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027548B - 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 Google Patents

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7548B
CN112027548B CN202010998346.0A CN202010998346A CN112027548B CN 112027548 B CN112027548 B CN 112027548B CN 202010998346 A CN202010998346 A CN 202010998346A CN 112027548 B CN112027548 B CN 1120275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rail
horizontal sliding
sorting
central axis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83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27548A (zh
Inventor
沈益民
辛怀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uhui Express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uhui Express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uhui Express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uhui Express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983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275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27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7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27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7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提高分拣小车使用率的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该分拣机包括支撑架、机头箱和机尾箱、若干个分拣小车,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水平滑轨、第二水平滑轨、第三水平滑轨、第四水平滑轨,在使用时,分拣小车不论是在上层的水平滑轨内移动、下层的水平滑轨内移动、还是转动时,都能够保证分拣小车的载物台始终朝上,从而使得载物台上放置的物品在分拣小车移动的全过程不会掉落,实现分拣在上层滑轨、下层滑轨均能够进行物品的输送和分拣,大大提高了分拣小车的使用率,有利于提高分拣效率,同时改善了上料线、分拣口等设备布设的灵活性,同时大大减小了分拣机的占地面积。适合在物流技术领域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背景技术
交叉带式分拣系统,由主驱动带式输送机和载有小型带式输送机的台车(简称分拣小车)联接在一起,当分拣小车移动到所规定的分拣位置时,转动分拣小车的小型带式输送机,将分拣小车上放置的物品分拣送出。因为主驱动带式输送机与分拣小车的带式输送机呈交叉状,故称为交叉带交叉带分拣机。
常规的交叉带分拣机,如环形交叉带分拣机,通常其为水平平铺在地面上的结构,这种结构占地面积大,对于小空间的使用场合,较难适应,应用的灵活性不佳。
鉴于此,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力研究直线交叉带分拣机,揭示的一种直线交叉带分拣机,这种结构,占地面积小,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分拣小车沿环形轨道移动,当分拣小车在高位时,分拣小车的输送面朝上可以进行物品的输送,当小车转动到环形轨道的转角及下层位置时,此时,分拣小车的输送面向下倾斜或朝下,物品无法保持在分拣小车的输送面上,因此,物品必须在上层时进行移载,而无法在下层进行移载,这就极大的降低了小车的使用效率,也降低了设备布设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分拣小车使用率的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包括支撑架、机头箱和机尾箱、若干个分拣小车,所述机头箱设置在支撑架的前端,所述机尾箱设置在支撑架的后端,若干个分拣小车沿支撑架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水平滑轨、第二水平滑轨、第三水平滑轨、第四水平滑轨,所述第一水平滑轨、第二水平滑轨、第三水平滑轨、第四水平滑轨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水平滑轨位于第三水平滑轨正上方,所述第二水平滑轨位于第四水平滑轨正上方,且第一水平滑轨与第二水平滑轨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第三水平滑轨与第四水平滑轨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分拣小车沿第一水平滑轨或第三水平滑轨移动的直线驱动电机;
所述分拣小车包括载物台和底座,所述载物台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左侧表面中心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滚轮、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位于第一滚轮的外侧且第一滚轮与第一同步带轮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固定在第一转轴上,所述底座的左侧表面前端、后端设置均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两个第三转轴之间的距离均相同,所述第三转轴上套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三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内侧端面与底座左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滚轮外侧端面与底座左侧表面之间的间距;所述底座的右侧表面中心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水平滑轨互相垂直,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有第二滚轮、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位于第二滚轮的外侧且第二滚轮与第二同步带轮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固定在第二转轴上,所述底座的右侧表面前端、后端均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两个第四转轴之间的距离均相同,所述第四转轴上套设有结构相同的第四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内侧端面与底座右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四滚轮外侧端面与底座右侧表面之间的间距;相邻的两个分拣小车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设在相邻两个分拣小车的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设在相邻两个分拣小车的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同步带依次绕过相邻两个分拣小车的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第二同步带依次绕过相邻两个分拣小车的第二同步带轮,当分拣小车移动至第一水平滑轨与第二水平滑轨之间时,所述分拣小车的第三滚轮均位于第一水平滑轨上表面且沿第一水平滑轨上表面自由滚动,分拣小车的第四滚轮均位于第二水平滑轨上表面且沿第二水平滑轨上表面自由滚动,当分拣小车移动至第三水平滑轨与第四水平滑轨之间时,所述分拣小车的第三滚轮均位于第三水平滑轨上表面且沿第三水平滑轨上表面自由滚动,分拣小车的第四滚轮均位于第四水平滑轨上表面内且沿第四水平滑轨上表面自由滚动;
