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8029B - 便携式切割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切割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88029B CN111788029B CN201980015372.2A CN201980015372A CN111788029B CN 111788029 B CN111788029 B CN 111788029B CN 201980015372 A CN201980015372 A CN 201980015372A CN 111788029 B CN111788029 B CN 1117880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on
- hook
- portable cutter
- notification
- suspen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5/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or with friction saw discs
- B23D45/16—Hand-held sawing devices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7/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B—SAW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7B9/00—Portable power-driven circular saws for manual ope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G—ACCESSORY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WORK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S; TOOLS FOR WORK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S; SAFETY DEVICES FOR WOOD WORKING MACHINES OR TOOLS
- B27G19/00—Safety guard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od saws; Auxiliary devices facilitating proper operation of wood saws
- B27G19/02—Safety guard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od saws; Auxiliary devices facilitating proper operation of wood saws for circular saws
- B27G19/04—Safety guard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od saws; Auxiliary devices facilitating proper operation of wood saws for circular saws for manually-operated power-driven circular sa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Sawing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可以通过连接悬吊件,诸如系绳带或类似物,来为操作者提高便利性。在本发明中,当用于连接悬吊件的连接部例如被损坏时,通过清楚地通知使用者会可靠地执行悬吊件的功能。环形通知件(43)被并入用于连接悬吊件(41)的连接部(40)。悬吊件(41)被插入连接部(40)中的连接孔和通知件(43)的两个中,以被连接。当把手部分(23)的端部(23c)由于长期使用而断掉时,通知件(43)被拉出,以便通知连接部(40)的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切割机,所述切割机用于在操作员手持并移动它时执行切割过程。
背景技术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号2006-326753和日本公开专利公报号2015-178154公开了这种类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技术,该便携式切割机设置有要钩到单独组件上的挂钩。能够通过将这个挂钩的悬吊部等等钩到例如作业场所中的脚手架或扶手或类似物上,来悬挂所述切割机。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挂钩可能容易挂到水平延伸的双端支承梁类型的杆材上,当挂钩要被挂到向上延伸的悬臂梁类型的杆材时,仍然具有改进的空间。与之替代地,常规地,诸如系绳带等等的悬吊件已连接到切割机上以便悬吊。
常规地,悬吊件的连接部可能由于长期使用等等而损坏。结果是,悬吊功能可能无法充分执行。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采取足够措施来防止未意识到这一事件的操作员使用该悬吊件。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并且目的在于,当用于连接起防掉落作用的悬吊件的连接部损坏时,通知操作员,来确保悬吊件的原始功能的执行。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上述问题能够通过以下发明的每一个来解决。第一发明是构造为通过允许旋转式切割工具切入切割材料来执行切割过程的便携式切割机,所述旋转式切割工具由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来旋转。根据第一发明,便携式切割机包括要悬吊于单独组件的悬吊部。根据第一发明,所述悬吊部构造为具有悬吊件、所述悬吊件连接的连接部以及构造为通知连接部被外力变形的通知件。
根据第一发明,当连接部由于损坏等而变形时,通过通知件来通知操作者或使用者这一事件。因此操作者能够认识到,如果操作者如常地保持使用悬吊部,则恰当功能性不可能被可靠地执行。因此,在其修理了连接部的损坏之后,能够可靠地执行防掉落功能,以允许操作者连续使用悬吊部。
第二发明是包括把手部分和把手部分后面的悬吊部的第一发明的便携式切割机,所述把手部分沿旋转式切割工具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延伸。
根据第二发明,当保持把手部分时,悬吊部不会干扰使用者,因此即使悬吊件存在,也能够防止可操作性的降低。
第三发明是根据第一或第二发明的便携式切割机,此外,连接部和通知件的其中一个或两个还包括连接孔,所述悬吊件插入所述连接孔。
