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5658A - 电动扫除机及其吸入口体 - Google Patents
电动扫除机及其吸入口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85658A CN111685658A CN202010126614.XA CN202010126614A CN111685658A CN 111685658 A CN111685658 A CN 111685658A CN 202010126614 A CN202010126614 A CN 202010126614A CN 111685658 A CN111685658 A CN 1116856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ction port
- suction
- body according
- relatively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4—Floor-sweep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72—Arrangement of castors or whe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94—Accessori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conventional vacuum-cleaning devic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垃圾清除性的地板刷以及具备该地板刷的电动扫除机。地板刷(24)通过与电动送风机的吸入侧连通,并利用电动送风机的驱动来吸入尘埃。地板刷(24)具有外壳体(31)、以及形成于外壳体(31)的多个吸入室(35)。多个吸入室(35)分别具备:在外壳体(31)的与地板面对置的位置呈开口的吸入口(41)。各吸入室(35)的吸入口(41)在外壳体(31)的前后排列设置。与相对性地位于前侧的前侧吸入口(46)相比,相对性地位于后侧的后侧吸入口(47)的真空度较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具有在主体的前后被开口设置多个的吸入口的电动扫除机的吸入口体、以及具备该吸入口体的电动扫除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与电动扫除机的延长管或者扫除机主体连接而使用的作为吸入口体的地板刷,存在有前后具备多个吸入口的部件。
然而,上述多个吸入口在真空度上没有差别,所以能够使用上述多个吸入口而由地板刷吸入的尘埃的种类受到限制,不能说垃圾清除性足够良好。
特别是,为了吸入大的尘埃,需要将对前侧的吸入口的前部进行划分的肋相对于被扫除面而予以充分地分离开,其结果,前侧的吸入口的真空度会降低,细尘的除去能力也就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2305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9-2305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想要解決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清除性得以提高的电动扫除机的吸入口体、以及具备该吸入口体的电动扫除机。
实施方式的电动扫除机的吸入口体是:通过与电动送风机的吸入侧连通并利用电动送风机的驱动来吸入尘埃的吸入口体。该吸入口体具有:主体、以及形成于主体的多个吸入室。多个吸入室分别具备:在主体的与被扫除面对置的位置呈开口的吸入口。上述吸入室的吸入口在主体的前后排列设置。并且,与相对性地位于前侧位置的吸入口相比,相对性地位于后侧位置的吸入口的真空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下方来展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扫除机的吸入口体的俯视图。
图2的(a)是上述吸入口体的侧方位置处的纵剖视图,(b)是上述吸入口体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3是从下方来展示上述吸入口体的立体图。
图4是将上述吸入口体的一部分进行切缺并从前方来展示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上述吸入口体的一部分的后视图。
图6是表示具备上述吸入口体的电动扫除机的立体图。
图7是具备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扫除机的吸入口体的电动扫除机的仰视图。
图8是上述电动扫除机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71…电动扫除机;15、74…电动送风机;24…作为吸入口体的地板刷;31…主体亦即外壳体;33…旋转清扫体亦即旋转刷;34…车轮;35…吸入室;36…风路;37…前侧遮蔽部;38…遮蔽部亦即后侧遮蔽部;41…吸入口;44a、44b、44c…顶面;51…第1连通路;52…第2连通路;73…主体亦即扫除机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6,对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图6中,11是所谓的筒型电动扫除机,该电动扫除机11具有:扫除机主体12、以及能够装卸地与该扫除机主体12连接的风路形成体亦即管部13。
