC-MTC UE可以不再接收SIB-MTC,直到由寻呼通知SI变更(SI modification)为止。
从而,通过将寻呼的周期设为SIB-MTC的周期的整数倍,不需要接收寻呼的周期间的SIB-MTC。进而,能进行寻呼的接收,并且进行SIB-MTC的接收。从而,能实现LC-MTC UE的低功耗化。
预先根据标准等静态决定周期。或者也可以包含在MIB中进行通知。设置周期的值和表示该值的指示作为表格,预先根据标准等静态决定该表格,也可以将该指示包含在MIB中进行通知。也可以采用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3或实施方式5的方法。
可以使寻呼用DCI和SIB-MTC用DCI能够映射到相同的EPDCCH内。使EPDCCH包含多个DCI。SIB-MTC用DCI被MTC-SI-RNTI所屏蔽,并被映射至该EPDCCH。寻呼用DCI被MTC-PI-RNTI所屏蔽,并被映射至该EPDCCH。
LC-MTC UE通过利用MTC-SI-RNTI检测该EPDCCH,从而能获取SIB-MTC用DCI。此外,LC-MTC UE通过利用MTC-PI-RNTI检测该EPDCCH,从而能获取寻呼用DCI。
从而,在发送EPDCCH的定时,利用各RNTI仅检测一个EPDCCH的资源即可。从而,能进一步削减LC-MTC UE的接收期间,能实现低功耗化。
该情况下,映射有寻呼用DCI的EPDCCH的定时不再依据以往的PF/PO。对于映射有寻呼用DCI的EPDCCH的定时可以预先根据标准等决定。也可以预先决定将映射有寻呼用DCI的EPDCCH的时间资源与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的时间资源设为相同。
从而,LC-MTC UE能识别映射有寻呼用DCI的EPDCCH的定时。
或者,也可以重新设置从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的时间资源中导出映射有寻呼用DCI的EPDCCH的无线帧(PF)和子帧(PO)的函数。可以将LC-MTC UE的UE标识(UE-ID)设为导出用函数的输入参数。从而,能分散向多个LC-MTC UE发送寻呼的子帧。
虽然公开了映射有寻呼用DCI的EPDCCH、和映射有SIB-MTC用DCI的EPDCCH,但均不限于EPDCCH,只要是利用了窄频带的资源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即可。只要是在支持频带削减的LC-MTC UE能接收的频带内构成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即可。
实施方式6
以往的上行链路信道(PUSCH、PUCCH)的发送功率是利用路径损耗(Path Loss:PL),按下述方式来导出的(参照非专利文献14)。
上行链路信道发送功率=f(x),x=PL
路径损耗(PL)利用小区向UE通知的发送功率的相关信息、以及UE测定到的接收功率而导出。对要求覆盖范围扩展的LC-MTC UE中进行上行链路信道的重复发送进行了探讨。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LC-MTC UE进行重复发送时的上行链路信道发送功率导出方法。
重新设置将LC-MTC UE导出的PL除以上行链路信道的全发送次数后得到的值。这里设为PL-R。全发送次数设为首发和重复发送数的总计的数目。将该PL-R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功率的导出,以代替以往的PL。从而,如下述那样导出。
上行链路信道发送功率=f(x),x=PL-R=PL/全发送次数
在使用以往的方法导出PL的情况下,例如存在于扩展后的覆盖范围端的LC-MTCUE所导出的PL的值大于存在于通常的覆盖范围端的UE所导出的PL的值。从而,在使用通过现有方法导出的PL来导出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存在于扩展后的覆盖范围端的LC-MTC UE的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功率大于存在于通常的覆盖范围端的UE的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功率。利用较大的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功率进行重复发送会导致小区中的接收功率过大。
从而,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方法,在LC-MTC UE中进行上行链路信道的重复发送的情况下,能使小区的接收功率适当。此外,在LC-MTC UE中也能降低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功率,因此,能降低功耗。
在LC-MTC UE进行上行链路信道的重复发送的情况下,可以不接收针对到最近一次为止的发送的上行链路信道接收确认响应、例如ack/nack,而进行下一次的重复发送。从而,对于每一次的发送,能不接收该接收确认响应而进行上行链路信道的重复发送,因此能缩短控制延迟。该情况下,小区也可以不向LC-MTC UE发送该接收确认响应。
该情况下,可以利用本实施方式所公开的上行链路信道发送功率导出方法。LC-MTC UE包含首发以及重复发送来进行全发送。从而,与利用非常大的功率进行全发送的情况相比,LC-MTC UE能降低发送功率,能减少功耗。另外,小区也能将来自LC-MTC UE的首发以及重复发送合并来获得适当的接收功率。
在LC-MTC UE进行上行链路信道的重复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接收针对到最近一次为止的发送的上行链路信道接收确认响应。小区发送针对来自LC-MTC UE的上行链路的发送的该接收确认响应。在该情况下,LC-MTC UE可以利用以往的上行链路信道发送功率的导出方法来进行。LC-MTC UE能以与PL相匹配的发送功率进行发送,因此小区有时能以较少的次数接收上行链路信道。在该情况下,小区向LC-MTC UE发送该接收确认响应。接收了该接收确认响应的LC-MTC UE停止重复发送。
从而,LC-MTC UE能以较少的重复次数进行上行链路信道发送。从而,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也可以重新设置LC-MTC UE的路径损耗的导出用的偏移值。在LC-MTC UE导出路径损耗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该偏移值。该偏移值可以对每个小区设定,也可以对每个UE进行设定。在对每个小区进行设定的情况下,小区将其作为LC-MTC UE用的SI进行通知。或者,也可以利用RRC信令单独向LC-MTC UE进行通知。在对每个UE进行设定的情况下,小区可以利用RRC信令,单独向LC-MTC UE进行通知。
作为其它方法,也可以重新设置偏移值将其用于LC-MTC UE的上行链路信道发送功率导出。在LC-MTC UE导出上行链路信道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该偏移值。该偏移值可以对每个小区设定,也可以对每个UE进行设定。也可以采用从小区向LC-MTC UE进行通知的通知方法。此外,也可以使用所述两种方法的组合。
从而,不同于以往的UE,能改变针对LC-MTC UE的设定。此外,根据电波传输环境以及干扰的状况,能灵活地设定LC-MTC UE的发送功率。从而,即使在以往的UE和LC-MTC UE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也能构建稳定的通信系统。
实施方式7
作为对被认可的频谱即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补足的工具,对使用未被认可的频谱即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系统的要求提高。作为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例子,存在有用于无线LAN等的ISM频段。3GPP中,利用LTE,研究了利用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作为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的补足工具的LAA(Licensed-Assisted Access)。作为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可以仅有DL、或有UL和DL。
