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30C - 具有增强型润滑系统的受偏压作用的共同旋转涡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增强型润滑系统的受偏压作用的共同旋转涡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530C CN1119530C CN94194045A CN94194045A CN1119530C CN 1119530 C CN1119530 C CN 1119530C CN 94194045 A CN94194045 A CN 94194045A CN 94194045 A CN94194045 A CN 94194045A CN 1119530 C CN1119530 C CN 111953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oll
- pressure
- shell
- end plate
- swirl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7/00—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7/005—Axial sealings for working flui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3—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both members are mov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侧共同旋转的涡旋压缩机,它有设置在其气密壳的排放压力部分和抽吸压力部分中的一些润滑油槽以及一个偏压机构,利用该偏压机构将涡旋件在运行中压在一起,从而使内部泄漏减小到最低程度。对支承在其中旋转的主动涡旋件的轴承和支承在其中旋转的从动涡旋件的轴承都提供了润滑,其中涡旋件及其轴承都位于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此外,传授了一些实施例,其中涉及到对在每个涡旋件的包覆部的端头和相对的涡旋件的端板之间的接合面的润滑,以及对在轴向偏压组件中的密封件的润滑和/或保护该密封件不受碎屑的损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主题发明涉及共同旋转的涡旋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润滑油输送到共同旋转涡旋压缩机中的选定位置以便进行润滑和密封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流体压缩或膨胀的涡旋装置在典型情况下包含两个直立的、互相交错的渐伸线式包覆部。每个渐伸线式包覆部都是从一个端板延伸出来,并有一个设置得与从其上延伸出另一个涡旋包覆部的端板的表面相接触或近似接触的端头。每个涡旋包覆部也有一些侧表面,这些侧表面与另一个涡旋包覆部的侧表面是处于移动的线性接触或近似接触,以便与涡旋端板相配合,构成一些移动的腔室。
按照涡旋包覆部的轨道移动的方向的不同,这些腔室自交错的涡旋包覆部的外部沿径向向内运动,以便进行流体的压缩,或者从交错的包覆部的内部沿径向向外运动,以便进行流体的膨胀。为了便于腔室的形成和移动,涡表管包覆部借助于一个驱动机构被置于相对的轨道运动中。
显然,人们已经多次企图开发共同旋转的涡旋装置。这种装置能使两个涡旋包覆部在平行的互相偏心的轴上进行共同的旋转运动,从而在包覆部分之间产生所要求的轨道运动。但是,目前的大多数涡旋装置,尤其是压缩机,都是具有一个固定的涡形壳和一个沿轨道运动的涡旋这种类型的装置,其原因涉及许多的各种各样与共同旋转涡旋相关联的困难和复杂性。就这一点而言,现在市场上还没有共同旋转的涡旋装置出现,尽管共同旋转的涡旋压缩机在理论上有许多优点胜过其中有一个固定的涡旋件的涡旋压缩机。
著名的现有技术中有美国专利801182;3600114和4178143。801182号专利提出了共同旋转涡旋装置的概念,并显出基本概念是相当陈旧的。3600114号专利和4178143号专利暗示了另一些仍相当早期的设计共同旋转涡旋装置的打算,尽管在这种情况下,用这种装置目的是起着一个泵或一个马达的作用,而不是一个压缩机装置。
也值得注意的是由Sundstrand公司所做的努力,其结果可由他们在1980年代中期开发共同旋转涡旋装置所发布一系列的专利来证实。针对本发明而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Sundstrand的美国专利4600369,这个专利在下面要进行讨论。
最近更晚些时候,共同旋转涡旋装置的商业化已经由本发明的被转让人的专利活动而得到证实,被转让人是Arthur.D.Litthe公司和Mitsutishi Denki。一些其它的国际知名商业团体表示了开发共同旋转涡旋压缩机技术的兴趣,这已由在美国和其它外国发布的专利证实。因此,共同旋转的涡旋技术将展示出迅速和广泛的国际性发展和商业化,尽管在该专利的申请日之前人们还不知道在市场上能够买到共同旋转的涡旋装置。针对本发明而言,以下专利认为是与此相关的。
美国专利4600369公开了一种偏压机构,用于对抗在压缩室中产生的压力,这些压缩室是由一个共同旋转压缩机的涡旋包覆部构成的。压力趋向于将两个涡旋沿轴向分开,由此会增大泄漏机会使压缩机效率损失。’369号专利的机构包括一个部件,该部件与从动涡旋件一起旋转,并构成一个压力室,用于对抗在涡旋件之间的压缩室中建立的压力,而将涡旋件轴向地挤压在一起。部件上装有一组密封件,支承在被驱动的涡旋件上,对压力室进行密封。
美国专利4927339已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并在此引用作为参考,该专利同样公开了在共同旋转涡旋装置中的各种机构,用于将涡旋件相互偏压在一起,包括利用与驱动涡旋件一起旋转的偏压部件。
美国专利5129798同样已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并在此引用作为参考,该专利提供了改进的偏压,在共同旋转装置中将从动涡旋偏压向主动涡旋。在’798号专利中,一个支撑在主动涡旋上的压力板设置在从动涡旋端板的下侧附近。支撑在从动涡旋上的一个密封件被设置在从动涡旋端板的下侧中的一个凹陷中,并且可以控制地被偏压到与压力板相接合,由此将从动涡旋偏压向主动涡旋。
美国专利5212964已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该专利满足在主动和从动涡旋的渐伸线式包覆部的端头与相对的端板之间进行润滑的需要。与从动涡旋件一起旋转的拾取管件将润滑油从一个润滑油槽引向从动涡旋的端板中的一个通道。润滑油在通道中沿径向向外流动,并通过一个在从动涡旋件的端板的靠近渐伸线式包覆部一侧上形成的一个口来排放,以便润滑在主动涡旋渐伸线式包覆部的端头和从动涡旋的端板之间的接合面。
虽然已经有了上面这些对共同旋转涡旋装置的显著改进和以上所述专利所给出的指教,但在这种装置的商业化成为可能之前,仍然需要在这样一种压缩机中进行充分的润滑,包括对在轴向偏压机构中的密封件的润滑,需要保护密封件不受到有损伤潜力的碎屑的损伤和需要对装置中的轴承和其它表面进行同时的充分润滑。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共同旋转的涡旋装置,该装置具有改进的润滑系统和一个轴向偏压机构,该机构对本装置的总效率的影响极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共同旋转的涡旋压缩机,在该压缩机中维持一种被控制的有效的和充足的润滑油流动,包括向压缩机的支承(轴承),涡旋件接合面和位于压缩机的轴向偏压机构中的密封件的润滑油的流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其中对一个偏压密封件提供润滑并保护该密封件不会受到有损伤潜在性的碎屑的损伤,并且都是在有效的和费用较低的方式下实施的。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目的从所附的附图和对后面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书中能清楚地认识到
发明简述
本发明是具有两个共同旋转的涡旋件的涡旋装置,两个涡旋件中包括一个主动涡旋和一个从动涡旋,每个部件都有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两个部件的包覆部相互交错地接合在一起。涡旋件设置并工作在一个气密的壳中,该壳设有供如致冷剂之类的流体进入用的抽吸进口。
对涡旋件进行定向设置,一般使得它们的旋转轴线是铅直的、互相偏心的和平行的。主动涡旋上装有一个压力板,该压力板可以通过设置在从动涡旋件和压力板之间的一个压力密封件对涡旋件施加偏压,使之相互压向一起。该压力板可以是一个连接到主动涡旋件上并由其支承的单独部件。
从动涡旋件限定一个通道,通过该通道分配润滑油。设置了一个或多个支通道,用于在压缩机内分配润湿油,包括一个将一定剂量的润滑油在偏压机构的密封件的沿径向靠内一侧沉积到压力板上的通道。由于压力板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促使沉积在压力板上的润滑油沿径向向外流动,直到它接触密封件为止。一部分润滑油被扫到密封件的下面,由此来润滑密封件至压力板之间的接合面。
润滑油被供到在从动涡旋件中构成的供给通道中,这是通过一个润滑油拾取件实现的,该拾取件连接到从动涡旋件的端板上,与端板一起旋转,并从端板悬垂到一个润滑油槽中。该拾取件保护密封件不受碎屑的损伤,否则这些碎屑可能沉积到压力板上而损伤密封件。另一种方式是,可以从一个油槽对从动涡旋件中的供给通道提供润滑油,该油槽位于压缩机的排放压力部分中,润滑油则经过一些整体式成形的润滑油通道供给,这些润滑油通道通入其中可转动地支承着从动涡旋件的轴承座中。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实施本主题发明的增强型润滑系统的一个共同旋转的涡旋装置的一个截面图。
图2是一个封闭回路系统的示意图,如本发明在其中适用的的制冷系统和空调系统。
图3是图1的涡旋装置的旋转涡旋件的一个放大图。
图4是图1和图3的一个进一步放大的图,用于更好地描述单独的润滑油拾取件、润滑油通道、从动涡旋和压力板之间的压力密封,及它们在本发明的图1实施例的涡旋装置中的相互作用。
图5a、5b、5c完整示出了图1、3和4中的单独的润滑油拾取件。
图6是图1至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例。
图7是展示另一种油源/流动布置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8是展示通过一种正排量泵对从动涡旋支承进行润滑和用一个润滑油拾取件对密封表面的压力板润滑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9示出了偏压装置的压力板部分的一个整体式的结构。
最佳实施例的描述
在图1中以一个涡旋压缩机装置示出的共同旋转涡旋装置用标号20表示。作为主题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一个密封式冷却剂气体压缩机,压缩机装置20是以密封式涡旋压缩机而言示出和描述的,但是它可以互换地称为涡旋装置或组合体或压缩机。本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明白本主题发明的特征可以应用于作为液力泵或膨胀器使用的涡旋装置中和非密封型的涡旋压缩机中。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装置20包含一个密封壳22,该密封壳有一个上部分24,一个下部分26,一个中央壳部分27和一个连在中央壳内的中间的中央支架部分28。中央支架部分28使壳22中的高压区和低压区分隔开,如后面要进一步说明的那样。
中央壳27大致为圆筒体形,中央支架部分28具有大致为圆柱形或环形外部分30和一个中央部分32。中央支架部分28的环形外部分30制成密封地配合在外壳27内部的尺寸,使之能通过压配、焊接、电磁变形或用其它合适的方法与外壳27相配合。
与中央支架部分28组成一体的是一个基本上呈圆柱形的上轴承壳34,它最好与外部分30同轴。一个驱动轴孔36沿轴向延伸,穿过上支承壳34的中心,孔中装有一个上部主轴承38。最好的是,该上部轴承38是一个由烧结青铜材料或类似材料制成的套筒式轴承,虽然它也可以是一种滚动件型轴承。
电机40设置在壳22的中央壳部分27内部,该电机包括一个围绕一个转子44设置的定子42。在定子和转子了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可以使转子44自由转动,以及让流体在其中流动,所述流体如其中夹带有润滑剂的冷却剂气体,可以通过紧配合,螺栓(未示出)、焊接件(未示出)或其它方式将定子42固定在外壳27的内部。
在壳22的上部分中设有一个孔50,用于排放装置中的已压缩气体,在壳的下部分中设有一个孔52,用于将拍吸压力下气体吸入到装置中。这可以使压缩机20连接到图2中示意表示的致冷系统上。
图2的系统包含一条排放管路54,该排放管54连接在压缩机20的排放孔50和一个冷凝器60之间,以及一条将冷凝器60与一个膨胀装置64相连的管路62。膨胀装置可以是热启动的或电启动的,或者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主细管组成。另一个管路66将膨胀装置64连接到蒸发器68,由此处将热量从一个致冷载荷传递到系统内的致冷剂上。最后,一条抽吸管路70将致冷剂气体从蒸发器68传送到压缩器20,其中的致冷剂气体已经被致冷系统加热并处于一个抽吸压力水平上。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显示可以设想,图2的致冷系统或空调系统可以包含多个压缩机装置20以及多个冷凝器或蒸发器和/或其它部件。
现在参见图1和3,涡旋压缩机装置20包含一个主动涡旋件76和一个从动涡旋件78。第一或主动涡旋件76有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80,它与基本是平的端板82的表面81连成一体并从该表面处伸出。一个整体的主动轴84沿与涡旋包覆部80延伸相反方向从端板82处伸出。一个在主动轴84中延伸的孔构成一个排放通道86,它与由端板82构成的一个排放口88相连通。主动轴84最好包含一个直径相对较大的支承在上部主轴承38中的第一支承部分90,和一个直径相对较小的固定在电机转子44中的第二转子部分92。
第二或从动涡旋件78有一个直立的渐伸线式包覆部100,它从从动涡旋端板102延伸,并与主动涡旋件的渐伸线式包覆部80交错接合。从动涡旋件78也有一个短轴104,它从端板102处延伸,其延伸方向与渐伸线式包覆部100延伸的方向相反。一个环形轴承110(它可以是一种套筒轴承或一种滚动型的轴承)设置在一个下部轴承座112中。下轴承座112可以与壳部分26做成一体或者做成一个单独的部分,用于可转动地支承从动涡旋件78。
