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0412C - 音频数据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音频数据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12C
CN1120412C CN96104260.5A CN96104260A CN1120412C CN 1120412 C CN1120412 C CN 1120412C CN 96104260 A CN96104260 A CN 96104260A CN 1120412 C CN1120412 C CN 112041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ample period
output
input
sound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042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079A (zh
Inventor
山口彰治
内藤步
宫台智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1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02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broadcast information;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broadcast-related information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generation of broadcast information and broadcast-related information
    • H04H60/04Studio equipment; Interconnection of studi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ereophonic System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Tone Control, Compression And Expansion, Limiting Amplitude (AREA)
  • 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音频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数据处理电路,它并行地输入并连接多个数字音频输入通道,在由标准联合取样频率44.1KHz决定的每个周期Tu,分别时分地处理每个输入通道的数据,随后,进行规定的混合并将已混合的数据从D/A变换器44输出到线路。当联合取样频率44.1KHz和音频数据的声源取样频率不同时,对输入数据进行内插处理,统一为标准频率。

Description

音频数据处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从数字声源输入音频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随后转换成模拟信号输出到线路的音频数据处理装置。本发明特别涉及通过使用流水线或逻辑电路时分地执行多通道数据字处理的音频处理装置。
近年来,在诸如计算机等称为多媒体装置的装置中,希望能重现来自多个不同数字声源的音频数据。必须将来自多个数字声源的音频数据混合并输出此已混合的数据。特别是作为计算机所需要的数字声源。有用不同的流程设计的多个数字声源。并需要能适应所有声源的数据处理装置。如上所述,由于这样的用不同的流程设计的不同的数字声源已设定在各自的取样频率上,所以必须配备与每个取样频率对应的数/模变换器(DAC)。例如,称作PCM声源(波表声源)的声源装置(波表合成器)有例如8个输入通道并增加输入到这些输入通道的相同取样周期的音频数据。为了允许该装置以适应这样的PCM声源,配备与8KHz、16KHz、32KHz和48KHz的取样频率相应的DACs,通过使用诸如晶体管等模拟器件混合由DACs输出的模拟信号。作为另一种方法,配备能被转换到8KHz,16KHz,32KHz和48KHz中任一取样频率的DAC,改变用以使该DAC按照该取样频率工作时钟频率,从而重建各种PCM处理。在称作FM声源的声源装置中,以例如55.5KHz的取样周期的数字声源形式输出用组合正弦波信号记录的信息。而且,与PCM声源类似的形式,有数字音频声源,例如CD唱机或已用PCM方式记录了连续的声音或音乐的数字音频磁带。在这样的数字音频声源中,输出用一标准例如44.1KHz确定的取样周期的音频数据。
如上所述在个人计算机所需要的声源装置中,有各种取样周期的数字声源,并且必须配备与每一种声源相应的DAC。而且在使这些声源同时输出时,必须使用模拟器件来混合由与每种声源对应设置的DAC输出的模拟音频数据。由于难以形成集成电路的模拟器件必须用于其集成电路技术日益提高的数字装置中,因而当与各种声源装置对应地制造该装置时,印刷电路板上声源电路所占的区域增加。作为提供这样数字声源和缩小声源电路的方法,有称之谓数字选择电路的方法,该方法提供能适应各种数字声源的取样频率的DAC,并将各种数字声源的音频数据有选择地输入到所用的D/A变换器,从而使其能适应该声源。然而,这样能有选择地输出音频数据的装置有一缺点,即多个数字声源不能同时重现。作为克服多个数字声源不能同时重现这一缺陷并进而缩小声源电路的方法,考虑使用能提高集成度的数字电路完成上述混合电路的方法。
近年来,在计算机或类似装置中使用来自多个不同数字声源的音频数据,并需要数据处理装置,所说的数据处理装置能适于进行诸如内插,音量调整、滤波、混合的处理和直接作为数字数据的各种音频数据的处理。在作为上述数字数据那样处理各种音频信号时,当声源不同时,由于声源的取样频率不同,所以必须使声源的取样频率一致。通常,由于声源侧没有任何用以改变输出取样频率的装置,所以必须将取样频率转换到统一的诸如44.1KHz,48KHz等取样频率,并通过设置在计算机侧的数字音频处理装置输出,迄今为止,在建立用以按数字数据处理音频信号的装置时,常规方式是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完美的逻辑或类似软件的方法来完成。
图1示出用于音频信号数字处理的常规逻辑电路的实例。在通过随机逻辑完成这样的电路时,借助串联连接的选择器301和302以及算术操作单元303,304和305按照算述运算的深度和算术运算数据的宽度完成所要求的处理。特别是,在混合多个有不同声源取样频率的音频数据时,在如同声源取样频率的公倍数那样高的高频下进行,诸如滤波等算术运算处理是必须的。因此需要高速率或复杂的算术运算电路。
然而在图1的常规装置中,由于通过串联连接选择器301,302和算术运算单元303,304,305并顺序完成算述运算来进行要求的音频处理,所以尽管处理速度能提高,但仍存在问题,致使门的规模扩大。特别是,像有限冲激响应型数字滤波器那样,当必须多次重复乘加运算时,门规模扩大的问题将特别明显。
在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软件来完成时,尽管能完成灵活性高的音频数据处理,其通用性也高。然而,在实现所要求的大多数性能时,必须按照这样的要求来选择或研制数字信号处理器,这就使成本增加。处理速度比随机逻辑的处理速度低。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逻辑电路的音频数据处理装置,它能实现高速处理,有良好的通用性并能进行音频数据处理。
按照本发明,由于取决于声源的有不同声源取样频率的音频数据转换成统一的44.1KHz取样频率并输出,所以提供这样一种音频数据处理装置,通过逻辑电路和完成各种内插处理的软件来实现它。
按照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音频数据处理装置,它是按这样尺寸制造,要使各种数字声源电路和能混合多个数字声源的电路能设置在一个集成电路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频数据处理装置,一种音频数据处理装置,用于输入多个音频数据随后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此处理过的数据,它包括:多个用于输入音频数据的输入通道(CH1~CH6);和数据处理电路(10),由所述多个输入信道(CH1~CH6)对其并行输入以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0)包括:多个内插部分(54,60和66),输入并连接多个输入通道(CH2、CH5、CH6)的每个,以取样频率而不是标准的预定联合取样频率输入音频数据,对所述各输入通道(CH2、CH5、CH6)的音频数据在每个周期Tu进行各自时分的数据处理,周期Tu由所述联合取样频率决定;以及混合部分(52),用于将所述多个内插部分(54、60、66)的输出信号混合并输出。
当联合取样频率44.1KHz和音频数据的声源取样频率不同时,数据处理电路进行将输入通道的音频数据变换成联合取样周期44.1KHz的取样数据的处理。也就是就,当音频数据的声源取样频率与联合取样频率44.1KHz不同时,数据处理电路与联合取样频率同步地算术运算内插数据并转换成联合取样频率的音频数据。内插处理是基于曲线近似的算术运算,特别是基于线性近似的运算内插数据。
为了基于线性近似的内插数据的算术运算,数据处理电路包括:保持单元,用以在每个声源取样周期保持至少三个连续取样数据;时间位置操作单元,它有在该期间能完成算术运算的延迟时间,并根据保持在保持单元中的至少三个连续取样数据计算内插时间位置;和内插操作单元,用以根据保持在保持单元的取样数据和用时间位置操作单元计算的内插时间位置算述运算内插数据。在内插数据这样的算述运算中,为了能在与联合取样周期Tu相应的异步时序下以实时方式处理在声源取样周期Ts从声源以实时方式产生的音频数据,即在声源取样周期Ts完成写入操作并在联合取样周期Tu进行读操作,所以至少需要三个取样数据保持单元。为了在联合取样周期Tu的定时以实时方式处理已输入的音频数据,必须在联合取样周期Tu的当前定时之前(Nd周期之前或更多)的几个周期得到该数据。
特别进一步说明,为了基于线性近似的内插数据的算术运算,在音频数据的每个声源取样周期Ts,数据处理电路用数据保持单元保持至少三个连续取样数据s(n)、S(n-1)和S(n-2)。当将“1”加到用联合取样周期Tu除以声源取样周期Ts所得到的商,而且结果数据达到联合取样周期Tu时,用延迟周期数设定单元设定到计算内插数据的刚过去的周期为止的延迟周期数Nd。进而每次得到取样时钟时将计数器清零,用计数器计数予定的基本时钟,并输出计数值cnt。
而且,每当得到基本时钟时,第一时间位置操作单元从使延迟周期数Nd联合取样周期Tu相乘所得到的值(Tu*Nd)中减去计数值cnt和取样周期Tu,由此计算用以进行内插数据的算术运算的第一时间位置CT1,即用下式计算:
CT1=(Tu*Nd)-cnt-Tu同时,每当得到基本时钟时,第二时间位置操作单元从使延迟周期数(Nd)与联合取样周期Tu相乘所得到的值中减去计算数值cnt,由此计算用以进行内插数据算术运算的第二时间位置CT2。即计算CT2=(Tu*Nd)-cnt。当计算内插数据时,用转换选择单元使延延周期数(Nd)与联合联样周期Tu相乘所得到的值(Tu*Nd)声源取样周期Ts之间的差ΔT和计数值cnt比较。即计算ΔT=(Tu*Nd)-Ts,并判断是否ΔT≥cnt。当计数值等于或小于差ΔT时,选择第一时间单位CT1作为内插时间位置C。当计数值cnt超过差ΔT时,选择第二时间位置CT2作为内插时间位置C。选择一周期前数据S(n-1)和二周期前数据S(n-2)作为新、老数据A和B。当计数值超过差ΔT时,选择第二时间位置CT2作为内插时间位置C。选择当前数据S(n)和一周期前数据s(n-1)作为新、老数据A和B。
每当时达到联合取样周期Tu时,内插操作单元根据保持在数据保持单元中的当前数据S(n)和一周期前数据S(n-1)的新老数据A和B与用转换选择单元选择的内插时间位置C,按照线性近似算术运算内插数据X。即假定新、老两数据设定为A和B,内插时间位置设定为C,和声源取样周期Ts设定为D,则内插操作单元按下式计算内插数据X:
X=A-(A-B)C/D当具体表示此公式时,它变成下式:X=S(n-1)-{S(n-1)-S(n-2)}CT1/Ts或者X=S(n)-{S(n-1)-S(n-2)}CT2/Ts此计算出的内插数据是当前时间点的延期周期数(Nd)之前的数据。以假定已予先知道声源取样周期并且声源取样周期Ts和联合取样周期Tu的比率(Ts/Tu)等于非整数倍或1/(非整数)作为前提,完成上述线性内插处理。按照在每个联合取样周期内插定时的变化,能由在声源取样周期中数据内插的时间位置和当前数据前后的取样数据适当地计算内插数据。
