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0549A - 吹瓶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 - Google Patents
吹瓶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60549A CN112060549A CN202010981810.5A CN202010981810A CN112060549A CN 112060549 A CN112060549 A CN 112060549A CN 202010981810 A CN202010981810 A CN 202010981810A CN 112060549 A CN112060549 A CN 1120605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le
- handle
- blowing
- mold
- shoul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2049/4879—Moulds characterised by mould configur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low-moulding
- B29C2949/07—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 B29C2949/079—Auxiliary parts or inserts
- B29C2949/0791—Hand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49/487105—Moul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吹瓶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吹瓶模具具有模腔,瓶胚吹制完成后在模腔内形成瓶身、瓶肩、把手和瓶颈,瓶肩位于瓶身和瓶颈之间,把手的一端与瓶肩连接,把手的另一端也与瓶肩连接或与瓶颈连接,模腔的腔壁上设有至少一道第一凸筋,第一凸筋使瓶身上形成非闭合的或环状闭合的第一凹槽。第一凸筋起到限制瓶身部位的胚料在吹制过程中向瓶肩及把手移动的作用,防止瓶肩处产生褶皱以及避免把手发生变形,提升了瓶胚的吹制质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吹瓶模具制作的塑料瓶由自带把手的瓶胚吹制而成,由于没有需要单独组装的把手,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发生把手脱落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吹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瓶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自带把手的塑料奶瓶和饮料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带把手HDPE材质的瓶子,另一类是后置把手PET材质的瓶子。其中自带把手HDPE材质的瓶子存在密封不完全、瓶身容易破损和瓶子容量无法控制等缺陷;而另一种PET材质的瓶子虽然相比HDPE材质的瓶子存在密封性好、瓶身结实、阻氧性能高而且透明易观测等优点,但是目前PET材质的瓶子都是需要做后置把手的,而后置把手PET材质的瓶子中的把手需要特定的设备生产和安装,且安装后容易脱落。以上原因促使行业内的相关企业希望能够用自带把手PET材质瓶子代替目前市场上的后置把手PET材质的瓶子。
为了保证把手的位置不变和形状完好,瓶胚把手部位的胚料只能横向拉伸,不能被纵向拉伸。因此必需对瓶胚加温过程中把手部位进行技术处理,防止在吹瓶过程中因把手部位温度过高后变软而产生变形,进而造成吹瓶失败。自带把手PET瓶子是采用二步法吹瓶工艺方法制成的,即先注塑成瓶胚,然后在吹瓶模具中将瓶胚吹制成瓶子。由于自带把手的瓶胚相较于常规的瓶胚多出了把手这个部件,在瓶胚吹制的过程中会产生常规瓶胚吹制过程中不曾出现的问题。瓶胚加热后把手部位温度较低,瓶身部位温度较高,使得瓶身部位的胚料比把手部位的胚料软,瓶胚在拉伸吹瓶涨大的过程中,瓶身部位的胚料先涨大并充满模具的瓶身部分,此时瓶胚的把手部位还未贴上模具内壁。继续吹制时,瓶身部位的胚料会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将把手部位推向模具内壁,并最后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与把手部位的胚料一起贴到模具上。瓶胚吹制完成后,把手对面的瓶肩处易形成褶皱,而把手的下端也容易发生上移的现象,造成瓶子的质量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瓶模具及吹瓶机,可使瓶身上形成非闭合的或环状闭合的第一凹槽,防止瓶肩处形成褶皱并避免把手变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瓶,其由自带把手的瓶胚吹制而成,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可避免发生把手脱落的情况。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吹瓶模具,具有模腔,瓶胚吹制完成后在所述模腔内形成瓶身、瓶肩、把手和瓶颈,所述瓶肩位于所述瓶身和所述瓶颈之间,所述把手的一端与所述瓶肩连接,所述把手的另一端也与所述瓶肩连接或与所述瓶颈连接,所述模腔的腔壁上设有至少一道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使所述瓶身上形成非闭合或环状闭合的第一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腔壁上还设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使所述瓶肩与所述瓶身的交界处形成第二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筋设置在一个平面上或所述第一凸筋呈波浪形设置在所述腔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筋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各个所述第一凸筋相互间隔设置或部分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腔壁上还设有至少一道第三凸筋,所述第三凸筋使所述瓶肩上形成非闭合的第三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模腔包括第一凹陷区,所述第一凹陷区使所述瓶颈上形成凸起的台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模腔包括第二凹陷区,所述第二凹陷区用于容纳所述把手。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吹瓶机,包含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吹瓶模具。
