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954687B - 用于生产具有提高的光泽度的模制品的组合物和热塑性模塑料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产具有提高的光泽度的模制品的组合物和热塑性模塑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4687B
CN111954687B CN201980022380.XA CN201980022380A CN111954687B CN 111954687 B CN111954687 B CN 111954687B CN 201980022380 A CN201980022380 A CN 201980022380A CN 111954687 B CN111954687 B CN 1119546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component
rubber
vinyl copolymer
structural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23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54687A (zh
Inventor
A·赛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vestro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Covestro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vestro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Covestro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1954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4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54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4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08L69/005Polyester-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7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monomers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36/00
    • C08F279/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monomers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36/00 on to 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12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unsaturated nitri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4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23/00 - C08L53/00
    • C08L55/02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04C4-(meth)acrylate, e.g. butyl (meth)acrylate, isobutyl (meth)acrylate or tert-but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产热塑性模塑料的组合物,优选聚碳酸酯组合物,其包含聚碳酸酯和/或聚酯碳酸酯、重量比为20:80至90:10的两种不同的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或由其组成,其中这两种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都含有作为单独分散相的并入橡胶颗粒中的乙烯基共聚物,且其中乙烯基共聚物之一含有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及涉及模塑料本身、所述组合物或模塑料用于生产模制品的用途,及其模制品本身。

Description

用于生产具有提高的光泽度的模制品的组合物和热塑性模 塑料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产热塑性模塑料的组合物,优选聚碳酸酯组合物、模塑料本身、所述组合物或模塑料用于生产模制品的用途,以及模制品本身。
用于生产热塑性模塑料的组合物,尤其是聚碳酸酯组合物早已为人所知。使用该组合物和由其制成的模塑料生产用于大量应用,例如用于汽车行业、用于建筑行业和用于电子行业的模制品。
可根据各自应用的要求通过组合物的组分和这些组分在组合物中的用量范围的选择来调节由这样的热塑性模塑料制成的模制品的性质。
为了提高韧性,尤其是在低温下,将具有橡胶弹性体性质的共混搭档作为抗冲改性剂添加到聚碳酸酯中。抗冲改性剂又可在弹性组分的化学组成或其形态方面不同。此外,在抗冲改性剂的生产工艺中引入的杂质可影响聚碳酸酯并因此影响聚碳酸酯组合物和由其制成的模塑料和模制品的性质。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物大规模地用作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具有橡胶弹性体性质的共混搭档。除低温韧性和其它机械性质,例如在拉伸试验中的断裂伸长率改进外,ABS在大多数情况下还促进由聚碳酸酯组合物制成的热塑性模塑料的熔体流动性并因此促进加工以产生模制品。
在许多应用中,制成的模制品在应力下并同时与化学品接触。在这些条件下,模制品可由于应力开裂而失效。抗应力开裂性因此是要通过使用橡胶弹性体组分来改进的另一性质。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物可通过自由基聚合来生产。常用方法是本体聚合法,其产生具有高纯度和有利流变性质的产物。通过本体聚合法制成的此类ABS聚合物的高纯度使得包含聚碳酸酯的组合物适用于生产对特定老化效应具有良好耐受性,尤其是在由该模塑料制成的模制品在使用中可能暴露于的温暖湿润条件下改进的耐受性的PC +ABS模塑料。
WO 2007/009622 A1例如公开了具有低锂含量的聚碳酸酯本体ABS组合物,其以改进的水解稳定性为特征。
也已知的是,通过ABS组分的改性可进一步改进聚碳酸酯ABS模塑料的机械和流变性质并因此使它们匹配特定要求。
WO 01/62851 A1公开了在注射成型部件中具有改进的可加工性和改进的冲击韧性的包含本体ABS的PC + 本体ABS组合物,其包含具有三个或更多个臂的星形支化橡胶。
WO 01/70884 A1公开了具有降低的各向异性冲击韧性特性的包含本体ABS的PC +本体ABS组合物,其具有包含芳族单亚乙烯基单体、烯属不饱和腈单体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的基质相,其中丙烯酸酯的含量为该共聚物的0.1重量%至15重量%。
除所用的ABS组分中的变化外,在聚合物共混物体系中还可以通过多种这样的共混搭档的混合物来实现对特定性质状况的进一步优化。
WO 2007/065577 A1公开了基于含有不同分子量的游离(共)聚合物的两种不同本体ABS聚合物的混合物的PC + ABS模塑料,其具有甚至在低温下的韧性和熔体流动性的改进的平衡并另外具有在潮湿温暖条件的影响下良好的抗老化性、良好的加工稳定性和良好的耐化学品性。
通过使用由本体聚合法制成的ABS(本体ABS),因此可以获得具有上述优点的具有精细平衡的性质状况的PC + ABS组合物。但是,通过这种方法,通常更可能产生含有相对粗颗粒的含橡胶的接枝颗粒的ABS聚合物,其不利地影响由这样的PC + 本体ABS组合物或PC+ 本体ABS模塑料制成的模制品的表面印象。特别地,由这样的PC + 本体ABS组合物或PC +本体ABS模塑料制成的模制品的光泽度对许多应用而言不足。
因此希望提供用于生产热塑性PC + 本体ABS模塑料的组合物,其可用于生产具有提高的表面光泽度的模制品。优选地,该组合物的特征应该另外在于由其制成的模塑料的高流动性和加工稳定性的良好平衡,以及由用该组合物制成的模塑料制成的模制品的良好(缺口冲击)韧性(尤其在低温下)和在化学品影响下的抗应力开裂性。更优选地,由该组合物制成的模塑料和由其制成的模制品应该在暴露于潮湿温暖条件时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
更优选地,也应改进断裂伸长率。
现在已经发现,令人惊讶地,用于生产热塑性模塑料的组合物具有所需性质,
- 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下列成分或由下列成分组成
并且
- 其中所述组合物中的组分B和C的重量比为20:80至90:10,优选40:60至85:15,更优选60:40至80:20,
A) 选自芳族聚碳酸酯和芳族聚酯碳酸酯的至少一种聚合物,
B) 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其由下列组分形成
B.1)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B计80重量%至95重量%的衍生自下列组分的结构单元
B.1.1) 基于组分B.1计60重量%至90重量%的苯乙烯
B.1.2) 基于组分B.1计10重量%至40重量%的丙烯腈
B.2)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B计5重量%至2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具有< -5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含有基于B.2计至少50重量%的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的橡胶弹性体接枝基底,
其中所述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B包含
(i) 由下列组分组成的分散相
(i.1) 与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的乙烯基共聚物接枝的橡胶颗粒和
(i.2) 作为单独分散相的并入橡胶颗粒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其同样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
(ii) 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其没有键合到橡胶颗粒上并且没有并入这些橡胶颗粒中且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
C) 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其由下列组分形成
C.1)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C计80重量%至95重量%的衍生自下列组分的结构单元
C.1.1) 基于组分C.1计60重量%至85重量%的苯乙烯
C.1.2) 基于组分C.1计10重量%至35重量%的丙烯腈
C.1.3) 基于组分C.1计0.5重量%至15重量%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C.2)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C计5重量%至2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具有< -5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含有基于C.2计至少50重量%的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的橡胶弹性体接枝基底,
其中所述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C包含
(iii) 由下列组分组成的分散相
(iii.1) 与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的乙烯基共聚物接枝的橡胶颗粒和
