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925598B - 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25598B
CN111925598B CN202011029273.0A CN202011029273A CN111925598B CN 111925598 B CN111925598 B CN 111925598B CN 202011029273 A CN202011029273 A CN 202011029273A CN 111925598 B CN111925598 B CN 1119255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atch
resistant agent
polypropylene
silicone
composit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92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25598A (zh
Inventor
赵鹏伟
袁绍彦
陈延安
陈桂吉
孙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ingfa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ingfa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ingfa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ingfa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292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255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25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5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25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55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4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06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 C08L2207/062HDP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组分包括:聚丙烯、增韧弹性体、滑石粉、耐划伤剂、黑种、抗氧剂、耐候剂。本发明通过加入耐划伤剂,不但能使常温下复合材料保持很好的耐划伤性能,而且在高温存放后耐划伤性能无损失,依然能保持很好的耐划伤性能,复合材料还可以保持良好的综合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汽车仪表板、门板等内饰大型零部件。

Description

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丙烯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树脂与其他通用热塑性树脂相比,具有相对密度小、价格低、加工性能好以及综合性能良好等优点,但聚丙烯也存在刚性差、成型收缩率大等缺点。常常会加入滑石粉等填充物进行改性,提高聚丙烯的刚性,并降低收缩率,但是滑石粉的加入会使材料的耐划伤性能变差,在客户体验越来越被重视的汽车行业,亟需解决方案。
汽车用装饰零件均要进行高温存放实验,并且实际使用中,也存在高温环境,在一定温度下存放一定时间,材料的耐划伤性能衰减非常明显。一般情况下加入常规的耐划伤剂可以实现较好的常温下抗划伤效果,但是对高温存放后的抗划伤无改善。
CN109749249A公开了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需要通过脂肪酸酯协同硅酮类耐划伤剂提高材料的划伤性能,可实现聚丙烯常温下良好的耐划伤效果,但未实现高温存放后耐划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克服现有高温存放后耐划伤效果差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原料组分包括:
聚丙烯 40%-75 %;
增韧弹性体 5%-10 %;
滑石粉 10%-30%;
耐划伤剂 5%-10%;
黑种 1%-1.5 %;
抗氧剂 0.2%-0.4%;
耐候剂 0.2%-0.4%;
其中耐划伤剂以包含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硅酮类耐划伤剂为原料,通过挤出造粒获得。
所述聚丙烯为共聚聚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40-60g/10min,测试条件为230℃、2.16kg;增韧弹性体为聚丁二烯橡胶、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橡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滑石粉的粒径为1μm-50μm,二氧化硅重量百分含量为60%-90%;所述黑种为炭黑,粒径为10-1000nm。
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中的两种复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的复配。
所述耐候剂为受阻胺类、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三嗪苄叉丙二酸酯类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耐候剂为UV-3808PP5。
所述硅酮类耐划伤剂为硅酮接枝聚丙烯类耐划伤剂,其中硅酮质量接枝率为30-70%。
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硅酮类耐划伤剂的质量比为1.5-2.5:1.5-2.5:1。
进一步地,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硅酮类耐划伤剂的质量比为2:2:1。
所述耐划伤剂以包含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硅酮类耐划伤剂为原料,通过挤出造粒获得,其中挤出造粒工艺具体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75-185℃、190-200℃、190-200℃、190-200℃、190-200℃、190-200℃、185-195℃、185-195℃、180-190℃、180-190℃,螺杆转速为170-19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40:1。
本发明的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重量百分比,将聚丙烯、增韧弹性体、滑石粉、耐划伤剂、黑种、抗氧剂、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挤出、冷却、造粒,得到聚丙烯复合材料。
所述混合均匀具体为: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高速混合机的温度为60-70℃、混合机的转速为120-140转/分钟。
