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2839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62839A CN111862839A CN202010749197.4A CN202010749197A CN111862839A CN 111862839 A CN111862839 A CN 111862839A CN 202010749197 A CN202010749197 A CN 202010749197A CN 111862839 A CN111862839 A CN 1118628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mitting diode
- light emitting
- pad
- diode element
- pixel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101100004604 Arabidopsis thaliana BP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20 organic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像素单元以及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一像素单元设置于基板的中央显示区内,且各自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接垫以及电性接合于第一接垫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在第二方向上以第一距离排列。第二像素单元设置于基板的边缘显示区内,且包括第二接垫以及电性接合于这些第二接垫的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与相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之间的第二距离等于第一距离。相邻的两个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第一接垫以第三距离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二接垫与相邻的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接垫以第四距离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且第三距离不等于第四距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有源元件基板及被转置于有源元件基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继承发光二极管的特性,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具有省电、高效率、高亮度及反应时间快等优点。此外,相较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具有色彩易调校、发光寿命长、无图像烙印等优势。因此,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被视为下一世代的显示技术。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周边设有不具显示功能的电路,因此不易实现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窄边框或无边框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多个第一像素单元以及第二像素单元。基板具有中央显示区与边缘显示区。边缘显示区位于基板的第一边缘与中央显示区之间。这些第一像素单元设置于中央显示区内,且各自包括多个第一接垫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这些第一接垫沿第一方向排列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这些第一接垫。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在第二方向上以第一距离排例。第二像素单元设置于边缘显示区内,且与多个第一像素单元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第二像素单元包括多个第二接垫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这些第二接垫沿第一方向排列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第二接垫。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与相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在第二方向上以第二距离排列,且第二距离等于第一距离。相邻的两个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第一接垫以第三距离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二接垫与相邻的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接垫以第四距离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且第三距离不等于第四距离。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位于中央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以及位于边缘显示区的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是以等间距的方式在一方向上排列。通过在此方向上排列的这些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第一接垫之间的距离不等于在此方向上排列的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二接垫与相邻的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接垫之间的距离,使两像素单元用于电路配置的可布局空间不同。据此,可增加显示装置的整体电路的设计裕度,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甚至是无边框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及图3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两局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图6的显示装置经修补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图8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显示装置经修补后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11、12、13、13R、20、21、21R:显示装置
100:基板
100a、100b、100c、100d、100e:边缘
100S:母板
BP0、BP0’、BP0A、BP1、BP2、BP2’、BP2”、BP2A、BP3:接垫
BPG0、BPG0’、BPG1、BPG2、BPG2’:接垫组
BR0、BR1、BR2、BR3:接合区
C、C’:角落
D1、D2:方向
d1~d12:距离
CDR:中央显示区
EC0、EC0’、EC0A、EC0B、EC0C、EC1、EC2、EC2A、EC2B、EC2C、EC2D、EC3、EC3A:驱动电路
LED1、LED1x、LED1r、LED2、LED2x、LED2r、LED3:发光二极管元件
L0、L0’、L0”、L1、L2、L2’、L2”:长度
PDR:边缘显示区
PU0、PU0’、PU0A、PU0B、PU0C:角落像素单元
PU1、PU1r:第一像素单元
PU2、PU2A、PU2B、PU2C、PU2Cr、PU2D:第二像素单元
PU3、PU3A:第三像素单元
RR0、RR0’、RR1、RR2、RR2’、RR2”、RR2a、RR2b、RR3:备用区
SBR:侧边接垫区
S1、S2:间距
W:宽度
