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7847A - 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27847A CN111727847A CN202010653637.6A CN202010653637A CN111727847A CN 111727847 A CN111727847 A CN 111727847A CN 202010653637 A CN202010653637 A CN 202010653637A CN 111727847 A CN111727847 A CN 1117278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onization
- bacteria
- straw fiber
- biocontrol
-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2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 A01G24/22—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plant materia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2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 A01G24/28—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peat, moss or sphagnu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3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synthetic organic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7/00—Fertilisers from waste water, sewage sludge, sea slime, ooze or similar mass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属于作物定殖生防菌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第一步为生防菌粉剂拌基质定殖、生防菌水剂喷施定殖或者生防菌菌液喷施定殖;第二步为秸秆纤维基质定殖生防菌后10‑15天,定殖有生防菌的秸秆纤维基质与农作物幼苗同步移植到大田,基质和农作物幼苗生防菌在大田定殖;采用的生防菌为深绿木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小链霉菌、黄篮状菌、毛壳菌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上述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能有效定殖生防菌进而提高幼苗抗病力,并显著提高幼苗移栽的抗逆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定殖生防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
背景技术
农作物病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农作物常见的有以下种类的病害:小麦锈病、稻纹枯病、稻瘟病、麦类赤霉病等,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病虫害。人们所常说的农作物、从广义上讲是指凡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具体来讲是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俗称庄稼,包括粮、棉、油、麻、糖、茶、烟等。农作物从播种、生长至收获,经常受到各种有害生物(植物病原、害虫、杂草和害鼠等)的为害,从而影响栽培植物的产量和质量。农作物病害防治方法主要有物理防治法、化学药剂法和生物防治法等。生防菌(biocontrol bacteria)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防病方法。生防菌是一类有益微生物,可以防治多种农作物病害,是生态、安全、环保的绿色防病措施。
主要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杀灭或压低病原生物数量以控制植物病害发生、发展。其实质就是利用微生物种间或种内的抗生、竞争、重寄生、溶菌作用,或者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物诱导植物抗病性等,来抑制某些病原物的存活和活动。这些生防菌控制植物病害的机制主要有:通过占领病原菌在植物上的侵染位点,与病原物竞争水分、营养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通过产生代谢产物抑制病原物的生长和代谢、通过寄生在病原菌上,利用病原菌获得营养,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诱导用于植物病害防治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
生防菌在农作物体内、体表及土壤环境的定殖是其起到病害防控的前提条件。生防菌作为农作物及环境的外来菌落,其定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生防菌的筛选及其实验室内的防病效果研究及成果,包括专利十分丰富,但是农业生产中能广泛使用的生防菌几乎未见。生产上施用的生物防病制剂绝大多数是生防菌工业化发酵的代谢物活性物质。这些制剂的生产要求高、投资大,产品成本高。
