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4684A -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04684A CN112004684A CN201980004623.7A CN201980004623A CN112004684A CN 112004684 A CN112004684 A CN 112004684A CN 201980004623 A CN201980004623 A CN 201980004623A CN 112004684 A CN112004684 A CN 1120046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data
- pixels
- density
- extended
- pix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028—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thermal print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providing current or voltage to the thermal head
- B41J2/355—Control circuits for heating-element selection
- B41J2/36—Print density control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67—Post-processing of the composed and rasterized print image
- G06K15/1872—Image enhancement
- G06K15/1873—Increasing spatial resolution; Anti-alia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热敏打印机:能够打印在浓度变化较大的图像中,1点的再现性也很优良且锐度较高的打印物。热敏打印机包含: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其生成具有针对图像的图像数据扩展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而成的多个扩展像素的扩展图像数据;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其根据扩展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扩展像素的浓度变化,或者根据扩展前的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对多个扩展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扩展像素的浓度进行校正;以及打印部,其根据至少一个扩展像素的浓度被校正后的扩展图像数据,利用热头在纸张上打印图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敏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热敏打印机利用热头对墨片进行加热,将墨热转印到纸张上,由此进行打印。在进行彩色打印的情况下,热敏打印机按照黄色(Y)、品红(M)、青色(C)的顺序将各墨重叠热转印到纸张上。热敏打印机在该热转印时对热头的加热量进行控制,由此表现图像的灰度。在热敏打印机使用的热头呈直线状(行状)配置有发热元件。热敏打印机一边向热头供给纸张一边按照每1行进行打印。即,热敏打印机按照每1行对发热元件的加热量进行控制,在纸张上打印图像。
在利用通电脉冲对每1行的加热量进行控制的打印方法中,在加热集中于1行的情况下或对多行连续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在墨片蓄积热损伤。当利用蓄积有这种损伤的墨片进行打印时,产生打印缺陷或墨的剥离不良,打印品质降低。在浓度较低的灰度打印中,发热元件的加热量较少,因此,根据通电脉冲的密度分布,显著地产生墨的显色偏差。其结果是,产生的行间的间隙成为打印不均,损害打印品质。
专利文献1记载的热敏打印机根据图像数据的浓度将对热头进行加热的通电脉冲串分割成多个组进行打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977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记载的热敏打印机将用于打印1行的通电脉冲串分割成多个组或者分散到若干个块进行打印。但是,在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图像数据的浓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例如在从白色急剧变化为黑色或者从黑色急剧变化为白色的情况下,由于热头的热响应延迟等,打印像素和像素之间的再现性降低。其结果是,打印物的1点的再现性降低。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浓度变化较大的图像中,1点的再现性也很优良的热敏打印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热敏打印机包含: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其生成具有针对图像的图像数据扩展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而成的多个扩展像素的扩展图像数据;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其根据扩展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扩展像素的浓度变化,或者根据扩展前的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对多个扩展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扩展像素的浓度进行校正;以及打印部,其根据至少一个扩展像素的浓度被校正后的扩展图像数据,利用热头在纸张上打印图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浓度变化较大的图像中,1点的再现性也很优良的热敏打印机。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而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热敏打印机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热敏打印机的打印机构的概略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热敏打印机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数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热敏打印机的打印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数据与扩展图像数据的关系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热敏打印机的具体的打印动作的图。
图8是示出不进行基于扩展图像数据的打印的热敏打印机的具体的打印动作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的打印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扩展图像数据的生成方法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的具体的打印动作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的具体的打印动作的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的具体的打印动作的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的具体的打印动作的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热敏打印机的结构)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热敏打印机100的硬件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热敏打印机100的打印机构的概略图。另外,在各图中,省略不与实施方式1的说明直接相关的其他结构的图示。