I、II、III: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本质上”或“实质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考虑到所讨论的测量和与测量相关的误差的特定数量(即,测量系统的限制)。例如,“约”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例如±30%、±20%、±15%、±10%、±5%内。再者,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本质上”或“实质上”可依测量性质、切割性质或其它性质,来选择较可接受的偏差范围或标准偏差,而可不用一个标准偏差适用全部性质。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可以指物理及/或电性连接。再者,“电性连接”可为二元件间存在其它元件。
此外,诸如“下”或“底部”和“上”或“顶部”的相对术语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如图所示。应当理解,相对术语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个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的“下”侧的元件将被定向在其它元件的“上”侧。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括“下”和“上”的取向,取决于附图的特定取向。类似地,如果一个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方”或“下方”的元件将被定向为在其它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上面”或“下面”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的取向。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示范性实施方式的实例说明于所附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区域I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区域II的放大示意图。为清楚呈现起见,图1省略了图2及图3的接垫、发光二极管元件、驱动电路以及侧边接垫区SBR的示出。特别说明的是,图1至图3示出尚未从母板100S上切割出的基板100,而自母板100S切割出的基板100,其边缘大致上位于如图中标号100a、100b、100c以及100d所指的虚线处。
请参照图1及图2,显示装置10包括基板100与多个像素单元。基板100具有中央显示区CDR与边缘显示区PDR,且边缘显示区PDR位于基板100的边缘100a(或者是母板100S的边缘100e)与中央显示区CDR之间。多个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单元PU1、第二像素单元PU2以及角落像素单元PU0。第一像素单元PU1设置于基板100的中央显示区CDR。第二像素单元PU2设置于基板100的边缘显示区PDR。角落像素单元PU0设置于边缘显示区PDR的角落C。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0的材质可以是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是不透光/反射材料(例如:晶片、陶瓷或其它可适用的材料)或是其它可适用的材料。
进一步而言,像素单元包括多个接垫与发光二极管元件,且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这些接垫。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像素单元的接垫数量以及发光二极管元件的数量分别是以六个(即三组)以及三个为例进行示范性地说明,并不表示本发明以附图公开内容为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像素单元的接垫数量与发光二极管元件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调整为一个、两个或四个以上。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像素单元(例如第一像素单元PU1、第二像素单元PU2以及角落像素单元PU0)在方向D1排列的三个发光二极管元件分别为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以及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且这些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颜色可分别选自红色、绿色以及蓝色,以满足混色的需求,但不以此为限。
特别说明的是,第一像素单元PU1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在方向D1上的长度等于第二像素单元PU2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在方向D1上的长度。相似地,第一像素单元PU1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在方向D2上的长度等于第二像素单元PU2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在方向D2上的长度。也就是说,第一像素单元PU1与第二像素单元PU2的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尺寸大小都相同。
另一方面,第一像素单元PU1的多个接垫BP1在方向D1排列且在方向D2上延伸,且接垫BP1在方向D2上具有长度L1。第二像素单元PU2的多个接垫BP2在方向D1排列且在方向D2上延伸,且接垫BP2在方向D2上具有长度L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长度L1等于第二像素单元PU2的接垫BP2的长度L2,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角落像素单元PU0的接垫BP0在方向D2上具有长度L0,且接垫BP0的长度L0可选择性地等于第二像素单元PU2的接垫BP2的长度L2(或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长度L1),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像素单元(例如第一像素单元PU1、第二像素单元PU2以及角落像素单元PU0)的六个接垫可形成三个接垫组,且三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以及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分别电性接合于这三个接垫组,但不以此为限。
值得注意的是,在方向D2上排列且相邻的两个第一像素单元PU1的两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或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是以第一距离d1在方向D2上间隔设置。在方向D2上排列且相邻的第一像素单元PU1与第二像素单元PU2的两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或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是以第二距离d2在方向D2上间隔设置,且第二距离d2等于第一距离d1。
另一方面,在方向D2上排列且相邻的任两个第一像素单元PU1分别与两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或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电性接合的两个接垫组BPG1是以第三距离d3在方向D2上间隔设置。在方向D2上排列且相邻的第二像素单元PU2与第一像素单元PU1分别与两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或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电性接合的接垫组BPG2与接垫组BPG1是以第四距离d4在方向D2上间隔设置,且第三距离d3不等于第四距离d4。也就是说,第一像素单元PU1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于接垫上的接合位置不同于第二像素单元PU2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于接垫上的接合位置。
