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689390B - 轨道吊转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轨道吊转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9390B
CN111689390B CN202010579933.6A CN202010579933A CN111689390B CN 111689390 B CN111689390 B CN 111689390B CN 202010579933 A CN202010579933 A CN 202010579933A CN 111689390 B CN111689390 B CN 111689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track
area
crane
carr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99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89390A (zh
Inventor
张久学
刘建波
冯腊初
卢勇
陈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99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89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89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9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89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9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1/00Trolleys or crabs, e.g. operating above runways
    • B66C11/02Trolleys or crabs, e.g. operating above runways with operating gear or operator's cabin suspended, or laterally offset, from runway or track
    • B66C11/04Underhung trolle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7/00Runways, tracks or trackways for trolleys or cranes
    • B66C7/0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unway rails or rail moun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9/00Travelling gear incorporated in or fitted to trolleys or cranes
    • B66C9/10Undercarriages or bogies, e.g. end carriages, end b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eg Units, Guards, And Driving Tracks Of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吊转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第一箱区中铺设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轨道吊沿着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运行至与第一区域轨道和第二区域轨道相对应的位置;拆卸第一轨道中的第一区域轨道以及第二轨道中的第二区域轨道,铺设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且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高度低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于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上设置搬运装置,搬运装置沿着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搬运轨道吊至第二箱区;于第二箱区中铺设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的高度高于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将轨道吊放置于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上取出搬运装置及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吊转场的方法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对码头承载力的要求。

Description

轨道吊转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吊转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吊用户一般希望制造商在将轨道吊运输到达码头后,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相关测试,投入运营,这就需要轨道吊短时间内从一个箱区横移到另一个箱区。传统的轨道吊箱区间转场采用600T千斤顶顶起轨道吊后于轨道吊下方安装临时台车,然后通过台车牵引到预定箱区后,再采用600T千斤顶顶起轨道吊后拆除台车,侧滑进入码头轨道,这样费时费力,作业效率很低,并且对码头承载力有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吊转场的方法,该轨道吊转场的方法较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从而较大的缩短了轨道吊转场的时间,且节约了人力,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对码头承载力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吊转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于第一箱区中铺设相对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且所述第一轨道中包括可拆卸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区域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中包括可拆卸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区域轨道;
步骤S2,所述轨道吊沿着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运行至与所述第一区域轨道和第二区域轨道相对应的位置;
