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682389B - 一种主导线捕获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j型线夹接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导线捕获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j型线夹接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2389B
CN111682389B CN202010425290.XA CN202010425290A CN111682389B CN 111682389 B CN111682389 B CN 111682389B CN 202010425290 A CN202010425290 A CN 202010425290A CN 111682389 B CN111682389 B CN 1116823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link
trigger
wire clamp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52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82389A (zh
Inventor
吴少雷
冯玉
吴凯
凌松
史亮
李珍宝
张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iyou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iyou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iyou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iy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252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823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82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2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82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2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7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connecting conductors by cl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导线捕获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J型线夹接线装置,所述主导线捕获系统用于J型线夹接线装置中,包括用于抵压J型线夹的挡板、由第二转动卡块和第二转动限位块构成的挡板位置锁定结构、挡板驱动弹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J型线夹接线装置中的主体两侧的用于与主导线接触的两个触发单元、控制器、以及驱动组件,其中,两个触发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在两个触发单元均被主导线下压触发并且延续设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驱动组件动作,驱动组件与第二转动限位块构成联动关系,以在驱动组件动作时带动挡板位置锁定结构解锁,进而使得挡板能够抵压J型线夹。本发明为主导线的可靠夹持提供了保障,能够提升对主导线的捕获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主导线捕获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J型线夹接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作业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主导线捕获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J型线夹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J型线夹作为一种电力接续金具,用于连接两根导线形成电气通路,两根导线一般分别称为主导线和分支导线(支线)。
J型线夹由2块具有楔块的J元件和1根螺栓组成,J型线夹采用了楔形恒定接触压力技术,螺栓纵向的紧固力和两个J元件横向作用在主导线和支线上的力互不干扰,即使螺栓的弹簧垫片在运行中逐渐失去弹性,紧固力有所下降,但接触性能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且受环境与运行温度的影响小。
目前用于J型线夹带电作业的接线工具装夹和解锁的操作都比较复杂,不便于使用,并经常出现夹持不到位导致接线作业无法完成的情形,严重影响了导线接续的工作效率。
本申请人对以上课题作出了研究,在先设计了一种用于J型线夹的接线装置以及接线系统(CN201910900785.0),其全部公开内容结合于此供参考。该接线装置包括主体、用于固定J型线夹的线夹固定模块、主导线捕获模块,所述主导线捕获模块用于捕获主导线并使得主导线进入J型线夹的主导线夹口,保持主导线处于主导线夹口内正确的导槽位置。
所述线夹固定模块包括顶盖、锁紧器、以及用于所述锁紧器解锁的解锁电机,所述锁紧器包括第一转动卡块和第一转动限位块,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通过所述解锁电机的驱动能够脱离所述第一转动卡块,从而使得所述锁紧器解除对顶盖的锁紧固定。
所述主导线捕获模块包括:挡板、挡板驱动弹簧、第二转动卡块、第二转动限位块、以及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用来与主导线接触的主导线托杆、能够上下移动的并且与所述主导线托杆连接的移动连杆、以及摆动连杆。
在上述接线装置的接线作业过程中注意到:
主导线捕获模块位于操作人员的头顶上方,对于主导线是否捕获成功,由于J型线夹接线装置的其他部件遮挡,无法直观判断。