另外,在使用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情况下,需要与其它的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使用系统公平共存的方法。
从而,LAA中,要求至少具备以下(1)~(5)五种功能。
(1)Listen-before-talk:对话前监听(Clear channel assessment:空闲信道评估)
(2)被最大发送连续时间所限制的载波的非连续发送(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on a carrier with limited maximum transmission duration)
(3)为了在某频带或区域中避免检测而动态频率选择(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for radar avoidance in certain bands/regions)
(4)载波选择(Carrier selection)
(5)发送功率控制(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TPC)
在3GPP中研究了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事项的解决方案。非专利文献15中,例如针对数据的发送公开了以下(1)、(2)两种方法。
(1)FBE(Frame Based Equipments:基于帧的设备)
与帧边界定时匹配地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在空闲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发送。在繁忙的情况下,在下一个帧边界定时再次进行CCA。
(2)LBE(Load Based Equipments:基于负载的设备)
连续进行CCA,在有预先确定的次数的空闲的情况下,立即进行数据发送。
在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中,为了能保持与其他系统的公平性,实现共存,无法长时间连续进行数据发送。提出小区在需要进行数据发送的情况下进行非连续发送,在不需要进行数据发送的情况下不进行任何发送。然而,在从小区不进行任何发送的情况下,UE中产生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同步或测定(measurement)无法进行的问题。
因此,需要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同步用或测定(measurement)用的信号。作为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同步用或测定(measurement)用的信号,研究了利用较少的子帧数周期性发送的信号。例如,提出用于小蜂窝小区的DS(DiscoverySignal:发现信号)的应用(参照非专利文献16)。DS发送是周期性的,该发送定时由子帧单位所决定。另外,预先由eNB向UE通知DS测定周期以及偏移等的DS测定用的设定。UE依据从eNB所通知的DS测定用的设定来接收DS。
然而,在发送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同步用或测定(measurement)用的信号的情况下,也必须要避免与其它系统的冲突,保持与其它系统的公平性,能够共存。如上文所述,针对数据的发送提出了公平的共存方法,但关于这种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spectrum)同步用或测定(measurement)用的信号的公平的共存方法尚不存在。
在从小区不进行任何发送的情况下,UE并不像数据接收时那样接收每个子帧PDCCH并检测PDSCH调度信息的有无。从而,无法直接使用数据发送时的公平的共存方法。
因此,若不作任何改变,则UE中产生不可能进行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spectrum)同步或测定(measurement)的问题。
下面公开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小区在发送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spectrum)同步用或测定(measurement)用的信号之前,进行CCA。因此,作为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同步用或测定(measurement)用的信号,也可以设为DS。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的DS发送以及UE的测定的一个示例的概念图。横轴为时间。DS191是由一个或多个子帧的组合构成的区间(以下有时称为“DS发送区间”)。在DS由多个子帧的组合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重复一个子帧的DS。
图20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DS发送区间由两个子帧构成的情况。被斜线填充的子帧是实际上发送DS的子帧。小区在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以DS的发送周期(Tds)间隔周期性发送DS。
CCA192必须在发送DS之前进行。在根据CCA判断为空闲的情况下,进行DS发送。图20中,在用空白来标记CCA的情况下,表示空闲(clear)。CCA可以在开始DS发送的子帧边界进行。进行CCA期间,可以不进行DS发送。或者,也可以将CCA的结束定时设为开始DS发送的子帧边界。从而,小区能发送DS。
小区向构成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UE通知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DS的测定的相关设定。作为DS的测定的相关设定,存在有DS的测定周期(Tmeas_p)、偏移(测定开始定时)、DS的测定区间(Tmeas_d)。
UE从偏移开始在DS的测定区间(Tmeas_d)对DS进行测定。从偏移开始按DS的测定周期(Tmeas_p)间隔在DS的测定区间(Tmeas_d)反复进行DS的测定。小区进行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DS的测定的相关设定。该DS的测定的相关设定可以由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进行,也可以由在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上与UE连接的小区进行。
在该设定由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进行的情况下,小区可以向UE通知该设定。或者,也可以由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上与UE连接的小区从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获取该设定,并向UE进行通知。
在该设定由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上与UE连接的小区进行的情况下,小区可以向UE通知该设定。小区可以将该设定与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结构的相关信息一起向UE进行通知。
小区可以利用单独信令将该设定向UE进行通知。可以利用RRC信令。能对UE单独进行设定。或者,也可以作为小区的系统信息进行广播。在能对每个小区进行设定、向多个UE进行通知的情况下,能削减单独信令的信息量。
从而,构成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UE能够进行DS的测定,能进行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同步以及测定(measurement)。
然而,该情况下,根据CCA,判断并非为空闲(clear)的情况下,无法在该DS发送区间发送DS。若无法发送DS,则UE无法在由小区通知的DS测定区间(Tmeas_d)中接收DS,产生无法与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取得同步,或者无法进行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测定(measurement)的问题。