更具体地说,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具有重叠于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或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的接合区BR1以及接合区BR1以外的备用区RR1。第二像素单元PU2的接垫BP2具有重叠于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或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的接合区BR2以及接合区BR2以外的备用区RR2。应注意的是,第一像素单元PU1与第二像素单元PU2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在方向D2上都位于接垫BP1的备用区RR1与接垫BP2的备用区RR2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备用区RR1与第二像素单元PU2的接垫BP2的备用区RR2相对于这两像素单元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呈镜像配置。据此,可增加边缘显示区PDR的电路布局空间,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10的窄边框,甚至是无边框的设计。
另一方面,在方向D1上排列且相邻的两个第一像素单元PU1分别与两个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电性接合的两个接垫组BPG1是以第五距离d5间隔设置。在方向D1上排列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像素单元PU2分别与两个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电性接合的两个接垫组BPG2是以第六距离d6间隔设置,且第五距离d5等于第六距离d6。从另一观点来说,用以发出相同颜色光束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或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是以等间距的方式沿方向D1或方向D2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边缘显示区PDR的角落像素单元PU0紧邻基板100相连接的边缘100a与边缘100b。也就是说,角落像素单元PU0位于基板100的边缘100b与第二像素单元PU2之间。角落像素单元PU0包括多个接垫BP0以及电性接合于这些接垫BP0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值得注意的是,在方向D2上排列且相邻的第一像素单元PU1与角落像素单元PU0的两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或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是以第七距离d7在方向D2上间隔设置,且第七距离d7等于第一距离d1。
另一方面,在方向D2上排列且相邻的角落像素单元PU0与第一像素单元PU1分别与两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或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电性接合的接垫组BPG0与接垫组BPG1是以第八距离d8在方向D2上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此第八距离d8不等于第三距离d3,且等于第四距离d4,但不以此为限。也就是说,角落像素单元PU0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于接垫上的接合位置不同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于接垫上的接合位置。
更具体地说,角落像素单元PU0的接垫BP0具有重叠于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或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的接合区BR0以及接合区BR0以外的备用区RR0。应注意的是,角落像素单元PU0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在方向D2上都位于接垫BP1的备用区RR1与接垫BP0的备用区RR0之间。也就是说,角落像素单元PU0的接垫BP0的备用区RR0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备用区RR1相对于这两像素单元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呈镜像配置,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而言,显示装置10还可包括位于边缘显示区PDR的另一角落C’的另一个角落像素单元PU0’。此角落像素单元PU0’紧邻基板100相连接的边缘100a与边缘100c,其中边缘100c与边缘100b相对设置。也就是说,角落像素单元PU0’位于基板100的边缘100c与第二像素单元PU2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在方向D2上排列且相邻的角落像素单元PU0’与第一像素单元PU1分别与两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或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电性接合的接垫组BPG0’与接垫组BPG1是以第九距离d9在方向D2上间隔设置。此第九距离d9不等于第八距离d8,且等于第三距离d3。也就是说,角落像素单元PU0’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于接垫上的接合位置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于接垫上的接合位置相同。
更具体地说,角落像素单元PU0’的接垫BP0’的备用区RR0位于角落像素单元PU0’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与相邻的第一像素单元PU1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之间,且第一像素单元PU1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角落像素单元PU0’的接垫BP0’的备用区RR0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备用区RR1之间。也就是说,角落像素单元PU0’的接垫BP0’的备用区RR0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备用区RR1相对于两像素单元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并不呈现镜像配置。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距离d1至第九距离d9都是以两构件(例如接垫或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来界定,但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第一距离d1至第九距离d9也可以两构件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来界定。
进一步而言,像素单元还包括驱动电路。举例而言,第一像素单元PU1具有驱动电路EC1,第二像素单元PU2具有驱动电路EC2,角落像素单元PU0具有驱动电路EC0,角落像素单元PU0’具有驱动电路EC0’,且这些驱动电路可分别与对应的接垫电性连接,以提供发光二极管元件被致能时所需的电流(或电压)。驱动电路包括用以驱动像素单元的像素驱动电路。为了实现显示装置10的窄边框(或无边框)设计,第二像素单元PU2的驱动电路EC2、角落像素单元PU0的驱动电路EC0以及角落像素单元PU0’的驱动电路EC0’分别还可包括非像素驱动电路。举例来说,非像素驱动电路例如是多工器(multiplexer,MUX)、整合型栅极驱动电路(gate driver-on-array,GOA)、静电防护(ESD)线路、测试(TEST)电路或其组合。