换言之,由于也存在不知道取样数据周期的情况,数据处理电路按照本发明测量输入数据的声源取样周期Ts。当带有所测量的声源取样周期Ts的比率(Ts/Tu)等于1/整数时,数据处理电路10完成缩值(thinning-out)处理,以便消除存在于联合取样周期Tu的间隙的每个声源取样周期的数据。当带有联合取样周期Tu的比率(Ts/Tu)等于整数倍的值时,数据处理电路进行称作零设定内插,以便将插入零数据内插到声源取样周期Ts的联合取样周期Tu的位置。此外,当带有联合取样周期Tu的比率(Tu/Tu)等于非整数倍的值时,用线性近似得到的内插数据插到声源取样周期Ts内的联合取样周期Tu的位置,从而进行线性内插。线性近似的细节已如上叙述。
作为数据处理电路的音量调整处理,一设定音量系数与输入数据相乘,产生音量调整数据。也能以这样方式构成数据处理电路10,即在将输入数据校正到规定的电平后再乘以设定音量系数,产生音量调整数据。
作为数据处理电路的滤波处理,予定的滤波系数乘以输入数据,算术运算输出数据。作为数据处理电路10的特定的滤波处理,按照有限冲激响应,用存在在作为当前处理目标的中心的目标数据前后的时基上,对每个联合取样周期的予定阶次那样多的输入数据的乘积和,和固定阶次的滤波系数计算目标数据的滤波输出数据。
作为数据处理电路的混合处理,输入作为混合目标选择的多个数据并相加。
在用逻辑电路完成数据处理电路的情况下,设置有:第一处理电路,用以在每个联取样周期Tu时分地完成像多个通道那样多的音频数据的内插、音量调整、和混合输出;和第二处理电路,用以在每个联合取样周期Tu完成像多个通道那样多的滤波处理。第和第二处理电路中的每一个都有:乘法流水线电路,用以选择多个输入数据中的两个并随后相乘;和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用以选择多个输入数据中的两个并随后相加或相减。用以读出输入数据并写入输出数据的数据存储器设置在乘法流水线电路和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之间。使用控制存储器和序列器的顺序计数器进行每个流水线电路的控制操作。在每个基本时钟周期,用以使乘法流水线电路和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操作的控制模式存储在控制存储器中。每当该周期达到联合取样周期Tu时,顺序计数器被归零,在每个联合取样周期Tu重复基本时钟的计数操作并产生控制存储器中的存取地址。顺序计数器从控制存储器中读出操作模式,并使乘法流水线电路和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时分地完成像多个通道那样多的处理。乘法流水线电路包括:第一选择器,用以选择多个输入数据中的一个;第二选择器,用以选择多个输入数据中的一个;第一寄存器,用以保持第一选择器的输出;第二寄存器,用以保持第二选择器的输出;乘法器,用以使第一和第二寄存器的值相乘;和第一输出寄存器,用以保持乘法器的输出。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包括:第三选择器,用以选择多个输入数据中的一个;第四选择器,用以选择多个输入数据中的一个;第三寄存器,用以保持第一选择的输出;第四寄存器,用以保持第二选择器的输出;加法器/减法器,用以完成第三和第四寄存器值的相加或相减;第二输出寄存器,用以保持加法器/减法器的输出;如乘法器,用以选择第一或第二输出寄存器。反馈第一和第二输出寄存器的输出,并按照需要连接到选择器输入。第一和第二输出寄存器有移位寄存器的功能。当用操作模式指定输出操作时,保持加法器/减法器的输出数据,随后第一和第二输出寄存器进行上移或移下操作,能容易地使输出数据倍增或将其减小到1/2。
用以完成滤波处理的第二处理电路的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的特征在于加法器/减法器的输出被直接色馈,并连接到选择器输入侧,用以掩蔽一部分反馈数据的掩蔽电路,作为反馈连接电路设置到第一和第二输出寄存器的输入侧。
多个输入通过电路分别输入和连接有:通常称作波表声源的PCM声源模块的输出;FM声源模块的输出;带放大器和A/D变换器的话筒输入电路的输出;外部连接的CD装置的输出;外部连接的音频装置的数字输出;和通过数据总线外部连接的外部存储器装置的传输数据。
如上所述用逻辑电路完成的数据处理电路能进行乘法和加法的流水线算术运算,从而能显著提高运算速度。例如,关于重复滤波处理的乘加计算,在循环过程中能通过流水线处理并行地计算以前相乘结果的当前乘加。通过减法、乘法和减法完成内插处理。通过两次相乘完成音量调整。进而通过多次相加得到混合输出。通过适当地组合乘法和减法的流水线算术运算,在每个联合取样周期能有效进行像多通道那样多的处理。不同声源取样频率的数字音频数据能被统一到联合取样频率44.1KHz。进而对于大计算量的滤波处理,对于用以完成内插、音量调整和混合输出的第一处理电路,提供其它的硬件结构作为第二处理电路。因此,即使使用相对低速度(低的电流消耗和低成本)的算术运算元件也足能进行这些处理。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从下面按照附图的详细说明,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用随机逻辑完成的常规装置的电路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3是图2中数据处理电路的功能方框图;
图4是图2中数据处理电路的方框图;
图5是图4中第一处理电路的电路方框图;
图6是通过图5中的序列发生器联合取样周期的状态周期的说明图;
图7是在图5中的第一和第二处理电路的联合取样周期时分处理的说明图;
图8A~8I是在图5中的乘法流水线电路上基本操作的定时图;
图9是在图5的电路框图中操作和必须的状态数的说明图;
图10是图5中第一处理电路设置的内插处理的功能方框图;
图11是内插处理的原理说明图;
图12A和12B是在声源取样频率设定为16KHz和48KHz时内插处理的定时说明图;
图13是图10中计数处理的处理操作的流程;
图14是表示以图10中的计数值为基础的转换选择和内插计算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以完成图10中的内插操作单元的功能的图5中电路的操作说明图;
图16是图4中第一处理电路设置的音量调整的功能方框图;
图17是完成图16中音量调整单元的功能的图5中电路的操作说明图;
图18是图4中第二处理电路设置滤波处理的功能方框图;
图19是用以完成图18中滤波处理功能的图5中的电路的操作说明图;
图20是图4中第一处理电路设置的混合器输出处理的功能方框图;
图21是用以完成图18中混合器输出处理功能的图5中电路的操作说明图;
图22是图2中数据处理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的功能方框图;
图23是图2中数据处理电路的又一实施例的功能方框图;
图24是在处理机的处理中用以完成图2中数据处理电路操作环境的方框图;
图25是由图24中处理机完成的数据处理电路的功能方框图;
图26是图25中输入通道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图26中取样时钟测量处理的流程图;
图28是图26中内插模式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29是缩值处理的说明图;
图30是置零内插处理的说明图;
图31是图28中缩值(thin-out)处理的流程图;
图32是图28中置零内插处理的流程图;
图33是本发明中所用的音时调整处理的功能方框图;
图34是按照图33的音量调整的定时图;
图35是图33中音量调整流程图;
图36是与图33中音量调整加到其上的数字演奏装置的按键输入相结合的包络处理的功能方框图;
图37A和图37B图36中包络处理的定时图;
图38是图36中包络的流程图。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图2是本发明的音频数据处理装置的完整的框图结构。在图2中,数据处理单元10有许多通道输入端CH1-CH6,并处理联合取样频率44.1KHz由通道CH1-CH6输入的数字音频数据。输入到数据处理单元10的数字音频数据的声源取样频率是取决于声源的不同而不同。低于联合取样频率44.1KHz的声源取样频率的数字音频数据通过内插处理转换成联合取样频率44.1KHz的数字音频数据并经受诸如音量调整、滤波、混合等必须的处理。高于联合取样频率44.1KHz的声源取样频率的数字音频数据通过缩值(thin-out)处理转换成联合取样频率44.1KHz的数字音频数据。PCM声源模块22连接到数据处理单元10的输入通道CH1。使用波表存储器并能同时产生多个通道的PCM声源模块22按照CPU12的指令产生声源。FM声源模块24连接到数据处理单元10的输入通道CH2。在通过CPU12控制的基础上,FM声源模块24用模拟实际声音和音乐装置声音的FM方法同时产生多通道的声源输出。来自微音器输入端28的音频信号用放大器30放大,随后用A/D变换器32将放大的信号转换成序列的数字音频数据。将此数字音频数据提供给数据处理单元10的输入通道CH3。CD序列数据输入端34连接到数据处理单元10的输入通道CH4,并且通过光盘驱动输入用CD装置重放的数字音频信号。到CD序列数据输入端34的数字音频信号的声源取样频率等于44.1KHz。通过在前级提供ADPCM译码器,也能输入由CD-ROM-XA输出的18.9KHz和37.8KHz的音频信号。AUX输入端35连接到数据处理单元10的输入通道CH5。从AUX连接端35输入视频的CD之类或者数字音频信号。数据处理单元10的通道CH6有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输入通道(IN)和输出通道(OUT)分别通过先进先出40和42连接到总线接口模块38。总线接口模块38连接到总线18。总线18连接到主存储器14和DMA控制器16并通过DMA控制器16的控制进行到/从主存储器14的数字音频数据的数据传输。由总线18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声源取样频率在8~48KHz范围内并且被设为立体声信号或单声道信号。通道CH6的输出侧用以将由通道CH1-CH5输入的数字音频信号或者多个输入的数字音频信号的混合结果输出到外部存储器并存储成文件或类似物。数据处理单元10的数字音频数据有例如16位的数据宽度,并按照联合取样频率44.1KHz在每个联合取样周期Tu被连续变换,而且提供给D/A变换器44,并被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从L/R输出端46经线路输出此模拟音频信号。即使输入通道CH1-CH6的声源取样频率是与联合取样频率44.1KHz不同的频率,所有的由L/R输出端46输出的数字音频信号通过用数据处理单元10的处理,都变换为联合取样频率44.1KHz,随后借助D/A变换器44将数字音频信号变换成模拟音频信号。为进行来自输入通道CH1-CH6的数字音频数据的诸如插入、音量调整、滤波、混合等处理所必须的各种参量已予先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存储器48设置在数据处理单元10中。数据存储器48也用作数据缓冲器,它用来暂存正在处理中的数据并转交给下一处理。而且,为数据处理单元10设置插值用的计数器电路50。声源取样频率相应的作为插值对象的基本时钟CL1、联合时钟CL2和取样时钟CL3提供给插值用的计数器电路50。基本时钟CL1的频率设定为例如16.9344MHz。当联合取样频率44.1KHz的联合时钟CL2的时钟周期,即联合取样周期Tu用基本时钟CL1的数量表示时,Tu=384个时钟。虽然按照适当的输入音频数据的声源取样频率确定取样时钟CL3,但在实施例中示出声源取样频率设定为16KHz时的实例。声源取样频率16KHz的取样时钟CL3的时钟周期,即声源取样周期Ts用基本时钟CL1的数量表示时,Ts=1058.4时钟。每次得到取样时钟CL3时,插值用计数器电路50都使设置在其中的计数器归零。对于一时间周期,直到随后得到取样时钟CL3为止,都计数基本时钟CL1并得到计数值cnt。以此计数值cnt基础,用作内插计算的内插数据的时间定位CT供给数据处理单元10。将在下文的内插处理的说明中阐明内插用的计数器电路50的细节。