下面公开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设置第二DS发送周期(DS发送周期2(Tds2))。小区根据CCA判断为并非空闲(clear)时,在第二DS发送周期后的DS发送定时再次进行CCA。
作为DS发送周期2的具体例,公开了以下(1)~(5)五种。
(1)设为与DS发送区间相同。
DS发送区间结束后,再次进行CCA。
(2)设为与设定于UE的DS测定区间相同。
UE在DS测定区间结束后,无法接收DS的情况下,接着再次在DS测定区间进行DS的测定。
(3)设为DS发送周期内。
也可以对CCA的DS发送次数设置上限值。可以使发送次数上限值的情况下的CCA进行DS发送的期间成为DS发送周期内。也可以设为DS发送周期的整数分之一。
(4)设为与DS发送周期相同。
(5)上述(1)~(4)的组合。
第二DS发送周期的设定可以由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进行,也可以由在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上与UE连接的小区进行。从而,能考虑到电波传输环境以及与其它的系统的共存来灵活地设定。
下面公开了UE的DS的测定方法。由于UE不判断CCA何时进行DS发送,因此设置CCA用DS测定窗口(window)。UE假定在CCA用DS测定窗口期间发送DS,进行DS的测定。作为CCA用DS测定窗口,例如可以设置DS的第二测定区间(DS测定区间2(Tmeas_d2))。
DS测定区间2可以根据DS发送周期2以及CCA进行的DS发送次数的设定来进行设定。可以设定为比发送次数为上限值的情况下CCA进行DS发送的期间要长。UE在DS测定区间以及DS测定区间2的期间接收DS。假设在无法接收DS时,UE在DS测定区间2的期间反复进行DS测定区间的DS的接收。
UE在接收到DS的情况下,即使在接收的途中也可以结束DS的接收。UE在接收DS,执行完同步以及测定(measurement)中至少任一方的情况下,即使在中途也能结束DS的接收。即使在DS发送区间(DS发送的1组)的中途也可以结束DS的接收。此外,作为CCA用DS测定窗口,也可以设置偏移(测定开始定时)。可以设为从DS测定区间的起始开始的偏移。也可以设为子帧单位。
小区对构成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UE进行DS测定窗口的设定。DS测定窗口的设定可以由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进行,也可以由在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上与UE连接的小区进行。
在该设定由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进行的情况下,小区可以向UE通知该设定。或者,也可以使在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上与UE连接的小区从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获取该设定,并向UE进行通知。在该设定由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上与UE连接的小区进行的情况下,小区可以向UE通知该设定。
小区也可以将该设定包含于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DS的测定的相关设定中来进行通知。另外,小区也可以将是否对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DS进行CCA的信息向UE进行通知。也可以将用何种CCA的方法进行的信息向UE进行通知。也可以将其包含于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DS的测定的相关设定中进行通知。
小区可以利用单独信令将该设定向UE进行通知。可以利用RRC信令。能对UE单独进行设定。或者,也可以作为小区的系统信息进行广播。在能对每个小区进行设定、向多个UE进行通知的情况下,能减少单独信令的信息量。
本实施方式中,对DS进行了记载,但不限于此,只要是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spectrum)的同步用或测定(measurement)用的信号即可。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的DS发送以及UE的测定的一个示例的概念图。CCA201、203、205中,用斜线填充的情况表示并非空闲(clear)的情况,没有阴影的情况表示为空闲(clear)的情况。
DS202、204、206中,用斜线填充的情况表示发送DS的情况,没有阴影的情况表示未发送DS的情况。
小区进行CCA201,在并非空闲(clear)的情况下,不进行DS202的发送。通过CCA判断为并非空闲(clear)的情况下,在DS发送周期2之后再次进行CCA203。小区进行CCA203,在再次并非空闲(clear)的情况下,不进行DS204的发送,在DS发送周期2之后再次进行CCA205。小区进行CCA205,在空闲(clear)的情况下,进行DS206的发送。
小区在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以DS的发送周期(Tds)间隔周期性发送DS。小区在发送DS之前必须进行CCA,并依据上文公开的方法。
UE在CCA用DS测定窗口即DS测定区间2的期间进行DS的测定。UE在通知了DS测定区间2和DS发送周期2的情况下,也可以在DS测定区间2的期间、以DS发送周期2反复进行DS测定区间以及DS的测定。UE在接收了DS的情况下,即使在接收的中途也可以结束DS的接收。
图21中接收DS206,执行同步以及测定(measurement)中的至少任一方,结束DS的接收。UE在接收了DS的情况下,在DS测定周期(Tmeas_p)之后再次进行DS的测定。UE以DS测定周期(Tmeas_p)间隔周期性进行DS的测定。DS的测定依据上文公开的方法。
通过利用本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方法,小区在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发送同步用以及测定(measurement)用的至少任一方信号的情况下,即使为并非空闲(clear)时,也能再次发送该信号。另外,在UE中,在小区发送DS之前,即使通过CCA判断为并非空闲(clear)的情况下,也能接收同步用以及测定(measurement)用的至少任一方的信号。
从而,UE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至少进行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同步以及测定(measurement)中至少任一方。从而,能将CCA导入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spectrum)的同步用以及测定(measurement)用中至少任一方信号。从而,能避免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与其它系统的冲突,能确保与其它系统的公平性,实现共存。
实施方式7变形例1
在实施方式7公开的方法中,通过CCA判断为并非空闲(clear)的情况下,以DS发送周期2进行发送。从而,在DS发送周期2的期间不进行DS的发送。在CCA的结果为不是空闲(clear)的情况下,到发送DS为止产生延迟。从而,UE与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的同步以及测定(measurement)延迟。
下面公开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小区在通过CCA判断为并非空闲(clear)的情况下,继续连续地进行CCA。小区在通过CCA判断为空闲(clear)的情况下,立即发送DS。或者,小区也可以在CCA达到预先确定的次数的空闲(clear)的情况下,立即发送DS。可对CCA进行的DS的发送次数设置上限值。可以使发送次数上限值的情况下CCA进行DS发送的期间成为DS发送周期内。