从另一观点来说,由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备用区RR1与第二像素单元PU2的接垫BP2的备用区RR2相对于这两像素单元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呈镜像配置,可增加边缘显示区PDR的电路布局空间,以配置非像素驱动电路。据此,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10的窄边框(或无边框)设计。另一方面,于边缘显示区所增加的电路布局空间还可用以配置侧边接垫区SBR,且侧边接垫区SBR上可设有侧边接垫(side pad;未示出),此侧边接垫可电性连接至位于基板100的侧壁的导线(未示出),位于基板100设有接垫的一侧表面的信号线(例如数据线、扫描线、电源线、共通线或其它电路走线)可通过侧边接垫及位于基板100的侧壁的导线与位于基板100的另一侧表面的扇出走线(未示出)及/或芯片(未示出)电性连接。
以下将列举另一些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公开,其中相同的构件将标示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省略部分请参考前述实施例,以下不再赘述。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1与图2的显示装置10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二像素单元的接垫配置方式不同。具体而言,显示装置11的第二像素单元PU2’具有以不同方式配置的两种接垫组,例如接垫组BPG2与接垫组BPG2’。在本实施例中,接垫组BPG2’的接垫BP2’的备用区RR2’与接垫组BPG2的接垫BP2的备用区RR2分别位于第二像素单元PU2’的发光二极管元件的相对两侧。也就是说,第二像素单元PU2’的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及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位于接垫BP2的备用区RR2与接垫BP2’的备用区RR2’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像素单元PU2’的接垫BP2’的备用区RR2’与相邻的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备用区RR1相对于这两像素单元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并不呈现镜像配置。举例而言,在方向D2上排列且相邻的第二像素单元PU2A与第一像素单元PU1分别与两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或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电性接合的接垫组BPG2’与接垫组BPG1是以第十距离d10在方向D2上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此第十距离d10不等于第四距离d4,且等于第三距离d3,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电性接合于接垫组BPG2’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的发光颜色例如是红色,而电性接合于接垫组BPG2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或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的发光颜色例如是绿色或蓝色,但不以此为限。也就是说,电性接合至接垫组BPG2’的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颜色不同于电性接合至接垫组BPG2的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颜色。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像素单元PU2’的接垫BP2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相对于这两像素单元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的配置关系相似于前述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因此,详细的说明请参见前述实施例的相关段落,于此便不再重述。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备用区RR1与第二像素单元PU2’的接垫BP2的备用区RR2相对于这两像素单元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呈镜像配置,可增加边缘显示区PDR的电路布局空间。例如,第二像素单元PU2A的驱动电路EC2A的布局区域可大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驱动电路EC1的布局空间。据此,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11的窄边框,甚至是无边框的设计。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2与图2的显示装置10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二像素单元与角落像素单元的接垫长度不同。具体而言,显示装置12的第二像素单元PU2B的接垫BP2”在方向D2上的长度L2’可小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在方向D2上的长度L1。举例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接垫BP2”的长度L2’与接垫BP1的长度L1的比例是2:3,可使第二像素单元PU2B的驱动电路EC2B的可布局空间大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驱动电路EC1的可布局空间,但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可增加边缘显示区PDR的电路布局空间,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12的窄边框,甚至是无边框的设计。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角落像素单元PU0A的接垫BP0A的长度L0’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长度L1的比例也可以是2:3。也就是说,角落像素单元PU0A的接垫BP0A的长度L0’与第二像素单元PU2B的接垫BP2”的长度L2’可相同,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长度L1、第二像素单元PU2B的接垫BP2”的长度L2’以及角落像素单元PU0A的接垫BP0A的长度L0’的比例也可以是3:2:1。更具体地说,角落像素单元的接垫并未设有备用区RR0(也就是说,角落像素单元无法进行修补)。
特别一提的是,不同长度的接垫对于发光二极管元件的修补(repair)所能提供的次数也不同。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备用区RR1适于提供两次的修补,第二像素单元PU2B的接垫BP2”的备用区RR2”与角落像素单元PU0A的接垫BP0A的备用区RR0’适于提供一次的修补,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根据其他实施例,像素单元的修补次数(或接垫长度)也可根据实际的产品需求(例如工艺良率、电路设计)而调整。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图6的显示装置经修补后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3与图5的显示装置12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二像素单元与角落像素单元的接垫的配置不同。具体而言,第二像素单元PU2C包括具有不同长度的接垫BP2与接垫BP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像素单元PU2C的接垫BP2在方向D2上的长度L2”与接垫BP2”在方向D2上的长度L2’的比例可以是3:2,但不以此为限。另一方面,角落像素单元PU0B也可包括具有不同长度的接垫BP0与接垫BP0A。在本实施例中,角落像素单元PU0B的接垫BP0在方向D2上的长度L0”与接垫BP0A在方向D2上的长度L0’的比例可以是3:2,但不以此为限。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备用区RR1与第二像素单元PU2C的接垫BP2的备用区RR2(或第二像素单元PU2C的接垫BP2”的备用区RR2”)分别位于这两像素单元的发光二极管元件的相对两侧,可增加边缘显示区PDR的电路布局空间。例如,第二像素单元PU2C的驱动电路EC2C的布局区域可大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驱动电路EC1的布局空间。相似地,角落像素单元PU0B的接垫BP0的备用区RR0(或接垫BP0A的备用区RR0’)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备用区RR1分别位于这两像素单元的发光二极管元件的相对两侧,可进一步增加边缘显示区PDR的电路布局空间。例如,角落像素单元PU0B的驱动电路EC0B的布局区域可大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驱动电路EC1的布局空间。据此,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13的窄边框,甚至是无边框的设计。