利用生防菌在农作物体内、体表或土壤环境大量繁殖,通过生防菌占据农作物病原菌生态位进而抑控病原菌大量发生,是当前生防菌产业应用的热点,也是难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的技术方案,能有效定殖生防菌进而提高幼苗抗病力,并显著提高幼苗移栽的抗逆性。
所述的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由重量份数的以下物质组成:秸秆纤维40-68份、河塘底泥30-58份、葡萄糖0.1-2份、酵母粉0.1-2份。
所述的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秸秆纤维45-60份、河塘底泥35-50份、葡萄糖0.4-1.8份、酵母粉0.2-1.8份。
所述的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秸秆纤维50-55份、河塘底泥40-45份、葡萄糖1-1.2份、酵母粉0.8-1.5份。
所述的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纤维为水稻、小麦、玉米、大麦、黑麦草秸秆纤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河塘底泥为河流、鱼塘、水田沟渠底泥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的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设备选用卧式TMR搅拌机混融,制备时先启动搅拌机,再分别将秸秆纤维、晾干河塘底泥、葡萄糖和酵母粉按比例逐次加入卧式TMR搅拌机,全部物料投料完成后,持续搅拌15-45分钟后混融物料经0.5-1.0厘米方孔筛,即为成品。
所述的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的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生防菌为深绿木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小链霉菌、黄篮状菌、毛壳菌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喷施用量和方法依菌剂说明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为任选以下三种方式的一种:
1)生防菌粉剂拌基质定殖:在农作物播种前,将生防菌与秸秆纤维育苗基质拌均匀,播种,喷水至基质饱和持水量,后续管理同农作物生产;
2)生防菌水剂喷施定殖:在农作物基质播种出苗后立锥至1叶1心期,喷施生防菌水剂,后续管理同农作物生产;
3)生防菌菌液喷施定殖:农作物种子出苗后1叶1心至2叶1心期,控水至农作物幼苗叶片卷曲,喷施生防菌菌液后恢复供水,农作物幼苗叶片卷曲程度为卷曲发生当日不能自行展开,恢复供水程度为基质含水量超过饱和持水量,后续管理同农作物生产;
第二步为同步移植定殖:秸秆纤维基质定殖生防菌后10-15天,定殖有生防菌的秸秆纤维基质与农作物幼苗同步移植到大田,基质和农作物幼苗生防菌在大田定殖。
生防菌,植物病害一直是农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据估计, 全球主要农作物的平均损失约占总产量的10 %~ 15 %, 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在植物病害中,70 %~ 80 %的病害是病原真菌侵染所引致的。植物真菌病害不仅直接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与品质降低, 而且部分病原真菌在侵染农作物过程中, 可分泌产生多种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与代谢物, 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构成极大威胁。此外, 重大农作物真菌病害的控制往往依赖化学防治, 杀菌剂的使用不仅增大生产成本, 而且其反复施用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与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开发可替代传统化学药剂控制植物病害的新方法。其中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生物防治,被公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选择。生防菌的种类繁多,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等。真菌主要有木霉菌、毛壳菌、酵母菌、淡紫拟青霉菌、厚壁孢子轮枝菌及菌根真菌等;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等促进植物生长菌( PGPR)、放射性土壤农杆菌和巴氏杆菌等; 放线菌主要有链霉菌及其变种;病毒的弱毒株系;病原菌的无致病力突变菌株。一些生长繁殖快抗逆性强的菌株如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和芽孢杆菌(Bacillus) 等是目前生防菌的研究热点。在生态环境中,一种微生物控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作用机制有很多种,如竞争作用、拮抗作用、诱导抗性作用、寄生作用和促生作用等。许多生防微生物是通过某一种单一机制来起到生防作用的;然而,部分微生物也可通过几种不同机制之间的联合来发挥功能。生防菌竞争作用,是指生态位相互重叠的两个或多个生物对共同需求资源进行相互竞争的状况。通常,微生物竞争作用主要包括营养竞争和位点竞争。这一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生防菌和病原菌对于特定的营养和资源具有同样的需求。