在捕获主导线的操作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主导线将位于一侧的主导线托杆和移动连杆下压到触发点而位于另一侧的主导线托杆和移动连杆未被下压到触发点时(所述主导线相对于两个主导线托杆处于倾斜状态),就会导致第二转动限位块从第二转动卡块的第二弧形凸起脱离,继而所述挡板就会向J型线夹移动并抵压J型线夹。
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所述主导线并未完全进入到J型线夹的主导线夹口中,但是挡板就对J型线夹进行了抵压,会给施工人员一种主导线捕获成功的错觉,然而主导线的这种捕获状态会导致本接线装置无法挂载在主导线上,主导线很容易就会从J型线夹中脱离,使得导线接续工作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导线捕获系统,以提升对主导线的捕获成功率。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J型线夹接线装置,能够提升主导线的捕获成功率,为导线接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导线捕获系统,用于J型线夹接线装置中,包括用于抵压J型线夹的挡板、由第二转动卡块和第二转动限位块构成的挡板位置锁定结构、挡板驱动弹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J型线夹接线装置中的主体两侧的用于与主导线接触的两个触发单元、控制器、以及驱动组件,其中,所述两个触发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两个触发单元均被主导线下压触发并且延续设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动作,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构成联动关系,以在驱动组件动作时带动挡板位置锁定结构解锁,进而使得所述挡板能够抵压J型线夹。
进一步地,上述主导线捕获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两个触发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的触发指示灯,以在触发单元由主导线下压触发时点亮闪烁。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使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转动的第一连杆机构和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动作的驱动部件,其中,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解锁杆,所述解锁杆上设有顶柱,所述顶柱用于上顶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单元包括可上下移动的主导线托架、用于所述主导线托架上移复位的复位元件、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上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光电传感器,其中,所述光电传感器位于所述主导线托架的下方,所述主导线托架在被主导线下压至最低位置时,所述光电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反馈触发信号,所述控制器只有在接收到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反馈的触发信号并且所述触发信号延续设定时间的情况下才向所述驱动部件发送触发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为舵机。
进一步地,所述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片,所述第一连杆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转动片铰接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的第二连杆,其中,所述解锁杆铰接于所述主体上并且与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解锁杆的具有顶柱的部分由初始位置向上转动时所述顶柱上顶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并使得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转动,以脱离所述第二转动卡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J型线夹接线装置,包括主体、用于固定J型线夹的线夹固定模块、以及主导线捕获系统,所述主导线捕获系统为上面所描述的主导线捕获系统,所述线夹固定模块包括顶盖、包括第一转动卡块和第一转动限位块的锁紧器、以及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转动的第二连杆机构,其中,所述主导线捕获系统中的驱动部件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杆机构进行联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铰接的第四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铰接的第五连杆、以及与所述第五连杆铰接的并且与所述解锁杆连接的第六连杆,其中,所述解锁杆的具有顶柱的部分由初始位置向下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连杆机构下移并使得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转动,以脱离所述第一转动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杆上具有用来连接第六连杆的连接柱,所述第六连杆中具有通槽,所述连接柱活动连接于所述通槽中。
进一步地,上述J型线夹接线装置还包括用于夹持固定分支导线的支线夹持机构和用于悬挂支撑J型线夹的线夹支撑结构。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中的两个触发单元只有在被主导线同时下压到触发点的情况下,才会使得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脱离所述第二转动卡块,进而致使挡板对J型线夹进行抵压,所述两个触发单元是独立存在的,这样的设计能够确保所述挡板在抵压J型线夹时所述主导线是以相对于J型线夹的主导线夹口水平的姿态进入到主导线夹口中,使得主导线能够完全进入到主导线夹口内的导槽中,进而为主导线的可靠夹持提供了保障,并且不会出现主导线并未完全进入主导线夹口挡板就对J型线夹进行抵压的情况,能够提升对主导线的捕获成功率。