所述挤出具体工艺参数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75-185℃、190-200℃、190-200℃、190-200℃、190-200℃、190-200℃、185-195℃、185-195℃、180-190℃、180-190℃,螺杆转速为170-19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40:1。
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应用,如汽车、家电、门板等其他大面积装饰零件。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通过添加耐划伤剂,可实现常温存放下聚丙烯复合材料良好的耐划伤性能;
(2)本发明制备的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通过添加耐划伤剂,首次提出高温存放下,也可实现聚丙烯复合材料良好的耐划伤性能;
(3)本发明制备的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可广泛用于汽车、家电等其他大面积装饰零件;
(4)本发明中通过将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硅酮类耐划伤剂复配并结合挤出造粒得到耐划伤剂,并且加入本发明体系中,最终得到抗高温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不仅仅在常温条件下,在高达150℃条件下,存放500h后仍能保持较好的耐划伤性能,另外本发明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注:上述所指耐划伤剂为以包含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硅酮类耐划伤剂为原料,通过挤出造粒获得,其中硅酮类耐划伤剂为硅酮接枝聚丙烯类耐划伤剂,其中硅酮质量接枝率为30-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1)原料来源:
共聚聚丙烯:聚丙烯BX3900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60g/10min测试条件为230℃、2.16kg,厂家埃克森;
弹性体:POE ENGAGE 7467 ,厂家:陶氏化学;
滑石粉:777A 添原(3000目滑石粉);
炭黑:PLASBLAK PE2772 KF 卡博特;
抗氧剂A:抗氧剂1010 巴斯夫;
抗氧剂B:抗氧剂168 巴斯夫;
耐候剂:UV-3808PP5 氰特;
酰胺类耐划伤剂(NR001-2) 市售;
硅酮类耐划伤剂A(HMB-0221)市售;
硅酮类耐划伤剂B(MB50-001)市售;
耐划伤剂A:将市售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硅酮类耐划伤剂A按照质量比例2:2:1混合,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其中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其中硅酮类耐划伤剂A,为硅酮接枝聚丙烯类耐划伤剂,硅酮质量接枝率为50%,高密度聚乙烯为HDPE DMDA8008,厂家兰州石化;低密度聚乙烯为LDPE 2426H,厂家为中海壳牌。
耐划伤剂B:将市售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硅酮类耐划伤剂A,按照质量比例5:5:1混合,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其中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其中硅酮类耐划伤剂A,为硅酮接枝聚丙烯类耐划伤剂,硅酮质量接枝率为50%,高密度聚乙烯为HDPE DMDA8008,厂家兰州石化;低密度聚乙烯为LDPE 2426H,厂家为中海壳牌。
耐划伤剂C:将市售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硅酮类耐划伤剂B按照质量比例2:2:1混合,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其中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其中硅酮类耐划伤剂B,无接枝率,高密度聚乙烯为HDPE DMDA8008,厂家兰州石化;低密度聚乙烯为LDPE 2426H,厂家为中海壳牌。
(2)测试标准和方法:
拉伸强度 测试方法ISO 527 拉伸速度50mm/min;
弯曲模量 测试方法ISO 178 弯曲速度2mm/min;
缺口冲击 测试方法ISO 179 板锤能量为1J;
耐划伤 测试方法PV3952 载荷为10N,划伤速度1000mm/min,划头直径为10mm。
实施例1
将重量份为73.4份的共聚聚丙烯,10份的弹性体,5份的耐划伤剂A,10份的滑石粉,1份的炭黑,0.2份抗氧剂A,0.2份抗氧剂B,0.2份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机的温度为63℃、混合机的转速为130转/分钟,接着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造粒、装包。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
实施例2
将重量份为61.4份的共聚聚丙烯,10份的弹性体,7份的耐划伤剂A,20份的滑石粉,1份的炭黑,0.2份抗氧剂A,0.2份抗氧剂B,0.2份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机的温度为63℃、混合机的转速为130转/分钟,接着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造粒、装包。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
实施例3
将重量份为48.4份的共聚聚丙烯,10份的弹性体,10份的耐划伤剂A,30份的滑石粉,1份的炭黑,0.2份抗氧剂A,0.2份抗氧剂B,0.2份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机的温度为63℃、混合机的转速为130转/分钟,接着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造粒、装包。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
对比例1
将重量份为77.4份的共聚聚丙烯,10份的弹性体,1份的酰胺类耐划伤剂(NR001-2),10份的滑石粉,1份的炭黑,0.2份抗氧剂A,0.2份抗氧剂B,0.2份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机的温度为63℃、混合机的转速为130转/分钟,接着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造粒、装包。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
对比例2
将重量份为67份的共聚聚丙烯,10份的弹性体,1.4份的酰胺类耐划伤剂(NR001-2),20份的滑石粉,1份的炭黑,0.2份抗氧剂A,0.2份抗氧剂B,0.2份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机的温度为63℃、混合机的转速为130转/分钟,接着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造粒、装包。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
对比例3