图3示出由图2中的通道CH1-CH6的数据处理单元10完成的数字音频数据处理的功能方框图。首先,对于PCM声源模块22的输入通道CH1,作为一实例已示出在PCM声源模块22侧已经完成所有必须工序和PCM声源模块22的声源取样频率设定到联合取样频率44.1KHz的情况。因此,在此情况下它按原样被输入到混合器单元52。对于PCM声源模块24的输入通道CH2,由于声源取样频率未设定成联合取样频率44.1KHz,它被通过内插单元54插值并转换成44.1KHz的取样周期的数据。随后,用滤波器单元56进行低通滤波处理以去除高频噪声,并将结果数据供给混合器单元52。对于作为微音器输入和CD序列数据输入的输入通道CH3和CH4,由于声源取样频率设定为44.1KHz,不进行内插处理,但通过音量调整单元57和58进行音量调整。随后,将已调整的数据输入到混合器单元52。对于从AUX输入端输入视频信号的数字音频数据的通道CH5,例如,由于声源取样频率设定为16KHz,它被用插值单元60插值到44.1KHz。此后,用音量调整单元62调整音量,并进一步用滤波器单元64进行低通滤波处理,以消除由于内插产生的高频噪声。随后,将结果数据输出到混合器单元52。至于来自用作通道CH6输入的数据总线的数据音频数据,以例如8KHz声源取样频率从先进先出40读出,并通过插值单元66插值到44.1KHz。然后,用音量调整单元68对其进行音量调整,用滤波器单元70进行低能滤波处理。此结果数据提供给混合器单元52。而且,在通道CH6的输出侧,经由混合器单元52导出的联合取样频率44.1KHz的数字音频数据借助滤波器单元72恢复成原来的数据。随后,用音理调整单元74调整音量。进而用反向内插单元76通过缩值处理等使数据恢复到8KHz的原来的数据,并用L/R混合器78最终混合。此结果数据被提供给用以输出的先进先出42。如上所述,数字处理单元10与每个输入通道CH1-CH4相应地进行各自的数字音频数据处理并用混合器单元52最终完成规定的混合,将此结果作为数字音频数据序列提供给D/A变换器44。在此实施例中,为与诸如内插处理、音量调整处理及混合处理的系统和滤波处理系统两种系统相应的这些多通道输入分别提供专用的处理电路。每种处理电路在联合取样频率44.1KHz的每个联合取样周期Tu被时分多重处理。
〔数据处理电路的逻辑结构和控制〕
图4示出图2中数据处理单元10的内部电路的基本结构。数据处理单元10包括:第一处理电路80,用以对作为目标的由外部输入的多通道的数字音频数据进行诸如内插、音量调整和混合等处理;和第二处理电路82,用以对作为目标的用作多通道外部输入的数字音频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为了对第一处理电路80在联合取样Tu期间一次完成内插、音量调整及所有通道的混合处理,对第二处理电路82,在同样的Tu期间执行必要的滤波算术操作,提供了一种序列发生器84。第一和第二处理电路80和82共用数据存储器48。根据序列器84存取的要求,为第一和第二处理电路80和82完成必要数据的读、写操作。因为最后完成第一处理电路的混合处理,所以向外部D/A变换器44的输出是第一处理电路80侧的输出。
图5示出为图4中数据处理单元10设置的第一处理电路80的实施例。第一处理电路80由上面的乘法流水线电路80-1如下面的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构成。乘法流水线电路80-1有用以分别选择两系统的外部输入的选择器88和90,并在其后设置寄存器92-94。在寄存器92-94之后设置乘法器96,使两个寄存器的输入相乘。在乘法器96之后设置输出寄存器98。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由用以分别选择两系统的外部输入的选择器100和102、用以保持两选择器输出的寄存器104和106、用以对两寄存器的输入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的加法器/减法器108、和有移位功能的另外的寄存器110构成。在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110之后设置用以选择乘法流水线电路80-1和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的输出的多路器112。在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110之后还设置有移位功能寄存器113。在保持最后输出之后,寄存器113完成移位操作并将此已移位的数据作为序列数据输入到外部D/A变换器44。输出寄存器98的输出反馈回乘法流水线电路80-1的选择器90。寄存器92的输出反馈回选择器88。通过像上述这样在适当级上将寄存器的输出反馈到输入选择器,能完成可再次输入输入结果或者再次输入算术操作结果的循环处理。乘法流水线电路80-1的输出寄存器98的输出也输入到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的选择器100。乘法流水线电路80-1的乘法运算结果输入到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而且能在乘法运算之后完成加法或减法运算。进一步在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中,除了有输出功能的寄存器100的输出在最后级对选择器102的反馈之外,加法器/减法器108的输出还直接反馈给选择器102。因此,能对下一项的加法或减法运算直接重复用加法器/减法器108的算术操作结果。在滤波处理中使用从加法器/减法器108对选择器102的这样直接的反馈连接,将在下面更清楚地进行说明。还给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2设置用以掩码的“与”门114。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110的数据输入到“与”门114的一输入端,适当的掩码数据输入到另一输入端,从而能使反馈到选择器102的一部分输出数据被掩码。
为乘法流水线电路80-1和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设置序列发生器84,用以在联合时钟频率44.1KHz的联合取样周期Tu,与所有通道输入的数字音频数据相应地完成在例如图3中所示的各种处理。为序列器84设置顺序计数器116。每次得到联合取样时钟CL2后,顺序计数器116都被归零。对于一时间周期,直到获得下一个联合取样时钟为止,顺序计数器116都计数基本时钟CL1。例如,由于16.9344MHz用作基本时钟CL1,触用Tu=384时钟表示联合取样时钟CL2周期Tu。给顺序计数器116设置使用诸如闪速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控制存储器118。控制存储118有与联合取样时钟CL2的周期Tu=384相应的地址0-383。为了完成数字音频数据的内插、音量调整和混合的处理,用以使乘法流水线电路80-1和/或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的每个电路单元工作的位相应控制信息已存储在控制存储118的每个控制地址中。在借助顺序计数器116的计数值0-383指示控制存储118地址的存取中,能直接指示地址0-383,或者也能使用在变换成予定存储区的计数值0-383的相对范围内变化的相对地址。顺序计数器116的每次计数操作从控制存储器118读出的控制数据加到控制输出寄存器120。此控制输出寄存器120被允许去完成以在与乘法流水线电路80-1和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2-2的每个电路单元对应的位区中的位数据为基础的操作。例如,对于寄存器92,94,98,104和106,由于其中的每一个都设定在保持状态或非保持状态中任一状态,所以使用一位作为控制输出寄存器的控制信息就足够了。由于选择器88,90,100和102中的每一个都需要像输入端数那样多的选择,所以设定控制位的位数如同输入端数的二进制记数的位数是足够的。由于乘法器96设定为乘法的存在状态和不存在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使用一位足够。如果乘法器96总是处于操作状态,则位控制是不必要的。对于加法器/减法器108,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选择需要一个控制位。带移位功能的寄存器110的需要一个控制保持操作的位、一个上移位功能的位和一个下移位功能的位,总共三个位。多路器112能用一位转换。因此,控制输出寄存器120有与必须的控制模式的总位数相应的宽度,例如64位宽度。而且数据存储器48的读、写操作的存取信息已存储在控制存储器118。通过借助顺序计数器116的计数值的地址指定,存储器的存储数据与对控制输出寄存器120的控制数据的输出同步地输出到存储器存取寄存器122。乘法管线电路80-1和加法/减法管线电路80-2的数据的必要的读或写地址通过当时顺序计数器116的计数值的操作,表示在存储器存取寄存器122中。
图6是表示用图5中的顺序计数器116,联合取样周期Tu(=384时钟)的一个处理周期的示图。在由44.1KHz联合取样频率确定的联合取样周期Tu(=384时钟)的时区中,例如由基本时钟CL1的16个时钟构成一个状态周期。由于Tu=384个时钟,所以这样时区能被分成1-24状态周期。一个状态周期,典型地如在状态周期1所示,分成与基本时钟CL1的一个时钟相应的16个状态。这16个状态的状态数设定为O-F作为十六进制的数。由联合取样周期Tu确定的384时钟的处理分类成16状态的1-24状态周期,从而能容易地配置用以完成数据处理的控制数据。它们是在联合取样周期Tu(=384时钟)期间图3中的6个通道输入CH1-CH6所要求的。图6中的状态和状态周期在用控制存储118借助顺序计数器116的实际存取中是不能明显觉察别的。在控制存储器118中,仅完成这样的处理,即识别用在从0到383范围内的由顺序计数器116输出的计数值决定的存取地址,读出指定的存取的地址中的控制数据,并置入控制输出寄存器120。
图7示出借助在图4中的数据处理单元10中的顺序计数器84和86,在第一和第二处理电路80和82的联合取样周期Tu(=384时钟)的一个处理周期的内容。首先,Tu(=384时钟)的处理周期由前米的192时钟的L处理周期124和后半的192时钟的R处理周期126构成。L和R的立体、声数字音频数据的处理内容完全相同。因此,在前半L处理周期124和后半R处理周期126的控制存储器118中的控制内容基本相同除了输入选择和控制存储器48的读/写操作不同。因此,在图5中的顺序存储器116中,实际上在用联合时钟CL1使计数值归零,计数到192个基本时钟CL1之后,处理被重复两次并完成图7中的L处理周期124和R处理周期126。如已抽出并在下面示出那样,图7中的L处理周期124由用图4中的第一处理电路80的数据处理128和用第二处理电路82的数据处理130的并行处理构成。按照例如通道CH2的内插处理、通道CH3的音量调整处理、通道CH4的音量调整处理、通道CH5的内插处理、通道CH5的音量调整处理、通道CH6的内插处理、通道CH6的音量调整处理、和最后的混合处理的顺序,用第一处理电路80执行数据处理128。按照通道CH2的滤波处理、通道CH5的滤波处理和通道CH6的滤波处理的顺序用第二处理电路82执行数据处理130。对R处理周期126来说,数据处理128和130的并行处理也如上所述被类似地完成。对于数据处理128中的内插、音量调整和混合的处理,在192个时钟的时间周期中有充分的时间分时处理CH2-CH6五个通道。换言之,由于数据处理130的滤波处理是有限冲激响应型的数字滤波处理,按时基提高规定效果的有限数量的滤波系数和充分与必要的较果和精度的滤波的器精度,从而使一次滤波处理所需要的时间比内插、音量调整和混合处理所需的时间长。因此,仅为滤波处理配置第二处理电路82。在图7中的滤波处理128中,内插、音量调整和混合的处理区被分配给每个通道。然而由于能在处理的中间状态从数据存储器48读出处结果或得其写入数据存储器48,所以以状态周期单元为基础完成内插处理、音量调整处理与混合处理的混合处理是可能的。而且对于数据处理128和130中的任一处理,并非总是需要完全应用192时钟的所有状态。使控制存储118工作以致在所要求的通道输入数量的范围内在192时钟完成该处理就足够了。
图8A-8I是图5中的乘法流水线电路80-1的基本操作的定时图。相对于一处理实例示出定时图,这里用选择器88和90选择同样的输入数据A并存储进寄存器92和94,而且随后用乘法器96使这些寄存器的输出相乘,相乘的结果存储进输出寄存器98。也就是说,按照有联合时钟周期Tu(=384时钟)的图8A中的参考时钟CL1,图8B中顺序计数器116的值作为十六进位数在从0到BF范围内变化。图8C,8E,8F,8H和8I示出寄存器92的输入与加载、寄存器94的输入与加载,和寄存器98的加载。寄存器92、94和98响应基本时钟CL1的后沿的操作。图8D示出选择器88作为对寄存器92输入的输入数据A,B,C和D的选择位。按照顺序计数器的计数值1,3,5和7的顺序按顺序地选择选择位并加载进寄存器92,如图8E所示。如图8F,8G和8H所示,寄存器94侧也相对同样的输入数据A,B,C和D而同样地操作。如图8I所示,用乘法器96相乘的值(A×A),(B×B),(C×C)和(D×D)0在顺序计数器的计数值1,3,5和7的各定时,按顺序地加载进输出寄存器98。
