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936913A - 一种能够调整壳体之间的距离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调整壳体之间的距离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6913A
CN111936913A CN201980023957.9A CN201980023957A CN111936913A CN 111936913 A CN111936913 A CN 111936913A CN 201980023957 A CN201980023957 A CN 201980023957A CN 111936913 A CN111936913 A CN 111936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unit
electronic device
protrusion
circular plate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39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敏赫
李英旭
尹勇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36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69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3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mage capture systems, e.g. camera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nformation/image process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49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5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with movable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9Display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not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02B2027/0181Adaptation to the pilot/driv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一连接单元,其中,在第一连接单元上形成有第一突起;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显示装置和第二连接单元,其中,第二显示装置结合到第一连接单元以能够沿预定方向移动,在第二连接单元上形成有第二突起;以及圆形板,包括螺旋凹槽,并且结合到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所述圆形板被构造为使得通过所述圆形板的旋转,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沿预定方向移动,并且根据所述移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是可调整的。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调整壳体之间的距离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装置。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子装置可穿戴在人体的一部分上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可调整的特征以使电子装置符合各人体。
背景技术
术语“电子装置”是指根据配备的程序执行特定功能的装置,诸如电子日程表、便携式多媒体再现器、移动通信终端、平板PC、图像/声音装置、台式/膝上型PC或车辆导航系统、以及家用电器。上述电子装置例如可将存储在其中的信息输出为声音或图像。随着这样的电子装置的集成度增加以及超高速和大容量无线通信变得流行,近来已经在单个移动通信终端中提供了各种功能。例如,除了通信功能之外,诸如娱乐功能(例如,游戏功能)、多媒体功能(例如,音乐/视频再现功能)、用于移动银行的通信和安全功能、日程管理功能和电子钱包功能的各种功能被集成在单个电子装置中。
这样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电子日程表、便携式多媒体再现器、移动通信终端或平板PC)通常配备有显示装置和电池,并且由于包含显示器或电池而具有条型、折叠型或滑动型外观。近年来,随着显示装置和电池的性能的提高,出现了被小型化以能够穿戴在人体的一部分(诸如手腕或头部)上的电子装置。
为了携带电子装置或使电子装置可穿戴在人体的一部分上,可能需要具有被设计成适合于电子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可穿戴性的形状并且具有足够容量的显示器、处理器和/或电池。此外,这样的装置将需要至少一个可调整的特征以使电子装置符合各人体。
上述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被呈现,并且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关于上述内容中的任何内容是否可适用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尚未做出确定,也未做出断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一般可穿戴电子装置被制造成统一的外观,而不考虑各个用户的不同的头部形状或瞳孔间距(IPD),并且因此可能提供诸如失真或不清晰的照片和/或图片的图像。
例如,当用户的头部相对于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穿戴结构较大时,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穿戴结构可能弯曲,并且从被构造在镜腿部分中的光输出装置(诸如,投影仪)发出的光的输出方向可能发生变化,并且可能提供给用户失真的图像。作为另一示例,当用户的头部相对于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穿戴结构较大时,被布置在可穿戴电子装置的两个显示装置之间的连接部分可能发生扭曲,这可能导致眼睛与显示装置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使用户感到眩晕。作为另一示例,当用户的双眼的位置与图像(诸如,照片和/或图片)根据用户的IPD而错位的位置时,在图像中可能定位不到适当的焦点。
解决方案
本公开的各方面旨在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至少提供下面描述的优点。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所述可穿戴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一连接单元,其中,第一显示装置被构造为提供视觉信息,在第一连接单元上形成有第一突起;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显示装置和第二连接单元,其中,第二显示装置结合到第一连接单元以沿预定方向可移动并且被构造为提供视觉信息,在第二连接单元上形成有第二突起;以及圆形板,包括螺旋凹槽并且在所述螺旋槽部的第一区域中结合到第一突起,并且在所述螺旋凹槽的与第一区域间隔开第一预定间隔的第二区域中结合到第二突起。所述圆形板可被构造为使得通过所述圆形板的旋转,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沿着所述螺旋凹槽沿预定方向移动,使得第一预定间隔可被改变为第二预定间隔,并且根据第二预定间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可调整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所述可穿戴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显示装置,被构造为提供视觉信息;第二显示装置,被布置为与第一显示装置间隔开并且被构造为提供视觉信息;以及距离调整结构,被布置在第一显示装置与第二显示装置之间,并且被构造为调整第一显示装置与第二显示装置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调整结构可包括:第一连接单元,被布置为从第一显示装置朝向第二显示装置延伸并且包括被布置为沿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第一突起;第二连接单元,被布置为从第二显示装置朝向第一显示装置延伸并且包括被布置为沿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第二突起;以及弧形板,包括螺旋凹槽,使得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在彼此间隔开的状态下被安置在所述螺旋凹槽中以便提供螺旋移动。随着弧形板旋转,被布置在所述螺旋凹槽中的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距离可变化。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包括距离调整结构的可穿戴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距离调整结构调整提供图像(诸如,照片和/或图片)的显示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对应于用户的双眼。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可穿戴电子装置能够通过调整向用户提供图像的显示装置之间的距离,来防止由光学输出装置(诸如,投影仪)提供的光路的扭曲或者防止显示装置之间的连接部的弯曲。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可穿戴电子装置能够通过根据用户的IPD调整可穿戴电子装置来消除副作用(诸如,相位失真和眩晕)。
根据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他方面、优点和显著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环境中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距离调整结构被拆卸的状态下的根据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沿另一方向查看的图3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中的距离调整结构的第一连接单元的前侧和第二连接单元的前侧的放大透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中的距离调整结构的第一连接单元的后侧和第二连接单元的后侧的放大透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结合到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第一连接单元的第一盖部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第一连接单元的后侧和第二连接单元的后侧以及圆形板的后侧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结合到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的圆形板的投影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圆形板的一侧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能够结合到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第一盖部的第二盖部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能够结合到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第二盖部的圆形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距离调整结构的操作之前的第一状态以及距离调整结构的放大图;
图14是示出通过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距离调整结构变化了长度的第二状态以及距离调整结构的放大图;
图15是示出通过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距离调整结构变化了长度的第三状态以及距离调整结构的放大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配备有距离调整结构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透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距离调整结构的后侧的一部分被放大的放大图;以及
图1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距离调整结构的前侧的一部分被放大的放大图。
在整个附图中,应当注意的是,相同的附图标号用于描述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参照附图的以下描述以帮助全面理解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以下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帮助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将被认为仅仅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在此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可省略对公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限于字面含义,而是仅用于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公开。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显而易见的是,提供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目的。