将重量份为56.4份的共聚聚丙烯,10份的弹性体,2份的酰胺类耐划伤剂(NR001-2),30份的滑石粉,1份的炭黑,0.2份抗氧剂A,0.2份抗氧剂B,0.2份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机的温度为63℃、混合机的转速为130转/分钟,接着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造粒、装包。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
对比例4
将重量份为77.4份的共聚聚丙烯,10份的弹性体,1份的硅酮类耐划伤剂A,10份的滑石粉,1份的炭黑,0.2份抗氧剂A,0.2份抗氧剂B,0.2份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机的温度为63℃、混合机的转速为130转/分钟,接着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造粒、装包。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
对比例5
将重量份为67份的共聚聚丙烯,10份的弹性体,1.4份的硅酮类耐划伤剂A,20份的滑石粉,1份的炭黑,0.2份抗氧剂A,0.2份抗氧剂B,0.2份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机的温度为63℃、混合机的转速为130转/分钟,接着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造粒、装包。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
对比例6
将重量份为56.4份的共聚聚丙烯,10份的弹性体,2份的硅酮类耐划伤剂A,30份的滑石粉,1份的炭黑,0.2份抗氧剂A,0.2份抗氧剂B,0.2份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机的温度为63℃、混合机的转速为130转/分钟,接着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造粒、装包。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
对比例7
将重量份为73.4份的共聚聚丙烯,10份的弹性体,2份高密度聚乙烯、2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份硅酮类耐划伤剂A,10份的滑石粉,1份的炭黑,0.2份抗氧剂A,0.2份抗氧剂B,0.2份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机的温度为63℃、混合机的转速为130转/分钟,接着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造粒、装包。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
对比例8
将重量份为73.4份的共聚聚丙烯,10份的弹性体,5份的耐划伤剂B,10份的滑石粉,1份的炭黑,0.2份抗氧剂A,0.2份抗氧剂B,0.2份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机的温度为63℃、混合机的转速为130转/分钟,接着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造粒、装包。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
对比例9
将重量份为77.4份的共聚聚丙烯,10份的弹性体,1份的硅酮类耐划伤剂B,10份的滑石粉,1份的炭黑,0.2份抗氧剂A,0.2份抗氧剂B,0.2份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机的温度为63℃、混合机的转速为130转/分钟,接着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造粒、装包。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
对比例10
将重量份为73.4份的共聚聚丙烯,10份的弹性体,5份的耐划伤剂C,10份的滑石粉,1份的炭黑,0.2份抗氧剂A,0.2份抗氧剂B,0.2份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机的温度为63℃、混合机的转速为130转/分钟,接着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造粒、装包。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
对比例11
将重量份为61.4份的共聚聚丙烯,10份的弹性体,7份的耐划伤剂C,20份的滑石粉,1份的炭黑,0.2份抗氧剂A,0.2份抗氧剂B,0.2份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机的温度为63℃、混合机的转速为130转/分钟,接着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造粒、装包。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
对比例12
将重量份为48.4份的共聚聚丙烯,10份的弹性体,10份的耐划伤剂C,30份的滑石粉,1份的炭黑,0.2份抗氧剂A,0.2份抗氧剂B,0.2份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其中,混合机的温度为63℃、混合机的转速为130转/分钟,接着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造粒、装包。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80℃、195℃、195℃、195℃、195℃、195℃、190℃、190℃、185℃、185℃,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为40:1。
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12进行基础性能测试,并根据大众的PV3952测试材料的耐划伤性能,结果如表所示,其中表1为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的性能测试结果,表2为对比例5-12的性能测试结果。
表1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的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134252DEST_PATH_IMAGE001
表2对比例5-12的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467144DEST_PATH_IMAGE002
从以上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4中,可明显看出,在低含量滑石粉填充体系中,加入本发明的耐划伤剂A,和常规的酰胺类和硅酮类耐划伤剂对比,在常温存放24h后,耐划伤剂A的耐划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酰胺类和硅酮类耐划伤剂,在常温、100℃、150℃存放500h后,耐划伤性能的保持率方面,耐划伤剂A的加入使材料的耐划伤性能基本无损失,而常规的酰胺类和硅酮类耐划伤剂,无论在常温还是高温存放后,划伤性能衰减非常明显,不能满足正常的汽车装饰件要求。并且耐划伤剂A的加入,对材料其他综合性能无影响。