步骤S3,拆卸所述第一轨道中的第一区域轨道以及所述第二轨道中的第二区域轨道,铺设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相对设置的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所述第三轨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轨道的一个第一区域轨道和第二轨道的一个第二区域轨道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四轨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轨道的另一个第一区域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另一个第二区域轨道相对应的位置,且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步骤S4,于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上分别对应于第一区域轨道和第二区域轨道的位置设置搬运装置,所述搬运装置沿着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搬运所述轨道吊至第二箱区;
步骤S5,于第二箱区中铺设相对设置的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所述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垂直于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所述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且所述第五轨道中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间隙,所述第六轨道中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间隙,所述第三轨道依次穿过所述第五轨道的一个第一间隙和第六轨道的一个第二间隙,所述第四轨道依次穿过所述第五轨道的另一个第一间隙和第六轨道的另一个第二间隙,且所述轨道吊与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的位置相对应;
步骤S6,将所述轨道吊放置于所述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上,取出所述搬运装置以及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于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中分别填入第三区域轨道和第四区域轨道。
优选地,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于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上分别对应于第一区域轨道和第二区域轨道的位置设置搬运装置;
步骤S42,所述搬运装置向上顶起所述轨道吊至所述轨道吊脱离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
步骤S43,撤离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
步骤S44,所述搬运装置沿着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搬运所述轨道吊至第二箱区。
优选地,所述步骤S42具体包括:
步骤S421,所述搬运装置的顶升机构带动所述搬运装置的连接部向上运动至所述轨道吊的小平衡梁的下方,用紧固件连接所述搬运装置的连接部和所述轨道吊的小平衡梁;
步骤S422,所述搬运装置的顶升机构带动所述搬运装置的连接部继续向上运动,进而向上顶起所述轨道吊至所述轨道吊脱离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
优选地,所述步骤S44具体包括:
步骤S441,所述搬运装置的顶升机构带动所述搬运装置的连接部向下运动至第一预定位置;
步骤S442,所述搬运装置沿着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搬运所述轨道吊至第二箱区。
优选地,所述步骤S44还包括:
步骤S443,所述轨道吊到达第二箱区后,所述搬运装置的顶升机构带动所述搬运装置的连接部向上运动至第二预定位置。
优选地,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
步骤S61,将所述轨道吊放置于所述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上;
步骤S62,松开连接所述搬运装置的连接部和所述轨道吊的小平衡梁的紧固件,所述搬运装置的顶升机构带动所述搬运装置的连接部向下运动,然后取出所述搬运装置;
步骤S63,取出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并于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中分别填入第三区域轨道和第四区域轨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五轨道以及第六轨道的高度为490mm,所述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高度为32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区域轨道、第二区域轨道、第一间隙以及第二间隙的宽度为1000mm。
优选地,所述搬运装置为台车,于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上分别对应于第一区域轨道和第二区域轨道的位置各设置一个台车。
优选地,所述轨道吊转场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7,所述轨道吊沿所述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运行至码头轨道以投入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第一轨道10和第二轨道20分别包括可拆卸的第一区域轨道11和第二区域轨道,从而便于铺设第三轨道40和第四轨道50,且由于第三轨道40和第四轨道50的高度低于第一轨道10、第二轨道20、第五轨道70和第六轨道80,便于将搬运装置60置于第三轨道40和所述第四轨道50上进而搬运轨道吊30从第一箱区至第二箱区然后取出搬运装置60,该轨道吊30转场的方法较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从而较大的缩短了轨道吊30转场的时间,且节约了人力,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对码头承载力的要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轨道吊运行至与第一区域轨道和第二区域轨道相对应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搬运装置顶起轨道吊至轨道吊脱离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示意图;
图3为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以及第四轨道铺设的示意图;
图4为搬运装置的顶升机构向上顶起至轨道吊脱离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时搬运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搬运装置沿着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搬运轨道吊的示意图;