(2)本发明中的所述控制器在所述两个触发单元均被主导线下压触发并且延续设定时间的情况下才会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动作,这个延续设定时间的设计使得主导线在到达触发位置后能够以平稳的状态进行捕获,这进一步提升了主导线的捕获成功率。
(3)本发明中所述锁紧器对顶盖的解锁动作和所述挡板对J型线夹的抵压动作是由一个舵机驱动的,所述锁紧器的解锁与挡板的抵压是独立进行的,二者之间互不影响,这使得所述舵机具有一机多用的特点。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J型线夹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接线装置中用于实现锁紧器解锁、挡板抵压J型线夹的传动结构图;
图3为锁紧器解锁、挡板未对J型线夹进行抵压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挡板对J型线夹进行抵压、锁紧器未解锁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中的主导线捕获系统的立体结构;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中的主导线捕获系统在另一方向上的立体结构;
图7为本发明中的主导线捕获系统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8示出了本接线装置中的支线夹持机构的主体结构;
图9示出了图8所示支线夹持机构的侧视结构;
图10为支线夹持臂在夹紧分支导线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支线夹持臂在夹紧分支导线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2示出了限位板的主体结构;
图13为本接线装置中的悬挂臂在主体上的安装布置图;
图14示出了采用本发明中的线夹支撑结构的接线装置的局部侧视结构;
图15为沿图14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中的悬挂臂在悬挂支撑J型线夹时的状态示意图;以及
图17为悬挂臂中的横向悬挂部在回缩至竖直支臂中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 11、竖直支臂;
111、抵挡部; 112、弹簧安装座;
1121、弹簧安装孔; 2、顶盖;
21、锁紧器; 211、第一转动卡块;
212、第一转动限位块; 221、第四连杆;
222、第五连杆; 223、第六连杆;
2231、通槽; 3、支线夹持臂;
31、连接部; 311、第一腰形孔;
4、调节组件; 41、调节螺栓;
42、调节头; 43、限位板;
431、第二腰形孔; 44、限位挡件;
45、星形转把; 51、悬挂臂;
511、竖向连接部; 512、横向悬挂部;
5121、支撑面; 5122、下表面;
513、弹簧连接孔; 52、复位弹簧;
61、挡板; 62、第二转动卡块;
63、第二转动限位块; 641、驱动部件;
642、转动片; 643、第一连杆;
644、第二连杆; 645、解锁杆;
646、顶柱; 647、连接柱;
651、主导线托架; 652、光电传感器;
653、导向座; 66、挡板驱动弹簧;
67、触发指示灯; 100、分支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中的J型线夹接线装置包括主体1、用于悬挂支撑J型线夹的线夹支撑结构、用于固定J型线夹的线夹固定模块、用于夹持固定分支导线100的支线夹持机构、以及主导线捕获系统。
所述主导线捕获系统包括挡板61、第二转动卡块62、第二转动限位块63、用于驱使所述挡板61抵压J型线夹的挡板驱动弹簧66、用于驱使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63回到初始位置的复位扭簧、触发机构、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二转动卡块62和第二转动限位块63构成挡板位置锁定结构。
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1两侧的用来与主导线接触的两个触发单元以及用于驱使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63脱离所述第二转动卡块62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两个触发单元独立工作,只有在所述两个触发单元同时被主导线下压到触发点并且延续设定时间t的情况下,所述驱动组件才工作,以使得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63脱离所述第二转动卡块62(所述挡板位置锁定结构解锁),进而实现所述挡板61抵压J型线夹。所述设定时间t可以为几秒钟。
其中,所述两个触发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两个触发单元均为电子式触发,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来驱使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63转动的第一连杆机构以及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动作的驱动部件641,所述驱动部件641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部件641优选为舵机。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所述触发单元包括设置在J型线夹侧面的可上下移动的主导线托架651、用于所述主导线托架651上移复位的复位元件、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1上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光电传感器652。其中,所述光电传感器652位于所述主导线托架651的下方,所述主导线托架651在被主导线下压至最低位置(触发点)时,所述光电传感器652向所述控制器反馈触发信号,所述控制器只有在接收到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652反馈的触发信号并且所述触发信号延续设定时间t的情况下才向所述驱动部件641发送触发指令。所述复位元件采用弹簧。