进一步而言,当显示装置13的若干像素单元被检测出异常时,例如:在点灯测试的过程中,第二像素单元PU2C因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x无法被致能(即无法出光)而被判定为异常,可进行修补的步骤。修补的步骤可包括移除异常的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x以及将修补用的发光二极管元件转置(transfer)并接合到原异常的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x所接合的接垫BP2”上。请参照图7,修补后的显示装置13R,其修补后的第二像素单元PU2Cr的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r与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之间在方向D2上具有一间距S1(或偏移量),而发光二极管元件在方向D2上具有一宽度W,且此间距S1与宽度W的比值可介于0.8至1的范围,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二像素单元PU2C的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被判定为异常时,其修补后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于接垫BP2上的位置与原异常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于同一接垫BP2上的位置之间具有的间距(或偏移量)与宽度W的比值也可介于1至2的范围。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图8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请参照图8及图9,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与图1及图2的显示装置10的主要差异在于:显示装置20还包括设置于边缘显示区PDR的第三像素单元PU3。详细而言,第三像素单元PU3位于基板100的边缘100a与第二像素单元PU2之间。第三像素单元PU3的多个接垫BP3在方向D1排列且在方向D2上延伸。值得注意的是,在方向D2上排列且相邻的第二像素单元PU2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与第三像素单元的发光二极管元件是以第十一距离d11在方向D2上间隔设置,且此第十一距离d11等于第二距离d2(或第一距离d1)。
另一方面,在方向D2上排列且相邻的第二像素单元PU2与第三像素单元PU3分别与两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或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电性接合的接垫BP2是以第十二距离d12在方向D2上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此第十二距离d12不等于第四距离d4,且等于第三距离d3,但不以此为限。也就是说,第三像素单元PU3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于接垫BP3上的接合位置相同于第二像素单元PU2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于接垫BP2上的接合位置,但不同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于接垫BP1上的接合位置。
更具体地说,第三像素单元PU3的接垫BP3具有重叠于发光二极管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发光二极管元件LED2或发光二极管元件LED3)的接合区BR3以及接合区BR3以外的备用区RR3。第三像素单元PU3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在方向D2上位于接垫BP3的备用区RR3与接垫BP2的备用区RR2之间,且接垫BP2的备用区RR2在方向D2上位于第三像素单元PU3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与第二像素单元PU2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之间。也就是说,第三像素单元PU3的接垫BP3的备用区RR3与第二像素单元PU2的接垫BP2的备用区RR2相对于这两像素单元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并未呈镜像配置。
从另一观点来说,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备用区RR1与第三像素单元PU3的接垫BP3的备用区RR3(或第二像素单元PU2的接垫BP2的备用区RR2)相对于这两像素单元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呈镜像配置。据此,可增加边缘显示区PDR的电路布局空间,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20的窄边框,甚至是无边框的设计。
特别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角落像素单元PU0C的接垫BP0的备用区RR0在方向D2上位于角落像素单元PU0C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之间。也就是说,角落像素单元PU0C的接垫BP0的备用区RR0与第一像素单元PU1的接垫BP1的备用区RR1相对于这两像素单元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并未呈镜像配置。据此,可增加角落像素单元PU0C的驱动电路EC0C的可布局空间。
图10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显示装置经修补后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0,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1与图9的显示装置20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二像素单元的接垫配置方式不同。具体而言,显示装置21的第二像素单元PU2D的接垫BP2A具有两个彼此分离的备用区,分别为备用区RR2a与备用区RR2b。接垫BP2A的这两个备用区位于接合区BR2的相对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像素单元PU3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接垫BP3的备用区RR3与第二像素单元PU2D的接垫BP2A的备用区RR2a之间,且第二像素单元PU2D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接垫BP2A的备用区RR2a与备用区RR2b之间。也就是说,第三像素单元PU3的接垫BP3的备用区RR3与第二像素单元PU2D的接垫BP2A的备用区RR2a相对于这两像素单元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并未呈镜像配置。据此,可增加第三像素单元PU3A的驱动电路EC3A的可布局空间,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21的窄边框,甚至是无边框的设计。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上述接垫BP2A的配置方式,还可增加驱动电路于边缘显示区PDR内的配置弹性。