所述机头箱和机尾箱结构相同,所述机头箱包括固定在支撑架上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竖直设置且与分拣小车的第一滚轮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板竖直设置且与分拣小车的第二滚轮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圆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贯穿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圆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圆弧形凹槽贯穿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圆弧形凹槽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水平滑轨的前端伸入箱体内且第一水平滑轨前端面与第一圆弧形凹槽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一滚轮的中心轴线与第三滚轮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水平滑轨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内侧,所述第三水平滑轨的前端伸入箱体内且第三水平滑轨前端面与第一圆弧形凹槽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一滚轮的中心轴线与第三滚轮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水平滑轨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水平滑轨的前端伸入箱体内且第二水平滑轨前端面与第二圆弧形凹槽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二滚轮的中心轴线与第四滚轮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水平滑轨位于第二支撑板的内侧,所述第四水平滑轨的前端伸入箱体内且第四水平滑轨前端面与第二圆弧形凹槽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二滚轮的中心轴线与第四滚轮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四水平滑轨位于第二支撑板的内侧,当其中任意一个分拣小车的第一转轴移动至第一圆弧形凹槽的中心轴线正上方时,第一滚轮处于第一圆弧形凹槽内,第二滚轮处于第二圆弧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辅助弧形滑轨和第二辅助弧形滑轨,所述第一辅助弧形滑轨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内侧,所述第二辅助弧形滑轨位于第二支撑板的内侧,所述第一辅助弧形滑轨的内表面延伸方向与位于分拣小车前端的第三滚轮在分拣小车围绕第一圆弧形凹槽的中心轴线转动时的运动轨迹线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左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滚轮,多个第一限位滚轮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多个第一限位滚轮的中心轴线均与底座下表面互相垂直,多个第一限位滚轮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水平滑轨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一限位滚轮的半径,底座的下表面右侧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滚轮,多个第二限位滚轮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多个第二限位滚轮的中心轴线均与底座下表面互相垂直,多个第二限位滚轮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水平滑轨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二限位滚轮的半径。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保护罩、第二保护罩、第三保护罩、第四保护罩,所述第一水平滑轨位于第一保护罩内,所述第二水平滑轨位于第二保护罩内,所述第三水平滑轨位于第三保护罩内,所述第四水平滑轨位于第四保护罩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在使用时,分拣小车不论是在上层的水平滑轨内移动、下层的水平滑轨内移动、还是围绕第二圆弧形凹槽的中心轴线转动时,都能够保证分拣小车的载物台始终朝上,从而使得载物台上放置的物品在分拣小车移动的全过程不会掉落,因此实现分拣在上层滑轨、下层滑轨均能够进行物品的输送和分拣,大大提高了分拣小车的使用率,有利于提高分拣效率,同时改善了上料线、分拣口等设备布设的灵活性,同时大大减小了分拣机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机头箱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机头箱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分拣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分拣小车的后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支撑架1、分拣小车2、载物台201、底座202、第一转轴203、第一滚轮204、第一同步带轮205、第三滚轮206、第二转轴207、第二滚轮208、第二同步带轮209、第四滚轮210、第一连接板211、第二连接板212、第一同步带213、第二同步带214、第一限位滚轮215、第二限位滚轮216、机头箱3、箱体301、第一支撑板302、第二支撑板303、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第二圆弧形凹槽305、第一辅助弧形滑轨306、第二辅助弧形滑轨307、机尾箱4、第一水平滑轨5、第二水平滑轨6、第三水平滑轨7、第四水平滑轨8、第一保护罩9、第二保护罩10、第三保护罩11、第四保护罩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该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包括支撑架1、机头箱3和机尾箱4、若干个分拣小车2,所述机头箱3设置在支撑架1的前端,所述机尾箱4设置在支撑架1的后端,若干个分拣小车2沿支撑架1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支撑架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水平滑轨5、第二水平滑轨6、第三水平滑轨7、第四水平滑轨8,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第二水平滑轨6、第三水平滑轨7、第四水平滑轨8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位于第三水平滑轨7正上方,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第四水平滑轨8正上方,且第一水平滑轨5与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第三水平滑轨7与第四水平滑轨8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分拣小车2沿第一水平滑轨5或第三水平滑轨7移动的直线驱动电机;
