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718105B - 一种基于臭氧氧化与双氧水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臭氧氧化与双氧水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8105B
CN111718105B CN202010686802.8A CN202010686802A CN111718105B CN 111718105 B CN111718105 B CN 111718105B CN 202010686802 A CN202010686802 A CN 202010686802A CN 111718105 B CN111718105 B CN 1117181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hydrogen peroxide
sludge
reaction chamber
oxi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68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8105A (zh
Inventor
张惠宁
罗振华
刘泳利
王少峰
王梦娇
尹鑫
肖彦奎
杨亚红
胡家玮
吴志国
金禧
周重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yin Hi Tech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Experimental Factory Of Gansu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aiyin Hi Tech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Experimental Factory Of Gansu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yin Hi Tech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Experimental Factory Of Gansu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aiyin Hi Tech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06868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81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8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8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8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8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4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with addition of chemical agents
    • C02F11/143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with addition of chemical agents using in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2Biological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6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oxi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4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with addition of chemical agents
    • C02F11/147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with addition of chemical agents using 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2Hydrocarbons, e.g. oi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34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 C02F2103/36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from the manufac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3/365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from the manufac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from petrochemical industry (e.g. refin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臭氧氧化和双氧水氧化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装置,包括臭氧反应发生器以及双氧水反应器,先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作为表面活性剂使含油污泥油水渣三相分离进行预处理,再通过臭氧氧化与双氧水氧化联合氧化降解含油污泥。其中臭氧氧化装置内部以胶管连接,接口相连处设置有阀门。本发明装置可对含油污泥进行有机物缓释无害化处理,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集成臭氧氧化和双氧水氧化处理技术于一体,使用方便,便于实验运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臭氧氧化与双氧水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装置和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油污泥降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臭氧氧化与双氧水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技术及降解装置。
背景技术