应当理解的是,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否则单数形式包括复数指代。因此,例如,对“部件表面”的引用包括对一个或更多个这样的表面的引用。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网络环境中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1,网络环境100中的电子装置101可经由第一网络198(例如,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与电子装置102进行通信,或者经由第二网络199(例如,长距离无线通信网络)与电子装置104或服务器108进行通信。根据实施例,电子装置101可经由服务器108与电子装置104进行通信。根据实施例,电子装置101可包括处理器120、存储器130、输入装置150、声音输出装置155、显示装置160、音频模块170、传感器模块176、接口177、触觉模块179、相机模块180、电力管理模块188、电池189、通信模块190、用户识别模块(SIM)196和/或天线模块19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从电子装置101中省略所述组件中的至少一个(例如,显示装置160或相机模块180),或者可将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组件添加到电子装置10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所述组件中的一些组件实现为单个集成电路。例如,可将传感器模块176(例如,指纹传感器、虹膜传感器、或照度传感器)实现为嵌入在显示装置160(例如,显示器)中。
处理器120可运行例如软件(例如,程序140)来控制电子装置101的与处理器120连接的至少一个其它组件(例如,硬件组件或软件组件),并且可执行各种数据处理或计算。根据一个实施例,作为所述数据处理或计算的至少部分,处理器120可将从另一组件(例如,传感器模块176或通信模块190)接收到的命令或数据加载到易失性存储器132中,对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132中的命令或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结果数据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4中。根据实施例,处理器120可包括主处理器121(例如,中央处理器(CPU)或应用处理器(AP))以及与主处理器121在操作上独立的或者相结合的辅助处理器123(例如,图形处理单元(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SP)、传感器中枢处理器或通信处理器(CP))。另外地或者可选择地,辅助处理器123可被适配为比主处理器121耗电更少,或者被适配为具体用于指定的功能。可将辅助处理器123实现为与主处理器121分离,或者实现为主处理器121的部分。
在主处理器121处于未激活(例如,睡眠)状态时,辅助处理器123(而非主处理器121)可控制与电子装置101的组件之中的至少一个组件(例如,显示装置160、传感器模块176或通信模块190)相关的功能或状态中的至少一些,或者在主处理器121处于激活状态(例如,运行应用)时,辅助处理器123可与主处理器121一起来控制与电子装置101的组件之中的至少一个组件(例如,显示装置160、传感器模块176或通信模块190)相关的功能或状态中的至少一些。根据实施例,可将辅助处理器123(例如,ISP或CP)实现为在功能上与辅助处理器123相关的另一组件(例如,相机模块180或通信模块190)的部分。
存储器130可存储由电子装置101的至少一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20或传感器模块176)使用的各种数据。各种数据可包括例如软件(例如,程序140)和用于与其相关的命令的输入数据或输出数据。存储器130可包括易失性存储器132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134。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内部存储器136和/或外部存储器138。
可将程序140作为软件存储在存储器130中,并且程序140可包括例如操作系统(OS)142、中间件144或应用146。
输入装置150可从电子装置101的外部(例如,用户)接收待由电子装置101的其它组件(例如,处理器120)使用的命令或数据。输入装置150可包括例如麦克风、鼠标、键盘或数字笔(例如,触控笔)。
声音输出装置155可将声音信号输出到电子装置101的外部。声音输出装置155可包括例如扬声器或接收器。扬声器可用于诸如播放多媒体或播放唱片的通用目的,接收器可用于呼入呼叫。根据实施例,可将接收器实现为与扬声器分离,或实现为扬声器的部分。
显示装置160可向电子装置101的外部(例如,用户)视觉地提供信息。显示装置160可包括例如显示器、全息装置或投影仪以及用于控制显示器、全息装置和投影仪中的相应一个的控制电路。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160可包括被适配为检测触摸的触摸电路或被适配为测量由触摸引起的力的强度的传感器电路(例如,压力传感器)。
音频模块170可以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根据实施例,音频模块170可经由输入装置150获得声音,或经由声音输出装置155或与电子装置101直接(例如,有线地)或无线地结合的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的耳机输出声音。
传感器模块176可检测电子装置101的操作状态(例如,功率或温度)或电子装置101外部的环境状态(例如,用户的状态),然后产生与检测到的状态相应的电信号或数据值。根据实施例,传感器模块176可包括例如手势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磁性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握持传感器、接近传感器、颜色传感器、红外(IR)传感器、生物特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照度传感器。
接口177可支持将用来使电子装置101与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直接(例如,有线地)或无线结合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定协议。根据实施例,接口177可包括例如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安全数字(SD)卡接口或音频接口。
连接端178可包括连接器,其中,电子装置101可经由所述连接器与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物理连接。根据实施例,连接端178可包括例如HDMI连接器、USB连接器、SD卡连接器或音频连接器(例如,耳机连接器)。
触觉模块179可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被用户经由他的触觉或动觉识别的机械刺激(例如,振动或运动)或电刺激。根据实施例,触觉模块179可包括例如电机、压电元件或电刺激器。
相机模块180可捕捉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根据实施例,相机模块180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透镜、图像传感器、图像信号处理器或闪光灯。
电力管理模块188可管理向电子装置101供应的或由电子装置101使用的电力。根据一个实施例,可将电力管理模块188实现为例如电力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至少部分。
电池189可对电子装置101的至少一个组件供电。根据实施例,电池189可包括例如不可再充电的原电池、可再充电的蓄电池、或燃料电池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通信模块190可支持在电子装置101与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4或服务器108)之间建立直接(例如,有线)通信信道或无线通信信道,并经由建立的通信信道执行通信。通信模块190可包括能够与处理器120(例如,AP)独立操作并支持直接(例如,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一个或更多个通信处理器。根据实施例,通信模块190可包括无线通信模块192(例如,蜂窝通信模块、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通信模块)或有线通信模块194(例如,局域网(LAN)通信模块或电力线通信(PLC)模块)。这些通信模块中的相应一个可经由第一网络198(例如,短距离通信网络,诸如蓝牙TM、无线保真(Wi-Fi)直连或红外数据协会(IrDA))或第二网络199(例如,长距离通信网络,诸如蜂窝网络、互联网、或计算机网络(例如,LAN或广域网(WAN)))与外部电子装置进行通信。可将这些各种类型的通信模块实现为单个组件(例如,单个芯片),或可将这些各种类型的通信模块实现为彼此分离的多个组件(例如,多个芯片)。无线通信模块192可使用存储在SIM 196中的用户信息(例如,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识别并验证通信网络(诸如第一网络198或第二网络199)中的电子装置101。
天线模块197可以向电子装置101的外部(例如,外部电子装置)发送信号和/或电力或从电子装置101的外部(例如,外部电子装置)接收信号和/或电力。根据实施例,天线模块197可包括天线,该天线包括由形成在基板(例如,PCB)中或上的导电材料或导电图案构成的辐射元件。根据实施例,天线模块197可包括多个天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例如由通信模块190(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92)从多个天线中选择适合于在通信网络(诸如第一网络198或第二网络199)中使用的通信方案的至少一个天线。然后可以经由所选择的至少一个天线在通信模块190和外部电子装置之间发送或接收信号或电力。根据实施例,除了辐射元件之外的另一组件(例如,射频集成电路(RFIC))可以被附加地形成为天线模块197的一部分。
上述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可经由外设间通信方案(例如,总线、通用输入输出(GPIO)、串行外设接口(SPI)或移动工业处理器接口(MIPI))相互连接并在它们之间通信地传送信号(例如,命令或数据)。
根据实施例,可经由与第二网络199结合的服务器108在电子装置101和外部电子装置104之间发送或接收命令或数据。电子装置102和电子装置104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与电子装置101相同类型的装置,或者是与电子装置101不同类型的装置。根据实施例,将在电子装置101运行的全部操作或一些操作可在外部电子装置102、外部电子装置104或外部电子装置108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运行。例如,如果电子装置101应该自动执行功能或服务或者应该响应于来自用户或另一装置的请求执行功能或服务,则电子装置101可请求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外部电子装置执行所述功能或服务中的至少部分,而不是运行所述功能或服务,或者电子装置101除了运行所述功能或服务以外,还可请求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外部电子装置执行所述功能或服务中的至少部分。接收到所述请求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外部电子装置可执行所述功能或服务中的所请求的所述至少部分,或者执行与所述请求相关的另外功能或另外服务,并将执行的结果传送到电子装置101。电子装置101可在对所述结果进行进一步处理的情况下或者在不对所述结果进行进一步处理的情况下将所述结果提供作为对所述请求的至少部分答复。为此,可使用例如云计算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或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技术。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电子装置之一。电子装置可包括例如便携式通信装置(例如,智能电话)、计算机装置、便携式多媒体装置、便携式医疗装置、相机、可穿戴装置或家用电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装置不限于以上所述的那些电子装置。
应该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以及在其中使用的术语并不意在将在此阐述的技术特征限制于具体实施例,而是包括针对相应实施例的各种改变、等同形式或替换形式。对于附图的描述,相似的参考标号可用来指代相似或相关的元件。将理解的是,除非相关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与项相应的单数形式的名词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事物。如这里所使用的,诸如“A或B”、“A和B中的至少一个”、“A或B中的至少一个”、“A、B或C”、“A、B和C中的至少一个”以及“A、B或C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中的每一个短语可包括在与所述多个短语中的相应一个短语中一起列举出的项中的任意一项或所有可能组合。如这里所使用的,诸如“第1”和“第2”或者“第一”和“第二”的术语可用于将相应组件与另一组件进行简单区分,并且不在其它方面(例如,重要性或顺序)限制所述组件。将理解的是,在使用了术语“可操作地”或“通信地”的情况下或者在不使用术语“可操作地”或“通信地”的情况下,如果一元件(例如,第一元件)被称为“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结合”、“结合到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连接”或“连接到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则意味着所述一元件可与所述另一元件直接(例如,有线地)连接、与所述另一元件无线连接、或经由第三元件与所述另一元件连接。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包括以硬件、软件或固件实现的单元,并可与其它术语(例如,“逻辑”、“逻辑块”、“部分”或“电路”)可互换地使用。模块可以是被适配为执行一个或更多个功能的单个集成组件或者是该单个集成组件的最小单元或部分。例如,根据实施例,可以以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形式来实现模块。