扫除机主体12能够在作为被扫除面的地板面上进行回旋以及行进,并收容:电动送风机15、对该电动送风机15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未图示的主体控制部、以及用于向电动送风机15和主体控制部等供电的卷线装置或者二次电池等电源部等,并且具备:与电动送风机15的吸入侧连通的集尘部18。另外,在扫除机主体12的前部开口形成有:与集尘部18连通、且供管部13的基端侧连接的主体吸入口1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集尘部18而使用:例如旋风分离式的集尘部,但也能够使用:例如纸包或过滤器等任意集尘部。
管部13具备:软管体21、能够装卸于该软管体21的例如合成树脂制的延长管22、以及能够装卸于该延长管22的作为吸入口体的地板刷24。
软管体21具备:具有挠性的软管部25、设置于该软管部25的基端侧(下游侧)并与主体吸入口19连接的连接管部26、以及设置于软管部25的先端侧(上游侧)的手边侧操作部27。
在手边侧操作部27能够装卸地连接有:延长管22的基端侧(下游侧)。另外,在该手边侧操作部27的基端侧突出形成有: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28,在该把持部28配置有:用于设定电动送风机15的动作模式等的设定按钮29。
并且,图1~图5所示的地板刷24通过在地板面上行进而吸入地板面上的尘埃。此外,以下,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两侧方向、宽度方向)是以该地板刷24的行进方向W为基准,上下方向为:将地板刷24载置到平坦的地板面上的状态下的反重力方向以及重力方向。该地板刷24具备:形成为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状亦即横长的主体即外壳体31、以及能够旋转地连接于该外壳体31的后部的连接管32(图6)。另外,在该地板刷24安装有:能够旋转的作为旋转清扫体的旋转刷33。此外,在该地板刷24安装有:能够旋转的且使该地板刷24能够沿着前后方向行进的车轮34。
在外壳体31划分形成多个吸入室35。另外,在该外壳体31设置有:与吸入室35连通的风路36。此外,在该外壳体31的与地板面对置的下部设置有:前侧遮蔽部37、遮蔽部亦即后侧遮蔽部38、以及后方遮蔽部39。
吸入室35分别具备:在外壳体31的与地板面对置的下部呈开口的吸入口41,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地板刷24或者外壳体31的行进方向亦即前后方向设定有多个。具体而言,在外壳体31设定有:相对性地位于前侧位置的一吸入室亦即前侧吸入室43、以及相对性地位于后侧位置的另一吸入室亦即后侧吸入室44。因此,在吸入口41设定有:前侧吸入室43所具备的前侧吸入口46、以及后侧吸入室44所具备的后侧吸入口47。即,吸入室35以及吸入口41设定有前后一对。吸入室35以及吸入口41的数量不限定于此,可以在前后排列设定3个以上。
前侧吸入室43配置在外壳体31内的前端侧。该前侧吸入室43形成为:比后侧吸入室44在上下方向要大,且设定为:容积比后侧吸入室44要大。另外,该前侧吸入室43的后部亦即下游侧朝向后侧吸入室44的上方延伸设置。此外,该前侧吸入室43的顶面部(上表面部)43a位于外壳体31的前表面的背面侧位置,并构成为朝着后侧逐渐向上方倾斜。
另外,该前侧吸入室43所具备的前侧吸入口46配置于外壳体31的前端侧位置,用于吸入比较大的尘埃。该前侧吸入口46沿着外壳体31的左右方向形成为长条状。另外,该前侧吸入口46的前后方向的尺寸设定为:比后侧吸入口47要大。
另一方面,后侧吸入室44配置于:比外壳体31内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的位置,或者配置于:比该中央部更靠后侧的位置。
另外,该后侧吸入室44所具备的后侧吸入口47配置于:比前侧吸入口46更靠后方、且外壳体3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的位置、或者比该中央部更靠后侧的位置。即,上述前侧吸入口46与后侧吸入口47在前后排列配置。该后侧吸入口47沿着外壳体31的左右方向呈长条状地形成,并且前后方向的尺寸狭窄,成为在左右方向较长的狭缝状。另外,该后侧吸入口47形成为:与前侧吸入口46大致相等的宽度尺寸。因此,该后侧吸入口47的开口面积设定为:比前侧吸入口46要小。此外,该后侧吸入口47设定为:真空度比前侧吸入口46要高,能够吸入比较小的尘埃。另外,该后侧吸入口47在相对于行进方向亦即前后方向而交叉或者正交的左右方向上被分割为多个。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后侧吸入口47左右被分割为3个,相互划分而形成。即,在后侧吸入口47形成有:(一以及另一)划分壁部48、49,通过上述划分壁部48、49,设定: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位置的第1后侧吸入口亦即中央吸入口47a、以及位于该中央吸入口47a的左右两侧位置的第2及第3后侧吸入口亦即(一以及另一)侧部吸入口47b、47c。因此,后侧吸入室44也与中央吸入口47a以及侧部吸入口47b、47c分别对应地在左右被分割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