所述分拣小车2包括载物台201和底座202,所述载物台201固定在底座202的上表面,所述底座202的左侧表面中心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203,所述第一转轴203上套设有第一滚轮204、第一同步带轮205,所述第一同步带轮205位于第一滚轮204的外侧且第一滚轮204与第一同步带轮205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同步带轮205固定在第一转轴203上,所述底座202的左侧表面前端、后端设置均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203与两个第三转轴之间的距离均相同,所述第三转轴上套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三滚轮206,所述第一滚轮204内侧端面与底座202左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滚轮206外侧端面与底座202左侧表面之间的间距;所述底座202的右侧表面中心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207,所述第一转轴203的中心轴线、第二转轴207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一转轴203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水平滑轨5互相垂直,所述第二转轴207上套设有第二滚轮208、第二同步带轮209,所述第二同步带轮209位于第二滚轮208的外侧且第二滚轮208与第二同步带轮209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同步带轮209固定在第二转轴207上,所述底座202的右侧表面前端、后端均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二转轴207与两个第四转轴之间的距离均相同,所述第四转轴上套设有结构相同的第四滚轮210,所述第二滚轮208内侧端面与底座202右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四滚轮210外侧端面与底座202右侧表面之间的间距;相邻的两个分拣小车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211、第二连接板212、第一同步带213、第二同步带214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21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设在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上,所述第二连接板21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设在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二转轴207上,所述第一同步带213依次绕过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一同步带轮205,所述第二同步带214依次绕过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二同步带轮209,当分拣小车2移动至第一水平滑轨5与第二水平滑轨6之间时,所述分拣小车2的第三滚轮206均位于第一水平滑轨5上表面且沿第一水平滑轨5上表面自由滚动,分拣小车2的第四滚轮210均位于第二水平滑轨6上表面且沿第二水平滑轨6上表面自由滚动,当分拣小车2移动至第三水平滑轨7与第四水平滑轨8之间时,所述分拣小车2的第三滚轮206均位于第三水平滑轨7上表面且沿第三水平滑轨7上表面自由滚动,分拣小车2的第四滚轮210均位于第四水平滑轨8上表面内且沿第四水平滑轨8上表面自由滚动;
所述机头箱3和机尾箱4结构相同,所述机头箱3包括固定在支撑架1上的箱体301,所述箱体301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02、第二支撑板303,所述第一支撑板302竖直设置且与分拣小车2的第一滚轮204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板303竖直设置且与分拣小车2的第二滚轮208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支撑板302上设置有第一圆弧形凹槽304,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304贯穿第一支撑板302,所述第二支撑板303上设置有第二圆弧形凹槽305,所述第二圆弧形凹槽305贯穿第二支撑板303,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圆弧形凹槽305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第一水平滑轨5前端面与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一滚轮204的中心轴线与第三滚轮206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位于第一支撑板302的内侧,所述第三水平滑轨7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第三水平滑轨7前端面与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一滚轮204的中心轴线与第三滚轮206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水平滑轨7位于第一支撑板302的内侧;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第二水平滑轨6前端面与第二圆弧形凹槽305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二滚轮208的中心轴线与第四滚轮2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第二支撑板303的内侧,所述第四水平滑轨8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第四水平滑轨8前端面与第二圆弧形凹槽305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二滚轮208的中心轴线与第四滚轮2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四水平滑轨8位于第二支撑板303的内侧,当其中任意一个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移动至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正上方时,第一滚轮204处于第一圆弧形凹槽304内,第二滚轮208处于第二圆弧形凹槽305内。
该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首先,通过直线驱动电机驱动分拣小车2移动,由于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圆弧形凹槽305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第一水平滑轨5前端面与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一滚轮204的中心轴线与第三滚轮206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位于第一支撑板302的内侧,所述第三水平滑轨7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第三水平滑轨7前端面与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一滚轮204的中心轴线与第三滚轮206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水平滑轨7位于第一支撑板302的内侧;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第二水平滑轨6前端面与第二圆弧形凹槽305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二滚轮208的中心轴线与第四滚轮2