可将在此阐述的各种实施例实现为包括存储在存储介质(例如,内部存储器136或外部存储器138)中的可由机器(例如,电子装置101)读取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软件(例如,程序140)。例如,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所述机器(例如,电子装置101)的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20)可在使用或无需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组件的情况下调用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指令中的至少一个指令并运行所述至少一个指令。这使得所述机器能够操作用于根据所调用的至少一个指令执行至少一个功能。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指令可包括由编译器产生的代码或能够由解释器运行的代码。可以以非暂时性存储介质的形式来提供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术语“非暂时性”仅意味着所述存储介质是有形装置,并且不包括信号(例如,电磁波),但是该术语并不在数据被半永久性地存储在存储介质中与数据被临时存储在存储介质中之间进行区分。
根据实施例,可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和提供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作为产品在销售者和购买者之间进行交易。可以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的形式来发布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可经由应用商店(例如,PlayStoreTM)在线发布(例如,下载或上传)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可直接在两个用户装置(例如,智能电话)之间分发(例如,下载或上传)计算机程序产品。如果是在线发布的,则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至少部分可以是临时产生的,或者可将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至少部分至少临时存储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诸如制造商的服务器、应用商店的服务器或转发服务器的存储器)中。
根据各种实施例,上述组件中的每个组件(例如,模块或程序)可包括单个实体或多个实体。根据各种实施例,可省略上述组件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组件,或者可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组件。可选择地或者另外地,可将多个组件(例如,模块或程序)集成为单个组件。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各种实施例,该集成组件可仍旧按照与所述多个组件中的相应一个组件在集成之前执行一个或更多个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执行所述多个组件中的每一个组件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根据各种实施例,由模块、程序或另一组件所执行的操作可顺序地、并行地、重复地或以启发式方式来执行,或者所述操作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操作可按照不同的顺序来运行或被省略,或者可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操作。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透视图。
参照图2,电子装置101可被实现为头戴式电子装置,其中,一对显示装置350被分别安装在一对框形壳体310上,并且一对穿戴构件320分别从一对壳体310彼此平行或基本上平行地延伸。电子装置101可包括距离调整结构340以及电路板360和电池370,其中,距离调整结构340被构造为调整一对壳体之间的长度,电路板360和电池370被布置在穿戴构件320内。作为另一示例,电子装置101可包括电子装置101的穿戴构件320中的光学输出装置380(例如,投影仪)、光折射模块390(例如,棱镜)或显示模块(未示出)。图2的电子装置101的结构可部分或全部与图1的电子装置101的结构相同。
根据各种实施例,每个显示装置350可包括显示模块、投影仪或配备有触摸电路的传感器等,并且显示模块的显示器可以是透明显示器或半透明显示器。作为另一示例,显示装置350可包括窗口构件,其中,窗口构件可以是半透明玻璃或者可以是透光率可随着其着色密度的调整而被调整的构件。作为另一示例,显示装置350可包含包括波导的透镜、反射透镜等,并且透镜中的每一个可将从输出装置输出的光射向用户的眼睛。
根据各种实施例,一对壳体310可以是框架的形式,其中,框架至少部分地围绕显示装置350中的每一个的边缘,并且一对壳体310可被用作包括一般太阳镜的眼镜结构的边框。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路板360可被分别布置在一对穿戴构件320中,并且连接电路板的电路布线可被布置在一对壳体310的内部或外部。一对穿戴构件320从一对壳体310的相对端彼此平行或基本上平行地延伸,从而提供用于使得用户将电子装置101穿戴在他们的身体(例如,他们的头部)上的装置。一对穿戴构件320可被用作一般眼镜结构的镜腿。例如,一对壳体310可位于用户的面部上以将显示装置350放置为对准用户的眼睛,并且一对穿戴构件320可在用户的头部的相对侧处被佩戴在用户的耳朵上。
根据各种实施例,一对穿戴构件320可被用于包含电路板360、电池370、光学输出装置380、光折射模块390等。例如,一对穿戴构件320中的每一个可被设置有能够在其中容纳电路板360、电池370、光学输出装置380或光折射模块390的壳体结构。作为另一示例,电子装置101可在一对穿戴构件320中的每一个穿戴构件中包括电路板360、电池370、光学输出装置380和光折射模块390。作为另一示例,在布置电路板360、电池370、光学输出装置380或光折射模块390时,可考虑到电子装置101的重量分布和穿戴舒适性来进行各种修改。
根据实施例,可提供多个电路板360,其中,所述多个电路板360中的一个电路板可被提供为包括显示装置350的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和处理器的板,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被构造为调整着色密度并且处理器被构造为处理图像信息等。电路板360中的另一个电路板可被提供为安装有通信电路和各种连接器以及传感器模块(例如,图1中的传感器模块176)的电路板,其中,通信电路和各种连接器提供与用户的接口和与另一电子装置或商业通信网络的连接。作为另一示例,用于输入声音和输出声音的麦克风或扬声电话也可被布置在电路板360中的一个电路板上或与电路板360中的一个电路板相邻。然而,电路板360的电路布置及其功能不限于此,并且可根据需要进行各种调整。例如,传感器模块可被布置在电路板360中的每一个电路板上。
根据实施例,电路板360可被分别布置在穿戴构件320中。在另一示例中,传感器模块176可包括接近传感器、照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相机模块、注视跟踪器、地磁传感器、加速度计等,并且传感器模块176的各种传感器不一定必须被布置在电路板360中的一个电路板上。例如,相机模块可被布置在一对壳体310上的适当位置处,以便靠近用户的视线。传感器模块176可在监视电子装置101的使用环境等的同时,检测设置最佳使用环境所必需的关于周围环境的信息。例如,安装在传感器模块176上的照度传感器可检测环境照度,并且可提供调整显示装置350的颜色密度、亮度或分辨率所必需的信息。
根据实施例,多个电池370可被布置以便向电路板360、显示模块等提供电力,并且多个电池370可被布置在穿戴构件320中的至少一个穿戴构件中或者可被分别布置在穿戴构件320上。
根据实施例,可提供多个光学输出装置380和多个光学折射模块390,并且多个光学输出装置380和多个光学折射模块390可被布置在一对穿戴构件320中的至少一个穿戴构件中或者可被分别布置在穿戴构件320上。从光输出装置380发出的光可经由光折射模块390到达显示装置350。使用光学输出装置380的电子装置101可以是波导型或反射镜型。例如,在波导型中,从侧光输出装置(诸如,投影仪)发出的光被使用波导(诸如,棱镜)形成在显示装置上的光栅区域反射,并且可被射向用户的眼睛。作为另一示例,在反射镜型中,从光学输出装置发射的光可在用户眼睛前面的显示装置上被直接反射,以便向用户眼睛提供视觉信息。
根据实施例,可被分别布置在一对壳体310中的电路板360可通过电路布线(未示出)彼此连接。电路布线可在电路板之间提供各种控制信号和数据的发送/接收路径。电路布线可使用同轴电缆形成,并且可具有其它各种类型的传输线结构(诸如,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
根据实施例,电子装置101还可包括输入装置,其中,输入装置包括物理键或触摸板。例如,由于输入模块(诸如,电源键和触摸板)是需要用户直接接触的装置,因此它们可被暴露在电子装置101的外部。
根据各种实施例,距离调整结构340可被布置在显示装置350之间。距离调整结构340可被布置在一对壳体310之间,并且可考虑到用户的头部来调整显示装置350的间隔距离。下面将详细描述距离调整结构。
图3是示出在距离调整结构被拆卸的状态下的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展开透视图。图4是沿另一方向查看的图3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展开透视图。
参照图3和图4,可穿戴电子装置101可包括第一壳体311、第二壳体312、弧形板(例如,圆形板500)、第一盖部400和第二盖部600,其中,第一壳体311包括第一显示装置351,第二壳体312包括第二显示装置352。第一壳体311可包括第一连接单元201,第二壳体312可包括第二连接单元202。图3和图4的电子装置101的结构可部分或全部与图1的电子装置101或图2的电子装置101的结构相同。
根据各种实施例,用户可穿戴电子装置101,并且可根据用户头部的尺寸通过距离调整结构来调整第一壳体311与第二壳体312之间的距离。电子装置101的距离调整结构可包括第一连接单元201、第二连接单元202、圆形板500、第一盖部400和第二盖部600。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可被布置为彼此面对,并且可被圆形板500和第一盖部400引导以水平移动。例如,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可移动以便在水平方向上(或在不同的移动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它们之间的可调整的间隔距离可以是大约0mm至20mm。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连接单元201可被布置以便从第一壳体311的端部朝向第二壳体312延伸,并且可包括至少一个突起(例如,图6中的第一突起221)。第二连接单元202从第二壳体312的端部朝向第一壳体311延伸,并且可包括至少一个突起(例如,图6中的第二突起251)。根据实施例,第一连接单元201的前表面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前表面可包括第一盖部400的至少一部分被固定地安置的安置面,并且第一连接单元201的后表面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后表面可包括第二盖部600和/或圆形板500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固定地安置的安置面。
根据各种实施例,当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被布置为彼此接触时,在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中心区域中形成开口203,并且第二盖部600的凸台611可穿过开口203,以便支撑第一盖部400和圆形板500。
根据各种实施例,圆形板500可包括被布置为面对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第一表面510以及被布置为面对第二盖部600的第二表面520。例如,第一表面510可包括螺旋凹槽(例如,图10中的凹槽511),并且可包括能够与第一连接单元201的第一突起22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第二突起251接合的区域。作为另一示例,圆形板500可包括在圆形板500的中心的通孔530,并且可与第二盖部600结合。第二盖部600的凸台611可通过通孔530连接到第一盖部400。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盖部400形成为覆盖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中的每一个的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保护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使不被暴露到外部。作为另一示例,第一盖部400可形成为包围第一连接单元201的侧表面和/或第二连接单元202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第一盖部400可形成为包围第一连接单元201和/或第二连接单元202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便阻碍第一连接单元201和/或第二连接单元202在沿水平方向移动时沿除了水平方向之外的方向运动。