热敏打印机100具有通信接口(I/F)2、存储器4、处理器5、纸张输送部8、热头7、热头驱动部6、切割器12、排纸部13、供给侧墨筒驱动部9、卷取侧墨筒驱动部10、墨传感器11和数据总线14。
通信I/F2从设置于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200接收打印对象图像的整体图像数据和与用于打印该图像的打印条件有关的信息。信息处理装置200例如是个人计算机等。整体图像数据包含每个像素的浓度的数据。与打印条件有关的信息例如包含打印尺寸等。
存储器4具有暂时存储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暂时存储存储器暂时保存由通信I/F2接收到的整体图像数据和与打印处理有关的数据等。暂时存储存储器例如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保存用于对热敏打印机10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和初始设定值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闪存等。
处理器5按照存储器4中保存的控制程序将整体图像数据转换为打印数据。此外,处理器5根据打印数据中包含的每个像素的浓度,生成用于对热头7的每个发热元件的加热量进行控制的通电脉冲。进而,处理器5按照控制程序对打印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处理器5例如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
纸张输送部8从卷筒纸22拉出纸张21,将其输送到热头7。
热头7具有多个发热元件。多个发热元件在与纸张21的进给方向(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呈行状配置。热头7在与压纸辊26之间压接墨片23和纸张21,通过发热元件进行加热。此外,此时,热头7针对由纸张输送部8输送的纸张21,根据打印数据按照每1行进行加热。通过该加热,涂布于墨片23的墨被热转印到纸张21上。在墨片23配置有黄色(Y)、品红(M)、青色(C)和涂层(OP)面,该涂层(OP)面由保护打印表面的耐光性和耐磨损性的材料构成。热敏打印机100按照每个打印画面反复进行Y/M/C/OP的各墨的热转印和输送。
热头驱动部6对热头7的发热元件进行驱动。这里,热头驱动部6根据通电脉冲对热头7的发热元件进行通电。
供给侧墨筒驱动部9使卷绕有墨片23的供给侧墨筒24旋转。
卷取侧墨筒驱动部10使用于卷取被热转印的墨片23的卷取侧墨筒25旋转。
墨传感器11检测墨片23的种类和位置。
切割器12将由热头7打印后的纸张21切断成既定的尺寸。既定的尺寸例如是L尺寸(宽度127mm、长度89mm)。
排纸部13将纸张21排出到热敏打印机100的外部。
数据总线14在各部之间进行包含数据等的信号的相互通信。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热敏打印机100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图3的功能框图示出与用于根据图像数据生成打印数据的图像处理有关的各功能块。
热敏打印机100具有图像数据输入部31、图像数据处理用暂时存储部32、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控制部36和打印部37。
图像数据输入部31从存储器4中保存的整体图像数据中取入图像处理所需要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包含每个像素的浓度的数据。
图像数据处理用暂时存储部32设置于存储器4内。图像数据处理用暂时存储部32保存由图像数据输入部31取得的图像数据。
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生成具有针对图像数据扩展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而成的多个扩展像素的扩展图像数据。扩展像素数对应于增加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由此,扩展图像数据具有的扩展像素具有比图像数据的像素数多的扩展像素数。
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扩展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扩展像素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或者对扩展前的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在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多个扩展像素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的情况下,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多个扩展像素中的一个扩展像素的浓度和相对于一个扩展像素存在于纸张进给方向的前方或后方的扩展像素的浓度进行比较。在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扩展前的图像数据中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的情况下,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多个像素中的一个像素的浓度和相对于一个像素存在于纸张进给方向的前方或后方的像素的浓度进行比较。
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根据扩展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扩展像素的浓度变化,或者根据扩展前的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对多个扩展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扩展像素各自的浓度进行校正,生成打印数据。
控制部36将由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生成的打印数据送到打印部37。
打印部37包含对热头7的发热量进行控制的热头驱动部6以及在纸张21上打印图像的热头7。打印部37根据按照每个扩展像素对浓度进行校正后的打印数据,对热头7的发热量进行控制,在纸张21上打印图像。具体而言,打印部37根据打印数据生成通电脉冲,热头驱动部6通过该通电脉冲对热头7的发热量进行控制。
图1所示的处理器5执行存储器4中存储的程序,由此实现上述的图像数据输入部31、图像数据处理用暂时存储部32、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控制部36和打印部37的各功能。例如,处理器5执行作为程序记述的软件或固件,由此实现各功能。
在程序中记述有如下功能:热敏打印机100生成具有针对图像的图像数据扩展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而成的多个扩展像素的扩展图像数据,根据扩展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扩展像素的浓度变化,或者根据扩展前的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对多个扩展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扩展像素的浓度进行校正,生成打印数据,根据该打印数据,利用热头7在纸张21上打印图像。此外,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图像数据输入部31、图像数据处理用暂时存储部32、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控制部36和打印部37的步骤或方法。
处理器5例如是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计算机、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存储器4例如是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器4也可以是磁盘、软盘、光盘、高密度盘、迷你盘、DVD等今后使用的所有存储介质。
此外,各部的功能可以通过包含处理器5和存储器4的处理电路实现。在处理电路是专用硬件的情况下,处理电路例如是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程序化的处理器、并行程序化的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将它们组合而成的电路等。各功能可以由多个处理电路单独实现,也可以由一个处理电路统一实现。