根据第三发明,悬吊件被插入连接部和通知件的其中一个或两个中的连接孔,由此悬吊件与连接部或通知件卡合。
第四发明是根据第三发明的便携式切割机,此外,悬吊件被插入穿过通知件的内周侧和连接孔,以使其连接到连接部。
根据第四发明,悬吊件被插入通知件的内周侧(连接孔)中,并环绕连接件的外围,以使其连接到连接部。
第五发明是根据第三或第四发明的便携式切割机,进一步包括用作通知件的环形线。
根据第五发明,悬吊件被插入穿过通知件(环形线)的内周侧,以使其连接到连接部。
第六发明是根据第三或第四发明的便携式切割机,进一步包括沿连接部的外围的作为连接孔的U形连接孔。悬吊件被插入穿过连接孔,以使其连接到连接部。
根据第六发明,悬吊件被插入连接部的连接孔中并连接到连接部。
第七发明是根据第一至第六发明的任一项的便携式切割机,进一步包括,当连接部被外力变形时,通知件被悬吊件拉起并移动,以通知连接部的变形。
根据第七发明,当连接部由于损坏等导致变形时,被悬吊件钩挂的通知件移动以通知使用者等连接部处的变形。使用者等可以在视觉上观察到通知件位置上的变化,以确认悬吊部已经损坏或类似情况。通过暂停使用已损坏的悬吊部,避免悬吊部的原始功能无法充分执行的状态是可能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右侧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从图1的箭头(II)指示的方向看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从图1的箭头(III)指示的方向看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从图2的箭头(IV)指示的方向看的左侧视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左侧视图。该图显示了把挂钩取出到使用位置的状态。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左侧视图。该图显示了左右半部结构的左把手壳体被移除的状态。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沿图6中的(VII)-(VII)线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沿图6中的(VIII)-(VIII)线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9是把手部分的左侧视图。该图示出了左右半部结构的左把手壳体被移除的状态。该图示出了悬吊部的连接部未损坏的正常状态。
图10是把手部分的左侧视图。该图示出了左右半部结构的左把手壳体被移除的状态。该图示出了悬吊部的连接部损坏并且通知件已经被移动的状态。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右侧视图。该图示出了挂钩位于缩回位置的状态。
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从图11的箭头(XII)指示的方向看的正视图。
图1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从图11的箭头(XIII)指示的方向看的俯视图。
图1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从图12的箭头(XIV)指示的方向看的左侧视图。
图15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俯视图。该图示出了挂钩位于前方使用位置的状态。
图1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正视图。该图示出了挂钩位于前方使用位置的状态。
图1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俯视图。该图示出了挂钩位于侧面使用位置的状态。
图1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正视图。该图示出了挂钩位于侧面使用位置的状态。
图19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悬吊部的从图11的箭头(XIX)指示的方向看的后视图。
图2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悬吊部的沿图19中(XX)-(XX)线截取的横截面视图。该图示出了连接部未损坏的正常状态。
图21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悬吊部的透视图。该图示出了连接部未损坏的正常状态。
图22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悬吊部的竖直横截面视图。该图示出了连接部损坏并且通知件被移动的状态。
图2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悬吊部的透视图。该图示出了连接部损坏并且通知件已经被移动的状态。
图24是根据放置在第二实施例的悬吊部处的通知件的透视图。
图25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右侧视图。该图示出了把挂钩取出到前方位置的状态。
图26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从图25的箭头(XXVI)指示的方向看的正视图。
图2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右侧视图。该图示出了把挂钩缩回到缩回位置的状态。
图2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从图27的箭头(XXVIII)指示的方向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28来描述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图1至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1。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1是被称为尖锯切割器的手持切割机,并可以包括构造为与切割材料W相接触的底座10和被支承在底座10的上侧上的切割机主体20。底座10以矩形平板构造并与切割材料W的上表面相接触。
如图1至4所示,切割机主体20可以包括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21、圆形旋转式切割工具22和环形把手部分23。尖锯片在切割钢材时被用作旋转式切割工具22。基本上旋转式切割工具22的整个上半圆周部分(底座10的上侧范围)被覆盖有防尘固定罩24。固定罩24可以通过松开固定螺钉24a而从旋转式切割工具22的外围移除。指示旋转式切割工具22的旋转方向的箭头24b在固定罩24的右侧显示。盖部分24c设置在固定罩24的后部上并构造为排出所收集的切割碎片。