第一盖部400可包括引导槽和止动件(例如,图7中的引导槽421a和引导槽421b以及止动件422a和止动件422b),其中,引导槽和止动件被构造为当第一连接器201与第二连接器202之间的间隔距离变化时引导第一连接器201和第二连接器202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引导线211、引导线212和引导线213(例如,图5中的引导线211、引导线212和引导线213)可沿着第一盖部400的引导槽沿水平方向移动,并且可被抑制在沿除了水平方向之外的方向运动。引导线可限制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竖直移动。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二盖部600可形成为覆盖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中的每一个的后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保护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使不被暴露到外部。作为另一示例,第二盖部600可形成为包围第一连接单元201的侧表面和/或第二连接单元202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第二盖部600可形成为包围第一连接单元201和/或第二连接单元202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便阻碍第二连接单元201和/或第二连接单元202在沿水平方向移动时沿除了水平方向之外的方向运动。
第二盖部600可包括至少一个凸台611,其中,凸台611可穿过圆形板500中的通孔530和开口203,以便连接到第一盖部400。第二盖部60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钩631,并且可结合到第一盖部400以便支撑被布置在其中的圆形板500。
下面将详细描述距离调整结构的各个组件。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中的距离调整结构的第一连接单元的前侧和第二连接单元的前侧的放大透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中的距离调整结构的第一连接单元的后侧和第二连接单元的后侧的放大透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结合到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第一连接单元的第一盖部的透视图。
参照图5至图7,电子装置101可包括第一壳体311、第二壳体312和第一盖部400,其中,第一壳体311包括第一连接单元201,第二壳体312包括第二连接单元202。图5至图7的电子装置101的结构可部分或全部与图2至图4的电子装置101的结构相同。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可被布置以便彼此面对,并且可被圆形板500和第一盖部400引导以沿水平方向移动。例如,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可移动以便在水平方向上(或在不同的移动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它们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是0mm至20mm。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连接单元201可被布置以便从第一壳体311的端部朝向第二壳体312延伸,并且可以以板状被提供。第一连接单元201可包括面对前侧的第一前部210和面对后侧的第一后部220。作为另一示例,第一连接单元201可包括第一侧部230,其中,第一侧部230包围第一前部210和第一后部220之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实施例,第一前部210可包括向前侧突起的至少一个第一引导线211、第一引导线212或第一引导线213。第一引导线211、第一引导线212或第一引导线213可从第一连接单元201的端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可与第一盖部400结合,以便引导第一连接单元201沿水平方向(+P或-P)的移动。例如,可提供多个第一引导线211、第一引导线212和第一引导线213,其中,多个第一引导线211、第一引导线212和第一引导线213可包括第(1-1)引导线211、第(1-2)引导线212和第(1-3)引导线213,其中,第(1-1)引导线被布置在上端区域中,第(1-3)引导线213被布置在下端区域中,第(1-2)引导线212被布置在第(1-1)引导线211与第(1-3)引导线213之间。
根据实施例,第(1-1)引导线211和第(1-3)引导线213可与形成在第一盖部400中的引导槽421a或引导槽421b接触,以便当第一连接单元201水平移动时帮助第一连接单元201往复滑动而不晃动。作为另一示例,第(1-2)引导线212可与形成在第一盖部400中的引导槽(例如,止动件422a)接触,以便在预定间隔距离内移动的同时提供无晃动的水平移动。
根据实施例,第(1-1)引导线211、第(1-2)引导线212和第(1-3)引导线213可具有不同的宽度和不同的长度,并且可被排列为与形成在第二连接单元202中的第二引导线241、第二引导线242和第二引导线243分别相应。然而,第一引导线211、第一引导线212和第一引导线213的数量不限于三个。通过设计改变,可通过调整第一引导线的宽度和长度来提供一个第一引导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第一引导线。
根据实施例,第一后部220可包括向后侧突起的至少一个第一突起221。第一突起221可结合到圆形板(例如,图10中的圆形板500),以便为第一连接单元201提供稳定的移动。例如,第一突起221可在被插入到形成在圆形板500中的螺旋凹槽511的区域中并被安置在螺旋凹槽511的区域中的状态下移动。第一突起221可相对于第二突起251沿水平方向(+P或-P)移动。例如,第一突起221可响应于圆形板500的旋转而移动。第一突起221在螺旋凹槽511中的安置位置可以是可变的。
根据实施例,圆形板500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且被安置在螺旋凹槽511中的第一突起221可沿着螺旋凹槽511在圆形板500中移动。例如,当圆形板500沿第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旋转时,被安置在螺旋凹槽511中的第一突起221的位置沿着螺旋凹槽511从圆形板500的中心区域变化到边缘区域,从而可增加第一连接单元201相对于第二连接单元202的间隔距离。作为另一示例,当圆形板500沿第二方向(例如,逆时针)旋转时,被安置在螺旋凹槽511中的第一突起221的位置沿着螺旋凹槽511从圆形板500的边缘区域变化到中心区域,从而可减小第一连接单元201相对于第二连接单元202的间隔距离。
根据实施例,第一突起221可被布置在第一后部220上。例如,第一突起221可被布置为与第一前部210的第(1-2)引导线212相对,并且可形成为具有与圆形板500中的螺旋凹槽511相应的厚度。
根据实施例,第一突起221可与第一后部220的侧端被间隔开第一距离(例如,图9中的第一距离L1)。第一距离L1可以是第一突起221被安置在圆形板500中的螺旋凹槽511中的距离,并且可不同于形成在第二连接单元202上的第二突起251与第二后部250的侧端被间隔开的第二距离(例如,图9中的第二距离L2)。例如,圆形板500中的螺旋凹槽511可具有螺旋形状,并且第一突起221和第二突起251可被设置在彼此不相应的位置处,以便被安置在凹槽形状中。根据实施例,举例说明了一个第一突起221被设置在第一后部220上,但不限于此。通过设计改变,两个或更多个第一突起221可以以各种形状被设置以被安置和被支撑在圆形板500中的螺旋凹槽511中。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连接单元201还可包括能够向第二壳体312暴露的第一侧部230,并且第一侧部230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槽231。第一侧部230可根据第一连接单元201与第二连接单元202之间的距离调整来与第二连接单元202的第二侧部260接触,或者可根据第一连接单元201与第二连接单元202之间的距离调整来与第二连接单元202的第二侧部260间隔开。
根据实施例,形成在第一侧部230中的第一凹槽231可结合到第二连接单元202的第二侧部260中的第二凹槽261,以便形成单个闭合开口203。开口203可被布置以便穿过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并且可提供形成被第二盖部(例如,图3中的第二盖部600)中的凸台(例如,图3中的凸台611)插入的空间。例如,第二盖部600的凸台611可通过穿过圆形板500的中心的通孔530并穿过开口203而结合到第一盖部400。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二连接单元202可被布置以便从第二壳体312的端部朝向第一壳体311延伸,并且可以以板状被设置。第二连接单元202可包括面对前侧的第二前部240和面对后侧的第二后部250。作为另一示例,第二连接单元202可包括第二侧部260,其中,第二侧部260包围第二前部240和第二后部250之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实施例,第二前部240可包括向前侧突出的至少一个第二引导线241、第二引导线242或第二引导线243。第二引导线241、第二引导线242或第二引导线243可从第二连接单元202的端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可与第一盖部400结合,以便引导第二连接单元202沿水平方向(+P或-P)的移动。例如,可提供多个第二引导线241、第二引导线242和第二引导线243,其中,多个第二引导线241、第二引导线242和第二引导线243可包括第(2-1)引导线241、第(2-2)引导线242和第(2-3)引导线,其中,第(2-1)引导线241被布置在上端区域中,第(2-3)引导线243被布置在下端区域中,第(2-2)引导线242被布置在第(2-1)引导线241与第(2-3)引导线243之间。
根据实施例,第(2-1)引导线241和第(2-3)引导线243可与形成在第一盖部400中的引导槽421a或引导槽421b接触,以便当第二连接单元202水平移动时帮助第二连接单元202往复滑动而不晃动。作为另一示例,第(2-2)引导线242可与形成在第一盖部400中的引导槽或止动件(例如,止动件422b)接触,以便在预定间隔距离内移动的同时提供无晃动的水平移动。
根据实施例,第(2-1)引导线241、第(2-2)引导线242和第(2-3)引导线243可具有不同的宽度和不同的长度,并且可被排列为与第一引导线211、第一引导线212和第一引导线213分别相应。例如,第(2-1)引导线241可被布置为响应于距离调整结构的水平移动而与第(1-1)引导线211接触或间隔开。作为另一示例,第(2-3)引导线243可被布置为响应于距离调整结构的水平移动而与第(1-3)引导线213接触或间隔开。作为另一示例,第(2-2)引导线242和第(1-2)引导线212可被布置为使得第(2-2)引导线242与第(1-2)引导线212之间的间隔距离可变,但第(2-2)引导线242和第(1-2)引导线212不响应于距离调整结构的水平移动而彼此接触。然而,第二引导线241、第二引导线242和第二引导线243的数量不限于三个。通过设计改变,可通过调整第一引导线的宽度和长度来提供一个第一引导线或两个或更多个第一引导线。
根据实施例,第二后部250可包括向后突出的至少一个第二突起251。第二突起251可结合到圆形板500,以便为第二连接单元202提供稳定的移动。例如,第二突起251可在被插入到形成在圆形板500中的螺旋凹槽511的区域中并被安置在螺旋凹槽511的区域中的状态下移动。第二突起251可相对于第一突起221沿水平方向(+P或-P)移动,并且第二突起251可响应于圆形板500的旋转而移动。第二突起251在螺旋凹槽511中的安置位置可以是可变的。
根据实施例,圆形板500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且被安置在螺旋凹槽511中的第二突起251可沿着螺旋凹槽511在圆形板500中移动。例如,当圆形板500沿第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旋转时,被安置在螺旋凹槽511中的第二突起251的位置沿着螺旋凹槽511从圆形板500的中心区域变化到边缘区域,从而可增加第二连接单元202相对于第一连接单元201的间隔距离。作为另一示例,当圆形板500沿第二方向(例如,逆时针)旋转时,被安置在螺旋凹槽511中的第二突起251的位置沿着螺旋凹槽511从圆形板500的边缘区域变化到中心区域,从而可减小第二连接单元202相对于第一连接单元201的间隔距离。
根据实施例,第二突起251可被布置在第二后部250上。例如,第二突起251可被布置为与第二前部240的第(2-2)引导线242相对,并且可形成为具有与圆形板500中的螺旋凹槽511相应的厚度。
根据实施例,第二突起251可与第二后部250的侧端被间隔开第二距离L2。第二距离L2可以是第二突起251被安置在圆形板500中的螺旋凹槽511中的距离,并且可不同于形成在第一连接单元201上的第一突起221与第一后部220的侧端被间隔开的第一距离L1。例如,圆形板500中的螺旋凹槽511可具有螺旋形状,并且第二突起251和第一突起221可被设置在彼此不相应的位置处,以便被安置在凹槽形状中。根据实施例,举例说明了一个第二突起251设置在第二后部250上,但不限于此。通过设计改变,两个或更多个第二突起251可以以各种形状被设置以被安置和被支撑在圆形板500中的螺旋凹槽511中。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二连接单元202可包括能够向第一壳体311暴露的第二侧部260,并且第二侧部260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261。第二侧部260可根据第二连接单元202与第一连接单元201之间的距离调整来与第一连接单元201的第一侧部230接触,或者可根据第二连接单元202和第一连接单元201之间的距离调整来与第一连接单元201的第一侧部230间隔开。
根据实施例,形成在第二侧部260中的带开口的第二凹槽261可结合到第一连接单元201的第一侧部230中的第一凹槽231,以便形成单个闭合开口203。开口203可被布置为穿过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并且可提供被第二盖部600中形成的凸台611插入的空间。例如,第二盖部600的凸台611可通过穿过圆形板500的中心的通孔530并穿过开口203而结合到第一盖部400。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盖部400可覆盖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引导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移动。根据实施例,第一盖部400可被制造为具有能够同时覆盖第一连接单元201的前表面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前表面的区域。作为另一示例,第一盖部400可被制造为具有能够同时覆盖第一连接单元201的上端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上端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或者第一连接单元201的下端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下端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