中央吸入口47a与侧部吸入口47b、47c设定为:相互大致相等的宽度尺寸,或者中央吸入口47a设定为:比侧部吸入口47b、47c要大的宽度尺寸。与上述中央吸入口47a对应的后侧吸入室44的顶面44a、44a是从中央吸入口47a的左右两侧朝向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侧而呈倾斜状地立起的,相比于与地板刷24或者外壳体31的行进方向亦即前后方向相交叉或者相正交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而言,作为两端的左右两侧被设定得较低。即,该顶面44a、44a形成为:从左右方向的两侧朝向中央部逐渐变高的山状,从正面观察呈ハ字状。另外,与侧部吸入口47b、47c对应的后侧吸入室44的顶面44b、44c是从侧部吸入口47b、47c的与中央吸入口47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亦即从划分壁部48、49朝向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侧而分别呈倾斜状地立起的。即,上述顶面44b、44c形成为相互大致左右对称,并且以朝向后侧吸入口47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逐渐变高的方式呈大致直线状地倾斜。因此,顶面44b与顶面44c配置为:从正面观察呈ハ字状。此外,上述顶面44b、44c的上端部在后侧吸入口47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而位于:比顶面44a、44a更靠上方的位置。
划分壁部48、49沿着前后方向形成为肋状。上述划分壁部48、49位于:中央吸入口47a与左右的侧部吸入口47b、47c之间。
风路36形成为:将各吸入室35或者吸入口41与连接管32(图6)连接起来,将从吸入室35的吸入口41吸入的尘埃朝向连接管32(图6)运送。即,在该风路36划分形成有:与具备前侧吸入口46的前侧吸入室43连通的第1连通路51、以及与具备后侧吸入口47的后侧吸入室44连通的第2连通路52。上述第1连通路51与第2连通路52例如在上下排列设置。即,上述第1连通路51与第2连通路52是借助与顶面44b、44c连接且沿着前后方向设置的壁部54而在上下方向被划分形成出来。
第1连通路51形成为:下部亦即壁部54从前侧亦即上游侧朝向后侧亦即下游侧而逐渐向上方倾斜。因此,第1连通路51形成为:越向下游侧,风路截面积越小。
第2连通路52的下游端的风路截面积设定为:比第1连通路51的下游端的风路截面积要大。该第2连通路52是与后侧吸入室44或者后侧吸入口47的分割对应地被划分形成多个。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通路52划分形成为:与中央吸入口47a连通的中央连通路52a、以及与侧部吸入口47b、47c连通的(一以及另一)侧部连通路52b、52c。中央连通路52a是通过连结壁部56而被划分形成的,其中,该连结壁部56是将顶面44a、44a间连结起来并从壁部54的下部呈水平状地向后方延伸的。另外,侧部连通路52b、52c是通过连结壁部56、壁部54、以及隔壁部57而被划分形成的,其中,该隔壁部57是将上述连结壁部56的上部与壁部54的下部沿着上下方向连结起来的部分。因此,在中央连通路52a的上部的左右划分形成出:侧部连通路52b、52c,在上述侧部连通路52b、52c的上部划分形成出:第1连通路51。
前侧遮蔽部37位于:前侧吸入口46的前方的位置,用于划分出:该前侧吸入口46的前缘部。该前侧遮蔽部37沿着左右方向而形成为长条状,并且形成为:朝向地板面侧亦即下方突出的肋状。另外,在该前侧遮蔽部37的先端部亦即下端部,形成有:将前侧的尘埃朝向前侧吸入口46引导的引导部37a。该引导部37a为:以与前侧吸入口46相反的一侧亦即前侧朝向后方弯曲的方式进行倒角的倒角部。
后侧遮蔽部38夹在前侧吸入口46与后侧吸入口47之间。即,该后侧遮蔽部38位于:前侧吸入口46的后方且后侧吸入口47的前方的位置,用于划分出:前侧吸入口46的后缘部以及后侧吸入口47的前缘部。该后侧遮蔽部38沿着左右方向而形成为长条状,并朝向地板面侧亦即下方突出。另外,该后侧遮蔽部38的下端部位于:比前侧遮蔽部37的下端部更靠下方的位置,即该后侧遮蔽部38的下端部位于:比前侧遮蔽部37的下端部更接近于地板面的位置。该后侧遮蔽部38的下端部形成为:在前后左右呈面状地扩展的平面状。
后方遮蔽部39位于:后侧吸入口47的后方的位置,用于划分出:该后侧吸入口47的后缘部。该后方遮蔽部39沿着左右方向而形成为长条状,并朝向地板面侧亦即下方突出。另外,该后方遮蔽部39的下端部位于:比前侧遮蔽部37的下端部更靠下方的位置,即该后方遮蔽部39的下端部位于:比前侧遮蔽部37的下端部更接近于地板面的位置,并且后方遮蔽部39的高度与后侧遮蔽部38的高度大致相等。并且,该后方遮蔽部39的下端部形成为:在前后左右呈面状地扩展的平面状。因此,该后方遮蔽部39形成为:与后侧遮蔽部38大致同一面。另外,在上述后方遮蔽部39与后侧遮蔽部38之间架设有:划分壁部48、49。
其结果,相比前侧吸入口46而言,后侧吸入口47处于更接近于地板面侧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侧遮蔽部38、后方遮蔽部39、顶面44a、44b、44c、划分壁部48、49,壁部54、连结壁部56以及隔壁部57通过例如构成外壳体31的一部分的中外壳59而被一体形成。
图6所示的连接管32是:将地板刷24与延长管22的先端等连接部连接起来的部分。该连接管32被设置成相对于外壳体31能够转动。另外,该连接管32配置为上游端亦即前端部插入到外壳体31的后部,并与图2的(a)以及图2的(b)所示的第1连通路51以及第2连通路52的下游端亦即后端对置。因此,上述第1连通路51与第2连通路52构成为:在连接管32(图6)合流。