所述触发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1上的用于所述主导线托架651上下移动导向的导向座653。所述主导线托架651包括用来接触主导线的承托部和连接于所述承托部下方的在所述导向座653中上下移动的竖杆,所述主导线托架651在被主导线下压至最低位置时,所述竖杆挡住所述光电传感器652发射出来的光束,所述光电传感器652向所述控制器反馈触发信号。
如图1所示,所述主体1的底部还设有两个触发指示灯67。所述两个触发指示灯67分别对应于两个触发单元,所述两个触发指示灯67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触发单元中的主导线托架651被主导线下压到触发点时,所述控制器向对应于触发单元的触发指示灯67发送灯亮闪烁的指令,所述触发指示灯67会点亮闪烁。所述触发指示灯的电路控制可参照图7所示。所述触发指示灯67的设置能够便于施工人员观察并了解主导线的捕获状态。
本发明中的两个触发单元只有在被主导线同时下压到触发点的情况下,所述触发机构才会使得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脱离所述第二转动卡块,进而致使挡板对J型线夹进行抵压,所述两个触发单元是独立存在的,这样的设计能够确保所述挡板在抵压J型线夹时所述主导线是以相对于J型线夹的主导线夹口水平的姿态进入到主导线夹口中,使得主导线能够完全进入到主导线夹口内的导槽中,进而为主导线的可靠夹持提供了保障,并且不会出现主导线并未完全进入主导线夹口挡板就对J型线夹进行抵压的情况。
所述线夹固定模块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体1上的顶盖2、用于驱使所述顶盖2回到初始位置的第一扭簧、用于锁紧固定所述顶盖2的锁紧器21,其中,所述锁紧器21包括用于与所述顶盖2进行锁紧配合的第一转动卡块211、用于卡住所述第一转动卡块211的第一转动限位块212、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转动卡块211回到初始位置的第二扭簧、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212回到初始位置的第三扭簧,所述第一转动卡块211具有与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212匹配的第一弧形凸起,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212用于卡入所述第一弧形凸起。
所述线夹固定模块还包括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包括用来驱使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212转动的第二连杆机构,其中,所述第二连杆机构与所述驱动部件641连接并且由所述驱动部件641驱动,在所述驱动部件641的驱动下,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动作并使得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212脱离所述第一转动卡块211,进而实现所述锁紧器21解除对顶盖2的锁紧固定。
其中,所述驱动部件641(舵机)由初始位置进行正、反转向的两种状态分别用来对应驱使所述锁紧器21进行解锁和所述挡板61对J型线夹进行抵压,即通过控制所述驱动部件641的正、反转向来使得所述锁紧器21的解锁动作和所述挡板61对J型线夹的抵压动作独立进行。
具体地,结合图2至图6所示(图中主体1未示出),所述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片642,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与所述转动片642铰接的第一连杆643、与所述第一连杆643铰接的第二连杆644、与所述第二连杆644固连的并且铰接于所述主体1上的第三连杆,其中,所述第三连杆为解锁杆645,所述第三连杆上具有用来与第二转动限位块63抵接以驱使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63转动的顶柱646,所述第三连杆的具有顶柱646的部分由初始位置向上转动时所述顶柱646上顶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63并使得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63转动,以脱离所述第二转动卡块62。
上述转动片642在舵机的驱动下发生转动,继而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连杆643、第二连杆644带动所述第三连杆转动,进而使得所述顶柱646上顶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63。
上述第二连杆644可以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三连杆的邻近舵机的一端固连,所述顶柱646可以为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杆上的螺栓。
如图2至4所示(图中主体1未示出),所述第三连杆的与主体1铰接的铰接点邻近所述第三连杆的与第二连杆644连接的连接端设置,所述第二连杆644与顶柱646分别位于第三连杆的与主体1铰接的铰接点的两侧。
具体地,结合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212铰接的第四连杆221、与所述第四连杆221铰接的第五连杆222、以及与所述第五连杆222铰接的并且与所述第三连杆连接的第六连杆223,其中,所述第三连杆的具有顶柱646的部分由初始位置向下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连杆机构下移进而使得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212转动,以脱离所述第一转动卡块211。
为了所述第三连杆的具有顶柱646的部分在向上转动以实现挡板61抵压J型线夹时不影响到所述第二连杆机构,以及为了避免由于舵机的牵制而使得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212无法在第三扭簧的扭力下转回至初始位置。结合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中的所述第六连杆223中具有通槽2231,所述通槽2231为竖向设置的腰形槽,所述第三连杆上具有用来连接第六连杆223的连接柱647,所述连接柱647活动连接于所述通槽2231中。