此外,还提供一种塑料瓶,由上述吹瓶机制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塑料瓶的材质为PET。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吹瓶模具在模腔的腔壁上设有至少一道第一凸筋,第一凸筋使瓶身上形成环状闭合的或非闭合的第一凹槽,第一凸筋限制瓶身部位的胚料在吹制过程中向瓶肩及把手部位移动,防止瓶肩处产生褶皱以及避免把手发生变形,提升了瓶胚的吹制质量。采用本发明的吹瓶模具制作的塑料瓶由自带把手的瓶胚吹制而成,由于没有需要单独组装的把手,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发生把手脱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常规模具对自带把手瓶胚进行吹制前的示意图;
图2为采用常规模具对自带把手瓶胚进行吹制时的示意图;
图3为采用常规模具对自带把手瓶胚吹制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吹瓶模具对自带把手瓶胚进行吹制前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吹瓶模具对自带把手瓶胚进行吹制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吹瓶模具对自带把手瓶胚吹制接近完成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吹瓶模具对自带把手瓶胚吹制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C处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塑料瓶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吹瓶模具的模腔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D处的放大图;
图14为图12中E处的放大图;
图15为采用图12所示的吹瓶模具进行吹制的塑料瓶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吹瓶模具的模腔结构示意图;
图17为采用图16所示的吹瓶模具进行吹制的塑料瓶的立体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吹瓶模具的模腔结构示意图;
图19为采用图18所示的吹瓶模具进行吹制的塑料瓶的立体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吹瓶模具的模腔结构示意图;
图21为采用图20所示的吹瓶模具进行吹制的塑料瓶的立体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吹瓶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
1’、常规模具;1、吹瓶模具;10、模腔;11、左半模;12、右半模;13、底模;101、第一凸筋;102、第二凸筋;103、第三凸筋;104、第一凹陷区;105、第二凹陷区;100、瓶胚;100’、塑料瓶;110、瓶身;120、瓶肩;1201、第一褶皱;1202、第二褶皱;130、把手;140、瓶颈;200、拉伸杆;1100、第一凹槽;1200、第二凹槽;1300、第三凹槽;1400、台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
二步法吹瓶工艺需要先制造出瓶胚100,然后用特定的模具对瓶胚100进行吹制,如图1至图5所示,当使用常规模具1’对自带有把手130的瓶胚100进行吹制时,由于多出了把手130这个部件,瓶胚100在拉伸涨大的过程中,瓶身110部位的胚料先涨大并充满模腔10的下部,此时瓶胚100的把手130部位还未贴上模腔10的腔壁,随着吹制的进行,瓶身110部位的胚料会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将把手130推向模腔10的腔壁,并最后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与把手130一起贴到模腔10的腔壁上,吹制完成后,瓶肩120上易出现第一褶皱1201(如图4所示),把手130下端也会向上偏移,使得把手130变形(如图5所示,虚线所示为把手130下端正确的位置),因而产生了质量缺陷。
如图6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吹瓶模具1具有模腔10,瓶胚100吹制完成后在模腔10内形成瓶身110、瓶肩120、把手130和瓶颈140,瓶肩120位于瓶身110和瓶颈140之间,把手130的一端与瓶肩120连接,把手130的另一端与瓶颈140连接,把手130的两端也可以均与瓶肩120连接,模腔10的腔壁上设有至少一道第一凸筋101,第一凸筋101使瓶身110上形成非闭合或环状闭合的第一凹槽1100。
本实施例的吹瓶模具1在模腔10的腔壁上设有至少一道第一凸筋101,第一凸筋101使瓶身110上形成非闭合或环状闭合的第一凹槽1100,第一凸筋101限制瓶身110部位的胚料在吹制过程中向瓶肩120及把手130移动,防止瓶肩120处产生第一褶皱1201,避免把手130发生变形,提升瓶胚100的吹制质量。第一凸筋101的设置位置优选为靠近瓶肩120,以获得较好地限制胚料移动的效果。此外,第一凹槽1100还起到增强瓶身110结构强度的作用,通过设置多道第一凸筋101可获得多个第一凹槽1100,从而较大地提升瓶身110的结构强度,使其不易变形。
优选的,模腔10的腔壁上还设有第二凸筋102,第二凸筋102使瓶肩120与瓶身110的交界处形成第二凹槽1200。第二凸筋102同样起到限制瓶身110部位的胚料在吹制过程中向瓶肩120及把手130移动的效果,可以进一步提升瓶胚100的吹制质量。
进一步的,第一凸筋101设置在一个平面上或第一凸筋101呈波浪形设置在腔壁上,第一凸筋101的具体形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如图12和图16所示,第一凸筋101呈闭合的环状或非闭合的弧线型,且第一凸筋101设置在一个平面上,使得第一凹槽1100各处的高度相同。而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一凸筋101则呈现出波浪形,使得第一凹槽1100也呈现为波浪形,第一凹槽1100各处并不处于同一高度上。