如图8所显示,电动机21经由减速齿轮部分25被耦接到固定罩24的左侧。支承臂部分25b与减速齿轮部分25的基本圆柱形的齿轮壳体25a的前部一体形成。支承臂部分25b向前延伸。支承臂部分25b的前部经由竖直摆动支承轴26a而耦接到底座10的上表面。切割机主体20由底座10的前部的上表面支承,以便能够经由竖直摆动支承轴26a竖直摆动。支承臂部分25b和竖直摆动支承轴26a组成了竖直摆动支承部分26,竖直摆动支承部分26构造为支承切割机主体20以便相对于底座10可竖直摆动。
旋转式切割工具22的下部穿过底座10的窗口部分突出到下侧。绕旋转式切割工具22的突出到底座10下侧的下部分的外围覆盖有可移动罩12。可移动罩12被配置为能够沿着旋转式切割工具22的外围打开和关闭。如图所示,当便携式切割机1在切割前进方向移动时,随着其前端与切割材料W接触,可移动罩12将相对打开。
旋转式切割工具22的突出到底座10下侧的部分切入切割材料W,以便执行切割过程。旋转式切割工具22的突出部分从底座10下侧突出的量对应于旋转式切割工具22进入切割材料W的切割深度。旋转式切割工具22的进入切割材料W的切割深度可以通过绕竖直摆动支承轴26a竖直摆动切割机主体20来调整。
如图3和图8所显示,固定罩24的后部经由深度导向27耦接到底座10的后部的上侧。被耦接到固定罩24左侧的固定螺钉轴29被插入到深度导向27的引导槽中。固定螺母29a通过对固定杆28的松开操作而从固定螺钉轴29中松开。这允许了切割深度通过绕竖直摆动支承轴26a竖直摆动切割机主体20来调整。
环形把手部分23设置在减速齿轮部分25的顶上。扳机式开关杆38设置在把手部分23的内周侧上。当用手指尖向上拉开关杆38时,主开关39被打开。当主开关39被打开时,电动机21启动。当释放开关杆38的拉起操作时,主开关39被关闭,使得电动机停止。
把手部分23的前部23a耦接到齿轮壳体25a的上部。把手部分23的前部23a从齿轮壳体25a的上部向上升起。抓握部分23b从前部23a的上部斜向后和向下延伸。抓握部分23b的后部经由电池安装部分30而耦接到齿轮壳体25a的后侧。单个电池组31安装在电池安装部分30的下侧上。用作驱动源的电动机21使用这个电池组31作为电源来运行。电池组31可以从电池安装部分30移除并充电以便重复使用。图3中的空白箭头所指示的,当可滑动地移动到右方时,电池组31被安装到电池安装部分30,当可滑动地移动到左方时,电池组31被移除。
照明器11设置在减速齿轮部分25的前方和把手部分23的前部23a的下部。照明器11明亮地照亮切割部(旋转式切割工具22到切割材料W的切入部分),使得促进切割作业,例如黑暗场所的切割作业。
如图7和图8所显示,用于电动机21的电机壳体21a被拧到减速齿轮部分25的齿轮壳体25a。无刷电机用于电动机21。将环形定子21b沿着电机壳体21a的内周侧固定,而将转子21c可旋转地支承在定子21b的内周侧上。冷却扇21e附接到电机轴21d,所述电机轴21d耦接到转子21c。随着冷却扇21e被电动机21旋转,将环境空气引入穿过电机壳体21a的后部中形成的吸口21f。被引入穿过吸口21f的环境空气流到电机壳体21a中的右方,以便冷却定子21b、转子21c等等。电机轴21d的右端与减速齿轮部分25的齿轮系啮合。
如图7所显示,电动机21的旋转输出经由两级减速齿轮系而被传输到输出轴32。输出轴32进入固定罩24的内侧。将旋转式切割工具22附接到固定罩24内的输出轴32的右端。将旋转式切割工具22夹在两个附接凸缘33、34之间。在这一被夹状态中通过紧固切割工具固定螺钉13而将旋转式切割工具22附接到输出轴32的左端。
如图8所显示,控制器容纳部分35设置在电动机21的后部侧上和电动机21和电池安装部分30之间。主要用于控制电动机21的操作的控制器36被容纳在控制器容纳部分35中。可以通过将控制板容纳在矩形浅箱中并用树脂填充浅箱来形成控制器36。如图4至图6的虚线所指示的,将控制器36容纳成使得其前侧向上倾斜的姿势。被电动机21的冷却扇21e引入电机壳体21a、用于冷却电机的空气流入控制器容纳部分35以冷却控制器36。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1设置有连接部40,连接部40用于连接诸如系绳带等等的悬吊件41,所述悬吊件41用于将便携式切割机1悬吊到作业场所中的例如脚手架或扶手或类似物上。便携式切割机1也可以具有悬挂钩50,悬挂钩50构造成直接钩到作业场所中的脚手架或扶手或类似物上。连接部40靠近抓握部分23b的连接部并靠近电池安装部分30设置,位于把手部分23的后部。图9和图10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40的细节。连接部40具有基本三角形的连接孔42。连接孔42在向左右方向上穿过抓握部分23b的后部。
如图2、图3、图9和图10所显示,把手部分23具有左/右半部结构中的左把手壳体23L和右把手壳体23R彼此抵靠并连接的结构。左把手壳体23L和右把手壳体23R通过总共四个螺钉紧固部37彼此连接。在图中,左把手壳体23L和右把手壳体23R的抵靠部通过附图标记J来表示。图9和图10中左把手壳体23L未被显示。连接孔42延伸穿过左右把手壳体23L、23R。
如图9所显示的,壁部分42a围绕连接孔42设置。壁部分42a的内周侧限定了连接孔42。一个螺钉紧固部37相邻配置到连接孔42。将通知件43附接以便围绕连接孔42的壁部分42a和螺钉紧固部37的凸台部两者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将环形金属环用于通知件43。通知件43构造成使得连接孔42的壁部分42a和螺钉紧固部37的凸台部位于在通知件43的内周侧上。在便携式切割机1的组装步骤期间,通知件43并入到把手部分23中。
如图9所显示,悬吊件41,诸如带或类似物,被插入到连接孔42并缠绕把手部分23的端部23c,以使其连接到连接部40。因此悬吊件41被插入到连接孔42并连接到连接部40,同时也被插入到通知件43的内周侧中。
如图10所显示,根据连接部40,当由于对悬吊件41的长期使用等等外力被施加到把手部分23的端部23c所导致的损坏而造成端部23c断掉时,悬吊件41在连接孔42内的插入状态被释放。然而,如上所述,悬吊件也插入通知件43的内周侧中。结果是,即使当把手部分23的端部23c断掉时悬吊件41从连接孔42出来,悬吊件41可以保持插入通知件43的内周侧中。可替代地,由于螺钉紧固部37的凸台部位于通知件43的内周侧上,通知件43可以保持在被钩状态。因此,悬吊件41可以经由通知件43保持连接到把手部分23。结果是,能够维持悬吊件41的悬吊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10所显示,当把手部分23的端部23c断掉并因此而分离,悬吊件41从连接孔42出来。结果是,通知件43被拉出把手部分23的内部。由于之前被并入连接部40内侧的通知件43被拉到外侧,所以使用者等能够从视觉上容易地观察到被拉出的通知件43。因为使用者等视觉上观察到了被拉出的通知件43,使用者等能够确认由于外力所导致的连接部40的内侧变形或损坏等类似情况。如上所述,通知件43具有可靠通知使用者等悬吊件41的连接部40变形或损坏等类似情况的功能。
如图1至图4,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1,除了用于连接上述悬吊件41的连接部40之外,还包括悬挂钩50。悬挂钩50设置在切割机主体20的前部和固定罩24的前方。在第一实施例中,悬挂钩50设置在支承臂部分25b的上侧,所述支承臂部分25b可摆动地将切割机主体20支承到底座10。悬挂钩50包括通过将钢条弯成U形而形成的钩杆51和构造成将钩杆51支承在支承臂部分25b上侧的钩支承部分52。