图9示出在图5中的乘法流水线电路80-1和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中的控制内容和必须状态的数目即基本时钟的数目。对于选择锁存、乘法锁存、加法/减法锁存、存储器读、存储器写、输出锁存、输出选择中的任何一种,能在一个状态中处理。
〔内插处理〕
图10是用图2中的数据处理单元10完成的数字音频数据的内插处理的功能方框图。内插处理单元由数据保持单元132、内插计数器电路50和内插操作单元136。数据保持单元132将作为串行数据输入的音频输入数据用串/并行转换器138变换成并行数据。并行数据顺序地进入按16KHz取样时钟CL3串行连接的三级寄存器140、142和144。因此,假定保持在寄存器140中的当前数据是S(n),则一周期前的数据S(n-1)保持在寄存器142中。二周期前的数据S(n-2)保持在寄存器144中。选择器146和148从三个连续输入数据S(n)、S(n-1)和S(n-2)中选择两个新老数据并提供给内插操作单元136。现在假定输入到内插操作单元136的新数据被设定为A,一周期前的老数据设定为B。内插计数器电路50有计数器150。每次得到16KHz的取样时钟CL3时,计数器电路150使计数值cnt归到0。对一时间周期来说,直到获得下一个取样时钟CL3为止,计数器150都计数基本时钟CL1。即,计数器150的计数值在取样时钟CL3的每个声源取样周期Ts都在cnt(=0~1058.4)范围内变化在计数器150之后,设置第一时间位置操作单元152和第二时间位置操作单元154,用以在当内插计算时用以获得内插数据的声源取样周期Ts中获得时间位置。由第一时间位置操作单元152得到的第一时间位置CT1和由第二时间位置操作单元154得到的第二时间位置CT2提供给选择器158。选择器158通过转换控制单元156转换并将第一时间位置CT1或第二时间位置CT2作为内插时间位置C提供给内插操作单元136。同时,转换控制单元156控制选择器146和148的选择操作。也就是说,当选择第一时间位置CT1时,来自寄存器142和144的一周期前数据S(n-1)和二周期前数据S(n-2)作为新数据A和老数据B通过选择器146和148输入到内插操作单元136。当用选择器158选择第二时间位置CT2时,用选择器146和148选择寄存器140和142的输出。当前数据S(n)和一周期前数据S(n-1)作为新数据A和老数据B输入到内插操作单元136。内插操作单元130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内插数据X:
X=A-(A-B)C/D…………………………(1)式中以新数据A、老数据B、时间位置C和16KHz的取样时钟CL3的声源取样周期Ts=D四个参量为基础。
图11是图10的内插处理的原理说明图。按照实际信号波形160的变化,以16KHz的声源取样周期Ts=D的间隔得到取样数据。现在假定在时间t-1得到前取样时钟CL3,在时间t得到当前取样数据A。当如上所述得到二个相继数据A和B时,能通过线性内插得到在它们之间的任意时间位置Tx的数据X。在线性内插中,得到连接以前的数据B和当前数据A的直线162的倾斜度,并得到从在时间t的数据A的位置到内插位置tx的内插时间位置C。如上所述,当得到新数据A、老数据B、声源取样周期D和内插时间位置C时,能用公式(1)获得内插数据X。对于反映用以获得图11中取样数据X的时间tx的内插时间位置C,联合时钟频率等于44.1KHz,声源取样频率是16KHz,并且这些频率有联系,以致它们不能完全分开。例如,如在图12A中所示,对于在从时间(t-6)到时间(t+5)的间隔中的联合取样周期Tu(=384)来说16KHz的取样数据S(n-2)~S(n+2)的声源取样周期Ts(=1058.4时钟)每次都偏离。这样例如,在图12A中当前时间t完成内插处理时,一周期前取样数据S(n-1)和另一个一周前取样数据S(n-1)二个数据是必须的。因此在这样间隔中在三个联合取样周期Tu(=384时钟)的时间(t-3),(t-2)和(t-1)的内插被执行。也就是说,在当前时间t之前在联合时钟周期的三个周期的时间完成数据内插现在假定在用以完成当前时间t的数据内插的时间(t-3)之前延迟周期数设定为Nd,能用下面的公式得到此延迟周期数(Nd)。
Nd=INT(Ts/Tu)+1=INT(1058.4/384)+1
           =INT(2.75626)+1
           =2+1
           =3………………………(2)公式(2)代表一种处理,即将“1”加到通过将输入声源取样周期Ts与联合取样周期Tu的比率(Ts/Tu)合成整数而获得的值中。因此,当在图12A中16KHz的输入声源取样频率的周期Ts=1058.4和44.1KHz的联合取样频率的周期Tu=384时,可获得延迟周期数(Nd)为3。当如上所述得到作为当前时间的内插目标的延迟周期数(Nd)时,例如,用以在图12A中的当前时间t、t+1和t+2内插的内插时间分别设定为t-3、t-2和t-1。对于在内插时间t-3、t-2和t-1的内插,这就足以在当前时间和取样数据S(n)的时间(n)前后从取样数据S(n-1)和S(n)得到内插时间位置C。首先,对于当前时间t和t+1,由于在保持取样数据S(n)的时间,计数器计数值cnt被归零之后执行连续的计数操作,能从像联合取样周期Tu(=384时钟)三倍那样大的值通过计算得到计数值cnt。此值与第二时间位置CT2对应,通常用下式表示:
CT2=(Nd×Tu)-cnt…………………………(3)在此实施例中,由于输入声源取样频率等于16KHz,联合取样频率是44.1KHz,所以CT2=(3×384)-cnt
=1152-cnt………………………………(4)公式(4)中的第二时间位置CT2用图10中的第二时间位置操作单元154计算。
当当前时间是t+2时,获得下一个取样数据S(n+1),并且这时的主数值cnt是0。因此,不能使用公式(4)中的时间位置CT2。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使用下面公式的第一时间位置CT1
CT1={(Nd×Tu-cnt}-Ts……………………(5)
当输入声源取样频率为16KHz和联合取样频率为44.1KHz时,CT1={(3×384)-cnt}-1058.4=93.6-cnt…………………………………(6)也就是说,时间位置CT1等于从称之为ΔT(=93.6)的差值减去在取样时间已被清零的计数值cnt的值所得到的差,所说的04做ΔT(=93.6)的差值可以延迟周期数(Nd)乘以联合取样频率Tu所得到的值减去输入声源取样周期Ts而得到。公式(6)中的第一时间位置CT1用图10中第一时间位置操作单元152计算。进而对于在当前时间(t+2)时时间(t-1)的内插,由于在此例中保持新的取样数据S(n+1),所以用于内插计算的新和老数据A和B被修正为A=S(n+1)和B=S(n)。因此,需要转换保持数据器到A=S(n)和B=S(n-1)。
图10中的转换控制单元156通常完成下面方程式的比较算术运算:
{(Nd×Tu)-Ts}≥cnt…………………………(7)当输入声源取样频率为16KHz,联合取样频率为44.1KHz时,用下式进行比较运算:
{(3×384)-1058.4}≥cnt……………………(8)
93.6≥cnt也就是说比较ΔT(=93.6)和计数值cnt。直到通过取样时间使计数值cnt归到0以及及差ΔT增加到93.3为止,用图10中选择器158选择第一时间位置CT1,用选择器146和148选择一周期前数据S(n-1)和二周期前数据S(n-2)作为新数据A和老数据B,以及用内插操作单元136完成内插操作。
现在将概括地像下述那样说明以上操作。
当93.6≥cnt时,
A=S(n-1)
B=S(n-2)
C=CT1
D=Ts=1058.4
X=S(n-1)-{S(n-1)-S(n-2)}·CT1/1058.4………(9)
例如特别说明计算在图12A中的当前时间t+2的三周期前时间t-1的内插数据。
换言之,当计数值cnt是ΔT=93.6或更多时,例如当内插时间t-3和t-2相应于图12A中的当前时间t和t+1时,图10中的转换控制单元156使选择器158选择第二时间位置CT2并使选择器146和148选择当前数据S(n)和一周期前数据S(n-1)作为新、老数据A和B。用内插操作单元136计算内插数据X。
现在将像下述那样概括地说明以上处理。
当93.6<cnt时,
A=S(n)
B=S(n-1)
C=CT2
D=Ts=1058.4
X=S(n)-{S(n)-S(n-1)}·CT2/1058.4……………(10)
在图12A中t,t+1、t+2和t+3时间操作的(Nd=3)三周期前的t-3,t-2,t-1和t时的内插数据X(t-3),X(t-2),X(t-1)和X(t)如下所示:
X(t-3)=S(n)-{S(n)-S(n-1)}×
        {(3×384)-cnt(t)}/1058.4
X(t-2)=S(n)-{S(n)-S(n-1)}×
        {(3×384)-cnt(t+1)}/1058.4
X(t-1)=S(n)-{S(n)-S(n-1)}×
        {(3×384)-cnt(t+2)-1058.4}/1058.4
X(t)=S(n+1)-{S(n+1)-S(n)}×
         {(3×384)-cnt(t+1)}/1058.4图12A示出在声源取样频率fs等于16KHz即低于联合取样频率=44.1KHz时的内插处理。反之,图12B示出在声源取样频率fu等于例如48KHz即高于联合取样频率fu=44.1KHz时的内插处理。在这样情况下,声源取样周期Ts等于352.8公式(2)中的延迟周期数(Nd)是:
Nd=INT(352.8/384)+1=1
因此,在每个取样时间计算一周期前的内插数据。也就是说,当在图12B中的t-2,t-1,t,t+1和t+2时间被分别操作的-(Nd=1)一周期前的t-3,t-2,t-1t和t+1时间,内插数据X(t-3),X(t-2),X(t-1),X(t)和X(t+1)如下所示:
X(t-3)=S(n-2)-{S(n-2)-S(n-3)}×
        {(1×384)-cnt(t-2)}/352.8
X(t-2)=S(n-1)-{S(n-1)-S(n-2)}×
        {(1×384)-cnt(t-1)}/352.8
X(t-1)=S(n)-{S(n)-S(n-1)}×
        {(1×384)-cnt(t)}/352.8
X(t)=S(n+1)-{S(n+1)-S(n)}×
      {(1×384)-cnt(t+1)-352.8}/352.8
X(t+1)=S(n+3)-{S(n+3)-S(n+2)}×
      {(1×384)-cnt(t+2)}/352.8
图13是与图10中的计数器电路50和数据保持单元132的基本时钟CL1同步处理的流程图。每当获得基本时钟时,执行图13的流程图中的处理。首先在步骤S1中进行校验以观察是否已得到取样时钟。当得到取样脉冲时,在步骤S2中计数器150的计数值cnt被归零到cnt=0。在步骤S3中更新取样数据。也就是说,寄存器140中的取样数据S(n)更新为新数据并且在寄存器140中的该数据移位进寄存器142,该数据被更新为S(n-1)=S(n)。进而,寄存器142中的数据被移位进寄存器144,从而设定S(n-2)=S(n-1)。在步骤S1中未得到取样时钟时,计数器150在步骤S4中被上计数,从而使计数值cnt增加“1”。在步骤S5中,通过使用已更新的计数值cnt得到第二时间位置CT2。在步骤S6中获得第一时间位置CT1。此第一时间位置CT1等于从第二时间位置CT2的值减去声源取样周期Ts=1054.8所获得的值。
图14是用图10中为计数器电路50设置的转换控制单元156选择时间位置CT1与CT2和用选择器146和148选择新和老数据为基础的内插数据X的算术运算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中判断是否出现联合取样频率44.1KHz的时钟CL2。当获得联合取样时钟CL2时,进行步骤S2。作为转换控制单元156的比较操作,比较ΔT=93.6和在那时的计数值cnt。当以计数值cnt等于小于ΔT=93.6时进行步骤S3并计算第一时间位置CT1作为时间位置C。在步骤S4中,选择新数据A=S(n-1)和老数据B=S(n-2)。在步骤S5中计算内插数据X。内插计算中的D代表输入声源取样周期Ts(=1058.4时钟)。换言之,在步骤2中当计数值cnt超过ΔT=93.6时进行步骤6并选择第二时间位置CT2作为时间位置C。在步骤7中,选择新数据A=S(n)和老数据B=S(n-1)。随后在步骤S5中计算内插数据X。