根据实施例,第一盖部400可包括第一表面410、第二表面420和第三侧表面430,其中,第一表面410暴露到电子装置101的外部,第二表面420面对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第三侧表面430从第一表面410后面突出。第一表面410可覆盖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使得第一连接单元201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至少一部分不暴露到外部。第二表面420可包括朝向第一表面410凹陷的至少一个引导槽421a和421b以及止动件422a或止动件422b。
根据实施例,多个引导槽421a和421b可形成在第二表面420中。例如,第一引导槽421a可形成在第二表面420的上端区域中,并且第二引导槽421b可形成在第二表面420的下端区域中。作为另一示例,第三引导槽或第三止动件422a或第三引导槽或第三止动件422b可被布置在第一引导槽421a与第二引导槽421b之间。
根据实施例,第一引导槽421a以能够一致地覆盖第一连接单元201的第(1-1)引导线21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第(2-1)引导线241的尺寸形成。例如,第一引导槽421a的一部分与第(1-1)引导线211接触,以在第一连接单元201水平移动时帮助第一连接单元201往复滑动而不晃动。作为另一示例,第一引导槽421a的另一部分与第(2-1)引导线241接触,以在第二连接单元202水平移动时帮助第二连接单元202往复滑动而不晃动。
根据实施例,第二引导槽421b以能够一致地覆盖第一连接单元201的第(1-3)引导线213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第(2-3)引导线243的尺寸形成。例如,第二引导槽421b的一部分与第(1-3)引导线213接触,以在第一连接单元201水平移动时帮助第一连接单元201往复滑动而不晃动。例如,第二引导槽421b的一部分与第(2-3)引导线243接触,以在第二连接单元202水平移动时帮助第二连接单元202往复滑动而不晃动。
根据实施例,多个第三引导槽(例如,止动件422a和止动件422b)可被设置在第二表面420中并且可被排列在同一条线上。当第(1-2)引导线212和/或第(2-2)引导线242水平移动时,第三引导槽(例如,止动件422a和止动件422b)可帮助第(1-2)引导线212和/或第(2-2)引导线242往复滑动而不晃动。作为另一示例,第三引导槽(例如,止动件422a和止动件422b)可被用作止动件。例如,止动件422a和止动件422b可包括第一止动件422a和第二止动件422b,其中,第一止动件422a与第二止动件422b在第二表面420的中心区域彼此间隔开。第一止动件422a和第二止动件422b可具有比第一引导槽421a或第二引导槽421b更小的长度。
根据实施例,第一止动件422a可形成在与第一连接单元201的第(1-2)引导线212相应的位置处,并且可被制造为闭合的凹槽形状,以便限制第(1-2)引导线212的水平移动。作为另一示例,第二止动件422b可形成在与第二连接单元202的第(2-2)引导线242相应的位置处,并且可被制造为闭合的凹槽形状,以便限制第(2-2)引导线242的水平移动。
根据实施例,第一盖部400的侧表面430与第二盖部600一起覆盖第一连接单元201的上端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上端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或者第一连接单元201的下端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下端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盖部400的上端处的侧表面430可包括弧形凹槽431,其中,弧形凹槽431用于使得用户容易地触摸圆形板500的暴露到上端的部分。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第一连接单元的后侧和第二连接单元的后侧以及圆形板的后侧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结合到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的圆形板的投影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圆形板的一侧的透视图。
参照图8至图10,电子装置101可包括第一壳体311、第二壳体312、第一盖部400和圆形板500,其中,第一壳体311包括第一连接单元201,第二壳体312包括第二连接单元202。图8至图10的电子装置101的结构可部分或全部与图5至图7的电子装置101的结构相同。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可被布置为彼此面对,并且可由圆形板500引导以沿水平方向(+P或-P)移动。例如,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可移动以便在水平方向上(或在不同的移动方向上)彼此被间隔开,并且它们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是0mm至20mm。
根据各种实施例,圆形板500包括第一表面510、第二表面520和通孔530,其中,第一表面510被布置为面对前侧,第二表面520被布置为面对后侧并且与第一表面510具有相同的面积,通孔530穿过圆形板500的中心。圆形板500的第一表面510可越过在圆形板500与第一盖部(例如,图3中的第一盖部400)之间的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面对第一盖部并且第二表面520可面对第二盖部(例如,图3中的第二盖部600)。
根据实施例,圆形板500的第一表面510可包括螺旋凹槽511。螺旋凹槽511可被制成具有与第一突起221和第二突起251相应的深度和宽度,并且当第一突起221和第二突起251沿着凹槽旋转时,螺旋凹槽511可使得第一突起221和第二突起251稳定地移动。
根据实施例,螺旋凹槽511的第一区域S1可与第一突起221接合,螺旋凹槽511的与第一区域S1被间隔开预定间隔的第二区域S2可与第二突起251接合。例如,圆形板500可被构造为使得通过圆形板500的旋转,第一突起221和第二突起251可沿着螺旋凹槽511沿预定方向移动,使得第一预定间隔可被改变为第二预定间隔。根据第二预定间隔,可调整第一壳体311与第二壳体312之间的距离。
根据各种实施例,螺旋凹槽511的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可响应于圆形板500的旋转而变化。根据实施例,圆形板500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且与第一突起221相应的第一区域S1可在圆形板500中沿着螺旋凹槽511移动。例如,当圆形板500沿第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旋转时,与第一突起221相应的第一区域S1的位置沿着螺旋凹槽511从圆形板500的中心区域变化到边缘区域,从而可增加第一连接单元201相对于第二连接单元202的间隔距离。作为另一示例,当圆形板500沿第二方向(例如,逆时针)旋转时,与第一突起221相应的第一区域S1的位置沿着螺旋凹槽511从圆形板500的边缘区域变化到中心区域,从而可减小第一连接单元201相对于第二连接单元202的间隔距离。根据实施例,圆形板500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且与第二突起251相应的第二区域S2可沿着螺旋凹槽511在圆形板500中移动。例如,当圆形板500沿第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旋转时,与第二突起251相应的第二区域S2的位置沿着螺旋凹槽511从圆形板500的中心区域变化到边缘区域,从而可增加第二连接单元202相对于第一连接单元201的间隔距离。作为另一示例,当圆形板500沿第二方向(例如,逆时针)旋转时,与第二突起251相应的第二区域S2的位置沿着螺旋凹槽511从圆形板500的边缘区域变化到中心区域,从而可减小第二连接单元202相对于第一连接单元201的间隔距离。
根据实施例,圆形板500的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可被布置在距圆形板500的通孔530不同的距离处。例如,由于螺旋凹槽511不具有被布置在距通孔530相同距离处的区域,所以通过旋转而变化的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始终被布置在不同位置处,从而形成与通孔530的不同间隔距离。
根据各种实施例,圆形板500的第二表面520可以是平坦的,并且可被安置在第二盖部600的安置面上。作为另一示例,圆形板500的一部分可通过被布置在第二盖部600的上方向上的开口被暴露,并且用户可用手指触摸圆形板500以便旋转圆形板500。根据实施例,螺旋凹槽511或圆形板500还可包括棘爪或其它摩擦特征(未示出),使得在用户释放圆形板500之后牢固地保持第一突起221和第二突起251的位置。
根据各种实施例,圆形板500中的通孔530可与第二盖部的凸台611的中心布置在同一条线上,并且可防止在旋转时从凸台611脱离。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能够结合到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第一盖部的第二盖部的俯视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能够结合到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第二盖部的圆形板的展开透视图。
参照图11和图12,电子装置101可包括第一壳体311、第二壳体312、第一盖部400、圆形板500和第二盖部600,其中,第一壳体311包括第一连接单元(例如,图8中的第一连接单元201),第二壳体312包括第二连接单元(例如,图8中的第二连接单元202)。图11和图12的电子装置101的结构可部分或全部与图2至图7的电子装置101的结构相同。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二盖部600可覆盖第一连接单元201、第二连接部202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圆形板500并且可支撑圆形板500的旋转运动。第二盖部600可形成为具有与第一盖部400的区域相应的区域。
根据实施例,第二盖部600可包括第一表面610、第二表面620和侧表面630,其中,第一表面610面对圆形板500,第二表面620暴露到电子装置101的外部,侧表面630从第二表面620向前突出。第一表面610可覆盖圆形板500,使得圆形板500的至少一部分不暴露到外部。第二表面620可包括朝向第一表面610突出的凸台611,并且侧表面630可包括能够与第一盖部400接合的钩(或多个钩)631。
根据实施例,第一表面610可包括圆形板500能够被安置的安置面612,并且凸台611可被装配到圆形板500中的通孔530。与凸台611结合的圆形板500可以以凸台611为旋转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根据实施例,凸台611可穿过圆形板500中的通孔530,以连接到由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部件202形成的张开或闭合的开口。例如,第二盖部600的凸台611的中心可与圆形板500中的通孔530的中心以及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开口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线上。
根据实施例,侧表面630可从第一表面610向前侧突起,并且至少一个钩631可被布置在侧表面630的端部。钩631可面对第一盖部400的侧表面以被装配到第一盖部400的侧表面上。作为另一示例,侧表面630的中心区域可被设置有开口632,并且圆形板500可通过开口632暴露到外部。露出的圆形板500的至少一部分可被用户使用手指等旋转。
图13是示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距离调整结构在操作之前的第一状态和距离调整结构的放大图。图14是示出通过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距离调整结构变化了长度的第二状态和距离调整结构的放大图。图15是示出通过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距离调整结构变化了长度的第三状态和距离调整结构的放大图。
参照图13至图15,可穿戴电子装置101可包括距离调整结构340,其中,距离调整结构340可包括第一壳体311、第二壳体312、第一盖部400和圆形板500,其中,第一壳体311包括第一连接单元201,第二壳体312包括第二连接单元202。为了清楚地示出操作状态,图13至图15示出了投影图,其中,示出了排除第二盖部600的结构和圆形板500中的螺旋凹槽511。图13至图15的电子装置101的结构可部分或全部与图2至图12的电子装置101的结构相同。
根据各种实施例,在电子装置101中,第一壳体311和第二壳体312可随着圆形板500旋转彼此被间隔开。例如,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可移动以便在水平方向(+P或-P)上(或在不同的移动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它们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是0mm至20mm。
根据实施例,第一壳体311可包括朝向第二壳体312延伸的第一连接单元201,并且第二壳体312可包括朝向第一壳体311延伸的第二连接单元202。圆形板500可包括螺旋凹槽511。
根据实施例,第一连接单元201的端部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端部可彼此接触或者可彼此间隔开。形成在第一连接单元201上的第一突起221可被布置在螺旋凹槽511的第一区域S1中,第二突起251可被布置在螺旋凹槽511的第二区域S2中,其中,第二区域S2与第一区域S1被间隔开第一预定间隔T1。螺旋凹槽511的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可通过旋转而改变。例如,第一区域S1是被布置第一突起221的区域,并且可根据圆形板500的旋转而变化为第(1-1)区域S11、第(1-2)区域S12、第(1-3)区域S13。作为另一示例,第二区域S2是被布置第二突起251的区域,并且可根据圆形板500的旋转而变化为第(2-1)区域S21、第(2-2)区域S22和第(2-3)区域S23。