石化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原油,而目前很多单位对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仅仅是简单的脱水后干化,甚至简单的露天堆放或填埋,将其作为废物处理;一方面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污泥中的价值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含油污泥作为危险固体弃物,按照我国的规定,排放到环境中还必须缴纳1000元/t的排污费,污泥的不恰当处理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本项目提出采用表面活性剂预处理,并通过H2O2与臭氧的联用,强化H2O2中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浓度,进而提高H2O2的氧化性能,提升含油污泥的处理效率。经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610722000.1的,公开日期为2016-08-25名《一种含油污泥的处理工艺》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含油污泥的处理工艺,其原理为:1)向含油泥污加水并调节pH值至8-10,充分匀质;(2)匀质后的含油污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臭氧进行氧化;(3)经过氧化处理后,对含油污泥进行沉降分层,将上层油相与下层水相分离;(4)向步骤(3)分离得到的下层水相加入絮凝剂,然后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清液回收用于步骤(1)。该专利虽然能达到降解含油污泥的作用,但由于单纯的臭氧氧化氧化降解能力较低,并且未对处理后的污泥进一步资源化,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中国专利号为CN201320746945.9的,公开日期为2014-06-04名为《一种针对气田含油污泥处理装置》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处理装置,其原理为:泥水罐连接1#泥浆泵,1#泥浆泵的一端连接2#反应罐、1#反应罐,1#反应罐和2#反应罐分别连接2#泥浆泵、臭氧发生装置、氧化钙加药装置、氢氧化钠加药装置和1#絮凝剂加药装置,2#泥浆泵的一端连接2#絮凝剂加药装置和稀浆罐,稀浆罐的一端连接螺压脱水机,泥水罐中有第一搅拌装置,1#反应罐中有第二搅拌装置,2#反应罐中有第三搅拌装置,稀浆罐中有第四搅拌装置,2#絮凝剂加药装置中有第五搅拌装置。该专利提出的含油污泥处理装置虽然可以减少含油污泥的排放量,但却不能进一步降解含油污泥,产生的含油污泥还是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臭氧氧化和双氧水氧化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装置,包括臭氧反应发生器以及双氧水反应器;其中,所述臭氧反应发生器包括臭氧反应仓,所述臭氧反应仓顶部设有臭氧尾气排出口以及污泥加入口,所述臭氧反应仓中部设有臭氧加注口,且该臭氧加注口与臭氧反应仓内部均布的臭氧排放孔通过管路对接;所述臭氧反应仓底部设有污泥排出口;
所述双氧水反应器包括双氧反应仓,所述双氧水反应仓内侧壁设有保温层,所述双氧水反应仓内设有搅拌器以及布气筛网,且所述双氧水反应仓壁上设有与仓内导通的进料口、取样口、出料口、补水口、进气口、出气口、沥出液收集口、温度传感器,以及氧浓度传感器;所述布气筛网与进气口管路对接。
优选地,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快装盲板。
优选地,所述进料口、补水口、出气口设于双氧水反应仓中上部,所述取样口、温度传感器以及氧浓度传感器设于双氧水反应仓中部,所述出料口、进气口设于双氧水反应仓中下部,所述沥出液收集口设于双氧水反应仓底部。
优选地,所述臭氧反应发生器还包括臭氧尾气吸收装置、臭氧供给装置以及供电电源;其中,所述臭氧尾气吸收装置与臭氧反应仓的臭氧尾气排出口通过管道对接,所述臭氧反应仓的臭氧加注口与臭氧供给装置管道对接;所述供电电源分别与臭氧反应发生器、双氧水反应器、臭氧尾气吸收装置、臭氧供给装置电控制开关连接。
优选地,所述臭氧反应发生器还包括臭氧补给控制装置,所述臭氧补给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臭氧反应仓的臭氧加注口与臭氧补给控制装置通过管道对接,所述臭氧补给控制装置与臭氧供给装置管道对接;所述供电电源与臭氧补给控制装置电控制开关连接。
一种基于臭氧氧化和双氧水氧化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首先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作为表面活性剂使含油污泥油水渣三相分离,对于回流的活性污泥通入曝气池,曝气6小时左右,将回流污泥通入二沉池中沉淀,将回流污泥进行臭氧化处理,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降解微生物难以分解利用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对于臭氧氧化后的回流污泥进一步利用双氧水技术,再次对回流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将其加入发酵池中,经过翻倒机的翻倒及曝气系统的曝气,使得回流污泥充分发酵,最后在发酵槽尾部将污泥运出,实现污泥减量技术的集成化。
与现有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提出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作为表面活性剂使含油污泥油水渣三相分离。
2、将表面活性剂与臭氧,双氧水联合处理污泥,进行污泥脱水,解决了以前研究中双氧水调理污泥时污泥比阻相对较大的情况,而且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泥泥饼含水率,三种药剂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并提出臭氧氧化与双氧水氧化联合处理含油污泥的污泥资源化技术。
3、本项目创新性的将含油污泥的三相分离、臭氧氧化和双氧水氧化这三个过程整合于一个反应装置中,实现了含油污泥高效降解与污泥的资源化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臭氧氧化与双氧水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氧水反应器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氧水反应器的侧视图。
图中1、反应仓,2、搅拌系统,3、进料口,4、取样口,5、布气筛网,6、快装盲板,7、出料口,8、保温层,9、进气口,10、补水口,11、出气口,12、温度传感器,13、氧浓度传感器,14、沥出液收集口,15、支撑底板,16、臭氧反应发生器,17、臭氧供给控制装置,18、臭氧尾气吸收装置,19-臭氧供给装置,20、电源装置,21、双氧水氧化反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臭氧氧化和双氧水氧化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装置,包括臭氧反应发生器16以及双氧水反应器21;其中,所述臭氧反应发生器16包括臭氧反应仓,所述臭氧反应仓顶部设有臭氧尾气排出口以及污泥加入口,所述臭氧反应仓中部设有臭氧加注口,且该臭氧加注口与臭氧反应仓内部均布的臭氧排放孔通过管路对接;所述臭氧反应仓底部设有污泥排出口;