(iii.2) 作为单独分散相的并入橡胶颗粒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其同样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
(iv) 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其没有键合到橡胶颗粒上并且没有并入这些橡胶颗粒中且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
优选地,该组合物含有30重量%至90重量%,更优选40重量%至80重量%,更优选55重量%至75重量%的组分A。
优选地,该组合物含有5重量%至50重量%,优选10重量%至40重量%,更优选15重量%至35重量%的组分B。
优选地,该组合物含有3重量%至40重量%,优选5重量%至30重量%,更优选6重量%至15重量%的组分C。
优选地,该组合物含有0重量%至20重量%,优选0.1重量%至10重量%,更优选0.2重量%至5重量%的聚合物添加剂作为其它组分D。
优选地,该组合物包含下列组分或由其组成
30重量%至90重量%,更优选40重量%至80重量%,更优选55重量%至75重量%的组分A,
5重量%至50重量%,优选10重量%至40重量%,更优选15重量%至35重量%的组分B,
3重量%至40重量%,优选5重量%至30重量%,更优选6重量%至15重量%的组分C,
0重量%至20重量%,优选0.1重量%至10重量%,更优选0.2重量%至5重量%的聚合物添加剂作为其它组分D。
优选地,该组合物在至少95重量%的程度上由组分A至D组成。更优选地,该组合物仅由组分A至D组成。
进一步优选地,该组合物含有1.5重量%至7.5重量%,优选2.0重量%至6.0重量%,更优选2.5重量%至4.5重量%的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
组分A
组分A是选自聚碳酸酯和聚酯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的热塑性塑料或不同热塑性塑料的混合物。
优选地,组分A选自芳族聚碳酸酯和芳族聚酯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在一个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组分A)是芳族聚碳酸酯或不同芳族聚碳酸酯的混合物。
“聚碳酸酯”根据本发明被理解为是指均聚碳酸酯和共聚碳酸酯。在此,这些聚碳酸酯可以是以熟悉的方式线性或支化的。根据本发明也可使用聚碳酸酯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聚碳酸酯中的一部分,最多80摩尔%,优选20摩尔%至50摩尔%的碳酸酯基团可被优选芳族的二羧酸酯基团替代。将来自碳酸的酸基团和来自优选芳族的二羧酸的酸基团都并入分子链中的此类聚碳酸酯被称为芳族聚酯碳酸酯。
通过芳族二羧酸酯基团基本化学计量以及定量替代碳酸酯基团,以使得共反应物的摩尔比也反映在最终聚酯碳酸酯中。既可无规、也可嵌段式地并入芳族二羧酸酯基团。
该热塑性聚碳酸酯,包括热塑性聚酯碳酸酯,具有15 kg/mol至50 kg/mol,优选20kg/mol至35 kg/mol,更优选23 kg/mol至33 kg/mol的通过GPC(在二氯甲烷中使用聚碳酸酯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平均分子量Mw。
优选的芳族聚碳酸酯和芳族聚酯碳酸酯由二酚、碳酸或碳酸衍生物和在聚酯碳酸酯的情况下优选芳族二羧酸或二羧酸衍生物,任选链终止剂和支化剂以已知方式生产。
在大约最近40年间在许多专利文献中阐述了聚碳酸酯生产的细节。在此可以参考例如Schnell, "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Polycarbonates", Polymer Reviews, 第9卷, Interscience Publishers, New York, London, Sydney 1964,参考D. Freitag, U.Grigo, P.R. Müller, H. Nouvertné, BAYER AG, "Polycarbonates", Encyclopedia of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第11卷, 第2版, 1988, 第648-718页,和最后参考U. Grigo, K. Kirchner和P.R. Müller "Polycarbonate" [Polycarbonates], Becker/Braun, Kunststoff-Handbuch, 第3/1卷, Polycarbonate, Polyacetale, Polyester,Celluloseester, Carl Hanser Verlag München, Wien 1992, 第117-299页。
芳族聚碳酸酯和聚酯碳酸酯例如通过使二酚与羰基卤,优选光气,和/或与芳族二酰基卤,优选苯二甲酰基卤通过相界面法反应生产,其中任选使用链终止剂并任选使用三官能或大于三官能支化剂,其中用芳族二羧酸或二羧酸衍生物替代一部分碳酸衍生物来生产聚酯碳酸酯,更确切地说是根据芳族聚碳酸酯中要用芳族二羧酸酯结构单元替代的碳酸酯结构单元。同样可以通过熔体聚合法通过二酚与例如碳酸二苯酯的反应来生产。
适用于生产聚碳酸酯的二羟基芳基化合物是式(1)的那些
HO-Z-OH (1)
其中
Z是具有6至30个碳原子并可含有一个或多个芳环、可被取代并可含有脂族或脂环族基团或烷基芳基或杂原子作为桥连元素的芳基。
优选地,式(1)中的Z是式(2)的基团
Figure 303586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R6和R7彼此独立地为H、C1-至C18-烷基、C1-至C18-烷氧基、卤素如Cl或Br或在每种情况下任选取代的芳基或芳烷基,优选H或C1-至C12-烷基,更优选H或C1-至C8-烷基,最优选H或甲基,且
X是单键、-SO2-、-CO-、-O-、-S-、C1-至C6-亚烷基、C2-至C5-烷叉基或C5-至C6-环烷叉基,其可被C1-至C6-烷基,优选甲基或乙基取代,以及可任选与含有其它杂原子的芳环稠合的C6-至C12-亚芳基。
优选地,X是单键、C1-至C5-亚烷基、C2-至C5-烷叉基、C5-至C6-环烷叉基、-O-、-SO-、-CO-、-S-、-SO2-
或式(2a)的基团
Figure 362677DEST_PATH_IMAGE002
适用于生产聚碳酸酯的二酚的实例包括氢醌、间苯二酚、二羟基联苯、双(羟苯基)烷、双(羟苯基)环烷、双(羟苯基)硫醚、双(羟苯基)醚、双(羟苯基)酮、双(羟苯基)砜、双(羟苯基)亚砜、α,α'-双(羟苯基)二异丙基苯、衍生自靛红或酚酞衍生物的苯并吡咯酮(Phthalimidine),和它们的在环上烷基化、在环上芳基化和在环上卤化的化合物。
优选的二酚是4,4'-二羟基联苯、2,2-双(4-羟苯基)丙烷(双酚A)、2,4-双(4-羟苯基)-2-甲基丁烷、1,1-双(4-羟苯基)-对-二异丙基苯、2,2-双(3-甲基-4-羟苯基)丙烷、二甲基双酚A、双(3,5-二甲基-4-羟苯基)甲烷、2,2-双(3,5-二甲基-4-羟苯基)丙烷、双(3,5-二甲基-4-羟苯基)砜、2,4-双(3,5-二甲基-4-羟苯基)-2-甲基丁烷、1,1-双(3,5-二甲基-4-羟苯基)-对-二异丙基苯和1,1-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
特别优选的二酚是2,2-双(4-羟苯基)丙烷(双酚A)、2,2-双(3,5-二甲基-4-羟苯基)丙烷、1,1-双(4-羟苯基)环己烷、1,1-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和二甲基双酚A。
最优选的是2,2-双(4-羟苯基)丙烷(双酚A)。
例如在US-A 3 028 635、US-A 2 999 825、US-A 3 148 172、US-A 2 991 273、US-A 3 271 367、US-A 4 982 014和US-A 2 999 846、DE-A 1 570 703、DE-A 2063 050、DE-A2 036 052、DE-A 2 211 956和DE-A 3 832 396、FR-A 1 561 518、专著"H. Schnell,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Polycarbonates, Interscience Publishers, New York1964"以及JP-A 62039/1986、JP-A 62040/1986和JP-A 105550/1986中描述了这些和其它合适的二酚。
在均聚碳酸酯的情况下,仅使用一种二酚,在共聚碳酸酯的情况下,使用多种二酚。所用二酚,如同添加到该合成中的所有其它化学品和辅助剂,可能被来自它们自己的合成、操作和储存的杂质污染。但是,希望的是使用尽可能纯的原材料。
合适的碳酸衍生物的实例包括光气或碳酸二苯酯。
可用于生产聚碳酸酯的合适的链终止剂是单酚。合适的单酚的实例包括苯酚本身、烷基酚,如甲酚、对-叔丁基苯酚、枯基苯酚及其混合物。
优选的链终止剂是被直链或支化、优选未取代的C1至C30烷基、或被叔丁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酚。特别优选的链终止剂是苯酚、枯基苯酚和/或对-叔丁基苯酚。
所用链终止剂的量优选是基于在每种情况中使用的二酚摩尔数计的0.1至5摩尔%。可以在与碳酸衍生物反应之前、之中或之后加入链终止剂。
合适的支化剂是聚碳酸酯化学中已知的三官能或大于三官能的化合物,特别是具有三个或多于三个酚式OH基团的那些。
合适的支化剂的实例包括1,3,5-三(4-羟苯基)苯、1,1,1-三(4-羟苯基)乙烷、三(4-羟苯基)苯基甲烷、2,4-双(4-羟苯基异丙基)苯酚、2,6-双(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酚、2-(4-羟苯基)-2-(2,4-二羟苯基)丙烷、四(4-羟苯基)甲烷、四(4-(4-羟苯基异丙基)苯氧基)甲烷和1,4-双((4',4"-二羟基三苯基)甲基)苯和3,3-双(3-甲基-4-羟苯基)-2-氧代-2,3-二氢吲哚。
任选使用的支化剂的量优选为基于在每种情况中使用的二酚摩尔数计的0.05摩尔%至2.00摩尔%。
支化剂可最先与二酚和链终止剂一起在碱性水相中装载,或在光气化之前以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形式加入。在酯交换法的情况下,支化剂与二酚一起使用。
特别优选的聚碳酸酯是基于双酚A的均聚碳酸酯、基于1,3-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的均聚碳酸酯和基于这两种单体双酚A和1,1-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的共聚碳酸酯。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聚碳酸酯,包括聚酯碳酸酯的优选生产模式是已知的界面法和已知的熔体酯交换法(参见例如WO 2004/063249 A1、WO 2001/05866 A1、WO 2000/105867、US 5,340,905 A、US 5,097,002 A、US-A 5,717,057 A)。
最优选用作组分A的是基于双酚A的芳族聚碳酸酯。
组分B
组分B是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其由下列组分形成
B.1)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B计80重量%至95重量%,优选85重量%至93重量%,更优选88重量%至92重量%的衍生自下列组分的结构单元
B.1.1) 基于组分B.1计60重量%至90重量%,优选65重量%至85重量%,更优选70重量%至80重量%的苯乙烯,
B.1.2) 基于组分B.1计10重量%至40重量%,优选15重量%至35重量%,更优选20重量%至30重量%的丙烯腈,和
B.2)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B计5重量%至20重量%,优选7重量%至15重量%,更优选8重量%至12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具有< -50℃,优选< -60℃,更优选< -7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包含基于B.2计至少50重量%,优选至少75重量%,更优选100重量%的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的橡胶弹性体接枝基底,
其中所述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B包含
(i) 由下列组分组成的分散相
(i.1) 与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的乙烯基共聚物接枝的橡胶颗粒和
(i.2) 作为单独分散相的并入橡胶颗粒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其同样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