钩杆51包括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下部横向部51a、从下部横向部51a的右端向上延伸的竖向部51b和从竖向部51b的上部向左延伸的上部横向部51c。下部横向部51a从钩支承部分52向右延伸。竖向部51b从下部横向部51a的右端在基本垂直方向上延伸。上部横向部51c从竖向部51b的上部向左延伸。上部横向部51c从竖向部51b的上部在轻微锐角的方向延伸。对齐凸起51d设置在下部横向部51a上。钩凸起51e设置在上部横向部51c的尖端上,构造成与要钩挂的物体诸如脚手架卡合。
如图3所显示,钩支承部分52被两个附接螺钉52a拧到支承臂部分25b的上侧。钩支承部分52包括圆柱形支承管部分52b。下部横向部51a可旋转地和可轴向移动地插入这一支承管部分52b。结果是,钩杆51被支承,以便能够在向上向下的方向上摆动并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绕平行于旋转式切割工具22的旋转轴的下部横向部51a(例如绕左右横向轴)位移。如图5所示,两个V形卡合槽52c、52d设置在支承管部分52b的左端。两个卡合槽52c、52d配置在经过支承管部分52b中心的径向方向。两个卡合槽52c、52d相对于彼此以恒定角(在本实施例中约120度)配置。
钩杆51的下部横向部51a的左端从支承管部分52b的左端突出。卡合销51f设置在这一突出部分。卡合销51f在径向方向上从下部横向部51a的两侧突出。尽管图中不可见,压缩弹簧夹在支承管部分52b的内周侧和下部横向部51a之间。下部横向部51a被这一压缩弹簧偏置以便使其在轴向方向上被向右定向。利用这一偏置力,卡合销51f被保持在把卡合销51f装配到卡合槽52c或卡合槽52d中的状态,从而防止了下部横向部51a旋转。通过限制下部横向部51a的旋转,钩杆51可以被保持在缩回位置,上部横向部51c向上放置,或者被保持在使用位置,上部横向部51c向下(向前)放置。图1至图4显示了被缩回在缩回位置中的钩杆51。图5显示了被取出到使用位置的钩杆51。
如图1至图4所显示,当钩杆51被缩回在缩回位置中时,其竖向部51b位于竖向部51b从底座10的前端附近斜向上向后倾斜的位置中。相反,当钩杆51被取出并被放在使用位置时,钩杆51从前端附近极大地向前突出以便大体水平。由于钩杆51的上部横向部51c被向前取出到极大远离底座10前端的地方,所以钩杆51能够更容易地钩挂到脚手架或扶手上。在这一点上,悬挂钩50的可用性能够得以加强。如图5所显示,钩杆51的使用位置被限制在钩杆51不突出到底座10下侧下方的位置中,而是被放置在底座10的上方。即使在切割作业期间钩杆51被无意移动到使用位置时,这防止了钩杆51干扰切割材料W或旋转式切割工具22。
图11至图18中,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60。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组件或结构相似的组件或结构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不再被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60是构造为主要在木材等类似物上执行切割过程的便携式切割机,并且也被称为便携式圆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60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1的不同在于,圆锯片用作旋转式切割工具61。进一步地,固定罩62沿着旋转式切割工具61的上部外围边缘设置并且旋转式切割工具61的中心在侧面暴露,从而例如当更换切割工具时实现了更大的便利。相反,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1基本将底座10的上侧上的全部旋转式切割工具22都覆盖了,从而加强了集尘性能。在第一实施例中,固定罩24被做成可移动的,从而例如当更换切割工具时实现了更大的便利。
类似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60,切割机主体20被底座10支承,以便绕竖直摆动支承部分63的竖直摆动支承轴63a可竖直摆动。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60也包括切割深度调整机构,以相对于工件W来调整旋转式切割工具61,类似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1。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60,切割机主体20被支承以便能够经由底座10的前侧处的前支承部64和后侧的后支承部65向左和右摆动。切割机主体20能够通过向左或右倾斜执行所谓坡口切割。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60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1的不同在于,便携式切割机60具有坡口切割功能。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60中,前抓握部分68设置在把手部分23的前部。使用者占据便携式切割机60之后的位置并用他/她的右手握住把手部分23并用他/他的左手握住前抓握部分68,使得便携式切割机60能够被操作成以稳定方式来移动。在这一点上,便携式切割机60的可操作性被加强。
如图14所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60,用于控制电动机21操作的控制器66被封装在电动机21前方设置的控制器壳体67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电池安装部分30能够通过将控制器壳体67布置在电动机21的前方而被布置得更接近电动机21。由此,切割机主体20能够在向前/向后方向上被做得更紧凑。因此,如图11、图13和图14所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60,切割机主体20被构造成不从底座10的后端突出。这加强了切割操作期间对便携式切割机60的操纵性能并确保了缩回时的紧凑型。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60包括连接部70和悬挂钩80,连接部70和悬挂钩80被构造得不同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40和悬挂钩50。连接部70是悬吊件71诸如所谓系绳带所连接的部分。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它设置在把手部分23的后侧。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70的细节在图19至图24中示出。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70包括连接孔72。连接孔72沿着螺钉紧固部37的外围形成U形路径。螺钉紧固部37构造成连接把手部分23的左右半部结构中的左把手壳体23L和右把手壳体23R,以便彼此抵靠。因此,连接孔72的开口72a、72b均在螺钉紧固部37的上下侧处形成。连接孔72被沿着螺钉紧固部37的外围设置的壁部分72c从把手部分23的内部划分。连接孔72沿着壁部分72c和螺钉紧固部37之间形成的U形路径设置。