图15是在用图5中所示的乘法流水线电路80-1和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执行图10中内插操作单元136的内插数据X的算术运算处理时的定时图。图15示出由基本时钟CL1确定的状态数相应的乘法器96加法器/减法器108的操作。在0状态数,用在乘法器96侧的选择器88和90选择内插时间位置C和由输入声源取样周期D的倒数给出的常数1/D。通过寄存器92用乘法器96完成(C×1/D)的乘算。所得到的结果锁存进输出寄存器98。与在乘法器96侧的乘法运算的同时,在加法器/减法器108侧选择器100和102分别选择新数据A和老数据B,并通过寄存器104和106提供给加法器/减法器108。在此例中因为设定的是减法运算模式,所以加法器/减法器108完成(A-B)减法运算。在下一个状态数1,用选择器88和90选择在乘法器96侧的(C×1/D)相乘结果和在加法器/减法器108侧的(A-B)相减结果并输入到乘法器96。得到它们之间的相乘结果〔(A-B)·(C/D)〕。在下一状态数2,用加法器/减法器从新数据A的选择结果减去在乘法器96侧的乘算的结果,从而计算出内插数据X。在最后的状态数3,将加法器/减法器108的运算结果,即内插数据X移位到移位功能的寄存器110。然后,完成用以通过多路器112选择数据X并写入数据存储器48的写入操作。
〔音量调整处理〕
图16示出在图4中的数据处理单元10的第一处理电路80侧完成的音量调整处理的功能方框图。在此音量调整处理中,读出储存数据存储器48中的数据存储单元164中的作为音量调整目标的音频数据作为输入数据A输进音量调整单元170。已存储在数据存储器48中的AGC系数存储单元166并用以调整到予定电平的AGC系数作为输入数据B也被读出。已存储在数据存储器48中的音量系数存储单元168中曾由调整操作设定的音量系数被作为输入数据读出。用下式求出输出数据X:
X=A×B×C…………………………(11)
A:数据
B:AGC系数
C:音量系数
也就是说,作为用以调整到予定电平的AGC系数的输入数据B首先与作为音量调整目标的输入数据A相乘。随后,从外部设置的音量系数的输入数据C与此乘积相乘从而获得已调整过音量的输出数据X。也能不存储进数据存储器48而直接输入音量系数。能通过使用图5中的乘法流水线电路80-1实现声源调整单元170。例如用序列器84完成在图17的定时图中所示的控制操作。在图17中的音量调整控制中,在状态数0,选择作为调整目标的音频数据A和AGC系数的输入数据B并在乘法器96侧获得乘法运算结果(A×B)。在一下状态数1,反馈并选择相乘结果,选择音量系数的输入数据C,并将它们相乘,从而获得已调整音量的输出数据X。在最后状态数2,完成对输出锁存器的写入操作和数据存储。
〔滤波处理〕
图18示出在图4中为数据处理单元10设置的第二处理电路82侧完成的滤波处理的功能框图。在数据存储器48中设置作为滤波目标的音频数据已储存在其中的数据存储单元172,和用以滤波的滤波系数已储存在其中的滤波系数存储单元174。滤波操作单元176进行算术操作处理,用以完成例如有限冲激响应型的数字滤波,并通过已讨论过的内插处理完成用以去除在音频数据中所包括的高频噪声的低通滤波处理。由下述方程式进行有限冲激响应型的低通滤波数字处理的算术运算。 X = Σ T = 1 N ( A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A:数据
B:滤波系数
C:阶次(例如57)
即在有限冲激响应型的数字滤波器中的,使用在作为中心的目标数据前后的时基处有按冲激响应的予是分布的有限阶次的,当前是处理目标的滤波系数,并计算滤波系数值与输入数据的乘积的和。例如,当有限冲激响应阶次设定为N=57时,在一次滤波算术操作中,按照序列器86的控制使用像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172中的57阶次那样多的数据和存储在滤波系数存储单元174中的滤波系数重复进行乘加计算。虽然图4中的用以实现滤波操作单元176的第二处理电路82的逻辑结构与图5中的相同,但当重复乘加计算时,在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的输出级,加法运算的结果未锁存进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110,但被直接反馈到选择器102,从而迅速地与一个算术运算周期连结。
图19是用图18中的序列器86,在有图5中的乘法流水线电路80-1和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的滤波操作单元176中算术操作处理的定时图。首先在状态数0,乘法器96侧选择数据A0和滤波系数B0并使它们相乘。在下一状态数1,相乘的结果输入到加法器/减法在108,并与以前的加法地运算结果(最初为0)相加。同时在乘法器96侧,输入下一个数据A1和滤波系数B1,从而获得相乘结果(A1×B1)。对T=57的57个状态连续重复上述处理。在最后的状态数57,加法器/减法器108的57阶次那样多的积加计算的结果通过;输出锁存器和多路器被作为滤波输出数据写入数据存储器48。
〔混合处理〕
图20是在图4中为数据处理单元10设置的第一处理电路80侧完成的混合处理的功能方框图。在此混合处理中,作为混合目标的数字数据已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存储单元178被提供给数据存储器48。在此例中假定选择A,B,C和D四种数字数据并混合。序列器84中予定的混合时序从数据存储器48中的数据存储单元178读出数据A~D,从而使混合操作单元完成下述的混合算术操作。
X=A+B+C+D…………………………(13)能用序列器84,通过控制图5中的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完成混合操作单元180的处理。
图21是用图20中的序列器84,混合操作单元180的混合处理的定时图。首先在状态数0,在加法器/减法器108侧选择第一个两数据A和B并相加,在下一状态数1,选择先前的相加结果(A+B)和新数据C并相加。在状态数2,与上述类似,选择最后数据D并加到迄今加法运算的结果。在最后状态数3,锁存加法器/减法器108的相加结果作为混合输出数据并随后将其写入数据存储器。在图21定时图中,虽然为已混合的输出数据X在状态数3被写入数据存储器48,将从图3的功能方框图清楚地了解到,用混合器的处理是在数据处理单元10中最后级的处理。因此,在图5中的加法/减流水线电路80-2的加法器/减法器108的输出级,数据X被存储进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110。此后,通过移位操作将数据X变换成并行数据。此并行数据从多路器12输出到外部的D/A变换器44并转换成模拟数据。此模数据输出到线路。
〔另外的实施例〕
图22是通过图10中的有图5中的乘法流水线电路和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的数据处理单元10完成的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的功能方框图。在此实施例中,对于输入通道CH1~CH4的混合输入单元182,184,186和188中的每一个,如以作为代表的混合输入单元182所示,混合输入单元182由数据输入单元190、数据内插单元192、滤波单元194、和音量调整单元196构成。所有的混合输入单元接收与联合取样频率44.1KHz不同的声源取样频率的音频数据并进行处理。随后,用混合单元198进一步处理已处理过的音频数据,并最终作为模拟音频数据从有D/A变换器的数据输出单元200输出到线路。
图23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并对通道CH1~CH4使用不同的数字音频数据的处理形式。也就是说,对通道CH1仅提供音量调整单元202。对通道CH2,由于声源取样频率不同,提供内插单元204和音量调整单元206。进而在通道CH1侧和通道CH3侧提供用以混合数据的混合单元208。最后,通过滤波单元210,用混合单元212混合通道CH4的滤波单元214输出数据,从而能输出混合了的结果。也能通过图4-21中所示的处理,容易地完成对图23的通道CH1~CH4中的数字音频数据的这样的处理,以便完成图3中的数据处理单元10的功能块。
〔声源取样频率的测量和内插处理〕
图24示出用处理器通过程序控制完成图2中数据处理单元的10的实施例。与使用图5的逻辑电路的情况相比,能进一步提高数字音频信号的各种处理的灵活性。给数据处理单元10设置MPU216。将数据存储器220,有外部输入输出用的通道CH1~CH6的输入/输出模块222、用以将已处理的数字字频信号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并输出的D/A变换器224、和图2中的上CPU12的上接口226连接到总线218。
图25是通过图24中的MPU216的程序控制完成的本发明的数据处理单元10的功能方框图。在此实施例中,与通道CH1~CH5对应地设置5个混合输入单元230-1~230-5。对于混合输入单元230-1~230-5中的每一个,作为代表如在混合输入单元230-1所示,此混合输入单元230-1由取样时钟测量单元234、内插单元236、音量调整单元238和滤波单元240构成。此取样时钟测量单元234从通道CH1输入的随机数字音频数据中测量声源取样频率并根据声源取样频率的测量结果,确定内插单元236中的内插处理。在数据处理单元10中,使用联合取样频率44.1KHz,并计算联合取样周期Tu与用取样时钟测量单元234测量的输入数字音频信号的声源取样频率的周期Ts的关系,从而确定内插单元236的处理。
图26的流程图示出图25中的通道CH1的混合输入单元230-1的处理过程。首先在步骤S1中设定内插模式。对所有的输入通道CH1~CH5完成内插模式设定处理。在完成取样时钟侧量处理之后,首先在步骤S2中设定通道CH=1。在步骤S3步骤中,进行校以验观察通道CH1的声源取样频率Ts是否等于联合取样频率Tu。当它们不同时,在步骤4中完成内插处。当它们相等时,不进行步骤4中的内插处理。在步骤5中完成音量调整处理。在步骤6中检查是否存在内插处理。当已完成内插处理时,在步骤S7进行滤波处理。在滤波处理完成后,在步骤8中使通道CH1增加“1”。在步骤S9中,进行检查以观察该处理是否达到最后通道。重复步骤S3~S9的上述处理直到该处理达到最后通道CH5。当在步骤S9中判定完成最后通道CH5的处理时,在步骤S10中进行混合处理。此后,在步骤S11中进行输出处理,在与联合取样频率44.1KHz对应的每个周期Tu重复步骤S2~S11中的处理。
图27是表示用以测量在图26的步骤S1中的内插模式设定处理所用的声源取样周期Ts的内插处理细节的流程图。通过在很短周期发生的定时中断启动中断处理。首先在步骤S1中计数值cnt增1。在步骤2中判断是否存在来自输入通道的取样时钟。当得到取样时钟时,在步骤S3中从计数器的计数值cnt得到声源取样周期Ts。在步骤S4中使计数值cnt归零到0。当在步骤S2中未得到取样时钟时,完成中断处理。
图28是表示在图26的步骤S1中的内插模式设定处理细节的流程图。在内插模式设定处理中,在步骤S1中首先计算声源取样频率Ts和联合取样频率Tu之间的比率(Ts/Tu)。在步骤S2中进行检查以观察该比率是否等于(1/整数)的值。如果是,进入步骤S4并设定取样数据的缩值模式。如果在步骤S2中检查结果不是,则进入步骤S3并进行检查以观察该比率是否等于整数倍的值。如果是,进入步骤S5并设定置零内插模式。如果在步骤S3中检查结果不是,设定近似曲线内插模式。例如在步骤S6中设定线性内插模式。
图29示出在设定图28中步骤S4中的缩值模式时的缩值处理。首先由于输入声源取样周期Ts比联合取样周期Tu短,所以在与联合取样周期Tu同步的取样数据242与248之间的取样数据244和246未被保持作为取样数据但被缩值。因此,该取样数据能被变换成用黑点所示的有联合取样周期Tu的取样数据。
图30示出设定图28中的步骤S5中的置零插值模式时的置零插值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输入取样周期Ts更长,例如是联合取样周期Tu两倍那样长。此在2Tu周期得到的声源取样周期Ts的取样数据,例如如在取样数据250和252所示。相对于在取样数据250和252之间存在的联合取样周期Tu的定时内插位置,内插零数据254。在上述的置零内插中,在完成置零内插处理之后,通过滤波处理用的低通滤波器传输该数据,而且由于置零内插使整个电平降低。因此要进行用以提高电平的电平调整处理。
图31的流程图涉及图29中的缩值处理。首先在步骤S1中用以计数得到联合取样周期Tu的取样数据数的计数器M被归零到M=0。随后进行检验以观察每次得到取样数据都被归零到0的计数值cnt是否与已测量的输入声源取样频率Ts一致。在步骤S2,计数值cnt与输入声源取样周期Ts一致,处理例行程序前进到步骤S3,并且计数器M向上增“1”。在步骤S4进行检查以观察计数器M的计数值是否已达到联合取样周期Tu与声源取样频率Ts之间的比率(Tu/Ts)。例如,在图29,,进行检查,看计数值是否已达到M=3。重复步骤S2-S4的处理,直到计数值达到M=3。不输出取样数据。当在步骤S4中M=3时,在步骤S5中输出当时的取样数据。在步骤S6中,判断是否存在通道输入的转换。重复步骤S1-S6的处理,直到转换通道输入。当转换通道输入时,处理例行程序再次回到图28,并在新转换的通道中执行插值模式设定处理。