(ii) 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其没有键合到橡胶颗粒上并且没有并入这些橡胶颗粒中且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
根据(i)的分散相优选具有0.3至2.0 µm,更优选0.5至1.5 µm,尤其是0.7至1.2 µm的通过超速离心测得的中值直径D50。
除非本发明中明确地另行规定,通过根据DIN EN 61006(1994版本)的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10 K/min的加热速率下测定所有组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其中作为中点温度测定Tg(切线法)。
根据组分B的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具有优选2至20 g/10 min,更优选3至15g/10 min,尤其是4至8 g/10 min的根据ISO 1133(2012版本)在220℃下在10 kg的活塞负荷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如果使用多种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的混合物作为组分B,优选的MFR范围适用于通过该组分在混合物中的质量比例加权的组分B中的各个组分的MFR的平均值。
这样的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B通过B.1和B.2以上文规定的重量比例聚合(优选通过本体聚合法)生产。
在优选用于制造橡胶改性的接枝共聚物B的本体聚合法中,使根据B.1的乙烯基单体聚合和使由此形成的乙烯基共聚物接枝到根据B.2的橡胶弹性体接枝基底上。此外,在这一反应方案中,通过自组织(相分离)形成由下列组分组成的分散相(i)
(i.1) 与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的乙烯基共聚物接枝的橡胶颗粒和
(i.2) 作为单独分散相的并入橡胶颗粒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其同样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
其中这种含橡胶的分散相(i)以分散在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i)中的形式存在,所述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i)没有键合到橡胶颗粒上并且没有并入这些橡胶颗粒中且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
不同于组分B中的其它乙烯基共聚物部分,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ii)可借助合适的溶剂,例如丙酮浸出。
通过反应方案的条件,如温度和聚合物的所得粘度和由例如搅拌造成的剪切来调节由此制成的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B中的分散相(i)的尺寸。
中值粒度D50是各自50重量%的颗粒高于其和低于其的直径。除非本发明中明确地另行规定,其对于所有组分都借助超速离心机测量法(W. Scholtan, H. Lange, Kolloid,Z. und Z. Polymere 250 (1972), 782-796)测定。
优选的接枝基底B.2是含丁二烯的二烯橡胶、或含丁二烯的二烯橡胶的混合物、或含丁二烯的二烯橡胶或其混合物与其它可共聚单体(例如根据B.1)的共聚物。
特别优选的接枝基底B.2是纯聚丁二烯橡胶。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B.2是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橡胶。
组分B优选具有5重量%至18重量%,更优选7重量%至14重量%,尤其是8重量%至12重量%的聚丁二烯含量。
根据组分B的特别优选的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是如例如DE-OS 2 035 390(=US-PS 3 644 574)或DE-OS 2 248 242(= GB-PS 1 409 275)或Ullmann's, Enzyklopädieder Technischen Chemie, 第19卷 (1980), 第280页及其后中描述的本体ABS聚合物。
没有化学键合到所述(一种或多种)橡胶基底B.2上并且没有并入橡胶颗粒中的乙烯基共聚物(ii)可如上文解释在接枝聚合物B的聚合中由生产所致而形成。同样可能的是,根据组分B的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组分中的没有化学键合到所述(一种或多种)橡胶基底B.2上并且没有并入橡胶颗粒中的乙烯基共聚物(ii)的一部分在组分B的生产中由生产所致而形成,并且另一部分单独聚合并作为组分B的成分添加到组分B中。在组分B中,无论其来源如何,作为丙酮可溶比例测得的乙烯基(共)聚合物(ii)的比例x(ii)为基于组分B计的优选至少60重量%,更优选至少70重量%,更优选至少75重量%。在组分B中,无论其来源如何,作为丙酮可溶比例测得的乙烯基共聚物(ii)的比例x(ii)为基于组分B计的优选最多95重量%,更优选最多90重量%,更优选最多85重量%。
在根据组分B的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中,这种乙烯基共聚物(ii)优选具有140至200 kg/mol,更优选150至180 kg/mol的重均分子量Mw(ii)。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四氢呋喃中对照聚苯乙烯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量组分B中的乙烯基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ii)。
组分B优选不含具有8至22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树脂酸、烷基-和烷基芳基磺酸和脂肪醇硫酸酯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铵盐或鏻盐。
组分B优选含有小于100 ppm,更优选小于50 ppm,最优选小于20 ppm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离子。
组分C
组分C是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其由下列组分形成
C.1)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C计80重量%至95重量%,优选85重量%至93重量%,更优选88重量%至92重量%的衍生自下列组分的结构单元
C.1.1) 基于组分C.1计60重量%至85重量%,优选65重量%至80重量%,更优选67重量%至75重量%的苯乙烯,
C.1.2) 基于组分C.1计10重量%至35重量%,优选15重量%至30重量%,更优选20重量%至28重量%的丙烯腈,
C.1.3) 基于组分C.1计0.5重量%至15重量%,优选2重量%至8重量%,更优选3重量%至6重量%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
C.2)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C计5重量%至20重量%,优选7重量%至15重量%,更优选8重量%至12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具有< -50℃,优选< -60℃,更优选< -7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包含基于C.2计至少50重量%,优选至少75重量%,更优选100重量%的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的橡胶弹性体接枝基底,
其中所述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C包含
(iii) 由下列组分组成的分散相
(iii.1) 与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的乙烯基共聚物接枝的橡胶颗粒和
(iii.2) 作为单独分散相的并入橡胶颗粒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其同样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
(iv) 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其没有键合到橡胶颗粒上并且没有并入这些橡胶颗粒中且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
根据(iii)的分散相优选具有0.3至2.0 µm,更优选0.4至1.5 µm,尤其是0.4至0.7µm的通过超速离心测得的中值直径D50。
根据组分C的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具有优选2至60 g/10 min,更优选10至50g/10 min,尤其是20至40 g/10 min的根据ISO 1133(2012版本)在220℃下在10 kg的活塞负荷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如果使用多种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的混合物作为组分C,优选的MFR范围适用于通过该组分在混合物中的质量比例加权的各个组分的MFR的平均值。
这种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C通过C.1和C.2以上文规定的重量比例聚合(优选通过本体聚合法)生产。
在优选用于制造橡胶改性的接枝共聚物C的本体聚合法中,使根据C.1的乙烯基单体的聚合和使由此形成的乙烯基共聚物接枝到根据C.2的橡胶弹性体接枝基底上。此外,在这一反应方案中,通过自组织(相分离)形成由下列组分组成的分散相(iii)
(iii.1) 与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的乙烯基共聚物接枝的橡胶颗粒和
(iii.2) 作为单独分散相的并入橡胶颗粒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其同样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
其中这种含橡胶的分散相(iii)以分散在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v)中的形式存在,所述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v)没有键合到橡胶颗粒上并且没有并入这些橡胶颗粒中且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
不同于组分C中的其它乙烯基共聚物部分,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iv)可借助合适的溶剂,例如丙酮浸出。
通过反应方案的条件,如温度和聚合物的所得粘度和例如由搅拌造成的剪切来调节由此制成的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C中的分散相(iv)的尺寸。
中值粒度D50是各自50重量%的颗粒高于其和低于其的直径。除非本发明中明确地另行规定,其对于所有组分都借助超速离心机测量法测定(W. Scholtan, H. Lange,Kolloid, Z. und Z. Polymere 250 (1972), 782-796)。
根据C.1.3的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
进一步优选的单体C.1.3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和丙烯酸叔丁酯。最优选地,C.1.3是丙烯酸正丁酯。
优选的接枝基底C.2是含丁二烯的二烯橡胶、或含丁二烯的二烯橡胶的混合物、或含丁二烯的二烯橡胶或其混合物与其它可共聚单体(例如根据C.1)的共聚物。
特别优选的接枝基底C.2是纯聚丁二烯橡胶。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C.2是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橡胶。