进一步而言,当显示装置21的若干像素单元被检测出异常时,例如:在点灯测试的过程中,第一像素单元PU1因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x无法被致能(即无法出光)而被判定为异常,可进行修补的步骤。修补的步骤可包括移除异常的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x以及将修补用的发光二极管元件转置(transfer)并接合到原异常的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x所接合的接垫BP1上。请参照图11,修补后的显示装置21R,其修补后的第一像素单元PU1r的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r与原异常的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x之间在方向D2上具有一间距S2(或偏移量),而发光二极管元件LED1r在方向D2上具有一宽度W,且此间距S2与宽度W的比值可介于0.8至2的范围。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位于中央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以及位于边缘显示区的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是以等间距的方式在一方向上排列。通过在此方向上排列的这些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第一接垫之间的距离不等于在此方向上排列的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二接垫与相邻的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接垫之间的距离,使两像素单元用于电路配置的可布局空间不同。据此,可增加显示装置的整体电路的设计裕度,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甚至是无边框的设计。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中央显示区与一边缘显示区,其中该边缘显示区位于该基板的一第一边缘与该中央显示区之间;
多个第一像素单元,设置于该中央显示区内,且该第一像素单元包括:
多个第一接垫,沿一第一方向排列且在一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所述第一接垫,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在该第二方向上以一第一距离排列;以及
一第二像素单元,设置于该边缘显示区内,且与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该第二像素单元包括:
多个第二接垫,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该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所述第二接垫,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与相邻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在该第二方向上以一第二距离排列,且该第二距离等于该第一距离,
其中两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一接垫以一第三距离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该第二像素单元的该第二接垫与相邻的该第一像素单元的该第一接垫以一第四距离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且该第三距离不等于该第四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像素单元的该第一接垫具有重叠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且位于该第一接垫一侧的一第一接合区以及该第一接合区以外的一第一备用区,该第二像素单元的该第二接垫具有重叠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且位于该第二接垫一侧的一第二接合区以及该第二接合区以外的一第二备用区,且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该第一接垫的该第一备用区与该第二接垫的该第二备用区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颜色相同,且为蓝色或绿色。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像素单元还包括:
多个第三接垫,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该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一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所述第三接垫,其中该第三接垫具有重叠于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且位于该第三接垫一侧的一第三接合区以及该第三接合区以外的一第三备用区,且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该第二接垫的该第二备用区与该第三接垫的该第三备用区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颜色相同,且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颜色不同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颜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颜色为红色。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一第三像素单元,设置于该边缘显示区内,该第三像素单元位于该第二像素单元与该基板的该第一边缘之间,且包括:
多个第三接垫,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该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一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所述第三接垫,
其中该第三接垫具有重叠于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且位于该第三接垫一侧的一第三接合区以及该第三接合区以外的一第三备用区,且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该第三接垫的该第三备用区与该第一接垫的该第一备用区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角落像素单元,设置于该边缘显示区内,且紧邻该基板的该第一边缘与连接该第一边缘的一第二边缘,该第一角落像素单元位于该第二边缘与该第二像素单元之间,且包括:
多个第三接垫,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该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一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所述第三接垫,且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在该第一方向上排列,
其中该第三接垫具有重叠于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且位于该第三接垫一侧的一第三接合区以及该第三接合区以外的一第三备用区,该第三备用区位于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之间,且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该第三备用区与该第一备用区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一第二角落像素单元,设置于该边缘显示区内,且紧邻该基板的该第一边缘与连接该第一边缘的一第三边缘,该第三边缘相对于该第二边缘,该第二角落像素单元位于该第三边缘与该第二像素单元之间,且包括:
多个第四接垫,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该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一第四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所述第四接垫,且该第四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在该第一方向上排列,
其中该第四接垫具有重叠于该第四发光二极管元件且位于该第四接垫一侧的一第四接合区以及该第四接合区以外的一第四备用区,且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四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该第一备用区与该第四备用区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像素单元的该第一接垫具有重叠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且位于该第一接垫一侧的一第一接合区以及该第一接合区以外的一第一备用区,该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二接垫具有重叠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一第二接合区以及位于该第二接合区相对两侧的一第二备用区与一第三备用区,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该第一备用区与该第三备用区之间,该第三备用区位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一第三像素单元,设置于该边缘显示区内,该第三像素单元位于该第二像素单元与该基板的该第一边缘之间,且包括:
多个第三接垫,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该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一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所述第三接垫,
其中该第三接垫具有重叠于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且位于该第三接垫一侧的一第三接合区以及该第三接合区以外的一第四备用区,且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该第二接垫的该第二备用区与该第三接垫的该第四备用区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接垫与该第二接垫在该第二方向上分别具有一第一长度与一第二长度,且该第一接垫的该第一长度大于该第二接垫的该第二长度。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像素单元还包括:
多个第三接垫,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该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一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所述第三接垫,其中该第二接垫与该第三接垫在该第二方向上分别具有一第一长度与一第二长度,且该第一长度不等于该第二长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像素单元还包括:
多个第三接垫,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该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一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该第三接垫,其中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在该第二方向上具有一间距,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在该第二方向上具有一宽度,且该间距与该宽度的比值介于0.8至2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像素单元还包括:
多个第三接垫,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该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一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该第三接垫,其中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在该第二方向上具有一间距,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在该第二方向上具有一宽度,且该间距与该宽度的比值介于0.8至2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一接垫是以一第五距离沿该第一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二接垫是以一第六距离沿该第一方向排列,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颜色相同,且该第五距离等于该第六距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05172A TWI717217B (zh) | 2020-02-18 | 2020-02-18 | 顯示裝置 |
TW109105172 | 2020-02-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62839A true CN111862839A (zh) | 2020-10-30 |
CN111862839B CN111862839B (zh) | 2022-01-11 |
Family
ID=72945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49197.4A Active CN111862839B (zh) | 2020-02-18 | 2020-07-30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62839B (zh) |
TW (1) | TWI71721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243743A1 (zh) * | 2023-05-26 | 2024-12-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69155A (zh) * | 2021-11-25 | 2023-05-26 |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TWI810725B (zh) * | 2021-11-26 | 2023-08-01 |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099772A1 (en) * | 2006-10-30 | 2008-05-01 | Geoffrey Wen-Tai Shuy | Light emitting diode matrix |
JP2009177117A (ja) * | 2007-12-25 | 2009-08-06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 表示装置 |
US20140217433A1 (en) * | 2010-11-22 | 2014-08-07 | Cree, Inc. | Light emitter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chips |
CN105023522A (zh) * | 2015-06-01 | 2015-11-0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修补方法 |
JP2017017319A (ja) * | 2015-07-03 | 2017-01-19 | 登美男 井上 | 半導体用基板および半導体基板への実装方法 |