所述双氧水反应器包括双氧反应仓1,所述双氧水反应仓1内侧壁设有保温层8,所述双氧水反应仓内内设有搅拌器2以及布气筛网5,且所述双氧水反应仓壁上设有与仓内导通的进料口3、取样口4、出料口7、补水口10、进气口9、出气口11、沥出液收集口14、温度传感器12,以及氧浓度传感器13;所述双氧水反应仓的进料口3与所述臭氧反应仓的污泥排出口管路对接或履带联动;所述布气筛网5与进气口9管路对接。
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快装盲板6。
所述进料口3、补水口10、出气口11设于双氧水反应仓中上部,所述取样口4、温度传感器12以及氧浓度传感器13设于双氧水反应仓中部,所述出料口7、进气口9设于双氧水反应仓1中下部,所述沥出液收集口14设于双氧水反应仓底部。
所述臭氧反应发生器还包括臭氧尾气吸收装置18、臭氧供给装置19(即是用于臭氧生成的原材料的供给和传送,可以用直接的小型空气泵外加贮存容器组成)以及供电电源20;其中,所述臭氧尾气吸收装置18与臭氧反应仓的臭氧尾气排出口通过管道对接,所述臭氧反应仓的臭氧加注口与臭氧供给装置19管道对接;所述供电电源20分别与臭氧反应发生器16、双氧水反应器21、臭氧尾气吸收装置18、臭氧供给装置19电控制开关连接。
所述臭氧反应发生器还包括臭氧补给控制装置17(可以使用PLC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臭氧反应仓的臭氧加注口与臭氧补给控制装置17通过管道对接,所述臭氧补给控制装置17与臭氧供给装置19管道对接;所述供电电源20与臭氧补给控制装置17电控制开关连接。
实验例:
本发明采用的实验方案为:方案一:首先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作为表面活性剂使含油污泥油水渣三相分离,考察CTAC的加入量对油水渣分离效果的影响。借助SEM等分析CTAC对油水渣高效分离的作用原理。然后先使使臭氧和双氧水反应,强化双氧水中的羟基自由基的产生,进一步加强双氧水的氧化作用。最后,对于回流的活性污泥通入曝气池,曝气6小时左右,将回流污泥通入二沉池中沉淀,将回流污泥进行臭氧化处理,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降解微生物难以分解利用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使得回流污泥的可生化性很大程度地提高。对于臭氧氧化后的回流污泥进一步利用双氧水技术,再次对回流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将其加入发酵池中,经过翻倒机的翻倒及曝气系统的曝气,使得回流污泥充分发酵,最后在发酵槽尾部将污泥运出,实现污泥减量技术的集成化。考察双氧水浓度、臭氧量、温度、pH、负荷等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优化过程参数,实现烃类、酚类、苯系物、蒽、芘等的高效降解。借助FTIR、XPS、色谱等仪器深入研究臭氧和双氧水作用下有机物的降解机理。
方案二:先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作为表面活性剂使含油污泥油水渣三相分离。考察CTAC的加入量对油水渣分离效果的影响。借助SEM等分析CTAC对油水渣高效分离的作用原理。臭氧和双氧水同步加入污泥中,双氧水从上向下流,臭氧从下向上运动,增加臭氧与双氧水的接触反应时间,增强氧化作用。最后,再通过含油污泥的常规生物处置技术实现污泥的最终发酵与减量化。考察双氧水浓度、臭氧量、温度、pH、负荷等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优化过程参数,实现烃类、酚类、苯系物、蒽、芘等的高效降解。借助FTIR、XPS、色谱等仪器深入研究臭氧和双氧水作用下有机物的降解机理。
将臭氧氧化和双氧水联合技术处理污泥所生产的新型有机肥料在模拟田中进行试施用,通过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对新型有机肥料的性能做出理论性评估。
通过实验例验证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臭氧氧化和双氧水氧化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机理,实验证明对含油污泥有很好的降解效果,所生产的新型有机肥料肥力好,完全实现了废物再利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臭氧氧化和双氧水氧化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装置,包括臭氧氧化发生装置和双氧水氧化反应发生装置,先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作为表面活性剂使含油污泥油水渣三相分离进行预处理,再通过臭氧氧化与双氧水氧化联合氧化降解含油污泥。其中臭氧氧化装置内部以胶管连接,接口相连处设置有阀门。本发明装置可对含油污泥进行有机物缓释无害化处理,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集成臭氧氧化和双氧水氧化处理技术于一体,使用方便,便于实验运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臭氧氧化和双氧水氧化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反应发生器以及双氧水反应器;其中,所述臭氧反应发生器包括臭氧反应仓,所述臭氧反应仓顶部设有臭氧尾气排出口以及污泥加入口,所述臭氧反应仓中部设有臭氧加注口,且该臭氧加注口与臭氧反应仓内部均布的臭氧排放孔通过管路对接;所述臭氧反应仓底部设有污泥排出口;
所述双氧水反应器包括双氧水反应仓,所述双氧水反应仓内侧壁设有保温层,所述双氧水反应仓内设有搅拌器以及布气筛网,且所述双氧水反应仓壁上设有与仓内导通的进料口、取样口、出料口、补水口、进气口、出气口、沥出液收集口、温度传感器,以及氧浓度传感器;所述双氧水反应仓的进料口与所述臭氧反应仓的污泥排出口管路对接或履带联动;所述布气筛网与进气口管路对接;
一种基于臭氧氧化和双氧水氧化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包括,首先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作为表面活性剂使含油污泥油水渣三相分离,对于回流的活性污泥通入曝气池,曝气 6 小时,将回流污泥通入二沉池中沉淀,将回流污泥进行臭氧化处理,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降解微生物难以分解利用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对于臭氧氧化后的回流污泥进一步利用双氧水技术,再次对回流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将其加入发酵池中,经过翻倒机的翻倒及曝气系统的曝气,使得回流污泥充分发酵,最后在发酵槽尾部将污泥运出,实现污泥减量技术的集成化。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臭氧氧化和双氧水氧化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快装盲板。