通知件73被并入连接孔72的内侧。图24仅显示了通知件73。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知件73通过弯曲钢条来形成。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知件73包括被弯成U形的钩部73a、通过将钩部73a的一端以L形弯到左边而形成的卡合部73b和通过将钩部73a的另一端弯到前方类似地呈L形而形成的腿部73c。以圆形弯曲的支承部73d在腿部73c的前部形成。如图20至图23所显示,通知件73被并入使得钩部73a被基本放置在连接孔72内、螺钉紧固部37的下方。
通知件73的卡合部73b、腿部73c和支承部73d从壁部分72c经过连接孔72的壁部分72c中形成的切口72d而位于外侧。如图中所显示,右边的腿部73c的支承部73d被钩挂并连接到设置在右把手壳体23R处的卡合部74。尽管没有在图中显示,左边的卡合部73b被插入在左把手壳体23L的内表面中形成的卡合孔中。以这种方式,左边的卡合部73b和右边的腿部73c连接到左和右把手壳体23L、23R,使得钩部73a设置在切口72d的开口的区域中,以便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可摆动。
如图20和图21所显示,悬吊件71插入穿过通知件73的钩部73a内侧并通过缠绕螺钉紧固部37而被连接。如图22和图23所显示,根据如上所构造的连接部70,即使由于例如在对悬吊件71的长期使用等等之后,通过外力施加到螺钉紧固部37而损坏导致螺钉紧固部37丢失,悬吊件71仍可以维持钩挂到通知件73的钩部73a。通知件73可以经由卡合部73b和腿部73c维持连接到把手部分23。因此,悬吊件71可以经由通知件73保持连接到把手部分23,并且结果是,能够维持悬吊件71的悬吊功能。
进一步地,当螺钉紧固部37断掉并从连接部70分离时,并且作为结果,当悬吊件71从连接孔72出来时,通知件73从连接孔72的下部开口72b被拉出来。由于之前位于连接部70内侧的通知件43现在被拉到外侧,所以使用者等能够从视觉上容易地观察到被拉出的通知件43。使用者等能够确认由于外力所导致的连接部70的内侧变形或损坏等类似情况。这可以通过使用者等视觉上观察到通知件43已经被拉向连接部70的外侧来完成。如上所述,通知件73具有可靠通知使用者等悬吊件71的连接部70已经变形或损坏等类似情况的功能。利用通知件73的通知功能,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来通知便携式切割机60的使用者是可能的。
如图11至图14,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悬挂钩80被支承在固定罩62的前部。悬挂钩80包括通过将钢条弯曲成U形而形成的钩杆81。悬挂钩80也包括构造成在固定罩62前部支承钩杆81的钩支承部分82。钩杆81包括从钩支承部分82向上延伸的竖向部81a、从竖向部81a的上部在基本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横向部81b和从横向部81b的前端成锐角的方向向下延伸的钩部81c。钩凸起81d设置在钩部81c的尖端上,可以卡合要钩挂的物体诸如脚手架。如图11所显示,竖向部81a在倾斜向后的方向上倾斜,以便上部在向后的方向上进一步位移。
钩支承部分82利用两个附接螺钉82a拧到固定罩62的前部。圆柱形支承管部分82b被提供给钩支承部分82。竖向部81a的下部可旋转地和可轴向移动地插入这一支承管部分82b。结果是,钩杆81被支承以便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可摆动并绕竖向部81a在向上/向下的方向上可位移。
钩杆81的竖向部81a的下端从支承管部分82b的下端突出。从两个径向侧突出的卡合销81e设置在竖向部81a的突出部上。延伸穿过管部分82b的中心的两个V形卡合槽设置在支承管部分82b的下端。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当卡合销81e被装配到多个卡合槽的任意一个中时,竖向部81a的旋转动作被限制,由此锁定了钩杆81的位置。在第二实施例中,钩杆81可以在围绕竖直杆81a的四个位置中保持。类似于第一实施例,钩杆81的竖向部81a在向上方向上被夹在竖向部81a和支承管部分82b之间的压缩弹簧偏置。利用压缩弹簧的偏置力,卡合销81e被保持在装配在卡合槽中的状态,使得能够维持钩杆81围绕竖向部81a的位置。
图11至图14示出了把钩部81c保持在缩回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钩部81c位于把手部分23的前方(例如朝向固定罩62的左侧)。图15和图16示出了把钩部81c保持在前方使用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钩部81c位于固定罩62的前方。图17和图18示出了把钩部81c保持在侧面使用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钩部81c位于固定罩62的右侧。随着卡合销81e弹性地装配到相应的卡合槽中,钩杆81可以被保持在这些位置的每一个中。顺便,虽然没有示出,钩杆81可以被保持在诸如通过将钩杆81从前方使用位置旋转180度而将钩部81c放置在固定罩62上方的缩回位置。如上所示,钩杆81可以保持在总共四个位置的任意一个,其中随着卡合销81e弹性地装配到卡合槽中,将钩部81c放置在固定罩62的前方、上方、左侧或右侧。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悬挂钩80,能够通过将钩杆81保持在缩回位置中来确保便携式切割机60的紧凑性,由此在不使用时防止干扰。另一方面,根据作业现场的情况,通过将钩杆81可选择地保持在前方使用位置或在侧面使用位置,以各种姿势来悬吊便携式切割机60。因此,悬挂钩80的功能能够得以加强。
第一实施例的悬挂钩50和第二实施例的悬挂钩80的结构被示出为,使得卡合销弹性地装配到卡合槽中,以便保持钩杆51、81的各种位置。然而,例如,将结构构造为使得钩杆51、81的位置通过紧固固定螺钉而被锁定也可以是可能的。
图25至图28中,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90。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90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60的不同在于,设置了悬挂钩91,该悬挂钩91不同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悬挂钩80。除悬挂钩91之外的组件和结构基本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60的组件和结构相同。因此,它们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再描述。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用于连接诸如系绳带的悬吊件71的连接部70设置在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90的把手部分23的后部。