图32是图30中的置零内插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中,指示内插数据数即在声源取样周期Ts存在的置零数据数的计数器N被归零。在步骤S2步骤进行检查,看在每个声源取样周期Ts被归零到0的计数值cnt是否已达到联合取样周期Tu。当计数值cnt达到联合取样周期Tu时,在步骤S3中计数器N向上增“1”。在步骤S4中进行检查,看在图30的情况输入声源取样期Ts与联合取样周期Tu之间的比率(Ts/Tu)是否已达N=2。当在步骤S4中计数值cnt达到N=2时,由于这意味着该定时是下一个取样定时,所以输入的取样数据矫正到例如(Ts/Tu)=2倍,以便补偿与置零内插有关的电平的减少。此后,在步骤S6中输出该取样数据。当在步骤S4中计数值未达到N=2时,在步骤S7中建立S=0的置零数据并在步骤S6中作为内插设定取样数据输出。在步骤S8中,进行检查,看通道输入是否已转换。重复步骤S1~S7中的处理直到通道输入被转换。
〔音量调整控制〕
在本发明的音频数据处理装置中,对于原来的数字音频输入通道,通过音量操作调整音量。对于像上述那样通过音量操作调整音量,当由于音量调整值的瞬间变化而精确地调整音量时,由于瞬时音量变化产生数字噪声。因此,图33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控制音量以减少由于瞬时音量变化值的音频波形的不连续性而产生的噪声。首先,在输入级设置寄存器260,262和264。输出数据X反馈到寄存器260并保持当前值A。来自外部的与音量调整有关的音量设定值B保持在寄存器262中。进而通过序列器84随予定的联合取样频率44.1KHz的处理周期Tu而变化的增长值C保持在寄存器264中。寄存器260中的当前值A和寄存器264中的增长值C提供给操作单元266。用序列器84在每个处理周期Tu进行X=A±C的音量调整算术运算。用比较单元268比较寄存器260中的当前值A和用外部音量设定的音量设定值B(目标值)。以比较单元268的比较结果为基础确定操作单元266中的增长值C的相加或相减。当设定值B大于当前值A时,操作单元266进行X=A+C加法运算。当设定值B小于当前值A时,操作单元266进行X=A-C的减法运算。用比较单元272使运算输出X与设定值比较。此比较单元272按照按照比较结果控制选择器270。当运算输出X与设定值B不一致时,选择器270选择操作单元266的输出X并建立输出数据X。当比较单元272的输出X与设定值B一致时,该选择器选择设定值B作为输出数据X。
图34是图33中的音量控制的定时图。现在假定通过音量设定从外部为当前值A设定新的设定值B。从时间t1用操作单元266在用序列器250决定的每个处理周期Tu进行算术运算A+C。操作单元266的输出X每次增加增长值C。在时间t2输出值X与设定值B重合。在时间t1与时间t2的时间期间选择器270选择并输出操作单元266的输出X。当时间到达t2时,选择器270选择并输出设定值B。因此,即使音量设定值存在瞬间变化,实际输出的数据也有一个由增长值C限定的时间变化率。当然能避免因瞬时音量变化导致音频波形不连续性而产生的噪声。
图35是用处理器通过程序控制完成图33的功能块时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中读出当前值A、设定值B和增长值C。在步骤S2中进行检查,看当前值A与设定值B是否一致。当它们不同时,在步骤S3中将增长值C加到当前值A。在这种情况下当当前值A小于设定值B时增长值C的增加是加-C,当A>B时增加C。在步骤S4中进行检查,看输出X是否达到设定值B。在输出X与设定值B一致之前都输出在步骤3中的运算结果X并在步骤S5中将当前值A更新到A=X。当在步骤S4运算值X与设定值B相等时,输出X=B并在步骤S6中将当前值A更新到设定值B。
图36的特征在于通过使用图33~35所示的音量调整的控制功能可很容易地完成电子演奏装置的键操作的音频波形的包络调整。在图36的功能块中,在输入侧为寄存器262新设选择器274,并给图33的寄存器264新设选择器276。与键的时效变化相应的音量设定值B1,B2,B3和B4输入到选择器274。与音量设定值B1~B1相应的特有的增长值C1,C2,C3C和C4设定给选择器276。每当当前值A达到设定值P1~P4中的任一个时,序列器250进入下一个序列。通常,为键输入的ON操作设定起音、衰减、保持、释放四种模式。按照这四种模式设定对选择器274的音量设定值B1~B4和用以改变各音量设定值的增长C1~C4
例如,对于如图37B所示的键输入,确定如图37A所示的起音、衰减、保持和释放四种模式的音量设定值B1,B2,B3和B4。特有的增长值C1~C4被用作在起音特性曲线280、衰减特性曲线282、保持特性曲线284和释放特性曲线286中的单位周期Tu的增长值。如上所述设定设定值B1~B4和增长值C1~C4的状态的包络波形的产生处理按下述执行。首先,序列器250用选择274和276选择冲击模式下的音量设定值B1和增长值C1并置入寄存器262和264。在这种状态下,序列器250在每个处理周期Tu,在其中已存储了当前值的寄存器260和262中的音量设定值B1之间以用比较单元268的比较结果为基础用操作单元266重复增长值C1对当前值A的加法运算。当用比较单元272判定该值已达到设定值B1时,重合输出被提供给序列器250。用选择器274和276选择下一个衰减模式中的音量设定值B2和增长值C2。以与上述类似的方式分别对保持模式和释放模式重复类似的处理。因此能与从图37B中的键ON到键OFF的键操作对应地产生图37A的包络波形。
图38示出图36中的处理的流程图。与在图35中通过音量进行音量调整时的处理相类似的处理仅被重复由计数器n决定的n=4次。
按照上述的本发明,当统一这些不同的声源取样频率到予定的联合取样频率例如44.1KHz时来自多个数字声源的不同声源取样频率的数字音频数据被输出并能被处理。数字声源侧并非总是需要产生联合频率44.1KHz的数据。由于使用本发明的装置作为对计算机装置的音频数据的接口,能使各种数字声源一次全部承受必要的音频率处理。
由于使用硬件,在该硬件中乘法流水线电路和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被交互连接作为用以完成多通道数字数据的时分处理的逻辑电路,所以能在联合取样频率44.1KHz的处理周期中有效地按时分地进行多通道数字数据的处理。逻辑电路本身也是简单的,并且仅用序列器通过控制存储器的无条件地址指定也能完成控制处理,从而能用简单的电路完成多通道处理。
进而由于使数据处理电路有作为用处理器的软件处理的灵活性,测量适当的数字音频数据的声源取样频率,按照测得的声源取样频率与联合取样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内插处理和必须的缩值处理,并且能在装置侧通过内插和缩值自动而有效地完成转换成联合取样频率44.1KHz,而与外部数字声源的声源取样频率无关。
本发明不限于在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数值。

Claims (29)

1.一种音频数据处理装置,用于输入多个音频数据随后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此处理过的数据,它包括:
多个用于输入音频数据的输入通道(CH1~CH6);和
数据处理电路(10),由所述多个输入信道(CH1~CH6)对其并行输入以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0)包括:
多个内插部分(54,60和66),输入并连接多个输入通道(CH2、CH5、CH6)的每个,以取样频率而不是标准的预定联合取样频率输入音频数据,对所述各输入通道(CH2、CH5、CH6)的音频数据在每个周期Tu进行各自时分的数据处理,周期Tu由所述联合取样频率决定;以及
混合部分(52),用于将所述多个内插部分(54、60、66)的输出信号混合并输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联合取样频率与所说的音频数据的声源取样频率不同时,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进行处理,将所说的输入通道的音频数据转换成所说的联合取样频率的数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说的联合取样频率与所说的音频数据的声源取样频率不同时,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与所说的联合取样频率同步地进行算术运算内插数据并将其转换成具有所说的事取样频率的音频数据。
4.按照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以曲线近似为基础进行所说的内插数据的算术运算。
5.按照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以线性近似为基础进行所说的内插数据的算术运算。
6.按照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以线性近似为基础进行所说的内插数据的算术运算,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包括:
保持单元(132),用于在每个所说的(声源)取样周期至少保持三个连续取样数据的;
时间位置操作单元(50),有能民算术运算的延迟时间并以保持在所说的保持单元(132)中的所说的至少三个连续取样数据为基础,计算内插时间位置;和
内插操作单元(136),用于以保持在所说的保持单元(132)中的取样数据和所说的时间位置操作单元(50)计算的所说的内插时间位置为基础,进行算术运算内插数据。
7.按照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以线性近似为基础进行所说的内插数据的算术运算,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包括:
数据保持单元(140、142、144),用以在每个所说的取样周期保持至少三个连续取样数据S(n)、S(n-1)和S(n-2);
延迟周期数设定单元,用于设定直到前一周期为止的延迟周期数(Nd),此时当将“1”加到通过用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除所说的声源取样周期Ts所得到的商上,并且作为结果的相加值达到联合取样周期Tu时,计算内插数据;
计数器(150),它在每个所说的声源取样周期Ts被归零并计数予定的基础时钟而且产生计数值cnt;
第一时间位置操作单元(52),用于每次得到所说的基本时钟时从通过使所说的延迟周期数Nd与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相乘所得到的值(Tu*Nd)减去所说的计数值cnt和所说的声源取样周期Ts,由此计算用以进行所说的内插数据的算术运算的第一时间位置CT1
第二时间位置操作单元(154),用于每次得到所说的基本时钟时,从通过使所说的延迟周期数Nd与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相乘得到的值减去所说的计数值cnt时,由此计算用以进行所说的内插数据的所说的算术运算的第二时间位置CT2
转换选择单元(146、148、156、158),用于对所说的延迟周期Nd与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相乘所得到的值(Tu*Nd)和所说的声源取样周期Ts之间的差ΔT与所说的计数值cnt进行比较,当所说的计数值cnt等于或小于所说的差ΔT时,选择所说的第一时间位置CT1作为内插时间位置C,并选择一周期前数据S(n-1)和二周期前数据S(n-2)作为新数据A和老数据B,当所说的计数值cnt超过所说的差ΔT时,选择所说的第二时间位置CT2作为内插时间位置CT,并选择当前数据S(n)和一周期前数据S(n-1)作为新数据A和老数据B;和
内插操作单元(136),用于每次周期达到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时,根据用所说的转换选择单元选择的新老数据A及B和所说的内插时间位置C,以线性近似为基础,算术运算内插数据X。
8.按照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说的新老二数据设定为A与B,内插时间位置C设定为C,声源取样周期Ts设定为D时,所说的内插操作单元(136)用下式计算内插数据X:
X=A-(A-B)C/D。
9.按照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测量所说的输入数据的声源取样周期Ts,并按照所说的测量结果进行不同的转换处理。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测量所说的输入数据的声源取样周期Ts,当所说的声源取样周期Ts和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之间的比率(Ts/Tu)等于(1/整数)值时,进行缩值处理以便消除存在在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内的每个声源取样周期Ts处的数据。