上述连接柱647可以为水平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杆上的螺栓,该螺栓穿在所述通槽2231中。
上述连接柱647与顶柱646处于所述第三连杆的与主体1铰接的铰接点的同一侧。
下面结合锁紧器解锁以及挡板抵压J型线夹的具体动作过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锁紧器解锁:结合图2至图4所示,在所述舵机的驱动下,所述转动片642由图2中的初始位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图3中的锁紧器解锁位置,所述转动片642会带动第一连杆643和第二连杆644上移,继而带动所述第三连杆转动,此时所述第三连杆的与第二连杆644连接的一端上翘,所述第三连杆的具有连接柱647的部分向下转动,所述连接柱647下移会带动所述第二连杆机构下移,进而使得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212转动,以脱离所述第一转动卡块211,这时所述锁紧器21解锁,所述顶盖打开。
上述锁紧器解锁完成后,在所述舵机的驱使下所述转动片642转回至初始位置,这时所述连接柱647高于所述通槽2231的最低点,所述连接柱647对所述第六连杆223没有下压力,所述第二连杆机构能够上移,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212能够在需要对顶盖2进行锁紧时通过第三扭簧的扭力转回至初始位置(这个初始位置用于卡住所述第一转动卡块211)。
挡板抵压J型线夹:结合图2至图4所示,在所述舵机的驱动下,所述转动片642由图2中的初始位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至图4中的挡板抵压位置,所述转动片642会带动第一连杆643和第二连杆644下移,继而带动所述第三连杆转动,此时所述第三连杆的与第二连杆644连接的一端向下转动,所述第三连杆的具有顶柱646的部分向上转动,所述顶柱646上顶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63并使得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63转动,以脱离所述第二转动卡块62,这时所述挡板61向J型线夹移动对J型线夹进行抵压。
上述第三连杆的具有顶柱646的部分在向上转动以实现挡板抵压J型线夹的过程中,所述连接柱647在所述通槽2231中上移,并不会带动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动作。
上述第三连杆为解锁杆645,所述解锁杆645的设有顶柱646和连接柱647的部分具有上翘的挡板抵压位置、下翘的锁紧器解锁位置、以及处于水平状态的初始位置。当解锁杆645处于水平状态的初始位置时,所述顶盖和挡板都处于被锁定的状态。
本发明中所述锁紧器对顶盖的解锁动作和所述挡板对J型线夹的抵压动作是由一个舵机驱动的,所述锁紧器的解锁与挡板的抵压是独立进行的,二者之间互不影响,这使得所述舵机具有一机多用的特点。
所述解锁杆645还可以作为应急拉杆来使用。在该J型线夹接线装置的电路或者舵机发生故障失效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可以利用一个带有勾状部件的绝缘杆勾住解锁杆向下拉动,以使得第一转动限位块脱离第一转动卡块的第一弧形凸起,从而实现对顶盖的手动解锁,避免该J型线夹接线装置在突发状况下无法与J型线夹脱离,导致接线装置不能从线路上取下的情形。
另外,本发明将所述舵机移至装置后端(主导线通常是由装置的前端进入J型线夹中),为前端节省了空间,并且所述触发单元采用电子触发,省去了原有装置中前端的一些触发机械结构,使装置前端空出一部分空间,这样一来在挂载捕获主导线时施工人员由下往上观察主导线捕获状态的视线更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面所描述的主导线捕获系统。
所述J型线夹包括两个J元件,所述顶盖2上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用于抵住J型线夹中邻近顶盖2的J元件,所述顶盖2在抵住J型线夹后能够被所述锁紧器21锁紧。
如图8至12所示,所述支线夹持机构包括分别铰接于所述主体1两侧的两个支线夹持臂3以及分别用于对应驱使所述两个支线夹持臂3转动的两个调节组件4。其中,所述支线夹持臂3通过对应的所述调节组件4的调节能够来回转动,以使得所述支线夹持臂3具有夹紧分支导线100的支线夹持位置和转离所述支线夹持位置的支线插入位置。
所述两个支线夹持臂3通过与所述顶盖2进行夹持配合以夹持固定所述分支导线100,具体为在将所述J型线夹放置到主体1上后,盖上并锁紧所述顶盖2,所述顶盖2自J型线夹的外侧抵住J型线夹,接着将分支导线100插入邻近顶盖2的J元件的线槽中,通过调节所述调节组件4使得所述支线夹持臂3转动至支线夹持位置,所述支线夹持臂3自J型线夹的内侧夹紧分支导线100。所述两个支线夹持臂3通过两个调节组件4先后夹紧分支导线100。
如图8至12所示,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调节螺栓41、螺纹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栓41的螺杆上的调节头42、设置在所述主体1上的限位板43、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螺栓41上的限位挡件44。其中,所述限位挡件44与调节螺栓41的螺栓头部分别处于限位板43的两侧,所述限位挡件44处于限位板43与支线夹持臂3之间,所述限位板43能够抵挡限位挡件44和调节螺栓41的螺栓头部,从而能够对调节螺栓41的轴向移动进行限制,通过正反向旋钮所述调节螺栓41来驱使所述支线夹持臂3来回转动。
具体地,所述支线夹持臂3上具有用于连接所述调节头42的连接部31,所述调节头42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1中,所述调节头42与所述连接部31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所述连接部31上具有供所述调节螺栓41穿行的一对第一腰形孔311(附图中只示出了一个,另一个未示出)。
结合参照图8至图12所示,所述调节螺栓41水平设置,所述限位板43上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腰形孔431,所述调节螺栓41经由所述第二腰形孔431穿过所述限位板43,以使所述调节螺栓41在穿过限位板43后可沿径向活动。