组分C优选具有5重量%至18重量%,更优选7重量%至14重量%,尤其是8重量%至12重量%的聚丁二烯含量。
根据组分C的特别优选的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是可类似于DE-OS 2 035 390(= US-PS 3 644 574)或DE-OS 2 248 242(= GB-PS 1 409 275)或Ullmann's, Enzyklopädie der Technischen Chemie, 第19卷 (1980), 第280页及其后中的公开生产。
没有化学键合到所述(一种或多种)橡胶基底C.2上并且没有并入橡胶颗粒中的乙烯基共聚物(iv)可如上文解释在接枝聚合物C的聚合中由于生产所致而形成。同样可能的是,根据组分C的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中的没有化学键合到所述(一种或多种)橡胶基底C.2上并且没有并入橡胶颗粒中的这种乙烯基共聚物(iv)的一部分在组分C的生产中由于生产所致而形成,另一部分单独聚合并作为组分C的成分添加到组分C中。在组分C中,无论其来源如何,作为丙酮可溶比例测得的乙烯基共聚物(iv)的比例x(iv)为基于组分C计的优选至少60重量%,更优选至少70重量%,更优选至少75重量%。在组分B中,无论其来源如何,作为丙酮可溶比例的乙烯基(共)聚合物(iv)的比例x(iv)为基于组分B计的优选最多95重量%,更优选最多90重量%,更优选最多85重量%。
在根据组分C的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中,这种乙烯基共聚物(iv)优选具有110至130 kg/mol的重均分子量Mw(iv)。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四氢呋喃中对照聚苯乙烯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量组分C中的乙烯基共聚物(iv)的重均分子量Mw(iv)。
组分C优选不含具有8至22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树脂酸、烷基-和烷基芳基磺酸和脂肪醇硫酸酯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铵盐或鏻盐。
组分C优选含有小于100 ppm,更优选小于50 ppm,最优选小于20 ppm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离子。
组分B和C各自含有具有上文给出的分子量Mw(ii)和Mw(iv)的乙烯基聚合物基质。这产生通过下列方程计算出的平均分子量gMw:
gMw = [x(ii) ∙ Mw(ii) ∙ x(B) + x(iv) ∙ Mw(iv)∙ x(C)] / [x(ii) ∙ x(B)+ x(iv) ∙ x(C)]
其中
Mw(ii)是借助在四氢呋喃中对照聚苯乙烯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组分B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i)的平均分子量Mw,
x(B)是组合物中的以重量%计的组分B的比例,
Mw(iv)是借助在四氢呋喃中对照聚苯乙烯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组分C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v)的平均分子量Mw且
x(C)是组合物中的以重量%计的组分C的比例。
优选地,平均分子量gMw为125至160 kg/mol,更优选135至155 kg/mol,更优选140至150 kg/mol。
组分B中的分散相(i)和组分C中的分散相(iii)优选具有上文提到的中值粒径D50。更优选地,这两种分散相(i)和(iii)的至少一种具有0.7至1.5 µm的通过超速离心测得的中值直径D50。
组分D
作为D,本发明组合物可包含一种或多种聚合物添加剂,其优选选自阻燃剂、防滴落剂、阻燃增效剂、抑烟剂、润滑剂和脱模剂、成核剂、抗静电剂、导电添加剂、稳定剂(例如水解、热老化和紫外线稳定剂,以及酯交换抑制剂)、流动性促进剂、相增容剂、不同于组分B和C的其它抗冲改性剂(具有或没有核-壳结构,例如通过乳液聚合生产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不同于组分A、B和C的其它聚合成分(例如功能共混搭档)、填料和增强剂和染料和颜料。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不含填料和增强剂。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含有选自润滑剂和脱模剂、稳定剂、流动性促进剂、相增容剂、其它抗冲改性剂、其它聚合成分、染料和颜料的至少一种聚合物添加剂。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含有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作为脱模剂。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含有选自位阻酚、有机亚磷酸酯和硫基助稳定剂的至少一种代表作为稳定剂。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含有选自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十八烷基酯和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的至少一种代表作为稳定剂。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含有选自润滑剂和脱模剂、稳定剂、流动性促进剂和染料和颜料的至少一种代表作为组分D并且不含根据组分D的其它聚合物添加剂。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脱模剂、至少一种稳定剂和任选至少一种染料和/或颜料作为组分D并且不含根据组分D的其它聚合物添加剂。
如果该组合物含有通过乳液聚合生产的接枝聚合物作为组分D或作为组分D的成分,则这以优选不超过组分B和C的重量比例之和的15%,更优选组分B和C的重量比例之和的10%,更优选组分B和C的重量比例之和的7重量%的重量比例使用。
进一步优选地,该组合物含有最多6重量%,优选最多4重量%,更优选最多2重量%的量的通过乳液聚合生产的接枝聚合物作为组分D。在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不含各种接枝聚合物和通过乳液聚合生产的其它聚合物。
模塑料和模制品的生产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于生产热塑性模塑料。可以例如通过以已知方式混合该组合物的各成分并在常规设备,如密炼机、挤出机和双轴螺杆系统中在优选200℃至320℃,更优选240℃至310℃,最优选260℃至300℃的温度下熔体配混和熔体挤出来制造本发明的热塑性模塑料。在本申请中,这种方法通常被称为配混。
模塑料因此被理解为是指在熔体配混和熔体挤出该组合物的成分时获得的产物。
该组合物的各成分的混合可以已知方式相继或同时,更确切地说在大约20℃(室温)下或在更高温度下进行。这意味着例如可经由挤出机的主入口加入一些成分并随后在配混过程中经由辅助挤出机施加剩余成分。
本发明的模塑料可用于生产各种种类的模制品。这些可以例如通过注射成型、挤出和吹塑法生产。另一加工形式是由预制板或膜通过深拉来生产模制品。本发明的模塑料特别适合通过挤出、吹塑和深拉法加工。
也可将该组合物的成分直接计量加入到注射成型机或挤出装置中并加工成模制品。
可由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模塑料生产的此类模制品的实例是薄膜、型材、各种类型的外壳部件,例如用于家用电器如榨汁机、咖啡机、混合机;用于办公器材,如监视器、平板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板、管、电气安装导管、窗、门和用于建筑行业(室内建造和室外应用)的其它型材,以及电气和电子部件,如开关、插头和插座,和用于商业车辆,特别是汽车行业的部件。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模塑料也适用于生产下列模制品或模制件:轨道车辆、船、飞机、公共汽车和其它机动车的内部建造部件、机动车的车身部件、含有小型变压器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信息处理和传输设备的外壳、医疗器材的外壳和饰面、按摩器材及其外壳、儿童玩具车、片状墙壁元件、安全设备的外壳、隔热运输容器、卫生和浴室设备的模制件、通风口的防护格栅和园艺设备的外壳。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案1至41:
1. 用于生产热塑性模塑料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含有下列成分或由下列成分组成:
A) 选自聚碳酸酯和聚酯碳酸酯的至少一种聚合物,
B) 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其由下列组分形成
B.1)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B计80重量%至95重量%的衍生自下列组分的结构单元
B.1.1) 基于组分B.1计60重量%至90重量%的苯乙烯
B.1.2) 基于组分B.1计10重量%至40重量%的丙烯腈
B.2)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B计5重量%至2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具有< -5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含有基于B.2计至少50重量%的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的橡胶弹性体接枝基底,
其中所述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B包含
(i) 由下列组分组成的分散相
(i.1) 与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的乙烯基共聚物接枝的橡胶颗粒和
(i.2) 作为单独分散相的并入橡胶颗粒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其同样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
(ii) 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其没有键合到橡胶颗粒上并且没有并入这些橡胶颗粒中且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
C) 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其由下列组分形成
C.1)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C计80重量%至95重量%的衍生自下列组分的结构单元
C.1.1) 基于组分C.1计60重量%至85重量%的苯乙烯
C.1.2) 基于组分C.1计10重量%至35重量%的丙烯腈
C.1.3) 基于组分C.1计0.5重量%至15重量%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C.2)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C计5重量%至2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具有< -5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含有基于C.2计至少50重量%的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的橡胶弹性体接枝基底,
其中所述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C包含
(iii) 由下列组分组成的分散相
(iii.1) 与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的乙烯基共聚物接枝的橡胶颗粒和
(iii.2) 作为单独分散相的并入橡胶颗粒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其同样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