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第二支撑板303的内侧,所述第四水平滑轨8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第四水平滑轨8前端面与第二圆弧形凹槽305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二滚轮208的中心轴线与第四滚轮2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四水平滑轨8位于第二支撑板303的内侧;当其中任意一个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向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正上方移动的过程中,分拣小车2前端的第三滚轮206和第四滚轮210先同时从第一水平滑轨5和第二水平滑轨6上脱离,由于相邻的两个分拣小车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211、第二连接板212、第一同步带213、第二同步带214相连,所述第一同步带213、第二同步带214动的作用是只要其中一个分拣小车2转动,其他的分拣小车2也会同步转动,亦即只要其中一个分拣小车2处于水平状态,其他的分拣小车2也会处于水平状态,由于处于水平滑轨上的分拣小车2都是处于水平状态的,此时分拣小车2即使仅靠分拣小车2后端的第三滚轮206和第四滚轮210支撑,由于第一同步带213和第二同步带214的作用以及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12的作用,也会使得所有的分拣小车2都会处于水平状态,可以保证该分拣小车2在移动过程中不会翻转,从而保持分拣小车2的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当该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移动至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正上方时,此时,第一滚轮204处于第一圆弧形凹槽304内,第二滚轮208处于第二圆弧形凹槽305内,位于该分拣小车2后端的第三滚轮206和第四滚轮210也与第一水平滑轨5和第二水平滑轨6脱离,当该分拣小车2继续围绕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转动时,由于第一同步带213和第二同步带214的作用以及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12的作用,也会使得所有的分拣小车2都会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保持分拣小车2的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当该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移动至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正下方时,此时,第一滚轮204从第一圆弧形凹槽304脱离,第二滚轮208从第二圆弧形凹槽305脱离,位于该分拣小车2后端的第三滚轮206和第四滚轮210同时移动至第三水平滑轨7上表面和第四水平滑轨8上表面,此时由于第一同步带213和第二同步带214的作用以及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12的作用,也会使得所有的分拣小车2都会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保持分拣小车2的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当该分拣小车2继续移动时,该分拣小车2前端的第三滚轮206、第四滚轮210会同时移动至第三水平滑轨7上表面和第四水平滑轨8上表面,相邻的两个分拣小车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211、第二连接板212、第一同步带213、第二同步带214相连,前面的分拣小车2在移动时会带动后面的分拣小车2移动,如此循环反复,在使用时,分拣小车2不论是在上层的水平滑轨内移动、下层的水平滑轨内移动、还是围绕第二圆弧形凹槽305的中心轴线转动时,都能够保证分拣小车2的载物台201始终朝上,从而使得载物台201上放置的物品在分拣小车2移动的全过程不会掉落,因此实现分拣在上层滑轨、下层滑轨均能够进行物品的输送和分拣,大大提高了分拣小车2的使用率,有利于提高分拣效率,同时改善了上料线、分拣口等设备布设的灵活性,同时大大减小了分拣机的占地面积。
为了保证分拣小车2在围绕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转动时的平稳性,所述箱体301内设置有第一辅助弧形滑轨306和第二辅助弧形滑轨307,所述第一辅助弧形滑轨306位于第一支撑板302的内侧,所述第二辅助弧形滑轨307位于第二支撑板303的内侧,所述第一辅助弧形滑轨306的内表面延伸方向与位于分拣小车2前端的第三滚轮206在分拣小车2围绕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转动时的运动轨迹线重合。这样分拣小车2在围绕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转动时,便可以有四个支撑点处于同一平面内,可以使得分拣小车2在转动过程中运行更加平稳。
为了保证分拣小车2在沿水平滑轨移动时的平稳性,所述底座202的下表面左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的中心轴线均与底座202下表面互相垂直,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水平滑轨5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一限位滚轮215的半径,底座202的下表面右侧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的中心轴线均与底座202下表面互相垂直,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水平滑轨6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二限位滚轮216的半径。这样通过限位滚轮和第一滚轮204、第二滚轮208便可以将分拣小车2限制在第一水平滑轨5与第二水平滑轨6之间或者第三水平滑轨7与第四水平滑轨8之间,使其运行更加平稳。
为了防止杂物掉落至滑轨表面影响分拣小车2的运行,,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第一保护罩9、第二保护罩10、第三保护罩11、第四保护罩12,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位于第一保护罩9内,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第二保护罩10内,所述第三水平滑轨7位于第三保护罩11内,所述第四水平滑轨8位于第四保护罩12内。

Claims (2)

1.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机头箱(3)和机尾箱(4)、若干个分拣小车(2),所述机头箱(3)设置在支撑架(1)的前端,所述机尾箱(4)设置在支撑架(1)的后端,若干个分拣小车(2)沿支撑架(1)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支撑架(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水平滑轨(5)、第二水平滑轨(6)、第三水平滑轨(7)、第四水平滑轨(8),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第二水平滑轨(6)、第三水平滑轨(7)、第四水平滑轨(8)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位于第三水平滑轨(7)正上方,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第四水平滑轨(8)正上方,且第一水平滑轨(5)与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第三水平滑轨(7)与第四水平滑轨(8)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分拣小车(2)沿第一水平滑轨(5)或第三水平滑轨(7)移动的直线驱动电机;