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基于臭氧氧化和双氧水氧化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补水口、出气口设于双氧水反应仓中上部,所述取样口、温度传感器以及氧浓度传感器设于双氧水反应仓中部,所述出料口、 进气口设于双氧水反应仓中下部,所述沥出液收集口设于双氧水反应仓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 所述的基于臭氧氧化和双氧水氧化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反应发生器还包括臭氧尾气吸收装置、臭氧供给装置以及供电电源;其中,所述臭氧尾气吸收装置与臭氧反应仓的臭氧尾气排出口通过管道对接,所述臭氧反应仓的臭氧加注口与臭氧供给装置管道对接;所述供电电源分别与臭氧反应发生器、双氧水反应器、臭氧尾气吸收装置、臭氧供给装置电控制开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基于臭氧氧化和双氧水氧化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反应发生器还包括臭氧补给控制装置,所述臭氧补给控制装置包括PLC 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臭氧反应仓的臭氧加注口与臭氧补给控制装置通过管道对接,所述臭氧补给控制装置与臭氧供给装置管道对接;所述供电电源与臭氧补给控制装置电控制开关连接。
CN202010686802.8A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基于臭氧氧化与双氧水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1718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6802.8A CN111718105B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基于臭氧氧化与双氧水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6802.8A CN111718105B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基于臭氧氧化与双氧水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8105A CN111718105A (zh) 2020-09-29
CN111718105B true CN111718105B (zh) 2023-12-12

Family

ID=72572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6802.8A Active CN111718105B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基于臭氧氧化与双氧水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8105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9201A (en) * 1997-06-02 1998-12-15 Mva Inc. Oxida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JP2002186996A (ja) * 2000-12-19 2002-07-02 Kurita Water Ind Ltd 有機性廃棄物の処理方法
JP2002210489A (ja) * 2001-01-18 2002-07-30 Ataka Construction & Engineering Co Ltd ポリエチレングリコール含有排水の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03088895A (ja) * 2001-09-19 2003-03-2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有機性廃棄物の処理方法およびバイオガスの製造方法
JP2005219027A (ja) * 2004-02-09 2005-08-18 Matsushita Environment Airconditioning Eng Co Ltd 汚泥処理装置、および汚泥処理方法
CN101066828A (zh) * 2007-06-12 2007-11-07 大庆石油学院 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
JP2009248059A (ja) * 2008-04-10 2009-10-29 Niigata Univ オゾン水と過酸化水素水の同時製造装置
CN102140000A (zh) * 2010-01-28 2011-08-0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活性污泥减量与污泥中内分泌干扰物协同去除的工艺
CN102276127A (zh) * 2010-06-10 2011-12-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泥砂的分离方法
WO2015186456A1 (ja) * 2014-06-06 2015-12-10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含油スラッジの処理方法
CN105879872A (zh) * 2016-04-27 2016-08-24 河北协同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芬顿反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188381A (zh) * 2017-05-12 2017-09-22 浙江奇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泥分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7197A (zh) * 2017-05-26 2018-12-07 成都源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脱水处理方法
CN109574458A (zh) * 2019-01-09 2019-04-05 北京伟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607999A (zh) * 2018-12-11 2019-04-12 湖南新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油泥环保处理方法
CN209098475U (zh) * 2018-10-24 2019-07-12 兰州理工大学 基于臭氧氧化和好氧高温堆肥耦合联动的污泥处理系统
CN110117104A (zh) * 2019-06-12 2019-08-13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含油水基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工艺
CN111138049A (zh) * 2020-01-07 2020-05-12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含油污泥微纳米气泡臭氧递进式分段减量化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9201A (en) * 1997-06-02 1998-12-15 Mva Inc. Oxida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JP2002186996A (ja) * 2000-12-19 2002-07-02 Kurita Water Ind Ltd 有機性廃棄物の処理方法