参照图13,第一壳体311和第二壳体312处于它们彼此不间隔开的状态。形成在第一连接单元201上的第一突起221可被布置在螺旋凹槽511的第(1-1)区域S11中,并且第二突起251可被布置在螺旋凹槽511的第(2-1)区域S21中。
参照图14,第一壳体311和第二壳体312可通过圆形板500的旋转而彼此间隔开。例如,第一连接单元201的第一突起22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第二突起251之间的距离可从图13的第一预定间隔T1变化为第二预定间隔T2。第二预定间隔T2可大于第一预定间隔T1。
根据实施例,圆形板500可旋转,并且响应于圆形板500的旋转,螺旋凹槽511中的第一突起221和第二突起251被安置的区域是可变的。例如,与图13相比,圆形板500可绕参考轴线O顺时针旋转第一角度θ1。响应于此,形成在第一连接单元201上的第一突起221可被布置在螺旋凹槽511的第(1-2)区域S12中,并且第二突起251可被布置在螺旋凹槽511的第(2-2)区域S22中。作为另一示例,第一突起221和第二突起251可沿水平方向(+P或-P)移动。
参照图15,与图14相比,第一壳体311和第二壳体312可通过圆形板500的旋转而稍微更多地彼此间隔开。例如,第一连接单元201的第一突起22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的第二突起251之间的距离可从图14的第二预定间隔T2变化为第三预定间隔T3。第三预定间隔T3可大于第二预定间隔T2。
根据一个实施例,圆形板500可旋转,并且响应于圆形板500的旋转,螺旋凹槽511中的第一突起221和第二突起251被安置的区域是可变的。例如,与图13相比,圆形板500可绕参考轴线O顺时针旋转第二角度θ2。响应于此,形成在第一连接单元201上的第一突起221可被布置在螺旋凹槽511的第(1-3)区域S13中,并且第二突起251可被布置在螺旋凹槽511的第(2-3)区域S23中。作为另一示例,第一突起221和第二突起251可以在水平方向(+P或-P)上移动。
连接到显示装置的第一连接单元201和第二连接单元202中的每一个的长度可通过间隔调整结构来调整,并且可根据用户头部的尺寸来校正。因此,可防止设置在光学输出装置(诸如,投影仪)中的光路的扭曲,防止显示装置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扭曲,并且消除副作用(诸如,相位失真和眩晕)。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配备有距离调整结构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透视图。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距离调整结构的后侧的一部分被放大的放大图。图1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距离调整结构的前侧的一部分被放大的放大图。
参照图16至图18,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101可以是虚拟现实相关装置,并且可包括被构造为穿戴在用户面部上的面部安装单元800。电子装置101的面部安装单元800可包括被布置在盖部单元810中的显示面板(未示出)、在盖部单元810中的显示面板(未示出)、镜筒821和镜筒822以及距离调整结构801、802、840或500。
根据各种实施例,在穿戴状态下,电子装置101可被放置为与用户的面部(例如,双眼)相应。根据实施例,电子装置101可将图像输出给用户的双眼。例如,电子装置101可包括显示面板或光学装置,其中,光学装置可包括与用户的眼睛相应的镜筒820,使得用户的左眼和右眼可识别出通过各个独立路径(例如,各个镜筒)从显示面板输出的图像。
根据各种实施例,公开了结合电子装置101的显示面板的构造,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电子装置101可以不包括显示面板,并且配备有显示装置的外部装置(诸如,移动通信终端)可以被可拆卸地设置在电子装置101中。在实施例中,当安装外部装置时,显示装置(例如,被安装在电子装置上的显示装置)可被放置为面对用户的双眼,其中,光学装置被插置在显示装置与双眼之间。外部装置可再现在其中(或者从外部电子装置接收到)的多媒体内容等,或者可执行游戏,并且可通过光学装置向用户的双眼提供输出屏幕。
根据实施例,光学装置可被安装在显示面板上,并且可包括一对镜筒821和822以及至少一个透镜821a或822a,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透镜821a或822a被安装在镜筒821和822中的每一个上。考虑到用户的眼睛与显示面板(或被安装的电子装置的显示装置)之间的距离,在镜筒821或822中设置的透镜821a和822a的类型和数量被不同地设计和组合。根据实施例,镜筒820中的每一个可被布置为与用户的左眼和右眼两者相应,并且可将从显示面板输出的图像引导到用户的眼睛。
根据各种实施例,用户可穿戴可穿戴电子装置101,并且可根据用户头部的尺寸通过距离调整结构来调整眼睛之间的距离。电子装置101的距离调整结构可包括第一连接单元801、第二连接单元802、圆形板500和引导构件840。图16和图18的电子装置101的第一连接单元801、第二连接单元802和圆形板500的结构可与图1的电子装置101以及图2至图12的第一连接单元201、第二连接单元202和圆形板500的结构部分或全部相同。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连接单元801和第二连接单元802可被布置以便彼此面对,并且可被圆形板500和引导构件840引导沿水平方向(+P或-P)移动。例如,第一连接单元801和第二连接单元802可移动以便从第一连接单元801的一个面和第二连接单元802的一个面被布置为彼此接触的状态在水平方向(+P或-P)上彼此间隔开,并且第一连接单元801和第二连接单元802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是0mm至20mm。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连接单元801可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从镜筒821(例如,第一壳体)的端部朝向第二镜筒822(例如,第二壳体)延伸,并且可包括至少一个突起(例如,第一突起831)。第二连接单元802可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从第二镜筒822的端部朝向第一镜筒821延伸,并且可包括至少一个突起(例如,第二突起832)。根据实施例,引导构件840可被布置为穿过第一连接单元801和第二连接单元802,并且可具有轴结构。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连接单元801和第二连接单元802可被布置为彼此接触或彼此间隔开,并且第一连接单元801和第二连接单元802中的每一个的一个面可支撑圆形板500。
根据各种实施例,圆形板500可包括被布置为面对第一连接单元801和第二连接单元802的第一表面510。例如,第一表面510可包括螺旋凹槽511,并且可包括能够与第一连接单元801的第一突起831和第二连接单元802的第二突起832接合的区域。图10的圆形板500的结构可适用于圆形板500的具体构造。
根据各种实施例,引导构件840可被布置为穿过第一连接单元801,以连接到第二连接单元802,并且穿过第二连接单元802。当第一连接单元801和第二连接单元802之间的间隔距离可变时,引导构件840可引导第一连接单元801和第二连接单元802沿水平方向(+P或-P)可移动。
根据实施例,被布置为面向第一连接单元801的后侧的第一后部801a可包括向后侧突出的至少一个第一突起831。第一突起831可结合到圆形板500,以便为第一连接单元801提供稳定的移动。例如,第一突起831可在被插入到形成在圆形板500中的螺旋凹槽511的区域中并被安置在螺旋凹槽511的区域中的状态下移动。第一突起831可相对于第二突起832沿水平方向移动,并且圆形板500可响应于第一突起831的移动而旋转。第一突起831在螺旋凹槽511中的安置位置可以是可变的。
根据实施例,圆形板500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且被安置在螺旋凹槽511中的第一突起831可沿着螺旋凹槽511在圆形板500中移动。例如,当圆形板500沿第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旋转时,被安置在螺旋凹槽511中的第一突起831的位置沿着螺旋凹槽511从圆形板500的中心区域变化到边缘区域,从而可增加第一连接单元201相对于第二连接单元202的间隔距离。作为另一示例,当圆形板500沿第二方向(例如,逆时针)旋转时,被安置在螺旋凹槽511中的第一突起831的位置沿着螺旋凹槽511从圆形板500的边缘区域变化到中心区域,从而可减小第一连接单元201相对于第二连接单元202的间隔距离。
根据实施例,被布置为面向第二连接单元802的后侧的第二后部802a可包括向后侧突出的至少一个第二突起832。第二突起832可结合到圆形板500,以便为第二连接单元802提供稳定的移动。例如,第二突起832可在被插入到形成在圆形板500中的螺旋凹槽511的区域中并被安置在螺旋凹槽511的区域中的状态下移动。第二突起832可相对于第一突起831沿水平方向移动,并且圆形板500可响应于第二突起832的移动而旋转。第二突起832在螺旋凹槽511中的安置位置可以是可变的。
根据实施例,圆形板500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且安置在螺旋凹槽511中的第二突起832可以沿着螺旋凹槽511在圆形板500中移动。例如,当圆形板500沿第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旋转时,被安置在螺旋凹槽511中的第二突起832的位置沿着螺旋凹槽511从圆形板500的中心区域变化到边缘区域,从而可增加第二连接单元202相对于第一连接单元201的间隔距离。作为另一示例,当圆形板500沿第二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被安置在螺旋凹槽511中的第二突起832的位置沿着螺旋凹槽511从圆形板500的边缘区域变化到中心区域,从而可减小第二连接单元202相对于第一连接单元201的间隔距离。
根据在此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穿戴电子装置可包括:第一壳体(例如,图3中的第一壳体311),包括第一显示装置(例如,图3中的第一显示装置351)和第一连接单元(例如,图3中的第一连接单元201),其中,第一显示装置被构造为提供视觉信息,在第一连接单元上形成有第一突起(例如,图4中的第一突起221);第二壳体(例如,图3中的第二壳体312),包括第二显示装置(例如,图3中的第二显示装置352)和第二连接单元(例如,图3中的第二连接单元202),其中,第二显示装置结合到第一连接单元以沿预定方向可移动并且被构造为提供视觉信息,在第二连接单元上形成有第二突起(例如,图4中的第二突起251);以及包括螺旋凹槽(例如,图9中的螺旋凹槽511)的圆形板(例如,图3中的圆形板500),其中,圆形板在凹槽的第一区域(例如,图9中的第一区域S1)中结合到第一突起,并且在与第一区域被间隔开第一预定间隔(例如,图13中的第一预定间隔T1)的第二区域(例如,图9中的第二区域S2)中结合到第二突起。圆形板可被构造为使得通过圆形板的旋转,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沿着凹槽沿预定方向移动,使得第一预定间隔可被改变为第二预定间隔(例如,图14中的第二预定间隔T2),并且根据第二预定间隔,第一壳体311和第二壳体312之间的距离是可调整的。
根据各种实施例,随着圆形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长度变化,第一预定间隔可被改变为第二预定间隔。
根据各种实施例,从第一连接单元的面对第二壳体的端部到第一突起可形成第一距离(例如,图9中的第一距离L1),并且从第二连接单元的面对第一壳体的端部到第二突起可形成第二距离(例如,图9中的第二距离L2)。
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可彼此不同。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被布置为与预定轴对齐,并且随着第一壳体的端部与第二壳体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被调整,第一显示装置与第二显示装置之间的距离可调整。
根据各种实施例,可沿关于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长度方向的水平方向执行从第一预定间隔到第二预定间隔的改变,其中,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被彼此平行或基本上平行地布置。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还可包括第一盖部(例如,图4中的第一盖部400),其中,第一盖部面对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并且被布置为包围第一连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连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盖部可包括:至少一个引导槽(例如,图7中的引导槽421a或引导槽421b),形成在面对第一连接单元或第二连接单元的一个表面中并且被构造为引导第一连接单元或第二连接单元的移动;以及止动件(例如,图7中的止动件422a或止动件422b),被布置为与引导槽间隔开并且被构造为限制第一连接单元或第二连接单元的移动。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连接单元可包括:第一前部(例如,图5中的第一前部210),包括朝向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突出的至少一条第一引导线(例如,图5中的第一引导线211、第一引导线212或第一引导线213);第一后部(例如,图6中的第一后部220),包括朝向电子装置的第二表面突出的第一突起,其中,第二表面与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相反;以及第一侧部(例如,图5中的侧部230),被布置为面对第二壳体,并且具有形成在第一侧部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第一凹槽(例如,图5中的第一凹槽231)。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引导线可包括:第(1-1)引导线(例如,图5中的第(1-1)引导线211),被布置在第一前部的上端区域或下端区域中,并且与第一盖部的所述引导槽接合,以便引导第一连接单元在预定方向上的滑动运动;以及第(1-2)引导线(例如,图5中的第(1-2)引导线212),被布置为与第(1-1)引导线间隔开,并且与第一盖部的止动件接合,以便限制第一连接单元的移动距离。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二连接单元可包括:第二前部(例如,图5中的第二前部240),包括朝向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突出的至少一条第二引导线(例如,图5中的第二引导线241、第二引导线242或第二引导线243);第二后部(例如,图6中的第二后部250),包括朝向电子装置的第二表面突出的第二突起,其中,第二表面与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相反;以及第二侧部(例如,图5中的侧部260),被布置为面对第一壳体,并且具有形成在第二侧部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第二凹槽(例如,图5中的第二凹槽261)。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二引导线可包括:第(2-1)引导线(例如,图5中的第(2-1)引导线241),被布置在第二前部的上端区域或下端区域中,并且第(2-1)引导线241与第一盖部的引导槽接合,以便引导第二连接单元在预定方向上的滑动运动;以及第(2-2)引导线(例如,图5中的第(2-2)引导线242),被布置为与第(2-1)引导线间隔开,并且与第一盖部的止动件接合,以便限制第二连接单元的移动距离。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连接单元的第一凹槽和第二连接单元的第二凹槽彼此结合,以便形成闭合线的开口(例如,图3的开口203)。