当足够数目的生防菌在适当的时机和空间位点比病原菌更迅速占有空间位点和利用有限的营养与资源时,则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生防机制。生防菌拮抗作用,主要指由于微生物的同化作用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有害病原物的生长或直接将病原物杀灭。木霉菌主要产生胶霉素、木霉素、绿木霉素、胶绿木霉素和抗菌肽等。细菌主要产生细菌素及2-酮基葡糖酸、胞外多糖。放线菌产生多抗霉素。蛋白酶主要为几丁质酶、β -1, 3-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生防菌植物诱导抗性作用,对于病原菌的抗性通常可分为两种:系统获得抗性(SAR)和诱导系统抗性(ISR)。这两种抗性作用是有所不同的:SAR 由生物或非生物刺激寄主植物所产生,与PR 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及水杨酸(SA)有关;ISR是PGPR 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 bacteria)诱导植物产生的,不需要SA 参与,亦与PR 蛋白积累无关,而是依赖于乙烯和茉莉酮酸等植物激素调节的通路。生防菌促生作用,植物激素是一类在极低浓度下就可产生明显生理效应、并且影响植物生长态势的物质。目前的研究表明,不仅高等植物和苔藓地衣类可以合成生长激素,某些微生物(如真菌和细菌)也可合成生长激素。
定殖,微生物的定殖己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对于定殖的具体过程,还没有确切的定论。1987年,Howie对微生物定殖的过程提出了假设,认为定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微生物与寄主互作,附着于根上,并随根尖的延长而移动;第二阶段:微生物在其附着的位点扩展、繁殖,与土著微生物竞争并存活下来。因此,可以通过这两个阶段来寻找影响微生物定殖过程的相关因素。从定殖的这两个阶段来看,影响定殖的因素可分为根围物理因子和微生物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其中,根围物理因子包括水分、温度、pH值;微生物的自身因素包括细胞表面多糖、鞭毛、纤毛、趋化性以及微生物的耐渗透能力。影响定殖的不同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并非独立起作用,例如趋化性与鞭毛运动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水分胁迫,水分胁迫是指土壤缺水而明显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淹水、冰冻、高温或盐渍等也能引起水分胁迫。干旱缺水引起的水分胁迫是最常见的,也是对植物产量影响最大的。作物吸水量小于蒸腾量,使体内水分不足,妨碍正常生理活动的现象,称为水分亏缺。水分胁迫对植物代谢的影响反应最快的是细胞伸长生长受抑制,因而叶片较小,光合面积减小;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强,水势明显降低,净光合率亦随之下降。另外,植物缺水时细胞合成过程减弱而水解过程加强,淀粉水解为糖,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水解产物又在呼吸中消耗。水分胁迫引起植物脱水,导致细胞膜结构破坏。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细胞膜结构的存在,植物细胞内有一定的区域化功能·不同的代谢过程在不同的部位进行而彼此又相互联系;如果膜结构破坏就会引起代谢紊乱。不同植物或品种对水分胁迫的反应不同。旱生植物长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在生理或形态上具有一定的适应特性。植物除因土层中缺水引起水分胁迫外,干旱、淹水、冰冻、高温或盐碱条件等不良环境作用于植物体时,都可能引起水分胁迫。不同植物及品种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不同,影响不一。不同生育期水稻水分胁迫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水势均显著下降,根系和叶片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和无机渗透调节物质包括K+、Mg2+等含量均大幅度上升 。用聚乙二醇模拟水稻的干旱胁迫研究发现,胁迫后水稻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脯氨酸/游离氨基酸总量比值均成倍增加,特别是其中的脯氨酸成倍增加;对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水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水分胁迫下叶片水势和含水量都显著下,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肉导度、总导度和叶绿体内CO2浓度等都显著降低。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又称生态龛。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两个拥有相似功能生态位、但分布于不同地理区域的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为生态等值生物。生态位的概念已在多方面使用,最常见的是与资源利用谱(resources utilization spectra)概念等同。所谓“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在没有任何竞争或其它敌害情况下,被利用的整组资源称为“原始”生态位(fundamental niche)。因种间竞争,一种生物不可能利用其全部原始生态位,所占据的只是现实生态位(realized niche)。生态位概念应用于植物尚有一定困难。几乎一切植物都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而且在陆地上倾向于占有环境的相同部分—土壤表面上下一定高度和深度。然而,植物种在自然环境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中占据的区域以及在生长季节、开花季节等方面出现的差异,可与动物的生态位相比拟。