关于UE的DS的测定方法,可以采用实施方式7公开的方法。小区对构成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UE进行DS测定窗口的设定的方法、向UE通知该设定的方法可以采用实施方式7公开的方法。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1中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的DS发送和UE的测定的一个示例的概念图。图22所示的概念图与前述图21所示的概念图类似,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编号,并省略共通的说明。
CCA211中,用斜线填充的情况表示并非空闲(clear)的情况,没有阴影的情况表示为空闲(clear)的情况。DS212中,用斜线填充的情况表示发送DS的情况,没有阴影的情况表示未发送DS的情况。
小区在进行CCA213、判断为并非空闲(clear)的情况下,继续连续地进行CCA。小区也可以在CCA达到预先确定的次数的空闲(clear)的情况下,立即发送DS。预先确定的次数也可以预先根据标准等静态决定。或者,也可以由核心网络侧或运营商决定,并预先通知给小区。这里,设预先确定的次数设为三次。小区在通过CCA214判断为三次空闲(clear)的情况下,进行DS215的发送。
小区在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以DS发送周期(Tds)间隔周期性发送DS。小区在发送DS之前必须进行CCA,并依据上文公开的方法。
UE在CCA用DS测定窗口即DS测定区间2的期间进行DS的测定。UE即使在通知了DS测定区间时,也可以在DS测定区间2的期间,进行DS的测定。从而,即使通过CCA使DS的发送超过了UE的测定区间,也能使UE在第二DS测定区间的期间进行DS的测定,从而能够测定DS。UE在接收了DS的情况下,即使在接收的中途也可以结束DS的接收。
图22中接收DS212,执行同步以及测定(measurement),结束DS的接收。UE在接收了DS的情况下,在DS测定周期(Tmeas_p)之后再次进行DS的测定。UE以DS测定周期(Tmeas_p)间隔周期性进行DS的测定。DS的测定依据上文公开的方法。
通过本变形例公开的方法,能获得与实施方式7相同的效果。小区依据DS发送周期2,能在不等到下一次的DS发送定时为止的情况下进行CCA。从而,小区在根据CCA判断为空闲(clear)的情况下,能立即进行DS的发送。能减少到发送DS为止的延迟。
从而,能缩短UE与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的同步以及测定(measurement)所耗费的时间。从而,能减少控制延迟。此外,还能降低UE的功耗。
小区在通过CCA判断为空闲(clear)的情况下,立即进行DS的发送,但也可以从下一个子帧开始进行DS的发送。DS的发送可以从下一个子帧的起始开始,也可以从预先确定的码元之后开始。预先确定的码元也可以向UE进行通知。预先确定的码元的通知方法可以采用实施方式7公开的方法。在到CCA的结束和下一次DS的发送开始为止的时间存在的情况下,在该时间中可以发送表示占有状态的信号。
从而,在该时间中,能防止其他的系统使用该非授权频谱(unlicensedspectrum),小区在下一次的DS发送开始时,能与其它系统无冲突地发送DS。能减少到发送DS为止的延迟。
图23以及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1中利用了DS发送和UE的测定的情况下到数据通信为止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图23与图24在边界线BL1的位置上相连。图23以及图24所示的概念图与前述图22所示的概念图类似,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编号,并省略共通的说明。
CCA211中,用斜线填充的情况表示并非空闲(clear)的情况,没有阴影的情况表示为空闲(clear)的情况。DS212中,用斜线填充的情况表示发送DS的情况,没有阴影的情况表示未发送DS的情况。
小区#1(Cell#1)是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中,UE进行RRC连接的小区。小区#2(Cell#2)是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图23以及图24所示的例子中,表示小区#2进行DS发送设定的情况。作为DS的发送设定,存在有DS的发送周期、偏移(测定开始定时)、DS的序列、是否进行CCA、采用何种CCA方法来进行。
步骤ST2201中,小区#2将该DS发送设定(DS configuration)向小区#1进行通知。小区#1利用被通知的该DS发送设定,进行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DS的测定的相关设定。
在步骤ST2202中,小区#1将与DS的测定相关的设定(Measurementconfiguration)通知给UE。作为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DS的测定的相关设定,包含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频率(载波频率)、DS测定周期(Tmeas_p)、偏移(测定开始定时)、CCA用DS测定窗口(DS测定区间2(Tmeas_d2))。可以包含DS的序列。也可以包含是否进行CCA的信息、以何种CCA的方法来进行的信息。另外,也可以包含测定报告的相关信息。
小区#2在不进行数据发送的情况下,依据DS发送设定,进行DS的发送。步骤ST2202中,从小区#1接收到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DS的测定的相关设定的UE在步骤ST2203中,在被通知的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频率(载波频率)上,进行DS的测定。UE在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频率(载波频率)上,从测定开始定时起,在CCA用DS测定窗口的期间进行DS的测定,以DS测定周期反复进行。
接收到一个或多个DS的UE在满足了测定报告的基准的情况下,在步骤ST2204中,将测定报告(Measurement report)向小区#1进行通知。作为测定报告,对PCI等小区的标识、以及RSRP以及RSRQ等接收品质进行报告。测定报告的基准可以预先根据标准等来决定。这里,包含有测定了小区#2的DS的结果。
接收了来自UE的测定报告的小区#1利用该测定报告,决定针对UE构成小区#2。小区#1在步骤ST2205中,向UE通知小区的追加(Cell addition)。小区的追加中包含有追加的小区、这里为小区#2的小区标识、载波频率。对追加的小区的DS的测定的相关设定进行通知。在与步骤ST2202中通知的DS的测定的相关设定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省略。
步骤ST2205中接收到小区#2的DS的测定的相关设定的UE在步骤ST2206中,利用该设定测定小区#2的DS,与小区#2取得同步。UE继续进行与小区#2的同步,直到从小区#1通知小区#2的释放。进一步地,也可以进行测定。
决定与UE进行利用了小区#2的通信的小区#1在步骤ST2207中,向UE通知小区#2为激活状态的情况(Cell activation)。接收了该通知的UE在步骤ST2210中,从小区#2开始数据接收。来自小区#2的数据发送由于存在由每一子帧来进行的可能性,因此UE继续数据的接收,直到从小区#1通知小区#2为激活状态的情况为止。
决定与UE进行利用了小区#2的通信的小区#1在步骤ST2208中,向小区#2通知将数据发送设为激活状态的指示(Cell activation)。接收了该指示的小区#2在步骤ST2209中,向UE发送数据。UE接收从小区#2发送的数据。
从而,在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不发送数据的状态下,在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发送同步用以及测定(measurement)用的至少任一方的信号的情况下,能在该发送之前导入CCA。此外,即使导入该CCA,UE也能接收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同步用以及测定(measurement)用的至少任一方信号。
此外,能通过UE执行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的同步以及测定,能通过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进行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spectrum)上的小区的追加、激活设定。从而,能进行利用了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spectrum)上的小区的数据通信。