根据各种实施例,所述圆形板和第一盖部可被布置为越过所述圆形板与第一盖部之间的第一连接单元的第一后部和第二连接单元的第二后部彼此面对,并且所述圆形板可包括通孔(例如,图4中的通孔530),其中,所述通孔被布置在螺旋凹槽的中心并形成为穿过所述圆形板。
根据各种实施例,螺旋凹槽可以以恒定宽度延伸,并所述且圆形板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布置为暴露到电子装置的外部,因此使得用户触摸并旋转圆形板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还可包括第二盖部(例如,图3中的第二盖部600),其中,第二盖部面对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并且被布置为包围所述圆形板的至少一部分。第二盖部可包括:凸台(例如,图12中的凸台611),被布置为穿过所述圆形板并且朝向第一盖部延伸;至少一个钩(例如,图12中的钩631),被构造为与第一盖部结合;以及开口(例如,图12中的开口632),形成在上端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以便暴露所述圆形板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二盖部的凸台、所述圆形板中的所述通孔以及由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形成的开口的中心可被排列在同一条线上。
根据在此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可包括:第一显示装置,被构造为提供视觉信息;第二显示装置,被布置为与第一显示装置间隔开并且被构造为提供视觉信息;以及距离调整结构,被布置在第一显示装置与第二显示装置之间,并且被构造为调整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调整结构可包括:第一连接单元,被布置为从第一显示装置朝向第二显示装置延伸并且包括第一突起,其中,第一突起被布置为沿与所述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第二连接单元,被布置为从第二显示装置朝向第一显示装置延伸并且包括第二突起,其中,第二突起被布置为沿与所述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以及弧形板,包括螺旋凹槽,使得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在彼此被间隔开的状态下被安置在所述螺旋凹槽中,以便提供螺旋运动。随着弧形板旋转,被布置在螺旋凹槽中的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距离可变化。
根据各种实施例,从第一连接单元的面对第二显示装置的端部到第一突起形成第一距离,并且从第二连接单元的面对第一显示装置的端部到第二突起形成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可彼此不同。
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一连接单元的一个表面和第二连接单元的一个表面彼此面对,并且随着弧形板旋转,第一连接单元与第二连接单元之间的距离可从第一预定距离被调整到第二预定距离。
根据各种实施例,所述电子装置还可包括第一盖部,其中,第一盖部面对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并且被布置为包围第一连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连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盖部可包括:至少一个引导槽,形成在第一盖部的面对第一连接单元或第二连接单元的前表面部中,并且被构造为引导第一连接单元或第二连接单元的移动;以及止动件,被布置为与所述引导槽间隔开并且被构造为限制第一连接单元或第二连接单元的移动。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装置还可包括引导构件(例如,图16中的轴840),其中,所述引导构件具有被布置为穿过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的轴形状,并且被构造为引导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的水平移动。
虽然已经参照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其中,可根据用户头部的尺寸通过调整向用户提供图像的各个显示装置之间的距离来调整所述可穿戴电子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可穿戴电子装置通过调整向用户提供图像的各个显示装置之间的距离来防止在光学输出装置(诸如,投影仪)中提供的光路的扭曲。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其中,通过调整向用户提供图像的各个显示装置之间的距离,显示装置能够在与用户的眼睛的焦点相应的位置处输出图像。

Claims (15)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和包括第一突起的第一连接单元;
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显示装置和包括第二突起的第二连接单元,并且结合到第一连接单元以能够沿预定方向移动;以及
圆形板,包括螺旋凹槽,并且在所述螺旋凹槽的第一区域中结合到第一突起并且在所述螺旋凹槽的与第一区域间隔开的第二区域中结合到第二突起,
其中,所述圆形板被构造为能够旋转以使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移动,使得通过所述圆形板的旋转,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沿着所述螺旋凹槽沿所述预定方向移动以调整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圆形板还被构造为使得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间隔随着所述圆形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变化而被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第一连接单元的面对第二壳体的端部与第一突起之间的第一距离不同于第二连接单元的面对第一壳体的端部与第二突起之间的第二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被布置为与预定轴对齐,并且
其中,随着第一壳体的端部与第二壳体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被调整,第一显示装置与第二装置之间的距离是可调整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间隔沿关于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长度方向的水平方向被改变,其中,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被彼此平行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
第一盖部,面对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并且被布置为包围第一连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连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第一盖部包括:
至少一个引导槽,形成在第一盖部的面对第一连接单元或第二连接单元的一个表面中,并且被构造为引导第一连接单元或第二连接单元的移动;以及
止动件,被布置为与所述引导槽间隔开并且被构造为限制第一连接单元或第二连接单元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第一连接单元包括:
第一前部,包括朝向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第一引导线;
第一后部,朝向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二表面突出,其中,第二表面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相反;以及
第一侧部,被布置为面对第二壳体,并且包括形成在第一侧部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第一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引导线包括:
第(1-1)引导线,被布置在第一前部的上端区域或下端区域中,并且与第一盖部的所述引导槽接合,被构造为引导第一连接单元在预定方向上的滑动移动;以及
第(1-2)引导线,被布置为与所述第(1-1)引导线间隔开,并且与第一盖部的所述止动件接合,被构造为限制第一连接单元的移动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第二连接单元包括:
第二前部,包括朝向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第二引导线;
第二后部,朝向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二表面突出,其中,第二表面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相反;以及
第二侧部,被布置为面对第一壳体,并且包括形成在第二侧部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第二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引导线包括:
第(2-1)引导线,被布置在第二前部的上端区域或下端区域中,并且与第一盖部的所述引导槽接合,被构造为引导第二连接单元在预定方向上的滑动移动;以及
第(2-2)引导线,被布置为与所述第(2-1)引导线间隔开,并且与第一盖部的所述止动件接合,被构造为限制第二连接单元的移动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第一连接单元的第一凹槽与第二连接单元的第二凹槽彼此结合,并且被构造为形成闭合线的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圆形板和第一盖部被布置为越过所述圆形板与第一盖部之间的第一连接单元的第一后部和第二连接单元的第二后部彼此面对,并且
其中,所述圆形板包括通孔,其中,所述通孔被布置在所述螺旋凹槽的中心并且被形成为穿过所述圆形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螺旋凹槽以恒定宽度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圆形板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为暴露在所述电子装置的外部,并且被构造为允许用户触摸并旋转所述圆形板的至少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
第二盖部,被布置为面对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二表面并且包围所述圆形板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第二盖部包括:
凸台,被布置为穿过所述圆形板并且朝向第一盖部延伸,
至少一个钩,被构造为与第一盖部结合,以及
开口,形成在所述上端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并且被构造为暴露所述圆形板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第二盖部的所述凸台、所述圆形板中的所述通孔以及由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形成的所述开口的中心被排列在同一条线上。
15.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装置,被构造为提供视觉信息;
第二显示装置,被构造为与第一显示装置间隔开并且被构造为提供视觉信息;以及
距离调整结构,被布置在第一显示装置与第二显示装置之间,被构造为调整第一显示装置与第二显示装置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距离调整结构包括:
第一连接单元,被布置为从第一显示装置朝向第二显示装置延伸并且包括第一突起,其中,第一突起被布置为沿与该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
第二连接单元,被布置为从第二显示装置朝向第一显示装置延伸并且包括第二突起,其中,第二突起被布置为沿与该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以及
弧形板,包括螺旋凹槽,使得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在彼此间隔开的状态下被安置所述螺旋凹槽中以便提供螺旋移动,并且