植物秸秆纤维,植物纤维(plant fibre)是广泛分布在种子植物中的一种厚壁组织。它的细胞细长,两端尖锐,具有较厚的次生壁,壁上常有单纹孔,成熟时一般没有活的原生质体。植物纤维是纤维素与各种营养物质结合生成的丝状或者絮状物,对于植物具有支撑、连接、包裹、充填等作用,广泛存在于植物秆茎、根系、果实、果壳中。根据在植物体中分布位置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木质部外纤维与木质部纤维两大类。 木纤维类型结构木质部外纤维,包括韧皮纤维,皮层纤维和围绕维管束的纤维。这类纤维一般为长纺锤形,两端尖锐,有的两端成为钝形成分叉。细胞壁较厚,相对细胞腔较小。细胞壁具不同程度木质化或完全没有木质化,初生纤维通常要比次生纤维长。木质部纤维又称木纤维,大都有木质化的次生壁,细胞形状通常也是两端尖锐,但有各种形状与纹孔上的变化。这类纤维是木材的重要组成分子之一。木纤维又可分为两种类型:①纤维管胞,由管胞(见木质部)逐渐演化而来,其细胞壁上有明显的具缘纹孔。②韧型纤维,由纤维管胞进一步演化的结果,细胞壁更为增厚,壁上的纹孔退化为单纹孔,也有人称之为木纤维。在某些被子植物(如栎树)的木材中,可以看到纤维与管胞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即细胞壁厚度逐渐增加,长度减短,壁上的具缘纹孔逐渐简化为单纹孔等。纤维管胞与韧型纤维,都可能具有横向隔壁,特称为分隔纤维。很多植物具有这种结构,如葡萄属和金丝桃属。这些分隔纤维可长期保留有原生质体,并有贮藏淀粉、油类和树脂的作用。可降解的植物纤维花盆采用植物纤维做主要原料,它的透气性非常好,有利于花卉的生长。纤维花盆在白天吸收太阳红外线的能力非常强,这是其他种类花盆所不能的,吸收红外线的能力强,花盆的温度会升高,在寒冷的冬天,使用这种花盆更有利于植物生长,并且可以保护植物安全过冬。植物纤维本身就有花卉生长所需的部分养分,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所含的营养元素可以缓慢的释放倒泥土里,供给植物生长。纤维花盆以植物纤维做原料,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并且花盆破碎后可以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污染。花卉市场上的花盆种类可谓应有尽有,木质花盆、泥制、陶瓷、塑料花盆。木质花盆轻便,但没有五颜六色的颜色;泥制花盆透气性好,但不美观、重量大,陶瓷花盆美观华丽,但是易碎、价格高,塑料花盆轻便,颜色漂亮,但是透气性不好,植物容易烂根,而且塑料废弃后无法处理污染环境。植物纤维花盆是最好的选择。
河塘底泥,是一种很好的肥料资源,据测定,有机质含量达2.45%~5.28%、全氮0.20%~0.29%、全磷0.16%~0.36%、全钾1.00%~1.82%,同时还含有较多的有机和无机胶体。合理施用河塘泥,不仅可以供给作物各种养分,而且可以加厚耕作层,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挖取河塘泥时,只能挖上面灰黑色的、气味很臭的一层。下面蓝灰色的一层不能挖取作肥料,因为这层含有较多的还原性物质,如氧化亚铁、硫化氢、甲烷等,对作物有毒害作用。挖出的河塘泥,应先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再施用。这种可使河塘泥变得疏松,容易打碎,以便施匀,再则可以促进其中的还原性物质进行氧化,避免对作物发生毒害。同时还能使部分迟效养分转变为速效状态,以利作物吸收利用。河塘泥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尤其是在旱地、砂地上肥效更为明显。河塘泥长期处于水底嫌气条件,养分分解程度差,速效性养分含量较少,属迟效肥料。因此一般宜作基肥施用,施用时配合速效性肥料,如人粪尿及化肥等,以保证作物丰产的需要。
卧式TMR搅拌机,TMR饲料搅拌机是把切断的粗饲料和精饲料以及微量元素等添加剂,按奶牛不同饲料阶段的营养需要,分混合的新型设备。从而达到科学喂养的目的。TMR是英文Total mixed rations(全混合日粮)的简称。TMR制备机是奶牛的“厨师”,“厨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奶牛“口粮”的好坏。根据TMR制备机搅龙的排布方式以及产品外观形状,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TMR制备机。TMR饲料搅拌机带有高精度的电子称重系统,可以准确的计算饲料,并有效的管理饲料库。不仅要显示饲料搅拌机中的总重,还要计量每头动物的采食量,尤其是对一些微量成分的准确称量(如氮元素添加剂、人造添加剂和糖浆等),从而生产出高品质饲料,保证奶牛每采食一口日粮都是精粗比例稳定、营养浓度一致的全价日粮。采用可变排量液压马达驱动的高性能绞龙,允许同步横切且速度可通过设备的装载自动进行调节,结合程控液压顶刀系统,确保统一的高质量混合,防止设备过热。卧式TMR搅拌机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得。