11.按照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测量所说的输入数据的声源取样周期Ts,并且当所说的声源取样周期Ts与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之间的比率(Ts/Tu)等于整数倍的值时,将零数据插到所说的声源取样周期Ts内的联合取样周期Tu的位置处,由此进行内插。
12.按照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测量所说的输入数据声源取样周期Ts,当所说的声源取样周期Ts与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之间的比率(Ts/Tu)等于非整数倍的值或(1/非整数)时,用线性近似将内插数据插到所说的声源取样周期Ts内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的位置,从而进行线性内插。
13.按照权利要求1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以线性近似为基础进行所说的内插数据的算术运算,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包括:
数据保持单元(140、142、144),用以在每个所说的声源取样周期保持至少三个连续取样数据s(n)、S(n-1)和S(n-2);
延迟周期数设定单元,用以设定直到前一周期为止的延迟周期数(Nd),此时当将“1”加到通过用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除所说的声源取样周期Ts所得到的商上并且作为结果的相加值达到联合取样周期Tu时,计算内插数据;
计数器(150),每次得到取样时钟时它被归零,并计数予定基本时钟而且输出计数值cnt;
第一时间位置操作单元(152),用于每次得到所说的基本时钟时,从通过使所说的延迟周期数Nd秘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相乘所得到的值(Tu*Nd)减去所说的计数值cnt和所说的声源取样周期Ts,由此计算用以进行内插数据的算术运算的第一时间位置CT1
第二时间位置操作单元(154),用于每次得到所说的基本时钟时,从通过使所说的延迟周期数Nd与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相乘得到的值减去所说的计数值cnt,由此计算用以进行所说的内插数据的算术运算的第二时间位置Ct2
转换选择单元(146、148、156、158),用于对所说的延迟周期数Nd与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相乘所得到的值(Tu*Nd)与所说的声源取样周期Ts之间的差ΔT和所说的计数值cnt进行比较,当所说的计数值cnt等于或小于所说的差ΔT时,选择所说的第一时间位置Ct1作为内插时间位置C,并选择一周期前数据S(n-1)和两周期前数据S(n-2)作为新数据A和老数据B,当所说的计数值cnt超过所说的差ΔT时,选择所说的第二时间位置CT2作为内插时间位置CT,并选择当前数据S(n)和一周期前数据S(n-1)作为新数据A和老数据B;和
内插操作单元(136),用于每次周期达到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时,根据用所说的转换选择单元选择的新老数据A及B和所说的内插时间位置C,以线性近似为基础,算术运算内插数据X。
14.按照权利要求1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说的新老两数据设定为A与B,内插时间位置设定为C,声源取样周期Ts设定为D时,所说的内插操作单元用下式计算内插数据X:
X=A-(A-B)C/D。
15.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使设定的音量系数与输入数据相乘并产生音量调整数据。
16.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将输入数据校正到特定的电平,此后,使设定的音量系数与已校正的输入数据相乘并产生音量调整数据。
17.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使予定的滤波系数与输入数据相乘由此算术运算输出数据。
18.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是低通滤波器,用以滤除输入数据的高频噪声分量并按照有限冲激响应由滤波系数算术运算输出数据。
19.按照权利要求1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算术运算所述目标数据的滤波器输出数据,所说的目标数据是用存在在时基上所说的作为中心的目标数据前后的,在每个联合取样周期上的予定阶次的输入数据根据所说有限冲激响应的固定阶次的滤波系数之间的乘积之和进行处理的当前目标。
20.按照权利要求1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输入并相加作为被混合目标选定的多个数据,从而获得混合输出数据。
21.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处理电路(10)包括:
第一处理电路(80),用于在每个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时分地进行像所说的多个通道那样多的内插、音量调整、和音频数据的混合输出;和
第二处理电路(82),用于在每个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时分地进行象所说的多个通道那样多的滤波处理。
22.按照权利要求2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说的第一和第二处理电路(80、82)包括:
乘法流水线电路(80-1),用于选择所说的多个输入数据中的两个,随后使所说的两个选定的输入数据相乘;
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用于选择所说的多个输入数据中的两个,随后使所说的两个选定的数据相加或相减;
数据存储器(58),用于从所说的乘法流水线电路(80-1)和所说的加法/减法流水线(80-2)读出输入数据和将输出数据写入上述两电路;
控制存储器(118),在每个基本时钟周期,用以使所说的乘法流水线电路(80-1)和所说的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在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中操作的控制模式已存储在其中;和
顺序计数器(116),用以在每个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重复所说基本时钟的计数操作,产生地址,从所说的控制存储器(118)根据所说的地址读出操作模式,并使所说的乘法流水线电路(80-1)和所说的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时分地进行与所说的多个输入通道(个数)一样多的处理。
23.按照权利要求2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乘法流水线电路(80-1)包括:
第一选择器(88),用于选择所说的多个输入数据中的一个;
第二选择器(90),用于选择所说的多个输入数据中地一个;
第一寄存器(92),用于保持所说的第一选择器的输出;
第二寄存器(94),用于保持所说的第二选择器的输出;
乘法器(94),用于使在所说的第一和第二寄存器中的值相乘;
第一输出寄存器(98),用于保持所说的乘法器的输出;和
所说的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包括:
第三选择器(100),用以选择所说的多个输入数据中的一个;
第四选择器(102),用以选择所说的多个输入数据中的一个;
第三寄存器(104),用以保持所说的第三选择器的输出;
第四寄存器(106),用以保持所说的第四选择器的输出;
加法器/减法器(108),用以使所说的第三和第四寄存器中的值相加或相减;
第二输出寄存器(110),用以保持所说的加法器/减法器的输出;和
多路器(112),用以选择所说的第一或第二输出寄存器。
24.按照权利要求2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一和第二输出寄存器(98、100)的输出按照需要被反馈并连接到第一第四选择器的输入(88、90、100、102)。
25.按照权利要求2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说的乘法器(96)之后的所说的第一输出寄存器(98)和设置在所说的加法器/减法器(108)之后的所说的第二输出寄存器(110)中的每一个都有移位寄存器的功能,当用所说的操作模式选定输出操作时,所说的第一和第二输出寄存器(98、110)保持所说的加法器/减法器的输出数据,当用所说的操作模式选定移位操作时,所选的第一和第二输出寄存器(98、110)使所保持的数据向上或向下移位。
26.按照权利要求2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以进行滤波处理的所说的第二处理电路(82)的所说的加法/减法流水线电路(80-2)直接反馈,并将所说的加法器/减法器(108)的输出连接到选择器输入侧。
27.按照权利要求2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以掩蔽一部分反馈数据的掩蔽电路(114)作为对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寄存器(98、110)输入侧的反馈连接电路被。
28.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报送合取样频率等于44.1KHz,所说的联合取样周期Tu是所说的联合取样频率的倒数。
29.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多个输入通道(CH1~CH6)分别输入并连接PCM(波表)声源模块的输出、FM声源模块的输出、带放大器和A/D变换器的话筒输入电路的输出、外部连接的CD装置的输出、外部连接的音频装置的数字输出,和经数据总线外部连接的外部存储器装置的传输数据。
CN96104260.5A 1995-03-20 1996-03-20 音频数据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041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1320/1995 1995-03-20
JP061320/95 1995-03-20
JP6132095 1995-03-20
JP330105/95 1995-12-19
JP7330105A JPH08321745A (ja) 1995-03-20 1995-12-19 オーディオデータ処理装置
JP330105/1995 1995-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79A CN1142079A (zh) 1997-02-05
CN1120412C true CN1120412C (zh) 2003-09-03

Family

ID=26402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426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0412C (zh) 1995-03-20 1996-03-20 音频数据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825899A (zh)
EP (2) EP0734018B1 (zh)
JP (1) JPH08321745A (zh)
CN (1) CN1120412C (zh)
DE (1) DE69624743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27116B2 (ja) * 1996-04-30 2002-09-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信号記録装置及び信号再生装置