此外,也可以是各功能的一部分通过专用硬件实现,另一部分通过软件或固件实现。这样,处理电路通过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实现上述各功能。
(图像数据的结构)
接着,对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数据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图像数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例如,在热敏打印机100对L尺寸(长度89mm×宽度127mm)的纸张21以300dpi的打印分辨率进行周边没有余白的无边缘打印的情况下,图像数据具有1076×1568点的多个像素。纸张21的宽度方向对应于呈行状配置有热头7的发热元件的方向即加热器行方向。加热器行方向的像素数为1568像素。此外,纸张21的长度方向的像素数即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为1076像素(1076行)。在图4中,利用C(m)表示与加热器行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各像素的位置。此外,利用L(n)表示与纸张进给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各像素的位置。以下说明的打印动作将用于对加热器行方向的位置为C(m)、纸张进给方向的位置为L(n-2)~L(n+2)的各像素的浓度进行校正的动作作为一例进行说明。此后,将纸张进给方向的位置为L(n)的像素表示为像素L(n)。
(热敏打印机的打印动作)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热敏打印机100的打印动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1中,热敏打印机100读入从信息处理装置200发送的整体图像数据,将其保存在存储器4中。此外,热敏打印机100还取得打印条件,将其保存在存储器4中。
在步骤S2中,图像数据输入部31从存储器4中保存的整体图像数据中取得处理对象图像数据。这里,图像数据输入部31取得以像素L(n)为中心在像素L(n-2)~L(n+2)这5行中包含的各像素的图像数据,作为处理对象图像数据。然后,图像数据处理用暂时存储部32保存这5行的图像数据。
在步骤S3中,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生成扩展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而成的扩展图像数据。这里,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生成将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增加到2倍的扩展图像数据。图6是示出图像数据D(A)与扩展图像数据ED(A)的关系的图。像素L(n)被扩展到2倍的结果是具有2个扩展像素。下面,通过“表示原来的像素的位置的编号n”和“原来的像素内的纸张进给方向的位置”这2个参数表示扩展像素。例如,像素L(n)具有2个扩展像素L(n,1)和L(n,2)。同样,像素L(n+1)的像素被扩展到2倍的结果是具有2个扩展像素L(n+1,1)和L(n+1,2)。其他各像素也同样具有多个扩展像素。另外,扩展倍率不限于2倍。扩展倍率是根据热敏打印机100的打印速度、存储器4的存储容量、处理器5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热头7的热响应性等决定的。扩展倍率或行数也可以增加。即,扩展倍率也可以是2倍以上。
此外,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根据扩展前的像素L(n)的浓度设定扩展像素L(n,1)和L(n,2)各自的浓度。在实施方式1中,为了简化说明,扩展像素L(n,1)和L(n,2)的浓度复制原来的像素的浓度。此外,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还同样地设定与其他行的像素L(n-2),L(n-1),L(n+1),L(n+2)分别对应的各扩展像素的浓度。
在步骤S4中,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纸张进给方向上的扩展像素或扩展前的像素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这里,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以像素L(n)为中心存在于纸张进给方向的前后的像素L(n-2)~L(n+2)这5行中包含的扩展前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进行比较。例如,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像素L(n-2)~L(n+2)的多个像素中的像素L(n)的浓度和相对于该像素L(n)存在于纸张进给方向的前方的像素L(n-1)或存在于后方的像素L(n+1)的浓度进行比较。另外,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也可以对纸张进给方向上的扩展像素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
在步骤S5中,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根据纸张进给方向上的浓度变化对多个扩展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扩展像素各自的浓度进行校正,生成打印数据。此时,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考虑发热元件相对于浓度变化的热响应延迟进行校正。具体而言,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对浓度变化的部分及其前后的行进行校正,以提高打印后的图像的1点的再现性。具体的校正例子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6中,控制部36将打印数据送到打印部37。打印部37根据打印数据对热头7的发热量进行控制。热头7按照打印部37的发热量控制,在纸张21上打印图像。具体而言,根据打印数据的浓度,生成用于对发热元件的加热量进行控制的通电脉冲。热头驱动部6、根据通电脉冲对热头7的发热元件进行通电。纸张输送部8从卷筒纸22拉出纸张21,将其输送到热头7。利用压纸辊26和热头7对纸张21和墨片23进行压接,按照每1行进行加热,并且,纸张输送部8输送纸张21进行热转印。关于Y/M/C/OP的各墨,按照每个打印画面反复进行热转印和输送。热敏打印机100对纸张进给方向的全部行进行以上的动作,由此打印1个画面。
打印结束后的纸张21被切割器12切断成既定的尺寸,由排纸部13排出到热敏打印机100的外部。
接着,对具体的浓度校正的例子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热敏打印机100的具体的打印动作的图。在图7中,横轴表示纸张进给方向即时间轴,在纵向上并列图示3种图像数据、按照每个扩展像素对浓度进行校正后的打印数据和通电脉冲。另外,省略扩展像素的图示,但是,与图6相同。
在图像数据D(A)中,像素L(n-2)、L(n-1)、L(n+1)和L(n+2)的颜色为白色(浓度:0%)。此外,像素L(n)的颜色为黑色(浓度:100%)。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生成将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扩展到2倍的扩展图像数据。进而,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图像数据中的纸张进给方向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然后,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根据图像数据的浓度变化,按照每个扩展像素对浓度进行校正,生成打印数据PD(A)。
在打印数据PD(A)中,扩展像素L(n,1)的浓度为100%,但是,扩展像素L(n,2)的浓度被校正为50%。通电脉冲S(A)也被校正为与各扩展像素的浓度对应。
在图像数据D(B)中,像素L(n-2)、L(n-1)和L(n+2)的颜色为白色。此外,像素L(n)和L(n+1)的颜色为黑色。
在按照每个扩展像素对浓度进行校正后的打印数据PD(B)中,扩展像素L(n,1)和L(n,2)的浓度为100%。另一方面,扩展像素L(n+1,1)的浓度被校正为75%,扩展像素L(n+1,2)的浓度被校正为50%。通电脉冲S(B)也被校正为与各扩展像素的浓度对应。