使用了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上的小区和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spectrum)上的小区的LAA成为可能。此外,能避免与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上的其它系统的冲突,能确保与其它系统的公平性,能实现共存。
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仅是本发明的例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将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自由组合。此外,能适当变更或省略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任意构成要素。从而,在MTC的支持以及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的使用等支持多种服务的情况下,也能提供能提高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性能的通信系统。
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上述说明在所有方面中均是示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未举例示出的无数变形例可解释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可设想到的。
标号说明
1301 宏蜂窝eNB(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
1302 小蜂窝eNB(小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
Claims (1)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通信终端装置以及构成能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小区的基站装置,该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包含窄频带用终端装置,该窄频带用终端装置利用比所述小区中能使用的系统频带要窄的频带进行无线通信,
所述窄频带用终端装置中,
在所述小区的圈内为待机状态时,进行非连续接收并且判断信号的接收状态,该非连续接收是指非连续地进行接收从所述小区发送来的所述信号的接收动作,
若所述信号的接收状态满足预先确定的移动条件,则继续所述非连续接收,并且移动至所述小区的圈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05900 | 2015-01-15 | ||
JP2015-005900 | 2015-01-15 | ||
CN201680005479.5A CN107113702B (zh) | 2015-01-15 | 2016-01-07 | 通信系统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05479.5A Division CN107113702B (zh) | 2015-01-15 | 2016-01-07 | 通信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87821A true CN112087821A (zh) | 2020-12-15 |
Family
ID=56405762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05479.5A Active CN107113702B (zh) | 2015-01-15 | 2016-01-07 | 通信系统 |
CN202010994247.5A Pending CN112087821A (zh) | 2015-01-15 | 2016-01-07 | 通信系统 |
CN202010994167.XA Pending CN112105094A (zh) | 2015-01-15 | 2016-01-07 | 通信系统 |
CN202010995174.1A Pending CN112087822A (zh) | 2015-01-15 | 2016-01-07 | 通信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05479.5A Active CN107113702B (zh) | 2015-01-15 | 2016-01-07 | 通信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94167.XA Pending CN112105094A (zh) | 2015-01-15 | 2016-01-07 | 通信系统 |
CN202010995174.1A Pending CN112087822A (zh) | 2015-01-15 | 2016-01-07 | 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10362624B2 (zh) |
EP (3) | EP4017124A1 (zh) |
JP (5) | JP6629244B2 (zh) |
CN (4) | CN107113702B (zh) |
WO (1) | WO201611421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65144B (zh) | 2014-03-19 | 2020-01-07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覆盖增强(ce)和非ce模式的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的系统信息块(sib)获取方法和装置 |
CN107113702B (zh) * | 2015-01-15 | 2020-10-0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 |
US10455544B2 (en) | 2015-01-30 | 2019-10-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paging procedure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TC) |
BR112017016268A2 (pt) * | 2015-01-30 | 2018-03-27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étodos para configurar uma pluralidade de valores da informação da qualidade de canal e para receber dados de configuração a partir de um nó de rádio, programa de computador, mídia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nó de rádio, e, dispositivo sem fio. |
US11956753B2 (en) * | 2015-07-10 | 2024-04-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mmon search space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
US9973935B2 (en) * | 2015-07-24 | 2018-05-15 | Parallel Wireless, Inc. | SON-controlled DFS |
US11089600B2 (en) * | 2015-08-11 | 2021-08-10 | Kyocera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and radio terminal |