图1所示的旋转刷33通过旋转而将进入到地毯等地板面上的尘埃收拢过来。该旋转刷33配置成:沿着吸入口41的前侧吸入口46的长边方向亦即左右方向具有轴向,且两端分别被轴支承于外壳体31。另外,该旋转刷33沿着外周面的周向而具有:多个例如合成树脂制等的刷毛、软质的合成树脂制的刮板等清扫部件。并且,使用者在扫除时根据需要而操作设定按钮29(图6)等,由此该旋转刷33利用未图示的马达等驱动源而高速地被旋转驱动。
车轮34是如下所述的从动轮,即:当使用者在地板面上使地板刷24或者外壳体31前后行进时,与地板面接触地进行旋转,由此能够降低摩擦地使地板刷24或者外壳体31在地板面上行进。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车轮34设定有:位于吸入口41(后侧吸入口47)的后部附近的成对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对的前侧车轮61、61、以及位于上述前侧车轮61、61的更靠后方且是外壳体31的后端附近的成对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对的后侧车轮62、62。
前侧车轮61、61在外壳体31的下部,被配置于:吸入口41的后方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后侧吸入口47的后部附近。更具体而言,前侧车轮61、61与后方遮蔽部39的后部邻接地配置。上述前侧车轮61、61沿着左右方向而分别具有转动轴,并左右分离开地配置。另外,上述前侧车轮61、61位于:划分壁部48、49的后方。即,上述前侧车轮61、61配置于:后侧吸入口47的中央吸入口47a与侧部吸入口47b、47c之间的位置的后方。此外,上述前侧车轮61、61位于:连接管32(图6)的前端侧的下部。
后侧车轮62、62在外壳体31的下部,位于:前侧车轮61、61的更靠后方的位置。即,上述后侧车轮62、62沿着左右方向而分别具有转动轴,且左右分离开地配置。
接下来,对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扫除时,首先,使用者将软管体21经由连接管部26而连接连通于扫除机主体12的主体吸入口19,将延长管22以及地板刷24依次连接连通于该软管体21的先端侧的手边侧操作部27。因此,地板刷24的吸入室35(吸入口41)与电动送风机15的吸入侧连通。
接着,将地板刷24载置在地板面上,成为:能够从电源部向主体控制部以及电动送风机15供电的状态,当对把持部28进行把持的使用者操作规定的设定按钮29时,根据由该设定按钮29设定好的动作模式,主体控制部就会对电动送风机15的输入进行控制,来驱动电动送风机15。
此外,使用者使地板刷24在地板面上前后行进,由此利用由电动送风机15的驱动所产生的负压的作用,将尘埃与空气从地板刷24的吸入口41一起吸入。
所吸入的含尘空气被集尘部18吸入,并除去尘埃,除去该尘埃后的吸入风朝向电动送风机15被吸入,经过该电动送风机15后而成为排气风,并从设置于扫除机主体12的后部等的未图示的排气口朝向扫除机主体12的外部排出。扫除结束时,通过使用者对设定按钮29进行操作,主体控制部就会使电动送风机15停止。此时,在旋转刷33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使该旋转刷33也停止。
并且,在吸入上述尘埃时,因为吸入口41的前侧吸入口46的真空度相对地较大,吸入口41的后侧吸入口47的真空度相对地较小,由此能够利用后侧吸入口47吸入:比由前侧吸入口46吸入的尘埃还细小的尘埃。
这样,与相对性地位于前侧的吸入口亦即前侧吸入口46相比,相对性地位于后侧的吸入口亦即后侧吸入口47的真空度较高,所以能够提高由后侧吸入口47吸起相对较小的尘埃(细尘)的能力,能够将相对较大的尘埃从前侧吸入口46吸入,将相对较小的尘埃从后侧吸入口47吸入,即,能够由前侧吸入口46吸入大的尘埃,由后侧吸入口47吸入剩余的尘埃,所以能够提高垃圾清除性。
另外,相比前侧吸入口46而言,后侧吸入口47位于更接近于地板面侧的位置,所以能够容易使得后侧吸入口47的真空度比前侧吸入口46的真空度要高。
此外,在外壳体31的前侧吸入口46与后侧吸入口47之间,具备:朝向地板面侧突出且划分出上述前侧吸入口46与后侧吸入口47的后侧遮蔽部38,所以能够容易使得后侧吸入口47的真空度比前侧吸入口46的真空度要高。
另外,由于在外壳体31的前侧吸入口46的前方具备:前侧遮蔽部37,在后侧吸入口47的前方且是前侧吸入口46的后方具备:比前侧遮蔽部37更朝向地板面侧突出的后侧遮蔽部38,所以能够容易使得后侧吸入口47的真空度比前侧吸入口46的真空度要高。
此外,在后侧吸入口47的前方,具备:比外壳体31的前侧吸入口46的前方的前侧遮蔽部37更朝向地板面侧突出的后侧遮蔽部38,所以通过地板刷24的行进而从前侧遮蔽部37的下部吸入到前侧吸入口46的比较大的尘埃就会难以越过后侧遮蔽部38,能够在前侧吸入口46更可靠地吸入该尘埃。
另外,外壳体31的与电动送风机15的吸入侧连通的风路36具备:与具有前侧吸入口46的前侧吸入室43连通的第1连通路51、以及与具有后侧吸入口47的后侧吸入室44连通且与第1连通路51划分开而形成出的第2连通路52,所以能够使从前侧吸入口46吸入的尘埃、与从后侧吸入口47吸入的尘埃合流在一起而被同一集尘部18捕集到。而且,关于前侧吸入口46与后侧吸入口47的真空度,不仅仅能够通过前侧吸入口46与后侧吸入口47的开口面积、形状来设定,也能够通过上述第1连通路51与第2连通路52的下游侧的风路截面积等而容易地来设定。