所述分拣小车(2)包括载物台(201)和底座(202),所述载物台(201)固定在底座(202)的上表面,所述底座(202)的左侧表面中心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203),所述第一转轴(203)上套设有第一滚轮(204)、第一同步带轮(205),所述第一同步带轮(205)位于第一滚轮(204)的外侧且第一滚轮(204)与第一同步带轮(205)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同步带轮(205)固定在第一转轴(203)上,所述底座(202)的左侧表面前端、后端均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203)与两个第三转轴之间的距离均相同,所述第三转轴上套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三滚轮(206),所述第一滚轮(204)内侧端面与底座(202)左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滚轮(206)外侧端面与底座(202)左侧表面之间的间距;所述底座(202)的右侧表面中心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207),所述第一转轴(203)的中心轴线、第二转轴(207)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一转轴(203)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水平滑轨(5)互相垂直,所述第二转轴(207)上套设有第二滚轮(208)、第二同步带轮(209),所述第二同步带轮(209)位于第二滚轮(208)的外侧且第二滚轮(208)与第二同步带轮(209)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同步带轮(209)固定在第二转轴(207)上,所述底座(202)的右侧表面前端、后端均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二转轴(207)与两个第四转轴之间的距离均相同,所述第四转轴上套设有结构相同的第四滚轮(210),所述第二滚轮(208)内侧端面与底座(202)右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四滚轮(210)外侧端面与底座(202)右侧表面之间的间距;相邻的两个分拣小车(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211)、第二连接板(212)、第一同步带(213)、第二同步带(214)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21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设在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上,所述第二连接板(21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设在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二转轴(207)上,所述第一同步带(213)依次绕过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一同步带轮(205),所述第二同步带(214)依次绕过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二同步带轮(209),当分拣小车(2)移动至第一水平滑轨(5)与第二水平滑轨(6)之间时,所述分拣小车(2)的第三滚轮(206)均位于第一水平滑轨(5)上表面且沿第一水平滑轨(5)上表面自由滚动,分拣小车(2)的第四滚轮(210)均位于第二水平滑轨(6)上表面且沿第二水平滑轨(6)上表面自由滚动,当分拣小车(2)移动至第三水平滑轨(7)与第四水平滑轨(8)之间时,所述分拣小车(2)的第三滚轮(206)均位于第三水平滑轨(7)上表面且沿第三水平滑轨(7)上表面自由滚动,分拣小车(2)的第四滚轮(210)均位于第四水平滑轨(8)上表面且沿第四水平滑轨(8)上表面自由滚动;
所述机头箱(3)和机尾箱(4)结构相同,所述机头箱(3)包括固定在支撑架(1)上的箱体(301),所述箱体(301)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02)、第二支撑板(303),所述第一支撑板(302)竖直设置且与分拣小车(2)的第一滚轮(204)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板(303)竖直设置且与分拣小车(2)的第二滚轮(208)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支撑板(302)上设置有第一圆弧形凹槽(304),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304)贯穿第一支撑板(302),所述第二支撑板(303)上设置有第二圆弧形凹槽(305),所述第二圆弧形凹槽(305)贯穿第二支撑板(303),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圆弧形凹槽(305)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第一水平滑轨(5)前端面与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一滚轮(204)的中心轴线与第三滚轮(206)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位于第一支撑板(302)的内侧,所述第三水平滑轨(7)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第三水平滑轨(7)前端面与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一滚轮(204)的中心轴线与第三滚轮(206)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水平滑轨(7)位于第一支撑板(302)的内侧;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第二水平滑轨(6)前端面与第二圆弧形凹槽(305)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二滚轮(208)的中心轴线与第四滚轮(2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第二支撑板(303)的内侧,所述第四水平滑轨(8)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第四水平滑轨(8)前端面与第二圆弧形凹槽(305)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二滚轮(208)的中心轴线与第四滚轮(2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四水平滑轨(8)位于第二支撑板(303)的内侧,当其中任意一个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移动至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正上方时,第一滚轮(204)处于第一圆弧形凹槽(304)内,第二滚轮(208)处于第二圆弧形凹槽(305)内;所述箱体(301)内设置有第一辅助弧形滑轨(306)和第二辅助弧形滑轨(307),所述第一辅助弧形滑轨(306)位于第一支撑板(302)的内侧,所述第二辅助弧形滑轨(307)位于第二支撑板(303)的内侧,所述第一辅助弧形滑轨(306)的内表面延伸方向与位于分拣小车(2)前端的第三滚轮(206)在分拣小车(2)围绕第一圆弧形凹槽(304)的中心轴线转动时的运动轨迹线重合;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第一保护罩(9)、第二保护罩(10)、第三保护罩(11)、第四保护罩(12),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位于第一保护罩(9)内,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第二保护罩(10)内,所述第三水平滑轨(7)位于第三保护罩(11)内,所述第四水平滑轨(8)位于第四保护罩(1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2)的下表面左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的中心轴线均与底座(202)下表面互相垂直,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水平滑轨(5)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一限位滚轮(215)的半径,底座(202)的下表面右侧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的中心轴线均与底座(202)下表面互相垂直,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水平滑轨(6)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二限位滚轮(216)的半径。