葡萄糖(glucose),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天然葡萄糖水溶液旋光向右,故属于“右旋糖”。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在糖果制造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发酵工业,微生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碳氮比,葡萄糖作为微生物的碳源,是发酵培养基的主料,如抗生素、味精、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等都需大量使用葡萄糖,同时也可用作微生物多聚糖和有机溶剂的原料。食品工业,目前结晶葡萄糖主要用于食品行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行业科技的不断发展,葡萄糖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食品行业仍是最大的市场。化学工业,葡萄糖在工业上的应用也很广,在印染制革工业中作还原剂,在制镜工业、热水瓶胆镀银及玻璃纤维镀银等化学镀银工业也常用葡萄糖作还原剂。葡萄糖在制革工业铬鞣剂制造中的应用:铬鞣剂是制造轻革(鞋面革、服装革)的最好的鞣剂。用铬盐制革已有 100年的历史。所制皮革具有收缩温度高、弹性好、耐挠曲、耐水洗、坚实耐用等特点。铬鞣剂主要是碱式硫酸铬(也可用碱式氯化铬,但其鞣剂效果较硫酸铬差)。其制造方法是以葡萄糖或二氧化硫为还原剂,在硫酸溶液中将重铬酸盐还原成碱式硫酸铬,即制成铬鞣液,鞣液经浓缩、干燥后,可得到粉状铬鞣剂。
酵母粉,是酵母没有经过分解,但酵母浸粉的营养物质得到过分解,微生物吸收利用的速度和效率更高,发酵残留少;目前的生物发酵研究基本上采取酵母浸粉、酵母浸膏为多,酵母粉主要在传统的抗生素等发酵行业应用较广泛。
上述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利用秸秆纤维超高表面积的强吸附力和丰富的高分子养分、河塘底泥质地均匀稀泥及有机质沉降厌氧形成的丰富次生养分,通过卧式TMR搅拌机,将秸秆纤维和河塘底泥进行充分融合制备一种秸秆纤维育苗基质,相较于传统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其他育苗基质,本发明基质原料来源简单,具有的疏松空隙透水透气,秸秆纤维吸附的河塘底泥具有类似泥炭土的结构和功能,培育的幼苗根系发达,根系活力强;添加植物和微生物能直接吸收的能量和氮源物质,即葡萄糖和酵母粉,使得定殖生防菌极易繁殖生长发育;同时,利用水分胁迫,在农作物幼苗生理敏感期采用干旱胁迫,促使部分新生幼嫩根系受损,定殖生防菌在农作物根际和通过受损部分的根系进入农作物幼苗,进而实现生防菌在幼苗根系周围和体内定殖,占据病原微生物在根系和侵染农作物的生态位,进而实现生防菌的防控农作物病原菌危害。该育苗基质和胁迫生态位定殖生防菌,能有效定殖生防菌进而提高幼苗抗病力,并显著提高幼苗移栽的抗逆性,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配方1:秸秆纤维50重量份、河塘底泥48重量份、葡萄糖1重量份、酵母粉1重量份,生防菌为T5(Trichoderma aureoviride,深绿木霉)。
配方2:秸秆纤维35重量份、河塘底泥64重量份、葡萄糖0.5重量份、酵母粉0.5重量份,生防菌为B6(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解淀粉芽孢杆菌)。
配方3:秸秆纤维40重量份、河塘底泥质67重量份、葡萄糖1.5重量份、酵母粉1.5重量份,生防菌为S8(Streptomyces parvus,小链霉菌)。
配方4:秸秆纤维60重量份、河塘底泥37重量份、葡萄糖1重量份、酵母粉2重量份,生防菌为TF-8(Talaromyces flavus,黄篮状菌)。
配方5:秸秆纤维65重量份、河塘底泥32.6重量份、葡萄糖数1.2重量份、酵母粉1.2重量份,生防菌为MF-91(Chaetomium aureum,毛壳菌)。
所述的秸秆纤维为水稻、小麦、玉米、大麦、黑麦草秸秆纤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河塘底泥为河流、鱼塘、水田沟渠底泥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设备选用卧式TMR搅拌机混融,制备时先启动搅拌机,再分别将秸秆纤维、晾干河塘底泥、葡萄糖和酵母粉按比例逐次加入卧式TMR搅拌机,全部物料投料完成后,持续搅拌15-45分钟后混融物料经0.5-1.0厘米方孔筛,即为成品。
上述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的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采用的生防菌为深绿木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小链霉菌、黄篮状菌、毛壳菌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喷施用量和方法依菌剂说明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为任选以下三种方式的一种:
1)生防菌粉剂拌基质定殖:在农作物播种前,将生防菌与秸秆纤维育苗基质拌均匀,播种,喷水至基质饱和持水量,后续管理同农作物生产;
2)生防菌水剂喷施定殖:在农作物基质播种出苗后立锥至1叶1心期,喷施生防菌水剂,后续管理同农作物生产;
3)生防菌菌液喷施定殖:农作物种子出苗后1叶1心至2叶1心期,控水至农作物幼苗叶片卷曲,喷施生防菌菌液后恢复供水,农作物幼苗叶片卷曲程度为卷曲发生当日不能自行展开,恢复供水程度为基质含水量超过饱和持水量,后续管理同农作物生产;
第二步为同步移植定殖:秸秆纤维基质定殖生防菌后10-15天,定殖有生防菌的秸秆纤维基质与农作物幼苗同步移植到大田,基质和农作物幼苗生防菌在大田定殖。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下面通过相应的试验进行说明。
试验于2018年和2019年,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杨渡实验基地的标准实验田进行。试验了早籼稻和单季稻盘育秧的应用效果,试验采用大区对比,大区面积为15m×20m。于移栽前调查秧苗病害、取样调查秧苗素质,在移栽后调查返青活棵情况,在水稻收获时考种测产。见表1、表2。