在图像数据D(C)中,像素L(n-2)和L(n+2)的颜色为白色。像素L(n-1)的颜色为黑色。像素L(n)的颜色相对于黑色为浓度50%的灰色。像素L(n+1)的颜色相对于黑色为浓度15%的灰色。
在按照每个扩展像素对浓度进行校正后的打印数据PD(C)中,扩展像素L(n-2,2)的浓度被校正为5%,扩展像素L(n-1,1)的浓度被校正为100%,扩展像素L(n-1,2)的浓度被校正为65%,扩展像素L(n,1)的浓度被校正为35%,扩展像素L(n,2)的浓度被校正为50%,扩展像素L(n+1,1)的浓度被校正为5%,扩展像素L(n+1,2)的浓度被校正为15%。通电脉冲S(C)也被校正为与各扩展像素的浓度对应。
(效果)
实施方式1中的热敏打印机100将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扩展成整数倍。热敏打印机100对纸张进给方向的浓度进行比较,由此取得浓度变化。热敏打印机100针对浓度变化较少的区域设定较少的校正量,针对浓度变化较大的区域设定较大的校正量。这样,热敏打印机100考虑相对于浓度变化的热响应延迟进行校正。热敏打印机100提供在纸张进给方向的浓度变化较大的图像中,1点的再现性也很优良且锐度较高的打印。
另一方面,不生成扩展图像数据而直接打印原来的图像数据的热敏打印机100不能完全校正相对于浓度变化的热响应延迟。特别是在浓度变化较大的区域中,打印后的图像的1点的再现性变差,锐度降低。图8是示出不进行基于扩展图像数据的打印的热敏打印机100的具体的打印动作的图。在图8中示出打印与图7相同的图像数据D(A)、D(B)和D(C)的例子。如与各图像数据对应的打印结果所示,在浓度变化较大的区域中,由于热头7的热响应延迟,图像的锐度降低。
综上所述,实施方式1的热敏打印机100包含: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其生成具有针对图像的图像数据扩展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而成的多个扩展像素的扩展图像数据;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其根据扩展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扩展像素的浓度变化,或者根据扩展前的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对多个扩展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扩展像素的浓度进行校正;以及打印部37,其根据至少一个扩展像素的浓度被校正后的扩展图像数据,利用热头7在纸张21上打印图像。
具有以上结构的热敏打印机100能够提供在纸张进给方向的浓度变化较大的图像中,1点的再现性也很优良且锐度较高的打印。
此外,实施方式1中的热敏打印机100还包含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该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扩展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扩展像素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或者对扩展前的图像数据中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关于多个扩展像素的浓度变化的分析,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多个扩展像素中的一个扩展像素的浓度和相对于一个扩展像素存在于纸张进给方向的前方或后方的扩展像素的浓度进行比较。关于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的分析,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多个像素中的一个像素的浓度和相对于一个像素存在于纸张进给方向的前方或后方的像素的浓度进行比较。
根据以上结构,热敏打印机100能够提供在纸张进给方向的浓度按照每个像素而急剧变化的图像中,1点的再现性也很优良且锐度较高的打印。
此外,实施方式1中的打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生成具有针对图像的图像数据扩展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而成的多个扩展像素的扩展图像数据;根据扩展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扩展像素的浓度变化,或者根据扩展前的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对多个扩展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扩展像素的浓度进行校正;以及根据扩展像素的浓度被校正后的扩展图像数据,利用热头7在纸张21上打印图像。
具有以上结构的打印方法能够提供在纸张进给方向的浓度变化较大的图像中,1点的再现性也很优良且锐度较高的打印。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1中,由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生成的扩展像素的浓度复制原来的像素的浓度。另一方面,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中的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根据原来的像素或其前后的像素的浓度设定各扩展像素的浓度,以使多个扩展像素的浓度阶段性地变化。例如,在作为扩展对象的一个像素和位于其前后的其他像素的浓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设定成各扩展像素的浓度阶段性地变化。或者,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也可以在多个扩展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扩展像素的浓度中复制与其对应的原来的像素的浓度,在其他扩展像素的浓度中,设定为与相邻像素之间的中间浓度。这样,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阶段性地设定多个扩展像素的浓度,由此,此后由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进行的浓度校正更加有效。
<实施方式2>
对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和打印方法进行说明。另外,省略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和动作的说明。
实施方式1中的热敏打印机100将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扩展成2倍。但是,根据图像数据的浓度变化,有时不需要进行使所述1点的再现性优良的校正。因此,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分析是否需要对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行)进行扩展并校正。例如,在是浓度变化较大的图像即与浓度变化有关的高频成分较多的图像的情况下,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对像素数进行扩展并校正。另一方面,在是浓度变化较小的图像即与浓度变化有关的高频成分较少的图像的情况下,热敏打印机不对像素数进行扩展而直接打印原来的图像。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101的结构的功能框图。热敏打印机101在实施方式1中的结构的基础上具有图像数据分析部38。
图像数据分析部38在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生成扩展图像数据之前,对图像数据中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
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将图像数据中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扩展成根据图像数据分析部38的分析结果决定的扩展像素数。由此,生成扩展图像数据。
这些图像数据分析部38和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的各功能记载于程序,图1所示的处理器5和存储器4执行该程序,由此实现各功能。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101的打印动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中,热敏打印机101读入从信息处理装置200发送的整体图像数据,将其保存在存储器4中。此外,热敏打印机101还取得打印条件,将其保存在存储器4中。