CN202010998346.0A 2020-09-21 2020-09-21 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Active CN1120275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8346.0A CN112027548B (zh) 2020-09-21 2020-09-21 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8346.0A CN112027548B (zh) 2020-09-21 2020-09-21 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7548A CN112027548A (zh) 2020-12-04
CN112027548B true CN112027548B (zh) 2025-03-25

Family

ID=73574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8346.0A Active CN112027548B (zh) 2020-09-21 2020-09-21 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275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3152A (zh) * 2021-03-30 2021-06-04 杭州旭辉快递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不同轴式双层直线分拣机
CN113955514B (zh) * 2021-11-16 2023-06-30 橡技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agv小车的自动送料方法
CN113955515B (zh) * 2021-11-16 2023-03-24 橡技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agv小车
CN114435887B (zh) * 2022-03-07 2024-06-11 杭州康奋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音过弯的双层直线交叉带分拣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314741U (zh) * 2020-09-21 2021-01-08 杭州旭辉快递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1609A (zh) * 2019-06-11 2019-10-25 苏州金峰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双层垂直输送机、双层分拣系统及其分拣方法
CN210304603U (zh) * 2019-07-19 2020-04-14 上海欣巴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双层直线交叉带分拣机
CN110434075B (zh) * 2019-07-19 2024-05-14 上海欣巴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多层交叉带分拣机
CN110406907B (zh) * 2019-09-04 2024-05-10 苏州九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直线交叉带分拣机
CN110589394B (zh) * 2019-10-24 2024-06-21 中科微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回转连杆式双层交叉带分拣系统
CN211109398U (zh) * 2019-11-18 2020-07-28 辽宁黑北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立环形物流分拣系统
CN111661579B (zh) * 2020-06-24 2024-06-21 中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拣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314741U (zh) * 2020-09-21 2021-01-08 杭州旭辉快递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7548A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7548B (zh) 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CN105538109B (zh) 一种砂光机
CN203601878U (zh) 横移输送机及分拣设备
CN207390396U (zh) 一种输送系统的分拣机构
CN107777293A (zh) 一种可进行分拣的输送带系统
CN111453341A (zh) 一种包裹自动分流输送带
CN110434075A (zh) 多层交叉带分拣机
WO2020147850A1 (zh) 一种分拣模块及由其构成的传送装置
CN112027547B (zh) 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CN212245034U (zh) 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CN212314741U (zh) 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CN207375240U (zh) 一种可进行分拣的输送带系统
CN214058946U (zh) 多层直线循环输送机
CN111701867B (zh) 一种函件智能分拣系统
EP3950157A1 (en) Sorter
CN112439705B (zh) 翻转式输送单元及包括该输送单元的分拣系统
CN112170230A (zh) 一种高速分拣机
CN216686287U (zh) 一种芯片翻转机构
CN213558485U (zh) 一种高速分拣机
CN213621708U (zh) 一种多向移载机
CN109573561B (zh) 立体分拣机
CN104724309A (zh) 一种锥形瓶饮料的装箱输送系统
CN211594020U (zh) 一种货物分流输送系统
CN215853492U (zh) 不同轴式双层直线智能分拣机
CN220467817U (zh) 一种超薄玻璃切割用输送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axial double-layer linear loop lifting cross belt sorting machin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50325

Pledgee: Zhejiang Tonglu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Fenshui Branch

Pledgor: Hangzhou Xuhui express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533000064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