(iv) 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其没有键合到橡胶颗粒上并且没有并入这些橡胶颗粒中且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
其中组分B和C的重量比为20:80至90:10。
2. 根据实施方案1的组合物,其中组分A选自芳族聚碳酸酯和芳族聚酯碳酸酯。
3. 根据实施方案2的组合物,其中使用基于双酚A的芳族聚碳酸酯作为组分A。
4.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组分A具有23000 g/mol至33000 g/mol的通过在二氯甲烷中以聚碳酸酯作为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平均分子量Mw。
5.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组分B含有基于B计60重量%至95重量%的比例x(ii)的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i),其没有键合到橡胶颗粒上并且没有并入这些橡胶颗粒中且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且
组分C含有基于C计60重量%至95重量%的比例x(iv)的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v),其没有键合到颗粒上并且没有并入这些橡胶颗粒中且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
6. 根据实施方案5的组合物,其中平均分子量gMw
gMw = [x(ii) ∙ Mw(ii) ∙ x(B) + x(iv) ∙ Mw(iv)∙ x(C)] / [x(ii) ∙ x(B)+ x(iv) ∙ x(C)]
为125至160 kg/mol,
其中:
Mw(ii)是借助在四氢呋喃中对照聚苯乙烯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组分B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i)的平均分子量Mw,
x(B)是组合物中的以重量%计的组分B的比例,
Mw(iv)是借助在四氢呋喃中对照聚苯乙烯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组分C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v)的平均分子量Mw且
x(C)是组合物中的以重量%计的组分C的比例。
7. 根据实施方案6的组合物,其中gMw为135至155 kg/mol。
8. 根据实施方案6的组合物,其中gMw为140至150 kg/mol。
9.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i)具有140至200 kg/mol的借助在四氢呋喃中对照聚苯乙烯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平均分子量Mw。
10.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i)具有150至180 kg/mol的借助在四氢呋喃中对照聚苯乙烯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平均分子量Mw。
11.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v)具有110至130 kg/mol的借助在四氢呋喃中对照聚苯乙烯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平均分子量Mw。
12.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组分C.1.3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和丙烯酸叔丁酯。
13.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组分C.1.3是丙烯酸正丁酯。
14.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包含
C.1.1) 基于组分C.1计65重量%至80重量%的量,
C.1.2) 基于组分C.1计15重量%至30重量%的量,
C.1.3) 基于组分C.1计2重量%至8重量%的量。
15.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包含
C.1.1) 基于组分C.1计67重量%至75重量%的量,
C.1.2) 基于组分C.1计20重量%至28重量%的量,
C.1.3) 基于组分C.1计3重量%至6重量%的量。
16.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包含
55-75重量%的组分A。
17.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包含
15-35重量%的组分B。
18.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包含
6-15重量%的组分C。
19.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1至15任一项的组合物,其包含
30-90重量%的组分A,
5-50重量%的组分B,
3-40重量%的组分C,
0-20重量%的聚合物添加剂作为其它组分D。
20.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1至15任一项的组合物,其包含
40-80重量%的组分A,
10-40重量%的组分B,
5-30重量%的组分C,
0.1-10重量%的聚合物添加剂作为其它组分D。
21.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包含
0.2-5重量%的组分D。
22.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包含
55-75重量%的组分A,
15-35重量%的组分B,
6-15重量%的组分C,
0.2-5重量%的聚合物添加剂作为其它组分D。
23.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包含1.5重量%至7.5重量%的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
24.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包含2.0重量%至6.0重量%的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
25.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包含2.5重量%至4.5重量%的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
26.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以重量比40:60至85:15包含组分B和C。
27.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以重量比60:40至80:20包含组分B和C。
28.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组分B的分散相(i)具有0.3至2.0 µm的通过超速离心测得的中值直径D50且其中组分C的分散相(iii)具有0.3至2.0 µm的通过超速离心测得的中值直径D50。
29.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这两种分散相(i)和(iii)的至少一种具有0.7至1.5 µm的通过超速离心测得的中值直径D50。
30.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组分B和C不含具有8至22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树脂酸、烷基-和烷基芳基磺酸和脂肪醇硫酸酯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铵盐或鏻盐。
31.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组分B和C各自含有小于20 ppm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离子。
32.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组分B和C各自通过本体聚合生产。
33.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组分B.2和C.2仅由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组成。
34.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组分B和C各自具有8重量%至12重量%的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
35.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包含选自阻燃剂、防滴落剂、阻燃增效剂、抑烟剂、润滑剂和脱模剂、成核剂、抗静电剂、导电添加剂、稳定剂、流动性促进剂、相增容剂、不同于组分B和C的其它抗冲改性剂、不同于组分A、B和C的其它聚合成分、填料和增强剂和染料和颜料的至少一种添加剂作为组分D。
36.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包含选自阻燃剂、润滑剂和脱模剂、稳定剂、流动性促进剂、增容剂和染料和颜料的至少一种添加剂作为组分D。
37.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不含其它的通过乳液聚合生产的接枝聚合物。
38.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在至少90重量%的程度上由成分A至D组成。
39. 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任一项的组合物,其由组分A至D组成。
40. 由根据实施方案1至39任一项的组合物制成的模塑料。
41. 由根据实施方案1至39任一项的组合物或由根据实施方案40的模塑料可获得的模制品。
实施例
组分A:
基于双酚A的线性聚碳酸酯,其具有30000 g/mol的重均分子量MW(通过在室温下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中对照BPA-PC标样的GPC测定)。
组分B-1:
通过本体聚合法生产的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聚合物,其含有由已经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接枝并基于纯聚丁二烯橡胶作为接枝基底的橡胶颗粒组成的分散相(含有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夹杂物)和没有键合到橡胶上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基质。组分B-1具有23:9:68重量%的A:B:S比和20重量%的作为丙酮不溶比例测定的凝胶含量。组分B-1中的四氢呋喃可溶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因此以80重量%的比例x(ii)存在并具有160 kg/mol的重均分子量Mw(通过在四氢呋喃溶剂中使用聚苯乙烯作为标样的GPC测得)。通过超速离心测得的分散相的中值粒度D50为0.9 µm。根据ISO 1133(2012版本)在220℃下在10 kg的活塞负荷下测得的组分B-1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6.5 g/10 min。
组分B-2:
通过本体聚合法生产的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聚合物,其含有由已经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接枝并基于具有75重量%的丁二烯含量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橡胶的橡胶颗粒组成的分散相(其含有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夹杂物)和没有键合到橡胶上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基质。组分B-2具有22:10:68重量%的A:B:S比和19重量%的作为丙酮不溶比例测定的凝胶含量。组分B-2中的四氢呋喃可溶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因此以81重量%的比例x(ii)存在并具有110 kg/mol的重均分子量Mw(通过在四氢呋喃溶剂中使用聚苯乙烯作为标样的GPC测得)。根据ISO 1133(2012版本)在220℃下在10 kg的活塞负荷下测得的组分B-2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30 g/10 min。
组分C-1:
通过本体聚合法生产的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丙烯酸正丁酯(BA)聚合物,其含有由已经与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接枝并基于纯聚丁二烯橡胶作为接枝基底的橡胶颗粒组成的分散相(其含有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的夹杂物)和没有键合到橡胶上的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基质。组分C-1具有22.5:10:63:4.5重量%的A:B:S:BA比和19重量%的作为丙酮不溶比例测定的凝胶含量。组分C-1中的四氢呋喃可溶的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因此以81重量%的比例x(iv)存在并具有115 kg/mol的重均分子量Mw(通过在四氢呋喃溶剂中使用聚苯乙烯作为标样的GPC测得)。通过超速离心测得的分散相的中值粒度D50为0.5 µm。根据ISO 1133(2012版本)在220℃下在10 kg的活塞负荷下测得的组分C-1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28 g/10 min。
组分D-1:
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
组分D-2:
Irganox™ B900 (BASF, Ludwigshafen, 德国)
80重量%的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Irgafos™ 168)和20重量%的2,6-二-叔丁基-4-(十八烷氧基羰基乙基)苯酚(Irganox™ 1076)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模塑料的生产和测试
在Coperion, Werner & Pfleiderer公司的ZSK25双螺杆挤出机(Stuttgart, 德国)中在260℃的物料温度和施加100毫巴(绝对)的负压下混合组分。在Arburg 270 E型的注射成型机中在260℃或300℃的物料温度下和在80℃的模具温度下制造模制品。
根据ISO 180-1A(1982版本)在尺寸为80 mm x 10 mm x 4 mm的各10个试样上在-30℃下测定根据IZOD的缺口冲击韧性并作为10个独立测量的平均值给出。
根据ISO 527(1996版本)在室温下测定断裂伸长率。
用于热加工稳定性的测量是在为了模拟特别临界的热加工条件而在300℃的升高的物料温度下通过注射成型制成的尺寸为60 mm x 60 mm x 2 mm的试样上测得的低温延性保持率。通过根据ISO 6603-2(2002年4月版本)的穿刺试验在润滑试样的情况下在由此制成的各10个试样上在-30℃下确定低温延性。在此用于低温延性的评估标准是导致无裂纹形成或具有稳定裂纹形成的断裂图(Bruchbild)的单个试验的比例,即根据ISO 6603-2(2002年4月版本)中的§3.10中的细节将受损断裂图评估为"YD"(屈服(Fließen)然后深拉,ISO 6603-2中的图1)或"YS"(屈服然后至少部分稳定裂纹形成,ISO 6603-2中的图2)。
根据ISO 11443(2014版本)在260℃的温度和1000 s-1的剪切速率下测定作为熔体流动性的量度的熔体粘度。
用于耐化学品性的量度是在菜籽油中的抗应力开裂性(ESC)。测定在260℃的物料温度下注射成型的尺寸为80 mm x 40 mm x 4 mm的试样在室温下直至由应力开裂引发断裂破坏的时间,其中借助夹紧模板对试样施以2.4%外部边缘纤维应变并完全浸没在菜籽油中。根据DIN EN ISO 22088(2006版本)进行测量。如果在此期间没有造成断裂破坏,在7天(168小时)后停止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将测量值作为> 168 h示出)。
在300℃的物料温度下注射成型的尺寸为60 mm x 60 mm x 2 mm的试样上根据DIN 67530(1982版本)用来自BYK-Gardner GmbH (Geretsried, 德国)的Haze-Gloss型的光泽度测量仪在60°的视角下反射测量表面光泽度。使用抛光到高光泽的注射成型模具来生产这些试样。
表1和2概括了本发明的组合物和对比组合物和由其制成的模制品的性质。在此,表1列举了由于70:30重量份的PC:ABS比而具有129℃ +/- 2℃的根据ISO 306(2013版本)在尺寸为80 mm x 10 mm x 4 mm的试样上用50 N的活塞负荷和120℃/h的加热速率测得的根据Vicat B/120的耐热变形性的那些组合物。表1概括了具有60:40重量份的PC:ABS比和120℃ +/- 5℃的Vicat B/120的那些组合物。由于不同的耐热变形性,表1和2中的组合物适合不同应用并因此涵盖了汽车工业规定的不同材料等级。
表1
V1 2 3 4
原料 重量份 重量份 重量份 重量份
A 70 70 70 70
B-1 30 22.5 15 7.5
C-1 7.5 15 22.5
D-1 0.75 0.75 0.75 0.75
D-2 0.10 0.10 0.10 0.10
平均分子量gMw [kg/mol] 160 149 137 126
试验
缺口冲击韧性(-30℃) [kJ/m<sup>2</sup>] 47 49 43 29
断裂伸长率[%] 121
穿刺试验(300℃/-30℃)         导致具有稳定裂纹形成的断裂图的试验比例[%] 0 50 60 40
熔体粘度[kJ/m<sup>2</sup>] 238 228 219 211
ESC (在菜籽油中直至断裂的时间) [h] 29 32 27 24
光泽度(300℃/60°) 89 92 93 92
表2
V5 6 7 8 V9 V10 V11
原料 重量份 重量份 重量份 重量份 重量份 重量份 重量份
A 60 60 60 60 60 60 60
B-1 40 30 20 10 30 20
B-2 10 20
C-1 10 20 30 40
D-1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D-2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平均分子量gMw [kg/mol] 160 149 137 126 115 147 135
试验
缺口冲击韧性(-30℃) [kJ/m<sup>2</sup>] 59 57 48 35 17
断裂伸长率[%] 129 99
穿刺试验(300℃/-30℃)    导致具有稳定裂纹形成的断裂图的试验比例[%] 100 100 90 10 0 90 100
熔体粘度[kJ/m<sup>2</sup>] 209 196 185 168 153 202 199
ESC (在菜籽油中直至断裂的时间) [h] >168 >168 >168 >168 >168 >168 >168
光泽度(300℃/60°) 88 90 92 91 89 87 86
表1和2中的数据表明本发明的组合物2至4与对比组合物V1相比,以及本发明的组合物6至8与对比例组合物V5和V9至V11相比,令人惊讶地具有提高的光泽度并因此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此外,数据表明本发明的组合物6具有比对比组合物V10改进的断裂伸长率,且本发明的组合物6和7具有比可比较的对比组合物V10和V11改进的流动性。这些改进没有伴随着加工稳定性、低温延性和耐化学品性的变差,因此本发明的组合物与对比组合物相比不仅具有改进的光泽度,还另外还具有熔体流动性、耐化学品性/抗应力开裂性、低温延性、断裂伸长率和加工稳定性的改进的平衡。
尽管本发明的组合物2至4和6至8都表现出光泽度的改进并因此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但被证实在它们的低温延性和耐化学品性/抗应力开裂性的平衡方面,组合物2和3优于4,另外组合物2优于3,以及组合物6和7优于8,另外组合物6优于7。

Claims (12)

1.用于生产热塑性模塑料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含有下列成分或由下列成分组成:
A) 聚碳酸酯,其具有23000 g/mol至33000 g/mol的通过在二氯甲烷中以聚碳酸酯作为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平均分子量Mw,
B) 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其由下列组分形成
B.1)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B计80重量%至95重量%的衍生自下列组分的结构单元
B.1.1) 基于组分B.1计60重量%至90重量%的苯乙烯
B.1.2) 基于组分B.1计10重量%至40重量%的丙烯腈
B.2)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B计5重量%至2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具有< -5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含有基于B.2计至少50重量%的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的橡胶弹性体接枝基底,
其中所述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B包含
(i) 由下列组分组成的分散相
(i.1) 与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的乙烯基共聚物接枝的橡胶颗粒和
(i.2) 作为单独分散相并入橡胶颗粒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其同样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
(ii) 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其没有键合到橡胶颗粒上并且没有并入这些橡胶颗粒中且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
C) 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其由下列组分形成
C.1)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C计80重量%至95重量%的衍生自下列组分的结构单元
C.1.1) 基于组分C.1计60重量%至85重量%的苯乙烯
C.1.2) 基于组分C.1计10重量%至35重量%的丙烯腈
C.1.3) 基于组分C.1计0.5重量%至15重量%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其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和丙烯酸叔丁酯,
C.2) 基于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C计5重量%至2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具有< -5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含有基于C.2计至少50重量%的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的橡胶弹性体接枝基底,
其中所述橡胶改性的乙烯基共聚物C包含
(iii) 由下列组分组成的分散相
(iii.1) 与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的乙烯基共聚物接枝的橡胶颗粒和
(iii.2) 作为单独分散相并入橡胶颗粒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其同样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