US20180076234A1 (en) * | 2016-09-09 | 2018-03-15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EP3460861A2 (en) * | 2017-09-21 | 2019-03-27 | InnoLux Corporation | Display device |
CN109801936A (zh) * | 2017-11-17 | 2019-05-24 | 英属开曼群岛商镎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
CN208923121U (zh) * | 2018-11-02 | 2019-05-31 |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rgb光源器件及显示屏 |
CN110620108A (zh) * | 2018-06-20 | 2019-12-27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US20200020676A1 (en) * | 2018-07-11 | 2020-01-16 | X-Celeprint Limited | Micro-light-emitting-diode display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513334A (zh) * | 2013-09-30 | 2015-04-01 | Au Optronics Corp | 電激發光顯示面板 |
TWI511283B (zh) * | 2013-11-07 | 2015-12-01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畫素陣列基板及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
TWI596780B (zh) * | 2014-10-27 | 2017-08-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陣列基板 |
CN106210250A (zh) * | 2015-05-28 | 2016-12-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车载终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手持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2020
- 2020-02-18 TW TW109105172A patent/TWI717217B/zh active
- 2020-07-30 CN CN202010749197.4A patent/CN1118628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099772A1 (en) * | 2006-10-30 | 2008-05-01 | Geoffrey Wen-Tai Shuy | Light emitting diode matrix |
JP2009177117A (ja) * | 2007-12-25 | 2009-08-06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 表示装置 |
US20140217433A1 (en) * | 2010-11-22 | 2014-08-07 | Cree, Inc. | Light emitter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chips |
CN105023522A (zh) * | 2015-06-01 | 2015-11-0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修补方法 |
JP2017017319A (ja) * | 2015-07-03 | 2017-01-19 | 登美男 井上 | 半導体用基板および半導体基板への実装方法 |
US20180076234A1 (en) * | 2016-09-09 | 2018-03-15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EP3460861A2 (en) * | 2017-09-21 | 2019-03-27 | InnoLux Corporation | Display device |
CN109801936A (zh) * | 2017-11-17 | 2019-05-24 | 英属开曼群岛商镎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
CN110620108A (zh) * | 2018-06-20 | 2019-12-27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US20200020676A1 (en) * | 2018-07-11 | 2020-01-16 | X-Celeprint Limited | Micro-light-emitting-diode displays |
CN208923121U (zh) * | 2018-11-02 | 2019-05-31 |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rgb光源器件及显示屏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243743A1 (zh) * | 2023-05-26 | 2024-12-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33134A (zh) | 2021-09-01 |
TWI717217B (zh) | 2021-01-21 |
CN111862839B (zh) | 2022-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62334B (zh) | 顯示模組與顯示裝置 | |
CN109273436B (zh) | 显示装置 | |
CN105225628B (zh) | 显示装置、显示模块及其像素结构 | |
CN111862839A (zh) | 显示装置 | |
US11367713B2 (en) | Micro light emitting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 |
TWI742705B (zh) | 顯示裝置 | |
CN110233164B (zh) | 显示装置 | |
KR20190053347A (ko) | 엘이디 구동 유닛들이 형성된 tft 기판을 갖는 엘이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US11387387B2 (en) | Micro light emitting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2382207B (zh) | 像素阵列基板 | |
US20110157114A1 (en) |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 |
TWI708382B (zh) | 微型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 |
US11545605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 |
US20210225817A1 (en) | Micro led display panel | |
US11516919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11600221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1524930B (zh) | 显示装置 | |
US20220005780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5273677A (zh) | 显示面板、拼接显示模组以及拼接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 |
TW201601305A (zh) | 顯示裝置、顯示模組及其畫素結構 | |
US20230111709A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11338140A (zh) | 显示面板 | |
US12124660B1 (en) | Touch apparatus | |
US20230125557A1 (en) | Display module | |
US20240274614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