表1和表2表明:利用秸秆纤维基质两步定殖生防菌农作物全生育期病害发生显著降低,无需喷施防病灭菌农药,稻谷不减产,应用效果显著。采用2)所述的生防菌水剂喷施定殖,或采用3)所述的生防菌菌液喷施定殖,也能达到本发明所述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应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由重量份数的以下物质组成:秸秆纤维40-68份、河塘底泥30-58份、葡萄糖0.1-2份、酵母粉0.1-2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秸秆纤维45-60份、河塘底泥35-50份、葡萄糖0.4-1.8份、酵母粉0.2-1.8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秸秆纤维50-55份、河塘底泥40-45份、葡萄糖1-1.2份、酵母粉0.8-1.5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纤维为水稻、小麦、玉米、大麦、黑麦草秸秆纤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河塘底泥为河流、鱼塘、水田沟渠底泥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设备选用卧式TMR搅拌机混融,制备时先启动搅拌机,再分别将秸秆纤维、晾干河塘底泥、葡萄糖和酵母粉按比例逐次加入卧式TMR搅拌机,全部物料投料完成后,持续搅拌15-45分钟后混融物料经0.5-1.0厘米方孔筛,即为成品。
6.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的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生防菌为深绿木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小链霉菌、黄篮状菌、毛壳菌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喷施用量和方法依菌剂说明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为任选以下三种方式的一种:
1)生防菌粉剂拌基质定殖:在农作物播种前,将生防菌与秸秆纤维育苗基质拌均匀,播种,喷水至基质饱和持水量,后续管理同农作物生产;
2)生防菌水剂喷施定殖:在农作物基质播种出苗后立锥至1叶1心期,喷施生防菌水剂,后续管理同农作物生产;
3)生防菌菌液喷施定殖:农作物种子出苗后1叶1心至2叶1心期,控水至农作物幼苗叶片卷曲,喷施生防菌菌液后恢复供水,农作物幼苗叶片卷曲程度为卷曲发生当日不能自行展开,恢复供水程度为基质含水量超过饱和持水量,后续管理同农作物生产;
第二步为同步移植定殖:秸秆纤维基质定殖生防菌后10-15天,定殖有生防菌的秸秆纤维基质与农作物幼苗同步移植到大田,基质和农作物幼苗生防菌在大田定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53637.6A CN111727847B (zh) | 2020-07-08 | 2020-07-08 | 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53637.6A CN111727847B (zh) | 2020-07-08 | 2020-07-08 | 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27847A true CN111727847A (zh) | 2020-10-02 |
CN111727847B CN111727847B (zh) | 2022-07-15 |
Family
ID=72655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53637.6A Active CN111727847B (zh) | 2020-07-08 | 2020-07-08 | 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2784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75352A (zh) * | 2021-07-21 | 2021-10-08 | 嘉兴学院 | 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94381A (ja) * | 1981-12-02 | 1983-06-04 | Kikkoman Corp | 果実酒の製造法 |
CN105660256A (zh) * | 2015-11-18 | 2016-06-15 | 昆明保腾生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及其生防制剂 |
CN106348833A (zh) * | 2016-06-17 | 2017-01-25 | 临泉县新思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蔬菜基质营养土及其制作方法 |
CN107325980A (zh) * | 2017-06-12 | 2017-11-07 |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中国新疆-亚美尼亚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 一种耐辐射类芽孢杆菌kh9及其在生物抗蒸腾剂中的应用 |
CN108703032A (zh) * | 2018-06-06 | 2018-10-26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种通过调控氮肥用量减少蚕豆病害的间作种植方法 |
CN109055265A (zh) * | 2018-08-16 | 2018-12-21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生防菌及其在农作物蔓枯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