在步骤S20中,图像数据输入部31从存储器4中保存的整体图像数据中取得处理对象图像数据。这里,图像数据输入部31取得以像素L(n)为中心在像素L(n-2)~L(n+2)这5行中包含的各像素的图像数据,作为处理对象图像数据。然后,图像数据处理用暂时存储部32保存这5行的图像数据。
在步骤S30中,图像数据分析部38对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这里,图像数据分析部38在以像素L(n)为中心存在于纸张进给方向的前后的像素L(n-2)~L(n+2)这5行中,对浓度变化进行分析。
在步骤S40中,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根据由图像数据分析部38分析出的图像数据的浓度变化生成扩展图像数据。图11是示出步骤S40中的扩展图像数据的生成方法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在步骤S41中,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判定浓度变化是否为5%以下。在浓度变化为5%以下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4。在浓度变化大于5%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2。
在步骤S42中,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判定浓度变化是否为20%以下。在浓度变化为20%以下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5。在浓度变化大于20%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3。
在步骤S43中,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判定浓度变化是否为50%以下。在浓度变化为50%以下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6。在浓度变化大于50%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7。
在步骤S44中,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使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维持1倍,不进行扩展。
在步骤S45中,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生成将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扩展成2倍的扩展图像数据。
在步骤S46中,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生成将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扩展成4倍的扩展图像数据。
在步骤S47中,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生成将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扩展成8倍的扩展图像数据。
如上所述,根据图11所示的详细步骤,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生成与图像数据的浓度变化对应的扩展图像数据。另外,在浓度变化的判定中使用的各阈值(5%、20%、50%)只是一例,不限于此。接着,执行图10的步骤S50。
在步骤S50中,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纸张进给方向上的扩展像素或扩展前的像素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这里,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以像素L(n)为中心存在于纸张进给方向的前后的像素L(n-2)~L(n+2)这5行中包含的多个扩展像素或未扩展的多个像素中的浓度变化进行比较。
在步骤S60中,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根据纸张进给方向上的浓度变化对多个扩展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扩展像素各自的浓度进行校正,生成打印数据。此时,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考虑发热元件相对于浓度变化的热响应延迟进行校正。具体而言,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对浓度变化的部分和位于其前后的行进行校正,以提高打印后的图像的1点的再现性。具体的校正例子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70中,控制部36将打印数据送到打印部37。打印部37根据打印数据对热头7的发热量进行控制。热头7按照打印部37的发热量控制,在纸张21上打印图像。
热敏打印机101对纸张进给方向的全部行进行以上的动作,由此打印1个画面。
接着,对具体的浓度校正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2~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101的具体的打印动作的图。图12示出打印图像数据D(D)的情况下的动作,图13示出打印图像数据D(E)的情况下的动作,图14示出打印图像数据D(F)的情况下的动作,图15示出打印图像数据D(G)的情况下的动作。在各图中,横轴表示纸张进给方向即时间轴,在纵向上并列图示各图像数据、按照每个扩展像素对浓度进行校正后的打印数据和通电脉冲。另外,为了容易图示,各图仅示出图像数据输入部31取得的5行像素中的3行(像素L(n-1)、L(n)和L(n+1)),但是,按照图10和图11的流程图的例子,进行5行的浓度校正处理。
在图12所示的图像数据D(D)中,像素L(n-1)和L(n+1)的颜色为白色。像素L(n)的颜色为黑色。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像素L(n-2)和L(n+2)的颜色也为白色。
像素L(n)及其前后的像素L(n-1)和L(n+1)的浓度变化超过50%。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生成将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扩展到8倍的扩展图像数据。进而,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扩展图像数据或未扩展的图像数据中的纸张进给方向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然后,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根据纸张进给方向的浓度变化,按照每个扩展像素对浓度进行校正,生成打印数据PD(D)。
在打印数据PD(D)中,扩展像素L(n-1,6)的浓度被校正为5%,扩展像素L(n-1,7)的浓度被校正为50%,扩展像素L(n-1,8)的浓度被校正为65%。扩展像素L(n,1)~L(n,5)的浓度为与原来的像素(n)的浓度相同的100%,但是,扩展像素L(n,6)的浓度被校正为75%,扩展像素L(n,7)的浓度被校正为50%,扩展像素L(n,8)的浓度被校正为15%。通电脉冲S(D)也被校正为与各扩展像素的浓度对应。
在图13所示的图像数据D(E)中,像素L(n-1)和L(n+1)的颜色为白色。像素L(n)的颜色相对于黑色为浓度50%的灰色。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像素L(n-2)和L(n+2)的颜色也为白色。
像素L(n)及其前后的像素L(n-1)和L(n+1)的浓度变化超过20%,但是未超过50%。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生成将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扩展到4倍的扩展图像数据。进而,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扩展图像数据或未扩展的图像数据中的纸张进给方向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然后,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根据纸张进给方向的浓度变化,按照每个扩展像素对浓度进行校正,生成打印数据PD(E)。