在优选实施例中,主动涡旋端板82上有两个沿相同方向并与涡旋包覆部80平行地延伸的部件120。延伸件120设置在主动涡旋端板82外周边附近的径向相对的位置上,具有能延伸通过相互交错的涡旋包覆部80和100以及从动涡旋端板102的长度。
部件120固定在一个压力板150上并提供了一些设想中的一些能使主动涡旋件可转动地支承压力板件的工具的一种。延伸部120可以安置在压力板150中的周边凹槽中,可以用常规办法将其连接在压力板上。可以认识到,另一种方式是可以将延伸件120与压力板150做成一体,并固定地连接到主动涡旋端板82上,后面还要参照图8和9进行说明。
虽然压力板150最好由主动涡旋件来支承,但可以设想到,板150可以不通过主动涡旋而被驱动。就此而言,可以设想并且也是在本发明的范畴之内,在压缩机20中设置一个单独的动力传动机构,由它可转动地驱动压力板150。也可以设想,压力板150可以由从动涡旋件支承,以便与主动涡旋件的端板产生偏压相互作用。
如已述那样,压力板150是一个固定连接在主动涡形件76上的环形件。板150设置得靠近从动涡旋端板102,但与该端板102相间隔,提供一个相对于从动涡旋件下表面152的平的压力响应表面151。
压力板150还构成一个中央孔158,其直径大于下轴承座112的直径,从而压力板可以围绕轴承座自由转动,可以将一个环形止推轴承160设置在从动轴承座112的台肩162上,用于在压缩机静止时和在较小程度上在压缩机工作时支承涡旋件76和78的重量以及驱动轴84和转子44的重量。
一个高压润滑油槽180设置在支架28的中央部分32的上方。在运行时,载有排放压力下的润滑油的致冷剂从涡旋组件中排放出来,通过通道86进入壳22的排放压力部分,在此处润滑油从致冷剂气体中分出并落入槽180中。如已述那样,其中的润滑油,象位于支架28上方的壳22内部的剩余部分那样,在压缩机运行时是处于排放压力下。
排放压力和重力使润滑油从槽180通过轴承座34中的润滑油孔182进入上轴承38中。相对于下轴承110而言,孔184为排放压力下的润滑油提供了通过支架28的流动连通,使得润滑油能从槽180流到润滑油供给管186,并由此通过轴承座112的通道188和从动涡旋短轴14下面的空间189流到支承110处。
应认识到的是,由管186构成的通道,如果只采用一个的话,可以将其整体地铸入支架28和下部壳部分26中,或者铸入到一个单独的下部支承壳中,而不必由一个单独的管形件来构成。也应认识到,上轴承38和下轴承110的大小是相对于它们的壳34和112和涡旋件轴设定的,这些涡旋件轴在其内转动,从而在润滑油由于其两侧压力差而从相应的上下主支承中通过而出来之后,控制润滑油流入壳22的抽吸压力部分SP中的量。
现在主要参见图3,4和5,一个或多个润滑油通道200沿径向向外延伸到从动涡旋端板102中。一个润滑油通道出口202能使润滑油从通道200流到沿径向最外端的第一压缩室204,该室是由涡旋包覆部80和100的径向外端部分206和208形成的。一个中间压力压缩室205设置在室204的径向内侧,排放室207处于压缩室的径向最内端。一个下行支道203能使润滑油以受控的量从润滑油通道200流到压力板150的表面151上,如还要进一步描述的那样。
润滑油通道200的第一进口216可以设置在其径向内端。进口216从一个润滑油收集室218中接收润滑油,该室218在从动涡形端板102,短轴104和止推轴承160之间形成。因此进口216可以将润滑油输送到润滑通道200中。由前所述,输送到轴承110中的油是处于排放压力下的,轴承110两侧的压差促使油从短轴下面的空间189流入室218中。该油通过支承110之后进入处于抽吸压力下的收集室218中。由从动涡旋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以及支承110两侧的压差(这种压差将用于不断地将油“供入”收集室218中)促使润滑油在通道200内沿径向向外流动,并帮助它传递到要求润滑的位置上。
通至润滑油通道200的第二进口是通过润滑油的拾到取件220,它有一个位于一个刀片状的部分的远端处的进口222,该刀片状部分悬在涡旋装置20的抽吸压力部分SP中的润滑油槽224中。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润滑油通道216或拾取件220的进口222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用于输送润滑油进入通道200,并且一个或两个进口都可以称为至润滑油通道200的进口。塞子226关闭润滑油通道200的径向外端,通道200被钻入到从动涡旋端板102的周边处。
在涡旋件之间形成的压缩室内发生流体的压缩过程,由该压缩过程产生的力是有助于将涡旋件沿轴向推开并随着涡旋件76,78共同转动而周期变化的力。分离力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在涡旋件的每一转期间压缩室的瞬间位置和在那些沿径向相互不同的压缩室中的瞬间压力的一个函数。
这些因素和共同旋转的涡旋件的互相偏心的轴一起联合产生一个扭矩或一个相对于涡旋旋转轴的力矩,如美国专利5099658和5142885中所描述的那样,这两项专利已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并为本发明所引用。这一扭矩可以引起涡旋件的倾斜,尤其是使从动涡旋件倾斜,就其本性而言,从动涡旋件比主动涡旋件具有稍差的轴承布置。因此在装置20中设有一个环形密封件230,作为一种轴向偏压机构的一部分,其目的之一是阻止和抵消涡旋件分开和/或倾斜的趋势。
由图4可最清楚地看到,环形压力室232是由密封件230,径向内壁234,径向外壁236和从动涡旋件的一个壁238在从动涡旋端板102的下表面152中限定成的,其中壁238连接径向内外壁234和236。内壁234和外壁236最好都垂直于从动涡旋件的下表面152,从而与壁238一起在从动涡旋件的下表面152中构成一个矩形截面的凹槽。
至少一个压力流体通道240(在图4中以虚线示出,它不同于润滑油通道200)设置在从动涡旋端板102中,使得压力由主动和从动涡旋件的涡旋包覆部之间形成的压缩室C中的一个压缩室能连通压力室232。在图4的实施例中,一个中间抽吸及排放压力自中间压力压缩室205连通到压力室232。
由通道240连通的压力通过向压板150挤压密封件230而将从动涡旋78压向主动涡旋76。密封件230最好是截面为H形状的,具有第一臂227和第二臂228,两臂由一个中央跨梁229连接。如美国专利5129798中所述,密封件230可以在跨梁229中限定一个孔241,这种密封件称为“开孔”密封件,而当跨梁229是实体的时候,(如后面要参见图6所述那样),则这种密封件230称为“未开孔”密封件。
最好用某种稍有柔性的材料制作密封件230,从而室232内压力的建立将保证密封件230和壁234及236之间是流体密封接触的。密封件230也必须与相应的从动涡旋端板的内外壁面234和236处于合理的自由滑动接合状态,同时又在从动涡旋件和压力板150之间保持一种滑动而密封的接合面。
在运行时,通过操纵一个十字联轴节242由电机40使主动涡旋件76和从动涡旋件78同时旋转。涡旋包覆部80和100形成一系列的压缩室C,在室C中,从抽吸区SP抽来的抽吸压力流体被压缩。一部分这种流体在这种室穴中增高了压力下,通过压力流体通道240导入室232中。
室232中的压力迫使密封件230与压力板150的平面151密封接合,压板150反过来又使室232中的压力将从动涡旋78推向主动涡旋件76。这样,在相互交错在一起的涡旋件之间发生的压缩过程所造成的分离和倾斜力就被阻止,并避免了涡旋包覆部端头两侧的相邻压缩室穴之间的泄漏,或者使这泄漏程度减至最小。
当涡旋件76和78转动时,拾取件220拾取来自下部油槽224的润滑油。润滑油通过通道221流入部件220的周向槽223中,然后通过从动涡旋件中的悬垂通道225流入与其对准的润滑油通道220。一部分流入并通过通道200的润滑油从动涡旋件上表面中的出口202排放,由此润滑从动端板102的表面与相对的涡旋包覆部80顶部224之间的接合面。一个附加部分的润滑油从通道200通过支道203排到压力板150的表面151上。
如前所述,密封件230由室232中的压力作用而紧靠在压力板150的平表面151上。这种接合以及压力板150表面151的相对轨道运动,导致要求对密封件230和压力板表面151之间的接合面进行润滑。为了实现必要的润滑,支通道203所处的位置能使其中通过的润滑油在密封件230的径向靠内处送到压力板表面151上,其尺寸设计成能对送到压力板表面5的润滑油进行按预定量式的控制。由于涡旋件76(板150与该件76相连)转动而产生的离心力造成沉积在表面151上的润滑油沿径向向外流向密封件230。
密封件230在压力板表面151上的相对移动阻止压力板150上由离心力造成的润滑油向外的流动。润滑油冲击到密封件230的第一臂227上,其中的一部分润滑油被扫到其下面。离心力和密封件230的相对运动继续作用在润滑油上,使得润滑油继续沿径向向外流动,直到冲击到第二臂228。润滑油被扫到臂228的下面,实现对密封件230与表面151之间的接合面的润滑,然后沿径向离开压力板进入下部油槽224。
润滑油拾取件220最好用一种经设计分析的材料如塑料模制而成,并且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悬垂刀片部件250,其中形成有进口222和通道221。进口222最好在刀片250的斜表面252中形成,有利于从油槽224中拾取和输送润滑油。拾取件220被压入从动涡旋件78的下表面152中的挖出的槽231中,并由其特征和位置,而在止推轴和160的径向外侧区域和偏压密封件230之间形成一个阻挡物。
如上所述,在图4的实施例中,密封件230是一种开孔结构的密封件,从而使压力室232由跨梁229上方和下方的两个区域限定。这样,压力将协助密封件230上的力的平衡。在采用开孔密封件的情况下,密封件230的臂部分227和228必须本身形成一个相对于压力板150的压力响应表面151的密封,以防止压力从压力室232泄漏到压缩机壳的抽吸压力部分SP中。
在密封件230的支臂部分227和228和压力响应表面151之间的接合面是动态的,即密封件230在压缩机工作时是相对于压力响应表面151移动的。因此在采用开孔密封件的情况下,防止密封件230和其支臂部分不会由于压力板150表面151上沉积碎屑而受损是尤其关键的。
在这一步上,润滑油拾取件220有一个整体凸缘254,该凸缘沿径向向外延伸,超过压力板150的孔158的内边缘159。凸缘254的上平表面256紧靠压力板150的下表面258旋转。这样,整体的润滑油拾取件220除了在压缩机20内将润滑油输送到预定的位置之外,还用于保护密封件230和压力板150的表面151不受碎屑的损坏,所述碎屑例如是止推轴承160的颗粒或者其它进入下部油槽224的颗粒,如果没有拾取件220,这些碎屑有可能被冲到或传递到压力板150的表面151上。
现在参见图6中的另一个实施例,应该认识到,通过稍微的改动,用于启动偏压机构的介质可以是润滑油而不用压缩气体。应注意到,除了新引入的标号外图6中的部件标号(以及图7、8和9)涉及图1-5中所表示的相同部件标号相同。还要注意的是,图6中实施例与用于启动偏压机构的介质的改变不相关联的新颖方面同样可以用于图4中的实施例中,在图4实施例中将压缩全体引入压力室232中用于启动目的。
在图6的实施例中,一个支通道300从润滑油通道200下降到从动涡旋件78中。通道300也通入由从动涡旋件和环形密封件230确定的压力室232中。因此,是采用润滑油而不是气体来启动压缩机的偏压分置。室232中的压力可以用一些方式来控制,例如将室232通过一个受限制的通道(未示出)与一个相对较低压力的压缩机位置相通。
在图6中的实施例中,润滑油通道200通过通道302与从动涡旋短轴104下面的容积189流动相通。如前所述,在容积189中的润滑油是处于排放压力下,该排放压力与来自排放压力油槽180的压力相连通。
在图6中的实施例中,用于润滑图4实施例的通道200的润滑油进口216和222被取消了,而采用短轴104中的进口302。也要认识到,在用6实施例中,取消了图4实施例中的润滑油通道出口202,即采用了一个位于径向最内的通道304,该通道通入中压压缩室205。
在图6的实施例,排放压力下的润滑油自区域189通过进口302,然后一个减压限制部分而与润滑油通道200连通。一部分润滑油通过通道304进入涡旋件之间的压缩室205和从动涡旋件78的底面306上,以润滑主动涡旋件的渐伸部80端头244与从动涡旋件的端板102之间的接合面。润滑油也从通道200输送到压力室232,作为启动压缩机20的偏压机构的密封件230的介质。通过适当确定通道304中限制部305的尺寸,流入通道200中的润滑油启动密封件230的压力可以通过通道304所通入的压缩室中的压力来控制。
图6实施例的优点中包括流入通道200中的润滑油既被引入压力室232中,以便对偏压密封件进行内部润滑、冷却和密封,也被引入一个压缩室中,用于润滑涡旋件和冷却在压缩过程下的气体。图4实施例中用了对压缩室232加压的气体通道240在此被取消。
图6实施例的特殊意义与前面不同,此处在于密封件230是未开孔型的密封件。亦即,密封件230的跨梁229是实体的而没有孔。这样,与压力室232相通的压力只位于密封件230的跨梁229的上方。因此,防止碎屑损伤臂227和228要求就减低了,因为在臂227,228和压力响应表面151之间的动态接合面不再是那个必须在压力室232和压缩机表的抽吸压力部分SP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接合面。
在采用图6的非开孔密封件的情况下,润滑在压力表面151中臂227,228之间的接合面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磨擦和磨损则成为更加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图6的实施例中,取消了图4实施例中的润滑油拾取件220,将孔158的内边159倒角,使之有助于润滑压力板的压力响应表面151。
在这一点上,在通过润滑油收集室218之后通过止推轴承160的油被沿径向向外抛出。当它冲击到倒角表面159上后则被向上向外引导到压力响应表面151和从动涡形件下侧152之间的间隙中。这样,倒角表面159有助于对密封件230润滑,同时仍能形成一个保护性阻挡,相对于进入油槽224的碎屑而言,防止碎屑沉积到压力响元素面151上。
此外,由于密封件230起到阻止润滑油进一步沿径向向外移动的作用,以及这种润滑油承受从动涡旋件和压力板旋转时的离心力的作用,可以限定一个润滑油通道307,它在图6中用虚线示出,它穿过从动涡旋件的端板102。这可以强迫润滑油流到从动涡旋件78的底部306,以便润滑主动涡旋件76的渐伸线式包覆部80端头244与从动涡旋件底部306之间的接合面。
现在参见图7的实施例,图中示出了用于从油槽180向空间189中提供排放压力下的润滑油的不同部件,作为对主动涡旋件76的一种改型,可以润滑从动涡旋78的渐伸部100端头246和主动涡旋件的端板82之间的接合面。在图7的实施例中,取消了图3实施例中的润滑油供给管186,而用在压缩机20结构内构成的一个整体通道。图7的实施例中不同于图3实施例的地方还在迂经采用了一个独立的下部支架部分400,该支架部分具有一个整体的下部轴承座402。