当第一凸筋101的数量大于两个时,第一凸筋101之间可以设置为相互间隔的形式,也可以部分连接在一起。如图20和图21所示,各个第一凸筋101部分连接,因而使得各个第一凹槽1100也有一部分发生重合。
如图12至图15所示,优选的,模腔10的腔壁上还设有至少一道第三凸筋103,第三凸筋103使瓶肩120上形成非闭合的第三凹槽1300。图6至图9展示了一个实施例中瓶胚100被吹制的过程,如图10所示,吹制完成后,在瓶肩120和瓶颈140的连接处,容易产生第二褶皱1202。通过设置第三凸筋103,可在瓶肩120上产生出第三凹槽1300,第三凸筋103限制瓶肩120的胚料在吹制过程中向瓶颈140移动,防止瓶肩120与瓶颈140的连接处产生第二褶皱1202。
如图12、图14和图15所示,优选的,模腔10包括第一凹陷区104,第一凹陷区104使瓶颈140上形成凸起的台阶结构1400。台阶结构1400能够使瓶颈140处容纳更多的胚料,从而防止瓶肩120与瓶颈140连接处产生第二褶皱1202。
如图15所示,优选的,模腔10包括第二凹陷区105,第二凹陷区105用于容纳把手130。第二凹陷区105的形状与把手130的形状相匹配,使把手130在瓶胚100的吹制过程中能停止在正确的位置上。
优选的,如图22所示,吹瓶模具1包括左半模11、右半模12和底模13,左半模11、右半模12和底模13装配后形成模腔10。结合图6至图9,瓶胚100的吹制步骤为:首先,使左半模11和右半模12分离,然后将加热后的瓶胚100放入左半模11和右半模12之间,再使左半模11、右半模12和底模13合拢,拉伸杆200从胚口插入瓶胚100中对瓶胚100进行纵向拉伸,同时压缩空气也由胚口吹入瓶胚100内对瓶胚100进行横向拉伸,瓶胚100吹制完毕后,吹瓶模具1打开。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吹瓶机,包含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吹瓶模具1,因而使得此种吹瓶机能够对自带把手130的瓶胚100进行高质量的吹制。
如图11、图15、图17、图19和图2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塑料瓶100’,由上述吹瓶机制作,该种塑料瓶100’自带把手130,而非采用吹制完成后再另外安装独立把手的形式,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不用担心独立把手脱落的问题。
优选的,塑料瓶100’的材质为PET,因而使得塑料瓶100’具有密封性好、瓶体结实、阻氧性能高而且透明易观测等优点。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的”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案,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案,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案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吹瓶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模腔,瓶胚吹制完成后在所述模腔内形成瓶身、瓶肩、把手和瓶颈,所述瓶肩位于所述瓶身和所述瓶颈之间,所述把手的一端与所述瓶肩连接,所述把手的另一端也与所述瓶肩连接或与所述瓶颈连接,所述模腔的腔壁上设有至少一道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使所述瓶身上形成非闭合或环状闭合的第一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壁上还设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使所述瓶肩与所述瓶身的交界处形成第二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设置在一个平面上或所述第一凸筋呈波浪形设置在所述腔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各个所述第一凸筋相互间隔设置或部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壁上还设有至少一道第三凸筋,所述第三凸筋使所述瓶肩上形成非闭合的第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包括第一凹陷区,所述第一凹陷区使所述瓶颈上形成凸起的台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包括第二凹陷区,所述第二凹陷区用于容纳所述把手。
8.一种吹瓶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吹瓶模具。
9.一种塑料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8所述的吹瓶机制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塑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瓶的材质为PET。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81810.5A CN112060549A (zh) | 2020-09-17 | 2020-09-17 | 吹瓶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 |
US18/020,576 US20230302712A1 (en) | 2020-09-17 | 2020-09-29 | Bottle blowing mold, bottle blowing machine and plastic bottle |
PCT/CN2020/118767 WO2022056959A1 (zh) | 2020-09-17 | 2020-09-29 | 吹瓶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 |
JP2023504055A JP2023540166A (ja) | 2020-09-17 | 2020-09-29 | ボトルブロー金型、ボトルブロー機及び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 |