MX378247B (es) * | 2015-10-30 | 2025-03-10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Búsqueda en cobertura extendida. |
US10433277B2 (en) * | 2015-11-02 | 2019-10-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multicast broadcast multimedia service in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s over variable transmission bandwidth |
EP3449679B1 (en) * | 2016-04-28 | 2020-06-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Handling tracking area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KR101895170B1 (ko) | 2016-08-11 | 2018-09-05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멀티캐스트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7733625B (zh) * | 2016-08-11 | 2021-08-20 | 株式会社Kt | 多播通信方法和设备 |
KR102364200B1 (ko) * | 2016-08-11 | 2022-02-1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501931B1 (ko) * | 2016-09-13 | 2023-02-2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 갱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11523376B2 (en) * | 2017-01-05 | 2022-12-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design |
US11611859B2 (en) | 2017-03-22 | 2023-03-2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signal by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
CN115297545B (zh) * | 2017-03-24 | 2024-07-2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寻呼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
CN108632961B (zh) * | 2017-03-24 | 2022-08-1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寻呼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
KR102303572B1 (ko) | 2017-05-05 | 2021-09-16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페이징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
US10142871B1 (en) * | 2017-05-15 | 2018-11-27 | Apple Inc.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ations to camp only mode |
US11272546B2 (en) * | 2017-08-08 | 2022-03-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for requesting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0999458A (zh) * | 2017-10-24 | 2020-04-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19104685A1 (zh) * | 2017-11-30 | 2019-06-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
US11503559B2 (en) | 2018-05-29 | 2022-11-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ell acquisition in frequency diversity implementing opportunistic frequency switching for frame based equipment access |
WO2020034327A1 (en) * | 2018-09-27 | 2020-02-20 | Zte Corporation |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
EP3651498A1 (en) * | 2018-11-12 | 2020-05-13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User equipment involved in cell re-selection |
US11140616B2 (en) * | 2019-04-03 | 2021-10-05 | Apple Inc. | On demand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acquisition |
KR102745146B1 (ko) * | 2019-09-09 | 2024-12-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듀얼 커넥티비티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
EP3860222B1 (en) * | 2020-01-29 | 2023-08-23 | Deutsche Telekom AG | Method for enhancing continuity of data transmissions and/or for reducing interruption or interruption periods of data transmissions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user equipment,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US20230328614A1 (en) * | 2020-09-02 | 2023-10-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ell re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785518B2 (en) * | 2020-09-28 | 2023-10-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on-demand transmission of dedicated reduced-bandwidth system information |
CN114339952B (zh) * | 2020-09-29 | 2023-07-25 |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终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KR20220135953A (ko) * | 2021-03-31 | 2022-10-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한된 수신 성능을 가진 능력감소 단말이 네트워크에 접속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JP7145307B1 (ja) | 2021-08-05 | 2022-09-30 | マレリ株式会社 | 排気ガス処理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2157A (zh) * | 2009-03-03 | 2012-02-01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742330A (zh) * | 2010-02-12 | 2012-10-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 |