在图7的实施例中,中央壳27有一些径向相间的薄片404,它们与下部支架400相接合,使中央支架部分和下部支架部分在组装过程中沿轴向对准地固定在一起。下部壳的扩展部分406的唇部409支承在下部支架400的一个安装表面上,由此使下部壳26定位,以焊接中央壳27,这样便于压缩机的组装。
应注意到,下部壳26的扩展部分406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焊接到中央壳27上的,它使得在压缩机的径向周边处构成一个周向间隙或通道408。在中央支架28中的一个或多个合适的相间的孔410则在排放压力油槽180和紧靠近壳27的其中几个薄片404的周向通道408之间连通。周向通道408又与润滑油通道412连通,该通道412整体地形成于下部支架部分402中,并通入从动涡旋件的短轴104下面的间隙189中。
图7的布置的优点有几个,第一,同一个中央支架部分相配合,采用了一个单独的下部支架。典型地,下部支架在组装时要相对于中央支架部分转动,以调节压缩机的涡旋件76和78的轴线偏移量。图照图7,应看到,在压缩机组装过程中轴线偏移的调节已很便利,因为不必直接对准中央支架28中的润滑孔410,以使它与下部支架中的一个润滑油通道处于直接的对齐状态。在该压缩机中,图7实施例的周向润滑油通道408是由压缩机部件的配对装配形成的。因此图7的通过采用一个周向油通道的润滑油分配布置是一种有利于压缩机组装过程并对该过程有很大承受能力的布置。
第二个是,通过用唇部409来支撑下部支架400和通过用周向通道408作为排放压力润滑油通过的一个流动通路,由此,在压缩机壳的排放压力部分和抽吸压力部分之间产生了一个极其有效的高至低侧密封。亦即,通过中央支架部分28作用在下部支架部分400上的排放压力帮助在下部支架部分400和唇部409之间形成一个紧密的高侧到低侧的密封。
第三,由于在压缩机工作时周向通道408中充满排放压力润滑油,则在压缩机的支架和壳部之间产生一个高到低侧的流体密封,它进一步防止了排放压力气体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泄漏到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这种布置与其它布置情况相比是有利的,在其它布置中压缩的支架和壳部分的接合面可能在阻止气体从压缩机的排放压力部分泄漏到抽吸压力部分的能力较小。
可以认识到,在图7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一个所采用的非开孔密封件230,它与所采用的中压气体相结合用于偏压布置中,中压气体与中压室205连通以启动该密封件。也可以看到,按照图7,在间隙189中设置了一个简略画出的润滑油泵413,该泵由从动涡旋件的短轴104驱动。以这种方式采用和设置一个正排量的泵,虽然不是必须的,但从压缩机保护的观点来看可能是有利的。
在这一点上,在一些失效的模式中,例如压缩机排放线路的破裂,在排放压力油槽180中的压力可以会下降到一个这样的程度,使得不存在充足的压力,用来从排放压力油槽180向下部支承110中供油,给压缩机造成灾难性的结果。通过在间隙189中设置一个润滑油泵,该泵由从动涡旋件来驱动,则保证了,在一个机械泵油过程中,在压缩机壳的一个排放压力部分中存在排放压力的损失时,具有足够可供使用的润滑油,供到下部支承10中。泵413最好是采用典型地用于这种元用中的许多种类的正排量泵当中的任何一种。应该认识到,采用一种不是正排量泵类型的泵也是可能的,例如一种泵利用离心力将油输送到要求的位置,诸如通过通道415到达下部轴承110。
进一步参见图7,可以认识到,通过在下部轴承座402中铸入一个润滑油通道,就不需要钻相当长的小直径孔来实现压缩机中润滑油的分布。此外,由于取消了一个将排放压力油槽180连接到容积189的单独的管形件,则在压缩机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的旋转部件的中间区域内可以获得更多的空间,以便于这些部件的旋转。
也会认识到,针对于图7的实施例,压力板表面151以一种类似于按图6所述的方式进行润滑的,此时冲击到倒角压力板表面的润滑油被偏转到压力板的压力响应表面上。但在图7的实施中,来自油槽180的排放压力润滑油通过通道412引入区域189中,然后通过通道415仅仅用于润滑下部主轴承110。因此,在图7的实施例中,排放压力润滑油不是用于润滑从动端板102和相对的涡旋包覆部80端头244之间的接合面。但是可以设想而上必须理解,来自油槽180的排放压力润滑油,按照图7,可以以图1-6中实施例中所建议的几乎相同的方式使用。
仍参见图7,可以认识到,通过在主动涡旋件76的上表面416中加工一个槽414,从油槽180通过孔182进到上轴承座34中并通过上主轴承34进入主动涡旋件的上表面416的润滑油可以在被输送到低压油槽224之前得到进一步的利用。这种润滑油由于主动涡旋件的旋转而沿径向向外地推到表面416上,并进入在该表面中形成的槽414中。利用在槽414和主动涡旋诸板的表面81(主动涡旋包覆部从该处伸出)之间连通的一个或多个通道418,可以使润滑油既能供到十字联轴节242处,也能供到主动涡旋端板表面81与从动涡旋件的渐伸线式包覆部100端头422的接合面处。
现在参见图8的实施例,一个离心式泵或正排量类型的泵300由从动涡旋件78驱动,使润滑油从低压油槽224被导入容积189中,然后通过通道415来润滑下部的主轴承110。利用一个正排量泵来达到润滑下部主轴承的目的,如前所规定的那样,相对于采用一个轴承润滑结构可能是有利的,这种轴承润滑结构依赖于一个压差,例如在抽吸压力和排放压力之间的压差,来提供对下部主轴承的润滑,通过采用一个正排量泵用低压油槽224中的润滑油来润滑下部主轴承,提高了压缩机的寿命,并且不需要提供一条从排放压力油槽180到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的指定位置的流动路线。
但是,就图8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偏压机构中采用了一个开孔密封件230和对压力板350的改动,压力板350保护密封件230不会受到沉积到压力响应表面151上的碎屑的损伤。如前所述,采用一个开孔密封件时,对密封件至压力板的接合面的保护就变得极其重要。因此,改动了压力板350的内边缘359,使之向压力板表面151上方延伸,进到紧靠近从动涡形件78的下表面152。
压力板350的表面359沿向下和径向向外的方向倾斜,以便将流过止推轴承160的润滑油向下偏转并从压力板的压力响应表面151上偏移开。这样,压力板350的边缘359板作用为保护压力响应表面151和开孔密封件230的臂227和228,而使得碎屑不沉积到压力响应表面上。边缘359因而实施了如前针对实施例1,3和4所述的润滑油拾取件220的保护功能。
也要认识到,就图8而言,建议了对图7的布置做一种改变,其中润滑油可通过主动涡旋件的端板82供到十字联轴节242上。在图8中,中央支架28的表面500有一个环形凹槽502,主动涡旋件的向上延伸的唇部504在凹槽中旋转。唇部504利用它进入凹槽502中的延伸部分更加有效地捕获润滑油并将其引入上部主动涡旋件表面416的槽414。
唇部504与凹槽502相结合起着一个有效的阻挡物的作用,阻止润滑油在主动涡旋件的表面416上沿径向向外转移,并且将基本上全部从油槽180流过的润滑油通过通道182经上轴承38转移到主动涡旋件的表面416中的槽414中。采用这种润滑油来润滑从动涡旋件的涡旋包覆部的端头246与主动涡旋件的表面81之间的接合面和润滑十字联轴节242,因此润滑达到最大的限度。
最后同时参见图8和9,其中示出了相对于图1,3,4,6和7的布置的另一种压力板布置。在这一点上,在图8和9的实施例中,取消了在图1,3,4和6中从从动涡旋端板82延伸的整体伸展件120,而采用一个其上伸出多个臂352的整体式压力板件350。该整体式压力板350系前述实施例中的压力板150一样,限定了一个压力响应表面151和孔158。
整体式压力板350的臂352起着整体间隔件的作用,它们限定了主动涡旋端板82的表面81和压力表面151之间的距离。每个臂352都包含一个安装部分354,该部分安置在端板82内以便与端板82相连接。将整体式压力板件350连接到端板82上可以用机械紧固件例如螺钉355来实现,或用其它方式例如焊接、粘接等等来实现。
虽然本发明是按照几个实施例进行说明的,但应认识到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尽限于此,而是包含在上述本说明书和后面的权利要求书的语言中。应该理解,在本发明的专利申请日,以上描述的这些实施例中还没有一个已经作为被证明和优选的实施例出现的。在理论上,图7的(优选地)没有采用泵413的实施例由于它相当简单和制造费用较低是优选的实施例。但是,图7的实施例还未被证明可用于商业应用。而图1,3和4中的实施例采用润滑拾取件220和一个气体偏压机构,在试验中已证明是成功的。
Claims (92)
1.共同旋转涡旋装置,包括:
一个壳,该壳有一个抽吸压力部分和一个排放压力部分,所述抽吸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所述排放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
一个第一支承面;
一个第二支承面;
一个第一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一涡旋件的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一支承面中旋转;
一个第二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二涡旋件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二支承面中旋转,第一和第二涡旋件相互交错,
使其中的一个涡旋件旋转的部件,
使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传动地相连接的部分,
具有一个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用于将第二涡旋偏压向第一涡旋件,
用于润滑第一支承表面,第二支承表面和压力响应表面的工具,
其特征在于,第二涡旋件构成一个润滑油通道,该润滑油通道有一个靠近压力响应表面的出口,流过出口的润滑油被沉积到压力响应表面上。
2.按权利要求1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涡旋件中的润滑油通道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润滑油槽是流动连通的。
3.如权利要求1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环形的润滑油拾取件,该拾取件构成一个润滑油通道,拾取件连接到第二涡旋上而与之一起旋转,由拾取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与壳中抽吸压力部分中的润滑油槽和由第二涡旋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是流动连通的。
4.按权利要求3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第二涡旋件偏压到第一涡旋件的部分包含一个密封件,该密封件有一个与压力响应表面移动接触的部分。
5.按权利要求4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件设置在第二涡旋件的端板和压力响应表面之间,密封件与第二涡旋件相配合,构成一个密封的压力室,处于一个比抽吸压力更大的压力下的流体与该压力室相连通。
6.按权利要求5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件是一个环形密封件,密封件设计成这样的结构,使得与压力响应表面移动接触的密封件的部分与压力响应表面处于非密封接触。
7.按权利要求4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响应表面限定了一个孔,润滑油拾取件是一个穿过该孔的环形件,润滑油拾取件起着一个阻挡的作用,阻止碎屑沉积到压力响应表面上,与压力响应表面移动接触的密封件部分与压力响应表面是处于密封接触的。
8.按权利要求1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润滑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包含用于将起始于两个油槽中的润滑油连通到由第二涡旋件限定的润滑油通道上,所述两个油槽是指壳中的排放压力部分的油槽和抽吸压力部分的油槽。
9.按权利要求1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承表面设置在一个支承壳中,支承壳构成一个润滑油通道,该通道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油槽和第二支承表面处于流动连通。
10.共同旋转涡旋装置,包括:
一个壳,该壳有一个抽吸压力部分和一个排放压力部分,所述抽吸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所述排放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
一个第一支承面;
一个第二支承面;
一个第一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一涡旋件的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一支承面中旋转;
一个第二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二涡旋件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二支承面中旋转,第一和第二涡旋件相互交错,
使其中的一个涡旋件旋转的部件,
使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传动地相连接的部分,
具有一个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用于将第二涡旋偏压向第一涡旋件,
用于润滑第一支承表面,第二支承表面和压力响应表面的工具,
其特征在于,用于润滑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包含一个润滑油拾取件,该拾取件连接到第二涡旋件上而与之一起旋转,润滑油拾取件构成一个润滑油通道,该通道与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的润滑油槽处于流动连通。