JP3500026B2 (ja) * 1997-01-27 2004-02-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変調装置、及びデータ変調方法
JP2953442B2 (ja) * 1997-07-16 1999-09-27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6738561B1 (en) * 1997-11-21 2004-05-18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Recording medium and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US6119091A (en) * 1998-06-26 2000-09-12 Lsi Logic Corporation DVD audio decoder having a direct access PCM FIFO
US6119092A (en) * 1998-06-26 2000-09-12 Lsi Logic Corporation Audio decoder bypass module for communicating compressed audio to external components
DE69933929T2 (de) * 1999-04-09 2007-06-06 Texas Instruments Inc., Dallas Bereitstellen von digitalen Audio- und Videoprodukten
US7062336B1 (en) * 1999-10-08 2006-06-13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Time-division method for playing multi-channel voice signals
US7236599B1 (en) 2000-05-22 2007-06-26 Intel Corporation Generating separate analog audio programs from a digital link
US7610553B1 (en) * 2003-04-05 2009-10-27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data events that represent a user's interaction with a control interface
US7337026B2 (en) * 2004-03-19 2008-02-26 Via Technologies Inc. Digital audio volume control
US7391871B2 (en) * 2004-08-11 2008-06-2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CM audio ramp and decay function
WO2006025332A1 (ja) * 2004-08-30 2006-03-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サンプリングレート変換演算装置
JP4247194B2 (ja) 2005-03-23 2009-04-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ータ変換処理装置
US20080233869A1 (en) * 2007-03-19 2008-09-25 Thomas Bak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single-chip fm tuning system for transmit and receive antennas
CN103825654B (zh) * 2013-09-30 2015-05-27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光通信系统及其实现多通道信号传输的方法、装置
JP6206692B2 (ja) * 2014-06-20 2017-10-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抜取データ処理装置、抜取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DK178785B1 (da) 2016-02-29 2017-01-30 Positive Energies Aps Cykelstel med indbygget og aftageligt batteri
US10255898B1 (en) * 2018-08-09 2019-04-09 Google Llc Audio noise reduction using synchronized recordings
WO2020059085A1 (ja) * 2018-09-20 2020-03-26 AlphaTheta株式会社 演奏装置およびノイズ削減プログラム
CN110750752B (zh) * 2019-09-10 2023-12-05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量数据的插值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9784C (de) * 1918-07-24 1924-02-15 Albert Necke Koepf- und Sammelvorrichtung fuer Ruebenerntemaschinen
JPS556958A (en) * 1978-06-30 1980-01-1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Sampling frequency converter
FR2552958A1 (fr) * 1983-10-03 1985-04-05 Moulin Andre Console numerique de traitements de signaux
JPS60256198A (ja) * 1984-06-01 1985-12-17 ヤマハ株式会社 効果付与装置
JPS61269408A (ja) * 1984-12-05 1986-11-28 Nec Corp デジタル式自動利得調整回路
DE3650389T2 (de) * 1985-04-12 1996-03-07 Yamaha Corp Tonsignalerzeugungsvorrichtung.
JPS63106815A (ja) * 1986-10-24 1988-05-11 Hitachi Ltd デイジタル・パタ−ン発生器
AT389784B (de) * 1987-09-10 1990-01-25 Siemens Ag Oesterreich Verfahren zur verarbeitung und konzentration von digitalen audiosignalen
AT389407B (de) * 1988-05-11 1989-12-11 Siemens Ag Oesterreich Koppelfeld fuer digitale audiosignale
JPH0222927A (ja) * 1988-07-11 1990-01-25 Fujitsu Ltd ディジタル変調における雑音低減回路
JPH031198A (ja) * 1989-05-29 1991-01-07 Pioneer Electron Corp ディジタル信号処理装置
JP3190080B2 (ja) * 1990-11-30 2001-07-16 株式会社東芝 サンプリング周波数変換装置
JP2844944B2 (ja) * 1991-02-26 1999-01-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サンプリング周波数変換器
JPH0562495A (ja) * 1991-09-02 1993-03-12 Pioneer Electron Corp サンプリング周波数変換器
JPH05252119A (ja) * 1992-03-06 1993-09-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サンプリング周波数変換装置
US5416264A (en) * 1992-07-27 1995-05-16 Yamaha Corporation Waveform-forming device having memory storing non-compressed/compressed waveform samples
JPH06168575A (ja) * 1992-11-30 1994-06-14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デジタルミキサ
US5621805A (en) * 1994-06-07 1997-04-15 Aztech Systems Ltd. Apparatus for sample rate conver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624743D1 (de) 2002-12-19
EP1071231A2 (en) 2001-01-24
CN1142079A (zh) 1997-02-05
JPH08321745A (ja) 1996-12-03
DE69624743T2 (de) 2003-03-13
EP0734018A2 (en) 1996-09-25
EP0734018A3 (en) 1997-08-06
EP1071231A3 (en) 2002-06-12
US5825899A (en) 1998-10-20
EP0734018B1 (en) 2002-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12C (zh) 音频数据处理装置
CN1194336C (zh) 波形产生方法
CN1252681C (zh) 一种码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编码器的增益量化
CN1174368C (zh) 修改复合波形的泛音含量的方法
CN1507618A (zh) 编码设备和解码设备
CN1040807C (zh) 波形产生装置
CN1239368A (zh) 用于音频编码的动态位分配装置和方法
CN1160904A (zh) 乐音发生方法与设备
CN1455384A (zh) 电乐音接近原声乐音的方法和产生系统,原声乐音录音系统
CN101065988A (zh) 处理音频数据的设备和方法,计算机程序单元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74370C (zh) 形成音色波形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60316A (zh) 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及声场校正系统
CN1747608A (zh) 音频信号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230274A (zh) 用于波形表合成器中对声音信号采样作预处理的周期强制滤波器
CN1127719C (zh) 带效果数据转换功能的电子音乐设备和效果增添方法
CN1750004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记录媒体,以及程序
CN1154973C (zh) 具有兼容软件模块的计算机化乐器
CN1592091A (zh) 多声道信号控制量设定装置与程序
CN1159698C (zh) 利用计算机软件的乐音发生器系统
CN1950879A (zh) 音乐信息计算设备和音乐再现设备
CN1612205A (zh) 音频信号处理器
CN1347076A (zh) 音程变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84017C (zh) 一种从记录介质重放声音数据的装置
US631440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special effect on a digital signal
CN1763838A (zh) 乐音发生方法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