EP20953817.2A EP4215338A4 (en) | 2020-09-17 | 2020-09-29 | BOTTLE BLOWING MOULD, BOTTLE BLOWING MACHINE AND PLASTIC BOTTL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81810.5A CN112060549A (zh) | 2020-09-17 | 2020-09-17 | 吹瓶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60549A true CN112060549A (zh) | 2020-12-11 |
Family
ID=73682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81810.5A Pending CN112060549A (zh) | 2020-09-17 | 2020-09-17 | 吹瓶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060549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71161A1 (en) * | 2001-05-21 | 2002-11-21 | Sabel Plastechs Inc. | Method of making a stretch/blow molded article (bottle) with an integral projection such as a handle |
JP2004122736A (ja) * | 2002-09-30 | 2004-04-22 |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 把手付き合成樹脂製壜体の成形法 |
CN1636702A (zh) * | 2003-08-26 | 2005-07-13 | 株式会社沃野 | 具有一体型把手的培特瓶及其制造方法 |
CN212603333U (zh) * | 2020-09-17 | 2021-02-26 |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吹瓶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 |
-
2020
- 2020-09-17 CN CN202010981810.5A patent/CN11206054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71161A1 (en) * | 2001-05-21 | 2002-11-21 | Sabel Plastechs Inc. | Method of making a stretch/blow molded article (bottle) with an integral projection such as a handle |
JP2004122736A (ja) * | 2002-09-30 | 2004-04-22 |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 把手付き合成樹脂製壜体の成形法 |
CN1636702A (zh) * | 2003-08-26 | 2005-07-13 | 株式会社沃野 | 具有一体型把手的培特瓶及其制造方法 |
CN212603333U (zh) * | 2020-09-17 | 2021-02-26 |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吹瓶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799264B2 (en) |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blowmolding a base in a partial vacuum pressure reduction setup | |
US8881937B2 (en) | Mould for blowing vessels with reinforced bottom | |
JP5524688B2 (ja) | 合成樹脂製ボトルのブロー成形方法 | |
KR102103758B1 (ko) | 프리폼 및 용기의 제조 방법 | |
US8389085B2 (en) | Preform for stretch blow-molded bottle | |
JP6295275B2 (ja) | ホットフィル容器を高延伸倍率でブロー成形する金型 | |
CN101115607A (zh) | 用于吹塑包括柄部的容器的方法 | |
JP2016511171A (ja) | ホットフィル容器を高延伸倍率でブロー成形する方法 | |
CN112060548A (zh) | 吹塑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 | |
US11529758B2 (en) | Blow molding method, blow molding mold, and blow molding apparatus | |
CN212603332U (zh) | 吹塑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 | |
CN112060549A (zh) | 吹瓶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 | |
CN212603333U (zh) | 吹瓶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 | |
WO2022056959A1 (zh) | 吹瓶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 | |
KR20180060772A (ko) | 플라스틱 연료탱크의 성형장치 및 이의 장치를 이용해서 제작된 차량용 플라스틱 연료탱크 | |
WO2022056960A1 (zh) | 吹塑模具、吹瓶机及塑料瓶 | |
CN103189179B (zh) | 中空容器的制造方法 | |
JP5789556B2 (ja) | 二重容器の製造方法 | |
JPH10146880A (ja) | ポリエ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製ボトルの製造方法 | |
JP6777960B1 (ja) | 射出成形型とプリフォーム成形方法、及び中空体の製造方法 | |
JP4251026B2 (ja) | 合成樹脂製容器の製造方法 | |
CN112313062B (zh) | 预成型件和模具堆叠 | |
JPH11115923A (ja) | プラスチック製壜体の底部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