其中,在旋钮所述调节螺栓41时,由于调节螺栓41的轴向移动被限制了,所述调节头42会沿着调节螺栓41的轴向进行移动,移动后的所述调节头42会抵触连接部31进而带动所述支线夹持臂3转动。所述调节头42在抵触连接部31时,所述调节头42不会转动,所述连接部31会相对调节头42发生转动。
上述一对第一腰形孔311的设置满足了连接部31相对调节头42发生相对转动的需求,所述调节螺栓41穿行在一对第一腰形孔311中,从而使得所述调节螺栓41不会在连接部31相对调节头42发生相对转动时抵挡限制连接部31。
所述调节组件4在驱使支线夹持臂3转动时,所述调节头42在竖直方向上会产生位移,上述第二腰形孔431的设置能够满足调节头42在竖直方向上产生位移的需求,所述调节螺栓41穿在竖向设置的第二腰形孔431中,从而使得所述调节螺栓41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活动。
具体地,结合参照图8至图12所示,所述调节头42呈圆柱状,所述连接部31为具有圆形内孔的空心圆柱状,圆柱状的所述调节头42位于所述连接部31的圆形内孔中,所述调节头42与连接部31二者之间具有间隙,以使所述调节头42与所述连接部31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
上述调节头是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栓上的,通过调节头抵触支线夹持臂上的连接部进而带动支线夹持臂转动,以实现对分支导线的夹持,所述支线夹持臂在夹持住支线后不会因为支线的拖拽而出现松动,所述支线夹持臂能够在接线装置向上托举的过程中承受住支线的拖拽,这样一来即使在接线装置向上托举连接主导线的过程中动作过快或者用力过大,也不会出现支线脱离J型线夹的情况,能够确保导线接续工作顺利进行。
本发明中设有两个调节组件,分别用来对应驱使支线夹持臂转动,所述两个支线夹持臂为各自独立的不同步夹持,这样一来不管支线上夹持部处的剥皮长短,所述两个支线夹持臂均能夹紧支线,从而提升了对支线的夹持可靠性。
本发明中通过旋拧调节螺栓来驱使支线夹持臂夹紧分支导线,具有调节范围大的优点,能够适用更多种规格的分支导线。
另外,所述支线夹持机构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的特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挡件44包括螺母和垫片,其中,所述垫片套设在调节螺栓41上,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栓41上,所述垫片处于螺母与限位板43之间,所述螺母与垫片贴近限位板43的邻近支线夹持臂3一侧板面设置,所述垫片与限位板43之间具有间隙,以确保调节螺栓41能够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8至11所示,本发明中的两个所述调节螺栓41的螺栓头部上均设置有便于旋钮调节螺栓41的星形转把45。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8至图12所示,两个调节组件4中的限位板43为一块板体,该板体通过螺钉固连在主体1上,该板体上设有两个第二腰形孔431。
所述主体1上具有相对的两个竖直支臂11,所述两个竖直支臂11中具有用于安装线夹支撑结构的安装孔。
如图13至17所示,所述线夹支撑结构包括两个可活动的悬挂臂51和分别用于所述两个悬挂臂51复位的两个复位弹簧52,所述复位弹簧52的一端与悬挂臂51固连,另一端与竖直支臂11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两个悬挂臂51对应铰接于两个竖直支臂11的安装孔中,所述悬挂臂51呈“L”型,所述悬挂臂5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悬挂臂51包括与所述竖直支臂11铰接的竖向连接部511和位于竖向连接部511上端的横向悬挂部512,所述横向悬挂部512具有伸出竖直支臂11用来悬挂J型线夹的初始位置(此时所述复位弹簧52处于常态)和回缩至竖直支臂11中的回缩位置(此时所述复位弹簧52处于压缩状态)。
其中,所述横向悬挂部512的远离竖向连接部511的一端呈尖头状,所述横向悬挂部512的用来悬挂支撑J型线夹的支撑面5121为凸弧面,以使得所述横向悬挂部512在回缩时为横向回缩并且保证横向悬挂部512的悬挂支撑点的前段部分在回缩时不会超过悬挂支撑点的高度,进而使得在拧紧J型线夹时,所述横向悬挂部512能够轻易地回缩至竖直支臂11中。
具体地,所述支撑面5121的曲率中心为所述竖向连接部511与竖直支臂11的铰接点。这样一来,所述支撑面5121围绕铰接点转动的轨迹线与支撑面5121本身的弧面曲线重合,设计十分巧妙,能够确保横向悬挂部512的悬挂支撑点的前段部分在回缩时不会超过悬挂支撑点的高度。所述横向悬挂部512的悬挂支撑点的前段部分指的是横向悬挂部512的远离竖向连接部511的一端到悬挂支撑点之间的部分。
如图15至17所示,所述竖向连接部511的下部与竖直支臂11铰接。所述竖向连接部511的下部与竖直支臂11铰接,使得所述竖向连接部511的转动幅度(角度)在很小的范围内就可以保证横向悬挂部512回缩至竖直支臂11中,节省了竖向连接部511的横向占用空间。
结合参照图13至图17所示,所述竖直支臂11上具有抵挡部111。其中,所述抵挡部111通过抵挡竖向连接部511来防止横向悬挂部512由初始位置继续向竖直支臂11的内侧移动。所述抵挡部111的设计既能防止J型线夹从横向悬挂部512上脱落,也能够避免因误操作而破坏复位弹簧52的弹性性能,有助于保证线夹支撑结构的使用效果。
所述横向悬挂部512的尖头端的与支撑面5121相对的下表面5122为弧面或斜面。J型线夹在拧紧时,J型线夹中的位于下方的J元件在向上移动过程中会抵触所述下表面5122进而致使横向悬挂部512进行回缩,所述下表面5122设置成弧面或斜面使得该J元件与下表面5122的抵触为滑动抵触,便于横向悬挂部512进行回缩。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5至图17所示,所述下表面5122为弧面。
本发明中的用来悬挂支撑J型线夹的悬挂臂包括横向悬挂部和竖向连接部,所述竖向连接部与主体上的竖直支臂铰接,从而使得所述横向悬挂部能够伸出和回缩,所述横向悬挂部的远离竖向连接部的一端呈尖头状,所述横向悬挂部的用来悬挂支撑J型线夹的支撑面为凸弧面,所述横向悬挂部的这种设计使得在拧紧J型线夹时,所述横向悬挂部能够轻易地回缩至竖直支臂中,从而不会出现横向悬挂部卡在J型线夹的两个J元件的缝隙之中,避免了J型线夹无法从装置中脱离的情况的发生。
为了保证悬挂臂51的悬挂支撑性能,确保所述横向悬挂部512在悬挂J型线夹时不会回缩,所述复位弹簧52连接于所述悬挂臂51的上部,具体可参照图15至图17所示。