类似于第二实施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悬挂钩91被支承在固定罩62的前部。悬挂钩91包括通过以U形弯曲钢条而形成的钩杆92和构造成在固定罩62前部来支承钩杆92的钩支承部分93。钩杆92包括从钩支承部分93向上延伸的竖向部92a、从竖向部92a的上部在基本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横向部92b和从横向部92b的尖端成锐角的方向向下延伸的钩部92c。钩凸起92d设置在钩部92c的尖端上,构造成与要钩挂的物体诸如脚手架卡合。如图25所显示,竖向部92a在倾斜向后的方向上倾斜,以便上部在向后的方向上进一步位移。在这方面,其构造类似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悬挂钩80。
具有较窄直径的支承轴部92e同轴地设置在钩杆92的竖向部92a处。支承轴部92e进一步地从竖向部92a的下端进一步向下延伸。支承轴部92e的下部从支承管部分93a的下端突出。卡合销95在这一突出部的两个径向侧以突出方式设置。
钩支承部分93包括圆柱形支承管部分93a和附接至固定罩62的附接部分93f。附接部分93f与两个附接螺钉94连接,使得钩支承部分93附接到固定罩62的前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支承管部分93a具有圆柱形状,比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支承管部分82b更长。具有不同直径的两个插入孔同轴地设置在支承管部分93a的内周侧上。上部插入孔93b构造成具有比下部插入孔93c更大的直径。上部插入孔93b形成为具有能够将钩杆92的竖向部92a插入的直径。下部插入孔93c形成为具有能够将钩杆92的支承轴部92e插入但不能将具有更大直径的竖向部92a插入的直径。
压缩弹簧96被夹在竖向部92a的下表面和插入孔93b的底部之间。压缩弹簧96也围绕钩杆92的支承轴部92e放置。由于压缩弹簧96的偏置力,竖向部92a从支承管部分93a的插入孔93b向上、在拉出方向上被偏置。这使得钩杆92被偏置朝向将钩杆92向上位移的上部位置。图25和图26示出了钩杆92位于上部位置的状态。
在纵向方向上具有不同深度的两个卡合槽93d、93e在支承管部分93a的下表面中形成。卡合槽93d形成得更深而卡合槽93e形成得更浅。更深的卡合槽93d和更浅的卡合槽93e的每一个在经过支承管部分93a的下表面的中心的径向方向上形成。更深的卡合槽93d和更浅的卡合槽93e的每一个被布置成(从图25的XXVI箭头所指示的方向看)在支承管部分93a的仰视图中以十字形彼此相交。
如图25所显示,当钩杆92绕竖向部92a旋转,使得卡合销95被压缩弹簧96的偏置力放置在更深的卡合槽93d内时,卡合销95被保持在将卡合销95抵在卡合槽93d底部的上部位置。随着位于上部位置中的钩杆92,横向部92b将在横向部92b从竖向部92a的上部向上和向前倾斜延伸的状态(例如在上部使用位置),或将在横向部92b向下和向后倾斜延伸的状态(例如在上部缩回位置)。在横向部92b向上和向前倾斜延伸的上部使用位置中,钩部92c在将钩部92c放置在底座10的前部上方的状态中。钩杆92的上部使用位置对应于使用位置,该位置是要把钩杆92钩挂到单独组件例如脚手架或类似物时的有利位置。能够将横向部92b和钩部92c放置在固定罩62上方上部缩回位置中,该位置从这一上部使用位置旋转了180度。
可以将钩杆92从上部位置向下推以将卡合销95从更深的卡合槽93d释放。此后,围绕竖向部92a旋转钩杆92约90度,然后停止向下推的操作。由此,钩杆92返回向上,使得卡合销95被装配到较浅的卡合槽93e中。这一状态在27和图28中示出。当把卡合销95放置和装配在较浅的卡合槽93e中时,作为整体的钩杆92被保持在比所述使用位置更低的位置。这一更低的位置对应于钩杆92的缩回位置。如图所示,当钩杆92缩回在缩回位置中时,其横向部92b从竖向部92a的上部和向左延伸。结果是,将钩部92c放置在把手部分23的前方。因此,当钩杆92被回缩至回缩位置时,这将位于比使用位置更低并且进一步向后的位置中。因此能够实现便携式切割机90的紧凑性。因为在紧凑地回缩钩杆92的同时能够执行切割操作,便携式切割机90的可操作性能够得以加强。进一步地,通过将钩杆92保持在从图27和图28所显示的缩回位置旋转180度的位置,横向部92b可以被带到横向部92b向右延伸并将其放置到固定罩62的右侧的状态。因此,能够通过在这一位置中将钩杆92钩挂到单独组件而悬吊便携式切割机90。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上述便携式切割机1,用于连接诸如所谓系绳带或类似物的悬吊件41的连接部40设置在把手部分23的后部。因此,例如在悬吊件41的一端连接到连接部40并且另一端被钩挂到例如脚手架或扶手的同时使用者执行切割操作时,防止便携式切割机1在作业期间掉落是可能的。
在第一实施例中,连接部40构造为合并通知件43。通知件43构造成,当例如由于外力导致连接部40损坏时,通知连接部40的变形。这一通知件43用于通知使用者等由于例如被损坏导致连接部40已经变形的事件。使用者等能够在视觉上观察到通知件43的位置变化,以确认连接部40例如损坏了。使用者能够认识到,如果连续使用悬吊件41则悬吊件41的恰当功能性可能无法可靠地执行。因此,使用者能够修理对连接部40的损坏等并连续使用悬吊件41,由此可靠地执行防掉落功能。进一步地,通过暂停使用具有已损坏悬吊部40的便携式切割机1,避免其原始功能无法充分执行的状态是可能的。
进一步地,关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1,用于连接悬吊件41的连接孔42设置在把手23的后部。因此,便携式切割机1的可操作性能够得以维持,而不发生悬吊件41干扰使用者握住把手部分23。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1,在悬吊件41被插入连接孔42和通知件43两个中的同时,将悬吊件41缠绕把手部分23的端部23c。即使在诸如冲击等等外力施加时端部23c断掉,在悬吊件41经由通知件43连接到把手部分23的后部的同时,悬吊件41的悬吊功能能够得以维持。
可以对上述多个实施例进一步做出修改。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示出了将用于连接悬吊件41的连接部40设置在把手部分23的后部的结构。然而,通过并入将放置在把手部分23的上部或前部的类似通知件,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进一步地,将通知件43并入的结构已经被示出,以便延长将连接孔42和螺钉紧固部37分开的肋。然而,也可以将该结构构造为并入通知件以延长越过肋和被设置为螺钉紧固部37的替代方案的挂钩凸起。