图6为搬运装置的顶升机构的顶升高度为零时搬运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搬运装置将轨道吊放置于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上的示意图;
图8为第三轨道、第四轨道、第五轨道以及第六轨道铺设的示意图;
图9为轨道吊置于填入第三区域轨道和第四区域轨道的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吊转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1所示,步骤S1,于第一箱区中铺设相对设置的第一轨道10和第二轨道20,且所述第一轨道10中包括可拆卸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区域轨道11,所述第二轨道20中包括可拆卸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区域轨道。
具体地,于码头上的第一箱区中铺设相对设置的第一轨道10和第二轨道20,第一轨道10和第二轨道20可以分别由多个区域轨道组成,其中,第一轨道10中包括可拆卸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区域轨道11,第二轨道20中包括可拆卸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区域轨道,两个第一区域轨道11和两个第二区域轨道对称设置。
步骤S2,轨道吊30沿着所述第一轨道10和第二轨道20运行至与所述第一区域轨道11和第二区域轨道相对应的位置。
具体地,轨道吊30于第一箱区中靠近运输船的一侧沿着第一轨道10和第二轨道20运行至与第一区域轨道11和第二区域轨道相对应的位置即第一箱区的前沿。
步骤S3,如图2和图3所示,拆卸所述第一轨道10中的第一区域轨道11以及所述第二轨道20中的第二区域轨道,铺设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10和第二轨道20的相对设置的第三轨道40和第四轨道50,所述第三轨道4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轨道10的一个第一区域轨道11和第二轨道20的一个第二区域轨道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四轨道5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轨道10的另一个第一区域轨道11和第二轨道20的另一个第二区域轨道相对应的位置,且所述第三轨道40和所述第四轨道50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轨道10和第二轨道20。具体地,轨道吊30运行至与所述第一区域轨道11和第二区域轨道相对应的位置后,焊接轨道吊30的大车车档,然后拆卸第一轨道10中的第一区域轨道11以及第二轨道20中的第二区域轨道。
步骤S4,于所述第三轨道40和所述第四轨道50上分别对应于第一区域轨道11和第二区域轨道的位置设置搬运装置60,所述搬运装置60沿着所述第三轨道40和所述第四轨道50搬运所述轨道吊30至第二箱区。
优选地,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于所述第三轨道40和所述第四轨道50上分别对应于第一区域轨道11和第二区域轨道的位置设置搬运装置60。具体地,可以用汽车吊将搬运装置60吊到第三轨道40和第四轨道50上,并在搬运装置60吊到第三轨道40和第四轨道50上后焊接搬运装置60的车档。
步骤S42,所述搬运装置60向上顶起所述轨道吊30至所述轨道吊30脱离所述第一轨道10和所述第二轨道20。
优选地,所述步骤S42具体包括:
步骤S421,所述搬运装置60的顶升机构61带动所述搬运装置60的连接部62向上运动至所述轨道吊30的小平衡梁31的下方,用紧固件连接所述搬运装置60的连接部62和所述轨道吊30的小平衡梁31。具体地,对搬运装置60通电,搬运装置60的顶升机构61带动连接部62向上运动至轨道吊30的小平衡梁31的下方,紧固件可以为螺栓,用螺栓连接搬运装置60的连接部62和轨道吊30的小平衡梁31。
步骤S422,所述搬运装置60的顶升机构61带动所述搬运装置60的连接部62继续向上运动,进而向上顶起所述轨道吊30至所述轨道吊30脱离所述第一轨道10和所述第二轨道20。具体地,搬运装置60的顶升机构61向上顶起至轨道吊30脱离第一轨道10和第二轨道20时搬运装置60的状态如图4所示。
通过首先用紧固件连接搬运装置60的连接部62和轨道吊30的小平衡梁31,然后搬运装置60的顶升机构61再向上顶起轨道吊30至轨道吊30脱离第一轨道10和第二轨道20,以便于搬运装置60能够更加稳固的搬运轨道吊30,使作业更为安全。
步骤S43,如图5所示,撤离所述第一轨道10和所述第二轨道20。
步骤S44,所述搬运装置60沿着所述第三轨道40和所述第四轨道50搬运所述轨道吊30至第二箱区。具体地,将焊接的搬运装置60的车档切开,然后搬运装置60搬运轨道吊30至第二箱区。
通过搬运装置60向上顶起轨道吊30至轨道吊30脱离第一轨道10和所述第二轨道20后撤离第一轨道10和第二轨道20,以便于将暂时不用的第一轨道10和第二轨道20撤离,以免占用场地。
优选地,所述步骤S44具体包括:
步骤S441,所述搬运装置60的顶升机构61带动所述搬运装置60的连接部62向下运动至第一预定位置。具体地,如图6所示,搬运装置60的顶升机构61可以回归至顶升高度为零,进而带动连接部62向下运动至第一预定位置。
步骤S442,所述搬运装置60沿着所述第三轨道40和所述第四轨道50搬运所述轨道吊30至第二箱区。具体地,搬运装置60将轨道吊30搬运至第二箱区后,可以焊接搬运装置60的车档固定。
由此,可使搬运装置60更加省力且更加稳固的将轨道吊30搬运至第二箱区。
优选地,所述步骤S44还包括:
步骤S443,所述轨道吊30到达第二箱区后,所述搬运装置60的顶升机构61带动所述搬运装置60的连接部62向上运动至第二预定位置。
步骤S5,如图7和图8所示,于第二箱区中铺设相对设置的第五轨道70和第六轨道80,所述第五轨道70和第六轨道80垂直于所述第三轨道40和所述第四轨道50,所述第五轨道70和第六轨道80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轨道40和所述第四轨道50,且所述第五轨道70中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间隙71,所述第六轨道80中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间隙,所述第三轨道40依次穿过所述第五轨道70的一个第一间隙71和第六轨道80的一个第二间隙,所述第四轨道50依次穿过所述第五轨道70的另一个第一间隙71和第六轨道80的另一个第二间隙,且所述轨道吊30与所述第一间隙71和所述第二间隙的位置相对应。
步骤S6,如图9所示,将所述轨道吊30放置于所述第五轨道70和第六轨道80上,取出所述搬运装置60以及所述第三轨道40和所述第四轨道50,于所述第一间隙71和第二间隙中分别填入第三区域轨道72和第四区域轨道。
优选地,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
步骤S61,将所述轨道吊30放置于所述第五轨道70和第六轨道80上。具体地,搬运装置60的顶升机构61带动所述搬运装置60的连接部62向下运动,进而将轨道吊30放置于第五轨道70和第六轨道80上。
步骤S62,松开连接所述搬运装置60的连接部62和所述轨道吊30的小平衡梁31的紧固件,所述搬运装置60的顶升机构61带动所述搬运装置60的连接部62向下运动,然后取出所述搬运装置60。具体地,搬运装置60的顶升机构61可以回归至顶升高度为零后,取出搬运装置60。
步骤S63,取出所述第三轨道40和所述第四轨道50,并于所述第一间隙71和第二间隙中分别填入第三区域轨道72和第四区域轨道。