在打印数据PD(E)中,扩展像素L(n-1,4)的浓度被校正为15%,扩展像素L(n,1)的浓度被校正为65%。扩展像素L(n,2)~L(n,3)的浓度为与原来的像素L(n)的浓度相同的50%,但是,扩展像素L(n,4)的浓度被校正为25%。通电脉冲S(E)也被校正为与各扩展像素的浓度对应。
在图14所示的图像数据D(F)中,像素L(n-1)和L(n+1)的颜色为白色。像素L(n)的颜色相对于黑色为浓度5%的灰色。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像素L(n-2)和L(n+2)的颜色也为白色。
像素L(n)及其前后的像素L(n-1)和L(n+1)的浓度变化未超过5%。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不对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进行扩展,即维持1倍。该情况下,像素L(n-1)、L(n)和L(n+1)的浓度未被校正。通电脉冲S(F)也未被校正。
在图15所示的图像数据D(G)中,像素L(n-1)的颜色相对于黑色为浓度5%的灰色。像素L(n)的颜色为黑色。像素L(n+1)的颜色为浓度50%的灰色。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像素L(n-2)和L(n+2)的颜色为白色。
像素L(n)及其相邻的像素L(n-1)的浓度变化超过50%。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生成将像素L(n-1)和L(n)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扩展到8倍的扩展图像数据。另一方面,像素L(n)及其相邻的像素L(n+1)的浓度变化超过20%,但是未超过50%。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生成将像素L(n+1)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扩展到4倍的扩展图像数据。进而,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对扩展图像数据或未扩展的图像数据中的纸张进给方向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然后,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根据纸张进给方向的浓度变化,按照每个扩展像素对浓度进行校正,生成打印数据PD(G)。
在打印数据PD(G)中,扩展像素L(n-1,7)的浓度被校正为15%,扩展像素L(n-1,8)的浓度被校正为65%。扩展像素L(n,1)的浓度为与原来的像素(n)的浓度相同的100%,但是,扩展像素L(n,2)~L(n,6)的浓度被校正为85%,扩展像素L(n,7)的浓度被校正为50%,扩展像素L(n,8)的浓度被校正为35%,扩展像素L(n+1,1)的浓度被校正为35%。通电脉冲S(G)也被校正为与各扩展像素的浓度对应。
这样,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101分析是否需要对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进行扩展并校正。例如,在是图像数据中的浓度变化较大的图像即与浓度变化有关的高频成分较多的图像的情况下,热敏打印机101根据该浓度变化的大小对像素数进行扩展并校正。另一方面,在是图像数据中的浓度变化较小的图像即与浓度变化有关的高频成分较少的图像的情况下,热敏打印机101不对像素数进行扩展而直接打印原来的图像。因此,热敏打印机101能够有效地校正相对于浓度变化的热响应延迟。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101提供在浓度变化较大的图像中,1点的再现性也很优良且锐度较高的打印。另外,与浓度变化有关的高频成分例如是对纸张进给方向的浓度分布进行傅里叶变换而得到的频率响应中的高频成分。即,在浓度变化急剧的情况下,高频成分较多,在浓度变化平缓的情况下,低频成分较多。
此外,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101在是与图像数据的浓度变化有关的高频成分较少的图像的情况下,不减少或增加要扩展的像素数而直接打印原来的图像。因此,热敏打印机101能够缩短图像处理时间,其结果是,实现打印时间的缩短化。
综上所述,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101还包含图像数据分析部38,该图像数据分析部38对扩展前的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将图像数据中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扩展成根据图像数据分析部38的分析结果决定的扩展像素数,由此生成扩展图像数据。
具有以上结构的热敏打印机101提供在浓度变化较大的图像中,1点的再现性也很优良且锐度较高的打印。此外,热敏打印机101在是与图像数据的浓度变化有关的高频成分较少的图像的情况下,不减少或增加要扩展的像素数而直接打印原来的图像。因此,热敏打印机101能够缩短图像处理时间,其结果是,实现打印时间的缩短化。
<实施方式3>
对实施方式3中的热敏打印机和打印方法进行说明。另外,省略与实施方式1或2相同的结构和动作的说明。
实施方式1中的热敏打印机100和实施方式2中的热敏打印机101具有对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进行扩展的扩展单元(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根据扩展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浓度变化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的校正单元(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以及对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的浓度进行分析的分析单元(图像数据分析部38)。此外,这些热敏打印机具有对扩展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浓度变化进行比较的比较单元(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但是,独立于热敏打印机的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也可以预先进行各功能部的处理,向热敏打印机发送进行浓度校正后的打印数据。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框图。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201和热敏打印机102。
信息处理装置201具有图像数据输入部31、图像数据分析部38、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和打印数据输出部39。图像数据输入部31、图像数据分析部38、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3、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4和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的结构和功能与实施方式1或2相同。
打印数据输出部39将由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5生成的打印数据输出到热敏打印机102。打印数据输出部39例如包含与热敏打印机102进行通信的通信部。
即,信息处理装置201向热敏打印机102输出对浓度进行校正后的打印数据。信息处理装置201中的各功能通过信息处理装置201具有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实现。
热敏打印机102具有存储部32A、打印部37和控制部36。打印部37的结构和功能与实施方式1或2相同。
控制部36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201的打印数据输出部39输出的打印数据。控制部36将该打印数据送到打印部37。
打印部37根据打印数据对热头7的发热量进行控制,在纸张21上打印图像。
这种打印系统能够利用具有大容量的存储装置和处理速度较快的CPU的信息处理装置201预先进行图像数据的处理。打印系统能够对大容量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并且能够增大图像数据的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的扩展数。打印系统缩短热敏打印机102的打印时间,提供1点的再现性优良且锐度较高的打印。