11.按权利要求10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涡旋件构成一个具有一个靠近压力响应表面的出口的润滑油通道,由拾取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与由第二涡旋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是流动连通的,拾取件的旋转使得润滑油从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的油槽流出,通过由第二涡旋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的出口流到达压力响应表面上。
12.按权利要求11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响应表面构成一个孔,润滑油拾取部件是一个大体上环形的整体式部件,润滑油拾取件穿过压力响应表面中的孔。
13.按权利要求12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压力板,所述的压力响应表面是该压力板的一个表面,该压力板有一个面对着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的油槽的表面,润滑油拾取件有一个径向延伸凸缘,该凸缘与压力板的面对着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的油槽的表面是处于紧靠近的并到位置上,以便有效地密闭压力响应表面中的孔与润滑通道的连通,不让任何夹入其中的碎屑从油槽流到压力响应表面上。
14.按权利要求13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润滑油拾取装置由一种经工程分析的材料制成。
15.共同旋转涡旋装置,包括:
一个壳,该壳有一个抽吸压力部分和一个排放压力部分,所述抽吸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所述排放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
一个第一支承面;
一个第二支承面;
一个第一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一涡旋件的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一支承面中旋转;
一个第二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二涡旋件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二支承面中旋转,第一和第二涡旋件相互交错,
使其中的一个涡旋件旋转的部件,
使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传动地相连接的部分,
具有一个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用于将第二涡旋偏压向第一涡旋件,
用于润滑第一支承表面,第二支承表面和压力响应表面的工具,
其特征在于,用于偏压的部件包含一个压力板,所述的压力响应表面是该压力板的一个表面,该压力板构成一个孔,该孔的边缘被倒角,从而冲击到其上的润滑油被偏转到压力响应表面上。
16.按权利要求15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第二涡旋件偏压向第一涡旋件的部件包含一个设置在第二涡旋件的端板和压力响应表面之间的密封件,该密封件有一个与压力响应表面处于移动接触的接合部分,由倒角边缘偏转到压力响应表面上的润滑油润滑密封件的接合面部分。
17.按权利要求1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件设置在第二涡旋件的端板和压力响应表面之间,密封件与第二涡旋件的端板相配合,构成一个密封的压力室,一种处于大于抽吸压力下的流体与该压力室相连通,密封件设计成这样的结构,使得密封件的接合面部分与压力响应表面处于非密封接触。
18.按权利要求17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件是一个截面大体为H形的环形密封件,以便由一个跨梁连接一对臂,该跨梁很坚固,从而跨梁上方和臂之间的区域与第二涡旋件相配合,构成所述密封的压力室,所述的臂包括密封件接合面部,并与压力响应表面处于非密封接触。
19.按权利要求1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承表面由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油槽中相连通的润滑油来润滑。
20.按权利要求1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润滑第二支承表面的部件包含一个润滑油通道,该通道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油槽和第二支承表面处于流动连通,至少一部分润滑第二支承表面的润滑油在润滑了第二支承表面之后冲击到倒角表面上。
21.共同旋转涡旋装置,包括:
一个壳,该壳有一个抽吸压力部分和一个排放压力部分,所述抽吸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所述排放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
一个第一支承面;
一个第二支承面;
一个第一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一涡旋件的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一支承面中旋转;
一个第二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二涡旋件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二支承面中旋转,第一和第二涡旋件相互交错,
使其中的一个涡旋件旋转的部件,
使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传动地相连接的部分,
具有一个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用于将第二涡旋偏压向第一涡旋件,
用于润滑第一支承表面,第二支承表面和压力响应表面的工具,
其特征在于,用于润滑第二支承表面的部件包括用于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润滑油槽中将润滑油输送到第二支承表面的部件。
22.按权利要求21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支承壳,第二支承表面设置在该支承壳中,支承壳整体地构成了一个与第二支承表面和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油槽处于流动连通的润滑油通道。
23.按权利要求22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润滑第二支承表面的部件包含一个大体上周向的,用至少部分地由壳和轴承座构成的润滑油通道,该周向润滑油通道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油槽和由轴承座整体地构成的润滑油通道处于流动连通,轴承座有一个与壳的一个表面在周向上对接的表面,排放压力作用在轴承座上,使轴承座的表面与壳的表面密封地对接,从而在排放压力部分和壳的抽吸压力部分形成一个密封。
24.按权利要求21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润滑第二支承表面的部件包含设置在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并由第二涡旋件驱动的部件,用于将润滑油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润滑油槽泵送到未受到排放压力帮助的第二支承表面
25.共同旋转涡旋装置,包括:
一个壳,该壳有一个抽吸压力部分和一个排放压力部分,所述抽吸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所述排放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
一个第一支承面;
一个第二支承面;
一个第一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一涡旋件的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一支承面中旋转;
一个第二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二涡旋件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二支承面中旋转,第一和第二涡旋件相互交错,
使其中的一个涡旋件旋转的部件,
使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传动地相连接的部分,
具有一个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用于将第二涡旋偏压向第一涡旋件,
用于润滑第一支承表面,第二支承表面和压力响应表面的工具,
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第二涡旋件偏压向第一涡旋件的部件包含一个密封件,并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润滑油在一个大于抽吸压力的压力下输送到密封件的部件,密封件与压力响应表面接触,与密封件连通的润滑油将密封件压向压力响应表面,从而启动该用于偏压作用的部件。
26.按权利要求25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润滑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包括通过密封件输送到所述表面的润滑油。
27.共同旋转涡旋装置,包括:
一个壳,该壳有一个抽吸压力部分和一个排放压力部分,所述抽吸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所述排放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
一个第一支承面;
一个第二支承面;
一个第一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一涡旋件的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一支承面中旋转;
一个第二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二涡旋件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二支承面中旋转,第一和第二涡旋件相互交错,
使其中的一个涡旋件旋转的部件,
使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传动地相连接的部分,
具有一个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用于将第二涡旋偏压向第一涡旋件,
用于润滑第一支承表面,第二支承表面和压力响应表面的工具,
其特征在于,用于润滑第二支承表面的部件包含一个至少部分地由壳构成的润滑油通道,该润滑油通道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油槽和第二支承表面相连通,润滑油通道位于壳的周向位置,并且相互配合,在壳的抽吸压力部分和排放压力部分之间形成一个密封。
28.共同旋转涡旋装置,包括:
一个壳,该壳有一个抽吸压力部分和一个排放压力部分,所述抽吸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所述排放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
一个第一支承面;
一个第二支承面;
一个第一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一涡旋件的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一支承面中旋转;
一个第二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二涡旋件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二支承面中旋转,第一和第二涡旋件相互交错,
使其中的一个涡旋件旋转的部件,
使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传动地相连接的部分,
具有一个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用于将第二涡旋偏压向第一涡旋件,
用于润滑第一支承表面,第二支承表面和压力响应表面的工具,
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第二涡旋件偏压向第一涡旋件的部件包含一个压力板,该压力板是一个单独的部件,压力响应表面是该压力板的一个表面,压力板上延伸出一些整体的臂,它们连接到第一涡旋件上,整体臂的长度确定了压力响应表面和第一涡旋件端板之间的距离。
29.共同旋转涡旋装置,包括:
一个壳,该壳有一个抽吸压力部分和一个排放压力部分,所述抽吸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所述排放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
一个第一支承面;
一个第二支承面;
一个第一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一涡旋件的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一支承面中旋转;
一个第二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二涡旋件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二支承面中旋转,第一和第二涡旋件相互交错,
使其中的一个涡旋件旋转的部件,
使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传动地相连接的部分,