通过第一轨道10和第二轨道20分别包括可拆卸的第一区域轨道11和第二区域轨道,从而便于铺设第三轨道40和第四轨道50,且由于第三轨道40和第四轨道50的高度低于第一轨道10、第二轨道20、第五轨道70和第六轨道80,便于将搬运装置60置于第三轨道40和所述第四轨道50上进而搬运轨道吊30从第一箱区至第二箱区然后取出搬运装置60,该轨道吊30转场的方法较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从而较大的缩短了轨道吊30转场的时间,且节约了人力,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对码头承载力的要求。
优选地,第一轨道10、第二轨道20、第五轨道70以及第六轨道80的高度为490mm,所述第三轨道40和第四轨道50高度为32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区域轨道11、第二区域轨道、第一间隙71以及第二间隙的宽度为1000mm。以便于设置第三轨道40和第四轨道50,进而进一步的便于将搬运装置60设置于第三轨道40和第四轨道50上。
优选地,所述搬运装置60为台车,于所述第三轨道40和所述第四轨道50上分别对应于第一区域轨道11和第二区域轨道的位置各设置一个台车。由此,四个台车搬运轨道吊30至第二箱区,可确保较为平稳的将轨道吊30搬运至第二箱区。
优选地,所述轨道吊30转场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7,所述轨道吊30沿所述第五轨道70和第六轨道80运行至码头轨道以投入使用。具体地,将焊接的轨道吊30的大车车档切开,然后轨道吊30沿第五轨道70和第六轨道80运行至码头轨道。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轨道吊转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于第一箱区中铺设相对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且所述第一轨道中包括可拆卸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区域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中包括可拆卸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区域轨道;
步骤S2,所述轨道吊沿着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运行至与所述第一区域轨道和第二区域轨道相对应的位置;
步骤S3,拆卸所述第一轨道中的第一区域轨道以及所述第二轨道中的第二区域轨道,铺设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相对设置的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所述第三轨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轨道的一个第一区域轨道和第二轨道的一个第二区域轨道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四轨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轨道的另一个第一区域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另一个第二区域轨道相对应的位置,且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步骤S4,于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上分别对应于第一区域轨道和第二区域轨道的位置设置搬运装置,所述搬运装置沿着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搬运所述轨道吊至第二箱区;
步骤S5,于第二箱区中铺设相对设置的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所述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垂直于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所述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且所述第五轨道中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间隙,所述第六轨道中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间隙,所述第三轨道依次穿过所述第五轨道的一个第一间隙和第六轨道的一个第二间隙,所述第四轨道依次穿过所述第五轨道的另一个第一间隙和第六轨道的另一个第二间隙,且所述轨道吊与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的位置相对应;
步骤S6,将所述轨道吊放置于所述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上,取出所述搬运装置以及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于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中分别填入第三区域轨道和第四区域轨道;
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于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上分别对应于第一区域轨道和第二区域轨道的位置设置搬运装置;
步骤S42,所述搬运装置向上顶起所述轨道吊至所述轨道吊脱离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
步骤S43,撤离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
步骤S44,所述搬运装置沿着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搬运所述轨道吊至第二箱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吊转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2具体包括:
步骤S421,所述搬运装置的顶升机构带动所述搬运装置的连接部向上运动至所述轨道吊的小平衡梁的下方,用紧固件连接所述搬运装置的连接部和所述轨道吊的小平衡梁;
步骤S422,所述搬运装置的顶升机构带动所述搬运装置的连接部继续向上运动,进而向上顶起所述轨道吊至所述轨道吊脱离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吊转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4具体包括:
步骤S441,所述搬运装置的顶升机构带动所述搬运装置的连接部向下运动至第一预定位置;
步骤S442,所述搬运装置沿着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搬运所述轨道吊至第二箱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吊转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4还包括:
步骤S443,所述轨道吊到达第二箱区后,所述搬运装置的顶升机构带动所述搬运装置的连接部向上运动至第二预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吊转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