从以上实施例2、对比例2、对比例5中,可明显看出,在中含量滑石粉填充体系中,加入本发明的耐划伤剂A,和常规的酰胺类和硅酮类耐划伤剂对比,在常温存放24h后,耐划伤剂A的耐划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酰胺类和硅酮类耐划伤剂,在常温、100℃、150℃存放500h后,耐划伤性能的保持率方面,耐划伤剂A的加入使材料的耐划伤性能基本无损失,而常规的酰胺类和硅酮类耐划伤剂,无论在常温还是高温存放后,划伤性能衰减非常明显,不能满足正常的汽车装饰件要求。并且耐划伤剂A的加入,对材料其他综合性能无影响。
从以上实施例3、对比例3、对比例6中,可明显看出,在高含量滑石粉填充体系中,加入本发明的耐划伤剂A,和常规的酰胺类和硅酮类耐划伤剂对比,在常温存放24h后,耐划伤剂A的耐划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酰胺类和硅酮类耐划伤剂,在常温、100℃、150℃存放500h后,耐划伤性能的保持率方面,耐划伤剂A的加入使材料的耐划伤性能基本无损失,而常规的酰胺类和硅酮类耐划伤剂,无论在常温还是高温存放后,划伤性能衰减非常明显,不能满足正常的汽车装饰件要求。并且耐划伤剂的加入,对材料其他综合性能无影响。
从以上实施例1和对比例7中,可明显看出,加入本发明的耐划伤剂A,和将耐划伤剂A中的各组分单独加入,在常温存放24h后,耐划伤剂A的耐划伤效果明显优于将耐划伤剂A中的各组分单独加入的效果,在常温、100℃、150℃存放500h后,耐划伤性能的保持率方面,耐划伤剂A的加入使材料的耐划伤性能基本无损失,而将耐划伤剂A中的各组分单独加入的,无论在常温还是高温存放后,划伤性能衰减非常明显,不能满足正常的汽车装饰件要求。并且耐划伤剂A的加入,对材料其他综合性能无影响。
从以上实施例1和对比例8中,可明显看出,加入本发明的耐划伤剂A,和调整比例后的耐划伤剂B,在常温存放24h后,耐划伤剂A的耐划伤效果明显优于调整比例后的耐划伤剂B,在常温、100℃、150℃存放500h后,耐划伤性能的保持率方面,耐划伤剂A的加入使材料的耐划伤性能基本无损失,而耐划伤剂B,无论在常温还是高温存放后,划伤性能衰减非常明显,不能满足正常的汽车装饰件要求。并且耐划伤剂A的加入,对材料其他综合性能无影响。
从以上实施例1和对比例9中,可明显看出,加入本发明的耐划伤剂A,和无接枝率的硅酮类耐划伤剂B,在常温存放24h后,耐划伤剂A的耐划伤效果明显优于无接枝率的硅酮类耐划伤剂B,在常温、100℃、150℃存放500h后,耐划伤性能的保持率方面,耐划伤剂A的加入使材料的耐划伤性能基本无损失,而使用无接枝率的硅酮类耐划伤剂B,无论在常温还是高温存放后,划伤性能衰减非常明显,不能满足正常的汽车装饰件要求。并且耐划伤剂A的加入,对材料其他综合性能无影响。
从以上实施例1和对比例10、对比例11和对比例12中,可明显看出,加入本发明的耐划伤剂A,和使用无接枝率的硅酮类耐划伤剂B与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制备的耐划伤剂C,在常温存放24h后,耐划伤剂A的耐划伤效果明显优于耐划伤剂C,在常温、100℃、150℃存放500h后,耐划伤性能的保持率方面,耐划伤剂A的加入使材料的耐划伤性能基本无损失,而使用耐划伤剂C,无论在常温还是高温存放后,划伤性能衰减非常明显,不能满足正常的汽车装饰件要求。并且耐划伤剂A的加入,对材料其他综合性能无影响。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采用的耐划伤剂为: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硅酮类耐划伤剂A按照质量比例1.5:2.5:1混合,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造粒工艺同实施例1。
对比例13
本发明和现有CN109749249A相比,本发明在省略了耐划伤协效剂脂肪酸酯的情况下,具有比CN109749249A相当甚至更优的耐划伤性能,并且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也具有较好的耐划伤性能。

Claims (7)

1.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原料组分包括:
聚丙烯 40%-75 %;
增韧弹性体 5%-10 %;
滑石粉 10%-30%;
耐划伤剂 5%-10%;
黑种 1%-1.5 %;
抗氧剂 0.2%-0.4%;
耐候剂 0.2%-0.4%;
其中耐划伤剂以包含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硅酮类耐划伤剂为原料,通过挤出造粒获得;其中所述硅酮类耐划伤剂为硅酮接枝聚丙烯类耐划伤剂,其中硅酮质量接枝率为30-70%;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硅酮类耐划伤剂的质量比为1.5-2.5:1.5-2.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为共聚聚丙烯;增韧弹性体为聚丁二烯橡胶、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橡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滑石粉的粒径为1μm-50μm,二氧化硅重量百分含量为60%-90%;所述黑种为炭黑,粒径为10-10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耐候剂为受阻胺类、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三嗪苄叉丙二酸酯类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硅酮类耐划伤剂的质量比为2:2:1。
5.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权利要求1所述重量百分比,将聚丙烯、增韧弹性体、滑石粉、耐划伤剂、黑种、抗氧剂、耐候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挤出、冷却、造粒,得到聚丙烯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具体工艺参数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从喂料段到机头依次为175-185℃、190-200℃、190-200℃、190-200℃、190-200℃、190-200℃、185-195℃、185-195℃、180-190℃、180-190℃,螺杆转速为170-190转/分钟,螺杆长径比≥40:1。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在汽车、家电和门板装饰零件中的应用。
CN202011029273.0A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9255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9273.0A CN111925598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9273.0A CN111925598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5598A CN111925598A (zh) 2020-11-13
CN111925598B true CN111925598B (zh) 2021-02-19

Family