具有一个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用于将第二涡旋偏压向第一涡旋件,
用于润滑第一支承表面,第二支承表面和压力响应表面的工具,
其特征在于,至少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中之一的端板中构成一个通道,至少装置中的润滑油的一部分由于离心作用而在装置内被向外推送而进入并通过所述通道。
30.按权利要求29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引导在装置内被离心力向外推送到所述通道中的那部分润滑油的部件,这种引导部件包含一个至少在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中之一的端板中的环形槽,端板中构成一个通道,该槽与所述通道流动连通。
31.共同旋转涡旋装置,包括:
一个壳,该壳有一个抽吸压力部分和一个排放压力部分,所述抽吸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所述排放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
一个第一支承面;
一个第二支承面;
一个第一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一涡旋件的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一支承面中旋转;
一个第二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二涡旋件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二支承面中旋转,第一和第二涡旋件相互交错,
使其中的一个涡旋件旋转的部件,
使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传动地相连接的部分,
具有一个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用于将第二涡旋偏压向第一涡旋件,
用于润滑第一支承表面,第二支承表面和压力响应表面的工具,
其特征在于,用于润滑第二支承表面的部件包括用于将润滑油从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的油槽泵送到第二支承表面上的部件。
32.共同旋转涡旋装置,包括:
一个壳,该壳有一个抽吸压力部分和一个排放压力部分,所述抽吸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所述排放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
一个第一支承面;
一个第二支承面;
一个第一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一涡旋件的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一支承面中旋转;
一个第二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二涡旋件安装应保证它能在第二支承面中旋转,第一和第二涡旋件相互交错,
使其中的一个涡旋件旋转的部件,
使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传动地相连接的部分,
具有一个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用于将第二涡旋偏压向第一涡旋件,
用于润滑第一支承表面,第二支承表面和压力响应表面的工具,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润滑一个在第二涡旋件的渐伸线式包覆部端头和第一涡旋件的端板的第一表面之间的并列位置的区域的部件,该并列位置区域由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的油槽先输送到第一支承表面的润滑油来润滑。
33.按权利要求32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润滑一个在第二涡旋件的渐伸线式包覆部件端头和第一涡旋件的端板的第一表面之间的并列位置的区域的部件包括一个穿过第一涡旋端板的通道和一个位于第一涡旋件的端板的表面中的环形槽,该槽对着所述端板的表面,第一涡旋件的渐伸线式包覆部从该表面伸出,所述槽与所述通道流动连通,所述通道通入到第二涡旋件的渐伸线式包覆部的端头的附近。
34.按权利要求33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的径向外周边伸出到第一涡旋端板的表面平面之上,该槽是在该端板中构成的。
35.按权利要求34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涡旋装置包含一个将壳的抽吸压力部分和排放压力部分分开的支架,该支架构成一个凹槽,其中构成前述的槽的第一涡旋端板的表面与该支架处于并列位置,所述槽的凸出的边缘延伸到支架中的凹槽中,从而任何在先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油槽输送到第一支承表面之后被沿径向向外推向所述槽的任何润滑油都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所述的槽,而不会进入在支架中构成的凹槽和绕过所述槽的凸出的外周边。
36.共同旋转的涡旋装置,包括:
一个壳,该壳有一个抽吸压力部分和一个排放压力部分,所述抽吸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所述排放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
一个第一支承面;
一个第二支承面;
一个第一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一涡旋件安装得能在第一支承面中旋转,
一个第二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二涡旋件安装得能在第二支承面中旋转。第一和第二涡旋件相互交错在一起,
使其中的一个涡旋件旋转的部件,
使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传动地相连接的部件,
具有一个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用于将第二涡旋件偏压向第一涡旋件,
用于保护压力响应表面其上不会沉积碎屑的部件,和
用于将润滑油输送到第一支承表面和第三支承表面上的部件。
37.按权利要求3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润滑油输送到压力响应表面上的部件。
38.按权利要求37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涡旋件构成一个润滑油通道,该润滑油通道有一个靠近压力响应表面的开口,从该开口出来的润滑油沉积到压力响应表面上。
39.按权利要求38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第二涡旋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润滑油槽是流动连通的。
40.按权利要求38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第二涡旋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与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润滑油槽是流动连通的。
41.按权利要求3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保护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包括一个由第二涡旋件支承以便一起转动的环形件。
42.按权利要求41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响应表面中有一个孔,环形件安装在第二涡旋件上,环形件穿过压力响应表面中的孔以形成一个阻止从一个沿压力响应表面中的孔的径向向内方向上进到压力响应表面的阻挡。
43.按权利要求42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涡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支承壳,第二支承表面设置在该支承壳中,第二涡旋件有一个轴,该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承表面中,支承壳穿过压力响应表面中的孔。
44.按权利要求43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响应表面在一个压力板上构成,环形件有一个径向延伸的凸缘,该凸缘的一个表面设置得紧靠近所述端板的表面,该端板对着压力响应表面。
45.按权利要求43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涡旋件构成一个润滑油通道,环形件是一个构成一个润滑油通道的单独部件,由环形件构成的该润滑油通道与壳的抽吸压力部件中的油槽和第二涡旋件中的润滑油通道流动连通。
46.按权利要求3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构成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压力响应表面设置得靠近第二涡旋件的端板并与之相隔预定的距离,用于保护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包括用于构成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的一部分,该部分设置得靠近第二涡旋件的端板并与之相间一个距离,该距离小于压力响应表面和第二涡旋件端板之间的距离,以形成一个通向压力响应表面的阻挡。
47.按权利要求4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构成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构成一个孔,润滑油和其中带有的碎屑由于装置的工作而被送到该孔的附近,所述用于构成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部分包括一个角形壁,该角形壁沿径向向孔内侧延伸,并且朝着第二涡旋件的端板的方向延伸,该壁偏转润滑油和其中夹带的任何碎屑,这些润滑油和其中的碎屑在压缩机工作时被送到孔的附近而进入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的油槽中,并离开压力响应表面。
48.按权利要求3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第二涡旋件偏压向第一涡旋件的部件包含一个设置在压力响应表面和第二涡旋件之间的密封件,该密封件由一种流体启动,该流体处于一个比装置的抽吸压力要大的压力下。
49.按权利要求48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是在装置中用于润滑支承表面的润滑油。
50.按权利要求3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润滑油输送到第二支承表面的部件包括一个至少部分地由壳构成的润滑油通道,该润滑油通道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油槽和第二支承表面是流动连通的。
51.按权利要求50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涡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支承壳第二支承表面设置在支承壳中,支承壳中构成一个润滑油通道,由支承壳构成的润滑油通道与至少部分地由壳构成的润滑油通道和第二支承表面是流动连通的。
52.按权利要求51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地由壳构成的润滑油通道是一个周面向道,该周向通道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油槽和由支承壳构成的润滑油通道是流动连通的。
53.按权利要求51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润滑油输送到第二支承表面的部件,该部件用于将润滑油从由支承壳构成的通道输送到第二支承表面。
54.按权利要求52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壳有一个与壳的一个表面周向对接的表面,排放压力使支承壳的该表面与壳的表面处于密封对接,以便在壳的排放压力部分和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之间产生一个密封。
55.按权利要求3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第一和第二涡旋部件中之一的一个端板中构成一个通道,涡旋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引导润滑油的部件,该润滑油在装置中受离心力的作用沿径向向外流动,通过至少第一和第二涡旋中之一中的通道。
56.按权利要求55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引导润滑油的部件包括一个位于端板的一个表面中的槽,该槽与通过端板的通道是流动连通的。
57.按权利要求5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是一个环形槽并包括一个环形突出部,该突出部是从其中构成该槽的端板表面延伸出来的,该突出部位于端板表面上的该槽的径向外侧。
58.按权利要求57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涡旋装置还包括用于构成壳的排放压力部分和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之间的边界的部件,该构成一个边界的部件中构成一个凹陷,所说的突出部分延伸到该凹陷中,从而从突出部径向向外通过的润滑油必须进入该凹陷。