进一步地,结合参照图13至图17所示,所述竖直支臂11的外侧板面上通过螺钉固连有弹簧安装座112,所述弹簧安装座112中具有弹簧安装孔1121,所述悬挂臂51上具有弹簧连接孔513,所述复位弹簧52的两头分别位于所述弹簧安装孔1121和弹簧连接孔513中,所述复位弹簧52的两端分别与悬挂臂51和弹簧安装座11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安装孔1121与弹簧连接孔513的设置,合理化了复位弹簧52的安装空间,能够减小竖直支臂11的横向厚度尺寸。
本发明中的横向悬挂部512在回缩时,所述复位弹簧52会发生些微的扭曲,为了允许和实现这种情况的发生,所述弹簧安装孔1121与弹簧连接孔513的孔径比复位弹簧52的弹簧外径大0.5~1mm。
本发明中的悬挂臂的悬挂支撑性能可靠,能够避免J型线夹从横向悬挂部上脱落,使得J型线夹在装置中的可靠固定得到保障,并且所述横向悬挂部无需伸出很多就可以悬挂支撑J型线夹,所述横向悬挂部在两个竖直支臂内侧的占用空间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主导线捕获系统,用于J型线夹接线装置中,包括用于抵压J型线夹的挡板(61)、由第二转动卡块(62)和第二转动限位块(63)构成的挡板位置锁定结构、挡板驱动弹簧(6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J型线夹接线装置中的主体(1)两侧的用于与主导线接触的两个触发单元、控制器、以及驱动组件,
其中,所述两个触发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两个触发单元均被主导线下压触发并且延续设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动作,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63)构成联动关系,以在驱动组件动作时带动挡板位置锁定结构解锁,进而使得所述挡板(61)能够抵压J型线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导线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两个触发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的触发指示灯(67),以在触发单元由主导线下压触发时点亮闪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导线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使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63)转动的第一连杆机构和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动作的驱动部件(641),其中,所述驱动部件(641)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解锁杆(645),所述解锁杆(645)上设有顶柱(646),所述顶柱(646)用于上顶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导线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包括可上下移动的主导线托架(651)、用于所述主导线托架(651)上移复位的复位元件、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1)上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光电传感器(652),其中,所述光电传感器(652)位于所述主导线托架(651)的下方,所述主导线托架(651)在被主导线下压至最低位置时,所述光电传感器(652)向所述控制器反馈触发信号,所述控制器只有在接收到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652)反馈的触发信号并且所述触发信号延续设定时间的情况下才向所述驱动部件(641)发送触发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导线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641)为舵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导线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片(642),所述第一连杆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转动片(642)铰接的第一连杆(643)、与所述第一连杆(643)铰接的第二连杆(644),其中,所述解锁杆(645)铰接于所述主体(1)上并且与所述第二连杆(644)固定连接,所述解锁杆(645)的具有顶柱(646)的部分由初始位置向上转动时所述顶柱(646)上顶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63)并使得所述第二转动限位块(63)转动,以脱离所述第二转动卡块(62)。
7.一种J型线夹接线装置,包括主体(1)、用于固定J型线夹的线夹固定模块、以及主导线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线捕获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导线捕获系统,所述线夹固定模块包括顶盖(2)、包括第一转动卡块(211)和第一转动限位块(212)的锁紧器(21)、以及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212)转动的第二连杆机构,其中,所述主导线捕获系统中的驱动部件(641)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杆机构进行联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J型线夹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212)铰接的第四连杆(221)、与所述第四连杆(221)铰接的第五连杆(222)、以及与所述第五连杆(222)铰接的并且与所述解锁杆(645)连接的第六连杆(223),其中,所述解锁杆(645)的具有顶柱(646)的部分由初始位置向下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连杆机构下移并使得所述第一转动限位块(212)转动,以脱离所述第一转动卡块(2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J型线夹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杆(645)上具有用来连接第六连杆(223)的连接柱(647),所述第六连杆(223)中具有通槽(2231),所述连接柱(647)活动连接于所述通槽(223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J型线夹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夹持固定分支导线(100)的支线夹持机构和用于悬挂支撑J型线夹的线夹支撑结构。