US20130089067A1 (en) * | 2011-10-06 | 2013-04-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multi-band and multi-cell |
US20130223367A1 (en) * | 2012-02-29 | 2013-08-29 | Via Telecom, Inc. |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cess probe enhancements |
US20140011498A1 (en) * | 2012-07-09 | 2014-01-09 | Fujitsu Limited | Mobile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94409B2 (ja) | 2003-08-27 | 2009-07-1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無線装置 |
WO2005053339A1 (en) | 2003-11-27 | 2005-06-0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ntrol data retrieving method |
JP2005167749A (ja) * | 2003-12-04 | 2005-06-2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制御用データ検索方法 |
JP4507572B2 (ja) * | 2003-11-27 | 2010-07-2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 |
JP4891390B2 (ja) * | 2007-02-27 | 2012-03-07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圏内復帰処理方法 |
US7808938B2 (en) * | 2007-05-22 | 2010-10-05 | Thomas Meek | Very narrow ban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401668B (zh) * | 2007-12-17 | 2016-12-28 | 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系统 |
JP2010035023A (ja) * | 2008-07-30 | 2010-02-12 | Fujitsu Ltd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機 |
CN101640989A (zh) * | 2008-07-31 | 2010-02-0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的壳体 |
US8406691B2 (en) * | 2008-12-17 | 2013-03-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 equipments |
US8520617B2 (en) * | 2009-11-06 | 2013-08-27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US8693595B2 (en) * | 2011-05-10 | 2014-04-08 | Issc Technologies Corp. | Adap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ceiver |
CA2850569C (en) * | 2011-09-30 | 2020-03-10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Device communication using a reduced channel bandwidth |
EP2595425A1 (en) * | 2011-11-18 | 2013-05-22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Active bandwidth indicator for power-saving UEs |
EP2783542A4 (en) * | 2011-11-25 | 2015-03-04 | Nec Corp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ACHIN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
US9332479B2 (en) * | 2012-01-04 | 2016-05-03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Network sit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9591429B2 (en) * | 2012-05-11 | 2017-03-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
US9374845B2 (en) | 2012-05-18 | 2016-06-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t HARQ and DRX optimization for low cost MTC devices |
CN107071705B (zh) * | 2012-05-23 | 2021-0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寻呼窄带终端的方法、网络设备、基站及系统 |
KR20140006200A (ko) * | 2012-06-27 | 2014-01-16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사물통신 서비스를 위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통신 장치 |
US9439120B2 (en) * | 2012-09-28 | 2016-09-06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information in a network |
EP2915366A1 (en) * | 2012-10-31 | 2015-09-09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Cell change in discontinuous mode |
US9730184B2 (en) | 2013-01-14 | 2017-08-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roadcast and paging channel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
US10014116B2 (en) * | 2013-07-24 | 2018-07-03 | Kemet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ion with a dual crosslinker system for capacitors |
KR102257996B1 (ko) * | 2014-06-23 | 2021-05-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계형태통신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07113702B (zh) * | 2015-01-15 | 2020-10-0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 |