59.按权利要求3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润滑油输送到第二支承表面的部件包括将润滑油从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的油槽输送到第二支承表面。
60.按权利要求3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第二涡旋件偏压向第一涡旋件的部件使一个压力板,该压力板构成一个压力响应表面和一些从该表面延伸的臂,这些臂连接到第二涡旋件上,并且是压力板的整体部分,这些擘的长度由第一涡旋件的端板和压力响应表面之间的距离来确定。
61.按权利要求3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第二涡旋件偏压向第一涡旋件的部分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二涡旋件的端板和压力响应表面之间的密封件,该密封件有一个与压力响应表面移动接触的部分。
62.按权利要求61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件设置在第二涡旋件的端板和压力响应表面之间,密封件与第二涡旋件的端相配合构成一个密封的压力室,一种在大于抽吸压力的压力下的流体连通到该压力室中。
63.按权利要求62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件设计成这样的结构,使得密封件的与压力响应表面移动接触的那部分与压力响应表面密封地接触,从而密封住压力室。
64.按权利要求63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响应表面构成一个孔,用于保护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包括一个穿过该孔的环形件,从而形成一个阻挡,阻止碎屑沉积到压力响应表面上。
65.按权利要求64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润滑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
66.按权利要求65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涡旋件和保护性的环形件构成一些润滑油通道,由第二涡旋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和由环形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是流动连通的,由环形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与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的油槽是流动连通的。
67.按权利要求6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第二涡旋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有一个开口,润滑油通过该开口沉积到压力响应表面上。
68.按权利要求3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第二涡旋件偏压向第一涡旋件的部件包括一个压力板,该压力板是一个整体式部件,压力响应表面是压力板的一个表面,压力板上有一些延伸出来的整体的臂,这些臂连接到第一涡旋件上,这些臂的长度由压力响应表面和第一涡旋件之间的距离来确定。
69.共同旋转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壳,该壳有一个抽吸压力部分和一个排放压力部分,所述抽吸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所述排放压力部分构成一个润滑油槽,
一个第一支承面;
一个第二支承面;
一个第一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一涡旋件安装得能在第一支承面中旋转;
一个第二涡旋件,它有一个端板,从该端板上伸出一个渐伸线式包覆部,第二涡旋件安装得能在第二支承面中旋转,第一和第二涡旋件相交错在一起,
使其中的一个涡旋件旋转的部件,
使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传动地相连接的部件,
用于对至少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中的其中一个进行偏压,使之压向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中的另一个的部件,以及,
用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油槽中的润滑油润滑第一和第二支承表面的部件,该用于润滑的部件包含一个至少部分地由壳构成的润滑油通道,该润滑油通道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油槽和第二支承表面是流动连通的。
70.按权利要求69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涡旋件包括一个轴,该轴可在第二支承表面中转动,该轴有一个端面,润滑油通过至少部分地由壳构成的润滑油通道,而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油槽连通过来,以便作用在轴的端面上,而将第二涡旋件偏压向第一涡旋件。
71.按权利要求69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中央支架,该中央支架在壳的排放压力部分和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之间的形成一个边界,该中央支架构成一个与至少部分地有壳构成的润滑油通道流动连通的一个第一润滑油通道和一个与第一支承表面流动连通的第二润滑油通道,由中央支架构成的第一和第二润滑油通道两者都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油槽流动连通。
72.按权利要求71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地由壳构成的润滑油通道是一个至少部分地位于壳的周向的通道。
73.按权利要求72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下部支架,该下部支架与至少部分地位于壳的周向的通道是流动连通的,并且至少部分地构成该通道,下部的壳进一步构成一个整体的润滑油通道,该通道与至少部分地位于壳的周向的通道以及第二支承表面是流动连通的。
74.按权利要求69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设置在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的下部支架,该下部支架在至少部分地由壳构成的润滑油通道和第二支承表面之间整体地构成一个通道。
75.按权利要求74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轴承座是下部支架的一个整体部分,第二涡旋管件包括一个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支承表面中的轴,该第二涡旋件的轴和第二支承壳相互配合,以构成一个与由下部支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流动连通的空间。
76.按权利要求69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一个下部支架,该下部支架构成一个与第二支承表面流动连通的润滑油通道;
一个中央支架,该中央支架构成:1).一个在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油槽和第一支承表面之间连通的第一润滑油通道,2).和一个通过至少部分地由壳构成的润滑油通道而与下部支架中的润滑油通道流动连通的第二润滑油通道。
77.按权利要求7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地由壳构成的润滑油通道是位于该壳周向上的一个通道。
78.按权利要求77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下部支架和中央支架都相互配合构成所说的周向润滑油通道。
79.按权利要求78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下部支架有一个与壳的一个表面在周向对接的表面,排放压力作用在下部支架上使得下部支架该表面与壳的表面处于密封对接,以便在壳的排放压力部分和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之间的形成一个密封,下部支架的该表面与壳的表面对接使得下部支架相对于壳沿轴向定位。
80.按权利要求79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壳有一个第一壳部分和一个第二壳部分,两部分是气密连接的。
81.按权利要求80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壳部分包括用于将下部支架夹持地连接到中央支架上的部件。
82.按权利要求80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壳部分有一些薄片,这些薄片以卡子的方式与下部支架相结合,从而将下部支架连接到中央支架上,并相对于中央支架定位,第二壳部分构成壳的与下部支架密封对接的那个表面,下部支架和第二壳部分的对接使第二壳部分定位而连接到第一壳部分上。
83.按权利要求7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中的至少一个偏压向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中的另一个的部件包括一个用于构成一个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和一个设置在压力响应表面和第二涡旋件端板之间的密封件。
84.按权利要求83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承表面设置在下部支架中,由下部支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与该第二支承表面流动连通。
85.按权利要求84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涡旋件构成一个润滑油通道,该由第二涡旋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与下部支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是流动连通的。
86.按权利要求85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第二涡旋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有一个开口,润滑油通过该开口流到压力响应表面上。
87.按权利要求85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第二涡旋件构成的润滑油通道与密封件是流体连通的,通过由第二涡旋件构成的通道而连通到密封件上的润滑油,将密封件压向压力响应表面从而启动所述的用于起偏压作用的部件。
88.按权利要求85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响应表面构成一个孔,用于构成该压力响应表面的部件包括一个压力板。
89.按权利要求88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压力响应表面构成的孔的边缘被倒角,从而冲击到该边缘上的润滑油被偏转到压力响应表面上。
90.按权利要求89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板是一个其上延伸出一些臂的单独的部件,这些部件连接到第一涡旋件上,以便于压力板一起旋转,这些臂的长度由压力响应表面和第一涡旋件的端板之间的距离来确定。
91.按权利要求7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第一和第二涡旋件中之一的端板中构成一个通道,至少装置中的一部分润滑油在壳的抽吸压力部分内受离心力作用被向外方向推动,而进入并通过所述通道,从而润滑另一个涡旋件的渐伸线式包覆部的端头。
92.按权利要求76的涡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由第二涡旋驱动的、在没有排放压力的帮助下用于将润滑油从壳的排放压力部分中的润滑油槽输送到第二润滑油表面的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08/125,684 US5449279A (en) | 1993-09-22 | 1993-09-22 | Pressure biased co-rotational scroll apparatus with enhanced lubrication |
US08/125,684 | 1993-09-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740A CN1134740A (zh) | 1996-10-30 |
CN1119530C true CN1119530C (zh) | 2003-08-27 |
Family
ID=22420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940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530C (zh) | 1993-09-22 | 1994-09-01 | 具有增强型润滑系统的受偏压作用的共同旋转涡旋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5449279A (zh) |
EP (1) | EP0721545B1 (zh) |
JP (1) | JP3450009B2 (zh) |
CN (1) | CN1119530C (zh) |
AU (1) | AU7679794A (zh) |
BR (1) | BR9407605A (zh) |
CA (1) | CA2172396C (zh) |