其中,随着所述弧形板旋转,被布置在所述螺旋凹槽中的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距离变化。
CN201980023957.9A 2018-04-13 2019-04-04 一种能够调整壳体之间的距离的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19369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43409 2018-04-13
KR1020180043409A KR20190119892A (ko) 2018-04-13 2018-04-13 복수의 하우징들 간의 간격을 조절할 수 있는 전자 장치
PCT/KR2019/004007 WO2019198979A1 (en) 2018-04-13 2019-04-04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adjusting distance between housing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6913A true CN111936913A (zh) 2020-11-13

Family

ID=68160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3957.9A Pending CN111936913A (zh) 2018-04-13 2019-04-04 一种能够调整壳体之间的距离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6558B2 (zh)
EP (1) EP3729180B1 (zh)
KR (1) KR20190119892A (zh)
CN (1) CN111936913A (zh)
WO (1) WO201919897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3392A (zh) * 2021-04-23 2021-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3093391A (zh) * 2021-04-23 2021-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3093390A (zh) * 2021-04-23 2021-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18949B1 (en) * 2019-01-29 2020-07-21 Vargo Technologies Oy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CN110879469A (zh) * 2019-10-31 2020-03-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13835224A (zh) * 2020-06-08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
EP4204897B1 (en) * 2020-09-29 2024-08-14 Google LLC Fitting mechanisms for eyewear with visible displays and accomodation of wearer anatomy
US11874471B2 (en) * 2020-11-23 2024-0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heat radiating member
CN112433388B (zh) * 2020-12-02 2022-04-08 浙江天明眼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防辐射抗疲劳眼镜
KR20220163740A (ko) * 2021-06-03 2022-1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70825A1 (en) * 2001-01-24 2004-04-15 Nicholas Charlesworth Stereoscopic viewing apparatus
CN1813213A (zh) * 2003-04-25 2006-08-02 微型光学公司 双目镜观察系统
CN1908729A (zh) * 2006-08-17 2007-02-07 欧以良 防止佩带头佩式眼镜显示器视疲劳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0976067Y (zh) * 2006-06-23 2007-11-14 贾怀昌 带瞳距调节功能的眼镜显示器
CN104932103A (zh) * 2015-06-02 2015-09-23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头戴显示器
CN204832689U (zh) * 2015-08-19 2015-12-02 海南虚幻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瞳距可调节虚拟现实眼镜
CN105278106A (zh) * 2014-07-01 2016-01-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5829953A (zh) * 2013-10-16 2016-08-03 奇跃公司 具有可调节的瞳距的虚拟或增强现实头戴设备
CN205581406U (zh) * 2015-12-29 2016-09-14 上海乐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
CN105938251A (zh) * 2016-06-05 2016-09-14 深圳市中幼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虚拟现实眼镜
CN205844634U (zh) * 2016-06-22 2016-12-28 贾怀昌 一种可调瞳距的ar光学模组及应用其的眼镜显示器
CN106483661A (zh) * 2016-11-24 2017-03-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瞳距调节机构及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
US20170237977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The Void, LLC Head mount display with automatic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adjust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38654A (ja) * 2010-12-24 2012-07-19 Sony Corp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CN106019602B (zh) * 2016-08-03 2018-03-30 深圳酷酷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设备
CN206348526U (zh) * 2016-11-24 2017-07-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瞳距调节机构及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70825A1 (en) * 2001-01-24 2004-04-15 Nicholas Charlesworth Stereoscopic viewing apparatus
CN1813213A (zh) * 2003-04-25 2006-08-02 微型光学公司 双目镜观察系统
CN200976067Y (zh) * 2006-06-23 2007-11-14 贾怀昌 带瞳距调节功能的眼镜显示器
CN1908729A (zh) * 2006-08-17 2007-02-07 欧以良 防止佩带头佩式眼镜显示器视疲劳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829953A (zh) * 2013-10-16 2016-08-03 奇跃公司 具有可调节的瞳距的虚拟或增强现实头戴设备
CN105278106A (zh) * 2014-07-01 2016-01-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4932103A (zh) * 2015-06-02 2015-09-23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头戴显示器
CN204832689U (zh) * 2015-08-19 2015-12-02 海南虚幻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瞳距可调节虚拟现实眼镜
CN205581406U (zh) * 2015-12-29 2016-09-14 上海乐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
US20170237977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The Void, LLC Head mount display with automatic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adjustment
CN105938251A (zh) * 2016-06-05 2016-09-14 深圳市中幼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虚拟现实眼镜
CN205844634U (zh) * 2016-06-22 2016-12-28 贾怀昌 一种可调瞳距的ar光学模组及应用其的眼镜显示器
CN106483661A (zh) * 2016-11-24 2017-03-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瞳距调节机构及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3392A (zh) * 2021-04-23 2021-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3093391A (zh) * 2021-04-23 2021-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3093390A (zh) * 2021-04-23 2021-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98979A1 (en) 2019-10-17
KR20190119892A (ko) 2019-10-23
US10976558B2 (en) 2021-04-13
EP3729180A1 (en) 2020-10-28
US20190317331A1 (en) 2019-10-17
EP3729180A4 (en) 2021-03-03
EP3729180B1 (en) 2025-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29180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adjusting distance between housings
EP4022880B1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0099198B (zh) 相机模块
KR102768948B1 (ko)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KR102734308B1 (ko) 방열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153137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display and hinge structure
KR20210015468A (ko) 자석을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CN114303114B (zh) 包括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KR102722363B1 (ko) 부품 적층 실장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989924B2 (en) Head-mounted electronic device
US1175803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haptic actuator
CN119678121A (zh) 用于显示虚拟对象的可穿戴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240103289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path thereof
US20230034288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KR102678669B1 (ko) 폴더블 전자 장치의 케이스
US20240407137A1 (e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EP393354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upport member
US20230204985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48888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component tray
KR20210066440A (ko) 가이드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220390752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164413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50237889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plurality of hinge structures
US2023008660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coustic actuator
KR20250115293A (ko)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