另外,本发明能够在其发明范围内自由组合各实施方式或者适当地对各实施方式进行变形、省略。
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上述说明在全部方式中只是例示,本发明不限于此。可理解成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想到未例示的无数变形例。
标号说明
33: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34: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35: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37:打印部;38:图像数据分析部;39:打印数据输出部;100:热敏打印机;201:信息处理装置。
Claims (4)
1.一种热敏打印机,其利用热头在纸张上打印图像,其中,所述热敏打印机具有:
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其生成具有针对所述图像的图像数据扩展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而成的多个扩展像素的扩展图像数据;
打印数据校正处理部,其根据所述扩展图像数据的所述纸张进给方向上的所述多个扩展像素的浓度变化,或者根据扩展前的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对所述多个扩展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扩展像素的浓度进行校正;以及
打印部,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扩展像素的所述浓度被校正后的所述扩展图像数据,利用所述热头在所述纸张上打印所述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中,
所述热敏打印机还具有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该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对所述扩展图像数据的所述纸张进给方向上的所述多个扩展像素的所述浓度变化进行分析,或者对扩展前的所述图像数据中的所述纸张进给方向的所述多个像素的所述浓度变化进行分析,
关于所述多个扩展像素的所述浓度变化的分析,所述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对所述多个扩展像素中的一个扩展像素的浓度和相对于所述一个扩展像素存在于所述纸张进给方向的前方或后方的扩展像素的浓度进行比较,
关于所述多个像素的所述浓度变化的分析,所述扩展图像数据分析部对所述多个像素中的一个像素的浓度和相对于所述一个像素存在于所述纸张进给方向的前方或后方的像素的浓度进行比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中,
所述热敏打印机还具有图像数据分析部,该图像数据分析部对扩展前的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纸张进给方向上的所述多个像素的所述浓度变化进行分析,
所述图像数据扩展处理部将所述图像数据中的所述纸张进给方向的所述像素数扩展成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分析部的分析结果决定的扩展像素数,由此生成所述扩展图像数据。
4.一种打印方法,其利用热头在纸张上打印图像,其中,所述打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生成具有针对所述图像的图像数据扩展纸张进给方向的像素数而成的多个扩展像素的扩展图像数据;
根据所述扩展图像数据的所述纸张进给方向上的所述多个扩展像素的浓度变化,或者根据扩展前的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纸张进给方向上的多个像素的浓度变化,对所述多个扩展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扩展像素的浓度进行校正;以及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扩展像素的所述浓度被校正后的所述扩展图像数据,利用所述热头在所述纸张上打印所述图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9/012806 WO2020194499A1 (ja) | 2019-03-26 | 2019-03-26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印画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04684A true CN112004684A (zh) | 2020-11-27 |
Family
ID=68383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04623.7A Withdrawn CN112004684A (zh) | 2019-03-26 | 2019-03-26 |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85406B2 (zh) |
EP (1) | EP3738777B1 (zh) |
JP (1) | JP6599073B1 (zh) |
CN (1) | CN112004684A (zh) |
ES (1) | ES2883854T3 (zh) |
WO (1) | WO2020194499A1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76942A (en) * | 1980-12-01 | 1983-03-15 | Cubic Western Data | Thermal printing system |
JPS6042072A (ja) * | 1983-08-16 | 1985-03-06 | Nec Corp | サ−マルプリンタの印字制御回路 |
JPH05261958A (ja) * | 1992-03-16 | 1993-10-12 | Heiwa Tokei Seisakusho:Kk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ーヘッドの駆動方式 |
JPH07237314A (ja) * | 1994-02-28 | 1995-09-12 |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 高速サーマル印刷装置 |
EP1431045A1 (en) * | 2002-12-17 | 2004-06-23 | Agfa-Gevaert | A modeling method fo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rmal head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
JP2004223746A (ja) * | 2003-01-20 | 2004-08-1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
JP2006056150A (ja) * | 2004-08-20 | 2006-03-02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サーマルヘッドの通電制御方法 |
JP2012116083A (ja) * | 2010-11-30 | 2012-06-21 | Oki Data Corp | バーコード印刷装置 |
CN102642381A (zh) * | 2011-02-22 | 2012-08-22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数据生成装置和图像数据生成方法 |
CN108737687A (zh) * | 2014-08-20 | 2018-11-02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97769A (ja) | 1995-01-25 | 1996-08-0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
JP2009028967A (ja) * | 2007-07-25 | 2009-02-12 | Seed:Kk | 熱転写プリン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転写方法 |
JP6442867B2 (ja) * | 2014-05-14 | 2018-12-26 | 株式会社ソシオネクスト |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