WO (1) | WO199500871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59757A (ja) * | 1994-03-24 | 1995-10-09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回転式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US5421709A (en) * | 1994-05-10 | 1995-06-06 | Alliance Compressors Inc. | Oil management in a high-side co-rotating scroll compressor |
US5609478A (en) * | 1995-11-06 | 1997-03-11 | Alliance Compressors | Radial compliance mechanism for corotating scroll apparatus |
JPH10339284A (ja) * | 1997-06-04 | 1998-12-22 | Denso Corp |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
US5989000A (en) * | 1997-08-07 | 1999-11-23 | Scroll Technologies | Scroll compressor with back pressure hole relief |
US6074186A (en) * | 1997-10-27 | 2000-06-13 | Carrier Corporation | Lubrication systems for scroll compressors |
US6171086B1 (en) * | 1997-11-03 | 2001-01-09 | Carrier Corporation | Scroll compressor with pressure equalization groove |
US6015277A (en) * | 1997-11-13 | 2000-01-18 |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 Fabrication method for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
US6139294A (en) * | 1998-06-22 | 2000-10-31 |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 Stepped annular intermediate pressure chamber for axial compliance in a scroll compressor |
US6149413A (en) * | 1998-07-13 | 2000-11-21 | Carrier Corporation | Scroll compressor with lubrication of seals in back pressure chamber |
JP2000179460A (ja) * | 1998-12-15 | 2000-06-27 | Denso Corp | 圧縮機 |
EP1194692B1 (en) * | 1999-06-14 | 2004-03-03 |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mpany | Hermetic motor-driven compressor |
US6224059B1 (en) * | 1999-07-16 | 2001-05-01 | Scroll Technologies | Controlled contact pressure for scroll compressor seal |
US6280154B1 (en) | 2000-02-02 | 2001-08-28 | Copeland Corporation | Scroll compressor |
US6217302B1 (en) * | 2000-02-24 | 2001-04-17 | Scroll Technologies | Floating seal bias for reverse fun protection in scroll compressor |
JP4517444B2 (ja) * | 2000-03-31 | 2010-08-0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US6464480B2 (en) * | 2001-03-16 | 2002-10-15 | Scroll Technologies | Oil spout for scroll compressor |
EP1650439A4 (en) * | 2003-07-09 | 2011-05-04 | Daikin Ind Ltd | COMPRESSOR |
KR100679886B1 (ko) * | 2004-10-06 | 2007-02-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급유 기능을 갖는 선회베인 압축기용 선회베인 |
US7614860B2 (en) * | 2004-12-22 | 2009-11-10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Scroll compressor |
US7371058B2 (en) * | 2005-03-30 | 2008-05-13 | Lg Electronics Inc. | Oil feeding propeller of scroll compressor |
US10683865B2 (en) | 2006-02-14 | 2020-06-16 | Air Squared, Inc. | Scroll type device incorporating spinning or co-rotating scrolls |
US7997883B2 (en) * | 2007-10-12 | 2011-08-16 |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 Scroll compressor with scroll deflection compensation |
US8152500B2 (en) * | 2008-01-17 | 2012-04-10 | Bitzer Scroll Inc. | Scroll compressor build assembly |
KR101484538B1 (ko) * | 2008-10-15 | 2015-01-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크롤 압축기 및 이를 적용한 냉동기기 |
US11047389B2 (en) | 2010-04-16 | 2021-06-29 | Air Squared, Inc. | Multi-stage scroll vacuum pumps and related scroll devices |
US20130232975A1 (en) | 2011-08-09 | 2013-09-12 | Robert W. Saffer | Compact energy cycle construction utilizing some combination of a scroll type expander, pump, and compressor for operating according to a rankine, an organic rankine, heat pump, or combined organic rankine and heat pump cycle |
US9657737B2 (en) | 2013-07-31 | 2017-05-23 |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 Scroll compressor with pressurized oil balance piston |
US9765784B2 (en) | 2013-07-31 | 2017-09-19 |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 Oldham coupling with enhanced key surface in a scroll compressor |
TWM472176U (zh) * | 2013-11-07 | 2014-02-11 | Jia Huei Microsystem Refrigeration Co Ltd | 迴轉式壓縮機改良 |
KR102243681B1 (ko) * | 2014-08-13 | 2021-04-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크롤 압축기 |
US10508543B2 (en) * | 2015-05-07 | 2019-12-17 | Air Squared, Inc. | Scroll device having a pressure plate |
KR102506914B1 (ko) * | 2016-09-20 | 2023-03-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배압 구조가 적용된 상호 회전형 스크롤 압축기 |
US10865793B2 (en) | 2016-12-06 | 2020-12-15 | Air Squared, Inc. | Scroll type device having liquid cooling through idler shafts |
US10995754B2 (en) | 2017-02-06 | 2021-05-04 |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 Co-rotating compressor |
US10215174B2 (en) | 2017-02-06 | 2019-02-26 |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 Co-rotating compressor with multiple compression mechanisms |
US11111921B2 (en) * | 2017-02-06 | 2021-09-07 |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 Co-rotating compressor |
EP3788262B1 (en) | 2018-05-04 | 2024-11-20 | Air Squared, Inc. | Liquid cooling of fixed and orbiting scroll compressor, expander or vacuum pump |
EP3584445B1 (en) * | 2018-06-18 | 2021-03-31 | LG Electronics Inc. | Compressor |
JP6648785B2 (ja) * | 2018-07-11 | 2020-02-14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圧縮機 |
US20200025199A1 (en) | 2018-07-17 | 2020-01-23 | Air Squared, Inc. | Dual drive co-rotating spinning scroll compressor or expander |
US11067080B2 (en) | 2018-07-17 | 2021-07-20 | Air Squared, Inc. | Low cost scroll compressor or vacuum pump |
US11530703B2 (en) | 2018-07-18 | 2022-12-20 | Air Squared, Inc. | Orbiting scroll device lubrication |
CN112654787B (zh) * | 2018-09-05 | 2022-11-25 |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 共同旋转的涡旋压缩机的径向顺应性 |
US11473572B2 (en) | 2019-06-25 | 2022-10-18 | Air Squared, Inc. | Aftercooler for cooling compressed working fluid |
CN114450487B (zh) * | 2019-10-18 | 2024-04-16 |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 共同旋转的涡旋压缩机的稳定性 |
WO2021097297A1 (en) | 2019-11-15 | 2021-05-20 |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 Co-rotating scroll compressor |
KR102387691B1 (ko) * | 2020-08-20 | 2022-04-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크롤 압축기 |
US11898557B2 (en) | 2020-11-30 | 2024-02-13 | Air Squared, Inc. | Liquid cooling of a scroll type compressor with liquid supply through the crankshaft |
US20220250444A1 (en) * | 2021-02-05 | 2022-08-11 | Carrier Corporation |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unit with compressor with capacity modulation |
EP4108924A1 (en) * | 2021-06-23 | 2022-12-28 |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GmbH | Thermal deformation management in a stationary scroll plate of a scroll compressor |
US11885328B2 (en) | 2021-07-19 | 2024-01-30 | Air Squared, Inc. | Scroll device with an integrated cooling loop |