进一步地,悬吊件可以构造为连接到除了把手部分23以外的组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采用所示出的连接部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第二实施例中,尽管通知件73已被示出为通过弯曲钢条而形成,但是可替代地,可以以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方式并入环形线材。
此外,通知件43、73已被示出为用于通知连接部40、70从被并入位置位移的损坏。然而,通知装置可以被并入以通过照明或产生声音来通知人连接部的损坏。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切割机,构造为通过允许旋转式切割工具切入切割材料来执行切割过程,所述旋转式切割工具由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来旋转,所述便携式切割机包括:
连接部,用于连接构造成悬吊于单独组件的悬吊部;以及
通知件,构造成当所述连接部被外力变形时提供通知,
其中,所述通知件进一步构造成当正围绕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旋转或变形以至于将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从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主体的内侧移动到外侧时,在视觉上通知所述连接部的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进一步包括把手部分,所述把手部分沿所述旋转式切割工具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把手部分的后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所述连接部和/或所述通知件包括连接孔,所述悬吊部构造为插入所述连接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中,所述悬吊部构造为插入穿过所述通知件的内周侧和所述连接孔,以连接到所述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包括用作通知件的环形线。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包括U形插入孔,所述U形插入孔沿所述连接部的外围形成作为所述连接孔,并且所述悬吊部被构造为插入所述连接孔以连接到所述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中,通知件被构造成,如果所述连接部被外力变形,则当所述通知件被所述悬吊部拉起并移动时对所述连接部的变形提供通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33494 | 2018-02-27 | ||
JP2018033494A JP6878334B2 (ja) | 2018-02-27 | 2018-02-27 | 携帯用切断機 |
PCT/JP2019/006025 WO2019167716A1 (ja) | 2018-02-27 | 2019-02-19 | 携帯用切断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88029A CN111788029A (zh) | 2020-10-16 |
CN111788029B true CN111788029B (zh) | 2023-05-30 |
Family
ID=67806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15372.2A Active CN111788029B (zh) | 2018-02-27 | 2019-02-19 | 便携式切割机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684985B2 (zh) |
JP (1) | JP6878334B2 (zh) |
CN (1) | CN111788029B (zh) |
DE (1) | DE112019000424T5 (zh) |
WO (1) | WO201916771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23592B2 (ja) * | 2018-03-23 | 2022-08-23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電動工具および電動工具の結合具 |
JP7337530B2 (ja) * | 2019-04-05 | 2023-09-04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動力工具および工具保持具 |
CN114683218A (zh) * | 2020-12-29 | 2022-07-01 | 喜利得股份公司 | 用于动力工具的挂钩组件 |
DE102021209180A1 (de) * | 2021-08-20 | 2023-02-23 |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Handgehaltenes Bearbeitungsgerät mit einer Aufhängevorrichtung |
US20240157537A1 (en) * | 2022-11-15 | 2024-05-16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Power tool with teth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22802A (ja) | 1982-01-15 | 1983-07-21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丸鋸 |
JPS595303U (ja) * | 1982-06-30 | 1984-01-13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電池式電動工具 |
US4787145A (en) * | 1987-03-09 | 1988-11-29 | Klicker Garry L | Two position portable power tool hanger stabilized by spring and detent |
US4895336A (en) * | 1987-05-20 | 1990-01-23 | Lieberman Richard G | Improved power tool |
DE4121423A1 (de) * | 1991-06-30 | 1993-01-07 | Stihl Maschf Andreas | Kabelhalter fuer ein elektrisch betriebenes, handgefuehrtes arbeitsgeraet |