具体而言,后侧吸入口47狭窄,吸入风难以流动,所以压损较大,因此使第2连通路52的下游侧的风路截面积比第1连通路51的下游侧的风路截面积还要大,从而能够容易确保后侧吸入口47处的足够的真空度。
另外,在将后侧吸入口47在左右形成为长条状的情况下,真空度主要作用于与连接管32直接对置的中央部,在左右两端会难以吸入尘埃,所以通过将后侧吸入口47在相对于行进方向亦即前后方向而交叉或者正交的左右方向上被分割为多个,从而直到后侧吸入口47的左右两端为止能够确保足够的真空度。
此外,关于具备后侧吸入口47的后侧吸入室44的顶面44a、44b、44c,相比相对于行进方向亦即前后方向而交叉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侧而言,两端侧比较低,所以直到后侧吸入口47的左右两端的部分为止能够容易确保足够的真空度。
另外,在后侧吸入口47的附近具备前侧车轮61、61,所以能够通过前侧车轮61、61而使地板刷24的行进性得以提高,并且能够使后侧吸入口47接近于地板面而到达不会与地板面接触的临界位置为止,能够从后侧吸入口47更有效地吸入尘埃。并且,前侧车轮61、61位于连接管32的下部,所以即使在使用者借助手边侧操作部27等而施加将地板刷24按压于地板面上的力的状态下,前侧车轮61、61也会在连接管32的下部位置来对外壳体31进行支承,不会使外壳体31挠曲地使后侧吸入口47容易接近于地板面。
此外,使后侧吸入口47的开口面积比前侧吸入口46的开口面积要小,所以能够抑制:利用真空度相对地较大的后侧吸入口47来对地板面的吸附,从而能够不有损于地板刷24的行进性而可靠地吸入尘埃。
并且,在前侧吸入口46具备:通过旋转来扫除地板面的旋转刷33,所以当使用者根据地板面的种类而使旋转刷33适当地进行旋转时,即使是在真空度相对地较低的前侧吸入口46,也能够通过旋转刷33而将地板面的尘埃收拢过来,从而能够将尘埃充分地从前侧吸入口46吸入。
接下来,参照图7以及图8,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以及作用,标注相同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图8中,71表示电动扫除机,该电动扫除机71是:在地板面上自主行进的自主行进型的机器人吸尘器。
如图7所示,该电动扫除机71具备:一体地设置有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地板刷24的外壳体31相同的结构的主体亦即扫除机主体73,在该扫除机主体73配置有:电动送风机74、主体控制部(未图示)、集尘部76以及电池(二次电池)77等。
即,在扫除机主体73,形成有: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旋转刷33、吸入室35、前侧遮蔽部37、遮蔽部亦即后侧遮蔽部38、以及吸入口41等。
另外,在扫除机主体73的与地板面对置的下部,设置有:作为行进驱动部的驱动轮78、78,该驱动轮78、78借助马达79、79且通过主体控制部而被驱动,从而电动扫除机71或者扫除机主体73能够在地板面上自主行进。此外,在扫除机主体73的前部两侧设置有:作为旋转清扫部的侧刷81、81。上述侧刷81、81通过未图示的侧刷马达而进行回旋。
主体控制部借助马达79、79而使驱动轮78、78驱动,以便避开例如由传感器检测出的障碍物、所存储的路线图中记录的障碍物等。
各驱动轮78是:使电动扫除机71或者扫除机主体73在地板面上沿着前进方向以及后退方向自主行进的、亦即行进用的部件,沿着左右宽度方向具有:未图示的旋转轴,配置为:在宽度方向对称。此外,上述驱动轮78可以为例如履带。
并且,电动扫除机71在成为例如预先设定好的扫除开始时刻之际、或者在接收到通过遥控器或者外部装置而被发送来的扫除开始的指令信号之际等,主体控制部对马达79、79或者驱动轮78、78的驱动进行控制,从规定的开始位置、例如电池77的充电用的充电装置出发,开始扫除。电动扫除机71避开由传感器检测出的周围的障碍物、凹阶梯,或者沿着预先存储的路线图的同时在扫除区域内的地板面上自主行进,并且通过旋转刷33来收拢尘埃,或通过侧刷81、81来收拢尘埃,同时从吸入口41吸入尘埃而捕集到集尘部76。
此时,如果具有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下述这样结构,就能够实现相同的作用効果,即:与相对地位于前侧的吸入口亦即前侧吸入口46相比,相对性地位于后侧的吸入口亦即后侧吸入口47的真空度较高等结构。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只要后侧遮蔽部38比前侧遮蔽部37更朝向地板面侧突出,可以不与后方遮蔽部39同一面,也可以例如比后方遮蔽部39更朝向地板面侧突出。
另外,后侧遮蔽部38构成为:对前侧吸入口46与后侧吸入口47之间进行划分,但可以在例如前侧吸入口46的后部另外具备:位于后侧遮蔽部38的前方的遮蔽部。
此外,各遮蔽部不限定于壁状、肋状,例如也包含密封件、唇部等。
另外,后侧吸入口47可以在左右被分割为2个或者4个以上。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作为例子进行了提示,并不意在将发明的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形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要旨,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吸入口体,其通过与电动送风机的吸入侧连通,并利用所述电动送风机的驱动来吸入尘埃,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口体具备:
主体;以及
多个吸入室,它们分别具有在该主体的与被扫除面对置的位置呈开口的吸入口,并且这些吸入室形成于所述主体,
这些吸入室的吸入口在所述主体的前后排列设置,
与相对性地位于前侧的所述吸入口相比,相对性地位于后侧的所述吸入口的真空度较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在主体中,与相对性地位于前侧的吸入口相比,相对性地位于后侧的吸入口位于更接近于被扫除面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主体在相对性地位于前侧的吸入口与相对性地位于后侧的吸入口之间,具备:朝向被扫除面侧突出、且划分出这些吸入口的遮蔽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主体具备:
前侧遮蔽部,其位于相对性地位于前侧的吸入口的前方;以及
后侧遮蔽部,其位于相对性地位于前侧的吸入口的后方,并且比所述前侧遮蔽部更朝向被扫除面侧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后侧遮蔽部位于:相对性地位于后侧的吸入口的前方、且是相对性地位于前侧的吸入口的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主体具备:与电动送风机的吸入侧连通的风路,
所述风路具备:
第1连通路,其与具备相对性地位于前侧的吸入口的吸入室连通;以及
第2连通路,其与具备相对性地位于后侧的吸入口的吸入室连通,并且与所述第1连通路划分开而形成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第2连通路的下游侧的风路截面积大于第1连通路的下游侧的风路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旋转清扫体,其能够旋转地设置于相对性地位于前侧的吸入口,且通过旋转而对被扫除面进行扫除。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相对性地位于后侧的吸入口在相对于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分割为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相对性地位于后侧的吸入口的吸入室形成为:与相对于行进方向而交叉的方向的中央侧相比,两端侧的顶面较低。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在相对性地位于后侧的吸入口的附近,具备车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口体,其特征在于,
相对性地位于后侧的吸入口的开口面积比相对性地位于前侧的吸入口的开口面积较小。
13.一种电动扫除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动送风机;以及
与该电动送风机的吸入侧连通的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口体。
14.一种电动扫除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动送风机;以及
能够自主行进的扫除机主体,其对该电动送风机进行收容,并一体地设置有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口体的主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45164A JP7160726B2 (ja) | 2019-03-12 | 2019-03-12 |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その吸込口体 |
JP2019-045164 | 2019-03-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85658A true CN111685658A (zh) | 2020-09-22 |
CN111685658B CN111685658B (zh) | 2022-01-25 |
Family
ID=7243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26614.XA Active CN111685658B (zh) | 2019-03-12 | 2020-02-28 | 电动扫除机及其吸入口体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160726B2 (zh) |
CN (1) | CN11168565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0644A (zh) * | 2021-03-31 | 2021-06-29 | 北京顺造科技有限公司 | 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 |
CN113243820A (zh) * | 2021-05-19 | 2021-08-13 | 上海高仙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地刷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70303A (zh) | 2021-07-22 | 2023-02-03 | 好样科技有限公司 | 自移动清洁装置 |