US11624366B1 (en) | 2021-11-05 | 2023-04-11 |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 Co-rotating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Oldham couplings |
US11732713B2 (en) | 2021-11-05 | 2023-08-22 |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 Co-rotating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 |
US12104594B2 (en) | 2021-11-05 | 2024-10-01 | Copeland Lp | Co-rotating compress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1182A (en) * | 1905-06-26 | 1905-10-03 | Leon Creux | Rotary engine. |
DE1935621A1 (de) * | 1968-07-22 | 1970-01-29 | Leybold Heraeus Gmbh & Co Kg | Verdraengerpumpe |
US4178143A (en) * | 1978-03-30 | 1979-12-11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 Relative orbiting motion by synchronoously rotating scroll impellers |
US4600369A (en) * | 1985-09-11 | 1986-07-15 |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Positive displacement scroll type apparatus with fluid pressure biasing the scroll |
JPS62186084A (ja) * | 1986-02-12 | 1987-08-1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スクロ−ル圧縮機 |
JPS62210279A (ja) * | 1986-03-07 | 1987-09-1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スクロ−ル圧縮機 |
US4846640A (en) * | 1986-09-24 | 1989-07-11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Scroll-type vacuum apparatus with rotating scrolls and discharge valve |
US4927339A (en) * | 1988-10-14 | 1990-05-22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Rotating scroll apparatus with axially biased scroll members |
JPH02271090A (ja) * | 1989-04-11 | 1990-11-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
JPH0311183A (ja) * | 1989-06-09 | 1991-01-18 | Toshiba Corp | スクロール式圧縮機 |
EP0482209B1 (en) * | 1990-05-11 | 1995-11-0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Scroll compressor |
JP2925674B2 (ja) * | 1990-07-16 | 1999-07-28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US5101644A (en) * | 1990-10-29 | 1992-04-07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Co-rotational scroll apparatus with positive lubricant flow |
CA2049878C (en) * | 1990-10-29 | 1994-07-26 | Robert E. Utter | Scroll apparatus with enhanced lubricant flow |
US5099658A (en) * | 1990-11-09 | 1992-03-31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Co-rotational scroll apparatus with optimized coupling |
US5129798A (en) * | 1991-02-12 | 1992-07-14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Co-rotational scroll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scroll member biasing |
US5142885A (en) * | 1991-04-19 | 1992-09-01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scroll stability in a co-rotational scroll |
JPH05126073A (ja) * | 1991-11-05 | 1993-05-2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US5199280A (en) * | 1991-11-25 | 1993-04-06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Co-rotational scroll compressor supercharger device |
US5141417A (en) * | 1991-12-17 | 1992-08-25 | Carrier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dynamically balancing nested coupling mechanisms for scroll machines |
US5256042A (en) * | 1992-02-20 | 1993-10-26 | Arthur D. Little, Inc. | Bearing and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 scroll fluid device |
US5212964A (en) * | 1992-10-07 | 1993-05-25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Scroll apparatus with enhanced lubricant flow |
JP2829718B2 (ja) * | 1995-10-27 | 1998-12-02 | 哲治 大柏 | 無段変速機を用いて制動エネルギを回収するアンチロックブレーキ |
-
1993
- 1993-09-22 US US08/125,684 patent/US5449279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
- 1994-09-01 BR BR9407605A patent/BR9407605A/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4-09-01 EP EP94927314A patent/EP072154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9-01 WO PCT/US1994/009874 patent/WO1995008713A1/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4-09-01 US US08/299,692 patent/US5462419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4-09-01 CN CN94194045A patent/CN111953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4-09-01 JP JP50977995A patent/JP345000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4-09-01 CA CA002172396A patent/CA2172396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4-09-01 AU AU76797/94A patent/AU7679794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5
- 1995-08-22 US US08/517,932 patent/US5616016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
- 1996-12-19 US US08/770,604 patent/US5720602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5449279A (en) | 1995-09-12 |
JP3450009B2 (ja) | 2003-09-22 |
JPH09507547A (ja) | 1997-07-29 |
EP0721545B1 (en) | 2000-03-15 |
CA2172396A1 (en) | 1995-03-30 |
CA2172396C (en) | 2001-12-04 |
CN1134740A (zh) | 1996-10-30 |
US5720602A (en) | 1998-02-24 |
BR9407605A (pt) | 1997-01-14 |
AU7679794A (en) | 1995-04-10 |
EP0721545A1 (en) | 1996-07-17 |
US5462419A (en) | 1995-10-31 |
US5616016A (en) | 1997-04-01 |
WO1995008713A1 (en) | 1995-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530C (zh) | 具有增强型润滑系统的受偏压作用的共同旋转涡旋装置 | |
CN1126871C (zh) | 具有可在相反方向上转动的变容泵的压缩机组件 | |
US8215933B2 (en) | Scroll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 |
US6071100A (en) |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lubrication of the rotation preventing member | |
US10704548B2 (en) | Co-rotating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back pressure structure | |
EP0846863B1 (en) | Scroll compressor | |
US7140852B2 (en) |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an oil reservoir surrounding the discharge chamber and an oil separator in the rear housing | |
US20180372103A1 (en) | Compressor having integrated flow path structure | |
CN1533480A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US7021912B2 (en) | Scroll fluid machine | |
CN110878751B (zh) | 涡旋压缩机 | |
AU642623B2 (en) | Scroll compressor including compliance mechanism for the orbiting scroll member | |
JPH01318780A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CN100371605C (zh) | 径向顺从性涡旋式压缩机中的偏心连接装置 | |
EP3705723B1 (en) | Scroll compressor | |
JP3545826B2 (ja) | スクロ−ル圧縮機 | |
WO1997019269A1 (fr) | Compresseur volumetrique a spirale et palier de poussee de plateau coulissant | |
JP2008121481A (ja) |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 |
KR100677521B1 (ko) | 스크롤 압축기의 유분리 장치 | |
KR102383135B1 (ko) | 원심 급유 구조가 구비된 압축기 | |
CN106050666B (zh) | 容积式压缩机 | |
JPS58214691A (ja) | スクロ−ル流体機械の軸受給油装置 | |
CA2356534C (en) | Scroll apparatus with enhanced lubrication | |
CN218581804U (zh) | 涡旋式压缩机 | |
JP2019074045A (ja) | 容積形圧縮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827 Termination date: 2009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