步骤S61,将所述轨道吊放置于所述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上;
步骤S62,松开连接所述搬运装置的连接部和所述轨道吊的小平衡梁的紧固件,所述搬运装置的顶升机构带动所述搬运装置的连接部向下运动,然后取出所述搬运装置;
步骤S63,取出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并于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中分别填入第三区域轨道和第四区域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吊转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五轨道以及第六轨道的高度为490mm,所述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高度为3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吊转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轨道、第二区域轨道、第一间隙以及第二间隙的宽度为10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吊转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为台车,于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上分别对应于第一区域轨道和第二区域轨道的位置各设置一个台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吊转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吊转场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7,所述轨道吊沿所述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运行至码头轨道以投入使用。
CN202010579933.6A 2020-06-23 2020-06-23 轨道吊转场的方法 Active CN111689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9933.6A CN111689390B (zh) 2020-06-23 2020-06-23 轨道吊转场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9933.6A CN111689390B (zh) 2020-06-23 2020-06-23 轨道吊转场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9390A CN111689390A (zh) 2020-09-22
CN111689390B true CN111689390B (zh) 2022-06-14

Family

ID=72483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9933.6A Active CN111689390B (zh) 2020-06-23 2020-06-23 轨道吊转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8939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2871C (zh) * 2005-09-29 2007-08-22 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大型门式起重机横向平移转场的方法和它的旋转装置
CN101168427B (zh) * 2007-11-29 2011-05-04 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 自转向式轨道式集装箱龙门吊及其转场方法
CN101348210B (zh) * 2008-07-15 2011-02-16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轨道转场装置、轨道转场连接装置、转场系统及方法
DE102008061197B4 (de) * 2008-12-09 2010-08-05 Gottwald Port Technology Gmbh Brücken- oder Portalkran für den Umschlag von normierten Ladungsträgern
CN105584798A (zh) * 2016-01-07 2016-05-18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堆场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转场小车及转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9390A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2483A (zh) 一种码头集装箱货场及其输送装置
US3883013A (en) Apparatus of applying skids of grating structure and removing the same
CN108792482A (zh) 一种码头集装箱货场及其输送装置
US3827744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bulk building materials at construction sites
CN111689390B (zh) 轨道吊转场的方法
US609924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heet stacks
KR100641029B1 (ko) 컨테이너의 이적재 방법 및 장치
CN105129437B (zh) 一种集装箱密集装载轮胎的装置
JPS62126001A (ja) コイル保管倉庫設備
JPH07215665A (ja) パレタイザーおよび空パレット供給装置
CN214988767U (zh) 一种码头集装箱自动化装卸系统
JPH0225779Y2 (zh)
JP2015196553A (ja) 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及び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の運用方法
CN113859337A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砖块装卸设备
JP2000064799A (ja) 隧道構築用覆工材の搬送システム
CN112645221A (zh) 一种码头集装箱自动化装卸装置
CN213676487U (zh) 一种重型设备转运装置
CN217376562U (zh) 一种袋装货物用叠装生产线的运送装置
CN214399682U (zh) 一种建筑用吊运装置
CN221664296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卸料装置
CN221093475U (zh) 货物起吊搬运输送线
CN21478611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卸货平台
JPH0818648B2 (ja) トンネルセグメントの一時保管・搬入設備
CN118495301B (zh) 一种便于输送材料的建筑工程货梯
CN215718764U (zh) 一种盾构施工物料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