US12239269B2 (en) * | 2022-08-10 | 2025-03-04 | Bissell Inc. | Suction head for an extraction cleaner including a piezoelectric element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78534A1 (en) * | 2001-05-31 | 2002-12-05 | Lindhaus S.R.L. | Multipurpose tool for cleaning machines |
CN101090660A (zh) * | 2005-01-31 | 2007-12-19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电动吸尘器及其吸入口体 |
CN201119845Y (zh) * | 2006-10-02 | 2008-09-24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电动吸尘器用吸尘头及使用该吸尘头的电动吸尘器 |
CN101416845A (zh) * | 2007-10-23 | 2009-04-29 | 斯科特费策尔公司 | 具有一次性护板的真空吸尘器喷嘴 |
CN101564280A (zh) * | 2008-04-22 | 2009-10-28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电动吸尘器 |
WO2012074177A1 (ko) * | 2010-11-29 | 2012-06-07 | 주식회사 에이디아이엠 | 진공청소기 |
CN104172990A (zh) * | 2013-05-28 | 2014-12-03 | 联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自走式清洁装置及其吸尘方法 |
CN104757905A (zh) * | 2015-04-30 | 2015-07-08 |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吸尘器地刷 |
CN204520524U (zh) * | 2015-02-12 | 2015-08-05 |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 吸尘器用吸嘴及吸尘器 |
CN205923907U (zh) * | 2016-04-15 | 2017-02-08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地刷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
CN207101220U (zh) * | 2017-03-08 | 2018-03-16 | 伸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直立式吸尘器的吸尘装置 |
CN108742307A (zh) * | 2018-07-03 | 2018-11-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刷体、清洁刷及一种吸尘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65372A (ja) * | 2002-03-14 | 2003-09-24 | Toshiba Tec Corp | 吸込口体と電気掃除機 |
JP6071251B2 (ja) * | 2012-05-30 | 2017-02-0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自走式掃除機 |
-
2019
- 2019-03-12 JP JP2019045164A patent/JP7160726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2-28 CN CN202010126614.XA patent/CN1116856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78534A1 (en) * | 2001-05-31 | 2002-12-05 | Lindhaus S.R.L. | Multipurpose tool for cleaning machines |
CN101090660A (zh) * | 2005-01-31 | 2007-12-19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电动吸尘器及其吸入口体 |
CN201119845Y (zh) * | 2006-10-02 | 2008-09-24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电动吸尘器用吸尘头及使用该吸尘头的电动吸尘器 |
CN101416845A (zh) * | 2007-10-23 | 2009-04-29 | 斯科特费策尔公司 | 具有一次性护板的真空吸尘器喷嘴 |
CN101564280A (zh) * | 2008-04-22 | 2009-10-28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电动吸尘器 |
WO2012074177A1 (ko) * | 2010-11-29 | 2012-06-07 | 주식회사 에이디아이엠 | 진공청소기 |