2019
- 2019-03-26 CN CN201980004623.7A patent/CN112004684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9-03-26 EP EP19838921.5A patent/EP3738777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3-26 WO PCT/JP2019/012806 patent/WO2020194499A1/ja unknown
- 2019-03-26 JP JP2019540471A patent/JP6599073B1/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9-03-26 ES ES19838921T patent/ES2883854T3/es active Active
- 2019-03-26 US US16/634,829 patent/US1088540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76942A (en) * | 1980-12-01 | 1983-03-15 | Cubic Western Data | Thermal printing system |
JPS6042072A (ja) * | 1983-08-16 | 1985-03-06 | Nec Corp | サ−マルプリンタの印字制御回路 |
JPH05261958A (ja) * | 1992-03-16 | 1993-10-12 | Heiwa Tokei Seisakusho:Kk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ーヘッドの駆動方式 |
JPH07237314A (ja) * | 1994-02-28 | 1995-09-12 |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 高速サーマル印刷装置 |
EP1431045A1 (en) * | 2002-12-17 | 2004-06-23 | Agfa-Gevaert | A modeling method fo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rmal head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
JP2004223746A (ja) * | 2003-01-20 | 2004-08-1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
JP2006056150A (ja) * | 2004-08-20 | 2006-03-02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サーマルヘッドの通電制御方法 |
JP2012116083A (ja) * | 2010-11-30 | 2012-06-21 | Oki Data Corp | バーコード印刷装置 |
CN102642381A (zh) * | 2011-02-22 | 2012-08-22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数据生成装置和图像数据生成方法 |
CN108737687A (zh) * | 2014-08-20 | 2018-11-02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311495A1 (en) | 2020-10-01 |
EP3738777A4 (en) | 2020-11-18 |
EP3738777A1 (en) | 2020-11-18 |
ES2883854T3 (es) | 2021-12-09 |
JPWO2020194499A1 (ja) | 2021-04-08 |
US10885406B2 (en) | 2021-01-05 |
EP3738777B1 (en) | 2021-07-21 |
JP6599073B1 (ja) | 2019-10-30 |
WO2020194499A1 (ja) | 2020-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992788B2 (ja) | 補正値算出方法、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 |
JP5791155B2 (ja) |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US10880453B2 (en) |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inkjet printing system | |
EP2391112B1 (en) | Image processor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
JP6415080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9190325A (ja) | 補正値取得方法、液体吐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7731342B2 (en) | Image corr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irect marking system | |
JP6171289B2 (ja) |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11623455B2 (en) |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liquid discharge method | |
JP4513346B2 (ja) |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 |
CN112004684A (zh) |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 |
EP3225406B1 (en) | Liquid droplet discharging control device, liquid droplet dis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liquid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 |
JP200405043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EP3957484B1 (en) | Streakiness reduction in inkjet printing | |
JP2010228228A (ja) |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画素データの補正方法 | |
JP2010064371A (ja) | 修正方法、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
JP3153795B2 (ja) |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 |
US9302470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
US1205094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cording amount setting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mount setting program | |
JP7451038B2 (ja) |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方法 | |
JP2020049662A (ja) |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 |
US10828909B2 (en) |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rinted matter | |
US10538107B2 (en) |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system | |
JP5219791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 |
JP2006103054A (ja) |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