US5850698A (en) * | 1997-05-30 | 1998-12-22 | Black & Decker Inc. | Portable circular saw |
JP4369349B2 (ja) | 2004-11-24 | 2009-11-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刈払機の吊具構造 |
JP4672438B2 (ja) | 2005-05-26 | 2011-04-20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携帯工具のフック |
JP4891105B2 (ja) * | 2007-01-30 | 2012-03-07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携帯丸鋸 |
JP4969391B2 (ja) | 2007-10-02 | 2012-07-04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ストラップが取付け可能な携帯機器 |
JP5647144B2 (ja) | 2008-12-30 | 2014-12-24 | フスクバルナ アクティエボラーグ | 携帯可能な手持ち式電動工具 |
JP5530186B2 (ja) * | 2010-01-04 | 2014-06-25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手持式電動工具 |
DE102011016788A1 (de) * | 2011-04-12 | 2012-10-18 |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 Anordnung aus Arbeitsgerät und Traganordnung |
CA2842041A1 (en) * | 2012-04-18 | 2013-10-24 | Arrowhead Research Corporation | Poly(acrylate) polymers for in vivo nucleic acid delivery |
JP6215101B2 (ja) | 2014-03-19 | 2017-10-18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携帯型切断機 |
US10780510B2 (en) | 2014-09-10 | 2020-09-22 | Rexon Industrial Corp., Ltd. | Foldable miter saws and foldable method of miter saw |
TWI535512B (zh) | 2014-09-12 | 2016-06-01 | 力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折疊的鋸切機及鋸切機的折疊方法 |
JP6792954B2 (ja) * | 2016-04-11 | 2020-12-02 | 株式会社Tjmデザイン | 回転工具 |
US10449662B2 (en) * | 2016-11-16 | 2019-10-22 | Ty-Flot, Inc. | Tethe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grinders and like tools |
WO2018106503A1 (en) * | 2016-12-06 | 2018-06-14 | Saint-Gobain Abrasives, Inc. | Safety device to limit kickback on handheld power tools |
-
2018
- 2018-02-27 JP JP2018033494A patent/JP6878334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2-19 CN CN201980015372.2A patent/CN111788029B/zh active Active
- 2019-02-19 DE DE112019000424.7T patent/DE112019000424T5/de active Pending
- 2019-02-19 WO PCT/JP2019/006025 patent/WO201916771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2-19 US US16/969,445 patent/US11684985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88029A (zh) | 2020-10-16 |
US11684985B2 (en) | 2023-06-27 |
JP6878334B2 (ja) | 2021-05-26 |
DE112019000424T5 (de) | 2020-10-01 |
US20210001418A1 (en) | 2021-01-07 |
JP2019147220A (ja) | 2019-09-05 |
WO2019167716A1 (ja) | 2019-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88029B (zh) | 便携式切割机 | |
US20150266201A1 (en) | Portable cutting devices | |
JP5468360B2 (ja) | 切断機の集塵装置 | |
US11278973B2 (en) | Rechargeable shear | |
JP2012194465A (ja) | 光ファイバカッタ | |
EP2404693A1 (en) | Portable cutting machine | |
JP2008018498A (ja) | 切断機 | |
JP2018117994A (ja) | 切断工具 | |
JP2013000028A (ja) | 電動芝刈機 | |
JP5252375B2 (ja) | 携帯用切断機 | |
JP2014024126A (ja) | 電動工具におけるフックの取付構造 | |
JP2017140136A (ja) | 電気かみそり | |
JP2014042988A (ja) | 切断機 | |
JP5462987B2 (ja) | 切断機 | |
JP2017013296A (ja) | チェンソー | |
JP6736434B2 (ja) | 携帯用加工機 | |
US20110179924A1 (en) | Bench Cutting Machine | |
US12162129B2 (en) | Work machine | |
JP7443457B2 (ja) | 携帯用切断機 | |
JP2012176464A (ja) | 動力工具 | |
JP5403312B2 (ja) | 電動工具 | |
JP2018012170A (ja) | 集塵システム | |
JP7390953B2 (ja) | 電動丸鋸 | |
JP7634437B2 (ja) | 往復動切断工具 | |
JP5792329B2 (ja) | 切断機の集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