CN104172990A (zh) * | 2013-05-28 | 2014-12-03 | 联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自走式清洁装置及其吸尘方法 |
CN204520524U (zh) * | 2015-02-12 | 2015-08-05 |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 吸尘器用吸嘴及吸尘器 |
CN104757905A (zh) * | 2015-04-30 | 2015-07-08 |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吸尘器地刷 |
CN205923907U (zh) * | 2016-04-15 | 2017-02-08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地刷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
CN207101220U (zh) * | 2017-03-08 | 2018-03-16 | 伸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直立式吸尘器的吸尘装置 |
CN108742307A (zh) * | 2018-07-03 | 2018-11-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刷体、清洁刷及一种吸尘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0644A (zh) * | 2021-03-31 | 2021-06-29 | 北京顺造科技有限公司 | 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 |
CN113243820A (zh) * | 2021-05-19 | 2021-08-13 | 上海高仙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地刷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85658B (zh) | 2022-01-25 |
JP2020146173A (ja) | 2020-09-17 |
JP7160726B2 (ja) | 2022-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685658B (zh) | 电动扫除机及其吸入口体 | |
KR102125334B1 (ko) | 로봇 청소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KR20190021521A (ko) | 청소기 | |
KR20180010725A (ko) | 청소기 | |
JP4295512B2 (ja) | 真空掃除機用清掃ヘッド | |
JP2005349206A (ja) | 掃除機のノズル | |
JP2022092039A (ja) | 電気掃除機の吸口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 |
JP6105886B2 (ja) | 吸込口体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 |
CN107348900B (zh) | 抽吸喷嘴及具备其的吸尘器 | |
KR101055910B1 (ko) | 진공 청소기의 노즐 | |
CN110831471A (zh) | 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 | |
JP6662573B2 (ja) |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その吸込口体 | |
JP5038880B2 (ja) | 吸込口体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 |
CN107303163A (zh) | 电吸尘器的吸入件及具备该吸入件的电吸尘器 | |
JP2017060574A (ja) |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その吸込口体 | |
JP3877481B2 (ja) | 吸込み口体及び循環式電気掃除機 | |
WO2018078725A1 (ja) | 吸込具及び電気掃除機 | |
JP2021137122A (ja) | 吸込口体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 |
JP6404642B2 (ja) |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その吸込口体 | |
JP7663471B2 (ja) | 吸込口体及び電気掃除機 | |
JP2020039407A (ja) | 吸込具及び電気掃除機 | |
JP7310689B2 (ja) | 電気掃除機 | |
CN109843136B (zh) | 吸入件及电动吸尘器 | |
JP3815610B2 (ja) |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その吸込口体 | |
JP2017018413A (ja) | 電気掃除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