ID=73333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9273.0A Active CN111925598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255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5301B (zh) * 2020-11-30 2023-06-20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专用耐划伤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12947B (zh) * 2021-10-14 2023-12-29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685899A (zh) * 2022-03-17 2022-07-01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1376A (en) * 1991-07-29 1998-03-24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Plc Scratch resistant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DE60022915T2 (de) * 2000-12-22 2006-06-29 Samsung General Chemicals Co. Ltd., Seosan Polyolefinharzzusammensetzung
CN103131086A (zh) * 2011-12-02 2013-06-05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良好外观的耐刮擦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045908A (zh) * 2014-06-10 2014-09-17 合肥会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外饰件的免喷涂抗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80076639A (ko) * 2016-12-28 2018-07-06 (재)한국건설생활환경시험연구원 내스크래치성이 개선된 자동차 내장부품용 수지 조성물
CN109111641A (zh) * 2018-08-23 2019-01-01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耐刮檫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51711A (zh) * 2018-12-26 2019-04-19 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低气味抗应力发白耐刮擦矿物填充聚丙烯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9912981A (zh) * 2019-02-25 2019-06-21 合肥创新轻质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硅酮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45818A (zh) * 2019-12-16 2020-02-28 重庆宝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耐刮擦剂母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5598A (zh) 2020-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10692B1 (ko) 업그레이드된 재활용된 폴리프로필렌-풍부 폴리올레핀 물질
CN111925598B (zh) 一种耐划伤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4878B (zh) 一种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722466B (zh) 一种高极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汽车外饰料中的应用
CN102030963B (zh) 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A2975803C (en) Toughened polyolefin and biocarbon based light-weight biocomposit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9762349B (zh)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2687A (zh) 一种低收缩率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517B (zh) Pc-abs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12947B (zh)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558665A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的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74535B (zh) 一种减震阻尼无卤阻燃增强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02222B (zh) 一种抗应力发白母粒和抗应力发白无卤膨胀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63383B (zh) 一种良触感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96991A (zh) 一种可喷涂耐低温冲击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4707505A (en)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ropylene-ethylene copolymer base resin composition
EP3632979B1 (en) Highly rigid composite resin composition with excellent tactility and heat resistance and article molded therefrom
CN112646274B (zh)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H09235419A (ja) ガラス長繊維強化ポリオレフィン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ガラス長繊維強化ポリオレフィン樹脂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591269B (zh)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钠聚合物作为表面张力改性剂的用途
CN113480806A (zh) 具有改进性能的复合树脂材料及其在汽车装饰材料中的应用
CN111286127A (zh) 一种高温下无虎皮纹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7471A (zh) 一种高表面张力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81456B (zh) 一种高硬度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1568B (zh)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