CN108353417A (zh) * | 2015-11-04 | 2018-07-31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对具有不同tti持续时间的传输进行复用的设备及方法 |
-
2016
- 2016-01-07 CN CN201680005479.5A patent/CN107113702B/zh active Active
- 2016-01-07 CN CN202010994247.5A patent/CN112087821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1-07 CN CN202010994167.XA patent/CN112105094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1-07 JP JP2016569334A patent/JP6629244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1-07 EP EP22154757.3A patent/EP4017124A1/en active Pending
- 2016-01-07 EP EP16737286.1A patent/EP324715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01-07 US US15/543,853 patent/US10362624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1-07 EP EP21164411.7A patent/EP3860227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01-07 CN CN202010995174.1A patent/CN112087822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1-07 WO PCT/JP2016/050362 patent/WO201611421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
- 2019-06-05 US US16/432,148 patent/US10959283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2-04 JP JP2019219258A patent/JP6899885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2-18 US US17/178,581 patent/US2021017681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1-06-14 JP JP2021098549A patent/JP2021129328A/ja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9-07 US US17/939,572 patent/US2023019990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4-24 JP JP2023070648A patent/JP2023101419A/ja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6-20 JP JP2024099310A patent/JP2024123137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2157A (zh) * | 2009-03-03 | 2012-02-01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742330A (zh) * | 2010-02-12 | 2012-10-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 |
US20130089067A1 (en) * | 2011-10-06 | 2013-04-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multi-band and multi-cell |
US20130223367A1 (en) * | 2012-02-29 | 2013-08-29 | Via Telecom, Inc. |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cess probe enhancements |
US20140011498A1 (en) * | 2012-07-09 | 2014-01-09 | Fujitsu Limited | Mobile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HUAWEI: ""Bandwidth reduction for low cost MTC UE and text proposal"", 《3GPP TSG RAN WG1#68 R1-120051》, pages 2 * |
NSN: ""Downlink bandwidth analysis for low cost MTC UE"",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5BIS R2-141104》, pages 2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362624B2 (en) | 2019-07-23 |
US20210176815A1 (en) | 2021-06-10 |
US10959283B2 (en) | 2021-03-23 |
EP3247153A4 (en) | 2018-08-29 |
JP2023101419A (ja) | 2023-07-20 |
JP2021129328A (ja) | 2021-09-02 |
CN107113702B (zh) | 2020-10-09 |
JP2020036373A (ja) | 2020-03-05 |
CN107113702A (zh) | 2017-08-29 |
JP6899885B2 (ja) | 2021-07-07 |
CN112087822A (zh) | 2020-12-15 |
US20190289663A1 (en) | 2019-09-19 |
US20180007733A1 (en) | 2018-01-04 |
CN112105094A (zh) | 2020-12-18 |
JP2024123137A (ja) | 2024-09-10 |
JP6629244B2 (ja) | 2020-01-15 |
JPWO2016114215A1 (ja) | 2017-10-19 |
EP3247153A1 (en) | 2017-11-22 |
US20230199903A1 (en) | 2023-06-22 |
EP3860227A1 (en) | 2021-08-04 |
WO2016114215A1 (ja) | 2016-07-21 |
EP4017124A1 (en) | 2022-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899885B2 (ja) |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端末 | |
US11528700B2 (en) | User equipment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2185239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first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second base station device | |
CN107926003B (zh) | 通信系统 | |
CN109565812B (zh) | 通信系统 | |
CN105453648B (zh) | 通信系统 | |
CN105684487B (zh) | 通信系统 | |
CN111096062A (zh) |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 |
CN114270969A (zh) | 通信系统、通信终端及网络 | |
CN110933686B (zh) | 通信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