JP2002210489A (ja) * 2001-01-18 2002-07-30 Ataka Construction & Engineering Co Ltd ポリエチレングリコール含有排水の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03088895A (ja) * 2001-09-19 2003-03-2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有機性廃棄物の処理方法およびバイオガスの製造方法
JP2005219027A (ja) * 2004-02-09 2005-08-18 Matsushita Environment Airconditioning Eng Co Ltd 汚泥処理装置、および汚泥処理方法
CN101066828A (zh) * 2007-06-12 2007-11-07 大庆石油学院 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
JP2009248059A (ja) * 2008-04-10 2009-10-29 Niigata Univ オゾン水と過酸化水素水の同時製造装置
CN102140000A (zh) * 2010-01-28 2011-08-0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活性污泥减量与污泥中内分泌干扰物协同去除的工艺
CN102276127A (zh) * 2010-06-10 2011-12-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泥砂的分离方法
WO2015186456A1 (ja) * 2014-06-06 2015-12-10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含油スラッジの処理方法
CN105879872A (zh) * 2016-04-27 2016-08-24 河北协同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芬顿反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188381A (zh) * 2017-05-12 2017-09-22 浙江奇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泥分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7197A (zh) * 2017-05-26 2018-12-07 成都源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脱水处理方法
CN209098475U (zh) * 2018-10-24 2019-07-12 兰州理工大学 基于臭氧氧化和好氧高温堆肥耦合联动的污泥处理系统
CN109607999A (zh) * 2018-12-11 2019-04-12 湖南新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油泥环保处理方法
CN109574458A (zh) * 2019-01-09 2019-04-05 北京伟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117104A (zh) * 2019-06-12 2019-08-13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含油水基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工艺
CN111138049A (zh) * 2020-01-07 2020-05-12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含油污泥微纳米气泡臭氧递进式分段减量化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典型表面活性剂对焦化污泥中富集多环芳烃的解吸;刘雷;吴海珍;王鸣;刘明;韦朝海;;环境科学学报;36(09);全文 *
表面活性剂CTAC和双氧水联用改善污泥脱水效果研究;柯水洲;卢兴;邱伟;孔晓光;;安全与环境学报(03);全文 *
高级氧化技术在污泥减量化中的应用;郑尚基;王枫;巢昆;Pacelli Zitha;;环境工程(0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8105A (zh)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1505B (zh) 一种微波强化铁炭联合微波氧化处理含油废水的方法
CN103755097A (zh) 难生物降解废水的高级氧化-生物法处理装置
CN107417035A (zh) 一种基于铁循环利用的Fenton‑厌氧处理设备与工艺
CN107176777A (zh) 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处理Fenton铁泥的装置与工艺
CN101508506A (zh) 一种港口化学品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3553286B (zh) 一种电化学/二氧化氯催化氧化相耦合的污泥减量方法
CN111718105B (zh) 一种基于臭氧氧化与双氧水联合降解含油污泥的处理装置和方法
KR20020094421A (ko) 오존 처리에 의한 슬러지 감량화 및 재활용 시스템과 그방법
CN106242181A (zh) 一种经济高效的煤化工废水治理方法
CN108383299A (zh) 煤化工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及预处理系统
CN105271614B (zh) 一种芬顿试剂与过硫酸氢钾及微生物联合处理舱底水的方法
CN2646130Y (zh) 一种槽形多相多元催化电解氧化污水处理装置
KR101990885B1 (ko) 유기물을 이용한 바이오메탄 제조방법
CN207645962U (zh) 一种高级氧化与活性砂的集成装置
JP5802578B2 (ja) 水処理装置、及び水処理方法
CN2646129Y (zh) 一种采用同心圆电极多相多元催化电解氧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4079675U (zh) 循环处理含油废水的装置
JP2010247072A (ja) 廃水処理方法及び廃水処理装置並びにエネルギーガスの精製方法及び精製システム
CN110066044A (zh) 一种臭氧-负载型催化剂协同反应的污水处理方法
CN215799072U (zh) 一种污泥除臭减量用系统
CN105366836A (zh) 一种环流多维催化高级氧化处理含油废水的工艺和装置
KR102207832B1 (ko) 유기성 폐기물 및 폐액 균질화 고도전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212610216U (zh) 一种难处理污泥高干脱水系统
CN210855603U (zh) 一种高效煤化工高浓度污水预处理装置
WO2021117980A1 (ko) 소화가스를 활용한 소화액 폐수의 탈질처리 및 소화슬러지의 차(char) 제조를 통한 고효율 유기성폐기물의 바이오가스화 공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