(iv) 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其没有键合到橡胶颗粒上并且没有并入这些橡胶颗粒中且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
其中组分B和C的重量比为20:80至90:10,
其中组分B和C各自通过本体聚合制成,
其中组分B含有基于B计60重量%至95重量%的比例x(ii)的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i),其没有键合到橡胶颗粒上并且没有并入这些橡胶颗粒中且由根据B.1的结构单元组成,且
组分C含有基于C计60重量%至95重量%的比例x(iv)的无橡胶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v),其没有键合到橡胶颗粒上并且没有并入这些橡胶颗粒中且由根据C.1的结构单元组成,和
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1.5重量%至7.5重量%的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根据
gMw = [x(ii) ∙ Mw(ii) ∙ x(B) + x(iv) ∙ Mw(iv)∙ x(C)] / [x(ii) ∙ x(B) + x(iv) ∙ x(C)]
的平均分子量gMw为125至160 kDa,
其中
Mw(ii)是借助在四氢呋喃中对照聚苯乙烯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组分B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i)的平均分子量Mw,
x(B)是组合物中的以重量%计的组分B的比例,
Mw(iv)是借助在四氢呋喃中对照聚苯乙烯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组分C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iv)的平均分子量Mw且
x(C)是组合物中的以重量%计的组分C的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根据(ii)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具有140至200kg/mol的借助在四氢呋喃中对照聚苯乙烯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平均分子量Mw,且其中所述根据(iv)的乙烯基共聚物基质具有110至130 kg/mol的借助在四氢呋喃中对照聚苯乙烯标样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平均分子量Mw。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其中组分C.1.3是丙烯酸正丁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其包含
30-90重量%的组分A,
5-50重量%的组分B,
3-40重量%的组分C,
0-20重量%的聚合物添加剂作为其它组分D。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其中以重量比60:40至80:20包含组分B和C。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其中组分B的分散相(i)具有0.3至2.0 µm的通过超速离心测得的中值直径D50,且其中组分C的分散相(iii)具有0.3至2.0 µm的通过超速离心测得的中值直径D50,且其中这两种分散相(i)和(iii)的至少一种具有0.7至1.5 µm的通过超速离心测得的中值直径D5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其中组分B和C不含具有8至22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树脂酸、烷基-和烷基芳基磺酸和脂肪醇硫酸酯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铵盐或鏻盐,且其中组分B和C各自含有小于20 ppm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离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其中组分B.2和C.2仅由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组成,且其中组分B和C各自具有8重量%至12重量%的衍生自1,3-丁二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
其包含选自阻燃剂、润滑剂和脱模剂、稳定剂、流动性促进剂、增容剂和染料和颜料的至少一种添加剂作为组分D,
且其中所述组合物不含通过乳液聚合生产的其它接枝聚合物。
11.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的组合物制成的模塑料。
12.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的组合物或由根据权利要求11的模塑料可获得的模制品。
CN201980022380.XA 2018-03-28 2019-03-26 用于生产具有提高的光泽度的模制品的组合物和热塑性模塑料 Active CN1119546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164467.5 2018-03-28
EP18164467 2018-03-28
PCT/EP2019/057584 WO2019185627A1 (de) 2018-03-28 2019-03-26 Zusammensetzung und thermoplastische formmasse zur herstellung von formkörpern mit erhöhtem glanz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4687A CN111954687A (zh) 2020-11-17
CN111954687B true CN111954687B (zh) 2022-12-27

Family

ID=61868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2380.XA Active CN111954687B (zh) 2018-03-28 2019-03-26 用于生产具有提高的光泽度的模制品的组合物和热塑性模塑料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485855B2 (zh)
EP (1) EP3774955B1 (zh)
JP (2) JP7599948B2 (zh)
KR (1) KR102760341B1 (zh)
CN (1) CN111954687B (zh)
MX (1) MX2020010087A (zh)
WO (1) WO20191856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85100A1 (en) * 2020-01-02 2022-11-09 Covestro LLC Chemical resistant polycarbonate blend compositions
KR20230013029A (ko) * 2020-05-18 2023-01-26 코베스트로 도이칠란트 아게 방해 소음을 감소시킨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블렌드
JP2023541667A (ja) * 2020-09-18 2023-10-03 コベストロ、ドイチュラント、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拡散性透過照光用の多層体
CN113136097B (zh) * 2021-05-12 2022-10-11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阻燃抗静电本色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WO2025024161A1 (en) 2023-07-21 2025-01-30 Covestro Llc Polycarbonate/acrylonitrile-styrene-acrylate blends with exceptional weatherability and gloss retention
EP4553116A1 (en) * 2023-11-09 2025-05-14 Covestro LLC Polycarbonate/acrylonitrile-styrene-acrylate blends with exceptional weatherability and gloss retentio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5335A (en) * 1988-12-27 1989-12-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ow gloss thermoplastic blends
WO2001070884A1 (en) * 2000-03-17 2001-09-27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Carbonate polymer blend composition
CN101336273A (zh) * 2005-12-09 2008-12-31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聚碳酸酯模塑物料
CN102365328A (zh) * 2009-03-26 2012-02-29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生产具有均匀表面光泽的金属化成型体的冲击改性聚碳酸酯组合物
CN104334640A (zh) * 2012-04-05 2015-02-04 拜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简化制造具有高光泽和亚光的部件区(Bauteilabschnitten)的耐低温部件的抗冲改性聚碳酸酯组合物
CN104822754A (zh) * 2012-12-07 2015-08-05 拜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火的聚碳酸酯模塑料i
CN106084710A (zh) * 2015-04-30 2016-11-09 三星Sdi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模制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7996B (de) 1955-03-26 1957-05-09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thermoplastischer Kunststoffe
US2991273A (en) 1956-07-07 1961-07-04 Bayer Ag Process for manufacture of vacuum moulded part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thermoplastic polycarbonates
US3148172A (en) 1956-07-19 1964-09-08 Gen Electric Polycarbonates of dihydroxyaryl ethers
US2999846A (en) 1956-11-30 1961-09-12 Schnell Hermann High molecular weight thermoplastic aromatic sulfoxy polycarbonates
BE585496A (zh) 1958-12-12
US3028635A (en) 1959-04-17 1962-04-10 Schlumberger Cie N Advancing screw for gill box
GB1122003A (en) 1964-10-07 1968-07-31 Gen Electric Improvements in aromatic polycarbonates
NL152889B (nl) 1967-03-10 1977-04-15 Gen Electric Werkwijze ter bereiding van een lineair polycarbonaatcopolymeer, alsmede orienteerbare textielvezel van dit copolymeer.