CN202010425290.XA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主导线捕获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j型线夹接线装置 Active CN1116823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5290.XA CN111682389B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主导线捕获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j型线夹接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5290.XA CN111682389B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主导线捕获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j型线夹接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2389A CN111682389A (zh) 2020-09-18
CN111682389B true CN111682389B (zh) 2021-06-04

Family

ID=72451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5290.XA Active CN111682389B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主导线捕获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j型线夹接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823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2368B (zh) 2020-06-19 2021-08-03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背板连接器
CN114361908A (zh) * 2022-01-13 2022-04-15 合肥工业大学 并沟线夹带电安装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6269B1 (en) * 1993-11-16 2002-01-08 Benjamin N. Eldridge Method of fabricating an interconnection element
CN103943975A (zh) * 2014-05-04 2014-07-23 浙江希玛科技有限公司 防护型绝缘穿刺线夹
CN204569109U (zh) * 2015-03-26 2015-08-19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轿门锁紧机构的同步门刀装置
CN108155602B (zh) * 2018-01-12 2024-02-2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穿刺线夹夹持装置和快速安装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2389A (zh) 2020-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2389B (zh) 一种主导线捕获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j型线夹接线装置
EP3208223B1 (en) Automatic reset steel wire rope brake
CN205530018U (zh) 一种闸杆防撞装置、闸杆组件及防撞道闸
EP3604021A1 (en) Lifting device for current collector
CN111653899B (zh) 一种防水地插
CN112026459B (zh) 一种车钩调节装置及公铁两用牵引车
CN114671368A (zh) 一种汽车检测装置用升降机构
CN109733426B (zh) 位置反馈组件、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
CN111824437B (zh) 安装组件、快拆装置及无人机
CN217151636U (zh) 一种定位轮装置
CN214564983U (zh) 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倒车镜
CN212399420U (zh) 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分总成卡簧嵌入机构
CN113314893A (zh) 汽车电线安装固定装置
CN101634204A (zh) 一种新型电子锁具
CN118701185B (zh) 一种具有轻量化门窗铰链的货柜车厢
CN215636189U (zh) 电力企业安全保卫用实时监控记录装置
CN216491653U (zh) 闭合滑轨前端自动锁止机构
CN215851675U (zh) 一种带安全勾的双锁机构
CN114312508B (zh) 一种isofix紧急锁止机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CN217516480U (zh) 一种电梯底坑撑杆组件
CN220775236U (zh) 一种计算机机房服务器用线缆固定机构
CN219144012U (zh) 一种安装防松脱的阀门直线行程限位开关
CN221459538U (zh) 一种电梯上梁防站人结构
CN115833023B (zh) 一种线路防雷装置
CN221450500U (zh) 一种可拆卸手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