-
2020
- 2020-07-08 CN CN202010653637.6A patent/CN1117278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94381A (ja) * | 1981-12-02 | 1983-06-04 | Kikkoman Corp | 果実酒の製造法 |
CN105660256A (zh) * | 2015-11-18 | 2016-06-15 | 昆明保腾生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及其生防制剂 |
CN106348833A (zh) * | 2016-06-17 | 2017-01-25 | 临泉县新思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蔬菜基质营养土及其制作方法 |
CN107325980A (zh) * | 2017-06-12 | 2017-11-07 |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中国新疆-亚美尼亚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 一种耐辐射类芽孢杆菌kh9及其在生物抗蒸腾剂中的应用 |
CN108703032A (zh) * | 2018-06-06 | 2018-10-26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种通过调控氮肥用量减少蚕豆病害的间作种植方法 |
CN109055265A (zh) * | 2018-08-16 | 2018-12-21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生防菌及其在农作物蔓枯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党建章等: "《发酵工艺教程 第2版》", 31 July 2016,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吴兆迁等: "2RJB_080型育苗基质搅拌机的设计计算",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75352A (zh) * | 2021-07-21 | 2021-10-08 | 嘉兴学院 | 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475352B (zh) * | 2021-07-21 | 2023-02-24 | 嘉兴学院 | 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27847B (zh) | 2022-07-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60828B (zh) | 微生物菌剂及钝化土壤中重金属方面的应用 | |
CN108432596B (zh) | 一种基于农业废弃物的抗病虫栽培基质及制备方法 | |
CN101875571B (zh) | 增强型液体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5284478B (zh) | 一种油茶芽苗砧轻基质嫁接容器苗的一步法培育方法 | |
CN102030581B (zh) | 多功能生物有机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456105A (zh) | 一种缓解茄科作物连作障碍的微生物菌剂制备及使用方法 | |
CN105993576A (zh) | 一种富硒红薯的栽培方法 | |
CN103524253A (zh) | 一种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
CN107318415A (zh) | 一种花卉苗木的扦插快繁方法 | |
CN106187515B (zh) | 利用食用菌菌渣制作的羊肚菌营养袋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02533A (zh) | 基于沼液浓缩液的番茄生产用药肥及沼液浓缩液制备方法 | |
CN106699423A (zh) | 一种枸杞根腐病生防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6518572A (zh) | 一种樱桃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87744A (zh) | 一种适用于黄瓜及西甜瓜作物育苗的功能性育苗基质配方 | |
CN106007824B (zh) | 一种复合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141519B (zh) | 一种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7439315A (zh) | 一种罗汉松的扦插繁殖方法 | |
CN107382496A (zh) | 一种增强作物抗逆性的人工土壤及增强作物抗逆性的方法 | |
CN101444230B (zh) | 一种茅苍术接种剂生产方法 | |
CN111727847B (zh) | 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 | |
CN104844285A (zh) | 一种提高樱桃番茄免疫力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 |
CN1562903A (zh) | 一种有机活性液体速效复混肥 | |
CN110150094A (zh) | 一种抗病虫害当归育苗基质 | |
KR20090095149A (ko) | 목초액 함유 비료용 조성물 | |
CN107602278A (zh) | 烟草设施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