US3644574A (en) 1969-07-17 1972-02-22 Eastman Kodak Co Shaped articles of blends of polyesters and polyvinyls
DE2036052A1 (en) 1970-07-21 1972-01-27 Milchwirtschafthche Forschungs und Untersuchungs Gesellschaft mbH, 2100 Hamburg Working up of additives in fat and protein - contng foodstuffs
DE2063050C3 (de) 1970-12-22 1983-12-15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Verseifungsbeständige Polycarbonat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US4013613A (en) 1971-10-01 1977-03-2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inforced intercrystalline thermoplastic polyester compositions
DE2211956A1 (de) 1972-03-11 1973-10-25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erseifungsstabiler blockcopolycarbonate
JPS6162039A (ja) 1984-09-04 1986-03-29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JPS6162040A (ja) 1984-09-04 1986-03-29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JPS61105550A (ja) 1984-10-29 1986-05-23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US5026817A (en) 1988-07-11 1991-06-25 Ge Plastics Japan, Ltd. Catalytic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carbonates from carbonic acid
NO170326C (no) 1988-08-12 1992-10-07 Bayer Ag Dihydroksydifenylcykloalkaner
DE3832396A1 (de) 1988-08-12 1990-02-15 Bayer Ag Dihydroxydiphenylcycloalkane, ihre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hochmolekularen polycarbonaten
DE4238123C2 (de) 1992-11-12 2000-03-09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thermoplastischen Polycarbonaten
US5717057A (en) 1994-12-28 1998-02-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olycarbonate
DE19933128A1 (de) 1999-07-19 2001-01-25 Bayer Ag Polycarbonat und dessen Formkörper
DE19933132A1 (de) 1999-07-19 2001-01-25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odifizierten Polycarbonaten
US6380303B1 (en) 2000-02-24 2002-04-30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Flow carbonate polymer blends
DE10300598A1 (de) 2003-01-10 2004-07-22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carbonaten
US20070021559A1 (en) 2005-07-21 2007-01-25 Andreas Seidel Polycarbonate molding compositions
EP2257590B1 (de) 2008-03-22 2015-04-29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Schlagzähmodifizierte polycarbonat-zusammensetzungen mit einer guten kombination aus rohton, hydrolyse- und schmelzestabilität
EP2657258A1 (de) * 2012-04-23 2013-10-30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BS-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besserter Oberfläche nach Wärme-Feucht-Lagerung
JP5875945B2 (ja) * 2012-06-18 2016-03-02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US10125258B2 (en) * 2015-04-30 2018-11-13 Lotte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parts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5335A (en) * 1988-12-27 1989-12-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ow gloss thermoplastic blends
WO2001070884A1 (en) * 2000-03-17 2001-09-27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Carbonate polymer blend composition
CN101336273A (zh) * 2005-12-09 2008-12-31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聚碳酸酯模塑物料
CN102365328A (zh) * 2009-03-26 2012-02-29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生产具有均匀表面光泽的金属化成型体的冲击改性聚碳酸酯组合物
CN104334640A (zh) * 2012-04-05 2015-02-04 拜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简化制造具有高光泽和亚光的部件区(Bauteilabschnitten)的耐低温部件的抗冲改性聚碳酸酯组合物
CN104822754A (zh) * 2012-12-07 2015-08-05 拜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火的聚碳酸酯模塑料i
CN106084710A (zh) * 2015-04-30 2016-11-09 三星Sdi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模制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28765A (ja) 2024-03-05
WO2019185627A1 (de) 2019-10-03
KR20200135956A (ko) 2020-12-04
KR102760341B1 (ko) 2025-02-03
EP3774955A1 (de) 2021-02-17
CN111954687A (zh) 2020-11-17
EP3774955B1 (de) 2022-02-23
US11485855B2 (en) 2022-11-01
JP2021531352A (ja) 2021-11-18
US20210095119A1 (en) 2021-04-01
MX2020010087A (es) 2020-10-28
JP7599948B2 (ja) 2024-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4687B (zh) 用于生产具有提高的光泽度的模制品的组合物和热塑性模塑料
TWI419928B (zh) 經抗衝擊改質之填充聚碳酸酯組成物
KR102453601B1 (ko) 우수한 노치 충격 인성 및 개선된 용융 안정성을 갖는 조성물 및 열가소성 성형 배합물
TW201329158A (zh) 具有良好衝擊強度、流動性及化學耐性之防焰pc/abs組成物
TW200846414A (en) Impact-resistance-modified filled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TWI638851B (zh) 具有良好之熱與化學抗性之pc/abs組成物
KR101800475B1 (ko) 방염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조성물
TWI752058B (zh) 具良好熱穩定性之抗刮痕聚碳酸酯組成物
TWI568790B (zh) 用於簡易製造具有高光澤與無光澤組份型材之低溫韌性組份之經衝擊改質聚碳酸酯組成物
KR102395473B1 (ko) 감소된 광택 및 우수한 내화학성을 갖는 조성물 및 열가소성 성형 배합물
JP2011516641A (ja) 耐衝撃性改良ポリアルキ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組成物
KR102395471B1 (ko) 우수한 저온 인성, 고광택, 및 높은 가공 안정성을 갖는 조성물 및 열가소성 성형 배합물
CN111902483B (zh) 玻璃纤维增强的具有良好机械性质的热塑性组合物
KR102725450B1 (ko) 우수한 안정성을 갖는 열가소성 조성물
TW201713724A (zh) 具備改良韌性之經玻璃纖維強化之聚碳酸酯模塑組成物
CN111183181A (zh) 具有低双酚a含量的阻燃聚碳酸酯组合物
TW201922921A (zh) 具有低雙酚a含量之阻燃聚碳酸酯-丙烯酸酯橡膠組成物
KR102581292B1 (ko) 개선된 유동성을 갖는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조성물 및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성형 물질
CN117730122A (zh) 耐水解聚碳酸酯组合物
CN110099961B (zh) 具有好的机械性能的聚碳酸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